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现状

2024-12-03

污染源现状(通用12篇)

污染源现状 篇1

盘锦湿地西起大凌河口, 向东止于大辽河口。地处松辽平原南部的辽河三角洲核心地带, 介于东经121°25′~122°31′, 北纬40°39′~41°27′, 其间有大凌河、辽河和大辽河3条主要河流汇入渤海。区内地势低洼平坦, 海拔高度为1.3~4.0 m, 坡降为1∶20 000~25 000, 多苇塘泡沼和潮间带滩涂, 包括小面积的冲洪积平原。全市总面积4 071 km2, 辖2个县2个区, 即盘山县、大洼县、双台子区和兴隆台区。

1 农业污染源污染现状

1.1 农业种植

盘锦市有耕地12.88万hm2, 其中水田10.96万hm2, 占耕地面积的85.09%;旱田1.92万hm2, 占耕地面积的14.91%。平均每人占有耕地0.10 hm2;全年粮食总产量99.2万t。全市每年化肥施用量为11.8万t, 其中施用氮肥6.7万t、磷肥2.8万t、钾肥0.8万t、复合肥1.5万t。氮肥和磷肥占化肥总量的80.5%。农药施用量为1 100 t, 主要是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每年排放氨氮195.97 t (表1) 。

1.2 畜禽养殖

盘锦市有畜禽养殖小区59个, 规模化养殖场98家, 畜禽养殖量为1 226.8万头 (只) , 粪便年产生量为89.2万t。每年排放化学需氧量为14 623.82 t, 氨氮508.37 t (表1) 。

(t)

1.3 水产养殖

盘锦市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水产养殖基地, 如大洼县荣兴农场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盘山县胡家镇河蟹养殖基地、西安淡水鱼养殖基地等。淡水鱼养殖逾2.00万hm2, 河蟹养殖面积超过6.67万hm2, 对虾养殖逾0.67万hm2。2011年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84.4亿元, 渔业经济增加值41.6亿元, 水产品产量29.2万t。每年排放化学需氧量为1 137.99 t, 氨氮59.95 t。

2 农业污染的防治对策

由于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农业污染的治理成为一项难题, 不能简单套用城市和工业已普遍应用的环境治理手段, 必须运用新的环境管理理念和措施。

2.1 种植业

2.1.1 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

组织专家学者指导农民科学施肥。依据土壤条件、气候环境、作物种类以及生长期定量施肥和施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提高肥料利用率[1,2,3];帮助、指导农民平衡施肥, 倡导施用复合肥料, 使肥料中的氮、磷、钾等比例适当。使用过的或废弃的农膜应收集起来, 并集中处置, 防止残留的农膜产生其他污染[4,5]。

2.1.2 大力发展有机食品。

盘锦市将努力发展有机食品生产,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 全力抓好有机食品基地建设[6]。一是建立有机水稻生产基地, 目前已建成基地种植面积逾1.67万hm2。2015年前, 各有机水稻基地种植面积要达到4.00万hm2以上。二是建立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在盘山县、大洼县各建4个连片面积达6.67 hm2以上的有机蔬菜大棚生产基地。同时, 加大生态农业的科技攻关力度, 进行技术创新, 制订颁布生态农业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和认证管理体系, 以便大范围调动企业、农民和地方政府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7,8,9]。

由于有机农业生产中不施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合成物质, 不仅减少了农业种植产生的面源污染, 改善了水质, 形成了养分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体系, 而且提高了产品品质, 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

2.2 畜禽养殖

2.2.1 发展有机肥生产利用工程。

全市新建和扩建的有机肥厂共17家, 年产量58万t, 预计“十二五”期间处理各类畜禽粪便43.5万t, 可消减化学需氧量9 956.3 t、氨氮592.2 t。

2.2.2 实用型沼气工程。

全市新建和扩建的沼气工程共10家, 总规模3 500 m3, 年处理各类畜禽粪便15 283 t、尿液19 390 m3, 可消减化学需氧量96.9 t、氨氮1.5 t。

2.2.3 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

逐步增加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建设, 力争到2015年全市80%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

2.3 水产养殖业

加强水产养殖及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推动水产业科技进步。要注重水产基地的技术引进、创新工作, 变产业优势为科技优势, 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10]。使水产基地具有“孵化”功能, 培育新的水产科技企业。水产科技示范基地要积极引进国内水产高科技成果, 进行转化、吸收, 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带动水产业科技进步水平快速发展。发展农业清洁生产, 促进节能减排, 为水产养殖创建良好的环境保障。

摘要:农业污染主要是指在农业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中所产生的污染, 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且有超过工业和城市污染的趋势。通过对盘锦市农业污染现状的分析, 提出防治农业污染的对策, 以对农村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污染源,现状,防治对策,辽宁盘锦

参考文献

[1]廖少云.从美国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看世界农业的未来[J].中国农村经济, 1998 (5) :74-80.

[2]唐春福.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500问[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3]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中国生态农业实践与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4]宋秀兰.论农业清洁生产[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4) :361-362.

[5]王勇, 张昌楠, 陈阳.农业清洁生产浅析[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2007, 27 (4) :50-52.

[6]王勇.盘锦湿地主要植被类型研究及保护对策[J].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7, 31 (1) :42-43, 48.

[7]王梅, 王佳贤.浅析农业的“清洁生产”[J].经济问题, 2007 (3) :78-79.

[8]杨再鹏, 曹树祥.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J].化工环保, 2011, 31 (1) :47-52.

[9]党雪瑞.陕西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及实施措施的探讨[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10]刘长军.我市将建设十个有机食品基地[N].盘锦日报, 2009-10-27 (2) .

污染源现状 篇2

靖江市污染源普查现状分析及污染控制措施

摘要:江苏省靖江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组成部分,在综合实力快速攀升的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不可小觑.利用污染源普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本区域内的`污染物产生、排放特点及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工业污染得到重视的同时,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也不可忽视.它们共同作用,造成环境质量水、气、土壤(底质)中多项指标超标.并针对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的不同排放特征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作 者:仲冬梅 李金才 Zhong Dongmei Li Jincai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环境监测站,江苏,靖江,214500期 刊: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Journal: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年,卷(期):,28(3)分类号:X820.2关键词:污染源普查 社会经济统计 环境质量 工业污染 生活污染 农业污染

污染源现状 篇3

摘 要:我国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对土壤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镉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壤中镉污染现状及镉污染的危害,指出了土壤环境镉评价指标及我国对植物性食品中镉的规定;概括了土壤中镉污染的主要途径,并对减少土壤中镉污染途径提出了建议,以便更好地推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与治理技术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土壤;镉;危害;污染途径

中图分类号:S156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2.023

Analysis of Cadmium Pollution in Agricultural Soils and Analysis of its Aay of Pollution

PANG Rongli, WANG Ruiping, XIE Hanzhong, GUO Linlin, LI Jun

(1. Institute of Zhengzhou Pomology, CAAS/ Laboratory of Quality & Safety Risk Assessment for Fruit(Zhengzhou),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Zhengzhou, Henan 450009, China)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of our country, caused different degrees of pollution on soil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he problem of cadmium pollution has attracted global attention.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soil cadmium pollution and the harm of cadmium pollution in soil, and pointed out the evaluation indexes of cadmium in soil environment, and summarized the main ways of cadmium pollution in soil, 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or reducing cadmium pollution in soil. This will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il remediation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cadmium contaminated soil.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oils; cadmium; harm; pollution way

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以及农业生产中污水灌溉、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等,导致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逐步加剧。镉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5毒(汞、铅、镉、砷、铬)元素之一,同时由于镉在土壤中不易迁移,镉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土壤一旦受到镉污染就很难恢复,对镉污染土壤及修复的研究目前是土壤环境研究的热点[1-2]。

本研究拟从土壤镉污染现状及评价指标、土壤镉污染的危害及我国对植物性食品中镉的规定、土壤中镉污染的主要途径等方面着手,全面分析农业土壤中镉污染来源及其危害性,并对减少土壤中镉污染途径提出建议,以期为更好地推动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与治理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我国土壤镉污染现状及评价指标

1.1 土壤镉背景值

土壤背景值是指在未受或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自然土壤中的镉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全世界土壤中镉的含量一般在0.010~2.000 mg·kg-1,中值为0.35 mg·kg-1。由于我国不同区域地球化学条件差异显著,在我国各区域土壤中镉背景值差异较大,土壤中镉背景范围为0.001~13.400 mg·kg-1,中值为0.079 mg·kg-1,算术平均值为0.097 mg·kg-1,低于日本(0.413 mg·kg-1)和英国(0.62 mg·kg-1),95%置信度的置信区间为0.017~0.330 mg·kg-1 [3]。

