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培训教育论文

2024-11-05

村干部培训教育论文(共12篇)

村干部培训教育论文 篇1

农村基层干部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核心力量、骨干队伍,为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团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只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新形式的新要求已不能完全适应。徐文荣(2008),陈瑞林(2009),魏晓理、李映福(2011)认为,基层农村干部应该提高科技意识和整体素质,满足农村对农业推广的需求。黄革新(2004)强调,要切实抓好农村干部培训,着重强化科技意识、强化带头意识。加强农村干部培训,成为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建设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农业高等院校为村干部培训提供了理论平台和实践示范基地。黄红焰(2011)认为,农业院校要建立高校服务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平台,把高校开发的农业科技成果传授给农民、贡献于农业。黄红焰(2011)提出,农业院校要建立高校服务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平台,把高校开发的农业科技成果传授给农民、贡献于农业。黄国清、宋心果、邱波(2010)指出,农业大学在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教育培植示范户来影响周围村民,带动周围农民共同致富。近10年来,作为全国农业科技统筹改革的试点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挥产学研精密结合的办学特点和杨凌示范区独特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三农问题展开各项重大战略部署。学校把农村干部培训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使命和服务社会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将学科优势和专业技术转换为培训教育优势,王艳杰、孙养学(2011)认为,要分析农业科技培训的特征,针对不同的培训客体要有不同的侧重点,莫云山、周祖流(2011)认为,干部培训应该创新模式,政治理论学习、实用技术、实践操作的培训时间各占1/3,要着重培训实用技术,加强创业指导。该校坚持农村干部培训和技术培训相结合,把培训质量作为第一生产线。农业科技推广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对促进干部培训工作、保证干部培训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张世和(2011)认为,加快西部山区科技创新与推广,一方面鼓励农村干部、科技人员到农业院校深造,另一方面将带回的新成果为农民群众做出样子,让农民群众跟着学、跟着做。结合学校实施的以大学为依托的现代农业推广模式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村干部培训工作于农村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高新科技展示、科技培训、科技扶贫等科技推广活动有机结合,在促进农村发展、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获得了自身良性的发展,有效的促进了农村干部培训工作和科研改革。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继续,是联系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农村社会服务的重要纽带,是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农民经济效益的桥梁,对促进农村干部培训、开拓干部视野、拓宽农村干部带头致富思路有着重要的意义,充分实现了农业高等院校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使命。一、农业科技推广活动促进培训干部增强科技意识、加强科技知识学习,努力成为领先科技、率先致富的带头人科技兴村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农村干部要增强科技意识,提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努力实现从传统的“管理型”到新形势下“服务型”的角色转变,实现从传统的“行政领导”到新形势下“示范指导”的职能转变,真正成为领先科技、率先致富的领头人,成为指导农民奔小康的行家里手。良种优法、科学养殖技术、植物高效栽培、无公害产业的生产贮藏加工技术等农业科技成为农村实施“科技兴村”的急需技术,而农业科技推广与干部培训的结合对此起到积极作用。科技推广人员将科研教育的新成果、新知识、新信息经过整理筛选,挑选出经过生产检验、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通过干部培训工作带入农村,增加农村干部的科技意识,开拓农村干部经济视野,为推动农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二、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展示新成果、新技术,增强农村干部学科技、用科技的信心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杨凌农业科技推广网站、农林科技咨询服务热线等科技推广体系,不仅加速推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直观展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也对学校的科研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根据西北地区不同的农业环境和产业特点,先后成立了40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5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开展了杨凌百名专家咨询、农业科技培训等科技推广工作,初步形成了立足陕西、面向西北、服务全国的科技示范网络,共建立示范样板150多个,示范样板内推广展示科技成果350多项,促进了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也为新科技的示范推广和展示提供了良好的场所。组织培训干部参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与专家交流,参与农业科技培训,增强带头学科学用科学的信心,争当科技示范户,通过培训将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带回农村,进一步帮助群众学习科技用科技,帮助农民通过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来掌握商品生产、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广大农民增产增收。对农村干部在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新的需求,由科技推广人员收集汇总整理后反馈给科研部门,作为新课题进行研究,为科研方向的调整提供了依据,进一步促进学校产学研的经济结合。三、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社会影响,扩大农业院校干部培训工作的覆盖范围科技研究、人才培养和农村社会服务是农业高等院校的三大功能,而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高等院校农村社会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技推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该校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创造经济效益200多亿元,受益的群众经常自发地宣传学校的科研成果,参与过培训的农村干部也会自发地宣传学校的信念,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县乡党政干部、村干部、农村基层科技骨干到该校培训,累计培训人数达10万多名,成为面向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和区域发展、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等领域的农村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该校在西北地区建立了40多个农村科技示范基地,构建其校内、区内、校外“三位一体”的培训基地20多个,与省内外60多个市县政府、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起以科学技术教育专家、政府官员、企业家“三结合”多元化的培训师资队伍,共有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师资库教师400多名。科技推广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认识学校、了解学校,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校的影响力,为扩大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覆盖范围提供了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干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农村干部队伍,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关键。将农业科技推广、高校科研、农业生产、教学培训融为一体,一方面能够拓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领域,创新农村干部培训机制和推广体系,拓展村干部视野,增强农村干部带头致富的信心,有效地将最新的、最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现实农业生产中得新情况新问题也能够反过来促进和丰富农业高等院校的科研活动,从而使学校的教学科研与农业、农村、农民相互促进,使先进农业科技与实际生产有机结合,达到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的目的,从而实现农业高等院校直接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莫云山,周组流.创新培训模式打造高素质村干部队伍[J].当代广西,2011,(1):33.

[2]黄国清,宋心果,邱波.高等农业院校主导型科技推广典型模式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0,(12):244-247.

[3]张世和.加快西部山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路径[J].湖北农机化,2011,(1):54.

[4]王艳杰,孙养学.基于特性分析的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2):62-64.

[5]黄革新.切实抓好村干部培训,促进农民致富增收[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4,(3):57-59.

[6]黄红焰.植根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创业教育范式研究[J].社科纵横,2011,(7):51-53.

村干部培训教育论文 篇2

新春刚过, 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也开始了,根据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市县委安排及《肃南县2009 年干部培训主体班次安排意见》要求,从08年年底至09年春,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普遍轮训一遍。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这一要求,经县委研究决定,于2009年2月上旬集中举办全县“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和“村委会主任培训班”。

培训班在县委、政府、组织部及有关部门单位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在参训学员的密切配合下,已圆满结束,本次培训肃南县委党校按照中央新形势下“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从“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学员能力、增强培训效果”角度出发,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村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对培训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一是创新教学内容,突出培训针对性

在教学内容上实现了基本理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转变。此次村干部培训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党校教师讲授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安排相关业务部门专业人员讲授专业知识,变县委书记、副书记、县长、副县长、政法委书记、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等县级领导、涉农部门负责同志亲临讲台,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09中央1号文件为重点,围绕我县五大行动计划,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农牧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牧村依法民主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畜牧业发展、农牧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服务群众的能力、依法办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当前全县工农牧业工作形势任务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对措施为重点进行全新的系统分析讲解。各授课领导以问题为导向,精心备课,运用渊博的知识、大量的信息、详实的数据、恰当的案例、精辟的语言、说理透彻地讲授,增添了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诲。课程内容既突出了理论性、实用性和针对性,贴近实际,针对性很强,做到了“授业”与“解惑”的有机结合,又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村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村的信心和决心,很受村干部欢迎。

