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电气控制技术论文(精选9篇)
常用电气控制技术论文 篇1
1 温度控制器
温度控制器也称恒温器、温度开关等, 一般安装在蒸发器出口处, 用于感受蒸发器表面温度, 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与停止, 其作用是控制蒸发器出口处的温度, 防止蒸发器网温度过低而结霜。汽车空调所用的温度开关有波纹管式、双金属片式和热敏电阻式等多种形式。波纹管式和双金属片式温度开关的动作温度在出厂时已调好, 因此, 用这种温度开关控制压缩机工作的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温度范围是不可调的。
(1) 波纹管式温度控制器。波纹管式温度开关也称之为机械式温度开关, 主要由波纹管、触点、偏心弹簧、调节凸轮等组成。在毛细管和波纹管中均充有易挥发的介质, 毛细管的一端插入蒸发器的翅片中, 并与感温包连接。当蒸发器的温度降至低限值时, 感温包通过毛细管使波纹管收缩, 带动触点断开, 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线圈断电, 压缩机停止工作。当蒸发器温度升至高限值时, 波纹管的膨胀位触点又重新闭合, 压缩机电磁离合器又通电, 压缩机又开始工作。如此工作, 将蒸发器温度控制在设定的范围之内。波纹管式温度开关工作可靠、寿命长、价格便宜且不怕振动, 在汽车空调中较为常见。
(2) 双金属式温度控制器。其感温元件是双金属片。双金属片由两片热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组成, 双金属片上有动触点, 而壳体上有定触点。双金属式温度开关串联在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电路中, 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 双金属片未弯曲, 触点处于闭合状态。当蒸发器温度低于设定值时, 双金属片弯曲而使触点分开, 断开了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电路, 压缩机停止工作。
双金属式温度开关结构简单, 价格便宜, 其缺点是其感温的元件 (双金属片) 必须置于蒸发器中, 布置难度较大。而波纹管式温度开关由于有细长的毛细管, 波纹管温度开关布置在离蒸发器稍远的适合之处, 布置较为方便。因此, 双金属式温度开关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不如波纹管式温度开关多。
(3) 热敏电阻式温度控制器热敏电阻式温度控制器的感温元件是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通常作出圆片形, 置于蒸发器的出口处。在放大电路中, 温度调节电阻与热敏电阻串联, 它可设定制冷系统的工作温度。热敏电阻式温度开关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温控器放大器1电路中B点的电位高低随热敏电阻4的阻值大小而变。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使B点电位随之降低。当蒸发器出口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 B点电位低于V3的导通电压, V3截止, V4导通, 空调继电器线圈通电而吸合触点, 使电磁离合器结合, 压缩机工作;当蒸发器出口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 热敏电阻阻值增大, B点电位升高至V3导通电压, V3导通, V4截止, 压缩机停止工作。热敏电阻式温度开关如此控制压缩的工作, 将空调制冷温度控制在设定范围。温度调节电位器5用于改变温度设定值, 调节电位器的阻值可改变A点的静态工作点电位。减小温度调节电位器的阻值可降低A点电位, 并使B点静态工作点电传降低可使设定的温度降低;增大温皮调育电位器的阻值则可使设定温度升高。
2 发动机怠速提高控制装置
对于非独立式汽车空调来说, 当发动机处于怠速工况时, 如果要使用空调制冷系统。就应提高发动机的怠速, 以确保发动机不因增加了制冷系统的负荷而转速不稳或熄火。并使制冷系统有足够的动力。发动机怠速提高控制有真空电磁阀控制方式和发动机电子控制器控制方式, 分别用于化油器式发动机和汽油喷射式发动机。
3 汽车空调自动停止控制装置
有的非独立式汽车空调系统中, 设有汽车空调自动停止控制装置。自动停止控制装置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在发动机怠速或低温时自动停止压缩机的工作, 以避免发动机运转不稳或熄火;一种是在汽车加速时停止压缩机的工作, 以使发动机有充足的动力。
1-放大器2-空调继电器3-电磁离合器4-热敏电阻5-温度调节电位器
(1) 发动机怠速或低温空调自动停止控制。发动机怠速或低温空调自动停止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继电器触点控制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线圈电路的通断, 而继电器线圈由放大器控制, 放大器输入端连接发动机转速检测电路和车内温度检测电路。
发动机正常运转时, 发动机转速检测电路及车内低温检测电路均输出低电压, V1、V2、均处于截止状态, V3饱和导通, 继电器线圈通电, 其接触点处于闭合状态。这时, 如果空调开关处于接通状态, 压缩机电磁离合器便接通接合, 压缩机工作。当发动机处于怠速工况时, 发动机转速检测电路输出高电压使V2饱和导通, V3截止, 使继电器线圈断电, 继电器触点断开, 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线圈断电, 压缩机停止工作。当车内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 其温度检测电路输出高电压使V2饱和导通, V3截止, 断开继电器线圈电路, 继电器触点断开, 此时接通空调开关压缩机也不会运转, 从而避免空调制冷系统在低温下不工作。
(2) 汽车加速率调自动停止控制。汽车加速空调自动停止控制装置也称加速控制装置, 主要由加速开关和延时继电器等组成。加速开关一般装在加速踏板下, 或装在其它位置通过连杆来控制。延时继电器触点常闭, 串联在空调继电器线圈电路中。当加速踏板踏下行程达到最大行程的90%时, 加速开关闭合, 延迟继电器线圈通电, 其触点断开, 使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线圈断电, 电磁离合器分离, 压缩机停止工作, 发动机负荷减小而加速运转, 以提高车速。当踏板行程小于90%时, 加速开关断开, 延迟继电器延时十几秒后自动接通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线圈电路, 使电磁离合器接合, 压缩机自动恢复工作。
摘要:设置汽车空调控制电路的目的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并达到所需的空气调节功能。主要分析实现自动控制的电器与电路。
关键词:汽车空调,电气控制器,技术分析
参考文献
[1]王良斌, 张焦军.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常用的维修诊断方法[J].汽车电器, 2011, 5.
[2]陈尹梅.轿车空调制冷系统仿真平台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8.
[3]陈秀环.汽车空调系统数学模型及仿真[D].重庆:重庆大学, 2005.