1.2 土壤镉污染现状

现代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含重金属的化肥、农药等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这不仅使土壤肥力、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下降,而且重金属元素通过在农作物中的富集而影响农产品食品安全,从而间接危害人体健康。据统计,我国镉污染农田超过1.3万 hm2,涉及11个省市的25个地区[4],并且部分地区的镉污染已相当严重。2014年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公布了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报,公布了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公报指出,我国土壤环境状况令人堪忧,镉等重金属污染问题相对比较突出,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较重,北方土壤污染相对较轻,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也较为突出。镉含量分布呈现出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东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镉点位超标率为7.0%,其中,轻微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比例分别为5.2%,0.8%,0.5%,0.5%。我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5)》显示,我国有232万hm2重金属中重度污染或超标耕地。

1.3 土壤镉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的选择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关键,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将土壤各污染物限量值分为三级:一级标准是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而设置,镉限量值为0.2 mg·kg-1;二级标准是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而设置,镉限量值在pH值<7.5时为0.3 mg·kg-1,在pH值>7.5时为0.6 mg·kg-1;三级标准是为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而设置的土壤临界值,镉限量值为1.0 mg·kg-1(pH值>6.5)。此外,我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 5010—2016)规定,土壤污染物镉为基本指标,具体限量值应符合国家标准GB 15618的要求;《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2013)规定,镉限量值均为0.30 mg·kg-1(pH值≤7.5)和0.40 mg·kg-1(pH值>7.5)。

2 土壤镉污染的危害及我国对植物性食品中镉的规定

2.1 土壤镉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危害

镉在土壤中具有移动性差、毒性强的特点,因而,重金属污染土壤之后,就有可能导致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体内富集[5-6]。镉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当镉进入植物体内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通过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减弱植物体中的酶活性[7-8]、降低植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等途径来影响植物的产量、品质和安全,从而间接地危害人类的健康[9-10]。

2.2 土壤镉污染对人体的毒害作用

镉不是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主要通过影响人体的心血管系统而使人体免疫力下降。镉属于肺癌的致癌物之一,同时其还是典型的环境激素类物质,对人类生殖系统造成损伤,对胚胎发育也有一定的毒性。

2.3 我国农产品中镉的限制

我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中规定了和土壤相关的植物性食品中污染物镉的限量指标。

3 土壤中镉污染的主要途径

土壤中镉的自然来源主要是岩石和土壤的本底,人为来源主要是人类工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污染。

3.1 交通运输

公路源重金属对公路旁植物污染来说是主要的污染源,通过对路边重金属沉降种类相关分析表明,路边的交通造成的污染主要有铅、镉、锌等重金属。铁路旁镉、铅污染主要归结于货物运输(包括冶炼物质、煤炭、石油、建材、矿建等各种大宗工业物资)、火车轮轴以及车辆部件的磨损、牵引机车的废气排放等[11]。公路、铁路两侧土壤中的镉污染程度与距离路基的距离、交通流量、通车时间长短等有一定的相关性。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报(2014年)显示,在调查的267条干线公路两侧的1 578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20.3%,主要污染物为铅、锌、砷、镉和多环芳烃,一般集中在公路两侧150 m范围内。符燕[12]2007年研究表明,在陇海铁路郑商段路两侧300 m范围内,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我国潮土中镉背景值,综合污染指数为重污染,基本与距铁路的距离呈负相关,离铁路越近,污染指数越大。罗娅君等[13]2014年对成绵高速公路特征路段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时发现,在分析路段范围内Cd单项污染指数介于2.2~4.35,平均为3.18,污染等级为重度污染。陈黎萍等[14]研究表明,在川中丘陵区铁路沿线附近土壤中,镉总量较高,其化学形态主要以酸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为主,残渣态含量很低,说明在铁路沿线附近土壤中镉的生物活性和可迁移性较强。

3.2 农业投入品的使用

含镉肥料主要指磷肥以及一些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含镉生活垃圾为原料生产的肥料,大量长期施用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农田镉污染。生产磷肥的原料是磷矿石,磷矿石中除了含有一些营养元素外,同时也含有较高含量的镉。资料显示,磷肥中的镉含量因原料产地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加拿大为2.1~9.3 mg·kg-1,瑞典为2~30 mg·kg-1,荷兰为9~60 mg·kg-1,澳大利亚的磷肥镉含量高达18~91 mg·kg-1,美国为734~159 mg·kg-1,我国的磷矿含镉大多较低,所以磷肥的镉含量也较低,如广州市施用的磷肥镉含量为2~3 mg·kg-1 [15]。王美等[16]对肥料中重金属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过磷酸钙中镉含量高于钙镁磷肥,这与生产原料、生产工艺等有关,这些磷肥的大量长期施用必将导致土壤镉含量的积累。马耀华[17]1998年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地区的一些菜园土施肥前土壤中Cd的含量为0.134 mg·kg-1,施肥后上升到0.316 mg·kg-1。美国某橘园土壤Cd含量为0.07 mg·kg-1,连续施用磷肥36年后,土壤Cd含量高达1.0 mg·kg-1。由于长期施用含镉磷肥而导致了土壤中Cd的积累,同时增加了植物中Cd的质量分数[18]。因此,含镉磷肥被认为是农田镉污染的重要来源。

以畜禽粪便等为原料堆制成的有机肥中也含有较高的镉等重金属,长期连续施用也将造成土壤镉污染[19]。潘霞等[20]研究了畜禽有机肥对典型蔬果地土壤剖面重金属分布状况,指出施用猪粪、羊粪、鸡粪3种畜禽有机肥均可使重金属在土壤剖面呈现表聚现象,以设施菜地最为突出,Cd和Zn积累较为明显。叶必雄等[21]研究结果表明,牛粪集中施用区土壤剖面中Cd,Ni,Cu,Pb,Cr等重金属存在较为明显的淋溶下移性,长期施用不同畜禽粪便的不同土壤剖面Cd,Pb,Cr,Ni等含量变化差异明显。董志新等[22]在分析沼气肥养分物质和重金属含量差异时指出,沼渣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较高,是营养元素种类齐全的优质有机肥料,但沼气肥中也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农业利用有可能因植物富集而影响农产品食品安全。

农用塑料薄膜在生产过程中用到热稳定剂,而热稳定剂中又含有重金属镉,因而,随着塑料大棚和地膜覆盖技术的大量应用,在对低温季节和干燥地区的农业生产起到极大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可能使农用土壤中的镉积累,造成土壤质量下降。陈慧等[23]研究结果表明,覆膜种植方式下莴苣根际土壤中的重金属明显高于不覆膜种植方式,地膜覆盖能有效地降低重金属向地上部分转移。于立红等[24]在地膜中重金属对土壤—大豆系统污染的试验研究中指出,大豆各生育时期,高倍地膜残留量土壤和植株中Cd和Pb含量高于低倍残留,各生育时期各处理土壤中Cd含量为0.7~2.4 mg·kg-1,Cd含量均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Ⅱ级标准。

3.3 污水灌溉

使用污水灌溉农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但由于污水中可能会含有重金属等污染物,长期施用势必也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25-26]。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报(2014年)显示,在调查的55个污水灌溉区中,有39个存在土壤污染,在1 378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26.4%,主要污染物为镉、砷和多环芳烃。长沙市郊引用化工区污水灌溉,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极其严重,环保部门在某铅锌矿区监测分析结果显示,该矿水系沿岸耕地所产的稻米Cd含量为2.24 mg·kg-1,是对照点的3.7倍,属于“镉米”[27]。张萌等[28]在对太原市污灌区土壤镉存在形态与生物可利用性研究时发现,与太原市土壤背景值相比,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镉含量已达太原市土壤背景值的3倍,镉在土壤表层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分层,表明表层土壤有明显的镉累积,并且镉在表层土壤含量最高,随深度增加镉含量逐渐降低。艾建超等[29]研究结果表明,污灌区土壤镉含量超标,并且污灌区土壤耕作层中Cd的形态特征为可交换态>铁锰氧化态>碳酸盐结合态或有机结合态>残渣态。

3.4 污泥施肥

城市污泥中含有多种能够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如B,Mo等),但是污泥中也可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不同类的工业废水中,镉主要来源于矿业废水、钢铁冶炼废水等,长期污泥施肥也可导致土壤中镉含量的增加。黄游等[30]研究结果表明,污泥进入土壤后,土壤中镉和锌的生物活性与污泥的施加量成正比。有研究表明,不同区域城市污泥Cd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华南、西南、华中、华东、西北、华北、东北,这可能与工业密集程度、矿区类型及分布等有关[31]。徐兴华等[32]在污泥和水溶性重金属盐的植物有效性比较研究时指出,污泥中含有较高的锌、镉等重金属。

3.5 工况企业活动

镉往往与铅锌矿伴生,工矿活动可造成不同程度的镉污染。在冶炼废渣和矿渣堆放或处理的过程中,由于日晒、雨淋、水洗重金属极易迁移,以废弃堆为中心向四周及两侧扩散。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报(2014年)显示,在调查的70个矿区的1672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3.4%,主要污染物为镉、铅、砷和多环芳烃。姬艳芳等[33]在2008研究凤凰矿区耕地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属时发现,土壤中Cd含量高达10.70 mg·kg-1,大大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稻米中Cd含量也严重超标。周建民等[34]2004年在研究广东省大宝山矿区的尾矿和周边的土壤重金属时发现,尾矿附近的稻田土壤Cd平均浓度高达2.453 mg·kg-1。尹伟等[35]2009年调查佛山某矿区周边菜地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内有20%的土壤不同程度地受到镉污染。

4 控制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人类活动对全球土壤镉的输入量已大大超过自然释放量,同时被镉污染的土壤很难修复。因而,应严格控制土壤镉的来源,尤其是严格要求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做到不用未经处理的污水进行灌溉,不用污泥进行施肥,少用农用薄膜,杜绝不合格化学肥料或有机肥料,远离工厂企业和交通要道,严格控制土壤中重金属镉的输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类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欣,范仲学,郭笃发,等.3种微生物制剂对轻度镉污染土壤中菠菜生长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1):81-83, 87.

