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塔的创业启示录(精选9篇)
安妮塔的创业启示录 篇1
他在商业领域中所表现出的非凡智慧和人格魅力, 极受后世学者们娓娓而谈;他富有哲理的商业理论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经营技巧, 则更为后世企业家们津津乐道。他是范蠡。
范蠡 (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 字少伯, 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 (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 人。他虽出身贫寒, 但满腹经纶, 文韬武略, 无所不精。在政治、商业领域均有卓越建树。
定位自我
每个人自打一入世, 就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扮演社会赋予自身的角色。如同商业经营中成功品牌都有自己专属特征, 通过创意式提高与延伸的思维方式, 将品牌定位信息准确传达给目标消费者。
周敬王二十四年 (公元前496年) , 吴越发生了槜李之战 (今浙江嘉兴) , 吴王阖闾阵亡, 因此两国结怨。周景王二十六年 (公元前494年) , 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 (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 决战, 越王勾践大败, 穷途末路之际只得选择投诚, 范蠡也身在其中。
尽管身陷囹圄, 但范蠡深知“人待期时, 忍其辱, 乘其败”。他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之断言。并进谏:“屈身以事吴王, 徐图转机。”
后来, 越国复兴之日, 勾践拜范蠡为上将军。但范蠡“以为大名之下, 难以久居, 且勾践为人, 可与同患, 难与处安”, 于是辞职不干, 一去不返了。
范蠡辗转齐国后, 又来到陶 (今山东肥城) , 此地为贸易要道, 于是他留在陶, 自称陶朱公, 抓准时机进行物品贸易。时间不长, 他赚了大钱。
好好的“公务员”不干, 偏偏创业经商, 说明范蠡任何时候头脑总是清醒冷静, 懂得审时度势, 相机权变;虽然腰缠万贯, 却乐于仗义疏财, 说明范蠡在商业活动中懂得如何提高威望, 积攒人气;料知次子因财被杀, 说明范蠡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能够真正客观、科学、全面地认识自己, 完善自己。以目标消费群的需求为出发点, 精准定位, 审视市场, 选择市场。
顺势而为
一个品牌必须将自己定位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立场上, 总结思考, 最终顺应自然环境与趋势, 预测事物发展规律, 而后借其力, 驱其势。
范蠡将古代天文知识与五行学说结合起来, 总结出了丰年与灾年出现的大概规律。他认为“岁星”即木星在12年间分别经过金、木、水、火等方位而绕太阳1周期, 同农业生产由丰年到灾年的1个周期是相吻合的。天时决定农业, 天时变化是有规律的, 所以谷物收成的好坏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农业社会, 粮食价格的波动必然引起其它各类相关商品价格的波动, 古时的贸易也以农产品为主, 顺应这种变化规律来进行贸易, 等于抓住了市场的关键环节, 获利自然丰厚。范蠡按照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自然特点进行灵活差异的经营, 一句话就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顺其自然、待机而动”。
在掌握了周期性规律之后, 范蠡提出另外一个重要的商业思想, 就是“待乏”。所谓“夏则资皮, 冬则资絺, 旱则资舟, 水则资车, 以待乏也”。夏天的时候要储备皮毛, 冬天的时候要囤积薄纱, 大旱之时就去造船, 涝灾之时就去买车, 一切都需提前准备, 等待货物缺乏的时候, 就可获取百倍、千倍之利。
实践出真知。范蠡掌握的市场规律, 恰恰也掌握了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竞争者的战略和策略, 明确了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 能够更加游刃有余的制定竞争战略。这是营销创新的重要保障, 也是一个品牌走出低水平竞争, 获取最大利润的有效途径。
与时俱进
一般来说, 在经营中, 消费者参与营销过程的事实则迫使服务企业的管理人员正视如何有效引导他们正确扮演他们的角色, 营销过程中才必须坚持与消费者互动的原则, 及时回应他们的需求。
春秋时值诸侯割据、战事不断, 范蠡发现了一个巨大商机:吴越一带需要大量战马, 同时北方多牧场, 马匹便宜又骠悍。如果能将北方的马匹低成本、高效率地运到吴越, 一定能够大获其利。问题是:买马不难, 卖马也不难, 就是运马难。千里迢迢、车马住宿费用代价高昂且不说, 更要命的是时值兵荒马乱, 沿途常有强盗出没。咋办?
范蠡认为, 商人能够牟利的根本是消费者, 对待百姓要存感激之心, 予以其回报, 这样消费者才更愿意与你打交道。经过一番走访调查, 终于了解到北方有一个很有势力、经常贩运麻布到吴越的巨商姜子盾, 姜子盾因常贩运麻布早已用金银买通了沿途强人。
于是, 范蠡就把主意放在了姜子盾的身上。在获知某天姜子盾将要经过城门时, 范蠡写了一张告示张贴在城门口, 大意是, 范蠡新组建了一只马队, 开业酬宾, 可免费帮人向吴越运送货物。果然, 姜子盾看了告示之后主动找到范蠡, 求运麻布。范蠡满口答应。就这样范蠡与姜子盾一路同行, 货物连同马匹都安全到达吴越, 马匹在吴越很快卖出, 范蠡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事实上, 假如当时有微博微信, 按照范蠡与时俱进的性格一定会@那些商贩, 并加为好友, 更说不定, 他还会摇一摇, 互动出更多的商业伙伴。沟通无时无刻不在, 沟通也是一种全方位的价值创造过程。
“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 气盛而不骄傲, 辛劳而不自夸有功。”范蠡堪称最懂中国文化的大商人。在范蠡思想中, 追求和谐的天道、地道、人道。这其中既包含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儒家勇气, 又有功成身退的道家思想。而这也是他被民间尊为“商圣”的重要原因。
范蠡堪称最懂中国文化的大商人。在范蠡思想中, 追求和谐的天道、地道、人道。这其中既包含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儒家勇气, 又有功成身退的道家思想。
安妮塔的创业启示录 篇2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注为: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注为: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
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羽毛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温暖鼓励:作为创业者或领导者,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企业价值。
安妮塔的创业启示录 篇3
创业教育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和尝试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引导受教育者释放个人潜能, 实现自我价值, 具备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中做出独特的、有创造性的贡献。我国创业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 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国外创业教育可以为构建中国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路提供参考。
1 国外的创业教育
1.1 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
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走向成熟, 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即培养具备企业家素养的创业型人才, 使大学生具备开办小企业所需的一系列专业知识、技能和创业者的精神品质, 实现毕业生成功就业或创业, 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资源。澳大利亚创业教育要求师资能力全面, 注重创业教育研究能力以及研究成果的转化。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分为三类, 即普通大学创业学专业课程体系、普通大学普及性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各体系特色明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分别遵从以普通大学创业学学科建设为目标的发展路径;以提升普通大学学生创业素养和创业能力为本位的发展路径;以拓展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学生的就业面为中心的发展路径, 共有专业、普及和培训三种模式, 为其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奠定基础。
1.2 德国的创业教育
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创业教育进行激烈的讨论, 进入21世纪后开始迅猛发展。德国创业教育以大学生具备创业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精神为培养目标, 在德国进行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兼职教师, 主要有创业生涯成功、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主, 或是经济学的老师担任。德国的创业教育不是针对全体大学生, 而是以具有创业潜质的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在教学过程中, 以经典教学模式为主, 以创业学习模式为辅, 前者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路径, 其内容主要涉及:教师传授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知识, 让大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再决定是否自主创业, 大学生所学内容都是预先设定的, 不允许犯错误和模仿;后者以对策为驱动的研究路径, 其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不再作为被动学习者, 而成为参与者, 参与创业实践活动, 学习内容不是预先设定的, 没有指定创业教育教科书, 而是根据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来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的环境也比较宽松, 没有授予评价等级的压力, 并且允许模仿和犯错误。
