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黄曲霉

2024-09-16

雏鸡黄曲霉(精选7篇)

雏鸡黄曲霉 篇1

忠县某养鸡场饲养的3 500只27日龄的雏鸡因食用霉变的饲料有部分雏鸡突然发病, 死亡500余只, 综合诊断后确诊为黄曲霉毒素中毒。经技术人员及时诊治, 使病情得到控制。具体诊疗过程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介绍

该养鸡场于2011年6月中旬新引入一批肉鸡3 500只, 笼养至26日龄时突然疾病。据户主介绍, 发病前雏鸡健康状况良好, 该次发病是从7月3号更换饲料开始的, 这批饲料是附近饲料供应商购的, 当时图便宜没有在乎其质量如何, 微微能闻到一股发霉的气味, 因为户主是新饲养户对饲料的质量的好坏没有概念, 认为可以饲喂肉鸡。在饲喂该批次饲料的当天下午就有部分雏鸡发病, 出现少量鸡咳嗽、甩头现象, 同时伴有个别鸡脸肿、流鼻液, 即按慢性呼吸道病用药治疗但无效, 并陆续有病死死亡。遂求诊于牧畜医站, 笔者前往诊治。

2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 羽毛松乱不整, 食欲减退或不振, 头藏于翅下, 嗜睡, 消瘦, 鸡冠苍白, 虚弱, 凄叫。体温升高43~44℃, 鼻孔流出黏液, 粪便呈灰白色稀粪, 甚至呈无色水样, 肛门及周围羽毛粘有灰白色稀粪。腿软不能站立, 翅下垂。部分病鸡步态不稳, 继而出现瘫痪, 最后发生死亡。急性中毒者, 常没有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均消瘦、脱水, 鼻腔黏膜充血, 内有黏液。严重鸡有腹水, 肝肿大、硬化、边缘钝圆, 有黄白色坏死斑点。所有剖检鸡多数表现为心包炎、腹膜炎、肝周炎、气囊炎。心包膜增厚, 心包内有黄色液体, 心肌、心冠有大量出血斑点, 胸腔壁上也有大量出血斑点;腹膜、气囊增厚, 肝脏有一层包膜, 腹腔内多数有破碎卵黄充满整个腹腔;腺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脱落, 肌胃角质层坏死溃疡, 整个肠道黏膜严重出血;肺水肿;脾脏肿大, 有出血斑点;胰脏有出血斑点;肾脏肿大、褪色, 有出血斑点。

4 诊断

从病史调查入手, 并对现场饲料样品进行检查, 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情况, 综合性分析, 可做出初步诊断。为了确定致病性真菌, 必须对饲料样品做真菌培养、分离和鉴定产毒真菌, 连同对饲料样品中毒素检验。在对毒素测定之前, 最好先用直观筛选法预测, 若呈阳性反应再做化学分析法测定。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测定, 常采用的方法为硅胶薄层层析法或微柱层析测定法。必要时还可做生物学鉴定方法, 即选鸭雏做毒性试验。

5 防控措施

5.1 更换饲料, 改善鸡舍环境

立即更换饲料, 改善鸡舍环境, 使育雏室温、湿度适宜, 通风良好, 并对鸡舍内外进行彻底消毒。对鸡群加强护理, 促进病鸡逐渐康复。同时可多饮用葡萄糖多种维生素水溶液。对中毒死鸡、排泄物等要销毁或深埋, 坚决不能食用, 防止疫病扩散。粪便清扫干净, 集中处理, 防止二次污染饲料和饮水。

5.2 治疗措施

用硫酸钠 (5~10 g/只) 或硫酸镁 (5g/只) 1次内服, 并给予大量饮水;用5%葡萄糖 (10 mL/只) 地次喂服或饮服;用制霉菌素3万~4万单位混于饲料中一次喂服, 连喂1~2 d。

6 小结

6.1 黄曲霉毒素生长需要一定的温湿度, 温度25~30℃、相对湿度80%~90%、饲料原料含水量17%~18%是黄曲霉生长繁殖的最适条件, 饲料储存中仓库潮湿、漏雨, 库存过多且不注意通风、干燥, 尤其是粉碎的物料更易吸收水分;物料运输过程中若管理不当, 受雨淋、受潮、堆压时间过长, 都会为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创造有利的条件。

