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专题报道

2024-09-12

地震专题报道(精选8篇)

地震专题报道 篇1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后余震不断, 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时, 共发生余震4045次, 为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地震发生后, 各大媒体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报道当中。报纸开设地震新闻专栏, 对抗震救灾进行全方位深度报道;电视媒体依托强大技术支持, 同步直播赈灾情况;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反应迅速, 24小时实时更新消息。

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商业门户网站纷纷推出雅安地震新闻专题, 汇聚海量的信息。其中, 新浪网的网络新闻专题以其迅速、多样的特点, 在传递信息、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缓解公众紧张情绪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正面效应。不同于报纸电视等媒体, 网络新闻专题快速、全面、连续的报道特点可以提供给受众更详实、全面的信息, 速度优势突出;集文字、图片、视频为一体, 并整合各大媒体的信息, 根据受众需要依次发布。其最大的特点是可让受众有选择性的接受有关灾难的解释性报道或指导性信息, 为网络受众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以及重复阅读的便利。

1 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综述

地震发生三小时后, 新浪网雅安地震新闻专题成形, 采集各大媒体以及网友发布的地震消息呈现于专题中。截至6月5日上午8点, 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全部滚动消息达到3467条, 图集1731组, 视频消息373条。其栏目设置简洁全面, 新闻来源广泛权威, 主题选取满足受众要求, 且依据受众的需求, 随时间推移与事件发展情况, 相应调整专题的布局与内容, 相比于以往的网络新闻专题略有创新。

1.1 栏目设置

导航栏是网络新闻专题的目录, 导航栏的设定对新闻专题的架构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导航栏分为最新消息、现场视频与图集、震区直击、独家直击、前方播报、媒体速报、地震来了如何自救、赈灾信息披露、遇难者名单9大项, 涵盖了新浪网对雅安地震报道的大部分分类与内容, 相比于2010年玉树地震新浪网开辟的网络专题13项分类更加简洁明了, 起到了网页导航作用, 方便受众阅读查找。

专题首页分两栏, 左边为图片、视频消息, 右边为文字信息。专题栏目分为灾情信息类、灾区服务类、科普信息类。地震后, 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急迫, 为满足受众急切需求, 新浪网设置地震日志、震区实时动态、最新动态等栏目, 为受众提供关于地震灾情的新闻, 对地震进行全方位、立体、及时的报道。其中地震日志栏目以时间为节点, 以当日关键词为内容提要, 每天统计当日伤亡人数与各地最新灾情, 让受众迅速了解灾难的真实情况。尊重受众的知情权, 体现于发布真实透明的信息, 并对受众给予人文关怀。针对灾难新闻报道通常隐瞒或虚报遇难人数的情况, 新浪网“地震遇难者名单”一栏, 将遇难者姓名、遇难时间、地点以及遇难情况公布, 既服务于救灾工作, 为群众寻找家属提供信息, 又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此外, 新浪网开设寻人求助和祈福专栏, 通过网络这一平台, 依据求助者提供的亲友信息, 充分动用自身资源, 帮助求助者找到自己的亲友, 为灾区救人的实时信息流通提供了渠道。呈现科普类信息的栏目“地震来了我们该如何自救”, 对地震的预警、自救的知识进行了图文并茂的科学解释, 向受众说明了地震避险须知以及震后救援应注意的事项, 对网络受众进行了地震相关知识的科普。

1.2 新闻来源

网络新闻专题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集合的全面性。[1]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整合了诸多报纸、电视与网络的信息, 涵盖了各大媒体对此次地震全方位的报道。雅安地震受到媒体及各方的广泛关注, 仅地震当天新浪网关于地震的消息就达到了1566条。鉴于地震后持续一个月是灾情与救援信息集中的时间, 选取4月20日至5月20日之间新浪网发布的新闻为对象, 观察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新闻的主要来源。

如图所示, 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主要新闻来源为12家媒体。其中, 中国新闻网所占比例最大, 达到了503条新闻。以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 (387条, 视频194条) 、新华网 (302条) 、人民网 (289条) 、中国广播网 (223条) 为代表的国家级网站、电视等媒体是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新闻的主要构成, 这些国家级媒体发布的信息权威准确, 是可信度高的信源, 为确保新浪网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增加了保险杠。其次, 四川在线 (296条) 、四川新闻网 (153条) 、四川卫视 (68条) 、成都商报 (31条) 等地方性媒体也是新浪网地震专题新闻的重要来源。此外, 依托报纸所发布的新闻也占据一定比例, 包括新京报 (110条) 、21世纪经济报道 (41条) 、南方都市报 (40条) 、京华时报 (31) 等报纸。新浪网几乎没有独立采写的新闻, 大多数来源于各大媒体所采的信息, 其中也有摘自新浪网友微博的信息。

1.3 主题选取

地震等危机事件爆发后, 公众第一时间希望获取的是关于灾情的信息, 如地震发生地点、时间、伤亡人数、救援情况等。媒体应承担起疏通信息的责任, 将灾情的真实情况即刻传递给大众。在传递给受众所需信息的同时, 新闻主题的选取应把握正面的舆论导向, 选取积极的切入点以及正面典型事例, 抑制危险不安因素的发展, 维护灾难发生时社会的稳定。为了追求时效性, 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前期的新闻主要以地震灾情以及救援情况为主, 能够迅速满足公众对灾情的求知欲。随着时间的推移, 公众的关注点也随之改变。全国各地对灾区的帮助与慰问、震后经济与灾区生活是地震后期新浪网主要的议题。

一个网络专题的好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题的选题策划是否成功。[2]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的选题体裁从受众需求的急迫性出发, 在地震发生后的短时间内, 选取有关灾情的短消息呈现在最新消息一栏。随着事件情况逐渐明朗, 信息增多, 真实性也得到保证, 因此配有大量高清图片的新闻、长篇通讯、视频信息以及相关评论也出现在专题之中。

2 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的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功能”的提出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认为, 虽然大众传播媒介不能主宰人们对事件的具体看法, 但媒介能够通过信息的提供和相关议题的安排, 有效地改变人们关注事件的先后顺序, 从而影响人们关注事实的不同方面和意见表达。网络专题的灾难新闻报道不仅要呈现受众需要的客观事实, 还需从选题策划与议程设置入手, 选取能够缓解公众紧张情绪、稳定社会不安因素的议题, 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使舆论作为“我们社会的皮肤”能够在灾难特殊时期维持好社会的稳定。

2.1 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议程设置

地震发生后, 媒介作为连接外部公众与灾区的桥梁, 理应承担起为公众解疑释惑、疏导信息的责任。新浪网贯彻换位思考的编辑方针, 从受众的关注点、兴趣点出发确定题材, 使信息发布符合媒介报道要求和受众的接受习惯, 贴近受众生活实际, 想受众所想, 供受众所需。

从选题来看, 地震后受众最关心的即灾难的具体情况。新浪网以短消息的形式, 先后发布了114条关于地震主震以及余震震级的消息。随后, 关于震后交通、水电、伤亡情况以及房屋坍塌情况的消息陆续出现在专题滚动消息一栏。专题将地震基本情况呈现给受众后, 重点报道各单位实施救援的消息以及震中感人的小故事。可见, 新浪网专题是依据一定的议题框架进行地震情况报道的, 是根据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确定报道的轻重缓急, 率先呈现大众急切需求的信息, 重点报道能够为灾区以及整个社会服务的新闻。

全民参与是网络的主要特点之一, 网络自由开放的平台为受众参与信息的发布提供了途径, 受众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他们不仅转发各类媒体的消息, 而且通过微博等手段发布第一手信息。新浪网地震专题采用了很多新浪网友发布的微博、通过播客公布的视频资料作为新闻, 使受众与网络专题编辑者共同进行专题的议程设置, 体现“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理念。

2.2 及时透明的报道, 争取舆论主动

迅速及时的报道是突发事件报道的要求之一, 也是公众对媒介的要求之一。雅安地震发生4分钟后, 新浪网第一条关于地震的消息就登上了网络专题, 此后几乎每5分钟之内消息更新一次或几次, 新浪网刷新的间隔时间调整为以秒为单位。地震发生一小时内更新了46条新闻, 从20日上午8时06分开始至20日12时06分, 四个小时之内新浪网更新了523条信息, 已经超过了一分钟更新一条新闻的频率, 真正发挥网络媒体速度快的优势, 及时进行信息的疏导, 并在一段时期内跟踪灾区情况, 24小时全天候滚动报道。由此可见, 网络新闻不受时空、版面和报道形式等限制的特点, 使其较传统媒体的时效性更快、报道力度更强。

2008年3.14西藏暴力事件中中国媒体含糊其辞, 遮掩报道, 导致国内媒体失去舆论的主动权, 使得西方媒体随意猜测, 扭曲事件的真相, 给中国媒体带来深刻教训。公开透明的信息环境能够实现媒体作为信息传递工具功能的发挥, 实现政府通过媒体向公众发布信息的目的, 满足受众选择性接受信息的自身需求。新浪网此次雅安地震专题报道, 主动公布地震消息, 直接采用网友利用手机拍摄的视频作为新闻, 将伤亡人数以表格形式列于网络专题主页, 以此服务于受众, 增加信息的可信性和真实感, 争取了国内媒体舆论主动权。如此快速准确地报道, 才能引导社会舆论, 避免错误信息的传播。

2.3 传递正能量, 构建正面的舆论环境

灾难性新闻的舆论引导对于社会稳定和安抚灾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力丹教授在《舆论学》一书中曾提到, 引导舆论时应扩张正面舆论。扩张正面舆论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是提供社会中确实存在的正面价值, 分层次、分对象, 切忌假大空;第二是从社会角色定位入手。[3]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专门开设“正能量:震区故事”一栏, 从震区中搜寻抗震救灾的典型事例。正能量故事中有以乡长、城管等为代表的干部的故事, 也有母亲、孩子等普通社会角色的平凡故事。其中有救灾一线被免职却仍尽心尽职的乡长, 有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 坚持到雅安做志愿者的女教师。专题中略去了一些媒体发布的英雄讴歌似的题材, 重点设在普通人平凡却感人的点滴中, 利用大量图片与现场拍摄的视频作为传播正能量的视觉证据。

