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父母沟通 教案

2024-08-28

学会与父母沟通 教案(共11篇)

学会与父母沟通 教案 篇1

学会与父母沟通

教学目标

1、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主动与父母沟通,能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

2、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的“逆反心理”,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中第一课第二给项目的内容,是在上一课让学生体会家庭温馨之后,进一步引发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交流技巧的问题。主要分两个层次,一是“影响以父母沟通的原因”,二是“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前一个层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后一层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第一个层次“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以访谈对话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认清导致与父母沟通障碍的原因,为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提供认知基础,第二个层次“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中,集中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改善与父母的关系,学会与父母主动、积极的沟通。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子女应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学会以父母沟通,建立起和谐的家庭关系。

教学主要主要围绕“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如何与父母沟通”两个方面展开。具体通过“学生预习展示----自主感悟----师生合作探究----走进生活----收获平台”五环节实施课堂教学。

1、关于“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的教学,通过父母与女儿的两封信的展示,给学生创设情境,思考问题,同时通过“实话实说”活动,让学生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障碍。

2、关于“如何与父母沟通”,通过欣赏配乐散文,让学生思考与父母的沟通的必要性,再通过教学案例的分析,总结与父母沟通的方法技巧。

教学方法与策略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取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以合作探究法为主、以活动参与教学法为辅,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

(1)教师精读教材,提炼教学的主要问题。

(2)教师搜集、整理针对性的教学案例,设计教学案例。

(3)学生结合自身体会,总结自己与父母沟通交流的积极经验,课上交流。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

1、组内合作检查预习结果。

2、组长汇集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向全班征求解决方案。

(二)感悟导入

欣赏歌曲《天亮了》,了解歌曲创作背景。

谈一谈:自己有什么感受?(指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讲述:

歌曲创作背景十分凄凉,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没有注意到自己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艰辛,甚至对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和问题,大多数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还有少数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要解决与父母沟通的问题,就要求我们了解、认识影响自己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学会与父母沟通。

板书标题: 学会与父母沟通

(三)合作探究

二、学会与父母沟通

要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了解影响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克服这些影响沟通的障碍,学会与父母沟通。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许多中学生与父母沟通不良呢?

1、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板书)

活动一:观看图片和来自父母和子女的信,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影响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讲述:(按教材P9——10页讲述。)

(1)青春期心理特点:“逆反心理”

相关链接——逆反心理(见教材P10页链接材料)

造成我们与父母难以沟通除了自身的心理因素之外,还有其他因素。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也会影响子女与父母的沟通。由于子女与父母是两代人,生活经历不同,这就使得子女与父母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会有较大的差距。

(2)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

(3)与父母的差异-“代沟”

子女与父母之间存在这些差异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端正自己的态度,多从父母的角度进行思考,就能加深彼此间的理解,就能够搭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2、搭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板书)

活动二:听一听:散文:《父亲的爱》

想一想:自己了解自己的父母吗?

教师讲述:

通过思考我们不难看出,我们要与父母之间搭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活动三:案例情境分析

通过分析小明与妈妈之间的矛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巩固第一个知识点。然后讨论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可结合教材的阅读来得出结论。学生讨论并阅读教材P11——12页正文内容:想一想:教材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与父母沟通时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讲述:

学会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求:

(1)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理解自己的父母

理解父母是与父母沟通的基础,只有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体谅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才能消除抵触情绪,克服自己的“逆反心理”。

怎样理解父母呢?

(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从教材中找出答案)

首先,要理解父母的“唠叨”,这些在我们看来是多余的“唠叨”,其实是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其次,要理解父母的严格要求,严格要求体现的是父母对自己的殷切期望,要体谅他们在关爱方式上的不当,父母对我们的严格要求也是出于责任和对自己的关切之情;最后,要理解父母也有烦恼,知道他们也需要向子女倾诉,希望得到子女的安慰。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一切,我们还有什么话不能像父母说呢?又有什么想法不能和父母谈呢?

(2)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尊重自己的父母

尊重父母是与父母沟通的前提,也是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怎样做到尊重父母呢?(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从教材中找出答案)

尊重父母,就要尊重父母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与父母交谈时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和分寸;在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做出必要的让步和道歉;要尊重父母的个性,欣赏父母的优点。作为子女的我们,在与父母意见发生分歧时,不能采取回避、疏远、顶撞的态度。

(3)学会与父母沟通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与父母沟通仅有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的态度还是不够的,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阅读教材P11——12页正文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与父母沟通都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呢?

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①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等情况 ②虚心听取父母的批评建议

③主动和父母聊聊天 ④创造机会和父母开展一些活动

活动四:说一说: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大家在平常与父母沟通上一定有很多办法,不妨与大家交流一下。说说我的高招:

活动五:拓展阅读《成长不烦恼-专家支招》

(四)走进生活

当你处于下列情景中时,你会怎样做?