二是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培训实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课前演讲、答疑、案例教学、问卷调查、组织学员研讨交流等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行“教”与“学”双方互动、交流,达到了让学员们带着问题和疑惑进党校,带着答案和收获回到工作的效果;在今年的“双百”村干部培训活动中,着力寻找“教与学”的结合点和参训者的“兴奋点”,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组织参加召开了有50名村党支部书记和50名村委会主任参加的对话恳谈会,同时县委党校也分别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村干部》、《如何做好当前农牧村工作》为题目分组开展了交流研讨;并以2008年你村作了哪些工作、存在何种问题、2009年有哪些新打算等为提纲安排学员在课前进行5分钟演讲,村干部们有介绍本村基本情况的;有讲述本村存在问题和发展思路措施的;有切磋村干部工作方法经验的;有介绍如何带领农牧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既起到了相互交流学习的作用又锻炼了学员的口头表达能力、拓展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对话恳谈会上,大家紧密围绕农牧村工作,结合实际,直奔主题,争先恐后,学员们围绕自治县和本乡镇村发展现状,围绕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民主、和谐、热烈的气氛中开诚布公、各述己见、畅所欲言、谰言献策。县委县政府领导耐心细致地听取了广大村干部对县委、县政府在新农牧村建设、绵羊改良、养殖、种植、城乡一体化建设、农牧村医疗、养老保险、道路建设、教育、卫生、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环境保护、农牧民增收等方面提出的许多好的意见建议和思路措施,学员们还就此次培训的内容以及当前农牧村村委会工作任务和未来构想,说想法、谈体会,展示了我县农牧村村干部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工作热情。

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村干部提出的当前我县农牧村难点问题进行现场解答,诱导启发、双向平等交流。对话恳谈会改变了过去“我讲你听”的“填鸭式”模式,在热烈轻松愉快、平等互动、民主讨论、解疑释惑中讲解了政策,化解了矛盾,受到参训村干部的称赞。

在教学实践中,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发挥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图文并茂、信息全面”的优势,制作并运用多彩生动的课件辅助授课领导讲课,吸引学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接受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知识熏陶和技能传授,培训班共安排授课22节次,召开交流研讨会12场次,安排学员演讲168人次,大会交流12 人次,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档次。

三是创新教学管理,激发培训能动性

村干部培训教育论文 篇3

1. 2009年万名村干部培训班呈现的特点

1.1领导高度重视,组织非常得力 2009年6月28日,省政府副省长王守臣同志出席培训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对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6月29日第一期培训班的村干部参加了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会议,听取了原省委书记王珉和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黄燕明的讲话。2009年11月23日,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黄燕明同志出席第七期培训班结业仪式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房俐出席结业仪式,省政府副省长王守臣主持了结业仪式。省纪委常务副书记高金祥同志为学员作了题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报告;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原省农委副主任陈巳、省农委副巡视员李树清、省建设厅副厅长褚民华、省民政厅副厅长兰亚明、吉林农业大学校长秦贵信6位厅级领导也分别在各期培训班上作了专题讲座;同时,还有9位业务处长、教授进行讲课。这次培训重视程度之高、培训人员之多、培训内容之丰富、培训力度之大是历年来没有过的,充分体现了省里对农村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视和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关心。同时,省纪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吉林农业大学等部门和单位也给予了积极支持与配合,确保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1.2教学内容丰富,紧贴农村实际 每期培训班为期10天,设置课程15讲,授课人员都是领导和知名专家,课程内容包括农业和农村形势、“三农”政策、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农村法制建设等10个方面。在课程安排上,既有领导讲话,又有专家讲座;既有政策解读,又有实用技术;既有参观考察,又有智力对接;既观看专题片,又有讨论交流。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内容集中,主题突出,收效明显。与以往不同,这次集中培训有一个重要环节是智力对接,每期培训班开班后,省新农村办都向参训学员发放项目对接意向调查表,根据学员所需项目,邀请吉林农大相应专家,与学员进行智力对接活动,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智力保障,搭建了智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共有116名学员根据本村项目需求与有关专家达成初步意向协议。

1.3教学管理严格,培训井然有序 本次培训应参训学员为2000名,实际参训2000名,参训率为100%;结业率为100%;每天出勤率在98%以上;另外,还有市(州),县(市、区)带班人员78人参加了培训。为了使学员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省新农村办在学员中开展了评选优秀学员活动,对出满勤、遵纪好、克服多种困难、工作积极的学员给予评为优秀学员鼓励并颁发榮誉证书,共评选优秀学员220名。培训期间,省新农村办多次召开县(市、区)带队人员碰头会,及时通报培训情况;安排学员之间相互讨论交流,谈心得、写体会,巩固了培训效果。在对学员进行有序管理的同时,还及时了解学员的思想,为学员提供各种服务。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整个培训工作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形成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好学风,达到了预期目的。

1.4学员认真学习,培训收获显著 参训学员普遍反映,此次培训效果好、收获大。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观念进一步更新。这是一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系统培训,思维得到拓展,视野得到开阔;能力进一步提高。培训班安排了我省新农村建设概述、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解析、村庄规划和管理、村务公开和民主建设、畜牧业生产和管理、农村政策介绍、新农村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等14个专题课,使学员们多层次、多角度地把握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了带领村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认识进一步深化。通过培训深化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意义、科学内涵、机遇和条件的认识,深入研讨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困惑和矛盾得到释然和解决;任务进一步明确。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央和省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理清了今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增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信心进一步坚定。新农村建设给我省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成为扩大内需的持久动力,有上下一心的合力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开拓新局面。

2.通过培训取得的经验

2.1精心准备是前提 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质量,培训组对全省村党组织书记的有关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广泛征求培训意见,在此基础上对培训进度安排、教学内容和方式、师资教材等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充分准备,制定了专题培训计划,编写了统一的培训方案和讲义汇编,并对听课、就餐、作息、参观等作了周密安排。

2.2服务管理是关键 为了便于学习和管理,将每期学员分成4个班,每班配备1名辅导员老师,并从学员中选出1名班长;对学员进行学号管理,培训须知中学员名单对应的序号,即为该学员上课的座位号,以便考勤登记。培训期间要求每位学员培训结束前完成一篇学习心得;负责培训的干部每天坚持课前课后双考勤,每晚轮流值宿,每天晚上关宿舍门后进行查寝,并严禁赌博和酗酒。

2.3后勤服务是保障 为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培训班准备了教材、笔、本等学习用品和杯子、牙具、被褥、拖鞋等生活用品;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员观看国产大片,丰富学员文化生活;并专门购置雨伞,供学员使用,方便雨天出行;鉴于七八月份天气闷热,还为教室安装了电风扇和饮水机,以便于学员消暑降温;为防控甲流,教室、寝室等都及时消毒,并准备了消毒药品供使用。

2.4考核评定是手段 为加强对参训学员的管理,制定学员守则、考勤登记和优秀学员评选细则,对学员的学习、纪律、日常行为规范进行量化考核,培训组综合每名学员考核情况,确定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并为每位参训学员颁发结业证书,极大地调动了参训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3.下步工作的计划

3.1再接再厉,坚持把万名村干部培训工程抓实抓好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村级“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是实施万名村干部培训工程的终求目标。省委、省政府做出用5年时间培训1万名村干部的重大部署,充分体现在新形势下高度重视村干部队伍建设,也反映出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认清责任,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加强村干部培训的重要意义;端正态度,把万名村干部培训工作放在紧要位置,切实抓好;按照省里的培训计划,精心组织,确保应训人员按时全额参加,保证培训质量。

3.2丰富内容,注重与农村实际相结合 要合理安排村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根据农村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确定培训内容,注重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在2009年培训的基础上,结合今年全省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部署和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需要,进一步丰富授课内容,重点加强惠农政策、土地政策等农村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农村科技知识、新形势下农村工作方式方法等的培训,增强村干部依法办事、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利用多种形式,制作适合村干部学习特点的讲课课件,使广大村干部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真正做一个农村政策的“明白人”、经济发展的“领路人”、为民服务的“贴心人”、廉洁自律的“清白人”,新农村建设的“带队人”。

村干部培训教育论文 篇4

1 干部培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与生产一线的沟通交流

培训通常采用封闭式, 缺乏与生产一线的技术沟通与交流。导致授课人员对铁路四新知识了解不够深入透彻, 自身知识结构尚不能跟上铁路发展形势, 更不用说用来培训铁路干部和高技能人才了。

