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爱你的父母

2024-11-25

学会爱你的父母(精选4篇)

学会爱你的父母 篇1

1 划拨到兰州三中初一学生的特点

兰州三中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 近几年来, 随着小学整体划拨入学的政策实施, 使广大小学生有了公平上学的机会, 保证了小学100%的升学率。就近划片入学使大部分小学生减轻了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 避免了小学一开始就狠抓应试教育, 忽略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从近几年教育教学实践来看,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感觉很难适应中学的学习。由于功课的数量增加, 使他们普遍感到学习上不适应。由于学习方法上在小学阶段一切由老师带着手把手, 一点点喂的做法到要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等方面产生困惑。另外, 初中新课程在教学内容、难度、要求、深度上有较大提高, 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非常多。中学的科目由语文、数学二门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政治等7门课程, 各学科的周课时是严格按课标要求设置的。另外, 小学生经过一个漫长的暑假对有些知识的巩固也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划拨兰州三中的部分在小学阶段就没有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有考个位数的学生。尤其英语是学生感到难上加难的课程,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2级课标的基础。其实, 绝大多数的学生英语水平小学阶段根本达不到2级基础的能力要求。许多初一英语教师心中着急,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表现出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灌输”最大量的知识, 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差生更是难以承受。过差率很快出现, 两极分化表现非常明显。从初一第一天起就产生了过差和两极分化。另外, 进入兰州三中的初一来自原来的各个学校, 思想状态表现也个不一样。其中, 有一部分学生思想上缺乏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行为长期散漫, 对自己缺乏自信。没有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部分家长的职业是小商小贩, 他们对一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就失去了信心, 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2 本课题实验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通过实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一步让他们树立良好的人生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一个人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 是一个慢性的、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全面引导。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说一套, 下课后是一套;在学校是一套, 放学后又一套。针对这些问题。可见兰州市的普通初中都存在着小学生进入中学后的多种不适应。如果能通过此问题总结经验对兰州市普通初中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更对兰州市初中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深远的意义。

3 兰州三中初一学生和父母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

3.1 由于家长不正确的教育, 不合理的要求造成的

许多家长只注重学习分数, 不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 限制交往范围, 使子女精神负担重, 生活单调枯燥。不少父母对初中生子女交往的指导局限于了解子女是否受到坏的影响, 至于子女的交往内容、交往水平、交往能力等就不过问与指导。这种封闭式、防范式的教育不能满足初中生子女渴望与同龄朋友交往及独立的要求, 从而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而时常发生矛盾。

3.2 由父母家长式作风, 地位不平等造成的

初中生子女开始产生了成人感、独立性, 他们主观意识到自己是成人, 要求与父母建立平等的关系, 要求父母尊重他们, 信任他们, 同时, 由于初中生子女自身能力的限制与渴望理解, 得到指导的需要, 因而他们时常盼望能与父母倾心相谈, 听听他们的意见, 然而, 很多父母往往得到的是父母高高在上的威严的压抑, 结果造成初中生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紧张, 发生矛盾。

3.3 对合理、正确教育的错误反抗造成的

初中生子女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偏激和执拗的情况, 是他们独立发展还不成熟的必然反映。此时, 初中生子女对父母表现出一种“反抗性”。对于初中生子女的这种“反抗性”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消极的东西, 实质上它是初中生子女开始走向独立的具体表现。正是这种“反抗性”, 推动着他们从童年期的依赖性中解脱出来。作为父母应该从发展的观点看, 把初中生子女的“反抗性”作为一种积极因素, 正视它, 满足他们独立的要求, 才能使教育走在初中学生心理发展前面。促进初中生身心的正常发展。如果把初中生的“反抗性”视为消极的危险因素, 而予以防范、压抑。不仅会招致初中生更大的反抗, 还会阻碍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 初中生怎样学会与父母协调之间的矛盾