情景一:上学前,父母又不厌其烦的交代:路上注意安全,上课一定好好听讲

情景二:星期天自己想出去找同学玩,但父母却要求自己在家学习

情景三:放学回家见到父母心烦意乱情绪不佳

学生自由谈论一下自己的做法,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五)收获平台

让学生谈谈通过本课的学习,自己都有哪些收获,自己今后有何打算。

附: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

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

二、学会与父母沟通

1、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

2、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课堂检测

1、选选看:

(1)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是()

①正常的、自然的、但可以避免②父母对我们管教严格的结果

③不正常的、也可以避免④父母的关爱与子女渴望独立之间的误会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D.②④

(2)理解的途径是相互沟通,我们可以()

①经常与父母谈心,让父母了解自己的学习生活②有事多与父母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 ③做错了事主动检讨,向父母道歉④时时记住父母的良苦用心。发生矛盾时不闹独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D2、材料分析:

材料一:中央一台播放的公益广告中,有这样一幕:一个小孩看到了劳累了一天的妈妈下班回到家后,还给奶奶洗脚,说这样有益于身体健康。于是,他也偷偷打了一盆水,端到妈妈跟前,轻轻地说了句“妈妈,洗脚”。

材料二:学琴五年了,小芳恨透了钢琴和小提琴。她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尤其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早些休息”、“快练琴”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她的学习成绩了,她从心里讨厌她的父母。总之,小芳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你是怎样认识孝敬父母这一问题的?

参考答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应尽的;孝敬父母,就是要

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最重要的是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戴;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从小做起;孝敬父母,不是对父母的盲目顺从,与父母的错误要帮助他们改正。

(2)作为子女,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我们可以陪父母聊聊天,替父母做饭、洗衣服等

(3)你认为材料二中小芳的表现属于什么心理现象?其具体表现在哪里?

参考答案:小芳的表现属于逆反心理现象。具体表现在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不可。

(4)你认为小芳应该怎样与父母沟通?

参考答案:小方应该心平气和地与父母商量和沟通。站在父母的角度想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告

负,争取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拓展材料

与父母相处的十条建议

1、自己事情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

2、艰苦朴素少花钱,不与别人比吃穿

3、家务劳动帮着干,多为父母减负担

4、思想学习勤汇报,恳求父母多指点

5、探亲访友离家前,禀告父母莫挂牵

6、学会道歉学会笑,不去顶牛和撒欢

7、递杯茶水问声安,爸妈辛苦挂嘴边

8、养育之恩重如山,儿女责任记心间

9、衣食住行讲礼貌,尊老敬长想在先

10、大事小事不计较,学会宽容无事烦

课外作业

1、知识梳理比比看

根据本节所学知识,总结归纳重点知识并形成知识体系。

2、主动沟通我先行

回首自己十四、五年的成长历程,仔细体会父母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然后满怀感恩之心,写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信,悄悄放在父母床头,表达自己内心最诚挚的感受。

教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并通过讨论和交流的方法使学生学习到一些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都能有所收获,热爱父母之情进一步得到升华。但课上时间毕竟有限,在实际生活中还需要家长和学生一起把“子女与家长的沟通交流问题”处理好。

学会与父母沟通 教案 篇2

一、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离不开老师与家长的双向合作。既需要老师在学校的辛勤培育, 也需要家长在家督促教育, 只有这样, 孩子才能成人成才。因为家长看不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老师也看不到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尤其是农村学生家长思想观念的差异、客观条件的制约, 造成老师在与家长沟通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 家长往往不是对孩子采取不恰当的方法, 就是对学校和教师有意见。久而久之, 老师在与家长共同处理孩子的事情的时候, 家长往往会有过激的言行, 或是不恰当地处理方法。这时候作为教师, 就要有沉着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来应对。总结起来, 我的做法大体有以下几种, 与大家一起商榷。

二、应对的方法和策略

1. 了解情况

在我们所教育的孩子出现了问题的时候,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 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能处理的尽量自己处理。其次, 需要家长配合的, 先要对这个学生的家长进行了解, 从多个方面了解这个学生的家长的性格特点, 来采取有针对性的交流沟通。

(1) 直接向这个孩子询问其父母在家的各种情况, 包括其家庭的经济条件,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父母亲的工作状况等。

(2) 通过其他学生, 特别是同村的学生, 或者是住所相近的学生, 了解其家长与周围邻居之间的关系, 看一看这个家长是怎样与别人相处的。农村是比较注重邻里关系的, 如果这个家长与邻里之间的关系较好, 你能够很轻松地与其交流, 如果这位家长与邻里之间的关系比较糟糕, 那你就要好好好考虑一下, 与他沟通前先想好怎样做, 怎样说, 特别是不能说的话, 千万不能说, 以免闹得双方都不愉快。

(3) 在农村, 有的家长把教师这一职业看得比较重, 对于老师的职业道德要求的水平很高, 甚至对于教师的言行都有着不符合实际的期望。他们认为教师每做一件事情、每说一句话都应该是恰当的。一旦你的哪句话说错了, 他就会把你看得一文不值, 认为你不配给他的孩子做教师。对于这样的家长, 你在交流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要用十二分的心思去与他沟通。

(4) 农村学校, 本地的教师比较多, 许多孩子就是这些老教师的亲戚或邻居, 这时候你不妨向这些教师去打听一下, 这个孩子及其家长情况, 还可以向这个孩子以前的班主任去了解。总之, 在与孩子的家长沟通之前, 一定要先了解其家长的状况, 否则沟通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2. 重点突出

