古诗词的情感类型

2024-08-14

古诗词的情感类型(共7篇)

古诗词的情感类型 篇1

一、唐离别诗的现状

诗歌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样式, 离别诗是以诗歌的内容划分的诗歌类型, 离别诗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离别诗到了唐代达到了真正的繁荣。一方面, 数量繁多。据统计, 《全唐诗》所收入的离别诗就有5000 余首, 涉及作者400 多人。唐代的几乎每位诗人都曾把自己的笔触伸向离别这一题材。另一方面, 离别诗书写内容广泛。无论是赴举落第、升迁贬谪、出任辞官, 还是归隐赴边、远游归家, 都成了离别诗书写的范围。形形色色的创作群体和无拘无束的书写题材让唐代的离别诗独具特色。

二、唐离别诗繁荣背景

唐代离别诗的繁荣源于多种原因, 第一, 文学自身的继承和发展。离别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种诗歌题材, 最早的离别诗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邶风·燕燕》。到了汉代, 离别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东汉时期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上, 主要写离别相思之苦以及思妇的相思离别之情。魏晋时期处于分裂时期, 离别诗的作品比较多, 其中以曹植的《送应氏》为代表。到了西晋, 整个社会崇尚玄学, 离别诗也染上了玄学说理的特色, 如潘尼《送卢弋阳景宣诗》。东晋时期, 离别诗的说理成分减弱, 叙事、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如陶渊明的《与殷晋安别诗》等。离别诗发展到了唐代, 涌现出大量的创作诗人, 诗歌的主题和思想情感更加多种多样, 离别诗才达到了真正的繁荣。第二, 唐朝的一些制度, 如科举制、军功授官职等是唐代离别诗繁荣的重要原因。第三, 别离是重要的人生活动。人们或外出谋生, 或拜师求学, 或求得功名, 或升迁贬谪, 或漫游游历, 或入幕从军, 凡此种种, 都不得不让人们暂时分开。再加上唐代交通虽然发达, 但毕竟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方便, 朝发夕至是不可能的。通讯技术不发达, 路途艰险, 很多人一旦别离动辄经年累月, 正所谓别时容易见则难。因此人们更加重视离别, 也因此丰富了离别诗歌的书写内容, 同时也为唐代离别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唐离别诗的情感及情感类型

诗言志, 诗是情感抒发的载体。诗歌是最便于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诗歌不仅可以直接抒情, 亦可以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手法来间接抒发情感。古典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是诗歌鉴赏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古典诗歌表达的情感多种多样, 或忧国忧民、建功立业, 或愤世嫉俗、蔑视权贵, 或寄情山水、怀才不遇, 或喜春悲秋、思乡怀人, 或长亭离别、别恨离愁……离别诗特定的书写范围, 使得离别诗的情感围绕着离别展开!

纵观整个唐代离别诗, 我们可以将离别诗的情感类型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类:

1. 哀伤凄婉。江淹在《别赋》中写到“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离别是人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古往今来, 亲人在歧路之感, 挚友临别之情, 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因此, 离愁别绪自然成为离别诗书写的最主要内容。从先秦的诗经, 到两汉的乐府, 从唐诗宋词到明清的诗文, 离别之情真是言之不尽, 唱之不绝!离别诗大多是哀怨忧伤的情感。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 诗中围绕“雨”字, 写细雨湿帆, 帆湿而重, 船行缓慢, 借客观景物表达诗人离别之际哀伤惜别的感情。王勃的《别薛华》写道:“悲凉千里道, 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 生涯共苦辛。”友人将要远行, 千里之途, 踽踽独行, 无比艰辛, 诗中尽显离别的哀婉深情, 道出了对挚友的依依不舍之意。柳宗元《重别梦得》等, 都是这类情感的再现。1

2. 表露平生志向和人生慨叹。这类诗多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 或含身世的感慨, 或借诗吐胸中不平和积愤。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中用“玉壶”来象征诗人高洁的品质, 诗人托友人给洛阳亲友捎去口信, 表达了自己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整首诗歌含蓄蕴藉, 余味无穷。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借送别抒发了怀才不遇的人生慨叹。再比如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人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 通过梦中畅游奇异瑰丽的天姥山的叙写, 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理想破灭的愤懑。诗歌最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便是诗人的心声。该诗名为留别, 实则表白自己的心迹2。

3. 表达乐观豁达、积极进取之情。王勃的赠别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一改离别诗歌的哀婉柔情, 意境开阔, 洋溢着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友人即使天各一方, 只要心系彼此, 即便远在天涯也仿佛近在咫尺。高适的《别董大》也是这种风格的佳篇, 诗歌的前半部分描写了迤逦迷人的北国风光, 烘托出离别时分的忧愁心情;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则写出了对友人的安慰和鼓励, 给友人以信心和力量。再如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一扫离别的悲酸之态, 诗歌意境开阔, 情调高昂。李颀《送魏万之京》写道:“莫见长安行乐处, 空令岁月易蹉跎”, 同样积极乐观, 催人向上, 他告诫好友魏万, 不要把人生宝贵的时光花在享乐上, 要抓紧时间, 把握机会, 成就一番事业, 该诗不落儿女情长的窠臼, 气象开阔。又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本来是离别, 但是诗歌景色描写清新自然, 没有过多的黯然神伤、哀婉凄清的离别之感。

4. 其他类型。当然, 唐诗的情感类型不能生搬硬套, 还有其他的类型。比如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 这首诗的第一联写“荆轲刺秦”的事, 交代了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 荆轲想要用匕首威逼秦王, 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等人送于易水, 写出了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慷慨激昂的心情, 表达了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情。诗歌后两句“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是全诗的诗眼, 称颂荆轲的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以及对英雄的思慕之情。再如李白《赠汪伦》表达诗人和汪伦深厚的友谊。

四、结语

多情自古伤离别, 无论是初唐陈子昂还是盛唐李白, 抑或晚唐杜牧等诗人都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离别诗。有别多怨, 离别诗情感多是哀婉的, 这些悲哀之情的表达往往又是含蓄的, 诗人常常借助景物来暗示愁绪, 表达思念之情。鉴赏离别诗的方法亦是多种多样, 常用的鉴赏方法比如诵读法、意境分析法同样适合离别诗情感的鉴赏。除此以外, 我们也通过积累离别诗常用意象, 把握离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来把握离别诗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元结, 殷瑶, 等.唐人选唐诗 (十种)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2]严羽.沧浪诗话校释[M].郭绍虞, 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

[3]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6.