1.2 培训质量缺乏时效性

培训往往走过场, 对现场和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不大。主要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制定不能紧贴现场实际, 培训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二是教学手段落后, 教学方法单一, 不能有效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培训教材内容滞后, 不能紧跟铁路发展和现场一线;四是缺乏配套的设施和设备。

1.3 只注重业务提升, 不注重职业道德素质

上级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 仅仅围绕干部工作能力的提升, 忽视对其政治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导致许多干部业务能力强, 综合素质低。

2 树立具有时代性的干部培训新现念

随着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 大量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 运输生产、设备维修和运营方式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 铁路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支业务素质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干部人才队伍, 而新技术、新设备等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远不能满足铁路发展需要, 有其是高技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这就对铁路干部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进一步加强干部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 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成为了当前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工作。

2.1 培训到培养的转变

当前铁路干部培训存在着一定的短期效应, 严重制约着铁路事业的长远发展。许多领导干部对干部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要我学、应付学、突击学等落后的观念显然跟不上铁路快速发展的步伐。干部培训工作是为铁路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参培学员都要高度重视。培训部门要为了企业长远发展, 制定科学的、长期的培训规划, 不能仅仅为了培训而培训, 而是要为了铁路长远发展, 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素质高, 业务能力强的人才队伍, 努力实现由培训到培养的转变。

2.2 素质到能力的转变

铁路干部培训工作要在提高广大参培学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基础上, 以以人为本、人才强路建设为核心, 培养和提高广大干部和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努力实现由素质到能力的转变。

2.3 干部到人才的转变

铁路干部培训应该把握时代脉搏, 紧跟铁路发展形势, 致力于提高广大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更要培养一支适应和促进铁路企业快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为铁路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实现从干部到人才的转变。

3 构建干部培训新体系开创干部培训新格局

3.1 构建干部培训新体系。

创新教材体系建设。构建教材体系要把握系统性、适用性和实践性。教材体系框架要上下结合, 同时内容要有特色, 要根据干部培训特点编制系列教材, 除了紧贴现场一线的内容体系外, 还应包括适合各级干部使用的基础性教材、适合领导干部使用的系统性教材。

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构建课程体系要根据实际需要,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 把握全面性、注重专业性、讲究科学性。课程设置除了要遵循按需施教的原则, 做到五个贴靠以外, 还要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因此, 除了开设专业课程以外, 还可以开设例如政治理论、管理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以利于参培干部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更新授课人员知识结构,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铁路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大量投入和使用, 教师陈旧的知识结构显然不能满足铁路发展和学员自身工作的需要, 因此, 需要授课人员不断更新和优化知识结构, 丰富现场实作技能和经验, 此外还要多才用新的教学手段, 例如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分析讨论式教学等, 只有这样才能为铁路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和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3.2 以人为本, 开创干部培训新格局

3.2.1 由被动变主动的培训格局

教师授课要从“被动讲授、我教你学”的任务型授课转变为“主动服务、满足需求”的服务型授课;学员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与提高。进而使教学模式由消化理解型向双向交流型转变。

3.2.2 因材施教、按需培训的培训格局

由于学员的领导职责不同、文化层次不同, 学员对知识的需求存在很强的个性化。应当建立和完善干部主动参与和按需择训的双向选择机制, 通过菜单式教学、选修课、加强学员需求调查等途径满足学员对知识的个性化需求, 以达到学员与自身知识结构相和谐。

3.2.3 创新考试考核体系, 保证培训落实

干部上岗必须经培训考试, 并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 干部晋升职务“逢升必考”, 全员参加培训, 全员参加考试, 考试成绩与岗效工资、定职、定级、晋级、使用、提拔等挂起钩来, 以考促训, 实现“培训—考核一使用一待遇”一体化, 使干部由“要我培训”变成“我要培训”。

3.2.4 更新培训基地设施设备

在原有教学设备的基础上, 加大演练设备设施的建设, 包括拓展训练的设备和设施。完善基地网络建设, 为灵活培训模式提供物质基础。改善生活设施、后勤服务质量, 为学员提供优质服务。

搞好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 只要我们始终秉承着服从服务于生产一线, 服从服务于学员的工作方针, 从培训观念、制度、教学、管理、后勤等方面做实、做精、做细、做好, 在继承中发展, 在创新中提高, 定能为铁路高技能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企业干部培养、选拔和任用的基础。为了适应铁路快速发展的需要, 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切实把干部学习培训任务落到实处, 见到实效, 我们应该更新培训观念、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拓展培训渠道, 加强培训管理, 尽快形成大教育、大培训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张颖怡抓住机遇贴近企业构建我校培训新格局《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村干部培训讲稿 篇5

一、村干部的困惑与苦恼

之一:税不收了,怎还不得闲。多少年来,收取农业税是村干部主要工作。从年头收到年尾。今年开始,延续了2599年的“皇粮国税”一夜之间被取消了,这是今年农村最大的新闻。许多村干部认为,这下可好了,从此可以松口气了。其实不然,事还不见少,压力还是大,还是一天忙到晚。发展经济(招商引资、增加村级收入和农民收入)、公益事业、矛盾调解、计划生育特别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等。

之二:村干部的威信怎么就是树立不起来呢?计划经济时吹哨子上下工、发牌计工分,农民绝对服从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农民平时不求你,见了不理你,有问题就找你,侵犯了他的利益就告你。政策透明,信息通畅,对某一方面的政策法律比村干部了解得更多。靠老的一套方法领导农民已经行不通了,新的方式又掌握不了。敢于同村干部较真的人日渐增多,知识、信息、技能、收入超过村干部的人也在增多,想让农民信服真不容易,经常还会让农民失望(不能提供信息、不能解决问题)。

之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是农村发展党员难是普遍反映的问题。党员结构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善。外出务工经商、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呈不断上升趋势,在这部分人中发展党员操作也困难。农村申请入党人员近年虽有所增加,但仍不理想。发展党员的空间狭小。二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想办的事办不了。流传在宁国十几年的一句话“富县穷乡要饭村”还未根本改变。

之四:想要致富不容易。农村最大的政治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别的村能办厂,我村办一个垮一个;别的村招商引资多,我的村就没人来投资;别的村农民种什么都能卖出好价钱,我的村农民种什么却相反。村里没收入,公益事业办不了,群众意见大。农民富不了,说村干部不帮他。少数富裕户说村干部、党员不如他。

二、你是一名称职的村书记吗

不同时期对村干部有着不同的要求。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以后,可以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开始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时期。相应的,对村干部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三强型”村干部(发展能力强、奉献精神强、公道正派理念强)。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个方面: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除了第五种能力与村一级关系不大以外,前四种能力都与村一级相关。作为一个村干部特别是一名村书记,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发展经济的能力。个人带头致富能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市场经济意识(经济头脑),经营管理知识,科技知识水平。

2、统揽村级工作全局的能力。能发挥村党组织核心作用。处理好村“两委”之间的关系,能团结村“两委”一班人,能带好村级党员队伍,能发现和培养村级后备干部,能较好完成乡镇党委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任务。

3、发展村级民主政治的能力。一是具有发展村级党内民主的能力。“两推一选”是村级最大的党内民主。发展党员中的民主(全程联名推荐、公示、票决),党员教育管理中的民主(双评)。二是领导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能力。动员、组织、领导好村民委员

1会的换届选举,能够通过组织好村民有序的民主参与,激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出偏差,引导他们排除干扰,从村级长远发展出发,投上自己神圣而正确的一票,选出真正符合要求的村委班子。三是建立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的能力。组织村级民主决策的能力。组织好村级民主管理的能力。制定并实施好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加强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进村级民主监督的能力,党务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定期报告工作等。

4、应对复杂局面,处理村级各种矛盾的能力。一个村几千人,虽然人员构成比较单一,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情况的变化,各种矛盾增多。我们说小康社会从1000元—3000元是矛盾突显期,农村也是这样,建立和谐社会。化解各种矛盾、处理突发事件成为村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牵扯到相当大的精力。当前村级集中表现为六大矛盾:山林纠纷(个人之间、村民或村民组与村之间)、婚姻纠纷、邻里纠纷、债务纠纷、承包纠纷(农户要回承包田的纠纷)、用水纠纷。处理不好,矛盾激化,民转刑、上访、影响村级工作正常开展。

