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

2024-07-21

父与子(精选12篇)

父与子 篇1

教材版本

人教版五上第六单元

写法入手初感知 数字串珠理文脉

师:同学们, 首先给大家看一段从电影中截取的片段。 (播放地震发生时的电影场面) 录像看完了, 有什么话要说?

生:我看到建筑都被摧毁了, 人们经历了不幸。

生:地震令人恐怖, 我听到了人们惊慌失措的尖叫声。

师:同学们, 地震太可怕了, 尤其是在我们国家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之后, 再看“地震”这两个字, 更让人触目惊心。灾难无情, 人间有爱。《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就是在这可怕的地震中发生的一个感人故事。 (板书课题, 强调“震”的写法) 一起来读课题。

师:课题告诉我们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呀?

生:父与子。

师:对了。 (板书:父子) 现在, 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对父与子。 (指名读课文) 大家仔细听读, 边听边试着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生读) 试着说一说作者对人物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生:动作描写。

生:我觉得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

生:还有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 也很善于发现。 (板书: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 作者就是通过这些描写, 使得人物形象更加具体、鲜活。这篇课文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我们来看第1和第12自然段, 有什么发现?

生:数字比较多。

师:是啊。除了这两个自然段之外, 还有一些数字, 快速地浏览课文, 找一找。 (生浏览课文并圈画) 谁找到了?

生:在第2自然段提到父亲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

生:在第18自然段:“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 都活着。”

生:在第21自然段:“50分钟后, 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师:我们来看, 这是出现在课文中的一串长长的数字, 想一想每个数字在课文中代表的含义, 试着用这些数字说说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出示:1994、30万、4、7、8、12、24、36、38、14、50)

生:1994年, 在美国的洛杉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有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 受到了伤害。一位父亲冲向了他7岁儿子的学校, 他开始在废墟中挖掘。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38小时, 终于听到下面传来儿子的声音, 原来这里有14个孩子, 都活着, 又过了50分钟, 孩子们被救了上来。

师:在这些数字的提示下, 我们就能很容易地复述课文了。只要细心一些, 就能找到学习的好方法。

场面如画凭想象 文字如诗父爱浓

师:再来看第一组数字, (出示:1994、30万、4) 对比30万和4, 你有什么发现?

生:大地震来得突然, 伤害人数特别多。

生:两个数字的悬殊, 让我们感到人员伤亡特别严重。

师:有了这样的体会, 再来读第1自然段, 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指名读, 教师指导) 再来看一组数字 (出示:8、12、24、36) , 你看到了谁?他在干什么?

生:我看见了父亲, 他花了很长时间在找自己的儿子, 坚信他没有死。

生:我看到了父亲在艰难地挖掘, 疲惫不堪。

师:数字引发了你们的想象。课文又是怎样描写的? (生汇报课文第12自然段) 一起来看这段描写。 (出示:他挖了8小时……到处都是血迹。)

师:这段文字当中的哪个字、哪个词、哪句话打动了你, 画出来。 (生默读体会) 谁来说一说哪里令你感动?

生:我从“他挖了8小时……没人来阻挡他”看出那么长的时间, 他一直都没有放弃, 一定很辛苦。

师:时间漫长, 父亲辛苦。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生:父亲心急如焚, 恨不得马上见到儿子。要把心里着急这种感觉读出来。 (指导朗读)

生:作者没有直接写父亲挖了36小时, 而是分割成了一个个时间段, 就像一个个慢镜头一样, 让我们感到父亲太不容易了。

师:说得真好!再看看, 还有哪里让你感动?

生:从“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 我感到父亲非常疲惫。

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他想象到了父亲挖掘的场面, 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疲惫的父亲、辛苦的父亲, 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那种深沉而伟大的爱。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儿子在等着我!”

师:挖到8小时时, 他心里想的是———

“儿子在等着我!”

师:挖到24小时时, 他心里想的仍然是——

生:“儿子在等着我!”

师:挖了36小时后———

生:“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

师:同学们看, 这段文字不也正像一首向父亲表达敬意与赞美的小诗吗?

品读补白话外音 言为心声见真情

师:为什么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他常对儿子说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师: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这句话呢?

生: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生:父亲要让儿子信任他, 一定要等他。

师:父亲的这句话是随便说的吗?

生:不是。

师:谁能读一下?

生:“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这是父亲对儿子的一句郑重承诺啊!要掷地有声地读。 (生读) 父亲在挖掘的时候, 有一些人劝阻他, 父亲是怎样说的?画出来。 (生圈画) 找到父亲此刻说的话了吗? (生汇报)

出示:

谁愿意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这三句话一样吗?

生:不一样。字数不一样, 标点也不一样。

生:第二句和第三句一样。

师:一样的是什么?不一样的又是什么?

生:一样的是渴望有人帮助, 快些救出儿子。

生:不一样的是心情。

师:想一想, 父亲在说这些话的时候, 他的心里都想了些什么?

生:第一句是请求, 第二句是渴望, 第三句是失落、生气。

生:第一句是说你们要是帮助我的话, 很快就能救出来;第二句是说你们快帮帮我吧, 现在说不定还能救得出来;第三句是愤怒的心情, 你们要是不帮就赶快走开。

师:你读出了话外音。现在你们读父亲的话, 我们来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父亲挖掘时, 有些人说:“太晚了, 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望着这些好心人, 问道———

生:“谁愿意帮助我?”

师:消防队长走来了, 父亲此刻多么希望他能留下来帮自己一把, 他带着迫切的渴望问道———

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警察走过来, 不是帮他, 而是劝阻他。这位父亲生气了, 愤怒了, 他大声质问———

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回想一下我们刚才看过的录像, 在这样一场大地震中, 父亲的这种举动已经被人认为是———

生:精神失常了。

师:但是父亲依然坚持地在挖掘, 就是因为他曾经对儿子说过这样一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迁移仿写品信任 父子形象铸心中

师:让我们再来看一看文中这对父子的对话, 进一步体会一下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生:“爸爸, 是你吗?”

生:“阿曼达!我的儿子!”

生:“爸爸, 真的是你吗?”

生:“是我, 是爸爸!我的儿子!”

生:“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师:评价一下, 两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语气掌握得不太好, 应该是紧张的心情。

师:是紧张吗?

生:激动。

师:哪一句能体现激动就读哪一句?

生:“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 真的是你吗?”“是我, 是爸爸!我的儿子!”

师:此刻的重逢, 简直是奇迹, 父子怎能不激动呢!从这段对话中, 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生:儿子感觉父亲一定会来救他。

生:儿子体会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爱。

师:从这样的一组对话中, 我们体会到了父亲和儿子彼此深深的信任。还记得我们刚刚读过的那首小诗吗?

出示:

师:让我们想象一下:儿子困在废墟下, 没有吃的, 没有喝的, 随时可能遇到危险, 这36小时, 儿子又是怎样的一种等待啊!老师在课前为大家准备了一张学习单, 让我们也试着来创作一首小诗。 (生仿写)

生:这个儿子/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爸爸一定会来救我/他等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愿相信他/他口渴难忍/饥肠辘辘/疲惫不堪

师:多好哇, 有了感动, 笔下就能流淌出动人的诗句。

生:这个儿子……没人再愿相信他/他没有吃的/没有喝的/心中的信念不变/爸爸就要来了

师: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 儿子也始终坚信:父亲会来救自己!就是因为父亲曾对儿子有过一个庄严的承诺———

生:“不论……在一起!”

师:此时此刻, 父亲与儿子就要见面了, 来看他们最后一次对话。谁来读爸爸的话?

生:“出来吧!阿曼达。”

师:爸爸怎么说这句话的?

生:声音颤抖。

师:声音的颤抖, 是内心的激动啊! (生再读) 同学们, 此时此刻父亲已经站在这里, 张开双臂:孩子, 爸爸在这等着你啊, 快出来吧, 让我为你拂去满脸的灰尘, 看看你受伤了没有。我们一起来读——

生:“出来吧!阿曼达。”

师:读读儿子的这段话, 你又能感受到什么? (出示:“不!爸爸。……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师:体会到了什么?

生:儿子勇敢、坚强。

生:儿子信任爸爸。

师:同学们, 这是发生在地震中的一幕啊!地震中的一分一秒都可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在这一时刻, 小小的阿曼达先让同学们出去, 正是因为对父亲的这份信任, 让他那样的勇敢、坚强、无私。这对父子终于要在一起了!让我们带着喜悦、激动, 齐读最后一段。

生: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课文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他们哪儿了不起?