古诗词的情感类型 篇2

浅说古典诗词中的形象类型

孔子说:“立象以尽意。”这里的象,即形象,意则是内容。诗人借诗词形象抒情言志,诗词形象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所以鉴赏诗词的形象十分重要,这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诗词形象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

一,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诗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也指诗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雨霖铃》中的“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塑造的形象)。根据人物特点,常见有下列几种形象:

1 隐者:多描绘隐居田园的人物形象,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自然山水的钟情。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的就是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王维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则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2 游子:多描绘离家在外的人物形象,表达对亲人故乡的思念,抒写漂泊羁旅的艰辛。这类形象也称羁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了在重阳佳节这天诗人旅居在外,孤身独处,思念亲人之情不能自已;元朝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语言凝炼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人在旅途的疲惫。

3 悲士:多写功业难成,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表达怀才不遇的寂寞愤慨 ,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无人理解的知识分子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词都反映出他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

4 怨女:多写百无聊赖的宫女和思念丈夫的少妇,表现深宫生活的凄凉孤单及独守闺房的幽怨寂寞。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展示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宫女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元稹的“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一针见血地写出了宫女的凄惨命运。白居易笔下嫁给商人的琵琶女,直抒“商人重利轻别离”的郁闷;王昌龄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含蓄写出了少妇的思念伤感。

5 征夫:多写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将士形象,表现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爱国情怀,或者表达战争带来的痛苦。卢纶的《塞下曲》塑造了一位临险镇定射术超群的将军形象;岳飞的《满江红》表达了自己矢志抗金,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抒发精忠报国的豪情。杜甫的《兵车行》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高适的《燕歌行》则写出了边疆环境的恶劣和战士的愤慨无奈以及思归之情。

6 情侣:多写缠绵悱恻,昼思夜想的人物形象,或表达对恋人的相思怀念,或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二。 宴几道的“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写出了对恋人的魂牵梦绕;柳永“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则写出令人憔悴并幸福的相思;李商隐的“ 身无彩凤双飞燕,心有灵犀一点通”点透了爱人之间心意相通。更多的是像“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句子,表现人们对爱情的至死不渝,海枯石烂。

7 少女:大多写容貌美丽,心思纯正的人物形象。《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庄姜,《陌上桑》中的罗敷惊人的美丽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读者和观众;花木兰则是秀外惠中,智勇双全的爱国少女。唐宋诗词中的采莲女则常是艳丽活泼,天真调皮的一群。王昌龄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写采莲女衣似碧荷,貌如芙蓉,李白笔下的采莲女“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刘方平在《采莲曲》描写的少女“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李清照《点绛唇》里荡秋千的少女天真烂漫之余又带几分矜持。

8 友人:大多写情深意长,依依不舍的人物形象,这类形象常常出现在送别诗里。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流露出深深的惜别之情;王勃对即将远行的朋友则温暖地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适则乐观地鼓励朋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好友孟浩然乘船已经远去了,李白还在黄鹤楼上翘首远望:“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二 ,诗词中的事物形象,有相当数量的诗词把某些事物作为具体的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即诗人把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借助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人们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具有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常见的事物形象有以下多种:

1 柳树:常常表示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李白《忆秦娥》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都是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2 月亮:常常用来引发思乡之愁。李白的《静夜思》)是最经典的望月思乡之作;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3 菊花:常用来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 气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赋予了菊花清高独立人格内涵;唐人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4 梅花:常常是傲霜斗雪,不怕挫折,纯净洁白的象征。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赞美梅花的冰清玉洁。

5 松树:常用来象征坚贞高洁的精神。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陈毅元帅“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直抒胸臆,讴歌了松的坚强不屈。

6 梧桐:常常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以梧桐叶落写尽愁思。

7 草木:常常以草木的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杜甫《蜀相》“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诗人慨叹往事空茫;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8 杜鹃:常常象征凄凉哀伤。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白居易“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9 鹧鸪:常常代表离愁别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唐人李群玉“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辛弃疾的“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0 鸿雁:常常代表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都是借鸿雁抒发思归之情。

三,诗词中的景物形象,指各种诗词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包括日月风云、湖光山色、田园桑麻、楼台城郭等等,这些承载了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就是景物形象。

由景物形象形成画面的色调,可以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即“一切景语皆情语”.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形象画面是鲜活明丽、昂扬向上的,内在情感则是积极乐观的;形象画面是阴暗凄冷、萧瑟清幽的,内在情感就是低沉伤感的。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出了山河的壮美,表现是诗人的豪迈激情;戴叔伦的“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写的是月夜的幽静,流露出诗人的闲适情怀;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环境的苍凉,抒发的则是沉郁寂寞的心情。

古诗词的情感类型 篇3

关键词:间接性;复合性;表现特点;规律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04-02

“物我对照”鉴赏法的基本类型可大体概括为:物我皆明之“相谐”型、物我皆明之“对立”型、物明我暗之“相谐”型、物明我暗之“对立”型等四种(参见拙文《古诗词“物我对照”鉴赏法基本类型综述》⑴)。前两种类型相对简单,属于“物我皆明”型这一大类,后两种类型则属于“物明我暗”型这一大类,情况却较为复杂。“我暗”的特质常使这类作品的文学内容晦暗不明,这两种基本类型就转化成了一种复杂的类型,即“间接性”物我对照。还有一种情况是,诗词文本中有“物物对照”和“物我对照”先后使用的可能,有的则运用了不少于两种的“物我对照”其他类型(包括基本类型和间接类型),故这一类更复杂的类型可称之为“复合性”物我对照。

一、“间接性”物我对照

在这类情形下,文学文本往往通过某种意象媒介联接“物我关系”,或者经过一定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外部包装和变形。“物我对照”的效果不明显,造成了“喧物夺我”、“物明我暗”,有时甚至出现只见“物”、不见“我”的状态,读者一时无法看破这种“媒介”或者“包装”,从而不能立即打通其中的物我联系。

(一)媒介式的物我对照

这里所说的“媒介”,一般是指在诗词作品中某种贯通“物我关系”的文学意象,比如唐杜牧七律《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在本诗中除了首尾两联里多少有作者的影子,中间颔颈两联中貌似都在写景状物(包括诗人主体之外的“别人”,如诗中的“人歌”、“千家”等),那么尾联产生的“惆怅”之情岂不是陡然空降?“物我”间的对立竟是如此突兀,这样的抒情就显得牵强和空洞。其实颈联中的“一笛风”意象正是沟通物我的重要媒介——远处笛声悠扬,顺风飘来,触动作者情思,使之对着萧索的鸟影山色、忧伤的人歌水声、凄凉的秋雨落日等外景触“物”生情,因此心中欲学范蠡而不得,产生了英雄栖迟、追缅历史等诸多“惆怅”的情怀,故该诗颈联被宋人评为“铿金戛玉,双句有闻” ⑵。

