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导航

2024-08-25

学科导航(精选12篇)

学科导航 篇1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探究型教学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 获得亲身体验, 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科学态度, 产生积极情感, 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探究型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在学习中, 培养学生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4、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探究型教学有利于创建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 是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 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在探究型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 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 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 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进取精神, 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探究型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 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人类的意义与价值, 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探究型教学的特点是以问题的研

究与解决为核心, 涉及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调查研究, 并得出结论

其优势在于重视学习者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 重视学习者能力的培养, 以学为中心, 在做中学。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 具体的探究过程应有不同的要求。

中职财会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在财会专业教学中应用探究型教学法, 使教学从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 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主体, 突出学生“能力本位”、“个性发展”的理念,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 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又引导了学生个性发挥,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有效性、探索性进一步增强。

中职学生虽然文化基础普遍较低, 基础理论知识薄弱, 但富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探究型教学法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注重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养, 教学中不断启发和鼓励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有施展个性才能的机会和平台。

在进行中职学校《基础会计》第四章交易事项的确认记录教学时, 笔者就采用了探究型教学法:

一是情景。学生已学过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法中的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会计方法。

二是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家新建企业聘用的会计, 你应该怎样去核算频繁发生的交易、事项——资金筹集、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到利润及其分配。根据需要、根据中职学生的水平和接受程度, 分若干个课时进行。

三是活动过程。1、教师针对学生已学的会计知识进行辅导。2、让学生自主探究。 (1) 让学生自主进行分组; (2) 各小组学生自主进行讨论、分析确认每项交易的会计分录、教师到各小组进行指导; (3) 学生讨论, 达成本小组对该项交易会计分录的确认; (4) 各小组互相评议, 全体同学进行交流汇总; (5) 在本活动中还存在问题的学生和学伴继续探究。3、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议。

四是通过学习活动, 学习小组将形成下列成果:1、资金筹集的确认记录;2、材料采购的确认记录;3、产品生产的确认记录;4、产品销售的确认记录;5、利润及其分配的确认记录。

五是教师按照设计的评价项目、评价内容 (分为优秀、良好、继续努力) 及评分值,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J.布罗菲, 陆怡如.激发学习动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王坦.合作学习理念与实施.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8.

收录日期:2012年3月2日

学科馆员是高校服务对象及特点的必然产物。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学生及各类科研人员, 他们信息需求具有专业性强、交叉性强等特点, 他们需要时刻关注最新学术动态, 对文献信息、学术情报的需求层次高、范围广、内容新。尤其在网络环境下, 信息资源庞大浩繁, 杂乱无序, 因此, 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寻所需信息资料。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开展学科对接服务, 从根本上说, 是图书馆变被动为主动的高水平、深层次服务, 是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的必然结果, 同时也是现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和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重要需求。

一、学科馆员的素质

1、具有对口学科的专业背景或接受对口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

2、具在扎实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悉参考咨询工作的基础业务, 并能够综合利用参考工具书和电子文献。

3、具备较强的计算机与网络使用能力以及良好的外语水平。

4、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与较强的信息组织加工能力。

5、熟悉馆藏资源, 并能按用户要求对信息进行提取、鉴别、整理, 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 便于利用的信息产品。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二、学科馆员的职责

1、学科联络:主动与对口院系的教师和资料室联系, 了解教师对书刊、电子资源的需求。

2、馆藏建设:根据学科用户的意见, 制定采购订单, 负责学科资源的著录、分类和管理, 以及资源建设质量评价与监控等。

3、熟悉本馆以及国内外对口学科的文献信息情况, 主动向科研人员提供文献资料服务以及相关政策与策略等信息, 促进信息从学科馆员向学科用户流动。

4、及时通告图书馆的新资源、新服务、编制有关参考书目。征求对口院系对图书馆资源建设服务内容的意见和要求。

5、按学科进行电子资源的整合与链接, 并在图书馆主页上按照学科大类建立学科导航库链接网页。

三、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

(一) 基础服务

1、学科馆员主动与所负责院系的教师和

学生联系, 经常性地为对口院系教师、学生提供利用图书馆的指导和培训, 征求用户对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工作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特别是要掌握师生对书、刊、电子资源的需求以及研究课题的情况, 熟悉图书资料的馆藏布局, 包括书、刊、工具书、特藏室、数据库的情况及其使用方法;开展用户培训工作, 指导用户熟悉最新的信息资源检索技术和方法, 负责搜集、整理对口院系的相关学科网络信息资源, 并在电子主页上建立目录或学科资源数据库。

2、学科馆员与对口院系联系, 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1) 将图书馆的最新资源、服务项目、重点活动都及时通知给对口院系教师及科研人员。如:通过电子邮件通报与对口院系学科相关的电子资源的试用和正式购买消息等, 发放与回收图书馆资源建设意见征询表, 通知每年馆内组织的各种书展, 并将相关图书目录传递给感兴趣的教师等。

(2) 根据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要求, 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包括为对口院系教授提供在Elsevier、Eluwer等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期刊列表以及Web Of Science、Ei Compendex等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期刊目录和馆藏情况, 解答教师与科研人员在文献检索与利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为教师及科研人员整理本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帮助教师整理电子教案并上载到网上。

(3) 收集教师与科研人员对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如:中、外期刊、图书、学位论文的订购建议, 试用数据库的反馈意见等。

3、咨询服务。学科馆员要解答用户当面和

电话咨询、负责回复表单咨询、直接在网上与用户进行交互式咨询解答, 或以电子邮件的方式与用户共同探讨有关问题。

(二) 深层次服务

1、学科馆员提供的服务是一种专业性、学

术性的综合型服务。学科馆员要有所服务领域的学科知识背景。要通过自学, 听本学科的本科和研究生的核心课程, 参加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学术交流等途径, 真正使自己融入到教学和科研中, 了解本学科的研究体系和概念间的关系, 关注研究课题的进展和研究热点, 了解每位科研人员的研究习惯和研究方向, 以及教学科研对专业文献信息的需求, 从而向科研人员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增加服务中的知识含量。

2、学科馆员负责搜索、整理对口院系的相

关学科网络资源, 并在电子主页上建立目录或学科资源数据库;协助对口院系师生进行相关课题的文献检索, 逐步做到有针对性地为产学研提供决策参考服务;跟踪重点学科的发展动态, 对该学科的研究进展、研究热点、前沿方向等进行分析研究, 对学科课题实行全程服务。

3、网络环境下, 学科馆员需建立专题网

站, 在网站上发表该学科领域国内外资料和外文数据库中最新的学科信息, 编写综述、专题文摘、书目、书评、调研报告、数据库评价报告等。学科馆员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科专业文献信息进行主题聚类, 并分析过滤, 主动提供本学科科研人员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在围绕课题, 深入了解课题目标、内容及其进展的基础上, 通过馆藏文献、数据库、网络资源等多种信息源的分析研究, 广泛收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信息, 并进行深加工, 形成专题索引, 全程跟踪并主动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专题服务, 此时, 学科馆员已经从传统的文献信息简单推荐者转换成信息的作者和发布者。

4、网络环境下, 学科馆员应建立本研究领

域的学科导航目录。通过对电子出版物、学位论文以及专业搜索引擎等网络学术资源进行评价, 经过选择后分类、整理, 根据科研人员的检索习惯设置检索点, 使科研人员通过访问学科导航目录, 就可以浏览到本研究领域大量的相关资料, 从而节省了上网时间和费用。

5、网络环境下, 学科馆员应创建虚拟学术

交流空间。在技术专家和学科研究人员的帮助下, 学科馆员成为虚拟交流的组织者。学术交流活动是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研人员经常利用网络进行学术交流。学科馆员通过搜集、组织、保存、发布本学科内产生的知识信息, 对来自虚拟学术区的学术信息进行管理, 对本学科研究机构出版的开放存取电子期刊和自建数据库的组织、保存和访问权限进行管理。

6、学科馆员根据对口学科及专业范围, 建

立专业信息资源指引库、网络学科专业指引库、专题文献数据库。通过集成学科资源, 建立集成服务系统, 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定题服务、跟踪服务及商业性文献传递服务。

四、结束语

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 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 使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发生了改变, 从而使图书馆更加有针对性地为教学、科研提供主动、深层次、个性化的服务, 使广大师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最新文献信息, 从而提高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

□文/王雪梅

参考文献

[1]张丽.关于高校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的思考.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6.3.

[2]杨永红.党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图书馆论坛, 2007.2.

[3]费晓炜.高校学科馆员咨询服务工作初探.图书馆论坛, 2007.1.