一个班里有几十个学生, 总会有个别孩子给老师出“难题”, 不让老师省心。他们有的是性格上的缺陷;有的是因为家庭的原因造成的行为怪异;还有的是学习上的困难生。作为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一定要主动地先去了解这些家长,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 不仅是为日后双方间的沟通做好铺垫, 也是一种间接了解学生情况的佳径。有时候, 更可以免除教师与学生间的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或者误会。在我班有一位男生, 脾气怪, 沉默寡言。不专心听讲, 惹是生非, 打架滋事, 我对他真的打心底里喜欢不起来, 可当让我了解到他的家庭并不和谐, 父母关系并不像表面那么好, 为此心情低落, 从而影响到了学习和在校的表现。了解之后, 我对他之前的一些行为一下子仿佛释然了。之后, 我试着与他的家长进行了联系, 说了他的优缺点, 以及今后他的发展, 之后又与这个男孩子做了经常性、有重点的谈话交流, 虽然他的性格特点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变, 可是与他相近的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进步。

3. 各个击破

对于那些学习上较差的学生, 我们不能用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 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 看到孩子的希望。只要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 他才会主动地与老师交流, 配合老师的工作。我班有一个女生叫赵朝阳, 家长在我接这个班的时候, 就告诉我, 孩子的身体从小就不太好, 学习上也有些困难。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只要身体好, 学习好坏无所谓。刚开始, 我就按家长的要求, 对孩子的身体方面很关心, 生活上也很照顾, 但是孩子在语文课上听讲认真, 作业也能按时完成, 各方面表现较好, 就是数学方面, 反应有点慢, 这时, 我及时和家长联系, 进行促膝交谈, 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 在家长的配合下, 学生的数学进步较快, 每次检测语数成绩都优秀, 家长非常高兴, 也非常感激。对于放任不管的家长, 尽量多报喜, 少报忧, 使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 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心理, 改变放任不管的态度。

学会与父母沟通 篇3

一、说服父母的方法

我们要说服父母,过于生硬直接不好,要适当运用一些技巧,比如类比法。将“类比”用在说服上,将较为简单的事理与复杂的事理作比较,从较为简单的事理证明或推论出与之有某些相似之处的复杂事理。这种方法,因其简明直观,往往一下子就能打动人心,使其信服。

假如你是一个六年级的学生,现在要说服父母让你去学跆拳道,经分析知道你的父母因为担心影响你的学习而不准备让你去参加这类课外活动。这时你可以这样举例来说服他们:“我的同班同学张明最近因为学了跆拳道,成绩反而上升了,其原因是现在的学习压力很大,学习跆拳道可以让心情放松,缓解压力。另外,六年级备考既费脑力又费体力,我也需要锻炼身体,给自己增加体能。如果您让我去学,我保证不会影响学习,并且争取提高模拟考试成绩。”

在这个谈话中,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你的父母感受到你对跆拳道的热爱之情,让他们为你的执着和热爱而感动。另外也要从父母的角度考虑一下,减少他们的担忧,尽量做到不影响学习,甚至要更加勤奋地学习。

二、与父母日常交流的方法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可以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多向父母“献殷勤”。献殷勤不仅仅是讨父母欢心的手段,也是维系家庭亲情的有效方法。它不是虚情假意的奉承,而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孝顺和敬重。

首先,我们要经常关心父母,真心地对他们嘘寒问暖。例如,每天早上出门,你可以跟他们说:“爸爸妈妈,我去上学了,我会照顾好自己,认真学习的,拜拜!”这表面说的是自己,事实上却是为时刻操心自己的父母分忧。当天气转凉的时候,记得对他们说:“爸爸妈妈,你们工作那么累,一定要注意身体哦,天气转凉了,记得添衣服!”这样的话会很贴心,很温暖。当父母生日或父亲节、母亲节时,一定要记得送上小礼物,并且真诚地送上节日问候:“爸爸妈妈,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养育之恩,让我可以每天都快快乐乐地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日子里,我祝你们身体健康,一切顺利!”这样的话虽然一年才说几次,却非常有感染力,而且是借着节日说出来的,不会让人感到很突兀。

三、 在父母间劝架的艺术

父母发生摩擦闹矛盾,甚至公开吵架时,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当然不可做旁观者,这时候,我们是充当中间人进行劝架的最合适人选。因为子女是父母感情的纽带,你说的话在他们心目中是很有分量的。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学设计 篇4

莱阳市冯格庄中心初级中学吕晓伟2013年7月6日 19:15浏览:5评论:0鲜花:0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

览:0

送花

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

(填写说明:文档内括号内的文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作者姓名 学科 主题单元名称 研究性学习名称 所需时间 【学习目标】

1、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学会解决与父母这间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

2、正确认识自己“逆反心理”,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吕晓伟

思想品德

学会父母沟通 1课时

年级

七年级

【情境】

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让爱驻我家》,请你观看女儿兰兰在小学毕业之前的四幅照片:

第一幅:兰兰周岁时生日party上的喜庆场面;

第二幅:兰兰依偎在妈妈怀抱里撒娇;

第三幅:兰兰愉快地同父母一起郊游;

第四幅:兰兰认真倾听父母的教悔。

你欣赏了歌曲,观看了照片,心里有什么感受?

升入初中以后,兰兰感到自己不再象以前那样能与父母融洽相处了,父母对她的言行看不惯,她对父母的管教听不进。为此,她感到十分苦恼。她在日记里写到:“爸爸妈妈,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和你们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虽然你们与我朝夕相处,但你们却根本不懂我的心,不了解我的需求,也不清楚我的困惑。你们对我总是斥责多于鼓励,要求多于倾听,大事小事总爱唠唠叨叨,我现在已经长大了,你们别管那么多,好吗?你们的苦恼的兰兰。”

你知道:兰兰为什么感到苦恼呢?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兰兰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呢?请你思考这个问题。

谁都希望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我们也都希望能和父母很好地沟通和交流。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和父母很好地交流呢?