1.3 加拿大的创业教育
加拿大的创业教育发展自20世纪80~90年代, 其教育目标分为两类, 一类是人才理念, 以培养创业者为指向, 培养能够制造出更多能创造工作岗位的人, 使受教育者成为自食其力、自谋职业的社会成员;另一类是素质理念, 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使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工作的要求和社会的变革。德国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的创业教育学术水平, 同时还要求具有实际创业经验, 鼓励创业教育的教师兼任企业的技术顾问或者自行创业, 随时了解市场动态。加拿大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主要有商学院模式、综合性大学模式及社区学院模式三种。
1.4 美国的创业教育
美国的创业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逐步发展完善, 美国创业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的价值取向, 分别是以培养企业主为目标的低层次功利性创业教育和以提升创业者意识和素质的高层次非功利性创业教育。基于这样的创业目标, 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树立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发展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心理品质。美国政府对创业教育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具体表现在美国政府对高等学校师生创业的政策支持, 主要包括在特定行业创建基于技术的公司, 和为所有公司提供所需要的资金、组织和技术资源。
1.5 日本的创业教育
日本教育界和产业界对创业教育的理解有所不同, 其吸收了美国创业教育的精华, 并融合了欧洲的创业教育模式。日本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社会挑战能力和冒险精神的资质能力教育, 通过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 唤起学生的创业意识, 使其掌握创业的技能。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模式分为四类:以掌握实际的管理经验为主的创业家专门教育型;以掌握系统的经营知识、技能为主的经营技能综合演习型;创业技能副专业型;以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为主的企业家精神涵养型。
2 对构建中国创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2.1 重视创业教育
将创业教育视为新的经济形势下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之一, 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 使学生在新的经济形势下, 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 积极利用国内外技术、资金和市场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作贡献。
2.2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可有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 教师成分应多样化, 可以是理论基础深厚的学者型教师, 也可以是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型教师, 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多方的交流与合作, 将其打造成能把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教育团队, 提高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2.3 慎重选择创业教育对象
不是所有学生都想创业, 也不是所有学生都具有创业的潜质, 应通过科学的筛选, 把既有梦想又有潜质的学生作为教育对象, 有针对性地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以做到有的放矢, 避免盲目开展。否则容易使部分学生陷入迷茫, 不知道该不该去创业, 或是在创业和就业之间徘徊不定, 同时也造成部分创业教育资源的浪费。
2.4 创业教育模式的多样化
中国领土辽阔、高校众多, 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情况不尽相同, 各地区、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 形成不同的创业教育模式。一刀切、僵化单一的模式本身与创业教育的本质是背离的, 只有多样化的模式才能培养出独特的、多样的有创造性的人才, 才能适应多变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3 结语
国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在吸收其精华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本土化的工作。创业教育是为适应多变的经济社会而提出的, 中国的经济形势与国外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的教育环境与国外的教育环境也不尽相同, 只有立足于本土才能构建适合中国经济形势和教育环境的创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景坤.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0.
[2]杨茂庆, 袁琳.基于德国经验的中国大学创业教育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10 (32) :84-88.
[3]张彦波.加拿大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0.
阿里巴巴创业团队的启示 篇4
在经历了2000年的第一次“网络泡沫”后,只有少数的互联网企业能够取得成功,阿里巴巴就是这些少数的成功企业之一,所以它肯定有许多好的东西让我们学习。对中国的互联网而言,创业不到5年的阿里巴巴,能拥有今天的业绩和影响力,一定有他值得研究、挖掘、探求的深刻内涵和独到理由。通过阿里巴巴互联网企业的成功经验,我们明白,实现梦想和理想的距离并不遥远,但也并非天上会掉下馅饼来,我认为阿里巴巴的成功要素主要是:梦幻团队的组合+清晰的发展战略+有效的执行力+独特的企业文化。
首先,在阿里巴巴众多的成功要素中,我认为阿里巴巴演绎的梦幻团队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具有共同目标和价值观,只有具体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团队才有凝聚力、战斗力;其次:要有一个尊重、坦诚、自由的沟通机制,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凝聚更多的智慧、才能高效的完成目标;第三:要有很好的执行力,只有具有执行力的团队才有竞争力。
其次,对一个企业而言战略非常重要。我认为,没有清晰的战略,便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明确方向的团队,充其量不过乌合之众。战略既是团队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对团队核心人物的最高要求标准。然后,战略是明确的方向,执行是朝着方向迈进的行动演绎。对一个团队而言,不知疲倦执行者的有效互补一定是不可或缺的稀有资源。只有这方面资源的丰富和加入,团队的力量才有可能显现。执行是对一个团队的真正考验,当然也是衡量一个团队是否形成的标志。在四个“O”(首席执行官CEO马云,首席财务官CFO蔡崇信,首席技术官CTO吴炯,首席人力官CPO关明生)的团队中,各自的长处和特点泾渭分明,甚至在相关领域都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他们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着从零开始逐渐成长的职业生涯,他们的成长成功,最大量地体现了执行的魅力和不可或缺。阿里巴巴的执行细则中不论是对一个客户还是对每个员工,不论是产品服务还是员工培训计划,都细化到了可知可见可执行可反馈可考核的地步。
最后,作为一个团队,对战略的认同,如同对共同使命的认同,也就是对企业文化的认可。没有这种认同作为基础,团队只会在一种涣散中风雨飘零。文化牵涉的方面很多,一个企业的文化很容易用一两句话概括,却很难细致入微地演绎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和细节之中。对文化的认同,这里包含着对前景的期许,为长远利益对眼前利益的舍弃,对企业的信心,对企业方向、使命、团队共识的一种高度认同和演绎。他形成的氛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人感动,让人奋进,有着巨大的张力,有着强烈的吸纳精神,平和、宽容、大度却充满挑战、进取、积极的因素。
公司创业导向研究的方法与启示 篇5
创业型企业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并成为就业和经济增长主要的推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堪称当代奇迹, 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 但是, 具有创业意识, 自下而上的创业精神, 可以说是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 (1985) 认为, 创业型企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 鼓励创业是带动就业增长的主要措施。他分析了1965—1984年间美国的就业结构发现就业机会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 并且几乎全都是由创业型企业创造的。特别是大约10年以来, 美国经济的推动力越来越多地来自创业型企业。他将此描绘成从管理经济到创业经济的转换。