6.2为了防止本病的发生, 主要措施是做好饲料保管工作, 仓库注意通风换气, 防潮。玉米等作物收割后应充分晾晒, 使之尽快干燥。坚决不用发霉变质饲料喂鸡。饲料仓库若被黄曲霉菌污染, 最好用福尔马林熏蒸或用过氧乙酸喷雾, 才能杀灭霉菌孢子。凡被毒素污染的用具、鸡舍、地面, 用2%次氯酸钠消毒, 中毒死亡的鸡和其内脏、排泄物等要妥善处理, 以防二次污染饲料和饮水。

6.3 一旦发生中毒, 立即更换饲料, 并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下列几种药物:白芍粉0.5%、维生素C 0.05%、葡萄糖1%、活性碳1%。

6.4 雏鸡免疫机能不健全, 抗病力差, 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较弱, 极易患病。在饲养管理中要做到细致、耐心, 注意饲料防霉、防潮, 不使用发霉的饲料和垫草。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供给品质优良、营养全价的饲料。

摘要:鸡黄曲霉毒素是夏季鸡群易发的常见疾病, 如不注意加强防范常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文章就一起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疗情况, 介绍了该病的临床症状, 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以期鸡黄曲霉毒素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中毒,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朱亦农, 吴仲达.猪、禽霉玉米等饲料的中毒原因与防治对策.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11/12) :92-93.

[2]李根才.鸡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防治.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 (11) :128.

[3]刘大成.梅雨季节多发性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防治.中国动物检疫, 2002 (3) :32-33.

雏鸡曲霉菌病的诊治 篇2

1 流行病学调查

该户雏鸡采取地面平养, 垫料为竹屑, 稻草厚度10~14 cm左右, 表面基本干燥变黄, 部分发黑, 下层竹屑全部受潮发霉。饲养员称垫料是采取加码的形式一层层的加上的, 从雏鸡进舍到发病死亡之前没有清除过垫料, 也没有拉出去翻晒过。鸡舍的窗户用塑料薄膜钉起来通风不良, 一进鸡舍便可闻到一股霉味和氨臭味。

2 临床症状

病初, 病鸡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反应淡漠, 羽毛松乱, 嗜睡, 口渴;进而缩颈闭眼, 呆立不动, 食欲废绝, 张口伸颈, 呼吸加深加快, 有的病鸡下痢;最后离群昏睡, 鼻孔流出粘液性分泌物, 挣扎死亡。最急性者在发病8 h后死亡。

3 病理剖检

病鸡鼻窦内有少量粘稠物, 病变主要表现在肺部和气管、气囊上。气管、支气管发生浆液性炎症, 有淡黄色渗出物, 肺呈灰红色, 质地变硬, 弹性消失, 表面散在数目不等, 大头针帽到绿豆大黄白色结节, 结节硬度似橡皮样, 中心呈干酪状。气囊, 特别是前胸气囊混浊, 上也有干酪小块。肝略肿大, 色淡。

4 实验室检查

病原检查:将病鸡肺及气囊上的黄白色结节用10%的乳酸绵蓝染色后, 压片镜检, 见到大量菌丝体, 有明显膜隔, 未见孢子头或孢子。接种于沙堡弱氏琼脂培养基上, 37℃培养, 有真菌生长。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及剖检变化, 即可确诊。

药敏试验:在含有霉菌孢子 (100万/mL) 的沙堡弱氏琼脂培养基上, 用纸片法对制霉菌素, 硫酸铜, 利高霉素和碘化钾4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前两者敏感, 后两者不敏感。

5 防制措施

全面清扫鸡舍地面的发霉垫料, 然后用1%火碱进行喷洒消毒1次, 再进行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垫料改用消毒过的塑料布。

对病鸡用制霉菌素口服治疗, 每只雏鸡日用量5~6 mg, 拌料饲喂, 严重病鸡直接口服7~8 mg, 连服3 d, 病情得到控制。

打开窗户, 保持育雏舍干燥, 通风, 换气, 饲料中加复方新诺明以防止细菌感染, 充分供应饮水。

6 小结与讨论

本病主要传染源为发霉垫料, 此外圈舍卫生条件不良, 温度、湿度变化大, 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 也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原因, 因此不喂发霉饲料, 不用发霉垫料, 改善圈舍内环境是预防本病的最有效办法。