【任务】

1、一组、二组讨论研究“兰兰为什么感到苦恼呢?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2、三组、四组讨论研究“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兰兰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呢?”

3、五组、六组、七组讨论研究“到底怎样才能和父母很好地交流呢?”

4、每个小组都参与讨论研究活动

3、活动

4、活动5。

【过程】 活动1:

活动1:“亲情体验”

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让爱驻我家》,请你观看女儿兰兰在小学毕业之前的四幅照片:

第一幅:兰兰周岁时生日party上的喜庆场面;

第二幅:兰兰依偎在妈妈怀抱里撒娇;

第三幅:兰兰愉快地同父母一起郊游;

第四幅:兰兰认真倾听父母的教悔。

你欣赏了歌曲,观看了照片,心里有什么感受?

(任务:各小组成员用心体会,用心感悟)

活动2:“共同探讨”

升入初中以后,兰兰感到自己不再象以前那样能与父母融洽相处了,父母对她的言行看不惯,她对父母的管教听不进。为此,她感到十分苦恼。她在日记里写到:“爸爸妈妈,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和你们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虽然你们与我朝夕相处,但你们却根本不懂我的心,不了解我的需求,也不清楚我的困惑。你们对我总是斥责多于鼓励,要求多于倾听,大事小事总爱唠唠叨叨,我现在已经长大了,你们别管那么多,好吗?你们的苦恼的兰兰。”

你知道:兰兰为什么感到苦恼呢?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兰兰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呢?请你思考这个问题。

谁都希望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我们也都希望能和父母很好地沟通和交流。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和父母很好地交流呢?

(各小组成员根据生活实际和亲身经历研究相关问题,共同总结出问题答案,以便展示交流。)活动3:“续编故事”

一天下午,兰兰放学回家,发现自己抽屉里的日记本有动过的痕迹,可家里又没有外人来过„„

兰兰可能会怎么做?请展开现象,续写故事。

在所续写的故事当中,哪一个最能代表自己的想法?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活动4:“实话实说”

在与父母的沟通中,最令你感到得意的是什么?最令你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你能从这件事当中吸取哪些教训?

引导学生明白:学会与父母沟通并不难。首先要学会理解父母,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能够换位思考。其次,要懂得尊重父母,不伤害父母的自尊心,尊重父母的个性,欣赏父母的优点。最后,要掌握与父母沟通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友情提示:

与父母沟通的小技巧

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知道了父母的脾气性格、兴趣爱好,与他们沟通时就有了预见性和主动性。

打开心扉,沟通起来无顾忌。要克服闭锁心理,主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心情、愿望和想法。

笑口常开,沟通起来无障碍。沟通的效果与心情关系很大。高高兴兴、和声细语地与父母商量问题,就不会轻易遭到反对。

耐心解释,沟通之中得理解。与父母发生矛盾,要耐心解释,让父母听得进去。即使父母不对,也要就事论事,不要迁怒于父母。

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当我们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不妨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了解他们的想法,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

求同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沟通不一定达成完全的统一,而要求同存异,这样,既保留了自己的一些意见,又尊重了父母的观点。

活动5:“一展身手”

各小组成员用心体会,用心感悟。活动2: 【评价】

(针对研究性学习的绩效、重要环节和成果进行评价的简要设计,只需要提出需要评价的内容、方法和工具等,不必细化。要体现全过程、多元化的评价思想。)

【资源】

学会交流沟通教案 篇5

1、感受表扬别人和受到别人表扬的快乐。

2、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幼儿判断是非的能力。

3、引导幼儿从劳动、学习、礼貌、卫生等方面对同伴进行评价。

活动准备

1、乐趣卡:和朋友友好相处

2、乐趣卡:正确的打招呼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小朋友,你得过小红花吗?得过几朵?为什么得了小红花?

2、乐趣卡:和朋友友好相处

通过乐趣卡游戏,知道怎样和小朋友友好相处。

二、展开

1、观察讲述,并作出判断。

(1)小朋友积极回答问题。

提问: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2)小朋友帮老师整理图书。

提问:小朋友是谁?她在做什么?图书摆放的整齐吗?

(3)小朋友见到老师有礼貌的问好。

(4)小朋友在进行午餐。

(5)小朋友在睡午觉。

(6)小朋友在玩玩具。

(7)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8)小朋友在擦桌子、扫地、摆放缸子。

2、谈话活动《夸夸他》

(1) 幼儿自由讨论,说说自己心中的好孩子。

(2) 教师引导幼儿用句式“我觉得某某表现的好,因为他……”对同伴进行评价。

3、乐趣卡:正确的打招呼

(1)早上从家里出发准备去幼儿园的时候。

(2)见到老师的时候。

(3)见到朋友的时候。

(4)和老师、朋友们分开的时候。

(5)早上刚起床的时候

(6)从幼儿园回到家里的时候。

(7)看见下班回家的爸爸妈妈的时候

(8)准备去睡觉的时候。

3、交流互动活动《说说我自己》。

三、结束

学会沟通心理活动课教案 篇6

徐亚军

【教学理念】

初中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使得他们在人际沟通方面不善于换位思考,更谈不上从对方的角度体察、理解对方的心情,从而严重影响与他人的交往。所以,提高中学生对人际沟通的认识,以及提高沟通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在班集体学习生活中,良好的沟通能拉近同学间的距离,因此它能促使同学们更加团结友爱,一起为班集体做出更大的贡献。【教学目标】

