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的故事(共4篇)
应聘的故事 篇1
虽然参加工作多年, 但每当回想起自己当初应聘体育教师的故事, 还是那样记忆犹新。
一、抓住机会
参加经历了“中原区招聘中小学体育教师”报名后, 我认为要注意到以下几点:第一, 要养成坚持到最后一刻的意识和习惯。当时得知“中原区招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消息时, 已经是报名的最后一天, 报名地点又在外地, 我并没有放弃, 而是果断地选择了参加。第二, 要养成细心的习惯。在当时报名时, 有很多学生都是来自外地, 其中有很多人正是因为没有带齐证件, 而失去了报名资格, 这种无谓的失误尤其要引起注意。第三, 要对自己有信心。记得当时报考的人数已经达到了300多名, 但只招收3个人, 对于这点, 很多人相互议论, 也有一些人在没开始之前就已经放弃, 而我要说的是, 要相信自己, 要坚持到最后, 相信成功会属于你。
二、机会给有准备的人
报名结束后, 我立即返回家中, 认真准备笔试内容。由于需要复习的内容太广泛, 我先制订好复习计划, 然后一步一步复习, 到最后一周还专门请优秀体育教师帮助抓重点。最终, 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 以第1名的优秀成绩通过了笔试。进入面试环节后, 我重点复习小学课程, 从一年级至六年级, 从老教材到新教材, 要求自己要掌握尽量多的内容。此外, 由于自己毕业后的前两年是在私立学校任教, 两年认真授课的经历让自己掌握了更多的小学课程内容, 掌握了更多的教学技巧, 同时也收获了自信。所以, 在面试和答辩环节, 我才能再次以第一名的成绩胜出, 并最终以综合第一的优异成绩被录取。
三、学会武艺不压身
我能够顺利地考上区体育教师的岗位, 和自身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在上大学期间, 我的专选是健美操专业, 但是从来不放弃对其他专业的学习, 因为我深深明白, 作为一名教师, 一专多能是多么的重要, 也因此, 我经常去“偷课”——听未选修的课程, 那时虽然很累, 但却学到了以前没有学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四、不好高骛远, 脚踏实地
录取成为教师之后, 又接着选学校。一天下午, 现在的校长当时给我打电话, 希望我能够到他们学校参观, 对此我欣然前往:学校虽然不是很大, 但校长很真诚, 我当时即决定要留下来。事实证明, 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当初, 学校是新建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刚起步, 没有辉煌的过去, 但是, 经过努力现在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并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这次的经历也说明, 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是被学校选中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应聘的故事 篇2
19日下午5点,记者在南滨路见到小李,他身高约1米75,身穿黑色长款风衣,长相斯文。“现在,我还剩半个月时间考虑,要么实话实说,要么撒个谎再瞒下去。”谈起半个月前的面试,小李神色焦虑。
小李26岁,家住鲁能星城小区,毕业于成都某知名金融高校,并在英国取得金融专业硕士学位。回国后,小李在大渡口区一家金融公司工作,年收入约9万元,一年后,小李决定跳槽。本月5日,他收到渝北区财富中心一家金融机构的面试通知,让他11日到公司面试产品经理职位。
小李回忆,当日上午的面试非常顺利。下午,该公司HR黄小姐来电,询问他上一份工作年收入是多少。
当时,小李大脑迅速打转:“HR来问我,肯定是准备让我入职了,我之前的年收入肯定也会跟我入职后的收入挂钩。”想到这里,小李决定故意说高自己的工资,他告诉黄小姐,他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
入职需上交银行卡流水单
晚上,小李特别高兴地告诉家人,自己已通过面试,很快会在新单位上班。他还绘声绘色地给家人描述,自己如何机智地说高了年收入,以后的收入肯定也会水涨船高。家人还纷纷夸他反应快。
第二天早上9点,小李收到黄小姐打来的电话:“恭喜你,你已经通过公司面试,请准备好相关资料入职。”除了身份证复印件、学位证复印件等证明,黄小姐还特别强调了要附上工资卡流水明细单。
一想到工资卡明细会罗列出自己每个月的工资,小李顿时慌了,他询问是否可以用银行卡明细的网络截图代替,黄小姐当即拒绝,要求一定要去银行打印流水。
小李仍不死心,他吞吞吐吐地告诉黄小姐:“工资明细可能不太准确,里面还包括出差报销费用等,不全是工资收入。”“那你就把每一笔款项的用途,包括出差、报账,都用黑笔标注在旁边。”黄小姐说,给小李一个月时间完成辞职和准备资料等,一个月后如果没有办好手续,这份offer自动作废。
他纠结:继续编还是实话实说
如今,距离黄小姐通知已经过了半个月。“我现在特别后悔。”小李叹了口气。现在,他有种骑虎难下的感觉。几天前,他曾经想跟黄小姐坦白,但黄小姐承诺,小李在该公司转正后,年收入会达到12万元以上。这远远超出小李预期,也让他更加纠结:“我不想失去这份工作。”
小李为此烦恼不已,他向朋友支招,大部分朋友都建议他继续隐瞒。“一万块钱又不多,可以说成非银行卡收入呀,单位给现金也是有可能的。”小李的朋友吴海士建议小李找点借口搪塞过去,以免失去工作机会。
朋友的建议让小李更加忐忑:“单位入职还要求上交纳税证明、社保证明等。就算我现在瞒过去了,我怕以后还是要露馅遭得更惨。”
新闻延伸
你在职场中撒过谎吗?