学科导航 篇2

作为一位教师我很清楚,本身的教授教化思想和教导看直接影响本身的教授教化偏向、教授教化措施等。所以,我先从本身的思想入手。平时积极参加教职工大会,班主任会议及各项教导教授教化运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按时出勤,始终坚持”教师无小节,事事是育人”的思想,平时注意本身的教师形象,以身作则,尊敬师长,屈服学校统一的支配,与同事们关系融洽。

二、研究新纲目,新课本

对付北师大版课本,我是一个新手。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更好的了解新课本,为了更好的了解新的讲堂革新的偏向和要求、目的,我在教授教化之余应用电脑网上资源和学校订的有关书刊,通过各类道路去研究新纲目。在每一个学期初,我就开始去翻阅新课本,了解这一册课本的内容和各个知识的关联点,做到了解并熟悉课本。

三、狠抓根基知识和基础技能

由于我班学生根基较差,为了扎实学生的根基知识和基础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根基上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进步学生的知识程度。比如,在书写方面,我鼎力强调规范,要求行款划一,字迹工致,并尽力降服错别字。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逐一进行解说或强调,以进步学生的基础技能和语文才能。

四、做勤学习措施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紧张的学习莫过于措施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措施的指导,对进步学生学习造诣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造诣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实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实时温习。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症结的,我们要侧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首当天所学,也是一种优越的学习措施。措施多,但要适用,易行,便于操作,还要督匆匆学生坚持。

五、做好转差工作

针对我们班差生较多的环境,我狠抓差生,给差生“开小灶”,每课跟进,要求生字词语过关。既严格督匆匆,又授与他们实时的勉励,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

六、突出章节过关

本学期的教授教化内容分为十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授教化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实时办理。对确实艰苦的学生进行耐心过细的个别教导,使之控制,并能运用。由于抓好了章节过关,本期学生的学习造诣广泛有了进步。

七、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授教化必须看重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必然积累之后能力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运动。

1、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定劳绩了很多器械。

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收集整理的历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3、开展各类语文运动。如百词赛、讲故事、表演讲义剧等等。学生在运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动口、着手的才能。在这个学期中,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获得了极大的进步,这和常常开展语文运动是分不开的。

树立学科意识 建设学科特色 篇3

【关键词】树立 学科 意识 建设 學科 特色

民办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深化的今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民办高校要在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面对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调整自己,提高自身。怎样调整和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特色发展。

一、特色发展是提升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我国民办高校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粗放外延发展之后,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内涵式、特色之路,已成为民办高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且多样化,既需要专门的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大批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特色化发展是民办高校更好地发挥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传承文化四大职能的必然要求。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已是国家和教育部给出的重要指引。

“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是在长期办学中积累形成的,以凝练的办学理念为基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作为民办高校,广东培正学院的20字办学方针:公益办学、规范办学、诚信办学、特色办学、质量至上。就凸显了该校的办学特色。

由此可以看到,大学的办学特色是一个系统概念,内涵丰富。大学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累积形成的,是对过去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发展方向不能任意改变。

特色是不同于一般的风格和特征,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大学办学特色必须是在比较意义上的区别与不同,而且这种区别一定要转化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比较优势。特色需要着眼于大学的发展前景和战略规划,要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时代进步而发展。澳门城市大学秉承“以品质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理念,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澳门大学非常重视特色建设,提出了“区域特色、学科特色、理念特色、文化特色”的特色办学之路,发展势头强劲有力。香港浸会大学提出了“全人教育,国际视野”的特色办学理念。这些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形成的,是比较意义上的区别与不同,并且这种区别能够转化成为社会广泛认同的比较优势。

大学办学特色体现在方方面面。但资源配置的有限性和高等教育的规律要求,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方面,通过学科特色发挥有效辐射、延伸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民办高校特色建设中,必须牢牢抓住学科特色这个根本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并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学科特色建设的认识

(一)什么是学科与专业

从理论上来讲,学科是对科学知识进行划分的一种单位,它是随着知识生产的劳动分工而产生和发展。实际上科学本身是一个整体,只是为了研究方便,才把它分解成一门一门独立的学科。广义的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狭义的学科是指高校院系所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学研究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我们所讲的是狭义的学科概念。专业是对社会职业的一种分类,随着社会劳动分工而产生和发展,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各个专业都有相对独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以便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素质要求。

(二)学科与专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学科与专业的联系:一是复合性。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初期,当时知识的分类和职业的分类没有今天这样细,因此学科与专业是复合的,有了学科就不再需要专业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关系由简单变成复杂,由复合变为分离,两者时近时远。

二是分化及综合性。随着知识的丰富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学科一直处于不断分化的状态。专业也在不断的分化,其原因既是学科分化带动的结果,又是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的结果。到了今天,专业分化的趋势已逐步削减,在某些领域出现了逆转,出现了不少宽口径的专业。与此同时,专业的综合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专业日益呈现出跨学科的综合性特点。

学科与专业的区别:

区别一:从大学内部看,大学就是学科的集合。学科是大学学术资源的载体,是大学学术活动所依托的基础,代表着大学的本体性。专业则代表着大学的一项社会服务功能,体现了大学的工具性。从大学外部看,大学就是专业的集合。根据知识生产劳动分工原理,大学的学术人员和学术活动,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都建立在学科基础之上,表现出一种本体性。由于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大量的专业是跨学科的,它所关注的重点是其教学实践过程,表现出一种工具性。

区别二:从演变动因看,学科分化的动因是由于知识的丰富和研究的深入。面对知识的迅速增加,一个人只能逐步缩小自己的学术领域来换取研究的深入。因此学科在分化中一直保持着自身的单纯性。专业因是面向问题的,在社会需求的驱动

下由最初的以分化为主走向现今的以综合为主,即综合性,越来越多的专业需要多个学科的支撑。

区别三:从演变的速度来看,学科的演变是缓慢的,无论是学术成果的积累还是学科特色的培育,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投入,因此学科是相对稳定的。专业的演变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大学的专业就需要不断做出调整,表现出一种动态性。

(三)建设学科特色的必要性

简单说:学科建设就是将师资队伍的主体要素、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客体要素,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要素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学校学科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的办学特色包括学科建设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社会服务特色、科学研究特色、大学管理特色、校园文化特色等。其中学科建设是大学办学特色的标志和根本,是社会判断学校特色的主要依据,是高校特色办学的重中之重。因为无论是教学特色、人才培养特色,还是科学研究特色的形成,都依赖或取决于学科特色的支持。

其必要性表现在:一、学科特色建设是一项事关高校办学的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大学发展中承担了引领科研、凝聚人才、支撑未来的重要作用,在高校的办学实践中具有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二、大学根据自身的独特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率先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三、学科特色建设是高校办学特色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一所高校如果拥有一批独具特色实力的学科,一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只是,目前我国不少民办高校的学科建设存在着严重的同类化倾向,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不多,导致学校发展的同类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不能满足社会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需求,也造成了不少民办高校发展的难度和困境。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的先天不足和后期积累的劣势,特色建设更是其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必须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处理好各种关系,找到各自的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学科特色,强化特色意识,大力加强学科特色建设,不断提升办学层次。

(四)学科特色的含义和特征

学科特色是指:不同于其他高校同类学科中的特殊性,独特性、个性及其所形成的优势学科。要建设学科特色就需要培育和发展学科的个性。特别是在研究方向、学术队伍、基本条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必须有别于不同学校同类学科的地方。因此,可以说高等院校的学科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同类学科,是比较意义上的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

根据学科特色的含义,其主要特征有三点:一是学科特色的独特性。学科特色是把学科突出的个别“强项”或优势表现出来,体现在具有鲜明的个性上。这种独特性,是被社会广泛认可。二是学科特色的价值性。学科特色的建设首先要满足国家、区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区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科发展的动力。三是学科特色的发展性。高校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学科的竞争。特色并非一成不变,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而变化,需要不断的充实和发展。

三、民办高校学科特色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和要点

学科建设是民办高校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核心与支柱,要提高民办高校在学科发展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应性与竞争力,不断巩固和拓展办学发展空间,必须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好以下原则和要点。转贴于

1、学科特色建设应遵循求是的原则,把握好历史与现实的关节点

从一般的道理来讲,高校学科特色建设必须立足办学传统。优良的办学传统是高校学科特色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有教育家认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大学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其重要的财富和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基础。大学传统的形成过程,往往也是大学办学特色逐步形成的过程。没有传统,办学特色的形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历史,高水平一流大学的强势、学科特色均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努力的结果,如清华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的工科均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成为顶尖学科的,而这些一流大学的优势学科的形成又为其长效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保证。因此,高校在进行学科特色建设的进程中,需要认真梳理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的历史,学科特色究竟集中在哪些方面,明确学科建设的定位和方向,才能有效发展,不断打造学科特色。

学科特色建设同样需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许多国内外著名高校正是由于在学科建设中,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发展整体实力,使其强于其它院校。这些高校往往拥有一二個乃至多个绝对占据学术前沿阵地的学科,而另一些学科则相对普通。就一般高校来说,总有部分学科相对较强,所以,民办高校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发展特色、凸显优势。具有自己的学科特色,才能使自身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2、学科特色建设应遵循发展的原则,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节点

继承是对传统的延续,创新是对传统的发展,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任何一所高校的学科特色都是在自身的历史文化、学术传统和学校的实际基础上进行建设的。因此,高校学科特色建设:要传承自身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在社会上已经产生影响的特色。每所高校都会有自身的招牌,都值得传承。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赋予传统特色新的内涵,围绕传统特色积极、主动地开展建设,使传统特色不仅能够保持突出优势,而且更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要根据社会需求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善于培育新的学科特色,重视在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和地方性特色上做文章,注重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各民办高校面临相对平等的竞争平台,谁能率先抓住这些新的学科生长点,抓住机遇,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

《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要突出特色和优势,在重点方向上取得突破。”这一思路为民办高校的二级学科特色建设指明出了路子。民办高校应在合理调整、科学设置二级学科基础上,围绕地方特色和现有学科基础,整合学科资源,逐步优化学科内部格局,从学科交叉与创新中不断凝练学科方向,提炼学科特色,形成独特的学科优势。

3、学科特色建设要遵循社会需求的原则,把握好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关节点

社会需要是学科发展的推动力。学科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有所创新,有所作为,才能创出特色。社会的需要是多样化的客观存在。学科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创出特色,只有立足地方,学校的发展也才有保障。广西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许多地方大学都是始终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合理规划学科布局,并且在一定领域形成强势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为地方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办高校大多是以应用性学科为主要学科专业的院校,其社会价值和办学特色只有在为地方、行业服务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才会有生命力。民办高校在发展基础、学术底蕴上与公办高校不存在可比性,而且在行政主导模式下,人才、科研、财力等办学资源愈来愈集中到中央、省重点高校。在这样的环境下,民办高校学科特色建设是不是更应采取差异化,个性化的建设思路,立足地方发展,凝练学科方向,设立学科“特区”,培育和造就一批优势特色学科,以引领、示范、带动其他学科发展,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形成学科建设的特色及学科的群体特色。

4、学科特色建设应遵循重点论的原则,把握好均衡与不均衡的关节点

教育资源的需求与供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这在经费单一的民办高校中更为突出。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采取不均衡的发展战略永远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有效策略,是高校良性竞争、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任何一所高校的学科建设在资源上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优先,只有坚持根据自身的规模、现有水平、学科发展潜力以及经济,社会及区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学科的整体布局,制定切合实际的学科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选取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从而强化其优势和特色。