1.了解沟通的重要性;理解、掌握人际沟通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技巧。2.体验沟通的重要,激发同学间友爱之情,提高交往的主动性。【教学形式】

讲授、游戏活动、心理体验、讨论交流 【教学对象】

七年级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演示课件。

3.轻松柔和的背景音乐,以及活动结束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4.游戏中需要的纸条若干,A4纸48张。

5.事前收集初中生人际沟通方面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并整理应对的方法与技巧。

6.学生分组:全班分成6个8人小组,座位安排如下图:

黑板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请同学们站起来,我们一起先来做个小运动:伸出你的双手:1.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面;2.左手放回原位;3.右手掌放在左手掌上面;4.右手放回原位。请跟着节奏一起做,1、2、3、4„„(节奏越来越快)。大家加快点,就可以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鼓掌运动。好,让我们一起来鼓掌,一起进入今天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二、游戏引入,揭示主题

师:在开始今天的讲课之前,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传话游戏,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

师:那我们马上开始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

(一)传话游戏:悄悄告诉他(课件展示)1.游戏规则及过程:

(1)每组传一句话,每组的第一位同学上讲台来抽取一张纸条,上面有一句话,看完之后记住纸条上的话,回到自己的位置。(2)听到“开始”的指令后,各组的第一位同学悄悄地传给第二位同学,声音要小,不能让下一个人听见,每人只能说一遍,第二位传给第三位„„依次传下去,直到最后一位同学将自己听到的话写到黑板上。

(3)传话正确、速度快的小组为优胜小组。2.游戏总结

(1)提出问题:为什么一句话传来传去就变样了呢?

(2)学生回答:(没有认真听,没有记住内容;说话没说清楚等等)(3)教师总结:通过游戏可以看出,有时没认真听、理解的不一样或说得不清楚,很可能就会造成对方的误解,而我们应该要做到的是认真听、记住别人说话的内容、清楚地把话传给别人。因此在日常与同学们的交往中,沟通非常重要,它能减少同学间的误解,拉近同学间的距离。

(二)揭示主题

教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关于沟通的话题。(课件展示,出示课题:学会沟通,让心靠近)教师: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表达。它广泛存在于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在我们的班集体中,同学间的沟通也显得十分重要。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三、活动体验,归纳技巧(配合音乐)

(一)活动目标:在平时的沟通过程中,学生们经常使用单向的沟通方式,结果听者总是见仁见智,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执行,通常都会出现很大的差异。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们体验沟通的重要性,同时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真正的有效沟通必然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交流。而在班级中要想达成共识,同学间的沟通非常重要。

(二)活动流程:

1.让各小组的成员背对着坐着(其中一个小组正对着坐,作为对照组)。

2.给所有的学生每人发一张A4纸,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做,各小组成员活动期间不能互相交流与讨论,也不能看其他成员(对照组的成员可以交流,教师也可以给予指示,但尽量不要影响到其他组)。

3.老师引导学生将纸对折一下,在左下角撕去一个三角形,然后再对折一下,在右上角撕去一个三角形,然后再对折一下,再将手中所拿纸的左上角撕去,最后把纸打开。

4.各组成员展示他们最后的成果,比较背对着坐的五个小组的成员手上撕过后的纸的图案与对照组成员的有什么不同。(预期效果:背对着坐的五个小组的成员撕出来的纸的图案各式各样,基本不一致,而对照组成员的则相对一致。)

5.引导学生讨论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有关讨论如下:(1)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结果?

可能答案:每个同学对老师的指令理解不一样,比如对折的指令,有些同学可能会横着对折,有些同学则可能会竖着对折;又比如撕角的指令,要撕去一个多大的角,同学们的把握也不一样。因为活动过程中不允许互相交流,也不知道其他同学是怎样做的,所以只能自己觉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因此最后出来的结果各不相同。(2)为什么正对着坐的小组他们撕出来的图案是一样的呢? 可能答案:活动过程中,对照组的同学可以请示老师,然后组内讨论,统一撕纸的标准,比如对折的指令,统一横着折或竖着折。因为在撕纸的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所以小组成员可以统一和控制撕纸的方向、大小等因素,使结果最后达成一致。

6.教师总结:背对着坐的五个小组在活动过程中,所有的信息都是老师传达给小组成员,期间老师和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不存在交流,因而是单向沟通。在单向沟通的过程中最容易发生沟通的不足,产生误差。老师虽然说得很清楚,但小组成员未必都听到了;或者即使是听到了,但也未必是听懂了,所以呈现的结果会很不一致。而正对着坐的小组成员则相反,接收老师的指令后,他们有与老师交流,这即是双向的沟通,同时成员之间也进行了讨论,最后达成一致。

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集体活动中,沟通能使我们之间的误会减少,能使我们合作得更愉快,同时也能促使我们更加团结,朝着同一目标努力前进。

四、真情表白,升华主题

教师: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总是会碰到很多问题需要和别人沟通,但有些同学因

为不知道怎样更好的去和别人沟通而产生了很多不愉快。教师: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因为缺少沟通而产生的误会或不愉快呢?通过今天的

学习,你是否能运用美好的语言和行动勇敢地、主动地与对方沟通呢?