生:儿子无私, 先让同学出去, 很了不起。

生:父亲相信儿子会等他, 儿子相信父亲会救他。他们彼此信任, 很了不起。

生:父亲对儿子的爱, 很了不起。

师:是啊!多么了不起的父子啊!老师相信, 父亲和儿子的形象一定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我想,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灾难中的爱与信任打动了我们, 也更得利于作者运用的这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课后也能试着写一写生活中的人物, 用上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 你笔下的人物一定会跃然纸上, 形神兼备的。

父与子 篇2

爸爸来到儿子的房间一看,原来,儿子在看漫画书,还不时地笑呢。爸爸叫道:“儿子,吃饭了!”可是,儿子没听见。爸爸又大声地说了一次:“儿子,吃饭了!”儿子这才听见,说:“吃饭喽!”然后,儿子就出去了。老爸一看才发现,原来这是自己以前最爱看的书,于是,爸爸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儿子和妈妈在餐桌旁等了半天也不见爸爸来,饭菜都快凉了。儿子说:“我去找爸爸。”然后,他来到了自己的房间,发现爸爸也在看书。于是,他就和爸爸一起看书了。

父与子的航程 篇3

朱秋城不是老板。他总是很严肃地说:“我是职业经理人。”他的老板,是他的父亲。

一位业内人士颇为疑惑地问记者:你们为什么会选择采访朱秋城?第一他的企业规模并不大;第二他并不是老板。

但是,他的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经营手工船模,目前已做到年出口额数百万美元,这在手工领域是个不小的数字。他虽然目前尚未掌舵,却是传统手工行业的新生力量,短短三四年,就使父亲的企业有了很大的变化。

富翁的儿子

2003年初夏,清晨阳光明媚,别人都在上班,在忙碌,朱秋城却在出租屋里无所事事。东转转西转转,又看到桌上催缴电费的通知单。区区200元,他拿不出。他刚被老板炒了鱿鱼,已经身无分文。

一辆奥迪A6停在门口,引来邻居旁观。这些邻居都是打工仔、小商贩,从来没有看到小院来过这么高级的车。当他们听到朱秋城叫那个从车里下来的中年人“爸爸”的时候,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圆了。中年人一看就是个富翁,他的儿子怎么会租住这么简陋的房子?有什么离奇的故事在父子之间发生?

其实什么离奇的事也没有。事情很简单:朱秋城大学还未毕业便在外面工作了,最初想到父亲的企业工作,父亲拒不接受,因为他觉得儿子应该自立、依靠自己,而且他从不接受没有经验“吃闲饭”的人。儿子朱秋城便在一家公司找了份销售工作,三个月刚满便因业绩平平被炒了鱿鱼。现在,急需交200元电费的朱秋城向父亲讨要,父亲再次拒绝。他带来了水果零食,一看就知道价值数百元,但他就是不肯拿出200元钱。

朱秋城觉得父亲太冷酷了。从记事起,家里就已经较为富裕了。但越长大,他越体会不到富裕人家孩子的优越感。父亲虽然赚了很多钱,但宁波人骨子里的节俭,让他对朱秋城管得很严,从不许大手大脚花钱。赚钱为什么?朱秋城对父亲是很有意见的。现在,多年的积怨到了顶峰,朱秋城望着父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朱秋城发誓不再向父亲伸一次手、要一分钱。他要活出个样子,让父亲后悔今天的态度。此后整整5年,跟没有任何基础和背景的大学生一样,朱秋城经历了两次被公司开除,换过5份外销员的工作,最后终于做到宁波一家最好的外贸公司出口部经理的位置。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这时候他对父亲并没有“报复”的快感,相反,他终于领会了父亲的用意,开始对父亲心存感激。

父亲的事业

父亲朱建国是个老板。

在浙江,这样的老板数不胜数,低调、务实,企业甚至不为人知,产品却无所不包,当人们用到某种商品时,才恍然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个企业。朱建国也是如此。只有对船模有兴趣的人,在搜索业内资讯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宁波有家新东方科工贸公司就做这个,规模还不算小。

1985年,广州广交会,一个美国人带着手工船模来寻找生产商。他遇到了来自宁波的朱建国。朱建国当时是建筑公司的经理,但一直在寻找自主创业的机会。凭经验,他认为能够加工这个产品。回到宁波,就约了几个做木匠的朋友,开始研究开发船模。几番波折,最后外商认可,顺利下了200只船模定单。

朱建国从此转做船模。他曾经赔过款,丢过件,但是一路熬了过来。通过与外商合作,朱建国了解了船模产品在西方的市场和价值。原来,在西方,人们对于船模寄予了非常美好的期望,如同中国对于龙的寓意一样。西方人认为,船代表着吉祥、幸福、成功、一帆风顺,甚至地位和财富。尤其是商务礼品、家庭礼品船模非常发达,需求量庞大。定单量越来越大,朱建国承包了一家国有工艺木制礼品工厂的车间加工船模。上世纪90年代,工厂改制,朱建国贷款买下整个工厂,从单纯的生产企业,转向多种经营、工贸一体的企业。2004年成立出口贸易部,独立开拓终端市场。

目前,公司的产品有两类:一类是高档礼品, 主要是根据博物馆西洋古帆船为原形,制造出来的模型,象征着锐气、成功和富贵。一类是可以作为旅游纪念品的玩具船模。高档商务礼品的船体一般长达1米,要经过7道工序才能完成:第一道工序是客人提供古帆船的原始图片和资料;第二道工序是通过cad设计软件等设计出模型;第三道工序是类似做一个真正船一样,按比例打出船模型体的龙骨;第四道工序是在龙骨上贴上小木片,船体制造完成;第五道工序是打滑,上油漆 (因为是出口,使用的油漆相当严格,基本都是环保漆);第六道工序是装配件、装帆,按客户要求打上标志;最后一道工序则是进行严格的出口检疫熏制处理。玩具类船模一般价值比较低,工艺相对简单,但需要量较大,一般是大型的企业采购,比如德国麦德龙 、美国一些采购集团等。

商场无父子

当上经理的朱秋城经常和父亲进行业务对话。他认为,父亲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停滞阶段。观念落后、管理落后、缺乏创新、人员老化、设计老化、包括销售技巧和模式都很难适应新的竞争需要。有一天,父亲突然对他说:“你回来吧。”朱秋城愣住了。考虑再三,他决定加盟新东方。耳濡目染,他对父亲的企业颇有感情,他自己又喜欢船模,相信有很大的市场;在外面5年,让他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这个家族企业,他很想让它变得更好。

朱秋城原本以为,跟父亲的对立会因加盟父亲的企业而结束,没想到事实是变本加厉。

新官上任三把火,朱秋城自然很想立即做出一番成绩给父亲看。他首先提出了打造手工船模第一品牌的构想。这样,从产品设计、商业策划、推广、销售等环节都需要来个彻底的变革。朱建国一听就摇头,公司像目前这样,接外单挺轻松的,虽然企业不会做成大型企业,小日子却也滋润。所谓品牌建设,是大企业的事,小企业就要踏踏实实做事,不要玩那么多花架子。

朱秋城坚持自己的意见。他认为越是小企业越要树品牌,否则连一点做大的可能都没有。他干脆先斩后奏,自作主张请人为品牌命名,并花1万元请人设计LOGO,还专门请了模特拍摄产品图片。

当小朱兴冲冲把一堆东西捧到父亲面前,老朱肺都气炸了。他宁愿把钱拿去打点相关环节,也不愿把钱如此“浪费”掉,只得到一堆花里胡哨的东西,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收获。“败家子!”老朱气得打哆嗦。

这一架吵得差点父子反目。朱秋城提出退出新东方,再不对它发表任何言语。

朱建国也表示去留自便,绝不挽留。母亲苦苦相劝,父子俩才达成暂时妥协,签定了商业协议。签定协议从此成了解决两代人冲突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

然而小朱的“花架子”越玩越大,让老朱很看不过眼。长期以来,国内生产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从不做广告,认为只要做好产品,“酒香不怕巷子深”。朱秋城却是在新经济中泡大的,认为注意力就是经济点,吸引眼球就意味着商业价值。因此朱秋城利用各种手段宣传自己,网络、视频、图片、活动、博客、传统媒体,还打算做电视广告。在一心做事的父亲看来,这些简直是不务正业。

更让父亲侧目的是,朱秋城做销售不是出去跑,而是在网上聊来聊去。朱秋城组建了一个团队,大量培训和发展电话营销和网络营销,这在父亲看来是根本行不通的。看到朱秋城不停地打样品,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父子俩又争吵起来。父亲认为是白花钱,儿子坚持认为是投入,父子俩谁也没法说服谁,就这么僵持着。直到有一天,小朱做了一票让老朱吃惊的业务,把厂里3年所有的库存产品一次性卖掉了。

当时,小朱也开始为看起来毫无止境的投入烦恼。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个韩国人的电话,说他们急需一个40尺柜子的定单,要得非常急。原来,这个韩国人是中间商,本来已把这个定单下给一个工厂,但工厂出现了严重的变故。韩国人不得不临时转换工厂,碰巧在网上看到新东方的信息。朱秋城接到信息后,跟工厂商量。朱建国说工厂大概3年内因种种原因积压了一大批产品。如果可以卖掉,真的能帮工厂解决大问题。于是朱秋城向客人推荐了现有的产品,因为韩国人急需产品,就接受了朱秋城的推荐,买下了全部库存产品。

这一单让父亲对儿子刮目相看。慢慢地,朱建国对电子商务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开始支持儿子的销售方式。

客户在哪里

朱秋城只要不出差,就一直挂在网上。每天,他都要跟网上的好友交谈一翻,900多名

好友,每个月都能聊几次。朱建国如今已经很习惯儿子提着电脑,走到哪里聊到哪里。

新东方一直做外单,朱秋城负责销售后,慢慢有了国内的订单。小朱于是有了想法: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工艺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手工船模作为商务礼品、家居饰品有很大空间,新东方要做大做强,国内市场不可忽视。他主张以特许专卖的方式推广新东方的手工船模。