又如南唐李璟词《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其中“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句,作者似在做梦,句中亦不见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貌似纯是“物象”联缀而成,而此两句称誉千载,清人黄蓼园就说“意兴清幽,自系名句” ⑶,这是何故?找着词中“物我媒介”,这个问题就不难解释。前句写梦里,写我;后句写梦外,写物。“玉笙”这个重要的媒介吹醒了作者,他在缠绵的暖梦中被笙声惊醒,醒后顿觉乍寒,声声玉笙吹破了秋梦,也吹通了物我,形成了一种梦里缠绵梦外聒噪,虚与实、静与闹,欲暖还寒的强烈对比。

(二)变形式的物我对照

此处所说的“变形”,是指文学文本中的“物我”两种特定对象在外部被一定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进行了雕饰和包装。“我”被化成了“物”,或者“我”游离在“物”外,全篇中的物我联系不紧密,乍看好似二者全无关联,原本的“物我对照”关系微如游丝。

如宋李清照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词的最后几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我们不禁试问:“绿肥”和“红瘦”究竟在写什么?本来“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 ⑷,对于文学的解释本来就是多元化的。“绿与红”既可借代“绿草”和“红花”,也可进一步认为象征的是“物与我”或者“愁与乐”。而“肥瘦”本指物体外形体积的大小、宽狭,联系上文就可以理解为“物强我弱”,或者“愁多乐少”了,这里使用的正是一种通感的修辞方法。无论哪种解释,其中所涉及到的“物我对照”关系经过剖析还是较明显的,而其中正是对“物我”对象(尤其是“我”)运用了“象征”、“通感”等艺术手段,才使我们发现这种对照关系变得如此困难。

再如赵师秀七绝《约客》的后两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其中的“我”岿然纸上,“物”有“棋子”和“灯花”两处,都不难分辨,可是“物我”间对照的是什么?应该对照的是作者等客至夜半,客人始终未来而产生的闲闷,这种闲闷是通过等客时间之长来表达的:时间太长而只能自弈解闷;时间太长以至忘剪灯花,非得敲下一枚棋子才使灯花受震而自然掉落;时间太长,灯芯越燃越长,这一点诗中未写,这是“虚”;时间太长,作弈苦想而不得下一子,同样未写,亦是“虚”;只把“敲下一子而灯花落”拿来实写,这是明显的“虚实结合”写法。棋子、灯花无法与人解闷,“我”有情而“物”无意,正是通过了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才对照出在久等之中、“物我”对比之下诗人无以言状的闲闷。

二、“复合性”物我对照

在这种“复合性”的物我对照关系中,表现为在产生“物我对照”之前还运用了“物物对照”,而有的情况则是多种“对照”类型交替使用,明显的与朦胧的、简单的和复杂的对照关系交织其中。

(一)“物物对照”式的物我对照

在这种情况中,诗词里既有“物物对照”,又有“物我对照”,而后者的表达效果是建立在前者的對照基础之上的。如唐王维五律《秋夜独坐》: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nlc202309021336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钱穆先生评价这首诗的颔联说:“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是在夜静的雨声中。” ⑸由此出发,“山果”、“草虫”通过“落”和“鸣”与“雨”、“灯”形成了动与静、死与活的物物对照,而又在此基础上诗人与这些“物”又形成了“物我对照”,与“雨”、“灯”对照,则是“物我相谐”,诗人深山独居之中,清静寡欲,已然心如死灰,貌似与自然浑成一体;与“山果”、“草虫”对照,则是“物我对立”,诗人顿感周围生命气息之存在,与己形成反差,凄凉、自怜之意不是行家却难以看穿。

再如宋杨万里七绝《晓行望云山》:“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其中的“物物对照”是指在拂晓时分天色半明半暗之际,环顾众山的对比:暗山在远而显大,明山在近却显小。只有天色大亮,视野清晰,才知先前判断全然错误——眼前之山仿佛忽然高大,才知“不动是真山”。“物物对照”得出的道理,再上升到“物我对照”上来,山静而人动,物稳而我变,从而揭示出“无猖狂以自彰,当阴沉以自深”(唐王勃语)的道理来。

(二)兼用式的物我对照

这里的“兼用”是指在文学文本中 “物我对照”的四种基本类型、“间接性”的两种类型及“物物对照”式的多型混用。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宋陈与义七律《伤春》颈联“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首先这里并列的是一种“物物对照”:霜发之长——烟花之多,诗人用象征手法以“霜发”代指忧愁,以“烟花”代指喜乐,其“物物对照”的核心是愁长乐多的对照。其次,这一“物物对照”关系又可进一步演化为“物我对照”:我之愁长——物之乐多,其本质则是一种“我愁物(他人)乐”的相反对照。

再如范仲淹词《苏幕遮》中的名句“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芳草本非人类、在此处又非神话精灵,无情自是本分,为何作者非要再使用一个“更”字?我们用“物我对照”的眼光可以看出,芳草本是无辜,斜阳才是罪魁,这里有一个隐含的意象媒介“阳光”,它象征着希望和快乐。作者情绪不佳,看到郊野无边花草色彩絢烂,心中稍添喜色,却没想斜阳西沉,阳光渐渐被山阻隔,草色由明变淡、由淡转暗,“我”的内心随之也呈现出这种明暗变化,故而芳草“无情”,不懂体恤人情——这是媒介式的物我对照。草色鲜亮是“有情”,草色灰暗是“无情”,芳草的“有情”、“无情”是由不同时刻草色的明暗来判断的,这二者基于“物物对比”,然后再联系到“我”的内心感受——这是“物物对照”式的物我对照。

更复杂一些的例子有张先词《天仙子》,其中的名句“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王国维评其曰“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⑹。该词在表达“物我”关系时就运用了多种类型的物我对照:

1.“物我皆明”之对立型:在“并禽”句中,作者自是把这对水鸟看在眼里,物我都在明处,词中显然营造的一种“物双我单”的对比;

2.“物明我暗”之对立型:在“云破”句中,作者小病初睡起,情绪不佳,且并未现身于“云破月”、“花弄影”之间,是在暗处;“云”朵飘移,“花”身招摇,二者都在明处。物我间明与暗、动与静的对比还是明显的。