常用电气控制技术论文 篇2
正式上课前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自我介绍,点名
2、纪律要求
课堂纪律:不影响其他人(老师教学及其他同学学习)即可
考勤制度:一次无故缺课者即取消考试资格(除非点名前已交上带有主管学生工作书记签字的请假条,但注意:① 5次请假=1 次无故缺课;② 病假有医生开具诊断书或假条的可酌情放宽)
3、课程介绍
课程概况:讲授电气设备(主要是电动机)的控制方法
课程特点:简单+重要(少有的实用技术型课程、学位必修课)学习方法:睡好觉吃饱饭+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教材问题:可买可借,书名带“电气控制”或“常用电器”字样即可 课时安排:30学时授课+10学时实验 答疑安排:事先预约
与其他课程关系:专业课!主要内容:
手动控制电气控制继电接触控制
PLC控制等其他高级控制方式常用低压电器电气控制技术(继电接触控制)基本电气控制线路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第1章 常用低压电器(区别一下“电器”与“电气”)1.1 电器的作用与分类
一、电器的作用
1、电器是广义的电气设备,可大可小,可简单可复杂。
2、工业意义上的控制电器:指能根据特定的信号和要求,自动或手动地接通或断开电路,断续或连续的改变电路参数,实现对电路或非电对象的切换、控制、保护、检测、变换和调节用的电气设备。(可以简单理解为能分、合电路的就是电器)
二、电器的分类
1、按工作电压等级 按控制对象 具体器件 高压电器低压配电电器接触器继电器 低压电器断路器低压控制电器行程开关熔断器主令电器
2、也可按动作方式(手自动)、使用场合等分类。
1.2低压电器的电磁机构及执行机构
从结构上,电器一般具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即
感测部分一般为电磁机构(各自功能说一下,以接触器为例讲灭弧装置执行部分触点(头)解一下)
图1-1 1.2.1 电磁机构
一、作用 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带动触点动作,使之闭合或断开。(吸引)线圈铁心静铁心
二、组成衔铁动铁心
磁路铁轭空气隙
三、分类
衔铁绕棱角转动
1、按衔铁的运动方式衔铁绕轴转动
衔铁直线运动U型
2、按磁系统(铁心)形状
E型
3、按线圈连接方式并联(电压)线圈串联(电流)线圈
4、按线圈电流种类直流线圈交流线圈
四、工作原理(吸力与反力的配合)
(一)吸力特性
1、概述
(1)吸力特性定义:电磁机构的电磁吸力F(线圈电流I)与气隙的关系曲线。(2)电磁吸力大小近似公式为:F410BS
52B为气隙磁感应强度/磁通密度 一般的有B SS为决定电磁吸力的(铁心)衔铁端面面积 S一般变化不大 所以有FB22
(3)吸力特性随线圈励磁电流种类、线圈联结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直流并联线圈电磁机构的吸力特性
(1)在直流电路中线圈主要呈现电阻特性,因为外加电压和线圈电阻不变,则根据欧姆定律I=U/R知流过线圈的电流大小不变为常数,与气隙大小无关。(2)根据磁路欧姆定律IN(IN为磁动势/安匝数,Rm为磁阻),因为I为Rm22常数且Rm,则有FB11,表明电磁吸力大小与气隙的22Rm平方成反比,在衔铁闭合前后变化很大。
3、交流并联线圈电磁机构的吸力特性
(1)在交流电路中线圈主要呈现电感特性,则有U(E)4.44fN(由相关电路知识知,实际上应为m),进而U,在电源频率f、匝数N、电
4.44fN源电压U为常数时,为常数,所以F亦为常数,与气隙大小无关。实际上考虑到漏磁的作用,F随的减小略有增加,但一般可认为F大小在衔铁闭合前后变化不大。(2)根据磁路欧姆定律IN,在、N为常数情况下,且Rm,所以IRm与呈线性关系,表明线圈电流大小在衔铁闭合前后变化很大。
注意:对于可靠性要求高或频繁动作的控制系统要选用哪种电磁机构?why?(对于一般U形交流电磁机构,在线圈通电而衔铁尚未吸合瞬间,电流将达到吸合后额定电流的5-6倍,E形交流电磁机构将达到10-15倍。如果衔铁卡住不能吸合或则频繁动作,就可能烧毁线圈。)
(二)反力特性
1、定义:电磁机构转动部分的静阻力f与气隙的关系曲线。
2、阻力f大小与作用弹簧、摩擦阻力及衔铁质量有关。
3、反力特性曲线(触点接触前后两种情况)
(三)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的配合
1、为使吸合过程中衔铁能正常闭合,吸力在各个位置上必须大于反力,就要保证吸力特性高与反力特性。
2、吸力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电器的机械寿命,也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动作时间。实际中常常通过调整反力弹簧或触点初压力以改变反力特性,使之与吸合特性良好配合。
(四)短路环(分磁环)问题
1、对于交流电磁机构,uumsint---msint---BBmsint---2F2105BmS(1cos2t)F0(1cos2t),如图所示,吸力一会儿大于反力一会儿又小于反力,导致衔铁时而吸合时而打开,产生强烈振动与噪声,甚至使铁心松散。*反力特性就是F0---平均吸力,与气隙的关系曲线。
2、在铁心端面上安装一个铜制的分磁环(或称短路环),即可解决该问题。Why?(电磁机构的交变磁通穿过短路环所包围的截面---一般为总截面的2/3,在环中产涡流,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此涡流产生的磁通在相位上落后于未被短路环包围的截面中的磁通,这两个有相位差的磁通分别产生电磁吸力,其合力始终大于反力,从而使衔铁的振动现象消失。)
1.2.2 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一般由触点和灭弧装置(在电流较大情况下需具有)组成。
一、触点
(一)作用 用来接通或断开被控制的电路。
静触点
(二)组成动触点(一般都是铜制的)压力弹簧
(三)分类
1、按所控制电路分为主触头辅助触头
2、按原始状态分为常开(动合)触头常闭(动断)触头
3、按结构形式分为桥型触点指型触点点接触
4、按接触形式分为线接触
面接触(分别适用于小、中、大容量,线接触型还有两个优点。what?触点在通断过程中是滚动接触,1、可以将触点表面的氧化膜自动清除;
2、长期工作位置不被灼烧。)
(四)初压力、终压力及超行程
二、灭弧装置
(一)电弧的产生
1、产生条件:触点切断电路时,电路中电压超过10-12V并且电流超过80-100mA。
撞击电离
2、产生机理: first强电场+second高温---热电子发射气体放电---形成电弧
热游离同时还进行消电离---电弧消灭
3、电弧的危害:烧毁触头;电路切断时间延长;弧光短路;引起火灾。
4、灭弧原则:降低电场强度(电弧两端电压)+降低电弧温度---使消电离加强
灭弧罩交、直流灭弧均可用磁吹式灭弧装置用于直流灭弧
(二)常用的灭弧装置
灭弧栅用于交流灭弧多断点灭弧用于交流灭弧* 交、直流两种电弧不一样,交流电弧有过零点,容易灭掉
1.3 接触器
一、作用 是用来频繁接通和切断电动机或其它负载主电路的一种自动切换电器。
电磁机构
二、组成触点系统(典型的电磁式电器)
灭弧装置
三、分类
直流接触器
1、按主触头通过电流种类分为(讲一下二者电磁机构上的区别)
交流接触器单极
2、按主触头极数(对数)分为双极
多极直流接触器一般为单极或双极,交流接触器为三极(大多)以上。***2324413辅助触点213143KM142232辅助触点44135246主触点绝缘连杆135A124主触点6A2线圈反力弹簧铁心线圈A2线圈A1KM135KM13213143KM246主触点A1A214223244辅助触点(a)接触器示意图交流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及图形符号
(b)接触器图形符号
四、主要技术数据
1、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指主触头上,如何选择见3.8,下同。辅助触头?一般都是5A标准)
2、线圈的额定电压(不是接触器的额定电压)
3、额定操作频率(指每小时接通次数,一般为150-1500次/h)
4、电寿命和机械寿命(一般为50-100万次/500-1000万次h)
五、电气符号
作业1:国产低压电器产品型号辨识----附录1 1.4 继电器 1.4.1 概述
一、作用 是一种根据特定形式的输入信号而动作的自动控制电器。
(与接触器的区别:白领与蓝领)
承受机构感测部分
二、组成中间机构
执行部分
三、分类
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功率继电器
1、按输入量的物理性质分为
时间继电器温度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
2、按动作原理分为电动式继电器
电子式继电器热继电器快速继电器
3、按动作时间分为延时继电器
一般继电器有触点继电器
4、按执行环节作用原理分为
无触点继电器我们主要学习电磁式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和速度继电器,下面以电磁式继电器为例学习继电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及主要参数。
四、继电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及主要参数
1、输入输出特性(以欠电压继电器为例讲解一下)
2、主要参数
(1)释放值(x1)和吸合值(x2)(2)返回系数(k=x1/x2)
一般继电器k要低0.1
从线圈上(失)电到衔铁完全吸合(释放)所需的时间,很短,0.0几s!1.4.2 电磁式继电器
一、组成电磁机构触点系统与动作原理(与接触器类似)
二、返回系数的调整
1、调节释放弹簧松紧程度
(拧紧时,x1、x2、k均增大;反之均减小)
2、调整铁心与衔铁间非磁性垫片的厚薄
(增厚时,x1增大、x2不变、k增大;反之,x1减小、x2不变、k减小)
3、改变衔铁吸合后的气隙
(增大气隙时,x1增大、x2不变、k增大;反之,x1减小、x2不变、k减小)
4、改变衔铁打开后的气隙
(增大气隙时,x1不变、x2增大、k减小;反之,x1不变、x2减小、k增大)
三、几种典型的电磁式继电器
过电流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欠电流继电器过电压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电压继电器
欠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
1、电压、电流继电器的功能(保护功能)
2、电压、电流继电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线圈不同)
3、中间继电器功能(转换控制信号)---结构上是电压继电器
4、电气符号
1.4.3 时间继电器
一、作用 感测部分获得信号后执行部分要延迟一段时间才动作,使控制对象按预定时间动作的继电器。
二、组成
三、分类 感测部分执行部分
通电延时型
1、按延时方式分为
断电延时型电磁阻尼式空气阻尼式
2、按工作原理分为电动式
电子式数字式
四、电气符号
1.4.4 行程开关(限位开关)
一、作用 是一种根据生产机械运动的行程位置而动作的小电流开关电器。
操作头
二、组成
触头系统
三、分类 直动式
1、按结构分为滚动式
微动式
2、按触头能否自动复位分为自动复位非自动复位
四、电气符号
1.4.5 速度继电器(反接制动继电器)
一、作用 是一种利用速度原则对电动机进行控制的自动控制电器。
转子
二、组成定子
触头15
三、工作原理(就是电磁感应)
四、电气符号
1.4.6 热继电器
一、作用 是一种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来工作的保护电器,用于电动机的过载保护。(什么是电动机的过载?讲一下)
二、组成双金属片发(加)热元件触头(加热方式有直接、间接、复式三种)
三、工作原理
四、电气符号
作业2:电动机起动过程中电流会很大,热继电器会不会动作?为什么? 1.5 其它常用电器 1.5.1 低压熔断器
一、作用 是一种利用熔体的熔化作用而切断电路的保护电器,用于电路的过负载保护和短路保护。
二、组成熔断体支持件
RT型有填料封闭管式RM型无填料封闭管式
三、分类螺旋式RL型
快速式RS型插入式RC型17
四、安秒特性(保护特性):熔体通过的电流与熔化时间的关系
五、电气符号
1.5.2 低压隔离器
低压隔离器 是一种在断开位置能符合规定的隔离功能要求的机械开关电器。
隔离开关 是指在断开位置能满足隔离器隔离要求的开关。
刀开关
1.5.3 低压断路器(空气开关)
一、作用 能够不频繁接通、断开负载电路,并具有故障自动跳闸功能的低压电器。