儿子的想法被老子一口否定。在这一行摸爬滚打20多年,他有充分的理由:第一,船模本身是西方的产品,做国内贸易并不容易。第二,尽管国内零星有些定单,但在西方文化里才有吉祥如意的象征,在东方文化里虽有一帆风顺的寓意,但也有离愁别绪在里面,《红楼梦》里贾宝玉一见挂的模型木船就犯病,以为是来接林妹妹的就是这个道理,船模缺乏一个文化土壤。第三,他做了这么多年,同行不少,并没有人拿这个产品真正意义上去做国内贸易。第四,国内渠道建设非常艰难,客户信用度和价格都难以保证。

朱秋城坚持认为,既然一个产品可以让西方长时间喜欢和认同,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市场中,也应该会有市场;而且越是人家没有发展国内贸易,就越有机会,能占据先入为主的优势。他进一步说服父亲,外贸竞争目前已经非常激烈,决不是上世纪90年代刚开始做船模时的情况,很多同行跟风,小作坊、小工厂遍地开花,整个行业已经进入了恶性竞争。不开发国内市场,将来真的是等死。

这一次,两个同样执拗的男人谁也没法说服谁,也没有谁肯让步。朱秋城坚持做内贸,很快在辽宁开了第一个实体加盟店。紧接着新疆等地几个加盟店相继开张。老朱这才算是默认了。

谁说了算

朱秋城又和父亲吵架了。自从进入新东方,父子俩似乎就没停止过争吵。这一次,是小朱把老朱骂了一顿,骂得老朱无言以对。

本来,老朱也没有错。客户订购了一批船模,工厂按照客户的要求生产出来了,交货收钱,一直都这么过来的。小朱不依,非说质量有问题。小子拿着船模,说设计有问题、打磨有问题、抛光有问题,总之全是问题。老子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儿子聊天常用的字:晕。儿子竟然教训老子,尊重客户意愿、忠实于定单,老子一直以来颇为自得的“踏实”竟然被儿子批得一无是处。但小子似乎说得也有点道理:“客户并不是专业的,你才是专业的,你有理由把客户的意愿规范化。”按客户要求生产出产品,却被客户以不合格为由退货的事情的确也发生过,难道,自己那一套真的有问题?老朱第一次没有和儿子争吵。

然而2006年的那一次争吵至今让老朱耿耿于怀。当时,为配合国内市场,朱秋城搞过一个帆船小姐的活动,通过网络发布消息征集帆船小姐,评出的帆船小姐代言公司的产品。他的灵感来自香车美女, 既然汽车可以由美女配,那为什么帆船不行呢?此举一出,真是四座皆惊,老朱气得大骂儿子旁门左道,伤风败俗。但朱秋城依然我行我素,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宣传自己的活动。从国内帆船界的重大活动,到商业选秀活动、网商大会,任何机会都要参与。老朱斥责他浪费时间,发生过无数次激烈的争吵,然而双方签有协议,再加上有业绩说话,虽看不过去,却无可奈何。有时候,他想,也许自己是有点跟不上了吧。原本,企业的所有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看来,这行不通了。当然,也不能就让小朱说了算,说到底还是市场说了算。只要市场允许的,尽管不符合自己的规则,也就随它去吧。

这不,朱秋城引入了定制模式,准备开发适合中国的产品。他第一步就改变了原有的设计方式,放弃了老工人师傅经验进行设计,而招聘大学毕业的专业设计人员,用cad 软件设计,包括设计现代帆船模型系列,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为2008年运动会开发设计的运动系列帆船模型。此外,他还酝酿着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大的改革。

父与子 篇4

儿子在爸爸找到他的时候, 告诉父亲在房顶上塌下来的时候, 自己与大家互相安慰、鼓励, 一直支撑到了被爸爸救出来, 从而躲避了灾难。更让人感动的是:儿子在走路人为灾民开辟好的安全出口时, 还主动谦让, 让同学先出去, 自己最后一个才出去。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时刻牢记父亲的话:“无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是一对多么令人伟大的父子呀!是父亲对儿子的爱, 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才使人们认为根本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 那就是灾难中的儿子能再次获救。读到这里, 我的心里也泛起了阵阵涟漪, 使我不由得也想到了我的爸爸。

父亲是一个做事踏实, 待人诚恳, 勤奋朴实, 正直忠诚的人。父亲的爱不善于言表, 只能用心才能去体会。父亲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能干。“我的一生是劳累的!为你, 为了这个家!”父亲曾经笑着对我说过这一段话, 我天真的脸笑着看着父亲却无法去体会。有父亲才有这个家, 父亲用他的双手支撑起了整个家庭, 妈妈体弱多病, 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 可以说父亲一直以来都扮演着父亲母亲的双重角色, 无论是洗衣做饭, 还是辅导我和姐姐的功课都由父亲一人包办, 另外还得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

父与子诗歌 篇5

现在,穿过甜蜜凝固的田野,李子树在那里

卸下成熟的`负担,一个接一个

一里又一里我跟随着他,脚步掠过,

追随我血液里的秘密主人,

他,浸泡在池塘的气味中,他不屈服的爱

囚禁着我。跨过岁月:伸入鸟群

跑过沉睡的乡村,在那里我还是个青年,

当我到来时寂静在我前面打开,

夜像一个橘子钉在我的额上。

我应该如何告诉他我的谎言和恐惧,

如何渡过这深坑,用不经意的语调告诉他,

“房子,你建的那所灰泥房子,

我们没能留住。姐姐结婚了离开了家,

很奇怪,她走了之后再没消息。

我住在山上,房间太多了;

我们可以照亮,但不够温暖,

当光熄灭,我爬下山。

报纸每天寄来;

我孤独一人但从不流泪。”

在水边,窒息的蕨类举起它们的手臂,

“父亲!”我叫喊,“回来!”

你知道路。我拂去你衣服上的污泥;

我许诺,不会留下痕迹。

命令你的儿子,在两场战争之间旋转,

以你仁慈的犹太教法典,命令我

因为我将是那些哀悼者的孩子

田野弃儿的兄弟

纯真者和所有眼睛明亮者的朋友。

哦教我如何工作和保持善良。

在乌龟和百合中他向我转过

那些父与子的时光 篇6

On a Friday night, around 4:30, we rushed into the car to get to our grandparents house before we had to go to bed because the ride took two and a half hours.

"Brendan, hurry up, we are going to be late!" My dad said, waiting impatiently for me to get into the car. "I'm going as fast as I can." I replied getting my bags ready. "Well it isn't fast enough." Barked1) my dad as he closed the door on me and left me there.

I could have said a couple of things to my dad right there, but I felt it wouldn't be my smartest decision because of the trouble I could get in.

Walking to the car, I could easily hear the Beatles music buzzing and making the whole car shake. It was as easy as listening to crickets2) at night when nothing else makes a sound. When I got into the car, my dad was singing (terribly, but nobody ever said anything) the song Can't Buy Me Love3), one of his favorites and one of my least favorites. Every time I heard the song I wanted to chuck4) a baseball at the radio.

"Dad, do you think you could lower the music down?" I asked, hoping he could just turn it off. But, he continued to sing. Can't buy me love, love, no no no, no! "Dad!"

He never stopped singing. He sang because he knew I felt mad already, and he knew I hated the Beatles, so he wanted to have some fun with me, which I obviously didn't like. The rest of that car ride had a lot of anger, mostly from me. I was furious at my dad with his singing in the car. Although it was about a stupid thing, our argument made me unbelievably angry with him. I never wanted to see him again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On some days, my dad made me rake5) leaves instead of going to a friend's house. On others, he took my brother and me to something like a football game to have a fun time. Our relationship has either been as high as the top of a mountain or as low as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One thing that kept our relationship digging through the ground of the earth: the Beatles. My dad listened to the Beatles all the time, including car rides, when we had parties and just on a normal summer day by our pool. Wherever I went I could hear the Beatles torturing me with their music. As this happened, it made me not like the Beatles even more after6) they weren't my favorite band.

nlc202309082054

After the incident in the car, whenever I heard the Beatles, it reminded me of that horrific day when we had our argument. So, I truly started to hate the Beatles.

Although, over the years as I continued to listen to the Beatles more and more (since they were around me all the time) their music changed from the music I couldn't stand. I realized how they weren't as terrible as I thought they were. It changed from walking out of the room when they were on, to staying in the room just listening to them.

Another Friday night, my dad and mom went out to dinner and my dad had just informed me of who the baby-sitter was that night.

"Dad, why do I have to baby-sit the girls?" I asked with anger. I knew there wasn't a big chance of him getting another baby-sitter, but I felt too angry. "Brendan, it is much easier for us to have you just watch them," my dad replied. He looked like he really didn't want to start an argument. "They are so loud and I will never be able to study!" If I tried to study, I would learn about what I needed to learn and what the girls were talking about. "Then tell them to be quiet!" My dad boomed7), his voice echoed through the entire house. "They don't listen to me!" I yelled back. "Then make them listen, you are baby-sitting and that is FINAL!" He finished. I thought his face was going to explode; it was so red.