3.媒介式:“风起”吹云遮月,是为“云破月”;“风起”吹花摇影,是为“花弄影”。作者因风起意、赋词,这里的“风”既是产生词中一切情景的源起,也是联系“物我”的最初介质;

4.变形式:这里的“破”字、“弄”字用得最为人称道,很显然这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对“物”做了外部的变形。“云”和“花”仿佛两个淘气的孩子在调皮嘻戏,表现出了一种活跃、热闹的氛围,相较之下作者显然愁眉不展,能想到这一层,笼罩在词中物我反差上的雾霾顿时散去。

三、复杂类型“物我对照”法的表现特点及其规律

通过以上分析,“物我对照”法的复杂类型可归纳为两大类四小种,两大类是间接性和复合性的“物我对照”,四小种分别是媒介式、变形式、“物物对照”式和兼用式,再以物我联系方式、借助艺术表现方式、使用对比种类等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可得出这四种类型的不同表现特点(见表一)。

表一:“物我对照”法的复杂类型及其表现特点

这些表现特点显示出这样一个规律,简单说:物我无关——某种方式——物我对照。它们都是建立在“物我对照”这个大前提下的,而“物我”间的联系往往被“某种方式”(意象媒介、外部变形、“物物对照”)隐藏或者割裂,初读作品好似“物我无关”。把握“物我对照”的主线,找出并透析“某种方式”这些艺术手段,就能消除被隐藏或割裂的物我关系,发现诗词的艺术真谛。

以最复杂的兼用式物我对照为例,它暗含两种甚至更多的影响物我联系的“隔阂”,物我联系既间接又复合、借助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使用了多种对比,使得诗词主客体、各个意象朦胧晦涩、含而不透,读者对其犹如囫囵吞枣而不辨其味。要解决这个难题,前提条件是在自身头脑里武装“物我对照”这种意识,再去赏析文本,不要把作品中的物我关系绝对地分割开来。其次,要擅于发现关联物我的意象媒介,懂得分析其中所使用的比喻、拟人、通感、象征、虚实等艺术手法,还原“物我”本体,抓住“物我对照”的主线。最后,能从“物物对照”联系到“物我对照”,能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一般,不把古人当木石,不以诗词为谜谶,既能知人论世,又能以意逆志,这样才能把“物我对照”鉴赏法用活、用好,顺利通达文学的真实情趣和意境。

参考文献:

[1]赵阳.古诗词“物我对照”鉴赏法基本类型综述[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p85-86

[2][宋]魏庆之.诗人玉屑[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p143

[3][清]黄苏.蓼园词选(程千帆编清人选评词集三种)[M].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p16

[4][汉]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p24

[5]钱穆.中国文学论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p112

[6]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p11

作者简介:赵阳,男,陕西汉中人,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四川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教师,研究方向:唐宋诗学。

古诗词的情感类型 篇4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便能发挥其高效的作用”。因此, 古诗词教学不但要进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 理解诗的主要内容, 还要学生深入诗人的内心深处, 让诗人的美好情操犹如春雨润物般溶化在自己的血液里。

一.趣味故事启发情

“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每一首古诗词的产生既有特定的背景, 更有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如果学生不知古诗词的背景, 有时难以理解领会诗人的情感。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课堂上, 教师不妨用通俗、生动、形象的语言, 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古诗词产生的背景。

如教学《七步诗》这首古诗词, 课前我讲述了曹植写诗时的背景: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 曹丕当了皇帝以后, 怕曹植威胁自己的地位, 想迫害曹植, 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 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 否则就把他处死。曹植非常聪明, 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 并当场念了出来, 这就是《七步诗》的由来。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锅里的豆子, 把曹丕比喻成锅下面的豆秆。豆子和豆秆本来是生长在同一根上, 现在豆秆却在锅下面燃烧, 煎熬锅里的豆子, 而锅里的豆子无力反抗。曹植用这个比喻, 暗指曹丕我与你是亲生兄弟, 应该是骨肉情深, 真诚相至, 但现在却是骨肉相残, 表达了内心的悲愤。这个故事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作品的艺术境界中, 进而启发学生体会诗人作诗时的特殊情感。

二.诗词配画感悟情

古诗词配画是古诗词教学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手段, 想象力丰富是孩子的天性, 有时甚至可以超乎我们的想象。因此, 对于那些描写山川风貌、生活场景的古诗词, 我们不妨让学生想像画面, 绘制简笔画, 给古诗词配画。通过配画既可以挖掘诗中描绘的景物, 对古诗词的精华作一提炼, 一切跃然画中, 进而帮助理解诗意, 感悟诗境, 又能以视觉的角度去感受图画中的美, 产生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之情。

如在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时,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我运用简笔画的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在体会诗中有画的基础上, 通过想像让孩子们给这首词配画。孩子们充分抓住了“山、水、白鹭、桃花、鳜鱼、渔翁”等景物作画, 一会儿工夫, 一幅幅与古诗词配套的画就呈现在眼前, 词意也水到渠成, 无需多作解释。更妙的是为孩子们理解张志和为什么不肯回家作下了伏笔, 这么美的景色, 这么悠闲的垂钓生活, 试问有几人想回家呢?

三.音乐渲染激发情

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情感的体会有时很难把握一个度, 有时学生已经抓住了情感的关键词, 但是不能够真正地融入其中, 这就需要有一个适合的情境和氛围。我们可以借助音乐等媒体手段, 帮助学生架起遐想的桥梁, 燃起智慧的火花, 唤起情感的共鸣。

四.反复吟诵体验情

诵读是语文课堂永恒的主题, 只有让学生反复地读, 才能在读中有所感悟, 古诗词教学也不例外。从初读到细读到品读, 教师都要动之以情, 以教师的情牵动学生的情, 使学生情感的弦得以奏响, 使他们随同诗人进入诗境之中。

五.抓住诗眼品味情

精妙绝伦的名词佳句常常是古诗词文篇中点睛传神之笔。它们寄深意于一瞬, 寓丰富于单纯, 词炼意赅, 句凝理深。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为千古名句,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 是使动用法, 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 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能表达春风的到来, 却不能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在教学时, 我们就可以紧紧抓住这个“绿”字展开, 做好“绿”字文章, 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品味出春天的美。

六.合理想象深化情

孩子的想象能力是无穷的, 需要我们老师创设一个平台去激发。古诗词中很多画面不能重现, 很多言语我们无从考证, 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去填充, 只要是合理的, 符合当时的环境, 都是可以的。

