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考试(共12篇)
统一考试 篇1
注册会计师作为向社会提供审计、咨询等专业服务的执业人员,应当具备与其执行业务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目的就是选拔和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需要的专业人才。
一、考试目标和科目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划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职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与态度,有效地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
专业阶段考试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六个科目;综合阶段考试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一个科目。
本大纲规定了专业阶段六个科目的测试目标、测试内容与能力等级、参考法规以及样题。
二、样题
大纲后所附样题以及样题测试内容只为考生提供考试方式、考试题型以及测试能力等级的参考,考试时题目数量和分值可能会做适当调整。
三、能力等级
(一)专业知识理解能力
要求考生掌握构成注册会计师知识主体的基本原理和内容。
(二)基本应用能力
要求考生在职业环境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与态度,能够解决基本的实务问题。
(三)综合运用能力
要求考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与态度,能够解决较为复杂的实务问题。
摘自中华会计网校
统一考试 篇2
“日本留学试验”的考试科目有日语、数学、理科、综合科目。数学考试分为第1类和第2类,理科考试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大学在使用“日本留学试验”招收留学生时,可以从以上科目中指定必考科目。因此,留学生要根据大学的招生简章决定参加哪门科目的考试。
另外,除日语考试以外,其他科目使用日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出题,报考时还要选择大学指定的语言参加考试。
日本有专门针对留学生的高考制度,和中国的高考相似,分文、理科,每年6月和11月分两回举行。它的成绩可以作为报考大学时的书类选考的依据。
日本留学考试实施地点以及考试科目、分数分配、考试日程等情况如下。
1. 主办单位:
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协会在相关机构的协助之下举办。
2. 对象:有意赴日本就读大学(本科)等的外国留学生。
3.实施地点:
日本国内:北海道、宫城县、群马县、琦玉县、千叶县、东京都、神奈川县、石川县、爱知县、京都府、大阪府、兵库县、广岛县或冈山县、福冈县及冲绳县。
日本国外:印度(新德里)、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泗水)、韩国(首尔及釜山)、新加坡、泰国(曼谷)、台湾(台北)、菲律宾(马尼拉)、越南(河内及胡志明市)、马来西亚(吉隆坡)、蒙古(乌兰巴托)、缅甸(仰光)、俄罗斯(弗拉迪沃斯托克)
4.出题学科、科目等
理科科目 考试时间 满分
日语 120分 400分
理科 80分 200分
数学 80分 200分
文科科目 考试时间 满分
日语 120分 400分
综合科目 80分 200分
数学 80分 200分
5.备考
(1)日语科目
测定留学生在日本的大学学习所需具备的日语能力(学术性日语)。所谓日语能力测试是评价学生日语水平的客观标准,和托福等英语测试相似,是得到日本各高校机关所承认的考试。无论是就职找工作还是报考大学(院)都是所必须的测试。
和英语相反,日语一级是日语测试中级别最高,难度最大的测试。总分为400分,分数线定在280分,合格者将授予一级合格证书。其中,文字、单词的出题较多、较难,作为考试对策,多做练习、多读多背是学习日语的`良好方法。
日本的高考题量要比国内高考的题量少得多。但因为很多内容在国内没有学过,重点难点侧重不同。需要重新认识,认真对待。。在中国,数学是文理科高考必考科 目,且占总体比重较大。同样,在日本的大学考试中,数学也同样是文理专业的的必考科目。但是,在教学要求和考试范围上和中国的大大不同,需要大家引起注 意,下面就日中高考上的差异加以比较,并做以简要说明。希望给大家一点帮助和提示。
由记述,听解,听读解,以及读解4个部分构成。但是,记述部分的得分不包括在上记得分范围内,而是根据语法能力和逻辑能力的标准来评分并表示。
(2)理科
测定留学生在日本的大学理科学系学习所需具备的理科基础知识能力。考生根据希望进入的大学等的指定,从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个科目。
除文科的范围之外,理科数学的考试内容还包括线性代数,坐标几何,统计等等。范围广,难度大,题量大(和文科相比)在国内,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学过这些内容,取得好成绩,相对难度较大。需要好好复习。
题型:计算题
物理:和国内要求几乎一致
题型:选择题(标准化试题)
(3 )综合科目(文科)
测定留学生在日本的大学学习所需具备的文科基础知识,以测定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为主。
文科数学的特点是 题量少、考试时间短、出题范围广。在中国很多要在进大学后才学的课程,在日本也被列进了考试范围。例如,微分,积分概率等等都是每年考试的常见题目。近些年,随着来日的留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出题的难度、题量也有增加的趋势,需要引起重视。
(4)数学
测定留学生在日本的大学学习所需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根据希望进入的大学等的指定,文科系和数学需要程度较低的理科系考生选择1类,数学需要程度较高的理科系考生选择2类。
(5)理科和综合科目不能同时选择。
(6)上记得分范围并不是原始得分,而是以共通标准来表示的得分。
(7)关于出提范围,请参见科目的教学大冈:www.jasso.go.jp/eju/syllabus.html
6.出题语言
理科、数学、综合科目使用日语和英语出题。考生需要根据报考大学招生简章的要求选择参加考试的语言,并在报考时申明参加考试的语言。
7.解答方法
采用选择试解答试卷(日语科目包括记述方式)
8.成绩通知
考试结束后一个月左右,考试得分和平均分将通知考生本人。另外,考试结束一个月以后,将向留学生报考的大学提供考生的考试成绩。
9.报考申请手续
①申请表格:特定表格
②考试费:
统一考试 篇3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命题指导思想
1.数学科(湖北卷)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本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遵循“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原则,确保考试科学、规范、公平、公正.
3.命题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和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在源于教材的同时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既考查考生的共同基础,又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能,以满足选拔不同层次考生的需求.
Ⅲ.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要求
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分别用A,B,C表示.
(1)了解(A)
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2)理解(B)
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并加以解决.
(3)掌握(C)
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
二、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空间想象能力
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2)抽象概括能力
能在对具体的实例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足够的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合理的结论.
(3)推理论证能力
会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来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正确性.
(4)运算求解能力
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的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和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运算.
(5)数据处理能力
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 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6)应用意识
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7)创新意识
能够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考查要求
(1)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
(2)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 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与数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考查时,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含义上立意,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3)对数学能力的考查,以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 强调探究性、综合性、应用性. 突出数学试题的能力立意,坚持素质教育导向.
(4)注重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层次性. 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
Ⅳ.考试范围与要求层次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我省高中基础教育的实际,确定文史类高考数学科的考试范围为必修课程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的内容、选修课程系列1(选修1-1、选修1-2)的内容,选修课程系列4中的《不等式选讲》的部分内容(详见下表);
确定理工类高考数学科必做题的考试范围为必修课程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的内容、选修课程系列2(选修2-1、选修2-2、选修2-3)的内容,选修课程系列4中的《不等式选讲》的部分内容;选做题的考试范围为选修课程系列4中的《几何证明选讲》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部分内容.
具体内容及层次要求详见下表.
数学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统一考试 篇4
一、注会英语测试是一种专业化的英语水平考试
(一) 注会英语测试是一种英语水平考试
语言测试按语言测试的目的可以分为: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能力倾向测试、分班测试和诊断测试等五种。既不同于为了让教师掌握学生的语言水平而决定教材的难易、课时分配等问题对新生入学后进行的全面考查的分班测试, 也不同于用来预示学生学习某种语言的潜力和天赋类似于智商测试的能力倾向测试, 也不同于为了了解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上的长处与短处而给教师提供教学效果或质量方面的信息如课堂小测验的诊断测试, 还不同于检查学生在某一课程中的学习进展情况的成绩测试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注会英语测试是一种英语水平测试, 其基本目的是用来衡量考生语言能力的考试, 正如国内的高考英语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 (PETS) 、国外的托福 (TOEFL) 、雅思 (IELTS) 考试等英语水平考试。目前, 注会英语测试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型包括分为词语用法与语法结构、阅读理解、汉译英与英译汉、短文写作4个部分, 主要考查考生英语的语法和词汇识记能力、英语的读、写、译能力。
(二) 注会英语测试是一种专业化水平考试
注会英语测试不同于高考英语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国外的托福、雅思考试等一般英语水平考试, 而是一种专业化英语水平考试, 因为其目的是为培养和选拔能够在英语环境中从事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国际化人才, 主要考查重点为注册会计师在英语环境中工作的能力。注会英语测试专业化实指英语考试内容会计专业化, 应涉及到注册会计师从业所需的各专业知识, 既要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专业知识, 还要涉及会计实务英语交际能力。《2009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测试纲要》明确指出, 考生应掌握经济、会计、审计、财务专业英语常用词汇。能读懂与经济、会计、审计、财务相关的英文文献等、能够撰写一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或议论性的英文文章, 写作的内容包括社会、文化、会计、审计、经济等方面的一般常识。
(三) 注会英语测试是一种全面能力的考试
既要考查考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又要考查考生的会计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并且这两种能力应该得到有机的结合而不是分开来检测, 因此, 注会英语测试是一种综合的专业化英语水平考试。
二、注会英语测试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一) 注会英语测试的信度分析
注会英语测试的信度, 作为评估注会英语测试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 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即测试时对考生的会计专业英语水平提供可靠的度量。注会英语测试信度的高低说明的是测试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受试者真实的英语水平。理论上, 如果一个测试具有较高信度,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同一考生施考多少次, 考生各次的测试成绩应该是一致的。尽管在测试实践中, 测试成绩受到其他非语言能力因素如测试的实施、考生的个人特征、平分人等影响而产生偏差, 但其主要取决于考生的注会英语能力因素。英语语言能力因素是一种抽象的心理能力, 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英语语言能力从表现形式方面可分为听、说、读、写、译等能力, 从英语语言习得方面可分为词汇能力、语法能力、语音能力, 英语语言能力在语用上主要指将英语语言规则用于不同的会计英语环境中的能力, 即英语交际语言能力。注会英语测试, 作为一种专业化英语水平考试, 应尽可能真实测试注册会计师们的真实语言能力。为此, 既要考查其听、说、读、写、译等能力, 又要考察其词汇能力、语法能力、语音能力, 此外, 还要考察他们在会计行业中英语交际语言能力。注会英语测试目前形式上包括约60%客观题 (关于词语用法与语法结构的完形填空2大题20小题, 20分和阅读理解4-5题共40分) 和约40%主观题 (汉译英与英译汉, 2题共20分, 和短文写作1题共20分) , 内容题材广泛, 涉及到社会、文化、会计、审计、经济等方面的一般常识。然而, 当前的注会英语测试考查了受试者的读写译能力、词汇和语法能力及会计行业中书面英语的交际能力而具有一定的信度, 却并没有考查受试者的听说能力、语音能力和会计行业中英语口的实际交际能力, 其直接结果可能是会计师们拥有的是“高分低能”的哑巴似英语而有背于“国际化会计人才选拔”这一初衷, 从而导致信度不高。
(二) 注会英语测试的效度分析