5、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是村干部最需要具备的能力。税不收了,村干部所能做的就是服务。村干部要为农民提供三项服务:政策法律服务、科技信息服务、排忧解难服务。有没有为民服务的意识,愿不愿为民服务,会不会为民服务,这是衡量村干部与能人之间的根本区别。村民找你,不要让他失望,为村民出点子,是要有保障的点子。

怎样才能达到上述要求,有以下几点:

1、必须全面深入了解党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把握农村、农业发展的总趋势。(中央7个1号文件、顺应WTO的需要)许多村干部对农村的方针政策理解不深,有的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有的对中央的政策、法律持抵触情绪。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税费改革的措施等。对农村出现的一些问题,归结为政策的原因。增加农民收入是重中之重,对农民是“多予、少取、放活”。尊重、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

2、必须深入了解村情。吃透了上情还要吃透下情。要对本村的情况深入了解,对村级工作的新特点有准确的把握。总的特点:税不收了,对村民的约束小了,村级范围扩大了,人口增多了,党员多了(党总支,同支部的工作方法不一样了),人员的流动性大了,群众对村干部的要求高了。对村情:基本特点,优势、劣势,自然资源、人力资源。

3、必须怀着对农民深厚的感情。对农村工作、农民工作如果没有感情,就不可能真心去为群众。有相当一部分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越是同农民接触多了,越是对农民没有感情。自古以来,农民始终处于社会的最下层,解放以后,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格局。户籍制度、就业、医疗、养老等基本的人权不能有效保障。“贱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家庭养老与计划生育政策的矛盾。这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出问题。农民是中国的主体,同样要享受国民待遇。总体上来说,农民是最善良的群体。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对农业、农民的政策,我国也是最差的之一。不要总把农民当成自己管理的对象。选派干部尤其重要。

4、必须掌握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对村一级来说同样重要。求真务实、调查研究、群众路线、抓“牛鼻子” 等都是好的工作方法。特别要强调三点:一是牢牢树立民主的意识。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中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群众的智慧。家长制行不通。村民的民主意识增强了。村民组请法律顾问。甲路村被逼出

来的民主。二是始终坚持依法办事。按规矩办事。三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工作方式方法中还有一条很重要,就是如何处理好同乡镇党委和村两委一班人关系的方法与艺术。

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

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村党组织书记的重要职责,是直接责任人。作为村书记,这是首要任务。

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目标是“五个好”。“五个好”的具体内容:一是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能够自觉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廉洁勤政,奋发有为。村党组织书记应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乡镇党委书记应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二是党员干部队伍好。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干部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三是工作机制好。各项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团结一致,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关系协调,工作运行规范,服务优质高效。四是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增加,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五是农村群众反映好。基层干部尊重农民,爱护农民,诚心诚意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工作措施符合群众意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

围绕五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几项重点工作:

1、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第一批的概况。目标要求: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第二批、第三批的打算。村一级要利用这一活动解决什么问题?

2、建立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

政府对于小农经济最低成本的管理方式就是乡村自治,因为政府与亿万农户之间的“交易费用”太高。村党组织是村级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能否领导得了,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地位能否确立,需要机制作保障。村两委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一是村党组织核心地位的明确。规范村级各项工作运行的有效措施。省出台的《村两委工作规则》。特别是财务审批权的改革。二是村两委关系的处理上。通过“两推一选”取得群众公认,通过提倡“一兼挑”整合力量、减少职数。三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实四个民主的关键。阳光工程。当前是被动、不自觉。四是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撤并村后。精简、报酬结构工资制、目标管理、经费保障。五是并村后村党组织的设置。

3、“双培双带”

“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发展能手,把农村发展能手培养成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新时期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自己都不能致富怎样使别人信服。金钱政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但在新时期农村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首先是能带头致富,因为农村最大的政治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自己致富了还不行,还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我们的目标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全市60%以上的45岁以下的农村党员和80%以上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带头人;90%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成为致富带头人。全市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万元以上。农村每年发展的党员中,农村发展能手占50%以上。首先要调查摸底,其次要强化培训,第三要示范引导,第四要搞好扶持。2111活动,“万名党员学科技”活动。

四、几个案例的启示

1、这样的村干部好让人羡慕

最近到村。问起村书记、主任在忙些什么。天天都在为驻村的企业忙。为企业招工把关,帮助企业协调关系。村集体年经营收入近30万元。五年前还是个后进村。负债累累。第一批选派干部到任后,主抓招商引资,用项目资金起步,引来一个又一个企业。村集体收入迅速增加,还清了债务,盖起了办公楼,规范了村级各项工作。村干部的发展能力较强。书记几年前办了轧钢厂,去年卖掉。在江苏承包了200亩茶园,搞了几百亩苗木。但主要精力还在村里。女主任家里也办了轧钢厂,由其丈夫管理,自己主要精力也在村里。村干部的带动能力很强。书记联系8户。从他原来的轧钢厂里培养了50多名技术工人。主任厂里40多职工,本村就有14名,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启示:(1)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村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最大的政治。(2)要找到适合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选派干部的项目资金能够真正起到酵母作用的不多。有的村发展集体经济名曰盘活资产,实则卖光,没给后人留下什么。比如林场。(3)三强型村干部是新时期对村干部的新要求。

2、这5000元钱花得值不值?

某村村两委研究,对村林场进行间伐,树木全部销售。事后,有群众反映在此过程中村两委,特别是村支书有贪污行为,要求对全过程进行公开,村两委未予采纳。村民遂来信、来访到镇,并列举书记八大罪状。镇党委经过研究,决定由上访村民中选出3人成立清查小组。清查小组花了几个月时间,一根木头一根木头地清查,最后查出结果,村干部在整个过程中是完全清白的,但清查小组在清查过程中却花去5000元,而卖树的纯利润还不到5000元。镇党委决定,这5000元由村付。村两委威信由此而升,换届选举时,书记以高票再次当选。

有人说,这5000元花得值。一是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二是村两委干部5000元买了教训,只有公开,才能信服。三是坏事变好事,村两委威信由此提高。也有人说,花得不值,没有必要如此,一是本身就是村两委的职权,如果这一点权利都没有,谁还当村干部。二是从投入产出的关系来看,得不偿失。三是这5000元钱不能全部由村来出,既然村干部是完全清白的,上访群众就应该承担责任。

启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头戏。农民民主参政意识的觉醒是社会的进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是必然趋势,谁阻止这种趋势,工作就会被动。“当干部就要作主”是一个误区。现实中,有的以村党支部、村委会代替村级民主。有的个人说了算。要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民主化程度,集体决策,自我修正,发挥党员、村民代表、村民组长的作用;上庄宅坦村修路的事例。二是发挥村级监督组织的作用。议事组、村务公开监督组真正发挥作用。三是村务公开要真公开。

3、她的腿还会断吗?