如教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友人分别时的不舍和凄凉, 体会到这杯离别酒的青涩, 我让孩子们想象当时劝酒时的情景, 他们会说些什么?有的说:“元二, 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聚, 我会想你的。”有的说:“朋友, 此去路上凶险, 一路上注意安全。”有的说:“请多保重, 早日归来。”有的说:“你要给我写信啊。”有的说:“你要提防小人陷害啊。”……悲凉的语言一下子就把古诗词的情感表现了出来, 情感得到了升华。

七.拓展表演抒发情

情境对人的情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古诗词语言凝练, 意存高远,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文内涵, 创设情境, 充分凸示形象, 让学生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 再现表演就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如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时, 我在最后拓展的环节引入了其哥哥张松龄所作的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反复诵读后, 师生分别以哥哥、弟弟的身份进行模拟表演, 让孩子们用词来回答。

哥哥:贤弟啊, 太湖水, 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弟弟: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哥哥:狂风浪起且须还。

弟弟:斜风细雨不须归。

哥哥:且须还。

弟弟:不须归。

哥哥:且须还。

弟弟:不须归。

这样的表演既是对词本身的吟诵积累, 又让孩子们深刻地感悟到了张志和厌倦了朝廷的争斗, 喜欢没有鱼饵的垂钓生活, 也进一步理解了他“烟波钓徒”的称号和心志平和的追求。

八.联系生活强化情

有些古诗词可能离孩子的生活很遥远, 也有些古诗词很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 像这一类的古诗词, 我们就可以启发学生以文悟道,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如教学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在最后体验思乡之情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 你们有亲人在外地工作、生活吗?你们思念他们吗?你们会以怎样的方式和你们的亲人联系, 表达你们的思念之情?孩子们纷纷说可以打电话、写信、寄贺卡、发邮件……教学《游子吟》时, 我让孩子们用具体的事例来说说妈妈对自己的爱。用自己的真实的事件去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情感, 这样原本遥不可及的诗人的情感就内化为了自己的情感。

九.小小练笔表达情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 古诗词教学在积累经典的基础上也要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服务, 因此在课堂中设计小练笔的环节就显得比较有必要了。基于情感的表达, 我们可以将其进行有机整合, 既可以使学生能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的真实感受, 又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如教学林升的《题临安邸》时, 我让孩子们写一写你想对南宋的统治者说些什么?有的说:“腐败的昏君, 你醒醒吧, 不要再沉迷于酒色之中。”有的说:“可恶的统治者, 我恨你们。”有的说:“睁大你们的狗眼看看你们的百姓吧, 救救他们。”……

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片诗情出墙来。只要我们好好把握字词间跳动的脉搏, 领悟诗文中流淌的真情, 学生们就会在诗中悟情, 在诗中育情, 在情中咏诗, 在情中爱诗。

参考文献

[1]窦桂梅《创造生命的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2

[2]樊新爱《古诗词文中的情感教育》陕西教育教学2009年第一期

[3]徐琼《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新课程 (教研版) 2010.12

[4]杨玉春《古诗词文教学中爱国情感的教育》江西教育2008年第36期

古诗词的情感类型 篇5

诗词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豪迈闲适。作者的情感或直接抒发,或间接抒发。考生在鉴赏古诗词时,一定要迅速准确的把握诗词蕴含的情感,这样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才能正确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诗词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高考命题专家非常重视考查考生正确把握诗词蕴含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历年屡见不鲜。那么考生如何迅速准确的把握诗词蕴含的情感呢?

一、情感语言分析法 ....1.有些情感语言直接表露感情。

如下面的文字就直接表露感情,“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王维《山居即事》2008年高..考天津卷﹞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008年高考.湖南卷﹚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谢枋得《小孤山》2008年高考安徽卷﹚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范成大《窗....前木芙蓉》2008年高考广东卷﹚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008年高考江苏卷﹚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秦观《画堂春》2008年高考山东卷﹚ 2.有些情感语言间接表露感情。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王安石《壬辰寒食》2008年高考上海卷﹚

“雪”与“朱”间接表达感情。“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感叹之情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之情更为深沉。

二、意象分析法 ..有些意象本身具有特定意义,诗词中出现这些意象,我们要把这些特殊意义作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进而把握其蕴含的感情。

如古诗词中松、竹、梅、兰、菊、柳、古道、鸿雁、红豆等等都是诗人用以抒情的特定意象。“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谢枋得《武夷山中》2007年高考福建卷第9题)它的第2小题是: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那么此题的答案应是:表达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有些意象不具有特定意义,但通过分析也可发现它蕴含的作者之情,因为诗词中的意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总是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包孕着作者的感情的,是为表达作者特定的情感服务的。只要真正理解了熔铸作者感情的意象,就能深入领会诗词的感情。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王安石《葛溪驿》2007年高考四川卷12题﹚它的第2小题是: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要做好这道题,关键应抓住诗中熔铸作者感情的主要意象,即残月、滴漏、昏灯及疏桐鸣蝉。那么正确答案应是: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的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疾、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得以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的手法,借疏桐鸣蝉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三、细节分析法 ..细节描写往往出现在诗词的关键处,一个好的细节,可以有声有色、细致入微,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甚至可以营造一种意境。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秦观《画堂春》下阙2008年高考山东卷14题﹚

第2小题是:“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

根据细节分析法此题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此题答案应是:这两句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表现了词中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四、典故分析法 ..古人作诗词,往往用典较多,用典可使诗词语言精练,又可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生动性、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往往借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秦观《画堂春》上阙2008年高考山东卷14题﹚它的第1小题是: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上阙用了“杜鹃”的典故:杜鹃鸟俗称布谷鸟,也叫子规、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叫,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其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由上可知,哀啼之杜鹃可表伤春或惜春之情。那么第1小题的答案应是:《画堂春》词的上阙,秦观通过描写哀啼之杜鹃、憔悴之杏园、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等残春景象,表现词人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五、背景分析法 ..言为心声,任何一首诗或词,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所处的环境及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鉴赏时,如果忽视作者作此诗词时的背景,就不能准确理解其中蕴含的真实情感。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李弥逊《春日即事》2008年高考全国卷‖﹚它的第2小题是: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要做好这道题,必须注意题目的【注】1,这是一个重要的背景材料,其内容是:李弥逊„„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罢免。

这一背景材料,表明作者政治上的失意及由此而感到的世态炎凉。

此题的答案应该是: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

三、四句写了诗人们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以上五种是最主要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诸如诗眼分析法、意境分析法、所叙之事分析法等等。要真正能迅速准确的把握一首诗或词所蕴含的情感,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几种分析法。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1.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2.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