实践中,许多民办高校都根据自身定位采取了不均衡发展策略。 美籍华人教育家田长霖教授在作伯克莱、加州大学校长时均采取了集中经费的办法,促进重点学科和跨系的新学科的建设,用半饥饿的办法淘汰老化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美国因财政不景气,华盛顿大学在1982至1983年经审核后,因经费短缺被迫撤掉了32个专业,42名教授受到了影响,其中有一半是终身教授,6名教授提前退休,1名辞职。

从整体看学科建设的目的,每所学校都力求要求尽可能多的学科成为重点学科。但各学科的基础、条件、水平和发展前景不尽相同,不可能同步发展,必须划分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才能有效地集中力量先使重点学科搞上去,通过示范、辐射等作用带动一般学科发展,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暨南大学因华侨华人研究这一特色而成为国家唯一的华侨华人研究基地,对带动国际关系系列学科的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可见,在学科特色的建设和培育上,既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树立长远的发展战略和长期目标,从整体上统筹规划、设计。又要在总体布局、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按照分层次、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要集中学科人、财、物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和力量,重点攻关。通过局部重点建设,实现某一学科特色的率先突破,依靠局部突破带动学校整体学科建设与发展。学科特色的发展与提高,会带动其他相关学科的兴盛;相关学科的兴盛,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科特色的不断深化与巩固。

特色突显在形态学上又可称为“点突破”,有些事情雖然不能全面赶超领先者,但却可以重点突破。一旦形成特色,形成“峰状”突显,其作用和贡献就会显现。这后发者的突显,其决定性的作用应是“反木桶理论”,是指对于某个积极争取中的后来者,一定会有他的后发优势。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领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美籍华人教育家田长霖指出:“任何一所大学要成为世界知名大学,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上有所发展,而必须集中力量先在一、两个学科上有突破。”澳门大学在学科发展上,强调前沿发展,重在交叉,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调整传统布局,近期他们成立了社会科学学院和物理材料科学研究院。香港浸会大学抓住三个特色学科:影视教育,翻译人才培养及中医中药研究进行强势建设,全校教工非常认可,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学者提出学科建设一定是扶强不扶弱的,在学科建设上不进行公平选择,它一定是效率选择。这是一个经济学的观点。

当然,学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围绕学科特色建设富有学科特色的师资队伍,这是民办高校建设师资队伍的关键,也是学科建设办出特色的关键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为民办高校学科特色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学科导航 篇4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的学科。作为一门综合学科, 地理学知识内容广博, 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多个学科内容, 因此, 它有着不同于一般基础学科的学科特点:即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人地相关性等特点。正是由于地理学独特的学科特点, 地理教学中学生往往表现出普遍的学习困难。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有一套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方法, 逐渐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同学科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习惯要求。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和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地图语言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因此地理教学中要首先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析图的习惯。地图技能也是高考考查的基本技能之一,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时多看图, 做到“图不离手, 人在图在”, 学习地理事物务必落实到地图上。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做到脑中有图, 建立一种对地图的敏感度。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 教师应侧重培养其在地图上对某区域的地理位置、轮廓特征、重要地理事物分布等方面的认知与识记, 并使其掌握常规的读图方法, 如识记图例、量算距离、判断地形、读图步骤等。高中地理对图表的考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加强图表训练, 一方面可将地理图表进行分类, 以便在读图、析图中找准图的要点, 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多画图, 学会图图转换, 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局部图转换成整体图, 如多角度光照图的转换以及图文转换, 学会图形与知识点搭桥。

其次, 地理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一要多看书, 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二要会看书, 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 善于总结归纳, 梳理知识结构, 把握地理专业名词和术语, 培养学生回答问题时, 语言要简明、扼要, 用词妥帖, 能否正确使用地理术语可以体现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二、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地理思维就是地理事象之间和人地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在头脑中的概括反应。地理思维的训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整理知识和应用知识的问题, 提供思考问题的线索, 并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逐渐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能力。

1. 比较的思维方法

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 比较是一切理解与思维的基石。根据不同的地理知识要列出不同的比较要点:

(1) 相近地理概念的区分比较:如天气与气候、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地形与地形区、水资源与水能资源、风化作用与风蚀作用等。通过比较,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会更深刻, 并能灵活运用概念。

(2) 不同地理区域的比较: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 要善于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在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人文经济特征上的异同点, 深化认识。如日本和英国同属岛国, 它们的自然环境与经济方面有何异同;我国黄土高原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差异很大, 但却存在着相同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 它们的成因和治理措施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3) 同种地理事物之间差异与联系的比较:如黄河与长江水文特征的差异、气团与锋面的联系。

2. 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分析是把地理事物从各方面进行分解, 是从整体到局部, 综合是把地理事物各组成要素相结合, 是从局部到整体。两者彼此相反而又相互联系。只分析, 不综合, 好比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 反之, 只综合, 不分析, 又会只见森林而不见树木。因此, 分析中的综合与综合中的分析贯穿于地理思维的整个过程。如说明气候特征时, 可对其组成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特征进行分析, 综合在一起即为气候特征。再如学习区域特征时, 应先分析其各自然要素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的特征, 各要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而气候要素是关键要素, 它影响其他要素特征的形成。在了解了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再分析其人文状况包括人口、城市、工农业生产等, 即得出区域的综合特征。

3. 归纳演绎的思维方法

归纳演绎是指从个性的地理事象归纳出具备普遍性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再用其解释特殊的地理事象的思维方法。如从学习等高线的判读方法入手, 归纳总结出等值线判读的基本原理, 再举一反三去解读其他的等值线图。

三、建立清晰的时空概念

空间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点, 空间性落实到具体的地理空间就是区域性。地理学是在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的基础上, 再去阐明其空间联系, 并进一步揭示其空间变化规律。因此, 空间定位是基础, 认识地理事物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地理空间, 即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有了空间定位才能有空间联系、空间想象思维。

地理教学中要通过经纬网来构建空间概念的骨架, 并在此基础上叠加板块构造图、洋流分布图、气候分布图、自然带分布图等, 心中有了这张综合地图, 进行空间联系便游刃有余。

空间和时间是地理学研究的两个范畴, 地理现象是随时间而发生、发展、演变的。这种变化包括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等, 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进行时空转换, 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不同时间段里地理事物的变化情况。

四、关注热点和生产生活实际, 形成地理观点

学科教学设计和学科教案 篇5

教学内容:圆锥的认识

时间分配:讲授15分

练习25分

教学理念: 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教学伊始,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锥,并让学生举出成活中的圆锥,这样,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圆锥。并通过测量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做数学”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2、通过动手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圆锥形实物、圆锥形教具

教学流程:

一、复习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课

1、圆锥的认识

(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有什么特征。

(2)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

(3)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4)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5)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2、小结 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5、虚拟的圆锥

(1)先让学生猜测: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那么将三角形制片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

(2)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转动出来的是圆锥,并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

三、课堂练习

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练习四的第1题。

(1)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

(2)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圆锥组成的。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四、总结

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 板书设计

圆锥的认识

一个底面 —— 是一个圆。

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只有一条)

一个侧面(曲面)—— 展开是一个扇形

学科导航 篇6

一流学科到底用哪个标准界定

目前,关于学科的内涵与边界,大致有三个标准。

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学科门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个,每大门类下设若干一级学科,共有111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设上千个二级学科。

二是国际通用的ESI为《基础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英文缩写,是当今普遍用以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的重要指标,ESI设置的22个学科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商业、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数学、综合交叉学科、物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植物学与动物学、药理学和毒理学。

三是自清末引进西学以来,在我国社会大众心目中,学科更多的是指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科、工科、农科、医科这六大学科门类,在大学具体分为文、法、商、理、工、农、医七大学院。

那么,一流学科的“学科”内涵与边界到底是指哪个标准?在高校看来,学科的内涵是指“一级学科”,因为教育部是以“一级学科”为标准进行学科评估排名的。但是,由于一级学科的设置和资源分配、编制控制、职称评审等密切相关,不同的知识领域都有独立成为一级学科的欲望,导致我国的一级学科设置在不断增加,客观上加剧了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分割。学科是对于人类知识的划分,如果一级学科的界定过窄过细,并不利于学科发展与适应社会需求。

显然,较广义的学科划分更符合高等教育规律,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科学研究水平,也更能发挥学科建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一流学科建设的目的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而不是单纯学科内部的建设事宜。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宽广的视野看待学科与学科发展及其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关系。由此,笔者认为,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应该在国际通用的22个领域与我国通用的人文、社会、理、工、农、医的学科之间界定“学科”的标准与内涵较为合适。

一流学科要符合知识体系的本来面目

学科的广度与宽度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高校的学院一般是按照一级学科为标准来设置的,由于一级学科设置的知识领域较窄,实际上我国高校的学院数量远远大于国际知名大学的学院数量,国际知名大学一般由10个左右的学院组成,而我国大学的学院数量一般在20个,甚至30个以上。

由于学院过多导致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知识分割严重,部分高校迫不得已在学院的基础上成立学部,意图扩大学科的覆盖范围,按照知识体系的本来面目与规律来培养人才。有的大学在学院基础上成立了人文学部、社会学部、理学部、工学部、医学部等比一级学科涵盖范围更广的组织体系,意义就在于能够突破现有一级学科的范畴,突破知识体系被分割的藩篱。这也说明我国的一级学科划分较窄,不符合知识体系的本来面目,也不利于按照教育规律来培养人才与促进科研创新。在按照一级学科设置学院和各个学科与专业因资源配置而导致高度分离的背景下,“十三五”规划提出人才培养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就显得具有重要的针对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校一直在强调办学特色的“特色化”与教学科研的“专业化”是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不能画等号。许多人将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等同于人才培养的高度专业化和学校学科的单一化,这是一种错误认识。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并不能单靠某一学科,而是要求有比较综合化的育人环境。因为任何一个专业的学生不可能只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科学知识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