[2]曾祥峰,王祖伟.城市污泥中镉的去除试验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1):117-119.

[3]魏复盛,陈静生. 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J]. 环境科学, 1991(4): 12-19.

[4]郭明新,林玉环.利用微生态系统研究底泥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J].环境科学学报,1998,18(3):325-330.

[5]李岭,刘冬,吕银斐,等.生物炭施用对镉污染土壤中烤烟品质和镉含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4,29(2):228-232.

[6]杨亚丽,李友丽,陈青云,等.土壤铅、镉、铬对蔬菜发育影响及迁移规律的研究进展[J].华北农学报,2015,30(z1):511-517.

[7]赵本行,陈康姜,何楚斌,等.大豆作物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镉的富集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11):15-17.

[8]徐照丽,段玉琪,杨宇虹,等.不同土类中外源镉对烤烟生长及土壤生物指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4,29(z1):176-182.

[9]高子平,王龙,尹洁,等.镉污染来源对萝卜镉积累特性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11):37-41.

[10]高巍,耿月华,赵鹏,等.不同小麦品种对重金属镉吸收及转运的差异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10):55-59.

[11]林海,康建成,胡守云.公路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与分布[J].科学:上海,2014,66(4):35-37.

[12]符燕.陇海铁路郑州—商丘段路旁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与污染分析[D].开封:河南大学,2007.

[13]罗娅君,王照丽,张露,等. 成绵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4种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分布规律[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4(3): 283-287.

[14]陈黎萍,艾应伟,于燕华,等.川中丘陵区铁路旁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化学形态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20(5):552-556, 560.

[15]范洪黎.苋菜超积累镉的生理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16]王美,李书田.肥料重金属含量状况及施肥对土壤和作物重金属富集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2):466-480.

[17]马耀华.环境土壤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8-207.

[18]黄绍文,金继运,和爱玲,等.农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区域分异与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S2):540-548.

[19]茹淑华,张国印,杨军芳,等.鸡粪和猪粪对小麦生长及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5,30(z1):494-499.

[20]潘霞,陈励科,卜元卿,等.畜禽有机肥对典型蔬果地土壤剖面重金属与抗生素分布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2,28(5):518-525.

[21]叶必雄,刘圆,虞江萍,等.施用不同畜禽粪便土壤剖面中重金属分布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2):1708-1714.

[22]董志新,卜玉山,续珍,等.沼气肥养分物质和重金属含量差异及安全农用分析[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 (3):105-110.

[23]陈慧,卓开荣.覆膜种植下重金属在土壤-莴苣的迁移特征[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3):57-59, 66.

[24]于立红,王鹏,于立河,等.地膜中重金属对土壤—大豆系统污染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33(3):86-90.

[25]梁仲哲,齐绍武,和七红.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改良剂的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16,22(7):5-9.

[26]苏亚勋,王素君,赵立伟,等.天津市郊区果园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状况调查试验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6,22(6):20-22, 27.

[27]刘国胜,童潜明,何长顺,等.土壤镉污染调查研究[J].四川环境,2004,23(5):8-10, 13.

[28]张萌,毋燕妮,解静芳,等.太原市污灌区土壤镉存在形态与生物可利用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0):3276-3283.

[29]艾建超,李宁,王宁.污灌区土壤-蔬菜系统中镉的生物有效性及迁移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3):491-497.

[30]黄游,陈玲,邱家洲,等.污泥堆肥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6):1455-1458.

[31]郭广慧,陈同斌,杨军,等.中国城市污泥重金属区域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J].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0):2455-2461.

[32]徐兴华,马义兵,韦东普,等.污泥和水溶性重金属盐的植物有效性比较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 (6):51-54.

[33]姬艳芳,李永华,孙宏飞,等.凤凰铅锌矿区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的行为特征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6):2143-2150.

[34]周建民,党志,司徒粤,等.大宝山矿区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6):1172-1176.

崂山区污染源现状及防治对策 篇4

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至今已经开展30多年了, 但是国家对于全国的污染源底数并不清楚。由于这个污染物排放“底数不清的问题”, 严重影响到环保工作和环保事业的发展, 所以国家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崂山区污染源调查工作便是在国家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背景下展开的。对区域水环境和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的研究已成为环境保护的研究热点[1,2,3,4], 崂山区作为青岛市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和风景名胜区, 对其污染源状况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十分重要。通过对崂山区辖区内的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的详尽调查, 从而对崂山区的环境污染状况有了较为全面、具体的了解, 获得了该区域污染状况的第一手数据资料, 为区域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规划工作提供了科学有力的依据。

2 基本情况

2.1 区域概况

青岛市崂山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 青岛市东南部, 东、南濒临黄海, 总面积389.34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103.7公里。该区域属暖温带季风性型大陆性气候, 历年平均降水量849.9mm。域内东部为崂山山脉, 山地切割剥蚀地貌, 土壤为棕壤土。崂山区域内有河流17条, 小型水库24座, 总库容约2000万立方米。崂山区下辖中韩、沙子口、北宅和王哥庄4个街道, 146个社区, 常住人口22.39万人。崂山区现有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崂山风景区3个国家级的政策性区域, 其中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区会聚了在世界上有较高知名度的海尔集团、朗讯公司等大型企业。

2.2 污染源调查方法

崂山区污染源调查是严格按照《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要求下, 逐步开展进行的。以2007年的基数为准, 主要从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这几个方面对崂山区污染源进行全面拉网式清查、普查、核查。

清查摸底工作是普查工作的基础。通过区统计、工商等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料建立了全区普查基本名录底库;以基本名录库为基础, 通过进一步核实, 确定普查名录库。对进入普查名录库的每一家单位进行实地调查, 收集基础数据, 填报基础调查表;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方法, 对每一分普查表格进行严格核对、计算。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崂山区各街道污染源普查数量

在对崂山区域内污染源普查中, 工业源主要包括重点工业源和一般工业源, 生活源污染源主要包括住宿餐饮业、居民生活服务业, 农业源主要包括农业种植地、蓄禽养殖、水产养殖。

从表1可以看出, 崂山区工业源主要集中在中韩街道和沙子口街道, 其中中韩街道工业重点源有264个, 占崂山区工业源总数的51.56%;沙子口街道工业源个数有52个, 占崂山区工业源总数的10.16%;王哥庄街道和北宅街道是崂山区饮用水水源地主要分布地, 由于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政策的影响, 限制了这两个街道工业经济的发展, 因而工业源分布较少。这两个街道工业工业源个数均只占工业源总数的2%左右。生活源各街道的所占比例分别是:中韩街道为52.81%, 沙子口街道为12.34%, 王哥庄街道为19.22%, 北宅街道为8.59%, 中韩街道生活源所占比例仍为最高。这说明中韩街道作为崂山区经济发展中心, 工业和商业均较发达。崂山区农业源分布较匀, 水产养殖企业主要集中在沙子口街道。

3.2 各街道污染物排放量对比

根据污染源普查结果, 对崂山区辖区内四个街道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中韩街道污染物排放量最大, 北宅街道污染物排放量最小。其中, 工业源分布较多, 人口密度大的中韩街道与沙子口街道污染物排放量各项指标均大于王哥庄街道和北宅街道, 其中中韩街道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大于其他街道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这与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坐落在中韩街道有关, 污染源分布比较集中。SO2排放量中, 沙子口街道所占比例较高, 这与沙子口街道分布有热电企业和玻璃制造企业有关, 这两个行业SO2排放量均较大。

废水排放量与COD排放量各街道均是生活源大于工业源, 这是由于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远大于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缘故。这说明加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的建设是崂山区污染防治首要任务。中韩街道和王哥庄街道工业源SO2排放量和烟尘排放量大于生活源排放量, 而北宅街道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远小于生活源排放量, 这是由于北宅作为崂山区饮用水水源地重点保护区域, 工业源非常少, 有污染物排放的就更少。

3.3 废水排放去向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崂山区2007年废水排放量为1685.8万吨, COD排放量为7825.8t, NH4-N排放量为824.8t。其中排入李村河318.3万t, 排入黄海1020.5万t, 排入崂山水库202.3万t, 排入污水处理厂144.7万t。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和北宅街道由于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也没有相应的污水管网, 居民生活污水均直接排入环境, 这对辖区内和河流造成一定的污染。