【注释】

[1]寒食:节令名,在农历清明前一日或二日。《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2]“客思”二句是说客思如春风里的柳条之多.客思:他乡之思.思:思绪,心事.[3]冶城:《太平寰宇记》载,江南东道升州土元县:古冶城在今县四五里;本吴铸冶之地,因以为名,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宫附近。

[4]巾:头巾;雪:白发。[5]朱:红色,常形容青春的容颜。

[6]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因以指代官位爵禄。[7]老:终老;渔樵:渔人和樵夫,指代隐逸生活。

壬辰,1052年,时王安石31岁,时介甫任舒州通判(约五品或六品)。冶城,在今南京西。寒食在清明前两天,是仲春、季春交替时节。这是祭扫亡父时的作品。

王安石主张改革,但当时保守势力强大,他的政治主张不能实施,因而有思隐退的情绪。按说,31岁当到副市长级的地方官,应当是仕途很顺利了。但是王安石志向在做事而非做官,志向不得施展,必然会产生郁闷的情绪。

这首诗的手法多用夸张,有些像李白的风格。

首联比喻起兴。“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眼见春风杨柳,丝丝碧绿,本当愉悦,而诗人却用杨柳来比自己的思绪,千条万条,理不清,夸张。思什么?留下了悬念。

颔联写悼念先人,介甫父葬于江陵,这是在祭扫归来的情绪。“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扫墓时流的眼泪,要把长江的水涨高了!夸张之极。悼念先人,思绪之一端也。然非此一端而已。

颈联写衰老。“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又是夸张。32岁的人,能衰老到哪里去?有白发,也不很多,面容憔悴,也不会憔悴到哪里去。然而,作者心里却是衰老了。为什么?读者去体会。

尾联总括。“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轩冕,当官的所用的车和礼帽,借代仕途。虽然31岁就是地方高干了,可是诗人一点都不觉得高兴,反而想归隐了!反常。联系诗人的抱负不得施展的境遇,这种心情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吗?后来王安石变法,虽经遇到重重阻力,最终失败,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在变法前就没有想到过吗?当然会想到。为了政治理想而不惜自己最终失败,忘家、忘亲、忘身,义无反顾地去奋斗,不正是一种英雄的品格吗?失败的英雄,比那些明哲保身的政客,不知高尚多少倍。所以说,不以成败论英雄。

1.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2.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1.解析:A项,此写春风杨柳的目的不是描绘春天美景,而是表现诗人的愁绪。C项,“只能辞官归隐”的理解不对,所谓“但欲老渔樵”只是诗人对归隐生活的一种向往。D项,诗中表达的感情比较复杂,不光有客思之愁,还有对青春逝去、老之将至的哀叹,又有对为官不乐,有意归隐的追求。

答案:B

2.答案:“雪”隐喻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评价古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较低。阅读鉴赏古代诗歌要知人论世,命题者在这首诗后面附上了有关作者生平的简要注解,这是考生应敏锐把握的一个重要信息。

结合这两个注解阅读本诗,可知该诗抒发了作为绝世孤臣的诗人的国破家亡之痛(从首句“十年无梦得还家”可见出诗人内心的幻灭感,从第三句“天地寂寥山雨歇”可玩味出其隐喻意义:东南各地抗元武装斗争相继告败,复国理想已告破灭)。前两句主要写出了自己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捕而独自隐居深山的孤独,后两句主要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诗人善于借景托物以抒怀言志,从“独立青峰野水涯”与“几生修得到梅花”等句可见出诗人以.........“青峰”“梅花”自喻,显露了自己卓拔不群、坚贞高洁的人格。

答:表达了破国家亡的痛苦之情,并借青峰、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是即景抒怀,写山雨过后天地的寂寥,表达了诗人的孤傲寥落的情怀。此句表面上是写山中沉寂的气象,但细细品读,似乎使人听到了他的叹息,叹息人间的万马齐喑。

答: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解析】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秦观应礼部试,落第罢归。赋《画堂春》。这首词就是写他落第后的不快心情。应是一首伤春之作,于春归之景色所引起的一片单纯锐感的柔情。

【鉴赏】: 此为春归伤怀词。

词的上片写春归之景。从落红铺径、水满池塘、小雨霏霏,到杏园花残、杜鹃啼叫,写来句句景语、情语,清秀柔美,深美婉约。

下片写伤春之人。换头“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画面精美,情意深婉。而从“手捻花枝”,接以“放花无语”,又对“斜晖”,委婉含蓄,哀怨动人。全词充分体现了少游词出于心性之本质的纤柔婉约的特点。

开端“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三句,从所见所闻之春归的景物....写起,不用重笔,写“落花”只是“铺径”,写“水”只是“平池”,写“小雨”只是“霏霏”,第三句写“杏园”虽用了“憔悴”二字,明写出春光之迟暮,然而“憔悴”中也仍然有着含敛的意致。所以下一句虽明写出“春归”二字,但也只是一种“无奈”之情,而并没有断肠长恨的呼号。这样就见出一种纤柔婉丽之美。

下片,则由写景而转为写人。过片“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花枝”两句,情致更是柔婉动..人。试想“柳外画楼”是何等精致美丽的所:“独上”“凭栏”而更“手撚花枝”,又是何等幽微深婉的情意。

紧接着又写下一句“放花无语对斜晖”,真是神来之笔。因为一般人写到对花的爱赏多只不过是“看花”、“插花”、“折花”、“簪花”,都是把对花的爱赏之情,可是秦观这首词所写的从“手撚花枝”到“放花无语”,却是如此自然,如此无意,如此不自觉,更如此不自禁,而全出于内心中一种敏锐深微的感动。当其“撚着花枝时,是何等爱花的深情,当其”放“却花枝时,又是何等惜花的无奈。而”放花“之下,乃继之以”无语“,便正因为此种深微细致的由爱花惜花而引起的内心中的一种幽微的感动,原不是粗糙的语言所能够表达的。而又继之以”对斜晖“三个字,便更增加了一种伤春无奈之情。上片既已经写了”落红铺径“与”无奈春归“,可见花既将残,春亦将尽,而今面对”斜晖“,则一日又复将终。”放花无语对斜晖“一句表达极深切的伤春之悲....感时只是极为含蓄地写了一个”放花无语“的轻微的动作,和”对斜晖“的凝立的姿态,但却隐然有一缕极深幽的哀感袭人而来。所以继之以”此恨谁知“,才会使读者感到其中之心果然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幽微之深恨。