He left the house without saying another word. I felt so irritated with him. He didn't listen to me or help me with my situation at all. Today, I know we could have handled the situation better, and I am happy to know that we can avoid arguing that much now.

The next morning I awoke to loud music coming from the basement. Knowing it was Dad listening to the Beatles—Who else would be listening to the Beatles at eight in the morning?—I got up and headed towards the basement. Once I saw Dad on the Stairmaster8) listening to Help!9), I began singing the song. It startled10) him as he quickly turned his head to see who had joined him in the basement, but once he saw me and saw me singing, he joined in. We sang, badly, but still we sang together. We didn't care if we woke everyone else up; all we cared about was the fact that we knew we both felt sorry and we both forgave each other. The feeling of us staying great friends is one of the best feelings ever. When you know that after a big argument, you can still maintain a friendship, it is definitely an amazing thing.

nlc202309082054

Looking back on that day, I realized how some little things in a relationship can keep them strong and help them continue after a terrible event. My dad and I have had some nasty arguments and situations, but we always tend to keep our friendship because of the Beatles. Their music reminds us of all of the good things we have done together and how unbelievable our relationship is.

To this day, we know we can have disagreements, but we also know that we can still be awesome friends. And, as Ringo Starr11) has said many times, "I get by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12)!"

一个周五的晚上,为了在我们必须上床睡觉之前赶到爷爷奶奶家,大约4:30左右我们就急匆匆地上了车,因为车程还需要两个半小时。

“布伦丹,快点,咱们要迟到了!”不耐烦地等着我上车的爸爸说。“我尽快就来。”我一边收拾着自己的大包小包,一边回答道。“哎呀,还不够快。”爸爸吼了一声,冲着我把车门关上了,把我一个人扔在了那里。

我当时本来可以回敬爸爸几句的,但我觉得这样做不是我能做出的最明智的决定,因为我可能会惹上麻烦。

我朝车子走了过去,毫不费力就能听到披头士的音乐嗡嗡震天响着,震得整个车身都在动,就如同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听见蟋蟀叫那样毫不费力。当我坐上车时,爸爸正在唱《买不来爱情》(他唱得很难听,但从未有人说过什么),那是他最喜欢也是我最不喜欢的歌曲之一。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我都想朝收音机砸一个棒球过去。

“爸爸,你能不能把音乐关小一点?”我问他,希望他能干脆把它关掉。可他仍继续唱着。买不来爱情,爱情,是啊是啊是啊,是啊!“爸爸!”

他一直唱个不停。他唱是因为知道我已经感到非常愤怒了,也知道我讨厌披头士,所以想逗我玩一下,而我显然不喜欢这样。接下来的一路上都充满了愤怒,大多都是我的愤怒。我对爸爸在车里唱歌感到十分恼火。虽然是为了这么一桩无聊的事情,可我们的争吵令我对他极为恼火,生气的程度让人难以置信——我希望这辈子再也不要见到他。

有时,爸爸要求我用耙子把落叶拢在一起,而不许我去朋友家玩。有时,他会带我和弟弟去看场足球赛什么的,来度过一段欢乐的时光。我们的关系要么就升至山峰,要么就跌至地心。导致我们的关系不断“掘穿地表”的一个原因就是披头士。爸爸总是在听披头士——开车时听,我们聚会时听,就连在某个普通的夏日坐在我们家泳池边上的时候也在听。无论我走到哪儿,我都能听到披头士在用他们的音乐折磨我。披头士本来就不是我最喜欢的乐队,爸爸这样一来就让我更不喜欢披头士了。

继车上的那次争吵之后,每当我听到披头士的歌,我都会想起我们发生争吵的那恐怖的一天。于是,我开始真的讨厌起披头士来了。

可是,年复一年,随着我继续听披头士的歌,而且还越来越多(因为它们无时无刻不包围着我),它们变得不再是我无法忍受的那种歌曲了。我意识到它们并不像我过去所认为得那样糟。情况由我一听到披头士的歌就离开房间转变为我就那么听着他们的歌待在房间里。

又是一个周五的晚上,爸爸妈妈要出去吃饭,而爸爸那时才告诉我当晚照看孩子的人是谁。

“爸爸,为什么非得由我来照看妹妹们?”我生气地问道。我知道他不太可能再去找另一个人来看孩子,可我就是觉得太生气了。“布伦丹,就让你来照看她们对我们来说会方便得多。”爸爸回答说,一副真心不打算引发一场争吵的样子。“她们太吵了,我根本没法学习!”如果我尝试去学习的话,除了学到我需要学习的内容,我还会听到妹妹们在说什么。“那就叫她们安静!”爸爸低沉有力地说,声音在整座房子里回荡着。“她们不听我的!”我冲他嚷道。“那就让她们听,由你来照看她们,就这么定了!”他不再说话。他的脸涨得通红,我觉得它都快要爆炸了。

他没有再说一个字就离开了家,我感觉自己特别生他的气。他不听我说,也完全不帮我应对我当时所处的情况。如今,我知道我们本可以更好地处理当时的状况,我也很高兴我们现在能够避免像以前那样吵得那么凶了。

第二天早上,我在从地下室传来的嘈杂音乐声醒来。我知道是爸爸在听披头士的歌(还有谁会在早上8点钟听披头士呢?),便起床向地下室走去。一看到爸爸在楼梯机上听《救命!》,我就开始唱起这首歌来。他大吃一惊,因为他立刻回过头来,看是谁进来了。可当他看到我,看到是我在唱歌时,他也跟着我唱了起来。我们唱着,虽然很难听,可却依然一起唱着。我们不在乎我们是否会把其他人都吵醒,我们在乎的只有这个事实——我们明白自己都对对方感到抱歉,而我们也都原谅了对方。我们还是好朋友,这是我体验过的最美妙的感觉之一。当你意识到你们在大吵一架之后仍然可以维持一段友谊时,那绝对是一件特别棒的事情。

回首那一天,我意识到在一段关系中,一些很小的事情竟能巩固彼此之间的感情,并能在发生了特别不愉快的事情之后帮助彼此维持这段关系。我和爸爸有吵得很凶、闹得很不愉快的时候,但是因为有披头士,我们往往能继续我们的友谊。他们的音乐让我们想起我们一起做过的所有愉快的事,以及我们的关系是多么的好。

直到今天,我们都知道我们可能会有争吵,但我们同样知道,我们仍然会是好朋友。就像林戈·斯塔尔常说的那句话:“我依靠朋友们的点滴帮助支撑了下来!”

父与子 篇7

《父与子》是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漫画集, 作者用多幅连续性的漫画构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教材编写者从中选了一则作为作文素材, 并给这组漫画起名为《引人入胜的书》。原作共由六幅漫画构成, 进入教材时编者删除了最后两幅, 意图让学生依据前四幅图想象后两幅的内容, 再将其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笔者研读教材后认为, 如果课堂教学仅仅定位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就显得浅了些, 可在学生学习运用语言上多花力气。所以我将此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定为“引导学生用添加语言描写的方法将一组漫画改写生动”。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 写文章时加入语言描写不是新知识, 但要真正将概念转变为能力, 则需要通过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才行。为此, 我设计了以下主要教学环节。

1.用一篇文言文和一篇学生改写的趣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引导其初步感知语言描写的作用。

2.组织学生用几句话描述、想象图意, 最后连句成段。

3.引导学生观察趣文中的语言描写, 复习语言描写的形式, 以及用动作、神态等描写充当提示语的知识。

4.基于漫画素材, 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语言描写指导。指导分成三步走:

第一步, 选择第一幅图, 出示句式, 引导学生想象人物语言。

第二步, 把图中人物想象成自己和家人, 再次想象人物语言。

第三步, 学生自选一幅图, 进行语言描写练习, 并交流。

5.学生完成习作。

教学若要有效, 一是教学目标要简明, “切口”要小。二是要设计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应该由多个步骤组成, 或是“新授、练习、巩固、反馈”, 或是由浅入深, 层次清晰。如此, 教师才能实现细致指导, 让学生从不会到会。基于这些思考, 我进行了看图作文《父与子》的教学。

【课堂实录】

资料铺垫, 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 大家学过文言文吗?

生:学过“杨氏之子”。

师:先请大家看一则文言文, 大家边看边听我读。 (学生站着听)

鸭子捉兔

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 买一凫而去。原上兔起, 掷之使击, 凫不能飞, 投于地。又再掷, 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 杀而食之乃其分, 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为鹘, 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 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 可以搦得他兔否?”

师:只看懂一两句的同学可以坐下。 (几个学生坐下) 只有一两句看不懂的可以继续站着。 (大部分学生都坐了下去) 请大家把掌声送给这几位自信的同学。请一位同学回答, 看懂了什么?