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在4月20日11时初设时, 版面的背景为心电图似的波状起伏, 意为发生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的惊心一刻。专题初设时便确定了团结一致、对抗灾难、相互关怀的大主题, 在这个大主题之下的每一条消息、每一幅图片所传达的意义都与这个正面大主题相符。这个主题统领着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报道的内容、角度, 所选取的消息、通讯、评论相辅相成, 构成了正面和谐的舆论环境。

3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传播特点

新浪网开设的雅安地震专题在栏目设置、信息选取、报道形式和多媒体利用手段上独具特色, 显示出门户网站开设网络新闻专题的形式逐渐成熟, 在中国四大商业门户网站中颇具代表性。

3.1 以秒为单位, 对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信息的整合

地震发生后, 由于通讯线路的毁坏而导致的信息流通受阻, 会造成社会的恐慌, 给社会救援带来不便。网络能依托实时上传的技术, 将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最新消息一栏, 以秒为单位快速发布消息, 右上角显示倒数秒数, 由受众选择时间间隔, 30秒、60秒或者90秒刷新一次, 信息在此时间段内迅速更新。在时效性上, 新浪网专题不仅做到了及时更新消息, 而且做到了持续跟进事件发展情况。截至6月5日, 专题主页仍有关于灾区情况的新闻, 戒掉了国内一些媒体在某个时间段内蜂拥而至报道某个事件却省略跟踪报道的弊病。在继续跟进地震灾区与救援情况的途中, 新浪网提供大量背景类与政策性的信息, 扩展了报道的领域, 进一步深化了报道主题。

网络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与电视媒体的优势在于对信息的整合程度。新浪网搜集所有与主题相关的信息, 将这些信息按照受众需要的程度进行筛选排序, 最后集中呈现给受众。在信息量上, 新浪网专题整合的信息, 包括文字类、图片类、视频类总共达到5571条。在信息来源方面, 新浪网总共采用了40家媒体的信息, 信源广泛, 表现出强大的信息集纳功能。在信息题材选取上, 涵盖了灾情、救援、经济、灾区生活、灾后重建计划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体现出新浪网地震新闻专题信息采集的全面性。

3.2 以多样化的信息形式吸引受众

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的多样性体现在其所采编的消息体裁与呈现形式两方面。纵观新浪网地震专题全部新闻, 前期主要以各大媒体、微博发布的简短消息为主, 消息占据新闻的大多数。后期采编的新闻体裁多种多样, 评论、通讯、图片新闻各占一定比例。其次, 相比于报纸、电视等媒体的单一表现形式, 新浪网地震专题呈现信息的形式灵活多变, 集文字、视频、图集、微博、超链接于一体,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尽可能多地将信息集合在一起。其中视频集与图集采用直观的方式, 提供给受众灾区现场及救援现场的真实画面, 用镜头记录下灾区的微小点滴, 给受众真实可感的视觉冲击。新浪网编辑的新闻中, 一条消息往往同时囊括了文字与视频信息, 还有图片夹杂其中, 通过多感官、动静结合的手段组成了网络新闻专题传播的特色。

超链接是指在网页上的一个目标指向另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 这种连接关系是通过点击某目标后得到另一目标的操作为前提的, 目标可以是同一网页上的不同位置, 也可以是不同的网页, 还可以是文章、图片或视频、邮件地址或应用程序。新浪网新闻专题将超链接技术应用于网页的各个栏目, 使信息呈现多形式, 页面呈现多层次, 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 扩大了信息存储的空间。

3.3 开设新浪论坛, 加强互动性

在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中, 信息的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互动性, 即受众的反馈, 是研究重点关注的方面。报纸与电视媒体单向的、你传我受式的信息传播, 使媒体不能即时收到受众的反馈, 而网络新闻专题最有利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提供一个平台方便网民自由发表观点意见, 实现传者与受者的交流, 也为受众之间交换看法提供渠道。

新浪网地震专题每发布一条新闻, 网络受众便能通过新浪论坛进行评论。地震中“微笑小女孩”的图片一经发出, 广受关注, 新浪论坛中参与评论这条新闻的人总共4735人, 其中写成文字的评论1121条。网络受众纷纷在论坛中自由表达观点, 包括针对新浪网新闻专题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使得传播者有机会了解受众的感受, 根据受众的建议总结经验教训, 从而改善网络专题的编辑报道。此外, 新浪网采用了很多网友发布的微博作为信息源, 网络受众通过微博转发、评论, 互相传递信息, 增强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 进一步促进信息的流通。新浪网利用微博进行寻人求助与发起慈善救助, 使得网络这个平台不仅是信息集散的通道, 而且是能够为灾区提供可靠援助的平台。网友的热心评论与互报平安的信息, 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 为网络新闻专题增添了温暖的人文关怀。

4 新浪网雅安地震专题的启示

新浪网作为中国四大商业门户网站的代表, 在地震危难时刻推出地震新闻专题, 对信息的流通与舆论的引导有很大帮助。新浪网地震新闻专题无论在采集信息的选材和呈现信息的形式上都具有网络专题独有的特色, 对今后网络新闻专题的建设以及其他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有一定启示。

一是新浪网栏目设置的创新以及运用多媒体整合信息的手段。新浪网的“独家策划”、“遇难者名单”、“地震自救知识”等栏目设置, 加入网络传播者的自主策划元素, 使其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专题策划, 如在“新观察”中对此次地震新浪网传播不足之处的反思。多媒体手段的大量运用, 不仅让专题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化, 而且使得专题能够成为信息的集大成者。利用不断创新的传播形式与新的技术, 才能为媒介传播注入新的血液。

二是传播者的换位思考, 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新浪网无论在信息采集、栏目设置和议程设置上都遵循“受众中心”的原则, 按受众对信息的需求进行内容的编排, 每一处都体现着贴近性和对受众的尊重。

摘要:雅安地震发生后, 各大门户网站推出新闻专题对地震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其中新浪网地震专题以其创新的栏目设置、海量的信息、以受众为中心的议程设置、多媒体手段和互动性强的信息呈现形式, 形成鲜明的特色, 为突发性事件的网络专题传播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浪网,地震专题报道,传播特点

参考文献

[1]沈正斌.灾难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从我国传媒对美国9.11事件报道谈起[J].声屏世界, 2002 (5) .

[2]王新春.网络编辑的职能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 2008.

[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4]李娟娟.重大科学事件网络专题报道研究[D].湖南大学, 2009.

[5]张宇.门户网站新闻专题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 2006.

地震专题报道 篇2

王国庆是在会见赴地震灾区采访的法新社、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华尔街日报和香港凤凰卫视记者时作上述表示的。

王国庆对境外媒体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报道表示充分肯定。他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坚持公开、开放的方针,一方面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另一方面开放记者赴灾区采访报道。

通过境内外媒体记者客观、充分的报道,使国际社会及时了解汶川地震灾情以及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为救灾所做的不懈努力。有的境外记者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采访报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此我们深表感谢和敬意。

王国庆指出,目前灾区已进入灾民安置和恢复重建阶段,这项工作十分艰巨,需要几年时间。国际社会关注灾区的重建,需要客观了解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我们将坚持公开、开放的方针,为境外记者赴灾区采访和客观、准确报道灾民安置和灾区重建努力创造条件,提供方便。

王国庆说,这次地震灾害危害大,灾民安置和重建工作任务繁重,防疫工作艰巨,余震不断发生,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时有发生,堰塞湖险情还没有完全排除,为维护灾区秩序同时也为保障进入灾区人员人身安全,灾区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非常措施,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符合国际惯例。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些措施并不是针对媒体记者的。

地震专题报道 篇3

日本媒体的报道观念。报道观念就是新闻工作者表现和报道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日本媒体对地震报道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是群众, 尤其是受灾群众。比如, 3月14日《Sport报知》的报道“如今灾民们一天只吃一个饭团, 没水、没电……”;又如, 13日《产经新闻》早晨8∶00的报道称因菅直人首相视察福岛核电站工作, 耽误救援, 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再如, 受地震的影响, 致使东日本停电, 造成电车无法正常运行, 日本灾民很不满, 为此, 《产经新闻》批评日本政府说“政府对此只表示遗憾, 居然连谢罪都没有” (1) 。从上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 无论是对灾民的报道还是因灾民对政府和首相的指责和批评的报道, 日本媒体都是从群众的角度出发进行报道的。

日本媒体的报道方式。在这次地震中, 日本媒体力求报道及时、全面、准确。当地震发生后, 日本媒体一经确认, 便向民众报道了这一消息, 几分钟后就有了比较详细的报道, 如地震破坏情况、灾区情况等, 日本所有的电视台也对此进行了不间断的全程反复报道, 加之日本最大的公共传媒NHK (日本广播协会) 呈现的空拍画面, 实时监控并报道着海啸的相关信息。在报道过程中, NHK还轮流用日语、汉语、韩语、英语等语种对最新震情和灾区情况进行了报道, 反复播放相关的避难信息。 (2) 此外, 灾民通过广播不间断地收听救灾信息、救援队伍情况等。报纸虽然时效滞后于其他传统媒体, 但随着震灾报道的深入, 相关的综合报道、深度报道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网络媒体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谷歌在震后很快建立寻人与报平安的网页, 政府部门也通过网络发布官方信息, 一些网民自制网页为日本祈福, 为死难者祭奠。

日本媒体的报道内容。日本媒体对地震的报道内容大致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报道地震的相关信息。地震发生后, 日本各家电视台都在第一时间发出了有关地震的信息, 让民众很快得知地震的最新情况, 主持人也在不时地提醒民众“请确认您所在的位置是否安全、是否结实……”, 并且不断播报地震消息, 附带画面下方的滚动字幕新闻。 (3) 第二部分主要报道民众需要的信息。比如民众能在哪儿找到水、找到食物, 哪里安全等信息。对于捐款活动的报道, 尤其是在地震发生头一周内, 媒体往往只报道捐款信息而不对捐款活动、捐款方进行报道, 特别是对企业捐赠的报道, 日本媒体只是以快讯告知民众索取物品的渠道。第三部分是对受灾地区情况的报道。日本媒体不播放“血腥场面”, 对遇难者都尽量报道生前微笑着的照片。在受灾地区出现的英雄事迹也基本不会报道, 只会关注那些英雄的健康和安全。