高温多雨季节, 鸡舍内卫生条件差的应按每天每只雏鸡3~4 mg的制霉菌素喂服预防, 3 d为1个疗程。

雏鸡急性曲霉菌病的诊治 篇3

1 流行病学调查

温岭市某养鸡户饲养雏鸡1 500只, 在2008年5月1日时发现个别雏鸡呼吸急促, 伸劲张口, 禽主马上给全群雏鸡饮服青、链霉素, 但未见疗效。雏鸡死亡不断增加, 5月8日死亡达到高峰, 到2008年5月13日时, 共死亡483只, 死亡率33%。观察所用饲料发现潮湿发霉, 霉味较重。

2 临床症状

发病雏鸡现食欲减退, 离群呆立, 精神不振, 频频饮水, 羽毛松乱, 翅下垂, 喜立于墙角或蹲于僻静处, 闭目无神, 伸脖张嘴吸气, 有时摇头连续打喷嚏, 随着腹式呼吸, 两翼煽动, 尾巴上下摆动, 颈向上前方一伸一缩, 有的侧卧, 有的头向后仰, 口粘膜和面部青紫, 有的拉绿色稀粪, 最后衰竭致死。

3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在呼吸系统。气囊膜出现点状结节或局部混浊, 呈云雾状, 有圆形隆起的灰白色结节, 大小不一, 切面呈同心轮状, 严重病例整个气囊壁增厚, 气囊内含有灰白色、黄白色炎性渗出物或干酪样物;气管粘膜充血, 肺有散在的或密集的粟粒大至豆粒大灰白或黄白色结节, 结节切面有层次结构, 中心为干酪样坏死组织。少数在胃肠浆膜、肝脏等组织器官表面也可见灰白色结节和坏死灶。

4 实验室检验

4.1 镜检变化

取病死鸡的肺组织结节少许, 压碎后, 滴加少许生理盐水调匀, 加盖玻片后镜检。结果有大量的曲霉菌菌丝体和孢子。

4.2 病原的培养鉴定

取肺组织典型病料和所用饲料接种于普通琼脂、沙堡弱琼脂、肉汤, 在沙堡弱琼脂上有霉菌菌落, 菌落中心开始为灰白色, 后变为蓝绿色, 周围菌丝为白色。经玻片小室培养16 h发现孢子为顶囊孢子, 顶囊为花菜样或烧瓶样或近球形;24 h以后可观察到典型的顶囊孢子。

5 防治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清理饲养环境

把鸡舍内料桶剩余的饲料、粪便彻底清扫, 然后用消毒液消毒。清除旧垫料, 改换新鲜干燥垫料, 并用1∶300康洁胺溶液彻底消毒鸡舍及养鸡设备。降低饲养密度、湿度, 提高环境温度, 加强通风, 加强管理。

5.2 改换饲料

停喂以前的有可能污染的饲料。

5.3 药物治疗

5.3.1 用制霉菌素每百只雏鸡1次用60万U, 连用2~4 d, 经以上处理, 鸡群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5 d后不再死亡。

5.3.2 用1∶1000的硫酸铜溶液饮水给服。

5.3.3 及时补给复合维生素。治疗5 d后, 病情逐渐得到控制, 20日龄后, 病鸡基本恢复正常。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保温、通风及清洁卫生消毒工作, 注意给予新鲜饲料及防止各种应激因素发生。

6 小结与讨论

该养鸡户雏鸡发病主要是由于饲料和垫料受霉菌污染, 阴雨天大量繁殖, 雏鸡吸入霉菌孢子引起的。预防本病应注意防止饲料发霉, 贮存饲料时要保证饲料水分含量低, 不受潮、不发热并适当通风, 必要时可按饲料量的0.3%~0.7%加入防霉剂丙酸钙。垫料要注意翻晒, 妥善保存, 尤其在阴雨季节。育雏室应注意通风换气和卫生消毒, 保持室内干燥、清洁。长期被曲霉菌污染的育雏室内的土壤和尘埃中含有大量孢子, 应在雏禽进入之前彻底清扫, 并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鸡曲霉菌病在雏鸡中发生, 表现出病程急、死亡率较高的特点, 一旦发生则会给养鸡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且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 故更应重点抓好日常预防工作。