你是否在职场中撒过谎?记者就此问题对50名轨道族进行了调查,其中60%以上的轨道族都表示,自己曾经在职场上说话“掺水”过。
谎报毕业学校 被同事嫌弃
24岁的刘先生家住江北区同创国际小区,从事广告设计的他称,单位上有一名长得很漂亮的同事彭小姐,入职当天,她自称毕业于复旦大学。名校毕业生成为同事,这让刘先生和其他同事钦佩不已。结果,刘先生后来才发现,原来彭小姐毕业于复旦大学下属的某专科院校,这让他大跌眼镜。现在,他和其他同事都不太愿与这位美女同事主动交往。
谎报身高P照片 面试中落榜
应聘的故事 篇3
多年教学实践证明, 表达与交流能力训练如果脱离了学生实际生活, 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往往是低效的, 因为学生不能够将他们所学的书本知识与未来的工作、生活联系起来, 因此对表达与交流能力训练这门课不感兴趣, 更不要谈主动、自主地学习。据科研人员调查研究, 表达与交流能力不仅是现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评判标准, 也是企业对其员工职业能力的要求之一。因此该怎样建立学生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未来职业的联系?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热情, 从而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的内容对潜在职业前景将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二、情境描述与问题讨论
(一) 应聘信真的那么难写吗?
任务情境:“为了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更好地将学校的学生宣传工作开展起来, 经学校团委研究决定, 特在本校新生中招聘宣传部干事10名。要求如下: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有一定的书写和绘画能力;有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服从意识。工作任务:指导、检查班级黑板报、支部园地的编排并评分;负责团委大型活动的筹划;负责橱窗海报的宣传;负责《名书零时空》栏目的撰稿”, 请你帮助张丽写一封应聘信。学生普遍反映“应用文一看就懂, 一写就懵”, 学生从心理上怕写作, 不知从何入手, 不知写什么;现在网络这么发达, 不少学生熟练地在网上找“范文”, 认为应用文写作无非就是文本格式的模仿。众人一面, 内容枯燥, 行文呆板成为“应聘信”训练的硬伤。写作应聘信不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缺少社会阅历, 没能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应用文的实用价值。但有个现象值得重视:学生对于争当学生干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很有兴趣, 教师要正视这一现实, 积极疏导。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适时引导学生, 写好任务情境中的应聘信, 让学生因为需要而学习应用文, 写作应用文。
可以参考以下策略:一是要牢记“张丽”不是别人, 就是你自己;你不是在为别人写应聘信, 要将自己带入情境中, 认真、主动去争取“宣传干事”这一岗位。二是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展示时代感强的教学案例, 点评格式、内容的优劣, 丰富教学内容, 来提高学生学习应聘信的兴趣。学生写作应聘信并上传, 尤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称谓明确, 语气自然。应聘信送达的对象是已经知晓的特定人士, 所以开头的称谓应该明确。如“尊敬的唐老师”或“尊敬的团委书记”等。而因诉求对象明确, 应聘信的语气应该像当面交谈似的, 非常自然。如“您”、“敬请”等等, 以表达尊重之意。
2.结合条件, 紧扣目标。由于招聘信息要求明确, 应聘的目标也就十分明确。应聘信的内容必须与相关职位的招聘条件相对应, 要表明自己对目标职位的兴趣和认识;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自身条件、能力相符的内容进行介绍;还要说明自己如果得到这个职位后, 能够作出的贡献等等, 这样才能赢得招聘单位的好感和认可。
3.分析优势, 突出特长。根据职位目标, 分析自我条件, 找准自己的优势, 在应聘信中尽量展示自己的优势特长, 进而扬长避短。比如有特长的同学, 可以展示自己有一定的文学功底, 可以表现自己有一定的书写和绘画能力;如果没有这些特长, 还可以从具有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甚至有服从意识来分析自我, 推荐自己, 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样才有可能赢得先机, 引起对方的注意, 从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教师要仔细阅读并批改学生的应聘信, 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 课堂上师生、生生检查、修改、成文、上传。
(二) 面试官的问题会这么简单吗?