日本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在一场破坏力极大的灾难中, 日本新闻工作者表现出的平静和专业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首先, 地震发生后, 他们没有因为害怕余震而停止工作, 没有因为看到那些残忍的画面而停止报道, 只是偶尔会发现声音有些颤抖, 但他们仍能戴着安全帽继续坐在直播间里主持节目,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 只有他们才能给民众传达更多的地震信息, 传达更多民众需要的信息。其次, 在关于核电站泄漏危机的记者会上, 因发言人对记者的提问回答不确切, 遭到了记者的厉声质问, 这种质问不代表记者、不代表他所在的媒体, 只代表担心核泄漏会引发安全事故的日本国民。这一事例说明了日本媒体严谨的作风和对民众负责的态度。此外, 在日本媒体的报道中, 我们听不到灾民的哀号, 感觉不到悲伤的气氛, 即使在对受难者家属进行访问时, 也很少拍摄其面孔, 这些都可以看出日本媒体从各个角度呵护着生者的安全和对逝者的尊重。

中国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

中国媒体的报道观念。如果要了解我国媒体对地震的报道观念, 就要先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灾难性报道观念变化说起, 因为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 我国媒体灾难性报道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 当发生灾难性事件, 尤其是一些重大灾害时, 我国媒体要先等有关部门作出定性结论后才决定是否报道和怎么报道。在报道时, 媒体对灾难本身情况报道并不多, 而主要报道人们是如何战胜灾难的。这一时期的报道观念是以“人”为本位, 即使在当时存在一些不足, 如新闻的时效性较差, 但也曾起到激发和鼓舞人们斗志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媒体的报道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与前阶段相比, 最明显的变化是从“人”的角度跳出, 移向以“事”为本位。 (4) 媒体开始注重对事件本身的报道, 基本能做到客观地反映灾情, 新闻时效性也逐渐增强, 比如新华网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就发出第一手消息, 随后各媒体都以最快速度, 发挥各自所长对地震及相关信息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每天都能及时准确地将全国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的地震伤亡人数、灾区情况及救援进程等消息报道给群众, 政府也主动将最官方、最权威的信息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提供给媒体, 以保证群众真实、准确地了解地震的相关信息, 群众也可通过媒体提出关于地震报道的质疑, 充分保障了新闻报道的资源和空间, 架起了群众和媒体的沟通桥梁, 从而在一定条件下保证了抗震救灾的有序性。

中国媒体的报道方式。在这场特大地震中, 中国媒体做到了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群众告知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履行了现代传媒在现代社会中最基本的职能。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抗震救灾特别报道, 并在综合频道与新闻频道同步并机直播, 许多地方电视台也大幅减少了娱乐节目的播出量, 随即进行了大时段、高密度的新闻直播, 并派出大量记者前往灾区进行采访、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了全天24小时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 (5) 此外, 不少报纸和电视台开辟了寻亲热线或亲情告示, 部分电台和都市类报纸发起了为灾区祈福的绿丝带行动, 网站则整合博客、播客、论坛等互动资源征集抗震救灾诗歌、开设网上灵堂等。无论是以报纸、电视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 还是以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 在这次抗震救灾的战役中, 他们真正做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为抗震救灾提供了优质的信息服务和有力的信心支撑。 (6)

中国媒体的报道内容。中国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内容大致也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报道与地震相关的信息, 包括普及如何在地震中求生和灾后防疫的科学知识, 让群众掌握更多信息, 做到沉着冷静地应对灾难。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人及其生命关注方面的内容。无论是救援人员还是受灾群众, 都是媒体报道的主角, 尤其是对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 这些在精神上给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很大的激励和鼓舞, 产生了巨大的“众志成城”的力量。第三部分媒体不只报道中央领导人对灾区人民的慰问, 更报道他们和群众在一起的那颗心。比如温总理蹲在废墟上嘶哑的喊话和焦虑的神情、胡总书记对灾区群众那深情的一吻等, 这些都让受灾群众得到很大的心理慰藉, 对未来生活也会抱有更多的希望和期待。

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在这场抗震救灾报道中, 中央和地方记者一接到任务就火速奔赴灾区, 他们不畏余震带给他们的危险, 用镜头和大量的文字真实地记录了灾情和无数感人的细节, 充分体现了记者的职业使命感。在灾区, 记者每天大概只睡3~4小时, 彼此互相鼓励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不能倒下, 我们是在用信息守护生命”。他们不光是用信息在守护生命, 更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守护着群众的生命。经历了汶川地震后, 我国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得到了锻炼, 记者高度的责任感、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更是得到了提升。

日本地震与汶川地震报道的比较

第一, 中日媒体报道观念上的异同。中日媒体都以受灾群众为主角进行报道, 比如, 日本媒体报道了日本人在遇难后的国民素质和自律精神, 中国媒体报道了受灾群众的相关情况。但从报道角度上说, 日本媒体是从大众角度去报道, 比如他们在灾后需要什么、最关心什么之类的信息;中国媒体是从政府官方角度去报道, 这是由我国“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决定的, 不仅能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 还能充分地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情感, 使报道内容更加丰富饱满、真实可信, 使新闻传播更具有人情的魅力。

第二, 中日媒体报道方式上的异同。地震发生后, 中日媒体都基本做到了在第一时间向群众发布真实情况, 基本做到了及时、准确地传播最新信息, 一经确认后进行连播、滚动播出, 让大众了解受灾后的具体、真实的情况。在媒体选择上, 中日媒体不仅用了传统媒介, 根据各媒介的优势对地震进行报道, 还用了新兴媒介, 如网络、手机等, 通过建立祈福网站、寻亲网站、发微博等形式传达各种与灾后有关的信息, 对地震作出了最高级别、最大规模的报道, 充分发挥了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 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群众的信息需求。

第三, 中日媒体报道内容上的异同。对于地震的报道, 中日媒体都以地震的相关情况、受灾群众的情况、救援工作等为主要报道内容。而中国媒体还会对领导人的相关活动、赈灾义演等进行比较详细的报道, 即使这些在日本媒体的报道中只是一笔带过, 但对于“以人为本”的中国是合理的。媒体应该多为受难者考虑, 少带渲染气氛的风格进行报道。

第四, 中日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上的异同。中日媒体除了报道灾情、正确传达政府发布的信息外, 也让所有守在电视机前的民众, 清楚、客观、真实地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面对灾难, 日本媒体高度的新闻专业性和自律是值得我国媒体学习的, 当然在灾区也有很多优秀的记者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记者的责任不是完成报道任务的自慰或简单地传播信息, 而是对受难者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安慰。

结语

汶川地震的报道, 为我国媒体及政府赢得了广泛赞誉, 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和谐的精神风貌, 为国内外公众展示了一个人性化的中国政府。但与日本媒体对地震的报道进行比较, 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中国媒体, 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这就要求媒体除了要做到及时、全面、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 让受众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外, 还应在舆论导向上正确引导受众, 运用多方位的表现手法, 多角度、多侧面的报道方式, 力求在真实、专业、权威和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 不断改进不科学的报道模式, 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 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要求, 从而提高中国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以促进中国新闻报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寒冬:《天灾之下, 中日媒体视角如此不同, 日本无人感谢政府》, http://bbs.longhoo.net/read-htm-tid-1201024-ordertype-asc.html

[2]安辕:《日本大地震后的反思》, http://bbs.zg163.net/bbs/read-htmtid-1920643-ordertype-asc.html

[3]桂清萍:《中日电视媒体地震新闻报道之比较——以中国5·12汶川地震与日本岩手·宫城内陆地震的报道为例》, 《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年。

[4]杜鹃:《解放后我国灾难报道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论文。

[5]芮必峰:《现代社会与现代传媒——从汶川地震中我国媒介的表现看》,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 (4) 。

地震专题报道 篇4

感官主义 (sensationalism) 是近代新闻学中, 最容易引起广泛讨论的话题之一。每每重大新闻发生, 其新闻感官主义手法的运用, 就一定会成为业界、学界讨论的热点。那么, 究竟什么叫做“新闻感官主义”呢?

(一) 新闻感官主义的定义

新闻感官主义指的是新闻媒体选择新闻主题以及新闻形式的一种新闻意识形态。其具体表现形式是新闻媒体偏好以辛辣的新闻主题以及令人目眩的数位传播科技形式, 来刺激阅听人感官经验的新闻包装手法。

这种新闻是用以促进受众娱乐、感动、惊奇或好奇感觉的软性新闻, 诉诸感官刺激或情绪反应, 其目的是增加观众自发注意力并增加讯息处理所需资源的分配。其强调的不止是异于传统新闻价值的新闻主题和新闻叙事, 也同样重视其影像处理包裹的形式。常用的模式即以故事的方式, 播出对视觉产生较大刺激的画面, 配以音乐和煽情的旁白给观众带来视觉、听觉及情感上的冲击。[1]

(二) 新闻感官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新闻感官主义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地方新闻兴起时, 当时认为, 只要新闻的主题是报道灾难的, 或者人情味重, 能够使人感动或者惊奇, 那么这条新闻就属于感官主义新闻;八十年代, 学者们考虑到新闻报道的角度选择问题, 认为电视新闻感官主义不仅仅是新闻主题的选择和新闻的风格, 而是在于新闻风格和内容主题所呈现的一种特殊的诉诸感官的表现方式;九十年代, 只要是含有感官主义成分的新闻都被归入感官主义新闻。到了九十年代之后, 各种包装手段的运用和电视新闻叙述模式的改变使得感官主义新闻在电视新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2]