二、创业导向的关键维度
创业是将一系列独特的资源集中在一起来利用机会的过程, 是无须考虑目前所掌握资源的情况而对机会的追求。无论是新创企业还是现有企业都需要面对进入新的业务领域的抉择, 这种进入新的业务领域的行为代表了公司创业的核心内容[1]。创业导向则是指企业在创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动和姿态。
早先针对创业精神的研究 (Miller, 1983;Covin&Slevi n, 1989) 认为创业导向是一个一维结构。然而Lumpki n和Dess (1996) [2]认为, 创业导向的维度是彼此独立变化的。例如, 有研究者提到有些公司或许通过模仿战略而比通过创新战略获得的收益更多。然而, 模仿战略并不排除行动领先、风险承担和其他形式的创业过程和行为。同样, 一些创业者或许在某些环境下是谨慎小心和风险回避的, 但在另外一些环境下却是风险偏好的。Lumpkin (1998) [3]开发的量表也为创业导向是独立变化的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证研究证据。
目前有关创业导向关键维度的研究, 虽然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但目前引用最多的还是Lumpkin和Dess (1996) 提出的五维度模型, 他认为创业导向包括一些可以描述为具有敢为性 (aggressive) 、创新性 (innovat ive) 、主动性 (proact i ve) 、风险承担性 (r i sk t aki ng) 或自治搜寻 (aut onomy seeki ng) 特征的过程、结构和 (或) 行为。
敢为性:指在面对竞争对手时, 摆出战斗性的姿态, 为了超过竞争对手, 采取高度竞争导向的措施。
创新性:指在产品和流程上采取创造性、试验性、新奇性、技术性的领导风格。
主动性:指通过在竞争对手之前导入新的产品或流程从而获取先发优势, 形成对自己有利的环境。
风险承担:包括这样一些活动, 如大额融资、将大部分的资源投入到结果不确定的项目中去、进入未知的市场等。
自治搜寻:指由个体或团队采取的旨在开创新的商业概念、创意或愿景的行为。
三、创业导向研究方法
公司创业导向的理论发展和作为补充的研究方法的发展一直是密不可分的。正如Blalock (1982) 所提到的, 如果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发展这两者匹配效果非常差, 我们就无法知道到底是这个理论, 还是研究方法, 或者两者都存在问题。所以, 为了更好地促进创业领域研究的发展, 我们需要对目前有关创业导向研究的方法进行考查。
通过对目前创业导向研究文献的检索, 可以发现针对创业导向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管理知觉方法、公司行为方法和资源分配方法, 这三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利弊如下所述。
1. 管理知觉 (Ma na ge me nt pe rce ptions) 方法
公司水平管理知觉的变量如战略、结构、决策过程和公司绩效都经常被用于创业研究中。知觉可以通过访谈或者问卷调查获得。从决策制定过程的文化特征而形成的调查手段是在创业导向研究中最经常用到的方法。Miller (1983) 开发出来的测量创新、风险承担和行动领先的工具已经被众多的研究者广泛使用, 并被Lumpkin和Dess (1996) 扩展到了包括竞争敢为和自治维度。这种多维度的管理知觉方法有许多的优势因此被许多的研究者所采用。
2. 公司行为 (Firm be ha vior) 方法
正如Covin和Slevin (1991) 所提到的, 将创业精神定义为公司行为有若干好处。例如, 公司行为能够直接被研究者观察和测量到。其次, 组织水平的特征, 如创业决策制定过程或管理团队特征, 会促进 (或阻碍) 创业活动———他们不能够使一个组织变成创业型企业。第三, 公司行为能够通过一些特别的战略、结构、文化和其他一些组织现象来管理, 因此, 这也使得公司行为容易受到管理者的干预和控制。
然而, 真正开始对公司的创业行为进行衡量时, 又会产生许多一时也许不会显现出来的挑战和阻碍。竞争性的文化为测量创业行为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法。简言之, 这种方法包括对一系列样本企业在公开出版物中与竞争行为有关的标题和摘要进行内容分析 (Jauch, Osborn&Mart in, 1980) , 并将这些行为编码到相应的分类当中去。这种方法将允许研究者对创业导向的各个维度, 如敢为 (反击竞争对手行动的数量、时间) 或创新 (创新行为的数量) 进行检查。当然, 研究者必须非常仔细地设计编码规则, 使得编码规则与特定研究需要和主体文化相一致, 尽可能避免把那些没有真正反映研究本质 (如创新) 的信息归类进来或错误的计算在内了。
3. 资源分配 (Re s ource a lloca tions) 方法
许多研究者提出, 通过观察公司的资源分配能够使得战略概念具有可操作性。这些努力和创业导向结构的子维度———创新、风险承担、行动领先、竞争敢为和自治相似。例如, 衡量创新, 可以通过衡量与公司全体员工相对应的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占的比重来获得。Hit t, Hoskisson&Kim (1997) 采用了研发 (R&D) 强度的方法, 即研究和发展方面的支出与公司全体员工支出的比重作为创新的代表。衡量风险承担的趋势可以包括财务杠杆指标, 如资产负债率和作为商业风险标志的一段时间后公司的资产回报率等。
4. 创业导向的测量改进
在考查不同方法构思测量的有效性时, 研究者常常会考虑三个标准:效度、信度和实用性。效度和信度作为科学性考虑是研究者在研究中必须报告的, 实用性与研究的可操作性要求有关。在前面所提到的三种方法的基础上, Lyon, Lumpkin和Dess (2000) 提出了通过三角模型的方法 (t riangulat ion of met hods) 来改进创业导向的测量。三角模型是一种研究技巧, 它将不同的方法用来分析同一个理论问题。通过三角模型的方法, 将上面所描述的三种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 可以达到更高的测量精度。
为了提高创业导向研究的有效性, 三角模型能够用来验证上面所提到的三种方法的作用并发现在对创业导向构思进行操作性研究时的潜在问题。例如, 在考查一个针对创业导向中创新、行动领先和风险承担维度的研究设计时。首先可以使用管理知觉的方法, 如Covin和Slevin (1989) 的九项目量表来测量创业导向的这些维度并可以提供一个比较合适的起点, 因为这个量表已经在许多创业导向研究中使用并且效果较好 (如, Miles&Arnold, 1991) 。公司行为方法可以通过观察出版的有关公司产品线的改进或者技术升级的资料来衡量创新维度。在三角模型方法的第三部分, 资源分配方法, 可以通过调查有关公司的研发、技术人员情况、新产品开发、鼓励扩张、和进入未开发的市场等材料和报告来进行评价。
三角模型的每个角度提供了一个不同的, 然而却是相互补充的针对创业导向的研究视角。对创业导向研究操作性的不同方法表明创业导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到解释。这些方法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作用的。每一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不同创业活动对公司成功的重要性。
在创业导向的研究中, 了解并提高公司的绩效是创业研究关注的焦点。因此, 在评价这三种针对创业导向的研究方法时, 需要知道它是否提高了我们对公司绩效的了解程度。为了实现这一点, Lyon, Lumpkin和Dess (2000) 提出了可以在一个模型中对管理知觉、公司行为和资源分配这三种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的整合模型, 见图1
许多研究都表明影响创业导向———绩效关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包括这样一些内部因素如组织规模、结构、战略、高管团队特征。环境因素包括这样一些外部因素, 如行业的发展趋势、增长速度、生命周期, 同时还包括强有力的顾客、供应商和竞争对手。
图1是一个研究创业导向相关问题的方法, 无论在战略文化的研究和创业文化的研究中都表明这种多方法的研究对于了解创业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五、结语
在研究方法上, 以往研究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研究思路, 和将三种思路结合起来的三角模型, 今后的研究者可以从这三种方法入手, 采用理想的三角模型、部分三角模型方法来进行研究设计。
同时, 在今后的创业研究中, 还需要在创业导向的可操作化的测量方面有系统和严格的方法来提高研究的效度、信度和聚合度。
参考文献
[1]薛红志张玉利, 突破性创新与公司创业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54-60
[2]Miller, D.The correlates of entrepreneurship in three types of firms[J].Management Science, 1983.29:770–791.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篇6
关键词:创业教育,教育理念,体系
一、引言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趋严峻, 创业成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新渠道。创业能力是决定创业能否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开展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中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1998年清华大学为MBA开设“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专业”, 这是创业教育在我国首次开展, 同年清华大学举办了首届清华大学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4月, 教育部在清华大学等9所大学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作, 2008年立项建设了30个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业教育在我国才逐渐开展起来。