4 对策与建议

4.1 合理规划, 特色发展

崂山区作为青岛市的饮用水水源地和风景名胜区所在地, 在工业发展上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在长远发展规划上, 应根据青岛市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 结合崂山区总体规划, 全面整顿、搬迁和改造区内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淘汰位于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工业企业。根据崂山区特点发展生态旅游业。在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同时, 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污水管网建设。

4.2 加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 保护沿海域环境

崂山区东面、南面均濒临黄海, 海岸线长达103.7公里, 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 部分生活污水排入环境, 最终排入黄海。因而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 逐步提管网污水收集率, 争取早日实现生活污水、工业废水100%全部排入污水处理厂, 完全达标排放。

4.3 加强对工业污染排放的监管, 倡导清洁生产

倡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清洁生产, 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加强对现有工业企业内部处理设施的监测和监管力度。进一步推动辖区热电企业脱硫设施和脱硝设施建设, 要逐步改造、合并或撤销原有小规模供热站, 小型锅炉, 代之以大型区域集中供热站。

4.4 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面源污染

崂山区分布着一定量的农业源, 畜禽养殖业污染和种植业农药、化肥施用带来的污染对环境恶化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尤其在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方面, 通过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对分散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综合整治和规模化养殖等措施[6,7], 减少面源污染对水库水质的影响。

摘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中国当前许多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大背景下, 在对崂山区污染源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基础上, 通过对污染物的分布和排放情况的对比研究, 对崂山区的环境状况有了较为全面详细的了解, 为崂山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污染防治对策。

关键词:崂山区,污染源普查,排放量,防治对策

参考文献

[1].夏晓树, 张松.贵州省试点污染源调查分析及治理对策.贵州水力发电, 2006, 20 (2) :8~10

[2].吴晓龙, 赵坤宇.佳木斯市四丰山风景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对策.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9, 33 (1) :63~64.

[3].王裕东, 倪普仁, 罗华铭.区域工业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环境科学, 2003, 16 (4) :53~57

[4].屠鹤鸣, 韩昌来.上海市污染源普查分析与治理对策.水系污染与保护, 2002, 1:37~40.

[5].王杰.污染源的调差分析评价.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 1:47~49.

[6].陈冰.铁岭地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及防治对策.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 3:45~47.

我国水体污染现状 篇5

摘要:自从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以来,随着科学和经济的发展,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伴生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没有充分考虑环境容量的问题,致使目前我国大部分水体已被严重污染。水污染已成为制约和困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治理被污染的水环境和防止水资源进一步被污染,已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我国水资源分布、水污染现状、水污染治理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然而我们并没有保护好我们珍贵的水资源,目前,我国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一、我国水资源分布

我国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人均和地均拥有量少。我国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其中河川径流约占94%,约占全球径流总量的5.8%,居世界第6位。平均径流深为284mm,为世界平均值的90%,居世界第7位。可见,我国的水资源量还是比较丰富的。然而,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每年占有的河川径流量不足世界平均值的1/4。我国地域辽阔,平均每公顷耕地的河川径流占有量约28320m³,为世界平均值的80%。所以,我国水资源总量与需求不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以占世界7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着世界上22%的人口。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总的来说,南方水多、人多、地少;北方地多、人多、水少。南方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1%,北方的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的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7.5%,而人口和耕地却分别占到全国的34%和39%。南方和北方相比,前者人均水量为后者的4.5倍。

二、我国水污染现状

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处于一个相当严重的局面。根据水利部1997年的统计,全国河流中,污染河长,已占总河长65405km的42.7%。与1984年相比,十几年来受污染河流的长度翻了一番。10多年过去了,2008年中国环境质量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浙闽区河流水质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海河、辽河、淮河、巢湖、滇池、太湖污染严重,七大水系中,不适合作饮用水源的河段已接近40%,其中淮河流域和滇池最为严重。工业较发达城镇河段污染突出,城市河段中78%的河段不适合作饮用水源;城市地下水50%受到污染,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危害。

1、河流污染

水利部门对全国10万公里河流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90%以上的城市水污染严重。水体中的Hg经微生物的作用,能够转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会使藻类植物改变颜色、海鱼大量死亡。不仅仅是Hg,其他大部分重金属如Pb、Cr等也和即一样会危害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汞在水中转化成甲基汞后,富集在鱼、虾体内,人若长期食用了这些食物就会危害中枢神经系统,有运动失调,痉挛、麻痹、语言和听力发生障碍等症状,甚至死亡。生物的富集作用是指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这些污染物一般的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不易排出。因此生物的富集作用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

2、湖泊污染

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多数湖泊的水体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在几大湖泊中,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尤以太湖、巢湖和滇池污染最为严重。太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质尚好,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轻污染,特别是1987年以后,污染趋势更为严重,水体中有机污染指标和水体富营养化指标升高。滇池在20世纪70年代水质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到了90年代,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

3、地下水污染

全国195个城市监测结果表明,97%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40%的城市地下水污染有逐年加重趋势。地下水超采与污染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水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加剧了对地下水的开采,使地下水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位的下降又改变了原有的地下水动力条件,引起地面污水向地下水的倒灌,浅层污水不断向深层流动,地下水水污染向更深层发展,使地下水污染的程度不断加重。

4、海洋水污染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与上年相比,水质略有上升。近海大部分海域为清洁海域;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四大海区近岸海域中,黄海、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渤海水质一般,东海水质差。北部湾海域水质优,黄河口海域水质良。海洋水污染情况对我国海上渔业有很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自1980年以来,共发生赤潮300多次,其中1989年发生的的一次持续达72d的赤潮,造成经济损失4亿元,仅河北黄骅一地6666.67hm²对虾就减产上万吨。1997年10月至1998年4月发生在珠江口和香港海面范围达数千平方公里大赤潮,给海上渔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也是数以亿计。

5、工业污染

工业生产所排放的污水是水环境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虽然其排放量要比生活污水少,但是其危害要比生活污水大得多,如果这些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到自然水体中,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工业污染主要集中

在少数几个行业,造纸、化工、钢铁、电力、食品、采掘、纺织等7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总量的4/5。造纸和食品业的COD排放量占COD排放总量的2/3,有色冶金业的重金属排放量占重金属排放总量的近1/2。工业污染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侵害。污染主要是由生产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及各种噪音造成的,可分为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废渣污染、噪音污染。

三、水污染治理

1、水体自净

水体中污染物浓度自然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水体自净机制有3种。一是物理净化。物理净化是由于水体的稀释、混合、扩散、沉积、冲刷、再悬浮等作用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二是化学净化。化学净化是由于化学吸附、化学沉淀、氧化还原、水解等过程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三是生物净化。生物净化是由于水生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

水体自净的3种机制往往是同时发生,并相互交织在一起,哪一方面起主导作用取决于污染物性质和水体的水文学和生物学特征。水体污染恶化过程和水体自净过程是同时产生和存在的。但在某一水体的部分区域或一定的时间内,这2种过程总有一种过程是相对主要的过程。它决定着水体污染的总特征。因此,当污染物排入清洁水体之后,水体一般呈现出3个不同水质区,即水质恶化区、水质恢复区和水质清洁区。

2、采取防治措施

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两个方面。清洁生产是国内外二十多年环境保护工作经验的总结,它着眼于全过程的控制,具有环境和经济双重效益。推行清洁生产,是深化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坚持分散治理和集中控制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污染源,如家庭污染源的污染物种类基本相同,有些污染源的污染物种类又有很大区别,如造纸废水和电镀废水就大不一样。对家庭这样的污染源就应该采取集中治理的方法解决污染问题;而对于那些有特殊污染物的污染源,则必须采取分散治理的方法。当然,有些污染源,如造纸废水,如果几家造纸厂相距不远,就可以几家联合投资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实施由分散治理到相对集中治理。

提高废水处理技术水平。工业废水处理正向设备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用以进行沉淀和曝气的大型混凝系统也在不断地更新。近年来广泛发展起来的气浮、高梯度电磁过滤、臭氧氧化、离子交换等技术,都为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特别是,目前废水处理装置自动化控制技术正在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这在提高废水处理装置的稳定性和改善出水水质等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中国对城市污水所采用的处理方法,大多是二级处理就近排放。此法不仅基建投入大,而且占地多,运行费用高,很多城市难以负担。因此,有效提高中国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水平,是一项紧迫而有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宜菲.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5):187-188.[2]赵丰,黄民生,戴兴春.当前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生态修复技术初探[J].上海化工,2008,33(7):27-30.[3]高延耀,陈洪斌,夏四清,等.我国水污染控制的思考[J].给水排水,2006,32(5):9-13.环境保护学课程论文