(生概述文言文大意, 略。)

师:真棒, 只是听老师读了一遍, 就把这则文言文的大意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有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 将这则文言文改写成了一个故事, 我再为大家读一下。

鸭子捉兔

以前有个人想去打猎。出发前, 他到集市上买鹘。可他不认识鹘。在一个小摊前他对小贩说:“我要去打猎, 帮我挑一只好一点的鹘。”“好嘞, 亲!”小贩一边答应, 一边心想, 给他一只凫。他这么二, 肯定不会发觉的。

那人兴高采烈地带着“鹘”去了郊外。突然一只兔子跳出草丛。“走你!”他扔出了“鹘”。可是可怜的小鸭怎么会飞呢?它“啪”一声掉落在地上。那人赶紧再扔, 一次, 两次, 三次……小鸭实在hold不住了, 叫道:“我的天啊!我只是只小鸭, 被人吃进肚子才是我该做的事。你扔什么扔啊?人家很痛的!”“什么?”那人叫起来, “鸭子?可小贩说你是鹘啊, 可以抓兔子啊, 怎么会是鸭子呢?”“啊?嘎嘎、嘎嘎……”小鸭举起了小脚, 说:“你看看我的脚脚, 明显是游泳的料, 怎么可能抓兔兔嘛!亲……”“太过分了, 回去我要给他一个差评!”那人愤愤地说。

师:刚才大家在听的时候笑了, 为什么笑?

生:因为文章里有很多网络语言。

师:这是网络上流行的“淘宝体”。再请一位同学说———

生:语言里用了叠词, 所以很好玩。

【点评:本板块的教学为后面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有趣生动的语言进行习作奠定了基础, 且妙趣横生!】

欣赏漫画, 想象结局

师:用了叠词, 句子就会显得很可爱。大家可以看到, 在写一个故事时, 加入有趣的语言, 能让文章变得很生动。读有趣的文章让我们发笑, 看漫画也会让我们发笑。 (出示漫画书《父与子》的封面) 《父与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漫画之一。今天老师选了一组给大家欣赏。 (出示漫画《引人入胜的书》) 这组漫画共有六幅, 老师先给大家看前四幅。请大家用一句话归纳第一幅图的图意。

生:妈妈发现儿子不在餐桌边, 就让爸爸去叫。

师:说得好。 (将句子板书) 第二幅图呢?

生:爸爸叫儿子。

师:叫儿子干什么?把话说完整。

生:爸爸叫儿子吃饭。

师:第三幅?

生:儿子走出房间, 爸爸看起了那本书。

师:第四幅呢?

生:儿子到了餐桌边, 妈妈发现爸爸又不见了。

师:谁能说得更简练一些?

生:等儿子来到餐桌边, 爸爸却不见了。

师:接下来, 请大家猜猜最后两幅图的内容。

生1:妈妈去叫爸爸吃饭, 妈妈也被书吸引住了。

生2:儿子去叫爸爸吃饭, 结果儿子又看了起来。

生3:爸爸拿着书来到餐桌边, 全家人一起看书。

……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虽然结果各不相同, 但都紧扣住了题目———“引人入胜的书”。

(出示原作, 让学生与自己想象的结果作比较。)

【点评:根据漫画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 为习作铺垫了合理的思路, 又为学生思维的拓展以及语言的推敲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细致指导, 练写对话

师: (出示依据漫画写的故事, 请学生自读。略。) 你喜欢看漫画还是喜欢看改写的故事?

生1:我喜欢漫画。漫画没有一个字, 但是表达的意思却很清楚。

生2:我也喜欢漫画。漫画能让我们产生很多联想。

师:这是因为漫画画出了人物的动作、神态。既然这样, 我们能不能把这篇小文章修改得好玩一点呢?加入动作、神态, 更重要的是加入漫画中没有的人物对白。修改之前, 请大家再看一下那篇“淘宝体”的小文章。 (出示《鸭子捉兔》, 把对话部分标红。)

师:观察文中红色的句子, 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红色部分是对话。

师:对话的形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是的, 在写对话时, 变化提示语的位置很重要。 (把提示语也标红) 请大家再观察, 发现了什么?

生:红色的部分是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师:这说明提示语可以由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充当, 这样组合, 语言描写就更生动了。 (把描写语言部分全部标红) 请大家继续观察, 发现了什么?

生:红色的部分全是与语言描写有关的句子。

师:是的。文章的大半部分都被红色占据了, 说明描写对话是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的好办法。接下来请大家看第一幅图, 图下有一句话:布朗太太便让布朗先生去叫小彼得吃饭。大家能否将它改成对话的形式?

【点评:用前面的范例引路, 教学重点便化难为易了。】

生:布朗太太对布朗先生说:“儿子怎么还不来吃饭?快去叫他。”布朗先生说:“好的, 我这就去叫。”

师:这就是一组完整的对话。能不能用上自己生活中的语言?

生:妈妈对爸爸说:“哎呀, 这孩子大概又在玩电脑, 快去把他叫来吃饭。”爸爸回答:“好的。”

师:这样的对话真是充满了生活气息。下面就请大家任意选一幅图, 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图意。

(生写对话, 师巡视。)

师:请几位同学交流。

生1:妈妈生气地对儿子说:“你爸怎么搞的, 凭空消失了啊?快去叫他来吃饭。”儿子回答:“我就去叫。”

生2:“唉, 又要吃饭了。这本书太精彩了, 我真想看完再吃饭。”小彼得说着依依不舍地走出房间。布朗先生看了一眼地上的书, 说:“咦!这本书很有趣啊!”

师:这位同学写得真精彩, 开头就是语言描写, 先声夺人。

生3:爸爸对儿子说:“小祖宗, 这都几点了, 你妈妈都等急了, 快去吃饭吧。”

师:写得真好。你和前一位同学写的是同一幅图, 但是写法不一样, 所以效果也不同。下面请大家将这六幅图写成小故事, 第一个要求是加入人物对话, 让读者感到有趣味。第二个要求是可以用第三人称写, 也可以把自己放进故事来写。

【点评:选择学生的优秀范例进行即时点评, 既有助于学生的相互借鉴, 又有利于唤醒学生的语言积累。】

(生写作)

交流习作, 点评提升

师:现在请三位同学交流习作。

生1:该吃晚饭了, 妈妈端着香喷喷的饭菜说:“老李同志, 你去把小李同志叫出来吃饭。”“好的, 老婆大人。”爸爸走进我的房间, 催促道:“你就知道看书, 赶快去吃饭。”“噢。”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房间。爸爸看了一下我的书, 不禁说:“真是一本好书。”就趴在地上看起来。妈妈见只有我一个人出来, 说:“你爸呢, 快去叫他来吃饭。”我连忙走进房间对爸爸说:“妈妈叫你吃饭。”于是, 爸爸拿着书来到桌边, 边吃边看。这真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啊!

师:这位同学用第一人称写, 使文章读来很亲切。她的故事结尾与漫画里的不同, 写出了自己的想象。

(生2读, 略。)

师:这位同学也写出了与原作不同的结局。儿子去叫爸爸吃饭, 发现爸爸在看自己的书, 于是就和爸爸一块儿看起来。真有趣!大家觉得这位同学的故事有什么优点?

生:她写得很细腻。

师:大家在听别人交流习作时, 要学会从“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两个角度评价习作。

生3:一天晚上, 布朗太太在准备晚饭, 她看见只有布朗先生在餐桌边, 就问:“咱们的宝贝儿子在哪儿?怎么不出来吃饭?你去叫一叫吧。”“好的。”布朗先生答应着。他走进房间, 看见儿子在看书, 说:“妈妈命令你去吃饭, 就现在。”小彼得依依不舍地走出房间。布朗先生扫了一眼地上的书, 自言自语道:“好像很好看啊, 让我翻一翻。”于是就看了起来。布朗太太见布朗先生一直在房间里, 就说:“儿子, 快叫你爸来吃饭。”小彼得见父亲在看书, 就凑上去一起看。布朗太太见两个人都没有出来, 只好自己去叫。走进房间, 见两个人都在看书, 也看了起来。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真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啊!”

桌上的饭菜也很好奇, 什么书这么好看?真想去看看, 就大叫:“让我们也看看。”于是三个人就把书放在桌上, 和饭菜们一同看。

师:这位同学的故事和其他同学有什么区别?

生:她把饭菜写成人了。

师:说得对。不过遗憾的是, 这样精彩的结尾作者没有读好。下面老师来示范读一下。 (师范读) 哪位同学表扬一下我?

生:你的朗读太生动了, 我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画面———许多饭菜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书。

师:谢谢你的表扬。可见, 我们不光要写得好, 还要读得好。今天我们用添加语言的方法把一个小故事改写得具体有趣, 希望大家记住这个方法。下课。

父与子 篇8

师:请同学们用“~~~~~”画出文中描写这位父亲精神失常的句子, 并认真读一读。

然后, 我抽了4名学生分别交流了自己所画的句子。一切都一如既往地按我多次教学这一课的设计进行着, 我期待着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来引导学生体会“这位父亲看似失常实际正常”这一教学重点, 以便实现“父爱使父亲义无反顾地去救儿子”这个教学目标。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小组, 对所画句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然后谈谈体会。

……

生:我从中体会到这位父亲不顾自己安危, 勇救儿子的无私的爱。

生:我从中体会到这位父亲是最伟大的父亲, 因为别的家长都在“哭喊过后, 便绝望地离开了”, 唯独他在那里埋头挖……

我正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又一次顺利进行而暗喜。忽然, 一个学生的回答让我……

生:我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太不真实了……

啊!呀!噢!咦!顿时刚才安静的教室响起了各种惊讶声, 其他同学都瞪大眼睛好奇地望着发言的学生。

经过一瞬间的尴尬之后, 我如获至宝:有啦, 有好戏啦!