美国创业教育开展较早, 1947年2月,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尔斯·梅斯教授率先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课程———《新创企业管理》, 被称为是美国大学的第一门创业学课程, 即开始了美国的高校创业教育。到目前为止, 已经历了60余年的发展历程, 大致经过了起步、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创业教育被美国政府、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资助。目前, 创业教育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阶段发展最为迅速的学术领域之一, 其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在于其政府、高校、基金会等中介机构、创业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特点
(一) 全方位的创业教育理念。
美国创业教育之父蒂蒙斯认为, 学校的创业教育应该不同于社会上的以解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 更不是一种“企业家速成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 应当着眼于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许多高校开设了创业学或创业研究专业, 并可授予相应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其教育和研究涵盖了从创业者技能素质到企业运营管理等创业系统的各个领域。而且美国还注重创业教育全方位覆盖, 目前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从管理学科向其他各学科拓展和渗透, 许多高校要求所有教学科目都要体现创业教育思想, 在管理类专业中更是要将创业教育渗透到每门课程中。
(二) 政府的大力支持。
美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为技术创新以及技术转移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以及为创业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技术、管理支持。
联邦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 鼓励大学从事技术转移, 出台了《拜杜法案》、《技术创新法》、《联邦技术转移法》等一系列鼓励技术转移的法案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 极大地调动了美国高校实施专利许可、创造就业机会的积极性。
除了在政策上积极支持高校开展创业和创业教育, 美国政府还大力实施资金援助。美国政府通过直接资助、给予税收优惠、提供贷款等方式为创业活动提供资金保证。美国还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通过官、民、学结合的方式向正在准备创业和创业中的小企业提供低收费、甚至免费的技术支持和管理咨询服务, 有效地推进了美国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的进展。
(三) 充足的资金来源渠道。
美国创业教育资金非常充足, 除了政府之外, 一些公益性的基金会、事业有成的创业者和企业等都会以多种形式支持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创业教学基金会、科尔曼基金会、科夫曼创业流动基金中心、国家独立企业联合会、新墨西哥企业发展中心等这些基金会每年都会以商业计划大赛奖金、论文奖学金、或以直接捐赠的形式向高校提供大量的创业教育基金, 奖励接受创业教育的优秀学生, 支持创业师资培训。很多成功的创业者通过设立捐赠席位和创业中心等项目提供资金。美国企业也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积极的捐助, 同时还为初创企业提供风险资本的投入和技术的支持。另外, 除了资金支持, 美国企业还为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 并且许多成功的企业家热情地参与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来, 为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指导意见和成功的案例支持。
(四) 完善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
美国高校高度重视创业教育, 形成了完整的教学和研究组织机构体系。在美国大学的管理层, 一般是由大学的校长或一名副校长专门负责创业教育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一般会设立高校创业中心、创业教育研究会等创业实践机构。创业教育中心主要负责全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研究与创业教育外延拓展计划的制定, 指导全校各教学单位开展创业教育。
(五) 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美国高校大力鼓励并选派优秀师资从事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教师分别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 教师的数量根据创业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的需要来确定。美国高校在推进创业教育过程中, 大力吸收既有创业经验, 又有学术背景的人士进行创业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并且聘用企业界有丰富创业经验的资深人士担任创业课程的兼职教师。美国高校还特别重视提高创业教育教师的能力与素质, 许多高校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创业模拟活动, 组织创业教育教师召开“创业教育者研讨会”, 定期对教师进行创业教育专题培训。
(六) 完备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 美国高校形成了完备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素质和创业实务操作等4大类, 课程内容涵盖创业构思、融资、设立、管理等方面。目前,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发展呈现出与组织创新路线一致的特点。商学院内部的创业课程主要包括创业、小企业管理、新企业创立、小企业融资等, 很多高校创业课程的设计还围绕创业过程进行, 按着创业的程序依次设计不同类型的课程。随着创业项目更多体现跨学科特征, 越来越多与不同专业相结合的创业课程不断涌现。
美国高校在创业教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十分注重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最鲜活的创业案例, 以典型的创业案例作为分析的对象, 以现实创业环境的状况为切入点, 将案例分析和创业互动讨论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帮助学生树立对创业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规律, 激发创业热情, 培养创业能力。
三、启示
自1998年, 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开始, 创业教育在我国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 取得了诸多成绩, 但仍然比较薄弱, 需要借鉴美国高校的宝贵经验, 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途径。
(一) 树立理性的创业教育理念。
目前在我国, 大学生大都存在急功近利思想, 不愿承担风险, 毕业后多数选择就业、考研和出国, 在面对创业教育上, 即使选择毕业后创业也往往存在“企业家速成”的思想。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育理念, 因此高校应树立为未来几代人设立“创业遗传代码”的理念, 使教师和学生从根本上转变思想, 并不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或者毕业后马上创业, 而是培养具有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 加强政府和社会支持力度。
虽然我国已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比如放款市场准入条件、提供资金扶持、税费减免政策、培训指导服务等, 但是大学毕业生通过创业解决就业问题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政府相关创业政策有待于保持和进一步加强, 同时政府各部门的支持政策要形成组合拳, 要多措并举, 并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创业政策, 提高其可操作性。政府可在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积极扶持高校创业教育。
创业活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资金, 高校创业教育更离不开资金。多项调查表明, 高等教育投入的增长速度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资金的严重短缺一方面凸显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也成了实施和发展创业教育的最大障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政府需要真正重视创业教育的发展, 尽可能设立创业教育专项资金对教师和学生创业、学生参与实践实习等提供资金支持。
政策方面, 政府应进一步推行创业教育的扶持政策, 提供相应的法律保证, 有关部门要简化创业审批手续并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并积极落实到位, 组织相关部门对大学生提供免费创业培训, 并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等相关服务, 不断制定和完善关于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的相关规定。另外, 加强创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 进一步搭建信用平台和融资平台, 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此外, 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组织、企业、成功创业者等社会各界参与到高校创业教育中来, 可以为高校创业项目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 也可以为高校创业活动提供创业机会、技术指导等。