注会英语测试的效度是指考试在多大程度上测出预期要测量的东西或考试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预期的测量任务, 达到了预期测试的目标。效度有高低之分, 效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效度的有效性总是相对于一定的目的而言的。效度分为五种: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同期效度、预测效度和表面效度。结构效度也称观念效度或理论基础效度, 是指注会英语测试是否以有效的英语语言观和英语语言学习观为理论根据;观念效度是会计英语语言测试的主要效度, 是一切其他效度的基础;内容效度是指注会英语测试的内容是否构成它要测试的内容的有效抽样。观念效度和内容效度属注会英语语言测试的内在效度。同期效度和预测效度属外在效度, 它们指测试结果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与一些外在标准相关, 又称标准参照效度。这些外在标准主要是指在同期或未来某个时间举行的被认为具有效度的另一相同性质的考试以及教师的评价等。表面效度是指注会英语测试从外观看上去被人接受的程度, 即看上去是否考查了它应该考查的内容。注会英语测试是以英语语言观和学习观为理论依据的, 具有较强的结构效度, 但作为专业化英语水平测试因其没有在内容上考查所有的英语语言能力和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 并且有效的参照效度标准, 导致其效度不高。准参照效度的衡量最好是以当前国际上公认的同类考试为参照标准, 如英国的ACA专业资格考试, 让2009年5月13位首批获得ACA专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参加注会英语测试, 来衡量我国注会英语测试的效度。注会英语测试标准参照效度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测试自2006年首次举行以来, 已进行四次全国性考试。2006年共有1310人报名, 1037人参加考试, 共有558人取得合格成绩, 合格率为53.81%;2007年共有1049人报名, 805人参加考试, 共有311人取得合格成绩, 合格率为38.73%;2008年共有1273人报名, 950人参加考试, 共有344人取得合格成绩, 合格率为36.21%。与同期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数相比, 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 除了报考的考生需具有大学英语六级或相当水平的规定外, 主要是因为“注会英语测试标合格成绩的人员将发给合格证书, 记入会员档案, 并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高级人才培训时参考”规定的是作为参考, 而不是重要条件, 减少了其社会价值, 降低了注会英语测试的有效性, 有效地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才的国际化。
三、注会英语测试的反拨作用及其原因
(一) 注会英语测试的反拨作用
反拨作用指注会英语测试对教学、学习及社会等产生的影响或反作用。作为注会英语测试社会效果质量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反拨作用可以是积极的, 也可以是消极的。尽管非同类测试和测试的不同方面对教学与学习的影响可能存在程度的不同。反拨效应不仅对会计英语教学和会计英语学习具有意义, 而且对社会也会产生意义。追求良好的反拨效应是测试理论研究的永恒话题。人们期望注会英语测试能够引起正向反拨效应。注会英语测试的反拨效应是测试者关注的焦点。
(二) 注会英语测试反拨作用的原因
既然英语注会英语测试有消极的, 即负面反拨作用, 就要了解造成负面反拨作用的原因, 以便化消极为积极。注会英语测试产生负向反拨效应因素主要是由注会英语测试的内部因素 (注会英语测试自身的原因) 和外部因素 (注会英语测试的实施过程和社会对注会英语测试的期望值) 构成。注会英语测试自身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注会英语测试内容、注会英语测试的结果、注会英语测试手段和方式、考生自身等方面。外部因素主要指功利性驱使下的应试心理和人工评卷环节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任何性质和类型的注会英语测试在本质上都是对注会英语测试内容的抽样检验, 试题所涉及的内容只不过是应该检测的全部内容的一部分, 语言注会英语测试只能在一个有限的程度上反映了考生掌握应该掌握内容的情况, 结果, 一个考生的得分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出其是否掌握了应该掌握的内容。同时, 为了保证评分的客观、公正、可信, 为了维持大规模注会英语测试的信度, 现行的注会英语测试手段和方式就是多用客观题型, 这种题型只注重考察考生的鉴别语言信息能力, 而忽视了考生的提供语言信息的能力, 这使注会英语测试不可避免产生负反拨作用。此外, 人们尚未找到一种注会英语测试手段来设计真实反映语言运用实际情况的注会英语测试题型, 考生将精力集中在解题技术、技巧训练的应试上而忽视了注会英语语言的具体运用和能力的提高。这些因素带来的结果是注会英语测试的非精确性。语言注会英语测试不能精确测量出应该测量的水平或成绩。注会英语测试的开考, 本意是想最大限度地实现注会英语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促使考生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注重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 注重提高自己的会计英语的语言交际能力;促使教师及教育培训机构以培养能用英语完成会计工作的综合性国际花人才为导向;实现整个会计行业的“走出去”战略。可是, 从参加语注会英语测试的人数、各教育培训机构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及通过注会英语测试的会计师们的实际英语会计交际能力等方面观察, 注会英语测试的积极反拨作用受到极大的影响。
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篇5
1. C(“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一句错误,文中只“书”说了“影响深远”,别的没说)
2. A(“是用汉隶笔法”应为“”是用真书笔法)
3. D(“只是……才为世人所推崇”一句错误,无名书法家作品是因为不为人知而不著名,并不是因为他们地位低)
二、(36分)
(一)(19分)
4.C(趣:赶快)
5. B(②是贼寇的话,是侧面反映花云勇猛,④⑥表现花云被俘时的忠贞气节) 6. A(“元帅朱文逊战死”一句不符合文意,朱文逊是破城前战死的,而不是城破时战死的)
7.(10分)
(1)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2)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没有死去。
(二)(11分)
8.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9.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思乡之情。
(三)(6分)
(1)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而伯乐不常有 骈死于槽枥之间
(3)丰年留客足鸡豚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25分)
11. (25分)
(1)C给3分,D给2分,E给1分,A,B不给分
(2)①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②伪善,爱慕虚荣,自高自大③天真,热心,却没有原则 意思答对即可
(3)①补充叙事,集中提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②加速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
③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 意思答对即可
(4)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
① 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多种黑暗现实
② 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
③ 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的思考与追求
观点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① 抓住“保护人”时刻都想保护他人的这一突出心理特征,采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
② 以“保护人”为线索。使对比手法更加突出,有利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前后反差
③ 通过“保护人”含义的变化,淋漓尽致地集中呈现小说的讽刺特色
观点三: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
① 以“保护人”的故事构成情节发展的主体,使结构主干突出,不蔓不枝
② 以“保护”与“不保护”为纽带,聚拢各种人物矛盾,使结构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③ 围绕“保护人”安排相辅相成的明暗两条叙事线索,使结构收放自如,平中见奇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正确、论述适合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四、(25分)
12.(1)B给3分,E给2分,C给1分,A,D不给分
(2)①斯瓦米纳森的推崇使他产生了对比联想②他尚未得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的承认③杂交水稻技术被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
(3)①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②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国外一流的科研条件更有利于杰出学者的成长。③一旦祖国有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他们也会随时回来
(4)观点一:同行有可能成为朋友
① 彼此为同行,就有机会认识并可能成为朋友
② 同行的认可,又能给人带来温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观点二:维护尊严,既要斗争又要有一定的让步
① 斯瓦米纳森曾因为担心“丢份”而“歧视”袁隆平,当看到他“准备拂袖而去”时就马上让步
② 斯瓦米纳森亲眼看到袁隆平的伟大成果后主动为他正名
③ 袁隆平为维护中国科学家的尊严而严正抗议,斗争到底。
观点三:经过“斗争”的朋友,友谊才会更加长久
① 不打不相识,通过斗争可以加深了解,从而建立友谊
② 竞争对手之间要保持友谊,必须真诚,让对方感到温暖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正确、论述适合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五、(20分)
13.B(错误的是B项,因为“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众多。A项“洋洋得意”: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样子。C项“少不更事”: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D项“讳莫如深”:原指事情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
14. D(A项属于句式杂糅,“最主要的原因”和“……造成的”重复;B项属于动宾搭配不当“提出”和“精神损害抚慰金”不搭配;C项属于成分赘余,“道路”和“交通”属于同一概念)
15. C(①③句说得是地理具体位置,⑤句说得是大致的地理区域,②说得标志特点,④说得是海拔特点,⑥说得是气候特点,根据逻辑关系,介绍一个地方应先介绍地理位置,然后是各方面特点,所以应该选C项)
16.(5分)
①难道感恩就只是给父母洗脚么
②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③“一刀切的模式”
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④ 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17. 略
作文 略
参考译文:
花云,怀远人。面貌奇伟且皮肤黝黑。骁勇善战,无人能敌。至正十三年,他提着宝剑在临潼拜见明太祖,太祖认为他很有才能,于是派遣他率领军队攻打城池,所到之处攻无不克。太祖打算攻取滁州,率领数名将士前行,花云跟随在后。突然遇到数千个山贼,花云在太祖身边保护,拔出剑来骑马冲入敌营。山贼惊呼:“这个黑将军太勇猛了,我们抵挡不住他的锐气。”太祖的军队一到达就攻克了滁州。太祖渡江,花云先渡。没多久就攻克了太平。花云凭借他的忠贞和勇猛在太祖的宫禁中担任警卫。后来又升任禁军总管,巡行镇江、丹阳、丹徒、金坛都攻克了。在经过马驮沙德时候,在路上遇见了数百名山贼拦路挑战。花云一边走一边打了三天三夜,就把这些全部活捉或者杀死了。太祖在太平马上设立了枢密院。让花云做院判。命令他去攻打宁国。大军陷入乱山泥泽之中八天,寇军相互在要塞栈道上结集。花云手持长矛击鼓出战,杀死敌军成百上千,身上却没有中一箭,回到太平。陈友谅率领水师来犯,花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寇军攻城三天也没攻下。后来凭借大船趁涨水的机会沿船尾爬上城墙,太平陷落。寇军俘虏花云,花云用尽全力大喊,绳子被他挣断,他起身抢过护卫的刀,杀了五六个人,大骂道:“你们根本不是我主公的对手,为什么不赶快投降。”寇军大怒,打破了他的头。把他绑在船的桅杆上乱箭射死。花云仍然大骂,直到死骂声依然雄壮。年仅三十九岁。太祖即位吴王,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设立忠臣祠祭祀他。在前线战势紧急的时候,花云的妻子郜氏祭祀祖宗,拉着三岁儿子的手,一边哭一边对家人说:“太平城破,我丈夫必死,我也不会在这个世上独活,但是不能让花家无后,你们应当好好把这个孩子抚养成人。”花云被俘后,郜氏跳水而死。她的侍女孙氏把她埋葬后,抱着孩子还是逃亡,被劫掠到了九江。孙氏半夜投宿到了一个渔家,摘下发簪和耳环嘱托他们要把孩子抚养长大。等到汉军大败之时,孙氏又偷偷地把小孩接走渡江而行,途中遇到了溃败的军队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他们靠着断木漂浮进入了芦苇洲中,采集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没死。过了一年到达了太祖所管制的地方。孙氏抱儿痛哭拜见,太祖也跟着哭了起来,把小儿放在膝盖上说:“名将的后代。”赐名字花炜,他的五世子孙拜见世宗。封郜氏为贞烈夫人,孙氏为安人,设立祠堂拜祭。 高考宝典之所以被高三学生誉为最好的高考复习资料,是因为高考宝典非常讲究针对性,抓住学生弱点和高考重点,成绩提高就这么简单。
[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统一考试 篇6
第一节 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5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We all know that some things are obviously right. For example, it is right to be __1__ to other people. It is also right to look after the environment. Some things are __2__ wrong, too. For instance, we should not hurt or bully(欺负) others, nor should we litter. Rules often tell us what is right or wrong.
Rules can help the public make the right __3__, and remain safe. Car divers have to obey traffic regulations that tell them the right things to do on the road to avoid crashes. Cyclists who give signals before turning or stopping help prevent __4__.
If people follow rules without taking other matters into consideration, it will be __5__ for them to form what is sometimes called a “black and white” view. For example, they may believe that people should always tell the truth, and that lying is __6__ acceptable. Such people always stick to their views, even if it means that they may get into __7__.
Sometimes it may not be so easy to know __8__ what is right or wrong. Some people choose not to eat meat because they believe that it is __9__ to eat animals, but others argue that they can eat meat and __10__ be kind to animals; some insist that stealing is always wrong, but others think that one does not need to feel so __11__ when stealing some food to eat, if he lives in a really poor area and he is __12__.