某村今年换届选举。在开始推荐候选人的过程中,都没有出现太大问题。但在正式选举前,一30多岁女性开始活动。丈夫台湾人,在上海一企业,每月寄回家1万元。找了几个代言人,替她四处活动,给村民送烟。本人又捐款1000美金给村里。选举当天,派了几个人跟票箱。结果,此人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一上任,就让人到没有选她的人家里收香烟。由于没当过干部,对村级事务也不懂,村务不会主持,几天下来就矛盾重重。上任不到一个月,在一次处理村务过程中引起一村民的强烈愤慨,一怒之下打断了女主任的一

支手,住进了医院。村民被治安拘留,但留下话,出来后再打断主任的腿。

干部教育培训产业化探讨 篇6

一、干部教育培训的产业化发展

(一)按社会公益事业与人力资源开发及人力资本投资对待,统一按市场机制运作。公务培训采用政府行为,纳入财政预算,按市场机制运作,由公务培训部门举办或由培训公司投标开展培训活动。人力资源开发及人力资本投资推向市场,由市场配置教育培训资源,由部门或个人承担培训费用,形成多层面投资参与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目前政府可引导和参与市场建设,组织资源合理流入,按资源禀赋重新构建或改造干部教育培训框架,引入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引导干部教育培训产业化发展。

(二)建立与高校、院、所衔接的教育培训中心,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依托高校、院、所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可承担相当部分的教育培训任务,减少重复投资,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又能将最新的培训教育内容以最先进的手段,及时传授给被培训教育者。从而真正发挥高校、院、所干部教育培训的作用,形成干部教育培训主体多元化的局面。

(三)扶持特色教育培训产业中心。把已有的按行政、企、事业分类的干部院校、培训中心进行优选扶持。发展教育培训的品牌项目、特色项目,形成以特色教育培训为主的产业中心,通过优势项目及集约经营获得开发而加快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

(四)建立全国性的干部教育培训网站和网络。发挥远距离现代化教育培训手段的作用。建立全国性的干部教育培训网站和网络,通过终端双向或程序化及视听教育培训,达到提高教育培训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可能地多培训干部的目的。

二、干部教育培训产业化的一些问题

(一)干部教育培训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问题。干部教育培训产业化发展在我国是可行的。首先,从体制来看,随着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开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干部队伍建设客观要求干部教育培训产业化发展,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干部教育培训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其次,从市场经济国家经验来看,干部教育培训产业化发展,由培训公司按市场规则开展公平竞争,确实有利于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投资的效率。第三,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干部教育培训统一由国家包揽的做法与市场经济要求相去甚远。随着干部人事管理新体制的建立,市场机制势必会对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发挥作用,一些培训机构已进行干部有偿培训的尝试,干部教育培训产业化发展不但可能,而且会向纵深方向发展。

村干部培训教育论文 篇7

一、建设现场教学点要注重针对性,增强现场教学的实效性

为了推动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统筹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浙大干训基地在现场教学点的建设中,注重教学点选择体现浙江经验,教学主题要有内涵,教学效果要有高标准要求。

1. 现场教学点选择要体现浙江经验。浙大干训基地地处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具有改革开放前沿的区位条件,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典型和经验具有示范作用,浙大干训基地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凝练了八大主题的现场教学内涵,分别是历史文化( 含革命传统教育) 、专业市场( 块状经济与产业集群) 、民营企业( 浙商模式) 、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 含地方政府创新) 、城市建设( 含文化创意) 、海洋经济、其他,选取娃哈哈集团、奉化滕头村、 浙大中控、钱江新城与杭州市城市规划馆、传化集团、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安吉新农村建设等一批现场教学点。

2. 现场教学主题要有内涵。只有现场教学主题有内涵,才能引领现场教学上水平、上层次。浙大干训基地要求现场教学主题的选择要做到: 以弘扬创新理论为主旋律,要把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与创新做法教学到位; 以助推区域发展为主任务,现场教学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方针的创新实践,要把民营企业精髓、地方政府管理的思路与意图、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与成效、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等内容通过现场教学的方法传播出去; 以提升素质能力为总要求,要把提高干部研究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重大现实问题的战略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性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作为现场教学的落脚点。

3. 现场教学效果要有高标准要求。现场教学只有坚持教学效果的高标准追求,才能保障教学目的的高质量实现。高标准要求主要体现在有利于促进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切实提升培训效果上。浙大干训基地精选了有代表性的现场教学点进行重点建设,例如娃哈哈集团, 从2011年开始,浙大干训基地有486个班次、26730人次赴实地进行现场教学。实践证明,浙大干训基地运用现场教学平台,搭建合作交流渠道,现场教学的作用是强大的, 影响是广泛的,效果是明显的。

二、建设现场教学点要注重规范性,遵循现场教学的内在规律

现场教学,是浙大干训基地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开辟的第二课堂,必须在规范上下功夫,严格规范现场教学点建设流程和教学流程,严肃教学纪律。

1. 制定浙大干训基地现场教学点管理办法,规范建设流程。浙大干训基地高度重视现场教学点建设的规范性, 对现场教学点的基本条件、设立原则、设立程序、相关规定等内容做出详细的规定,同时还制定了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合作协议、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现场教学效果测评表,力求真正实现现场教学点“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实践者变教学者”的教学目的。

2. 规范教学流程,防止把现场教学点变成旅游观光或走马观花的景点,充分发挥现场教学点的教学功能。浙大干训基地的经验是,要强化示范点的教学功能,在实地参观考察前,注重提炼主题,发放教学资料,通过前期的了解与思考,再与实地考察讲解相结合,达到看与学、行与思的良好结合。

3. 严肃教学纪律,防止现场教学点变成自由活动场所,要强化现场教学点的教学流程。浙大干训基地强化教学流程的严谨,构建了“读、看、讲、议、评”等五个环节的教学流程。“读”是指要求学员在现场教学前认真阅读与现场教学点相关的文字资料; “看”是指组织学员观看有关现场教学点的专题片或相关影像资料; “讲”是指现场教学的主讲人通过现场讲解对学员所读、所看、所问进行讲解; “议”是指组织学员互动交流及与教学基地有关人员交流座谈; “评”是指形成现场教学考核结果综合评价意见,载入本人的培训鉴定。

三、建设现场教学点要注重灵活性,科学统筹现场教学的组织安排

现场教学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举措,其活动安排应该丰富多彩、灵活多样。

1. 现场教学点的参观选择要有灵活性。目前,浙大干训基地正式签约建设的现场教学点有娃哈哈集团、奉化滕头村、浙大中控,联系建立的教学点有钱江新城、杭州市城市规划馆、杭州高新新技术开发区、传化集团、西溪湿地、 华立集团、横店集团、安吉新农村建设、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嘉善县、吉利集团等,这些现场教学点是浙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缩影,各具特色,浙大干训基地根据不同班次,在对现场教学点的选择上,根据培训目标和任务的需求,进行优化组合。

2. 现场教学点的内涵挖掘要突显特色。浙大干训基地现场教学点都突显了科学发展、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主题。例如娃哈哈集团,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国民企五百强排名第八位,突显了浙江民营企业行业先锋的精髓与亮点; 钱江新城、杭州市城市规划馆,以“规划构筑品质生活”为展示主题,设置名城保护、 山水之城、蓝图总绘、和谐人居、品质服务等主题展区,主要介绍杭州古都文化名城的悠久历史,宣传当今城市规划建设的伟大成就,展示生活品质之城的灿烂明天,截至目前,浙大干训基地已组织了910个班次、50000余人次前往参观考察。这些现场教学点既有文化创意内涵,又有新农村建设、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更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与社会内涵,为现场教学安排不同班次创造了条件。

3. 现场教学的互动话题要有灵活性。现场教学以参与、融入、互动为特色,以提出问题、辨析原因、寻找出路为落脚点,在实地、实情、实景的互动中,使学员从思想上升华对理论的认识,从实践上提高创新能力,例如,浙大干训基地举办的2012年浙江省领导干部管理研究班( 第十四期) 、福建省处级领导干部研修班、云南省宣传文化系统高级研修班等都选择了嘉善县作为现场教学点。嘉善县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以“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长三角中心区经济重地、主动接轨上海前沿高地、 城乡一体发展先行之地”为实践目标,取得了良好的实效, 为培训班学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创新工作的思路。

四、建设现场教学点要注重系统性,有效整合现场教学的各类资源

现场教学是系统工程,必须全局谋划、系统布局、统筹各方,才能保证现场教学的有序进行。

1. 要加强组织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是浙大干训基地的主要工作,现场教学点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浙大干训基地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就现场教学点建设事宜深入探讨、研究,并明确了专职部门负责现场教学点建设的联系、沟通工作。