题目:我国水体污染现状

系别:地球科学与资源系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班级:09级四班

姓名:韩苗

建筑噪声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篇6

关键词:建筑;噪声污染;现状;治理措施

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崛起,使得施工噪声污染也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从施工单位、施工现场以及全民参与这几个方面着手,对设备、工艺、管理、监测等进行规范,保证施工的文明和科学,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降低城市噪声污染。

一、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特点

1、间歇性

建筑施工噪声多为间歇性噪声,如桩机完成一个桩基础(从第一锤开始到桩到位)大约需10min,搅拌机搅拌一次大约需8min,运输车辆的通行。

2、强度大

噪声属于物理污染,是能量污染,能够叠加,并且是按能量相加的。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源多,叠加的噪声声级大,故产生的噪声污染的强度大。

3、范围广

每一个建筑施工场地同时会有多种机械设备工作,总体来看噪声污染源集中在施工场地内,但由于目前建筑物普遍较高,所以造成的污染范围广。

4、污染源的复杂性

建筑施工噪声排放强度与机械种类、人为因素、施工阶段和工艺水平等诸多因素相关,加大了防治的难度。

二、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现状

一是施工机械设备工艺老化,适应不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产生高噪声污染,施工单位不淘汰或不更换新型设备,使得一些机械“带病”运转,产生高声级噪声污染环境。

二是施工场地布局不合理,大多数露天施工,往往不设置隔声、吸声、消声等声屏障,使得建筑施工噪声直接向周围环境排放,产生强烈的建筑施工噪声污染。

三是在施工过程中,燥声监测与工程监理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不能保证对建筑施工噪声的有效监督管理。不能及时发现施工噪声超标准污染现象,造成一些施工场地的噪声污染恶性循环。

四是一些施工单位唯利是图,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一味追求利益,无视法律,不分时断,随意施工,产生超标施工噪声,严重干扰周围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

三、提高建筑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

1、对项目审批严格把关

在建筑施工现场,部分机械设备是处于相对固定状态的,如升降机、吊车等,因此在进行项目审批的过程中,必须对施工单位提出要求,就是合理的布局设备,使其距离噪声敏感区较远。或者是对临时性封闭结构做加盖处理,将不良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除此之外,就是重视运输车辆造成的噪声污染,并要求车辆将消声器安装,对于工地进出大门的选择,应该尽可能靠近主干道,将对人们的影响降到最低。

2、合理制定作业时间

在施工现场超出规定时间带作业的一般是混凝土连续浇注,而且噪音的强度非常大,如在夜间作业噪音尤为突出。为了有效控制施工单位夜晚连续作业,就应该严格控制作业时间,特别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噪声施工作业时,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的规定,禁止夜间(22:00~6:00)施工,如有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告示附近居民。

3、对生产技术积极的改进

一是将现场外部作为生产作业的主现场,将现场的作业内容和作业量尽可能地减少和降低,由于制作成品和半成品时会产生噪声,能够完成于车间和工厂的尽可能在施工现场外部完成,例如混凝土的搅拌、加工金属材料以及木材等,以实现非现场作业为主。二是保证施工现场维护结构全封闭性,加强使用新型的隔音围护,将施工噪音尽可能地消除和降低。三是对作业技术进行积极的改进,将先进的材料和设备引进,将作业噪声最大限度的降低,或者是选择配备有消声的机械设备,或是在施工现场搭建作业棚,有效的预防和降低噪音的扩散。

4、重视并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

为了对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情况进行及时的预防和控制,就必须对噪声的波动情况进行实时的掌握,并由专人负责现场的噪声监测和管理,当噪声值超出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则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控制,避免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

5、积极淘汰落后设备改进更新技术

加快設备更新换代,淘汰落后设备改进更新技术机械,就是从声源上控制噪声,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和工艺,在声源处根据声源特点安装不同类型的噪声消声器,如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等。完善建筑施工机械的产品噪声标准,并严格执行这些标准积极推行技术改造,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对达不到噪声标准的不予市场销售,确保低噪声设备和工艺的推广使用。

6、严格控制人为噪声

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叫喊,限制高音喇叭的使用,最高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凡是学校、医院、养老院等附近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10 点到次日早6 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同时要从声源上控制噪声,就是要进一步完善施工机械的产品噪声标准,并严格执行这些标准,这是防治噪声污染的最根本措施。

7、科学防治施工噪声污染

推行施工噪声降噪的实用技术,条件允许的可安装消音、吸音设备,如使用纤维材料、颗粒材料等吸声材料,在打桩机、搅拌机等高噪声施工机械周边设施吸声屏,可降低噪声15dB(A)左右;另外,对施工设备也可以屏蔽降噪,使用隔声性能好的隔声构件将施工机械噪声源与周围环境隔离,以减少环境污染范围与污染程度,如用砖砌成的隔声间,隔声量可达30~50dB(A)。建筑部门应根据噪声特点和经济能力,科学地防治噪声污染。

8、完善法律法规的规定

将建筑施工噪声的法律责任的承担者调整为建设单位,而不再是具体承担施工任务的建筑企业,这样就可以落实建设期的义务,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要求相一致,实现环保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权力、义务的一致,共同来解决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同时,环保部门在查处违法夜间施工行为时,就能顺利地解决在取证、送达和执行等环节面临的困难,提高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效率。

9、加强公众监督

施工场界周围的居民和群众有权在施工前了解施工时可能发生噪声污染情况,施工单位应听取当地公众的意见,接受公众监督。对公众提出的合理要求及投诉意见要理性对待,加强责任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地都在加紧建筑工程的建设,但是建筑施工不能以噪声扰民为代价。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对于建筑噪声污染,即要加强监督,强化防治措施,也要进行理性认识与对待。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地方法规,采取得力措施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环境,尽量减少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使整个施工过程在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下,严格按施工程序办事,真正做到文明施工。

参考文献:

[1]陆志成.探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J].河南科技.2013(09)

[2]张福宏.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6)

[3]李玉春.建筑噪声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3(04)

[4]卢琦星.建筑施工噪声衰减规律与达标距离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07)

宿州市农业污染源现状及防控对策 篇7

1 宿州市农业发展现状

宿州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 农产品资源充裕, 粮、棉、油、水果、蔬菜产量均位居安徽省前列, 也是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 境内有全国最大的连片水果产区 (尤其是砀山酥梨) , 辖区内灵璧、泗县是全省畜牧业养殖大县。全市已培育出特色农业基地逾200个, 其中无害化瓜果蔬菜基地18个、省级标准化基地2个、实际标准化基地16个、县级标准化基地30个[1]。由于不同地区的区位条件不同, 因而各地着重发展的产业也不同, 宿州市又催生发展了优势产业专业村, 如农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特省园艺专业村等[2]。一些区域还发展了名牌产业, 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如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香稻米、砀山酥梨、永安土豆、孙圩子胡萝卜、泗县大路口粉丝加工、萧县官桥镇的葡萄、灰古镇八张村的棉花加工、砀山县城关镇的黄桃等。目前, 宿州市有特色农业专业核心示范村164个, 与省内外超过130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对接, 产品热销周边大中城市[3]。201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360亿元, 粮食生产总产量为400.2万t, 位居全省第4位, 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为550亿元, 位居全省前列。

2 宿州市的四大主要农业污染源

近年来, 随着农业、工业现代化的提速, 宿州市的农业环境污染形势严峻。根据2009年全市首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取得数据的结果, 当前宿州市农业污染源主要来自以下4个方面。

2.1 农药、肥料的污染

2010年宿州市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为复合肥料55万t、尿素13万t、过磷酸钙12万t, 其中氮肥施用量达到11.3万t。氮肥的滥用必然会导致土壤酸碱度 (p H值) 下降, 土地酸化就会使土壤的出产率大大降低。宿州市每年使用农药达615 t, 低的为300 kg/hm2, 高的为400 kg/hm2, 大部分残余的药液会随着农作物进入水体、土壤和农产品中, 被作物吸收的比例为30%~40%[4]。另外, 宿州市农民农业生产中以使用杀虫剂为主, 其中尤其是甲胺磷、敌敌畏毒性较高的品种较多。

2.2 畜禽的粪便污染

宿州市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10年全市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约3 600家、养牛场12家、养鸡场100家, 年出栏生猪220万头, 存栏奶牛1 600头, 存栏肉牛10 000头, 蛋鸡存栏200万只, 肉鸡存栏430万只, 蛋鸭肉鸭存栏1 000万只。猪、牛、鸡、鸭每年总出栏量达6 000万头 (只) 。规模化养殖年产生污染物总量COD约7万t、NH3-N约6 000 t、总磷约3 000 t。由于宿州市的畜禽养殖业还处于初级散养或半集团化养殖水平, 所以对饲养物的粪便缺乏处理能力。以养猪为例, 2010年宿州市全年生猪出栏432.12万头, 根据《宿州市养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 计划到2020年宿州市年出栏商品猪要达到800万头, 每年排放的粪水、粪便随意倒入河流或随意堆放, 由于猪粪尿混合排出物的化学需氧量浓度最高可达近100 g/L, 细菌总数可达104~105个/m L数量级, 高浓度的畜禽有机污水可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从而对地下水的溶解含量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3 农膜污染