二、新闻感官主义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随着电视新闻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观众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感官刺激强的电视新闻来收看。尤其是在灾难性报道上, 感官主义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远远大于传统的新闻模式。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中国四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是近三十年以来, 我国灾情最严重、受灾群众最多、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自然灾难。5.12大地震发生后, 中国主流电视媒体CCTV反应迅速, 新闻频道于15:00播发了字幕式滚动新闻, 15:10播出电话连线, 15:20中断正常节目, 率先推出现场直播《关注汶川地震》 (后与综合频道并机直播, 更名为《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在此后的直播中, CCTV共动用卫星车辆42台, 动用卫星传送设备42台, 完成传送475次, 提供传送及直播1080个小时。其速度之快、信息之透明、直播时间之长、传播效果之佳, 被其他主流媒体称之为中国电视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CCTV在报道中, 播出大量灾区被毁建筑的近景和残砖断瓦的特写, 向观众充分展示灾难的无情。而主持人则不断地用煽情的语言为灾区人民祈福, 呼吁“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而后续的报道中, 更多的感官主义元素被加入进来, 如《新闻联播》对救出两位同学的小学生林浩的报道中, 主持人用几乎哽咽的语气说:“……他的勇敢鼓舞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灾难只能摧毁我们的房屋, 却无法摧毁我们民族的坚强!”5月17日CCTV《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特别节目对幸存者陈浩的报道中, 则使用经过特技处理的黑白摇晃画面与增加紧张感的音乐, 以调动观众的感官需求, 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大量的感官主义新闻意识形态, 迅速聚拢了大批的观众, 并充分激起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战胜灾难的决心和勇气。然而也正是大量新闻感官主义的应用, 让CCTV“5.12”地震报道遭到了部分学界专家及观众的诟病。

而2011年3月11日, 日本也发生了里氏9.0级大地震。在地震发生前一分三十秒, 本来在播放国会参院决算委员会会议画面的NHK立刻在画面上叠加地震紧急速报的图片, 准确告知较为危险五个县的民众注意安全, 紧接着主持人在演播室强烈摇晃时候出镜, 并且播出了地震地区的实时画面, 由此开始, 截止到2011年3月22日, NHK对于地震相关新闻的报道总时长达到了254个小时, 动用11架直升飞机。

但是NHK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选择了一种严肃、严谨、平铺直叙的报道方式。在地震当晚播的《NEWS WATCH 9》中, 选择播放的画面大多是灾区现场的远景, 而戴着安全帽的主持人语气平淡, 报道内容也只限于灾区的伤亡人数、需要的物资、现阶段如何减少伤害等资讯。音乐、特效、包含深情的语言, 更是一概没有。一直到3月22日特别节目结束, NHK的报道风格全都维持着这种“不近人情”的播报方式。

虽然两场灾难已经过去甚远, 但是其选择的新闻报道方式, 对于两国的灾难性及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理念, 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将以这两起特别报道为例, 简要分析新闻感官主义在灾难性报道中的应用方式, 以及利弊的思考。

三、CCTV地震报道中新闻感官主义运用的具体分析

(一) 内容选择以软新闻为主突出苦难与情感信息

CCTV在“5.12”地震报道的新闻选题上, 格外注重“矛盾性”强、情节丰富、效果煽情的软性新闻。即使是最普通的救援新闻, 也力求突出其中富有戏剧性的部分。如5月16日播出的《79岁老人被困废墟中》, CCTV记者近距离拍摄了救援人员从砖瓦夹缝中救出一位已经被困四天的老人的全过程。在播出的新闻当中, 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 以及大段落的同期声。救援人员的呼喊、切割机的噪音、以及老人的呻吟声与残垣断壁的特写交织在一起, 给观众的视听感受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新闻多次提到这位老人79岁的年纪, 以及被困四天的水米未进的情境。强调类似情节, 则是为了给观众制造这样的潜意识:“救援很艰难、高龄老人随时会发生意外。”以增加救援的矛盾和悬念。

类似这样尽可能的突出事件背后故事的新闻选题, 在整个特别报道中比比皆是。舍己为人、生命接力、千里驰援等感人事迹的特写报道, 更是占据了极大地比重。

除此之外, 央视在播出新闻时, 还较喜欢使用经过议程设置的感官主义新闻画面, 如《无名的天使》、《和你在一起》等新闻中, CCTV记者更是直接播出主人公因为着急抢救孩子而痛哭的表情, 以及刚从废墟中救出满脸是血的孩子。而在对救出了两名同学自己却受伤的林浩进行报道时, 甚至播出了父子相见时相拥哭泣的画面特写。废墟、书包、受灾群众茫然的眼神, 等等带有符号性质的感官主义画面大量出现, 迎合了观众的感官需求, 给观众带来了震惊和感动的情绪。

而日本NHK在报道伤亡的时候, 较多使用的却是大景别航拍镜头、以及全球眼拍摄的画面。在中近景的处理方面, 则多以客观镜头来还原场景。并刻意回避部分触目惊心的场景, 或采取虚化处理。在NHK的报道中, 我们很少看到伤者、死者的画面出现, 也几乎没有舍己救人的事迹报道。甚至连捐款的画面都被刻意的回避掉。报道内容也只限于灾区的伤亡人数、需要的物资、现阶段如何减少伤害等资讯。

(二) 新闻呈现形式多样化新闻娱乐性凸显

电视新闻的呈现方式比较多样, 字幕、音效、旁白、播报语气等元素, 都可能成为新闻感官主义的重要体现。

在CCTV的“5.12”地震报道中, 经过精心设计, 强调震撼视觉冲击力字幕及标题比比皆是, 为了营造效果, 有的字幕甚至被增加了裂变和震动的特殊效果。音效也成为了地震报道中烘托情感、渲染情绪的必备法宝。一般来说, 音乐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 在事件性新闻报道中不应该使用。可是在《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特别报道中, 或悲怆、或激昂、或柔情的音乐被大量使用。例如在报道为保护学生而牺牲的人民教师谭千秋时, 在最后甚至配上了音乐和诗朗诵, 用以渲染情感、催泪观众。旁白分为干扰性旁白和非干扰性旁白。前者使用带有强烈主观色彩、情绪化的语气播报新闻,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对于该新闻时间的感知和理解, 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干扰性旁白及播报风格在CCTV“5.12”地震报道中也是经常出现。主持人赵普在报道灾情时饱含深情地说道:“为什么我们总是会被这样的画面, 被这样的声音感动, 为什么我们总是看着看着就会眼含热泪……”说到此处时他不由自主地低头哽咽, “因为我们爱这片土地, 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懂得相互关怀……”赵普再度低头, 一度说不出话来。在节目中, “救援人员和记者正在全力赶往灾区”、“让我们为灾区人民祈福”等极具感官主义色彩的话语层出不穷。就连“50车抗震救灾物资, 已经紧急发运”这一类的大白话, 都被现场记者说的极富感情色彩。

在NHK的地震报道中, 观众从播音员身上看不到任何感官主义成分, 从地震紧急预报时提醒民众保证自身安全, 到之后的所有与地震相关的新闻报道, 播音员都没有表现出特殊的情绪, 平静地报道灾区情况, 一次一次重复着关于灾区情况和灾民避难的信息。在画面的选择上, NHK尽量避免播出灾民痛苦的画面, 对受灾群众尽量采取较远距离的拍摄, 采访也是在避难所里征得对方同意后进行;在音乐的运用上, NHK的地震报道不使用任何音乐。

(三) 记者角色由“信息传递着”向“新闻参与者”转变

一般来说, 在新闻采访当中, 记者的角色分为“信息传递着”和“新闻参与者”两种。前者的记者角色相对中立客观, 依靠传递信息来满足观众对新闻的认知需求。而后者, 则是一名讲述者, 运用各种感官主义元素的包装将新闻变成故事, 再以个人化的视角报道出来。为观众营造听故事的愉悦感和悬疑的刺激感。在《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特别报道中, 大多数记者不由自主的选择成为了新闻的参与者, 将个人情绪带进新闻采访当中, 并且不加掩饰的播报出来。例如CCTV女记者李小萌在路上碰到了一位挑着担子, 模样憨厚的老人。她主动上前与老人攀谈, 当聊到家庭成员的伤亡情况时, 镜头内忽然传来了女记者大哭的声音, 声音很大很大。当摄像机的镜头从老人身上转向她时, 她赶紧把脸埋在胳膊肘里面转过身去, 继续嚎啕大哭。而这一片段, 就被直接用于播出。当然, 在当时的情境下, 记者很难不被情绪所感染, 可是选择播出这一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片段, 则充分体现出了央视在灾难性报道中感官主义的倾向。

而NHK在此类新闻报道中, 则显得冷静的多。几乎没有出现带有类似情绪的报道画面。由此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NHK报道的侧重点是灾区所需和防灾减灾知识, 而CCTV报道的侧重点是救灾过程;NHK报道采取传统新闻的方式, 而CCTV采取新闻感官主义报道方式。NHK的震灾报道的理念, “不是为了报道悲伤, 是为了培养人民的防灾意识”, 而CCTV的震灾报道理念, 则是为了升华一种图腾式的民族精神。

事实证明, NHK的新闻报道风格降低了观众的情感波动, 配合及时和透明的信息发布, 使日本民众的情绪迅速得到稳定。从而转向科学、专业、和从容不迫的救灾工作。

而CCTV的感官主义新闻报道, 则迅速感染了全国人民, 将13亿人的目光和力量都集中在抗震救灾的工作上。掀起了一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救灾热潮。

四、在灾难性报道中新闻感官主义运用的利与弊

从表面上看, 传统方式的新闻报道和感官主义新闻报道各有千秋, 均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意义。然而在国际新闻舆论的评价上, NHK的报道方式得到较高的赞赏。而CCTV的感官主义新闻报道, 则遭到了一定的诟病。

《news watch 9》制作人在一次采访中表示, NHK灾难报道最重要的就是向人们提供他们最需要的信息。[3]而CCTV的地震报道一直遭到诟病, 而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过度的感官主义。一家门户网站在2008年6月做的“你觉得中国媒体在震灾报道中表现如何”的调查中, 超过85%的人选择了“良莠不齐, 有些记者为了抢新闻不顾灾民感受”。[4]在各大网站上, 发帖说“因为看了就要哭, 所以宁愿不看地震报道”的网友也不在少数。