师:怎么会有如此与众不同的体会呢?能不能说来听听?

生:老师, 你课前不是让我们搜集相关信息吗?我在网上看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生了汶川地震后, 一些学校的救援图片:许多学生家长都火速赶到学校, 挖掘废墟, 营救孩子, 没有一个哭喊过后, 绝望地离开的……

另一生:噢, 对了, 我也看到了不少的家长哭得昏死过去, 醒来后, 又回到现场……

又一生:还有, 如果有消防队长和警察出现之后, 根本不允许外面的人随意接近废墟, 怎么会让他一个人在那里整整挖38小时了呢?

再一生:资料上说文中的洛杉矶地震发生在1994年, 那时美国各方面都很发达了。38小时, 专业救援队早就该赶到现场, 怎么会是他一人在挖呢?汶川地震后, 我们国家不就是这样的吗?

……

接下来, 不断有学生结合搜集到的信息和综合汶川地震给他们留下的鲜活资料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胆子小的同学也在嘀咕之余频频点头赞同:刚才画“~~~~~”描写父亲的句子太不真实了!

尴尬的我也早就清醒了, 甚至是激动了。我激动着这些闪烁着个性而又真实的见解, 我激动着孩子们真正地走进了文本, 我激动着孩子们联系生活大胆质疑文本的可贵精神。

虽然在第四次上这篇课文时我的预设彻底地化为泡影, 但听生一席话, 却令我受益颇丰:

老师, 让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别抢学生的镜头, 不要太着急把自己的理解告诉学生, 相信学生吧。当学生的思维真正发生碰撞的时候, 他们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是老师无法预料的, 让我们将学生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纳入课堂, 通过教会学生走路, 让学生自己学会飞翔。

父与子 篇9

关键词:父与子,父权,弑父,顺父

早在古希腊时期, “父”作为一个鲜明的形象就已经诞生, 古希腊神话的宙斯, 乌拉诺斯等, 都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话语, 也正因此, 从《旧约》开始, 父与子之间的冲突就从未停止过。随着时代的发展, 众多新思想的汇聚, 西方传统文化遭到冲击, 以“弑父”为代表的各种学说猜想登上历史舞台, 这种激烈的冲突通过笔尖的转化, 直接体现在了众多现实主义文学家的作品之中。

然而, 弑父情结的泛滥和盲目普及化, 使得世界文学尤其是19世纪各国文学走入了一个非理论性错误的怪圈, 那便是激烈的文字思想变得过于先于时代, 以至于作品所承载的主题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所在国家的变革实际, “弑父”看上去成为了一种不可否定的、必须选择的时代进步手段, 这显然是错误的。事实上, 一个时代的先导应当由哲学阐述, 而并非普及意义的文学作品。

于是, 《父与子》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19世纪的俄国社会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地步, 一方面, 由于俄国封建制直接由原始社会过渡而来, 使得俄国社会有着浓重的专制和宗法色彩, “沙皇”成为全俄国人民的父亲。另一方面, 资本主义浪潮的席卷使得俄国传统社会日趋解体, 俄国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知识分子和民主主义者,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屠格涅夫基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以“顺父”的独特笔触, 在刻绘历史的同时, 给看似不可调和的社会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出路。

一、人物命运象征批判隐喻

对于“顺父”的阐述, 屠格涅夫先由对子辈的批判开始, 而这种批判集中体现在了人物的命运转折上。

巴扎罗夫作为先进的知识分子, 激烈民主主义者, 他自称“虚无主义者”, 藐视权威, 信奉自然科学, 他在文中说到:“你们是贵族公子, 除了高贵的顺从和高贵的忿懑之外就无所作为了。但单单是顺从或愤慨是无济于事的, 举个例说, 你们不肯去斗争, 可自认为是盖世英雄, 而我们却要去拼搏。”他与阿尔卡季伯父帕维尔的思想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以至于最后两人不得不以枪械决斗的方式来结束争吵。另一方面来看, 巴扎罗夫是“无情”的, 推动他的是科学研究而不是伦理感情, 去阿尔卡季家, 是因为阿尔卡季的家庭环境更适合研究, 而不愿意在自己家停留, 是因为“父母家无法安下心来研究”。

同为俄国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父子冲突也有过描写, 在陀式的小说中, 其“父亲”形象却首先丧失了作为文化传统的内含。他们或者作为生活的不幸者, “抹布”似的父亲, 就象马尔美拉陀夫, 经常在睡意朦胧中被绝望的妻子痛打一顿以发泄心头的怨气, “她扯我的头发, 是由于她可怜我, ——我天生是畜生”;或者象卡拉马佐夫似的成为“丑角”。父亲本应是力量、权威与责任的象征,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 却早已斯文扫地、父之不父了。因而 , 其作品中“父与子”的关系, “父”或者被“子”所厌弃, 如《白痴》中的伊沃尔京;或被“子”所嘲弄, 正象《群魔》中的斯捷潘.韦尔霍文斯基, 对儿子彼.斯捷潘诺维奇, 几乎从未尽过作为父亲的责任。1基于整个社会来说, “弑父者”意味着颠覆传统社会秩序的人, 在陀式的小说里, “父”既被子辈否定, 也被子辈颠覆。

与陀式小说中的极端不同的是, 屠格涅夫笔下的“父亲”形象则显得充满必要性。阿尔卡季的父亲, 尼古拉 . 彼得洛维奇, 他善良, 温和, 思想古板但却懂得退让, 文章这样描写道:那天午饭后, 尼古拉.彼得洛维奇坐在哥哥的书房里说:“你我都已经落伍, 我们的戏该结束了…但让我伤心的是, 正是现在, 当我力图和阿尔卡季走在一起, 于他紧密相处的时候, 谁能想到我落在后面, 他却走到前面去了, 我们已不能相互理解。”可以看出, 屠格涅夫并没有将“父亲”至于一个可有可无的极端地步, 相反的, 在农奴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 他更加突出了父辈在思想伦理上的合理性, 即使从时代潮流的方向来看, 作者认同这种思想是错误的, 但重要的是, 父辈的“存在”变得重要且不可或缺, 父辈成为了第一个“被同情者”而并非子辈。在故事的最终, 尼古拉与相恋已久的费多西亚结了婚, 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更为保守的帕维尔也被送去了德国疗养, 虽然枯燥无味, 但人们也“尊敬他的绅士风度”。总得来说, 在《父与子》中, 父辈的命运经历了保守, 挣扎, 最终都趋于平缓。

而巴扎罗夫的命运却迥然不同, 在小说里, 屠格涅夫乎对巴扎罗夫的形象提出了讽刺式的批判, 在整个过程中, 巴扎罗夫一直符合着“虚无主义者”的特质, 他是言语上的巨人, 却又疏于行动;他反对现有制度, 却又不能提出新的合理的社会制度;他否定一切, 但对于否定之后社会到底是怎样, 却没有成熟的思考。可以看出, 对于巴扎罗夫的形象, 作者并没有像其他小说家一样持鲜明的肯定态度, 取而代之的是批判, 以及深深的不安。

在这种批判性的隐喻下, 巴扎罗夫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在一次宴会上, 他爱上了风姿卓绝的贵族寡妇奥金左娃, 然而在这之前, 巴扎罗夫却对爱情不屑一顾, 文中这样描写到:“巴扎罗夫“变化”的真实缘由, 在于他受到奥金左娃影响后感情有了转变。这种感情使他痛苦、恼火…巴扎罗夫喜爱女性, 喜爱女性美, 但是对理想式的爱情或他所谓浪漫式的爱情常嗤之以鼻, 认为是胡扯蛋, 不可饶恕的傻事;他把骑士式的爱情当作是一种残疾, 一种病症;他不止一次表示过惊奇, 为什么不把托更堡, 把行吟诗人和专唱爱情的歌手送进精神病院。”由此, 巴扎罗夫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矛盾, 他变得惶恐不安, 纠结于自己以往所深信不疑的观点, 甚至在奥金左娃家里忍不住冒失地像奥金左娃表白。可以说, 屠格涅夫对于巴扎罗夫的描写, 恰好是对当时俄国正处于社会变革背景下的“新人”形象命运的担忧。

然而, 巴扎罗夫的命运却没有结束, 屠格涅夫用一种更为激烈, 甚至有些冷酷的方式将矛盾彻底撕裂, 巴扎罗夫在一次诊断中不小心受伤感染, 而患上恶疾, 最终忧郁而死。信奉自然科学的知识分子最终死在了自然科学上, 虚无主义者并没有做出任何有价值的事而最终归于虚无, 凄凉、讽刺式的死亡表现出:子辈并不一定是先进思想的代表, 过于激进的政治主张未必能够真正促进社会进步。

作者对于另一主人公——阿尔卡季的描写则更加证实了这一想法, 同为青年知识分子, 阿尔卡季对于与父辈的相处显得平缓许多, 他尊敬父亲与伯父, 拥有着先进的思想, 却从不与父亲冲突, 最终, 阿尔卡季回到庄园, 做了农庄的主人, 并拥有了美满的家庭。