拓展古诗词情感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6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 情感赏析 策略

【分类号】G633.3

《毛诗·关雎序》(节选) 中指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生动说明古诗词是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因此,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应该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从整体上弄懂古诗,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针对学生的阅读目标中提出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古诗赏析题,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古诗词鉴赏题中的首要任务,这也是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题型,常常有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觉。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诗歌教学经验,从辨别诗词的类型、把握意象、研究词句、了解背景、发挥想象、吟诵共鸣等六方面介绍了有效的策略,拓展学生学习思路,從而让学生有所获益。

一、辨别诗词的类型

在古诗词赏析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诗词的类型有一定的判断。人教版初中课文的古诗词有六、七十首之多,诗词类型按内容主要分为:咏物言志、山水田园、民生爱国、依依送别、边塞征战、思乡怀远、爱情思妇、人生哲理等几种类型,其中不乏有几种类型交叉的。辨别出诗歌的类型,为有效把握古诗的情感提供了方向。辨别诗词类型一定要留心诗题,诗题对于辨别诗词的类型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例如,从《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怀”字,我们可以判别出这首诗应该是属于怀古类型的诗,诗人的目的是借古讽今。再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以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类诗题中都有“送”、“赠”等字眼,通常表达的就是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辨别出诗是送别类的,在赏析的时候就可以从诗人的离别愁绪方面进行领悟。而《观书有感》就可以从“有感”辨别是有关读书感受的哲理诗。其次,可以从诗词描写的对象和内容辨别诗词类型。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题中含有“送”字、“归”字,可以看出是送别诗。诗文中又描写了边塞特有的雪早雪寒和将士们的艰辛生活。那么,学生就从这些文字信息可以辨别出这是边塞诗也是送别诗,可以理解雪天送别依依不舍的深情。

二、把握意象

意象一词,最早是在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中出现的。近代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意境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他认为意境的好坏是一首诗词是否成功的重要判断因素之一。诗人一般会用一些景或物来表达情感,这种表达情感的景或者物就是意象。把握好诗中的意象,对于诗词情感的赏析非常有帮助。在古诗词中,诗人一般用杨柳来表示惜别,圆月、婵娟表示思乡,残月表示家人分离,落叶表示失意,梅花表示铮铮傲骨,菊花表示高洁、隐逸,归雁表示思乡之情;鸟语花香、山水草木、田园风光等都是山水田园诗常用的意象;大漠、边城、长城、雪山、朔风等都是边塞诗常用的意象。鉴赏诗词情感的过程中,要仔细体味意象所代表的含义,根据诗词中出现的意象来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在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客路”、“行舟”表现了遥远漫长的旅途、“乡书”、“归雁”这组意象又表现了思乡,全诗表达一个身在江南的游子思念洛阳故里的思想感情。又例如: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一些自然景物,描绘了可以一幅深秋晚景图,诗中的景物无一不是伤感的意象,荒凉凄清,烘托了游子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三、研究词句

诗往往都是诗人抒发内心情感的产物,抓住这些关键的词句字眼,就等于打开了诗歌情感赏析的钥匙。

直抒胸臆是诗人表达内心情感常用的方式。在赏析古诗词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到诗词中那些能够表达诗人情感的词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赵师秀的《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这个“闲”字就形象地写出诗人等待友人,从白天下雨到夜晚点灯,时间之长,久等不至的无聊、落寞心情。还有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个“愁”字,形象地表明了作者对友人前途的关心,送别友人的那种愁绪一展无疑。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爱”二字轻松把握了诗人“爱西湖”,“爱春天”的感情。

但是,因为特殊的时代和身份,诗人也会借助历史人物和典故这些特殊的词句委婉含蓄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刘禹锡借助“闻笛赋”和“烂柯人”这两个典故表现自己被贬谪二十多年之后返乡恍如隔世的悲凉之情,而广东卷的这道中考题《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注解“天狼”的解释,通过研究典故,就领悟了诗人渴望杀敌、抵御外侮的豪情壮志。

四、了解背景

在初中古诗词鉴赏中,了解背景也是拓展古诗情感教学的一个突破口。诗词的背景包括文题,小序,作者生平经历。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生活与时代的产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

如中考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经丧乱少睡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个“乱”就是唐朝的“安史之乱”,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就是现实唐朝的浓缩版。所以,一个爱国诗人的诗篇当然会忧国忧民,心忧天下了。endprint

又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例如他写的《送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首句“醉里挑灯看剑”一句便可以领会诗人古稀之年还在回忆军旅生活,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未句“可怜白发生”又抒发了他报国无门的抑郁和愤愤不平之情。全词情感格调从豪放激昂转为抑郁伤感,情感脉络清晰明了。

在2011年广东省中考试题中:“王维的《竹里馆》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这首诗语言平淡,三个动作“坐、弹、啸”,三个画面是“幽篁、深林、 明月”,学生看不懂诗人的心情,甚至学生抓住这个“独”字认为王维是孤独,心情是愁苦的。但是笔者指导学生了解诗人的背景: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受王昌龄提携,官至尚书右丞,后人称王右丞。中年以后,他隐居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笑傲林泉、宁静脱俗的山居生活。所以,我们从王维的诗中,多可以感受到山水田园诗的清新淡远,情趣的超凡脱俗。王维的诗既有老庄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也有佛家的超凡脱俗,也有几分儒家的独善其身,乐山乐水的思想影响。短短几分钟的背景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活思想经历,学生也就明白《竹里馆》这首诗描绘出清新幽静的月夜,诗人一个人在月下林中弹琴的高雅超脱的情趣,王维的“独”是诗人真正享受独处,人独但不孤单的“独”,表现那种悠闲自得、宁静闲适的愉悦心情。对以后了解王维的《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种超脱的情趣就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 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随意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这是一位真隐者达观的性格。诗味、情趣、哲理三者都兼备了。

通过老师指导学生了解名家背景经历,学生再读作品,就有了思想的深度,对李清照晚年丧夫之愁、对“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就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对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怀才不遇的痛,在情感上引起了共鸣、对苏东坡济世乐观,潇洒达观的人文情怀就更有了欣赏。

五、发挥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当展开想象时,记忆中的表象由模糊变为清晰,由单薄变为厚重,新形象随着旧表象的改造而不断生成。