Rules help us live together in harmony, because they show us the right way to __13__ others. However, some people argue that rules may be __14__, having observed that rules change all the time, and that some schools have some regulations and others have different ones—so who is to __15__ what is right?
1. A. kind B. sensitive C. fair D. generous
2. A. equally B. slightly C. clearly D. increasingly
3. A. suggestions B. conclusions C. turns D. choices
4. A. accidents B. mistakes C. falls D. deaths
5. A. interesting B. vital C. easy D. valuable
6. A. seldom B. rarely C. merely D. never
7. A. trouble B. power C. prison D. control
8. A. roughly B. eventually C. deliberately D. exactly
9. A. awful B. cruel C. unhealthy D. unnecessary
10. A. still B. even C. later D. somehow
11. A. nervous B. anxious C. afraid D. guilty
12. A. begging B. staving C. growing D. wandering
13. A. follow B. instruct C. treat D. protect
14. A. disgusting B. confusing C. unsafe D. unimportant
15. A. predict B. explain C. decide D. consider
第二节 语法填空 (共10小题 ,每小题1.5分 ,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标号为16~25的相应位置上。
Mary will never forget the first time she saw him. He suddenly appeared in class one day, __16__(wear) sun glasses. He walked in as if he __17__(buy) the school. And the word quickly got around that he was from New York City.
For some reason he sat beside Mary. Mary felt __18__(please), because there were many empty seats in the room. But she quickly realized that it wasn’t her, it was probably the fact that she sat in __19__ last row.
__20__ he thought he could escape attention by sitting at the back, he was wrong. It might have made it a little __21__ (hard) for everybody because it meant they had to turn around, but that didn’t stop the kids in the class. Of course whenever they turned to look at him, they had to look at Mary, __22__ made her feel like a star.
“Do you need those glasses for medical reasons?” the teacher asked. The new boy shook his head. “Then I’d appreciate it if you didn’t wear them in class. I like to look at your eyes when I’m speaking to you. ” The new boy looked at the teacher __23__ a few seconds and all the other students wondered __24__ the boy would do. Then he took __25__ off, gave a big smile and said, “That is cool.”
Ⅱ.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Have a nice day!” may be a pleasant gesture or a meaningless expression. When my friend Maxie says “Have a nice day” with a smile, I know she sincerely cares about what happens to me. I feel loved and secure since another person cares about me and wishes me well.
“Have a nice day. Next!” This version of the expression is spoken by a salesgirl at the supermarket who is rushing me and my groceries out the door. The words come out in the same tone (腔调) with a fixed procedure. They are spoken at me, not to me. Obviously, the concern for my day and everyone else’s is the management’s attempt to increase business.
The expression is one of those behaviors that help people get along with each other. Sometimes it indicates the end of a meeting. As soon as you hear it, you know the meeting is at an end. Sometimes the expression saves us when we don’t know what to say. “Oh, you just have a tooth out? I’m terribly sorry, but have a nice day. ”
The expression can be pleasant. If a stranger says “Have a nice day” to you, you may find it heart-warming because someone you don’t know has tried to be nice to you.
Although the use of the expression is an insincere, meaningless social custom at times,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e sentence except that it is a little uninteresting. The salesgirl, the waitress, the teacher, and all the countless others who speak it without thinking may not really care about my day. But in a strange and comfortable way, it’s nice to know they care enough to pretend they care when they really don’t care all that much. While the expression may not often be sincere, it is always spoken. The point is that people say it all the time when they like.
26. How does the author understand Maxie’s words?
A. Maxie shows her anxiety to the author.
B. Maxie really wishes the author a good day.
C. Maxie encourages the author to stay happy.
D. Maxie really worries about the author’s security.
27.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2 mean?
A. The salesgirl is rude.B. The salesgirl is bored.
C. The salesgirl cares about me.D. The salesgirl says the words as a routine.
28. By saying “Have a nice day,” a stranger may _________________.
A. try to be polite to youB. express respect to you
C. give his blessing to youD. share his pleasure with you
29. According to the last paragraph, people say “Have a nice day”_________________.
A. sincerely B. as thanks C. as a habit D. encouragingly
30.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Have a Nice Day—a Social Custom.
B. Have a Nice Day—a Pleasant Gesture.
C. Have a Nice Day—a Heart-warming Greeting.
D. Have a Nice Day—a Polite Ending of a Conversation.
B
I have been consistently opposed to feeding a baby regularly. As a doctor, mother and scientist in child development, I believe there is nothing to recommend it, from the baby’s point of view.
Mothers, doctors and nurse alike have no idea of where a baby’s blood sugar level lies. All we know is that a low level is harmful to brain development and makes a baby easily annoyed. In this state, the baby is difficult to calm down and sleep is impossible. The baby asks for attention by crying and searching for food with its mouth.
统一考试 篇7
关键词:英国,小学语文,考试
1988年之前, 英国的中小学教育以进步教育为主导, 追求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 并提倡教师专业主义与专业自治, 中小学没有统一的课程要求, 考试的影响与控制相对较弱。由此, 却造成英国教育质量的下降, 存在知识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渐进性, 教育过早专业化, 选择的自由度太大, 教师对学生的成绩水平期望过低等问题。在此情况下, 英国政府于1988年7月29日正式颁布了《1988年教育改革法》。根据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规定, 全国所有公立学校的学生都要学习宗教和国家统一课程。并规定中小学要开设两类课程: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
教育改革法将5~16岁义务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5到7岁, 第二阶段是7到11岁, 第三阶段是11到14岁, 第四阶段是14到16岁。与1988年教育改革法所规定的全国统一课程计划紧密相联的是实行全国成绩评定制度。根据核心课程和十个水平的成绩目标, 对学生在7、11、14和16岁四个关键阶段的成绩做出评定。为保障学校教学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 全国统一评定及考试由英国资格与课程管理委员会 (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简称QCA) 负责管理。而学生在第二阶段需要评定的是三级到五级水平的成绩目标, 即Level3~5。本文将对学生在11岁参加的关键阶段2 (Key Stage 2) 的考试进行评介, 所依据的是英国2000年及2003年的关键阶段2的英语全国统一考试试题。
1 考试内容
英语第二阶段统一考试是一种组合方式, 为必答题加选答题的分化试卷。必答题分为三个部分:阅读理解、写作、拼写和书法, 通过必答题部分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三级到五级水平的成绩目标。选答题则为扩展试题 (extension paper) , 通过这一试题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六级水平的成绩目标。
2000年的阅读理解主题为《建筑及遗迹》, 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的阅读材料为作家道格拉斯·希尔 (Douglas Hill) 所著的小说《学校不在了?》。小说以一种倒叙的手法行文, 故事开头就写到一名叫凯文的一年级小男孩非常害怕去学校。接着讲述的是, 凯文无意中捡到一个金属制的小蛋。打开一看, 在小蛋中有一种奇怪的昆虫。凯文开始研究这种昆虫, 发现这种昆虫以砖和水泥为食物。正当凯文梦想着凭借这种奇怪的昆虫变成富翁、名人时, 这种昆虫飞出小蛋, 飞出了凯文的掌握。昆虫进入学校的墙内并且消失了。几天后, 凯文再次看到这种昆虫时, 这种昆虫已经繁衍出可能上百只小虫子, 它们迅速的吞噬着学校的墙壁。凯文恐慌的意识到, 这种昆虫将会继续不断繁衍, 没有人能够抓住它们, 这些小虫将会把学校吃掉, 学校不在了!
第二部分的阅读以“世界上伟大的城墙”为主题, 材料是来自不同的旅游指南书籍。其中, 呈现了英国的哈德良长城, 越南纪念墙及中国的长城。并以资料盒的形式介绍了非洲的大津巴布韦遗址和德国的柏林墙。
阅读部分一共有27个试题要求学生回答, 前16题是针对第一部分阅读材料而设置的, 其余11题根据第二部分阅读材料而出。
写作部分是选答题, 提供了四个题目,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任选一个题目作答:1) 以两篇日记的形式写“搬家”;2) 以书信的形式写“一种让人惊奇的动物”;3) 以“陷入困境”为题写一篇小故事;4) 以“大事件”为题写一篇小故事。
拼写和书法部分是必答题, 题目是“摩天大楼”。在这一部分, 学生首先要拼写出一段短文中空缺的单词, 这篇短文是关于摩天大楼的。接着, 学生需要抄写试卷上呈现出的一段关于摩天大楼的文字。
扩展试题的主题是“美女与野兽”, 阅读材料呈现了三个版本的美女与野兽的故事。第一个版本是简单的复述美女与野兽的故事。而在第二个版本中, 只复述了美女与野兽这个童话故事的第一部分, 较详细的描写了商人的旅途及野兽的宫殿。第三个版本是从一个美女与野兽的剧本中节选的一幕。这一部分一共有七道试题, 而最后两道题, 学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即可。
而在第二阶段, 一些学生可能还不能达到三级水平的成绩目标。而英国资格与课程管理委员会专门为这些学生提供了适合于他们的试题。这一专门的试题可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一级或二级水平的成绩目标。
例如, 2003年为这些学生准备的阅读理解主题为“这周最好的儿童节目”。整个阅读材料以电视节目指南的形式呈现。其中介绍了周三下午5:15在第一频道播出的“格林兄弟”电视剧, 在这周的剧情中, 格林兄弟来到动物园游玩, 陷入了新的麻烦。还介绍了周二及周五下午4点, 在第三频道开播的“测验冠军”节目, 在这周的节目中, 两个队进行较量, 决出年度的测验冠军。最后介绍了周一晚上7点在第二频道播出的“野生动物之乐”, 这一周的主题是城市里的野生动物。最后还列出一张表, 内容是周二的儿童节目选择, 包括了节目名称及播放时间及播出频道。一共有18个问题需要学生作答。
而写作测验则分为两个部分:短篇写作测验及长篇写作测验。短篇写作测验的题目是, 假设自己学校要参加“测验冠军”这个节目, 请写一份参加“冠军测验”的申请。长篇写作测验的题目是“发现”, 请写出格林兄弟在周六的一个发现。
2 题型分析
英语第二阶段统一考试, 包含三种题型:客观题、半客观题、自由反应题。
2000年第二阶段的阅读部分就包含了这三种题型。客观题指的是有明确的标准答案的选择题及填空题等。其中第一到第四题就是客观题, 例如第一题“故事开始时, 凯文发现金属制的小蛋时, 他在哪里?○在他的教室里○在他学校外面○在他的卧室里○在他的家外面”。半客观题指的是有相对明确的标准答案, 答案一般在阅读材料中可以找到的简答题。其中第五到第九题就是半客观题, 例如第五题“你认为为什么凯文想让他的朋友以为他捡到的是十便士?”在题目中还指明了在阅读材料的第六页去寻找答案。自由反应题是指学生必须积极思考才能回答的题目, 答案没有对错, 只有水平高低之分。例如第十一题就是一道自由反应题, “凯文可能被描述为了一名独行者——指喜爱单独一人的人。你同意对凯文的这种描述吗?○是○否详尽地解释你的答案利用故事里的证据来帮助你”。
而作文则是完全的自由反应题, 拼写和书法则是完全的客观题。
从试题中, 可以看到, 通过选择不同的题型来组织试卷, 可以控制整个测验的难度。难度较大的扩展试题部分, 要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六级水平的成绩目标, 区分出学生的水平高低, 因此这部分的七道题全是自由反应题。例如, 2000年扩展试题部分的第一题就为“传统故事的一大特征是它们有相同的因素。美女与野兽的哪些方面与你阅读过的其他传统故事相似?你的答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语言;人物;事件;故事的主题”。而为部分学生准备的, 检验一级到二级成绩目标的测验就以客观题和半客观题为主, 例如2003年的阅读部分前十七题都是客观题及半客观题, 只有最后一题是简单的自由反应题, 并且是与客观题相结合的, “你会选择哪一个节目观看?标记出一个。○格林兄弟○测验冠军○野生动物之乐为什么你会选择这个节目?”