2011年宿州市粮食种植面积为79.99万hm2, 每年有2 860 t的农膜投放到农田, 且使用量还在逐年增加。目前, 宿州地区使用的农膜绝大部分为不可降解塑料, 其中的高分子化合物属极难降解物质, 而且这类物质还不受细菌等生物腐蚀, 在自然条件下降解非常困难。农膜本身很容易破损, 循环利用率不高, 每年就会有新的、大批量的农膜丢弃在土壤中, 必然会降低土壤的渗透性, 阻碍农作物根系生长, 降低作物产量。

2.4 废弃物污染

近几年来, 随着宿州市养殖业集约化的加速, 每年都会产生庞大的农业废弃物。2010年产生农作物秸秆1 048万t, 蔬菜废弃物135万t, 年排放畜禽养殖污水23.8万t, 排放畜禽粪便6万t。宿州市户籍人口638.9万人, 常住人口为535.29万人, 其中乡村人口占79.97%, 由此每年产生的农村生活固体垃圾就达78万t。生活垃圾是疾病传染源扩散的源头, 极易造成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

3 农业污染的防控对策

3.1 引导农业生产向循环经济经营模式转变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社会经济活动准则为减量化 (Reduce) 、再利用 (Reuse) 、再循环 (Recycle) [6]。目前, 宿州市大力推广的发酵床养猪技术就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 实现农业产业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了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污染物排放, 该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不仅增加了经济运行效益, 而且提升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质量。

3.2 建立合理补偿机制

2011年宿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 720元, 低于全省平均6 232元的收入水平。因此, 相对于农业大市的宿州市来说, 还无法收取“污染收费”。应建立激励型补偿机制, 实行“谁受益谁付费、谁治理 (保护) 补偿谁”, 以打破“先污染后治理”的初级发展模式。

3.3 加大法规政策的执行力度

对于一些种、养植业大户, 要做好《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增强种、养殖户的环境保护意识。此外, 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与环保、农委、工商等部门联合出台整治畜禽养殖业污染实施的有关方案等, 合理引导, 分类管理, 加大违法违规排放、乱排放的处理力度, 同时要加大监管措施, 防止出现“污染—治理—再污染”现象的反弹。

摘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述当前宿州市的农业污染源现状, 并提出防控对策, 以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污染源,现状,防控对策,安徽宿州

参考文献

[1]吴良栋, 许建.宿州:特色农业打造农业强市[EB/OL]. (2007-03-16) [2012-03-06].http://www.sxtechan.com/info/shownews.asp?newsid=6504.

[2]周建设.宿州市做强特色农业块状经济[N].安徽日报, 2009-01-21 (1) .

[3]贾蕊, 陆迁, 何学松.我国农业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 8 (1) :59-63.

[4]章力建, 朱立志, 蔡典雄, 等.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中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及模式[J].农业技术经济, 2005 (3) :2-5.

[5]李红.加快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J].财会月刊, 2005 (15) :63-64.

中山市工业废水污染源现状调查 篇8

工业污染源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问题备受关注[1], 中山地处珠江口, 在这一重要经济区域与流域, 污染物形成了点、线、面源污染共存。本文对中山市污染源产排污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为有效地进行环境管理, 建立污染源数据库, 控制和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依据。

1工业废水污染源调查

1.1调查对象和时间

重点源 (中山市省市级重点污染源) 和非重点源 (中山市所有参与统计的污染源中除去重点污染源的部分) 。基准时间为2006年, 延至2007年, 重点源全部采用实测数据, 非重点源个别没有实测数据的参照历史数据, 没有历史数据的根据历史相关记录估算, 再根据排污系数校核 (排污系数是指不同行业的单位产量的基本排污量) [2]。

1.2调查结果分析

1.2.1工业废水污染源的分布分析

参与统计的工业废水污染源有442个, 工业总产值为3922513.3万元, 工业用水总量为16813.1677万吨, 废水排放量为8996.5326万吨。具体情况见表1。

注:统计时间为2007年, 产值数量来源与统计局, 工业用水总量和污染源个数来源于广东省中山市环境统计快报。

1.2.2不同行业排污情况分析

污染源不同行业的排放情况见表2, 调查期间排放废水最多的行业是纺织业, 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均超过总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的1/3以上。

注:统计时间为2007年, 不同行业废水排放量、COD、氨氮和污染源数量来源于广东省中山市环境统计快报。

2结论

中山工业废水污染源的分布不均匀, 工业强镇污染源数量相对多, 工业废水污染源集中在纺织、线路板等行业。尤其纺织业中的印染、洗水厂, 是造成工业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林进, 吴红梅.深圳市宝安区工业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环境, 2006, S (1) :117~118.

污染源现状 篇9

1 污染的现状

1.1 粪便污染

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是畜牧业污染的主要污染源。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产生量很大, 据现场普查估算和许多资料显示:一头猪一年排放粪便1 500 kg, 每天排放的污水相当于7人生活产生的污水;一头牛每天排放的污水BOD就有7.15 g。这些污染物量大而集中, 大多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直接还田、堆积、排放, 势必对周围的环境的水体、土壤、空气和农作物造成污染成为公害, 成为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

1.2 水质污染

畜禽尿液、冲洗场地的污水雨水冲刷粪堆、畜牧场和加工厂的污水也是重要的污染源。这些污水中生物指标、高浓度的氮磷, 排入当地的河流和水坑中, 造成水质的不断恶化和水体营养化。污水排入当地河流中, 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排入水塘中, 造成水中大量水生生物死亡。时间一长恶臭和蚊蝇孳生, 与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不协调。畜禽粪便污染物不仅污染地表水, 其有毒、有害成分逐渐进入地下水, 严重污染地下水。使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减少, 水质中的有毒成分增多, 严重时使水体发黑、恶臭失去使用价值。

1.3 恶臭污染

主要来自畜禽粪便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恶臭和有害气体及携带病原微生物的粉尘包括一氧化碳、硫化氢、沼气粪臭素等。家禽粪便中20%~30%的氮为氨态氮, 易挥发, 这些气体不仅对养殖场周围的居民造成危害, 也对动物本身的健康不利, 这也是目前集约化养殖场多发传染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废气加剧了空气的污染和土壤酸化, 增加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1.4 重金属元素及兽药污染

现代畜禽生产过程中为了促进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抑制有害菌, 长期大量使用各种微量元素、添加剂, 如硒、铜、锰、砷等, 某些微量元素被动物吸收的比例很少, 更多的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其中铜、锌在粪便中排泄量占总排量的95%以上, 只有微量从尿中排出, 所以粪中铜和锌含量较高。高铜、锌的粪使用在农田中不仅抑制作物的生长而且通过作物的蓄积影响人类的健康。兽药、激素、消毒药品的使用同样是一种重要的污染源。

2 解决的有效方式

近两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环境保护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山东省家禽业养殖布局与监督管理规范 (试行) 》、《山东省家禽养殖污染物无害化处理与监督管理规范 (试行) 》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贯彻和实施, 制定的一系列养殖场建设标准, 把养殖场治污、排污设施的建设列为首位。

2.1 养殖场标准化建设的示范带动

畜禽养殖业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现阶段许多养殖场多分布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地区, 既污染了环境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又破坏了城市景观。所以在新的养殖场再建之前应从环保的角度出发, 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保持适当的规模, 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之路。要避开城镇、工矿等人口密集地区, 同时应当远离江河及地下水源, 要充分考虑养殖场的规模数量以及粪尿、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处理和良性循环利用等。结合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机, 合理规划养殖场、区。利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 鼓励和引导养殖场依照行业标准, 在布局选址、场舍建设、处排实施、处排工艺等方面进行场地的扩建和改建。现扩建中的邹城市宏泰生猪养殖场标准化基地建设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邹城市宏泰生猪养殖场列为农业部、发改委生猪标准化场地改、扩建项目, 该场以生产无公害生猪为标准在猪舍科学合理规划布局, 通风环保, 在猪舍四周栽植了绿化树木, 猪舍间隙种植了绿化草坪, 即降低了夏季的猪舍温度又美化了环境净化了空气。实施净道、污道分开, 建设两个50 m2沼气池, 所产生的沼气用于取暖、做饭、照明、发电等。建设了多级氧化池、粪便储蓄沉淀池等多个处排设施。

2.2 利用营养调控措施, 配制合理饲料, 添加微生态制剂

准确测定畜禽营养需要和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 配制出不同生产阶段和不同生产目的畜禽饲料减少养分的过多供给。

2.2.1 配制低蛋白平衡日粮

按照理想蛋白质模式配制符合动物营养需要的低蛋白质平衡日粮, 可以节省蛋白质饲料资源, 降低饲料成本和减轻养殖业粪便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2.2.2 配制低磷日粮