触头灭弧装置
二、组成脱扣机构
操作机构
三、分类万能式用于大容量线路塑料外壳式
四、工作原理
五、电气符号
1.5.4 主令电器
(1)控制按钮(结构、原理、自复式与非自复式、颜色)
(2)万能转换开关与主令控制器(均是多挡式、控制多回路的主令电器)
通断图与通断表
作业3:第一章课后题 第2章 基本电气控制线路(1)电气控制系统 是由许多电气元件按照一定的要求连接而成,实现对某种设备的电气自动控制。
手动控制(2)电气控制继电接触控制
计算机控制* 未作特殊说明的情况下电气控制系统即指继电接触控制系统 2.1 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及国家标准
2.1.1常用电气图形及文字符号的国家标准
(1)电气控制系统图的由来 为便于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研究分析、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需将系统中各元件及其相互连接关系用统一规定的符号以图的形式表示出来,这种图就是电气控制系统图。(2)电气控制系统图的分类电气安装图电气原理图(我们主要学习原理图)电气安装图 按照电器实际位置和实际接线线路绘制而成,便于安装。电气原理图 根据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绘制而成,便于研究和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 无论哪种图都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包括符号、绘制原则)绘制。* 常用电器符号见表2.1及附录二 2.1.2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原则
(1)根据简单清晰的原则,采用电气元件展开形式绘制。
包括所有电气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点,但并不按照电器元件的实际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气元件的大小。(2)原理图分为电源电路、主电路、控制电路。(耗能元件在下,触点在上)(3)电器触点按没有通电和外力作用时的开闭状态画出。
(4)同一电器元件的各个部件可以不画在一起,但必须采用统一文字符号标明。(5)原理图中有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连接点用实心圆点表示;无直接电联系的交叉点则不画圆点;可拆卸或测试点用空心圆点表示。
上:用途栏2.1.3图面区域的划分中:线路图
下:索引表图区编号栏2.1.4符号位置的索引
原理图中接触器、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往往是分开的,为便于阅读在接触器、继电器的线圈的下方画出其触点的索引表。2.2 基本电气控制方法 注意:(1)以普通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为例;(2)只讲线路图。2.2.1起保停控制
起动
一、控制功能保持(自锁/记忆功能)
停止短路保护通过熔断器实现配合实现
二、保护功能过载保护通过热继电器与接触器失(零)压保护通过按钮与接触器配合实现*也有欠压保护功能
* 失压保护: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如果因为电源电压的消失而停转,那么在电源电压恢复时就可能自行起动而造成人身事故或机械设备损坏。为防止电压恢复时电动机的自行起动或电气元件的自行投入工作而设置的保护称为失压保护。
三、规律:电器控制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按钮发布命令信号;而由接触器执行对电路的控制;继电器则用以测量和反映控制过程中各个量的变化(如热继电器反映被控制对象的温度变化),并在适当时候发出控制信号使接触器实现对主电路的控制。2.2.2多地点控制
* 规律: 起动(停止)按钮串(并)联
2.2.3长动与点动控制(各种控制方式的优缺点、触点竞争概念)
* 规律: 自锁其作用就能长动,反之就能点动 2.2.4正反转控制(两种控制方式的应用场合)
* 规律: 互锁 2.2.5顺序控制
* 规律: 要求甲接触器动作后乙接触器才能动作,则须将甲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点串在乙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起动顺序联锁)
要求乙接触器线圈先断电释放后才能使甲接触器线圈断电释放,则须将乙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点并在甲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的停止按钮上(停止顺序联锁)
联锁控制规律:实现的基本方法是采用反映某一运动的联锁触点控制另一运动的相应电器,从而达到联锁工作的要求。联锁控制的关键是正确选择联锁触点。参量控制规律: coming„„
起动制动2.3 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电气控制电路
调速转向25 2.3.1起动控制电路
电源容量
一、起动方式选择依据起停频繁程度
负载性质用刀开关控制直接(全压)起动用按钮和接触器控制
二、起动方式分类 星角降压起动间接(降压)起动自耦变压器(起动补偿器)降压起动定子串电抗器降压起动* 直接起动---控制简单、起动力矩大,所以只要电源容量+起停频繁程度许可,应尽量采用。但缺点是起动电流大,导致电网电压下降。
降压起动---在电源容量不允许情况下使用,虽然可以减小起动电流,但同时也减小了起动转矩,仅适用于空载或轻载下起动。控制也较复杂。* 控制方式---时间原则控制
2.3.2制动控制电路(电动机从切除电源到停转要有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
无要求间要求尽可能缩短停车时
一、制动方式选择依据---根据要求要求精确定位
回馈电能工作安全原因27 反接制动电气制动能耗制动
二、制动方式分类 回馈制动机械制动电磁抱闸制动* 反接制动、能耗制动:系统动能(反接制动中还有电能)均消耗在转子的电阻上;回馈制动:系统动能转换为电能并回馈给电网。
* 反接制动中为减小制动电流通常在电动机定子电路中串接反接制动电阻。* 各种制动方式的优缺点与适用场合。
* 控制方式---速度原则控制、时间原则控制
2.3.3调速控制电路
一、调速原理
1、转速公式 n=(1-s)n0=(1-s)60f/p
2、△/YY与Y/YY变换
* 两种变换均使定子磁极对数由2变为1,使速度由低速变为高速,但前者为恒功率调速,后者为恒转矩调速。
二、双速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电路
* 各种电路的特点与适用场合 2.3.4位置控制电路
* 控制方式---行程原则控制 * 极限位置保护
2.4 电气控制线路的逻辑代数分析方法(自学)
1)电器(的线圈和触点)---存在两种物理状态---可采用逻辑表示 2)三个规定:a、线圈得电为1 失电为0 b、触点闭合为1 断开为0 C、线圈和常开触点的状态用原理图上相同字符表示,但常闭触点的状态用“非”形式表示 3)逻辑函数与真值表 在继电接触控制线路中
* 表示触点状态的逻辑变量---输入逻辑变量
* 表示继电器、接触器(线圈)等受控元件状态的逻辑变量---输出逻辑变量 * 输出逻辑变量的取值是随各输入逻辑变量取值变化而变化的,输入、输出逻辑变量的相关关系---逻辑函数或真值表 4)电路的逻辑表示(以起保停电路为例)
将电路表示为逻辑形式后就可以运用逻辑代数的知识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帮助
分析电路的工作或进行控制电路的设计。作业4:第二章课后题 第3章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
3.1 电气控制设计的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和设计程序(自学)3.2 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
电力拖动方案是 指根据给定条件(如精度、工作效率、结构、运动部件的数量、运动要求、负载性质、调速要求以及投资额等)
类型、数量、传动方式确定 电动机
控制要求(起动、运行、调速、转向、制动)3.3 电气控制方案的确定
电气控制方案: 实现电力拖动方案中对电动机的控制要求 3.3.1电气控制方案的可靠性 * 电气控制方案必须具有可靠性
* 设计时须注意三点:a、实事求是b、系统尽可能简化c、利用可靠性设计方法 3.3.2电气控制方案的确定(相当于确定硬件形式)
1)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适用于工艺简单、控制元件数目少、工作程序固定情况 2)可编程控制、微机控制---适用于工艺复杂、信号多、控制要求经常变动的情况 3)分散控制、集中控制(计算机联网控制)---适用于大规模控制,如自动生产线 3.3.3控制方式的选择(相当于确定软件内容)(1)简单控制---用基本的联锁控制规律即可实现
(2)自动化(复杂)控制---须采用按控制过程的变化参量进行控制的规律
参量控制规律:控制过程的变化参量很多,通过测量元件反映参量的变化,并将这一变化参量反馈回来作用与控制装置,实现自动控制。参量控制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变化参量。
* 对于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的控制任务,只用简单的连锁控制规律已不能满足要求,需要根据生产工艺对控制系统提出的不同要求,正确选择如实反映控制过程中的变化参量,诸如时间、速度、行程、电流等来进行控制,以实现预期的要求。* 按控制过程的变化参量进行控制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自动控制基本规律。* 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框图
* 控制过程中的变化参量分类
时间速度过程变化参量(从参量物理性质分)
行程电流过程变化参量直接过程变化参量间接过程变化参量(从参量反应过程变化的角度分)
* 例:刀架的自动循环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钻孔加工过程自动化)
一、工艺要求 1)自动循环 2)无进给切削 3)快速停车
二、设计步骤(即经验设计法/一般设计法设计步骤)1)设计主电路
2)设计控制电路的基本部分
3)设计控制电路的特殊部分(选择控制参量、确定控制原则)4)设置必要的连锁、保护环节 5)综合审查与简化设计线路 具体细化: 1)设计主电路
2)设计控制电路的基本部分
3)设计控制电路的特殊部分(选择控制参量、确定控制原则)a、自动循环---行程控制原则
* 加行程开关检测行程信号---直接过程变化参量
b、无进给切削---时间控制原则
* 加时间继电器反映切削时间---间接过程变化参量
c、快速停车---采用反接制动,速度控制原则
* 加速度继电器检测速度信号---直接过程变化参量
4)设置必要的连锁、保护环节 5)综合审查与简化设计线路 3.4 电气设计的一般原则
3.4.1应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机械和工艺对电气控制线路的要求(1)、弄清楚生产要求(2)、借鉴已有的、经过实践验证的典型控制线路(3)、密切关心技术的新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及时应用于设计之中 3.4.2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线路简单经济
1、尽量选用标准的、常用的或经过实际考验过的线路和环节
2、尽量缩减连接导线的数量和长度
3、尽量缩减电器元件的品种、规格和数量,尽可能采用性能优良、价格便宜的新型器件和标准件,同一用途尽可能选相通型号
4、减少不必要的触点以简化电路:A、合并同类触点;B、利用二极管;C、设计完成后使用逻辑方法简化电路
5、设计时注意:在控制电路工作时,除必要的电器必须通电外,其余的尽量不通电,使这些电器处在短时工作制,节约电能并延长电器的使用寿命
3.4.3保证控制线路工作的可靠和安全
1、选用可靠的元件
2、具体线路设计时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连接电器的触点
2)正确连接电器的线圈