4.1 理解、信任、尊重初中生子女的独立性和成人感是父母与子女矛盾协调的基础

初中生子女进入初中后与父母关系疏远了, 这正是初中生子女走向成熟的开始, 作为父母应理解、信任、尊重初中生子女的独立性和成人感, 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强迫子女改变兴趣。尽管初中生子女强烈要求独立, 却并不意味他们就不需要和父母感情沟通。当初中生的身心急剧变化时, 作为父母如果能够把子女当作“成人”来对待, 信任他们、尊重他们, 理解他们。他们在心底里反而会对父母产生亲近感, 会把父母作为主要的倾诉对象。

4.2 与初中生子女平等、民主相处是父母与初中生子女矛盾协调的保证

如果父母真正能以平等的姿态, 以朋友的身份和初中生子女交往, 就能缩短初中生子女与父母的心理距离, 缓和、解除初中生子女对父母的反抗情感, 使他们乐意接受父母的意见和要求, 甚至打开他们闭锁的心思。与初中生子女认识的一致和情感的沟通能使子女乐于接受父母的指导和教育, 作为父母要善于倾听子女的意见, 不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强加给子女, 了解和理解子女的内心矛盾。对待子女的错误和不是时, 要耐心说服并指导他们如何改正错误和弥补不足。父母与子女情感沟通的关键是要关心初中生子女的思想, 理解他们的心理烦恼、兴趣爱好、同龄好友, 作为父母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摆脱烦恼, 并指出发展的方向, 满足他们正当的兴趣爱好, 让他们有更多与朋友独处的机会。初中生子女要求父母与自己平等的愿望得以实现, 他们就会对父母报之以信赖和热情。

4.3 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初中生子女的“自立”生活

满足初中生子女独立性的需要, 让他们自立生活, 这是与初中生子女搞好关系的重要之一。譬如, 有意识地培养初中生子女的社交能力, 让他们不时地代表父母与亲朋好友交往, 使他们产生独立交际的勇气和长大成人的自豪感;学习方面, 父母要指导他们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写好日记、总结学习经验等。但是, 初中生子女由于是从幼维向成熟过渡, 父母让他们独立, 却不能撒手不管, 而要时刻注意他们在独立自主生活中遇到挫折时, 特别是在挫折困难面前产生苦恼时, 更要及时给予鼓励, 教给他们处理困难、克服困难的方法。

5 通过课题实施得到的启发和经验

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说, 人生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三四岁幼儿期的第一“反抗期”;二是十一至十五岁青春期的第二“反抗期”。这又是人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时的心理状态发展如何, 往往会影响到人性格的形成和健康发展。因此, 帮助孩子度过这两个时期就显得极为重要。

5.1 尊重学生, 让学生选择

处于反抗时期的孩子不喜欢有人吩咐他做某事或被迫接受某种意见——哪怕这些意见和行为是正确的。这时, 你可以把自己所企盼孩子接受的做法与其他几种可能摆在一起让他选择。孩子在你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了自主权, 既让他表现了独立性, 又往往能心甘情愿地顺从你的建议, 双方皆大欢喜。

5.2 尊重学生子, 听学生倾诉

学生和成年人有很大的差异, 但在心理上却有一个共同的需要, 那就是渴望尊重。

学生有很多的话最想对父母或老师说, 说他们的经遇, 说他们的委屈, 说他们的学习, 说他们的想法……

倾听是尊重学生的最好方法, 通过倾听, 你不仅了解他们, 而且通过倾听, 还锻炼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 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 并且还培养了他们豁达坦诚的品格。

5.3 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如果学生执意反抗, 你就必须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 待其情绪好转时再与他沟通。不要非强迫他顺从你不可, 更不要威胁他或利诱他。巧搭梯子, 让他们自然下台。孩子有时是为了逞能而耍犟, 这时, 你要顾全他的面子, 帮他搭梯子, 让他体面下台, 如果因故考试成绩一落千丈, 你不能对他嘲笑讽刺, 否则会适得其反, 迫使孩子走上“反抗不归路”。记得有一次我刚进教室就看见两个同学因为把桌子上的书弄在地上而争吵不休, 我问明情况后, 叫他们把书捡起来, 也许是为了面子, 谁都不捡, 我半严肃半开玩笑地再问了一声:“到底捡不捡, 你们不捡, 那只好我来捡了”。说完我便蹲下身子来捡, 那两个同学很不好意思也蹲下来捡了, 事后那两位同学经过我的调解还成了好朋友。