(三) 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是创业教育能否顺利推行和不断发展的关键。然而, 我国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匮乏, 这严重制约着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因此, 应借鉴美国高校经验, 可以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 强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 高校要大力鼓励和选聘具有创业教育学术背景、实践经历的优秀教师从事创业教育, 组建一支精干的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同时, 还要加强创业教育教师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创业教育研讨会, 支持教师到国外进行创业教育深造, 鼓励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或企业咨询活动等创业实践活动, 从整体上提升教师的创业教育专业化水平。
其次, 高校还可以从社会上选聘一些资深的创业教育专家和成功的创业者到学校担任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 通过来校举办专题创业教育讲座、培训, 为学生提供创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和咨询服务, 从而进一步扩大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还要加强专兼职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以实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最优化, 提高创业教育工作的效果。
(四) 构建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是开展创业教育的载体, 但目前我国创业教育课程资源比较贫乏。有些高校虽然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 但仅仅局限在商学院、管理学院等少数学院开设, 并且这些课程缺乏系统性, 有些高校即使在较大的范围内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也仅仅是开设一些孤立的选修课或是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讲座, 在内容上比较零散, 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 创业教育课程自身内部以及同其他课程之间缺乏逻辑性和相容性, 没有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 应紧紧围绕创业过程的各具体环节展开, 学校应全面开设学生必修和选修的创业教育课程, 如创业风险、创业技巧、创业心理、创业指导、企业管理、投资等不同方面的内容, 并且加强这些创业教育课程与学生专业课程的联系。除了开设创业相关的理论课程, 同时还要开设相关实践课程, 这些课程要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五) 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
学校是实施创业教育的主体, 学校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 使学校教学与社会创业实践相融合。学校应积极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 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开展创业拓展项目, 或与社会合作创立创业基金、创业实验室、创业孵化器、科技园、创业基地等机构,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丰富实用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肖进, 黄国华, 刘玲.美英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北京教育 (德育) , 2011.1.
[4]施丽红.美国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 2010.5.
英美高校的创业教育实践与启示 篇7
张琳琳(2008)认为,美国创业教育实施体系主要包括K-1创业教育、社区学院创业教育、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创业中心的创业教育、MBA创业教育、Ph.D创业教育[1]。 刘帆(2008)总结了英美等国的创业教育实践, 提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应当具备5个维度,即,“创业教育组织支持”、“创业教育学科课程”、“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创业教育质量控制”、“创业教育延展活动”[2]宣裕方(2011)运用系统化的基本方法,把创业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提出,创业教育系统应包括创业中心、合作平台、跨学科组织、教育平台、实践平台和学生社团等各个亚系统[3]。 刘月秀(2012)分析了美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平台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4]。 基于上述观点和国内外的其他研究总结,创业教育实施体系基本涵盖了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创业教育的组织与师资体系、学科与课程体系、资金保障体系、实践平台、创业教育评价等。
2英美高校的创业教育实践措施
2.1组织与师资体系
2.1.1创业中心
美国大学创业中心对美国创业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 创业中心是美国大学和企业的桥梁, 美国许多大学都有创业指导中心,它们还是企业的孵化器。 全美目前有150个左右的创业教育中心[5],许多创业中心是由企业家捐助并以他们名字命名,广泛的资金支持保障了创业中心的可持续运作。 高校创业课程、创业项目、创业中心共存,它既有学术课程支撑,还可拓展实践活动创业中心组织已成为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基地。 据统计,美国创业中心的平均规模达近四百万美元[6]。 美国创业教育联盟组织成员已从最初的10多个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个。
英国科学创业中心由政府拨款建立, 负责管理和实施创业教育,由13个创业中心组成,涵盖了全国80多所高校,并与当地企业和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优质的资源平台与资金支持。 英国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国家科学创业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委员会,管理全国创业教育;许多高校设立专门创业教育机构,配备专职教职人员,开展创业教育课外活动、提供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开展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2.1.2师资平台
美国高校注重吸收社会上一些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特别是聘请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创业教育的客座教授。 INTER公司的现任董事长、前任首席执行官从1991年秋季起每年为斯坦福大学开1~2门课程。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创业与技术中心每年邀请全球科技、商业、经济领域的知名人士为学生作讲座[4]。 斯坦福商学院《创业管理》等课程多为案例教学, 由创业企业家或者创业投资家参与课堂点评或讲授[7]。
注重在创业实践中培训与提升师资质量。 目前,美国“创业教育者终身学习计划”, 由考夫曼基金会与一些大学合作提供每年为美国培养大批的创业学教师[8]。 东伦敦大学每年举办教师暑期创业教育培训班来系统培训师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培训班由著名大企业、伦敦发展代理处(一个政府机构)和东伦敦大学共同主办,培训学员主要来自于东伦敦大学的创业教育教师少部分学员是全国各地高校优秀的创业教育教师[9]。
2.2学科与课程体系
2.2.1创业教育学科计划
在美国高校中, 有近40%的大学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学课程,有23.7%的大学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创业学课程,有些大学将创业学作为辅修专业(第二专业),有些大学则已将其作为一个主修专业,甚至成立了创业学系[10]。 MBA创业教育课程几乎是美国所有商业学院必开的一门课程,在MBA创业教育课程之上,近几年还开始设立Ph.D创业教育课程。 如乔治亚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沃顿商学院[1],伊利诺伊大学还提供了创业管理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根据卡兹的调查,美国有300多所开设提供创业学的学士学位课程,有300多个MBA项目开设了创业学专业方向,在美国高校中有30多个博士课程计划开设了创业学方向,甚至设立了18个专门的创业学系[11]。
创业教育应当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形成跨学科教育模式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ASHE)在其2009年新发布的高等教育报告中指出,跨学科教育是大学生获得创业教育的最佳途径。 从学科计划角度看,培养创业能力实质是对学科教学过程的重构[12]美国考夫曼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主席Carl J.Schramm甚至把跨学科视为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