3)避免出现寄生电路(假电路)
4)避免出现许多电器依次动作才能接通另一个电器的情况
5)防止出现触点竞争现象
6)防止误操作带来的危害,设置必要的连锁
7)设计的线路应能适应所在的电网情况
8)注意触点的容量问题
3.5 电气保护类型及实现方法
一、电气保护的作用:保证人身、设备安全,制止事故的扩大。
电流型保护设置保护环节电压型保护其它保护
二、电气保护措施 设置指示信息合闸、断开事故、安全3.5.1 电流型保护
一、电流型电气故障产生原因
电气元件在正常工作中,通过的电流一般在额定电流以内。短时间内,只要温升允许,超过额定电流也是可以的,这就是各种电气设备或电器元件根据其绝缘情况条件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过载能力的原因。电器元件由于电流过大引起损坏的根本原因是引起的温升超过绝缘材料的承受能力。
二、电流型保护的基本原理
将保护电器检测的信号,经过变换或放大后去控制被保护对象,当电流达到整定值时保护电器动作(在控制回路中串连一个受检测信号控制的常开或常闭触点)。
三、电流型保护具体类型
1、短路保护
故障电流可达额定电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保护要求具有瞬动特性
常用方法:熔断器或空气开关(* 空气开关具有多种保护功能)
2、过电流保护
故障电流大于额定电流但一般不超过2.5倍 保护要求具有瞬动特性
常用方法:过电流继电器与接触器配合(* 过电流控制也可以用于控制目的)
3、过载保护
故障电流大于额定电流但一般不超过1.5倍 保护要求具有反时限特性
常用方法:热继电器与接触器配合
4、欠电流保护
故障电流小于整定值 保护要求具有瞬动特性
常用方法:欠电流继电器与接触器配合
5、断相保护
故障电流:与过载情况类似,但有不同 保护要求具有反时限特性
常用方法:对绕组为星型接法的电动机---普通热继电器与接触器配合
对绕组为角型接法的电动机---断相保护热继电器与接触器配合
3.5.2 电压型保护
一、电压型电气故障产生原因(在“三”中分别说明)
电动机或电器元件都是在一定的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电压过高、过低或者工作过程中非人为因素的突然断电,都可能造成生产机械的损坏或人身事故。
二、电压型保护的基本原理(与电流型保护的基本原理同)
三、电压型保护具体类型
1、失压保护(或叫零压保护) 失压故障的危害 常用方法:
对能自动复位的主令器件(如按钮)---按钮与接触器配合
对不能自动复位的主令器件(如开关)---与零压继电器、接触器配合
2、欠电压保护
欠电压故障的危害
常用方法:欠电压继电器与接触器配合(或按钮与接触器配合)
3、过电压保护
过电压故障的危害
常用方法:过电压继电器与接触器配合
* 直流电磁机构、电感量大的一类负载需设置相应的泄放回路来进行过电压保护
常用电气控制线路中PLC的应用 篇3
1 PLC 的构成与特点
1.1 PLC 的构成
在电气线路控制中使用的PLC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分别是 :存储器、编程器、微处理器、电源、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其中存储器用来存储系统程序和信号 ;处理器用来实现指挥功能,包括数据存储、运算和交换等 ;输入部件负责信号的输入,输出部件负责信号的输出 ;电源负责供给电源 ;编程器是PLC系统的外部装置,负责将用户的系统程序编入PLC系统,同时对PLC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测。
1.2 PLC 的特点
第一,PLC技术在电气控制线路中应用的时候能够简化系统的布线结构,减少线路构成中的触点,提高维修的便捷性,提升技术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第二,PLC技术能够在运行中实现动态跟踪监测功能,在监测的过程中还能及时的发出系统预警信号,减小系统故障的发生概率。
2 PLC 在电气控制线路中的应用
2.1 点动和连续混合控制
按下电气控制系统的启动键SB2,输入继电器的经常性开启的触点X001就会关闭,输出继电器的Y0000号线圈得到电流并且自动落锁,接触器KM就会接通电流,它的常开触点就会关闭,接着电动机就会开始进行连续转动。在这个时候,如果按下点动控制的启动按钮SB3,输入继电器的经常性关闭触点X002就会切断,输入继电器的经常性开启触点X002就会关闭,输入继电器的Y000号线圈就会通电,同时接触器KM就会接通电流,从而电动机以点动的方式开始运行。停止电动机的时候就按下SB1停止按钮,这时经常性关闭触点X000就会切断,过载时热继电器的经常性开启触点FR就会关闭,经常性关闭的触点X003就会切断,在这两种情况下,输出继电器的Y000号线圈就会失去电流,导致KM触点失去电流,从而电动机就会停止工作。
2.2 Y-Δ 降压启动
按下启动键SB1,输入继电器的X000触点就会接通电流,常开触点X000就会关闭,输出继电器的Y0000号线圈得到电流并且自动落锁,经常性开启的触点Y000就会关闭,从而输出继电器的Y001触点就会接通电流,使得接触器KM1和KM2通电,它的常开触点就会关闭,接着电动机就会开启星形启动程序。此时,定时器TO开启计时程序 ;时间(8S)到了之后,经常性关闭的触点TO就会切断,输出继电器的触点Y000就会关闭,从而导致输出继电器的Y001接通电流并且自动落锁,这个时候,触点KM1和KM3就会通电,电动机就会呈现出三角形的方式运行。在这种情况下,输出继电器的触点Y001和Y002就会形成各自的回路,在各自的回路中与Y001和Y002这两个经常性关闭的触点进行串联,从而形成电气互锁。停止电动机的时候就按下SB3停止按钮,这时经常性关闭触点X000就会切断,过载时热继电器的经常性开启触点FR就会关闭,经常性关闭的触点X003就会切断,在这两种情况下,输出继电器的Y000线圈就会失去电流,导致KM失去电流,从而电动机就会停止工作。
2.3 自动往返循环控制
线路中有的四个行程开关,分别是 :SQ1、SQ2、SQ3和SQ4,这四个行程开关中SQ1、SQ2控制着电动机的正转自动切换 ;SQ3和SQ4对运动部件的终端进行保护。按下正转启动键SB2,输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X001就会关闭,输出继电器触器KM1就会通电,它的常开触点就会关闭,接着电动机就会开始进行正转运行,从而使得运动部件也发生前进现行,当运动部件前进到预定的位置时,运动部件上的铁环装置与SQ1、SQ2这两个行程开关接触,输入继电器的X004号线圈就会接通电流,从而使得X004号经常性闭合触点切断,输出继电器的Y000号线圈就会失去电流,从而使得KM1也失去电流,电动机就会停止正转运行,同时运动部件也会停止前进。同时,输入继电器的经常性开启触点X004就会关闭,输出继电器的Y001号线圈就会接通电流自动落锁,同时KM2号接触器就会接通电流,它的经常性开启的触点就会关闭,此时电动机进行反转运行,从而使得运动部件也会发生后退现象,当运动部件后退到要预定位置的时候,运动部件上面的铁环装置就会与行程开关SQ2接触,这时SQ2的经常性开启触点就会关闭,X005号输入继电器的线圈就会接通电流,使得X005号经常性关闭的触点就会切断,输出继电器的T001号线圈就会切断电流,同时KM2就会失去电流,这时电动机就会停止反转运行,内部的运动部件也会停止后退。在这个时候,X005闭合,Y000又得电,KM1也得电,电动机又重新运行,反复循环。当停止的时候,就按SB1,通过一系列的断电最终使得电动机停止运转。
3 结语
电气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篇4
一、说明、《电气控制技术》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内容是以电动机或其他执行电器为控制对象,介绍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线路及设计方法。电气控制技术涉及面很广,各种电气控制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但就其控制原理、基本线路、设计基础而言是类似的。本课程从应用角度出发,以方法论为手段,讲授上述几方面内容,以培养对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 :⑴熟悉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原理、用途及型号,达到能正确使用和选用的目的;⑵掌握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具有对一般电气控制线路的独立分析能力;⑶熟悉典型生产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具有从事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等技术工作能力;⑷具有设计和改进一般生产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讲课2学时)§1-1电器的基本知识
电器的分类、电磁式电器、电弧、常用灭弧方法。§1-2 开关电器
刀开关、转换开关、自动开关、熔断器。§1-3主令电器
控制按钮、行程开关、接近开关、主令控制器、凸轮控制器。§1-4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直流接触器、接触器的选择。§1-5 继电器
电磁式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速度继电器。
学习要求: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基本功能用途、主要技术参数、图形符号。
本章重点:继电器、接触器、主令控制器、凸轮控制器。本章难点:主令控制器、凸轮控制器。
建议:结合实物说明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功用及使用要求。
第二章
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讲课8学时)§2-1 电气控制系统图的类型及有关规定
图形符号、电气原理图、电器元件布置图、电气安装接线图。§2-2 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启动控制 单向连续运转控制线路、点动控制线路、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自动往复行程控制线路。
§2-3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
星形-三角形降压启动控制线路、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延边三角形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2-4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
转子回路串接电阻启动控制线路、转子回路串频敏变阻器启动控制线路。§2-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控制 §2-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 反接制动控制线路、能耗制动控制线路。§2-7 直流电动机控制
启动控制、正反转控制、调速控制、制动控制。§2-8 电动机控制的保护环节
短路保护、过载保护、过电流保护、零压与欠压保护、弱磁保护。
要求:掌握电动机的启动控制、正反转控制、调速控制、制动控制包括基本线路、工作原理;掌握电动机常用的保护环节如短路保护、过载保护、过电流保护、零压与欠压保护、弱磁保护等。
本章重点:电动机的启动控制、正反转控制、制动控制基本线路;电动机控制的保护环节。
本章难点:电动机的启动控制、正反转控制、制动控制基本线路的组成、原理。
建议:强调一般工程方法的典型应用,结合工程实例突出概念。第三章
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讲课4学时)§3-1 电气控制线路分析基础
电气控制线路分析的内容、电气原理图阅读分析的方法与步骤。§3-2 普通车床的电气控制
主要结构、运动形式、电力拖动形式、控制要求、主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分析、辅助电路分析。
§3-3磨床的电气控制
主要结构、运动形式、电力拖动形式、控制要求、主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分析、辅助电路分析、联锁与保护环节分析。