5.4 多给学生一些爱

一些心理学家强调, 要使孩子服从不反抗, 就必须给他们多一点爱, 关怀与了解。事实上, 反抗的行为几乎经常发生在每一个家庭, 然而, 一个苛求、缺乏爱的家庭似乎更易养成孩子叛逆的心态。忽视缺点, 赞扬优点。假如您希望孩子的错误行为不再发生, 您就得狠下心来, 忽视一切的错误行为。除了忽视他的错误行为外, 您还得去夸赞他一些良好的表现, 赞扬本身虽然只是一种小事, 但对孩子而言, 它已代表了你对他的爱, 关怀与注意, 以后他会乐于服从。比如一位家长就为孩子睡觉的事而头痛过。孩子每天晚上睡觉时, 总要把胳膊拿到被子外边来, 这样很容易着凉, 他和孩子讲了好几次, 孩子总是不听。一天, 这位家长在临睡前拿一根小竹条进来, 对孩子说:“今天再不听话, 就要惩罚你了。”说完把竹条挂在孩子的床头。十分钟过后, 当这位家长走了进来, 孩子的胳膊仍然放在外边, 笑嘻嘻地望着妈妈。

这位妈妈也笑嘻嘻地走过去, 拿下竹条对孩子说:“伸出手来!”然后抽了两下。孩子一看到妈妈动真格的, 呜呜地哭了起来。抽完, 妈妈把竹条挂了起来, 楼着孩子温柔地说:“妈妈打你, 是因为妈妈爱你, 怕你生病。若下次还犯, 妈妈仍就会惩罚你, 记住了吗?”孩子抽噎着点点头。第二天, 他果然不把胳膊放在被子外面了。

5.5 因势利导, 不要破坏孩子高兴的情绪

有时孩子玩得正高兴的时候, 父母突然打断并要求他做不愿意的事, 这会引起孩子反抗的导火线, 甚至还会发展到与父母对抗。近来报刊上不时披露的青少年离家出走, 不少就是孩子在感情上与父母疏远, 对抗而采取的极端之举。两代人应当相互尊重各自的秘密, 并将此视为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重要内容, 尤其是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权利, 不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 不偷听孩子的电话, 不强迫孩子说出不想公开的秘密。当然, 父母负有监护人的责任, 但这种监护是监督与保护之责, 是以尊重为前提的。父母的权力在于通过自己的教育影响, 使孩子能独立面对秘密并从容, 恰当地处置。如此正确对待, 巧妙实施, 可以帮助孩子健康, 自信地度过人生的两段关键时期。

笔者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学生的思想教育上, 特别是树立目标、建立自信上。另外要放在“学”和“导”上, 贯彻人本主义精神, 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 按课标要求教师要发挥好引导和激励作用。调动学生的内部动力机制, 从上中学第一天开始就培养良好的人生目标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本文旨在给初一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积极的价值观。只有思想健全的, 才能给学生带来在学习中战胜困难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6 几点思考

我们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 学会做人, 学会辨别是非善恶, 比知识更为重要—个“德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有片面效应。的确, 教育一个初中生, 首先应该从思想品德教育入手, 因为十几岁的孩子世界观还没有形成, 他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思想意识的支配, 针对目前未成年人犯罪有增无减的现状, 抓好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显得至关重要。

新课程提出, 学校的思想教育内容和形成必须贴近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 要充分理应思想课让他们自身世界出发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因此, 目前各个学校对思想教育研究是十分关注和普遍的, 也关系到兰州三中的发展。

摘要: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 和很多同学交流时经常能听到孩子们谈到和父母矛盾多, 难以沟通, 不理解他们, 甚至强迫他们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 而且不相信他们, 致使与父母矛盾冲突加大加深。父母与初中生子女关系紧张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父母常常为初中生子女不再接受自己的教育而担心。作为子女的初中生往往为自己不能与父母搞好关系而苦恼。这个问题在普通中学尤为突出。因此, 探讨其规律对教育初中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生,独立性,成人感,理解,信任,尊重

参考文献

[1]兰州三中“五心温暖工程”案例集[Z].