如果说想象是诗人创造艺术的生命力,是生活走向艺术的必由之路,那么想象自然也是鉴赏诗歌的必由之路。想象力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也非常重要,让诗歌呈现画面感,通过感知想象诗人所做所思,从而领悟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所想要传达的情感。例如李白的《花间独酌》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描写,将月、诗人、孤影三位融成一体,表面的热闹月下喝酒,其实是内心无比的凄凉,“无相亲”将天才李白的那分愁苦、孤单、不得意的思绪淋漓尽致表现出来。要将这种画面感呈现在读者面前,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随意的喝酒、随意的轻舞,在花丛中、在月影下,诗人的心情只能一一对月儿诉说,一个孤单愁苦的诗人形象就跃然纸上,有个学生得出“天才就是这样孤独的”的见解让我佩服不已。通过这样的指导,当学生学习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立即就能领悟李白诗酒人生中那份怀才不遇的愁苦。

另外,有些诗我们不能够凭借文字表面来领悟诗中的情感,需要用我们的想象力。例如曹操的《观沧海》,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面上是写日月的运行好象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也好象包孕于大海之内 ,这其实是曹操登高远望大海时所想象的虛景,他赞美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实际上,他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表达出他做为政治家的情怀和渴望一统下的雄伟抱负。对于这类的诗词,需要动用我们丰富的想象力,来挖掘出这些诗句中所表达出来的内涵,让情感的理解更充分一些。

六、吟诵共鸣

古诗文的语言是作者千锤百炼后才写入诗歌的,在浓缩或跳跃性词句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人生哲理、思辨色彩。指导学生吟诵是古诗文传递和共鸣情感的极好手段,古诗文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较之于其它文学形式更适宜朗读和背诵。

如《诗经》,音节明快和谐,单音节词发音响亮,双声叠韵词韵致和谐,读起来语气流畅、琅琅上口。《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读起来音韵和谐上口,如天籁之音协调。

叶圣陶说“文章要美读,激昂处还它激昂,委婉处还它委婉。”朗读能使文字飞扬起来,如行云流水,使画面灵动铺展绚丽鲜活起来。让那如痴如醉的心灵与作者共鸣,在朗读吟诵中体味,感受诗人的情绪,陶冶情操。通过外在形式的强调,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的信息符号还原成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才能使作品中的情景跃出纸面,诗歌的内在意蕴才能得到很好的表现。

笔者在长期古诗词的情感教学中,尝试运用以上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诗词的情感,帮助学生找准思考的方向,让学生有话可说,在教学中大有所获。教学是个动态,不断更新的过程,把握初中古诗词的情感,也需要我们教者寻找不同的切入点,通过各种方法读懂诗歌内容,拉近学生和古诗,拉近学生和诗人的距离,让学生感同身受,更透彻领悟诗人的情感,从而促进诗歌阅读课堂的有效性,更好领悟中国诗词丰富的内涵,使学生的感情也得到升华,形成积极的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赵有明.握住感悟古诗词情感的钥匙[J].语文世界,2014,(z2):38

[2]周春红.例谈如何赏析古代诗词的情感[J].新课程学习,2010,(07):178

[3]陶静娟.抓住中考诗词鉴赏的情感缰绳[J].语文教学通讯,2014, (11):71

古诗词的情感类型 篇7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传承下来大量的优秀诗歌,承担着净化和美化人们的精神之使命,并启迪以真理。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诗歌。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而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如何引导他们使之接受诗歌的审美与情感教育呢?

一、提高教师自身情感修养,为学生创设桥梁,一起走入作者情感世界

“动乎情,明以理。”教师自身在教学中冷漠无情,语言乏味,就不能让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首先就要培养自己的情感。与此同时,必须贴近作者思想,深刻挖掘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而后,将自己体验到的情感融于教学之中,使他们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和在语文教学中贯彻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也是相辅相成的。

大教育家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正是这种真诚无私的爱,使孔子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尊敬,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提高了,自己成为情感丰富的人,教师的言行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启学生情感的内心世界。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入情”了,兴趣也就来了。

二、营造声情并茂的朗读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朗诵是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梁实秋说:“诗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放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性情。吟也是朗诵。”

古人云:“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以情感人是诗歌的特点,因此,诗歌朗诵要求情感真挚,要求通过轻重缓急的节奏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变化。

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教师在指导学生在“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的“美读”中,增强了语感,加深了对课文的感知理解。

如,《蜀道难》这首诗中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主旨句三次出现,朗读节奏的把握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所在:首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指导学生在“蜀道之难”处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第二次主旨句出现:“问君西游何时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指导学生用感叹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第三次主旨句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指导学生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当学生能够用或激昂或低沉,或急促或缓慢的声调来诵读诗歌,他们定然在心中有了属于自我的对诗歌的个性化的情感解读。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品味诗歌语言,反复揣摩意象,和诗人产生情感共鸣,领会诗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朱光潜先生曾指出:艺术的任务是创造意象。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诗歌往往以精练的语言,创造出鲜明、独特、内涵深远的意境,去反映生活,感染读者。意境是中国美学史上特有的美学范畴,也是诗歌美学中非常重要和基本的审美范畴。情、景是构成意境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契合交融,从而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我们如何领会中国诗歌的艺术魅力,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反复揣摩意象,品味语言,才能走近作者,感受中国诗歌的艺术魅力。

如,《琵琶行》这篇白居易新乐府诗的代表作。通过诵读后,他们大多能从找出写景的句子。这时,教师再引导他们对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具体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不自觉中学生就进入审美的第二环节(展开想象)中来。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人选取了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这些意象,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别时茫茫江浸月”,景中含情。茫茫江水,茫茫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情感的共鸣又驱使学生再次创造,在不断丰满形象的过程中,作品产生出强烈的美感,作品人物就折射出一种启真冶性的美感。

王国维认为,真景物、真感情融合形成的意境,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所在。

四、加强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让多媒体教学带领学生走入一个有声有形、色彩绚丽的诗歌世界,使学生体验诗歌的音乐美、画面美、意境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当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现代化的校园网,为我们的语文诗歌教学的创设情境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设置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将音乐、画面、图像等有机、艺术地融为一体,可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体验与感受,如果借助音乐(配乐),让音乐的旋律将打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感触,学生更能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物像是记忆的基础,教师还可以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联系诗歌内容,创作幻灯片,将学生带入了诗意盎然的文学境界,使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学习,也是思想教育、审美情感熏陶的过程。而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中做到声画同步、视听一体,使我们身临其境,领悟到诗歌的韵味、情趣,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

朱光潜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正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因此诗歌教学作为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所承担的审美情感的教育重责,真是责无旁贷啊!

上一篇:公园景观设计问题下一篇:高职英语教师素质摭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