§3-4 摇臂钻床的电气控制
主要结构、运动形式、电力拖动形式、控制要求、主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分析、辅助电路分析。
§3-5 铣床的电气控制
主要结构、运动形式、电力拖动形式、控制要求、主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分析、辅助电路分析、联锁与保护环节分析。§3-6 镗床的电气控制
主要结构、运动形式、电力拖动形式、控制要求、主电路分析、控制电路分析、辅助电路分析、联锁与保护环节分析。
§3-7 组合机床的电气控制
组合机床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通用部件参考控制电路、组合机床控制电路举例。学习要求:掌握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掌握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一般分析方法。本章难点:组合机床电气控制。
建议: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和实例进行讲授,通过典型线路分析来理解一般方法。思考题:
1、电气控制系统分析的任务。
2、电气原理图分析的步骤。
第四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设计(讲课2学时)§5-1 电气控制设计的一般原则、基本内容和设计程序
电气控制设计的一般原则、电气控制设计的基本任务和内容、电气控制设计的一般程序。§5-2 电力拖动方案确定原则和电动机的选择 电力拖动方案确定原则、拖动电动机的选择。§5-3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
分析设计法(经验设计法)、逻辑设计法。§5-4 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
接触器的选择、继电器的选择、熔断器的选择、自动开关的选择、控制变压器的选择 §5-5 电气控制工艺设计
电气设备总体布置设计、元件布置图的设计与绘制、电器部件接线图的绘制、电力装备的施工。
学习要求:掌握继电接触式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法和逻辑设计法,了解电气控制工艺设计。
本章重点:继电接触式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法和逻辑设计法。本章难点:继电接触式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法和逻辑设计法。
建议:结合生产实际和现场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了解各种电气控制设备的作用、结构、控制方式等,通过典型例题来理解方法和思路,突出概念。
思考题:
1、电气控制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在电力拖动中拖动电动机的选用包含哪些内容。第五章
电机放大机自动调速系统(讲课4学时)§6-1 电机放大机 电机放大机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工作特性。§6-2 转速负反馈自动调速系统
AG-G-M开环系统、AG-G-M转速负反馈自动调速系统。§6-3 电压负反馈和电流正反馈自动调速系统
电压负反馈自动调速系统、电流正反馈、电压负反馈及电流正反馈自动调速系统。§6-4 稳定环节
阻容稳定环节、稳定变压器、桥形稳定环节。§6-5具有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的自动调速系统
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的工作原理、电流截止负反馈导通后的静特性、电流截止负反馈对系统过渡过程中主回路电流的影响。
学习要求:了解电机放大机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工作特性,了解电机放大机自动调速系统的类型、特点,掌握电压负反馈及电流正反馈自动调速系统、具有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的自动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
重点:电压负反馈及电流正反馈自动调速系统、具有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的自动调速系统。
难点:电压负反馈及电流正反馈自动调速系统、具有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的自动调速系统。
常用电气控制技术论文 篇5
1.1 可节约成本, 有利于就地取材
为了降低购买原材料的成本, 在很多道路的施工过程中, 施工现场附近的砂石就可以直接使用的, 但需要对这些材料检测后, 待检测能达到质量标准之后才能进行判定是否能够使用。
1.2 有利于新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
新研制的公路施工材料目前大量应用与公路建设中, 但绝大部分施工单位对这类新型材料的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十分担心, 因此对新型材料是否可以达到公路建设的质量要求的判定, 这在新材料检测的整个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这也是判定新材料的使用是不是安全的重要起点。
1.3 修路所用原材料和成品、半成品材料质量好与坏的科学检测
施工中需要使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道路材料进行检测, 同时应当对于材料使用的各个方面都进行检测。于是在道路建设的实际过程中, 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不打折扣, 使用质检合格的原材料才为上策。
1.4监控施工质量需要合理地通过抽样实验进行检测
由于目前在公路建设以后, 公路正常的进行使用是需要在通过公路质量验收后, 所以对于整个公路的质量验收而言, 对于公路的使用材料进行检测也是整个公路在验收中的一个标准措施, 和施工方的企业经济利益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2 公路材料质量检测常见的方法
想要确保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必须通过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检测质量和工作效率。这首先要求必须保证公路建设所使用的原材料的质量, 与此同时要求检测人员要严格树立检测质量的理念。
2.1 外观检测
外观检测就是对于材料的表面色泽、形状使用肉眼进行观察以及材料的再次加工的质量进行检测, 外观检测是对于道路施工材料最常见的方法。但是外观检测仅仅是使用肉眼及使用该法的人员的以往经验对原材料进行主观臆断地判定, 因此这种检测在使用过程中缺乏有力的科学性依据。
2.2 仪器检测
使用专用仪器对道路原材料进行检测是目前基本检测方法。根据不同的物理反应, 在检测中所使用的方法各式各样, 如常见的方法有:透过物理光学或者是电磁学的检测方法。从目前众多的实际情况中不难知道, 虽然使用相关专业仪器对材料进行检测之后, 会得出一系列与之相对应的材料数据, 而这些专业数据也可作为专业理论数据为施工材料是否合格提供相关依据, 但是判定材料是否合格还是需要众多标准, 这就需要综合考虑了。目前伴随着专业市场需要, 专业对口的精密仪器的研发和使用, 似的施工材料在检测上精准度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2.3 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是目前最新运用的材料检测方法, 其实质就是对公路施工材料的内部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通过一些光学特征或者电磁学特征对使用过的施工材料表面和内部的进行审核。但是该检测方法其对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要求是十分之高的:首先, 一定要是受过专业培训的检测工作人员, 并具备一定的处理专业数据的能力和符合操作仪器的基本要求才能够进行检测, 目前符合这类专业技术类岗位要求的人员相比稀缺。
3 公路材料检测中的注意事项
3.1 规范取样
由于在整个公路施工中, 所涉及使用到的施工材料品种类别繁多, 恰恰此时如何在品类繁杂的众多施工材料中正确的作出选择无疑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此处想到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曾说过的一句话:我们都是一颗颗小小的螺丝钉, 祖国就是个庞大的机器, 缺了哪一个小螺丝钉, 这个机器都是不能够很好的运转的。在此也算是借题发挥吧, 在面对道路施工中关键的施工位置如果选择劣质材料将会对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以及工程交付后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可怕事情的发生, 特别是在桩基时, 因混凝土中水泥标号等各类质量问题的出现, 亦或是配比比例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就会导致最后发生道路坍塌, 甚至更为严重的隐患发生。因此对每一批施工材料都必须要严格检验, 要科学严谨对施工材料进行采样, 即便是遇到同一个厂家供应的施工材料, 在质量上不同层次的产品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3.2 取样的代表性
在检测采样的过程中, 不可能将所有的施工材料都进行检验, 所以抽取的样品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但是抽样的结果一定需要和整体的施工材料的结果必须是大致一致。因此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结果, 不仅可以反映出施工材料的结果, 还可以减少专业检测人员的抽样次数, 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而对于采样的施工材料的数量上也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要求, 这样有利于采样检测人员在不同数量以及不同规格的材料进行分别的采样, 这样的结果就是为了方便检测。
选择好施工材料的采样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专业的检测人员而言, 应该定期对于公路上的施工材料进行取样, 做到定期定量采样, 但是在采样的整个过程中, 最严谨的方法是分散采样, 不要集中采样。在采样的过程中要注意一定的方法, 例如在一个水泥袋中采集水泥相比不如多个袋中采集水泥更具有代表性。其中, 四分法是施工材料最常见的采样方法。
4 加强公路施工材料试验检测质量的相关措施
4.1 公路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
必须要制定一系列的严格检测流程, 对于新进的不论是成品还是半成品的施工材料要行之有效地进行检测, 待其检测结果符合规定标准的要求后才能够在施工中进行使用。另外, 除了常规试验外, 必要时非常规性试验也要适当进行, 这样就可以确保该材料真正达到施工技术的要求。
4.2 控制数据的确定
施工控制参数就是指导施工、监控施工质量的关键数据。在确定使用参数为试验检测手段时绝对不能马虎, 必须要认真对待, 并力求消除掉试验的误差, 提高试验精准度, 来保证试验数据的精准性以及可靠性。