2.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浙大干训基地为了提高现场教学质量,一方面对现场教学点的讲解人员提出教学规范与要求,并进行培训; 另一方面浙大干训基地着力于培养现场讲解的专职教师,提升现场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3. 要健全规章制度。浙大干训基地建立和完善现场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制定了现场教学点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对办学质量好的现场教学点进行表彰,以促进教学点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现场教学点建设为浙江大学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造了一个新形式,积累了一些新经验。 今后浙大干训基地将不断提高现场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加强现场教学点建设,切实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摘要: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以浙江省及长三角区域创新为主线,以经济社会发展典型经验为题材,以干部理念、能力提升为目的建设一批现场教学点,着力突出实践教学特色,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建设现场教学点要注重针对性,增强现场教学的实效性;要注重规范性,遵循现场教学的内在规律;要注重灵活性,科学统筹现场教学的组织安排;要注重系统性,有效整合现场教学的各类资源。

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的教学方法 篇8

关键词:党员,培训,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教学方法也在不断进行改进, 在对党员和干部的培训中, 我们总结了大量的经验, 不断探索出新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对教学方法的探讨和研究中, 我们始终秉承着创新教育方法的理念, 开发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 有效地完成了对党员干部的培训。教学模式本着以开发党员干部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与创新思维为前提, 主要采取以体验、研究、模拟情景为主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 极大调动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 达到了培训的目的。

一、以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任何教学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使教学成果在实践中运用自如, 因此, 以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成为近年来对党员培训的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对环境的特殊设定, 使受训者亲身体验置身其中的感受, 这样的培训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加强党员干部对环境的认识、锻炼自身能力, 而且调动了学员的学习主动性, 为日后学习及工作打下了基础。这种教学方法在国内外都十分受欢迎。为了更好地将体验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当中, 我们要循序渐进, 掌握基本教学环节。首先, 为了使学员对教学方法充满兴趣, 要设定具有吸引力的培训项目;其次, 在培训过程中, 要不断创新, 能让学员感受不同形式下带来的新鲜感;而最为重要的是, 在学员感受新鲜的同时, 通过亲身体验, 充分学习各个层次及领域的知识, 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在体验式教学方法中, 能加强学员的团队合作意识, 增进内部交流, 为培养未来工作环境中的团队合作能力打下基础。

二、以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教学方法中, 已经不提倡以单纯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员能够自主思考问题, 这样的教学方法被称之为以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此类教学方法将培养党员干部的自主思考能力为重点, 通过自主研究,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更好地解决问题。研究式教学主要分为教师研究与学员研究。教师研究是指首先教师在培训教学过程中提出相应问题, 指导学员研究方向、讲解研究方法, 然后由学员进行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学员研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 由学员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方向性地研究问题。以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两种研究方式能让学员在思考问题的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升, 使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培训的目的。

三、以模拟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模拟为主的教学方法是让学员对具体工作情况进行实际演练, 模拟工作场景, 教师通过对学员的现场表现来判定学员的学习情况与能力。为学员形象直观地解答原本刻板严肃的理论问题。模拟式教学首先要准备系统的教学方案, 挑选模拟场地, 然后进行情景模拟, 最后对学员模拟表现作出总结, 事后与学员共同探讨在模拟过程中的不足并给出解决意见。生动的教学方式能让学员加深学习过程中的印象, 更快地达到教育培训的目的。模拟式教学的优点在于能够让党员干部在模拟实际场景中深刻体会到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 找出自身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从而提高对实际问题的预知能力与解决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 有效地将教学方法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更好地完成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针对当前党员干部的培训形势分析, 以上教学方法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开展, 并取得了成效。在对各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中, 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同时要将各种教学方法融合到一起, 提高培训的质量。在不断的改善和发展过程中, 努力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真正达到党员干部培训的目的, 实现党员干部更有效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徐术金.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9.

村干部培训教育论文 篇9

1 问题提出:基层干部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切实转变作风的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 党不断探索如何加强干部生活作风建设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 关键要防止高级领导干部生活特殊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 把加强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任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统筹社会风气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来, 审时度势提出党员干部要努力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即“三严三实”, 是对过去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加强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思想的一脉相传, 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在新时期、新阶段对作风建设新的要求,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要自觉践行。

2 现实情况:基层干部普遍存在不严不实的问题

农村基层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 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有的干部不能正确领会党的农村政策、有的文化水平低、有的思想作风不正, 这些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2.1 信念不够坚定, 服务群众意识淡泊

习近平总书记说,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没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 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在广大基层干部中, 确实存在总书记说的这样一些基层干部, 缺乏坚定的信念, 对党的事业没有信心, 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 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中, “缺钙”现象比较严重, 得“软骨病”的也不少。有的党的干部甚至不相信共产党, 拿着工资到处说党的不是, 更别说为人民服务了。他们在人民群众中没有任何威信, 更多的是老百姓眼中的反面典型。归根到底, 是信仰缺失, 忘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2.2 自我修养不够, 做人做事知行不一

作为党的干部, 光有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是不够的, 关键还要注重自我修养。古人说的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 说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这是一个领导干部内在的决定因素, 修不好身, 其他的都无从谈起。但现实中, 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 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放弃了自我的修养提升, 典型的表现就是满口的马列和猥琐的内心。个人修养做不好, 在具体的为人处世、岗位工作中就会表现得比较怪异, 说一套、做一套, 表里不一, 口里不一, 既无法让领导、同事和下属满意, 也不能让家人、朋友放心。

2.3 能力有待提高, 面对问题难以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各项事业改革进入“深水区”, 到了攻坚阶段, 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 作为党在基层的执政骨干, 基层干部的能力受到极大的考验。能不能在2020 年与全国一道建成小康, 能不能深化各项改革, 能不能依法行政, 能不能从严治党, 无不在考验着基层领导干部。调研发现, 近年来, 一些基层干部意识落后、思维混乱、能力短缺, 严重的不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变化, 在具体工作中难有作为, 不敢担当。这关乎党的形象、政府的形象, 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3 实践探索: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从严从实开展基层干部教育培训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 要加大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云南农村干部学院是中共云南省委批准成立的农村干部教育培训机构, 依托云南农业大学的教学管理资源, 从事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学院的教育培训对象是乡 (镇) 党委、村干部, 紧紧围绕云南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农村干部工作及成长发展需要, 有针对性地开展方针政策、组织建设、产业发展、群众工作等方面知识和内容的培训。通过系统规范的教育和培训, 努力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村各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干部人才队伍, 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干部保障。

当前, 围绕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 云南农村干部学院针对基层干部存在的问题, 从严从实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3.1 狠抓学习, 将“三严三实”贯穿教学、科研、工作始终

学院坚持践行“立足云南, 面向全国, 培养干部, 服务基层”办学宗旨, 力求使培训内容上让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干得好”, 在教育培训中, 从严上要求, 向实处着力, 以改革推动。

3.1.1把“三严三实”要求作为学院主体班次的教学内容。结合云南实际, 远学焦裕禄、近学杨善洲、现学高德荣, 注重挖掘“三严三实”蕴含的信念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感性的力量。每期主体班次都开设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三严三实”与“忠诚干净担当”专题辅导, 并在一些重点班次中开展“忠诚干净担当”访谈教学, 邀请基层干部模范、工作骨干作为嘉宾, 与学员现场访谈交流, 并通过云南电视台对外直播。

3.1.2 把“三严三实”要求列入2015 年决策咨询项目, 重点开展课题研究。围绕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与“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 学院在2015 年决策咨询项目中, 对“三严三实”与“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进行重点研究。同时, 针对目前基层干部在“三严三实”与“忠诚干净担当”存在的问题, 开展调查研究, 并同步撰写相关培训用书。

3.1.3 把“三严三实”要求作为学院党支部集中学习和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重要内容。根据学院年初制定的实施方案, 每两周组织一次专题集中学习。在学习中, 突出问题导向,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到目前为止, 针对大家觉得工作压力大的问题, 开展“快乐工作与幸福人生”辅导;针对大家撰写、发表科技学术论文难的问题, 开展“科技论文的撰写与发表”辅导;针对大家对摄影兴趣浓、使用频率高的问题, 开展“摄影与生活”辅导等。

3.2 从严管理,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以“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 按照“三严三实”要求, 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中推进干部作风常态化建设。