2.2.2课程体系
美国有丰富多样的课程, 全国有1 800所以上的大学提供了2 000门以上的创业课程,课程覆盖面广,又各有特色。 教育体系和教材体系相对完整。 美国的创业教育自基础教育(小学)即开始,涵盖了从小学至研究生阶段的正规教育,有完备的教学计划。 创业学已在许多商学院成为工商管理硕士的主修或辅修专业课程,或是商界人士的培训重点课程[10]。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创业研究中心有21门创业学科领域的课程,具有比较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涵盖了建立和运营一个企业应涉及的方方面面, 包括创业构思的形成、如何建立企业、如何融资、如何组织资源、 招聘员工、如何管理等方面的内容[13]。 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则主要包括:商业计划、讨论、校外专家讲座以及创业案例研究等[14]。
英国高校在长期的实践中, 形成了 “创业意识”、“创业通识”、“创业职业” 3个层次的高校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这个体系分别代表了创业教育的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 目前英国将近67%的高校开设了创业方面的课程, 课程主要分为两种:“为创业”和“关于创业”。 据2007年的英国高等教育创业调查显示, 英国大学的创业教育活动有36%都是融入课程中的, 其中既有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又有渗透在各专业,如经济、工程、艺术与设计、数学与计算机、自然科学和医疗保健课程中的创业教育。 64%的创业教育活动是在课程之外的,这里既有大型的创业教育模块,又有小型的创业教育活动,创业教育活动多样[15]。
2.3资金保障体系
美国创业教育发展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由基金会主导的社会创业环境,创业基金促进了美国创业环境的完善。 美国比较有影响的两个基金会是考夫曼基金会和普林斯基金会。 考夫曼基金会在学院和大学层次开展创业实习项目,为26个学院和大学提供120多万美元的实习资助[14]。 英国政府成立了很多基金,来支持各个高校的创业创新活动。 相继成立了一些基金组织机构。 例如: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和科学与创新办公室联合设立的“高等教育创新基金”;支持创业教学,推进大学和企业之间的联系的科学创业挑战基金;新创业奖学金;全国科学技术和艺术捐赠基金和王子基金等。 鼓励大学、社会企事业和各团体在创业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甚至通过慈善机构发行福利彩票获得利息来提供捐款等[9]。
2.4实践平台
(1) 商业计划竞争与竞赛。 美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商业计划竞争,如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创业大赛、MBA商业计划大赛、国家社会风险资本竞赛。 麻省理工学院的5万美金商业计划竞赛影响巨大,每年都会从这项竞赛中诞生5~6家新型企业,美国最具影响力的50家高新技术企业有23家源于该校的创业计划大赛[16]。
(2) 课程实践。 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中心开设的E-LAB课程中,学生每周有一天时间在高科技的新公司工作。 斯坦福大学重视实践教学和现场模拟教学, 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建立起来的硅谷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研发平台和实践平台[4]。
(3) 高校创业资源整合和交流的网络平台。 斯坦福创业网络是校内16个创业相关组织联合的网络门户,它整合了学生创业组织、 创业学科及其他技术类学科的高水平研究以及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等资源,为斯坦福师生、斯坦福社区、硅谷以及世界范围内与斯坦福创业有关的人员和组织提供服务。 提供了一个一站式的“全斯坦福创业”链接,促进各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斯坦福内外促进跨学科的创业教育和研究[17]。
2.5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英国建立了多维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提高政策制定科学性。 首先,英国建立了以发展技能、实践行为和支撑特性为基础的三维评判体系,同时融入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模式;其次,在国际视域下评价英国的大学创业教育, 并将测评结果作为创业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在美国,《商业周刊》《创业者》《成功》等杂志先后开始对大学创业教育项目进行一年一次的评估, 并进行全美创业教育项目的排名[8], 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机制的运作,增强了高校间的竞争意识,推动了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3结论与启示
本文总结了英美高校创业教育实施体系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从组织与师资体系、学科与课程体系、资金保障体系、实践平台、 创业教育评价体系5个方面综述英美高校创业教育实施体系的主要内容。 这5个方面的内容既是英美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也是其特色,可简明扼要地总结为:1强有力的组织与师资体系; 2广泛的经费渠道与资金支持; 3全方位的实践平台,如项目合作、课程实践与网络资源整合平台等; 4教育体系和教材体系相对完整; 5多维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及启示 篇8
关键词:美国,创业教育,发展阶段,启示
创业教育兴起于美国,美国高校推行创业教育已有60余年了,其创业教育体系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备。在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开始将目光投向创业教育的今天,我国应当借鉴美国创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创业教育体系,使其与国际先进的创业教育接轨。
一、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是在探索中逐步完善走向成熟的,纵观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兴起
1947 年,迈尔斯·梅斯(Myles Mace)教授在哈佛商学院开设了《新企业管理》(Management of New Enterprise)课程,后来众多学者认为这标志着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诞生。
然而,在接下来的20 年里创业教育作为商学院的边缘课程并不受重视,发展非常缓慢。这也和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有关。那个时代正是美国的大工业时代,工业文明发展迅猛,经济飞速增长,大公司繁荣发展,而小企业受到排挤,数量不断减少,缺乏让创业教育茁壮成长的环境。不过,这一时期成立的一些创业教育相关组织和机构,也为之后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例如,1953 年成立的小企业管理局SBA(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专门为小企业提供各项支持,保护中小企业的权益,并成为美国永久性联邦机构。
(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创业教育开始受到重视。70 年代初,美国就有16 所高校开设了创业相关课程,而到了1979 年激增至127 所高校,1982 年增加到315 所,1986 年已有590 所高校开设创业课程[1]。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60 年代末,私有化、自由化的市场机制的调节以及政府对小企业的扶持,为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第二,70 年代初,一些有关创业以及小企业的期刊杂志相继出版,如1975 年创刊的《美国小企业期刊》(后更名为《创业理论与实践》)以及1985 年创刊的《企业创业杂志》,改变了人们心中自私、贪婪的企业家形象,使企业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工作提供者,这也使得创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有所提升。
3.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成熟
1998 年10 月5 日,联合国在巴黎召开了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这次大会发表的《21 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2]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作为创业教育的先驱,开始将创业教育在广度和深度上延伸,向大众化和尖端化发展。创业教育大众化使创业教育在更多高校得到推广,并使创业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商学院,而是向全校范围推广,让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尖端化是指将实验室的创新发明投入市场以获得经济价值,使创新成果衍生出公司。
总之,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先进的、健全的教育体系。经济的繁荣,宽松的市场环境刺激着创业活动的活跃,人们对创业的渴望、需求为创业教育的展开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对创业教育提出了挑战,促使创业教育不断前行。