4.3 现场工程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 必须要做到以下儿个方面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首先施工方单位要从自我管理做起。建立一套完整的检测施工材料措施无疑关系到整个施工质量的好坏, 从另外一个层次面来讲增加施工材料检测的投入也就是在节约成本, 这样有利于企业的口碑和道路施工中工程的质量这也是从长远的发展的角度来说的。加强日常的监理工作, 发现了不符合要求的施工材料, 监理一定要及时向上级进行详细的汇报, 及时解决问题, 解决隐患。最后, 在工程监督方面, 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制定强有力的监督执行方案, 以保证道路施工的质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 施工材料的选择采购以及对材料的检测在整个道路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在每个检测的过程中, 如何采取正规的检验方法以及合适的采样方式对于施工材料的检测结果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就对专业的检测人员所必须具备专业的科学严谨的素养, 并且具备很强的工作责任心, 同时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 这样才能够做好公路材料的检测工作。
参考文献
[1]来伟新, 占红莲.公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9) :10-13.
[2]张洪云.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试验检测工作[J].企业论坛, 2005 (6) :22-24.
[3]饶关洪, 刘昌明.加强工程试验检测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建筑技术, 2010 (41) :18-20.
[5]朱东风, 土良明.浅谈高速公路材料质量控制[J].建设科技, 2008 (16) :30-32.
常用电气控制技术论文 篇6
试验检测是进行公路工程质量检测的一种有效手段。这项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某个产品或工程项目的检测, 来判断工程质量或产品质量是否符合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道路工程常用材料检测工作也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评定验收的一个主要环节。
1.1 通过必要的试验检测, 可科学地评定路用各种原材料及其成品、半成品材料的质量好坏。
有了这套有效科学的测试手段, 可以对任何一种材料进行相关的检验, 从而评定其产品是否合格。这对于合理地应用材料, 提高工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1.2 通过试验检测, 有利于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材料。
及时有效地对某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试验检测, 可以鉴别其可行性、适用性、有效性、先进性, 从而为工程施工积累经验教训。这对于推动施工技术进步, 提高工程进度, 质量等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3 通过试验检测能合理的控制并科学的评价施工质量。
一项工程质量的好坏, 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竣工后的评定验收, 试验检测无疑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1.4 通过试验检测, 能充分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 便于就地取材。
譬如建设地点有砂石、填料等等, 可借助试验检测这种有效手段, 确定这些材料是否满足施工技术规定的要求, 便于就地取材, 降低工程造价。
综上所述, 检测对于提高工程质量, 加快工程进度, 降低造价, 推动施工技术进步, 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影响公路常用材料质量的因素
2.1 对填筑路基的土质材料, 缺乏土壤调查,
判断失误, 本应掺石灰改良为膨胀土未处理, 极易产生路基质量隐患。
2.2 材料半成品构件 (如涵管、预制大梁) , 未
及时进行检测, 就直接安装在构造物上, 易造成意想不到的质量事故。
2.3 施工中特别是钢筋未按设计图纸的规定
要求采购, 焊接 (搭接) 焊缝不合格未及时检测控制, 易造成质量事故。
2.4 材料检测不及时、漏检、错桩, 使不合格的材料当作合格材料使用, 造成不应有的质量隐患。
2.5 材料供应无计划、堆放不规范、无标识牌、
混堆, 加上管理不善, 使水泥、钢材等材料产生受潮、变质、锈蚀, 失去原有的性质。
3 公路常用材料性质和检测项目
公路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质 (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密实度、吸收率、抗冻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 (化学稳定性等) 和力学性质 (如强度、硬度、弹性及朔性等) 。
修建高速公路首先要把好材料关, 合格优质的材料加上成熟的工艺和熟练的技能, 就能确保公路工程质量。对公路建设常用的钢材、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或卵石、砼外加剂、石油沥青、回填土等, 首先要知道材料必检的项目, 才能对材料合格与否作出准确的判断, 以下就几种常用的材料必检项目介绍如下:
3.1 水泥:胶砂强度、安定性、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必要时需做胶砂流动性。
3.2 砂: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必要时需做:表观密度、紧密度、堆积密度。
3.3 碎石或卵石:
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压碎指标值, 必要时需做: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3.4 粉煤灰: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
3.5 砼外加剂 (减水剂) :
固体含量、减水率、泌水率、抗压强度比、钢筋锈蚀、必要时需做:含气量、凝结时间、坍落度损失。
3.6 回填土料 (改良膨胀土) :
液塑限试验 (液限、塑限、塑指) 、击实及回弹模量 (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 、CBR试验 (CBR、吸水量、膨胀率、自由膨胀率、胀缩总率) 。
3.7 钢筋原材料:拉力试验、冷弯试验、反复弯曲试验。
3.8 钢筋焊接 (搭接焊) :抗拉试验。
4 公路常用材料检测频率
4.1 水泥袋装检测应以同一水泥厂、同标号、
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场日期的水泥, 200t为一验收批, 不足200t时, 亦按一验收批检测。
4.2 散装水泥:
应以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 以一次进厂 (场) 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 但一批总量不得超过500t。同时, 还要注意水泥的有效期 (一般为3个月, 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 , 过期必须做复检, 连续施工的工程相邻两次水泥试验时间不应超过其有效期。
4.3 砂、碎石或卵石:
检测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场时间, 要400m3或600t时为一验收批。不足400m3或600t时, 按一验收检测。
4.4 粉煤灰:
以200t相同等级, 同厂别的粉煤灰为一批, 不足200t时亦按一验收批检测, 粉煤灰的计量按干灰 (含水率小于1%) 的重量计算。
4.5 外加剂;
必须有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书, 内容包括:厂名、品名、包装、质量 (重量) 、出厂日期、性能和使用说明, 使用前应以每次进厂的数量进行性能的检测。
4.6 石油沥青检测以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
一标号, 要20t为一验收批, 不足20t时也要按一验收批检测。
4.7 钢筋原材料检测应以同厂别、同炉号、同
规格、同一交货状态, 同一进场时间, 每60t为一验收批, 不足60t时, 按一验收批检测, 钢筋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各项试验, 如有一项不符合钢筋的技术要求, 则应取双倍试件 (样) 进行复检, 再有一项不合格, 则该验收钢筋判为不合格。不合格钢筋不得使用, 并要有处理报告, 以防止混入其它批量中。
4.8 路基填筑土压实度检测:
可采用灌砂法, 当压实层顶面, 不再有轮迹时, 检测频率要2000m3检测8点, 不足2000 m3时, 至少应检测2点。
5 公路常用材料现场质量控制措施
公路建筑材料费用一般占工程造价的30~50%以上, 降低材料费用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 合理地使用质量好、数量多、品种齐全、费用低廉的材料是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保证, 根据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的经验, 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5.1 调查土料场蕴藏数量及开采、运输条件,
并对工程主要材料 (水泥、钢材、沥青、生石灰、砂砾料) 按部颁《公路工程试验规程》进行室内试验, 及时出具试验报告, 坚持作到用数据说话。
5.2 特别是路基改良土 (膨胀土) 首先应进行
土场调查、土壤分类、土壤塑性指数、土壤颗粒分析、土壤天然含水率、分路段或分层用土的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的试验, 并确定各种用土的重型击实标准, 做好试验路段, 拟定好施工技术控制指标。
5.3 对各类砼构造物中所用的钢筋种类、钢
号和直径, 坚持做到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其技术标准应符合部颁标准, 焊条、预埋件、其品种、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5.4 对材料或半成品构件 (涵管、预制梁、盖
板等) , 订货前要取得供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 进行采样试验, 验证其质量可靠性。
5.5 按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法要求, 组织各种
材料进场, 按总体平面布置堆放, 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并准备好防雨覆盖设施, 特别是防止水泥受潮变质、钢筋锈蚀。
5.6 材料仓库、现场材料堆放处均设立标示
牌, 写明品种、产地、规格、检验状态, 严格按“三检制”执行, 工作程序认真执行ISO9000标准, 使原材料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并做到可追溯性。
6 结语
高速公路的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 在材料质量控制中, 要采取检验和抽检相结合, 目测和检测相结合, 建立建设质量保证体系, 明确材料监理的程序, 制定材料监理细则,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 以确保工程材料质量, 为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公路土工试验规程[S].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附条文说明) [S].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公司.