许多人把高校的办学特色等同于企业发展法则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句话是企业竞争的法宝,如浙江省许多企业,靠生产纽扣、领带等单一物品而成为大企业,但这一条却不适用于高校发展,并且违背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规律。因为高校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科研院所。企业可以靠生产经营一种产品发展壮大,科研院所可以以一个学科专业为研究方向。但是高校却不能只办一两个专业。我们不能把大学拆为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哲学大学、法律大学等等,而是要把这些学科聚集一起,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共同致力于培养合格人才。在欧洲的德国、法国,虽然科研院所研究实力很强,但它们都必须与高校联合招收研究生,因为高校具有多学科的学习条件和学校文化的氛围,而研究所却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学科与专业的限制,目前高校成立比学院涵盖更广的学部是顺应规律的制度改革。由于学科对于资源分配与评估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从更高层面看,我们在建设一流学科时,应该考虑调整一级学科的设置问题,以顺应知识体系的本来面目与教育规律。

一流学科需要恢复学科的本来意义

学科涵盖知识范畴的扩大不仅有利于培养人才,同样也有利于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

从学科发展的规律看,现代科学发展呈现出越来越综合化的趋势,同一学科群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联系,不同学科群之间也存在联系,大学各学科是共生共荣的有机整体,科学研究是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发展的,最近25年,交叉性的合作研究获得诺贝尔奖项的比例已接近50%。美国的学位统计划分为7大研究领域,除了传统的6个领域之外,2013年归为“其他领域”的博士学位比例高达66.0%,硕士学位比例为25.7%,这反映了美国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情况。这提醒我们要以较宽的视角界定学科,以促进学科知识的融合创新。

更有必要的是需要恢复学科的本来意义。学科本意是对于人类知识体系的边界较为模糊的主观划分,是为了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的相对有序而出现的。在西方国家,有学科的概念,但并无学科建设的说法,更不会把学科作为评价评估的指挥棒与资源分配的手段。在我国,学科更是一种管理概念,一种管制的理念,学科被自我封闭、画地为牢,成为资源利益的地盘,成为分割资源与再分配资源的堡垒,成为计划体制的象征,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知识成长发展与知识进步的阻碍。从本质意义上,有必要淡化学科作为资源配置的依据与手段的做法,恢复学科的学术价值,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创新。

因此,在学科还是具有管理与政策特别是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背景下,我们更有必要界定好“学科”的内涵。一流学科的“学科”内涵应该远大于“一级学科”的广度与宽度,这样的一流学科建设才符合高等教育规律,才能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与科学研究质量,也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一流学科建设中,我们不应该抱守残缺、刻舟求剑,不能因为管理与评价的惯性与方便而忽视了学科发展的规律,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调整对于学科的认识,从而真正实现一流学科建设的宏伟目标。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立国,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

【链接】

高等教育专家眼里的“双一流”

“这个计划是一种创新,有利于打破原有的身份限制。”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银付指出,以学科为基础,可以让高校“压缩平原,发展高峰”,集中发展优势学科,不再求全求大,而是求精求强。杨银付认为,“双一流”可以运用绩效评估,甚至引入退出机制,进一步激发高校的活力和动力,让所有高校都争创一流、争创特色。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坚认为,把“985”“211”工程院校纳入“双一流”建设,并不意味着相关院校被废除。国家当前主导“双一流”的建设,希望引导高等教育往这个方向发展。对不同类型高校而言,“双一流”正是鼓励非“985”和“211”院校到世界擂台上“参赛、竞争”,为大家提供一个机会。至于“985”和“211”院校,虽然进入“双一流”的可能性更大,但挑战也不小。“非‘985和‘211院校可能会在具体某个学科方面实现超越。”吴坚说。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教授认为,“双一流”建设需要厘清二者关系:一流大学建设是以一流学科为基础。大学的一流学科丰富到一定程度,自然成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在学科国际化水平、学科发展差异化、人才培养与科学互促机制、学科文化上下足功夫。”卢晓中说。

“双一流”又为地方院校提供了什么机遇?韶关学院院长廖益认为,“双一流”不再是“985”“211”的简单重复,以韶关学院自身发展策略为例,学院在做到服务韶关,融入珠三角基础上,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与韶关的结合,以应用型学科和师范类学科为两翼,建设有特色的应用技术型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副院长马宏伟则表示,“双一流”建设是地方高校的好机会,地方高校应当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

(来源:《南方日报》)

建设一流大学先要打破身份固化

现在推出的“双一流”建设,实际上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2.0版方案,过去我们建设“985”“211”,也是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但是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的问题。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里,已经承认了“985”“211”工程建设的一些弊端。如果不废除原来的39所“985”高校,112所“211”院校,继续保留它们的身份,或者在此基础上建设“双一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身份固化只能是奢望。

从公平的角度来说,要给所有学校以平等空间,而不仅仅是办好少数几所学校,只办好少数学校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只有给予各高校新的平等空间,才可能在各个层次各个类型都出现一流学校,真正实现“双一流”的目的。因此,“双一流”建设的开展,意味着“985”“211”的提法必须进入历史,从而以更具前瞻性、现代的观念来进行大学建设。

(来源:《光明日报》 熊丙奇∕文)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一场接力赛

“985”“211”两大工程所确立的目标将通过“双一流”建设来实现。这就是说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一场接力赛,没有画上句号,而是打上了一个分号。总结两大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有助于取得事半功倍的结果。“双一流”建设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在两大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理念,在注重学科发展创新的同时,特别重视发挥“双一流”建设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大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梦”,是一个宏大的国家战略,“双一流”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应当开放办学,瞄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课题,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和社会服务中大显身手,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舞台上书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轨迹,唱响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凯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也是一项复杂浩繁的系统工程,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建设过程,我们需要有这个认知和足够的耐心。

学科导航 篇7

21 世纪是一个属于生物化学的时代, 化学科学和生物科学联系密不可分, 化学与生物两者的“交叉教学”指的是以化学和生物为基础, 在其各自的教学中联系彼此, 按时按量进行化学与生物交叉渗透的教学手段。以下是高中生物与化学学科教科书中知识点的联系, 总结如下表:

论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与学科体系 篇8

比较教育作为学科,而不是作为单纯的方法,这在比较教育诞生之始就得到了强调。但它试图超越国家、民族、语言、文化和学科界限的理想企图,又使比较教育进入一种无所不包的范围。而且,正是比较教育研究的跨界性和超越性并由此形成的广泛的研究范围,曾经给比较教育带来了生机,比较教育也由此敞开胸怀,吸纳和借鉴20世纪以来教育领域发生的各种新理论、新探索、新经验,昂首阔步地进入跨学科的前沿,成为教育科学的知识源泉,推动世界各国教育的革新与发展。

比较教育在一路高歌猛进的行进中,其作用受到世界各国普遍的认同和强调,比较教育充分展示了它独特的研究价值,并由此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比较教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高等学校常设的教育类课程,世界各国出版了大量比较教育的专门化教材和众多稳定的比较教育专业性刊物,组建了比较教育专业学术团体和非常活跃的世界性学术组织,推出了比较教育的各类研究成果,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比较教育的专家学人。比较教育研究成果无论对教育理论的繁荣还是对教育实践的变革都产生了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比较教育如此充满生机,如此引人注目,进步如此显著,为什么还会形成“身份危机”呢?其实,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针对比较教育所做出的具体贡献,也不是针对比较教育是否仍将发挥作用,更不是针对比较教育是否存在客观的现实需求,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有目共睹和不容怀疑的。但今天,比较教育的贡献方式正越来越多地被其他学科所分解,比较教育的现实需求也正越来越多地被其他学科所满足。比较教育无所不包的研究范围着实让人们感受到这门学科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根底。那么,比较教育是否可以被其他学科的研究所包含?比较教育作为学科的存在是否必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近些年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比较教育呈现出衰退的迹象,国内高校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比较教育课程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人们对比较教育的建设热情有所减弱。

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比较教育是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因而,比较教育是一种比较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具有极大的开放性。有学者甚至认为,比较教育是一个涉及所有学科的研究领域,是一种跨学科领域的研究,这种研究欢迎各种类型的信息输入,欢迎来自其他领域能够利用工具的和富有远见的以及愿意选择在比较的背景下关注教育问题的学者参与其中。比较教育由此形成这样一种印象,即比较教育就是教育领域中的比较研究。这种观点其实由来已久,而且在现实中得到了满足,今天也占有很大的市场。因为这种无所不包的研究范围多少年来着实给比较教育拓展了空间,研究主题涉及教育领域的古今中外,纷繁多样,相应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丰富多彩,关涉几乎所有的教育学科领域。在特定的发展时期,比较教育研究被所有教育学科广为需要,因为大多学科的发展迫切需要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经验,并从中获得新的营养,产生新的活力。在许多学科的发展历程中都能发现比较教育的贡献。可见,这不但没有影响比较教育的发展,反而为比较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这种局面之所以产生而且一直比较稳定地持续下来,这与教育的实际需求有关。在较长的一段时期里,国内信息相对比较封闭,人们对外界知之不多,加之国内在教育的诸多方面还比较落后,教育各项事业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因而有一种需要了解国外教育信息和吸收国外教育先进经验的强烈愿望,但由于信息渠道比较单一,外语又远没有普及到相应的程度,人们对外界的了解往往依赖少数专业人员的引入和资料翻译。人们热情地欢迎和吸纳来自外界的信息,比较教育学者明智地利用和发挥了这一客观需求,充分有效地与政策制定者、理论研究者、教育改革者和教育实践者交流研究成果,并真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较教育更多地体现为外国教育研究和教育比较研究,试图通过从其他国家教育系统借鉴和移植的模式、实践、革新等来改善本国的教育系统。比较教育也主要在将比较研究成果运用于改善国家教育体制的“实践领域”中建立起独特的地位和形象。