中西医结合治疗雏鸡曲霉菌病 篇4

2008年5月, 我地一农户饲养的雏鸡发生曲霉菌病, 笔者采用制霉菌素与清热解毒、宣肺定喘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农户2008年5月6日从重庆购进鸡苗200只, 用霉变锯末作垫料进行地面平养。14日龄发现有的鸡张口呼吸、下痢, 以为是感冒, 饲喂氟哌酸后未见好转, 病情加重, 每天死亡3只以上, 前后共死亡19只。

2 临床症状

病雏瘦弱, 精神委顿, 羽毛蓬乱, 翅下垂, 呼吸困难, 张口呼吸。多数不停叽叽乱叫, 有的嗜睡。个别病雏共济失调, 角弓反张, 麻痹侧卧在地。

3 剖检病变

剖检3只死雏, 见肺淤血、水肿, 肺表面有灰白色或黄白色, 结节呈圆形, 大小不一。有些结节融合成片, 形成较大的硬性肉芽肿, 质地坚硬, 切开结节可见干酪样物。肝、脾和其他脏器无明显的眼观变化。

4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解病变, 初步诊断为雏鸡曲霉菌病。

5 防治措施

(1) 把雏鸡移到铺有干燥、清洁刨花的育雏室饲养, 饲料盘、饮水器全部清洗消毒处理。 (2) 在饲料中按每千克饲料加入制霉菌素50万IU, 多种维生素按说明使用, 两药交替使用, 连喂7天。 (3) 肺形草、鱼腥草各160 g, 蒲公英50 g, 筋骨草30 g, 桔梗50 g, 山海螺50 g, 煎汁饮水, 供200只雏鸡1天饮用, 连用1周。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3天鸡停止死亡, 7天后鸡群恢复正常。

6 体会

雏鸡曲霉菌病的诊断与综合治疗 篇5

1 病史调查

张某饲养蛋用雏鸡3520只, 于2006年6月11日在通辽市一家种鸡场购进, 据张某介绍雏鸡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均按常规程序进行的。12日龄前仅死亡5只, 并为机械性损伤死亡。12日龄后采食量出现减少, 部分雏鸡表现精神萎靡, 有的出现稀便, 个别的出现呼吸粗粝, 此后在饲料中混喂了土霉素, 个别的进行了青霉素和链霉素肌注治疗, 14日龄发生死亡, 当天死亡12只, 继续用药, 但未见好转, 死亡数量逐渐增多, 17日龄时死亡总数达81只, 雏群病情越来越严重。

2 现场观察

育雏是在铺有麦秸的地面上饲养, 雏舍温度27℃, 鸡舍比较阴暗、潮湿、通风差。仔细观察发现铺垫的麦秸有霉变现象, 尤其是通风差的地方麦秸上的霉斑更为明显。饲槽内的饲料也有不同程度的发霉现象, 饲料库房阴暗潮湿, 库存饲料的底层饲料也有霉变。

3 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

3.1 部分雏鸡精神沉郁, 嗜睡状态, 羽毛蓬乱, 采食量减少, 饮欲增加, 站立不稳, 喜卧。

严重病例, 食欲废绝, 呼吸困难。部分雏鸡出现下痢, 排黄白或黄绿色稀粪, 个别病雏出现伸颈、点头、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全群约有40%表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

3.2 剖检病鸡5只, 死鸡27只。

机体消瘦, 尸体易腐败。病鸡表现衰竭状态, 死鸡因衰竭死亡, 剖检可见腿部肌肉、胸部肌肉有出血, 血液凝固不良。剖开腹腔, 有的病例立刻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臭味, 肉眼可见到呼吸器官的一些典型病理变化, 肺脏、气囊、胸腔表面有针尖或绿豆粒大小不等的呈灰白或黄色结节;有的腹腔各脏器浆膜面上也可见到许多黄白色结节, 这些结节质地较软且有弹性, 切开可见干酪样变化。气囊壁增厚, 气管增粗;有的还可见到肝脏肿大, 边缘钝厚, 呈土黄色或黄红色。严重病例, 可以看到整个腹腔被黄色结节所覆盖;肺质地坚实, 形成肝变, 呈暗紫色。

4 诊断

4.1 根据现场观察、病史调查、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曲霉菌病。

4.2实验室诊断

4.1.1 涂片镜检无菌操作分别取15只鸡肺部有结节或气

囊有结节的病料, 将结节用2片载玻片压碎之后分开, 再用镊子调匀, 加入一滴生理盐水, 再加盖玻片镜检, 15份病料, 均可见到大量的分隔菌丝, 取气囊上的结节除可见到菌丝外, 还可以见到分生孢子。