学会爱你的父母 篇2

他们是最爱我们的人,我们彼此牵挂着对方。

不管我们身处何处,心在何处;不管我们走到天涯海角,家是一辈子的牵挂。

家里始终有一个惦记你的妈和一个想念你的爸,在这个世界上,父母给我们的永远是最深的牵挂。

亲情是不计回报,心甘情愿的付出。

他们通常不善表达,常常将思念我们的`情感埋藏在心底,看着我们过得好,他们才能安心。

为了让父母不过多挂念,在外面的我们常常表现出什么都好的样子。

看着父母亲的头发渐渐花白,但仍在辛劳的工作时,我很恨自己,自己这么不争气,还没有让父母享福。

他们累弯了腰,为了我们儿女有更好的生活。

但我想跟您说,您们的孩儿已经长大,虽然没有多高的收入,但请相信,我会努力,不要再为我而放不下心。

爸爸妈妈节俭了一辈子,您们也该过过自己的生活了。

每一次回家,内心既喜又悲。喜的是可以见到想念的爸爸妈妈,悲的是长大后和爸爸妈妈见一面少一面,多希望时间可以停留在现在,永远不要动!

有一天,当我们在远方,想起上次回家,和爸爸妈妈离别时的情景,我的爸爸特意在我离开家之前回来看我,闲聊几句,妈妈送我到车站,看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还有半个小时,不舍得让妈妈走,但车站地方小,怕妈妈太累,还是匆匆的跟妈妈相拥告别。

父母在,不远游。

在异乡的夜晚,总是梦见自己,在回家的路上,要不就是梦见家里的爸爸妈妈,每一次回家,都在纠结要不要提前告诉他们,提前告诉了他们还要忙碌的为我准备各种东西,不告诉他们却又想让他们知道我要回家的消息而开心。

小锋,养父母也爱你 篇3

小锋是个聪明的孩子,而且比一般孩子要早熟些,较有心计而且很敏感。据我观察,他有一种畸形的自我防卫意识,不太想接受养父母,亲子关系勉强维系,内心与养父母始终走不到一块;和同学也格格不入,而且性情有些野蛮,成绩也很不好。另外,由于养父母很少与他有言语和心灵上的沟通,常常对他“动武”,致使他身心都伤痕累累。养父母越是履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条,他就越排斥养父母,越叛逆,彼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矛盾。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小锋都很孤僻,而且常常说谎,遇事冷漠,爱心之门紧锁。他曾经偷过东西,吸过烟,打骂过同学,到处惹事生非……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会严重影响他的成长。于是,作为老师的我想出了很多方法帮助他,点燃他心中爱的火种。

1

我主动和小锋的家长频繁联系,但没让小锋知道。除了我正常的家访外,小锋的父母每周都要校访,面对面地谈一谈对小锋的教育。我要求小锋的父母改变“棍棒”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只会令他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取而代之用诱导、影响、鼓励、赞赏等正面教育方法。我从书上、网上寻找适合小锋的教育方法传授给他的父母,让他们实践。我还建议他们要和孩子多接触、多交流、多沟通,多和孩子共同参加一些活动,不能只在物质上满足他的要求,更要想方设法满足他的精神情感需要,用爱去浸润孩子的心灵。

针对小锋的学习情况,我建议他的父母为小锋构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小书屋,通过开展亲子共读来培养小锋的阅读能力。在陪读、共读中,既培养感情,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成绩,一举多得。不仅如此,小锋的作业我还实施了“家长签字”策略,促使家长了解和关心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家庭教育。小锋的家长直夸此招很管用,有效果。