借鉴外国经验,改善本国教育,这无疑是比较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比较教育的魅力所在。这一特征或者魅力也将一直存在下去并继续发挥它独特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那就是研究范围无所不包,研究成果无所不在,同时其研究方法相对单一,方法论模糊不清,学科意识淡薄,学科信念越来越弱化。这种局面在今天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挑战。因为今天的社会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不断开放,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外界的了解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同时,信息来源渠道多元,人们的外语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可以不再依赖少数专业人员的引入、翻译和评介,而是直接获取国外的信息,直接接触国外的现场经验。所有学科都广泛地运用比较方法研究其他国家的教育问题,都不同程度地试图借鉴国外的先进思想和经验来改善本国具体的教育实践。教育比较研究不再是比较教育学者的专利,而成为教育各门学科学者们研究工作的一部分。

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比较研究广泛地存在于各门教育学科之中,如果比较教育就是或者主要是教育比较研究,那么,人们必然会提出这样的质疑:“如果比较教育仅仅停留于告知不同国家教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仅仅停留于提供一些关于外国教育的知识、资料、情报和信息,人们还要它何用?”[1]其实,早在上世纪末,国内就有学者指出:人们“总是把比较教育的性质有意无意地界定为‘跨学科’,总是从其他学科中去寻找比较教育的理论支柱,总是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框架内来理解比较教育的基点。这种尝试直接导致两个不良后果:一是比较教育这门学科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比较教育学科实际上由于无奈的‘折中’而变成了一个多学科的理论‘大杂烩’;二是由于过多地关注了诸如教育制度(并且基于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民族性’等主题的研究,大大忽视了对学校教育本身的‘过程研究’,这多多少少使比较教育研究陷入‘缘木求鱼’的认识困境之中”。[2]也有学者提出:“比较教育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比较教育家们都研究各自感兴趣的外国的教育,除此之外很难找到共同点。”[3]此外,比较教育还会象有些学者担忧的那样面临队伍瓦解的局面,“比较教育学的学术研究与其他教育学科之间存在着诸多交叉领域。我们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比较教育学自身的学科特性和独特价值,就很容易模糊比较教育学与其他教育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而在不知不觉中造成(比较教育研究队伍)实际上的转行”。[4]

显然,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并非可有可无的思考,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比较教育面临挑战的背景下,需要我们理应做出回应的问题。今天,比较教育需要发出更加专业的声音,就必须坚守比较教育的学科信念,明确比较教育学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凝聚比较教育学术队伍,提升比较教育学科的整体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在总结和弘扬比较教育学术传统和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明确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建构比较教育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规范,进而推动比较教育的新发展。

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之所以遭到人们的质疑,主要涉及到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因此,要明确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就不能回避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一)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层次性

关于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一直是引起争议的关键问题。由于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经常是含混模糊的,因而往往给人们带来认识或理解上的混乱。对这个问题的含糊不清和长期的争论不休是人们对比较教育学科存在的必然性产生怀疑的重要原因。

“比较教育的产生是从教育制度的比较开始的”,[5]不仅具有明显的跨国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借鉴目的。由于比较教育从一开始形成的强烈的借鉴取向,比较教育研究大多以引介和分析特定时代“理想社会”的“理想教育”为基本内容。而“理想社会”通常是依据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程度作为标准的,因此,这一研究取向及其由此形成的“理想社会的理想教育”的假设,使人们把研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的教育,比较教育重在描述、引入、介绍、分析发达国家的教育制度,以为本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并直接服务于本国教育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教育从一开始就是指向国际教育,只是更多地以发达国家教育的整体性发展为对象,以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的整体性发展经验为根本目的。

当今世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全球化发展凸显了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对于不同区域和国家而言,理想社会的理想教育模式并非理想而可能是外加或者预设的,并不一定能适宜于特定的区域和国家教育的发展。理想教育模式的移植很可能造成一种替代或者抹杀,因为单向教育输入是对理想教育的扩大化,是对非理想教育,特别是本土教育的忽视,因而不利于挖掘、保存和利用各区域或国家文化教育丰富的资源。单向的教育输入,还会出现相应的单向性的教育贡献,因而不利于国际间教育的平等交流,更不利于合作互动。因此,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围在20世纪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比较教育研究朝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拓展,一部分坚持比较教育的研究传统,侧重研究国际社会中各国教育制度以及教育发展的整体性问题,以评价和指导各国教育的宏观决策;一部分则坚持从学校内部教育改革实践进行比较研究,侧重研究不同国家的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师资培养等具体的教育事实,于是出现了比较教育研究对象同其他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大量交叉。

随着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展和交叉,人们对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认识变得复杂起来。有人主张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有人坚持跨文化的教育领域,有人甚至将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泛化到教育的所有领域,因此比较教育的分析单元变得更加复杂。正是由于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和无限扩张,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比较教育研究成果是关于外国教育某一方面的教育事实的研究,也就是有学者批评的比较教育大都“研究各自感兴趣的外国的教育”,造成学科意识淡薄,从而失去了学科信念,使比较教育长期停留在一般性的国外教育介绍与引入上。

实际上,真正同其他教育学科相交叉的是微观层面,比较教育传统意义上的宏观层面的研究仍然是比较教育学科所特有的。在今天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文化的更加多样与丰富以及不断增强的社会流动性,对世界各国、各区域的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基于新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比较教育要以新的世界体系为基础,建立在国际教育的整体性基础上,建立在多元文化思维层面的比较视野的基础上。同时,比较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借鉴,还要立足于国际合作,还要立足于整体发展,这样,就不仅仅是需要借鉴时才开展比较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不仅可以从教育输入中实现其价值,而且可以从输出中形成交流、合作和发展的力量,还可以将发展应用于发展本身,从其自身的发展中寻求新的生命力。[6]

因此,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逐渐发展为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国际教育整体性发展研究,也包括微观层面的教育事实的比较研究。宏观层面关于国际教育及其整体性发展的研究仍然是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主体,而微观层面的教育事实的比较研究与其他教育学科的研究相交叉,是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拓展。因此可以说,比较教育主要不是基于比较具体的教育事实,而是基于国际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类型,基于国际教育的整体性发展。今天,比较教育应更多地坚持多元文化主义观念,冲破以发达国家为基本单元的传统分析模式,研究领域应扩展到世界体系范围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区域和国家的教育发展类型及其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国际教育的整体性发展与变革。

(二)比较教育方法体系的层次性

人们通常认为,比较是比较教育的基本方法,比较教育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有了比较方法并把这种方法具体运用于教育研究领域之中,所以,比较是比较教育之所以存在的基础。有学者甚至断言,“比较教育学基本上是一种方法”,是“利用比较方法提出并试图解决教育问题的科学”。[7]表面上看,这种看法似乎为比较教育找到了存在的理由,因为比较可以把比较教育从教育的其他学科中区别出来。然而,随着比较方法在教育其他学科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这种普遍的看法使比较教育反而处于尴尬的境地,进而使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受到几乎彻底的否定。

要理解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必须对比较进行深入的剖析。一方面,比较教育学科层面的比较与作为一般研究方法层面的比较虽有联系,但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另一方面,比较教育研究不只是运用比较方法所进行的教育研究,而更多地体现为国际性和全球性的整体研究取向。

比较是人类认识未知事物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对比和鉴别去认识事物。无论是在个人意识和思维发生的初级阶段,还是在人类科学知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比较方法都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比较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

比较既是一种技术性的具体方法,也是一种方法论层面的思维方式。教育其他学科也广泛运用比较方法,但比较教育研究的比较与教育其他学科研究的比较有很大的差异。其他教育学科研究的比较,主要是把比较作为一种技术性的具体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获得所需要的资料、数据或结论,这里的比较具有强烈的工具性特征。而比较教育研究的比较,主要是作为一种方法论层面的思维方式,是研究主体基于跨文化整体视野考察研究对象所形成比较的广度和深度,是一种比较视野。这里的比较具有研究主体的性质,比较也由此从技术层面转变为思维方式层面,从工具变成为目的。[6]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比较方法并不是比较教育独特的研究方法,相应地,比较方法也不是比较教育惟一使用的研究方法。比较教育的比较,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其整体的研究取向上。因此,既不能排斥比较教育中要具体运用比较方法,也不能把运用比较方法所进行的教育研究等同于比较教育。

首先,由于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现象在世界各地都是相同的,因而不会出现为了寻找电子电路原理进行跨国、跨区域研究,也就不会出现比较物理学。但由于社会和文化发展与其特有的物质环境、历史传统等密切相关,如果我们要真正深刻理解某种社会或文化现象,往往难以从单一国家或文化区域获得,而要通过比较。所以,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都运用比较方法。教育科学也不例外,我们可以把运用比较方法进行的教育研究称为教育比较研究,由于这种研究的问题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涉及所有教育问题,所以,教育比较研究属于教育科学的交叉领地,是整个教育科学的公共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教育本质上是教育学的,所有的教育学科本质上又都是比较的。如果教育比较研究处于比较教育和其他教育学科的交叉领域,那么它作为比较教育的一部分,只能属于交叉层面的拓展层次。

其次,很多研究,虽然没有运用具体的比较方法,而是综合多种研究方法,基于比较视野而进行的国际教育研究,只要是跨越两个或者以上的国家或区域,分析和揭示相似现象的多样性,也应该纳入比较教育的范畴。正如奥利韦拉(Olivera)所指出的:比较教育是“在两个或者以上的社会集团中发现的关系类型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和分析本质上都相似的现象的多样性”,是“从两个或更多的教育领域中发现的抽象的关系类型”,其目的在于“从更高的抽象水平上建立和阐述这些类型之间的新的关系”。[9]这种研究已经超越了一般性的具体技术层面的比较,而是从认识论或方法论层面上进行的比较,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取向,这种取向可以是显性比,也可以是隐性比。[10]这种研究是高一层面的比较教育研究,体现了比较教育的学科视野,因而这一层面的研究正好构成了比较教育研究的主体部分。