3 评分标准
英语第二阶段统一考试是水平考试, 不具有选拔性质, 考试的目的不是择优劣汰, 而是考察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规定的各级成绩目标。评分标准给出的分数不是百分制意义上的分数。它的作用只是检查学生的阅读、写作、拼写和语法等能力是落后、达到还是超过了国家标准。评分给出的分数都可以与成绩目标对应的表格相对照。评分标准帮助阅卷老师努力寻找学生积极成就的证据。
在阅读部分, 评分标准把每一道半客观题和自由反应题的答案分为可接受的和不可接受的, 只要学生答出可接受答案中的一个, 即可得分。评分标准中列出了可接受的和不可接受的各种可能答案, 并给出了各种可能答案相对应得的分数, 及不可接受的各种答案的不接受理由。例如, 2000年阅读理解的第十三题“书中的第一页, 就说到凯文非常害怕——为一些只有他知道的事情感到恐慌。你认为为什么作者在故事刚开始时就告诉我们凯文非常害怕?”这一题总分2分。
“给简单作答的答案1分, 指答案中指出为引起读者兴趣或作者首先将故事的结局写出这一点的, 例如:
——让你继续读下去以找出他害怕的是什么;
——因为故事是倒叙之前发生过的事情。
给提到对稍后发生的令人难受的事情形成期待或营造悬念的答案2分, 例如:
——让你为稍后发生的恐怖的事情/令人害怕的事情做准备;
——开始制造紧张感。
不能接受的常见答案, 例如:
——让你想继续读;
——让这篇文章有趣/令人兴奋。”
第二阶段的阅读理解部分的评分标准说明了每一个半客观题和自由反应题的考察目标, 如归纳 (归纳动机、归纳性格和动机、归纳性格和感情、归纳感情及发展) 、寻找原文证据、再现细节、理解 (想象、作者技巧) 、对情节结构的总的看法、个人反应等等。例如上面提到的十三题, 在评分标准中就指明问题的考察目标是对作者写作技巧的理解。
写作部分的评分标准中, 对每一个题目的评分都列出了一个评分表格, 呈现了低于三级水平、三级水平、四级水平、五级水平、高于五级水平的各个等级的情况。对各个题目都列出了样本试卷, 并且给出了各个等级的范文。对于每篇范文都从两方面进行:作文主题和行文组织, 语法。语法又分文体和标点符号两部分。阅卷老师给一篇作文评分时, 需要给出作文主题和行文组织, 文体及标点符号三项细致的得分。
拼写部分则是以拼写正确的单词数量积分。例如, 在2000年的拼写测验中, 一共有20个单词需要学生拼写, 满分10分。而学生写对1~2个则得1分, 写对3~4个则得2分, 写对5~6个则得3分, 以此类推, 一直到写对17~18个则得9分, 写对19~20个则得10分。而书法部分总分5分, 评分标准中首先给出了得1分到5分的不同标准, 然后每个等级都给出了两个书法样卷。
而扩展试题的评分标准则是跟阅读理解的自由反应题的评分标准一致。而检验一级到二级的成绩目标的试题的评分标准则较宽松, 只要学生意识到每道题的考察目标并做出相应回答即可。
4 分析和评价
4.1 创设情境, 全方位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
英国小学语文第二阶段统一考试重视情境创设, 试题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 结合情境考查知识和机能。这种情境结合的考试可以让考试避免单调、枯燥, 使学生能够带着兴趣, 认真回答试题。并且能够加强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考试还能够围绕同一主题, 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例如, 2000年的阅读材料就选取的一年级男孩的故事, 学生非常熟悉这一故事情境。而随后的“世界上伟大的城墙”这一主题, 可以让学生学会旅游指南的阅读方法及资料盒的运用, 并且增加了学生的地理和历史知识, 使学生的综合知识得以发展。又如, 2003年为检验一级到二级水平的成绩目标而制定的阅读理解题目就非常重视情境创设, 以电视节目指南的方式呈现阅读材料, 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的进入情境, 更有兴趣认真作答。而且也帮助这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阅读电视节目指南, 发展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2 多层试卷结构, 分层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第二阶段的考试中, 有必答题部分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三级到五级水平的成绩目标。有选答题即扩展试题, 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六级水平的成绩目标。还为部分学生专门准备了试题, 以检验是否达到一级到二级的成绩目标。这样明确的分层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 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检验方式。可以避免“天花板效应”, 让水平较高的学生能更好地发挥。也可以让水平较低的学生能够作答, 而不是面对难度较大的题目而倍感压力, 更不想认真考试。并且能够让学生明确自己目前的水准, 为进一步的努力定下目标, 并积极实践。
4.3 分项目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英国小学语文第二阶段统一考试中, 以分项目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分为了阅读、写作、拼写和书法这四个项目。分项目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 可以更清楚地明确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具体的水平达到了几级。这样, 老师更了解学生的情况, 便于老师对学生做出针对性指导。而学生也更了解自己的情况, 可以明确自己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4.4 给予考生答题帮助及详细的指引
在英国小学语文第二阶段统一考试的试卷中, 你可以看到很多给予考生答题帮助及详细指引的文字。例如在2000年阅读理解的答题卷的首页就是对学生的指导。这些文字告诉学生这部分试题分为四种考题, 有简答及多项选择题等。并告诉学生在题目下面画了一条短线或一个小框的, 就用一个词或短语就可以回答了;而题目下面画了几条横线的, 则需要用几个词或一到两个句子回答;题目下面是一个大框的, 则需要一个长些的, 更多细节的答案, 并要求阐明自己的观点。并且在试卷需要翻页的页脚处, 看到“请翻页”的指引。而且在作文部分的试题中, 告诉学生你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完成你的作文。并且会在答题纸上提醒学生一共有多长时间来完成作文, 需要花多长时间来打草稿等。
英国小学语文第二阶段统一考试还有很多其他优点, 例如评分标准较宽松、列出各种可能答案, 为老师的评分提供了更多的支持等优点。对第二阶段的语文统一考试进行评介, 可以对英国整个的考试评价方面有一个窥斑见豹的认识。而英国统一考试的优点对我国语文考试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白彦茹.论英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 2004 (3) .
[2]李亦菲.对课改实验区日常学业考试的述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5 (4) .
统一考试 篇8
(一)
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的月初数量为1 000台, 月初账面余额为8 000万元;A在产品的月初数量为400台, 月初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当月为生产A产品耗用原材料、发生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15 400万元, 其中包括因台风灾害而发生的停工损失300万元。当月, 甲公司完成生产并入库A产成品2 000台, 销售A产成品2 400台。当月末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数量为600台, 无在产品。甲公司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按月计算发出A产成品的成本。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1小题至第2小题。
1.下列各项关于因台风灾害而发生的停工损失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
A.作为管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B.作为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C.作为非正常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D.作为当期已售A产成品的销售成本
2.甲公司A产成品当月末的账面余额为 (%%%) 。
A.4 710万元 B.4 740万元 C.4 800万元 D.5 040万元
(二)
甲公司20×0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27 000万股, 20×0年度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8 000万元, 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10元。20×0年度, 甲公司发生的与其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 4月20日, 宣告发放股票股利, 以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基础每10股送1股, 除权日为5月1日。
(2) 7月1日, 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 授予高管人员6 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份期权行权时可按4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1股普通股, 行权日为20×1年8月1日。
(3) 12月1日, 甲公司按市价回购普通股6 000万股, 以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之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3小题至第4小题。
3.甲公司20×0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是 ( )
A.0.62元 B.0.64元 C.0.67元 D.0.76元
4.甲公司20×0年度的稀释每股收益是 ( ) 。
A.0.55元 B.0.56元 C.0.58元 D.0.62元
(三)
20×1年11月20日, 甲公司购进一台需要安装的A设备, 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950万元, 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61.5万元, 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安装A设备时, 甲公司领用原材料36万元 (不含增值税额) , 支付安装人员工资14万元。20×1年12月30日, A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A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预计净残值率为5%, 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5小题至第6小题。
5.甲公司A设备的入账价值是 ( ) 。
A.950万元 B.986万元 C.1 000万元 D.1 111.5万元
6.甲公司20×4年度对A设备计提的折旧是 ( ) 。
A.136.8万元 B.144万元 C.187.34万元 D.190万元
(四)
20×1年1月1日, 甲公司支付800万元取得乙公司100%的股权。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00万元。20×1年1月1日至20×2年12月31日期间, 乙公司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50万元 (未分配现金股利) , 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20万元, 除上述外, 乙公司无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20×3年1月1日, 甲公司转让所持有乙公司70%的股权, 取得转让款项700万元;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剩余3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300万元。转让后, 甲公司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7小题至第8小题。
7.甲公司因转让乙公司70%股权在20×3年度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 ) 。
A.91万元 B.111万元 C.140万元 D.160万元
8.甲公司因转让乙公司70%股权在20×3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 ) 。
A.91万元 B.111万元 C.140万元 D.150万元
(五)
甲公司20×1年至20×4年发生以下交易或事项:
20×1年12月31日购入一栋办公楼, 实际取得成本为3 000万元。该办公楼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因公司迁址, 20×4年6月3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租赁协议。该协议约定:甲公司将上述办公楼租赁给乙公司, 租赁期开始日为协议签订日, 租期2年, 年租金150万元, 每半年支付一次。租赁协议签订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2 800万元。
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4年12月31日, 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2 2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9小题至第10小题。
9.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
A.出租办公楼应于20×4年计提折旧150万元 B.出租办公楼应于租赁期开始日确认资本公积175万元 C.出租办公楼应于租赁期开始日按其原价3 000万元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D.出租办公楼20×4年取得的75万元租金应冲减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10.上述交易或事项对甲公司20×4年度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是 ( ) 。
A.0 B.-75万元 C.-600万元 D.-675万元
(六)
20×1年度, 甲公司发生的相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 4月1日, 甲公司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600万元。
(2) 6月30日, 甲公司以8 000万元的拍卖价格取得一栋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房屋, 该房屋的预计使用年限为50年。当地政府为鼓励甲公司在当地投资, 于同日拨付甲公司2 000万元, 作为对甲公司取得房屋的补偿。
(3) 8月1日, 甲公司收到政府拨付的300万元款项, 用于正在建造的新型设备。至12月31日, 该设备仍处于建造过程中。
(4) 10月10日, 甲公司收到当地政府追加的投资500万元。甲公司按年限平均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11小题至第12小题。
11.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
A.收到政府拨付的房屋补助款应冲减所取得房屋的成本 B.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应确认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C.收到政府追加的投资应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分期计入损益 D.收到政府拨付用于新型设备的款项应冲减设备的建造成本
12.甲公司20×1年度因政府补助应确认的收益金额是 ( ) 。
A.600万元 B.620万元 C.900万元 D.3 400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一)
甲公司20×1年度涉及现金流量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 因购买子公司的少数股权支付现金680万元;
(2) 为建造厂房发行债券收到现金8 000万元;
(3) 附追索权转让应收账款收到现金200万元;
(4) 因处置子公司收到现金350万元, 处置时该子公司现金余额为500万元;
(5) 支付上年度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60万元;
(6) 因购买子公司支付现金780万元, 购买时该子公司现金余额为900万元;
(7) 因购买交易性权益工具支付现金160万元, 其中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10万元;
(8) 因持有的债券到期收到现金120万元, 其中本金为100万元, 利息为20万元;
(9) 支付在建工程人员工资3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下列第1小题至第2小题。
1.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现金流量分类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发行债券收到现金作为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B.支付在建工程人员工资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C.因持有的债券到期收到现金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D.支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作为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E.附追索权转让应收账款收到现金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2.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合并现金流量表列报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投资活动现金流入240万元 B.投资活动现金流出610万元 C.经营活动现金流入320万元 D.筹资活动现金流出740万元 E.筹资活动现金流入8 120万元