有关资料显示的氮磷消化率的试验, 在不影响畜禽对磷的营养需要的条件下, 降低磷的配制比例能有效的改善畜禽排泄物中磷对环境的污染。

2.2.3 适量添加粗纤维

饲料中添加粗纤维减少尿中尿素的浓度, 据许多资料表明, 日粮中非淀粉多糖含量较高时, 一部分排泄物中的氮可由尿中尿素转化为粪中的细菌蛋白, 为大肠微生物提供生长需要的营养, 从而减少血液中尿素的含量。当尿素转移到大肠时会被细菌尿素酶转化成氨, 用于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减少氨的排放。

2.2.4 合理选用酶制剂

饲料酶制剂是一种新型、高效、无毒副作用的环保型饲料添加剂, 可以补充动物不足的内源消化酶和机体不能分泌的一种外源消化酶。促进对养分的消化以及对肠道消化环境的改善, 从而提高养分的消化率, 节约能量和蛋白资源, 改善动物的生产技能, 降低动物生产成本。同时使用酶制剂减少使用兽药、饲料添加剂, 从而降低了畜产品的药残和重金属的排泄量。由于微生物制剂有抗腐败和分解转化有害物质的功能, 其中的光合菌对粪臭素进行有效的分解降低以致消除畜禽粪便及圈舍的恶臭气味。固氮菌控制氨气的自然释放, 从而阻止粪臭素的生成, 有效抑制蚊蝇孳生, 改善环境, 克服养殖场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3 改进饲养管理模式, 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

2.3.1 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的循环模式

在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产模式、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现代技术, 实行无废物和无污染的生产模式。邹城市食用菌研发中心探索了一套很好的模式: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堆 (一定比例混合堆积发酵固定时间) →食用菌种植 (转化了粪便和秸秆) →食用菌采收完废料 (含有大量的粪、化肥、秸秆) 转入采煤塌陷地治理土地中 (改良土质、增加肥力) →在治理改良的土地种植牧草、经济林木→牧草养畜、发展林下畜牧业。

2.3.2 采用多阶段饲养法

多阶段饲养是根据畜禽不同的营养需要划分不同的阶段, 再根据不同的营养需要进行饲养, 畜禽随着时间和体重的增加其营养需要也发生了变化, 经过调整饲料配方可有效的满足营养需要, 减少对氨基酸和磷的过量摄入, 从而减少过量排放。同时在各阶段严格按照兽药、饲料管理的规定使用。

2.3.3 采用新型环保养猪技术

污染源现状 篇10

1 广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当前农村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

农村长期进行农业生产, 没有集中供水, 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设施, 缺少基础设施建设, 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严重滞后, 到2011年底, 全区1026个乡镇中, 只建好1个污水处理厂, 7个污水处理装置, 乡镇处理率仅0.28%, 而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呈现递增趋势, 绝大部分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而任意排放, 村庄呈现出污水乱泼洒、沿街随处流的现象, 严重污染农村地区的居住环境, 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质量, 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

1.2 农村垃圾污染问题

当前, 全区农村垃圾呈现产生量大、成分复杂和危害严重化等特点, 按人均日产生活垃圾0.45㎏/天测算, 全区村镇垃圾年均产生量约745万t, 由于农村缺少垃圾箱或垃圾箱放置不合理, 农民将垃圾就地堆放、填埋、焚烧, 甚至就近丢到河里, 饲养动物产生的粪便更是无人处理, 呈现出“脏乱差”的景象, 更有一些城镇产生的生活垃圾运往农村进行填埋处理。一些农村被垃圾包围, 不仅污染土地, 也污染水源。

1.3 农村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污染问题

在传统养殖业中, 一家一户作为养殖的主体, 牲畜的粪便尿液等用来积肥, 直接回田, 增加土壤肥力。近年来, 广西养殖业迅速发展, 2011年全区生猪规模养殖业比重达到60%, 肉鸡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0%, 养殖业畜禽粪便露天堆放, 恶臭气体污染空气, 影响土壤质量, 畜禽粪便污水排放量大, 这些有机物渗入地下或直接排入河道, 入河后加速河道淤积,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使水质发黑发臭, 使之失去使用价值, 另外, 粪便的淋溶性强, 能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并导致水中生物的死亡。

1.4 农村工业污染源污染问题

目前, 我国乡镇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50%以上, 一些城市地区为了加快农村建设, 选择农村地区建设高污染项目, 这些乡镇企业的发展, 拉动农村经济的同时, 产生的废气、废水排放到大气和河流中, 进一步加剧农村环境污染, 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尤其广西农村多数是喀斯特地貌, “三废”排放具有隐蔽性, 给群众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破坏了农村的生态和谐。

1.5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广西农村面源污染除了来自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业及工业污染外, 还有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 农民追求高产, 长期过量使用农药、化肥, 使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残留在土壤中。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的调查数据显示, 目前中国已有大半的地区氮肥平均施用量超过国际公认的上限225㎏/hm2。与化肥过度使用一样, 农药的滥用程度, 也被专家认为到了临界点, 除30%~40%被农作物吸收外, 剩余部分进入土壤、水体、空气和农产品等多介质环境中, 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影响人体健康, 一些高毒农药的施用在杀死害虫的同时, 也杀死害虫的天敌和其他益鸟, 过多的使用农药, 不仅加重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 也加重农业环境污染。

1.6 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

目前, 广西农村饮用水水源不同程度受到污染, 多数城镇依江河而建, 农村人口增加, 生活污水产生量大, 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的江河和小溪, 使水源和污染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致使水质恶化。近年来, 广西矿产资源开采量逐年增加, 尾矿砂经过雨水冲刷, 含重金属的地表水四处流淌, 致使部分河水重金属污染严重, 另外, 现代化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导致各种畜禽粪便及冲洗污水直接排放到附近水域, 造成有机物污染呈递增趋势, 引起氮磷钾等营养负荷增高, 严重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

2 广西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2.1 合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将有条件的农村地区的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城乡污水管网建设, 建立专业环保队伍, 确保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正常运行。对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 可采用分散式、易管理的方式污水处理装置, 进行简单沉淀处理。对农村的塑料袋、农膜、农药瓶、废电池、废日光灯管等有害垃圾, 县、乡镇要定点定期收集处理, 村要建立垃圾清理队伍和制定相关制度, 同时要配备垃圾收集设施、清运工具, 保证垃圾定点收集, 定时有人清运。

2.2 加强畜禽污染治理

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 根据区域自然条件 (水源区、河流上游地区、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等) 进行合理选址, 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和养殖区, 规划建设养殖小区, 引导养殖业适度规模化集中发展, 从而有效控制污染源;坚持综合利用原则, 加强对畜禽排泄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对于不同的畜禽粪便宜采用不同的综合利用方式, 如鸡粪可加工饲料、采用微生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作为能源等;在充分配套农田基础上, 采用畜禽养殖污水生物厌氧发酵处理后沼液还田灌溉清洁生产模式, 可充分利用资源, 解决畜禽养殖污水出路问题。

2.3 严防农村工业污染

严格控制高污染项目在农村地区建设, 杜绝生产工艺简单缺少污染防治措施的小企业在农村死灰复燃, 加大对皮革、造纸、肉制品、淀粉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污染治理, 全面排查清理“十五小”企业及违规生产企业, 实现工业项目进农村、污染物不进农村的环境保护目标。

2.4 加大农业技术投入

极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指导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建设无公害、绿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积极推广生态立体种养和资源综合利用, 从源头和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产生。有条件的农村可采用试点的方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排水设施, 控制农药、化肥不扩散、不流失、不形成面源污染,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

2.5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加强对矿产、旅游、林业等资源开发活动和交通、水利等生活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 加强村庄、庭院绿化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提高农村绿化覆盖率。完善村庄排水设施, 抓好农村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 提高河道水环境自净能力, 保持农村地区生态平衡。

2.6 持续开展农村环保宣教工作

结合各种形式, 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渠道全方位传播农村环境科普知识, 增强农民的环境意识, 农村环保壁画已形成广西特色, 让公众了解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 培养公众自觉参与和监督环保工作的意识, 另外, 可以成立环保志愿服务队, 通过开展现场咨询、环保倡议书、宣传展板等活动, 传播环保知识, 弘扬环保理念, 提高百姓的环境意识, 使环境意识日益深入人心。

2.7 建立农村环保长效机制

我区一些环境连片整治示范乡镇存在环境规章制度不健全, 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全面, 专项经费不足等问题。县级政府要加强乡镇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在示范区域探索建立农村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环境宣传制度, 安排环保专项经费, 保障环保站有效运转。

3 结语

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今天, 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在关注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同时, 对工业污染逐渐向农村延伸的现象也不容忽视, 要结合农村环境自身的特点, 落实环境保护有效工作机制, 开展环境综合治理,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以促进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韬, 高宏, 梁润霞.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21) :9270-9272.

[2]王学珍, 刘东玲, 李彩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环境影响及生态工程措施[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3) :334-336.

[3]钱永涛.对农村环境保护监管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 2011, (3) :39-42.

[4]曲聪.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对策[J].北方环境, 2011, (12) :132-133.