此外,比较教育在近200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凝聚了一批研究队伍和相对稳定的学术群体,尽管他们的观点和贡献或许不尽相同,但他们长期致力于并不断推动着比较教育的发展,由此形成了基于国际教育发展的共同信念和整体性的研究视角,形成了强烈的自觉意识和研究中的基本立场。这种国际教育发展信念和整体性研究立场规定着比较教育的话语体系、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不断产生虽然多样但却同类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它们不仅构筑了比较教育研究的学术传统,而且为比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规定了方向。范式是指某一学术共同体所具有的共同信念,是表征一种理论模型、分析框架和思维方式,是科学共同体的某种认识。因此,范式也可说是在研究方法长期运用和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和基本认识。虽然比较教育的范式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总结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窥见比较教育基本范式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更高层面的比较教育研究,是比较教育研究的核心部分。

就比较教育学的范式而言,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多数比较教育研究共同体成员基于比较教育研究传统和发展方向而恪守共同的学科信仰,遵循相似的思维方式和拥有独特的话语体系。这不仅为学科发展提供了一种把握研究对象的概念框架,一种理论和方法信条,一种可供仿效和迁移的研究范例,而且规定了一定时期内学科发展的方向和共同体成员的信念和价值标准。比较教育研究者一方面要在世界观层面上明确方法论的统治地位,明确在多元发展过程中形成范式系统并作为比较教育研究者具有的共同信念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在采用共同的概念范畴、工具和方法基础上形成比较教育学术共同体以及为追求比较教育学科发展而奋斗的精神。[11]

从学科层面上说,比较教育是否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法或者方法体系,也是一个基础性的重要问题。一些学者主张,比较教育研究不需要独特的研究方法,因为比较教育是跨学科的,具有多学科性质,它主要是移植和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但是,这种观点也遭到批评,“从多学科借用概念、原理、理论、方法本来是无可厚非和相当必须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种‘拿来’的层次上,而未能为其他学术领域提供可供消费的学术观点,其结果必然是可悲的”。[1]要真正建构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就必须对比较教育的方法体系做出回答。

综合上述分析,比较教育主要不是基于比较方法的具体运用,而是基于整体研究取向的研究视野和不断变化发展的研究范式,由此,我们可以把比较教育的方法体系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作为技术层面的比较法,第二个层次是作为整体取向的比较视野,第三个层次是作为信念层面的比较范式。比较范式确立比较教育的研究信念和研究方向,比较视野规定比较教育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方式,比较方法影响比较教育的开放程度和拓展空间,由此构成了比较教育的方法体系。

以上对比较教育研究对象和方法体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比较教育研究对象和方法体系的层次性,但还必须回答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究竟是基于比较教育的方法体系,还是基于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对这个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有助于进一步厘清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

(一)比较教育学科属性的界定

一方面,如果离开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而仅仅从比较方法来说明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仅有比较方法或者方法体系难以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即使存在这样一个学科,那也是一门抽象层面的比较学科或者方法学科。虽然可以把比较方法体系下的教育研究纳入其中,但这样一种无所不包的研究,不但研究范围非常广泛而且研究内容也相当杂乱,当然也就不可能上升到学科范式层面。正如加里多所批评的,根据方法论来界定比较教育,要么说明比较教育根本不是专门的学问,要么说明比较教育实际上就是随心所欲地将不同的教育学科纳入比较教育的巨大羽翼之下,而在目前的学科体系之中,没有空间容得下一门独立性如此差而触须又如此发达的学问。[7]

另一方面,离开比较方法而仅仅从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来说明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也是难以厘清的。因为如果没有18世纪末期开始产生并迅速发展的比较研究,也就不可能在19世纪初期产生比较教育学,即使由于客观的需要必然会产生对国外教育的研究,那也只能是一种单纯对外国教育进行描述性的研究。朱利安于1817年出版《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显然也是受到了一些比较学科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源于对比较研究的兴趣及其对比较研究方法的深入思考。

由此可见,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既是基于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又是基于比较方法体系。如前所述,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比较方法都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因而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正是建立在比较教育研究对象和比较方法体系的多层次基础之上的。综合研究对象和方法体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对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做出明确的规定:比较教育是基于整体取向的比较视野,研究多元文化世界中的不同教育发展类型、不同教育发展类型间的相互借鉴与影响关系,以及教育整体性发展的一门教育学科。

(二)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

1990年,哈尔斯在《比较教育:当代的问题与趋势》一书中对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进行了分类,把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划分为比较研究、外国教育、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14]这是基于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比较教育发展的总结而做出的,具有积极意义,也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但这一分类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因为比较研究、外国教育、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这四类研究是相互交叉重叠的,让人难以区分,同时没有具体分析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仍然十分模糊。

从对比较教育学科属性的分析,我们认为,比较教育是一门教育学科,它在研究方法上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整体取向的比较视野,在研究对象上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国际教育发展。在整个教育学科体系中,基于比较视野对国际教育整体性发展的研究可以说是比较教育所独有的,也使比较教育与其他教育学科相区别。但由于比较方法体系和国际教育本身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也由于比较教育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向微观层面的进一步拓展,因而又使比较教育与其他教育学科相交叉,由此可以把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具体描述为“三圈层、多交叉结构”。

第一圈层是比较教育发展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体现为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在方法体系上体现为比较范式。这一圈层的主要内容包括比较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分析框架,是比较教育学科开展研究活动并表现自身的一种认知分析参照系或认识图式。它规定着比较教育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规定着比较教育学术共同体的学科信仰和话语体系,规定着比较教育研究的方式、设计及其阐释,同时对比较教育的研究活动和发展变革具有明显的反思性,因而构成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核心层。

第二圈层是国际教育发展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体现为国际教育,在方法体系上体现为比较视野。这一圈层的主要内容是以一种比较视野对国际教育的整体性发展进行的研究。根据国际教育的不同范围,又可以把国际教育具体划分为国别教育、区域教育、跨国教育和全球教育。国别教育是基于比较视野对某一国家的教育整体性发展进行的研究,区域研究是基于比较视野对某一地理、文化或经济发展区域的教育整体性发展的研究,跨国教育主要是对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整体性发展进行的研究,全球教育主要是对国际教育发展的整体性特征及变革趋势进行的研究。在这里,比较不是一种技术层面的具体方法,而是一种整体研究取向。从具体研究方法而言,通常要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田野考察法、个案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由于这一圈层是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主体部分,因而构成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主体层。

第三圈层是教育比较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体现为具体的教育事实,在方法体系上体现为具体的比较方法。这一圈层的主要内容是运用比较方法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事实进行的研究。这一层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教育的微观层面,研究的问题非常多样,研究成果也相当丰硕。由于其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可以涉及所有教育学科,因而这一圈层是比较教育学科与教育其他学科相交叉的公共领地,具有明显的交叉性。比较教育学科与其他教育学科的交叉主要是指这一圈层的研究,它是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拓展层。

之所以把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称为三圈层、多交叉结构,是因为三个层次和多个交叉不是在一个平面上的层次、交叉结构,而是一种立体性的圈层、交叉结构。圈层体现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围和比较方法的层次性,表明了比较教育学科与其他教育学科相区别的独特性,而交叉体现了比较教育学科与其他教育学科研究范围的交叉性,表明了比较教育学科与其他教育学科不可避免的相互联系。这一结构既说明了比较教育学科的独立性,也说明了比较教育学科与其他教育学科之间的关联性。

摘要:比较教育究竟是不是一门学科,一直引起人们的争议,随着比较教育研究范围的进一步拓展,这一问题更是遭到人们的质疑,其中主要涉及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两个根本性问题。从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来看,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由此可以把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具体描述为“三圈层、多交叉结构”。因此,比较教育是一门既具有学科独立性又与其他教育学科相交叉的教育学科。

关键词:比较教育,比较教育研究,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1][12]李现平.比较教育身份危机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0,35.

[2]方展画.国外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及其研究方法论的演变[J].比较教育研究,1998,(4):12。

[3]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8.

[4]项贤明.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比较教育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5,(3):30.

[5]顾明远.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5,(3):1.

[6][8]陈时见.论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及其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3):36~37.

[7][13]何塞·加里多.比较教育概论[C].万秀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4,82.

[9]奥利韦拉.比较教育学:什么样的知识?[A].程体英等译.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26.

[10]卢晓中.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3.

[11]陈时见,袁利平.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与学科生长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7,(3):17.

学科导航 篇9

一、物理学习和语文学习的整合

许多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现象都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正在进行的语文学习来辅助和丰富物理学习。

1. 直接利用课本上的引用, 实现物理和语文的整合。

如, 在学习“瀚海苍穹任遨游”时, 课本就直接引用了荀子《劝学》中的句子:“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让学生体会中国古人的想象力和智慧, 从而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物理学发展的美好前景。

2. 利用正在进行的语文学习, 辅助物理学习的拓展。

有一次, 在物理总复习时, 上一节课正好是语文复习课《社戏》的环境描写, 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宛转, 悠扬, 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引导学生来思考以上语句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学生兴趣大增, 有的提出包含了花草的香气是花粉分子运动的结果;有的提出包含了参照物的选择, 文中将船作为参照物, 所以山在向后跑;还有学生提出包含了声音是在空气中传播, 等等。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自然和物理学习相联系。

二、物理学习和地理学习的整合

地理课本中有许多地方就是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地理现象, 这极大促进了学习的综合性和学科知识的整合。在学习“比热容”内容的“讨论交流”板块中, 有关于海陆风和陆海风的对比, 就是让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白天, 太阳出来, 陆地比热容小, 温度上升快, 空气受热上升, 气压变小。而海水的比热容大得多, 温度上升缓慢, 海洋空气气压高, 海上的空气流向陆地, 形成海陆风。夜晚, 太阳落山后, 陆地迅速降温, 而海面降温缓慢, 陆地的空气密度大、气压高, 海面空气密度小, 气压低, 空气由陆地流向海洋, 形成陆海风。可以此类推, 用物理学知识解释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成因。还可以让学生结合物理知识来解释森林能调节气温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养成利用物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习惯, 既提高了对物理知识的运用, 也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从理论角度的掌握。