(二)
以下第3小题至第6小题为互不相干的多项选择题。
3.下列各项关于资产组认定及减值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A.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是认定资产组的依据 B.资产组账面价值的确定基础应当与其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式一致 C.资产组的认定与企业管理层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或者监控方式密切相关 D.资产组的减值损失应当首先抵减分摊至该资产组中商誉 (如果有的话) 的账面价值 E.当企业难以估计某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时, 应当以其所属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4.下列各项关于资产期末计量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A.固定资产按照市场价格计量 B.持有至到期投资按照市场价格计量 C.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D.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E.应收款项按照账面价值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孰低计量
5.下列各项交易或事项中, 不会影响发生当期营业利润的有 ( ) 。
A.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B.出售无形资产取得净收益 C.开发无形资产时发生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D.自营建造固定资产期间处置工程物资取得净收益 E.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发生变动
6.甲公司20×0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80%股权, 能够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实施控制。除乙公司外, 甲公司无其他子公司。20×0年度, 乙公司按照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2 000万元, 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20×0年末, 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少数股东权益为825万元。20×1年度, 乙公司按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的净亏损为5 000万元, 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20×1年末, 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所有者权益总额为8 500万元。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0×0年度和20×1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列报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
A.20×1年度少数股东损益为0 B.20×0年度少数股东损益为400万元 C.20×1年12月31日少数股东权益为0 D.20×1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总额为5 925万元 E.20×1年12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6 100万元
三、综合题
1.20×1年度和20×2年度, 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以及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1) 20×1年1月1日, 甲公司按面值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债券10万张, 每张面值100元, 票面年利率5%;同时以每股25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股票100万股, 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3%, 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将上述债券和股票投资均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乙公司因投资决策失误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至20×1年12月31日, 乙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公允价值分别下降为每张75元和每股15元。甲公司认为乙公司债券和股票公允价值的下降为非暂时性下跌, 对其计提减值损失合计1 250万元。20×2年, 乙公司成功进行了战略重组, 财务状况大为好转。至20×2年12月31日, 乙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公允价值分别上升为每张90元和每股20元。甲公司将之前计提的减值损失650万元予以转回, 并作如下会计处理: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650万元;贷:资产减值损失650万元。
(2) 20×2年5月1日, 甲公司与丙公司达成协议, 将收取一组住房抵押贷款90%的权利, 以9 100万元的价格转移给丙公司, 甲公司继续保留收取该组贷款10%的权利。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 如果该组贷款发生违约, 则违约金额首先从甲公司拥有的10%的权利中扣除, 直至扣完为止。20×2年5月1日, 甲公司持有的该组住房抵押贷款本金和摊余成本均为10 000万元 (等于公允价值) 。该组贷款期望可收回金额为9 700万元, 过去的经验表明类似贷款可收回金额至少不会低于9 300万元。甲公司在该项金融资产转移交易中提供的信用增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甲公司将该项交易作为以继续涉入的方式转移金融资产, 并作如下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9 100万元, 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1 000万元;贷:贷款9 000万元, 继续涉入负债1 100万元。
(3) 20×2年12月31日, 甲公司按面值100元发行了100万份可转换债券, 取得发行收入总额10 000万元。该债券的期限为3年, 票面年利率为5%, 按年支付利息;每份债券均可在到期前的任何时间转换为甲公司10股普通股;在债券到期前, 持有者有权利在任何时候要求甲公司按面值赎回该债券。甲公司发行该债券时, 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但没有转股权的债券市场年利率为6%。假定在债券发行日, 以市场利率计算的可转换债券本金和利息的现值为9 400万元, 市场上类似可转换债券持有者提前要求赎回债券权利 (提前赎回权) 的公允价值为60万元。甲公司将嵌入可转换债券的转股权和提前赎回权作为衍生工具予以分拆, 并作如下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10 000万元,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600万元;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10 000万元, 衍生工具———提前赎回权60万元,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股份转换权) 540万元。
甲公司20×2年度实现账面净利润20 000万元, 按照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本题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因素。
要求:
(1) 根据资料 (1) , 判断甲公司20×2年12月31日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请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
(2) 根据资料 (2) , 判断甲公司20×2年5月1日将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转移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请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
(3) 根据资料 (3) , 判断甲公司20×2年12月31日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请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
2.甲公司20×3年度实现账面净利润15 000万元, 其20×3年度财务报表于20×4年2月28日对外报出。该公司20×4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以及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1) 甲公司于20×4年3月26日依据法院判决向银行支付连带保证责任赔款7 200万元, 并将该事项作为会计差错追溯调整了20×3年度财务报表。
甲公司上述连带保证责任产生于20×1年。根据甲公司、乙公司及银行三方签订的合同, 乙公司向银行借款7 000万元, 除以乙公司拥有的一栋房产向银行提供抵押外, 甲公司作为连带责任保证人, 在乙公司无力偿付借款时承担连带保证责任。20×3年10月, 乙公司无法偿还到期借款。20×3年12月26日, 甲公司、乙公司及银行三方经协商, 一致同意以乙公司用于抵押的房产先行拍卖抵偿借款本息。按当时乙公司抵押房产的市场价格估计, 甲公司认为拍卖价款足以支付乙公司所欠银行借款本息7 200万元。为此, 甲公司在其20×3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对上述连带保证责任进行了说明, 但未确认与该事项相关的负债。
20×4年3月1日, 由于抵押的房产存在产权纠纷, 乙公司无法拍卖。为此, 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甲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20×4年3月20日, 法院判决甲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假定税法规定, 企业因债务担保产生的损失不允许税前扣除。
(2) 甲公司于20×4年3月28日与丙公司签订协议, 将其生产的一台大型设备出售给丙公司。合同约定价款总额为14 000万元, 签约当日支付价款总额的30%, 之后30日内支付30%, 另外40%于签约后180日内支付。
甲公司于签约当日收到丙公司支付的4 200万元款项。根据丙公司提供的银行账户余额情况, 甲公司估计丙公司能够按期付款。为此, 甲公司在20×4年第1季度财务报表中确认了该笔销售收入14 000万元, 并结转相关成本10 000万元。20×4年9月, 因自然灾害造成生产设施重大毁损, 丙公司遂通知甲公司, 其无法按期支付所购设备其余40%款项。甲公司在编制20×4年度财务报表时, 经向丙公司核实, 预计丙公司所欠剩余款项在20×7年才可能收回, 20×4年12月31日按未来现金流量折算的现值金额为4 800万元。甲公司对上述事项调整了第1季度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收入, 但未确认与该事项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借:主营业务收入5 600万元;贷:应收账款5 600万元。
(3) 20×4年4月20日, 甲公司收到当地税务部门返还其20×3年度已交所得税款的通知, 4月30日收到税务部门返还的所得税款项720万元。甲公司在对外提供20×3年度财务报表时, 因无法预计是否符合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故全额计算交纳了所得税并确认了相关的所得税费用。
税务部门提供的税收返还款凭证中注明上述返还款项为20×3年的所得税款项, 为此, 甲公司追溯调整了已对外报出的20×3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
(4) 20×4年10月1日, 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将某管理用同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由10年调整为20年, 该项变更自20×4年1月1日起执行。董事会会议纪要中对该事项的说明为:考虑到公司对某管理用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发生变化, 将该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调整为20年, 这更符合其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情况。
上述管理用固定资产系甲公司于20×1年12月购入, 原值为3 600万元, 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预计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年限最低为15年, 甲公司在计税时按照15年计算确定的折旧在所得税前扣除。在20×4年度财务报表中, 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按照调整后的折旧年限计算的年折旧额为160万元, 与该固定资产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40万元。
(5) 甲公司20×4年度合并利润表中包括的其他综合收益涉及事项如下:
(1) 因增持对子公司的股权增加资本公积3 200万元;
(2) 当年取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相对成本上升600万元, 该资产的计税基础为取得时的成本;
(3) 因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确认资本公积360万元;
(4) 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冲减资本公积2 400万元。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在本题涉及的相关年度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甲公司20×4年度实现盈利, 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要求:
(1) 根据资料 (1) 至 (4) , 逐项说明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对于不正确的会计处理, 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
(2) 根据资料 (5) , 判断所涉及的事项哪些不应计入甲公司20×4年度合并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并说明理由。
(3) 计算确定甲公司20×4年度合并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金额。
3.甲公司为我国境内注册的上市公司, 其主要客户在我国境内。20×1年12月起, 甲公司董事会聘请了新华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常年财务顾问。20×1年12月31日, 该事务所担任甲公司常年财务顾问的注册会计师王某收到甲公司财务总监李某的邮件, 其内容如下:
王某注册会计师:
我公司想请你就本邮件的附件1和附件2所述相关交易或事项, 提出在20×1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建议。所附交易或事项对有关税金和递延所得税以及现金流量表的影响、合并财务报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计算, 我公司有专人负责处理, 无需你提出建议。除所附资料提供的信息外, 不考虑其他因素。
附件1:对乙公司、丙公司投资情况的说明
(1) 我公司出于长期战略考虑, 20×1年1月1日以1 200万欧元购买了在意大利注册的乙公司发行在外的80%股份, 计500万股, 并自当日起能够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为此项合并, 我公司另支付相关审计、法律等费用200万元人民币。乙公司所有客户都位于意大利, 以欧元作为主要结算货币, 且与当地的银行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其借款主要从当地银行借入。
考虑到原管理层的能力、业务熟悉程度等, 我公司完成收购交易后, 保留了乙公司原管理层的所有成员。
20×1年1月1日, 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 250万欧元;欧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即期汇率为:1欧元=8.8元人民币。
20×1年度, 乙公司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发生的净亏损为300万欧元。
乙公司的利润表在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时, 按照平均汇率折算。其他相关汇率信息如下:20×1年12月31日, 1欧元=9元人民币;20×1年度平均汇率, 1欧元=8.85元人民币。
我公司有确凿的证据认为对乙公司的投资没有减值迹象, 并自购买日起对乙公司的投资按历史成本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列报。
(2) 为保障我公司的原材料供应, 20×1年7月1日, 我公司发行1 000万股普通股换取丙公司原股东持有的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我公司取得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后, 派出一名代表作为丙公司董事会成员, 参与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丙公司注册地为我国境内某省, 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股份发行日, 我公司每股股份的市场价格为2.5元, 发行过程中支付券商手续费50万元;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3 000万元, 账面价值为12 000万元, 其差额为丙公司一项无形资产增值。该无形资产预计尚可使用5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 按直线法摊销。