而在社会意义上, 由于NHK避免了过度煽情的报道, 日本的救灾工作一直处于一个理性、科学、严密的过程当中。而由于CCTV大量的煽情报道, 让中国社会对抗震救灾工作过度热情。在一段时间内, 全国人民都发自内心地想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 却一下子又无从入手。大量群众捐献的救灾物资堆积如山, 而很多又是灾区不太需要的物资, 这也导致了今年年初出现了救灾物资发霉腐烂的丑闻。数十万计的志愿者无序涌入灾区, 都想为救灾工作尽一份力, 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地震灾区本来就有限的资源。

由此可见, 感官主义新闻虽然能够迅速获取社会关注度、调动并引导观众的情绪。但是一旦过度使用, 很可能会带来失控的社会情绪、负面的社会影响、以及观众的反感。

五、对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感官主义倾向的思考

CCTV在“5.12”大地震的灾难性新闻报道上, 表现出了强烈的感官主义倾向。这种诉诸于感官刺激的新闻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情感需求, 保证了较好的收视率。但是正是因为感官主义色彩太过强烈, CCTV的“5.12”地震报道也遭到了学界的诟病和部分观众的反感。那么, 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到底应不应该带有感官主义?笔者也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 “理性”指导“感性”突破“囚徒困境”

在大众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 在眼球为王的媒体环境下, 收视率成为了衡量媒体价值的唯一标准。而对于普通受众来说, 感官刺激强烈的新闻显然更具看点, 更有吸引力。因此, 各大电视媒体均陷入了“囚徒困境”式的尴尬, 谁都不愿意率先放弃感官化的新闻报道方式。所以新闻感官主义不可能消失于荧屏, 只能愈演愈烈。

然而笔者认为, 感官主义新闻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屡遭针砭, 但如使用得当, 亦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其中的关键, 就在于“理性”二字。

虽然从文字上来看, 感性和理性是反义词, 但二者实则是谁也离不开谁。过于理性的新闻报道, 虽然严谨, 但是却也相对平淡。在当下的受众环境中, 吸引力不强的新闻报道, 很难获得更多的关注。失去了受众的关注, 其传播效果及社会意义也就无从谈起.

而过于感性的新闻报道, 往往会为了追求事件中的各种刺激元素, 出现刻意误导观众、炮制新闻的问题发生。大量故事性不强但是充满现实意义的新闻元素被淡化的同时, 观众的判断力和深度思考能力也被慢慢消磨。当观众已经习惯了此类新闻的刺激的时候, 媒体不得已而必须再去追求更高感官刺激的新闻内容, 长此以往, 新闻很容易被娱乐化、庸俗化。

因此, 新闻报道只有将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用理性来指导感性, 才能充分发挥出新闻感官主义的正面影响, 在充分吸引受众关注的同时, 发挥新闻传播的正能量。尤其是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 更要注意理性的使用新闻感官主义。

(二) “理性”新闻感官主义方法的探索

仍以灾难事件中的感官主义新闻报道为例, 如果采取以下理性的指导方法, 或许感官主义新闻能够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

1. 充分评估新闻形式可能引发的社会影响。

媒体记者在确定采用何种新闻意识形态之前, 应预先对社会情绪的反应做出评估。从而制定出合理、科学的采编计划, 以避免新闻播出后, 社会反应出现“过冷”或“过热”。

2. 全面统筹整档新闻的播报风格, 多元化播报。

媒体应多元化统筹整档新闻的播报风格, 做到“冷”“热”具备, “软”“硬”兼修。要避免千篇一律或大篇幅的充满感官主义色彩的新闻报道, 引起社会情绪的失控。

3. 制定应急预案, 随时调整播报风格。

在长时间的持续报道当中, 媒体应时刻观察社会情绪, 备足预案, 及时调整新闻报道风格及内容。避免“火上浇油”的情况发生。

4. 明确新闻主播及现场记者在新闻事件当中的角色。

主播与记者在新闻事件当中, 理应是一名“信息传递着”。不应该将自己的看法及情绪带到新闻当中, 而刻意的引导观众情绪。

5. 合理运用新闻呈现方式。

在灾难性报道中, 运用字幕、音效、旁白、播报语气等新闻元素时, 应注意不要过度包装, 拒绝刻意的煽情。让真情最自然地流露出来。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公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 传统大众媒体的优势也在日渐丧失。尤其是对于电视新闻来说, 粗放的传播方式以及高昂的制播成本, 让其影响力和关注度逐渐下降。因此, 如何吸引受众、锁定收视群体, 成为了电视新闻亟待解决的难题。激烈的竞争和对收视率的追求, 使电视新闻的感官主义色彩越来越浓厚。以灾难性新闻报道为例, 由于其发生的突然性、涉及的范围广以及巨大的破坏性, 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而新闻媒体运用感官刺激手法的吸引, 更能够汇聚眼球、拉高收视率。就此看来, 电视新闻感官主义化的进程似乎已经不可逆。然而在感官主义新闻当中, 被过度包装, 甚至是过度策划的新闻案例比比皆是, 在一定程度上, 也引发了学界的诟病以及观众的反感。本文以灾难性报道为例, 通过分析两家国际主流电视新闻媒体CCTV“5.12”地震报道和NHK“3.11”地震报道, 来分析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新闻感官主义的体现方式, 以及作者对新闻感官主义利弊的思考。

关键词:新闻,灾难性报道,感官主义

参考文献

[1]刘兆琳《电视新闻感官主义的审美解读》[J].中国出版东北大学2009.

[2]王泰俐《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之初探究》[N].台湾政治大学新闻学研究2004.

[3]姜弘《NHK这样报道大地震——专访NHK综合新闻制作人》[G].南方周末2011

唐山大地震经典报道回眸 篇5

关于唐山大地震的新闻报道, 恰逢“文革”、“批邓”和批所谓“右倾翻案风”的高潮阶段, 多种一言难尽的因素使然, 此次重大自然灾害中国媒体阻止了灾难信息的流动。报道爱站在“人”如何同灾害作斗争的角度, 肯定人的精神与力量;著名新闻学者、复旦大学王中教授谓之“灾害不是新闻, 抗灾救灾才是新闻”;灾害报道向着更加偏激主观和模式化的方向发展。唐山大地震的死亡人数为242419人, 至少有3600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到约120亿美元。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多人的报道, 是1979年根据中国地震学会提供的确切数据而公开披露的, 时间在事实发生近三年之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教授张威认为, 这种惊人的延宕和负面事件正面报道实际上背叛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是对读者不负责任的做法。

但笔者近日通过翻阅唐山大地震期间的“老新闻”发现:中外记者笔下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好新闻, 不少堪称“经典报道”。

一统天下的新华社通稿

新闻通稿是国家通讯社的拳头产品和金字招牌之一, 通稿的影响和普及力遍及所有媒体用户和广大读者, 通稿的潜在受众是任何一家媒体都无法比拟的。

之一【新华社1976年7月28日讯】我国河北省冀东地区的唐山一丰南一带, 7月28日3时42分发生强烈地震。天津、北京市也有较强震感。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 这次地震为7.5级, 震中在北纬39.4度, 东经118.1度。 (笔者注:据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 7月28日新华社播发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的消息。姚文元一再“指示”新华社、《人民日报》, 报道不要太多, 太集中, 注意其他方面如批邓、促生产报道。)

之二开滦煤矿万名井下工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 绝大多数在地震发生的当天就陆续撤离险区, 返回了地面。新华社记者就此在1976年8月17日自唐山发出了长篇事件通讯《奇迹是这样创造的开滦煤矿万名井下工人脱险记》。《河北日报》刊发的若干好稿

之一《解放军舍生忘死救亲人》 (1976年8月3日) 副师长李向谦自己的三个孩子压在楼里, 可他从倒塌的楼房中脱险后, 不顾自己的孩子, 立即跑到前边, 组织部队抢救群众……

之二《毛主席派人送来恩情水》 (1976年8月3日、由北大中文系新闻进修班赴唐小分队采写) 8月1日上午, 一辆辆带有“慰问灾区人民”标志的载水汽车, 驶入市区, 送到了暂时断水的居民点, 居民们激情满怀, 一片沸腾。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端起一碗恩情水, 看了又看, 瞧了又瞧, 热泪夺眶而出……

之三读者 (唐山市制镜厂工人梁凤华) 来信《毛主席恩情比海深社会主义无限好》 (1976年8月10日)

之四《两个婴儿的诞生———抗震救灾速写》 (1976年8月12日) ……地还在震动着, 天又下着雨, 王桂秋、张淑荣就要生产了。唐山市委机关的一个女干部, 唐山钢厂的一个青年女工, 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 把她们转移到市委大院的小汽车上。一个原来陪同女儿来医院生孩子的魏大娘, 在汽车上为王桂秋和张淑荣接生。

中午一点钟, 一个小生命哇哇地呼叫着降生了。

又过了两个多钟头, 又一个小生命来到了人间……

之五《冲向胜利的带头人记开滦赵各庄矿老工人陈树海带领阶级兄弟奋战十五昼夜的事迹》 (1976年8月24日)

《解放军报》的事件通讯

《一分不差北京部队某部一排清理唐山新华中路银行金库纪事》 (1976年8月26日) 北京部队某部一排接受了一项光荣任务:清理人民银行新华中路办事处的金库。

金库被强烈地震震塌了, 里面埋着现金九十一万五千一百五十元零九分。

越是往后, 钱越难找。……又经过三个多钟头的过细搜索, 只差五分钱了。

排长于春荫说:“财经工作上允许百万分之一的误差, 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却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误差!”