学生表达:(1)„„(2)„„(3)„„。

教师对学生们的回答做出反馈,同时介绍一些应对人际沟通方面常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方法或技巧。

五、结束语

学会与幼儿沟通心理 篇7

关键词:幼儿交流沟通

随着幼儿教育受重视程度的增加,更多地关注儿童的心理,与孩子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成为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话题。国务院2001年5月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强调:“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国家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儿童享有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健康咨询及不良心理矫正服务”;国务院国办发[2003]13号《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个体差异,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促进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

一、与幼儿进行心理沟通的原因

在教师与幼儿沟通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可以建立一种信任、尊重的关系,孩子能感受到老师对其的关注,有一种安全感、信赖感,感觉自己被重视、被接纳,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形成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这有助于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和其他小朋友的交往能力,同时也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师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孩子的需要,感受到孩子的情绪,能更快、更贴近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对孩子提供适宜的指导和帮助,更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确定对幼儿进行心理沟通的基础

与幼儿进行心理沟通的基础其实就是对孩子真诚的热爱,也就是幼儿教师只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信心、恒心,那么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就不会有隔阂。幼儿教师的目标就是教育好孩子。幼儿教师加深对幼儿的热爱和关怀,是幼儿教师教育好幼儿的根本。教师要将爱洒向每一个幼儿,善于发现每一个幼儿的优点,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鼓励。

三、如何与幼儿进行心理沟通

培养幼儿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孩子是每个家长和幼儿教师的奋斗目标,所以不再单纯地满足儿童的物质要求,与幼儿进行心理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和方法:

1.幼儿教师可以“蹲下来对视,坐下来交流”

作为幼儿教师,要更多地顾忌孩子的想法感受,让孩子对其产生信赖感,与孩子做朋友,蹲下来就是处于与孩子平等的地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事情。

2.正确看待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幼儿还缺乏道德意识,会提出一些许多无理要求或者哭闹等,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需要幼儿教师在陪伴的过程中去猜测他们的要求。幼儿教师要遵循自己的原则,不能对孩子迁就或不合理地满足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镇静、耐心、微笑地陪在孩子身边。

3.要注意和孩子沟通时的态度

和孩子讲话要比较慢、口齿清楚,声调温和亲切,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们理解自己的意思。如果幼儿教师是漫不经心的态度,可能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在以后的成长中也会消极地面对一切事物。所以作为孩子心灵成长敏感阶段的启蒙者,幼儿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态度。

4.幼儿教师要用赞扬教育的方法去教导儿童

幼儿教师要多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去教导孩子,尽量避免用消极、禁止性的语言。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引导积极的方法去解决,孩子就会很高兴地去做,对孩子的心理也不会造成什么负担。

5.与孩子做朋友,平等相处

成人总是喜欢用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儿童,这样容易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也会让孩子感到大人是在命令他们。孩子不喜欢命令,而是喜欢受人委托。幼儿阶段的孩子,总是觉得自己是“大人”了,成人叫他们做事,他们有一种被信任的满足感,感觉自己被重视了,会非常兴奋地抢着去做。

6.不要用刺激的方法教导孩子

孩子的心灵是非常脆弱敏感的,激励能促进孩子的自信,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之,如果对孩子进行打击,无意中的话会刺激孩子的内心,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容易产生消极的影响。

7.在游戏中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用儿童容易接受的方法与之交流,比如在讲故事的时候,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故事的情节对儿童进行提问,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判定事物的真善美;也可以让孩子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来完成与孩子的交流互动;做游戏的时候,幼儿教师应适时地提问与引导,同时把自己融入孩子之中间,更能贴切地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

8.互换心理角色去理解孩子

幼儿教师可以适时把自己变成孩子,与孩子打成一片,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的玩具遭到破坏时,或当孩子和别的小朋友闹别扭时,孩子会难过上好半天,有的老师可能就会不以为意或者就只会一味地和孩子说:“没关系的,要坚强点。”类似这样硬邦邦的安慰话语,孩子会觉得老师根本体会不到自己的难过,久而久之,孩子遇到困难时就不会和老师说,而是一个人憋在心里。如果教师用心地体会孩子,说:“我也很难过,我们一起来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件事情好吗?”相信这样的话,孩子是会很愿意和老师沟通的。

通过与幼儿的心理沟通,在了解幼儿内心世界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做好幼儿教育,与幼儿之间建立起彼此信任、彼此尊重的情感,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晓燕,《北京市优秀幼儿园情况如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孙慧,《兰州市军队幼儿园精神文化现状与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许萍,《国内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调查与分析》[N],《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学会与父母沟通 教案 篇8

学会沟通,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一、导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同事或朋友抱怨:这孩子不知怎么了,以前问到家里,跟我们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们都听烦了他还要说。但是慢慢长人了就像变了个人,回来不愿说话,把家当成了旅馆。有些父母更为孩子经常对自己顶撞、叛逆而头痛不已。北京市曾对3000多名小学生做过一项关于亲子关系情况的调查:6.62%的孩子惧怕父母,13.13%的孩子反感父母,19.22%的孩子对父母反应平淡,56.28%。的孩子极度反感或憎恨父母,4.75%的孩子喜欢自己的父母。我市一项调查也显示,当孩子心中有事,最愿意向谁倾诉时,父亲在7类人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上,只占5%。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它在警示我们:改善我们的亲子关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如何学会沟通,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的问题。