20×1年度, 丙公司按其净资产账面价值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1 200万元, 其中, 1至6月份实现净利润5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事项。
我公司在本交易中发行1 000万股股份后, 发行在外的股份总数为15 000万股, 每股面值为1元。
我公司在购买乙公司、丙公司的股份之前, 与他们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附件2:20×1年度我公司其他相关业务的情况说明
(1) 1月1日, 我公司与境内子公司丁公司签订租赁协议, 将我公司一栋办公楼出租给丁公司, 租赁期开始日为协议签订日, 年租金为85万元, 租赁期为10年。丁公司将租赁的资产作为其办公楼。我公司将该栋出租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并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该办公楼租赁期开始日的公允价值为1 660万元, 20×1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1 750万元。
该办公楼于20×0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 其建造成本为1 500万元, 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我公司对所有固定资产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 在我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 20×1年12月31日应收乙公司账款500万元, 已计提坏账准备20万元。
要求:请从王某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回复李某邮件, 回复要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1) 根据附件1:
(1) 计算甲公司购买乙公司、丙公司股权的成本, 并说明由此发生的相关费用的会计处理原则。
(2) 计算甲公司购买乙公司所产生的商誉金额, 并简述商誉减值测试的相关规定。
(3) 计算乙公司20×1年度财务报表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时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4) 简述甲公司发行权益性证券对其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5) 简述甲公司对丙公司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及理由, 计算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金额, 以及期末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
(2) 根据附件2:
(1) 简述甲公司出租办公楼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处理及理由, 并编制相关调整分录。
(2) 简述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处理及理由, 并编制相关抵销分录。
4.甲公司为一家机械设备制造企业, 按照当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1年3月, 新华会计师事务所对甲公司20×0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 现场审计人员关注到其20×0年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
(1) 1月1日,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资产转让合同。合同约定, 甲公司将其办公楼以4 5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公司, 同时甲公司自20×0年1月1日至20×4年12月31日止期间可继续使用该办公楼, 但每年末需支付乙公司租金300万元, 期满后乙公司收回办公楼。当日, 该办公楼账面原值为6 000万元, 已计提折旧750万元, 未计提减值准备, 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35年;同等办公楼的市场售价为5 500万元;市场上租用同等办公楼需每年支付租金520万元。1月10日, 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款项, 并办妥办公楼的产权变更手续。
甲公司会计处理:20×0年确认营业外支出750万元, 管理费用300万元。
(2) 1月10日, 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建造合同, 为丙公司建造一项大型设备。合同约定, 设备总造价为450万元, 工期自20×0年1月10日起1年半。如果甲公司能够提前3个月完工, 丙公司承诺支付奖励款60万元。当年, 受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 甲公司实际发生建造成本350万元, 预计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成本150万元, 工程结算合同价款280万元, 实际收到价款270万元。假定工程完工进度按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年末, 工程能否提前完工尚不确定。
甲公司会计处理:20×0年确认主营业务收入357万元, 结转主营业务成本350万元, “工程施工”科目余额357万元与“工程结算”科目余额280万元的差额77万元列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
(3) 10月20日, 甲公司向丁公司销售M型号钢材一批, 售价为1 000万元, 成本为800万元, 钢材已发出, 款项已收到。根据销售合同约定, 甲公司有权在未来一年内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自丁公司回购同等数量、同等规格的钢材。截至12月31日, 甲公司尚未行使回购的权利。据采购部门分析, 该型号钢材市场供应稳定。
甲公司会计处理:20×0年, 确认其他应付款1 000万元, 同时将发出钢材的成本结转至发出商品。
(4) 10月22日, 甲公司与戊公司合作生产销售N设备, 戊公司提供专利技术, 甲公司提供厂房及机器设备, N设备研发和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和人工费用由甲公司和戊公司根据合同规定各自承担。甲公司具体负责项目的运作, 但N设备研发、制造及销售过程中的重大决策由甲公司和戊公司共同决定。N设备由甲公司统一销售, 销售后甲公司需按销售收入的30%支付给戊公司。当年, N设备共实现销售收入2 000万元。
甲公司会计处理:20×0年, 确认主营业务收入2 000万元, 并将支付给戊公司的600万元作为生产成本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
(5) 12月30日, 甲公司与辛银行签订债务重组协议。协议约定, 如果甲公司于次年6月30日前偿还全部长期借款本金8 000万元, 辛银行将豁免甲公司20×0年度利息400万元以及逾期罚息140万元。根据内部资金筹措及还款计划, 甲公司预计在20×1年5月还清上述长期借款。甲公司会计处理:20×0年, 确认债务重组收益400万元, 未计提140万元逾期罚息。
(6) 12月31日, 因合同违约被诉案件尚未判决, 经咨询法律顾问后, 甲公司认为很可能赔偿的金额为800万元。20×1年2月5日, 经法院判决, 甲公司应支付赔偿金500万元。当事人双方均不再上诉。
甲公司会计处理:20×0年末, 确认预计负债和营业外支出800万元;法院判决后未调整20×0年度财务报表。假定甲公司20×0年度财务报表于20×1年3月31日报出。本题不考虑增值税、所得税及其他因素。
要求:
(1) 根据资料 (1) 至 (6) , 逐项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并简要说明判断依据。对于不正确的会计处理, 编制相应的调整分录。
(2) 计算甲公司20×0年度财务报表中存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项目的调整金额 (减少数以“-”表示) 。
会计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C 5.C 6.B 7.C 8.D 9.B10.C 11.B 12.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D3.ABCDE4.CD5.BCD6.BDE
三、综合题
1. (1) 甲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为权益工具的, 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而是通过资本公积转回。
更正分录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5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0。借:本年利润500;贷:资产减值损失500。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00;贷:本年利润500。借:盈余公积5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0。
(2) 甲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该组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为300万元 (10 000-9 700) 至700万元 (10 000-9 300) , 甲公司在转移时签订协议约定, 若该组贷款发生违约, 则甲公司最多承担违约金1 000万元 (10 000×10%) , 由此可以判断甲公司继续保留了该组住房抵押贷款的所有重要风险, 不应终止确认该组住房抵押贷款。
更正分录如下:借:贷款9 000, 继续涉入负债1 100;贷:金融负债9 100, 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1 000。
(3) 甲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甲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中嵌入的转股权在经济特征和风险方面与主合同不存在紧密关系, 应予分拆。该转股权应确认为权益工具。而提前行权的赎回价格非常接近与分拆权益成份前可转换债券摊余成本, 嵌入的提前赎回权在经济特征和风险方面与主合同存在紧密关系, 因此对该衍生工具不予分拆。
更正分录如下:借:衍生工具———提前赎回权6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0。
2. (1) 资料 (1) ,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20×4年3月20日法院判决甲公司承担连带担保责任时, 甲公司20×3年度的财务报表已经对外报出, 就支付的赔偿款7 200万元不能再追溯调整20×3年度的财务报表, 应计入发生当期损益。
更正分录如下:借:营业外支出7 200;贷:盈余公积72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 480。
资料 (2) ,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20×4年第一季度末, 根据合同约定及丙公司的财务情况, 销售价款14 000万元符合收入的确认条件。9月份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 应收剩余款项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少, 说明应收款项发生了减值, 应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不能冲减第一季度确认的收入。
更正分录如下:借:应收账款5 600;贷:主营业务收入5 600。借:资产减值损失800;贷:坏账准备8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00;贷:所得税费用200。
资料 (3) ,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企业收到的所得税返还属于政府补助, 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处理。在实际收到所得税返还时, 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不应追溯调整已对外报出的20×3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
更正分录如下:借:盈余公积72,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48;贷:所得税费用 (或营业外收入) 720。
资料 (4) ,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改变, 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应自变更日开始在未来期间适用, 甲公司不能根据董事会决议的规定将该项变更应用于批准变更日之前的期间。
20×4年应计折旧额:
20×4年1~9月折旧额=3 600/10/12×9=270 (万元)
20×4年10~12月折旧额= (3 600-3 600/10×2-270) / (20×12-2×12-9) ×3=37.83 (万元)
20×4年1~12月应计折旧额=270+37.83=307.83 (万元)
20×4年应补提折旧额=307.83-160=147.83 (万元)
20×4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3 600-3 600/10×2-307.83=2 572.17 (万元)
20×4年12月31日计税基础=3 600-3 600/15×3=2 880 (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 880-2 572.17=307.83 (万元)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307.83×25%=76.96 (万元)
更正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147.83;贷:累计折旧147.83。借:递延所得税资产36.96 (76.96-40) ;贷:所得税费用36.96。借:盈余公积159.09;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59.09。
(2) (1) (3) (4) 不应计入甲公司20×4年度合并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理由:因增持对子公司股权产生的权益变动、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当期调整权益的金额、因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确认的资本公积均属于权益性交易的结果, 不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3) 甲公司20×4年度合并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金额=600× (1-25%) =450 (万元) 。
3. (1) (1) 购买乙公司股权的成本=1 200×8.8=10 560 (万元人民币)
购买丙公司股权的成本=1 000×2.5=2 500 (万元)
对乙公司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相关审计、法律等费用200万元, 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购买丙公司股权发行股票支付的券商手续费50万元, 在发生时冲减股票的溢价发行收入。
(2) 购买乙公司股权产生的商誉=10 560-1 250×80%×8.8=1 760 (万元人民币) 。
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应确认减值损失, 减值损失金额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 然后, 根据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 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3) 乙公司20×1年度财务报表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时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1 250-300) ×9- (1 250×8.8-300×8.85) =205 (万元人民币) 。
(4) 甲公司发行权益性证券增加股本1 000万元, 股本溢价应当扣除权益性证券的手续费, 增加“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 450万元 (2.5×1 000-1 000-50) , 发行权益性证券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2.5×1 000-50=2 450 (万元) 。
相关会计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2 500;贷:股本1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 450, 银行存款50。
(5) 甲公司对丙公司投资的后续计量采用权益法核算, 因为甲公司取得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后, 派出一名代表作为丙公司董事会成员, 参与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 对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 所以应采用权益法对其投资进行后续计量。
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金额=13 000×20%-2 500=100 (万元)
期末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 200-500- (13 000-12 000) /5×6/12]×20%=120 (万元) 。
(2) (1) 从合并财务报表看, 该办公楼仍作为自用办公楼, 在“固定资产”科目列报。在合并财务报表中, 作如下处理:
借:固定资产———原价1 500, 资本公积197.5[1 660- (1 500-1 500/20×6/12)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0 (1 750-1 660) ;贷:投资性房地产1 750,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37.5 (1 500/20×6/12) 。
借:管理费用75 (1 500/20)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75。
借:营业收入85;贷:管理费用85。
(2) 20×1年年末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处理。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 要将甲公司的应收债权与乙公司应付债务抵销, 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因该内部应收债权计提的坏账准备也应当冲回。
抵销分录:借:应付账款500;贷:应收账款500。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0;贷:资产减值损失20。
4. (1) (1) 事项 (1) 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对于售后租回交易形成的经营租赁, 要分情况进行理解, 该交易不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 售价低于资产的公允价值, 并且该损失将由低于市价的未来租赁付款额补偿, 应将其递延, 并按与确认租金费用相一致的方法分摊于预计的资产使用期内。
售价与账面价值的750万元应确认为递延收益, 期末按与确认租金费用相一致的方法分摊于预计的资产使用期内。
调整分录如下:借:递延收益750;贷:营业外支出750。借:管理费用150 (750/5) ;贷:递延收益150。
(2) 事项 (2) 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20×0年年末, 工程是否提前完工尚不确定, 那么对于60万元的奖励款不应该作为合同收入的一部分。
本年末完工程度=350/ (350+150) ×100%=70%
所以当期确认收入=450×70%=315 (万元)
当期确认成本费用=350 (万元)
此时多确认了收入, 调减收入的金额=357-315=42 (万元)
调整分录如下:借:主营业务收入42;贷:工程施工———合同毛利42。
500-450=50 (万元) , 预计收入小于预计总成本, 应该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确认存货跌价准备。调整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15[50× (1-70%) ];贷:存货跌价准备15。
“工程施工”科目余额315万元 (350-35) 与“工程结算”科目余额280万元的差额35万元 (315-280) 扣除存货跌价准备后的金额20万元列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
(3) 事项 (3) 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因为该售后回购的回购价是按当时的市场价格确定的, 在销售时点已转移了钢材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 符合收入确认的原则。
调整分录如下:借:主营业务成本800;贷:发出商品800。借:其他应付款1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 000。
(4) 事项 (4) 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甲公司与戊公司共同控制经营, 应按各自享有的份额确认收入。
调整分录如下:借:主营业务收入600;贷:主营业务成本600。
(5) 事项 (5) 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债务重组以偿还本金为前提, 此前不应当确认债务重组收益;支付逾期罚息构成甲公司20×0年底的现时义务。
调整分录如下:借:营业外收入400;贷:长期借款 (或应付利息) 400。借:营业外支出140;贷:其他应付款140。
(6) 事项 (6) 会计处理不正确。理由:该事项属于日后调整事项, 需要调整20×0年的财务报表相关数字。
调整分录:借:预计负债800;贷:营业外支出300, 其他应付款500。借:利润分配50.3;贷:盈余公积50.3。
因上述事项发生于日后期间, 基于企业已结账, 上述损益科目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处理更为合理, 则上述事项调整分录应依次为:
事项 (1) :借:递延收益75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75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150;贷:递延收益150。
事项 (2)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42;贷:工程施工———合同毛利42。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15;贷:存货跌价准备15。
事项 (3)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800;贷:发出商品800。借:其他应付款1 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1 000。
事项 (4)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6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600。
事项 (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收入400;贷:应付利息40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140;贷:预计负债140。
事项 (6) :借:预计负债800;贷:其他应付款5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300。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结转至留存收益, 分录如下: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3;贷:盈余公积50.3,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52.7。
(2) “存货”项目调整金额= (20-77) -800=-857 (万元)
“营业收入”项目调整金额=-42+1 000-600=358 (万元)
统一考试 篇9
一、注会英语测试的分析
一是注会英语测试效度不高、信度不强。注会英语测试未能有效考查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英语能力。现行的注会英语测试在测试内容、测试题材的选择、会计英语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 降低了注会英语测试本身的效度和信度, 导致该测试未能真正检测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英语能力, 正如参加过该考试的考生所说“虽说是CPA的英语测试, 可是考题和CPA并无多大关系, 主要还是一些通用英语, 难度低于六级的普通英语考试”。首先, 测试内容上, 根据《2009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测试纲要》 (以下简称为《测试纲要》) , 注会英语测试强调既要考察会计师的英语基本知识也要考察注册会计师的会计专业知识, 但是试题的设计在完形填空部分选择了一篇“纯”公共材料, 占到10%的分值, 使其趋同于性质不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从而降低了注会英语考试的效度和信度;其次, 测试题材的选择上, 《测试纲要》强调:“题材熟悉、难度适中”, 这势必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工作实际环境脱节, 违背了该测试的目的, 从而降低注会计英语考试的效度和信度;再次, 会计英语能力方面, 《测试纲要》仅要求考查会计英语能力中的读、写、译等能力而没有考查会计英语能力中的听、说等能力, 势必很大程度上导致注册会计师英语口语能力较差。
二是注会英语测试反拨作用不够积极。目前的注会英语测试因其“不计入注册会计师考试总分”, “注册会计师们是否参加注会英语测试是可选的, 而且成绩合格后仅作为参加高级人才培训的参考”而使测试缺失社会价值, 导致测试的被接受度不广, 未能激发考生、教学培训机构、社会等测试相关人员去努力提高注册会计师们的会计英语能力。首先, 考生对怎样提高自己的会计英语能力感到很迷茫, 不知要做什么。正如参加过该考试的考生所说“英语测试, 既没有考纲、教材、范围, 又没有以前年度的试卷做参考, 所以复习准备起来没有方向。考前阅读一些英文报纸的财经版并收集一些审计会计方面的专业词汇, 培养这方面的语感”。其次, 教学培训机构, 尤其是各大高校缺乏“培养能够在英语环境中从事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国际化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计划和方法。再次, 社会没有形成“通过注会英语测试的注册会计师”的氛围, 导致该考试缺失社会价值。因此, 与当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专业考试相比, 尽管参加注会英语测试的人数在小幅增加, 但参加注会英语测试的人数偏少, 合格率偏高。注会英语测试未能有效促进注册会计师提高会计英语能力
二、注会英语测试的后效理论
语言测试后效理论以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理论研究为主。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是指语言测试对教学、学习及社会等产生的影响或反作用。国外, 自1802年开始, 有关反拨作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 人们更加深入、更加系统地进行了语言测试反拨作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国内, 少数学者对我国高考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以及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后效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Hughes在前期反拨效应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参与者 (Participants) ——过程 (Process) ——结果 (Product) ”反拨效应模式, 即“PPP”反拨效应模式, 用于探讨反拨效应的工作机理。模式中, 参与者包括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以及教材设计者和出版者;过程指参与者采取的有助于学习的任何行动, 如教材开发、大纲制订、教学方法的变化、学习和应试策略的采用等等;结果指所学知识或技能和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质量 (如流利程度) 。模式认为, 一个测试的性质将首先影响参与者对其教学和学习任务的理解和态度, 而这种理解和态度又反过来影响参与者完成任务的过程, 从而影响学习结果。
作为语言测试社会效果质量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 反拨作用可以是积极的, 也可以是消极的。注会英语测试产生负向反拨效应因素主要是由注会英语测试的内部因素 (注会英语测试自身的原因) 和外部因素 (注会英语测试的实施过程和社会对注会英语测试的期望值) 构成。注会英语测试自身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注会英语测试内容、注会英语测试的结果、注会英语测试手段和方式、考生自身等方面。外部因素主要指功利性驱使下的应试心理和人工评卷环节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
三、注会英语测试的完善
从参加注会英语测试的人数、各教育培训机构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及通过注会英语测试的会计师们的实际英语会计交际能力等方面观察, 可以发现注会英语测试的积极反拨作用正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削弱。因此,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完善。
一是把握注会英语测试的性质。注会英语测试是一种会计专业化的英语水平考试。首先, 注会英语测试是一种英语水平考试。语言测试按语言测试的目的可以分为: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能力倾向测试、分班测试和诊断测试等五种。注会英语测试既不同于为了让教师掌握学生的语言水平而决定教材的难易、课时分配等问题对新生入学后进行的全面考查的分班测试, 也不同于用来预示学生学习某种语言的潜力和天赋类似于智商测试的能力倾向测试, 也不同于为了了解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上的长处与短处而给教师提供教学效果或质量方面的信息如课堂小测验的诊断测试, 还不同于检查学生在某一课程中的学习进展情况的成绩测试, 而是一种英语水平测试, 其基本目的是用来衡量考生语言能力的考试, 类似国内的高考英语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 (PETS) 、国外的托福 (TOEFL) 、雅思 (IELTS) 考试等英语水平考试。其次, 注会英语测试是一种专业化英语水平考试。注会英语测试又不同于高考英语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国外的托福、雅思考试等一般英语水平考试, 而是一种专业化英语水平考试, 因为其目的是为培养和选拔能够在英语环境中从事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国际化人才, 突出考查注册会计师在英语环境中工作的能力。注会英语测试专业化实指英语考试内容会计专业化, 应涉及到注册会计师从业所需的各专业知识, 既要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专业知识, 还要涉及实务英语交际能力。注会英语测试应该是英语技能和会计技能的充分融合, 是在会计环境中考查英语能力, 在英语环境中考查会计技能, 而不是将两者分割开来。任何与注会英语测试这一性质相违背的行为, 将是本末倒置。
二是紧扣注会英语测试的目的。测试的反拨作用是与测试的目的紧密相关的, 所以发挥注会英语测试的积极反拨作用务必紧扣“为更好、更快、更广泛地选拔、培养具有在国际环境下能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进行沟通和处理会计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会计师和国际化人才, 为使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与国际普遍认可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相趋同, 将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打造成中国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的通行证”这一目的服务。注会英语测试理论上应是一种能力测试, 不能出现考生可以取巧而获得成功的。注会英语测试的题型、选材、内容、方法、难度等都应以能考查考生的真才实学为基本要求, 而不能降低和违背这一要求。
三是提高注会英语测试的信度和效度。注会英语测试应是一种科学的考试。首先, 要保障注会英语测试的信度。语言测试的信度, 作为评估注会英语测试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 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即测试时对考生的会计专业英语水平提供可靠的度量。注会英语测试信度的高低主要说明的是测试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受试者真实的英语水平。理论上, 如果一个测试具有较高信度,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同一考生施考多少次, 考生各次的测试成绩应该是一致的。注会英语测试, 作为一种专业化英语水平考试, 应尽可能真实测试注册会计师们的真实语言能力。为此, 既要考查他们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 也要考察他们的词汇能力、语法能力、语音能力, 还要考察他们的会计业务能力。其次, 要提高注会英语测试的效度。测试的效度是指考试在多大程度上测出预期要测量的东西或者说考试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预期的测量任务, 达到了预期测试的目标。效度分为五种: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同期效度、预测效度和表面效度。结构效度也称观念效度或理论基础效度, 是指注会英语测试是否以有效的英语语言观和英语语言学习观为理论根据, 观念效度是会计英语语言测试的主要效度, 是一切其他效度的基础。内容效度是指注会英语测试的内容是否构成它要测试的内容的有效抽样。观念效度和内容效度属注会英语语言测试的内在效度。同期效度和预测效度属外在效度, 它们指测试结果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与一些外在标准相关, 故又称标准参照效度。注会英语测试是以英语语言观和学习观为理论依据的, 具有较强的结构效度, 但作为专业化英语水平测试因其没有在内容上考查所有的英语语言能力和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缺失内容效度, 并且缺失有效的参照效度标准, 从而导致其整体效度不高。事实上, 准参照效度的衡量最好是以当前国际上公认的同类考试为参照标准, 如英国的ACA专业资格考试。可以让获得ACA专业资格的我国注册会计师参加注会英语测试, 对两种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来提高我国注会英语测试的效度。
四是提高注会英语测试的社会价值。测试的社会价值大小, 直接决定该测试被社会的接受程度。虽然测试的社会权重越大, 考试的风险越高, 但注会英语测试作为一种专业花水平考试, 其目的是检测考生的真实能力, 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当前注会英语测试要求规定:注会英语测试成绩合格的人员将发给合格证书, 记入会员档案, 并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高级人才培训时参考。规定表明注册会计师们是否参加注会英语测试是可选的, 而且成绩合格后仅作为参加高级人才培训的参考, 这使注会英语测试因社会价值底而缺乏吸引力和动力。在科学的注会英语测试的前提下, 既然其考查的是注册师的能力, 那么就可“按能计酬”, 适当体现测试成功者的价值。建议可将我国注册会计师按是否获得注会英语测试合格证进行分级, 给予获得注会英语测试合格证书的注册会计师更高的级别、待遇和荣誉。