银行工作同志为战士们的精神所感动, 再次清点数目, 又查到三分钱。

新战士张志良爬在内间的小洞里摸索。他扒开已经不知扒了多少遍的泥土, 搬开在墙根的乱砖头, 手指探进砖缝去, 触到了一个硬子儿。他一阵兴奋, 抠出来用手电一照, 正是一枚两分的硬币, 已经和泥土同样颜色了。

外国传媒如何报道唐山大地震

法新社报道中国地震区军民展开抗灾救灾斗争记者弗利波在7月29日发自秦皇岛的电文中说:救灾工作在非常有纪律、十分镇静地进行;所有外国目击者都对中国人表现的冷静和镇定有深刻印象。

法国《震旦报》7月31日和8月1日一期 (合刊) , 以《一国人民为最坏的情况作好准备》为题, 发表菲·贝尔内的文章, 说中国人民有组织、忘我、沉着勇敢、办事有效率, 为世界树立了榜样。

我首都的抗震救灾工作组织得好 (此标题为《参考消息》编者所加) 【法新社香港8月1日电】今天从北京到达这里的外国外交官一致说, 中国首都的人民在7月28日的地震以后保持了镇静, 一切“非常有秩序”。

中国人民应付突然灾难的能力给外国人以很深的印象【安莎社北京8月2日电】北京以及特别是离北京150公里的唐山、丰南地区的人, 第五次感到地震至今已经五天了, 现在仍保持着非常状态。

据外国旅客说, 在中国东北最大城市沈阳的机场与地震灾区之间已经组织了空运, 撤退伤员, 输送食物和急救用品。

在北京, 中国人民———无论是当局还是百姓———应付突然的灾难的能力给外国人以很深的印象。

美国《纽约邮报》8月3日刊登一篇报道, 题目是《两个美国人谈中国地震》, 摘要如下:上星期三住在天津崭新的友谊饭店的雅各布·贾菲和他的夫人伊尔玛, 昨天结束了他们在受到地震侵袭的中国的不幸的旅行, 回到了他们在布朗克斯的贝切斯特区的家中。

贾菲夫人说:“甚至在地震期间, 中国人把我们当作尊敬的客人那样来接待, 他们竟然想到回那个旅馆去取回我们这些无谓的行李, 这实在使我惊讶。”

当他们坐在英国俱乐部里等待关于他们何时可以离开的进一步消息时, 贾菲夫人问一个中国陪同人员说, 他的国家如何能够完成所有必要的重建工作。

这位陪同人员告诉她, 如果某个东西“仍可使用, 那就保留它, 但是那么多的工厂和建筑物陈旧了, 这将是一个建造新东西的机会。”

贾菲夫人说:“我的上帝, 我想他们永远是乐观主义者。”

菲律宾《时代日报》8月4日刊登题为《中国人以伟大的坚忍不拔精神对付不幸》的文章说:团结、勇敢、坚韧和忍耐, 这就是中国人战胜他们的灾难性地震的方法。尽管别的国家表示愿意提供援助, 但是他们几乎完全是依靠自己进行救灾和恢复的。他的政策是自力更生。 (笔者注:自力更生, 拒绝外援, 中国人此举令世界惊讶又不解。)

【共同社东京8月5日电】题:恢复工作进展顺利, 地震后物价也未上涨自地震发生后, 卖有关食品和粮食的商店继续营业。在街上的帐篷群中, 开设了一些卖食品的小铺子, 此外还有不少流动货车。市内的饮食店成了大量生产主食馒头的工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物价同地震前丝毫没有变化。

【时事社东京8月9日电】题:奇迹般地消除震灾, 开滦煤矿部分矿井重新出煤

日本《长周新闻》8月7日刊登一篇文章, 题目是《中国河北省的大地震, 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有条不紊地进行救灾工作》, 摘要如下:目前, 中国在政府和共产党的领导下, 动员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干部等各界人民, 正在大规模地而且秩序井然地进行河北省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的救援工作和生产活动。

【时事社东京8月16日电】题:北京700万居民返回住宅中国当局15日深夜说“北京地区不大可能会发生强烈的余震”。这事实上是解除了地震警报。自7月28日以来, 在公园和街头过着帐篷生活的700万居民, 16日早晨开始拆除临时搭起的窝棚, 准备回家。

这一天北京居民喜气洋洋, 充满了活力。

另外, 在各国大使馆内避难的外国人, 也开始回到建国门外和三里屯等处的公寓。

唐山丰南抗震救灾先进单位、模范人物代表会议【路透社北京9月1日电】今天当大约五千军人和平民从中国遭到地震的河北省到达北京时, 军队和警察将北京火车站围了起来, 这些军人和平民受到了相当于一位国家元首所受到的欢迎。

街道两旁的中国人用不同的姿势向到达的人挥手, 并说这些人是从震中地区来的。

火车站正面悬挂的一条大的红色横幅上写着:“向战斗在抗震救灾前线的英雄们致敬!”

数百名穿着颜色鲜艳服装的姑娘跳着舞、挥动着花束, 伴随着鼓号声响齐声高喊“欢迎, 欢迎”。一行行服装整齐的军人和平民从火车站一直排到守候着的一排排大轿车。

一队队大轿车将到达的人员载送到位于首都中心的人民大会堂。

地震专题报道 篇6

地震发生后, 信息的公开与透明为记者的采访报道提供了前所未有自由的采访环境, 媒体准确及时的报道不仅遏制了谣言的四处散播, 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而且还使整个民族斗志昂扬, 唤起了读者的同情心, 正义感, 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更重要的是媒体实践中难得的进步, 记者的职业化在地震报道中凸显并得到进一步提高, 但同时也有不足的地方。

职业化特色凸显

战地摄影记者卡帕说过:“如果你拍得不够好, 是因为你离现场不够近。”地震发生后, 无数个记者徒步、租车、乘冲锋舟、搭直升机, 深入灾区, 在第一现场向全世界发出报道, 为历史留下最真实最宝贵的记录。截止5月底, 数千名的中国记者在各重灾区采访。无论是直面死亡的前方记者还是后方工作人员都时刻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确保直播的不中断, 确保纸媒的报道内容丰富及时。

“警报拉响的时候, 所有人都在往外跑, 但有两种人往里走, 一是军人, 一是记者。”新华社记者徐壮志曾说过。 (2) 公众对新闻信息的获取具有不满足感和饥渴感, 这就要求哪里有新闻发生, 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这种“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的精神在从事灾难新闻报道记者的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到新闻现场去, 说起来不难, 但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在深入第一线的过程中, 往往会遇到困难, 遇到艰苦和意外, 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在这次地震报道中, 他们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只能步行几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奔赴灾难现场, 没有时间睡觉, 只在疲累之极的时候打个盹, 没有地方睡觉, 就幕天席地, 任由周围山体滑坡轰隆作响。奔赴灾区的记者们大都在灾区坚持工作十多天, 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 仍然保持旺盛的斗志, 才克服了种种困难, 坚守新闻现场, 为我们传达有血有肉的新闻作品, 把来自灾区的消息及时全面准确地传递给世界。

地震灾害是人类难以抗拒的, 数万生灵瞬间离逝, 数千万人受伤。记者在及时报道救灾的同时, 大量的镜头和文字都集中在救灾行动中的人, 受难的人身上, 闪现出人性的光芒, 一个个动人的瞬间镜头, 一篇篇感人的文字报道, 留住无数人的目光, 凝聚起巨大的“众志成城”的民族力量。

媒体报道的重点使全国人民把心绪集中到对人、对人的生命关注方面。在这次地震报道中, 灾害的受害者和救助的主要力量都是普通人, 从老百姓到战士, 他们真正成为报道的主角。正如陈力丹教授所说:“数万人的死只是一个数字, 而一个具体生命的陨没, 则会深深地震撼着人心。” (3) 正是这一个个具体的展现人性的场景, 使我们感同身受, 激起全民族的凝聚力。

人文关怀需要提升

抢拍第一线的新闻是记者的天职, 但是“抢”新闻在这种时候还是应该让位于抢生命。当消防救援队员把被困124小时的卞刚芬从废墟中救出的时候, 几十名记者蜂拥而上, 将其团团围住拍照, 以至于现场的武警指挥官动了怒才将卞刚芬抬上救护车。而仍然亲历了现场的两名外国记者则“担心妨碍救人, 就闪到一边”。 (4) 现场记者最重要的是职业道德, 就是“人文关怀”。

有一些记者在提问的时候方式有些欠妥, 从而深深地触痛受害人的情感伤口。记者采访女民警蒋敏, 在知道她家里有亲人遇害的情况下, 还这样问道:“你怎么能够坚持着战斗在第一线呢?”在救灾一线连续奋战了5天的蒋敏, 听到这个问题后身体摇晃了一下。记者的目的无非是要采访对象说出一些感人的话, 以发扬和阐释传统意义上的“大公无私”或“舍己救人”的精神。为此, 记者甚至对着刚刚失去亲人的蒋敏问:“看到救出来的老人和小孩, 会不会想到自己的亲人?”当一个人面对太大的打击时, 只有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 才能暂忘记伤痛, 但是记者此刻为了挖出煽情的新闻, 完全置采访对象的感受于不顾。女民警悲伤得几乎讲不出话, 在经历了身体的疲惫和心灵的伤痛之后, 这位女民警终于晕倒在地。 (5) 面对经历苦难的当事人, 记者是否有权让他们再去回想一遍他们所遭遇的痛苦?为此, 中国心理学界危机及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联合人民网向采访和报道汶川大地震的各地媒体发出倡议, 防止记者触及“伤害当事人”的雷区。

另有一些记者在采访幸免于难儿童的时候, 却反复追问儿童是否知道父母的下落, 从而激起儿童的担心恐惧;还有记者擅闯受害者的病房, 让本来身体虚弱的患者还挣扎着接受采访;更有甚者, 还闯入手术室, 延误手术时间。如果说记者的采访活动干预了正常的救援活动, 甚至打乱医疗抢救的步骤, 那么这种采访至少说是不妥当的。

记者应该在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时间采访适当的人, 不能用不恰当的提问增加他们的痛苦, 更不能在救援队实施抢险时, 频繁打断他们的工作。对于失去亲人的当事人的采访, 通常由记者出面叙述他们的哪些亲人不幸遇难, 不强求人家自己再揭心灵的创伤。