4.1.2 分离培养无菌操作将肺脏的病变结节接种于沙堡氏琼脂平板培养基上, 置于37℃温箱中培养。

24h后可见到小米粒大小的白色绒毛状菌落形成, 48h后菌落增大, 60h后转为淡绿色, 72h后菌落转为暗绿色, 还有的呈黑褐色。用接种环勾取菌落涂片镜检, 可见到曲霉菌的形态结构:顶部膨大, 形如烧瓶样顶囊, 顶囊上半部表面生长着放射状棒样单层小梗, 小梗末端与球形孢子相连。

根据实验室诊断结合病史调查、现场观察、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确诊为曲霉菌病

5 防治措施

5.1 雏鸡全群移出, 彻底清除舍内垫草, 并作无害化处理;

用具彻底清洗, 然后用3%福尔马林消毒, 再清洗;雏舍地面铺垫干爽卫生的麦秸, 然后鸡舍和饲料库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改善鸡舍通风状况。

5.2 立即更换饲料, 改用新鲜的全价混合饲料。

5.3 给以充足的饮水, 饮水中加入葡萄糖和维生素C, 其目

的增强机体抵抗力, 另外维生素C还有解毒作用和抑制霉菌增值的作用。病情严重的用滴管饮喂, 连续用药3d。

5.4 将制霉菌素以每100只雏鸡一次50万IU的用药量进行混料, 2次/d, 连喂5d, 病情严重的进行人工投服。

5.5 停饮葡萄糖和维生素C之后配合中药治疗, 用筋骨草

15g、桔梗25g、薄公英25g、山海螺25g、肺形草80g、鱼腥草80g, 煎汁代替饮水, 可供100只雏鸡的一天用量, 连用一周。

经过10d的治疗, 除病情严重的雏鸡死亡45只以外, 其它基本恢复正常。14d回访, 全群回复正常。

6 小结

一例蛋雏鸡曲霉菌病的诊治报告 篇6

1 临床症状

该群蛋雏鸡于9日龄发病, 11日龄发病达到30%, 死亡100只, 死亡率为5%。具体表现为:雏鸡群食欲减退, 精神沉郁, 缩颈嗜睡, 翅下垂, 羽毛松乱, 下痢, 喜欢扎堆, 挤于热源附近, 呼吸困难, 伸颈喘气, 张口呼吸, 流出眼泪, 眼睑肿胀, 部分病雏下痢, 鼻孔流出黏液性分泌物, 步行困难, 最后麻痹死亡。

2 剖检变化

剖检部分病死鸡可见肺脏、肝脏颜色暗淡, 淤血, 边缘肉变, 整个肺组织呈现散在的黄白色、小米粒大小的结节, 结节呈现圆盘状或轮层状, 质地较坚实。个别鸡眼睑下有干酪样沉着, 角膜溃疡。比较重的雏鸡肠系膜、胸腹腔、气囊上可见到芝麻大小的病变结节。

3 实验室检验

取病死鸡肺脏上的结节接种于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 37℃培养20~30 h, 长出先蓝绿色、后变成深绿色或灰绿色的菌落;继续培养, 有的变成黑色的丝绒状菌落。将培养物镜检, 可见明亮、深绿色、粗细一致、有中隔的菌丝体。经鉴定, 该菌为烟曲霉菌。

4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烟曲霉菌病。

5 治疗和预防措施

5.1大群治疗, 用制霉菌素片, 每100只鸡雏使用50万IU, 混料内服, 连用3 d;同时, 在每10 L水中加入硫酸铜3 g, 连饮3 d。

5.2将较重的病雏鸡隔离, 用碘化钾饮水治疗, 浓度为0.5~1 g/L, 连续饮服3 d。

5.3加强饲养管理, 饲喂全价新鲜饲料, 全程添加足量的多种维生素, 给充足的饮水, 以增强鸡群的抗病能力。

5.4打开窗户, 通风换气, 保持舍内清新干燥。

5.5全面清扫地面上发霉变质的垫料, 然后用5%石碳酸进行喷洒消毒。

经过采取上述几项综合治疗措施, 3 d后病雏鸡明显好转, 到第6天时不再出现死亡, 鸡群恢复正常。

6 小结与讨论

6.1曲霉菌病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 病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主要寄生在发霉变质的饲料和垫料上。尽量使用清洁卫生的垫料, 不喂发霉的饲料, 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办法。