统一考试 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网络考试,ASP.NET,信息管理
0 引言
现在高职院校所开的公共课众多,参加学生也很多,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成了一个难题。在线考试系统是针对学生的考试系统。学校可以通过该考试系统建立自己的网上考场,使学生直接进行网上考试,既减少了成本,又避免了笔试的繁琐过程,使考试过程变得轻松方便;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控制考试的作弊现象,确保考试的公开、公平、公正。
1 系统设计
本网络考试系统采用B/S架构设计[1],只需要在Web服务器上安装本程序,客户端使用操作系统自带的IE浏览器就可以完成包括管理在内的所有操作,而无需安装其他任何程序。系统可以适应局域网以及Internet等网络环境。
1.1 考试系统硬件设计
考试服务器用来在考试过程中管理考生考试,具有存放试题、考试组卷、发卷、收卷、判卷等功能。
考试管理机用来系统管理员登录考试服务器处理考试业务。
数据库服务器连接考试服务器用来存放试题库等信息,提供给考试系统安全快速的访问,如图1所示。
1.2 系统功能描述
本系统将用户分为4级:系统管理员、主考官、考生和普通用户。
1.2.1 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使用系统默认的账号登录,是系统的最高管理者。具有以下权限:
(1)重新设定系统管理员的登录名和密码;
(2)设置主考官账号和恢复主考官密码;
()设置考生二次登录密码;
(4)维护考生表和主考官表;
(5)定期清理用户注册表和试卷库。
1.2.2 主考官
主考官及任课老师和监考员的功能于一身,使用系统管理员授予的账号登录。具有以下功能:
(1)修改密码;
(2)上传考题。可以将选择题、填空题和上机操作题上传到服务器的试题库中;
(3)编辑本人上传的试题,浏览其他主考官的试题;
(4)组建试卷。根据抽取范围,可选用试题库中自己的或其他主考官的、一位或多位主考官上传的试题;
(5)激活考场。主考官激活考场后,考生可以进行考试;
(6)查看交卷情况。考试结束后,主考官可以根据考生的交卷情况,对没有成功交卷的学生能列出姓名、学号、机器号和IP地址,并代为交卷;
(7)评判试卷。主考官可以将考生的试卷再次调出查看,并人工判阅上机操作题,把上机操作题的得分保存入库,同时得到试卷总分;
(8)统计成绩。根据班级分数,分别得到以表格形式和统计图形式的各分数段的统计情况;
(9)打印试卷。如果需要,可以将某考生的试卷打印备案。
1.2.3 考生
考生使用姓名和学号登录。登录成功后可以看到自己的照片。登录信息和照片在考试过程中始终位于屏幕上方,以便主考官核对考生身份。
主考官激活考场,等规定的考试时间一到,系统自动启动“开始考试”功能,考生才可开始进行考试。抽题过程是根据主考官设定的试题类型和抽取范围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的,每个人都不同,基本可以杜绝抄袭作弊的可能性[3]。
对于选择题和填空题在考试过程中会实时保存答题情况(如图2所示),如果出现死机、重启、掉电、中途换机等现象,可由主考官输入二次登录密码后自动恢复考试进程,继续进行考试。对于上机操作题,需要考生在本地机器上做完,然后将工程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中[4]。
考试完毕后进行交卷。如果交卷失败可以再次交卷,或请求主考官代为交卷。交卷成功后,马上可以知道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得分。考试时间一到,系统将启动自动交卷功能,退出考试系统,考生无法再进行考试。考试结束后,考生可以登录系统查看成绩。
2 系统模块设计
本系统按功能分为两个大的模块:在线考试和后台管理系统[5]。其中在线考试系统分为考生登录和成绩查询2个模块;后台管理系统分为系统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科目管理、试题管理、成绩管理等,如图3所示。
2.1 考生登录模块
考生选择考试科目,输入学号和密码并进入考试界面开始考试,若忘记输入任何一项,会出现提示“只有学号和密码正确的考生才能进入考试”;如果已经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则会出现响应提示“不允许进入”。
单击“开始考试”按钮时,进行如下操作。
(1)判断考生是否合法存在;
(2)判断该考生是否已经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
(3)将学号、考试科目存入Session[6]中,以便传递给考试页面;
(4)所有条件符合,转到考试页面。
2.2 考生考试模块
功能:根据考生选择的考试科目,随机读取试卷,提交试卷时自动计算成绩,并把成绩记录到成绩表中。然后自动跳转到成绩显示页面,显示该考生的考试成绩;如果考生已经参加过其他科目的考试,在该页面显示的是参加的所有科目的考试成绩。
主要逻辑:Page_load事件中,每种类型的试题放到一个Repeater控件内,从题库中根据设置取得相应类型的试题数量,绑定到Repeater控件,在页面上循环显示试题。
单击“提交”按钮时,触发计算成绩事件,从试题库中取得试题和答案,对每一道试题,与取得的考生的答案对比,两者相同则在总分上加上相应题目的分数。
2.3 考试成绩显示模块
功能:显示考生的各门课程的成绩。
主要逻辑:在Page_Load事件中,首先判断考生是否登录,如果没有登录,则转向登录页面;如已登录,则根据学号显示学生的学号和姓名,并从数据库中取出该学生的所有已考科目和考试成绩,绑定到GridView控件中显示出来。
2.4 后台管理登录模块
功能:系统管理员进入后台管理整个考试系统,包括管理员信息的增、删、改,班级信息的增、删、改,学生信息的增、删、改,考试科目的增、删,试题库中试题信息的增、删、改等。输入管理员账号和密码才能进入后台,若忘记输入任何一项,会进行提示。
主要逻辑:为防止在地址栏中直接输入页面地址而进入系统后台维护界面,在后台文件夹中添加一个Web.config文件,配置拒绝所有匿名用户访问,直接跳转到后台登录界面登录后才能访问。
2.5 后台学生信息管理模块
功能:学生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
主要逻辑:添加新学生时,要判断学号是否已经存在,保证学号不重复;删除学生信息时,为防止误删除,增加删除确认提示;修改学生信息时,使用隐藏控件保存并获取学生信息。
3 结语
本文利用ASP.net技术框架,实现了一个完整的“在线考试系统”项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该考试平台包含了考生考试,用户管理,考试管理,试卷管理,题库管理,报表管理等多个功能,主要注重过程控制和考试档案的管理。定位于节省考试过程中的成本,方便学校对考核工作的管理。其B/S的模式使之更容易部署推广及方便的使用。
由于时间和技术上的限制,本设计还存在许多方面的工作尚不完善。系统对操作人员录入的错误数据和数据本身的错误造成的不完整性,系统的约束力较弱,在系统的进一步实现阶段,应加强数据的完整性,提高系统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加强对用户输入端的数据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陈建伟.ASP动态网站开发教程[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方明清.ASP.NET程序设计教程与实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华夏.ASP.NET案例实训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刘廷.ASP.NET开发实例完全剖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5]尚俊杰.ASP.NET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刘明明,徐勇.基于Web的在线考试系统分析与评价[J].管理观察,2009(5):235-237.
统一考试 篇11
针对社会关心的家庭作业问题,《规定》要求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但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学校要积极与家长、社会资源单位联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设施,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小学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过2次。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程标准。《规定》提出均衡编班制,要按照随机方式对学生和教师实行均衡编班。严禁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编班过程要邀请家长、社区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参加,接受各方监督。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不得拔高教学要求,不得加快教学进度。
《規定》还提出要全面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采取“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级评价,多用鼓励性评语,激励学生成长。教辅材料购买遵循“一科一辅”和家长自愿原则。学校和教师不准向学生推荐、推销或变相推荐、推销任何教辅材料。学校和教师不得在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公办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或参与举办“占坑班”及校外文化课补习。
(北晨 23)
统一考试 篇12
一、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制度的建立
苏联教育模式以及包含在其中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可以说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为改变十月革命后苏联的贫穷与落后作出了巨大贡献。而20世纪的最后十年对俄罗斯来讲是一个彻底变革的时代,俄罗斯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也经历了同样的洗礼。当然,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领域的改革往往是缓慢且不彻底的,它不会像政治或经济改革那样翻天覆地,它会保留很多时代的、文化的烙印。
当前,俄罗斯推行高等学校招生的国家统一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的质量。在2001年,俄政府着手对大学入学考试进行改革,实行新的考试制度———国家统一考试,按照计划,2005年全国普及。首次国家统一考试只有5个联邦主体高校参加,属于试点运行,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的人数仅占当年毕业生总量的2%,标志着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开始。
根据俄罗斯联邦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期规划(2002—2004),在《2000年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的基础上,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М.Касьянов)于2001年2月16日签署了《关于试行国家统一考试的决定》,开始对中等学校毕业考试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改革。首先于2001年6月1日至14日在马里埃尔共和国、莫尔多瓦共和国、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和楚瓦什共和国开始试行高等学校招生国家统一考试。2002年4月5日俄罗斯总理批准了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的请求。2002年4月9日,俄罗斯联邦政府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家统一考试形式见解的决定》,正式成立了国家统一考试的管理机构———俄罗斯联邦主体国家考试委员会(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экзаменационнаякомиссиясубъекта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简称ГЭК),以领导和协调国家统一考试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日常事务,促进它的发展。
2003年3月31日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长菲利波夫(В.М.Филиппов)签署了第1287号命令,确认了国家统一考试的结果———证书的格式和内容。2005年已经有72个联邦主体120万考生参加了国家统一高考,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3%。俄罗斯国家教育部规定从2006年起,国家统一高考是所有11年级中学生必考的。中学毕业生除了获得中学毕业文凭外,还将得到一份国家统一高考成绩证明,这是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新生录取的唯一凭证。据俄罗斯基础教育门户网2008年12月16日报道,乌拉尔国立大学校长德米特里·布格罗夫认为,2009年各高等院校将强力推行国家统一考试。
二、大俄罗斯主义之于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
大俄罗斯主义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或意识形态,在俄罗斯历史上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不了解大俄罗斯主义,就无法读懂俄罗斯民族,更是难以理解辉煌的沙俄帝国与苏联帝国何以“潮起又潮落”,以及“双头鹰”何以又飞落今日俄罗斯。而在以“救世论”和“民族优秀论”为中心的大俄罗斯主义的熏陶下,俄罗斯民众头脑中充斥着救世使命感、作为俄罗斯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他们甘愿为救世而牺牲,为大俄罗斯民族而奉献。而大俄罗斯主义对俄罗斯民众心理、思想的这种整合,凝聚了俄罗斯民众的精神,统一了俄罗斯民族思想,为俄罗斯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大俄罗斯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担负起精神庇护所的功能,不仅慰藉、充实着广大俄罗斯民众的心灵,而且还为俄罗斯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作为大俄罗斯主义的核心理念———“强国精神”,尽管这种精神并非俄罗斯所独有,却深深地打上了“俄罗斯的烙印”。而俄罗斯实行国家统一考试正是其国家权威思想的体现。大俄罗斯主义的国家思想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的实施与推行。
正是由于大俄罗斯主义特别重视国家的作用,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1999年12月30日发表的施政纲领性文章《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中反复强调国家的作用,强调个体公民的民主权利必须服从国家的行政力量。在2004年9月13日召开的俄罗斯联邦政府扩大会议上,普京又特别指出:“能够使祖国强大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国家执行机构的统一。”相对于俄国而言,“俄罗斯人需要的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和一种强大的俄罗斯国家思想”。可以说,国家化成为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的灵魂所在,也是构成其精髓所在。
三、教育公平之于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
教育公平的问题在历史的长河中早已存在,但是人们一直把它视为资本主义的东西避而不谈,资本主义教育主张教育公平,但社会主义教育更应具有公平性。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差别,教育形式平等下所掩盖的是实质上的不平等。俄政府着手对大学入学考试进行改革,实行的是新的考试制度———国家统一考试。其希望通过国家统一考试铲除高考弊端,并与国际接轨走向更加开放的高等教育。其原有的招生制度已经让资源供求关系大大地失去了平衡,国家统一考试规定考生在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这减轻了考生的经济负担,而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也有了相对统一的标准,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同时,国家政府在立法方面给予保障,如《俄罗斯联邦教育法》、《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都对教育公平性及其保障做了明确的规定。
参考文献
[1]王义高.当代世界教育思潮与各国教改趋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吕达,周满生,刘立德,等.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苏联—俄罗斯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刘显中.近代俄国国家杜马:设立及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冯增俊,陈时见,项贤明.当代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6]张艳杰,赵伟,翟立秋,等.转型期的俄罗斯教育改革[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
【统一考试】推荐阅读:
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09-24
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01-03
武警院校招生统一考试05-29
2015全国统一考试大纲06-07
河南省统一考试录用07-23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2-15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09-15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12-01
职称外语统一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01-18
起在职联考并入全国硕士统一入学考试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