如果说巴扎罗夫一直在为“弑父”而苦苦挣扎, 那么阿尔卡季则是“顺父”的典型, 屠格涅夫通过对父子辈不同命运的对比, 向读者展示出父子矛盾——也是时代矛盾的另外一条出路, 即“顺从与理解”, 而在19世纪60年代, 俄国也的确走上了一条改良道路。

二、不再必然的上帝——维护父权

《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 . 萨姆沙因父亲破产而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紧张繁忙而枯燥的旅行推销员工作累得他身心疲惫, 所以他想以“变形”方式从“儿子”所必须承担的苦差事中得到解脱。结果他也同样遭到了父亲的严惩, 并被彻底放逐, 再也不能回“家”。尽管这两个儿子并没有像卡尔那样去偷吃禁果, 但他们都企图扰乱恒常的父子关系、试图取代或摆脱“父亲”, 其本质上均属“原罪”, 如卡夫卡所言 :“我们企图把我们自己有限的小世界置于无限的大世界之上。这样 , 我们就干扰了事情的正常循环。这是我们的原罪。”2

《罗马书》第5章第12节写到:“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 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 因为众人都犯了罪。”基督教认为, 人是有罪性的。原罪, 即指人与生俱来的, 洗不脱的罪恶。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 :“如果上帝不存在, 那么一切都是允许的。”, 后世的尼采采纳了陀式的观点, 创立了不同于理性价值体系与宗教价值体系的一种个人价值体系, 并提出著名的“上帝死了”与“权力意志”。萨特也秉承这一观点, 将其应用与存在主义的自由选择的责任之中, 这种关于上帝的讨论在近代的西方社会文化环境中得到了强化, 在文学形象和宗教观念上形成了微妙的连接, 即“父亲——上帝”。

典型当属上文提到的卡夫卡, 书中如是描写:他毫无保留地认同了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克尔恺郭尔和尼采的思想从正反两个方面为他的“父亲情结”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西方世界以“弑父”或反叛权威为显著特征的文化传统和“对上帝的思念和对罪孽的惧怕大大地淡薄”。3也就是说, 众多西方作家对于“父亲”形象的描写, 其实隐喻着对作家宗教观念的另一种阐释, 而随其发展而来的“弑父”观则是推理作家对人与上帝博弈之下的一个逻辑三段式, 因为“父亲”往往象征着权利, 而万能的上帝显然也具备无上的权利。

而在更早的屠格涅夫那里, 对于“父亲——上帝”观念其实已经形成。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原罪的探讨, 是从人的“苦难”开始的, 既然原罪伴随着人的出生, 那么苦难便是一种合理, 一种宿命的安排, 在《地下室手记》里, 主人公以“苦难”为乐, 甚至于“苦难”成了生活的必需。而在屠格涅夫的小说里, 宗教色彩被隐藏, 取而代之的是, 对于信仰问题, 我们对于上帝的出路问题, 在他的小说里似乎永远寻求不出答案, 因此, 屠格涅夫的小说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浪漫、细腻的笔触

2) 田园牧歌式的环境风情描写

3) 人物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所以, 不难理解, 在屠格涅夫的小说里, 人物最大的对手不是上帝, 不是苦难, 不是对神灵不可抗的敬畏, 而是死神——即时间的流逝, 生老病死, 生命必然的衰亡。而死亡, 也是屠式作品里的常客, 《罗亭》里, 罗亭找到了值得付出的事业, 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前夜》中, 英沙罗夫与叶连娜终成眷属, 可是英沙罗夫却在与妻子赴解放运动途中不幸因病去世。《父与子》中, 饱怀热情的巴扎罗夫, 居然在一次普通的诊断过程中患上恶疾, 最终郁郁而终。在他人的小说里, 人历经苦难下, 只能信仰上帝, 否则将是永劫不复。而屠氏则更像一片温暖的大地, 他用平等的目光审视着孕育的各种生灵, 以至于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活的灵魂。

回到《父与子》的时代背景下, 故事发生在1859年, 而在1858~1860改革期间, 俄国爆发了200多起大大小小的工人运动, 在众多人眼里, 这正是一个“父辈”褪去, “子辈”即将胜出的年代。而对于此, 屠格涅夫却并未给予人物对于上帝的“苦难”, 虽然他并没有否定上帝存在, 但无论是阿尔卡季还是巴扎罗夫, 他们既没有对“父亲——上帝”权利的畏惧, 也没有对“弑父”行为的原罪的畏惧, 巴扎罗夫思想极端, 否定当下的一切制度, 但他并没有视上帝与无, 相反, 当他真正意识到自己在决斗中不小心打伤了“死对头父辈”帕维尔, 他仍然义无反顾地为帕维尔疗伤。屠氏在肯定民主主义者否定一切的革命态度时, 并没有把他们提高到战胜贵族——父辈的高度。

书中如是形容巴扎罗夫 :“仆人对他几乎都有好感, 尽管有时要挨他的取笑, 他们觉得这人不是老爷, 而是自己人”、“他有一种使下人信赖的特殊本领, 虽则从不迁就他们, 说话的口气也是懒懒的。”可见, 对于“父辈”与“弑父者”而言, 屠格涅夫更多地把之放为“人”的角度进行刻画, 也因此, 人物在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下, 感情的细腻与丰富才得以真实地表现出来, 这也是屠氏特有的现实主义笔法。

至此, “上帝”变得不再必然, 上帝作为一个无法被证明的事实, 其对于人生选择, 生命意义的困惑将永远不会停止。而承载着“上帝”意义的父亲, 不再只是一个权力的主体, 在“子辈”与“父辈”的博弈中, 人伦情感成了人物关系的纽带, 这几乎符合于后世存在主义对个人选择的描述 :人之所以作为人而不是一块石头, 是因为人具有比一块石头更高的尊严, 在种种境遇下, 人的选择是自由的, 但必须为选择付出代价。也正如上文所说, 这种“代价”, 体现与巴扎罗夫, 为“死亡”, 也体现在更多的屠氏的小说里, 然而, 死亡并不是博弈下的失败, 只是时代洪流的产物、命运罢了。在某种特定历史下, “子辈”所寻求的出路, 不应只有“弑父”, 而应寻求“顺父”的可能。

读者的阅读行为, 或者说阐释过程, 绝不应当象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论所主张的那样, 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 一部文本的读者也并非只是文本存在的被卷入者和被束缚者。相反, 读者应当是具有审美自由的、有自己独特的期待视野的、能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从而, 文本的含义也总是由读者个人的、特殊的暂时视界所决定, 在一个相当重要的范围内, 文本的含义总是意指现时、此地、为我。现时的读者完全可以用重新建构作者的语言、文学、文化条件的方法, 确定过去写定的一个文本中的言语含义。同时, 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在他的时代里、在个人和社会的情景下, 为文本的稳定言语含义添加永远可变的意味。4值得一提的是, 在许多评论家眼中, 《父与子》仍是一篇赞扬了青年民主主义者“弑父精神”的小说, 当然, 我们并不能说, 屠氏在写作《父与子》时, 对于文化弑父呈全盘否定的态度。拙文对“顺父论”的阐释也并非牵强附会的误读。毕竟屠格涅夫的小说笔法宛如被自然浸润过的毛笔, 在丰富细腻的笔调下蕴藏着多种多样的文化解读, 也正是因此, 屠氏的小说才未被淹没于时代洪流之下, 成为供后世品味的经典。

参考文献

[1]《“父亲”:文化的隐喻主题——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人物论》[C], 何云波

[2][3]叶廷芳著《卡夫卡全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第五卷, P366, P344

父与子 篇10

从文本的记叙内容来看,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主要写了父亲安顿好母亲后,冲向学校、在废墟前求救、不听劝阻坚持寻找儿子、救出了儿子和其他13名学生这几个场景。每个场景都是为了表现人物“了不起”的形象。从这个问题展开教学,可以很自然地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串联起来,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从文本的表达方式来看,这篇课文侧重于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每一处细节都是为了丰满人物“了不起”的形象。只要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的视线就会立刻转移到课文中那些感人至深的细节之中,使学生和文本之间展开深入对话。而且,学生还能从中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写法,有利于开展课堂小练笔,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

从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来看,这个问题直接指向了课文学习所需的“突破点”:“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渐渐领悟怎样从文章的关键处入手,来解读文本。

一、读句子,引出“了不起”

1.课文写的是一对地震中的父与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作者赞美这对父子的一句话:“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2.如果让你用这句话中的一个词来评价这对父与子,你会选择哪个词?

3.带着你们心中的“了不起”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4.读了这个句子,同学们一定想知道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读课文,了解“了不起”

1.课文抓住了几个不同的场景来塑造父亲和儿子的形象,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哪个场景让你觉得父亲了不起?哪个场景让你觉得儿子也了不起?

2.试着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这对了不起的……拥抱在一起。”

三、读细节,感悟“了不起”

1.请同学们分别画出课文中描写这对父子的外貌、语言、动作的细节,反复地读一读这些细节,仔细地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相应的文字旁边。

2.全班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1)交流父亲的了不起。从课文重点描写父亲的语言细节中,感受、体会父亲对儿子的伟大而深沉的爱。(相机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都是血迹。)

(2)交流儿子的了不起。从课文重点描写儿子语言的文字中感悟儿子的勇敢、无畏、无私的品质。(相机出示: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和我在一起!)