6.2该病常因垫料或饲料被曲霉菌污染, 或过度拥挤、通风不良而导致雏鸡发病。幼禽对曲霉菌的抵抗力很低, 1~15日龄的雏鸡易发病。

6.3要选择干燥无污染的新鲜垫料, 并于使用前曝晒消毒。禁用发霉变质的饲料, 饲喂全价无污染的饲料。

雏鸡黄曲霉 篇7

某养鸡户2015年4月3日从外地购进1日龄肉鸡4000只, 由于饲养管理不当, 导致鸡群发生曲霉菌病与鸡白痢的混合感染。从4月8日开始发病, 到病情控制时共死亡雏鸡276只, 占总数的6.9%。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育雏室面积约100m。进雏前, 室内进行了彻底清扫, 并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一次。雏鸡采用地面平养, 垫料为厚约10cm的稻草, 由于垫料采取层层加码的方式, 垫料被粪尿污染受潮, 大量霉变。进雏当天, 室温偏低, 10h后室温正常 (23℃左右, 保温伞温度32℃左右) , 饲料为全价配合饲料, 实验室检查有霉变。4月8日突然发病死亡34只, 且约有30%的雏鸡表现发病症状。当时户主怀疑为食盐中毒, 用5%的葡萄糖水饮用, 但病情没能控制, 因有白痢症状, 户主还相继用了痢特灵和复方新诺明拌料治疗, 仍未控制病情发展。

2 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精神萎靡, 羽毛粗乱, 缩头闭眼, 渴欲增强, 频频饮水, 吃少或停吃, 有呼吸困难症状。有的鸡翅膀下垂, 卧地伸颈, 呼吸时尾部上下摆动。肛门不洁, 拉灰白色稀粪或被白色粪便堵塞现象, 有少数鸡表现歪颈, 屈爪等神经症状。

3 病理剖检

剖检病、死鸡共40余只, 主要病变表现一致;肺和气囊上可见数量不等的针头大至绿豆大的灰白色结节, 肺上的结节有的相互融合形成大片的坏死灶, 使肺组织变实变硬, 气囊上的结节形态不一。肝脏肿大, 呈土黄色, 在肝脏和心脏上散在数量不等的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灶, 肾肿大, 多苍白, 少数呈暗红色。卵黄吸收不全, 肠道充血, 并有灰白色点状坏死。

4 实验室检查

(1) 取肺脏结节压片检查, 可见霉菌菌丝和分生孢子。挑取霉变垫料上的菌丝, 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大量顶囊呈烧瓶状霉菌。 (2) 分别取肺脏结节、有霉变的稻草、玉米面和豆饼样品 (后三种检样接种前经1/1000的升汞表面消毒) 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上, 置28 温箱内培养3天后, 均长出白色的霉菌菌丝, 随后颜色渐深, 由灰白变为暗绿, 有的略带黄绿色。分别挑取上述培养物镜检, 其共同存在有烟曲霉和构巢曲霉。另外, 玉米面培养基内尚发现有黄曲霉菌。 (3) 无菌操作取病鸡肝脏、心血触片, 革兰氏染色后镜检, 可见均匀一致的革兰氏阴性、两端稍圆的小杆菌。

5 防治措施

(1) 将鸡全部转移到临近一间清扫、消毒好的干净屋内。用作垫料的稻草外观检查无霉点, 且已晒2d。停喂发霉饲料, 改喂无污染的新料。 (2) 第1天按2万IU/只的比例在饲料中添加制霉菌素喂鸡, 随后改为1万IU/只, 每天随料喂药2次/d, 连喂1周。 (3) 按1:3000的比例配制硫酸铜溶液供鸡饮用, 一直饮到鸡群恢复正常为止。 (4) 按每公斤饲料加入氯霉素1片 (0.25g/片) 的比例拌料喂鸡, 连续用药至痊愈为止。同时, 对病情严重者, 用氯霉素肌注, 4mg/只·次, 注射2次/d。 (5) 在原来50kg料加5g复合维生素的基础上, 再增加2g复合维生素。按上述措施防治, 用药3d病情即见明显好转, 8d后除病情严重者死亡外, 无新病例出现, 鸡群恢复正常, 且明显见长。

6 结论

上一篇:环保习惯下一篇:创新化发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