我们还会经常详谈小锋最近的表现,取得的进步,表现的不足,等等。每次小锋的父母和我谈完,临走时便到教室去接小锋回家,我总要对他说:“小锋,你妈妈来接你了,看你妈多疼你啊!你妈妈说你最近在家表现得很好,是吗?”我还会不断叮嘱:“在学校有什么事一定要跟老师说,老师愿意做你的朋友。在家有困难要跟爸爸妈妈说,相信你会做得很好的!”小锋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并且和我约定一定说到做到。看着他笑靥如花的面孔,我顿生满足感。在家校合力的持续作用下,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小锋不再像以往那样焦躁了,变得安静了有耐心了,能较长时间心无旁骛地坐下来认真看书,作业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不再那么拖拉、潦草、敷衍了事。

2

有一次,我带学生去春游。中午用餐时,我故意走近小锋,送给他一个面包、两根火腿肠。他连连答谢,很是感动。我说:“小锋,老师只不过送给你一点食物你都那么感激,你妈煮了那么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更要感激她呢!”我问他:“你妈给你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午餐呢?”我一看,有荷包蛋和炒牛肉,还有八宝粥、牛奶等等。“你妈这么疼你,生怕你春游吃不好,给你准备这么多好吃的,你也要好好孝敬他们呀!”小锋笑呵呵地连连点头。

一日,小锋穿着一身漂亮的运动服来上课,我故意询问小锋:“你的衣服真好看,真漂亮,谁给你挑选的?”小锋说是他妈妈买的。我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你妈真有心,真疼你,我真羡慕你,我像你这么大时,妈妈从没给我买过这么好看的衣服。你也要好好爱妈妈呀!”小锋高兴极了,说他也很喜欢妈妈,那件衣服是妈妈带他到城里买的。我补充道:“你真幸福!你妈来接你时,要告诉妈妈,老师和同学们都夸赞你的衣服漂亮呢!”不久,小锋的妈妈特地跑来告诉我,小锋和她推心置腹说话了,这让她欣喜不已。

3

开学初,我又把小锋叫到跟前,认认真真地说:“既然老师把你当朋友,你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这个大朋友。记住,我们是朋友!”说完后,我又与他握握手。

我先开始行动:记住他的生日,到了那天在班上为他举行一个小小的生日会;每逢节日,我还会为他准备些小礼物……这一切,让他觉得,老师真是个好朋友!

一段时间以后,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什么事情都愿意跟我说,人变得开朗活泼起来了,我还对小锋委以重任——班级小组长,让他感到自己是重要的,老师和同学是信任他的,同学们是需要他的,从而让他满怀信心地前进。课堂上我会时不时地走近他,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

就这样,小锋内心爱的火种被点燃了。他常常主动干家务活,为父母分忧,母亲节还想着给妈妈送贺卡,一家三口经常一起出去游玩……

学生心中的爱一旦被点燃和激发,就会迸射出最美妙的火花。相信小锋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碰到更多的好教师去点燃他内心的爱,让他燃烧,让他更有力量。

学会爱你的父母 篇4

到了夜晚,我拿出了一张白纸,用钢笔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妈妈我爱你”这几个字,然后折成了小方块,轻轻地走到妈妈的房间交给了她,妈妈看完先是一愣,继而微红了脸,我的心仿佛被一根绳给悬了起来,紧张地扑通扑通直跳。突然,那白色的纸上被一滴水给沾湿了,我抬头一看,妈妈哭了,泪水一滴一滴地掉在纸上,她把我紧紧地拥在怀里,哽咽着说了一句谢谢。我顿时感到有一股暧流涌上了心头,浑身有种被母爱包围的温暖。

我躺在床上,回忆起了妈妈对我的爱,其实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我的功课、钢琴都由妈妈来辅导。在我生病的时候,那双大手会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说的每一句话,要的每一样东西妈妈都会记在心中……想到这儿,我把妈妈搂得更紧了,我多想快点长大,让妈妈不再这么受苦。

上一篇: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下一篇:市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