三、物理学习和信息技术的整合

1. 随着教育和科技的发展, 信息技术逐步成为常规

的教学工具, 成为物理课堂除了传统教育外的又一个新的教学手段。很多微观世界的运动状况, 仅靠教师的讲解, 学生难以进行具体的想象。比如, 在向学生展示物体表面分子的排列时, 仅靠课本上的图片缺乏生动性, 如果使用多媒体技术, 展示内容可以更丰富、更生动。

2. 在新编物理课本上, 充分显示了物理学习与时俱

进的特点, 开辟了“物理在线”学习板块, 提议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来丰富物理学习的内容, 扩展学习的外延, 使得物理学习更具开放性和交互性。在学习《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时, 课本的物理在线介绍了“家庭发电”的新的能源利用方式, 可以是采用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院子里安装风力发电机、地下室安置燃料电池的方法发电, 并且和电网相连, 实现和电网的交流互输, 电表会双向计费。学生通过对网络丰富学习资源的学习, 切实了解到物理知识对改变生活的重要意义, 更能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动力。让学生通过物理在线的“大停电”内容去了解2003年的大停电对美国和加拿大造成的严重影响:交通瘫痪、生产停止、生活循序被打乱, 整个社会陷入瘫痪状态。从而培养学生树立节省能源的思想意识, 也激发学生开发新能源的积极性。

四、加强和生活的整合, 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中, 一定要时刻注意和生活的整合。可以让学生去寻找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开关种类, 并总结哪类开关的安全性最有保障;哪类开关最方便;你认为你家里那种电器的开关不合适, 为什么?等等。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队伍里知识的留心。还可以让学生去观察街头串联的彩灯, 为什么不像以往出现一个损坏整个电路断掉的情况?推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总之, 物理学科和其它学科的整合, 是物理教材编排的方向, 也是课程改革的方向, 也是实现学生综合学习的需要。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 尽可能和相关科目的学习联系起来, 使得科目间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物理学习内容日益扩展, 出现逐步和其他学科整合的趋势, 这也是中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在教学中, 要加强物理学习和语文、地理、信息技术、生活的整合, 促进物理学习不断与时俱进, 促使学生学会利用物理知识更好服务生活。

学科导航 篇10

示范性专业建设是各个高职院校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基础建设, 是学院显示办学水平、教学水平和整体实力的依据, 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示范性专业的建设依赖于文献信息资源的支持, 尤其是共享型网络信息资源的支持。收集、整理、整合与示范性专业相关的网络信息资源, 为其建立学科导航数据库, 是高职院校图书馆为示范性专业建设提供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

一、学科导航库的定义

学科导航针对相关信息进行人工搜集、筛选、加工, 从而保证了导航库的信息能更加全面、准确、系统, 与传统的网络导航相比, 其导航作用更为有效。学科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以下两点:1.利用各类搜索引擎进行主题信息检索;2.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 选择参考价值较高的信息资源进行提炼、标引、并设置相关类目。因此, 我们可以对学科导航系统作以下界定:学科导航系统 (Net Resources Subject Guide) 是以学科为单元对Internet上的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搜集、评价、分类、组织和有序化整理, 并建立分类目录式资源组织体系、动态链接、学科资源数据库和检索平台, 发布于网上, 为用户提供网络学科信息资源导引和检索线索的导航系统。

从学科导航系统的定义当中, 可归纳出下结论: (1) 学科导航库面向的是网络信息资源, 只要是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都有可能是学科导航系统的收录对象; (2) 与搜索引擎不同, 学科导航的信息资源都经过专业人员得评价, 是“有用的”资源; (3) 学科导航的信息资源是由工作人员按相关规则重新组织、分类的资源, 是一个较具系统性的有机整体; (4) 学科导航具备网络目录的作用, 其检索系统应该是完善的、具有人性化的; (5) 学科导航系统能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咨询服务及各项深层次信息服务的提供保障, 应作为图书馆虚拟馆藏建设及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图书馆为高职院校示范性专业建立学科导航的可行性分析

2.1学科导航建立的必要性

2.1.1查找网络信息资源需要学科导航。与传统的印刷型资源相比, 互联网信息资源凭借其丰富的内容, 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快捷地发布时效以及实时互动的交互方式等优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然而, 网络信息资源也有着先天的缺陷, 海量的网络信息和网络的无控制造成了网上信息的分散性以及无序性,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组织和分类, 人们很难判断网络信息是否正确、有用。在印刷型资源刚开始大量出版时, 也曾出现过类似问题, 是图书馆承担起文献信息有序化的工作, 对文献资源进行组织和分类, 用图书馆的服务, 架起了读者与馆藏之间的桥梁。那么, 网络时代下, 作为“读者”和“馆藏”之间的“桥梁”的图书馆, 应以什么形式的服务模式来实现其价值呢?答案显然易见——学科导航。

2.1.2检索图书馆馆藏书目需要学科导航。图书馆开设书目检索服务已有几十年, 其形式也从书本式到卡片式, 再到目前主流的计算机书目检索系统, 都要求读者掌握一定的图书分类方法及具备一定的检索技能。但是, 融合了高密度存储技术和高速检索技术的学科导航系统将为读者建立更便捷、更直观的检索平台。读者甚至可以在一些网站上轻轻点击鼠标或屏幕就能实现整个检索过程。读者大可依托学科导航, 以某个学科或领域为途径, 直接获取图书馆和网络上各个专业站点、研究机构、政府机关甚至一些极具参考价值的会议信息和商业信息。可以说, 学科导航是读者获取学科信息资源的最快捷、最方便、最可靠的途径。作为全校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 理应重视学科导航建设。

2.2建立学科导航的意义

2.2.1可为学院示范性专业提供学科前沿信息。学科导航库所收录的信息包括了政策动向、学科发展动态、科研立项、教学改革、就业情况等方面, 具有较高的前瞻性。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建设必须顺应市场需求, 走在行业领域的前列, 示范性专业的教学、科研及其发展方向是否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将影响整个学院的发展。

2.2.2可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平台。由于对本专业的学习缺乏系统的认识, 不少学生特别是新生对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知道如何选用合适的参考书进行学习和阅读。学科导航系统可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及课程设计情况进行专业图书推送, 并联合各学科一线教师进行网络解答, 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当中碰到的问题。这种信息推送和实时互动的方式更能吸引学生, 另一方面, 图书馆也可以从中获取学生的信息需求, 以便开展更具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2.2.3有利于彰显图书馆主动服务的理念。学科导航可为专业建设提供准确、系统的信息源, 使得图书馆可以利用更便捷、更主动的方式服务读者, 改变图书馆一直以来“等客上门”这一被动的服务模式。此外, 可靠的信息资源加强了对学院领导决策层的信息支持, 使其充分意识到现代图书馆存在的价值, 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在专业建设中的从属地位。

2.2.4有利于拓宽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学科导航可以将本馆馆藏资源、CALIS信息资源、互联网信息资源三者进行融合, 极大地丰富了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的, 通过学科导航库的建设和共享, 可有效地促进以高校为中心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建立, 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贡献。

2.3学科导航库建立的保障

2.3.1经费保障。近年来, 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 办学规模迅速扩大, 办学途径不断拓宽, 已占据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9月, 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更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增加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投入, 鼓励职业院校更新实习设备, 改善教学实验设施。图书馆大可依托国家、政府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资金支持, 进一步完善学科导航库建设所需的软硬件基础条件。

2.3.2资源保障。高职院校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 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具备了一定的办学规模, 同时有着较深厚的科研基础, 也就存在着较多的信息需求。而图书馆则一直围绕着学校的学科建设, 有重点有针对地收藏文献信息的, 可以有此经验作为基础建设学科导航。如笔者所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根据学院的性质和专业设置来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多途径、有计划、有重点地采集文献信息资源, 形成了理、工、管、文相结合, 以汽车、公路、轨道交通、水运、航海、物流、计算机为重点的多学科藏书体系, 为学院示范性专业导航库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信息保障。

2.3.3人力资源保障。目前, 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都有专门的信息技术部门, 有着较强的人力资源贮备。他们既懂传统的图书情报知识, 又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开发和应用能力, 他们大多年轻,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 如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建设学科导航库将不会出现人力缺乏的问题。同时, 在建设过程中, 对工作人员也是一种学习与培训, 通过学科导航库建设, 必将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 从而更好地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三、学科导航建设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3.1学科导航库建设的一般模式。利用数据库系统, 将人工采集的数据源交由专家评价、筛选, 再由专业人员按照相关标准对“有用信息”进行信息组织和分类, 最后指定专人对导航库进行维护和更新。针对学院各个示范性专业建立学科导航的具体步骤是:首先采用各种搜索引擎或检索工具检出学科资源;然后对采集到的资源数据进行评价, 通过稳定性、权威性、准确性等一系列指标和相关的计算公式来筛选出有价值的网络信息;接着对经过筛选的网络信息进行有序化处理, 并按一定的方法建立系统导航目录;最后对各个信息单位进行描述和标识, 包括了语种、时间、内容说明、评价URL地址等。

3.2学科导航库建设的主要模块。其一, 需要与学院示范性专业相关的信息资源网站的URL。从物理上讲, 学科导航库库中并不存储实际的信息资源, 而是通过URL指引用户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资源。其二, 需要有配套的硬件设备和技术支持, 能有效实现信息的获取、组织和检索, 包括由超大容量硬盘、服务器和数据库软件组成的后台导航数据库, 以及界面友好、指引明确的前台用户接口。其三, 需要强大的检索系统和精确的标引和导航信息, 以方便用户进行信息查询。

3.3对图书馆建立学科导航库的建议。近几年来, 随着同行们对学科导航库建设的日益重视, 我国的学科导航库建设已初见成效, 然而, 大部分的导航库建设都存在定位不清, 信息组织不够科学、系统, 资源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科导航库建设的障碍。