电气控制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篇7
1 电气控制技术概念
电气控制技术指的是电与气方面的科学技术, 它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 涵盖的信息量也比较大。设计到数字电子、电力电子、通讯电子、模拟电子、电气技术、电子电气等多个内容和范畴, 从专业的角度对电气控制技术进行分析, 得出电气控制技术是结合实践和理论的综合性的技术科目。目前, 电气工程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智能化控制和信息化处理, 综合的应用了多种技术, 促进了电气技术相关企业的不断发展。但是在电气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当中, 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先进控制技术, 对控制系统进行熟练操作, 及时发现问题的所在并加以控制。电气控制技术虽然设计内容多, 技术相对复杂, 但是其操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企业广泛的应用。
2 电气控制技术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气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同时也在不断在发展中得到提高, 不仅实现了自动控制、智能控制, 还应用了多种技术。我国电气自动化与国外先进国家电气控制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实现了从简单化到自动化的成长。在实现电气技术自动化之后, 逐渐向更高的技术层面发展, 技术专家开始研究如何能够让电气控制技术更加智能。智能化的出现, 让电气控制技术迈上了智能化台阶, 也是电气控制技术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电气智能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很多人为失误, 而且机器自我纠错能力也增强了, 从电气控制技术的自动化到其智能化控制, 实现了质的飞跃。我国的电气工程技术发展过程中, 需要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总结工作经验, 对自动化程序进行不断优化, 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电气工程相关企业的发展加强工程方面的控制, 通过研究推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促进电气自动化的创新和改革。
3 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智能化趋势发展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等技术在电气系统中得到应用, 对相关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的进行。目前, 神经网络作为非线性映射解决无法列出方程式的现行问题, 成为了电气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当系统出现电阻短路的情况, 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对故障进行大面积的分析, 并找出故障加以解决。其他技术也都在电气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各技术的特点不同, 也有着不同的优势, 将这些人工智能技术有效的结合, 才能更好的解决电气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3.2 网络化趋势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的发展, 电气控制也在向着互联网化趋势发展, 这也对电气控制装置的要求逐渐提高, 需要电气控制装置能够准确切除故障, 同时, 又具备比较强的通信功能, 更好的保障电气系统的安全。电气控制技术的提升需要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通过网络化对相应的装置进行保护, 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 方便对故障的分析, 准确的找到故障位置, 对故障进行排查, 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电气装置网络化保护的原理是将传统式的母线保护分散成为不同母线保护单元, 并将其显示在不同回路保护屏幕上, 这样可以实现对装置的有效保护, 可以用计算网络将不同的母线保护进行连接, 通过接收相应的回路电量和网络流量获得回路电流量信息, 计算出不稳定的数据, 来找到母线出现故障位置。用网络计算手段来保护装置与传统集中式母线保护相比较, 网络计原理可靠性更高。
3.3 开放性趋势发展
电气控制系统中的硬件设备不断发展, 软件系统也在升级换代。新的电气控制技术下, 系统硬件设计直接关系到电气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电气系统为电气相关企业提供了多个系统平台, 随着技术的更新, 使得电气控制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化电气控制技术提供给我们更多的通信方式, 带给我们更加广阔的思路, 在不断提高控制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上, 使电气控制装置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提升, 开放性趋势发展是电气控制技术重要的发展趋势。
3.4 安全性趋势发展
电气控制技术体现了多个技术, 包括控制技术、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这些技术手段服务于工业自动化, 在不断创新发展中, 其安全性非常重要, 要在技术升级的同时考虑其安全的运行。同时, 还要顾及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等问题, 让电气控制技术的应用, 可以与自然和谐发展, 保障大自然生态不被破坏。
结束语
电气控制技术来说, 其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 不仅有线路、电气原理还有自动化和网络技术。同时, 电力控制方法比较多, 将电气控制方法和相应的内容进行结合, 才能更好的为电气控制技术服务。随着科技时代的不断发展, 电气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 只有对电气控制技术不断的研究, 才能更好的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雷.电气控制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4) :94.
[2]吕贤君, 王丽, 吕娣.探讨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科技与企业, 2012 (23) :348.
[3]郭云开.简述电气控制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 2012 (18) :139.
[4]武芳军.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1 (4) :296.