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特点
(一)完备的课程体系
美国的创业教育在20 世纪80 年代就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了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规定性。例如,百森商学院设有创业教育教学大纲和外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将课程分为公选课程和核心课程。“公选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内容涉及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自然科学及社会分析六大领域。核心课程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体系包括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五个部分。”[3]
美国创业教育课程涉及创业相关的创业知识及创业实践等各个方面,其中最普遍最常见的是“创业入门”、“创业营销”、“新企业融资”、“商务计划书撰写”、“小型企业管理”、“风险投资”等,这些课程被视为创业课程的核心。
(二)雄厚的师资力量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创业教育课程的质量,美国许多高校都配备了雄厚的师资力量,以保证创业教育的高水平教学。以百森商学院为例,学院配备了40 多名专职研究与教授创业的教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有20 多位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达23 门。
另外,教师自身的创业经验也是创业教育的关键。美国许多高校的商学院都有参与过创业活动的教授,其中有人曾经担任或正在担任一些企业的董事,这些经历使他们对创业课的教学重点以及实践环节拥有其他教师无法比拟的洞察力。
(三)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
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十分注重课外的实践活动。创业实践对培养美国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创业设计大赛就是典型的创业实践活动。1983 年,百森商学院最早开展了创业计划大赛,让参赛大学生以创业者的身份对某一项新产品或新服务做计划报告,游说投资家,以取得投资,创办公司。目前影响力最大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5 万美元商业计划大赛,比赛的优胜者通常都会获得投资家的创业投资。美国最优秀的50 家创新技术公司中有近半数出自麻省理工学院的这项创业计划大赛。
(四)政府的政策支持
美国政府出台的多项法律、法规、公共政策为创业者成立中小型企业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例如,1982 年,里根政府制订了《小企业发展法案》并建立了小企业创新研究项目,向小企业提供创新研究补助金。2010 年9 月,奥巴马政府也出台了小企业法案,该法案旨在使小企业在经济危机尚未褪去的环境下更易获得资金并为小企业主提供120 亿美元减税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鼓励和刺激了美国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此外,通过《高等教育法案》(Higher Education Act)、《国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的政策性引导,美国政府向高校投入巨资,为高校创业孵化器提供资金,为可商业化科研成果提供资金支持等,使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教育体系。
(五)社会方面的资金支持
社会方面的资金支持主要是风险投资,风险投资能够对处在成长时期的创业企业产生巨大的扶植作用。1980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小企业投资激励法案,明确规定风险投资不受制于投资顾问法的注册规定。这一规定使风险投资在创业领域的适用范围更加的广泛,增长了风险投资的活跃度。
另外,针对创业教育发展而成立的基金会也是主要的资金考夫曼基金会和科尔曼基金会是支持美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两大社会组织。以考夫曼基金会为例,通过建立创业引导中心,开展创业教育相关项目,为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提供资金支持。
三、美国创业教育对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制定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计划,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业教育公共课,包括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并针对不同教育层次进行各有侧重的创业教育。整合课程结构,打破学科专业的界限,将创业教育与各类专业学科有机结合,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起来,加强通识教育,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学科建设以及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始终;增加综合性课程,其中既包括融合了文科、理工科知识的课程,也包括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使学生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彻底改变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以及各学科之间分离、互相渗透不够的现状,形成厚基础、多方位的教育体系。
(二)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是决定创业教育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所以要重视对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有条件的高校可依托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等培养创业学方向的研究生,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则可设置创业的博士学位,以提高作为创业教育后备师资力量的整体水平,条件优越的高校还可以制定激励措施,适当鼓励骨干教师到企业中锻炼,或直接带着自己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创办企业,积累创业实践经验,以造就“创业型学者”。
我们应当借鉴美国许多高校的做法,向社会敞开大门,聘请既有实际创业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基础的企业家、咨询师等担任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并提供创业指导、业务咨询等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三)优化创业教育的支持保障体系
创业教育要想健康发展,仅仅依靠高校的努力是不够的,更离不开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构建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首先,政府应加强引导,尽快出台促进创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并重视政策的实施与执行情况,使创业教育得到制度保障。政府可适当减少创业过程中的各项审批程序,降低创业信贷融资方面的门槛,努力营造优质的创业环境。其次,全社会应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加强对创业的宣传,使大众客观地认识创业;另一方面,要发挥银行、风险投资公司等的融资功能。在我国,居民的存款总额是相当惊人的,银行可将居民的闲散存款集中起来作为贷款,对有融资需要的中小企业以及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风险投资。这种资金模式,能够产生巨额利润,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广大群众的投资积极性,而且能够形成鼓励创业的氛围。
KAB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篇9
一、KAB的教学理念
KAB是“大学生KAB创业教育”的简称。KAB项目是国际劳工组织创设的一个世界性的公益性项目, 旨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广大就业需求者进行创业意识、创业方法和创业技能的基础性培训工作。大学生KAB创业教育 (中国) 项目是共青团中央根据创新创业的时代要求, 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现实需要, 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推广的青年创业教育项目。该项目自2005年8月起在中国实施, 核心内容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而研发、推广的创业教育课程。它与已经在各国广泛实施的“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项目、“扩大你的企业”项目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创业培训体系。
1. 务实的项目定位。
“大学生KAB创业教育”项目的定位是创业启蒙教育, 其中有三个重点、四个目标。三个重点, 即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过程体验、创业知识了解。四个目标, 即培养创业意识, 鼓励大学生把创业作为职业选择;让大学生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给大学生提供创办和经营小企业所需的知识以及技能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让他们能够在中小企业以及缺乏正规就业培训的环境下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KAB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KAB课堂教学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信心、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为主线展开, 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贯穿创新的基础在于平等、自信和突破思维习惯的理念。