第一、面向学科, 明确学科导航库一站式信息服务定位。信息资源本身是多元化的, 除了海量的互联网资源外, 还有大量的印刷型资源和各类电子资源。多元化的学科资源为读者带来不同的信息体验, 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另一种不便, 如检索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往往需要用不同的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 大大降低了读者查找资源的效率。明确学科导航库一站式信息服务定位应该以各个专业或领域为基本单位, 并按照严格标准来组织、整合学科资源, 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导航库的导航作用。

第二、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与用户的互动。我们可以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传统方式来了解用户需求外, 还可以通过BBS、E-mail、QQ、在线调查、网上推荐等途径来加强与用户的交流。此外,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 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阅读习惯等, 从中了解其需求倾向, 向用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

第三、加大投入, 密切合作。广泛吸纳各院系资料室工作人员、计算机专家以及学院各专业的带头人加入到学科导航库建设。学科导航库的核心在“学科”二字, 学科导航库建设离不开学科专家、计算机专家和图书情报专家的密切合作。

第四、重视“拿来主义”的应用。我国开展学科导航建设已经有几年时间了, 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对于本校的示范性专业、重点专业, 或许别的学校已经建好了, 那么图书馆在建设学科导航库时完全可以实行“拿来主义”, 然后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造, 可少走弯路, 节约人力物力, 避免重复建设, 浪费资源。

四、结束语

作为图书馆新兴的服务内容, 学科导航建设是一项浩繁的工程, 在建设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困难, 然而, 学科导航服务无论对于学院的专业建设还是对于图书馆本身的发展, 其意义十分重大。同行们应更新观念, 适当重组现有的图书馆业务, 加大投入, 并引入相关的管理机制, 力求为本校的示范性专业建立一个完善的学科导航系统, 用以服务师生、服务学校、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陆荣双.高校图书馆学科导航库建设浅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21) :107-108.

[2]王芸玲, 王瑛, 刘英梅.高校图书馆学科导航库建设探析[J].现代情报, 2006 (11) :50-51.

[3]宋蓓玲.试论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导航库建[J].图书馆学研究, 2008 (12) :30-32.

[4]陈源.学科导航库的建设与发展[J].图书馆论坛, 2008 (3) :97-100.

浅谈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篇11

一、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现代化的设备在教学中得到应用,发挥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在生物教学中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有其独特的优点,如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在上课前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传统课堂上仅仅靠简单的挂图,色彩变幻等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是很不够的,有了现代信息技术,课前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本节课有关的动画、录像、图片、声音等,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节课中,首先播放新闻短剧《生物圈II号》,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引起学生思考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进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教育、环保教育。再比如,在讲述第五章第一节《生物的生殖》时,播放《多利羊的诞生》,通过这些短剧或影片的播放,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这些生动有趣的情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其献身科学的精神。

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生物课堂上很多生命现象,生化反应,代谢途径等,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而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化静为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虚实结合,可以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DNA结构和复制”这一节,教师在引入新课之后,进而提问:那么我们体内的DNA到底是一种什么样子的呢,它又是如何在我们与父母之间进行传递的呢?现在请同学们观看DNA结构与复制,并思考几个问题:1.DNA的结构单位,组成层次?2.DNA复制的特点、过程。然后播放课件,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且顺利地实现了重点、难点的突破。

二、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巧用语文中的妙语辅助教学。所谓妙语是指包括诗词、成语、谜语、谚语、谐音语、顺口溜以及歇后语等,这些将某些现象、事实或规律用精炼上口的词句加以描述的语言。在生物教学中巧妙地辅以一些与生物知识有关的妙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如在“生物与环境”中,导入时可引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唤起学生珍惜美爱护环境的意识;还可以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突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又如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引出“植物的向光性”。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它把生物的捕食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还有“飞蛾扑火” ——昆虫的趋光性、“叶落归根”——生态系统的物资循环、“望梅止渴”——条件反射等等。如“不劳而获”——寄生、“玉帝圣书”——神经、“三教九流都来往”——杂交等等。又如用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坐个白胖子”,如“一山难容二虎”——种内斗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条件反射、“大树底下好乘凉”——蒸腾作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等等。一节课整个过程如果只有干巴巴的生物学科的专业术语贯穿始终,教学氛围肯定显得沉闷。但如果过多过滥地使用妙语,会让学生思维散乱,注意力难以聚焦在学习内容的知识重点上。因此妙语的运用要精心设计,用量适中。

三、与物理学科的整合

生物和物理在学科综合上可能会突出一下几方面的知识内容:生物和物理在实验手段、实验方法上的交叉,如天平和压强计的使用、实验报告的书写、多次取实验平均值的方法等;

当前世界的能源问题、环保问题、生命运动问题等。下面用几道题来说明问题。

1.环境问题。主要涉及到环境污染,如热核污染、化学污染,可涉及污染成因、危害、对策等。

例1:北约轰炸南联盟时,使用大量贫铀炸弹。贫铀炸弹的放射性,可以使生物体发生变异,导致癌症、白血病和新生儿畸形等,这是射线的作用,导致生物体变异的机制是。(答案是:辐射、基因突变)

2.生命运动。

例2:羚羊、猎豹等动物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羚羊、猎豹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一般生活在哪类生态系统中?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

四、与化学学科的整合

生物是与化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日常学习中、综合测试中,化学与生物的结合较为典型,他们主要表现有三类:一类是渗透,如糖类、蛋白质与细胞,有机物与生物遗传等;二类是交叉,如元素、化合物与生物的新陈代谢、污水处理与自然环境等;三类是综合,如有机物主要来源、资源综合利用、新产品、新能源、新材料与生物的遗传、生命的起源等。如,有关大气污染的教学:

1.CO污染。教师要向学生介绍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重者使人死亡。例如1984年印度地下毒气(CO)罐泄漏,造成25000人死亡,5万人双目失明。

2.CO2污染。结合讲CO2性质,介绍空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

有机物的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升高,使全球气侯变暖,有人预计到下世纪未全球气温可平均升高2.5℃-5.5℃,将使冰川融化,许多岛屿被海水淹没。

防治措施:减少空气中CO2的排放量,充分利用电能、太阳能,同时要开辟新的能源,如取之于水发展H2能源。

学科导航 篇12

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融合就是以生活实际为最终目标,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它的实施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如何融合

1.1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要多样化

教材所有涉及操作的内容,呈现方式整齐划一,几乎所有的课都是一个样式、一个套路:“……应该如何操作呢?①……②……③……”我们先不谈这种培训式的方式在小学教材中使用的合理性,我就觉得让学生看这种千人一面的课本内容,不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挥,会阻碍其形象思维的发展,最终扼杀的是创新能力。

当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讲、演、练的方法还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只要内容适合,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讲究多样化。有的内容可以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如:讲“画图的翻转/旋转”操作时,可以给学生一幅画、适当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并讨论这个操作。有的内容可以以探究的方式进行,教材出示几种假设,然后由学生通过探讨、上机操作,最后得到验证。如:在讲“设置幻灯片的背景”时,可以让学生围绕“1)能用其它颜色(如蓝色)作背景吗?2)能用渐变色作背景吗?3)能用图片作背景吗?……”这几个问题进行尝试,并通过实践最后得出结论

1.2加强与其它学科教师的联系,关注其它学科的教学进度

如学习搜索引擎时,如果照本宣科的进行教学,则学生在课后会很快的遗忘掉。如果上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一点需要搜索资料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会极大的提高,也达到了联系生活实际的目的。学习Word时,可以先与语文老师取得联系,在学生办手抄报或黑板报的时候,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利用Word完成排版、设计。这样的设计既考虑到加强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搜集的能力,也考虑到要进行Word的学习,进一步熟练计算机使用的一些简单技巧,还考虑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这个载体巩固其关于环保的地理知识和提高其对于信息的筛选和重新组合的能力。这种探究式教学受到学生普遍欢迎,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充分调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3与学生已经习得的经验相联系

如三年级学习鼠标“单击”和“双击”操作,可以结合音乐课中的节奏进行教学。

师:“双击”是连续按鼠标器左键两下,如同音乐课中我们的节奏“××”;而“单击”是“×”。

(老师带领学生练习“单击”和“双击”操作,同时唱节奏配合练习。)

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在学习鼠标操作中,“双击”操作是一个难点,尽管反复强调“连续性”,但抽象的语言还是使他们把“双击”变成了两下“单击”,始终无法掌握“连续性”。因此我将音乐课中的唱节奏引入课堂,在做练习时带领学生一起来唱节奏,如“双击”时让学生唱“××”,用声音的“连续性”带领“双击”的操作练习。

2融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2.1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符合课堂实际

课堂的因素是多变的,各校有各校的实际情况,如:网络的运行能力、计算机的配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等,教材在某些内容的选择上也要考虑这些因素。

如:六年级(下册)校友录这一部分,需要注册搜狐通行证账号,由于学校的网络条件制约,不能同时申请很多账号,而且也受网络速度的限制,这就必须将学生进行分组,减少对账号的需要。

2.2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学生有自己的经验。但学生的经验水平并不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信息技术属于综合实践课程的一种,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用”是最主要的,是学习的最终目标。一本教材若能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达成这一目标,就是一本有用的教材,一本好教材。这也是信息技术教材的应用性所要强调的真正内涵。

要想做到彻底整合,难度很大,不是只靠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就能够做好。我们要多关注其他学科的教学进度及学习内容,积极与其它学科教师联系、协作,在我们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中,结合其它学科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如何理解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

[3]3edu教育网.信息技术教学与其它学科有效结合例谈.

[4]李贵忠.浅谈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

【学科导航】推荐阅读:

自主导航07-20

导航信号05-15

导航算法06-03

船舶导航06-13

导航控件06-13

系统导航06-27

车载导航06-30

引领导航07-23

导航控制08-07

学习导航08-10

上一篇:医学物理学下一篇:园林植物色彩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