二、授课目的

1、让家长了解亲子关系不融洽的主要原因,并引以为戒。

2、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三、授课主要内容

今天,我们来讨论如何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讨论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亲子关系不融洽

父母亲与孩子本来是最亲密的关系,可以无话不说,没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但事实却不是如此。那么,为什么本来最亲密的亲子关系会变得紧张,甚至是剑拔弩张呢?我们觉得,可能主要来自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有些父母总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孩子,不顾孩子的感受。很多父母在与孩了相处的过程中,总是从自己的方面考虑,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观念上存在偏差,认为孩子是我生我养的,我管教他还不是天经地义的?他就得听我的。因而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不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而是以居高临下的教训口吻说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我 们产生畏惧或抵触,怎么可能愿与我们亲近沟通?二是我们总是以工作忙,家务多为借口,不愿与孩子进行交流。每当我们工作一天回到家里,觉得身心疲累,孩子兴趣勃勃的对我们讲述他的见闻时,你不由自主的很不耐烦的拒绝。一次。两次,孩子也就渐渐没了与我们交流的欲望。三是我们总一厢情愿的表达自己的爱意。有 时下一点小雨,非要逼着孩子带雨伞,孩子饭后不愿意吃水果,非吃不可,而且还要讲一大堆的道理。我们觉得孩子不理解父母的一片好意,孩了会认为爸爸妈妈一点不体谅自己的感受。亲子之间形成隔膜,而且越来越深。

第二方面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我们细心观察下会发现,大部分孩子上学前对父母特别崇拜依赖。上小学以后,就开始崇拜老师了,到了上高年级后,就既不崇拜父母,也不崇拜老师,却对朋友无比亲近。面对这样的变化,父母会感到困惑和失落。其实,父母对此不要焦急,这是孩子心理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孩子到了十二、三岁,就进入青春期。青春期被称之为家长与了女最艰苦、最难相处的阶段。这时,孩子自信甚至自负,有很强的独立意识,根本不把父母的意 见放在心上。许多情况下,做父母的不了解这些,认为是孩子不听话,便想多管教,结果常常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

第二方面是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过于单一。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对话时方便快捷,但因为面对的是自己的孩子,说起来也就不注意场合,不注意方式,这很容易给孩子带来唠叨的感觉,引起孩子的反感。有关专家曾对不同来源的沟通效果来做过研究,得出来的结论是:文字效果占7%,声调占38%,身体语言占55%。可见,语言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起作用。的确,孩子对來自父母的唠叨是极为厌烦和排斥的。但父母对孩子说得最多的话是:“你还不做作业?”“你看人家的孩子,学习不用大人操心,你总要大人管。”“你 真是无药医的了!”“你不快做作业我就告诉你老师。”“你不好好学习,别想我给你 买东西。”„„对父母这些话,孩子会有什么反应呢?在某所小学六年级一篇题为 “我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作文中,摘录出下面的孩子的心声:“餐桌上有鱼有肉,肚子里又饥又渴,爸妈又开始了餐桌训话”。“妈妈总怨我不重视考试,骂我写字姿势不对,训我计算马虎。在她眼中,我是一无是处的。”“愿爸妈脸上能有微笑,愿吃饭时大家都有个好心情。儿子我纵有千错万错,但也不想一天到晚听到的都是责骂。”

刚才,我们分析了亲子关系紧张的三个方面的原因。很关键的是父母对子女不理解,缺乏沟通或不善于沟通。这些是我们当父母的要引以为戒的。

(二)学会沟通,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融洽,可以使家庭和谐,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接受父母的教导,更健康、快乐地成长,避免产生家庭悲剧。所以我们作父母的,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建立融 洽的亲子关系。那么,父母子女沟通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可以遵循四个原则,掌握三个技巧。

先说说四个原则。一是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我们要明白,孩子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是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父母应像对待朋友一样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平时要枳极耐心的倾听孩子的想法,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他说得不正确,也不要急于打断、纠正,最好是等他说完,然后才加以引导。第二个原则是给孩子 一定的独立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平时误以为爱就是亲密无间,恨不得一天24 小时将孩子的一言一行掌握在自己的视力所及的范围内,这样就会使孩子失去行为的空间和心理的空间,逆反心理会增强。因此,留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自山活动的空间,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减少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笫三个原则是与孩子交流时,要采用艺术的表达方式。有这样一位妈妈,看见女儿在愁眉苦脸地读英语,知道她刚刚开始学,对英语还没有兴趣。于是便拿起一本书对女儿说:“这里有一个故事,你听听。”接着正经的朗读道:“老鼠妈妈带着一群小老鼠大步走过厨房地板。这吋忽然出现了一只猫。猫叫‘喵呜,喵呜’,老鼠妈妈也 回叫‘喵呜,喵呜’。猫被弄糊涂了,便转身走了。老鼠妈妈对小老鼠说:‘孩子看,我说得没错吧?我告诉过你们,多学一种语言总是有用的。’”女儿开始没反应,等听完便忍不住笑了起来。试想,如果妈妈直接对女儿说:“你要克服困难学好英语.不要愁眉苦脸的学。”效果会怎样呢?第四个原则是与孩子交流要明白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一个脸上长满青春痘的男孩在学校常被同学嘲笑,感到十分痛苦。当他向妈妈哭诉时,妈妈便安慰他说:“长青春痘算什么?只要你学习好,就没有人敢瞧不起你。”然而,这句被我们家长以为是鼓励和安慰的话,不仅没有解除孩子的痛苦,反而让他心里上又增添了新的压力——我的学习成绩要好,不然別人会更看不起我。其实,孩子这时更需要的是妈妈的一个拥抱和一句“没事的.青春痘很快会过去的”安慰。而这位妈妈不理解这一点,产生的效果当然就会适得其反了。