3.正是因为父亲有这样的爱与信念、儿子有这样的勇敢、无私和信任,所以说这对父与子“了不起”。

四、小练笔,深化“了不起”

1.同学们,刚才我们正是抓住了描写父亲和儿子的关于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才读出了这对父与子“了不起”的形象,这就让我们懂得了在阅读写人记事的文章时,如果能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这些细节描写,就能很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形象。同样,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才能写出生动的文章来。

2.年仅7岁的阿曼达,在废墟下,没有水和食物,里面一片漆黑,恐惧的叫喊声、哭声一片……此时,他会不会感到绝望、感到害怕?如果你是此时的阿曼达,你心里会想些什么?你可能对小伙伴们说些什么?你还会做些什么呢?请拿起你们手中的笔,把你的想法、做法、话语等写下来。

3.小结:同学们,这对父与子了不起的形象和精神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里,让我们再来把最高的赞美送给他们———(生齐读:这对了不起的……拥抱在一起。)

父与子的穿越神话 篇11

在文学世界中,父与子的关系,算得上是一个经典的母题。

卡夫卡所面对的父亲是一座他永远无法攀越的高山。这位父亲高个子、宽肩膀、事业有成、性格干练,卡夫卡一辈子都处于强大的、外表也强壮非凡的父亲的阴影笼罩下。最终的结果是,《判决》中的格奥尔格·本格曼对着父亲尖声惊叫:“原来你一直在伺机攻击我!”父亲只是冷冷地回答:“这话你恐怕早就想说了。”只这一句,本格曼就崩溃了,他奔向河边,抓牢栏杆,轻声地说道:“亲爱的双亲,我一直都是爱你们的。”留下这句遗言后,就松手掉了下去。

不过,大多数父亲对于自己的亲生骨肉还是以疼爱为主。王朔《我是你爸爸》中的马林生尽管在“年龄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挣扎着”,而且是在“完全被动的情况下”成了父亲——避孕措施没有到位,但在这个单亲家庭中,他又当爹又当妈。可随着儿子日渐长大,父亲的疼爱频频遭到冷遇……玩世不恭的王朔,却以一部《我是你爸爸》将父子之间相互依赖又代沟渐深的状态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到催人泪下。

这一回,日本推理小说大师东野圭吾也写了个父与子的故事。只是和传统模式不同:夜深,被格雷戈里综合征纠缠了17年的官本时生已至生命尽头。母亲宫本太太凄然对丈夫宫本拓实说:“真想问问孩子:到世上走一回是什么感觉?他感到幸福吗?他恨不恨我们将他带到人间?”宫本先生心如刀割。望着已成植物人的独子,他忽然想起一段尘封多年的奇妙往事:“其实,20年前,我和时生就已相识……”

在《时生》中,宫本时生这个患有格雷戈里综合征的“儿子”,穿越时空,来到23岁时的父亲富本拓实面前(那会儿宫本时生还没有出生),和他相识,甚至见证了父亲和母亲的恋爱故事……时间和生命,仿佛都经历了一次轮回。一边,是躺在病床上已成植物人、即将走完人生之旅的儿子;另一边,则是记忆中儿子穿越时间之河与自己的奇遇。

这是一部能给人以希望和温暖的“穿越”小说。官本拓实和宫本时生之间,除了爱,还是爱。正如据该小说改编的日剧《给父亲的口信》里描绘的,宫本时生到生命的尽头,他一直想说给父亲的那句重要的话也没有说出口。但他留给父亲的纪念机器在他去世一年后将那“重要的话”传递给了父亲:他不后悔做父母亲的孩子,他17年来过得很幸福。

这里,体现了东野圭吾独特的时间观和幸福观,如他自己所说的:“未来不仅仅是明天,未来在人的心中。只要心中有未来,人就能幸福……”

Review BOOK

《尼采的锤子》

[英]尼古拉斯·费恩著黄惟郁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1月版

本书从我们周围世界的真实事件出发,引伸到潜藏在事件背后的哲学问题,讲解西方思想史上的大师们对这些问题的独到观点。是哲学如何关照现实世界的精妙体现。

《竹林七贤》

刘雅茹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1月版

全书以竹林七贤的人生为线索,解读了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改朝换代——“魏晋禅代”的整个历程,揭示了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中国文人和严酷的政治间发生的撞击。

《五百年来谁著史》

韩毓海著九州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父与子 篇12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表达亲情力量的文章。大家都知道, 父子俩的坚定、勇敢和一直坚持的力量源于亲情, 源于那种血肉相连的信赖。但是, 这样的力量是如何浸润在父子心灵深处的, 是如何在情感的原野上蓬蓬勃勃生长起来的, 课文中必定隐藏着暗含此类内容的触点。事实上, 课文中这样的细节描写确实特别充盈, 引导学生在这样的细微处开掘、体味和涵泳, 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常态性工程。如何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 发现语文的精彩, 发现情感的“崇山峻岭”, 关键在于教师的引领、匡正和扶掖。如以下教学实录片段: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父亲很了不起”的呢?

生:我是从课文第2自然段体会到 父亲的了 不起的。“在混乱中, 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 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从这个“冲”字可以看出父亲很担心自己的儿子, 跑的速度很快。

师:是啊, 他是个伟大的父亲。还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我也是从这里感受到父亲很了不起的, 不过不是“冲”字。

师:说说看。

生:文章说他是个年轻的父亲, 说他是“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后, “冲向儿子的学校”。他在那样危险的时候, 还会先“安顿好受伤的妻子”, 再“冲向儿子的学校”, 说明他对家庭很负责任。

师:对, 他还是个伟大的丈夫。作为他的妻子, 也是很幸福的!这一点老师没发现, 你看书看得真认真, 我要向你学习。

……

的确, 如果我们仅仅把目光聚焦在父亲的“冲”上, 仅仅聚焦在父子之间, 那么“安顿好受伤的妻子”这样的细节势必会被忽略。一个负责任的父亲, 不仅仅关心自己的孩子, 也会关心自己的妻子。这样的“爱”才是丰满的, 具体的。真正的课堂应当有生命活力, 而活力首先意味着学生的情感能够在更大的层面上被激活;其次, 学生发出的声音和需求, 能够被教师听到、被教师尊重。

二、比较前后文本:多一点新的理解

汉语言博大精深, 有时候一个字, 一个词, 往往就是一种姿态、一种情致、一种风貌, 字字珠玑, “那份炫目、丰盛, 直指人心简直让人生疑” (马小淘) 。所谓的让人“生疑”, 其实就是读者对文本细节的多种解读, 就是读者触摸到的那些“藏着掖着”的语言的“险峰”。

《地震中的父与子》中不乏这样的“语言险峰”, 引领学生沉浸于此, 我们就会发现更多语言深处的隐秘。比如把“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6小时”分解成“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还有与中心有关的诸多词群、句群、意象群等等。教师的责任在于洞开这样的多重对话磁场, 使学生在言语的森林中得到滋养和沐浴。至少, 学生应该在以下几方面能有所触及。

(1) 消防队长说“太危险了, 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 请你离开”, 这似乎是命令的口气;而警察就不同, 先表示“理解”, 再强调“这样做, 对你自己, 对他人都有危险”, 说“离开”时也是“马上回家吧”, 语气比较缓和。

(2) 其他的父母为什么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之后就绝望地离开了呢?是因为平时没有建立起这种“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的互信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那14位孩子的父亲对自己孩子爱得就不够深, 更不意味着那些父亲是胆小懦弱的。千万不能把特殊时刻正常的理性误解为“贪生怕死”, 因为这种误解将会滋生出一种畸形的价值观。我们有理由相信, 普天之下, 父母的舐犊之情都是一样的, 那14位父亲的丧子之痛也是真切的, 深厚的, 自然而然的。

(3)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 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 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一个带感叹号的“不”字, 表现出的是儿子的坚决、不加思考和坦然。因为心中有信念, 并且, 此时看到父亲真的兑现了承诺来救自己了, 儿子存在心中的信念根扎得更牢了, 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三、“跳出”文本框架:多一点新的探究

就《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而言, 如果师生仅仅停留在地震中的“互信”, 如果教学只是走到这一步, 那么, 对于文本的理解就尚停留在显性层面。所谓的“探究”和“鉴赏”, 还应当让学生学会触摸文字深处的温度, 留意文字背后的多重意蕴, 在文字的内涵和外延方面反复揣摩和咀嚼。比如:“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样的信念, 仅仅是在地震中才建立起来的吗?

我们同样以一段课堂实录来还原“探究”和“鉴赏”的价值:

师:这种父子间的心心相通, 其实就是互相的信任。但这种信任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吗?

生:不是。

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当儿子站在树上摘桃子, 摘完桃子却不敢下来时———

生:父亲就说:“儿子, 勇敢地跳下来, 爸爸接住你!”果然, 父亲张开双臂把跳下来的阿曼达接住了。

师:当儿子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时———

生:父亲总是耐心地帮阿曼达讲解, 直到他弄懂为止。

师:当儿子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时———

生:父亲就在后面紧紧扶着阿曼达的车子, 让阿曼达放心地骑车, 直到学会。

……

师:这种信任, 已经根植在父子的心灵里、血液里。所以, 父亲、儿子都决不会放弃。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互连技术下一篇:一体化五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