污染源现状 篇11

关键词:舒兰市 畜禽养殖 污染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123-01

1 舒兰市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现状

据舒兰市牧业管理局提供的数据,预计到2014年末,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102万头,出栏量达到68.3万头,黄牛饲养量达到15.2万头,出栏量达到9.8万头,分别同比增幅4.3%、3.2%、6.7%和7.4%;规模肉鸡出栏量达到2400万只,规模蛋鸡存栏量达到60万头,白鹅饲养量达到100万只,出栏量达到83万只,分别同比增幅6.1%、1.2%、 2.6%和3.1%。畜牧业产值达到35亿元,占总产值的52.1%。农村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防治起点低,随其衍生的环境污染、环境纠纷也较为普遍,防治和调解该类问题更是困难重重。全市养殖场,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率不高,普遍存在周围环境差、卫生条件差的现象。

1.1 只有少数规模化养殖场采取了污染治理措施

据统计全市只有少数规模化养殖场能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建立起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生态循环方式,尽力达到生态平衡,杜绝污染环境状况的发生。而剩余的规模化养殖场均未对养殖粪便进行有效处理,有的处于直排状态。

1.2 微小型养殖场及散养点环境管理难于到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畜禽养殖非规模化和养殖高度密集化,畜禽所产粪便数量大大超过其处理能力和合理使用能力;畜禽养殖分散化,导致粪尿随意排放和较难处理废弃物,对全市的环境容量带来了很大的压力。(2)养殖场基本无有效的污水废渣处理设施,人工清理后随意堆放,没有起到堆肥后的再次利用,常因雨水冲刷造成二次污染。(3)养殖场粪便污水氨氮含量很高,病原体多,而绝大多数养殖场未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污水直接流入沟河造成水体污染。(4)距离居民、村镇较近,养殖场的异味难闻。

2 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

2.1 防污意识不强

许多畜禽养殖户秉持着禽畜粪便自然生、无污染的错误观念,环保意识淡薄,再加上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不愿意“浪费金钱”对粪便进行处理,使畜禽场中产生的粪便肆意曝在日光下,对产生的臭气和日积月累的污染视而不见。

2.2 治污设施不齐全

一是养殖业本身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大部分中小型畜禽场在不置备治污设备的情况下也仅能维持薄利,根本无力对畜禽场产生的污染物进行过多处理。而治污设备的置备费用和运行费用一般都会远远超过畜禽场的盈利范围。这就导致了畜禽场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和再利用还停留在原始的直接还田、甚至直接用于水产养殖等粗放模式上。二是养殖场对产生的污水、粪便不能全部建设治污设施。例如:有些养猪场建设了沼气池,将产生的粪尿全部排入沼气池。有些养殖场建设了储粪池,但是未建设储尿池等情况。

2.3 小型养殖场难于监管到位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建设管理在《禽畜养殖业污染管理办法》、《禽畜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中有明确规定,但对于养猪500头以下、鸡、鸭、鹅3万羽以下、牛100头以下的养殖场未作规定,特别缺乏微小型养殖场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地方性法规一时难以出台。因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手段,从而使微小型养殖场污染状况比较普遍地存在。

3 治理污染的对策

3.1 强化执法,分类管理,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结合新农村建设,养殖场点必须合理选址,尽量远离城区和居民集中生活区。也可以由镇村统一协调,将目前的一家一户松散型养殖模式改为区域化集约型养殖,也可以打破镇、村、组的界限,建立几个集中养殖小区,建设共用的污染处理中心,减少一家一户配套设施投入,减少养殖成本投入。

禁养区内严格禁止畜禽生产,现有的畜禽场将逐步分期分批关闭、搬迁。禁建区内不再重新布点,不再扩大畜禽饲养规模。现有的畜禽养殖场在一定时间内全部完成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对污染严重的,治理不达标的,无条件治理达标的,不按要求进行治理的,责令其搬迁或关闭。

3.2 推广污染防治技术

一是推广应用环保饲料。环保饲料除了氮元素利用率高、畜禽吸收更好的有点外,还可以减少畜禽粪便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二是要加速推广高科技生物技术,增加厌氧发酵、沼气处理等技术在畜禽生产中发挥的效用。三是要加强粪便的再回收利用,用干粪经过一定工艺技术制造高效生物活性有机肥应当成为畜禽粪便处理的主要方式。最后,政府应该牵头进行畜牧业生态工程建设,在市场上推动环保企业的经营生产,吸引更多的畜禽企业进行生态防止,为畜禽场的污染治理提供更多途径。

3.3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养殖户发展绿色生态养殖

引导和推进大规模畜禽养殖场建立畜禽粪便肥料加工厂,带动周边畜禽养殖场粪便和污水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场产生的固体粪便生产加工有机肥,污水经处理后还田。其次,引导和推进种植业和养殖业合理布局。按照作物氮磷养分需求量确定农田面积和畜禽养殖规模,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循环生态链;探索产业化治污、资源化利用新的路子,改善环境质量。

3.4 强力推行污染减排,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地方政府都应该重视当地的畜禽业污染的治理问题,强力推行污染减排。对于规模化养殖场由牧业、农业、环保等部门联合管理,提供适当政策资金支持来鼓励养殖场积极进行污染处理。督促养殖业主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并积极实施固体和液体、粪与尿、雨水和污水三分离,降低污水产生量和降低污水氨、氮浓度;对微小型养殖户协调镇村对其清理整顿,要求业主进行污染治理,对那些难以治理或治理后仍不符合养殖条件的应限时关闭或转产。

4 结语

总之,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只有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污染原因,采取强有力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郑佐东.谈治理养殖污染的几种途径[J].畜牧兽医杂志,2008,27(1):96.

[2]黄芳茹.莆田市畜禽养殖污染现状、治理模式和防治对策[J].引进与咨询, 2006(6):39-40.

城郊农田污染现状与防治 篇12

一、农田污染现状及成因

1. 工业“三废”污染

太和区境内大中型企业众多。一些企业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问题。大量资源、能源的耗用导致“三废”的排放超过了企业周边环境的承载与自净能力, 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大量处理未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地下, 造成水源污染, 致使周边农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

2. 农药污染

农药喷洒于作物后会直接或间接的进入土壤, 长期污染的土壤会明显酸化、土壤孔隙度变小、土壤结构板结。残存于土壤中的农药还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原生动物以及其他土壤动物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3. 化肥污染

太和区农户长期大量施用化肥, 特别是单质肥料, 导制土壤逐渐酸化, 易板结、透气性差、养分比例失调、有机质含量下降, 保水保肥能力减弱;土壤微生物等有益生物减少, 促使土壤中一些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释放和增加。

4. 农业废弃物污染

(1) 畜禽粪污染。畜禽粪是传统肥料, 但是近年来由于滥用兽药和激素类饲料添加剂, 造成畜禽粪中铜、锌等重金属微量元素、药物含量较高, 如果在土壤中富积, 会导致作物减产, 影响人体健康。 (2) 农膜污染。太和区菜地面积3万亩, 农用塑料薄膜应用广泛。但是使用后有高达40%农膜残留在土壤耕作层和表层, 影响土壤的吸湿性。残留地膜还会使土壤孔隙度、通透性降低, 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作物减产。 (3) 秸秆污染。每年秋收后会产生大量的作物秸秆, 其中约四成未能利用, 堆放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 有的甚至在田间付之一炬, 既浪费资源, 又造成环境污染。

二、太和区农田污染防治保护对策

1. 进一步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

太和区农田污染最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 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是重中之重。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必须兼顾周围环境保护, 政府应该给予相应的资金和政策, 鼓励企业研发节能减排技术, 改进节能减排设备。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应给予严厉处罚, 甚至取缔。

2. 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与监管力度

近年来, 资源环境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较为普遍, 违法成本低, 守法成本高、执法难度大。因此, 要严格执行各项保护环境法律法规, 加大处罚力度。要提高环境保护的监测能力和水平, 严厉查处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违法行为和案件, 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3. 合理规划, 改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

各乡镇政府要将农村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有关计划和规划中, 提出农村环境问题解决的资金来源。从小城镇的布局、建设规模、发展方向等方面对农村城镇建设规划、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避免盲目建设, 忽略环境因素而造成灾难性后果;保证环境规划与城镇规划、环境建设与城镇建设、环境管理与城镇管理同步进行。做好城镇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建设问题。

4. 强化对农户的环保宣传教育

农民的素质普遍较低, 不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 必须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和生态文化建设, 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农村群众自觉参与农田保护行动和监督污染环境的行为, 增强农民环境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

5. 推广新型环保生产技术

在化肥和农药使用上, 农业技术部门应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充分考虑农田土壤特征和农作物生长状况, 根据农作物对养分和农药的需求量、对养分的吸收和需求季节, 安排施肥量、施肥方式和时间。探索有效利用畜禽有机肥的途径, 合理使用农膜, 增加农民补贴, 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

6. 开展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

上一篇:非常规思维能力下一篇:文件管理本土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