人文关怀在职业规范中是最基本的。美国职业记者协会的《职业伦理规范》中提到:“对那些可能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负面影响的人们表示同情, 尤其面对孩子和没有经验的消息来源或采访对象时, 要特别小心。当采访受到悲伤事件影响的人们或使用其图片时, 记者要有同情心, 谨慎使用图片。”这对我国记者的职业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人的尊严和生命比新闻报道本身更重要。

美国传媒伦理学者克·克里斯蒂安说过:“从事媒介这种职业要求很高, 这一行业中充满了模棱两可的情景和相互冲突的对象。从事新闻的人必须迅速做出决定, 没有多少考虑的时间。” (6) 因此, 记者头脑中要清晰地知道该如何遵循职业规范, 自觉规范职业行为, 以便在瞬间迅速做出选择, 以最小的伤害记录下历史, 让国人和世界了解灾难真相。

摘要:汶川大地震中, 中国媒体的表现是一次难得的进步, 特别是中国记者的职业化特色尤为突出, 但在文关怀上还需要进一步地提升。

关键词:地震报道,职业化,人文关怀

注释

1 《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 魏永征,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1992年12月, 第176页

2 《中国媒体不辱使命》http://www.sg.com.cn/dizhen512/zdtjq/190582_5.shtml

3 《汶川地震报道特点及对传媒未来的影响》, 《当代传播》2008年第4期第42页

4 《青年参考》2008年5月28日

5 《在新闻价值与人本价值之间-以对汶川地震的采访报道为例》, 中华传媒网

地震新闻报道同质化的原因 篇7

相关部门的科普宣传意识不强, 尚未意识到地震新闻报道的科普价值

地震是群灾之首, 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常常难以估计, 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由于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准确的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在世界范围仍然是等待攻克的科学难题, 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在这种背景下, 为了减少人民群众的损失, 加强地震科普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信息时代开展高效的科普活动, 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 通过大众传媒将地震科普和受众的接受行为联系起来的重要载体即是地震新闻。地震新闻报道是进行地震科普宣传的重要途径, 这既是由新闻传播基本规律决定的, 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 地震预报尚属世界性科学难题, 地震科普成为民众了解地震、掌握地震救生常识的重要渠道。可以说, 地震新闻具有地震科普的天然优势, 既能够满足受众的新闻欲, 又能够丰富媒体的新闻报道内容, 这是地震科普部门和媒体之间实现双赢的最佳渠道。

但是, 我们所看到的事实却并不如想象的那样, 地震新闻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科普宣传功能, 原因之一就是无论是地震科普部门还是大众传媒, 都缺乏地震科普宣传意识, 都尚未意识到地震新闻报道蕴涵的巨大地震科普价值。

对于地震科普部门来说, 地震科普是其工作的重心, 由于受到传统的对媒体的偏见影响, 他们更希望将地震科普宣传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并不希望媒体在地震科普宣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于是他们往往通过自己认为更为稳妥的方式开展地震科普, 比如编制读物、建设网站, 这些方式虽然效果一般, 但是可控性强, 可以有效阻止负面信息的渗透, 从而保证地震科普的独立性和正确性。

对于媒介来说, 地震科普本来就不是他们范围内的事情, 媒介资源仍然属于稀缺资源, 他们更愿意将精力和版面 (时间) 用于收效更快的新闻上来, 完全不必对地震新闻进行深层的开掘。同时, 地震新闻往往涉及大量的人员伤亡, 并容易产生消极的宣传效果, 甚至会导致社会问题, 因此常常属于禁止或限制报道的内容。对于这样的新闻题材, 即使当前这种限制已经解除, 媒体仍然不愿涉及。

不管地震科普部门和媒介机构的认识如何, 地震新闻本身所蕴涵的地震科普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而这种价值一旦被发掘, 将会大大提高地震科普效果, 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媒介竞争导致新闻浮躁, 使得新闻报道主体重“热点”事件而忽视“非热点”事件

自从专门的媒介机构出现, 媒介竞争就已经存在。无论是西方资本主义媒介制度还是我国社会主义媒介制度, 在市场化高度发展的前提下, 都承认新闻的商品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 (1) 既然具有了商品属性, 媒介机构及其产品——新闻就必然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媒介竞争是当前媒介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任何媒介都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 承受着生存和发展的重压。近年来, 我国的媒介机构不断进行改革, 以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媒介竞争是媒介市场优胜劣汰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有序、有效的市场竞争, 媒介资源才能够实现优化配置, 通过不断的市场洗牌, 激发出媒介市场的活力, 以促进我国传媒业更加科学的发展。 (2)

大众传媒的竞争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促使媒介对热点新闻进行差异化报道, 另一方面由于媒介竞争所导致的新闻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了对非热点新闻的淡化, 同质化报道就是表现之一。在激烈的竞争中, 媒介市场秩序的确立需要经历从破坏到治理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会暂时出现很多问题, 因此, 从新闻产品质量这个层面考虑, 媒介竞争导致了部分媒体商品质量的下滑, 进一步加剧了新闻浮躁, 使得新闻报道呈现出急功近利的特征, 甚至出现了诸如“纸馅包子”事件这样的虚假新闻, 在新闻浮躁的影响下, 许多新闻工作者不去详细占有材料, 不能动脑筋深入挖掘材料, 不能静下心来研究问题, 不能高标准精益求精, 写出来的东西没分量, 轻飘飘, 一般化, 没有力度、没有深度, 只求数量多, 不求质量好;只求过得去, 不求过得硬;只求小打小敲, 不求扎扎实实抓典型。 (3) 新闻浮躁是制约大众媒介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

在新闻浮躁的影响下, 地震新闻报道的浮躁之气更为突出。地震新闻是2008年以来才开始频繁出现在媒体之中的新闻题材, 对于这种新闻的报道各大媒体尚缺乏经验, 加之受到传统的新闻报道理念惯性的影响, 媒体对于这种负面新闻的报道慎之又慎。新媒体的普及使得负面新闻的草根传播迅速蔓延, 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被彻底打破,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受众, 诸如地震新闻这样受到受众关注的信息又不能不报, 于是在惯性和市场之间, 媒介常常采取折中的办法, 即淡化报道。在这种淡化报道的背后, 还涉及新闻资源的分配问题, 这种被淡化处理的新闻事件, 常常属于记者“捎带脚”的内容, 作为记者只能对此一带而过, 不会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和字斟句酌的写作, 在编辑安排版面 (时间) 时, 也同样得不到重视, 被安排在最不起眼的版面 (时间) 上。

新闻浮躁在地震新闻报道中最明显的表现便是同质化现象。地震新闻报道的同质化不仅表现在地震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上, 还表现在地震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 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媒介竞争导致的新闻浮躁。除了少数震级较大的地震之外, 大多数地震都不会造成太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甚至很难被人们察觉。按照新闻价值的要素衡量, 这类事件除了具备时新性和符合部分地区受众的接近性之外, 并无其他新闻价值可言, 属于“非热点”事件, 被排除在新闻报道主体 (新闻传播者) 的“热点”事件之外。因此, 面对有限的新闻传播媒介及其有限的版面空间或节目时间与无限的新闻信息之间的矛盾, 地震新闻常常被淡化或同质化。

受众的新闻消费观念存在偏差, 对地震新闻的关注度较低, 从而影响了地震新闻生产

受众是新闻市场的消费者, 这种消费并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 其消费行为具有双重性, 首先, 媒介需要通过自己的新闻 (节目) 产品吸引受众, 引导受众阅读或收看媒介产品, 这就完成了第一次消费行为。媒介通过占有的受众份额获得广告投入, 为了迎合广告商, 媒介需要通过媒介上的广告实现广告商的产品或服务销售, 也就是说媒介的最终目的并不是通过新闻 (节目) 将受众吸引到媒介面前, 而是在受众完成了第一次消费之后将其推离媒介, 推向广告中展示的商品, 并影响其产生购买行为, 进行第二次消费, 这才是广告商的直接诉求。可以说, 受众是连接媒介机构和广告商的纽带, 正是这种关系, 才使得市场竞争中的媒介纷纷将目光瞄准受众, 在符合新闻宣传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 极力迎合受众的需求。

面对生活和工作的重压, 人们更希望通过媒介消费释放压力, 这种情况下, 受众在选择新闻时往往偏向于轻松、休闲的内容, 加之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民众更偏好喜庆、团圆、热闹的新闻基调, 这就使得地震新闻不能够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地震新闻的社会价值, 并不断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从受众角度提升对地震新闻的重视程度, 这样才能不断激发新闻生产者的积极性, 深入挖掘地震新闻的科普宣传功能, 只有地震新闻博得了市场竞争的筹码、占有数量可观的受众, 才能对新闻媒体施加压力, 促进新闻资源的重新配置。[本文为防灾科技学院2010年度防灾减灾青年科技基金项目“地震新闻报道同质化研究” (201018) 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允若:《新闻的商品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持反对意见的朋友商榷》,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4 (2) , 第46~49页。

[2]陈璐明:《中国的媒介市场与媒介竞争》, 《新闻爱好者》, 2008 (7) , 第21页。

地震专题报道 篇8

1 人的尊严与记者使命感的结合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其有着作为人的基本尊严;这种基本尊严表现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就是人的基本权利。构成人的尊严的基本权利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存权。首先,生存需要基本的物质保证;其次,生存权还要求肉体不受侵害,即生命安全。二是人的发展权。发展权是在生存权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人的基本权利,它比生存权的要求更高。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媒体非常关注,这次的关注度及关注速度与以往任何一次灾难相比都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实现了媒体对灾难报道的重大突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当汶川陷入到了水深火热的困境中,全中国人民都在关注着他们,我们的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对此次地震做出及时的报道,大家都在彻夜不眠关注着抗震救灾的点点滴滴、为前方受难的人祈福。一幕幕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一场场命悬一刻的救援,使得无数人为之动容。巨大的灾难,难得的新闻开放,少见的突发事件现场的大规模记者群云集,从未有过的视觉版面和详尽的灾难及抗灾报道。