3.2.1转变角色, 适应培训从快从速。为让学员尽快适应培训新常态, 反对官本位思想, 首先就是让基层干部尽快转变角色, 成为学员。在教学培训中, 明确要求佩戴学员证, 提前10分钟进教室, 不迟到、缺席、早退, 超过学制十分之一作退学处理, 并通报所在州市、县委组织部门。不允许课上接打电话, 一堂课三次不定时抽查, 发现不在进行学风纪律专项通报, 通报两次取消学习资格。

3.2.2 认真执行, 落实政策不折不扣。带头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建设模范组织, 遵守财经纪律, 严格执行中组部有关培训授课酬金、专家接待接送标准等。要求学员做到的, 我们先做到, 要求学员不能违反的, 我们绝不违反。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改进作风和加强学员管理的有关规定》“十八条”方面, 引导学员认真学习好, 同时还在“真执行”上下功夫, 对几个看似小的问题, 不折不扣严格执行。比如不准公车伴读, 不准相互请吃、吃请, 不准校外就餐, 不准以同学会名义搞小圈子等。

3.2.3 言传身教, 廉政建设入脑入心。在学员报到当天, 组织视频教学《四风之害》, 在主体班次开设基层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专题, 邀请省纪委、厅局纪检组长作专题辅导, 组织学员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体验教学, 并邀请纪检干部、律师、基层干部作为嘉宾开展访谈教学, 通过观看、聆听、体验、对话等方式, 持续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教育, 使基层干部作风持续转变。通过学院的严格管理, 使基层干部走实群众路线, 细心对照、自我鞭策, 从灵魂深处灌以清神醒脑剂, 以过硬的“内功”加强自我修养, 以内在的修为成就外现的笃行, 实现做人与做事的统一。

3.3 注重实效, 确保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提升

严字当头, 从实干起, 这是我们在开展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时一贯坚持的原则和要求。

3.3.1 以问题为导向, 注重基层干部实际需求。立足基层实际, 注重参训干部的组织需求、岗位要求、个人发展需要等, 并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培训, 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前开展需求调研、培训中集中调研、培训后跟踪服务, 并利用学员“两个带来” (即工作中成功的案例和存在的问题) 材料, 梳理学员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为教育培训设计打牢基础。

3.3.2 精心设计课程, 突出基层干部能力提升。根据需求调研, 学院主要设计了党性修炼、能力素质、作风建设等几个模块的教学内容, 并综合运用课堂教学、实践体验教学、研讨教学、访谈教学、激情教学 (教唱爱国主义歌曲) 、学员论坛等多种教学方式, 着重从谋划发展、知识更新、开拓创新、处置突发事件等方面来提升能力。

3.3.3 打破条件限制, 从实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为了打造品牌班次, 经过学院反复论证, 决定在领导干部媒体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企业经营模拟、基层干部心理调适等实训课程上下功夫。但囿于学院的教学条件有限、培训经费不足、不允许组织外出培训的困难, 学院整合现有本专科、研究生教学资源, 通过改造、装饰等方式, 临时打造出媒体应对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训室、企业经营模拟实训室, 使得教学条件基本满足实训需要, 并收到意外的效果, 培训效果提升了, 干部也得到了锻炼。实践证明, 只有从实际出发, 创造条件推进改革创新, 才是学院培训效果不断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学院发展不断向前的生命力。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 给各级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三严三实”要求深刻内涵的理解, 对照基层干部存在信念不够坚定、自我修养不够、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结合云南农村干部学院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际, 将“三严三实”学习教育贯穿教学、科研、工作全过程, 达到促进基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能力素养的实效。

关键词:三严三实,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转变作风

参考文献

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新思路探索 篇10

随着培训工作的不断展开, 委培方数量的增加、培训需求的多样化, 使得目前培训机构在旧的管理体制和原有资源配置情况下, 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 比如:内部管理流程混乱、与委培方沟通不畅、以及培训后服务不到位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那就需要改革现有管理体制, 引进新型的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市场上流行的信息化技术形成一套新型的管理体系, 高效、准确、顺畅地完成培训工作。

一、建立内部工作流程管理平台

目前很多培训机构还存在各部门间交流沟通不畅, 各行其事的弊端, 这种老旧的单兵作战的方式, 很容易造成培训机构部门内部的运行环节拖沓, 部门与部门之间不能形成紧密的合作, 使得工作效率低下, 培训质量不高。建立内部工作流程管理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内部工作流程管理平台”的构想:首先, 通过对现有工作流程的梳理和工作流程网络信息化, 实现培训流程的规范性, 增加现有相关培训流程的透明度。将包括市场、教学、后勤、财务在内的培训部门相关岗位人员都纳入到这个平台当中, 根据培训实际情况, 系统化地实现日常办公的工作流程审批和管理, 通过工作流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培训机构的工作效率。其次, 在这个平台上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进行办公, 通过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工具, 将工作人员从繁琐、无序、低端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事核心事务, 整体提高单位办事效率和对信息的可控性, 降低办公成本, 提高执行力, 使管理趋于完善, 快速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不用纸张和笔进行培训管理以及事务处理。

二、建立客户信息管理平台

培训机构与委培方沟通时经常会出现信息传递不准确的情况, 这极大地影响了培训机构的工作进程, 甚至出现委培项目跑单的情况,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这就要利用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信息化手段实现与客户之间的准确沟通, 并且结合客户的等级管理方法, 形成一个实时沟通的信息化交流平台。

“客户信息管理平台”的构想:第一, 对客户实施等级管理, 根据委培方的交流情况和交流程度, 对客户的重要性做出等级管理, 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集中优势“兵力”对最有可能合作的委培方重点关注。第二, 在平台上建立全面的宣传资料和课程模块及可供委培方选择的食宿条件, 减少人为手段对客户提出需求过程的干预, 保证客户需求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第三, 培训机构与委培方建立网络服务互动平台, 在平台上交流培训需求, 实现准确及时的沟通。还可以在平台上交流培训感受和新的需求, 为再次培训提供详尽的参考资料。

三、建立学员情况管理平台

目前很多培训机构缺乏对培训过的学员进行后期的跟踪服务, 在培训结束后就终止了与培训学员的沟通与联系, 对培训学员的后期情况缺乏了解, 更谈不上掌握学员培训后的发展状况, 而且没有详尽的学员发展情况数据支持, 这样就很难为学员量身定做二次培训计划。如果培训机构能够建立一个培训学员情况管理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加强和每个学员的互动, 这对开展未来的培训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员情况管理平台”的构想:首先, 为每个学员设立详细的培训档案, 包括学员的个人资料、培训学习情况等, 并且实时更新每个学员的培训和进修情况。其次, 每个学员可以在平台上与培训方互动, 交流沟通培训想法和培训需求。还有, 委培方可以查阅每个学员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 并且这些数据可以作为学员工作考核的参考。

以上三个平台之间关系独立, 数据共享, 条理清晰, 责权分明, 方便管理决策, 可以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事实证明科学有效的管理是现代组织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信息的掌握、控制和有效利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干部教育培训事业中, 通过有效整合信息技术资源, 建立开放、兼容、共享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平台, 对于实现培训方式和手段的多元化, 助推教学培训质量的提高, 启发和引导创新思维, 拓宽视野, 培育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干部教育培训面临许多新的形势和要求, 原来陈旧的培训方式已经不适合现有的市场需求。如何提高培训质量, 更好地为广大干部服务, 已经成为所有培训机构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而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结合先进的管理方式, 建立科学系统的培训管理体系, 也就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办法。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吕进.推进模块化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上海铁道科技, 2011 (02) .