2. 科学的教育架构。
KAB课程的教育架构包括企业家参与、学生实习、大学与企业的关系、企业家的视野、体验式教学方式、学科间交流活动等内容, 确立了企业与社会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的教学与实际创业过程互动、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模拟创业实践互动、师生与企业家互动、书本学习与社会学习互动等共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教育架构。
3. 独特的考试形式。
河南科技大学就根据KAB教学理念设计了KAB课程独特的考试形式———团队开放式考试。开放式考试即考试内容开放、考试时空开放。考试时间可以是一周、两周或者是整个学期, 考试地点不局限于教室, 需要学生体验市场等。考试不实行一人一卷制, 而以团队为单位, 即通常是5~7人为一个考试单位, 完成一份商业计划书。同时, 学校邀请校外创业导师与任课教师共同评阅每个团队的商业计划书并给出基础分数, 同时通过每组学生对自己的商业计划书的答辩及其贡献给出个人成绩。这种考试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4. 严格的教师选拔培训。
KAB课程的教师要经过初级和高级两轮培训, 且至少完成一个班级的教学周期, 才能取得KAB课程的教师资格证书。KAB课程的教师重点在青年教师中选拔, 在考虑他们基本理论功底的同时, 还要注重他们的企业创办和管理实际经历。学校还要注重从创业者中聘请校外创业导师, 使该课程真正做到学校与社会的联通、课堂教学与实际创业的有机结合。
二、KAB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KAB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大量有感染力的参考资料, 推荐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书籍、杂志、研究报告等材料, 使学生在这一领域的思维起点就有一定的高度。因此, KAB教学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1. 案例分析教学法。
在KAB教学中, 教师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只提供案例, 不提供现成的结论, 而是教师采用提问、对话、讨论等方式逐步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课堂学习, 学生学到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然后运用科学分析工具对案例得出自己的结论。
2. 仿真与模拟训练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模拟真正的企业运作过程, 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鲜活性和实用性。教师运用仿真与模拟训练法可以获得多重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掌握创业中处理一些事务的基本要领。
3. 专题讨论教学法。
专题讨论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程的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 充分发挥学生智慧的教学方法。教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有各抒己见的机会, 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结论和观点, 并在课堂上进行公开演示和交流, 从而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选择的习惯, 促进学生认识自己、挖掘自身潜能和增强自信心。
4. 项目训练法。
项目训练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素质训练为一体的综合培养方法。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兴趣爱好、职业选择组织学生参加不同的项目训练。教师只需说明项目训练的原则, 然后, 要求学生结合项目的实际获取背景知识, 提出研究提纲、方法和策略等内容。项目训练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KAB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1. 确立创业教育是人力资源超值开发的理念。
创业是一项直接追求现实效果的事业, 因此, 创业教育应该集知识传授、技能培训、思维开发为一体, 并且注重学生的思维开发和技能培训, 注重学生资源整合能力的提高。创业教育还要通过学生学习、训练和实践等使他们重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充分了解自己具有的创业素质, 并在自觉强化这些创业素质的基础上培育、开发其他相关的素质。因此, 创业教育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超值开发。
2. 加快创业教育由创业技能培养向创业者培养的理念转变。
目前,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多是以提供创业知识、培育创业精神与提高创业技能为主要目标。这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 这种创业教育是作为专业教育尤其是就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 既没有把握创业教育的最终价值追求, 也没有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直接对接的现实追求。创业教育的最终价值追求应是培养一大批真正的创业者。因此, 高校的创业教育只有加快由创业技能培养向创业者培养的理念转变, 才能实现实质性的突破与发展。
3. 创业教育应融入专业教学体系。
当前, 高校的创业教育形式丰富多彩, 主要是以开设创业讲座、组织创业设计大赛等形式展开的。为了配合创业教育的开展, 一些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在课程安排上还作了一些调整, 开设了一些有关创业教育的选修课, 走出了把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的第一步。但是, 从高校创业教育整体现状来看, 创业教育还没有真正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创业教育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和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只有纳入学校的专业教学体系, 才能发挥其作用, 得到快速发展。
4.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创业教育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必须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首先, 探索小班授课。KAB的实践证明, 课堂规模要控制在30人以下, 这样师生沟通才比较顺畅, 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 实行双师授课制。创业教育的课程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内容必须实行双师授课。专业教师提供创业方面的专业技术指导, 创业导师提供创业设计、市场技巧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指导。最后, 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在现在的专业教学中, 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 这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和技能提高。创业教育应当采用拓展训练、案例教学、创业模拟等多样化教学形式, 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5. 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创业教育。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需要打破传统专业教学以院系、专业、班级为单位实施教学的做法, 要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一些有过创业经历、有创业激情、具有一定创业潜质、立志于创业的学生组成全新的教学单位。这种教学组织的优点在于能够形成异质组合, 使学生依据不同的专业背景在互动中相互启发。另外, 高校要整合校内外资源, 实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如形成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建设一批校内外创业教育基地等。
摘要:根据KAB课程务实的项目定位、科学的教育架构、独特的考试形式和严格的教师选拔培训等特点, 高校应该确立创业教育是人力资源超值开发的理念, 加快创业教育由创业技能培养向创业者培养的转变。同时, 高校应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体系,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整合一切资源推进创业教育。
【安妮塔的创业启示录】推荐阅读:
安妮的魔镜童话作文05-19
安妮宝贝的名言08-02
绿山墙的安妮阅读感悟06-09
安妮宝贝的精彩句子08-02
安妮宝贝的经典唯美语录10-22
绿山墙的安妮读书汇报课06-17
绿山墙的安妮有感500字07-31
安妮日记10-01
读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10-19
《绿色屋顶之家的安妮》读后感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