任务情境:在收到全校同学的应聘信和报名表后, 校团委对同学的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 在其中选取了一部分同学进行面试。以校团委老师的身份设计招聘问题, 并模拟应聘场景进行对答。
原来以为课堂中只要让学生准备好问题充分交流就行了, 结果发现, 学生提出的问题, 大多局限在“你为什么想进宣传部?”“你有哪些特长?”“你能放弃休息时间为部门工作吗?”等等……这样的应聘流于表面, 难以为继。仅仅给学生时间上的充分交流还是不够的, 交流中还要更多地引导学生换位思考, 彼此沟通和相互理解。俗语说: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学生缺乏社会经验, 进入不了角色, 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对话, 理解并达成的“面试官———应聘者”关系。可以参考以下策略:一是学生组内分别扮演应聘者张丽, 在组内进行应聘模拟练习。二是各组推荐同学扮演面试官, 组成班级面试小组, 收集面试问题。面试官对自荐和各组推荐的应聘者进行面试。
安排组内与班级两次口语应聘活动, 探索课堂活动多层次、多层面, 让全体学生各有所得, 让多数学生有机会参与, 对学生既同一授课, 又不同要求。
三、结语
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是一个大的范畴, 表达与交流能力训练是贯通学习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桥梁, 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内容与生活情境的联系, 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的进行实践活动, 学会将所学知识, 运用到解决生活、工作面临的实际中。“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职校生一旦走出学校大门, 大多数学生就会面临就业的压力, 面对日趋白热化的社会竞争, 学生如何与用人单位进行互动交流, 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并能够在岗位的竞聘中展示自我, 脱颖而出, 是职校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课尝试采用了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合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学习兴趣, 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在情境中分析应聘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应对技巧, 完成了应用文应聘信的写作中;同时在情境中让学生扮演应聘的角色, 亲身体验口语“应聘求职”, 在模拟对话中, 大大提高了应聘口才, 对今后的就业起到了重要的帮助。
摘要:表达与交流能力不仅是现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评判标准, 也是企业对其员工职业能力最迫切的要求。“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合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学习兴趣, 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应聘信、分析应聘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应对技巧;情境口语, 让学生以角色扮演体验应聘求职, 在模拟应聘的对话中, 提高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对今后的就业起到了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表达与交流能力,应聘信与应聘,情境模拟,角色扮演
参考文献
高手应聘故事 篇4
A先生前来应聘品检员一职,在填写了求职申请登记表后,A先生向此招聘负责人指出了招工牌上的笔误,并说:“以后不要发生这样的笔误了,这有损公司的形象。”负责人听了,脸上绽开了满意的笑容,点头道:“是的,我们的确是把1q68米错写成了16q8米,不过这是我们故意写错的,目的是要面试一下应聘者做事细不细心和有没有指正错误的勇气,现在你已经过了面试这一关,你被录取了。”A先生听了,大喜,忙连声称谢。
A先生应聘成功的一幕凑巧被一旁的B先生目睹了,B先生是来应聘会计职务的。B先生也学A先生那样,向此公司的招聘负责人道出了招工牌上身高要求的笔误。正当B先生满怀期望会听到赞许的话时,耳边却传来招聘负责人的话:“对不起,先生,经过我们特殊的面试,你不适合在我们公司任会计一职。”B先生听了,百思不解究竟自己在哪方面不合格。
就在B先生发愣时,又有一名C先生前来应聘会计职务。当C先生把填好的求职申请登记表毕恭毕敬地呈给此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后,便立在一侧默不出声。
招聘负责人看了一眼C先生所填的求职申请登记表,立马似发现了旷世奇才,笑眯眯地频频点头道:“我们公司正要请你这样的会计,经过面试,你已经被录取了。”
愣在当场的B先生回过神来,把目光瞄向了C先生填写的求职申请登记表,只见在“身高”一栏写着:本人身高1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