压缩机组的电气控制技术 篇8
关键词:压缩机组,PLC,电气控制
0 引言
当前,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气压传动因为其传输距离远、压力损失小、驱动速度快、无污染等种种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工业现场中,一般采用统一的气压站,随着负载的增减,要求压缩空气的压力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当前一般采用多台压缩机组成压缩机组的方法,根据当前负载的多少来控制运行的压缩机的数量。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负载的变化较大,而且频繁,如果利用一般的控制方法,容易导致压缩机起停频繁,不仅会对电网造成很大的冲击,而且会缩短压缩机的寿命。因此,本文利用三菱公司的Q系列PLC,对压缩机组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相应的设计研究。
1 总体设计要求
本压缩机系统中,共有四台空气压缩机,机组的辅助工艺系统和控制条件比较复杂,并且,在很多条件下,机组都处于连续工作的条件下,对于压缩机组的控制和保护要求都比较高,因此,要求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高,控制能力较强,反应速度较快。
原压缩机系统在控制过程中,要使储气罐内的压力保持在最高上限压力PH和最低压力PL之间,当压力低于PL时,要启动更多的空气压缩机以使压力上升,而当压力高于PH时,要将一定数量的空气压缩机关闭,从而保护系统内各元件不被破坏。并且,从总体上来说,各个压缩机的工作时间要尽量相等,从而保证总体的工作时间,尽量避免压缩机的主电机的频繁启动和制动,减少对启制动电流对电网的影响,保护压缩机。
2 系统实现
针对系统的控制要求,从提高整个压缩机组系统的性能入手,我们对该压缩机系统做了相应的改进。利用一台变频器实现五台压缩机的软启动,并且,通过变频器实现气量和压力的调节。整个系统的电路连接图如图1所示:
该系统的整体方法是采用一台变频器分别实现每个电机的软启动过程,然后,利用变频器控制其中的一台电机的转速,实现压缩机组压力和气量的调节过程,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启动压缩机组时,实现利用PLC的控制口实现其中一台电机与变频器的联通,例如闭合接触器KM10,使电机M1与变频器相连,实现该电机的变频启动过程,并且在启动的过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对系统的压力进行实时的检测,即以压力传感器的返回值作为变频器的空置量,如果电机M1启动到工频额定转速而系统压力仍然低于系统要求的压力PL,则PLC控制其与变频器断开,并使其直接连接到工频电网,转为工频运行方式,并且,PLC通过相应的控制接触器控制变频器连接到下一台电机,例如M2,实现电机M2的变频软启动过程,并重复以上步骤,直到系统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系统的压力处于最高压力PH和最低压力PL之间时,则使已经转为工频运行方式的电机保持运行状态,而变频器控制下的电机则通过调节其转速,使系统的压力保持为稳定值。
变频器的价格与其容量有很大关系,本系统中,变频器选用的是西门子的恒转矩通用变频器MICROMASTER440,并且,为尽量降低系统成本,使系统发挥最大效率,选用变频器的容量与一台压缩机电机的功率相同,因此,系统在设计时,要充分保证任何时刻都只有一台压缩机的电动机与变频器相连,以免变频器过载破坏,这个功能可以通过PLC的互锁指令来完成。
3 PLC智能算法控制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压缩机的寿命是由它的运行时间决定的,在传统的压缩机组控制方法下,压力和供气量的控制是通过其中一台或者多台压缩机的起停来控制的,在很多控制方法下,可能会使其中一台压缩机运行时间过程而损坏,导致整个压缩机组不能正常工作,而其中的一台或多台压缩机则很少用到,造成了资源的很大浪费。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尽量使压缩机中各台压缩机的运行时间相同,可以使整个系统是寿命得到很大的提高。在本系统中,处于工频运行状态下的压缩机作为主压缩机,而处于变频运行方式下的压缩机则作为压力调节压缩机,在很多情况下,当用气量不多时,会有一台或多台压缩机处于停机状态,因此,很有必要对压缩机的工作时间进行记录,进而使各个压缩机的工作时间相同。本系统中使用的三菱Q系列PLC提供了功能强大的MIN指令。该指令的原理是,在PLC的内存中建立两个虚拟表格,分别记录系统中各个压缩机的工频运行时间和变频运行时间,当系统运行时,闭合一个开关,则启动一个定时器进行定时,并将其运行时间保存到一个虚拟表格中,当一台压缩机变频启动完毕,需要启动下一台压缩机时,则利用MIN指令从表格中寻找运行时间最短的压缩机,利用变频器实现该压缩机的变频启动,如果系统压力过大,需要关闭一台压缩机时,则首先将当前变频运行方式下的压缩机停止,然后利用MAX指令寻找运行时间最短的压缩机,将其转入变频运行方式。三菱Q系列PLC的MAX指令如图2所示:
其中max为指令名称,D10为源操作数,D20为目的操作数,K5是一个常数,表示该指令执行的这些数据共有五个。D10到D13存放的是该系统中四台压缩机运行是时间,存放的过程是一个累加的过程,但是,对于手动停止的压缩机,要通过特定的操作将其赋予一个特定值,防止指令在搜索的过程中寻找到这个值,导致程序出错。
另外,为了能够对系统的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本系统采用A985GOT触摸屏设计了良好的人机界面,实时的现实系统运行的主要信息以及各台压缩机运行的状况。并且,通过触摸屏,可以输出系统的设置的最高压力PH和最低压力PL。
4 结束语
该压缩机电气控制系统利用PLC控制方式,利用一台变频器实现各个压缩机电机的变频启动以及压力和供气量的自动调节,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并且,通过Q系列PLC的智能算法,达到了使压缩机组内的各个压缩机的运行时间基本相同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寿命。本系统的方法对于其他的机组的多机控制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余俊.PLC在矿山空气压缩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煤炭科技,2008(4).
[2]邹明.PLC和变频器在空压机节能改造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2008(20).
[3]宋伯时.PLC系统配置及软件编程[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篇9
1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1.1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概念。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一门综合各项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技术, 主要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电子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各项技术的技术基础。通过合成电路的运作, 实现对电力机器的操作化运行, 从而达到自动化的功能操作, 可以大大的减少人力资本, 提高经济的生产效率。电子技术作为自动化控制的核心技术在这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2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特点。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人工进行操控机器的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控制准确, 反应灵敏, 这其实是指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 自动化技术的成熟程度, 而且其整个过程的完成时间用时非常短, 能够实现较快的操作手法;效率高, 节约经济成本, 因为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实现相对于经济技术的十分完美的机器自动控制技术, 解放了手工劳动, 提高了生产效率;涵盖面广, 电子技术的依赖性强, 因为电子技术作为其核心技术的重要部分, 可以说电子技术的好坏就已经决定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好坏, 所以它对于电子技术的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也因为电子技术的运用领域十分广泛, 作为依附技术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用领域也相对的增加了;实现了较好的远程操作, 自动化信息技术能够实现通过电力进行远程控制的操作, 这为我们生产过程中的具体细节提供了很多的方便, 是生产更加顺畅, 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1.3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现在已经很大的发展壮大了, 在很多领域都有了很有的作用, 尤其是在工业生产中, 它具有不可不提的重要地位, 数据逐渐向信息技术领域渗透, 逐渐开始掌握着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众多数据和具体细节, 以方便对经济生产中的环节有更好的协调处理;另外一个方面在网络信息技术方面的运用正在逐渐加深, 这种趋于简单化的操作已经赢得了众多企业的喜好, 这对于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是非常有利, 不仅仅是它的控制系统操作简单, 而且在维修和检查上, 也趋向于简单化操作, 这是对于适应经济快速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开始使用在民用经济的行业中。
2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设计理念和发展趋势
2.1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设计理念.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设计理念主要是基于方便快捷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解放劳动者的生产力,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经济生产的大力发展, 提高经济的发展效率, 解放和发展劳动力生产技术的运用, 集中控制的核心部分就是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的好坏体现着整个控制系统的运行速度, 由此可以看出中央处理器的运行压力的程度, 系统的反应速度也和中央处理器有关, 另外, 系统的信息处理技术也是基于中央处理器的运作。由此可见, 集中控制对于中央处理器的依赖, 在控制技术中中央处理器的技术是一步关键的技术难关, 尤其是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 掌握了远程控制系统技术, 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先机, 所以中央处理器的技术决定着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
2.2 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发展方向 (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 。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于智能化发展、信息化发展和集成化发展。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来实现的, 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不仅仅在移动终端的智能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通讯技术的智能化改变,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方面的改变也是类似的。自动化集成的发展主要是因为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造成的, 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下, 我们可以预言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自动化集成的规划蓝图的可观的, 这能够给电气自动化发展提供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大提高工业生产的生产效率, 推动生产力的大大发展。信息化是未来所有行业发展的技术必备发展方向,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不例外, 未来必然会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而发展。众所周知的是, 现在Microsoft的Windows平台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和发展, 几乎所有企业和个人都在运用着Microsoft office,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未来的电气化自动控制技术也是需要朝着这个方面发展的, 计算机与电气控制系统的融合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2.3 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未来应用领域。
其实就目前的发展而言,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但是未来会有更加深入的发展状况, 值得我们拭目以待。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会有更加深入的发展和了解,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更加节俭化和简单操作化, 对于生产过程中大数据的掌握的运算具有更加智能化的体现, 在PC客户端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可限量的, 在市场的推动下, 我们开始计算机运行的不断发展和技术上的融合, 在电子商务中逐渐体现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企业管理方面的运用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领域, 管理者可以自主查询在其管理方面所需要的数据和处理具体信息, 这能够大大提高管理的时间效率, 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很好的发展领域。
3 结论
总而言之, 电气化控制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在实际运用中已经逐渐广泛, 企业已经意识到发展自动化的控制技术对于提高经济效率, 对于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性, 因此,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可谓不可估量, 但是, 现在电气化控制技术依然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 需要我们经常性的加强在技术方面的创新和发展, 以此来适应经济发展的高速要求, 满足人民群众越来越发展壮大的精神文化物质需求, 坚定基于“以人为本”、“解放生产”的设计理念, 不断设计出能够减少人们手动劳动的产品, 为我国经济向前快速发展做出贡献。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因此, 企业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技术开发和研究应该更加重视, 在有关人员研究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时应该给予必要的资助, 以方便研究的继续进行和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余东仁.试论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要点[J].企业文化 (中句刊) , 2013. (6) :148-149.
【常用电气控制技术论文】推荐阅读:
常用电气控制05-27
常用电气设备06-11
常用电气符号英文缩写01-05
电气控制论文10-10
电气自动控制技术06-12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06-03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论文12-17
plc电气控制论文机电控制工程论文10-05
PLC技术机械电气控制07-01
电气二次控制论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