村干部培训教育论文 篇11

关键词:培训;统筹性;干部;培训质量

中图分类号: D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33-2

0 引言

新时期我国对于干部培训教育力度不断提升,对于干部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升对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加强管理,才能保证干部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统筹性,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人员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体现,也是保证我国干部教育培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路径。所以对于加强培训统筹性,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进行深入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统筹的重要意义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性,是我党在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总结的宝贵经验,能够有效地化解多方存在的矛盾问题,也是我党一直坚持的科学工作方式。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性有着深厚的哲学思想,能够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两点论”和“重点论”具有的统一性。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统筹性,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观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融合,提高我国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使得我国干部教育培训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理念具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仅是以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总结,同时也是对传统干部教育培训模式不足的弥补,以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

2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统筹性需要坚持的原则

如果想要将加强干部培训统筹性的重要意义充分展现出来,保障干部教育培训质量,那么就必须要坚守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统筹性,相关教育工作人员不仅仅要发动自身的创新思维,积极的进行探索,有效地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同时还需要尊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对各项事物进行深入地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是非常重要的,干部工作与教育工作的良好结合,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所以在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统筹性的过程中,要明确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方向,尊重干部人员学习规律和成长规律。一定要从干部教育培训现状出发,对于不同教育培训区域、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有层次的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因材施教”,保障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并取得良好成效。

2.2 系統性原则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涉及到的内容众多,该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政治性,可以说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仅仅依靠教育培训机构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对参与教育培训的干部人员进行组织,对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对教育培训工作开展进行规划,还需要相关财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想要使得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取得良好成效,除了需要保障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满足实际需求、教育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参与教育培训的干部人员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之外,还与干部教育培训考核体系、干部人员具有的人生观、价值观,机构对于干部人员的选用制度等方面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想要不断地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统筹性,那么就必须要理清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明确众多要素之间存在的区别,考虑众多要素对干部教育培训质量造成的影响,从而保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系统性,保障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2.3 继承性原则

新时期我国众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发展成绩,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也获得了良好的成绩。为了能够提升我国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我国经济建设,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中央提出了需要不断的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统筹性,这是对我国干部教育培训成效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提出的新目标和新内容。这一理念提出并不是在否定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所取得的成效,也不是代表以往的干部教育工作开展并不具备统筹性。想要不断的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统筹性,需要积极的优化和改良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在保障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不会受到任何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优良传统进行继承。并且依据现阶段发展的新形势,适当的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确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性计划。

2.4 动态性原则

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性,需要立足于现有的培训体制,对于工作开展进行周密的计划,并且考虑干部教育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干部管理人员需要明确,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统筹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也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而且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统筹性,本身就是对教育资源不断进行整合和优化的过程,有着动态化的特点。所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性,需要依据变化不断对培训工作开展的目标、方式进行调整,最大限度的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

3 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统筹性

3.1 处理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与其它工作之间的联系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必须要树立良好的大局观,为我党政策、方针的落实服务,要强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不能使得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只是流于形式。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需要让步于其它工作时,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给予大力的支持。例如在干部人员换届选举阶段,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就需要适当的进行调整,合理、科学的缩减干部人员培训规模。在干部领导人员换届选举结束后,需要对参与教育培训的干部人员进行规划,利用有效的措施扩展干部教育培训规模,与其它众多部门建立良好的协同合作关系。可以创建干部教育培训领导部门,将干部教育培训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落实,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创建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2 不断的协调干部教育培训规模、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取得良好成效的过程中,同时也暴露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良问题。例如,我国一些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将更多的目光放在扩增参与培训的人数,对于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并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一些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降低了学员进入的标准,放松教育培训力度吸引生源的情况也普遍存在。所以想要不断加强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统筹性,就必须要消灭这些不良办学风气,不断的协调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规模、教育培训机构效益之间的关系,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充分展现出来,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规划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落实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守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统筹性的原则,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人员无论是对教育主题的选定,还是对教育方式的选择,都需要提升重视程度,考虑到培训人员的实际需求。要有层次的进行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不能只是理论知识宣贯,而是需要不断的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得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干部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干部领导人员的岗位工作为基础,对我党的政策方针进行深入的分析,保障教育培训工作的效果就要遵守按需培训的理念,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考虑,确定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培训完成后还需要对培训成效进行考核与评估,进一步的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成效和质量。对于不同层次的干部人员、不同干部教育培训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最大限度的提升干部教育培訓质量。

4 结语

我国对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非常重视,这一工作也受到了社会的密切关注。通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能够促进干部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脚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所以相关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力度,不断的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统筹性,保障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江华.关于新形势下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和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5(21):102-105.

[2] 玉红.新形势下创新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03):14-14.

高校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建设研究 篇12

一、高校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建设的必然性

高校管理干部是促进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管理工作的综合性、专业化在客观上要求高校必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干部队伍。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上, 培训被认为是提升高校管理干部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 我国高校干部的培训模式仍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即由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实施机构执行计划, 干部服从计划的培训模式, 干部培训更像是在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培训多是着眼于当前的工作, 没有考虑干部个人的实际需求和学校发展目标的需求, 本应是“我要培训”却变成了“要我培训”, 对于干部培训工作缺乏现代理念、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这种培训机制的问题在于, 培训的中心不是干部个人的“培训需求”, 也不是学校的发展战略需求, 反而是由上至下的“培训计划”, 这显然背离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理念, 也造成了大量培训资源的浪费。

二、高校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建设的建议

(一) 统筹规划, 提高培训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高校要高度重视干部培训工作, 遵循干部培训要服务学校工作大局的方针, 围绕高校的中心工作, 制定培训规划, 精心做好培训计划, 合理设计培训内容, 开展有效的干部教育培训, 在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同时, 不断促进干部全面发展。高校应每年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和组织工作要点, 年度财务预算列专项经费用于干部教育培训, 不断完善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 形成了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 组织部门牵头, 有关部门积极配合, 有序分步实施, 扎实有效展开的工作机制。

(二) 按需培训, 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应注重了解干部培训意愿需求, 为设计培训形式和内容提供依据。通过调查了解到干部对教育培训需求从培训理念、培训模式、培训机制和内容等都提出的新要求。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内容, 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 以增强针对性, 提高培训实效。在充分调研基础上, 制定“菜单式”培训计划, 使教育培训更加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开展理论学习和组织专题培训时, 着重选择或聘请一些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在培训内容上, 突出系统化和针对性;在培训方法上, 注意灵活性和多样性;在培训环节上, 使课堂学习、研讨考察、实践交流诸环节更加适应干部的教育培训需求。

(二) 分类分层, 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和工作要求, 系统开展党性教育、理论学习、知识教育、业务培训等专题教育培训, 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理论学习在促进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党性修养、推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校要坚持“学习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 把理论武装与增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 夯实理论基础, 通过增强学习的系统性、针对性, 提高干部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开展教育方针、政策法规、领导科学、教育理论、高教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提高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领导和管理部门的能力。针对干部岗位需求, 进行岗位必备知识和能力的培训, 提高干部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开展现代科学知识、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的学习, 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培育干部文化素养, 提高广大干部的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和健康素质。

(四) 整合资源, 构建全方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体系

高校积极调动校内外教育资源, 充分发挥自身和兄弟院校教育资源丰厚、学科门类齐全、人才高度密集的优势, 为选聘优质师资, 开发前沿课程, 提升干部学历提供资源保障。高校还应积极与政府机关、银行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合作, 引入社会教育资源, 发挥其实践基地的作用, 磨练干部实际本领, 实现优势互补。在理论学习和专题培训中, 高校要聘请的师资既有学贯中西、功底深厚的专家学者, 还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 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解、洞察敏锐的分析, 可以让广大干部受益匪浅。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资源、信息化教学手段, 在培训内容上做到“三个重点”, 即以理论学习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重点, 以能力培养为重点, 在培训形式上实现“四个结合”, 即脱产学习与在职自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与社会调研、考察学习、专题研讨相结合, 传统教学手段与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培训工作规律, 更新培训理念, 创新培训途径, 实施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干部培训, 实现培训目标, 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干部培训体系。

摘要: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是不断提升干部素质能力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党的十八大作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重大决定。新时期新形势对干部队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高校要以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业务培训为重点, 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线, 整合资源, 创新方式, 拓宽干部视野, 增强干部素质, 提高干部能力, 积极构建干部培训新模式, 为推动学校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高校,干部,教育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戴永新.论高校干部培训的理念和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 2015 (2) .

[2]周玉玲.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的难点及其突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 (24) .

上一篇:电视综艺节目创新思考下一篇:活塞燃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