在抗震采访中,我们看到了人的尊严与记者使命感的结合。5月12日夜,中新社的李安江等三位记者,作为报道灾情的第一梯队,在第一时间到达灾难极其严重的都江堰市东汽中学。垮塌校舍中被埋学生的凄惨呼救声,促使身负采访任务的他们选择了救人。那一夜,他们几乎没有完成一个采访。

人的生存权即生命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的准则。在灾害报道中,适度控制应该成为媒体工作者的一个共识。在“抢新闻”和“抢生命”之间,绝不能因片面追求职业冲动、轰动效应而给救灾工作、给灾民带来不良影响。在关注灾情、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要尽量绕过那些可能因采访而生的“人造伤痛”,须臾不能忘却报道的“人性化视角”。这既是对伤痛者的体恤与慰藉,更体现出媒体的道德高度与人性关怀的深度。

这一次,我们的记者不仅表现出有新闻理想和抱负,而且非常理性。把民族的悲欢作为自己的悲欢,把民族的命运作为自己的命运。这一次全国人民乃至海外华人都能凝聚得如此紧密,媒体功不可没。这些都体现了我们新闻记者的专业精神。重大的灾难性事件尽管发生在一时一地,但由于它的后果严重、危害性大,甚至牵涉到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它的影响是广泛的。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性突发事件,它对社会群体或个人产生的影响也都是巨大的。正是由于灾难性新闻事件的反常性、震撼性、影响广泛而巨大等原因,灾难性新闻事件是各种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从美国9.11事件到伦敦的地铁爆炸案,从印尼的海啸再到这次四川的地震,都成为了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不仅派出强有力的报道队伍发回一线的报道,而且整个媒体系统都处于连续奋战的状态。

当然我们也遗憾地看到,有一些记者的采访十分不当。三岁小男孩郎铮因为获救时向救援人员举手敬礼而被人们称为“敬礼娃娃”,并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但是人们不断的探访已经让郎铮产生了心理障碍。他老是想房子垮塌的情景,不喜欢说话,很恐惧,不愿离开母亲、不愿接触陌生人。同样,在废墟中唱歌等待救援的小女孩,面对媒体频繁采访,一遍遍讲述当时情景,情绪逐渐失控,变得十分惊恐,开始大喊大叫,拒绝与所有人接近。

然而,有些记者的作法让人更为愤怒。看到网上一篇博客中说:在地震灾区,某个地方的记者假扮伤员企图登上运送伤员到成都的飞机,被人大常委会主任揪下来。在灾难面前,生命最可贵,生命高于一切,救援高于一切。在地震灾区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影响救援,影响生命营救。无论他是官员、将军还是记者,在这里只有伤员最大,只有生命最大。所有人到这里来的唯一目的只有四个字就是拯救生命,记者的职责也是把感动自己的东西描述出来感动更多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就会有更多的人关注灾区、帮助灾区,达到拯救生命的目的,在这里所有人的所作所为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

到灾区的飞机是只许载人进而不许载非伤员出的。经过选择,救援人员可以乘飞机到灾区,但无权乘坐直升飞机离开灾区,只有伤员有这个权力,这是一个最合理、最正确的规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规则,任何人都没有任何权力去违背这个规则。当我们离开灾区时,都选择徒步离开,也只能选择徒步离开。

2 对人的尊严的报道达到历史最高点

为什么说汶川地震新闻报道是对人的尊严报道的历史最高点?

(1)总的来说就是解决了一个问题,把握了一个正确的报道原则。那就是:解决了“生命至上还是新闻第一?”这个疑惑和问题,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报道原则。

刨根问底是新闻人的职业习惯,但是地震新闻报道时,为了追求细节生动、故事感人而进行深入的采访,就必然会对报道对象的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这个问题可谓是新闻界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一个悖论。在此次地震新闻报道中,始终贯彻着一个原则,那就是: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其次才是新闻记者。因此,在人的生命安全面前,任何价值追求都是第二性的,包括记者孜孜以求的新闻价值。人的价值被摆在第一位。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人的价值高于一切。这是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救灾活动的人的共识。

这次的灾害表达,新闻层次很丰富。我将这次地震报道和1998年的抗洪新闻报道做了一项简单对比。那年抗洪,泛政治化动员非常突出,报道重心不是灾害本身,而是唱英雄赞歌,树正面典型。

过去的灾难报道的核心是救援者;周边是灾害本身,而这部分以国家保密的理由,报道得很少。这一次,报道的核心是灾害;如从地震灾害发生的第二天,每天递进式的报道因灾遇难人数、受伤人数及累计失踪人数,这在以前的灾难中也是不太可能看到的,我们的政府似乎忌讳让人民了解这些情况。第二层是国内外的援助、受灾者的个体生命;第三层是专家解读、答疑解惑。第四层是社会动员,以及核安全、环境污染等其他灾害的预防话题。表情丰满、图层丰富的,是灾害报道模式的突破,以往媒体缺少这种人性化表达。

(2)信息公开透明,第一时间灾情报道。灾难的突发性决定了报道的速度是第一位的,最快的时间、最新的报道,才能满足人们一片空白后对信息的巨大需求和思想混乱时的心理需求。能否快速的投入新闻报道成为了决定此类新闻报道能否成功的首要关键性问题。这时候事件现场的一切都是有极高新闻价值的,记者看到的一切都是观众想看到的,都成为人们关注这个媒体所作报道的理由。灾难突然发生的时候,“播”是首要,而“播什么”则是在第二位才要解决的问题。大地震发生后仅18分钟,即当日14时46分,新华网发布地震消息。各大新闻网站随即将灾害信息挂在了首页头条。随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内权威媒体,展开了不间断的抗震救灾新闻直播。各大网站也纷纷推出了抗震救灾专题。

信息发布及时、公开、透明,让公众得以在第一时间了解事实真相,避免了恐慌的发生,阻止了谣言的传播,对稳定民心、团结一致抗震救灾起到了巨大作用。

(3)国家哀悼日的设立和媒体积极正确的舆论引导。尊重生命和强调人的尊严成为中国抗震救灾的主导观念。2008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宣布,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这是中国首次为普通民众设立哀悼日。5月19日14时28分,神州大地,国旗低垂,汽车、火车、舰船笛声长鸣,防空警报在城市上空仰天长啸,江河呜咽,山河失色,13亿人默哀3分钟,向四川汶川地震死难者致哀。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肃立默哀,表达了中国社会对遇难者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的尊严的肯定。悼念期间,几乎所有媒体的头版都是黑色的,都突出了悼念主题,包括机关报,这是异乎寻常的。

3 对“正面假新闻”的反思

对人的尊重是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一道亮点,但是其中也有瑕疵。在地震报道中,有一条这样的短信报道新闻:“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条新闻不但多次成为中央权威媒体和各地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的报道重点,也一时成为互联网、手机媒体等新媒体频频传播的热点。从新闻业务角度分析,主持人的播报很难称得上是篇合格的报道,既无新闻来源,也没交代清楚新闻事实的基本要素。事后证明,这是一则在众多媒体的“共同努力”下,造就了一个感动全国人民的“神话”———是一则虚假新闻。

新闻报道最基本的原则是新闻真实性,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任何时候不可动摇。此类“正面假新闻”或许不是某些单位各人的获利机器和手段,但是却严重损害了受众的知情权,是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一种背叛。

这次媒体的报道颠覆了一个过时、不科学的观念,就是所谓的“负面新闻”。负面新闻这种说法是站在官本位立场的,所有对政绩、自己形象不利的都认为是“负面”的。

我们的新闻理论应该从此改写。不要再讲所谓的“负面新闻”,这是公关立场的词。新闻是为大众服务的,用《大公报》当初提出的理念,就是天下公器。过去大家觉得中国媒体反应慢、事后诸葛亮、宣传味很重,即使报道内容是真实的,也因为那种宣传味让人觉得不真实,和读者之间有距离。这种距离感在于时间差,也在于没有全面反映真实状况。“5·12”地震报道实现了彻底的转变。

4 媒体在国家整合功能方面发挥很好作用

大事件提升新闻传播能力。这次与以往报道有一个很大不同,是引导的观念不同。以往灾难是以对救灾的人报道居多,是推出典型报道的好机会。这次转变为以报道被救者为主。另外,从报道事件转向报道人的尊严,从反思问责转向凝聚人心。

过去我们的党报强调政治动员能力,而这一次我们看到了媒体在国家整合功能方面发挥很好作用。媒体如此快速、透明的报道,让中华民族凝聚起来了。这比平时总是做“宣传”报道时,好上很多倍。所以领导们要思考:以后的宣传该怎么做?这一次的表现证明,新闻记者不仅是可以信赖的,而且在现代化中起到重要作用,这点在过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非常令人感动的是,包括《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在内等大报都大版面对地震进行了报道,在地震发生后的一个月时间内,几乎所有的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都在报道地震新闻,而那时的人民大众每天看报、看电视、听广播所想了解的资讯也是有关地震灾难的,地震灾区人民的生活等各方面情况,全国人民都很关注。从这次全国人民赈灾捐款的数额来说,也是新闻媒体宣传、组织的结果。“捐款捐物,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祈盼平安!”这是人们在地震发生后从各种渠道、各类媒体上最常看到的标语。人们(包括海外华人华侨、全世界各国人民)从各种媒体看到受灾面积如此之大、受灾人群如此之广,受灾程度如此之巨,都会想着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来帮助灾区人民,所以才会成就了中国各级红十字基金会这么大数额的捐款,这在以前来说也是无法想象的。现在新闻实践已经走到前头去了。这次媒体的反应,是新闻传播,也反映了媒介文化。过去,一直强调要“正面宣传”报道,而这一次,媒体的报道都是无形的,看不出主观策划的痕迹,是很自然的报道,是发自内心的报道,但是宣传效果多好啊,力量多大!这也能看出我们国家政府、公民的成熟。

参考文献

[1]魏少华.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嘉应学院学报,2005,23(4):127.

[2]韩炜林.突发事件的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J].中国记者,2001,(9).

[3](美)麦尔文-曼彻尔.新闻报道与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1.

上一篇:常用操作设置下一篇:《草叶上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