要和孩子很好地沟通,除了遵循上述四个原则,还要掌握几种技巧。一是别把饭桌当成训子的课堂。目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六大城市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调査。调杏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挨过父母的批评。父母的餐桌教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唠叨”,孩子坐在餐桌旁,为了显示对孩子 的关心,父母就开始问这问那,从学习、功课,到活动、交友,喋喋不休。另一种是“批评指责”,孩子一反驳,马上就吹胡子,瞪眼睛,甚至摔碗筷拍桌了。对此,很多学生都说很烦,吃饭也没了情绪。对于餐桌教子,家长一味单方面训斥和教导孩子,容易令孩子产生厌烦情绪,但由于不敢反驳,便将不满、厌烦情绪压抑起来,也会导致个性封闭,使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同时,这些负面情绪还会对孩 子的消化造成不良的影响,长此以往,很容易得胃病,甚至造成孩子厌食。那么,在饭桌上亲子间该谈些什么呢?首先,父母要真诚地与孩子站在同一个角度平等地 去探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谈谈国家大事、空气污染、河流排污整治、公 交线路调整、体育赛事、各地趣闻等。你会发现孩子有很多知识和想法,你可能会感到孩子很有兴趣与你沟通,吃饭的情绪很好。另外,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分享你在单位所遇到的挑战和困难,让孩子学习理解成人在工作时所付出的心血,这有助他 增长社会经验。有关专家提醒家长:别把饭桌当成第二课堂。吃饭就是吃饭,只有在轻松愉快、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吃饭才能有益健康。

二是要勇于向孩子道歉。有许多家长分明是自己做错了,只对孩了轻描淡写地说句:“我都是为你好。”或走过去拍拍孩子的肩膀说:“好了好了,这事就过去了。”根本就放不下面子向孩子说声“对不起”。这种现象是极不好的。大人让孩子做错了事要道歉,那么大人就应该以身作则。教导孩子不一定要对孩子说一大堆道理,如果父母做错事向孩子道歉了,孩子自然就会知道,以后他们做错事,就要向父母或被伤害的人道歉。那么应该怎样道歉呢?要注意年龄不同,方法也不同。对 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只要用手势、表情等,但对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就要向他们讲明白错误的原因,为什么错了。这其实也是一种间接地教育的方法。同时要注意道歉的态度,不能过于生硬,也不能轻描淡写。因为大一点的孩子都能感觉到父母的 态度是诚恳还是敷衍。比如父亲撞到女儿,父亲与其对女儿说“我不是故意的”,倒不如说“对不起,女儿,我撞伤了你”。父亲这时真诚地道歉比不真诚地辩解更能得到女儿的尊重。如果父母有错能真诚地向子女道歉,孩子会觉得父母尊贯自己,从而愿意与父母交流,保持亲密的亲子关系。

第三是要掌握与孩子谈心的技巧。和孩子谈心是一门学问,生硬的说教会让孩子摸不着头脑,太温和的劝导又会让孩子不当回事,甚至“顾左右而言他”。我们还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孩子任性和生气时,父母与孩子对着干,两代人之间往往会爆发场“战争”。当然,这“战争”往往以父母的“武力镇压”而告结束。这样的负面影响相当严重,往往两代人之间会难以沟通,以至于父母与孩子在一起,要么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要么是“井水不犯河水”,本应亨受的天伦之乐却被伤心、烦恼和愤怒所代替。那么怎样的谈心才能让亲子之间亲密无间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五方面去尝试,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一,要调整好谈话的心态。父母首先要把和孩子谈心当作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去做,而且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是在跟朋友谈心。只有这样,说话的语气、动作、神情、态度才能平和,才能让子女感到轻松,没有压力,使孩了畅所欲言。谈心时,还要容忍孩子的口没遮拦,有冒犯家长的地方,家长切不可表现出不满或进行指责,可以委婉地加以提醒。要知道,童言无忌,为人父母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孩子能敞开心扉和你谈心。如果父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孩子就会不但敢报喜,也敢报忧,甚至愿意把自己最秘密的内心活动告诉你。其二,要掌握谈心的火候。孩了毕竞是孩子,闹一些情绪是难免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发脾气时,适时把话题岔开,引导孩子想别的,说别的,(很开心的事或有兴趣的事)等孩子的脾气发完了,再与其谈心.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的。要知道孩子虽小,但心理愿望和成人大致相同,兴致勃勃时,需要有人 谈心以分享快乐,遇到困难时,更需要有人谈心以帮助他克服。其三,要找准谈心 的话题。谈心的内容以孩子感兴趣的人或事为主,比如今天看了什么,听了什么,学校里发生了什么,选择这些作为谈心的话题,既能让孩子有话可说,有心想谈,又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交谈,了解孩子真实的心理活动。其四,要选择好谈心的场所和时间。要尽可能选择较固定的、安静的场所与孩子谈心,这样能有效地集中孩子谈话时的注意力,并让孩子有安全感,放开胆子多说心里话。此外,要尽可能地利 用孩子休闲的时候对孩子进行谈心。但孩子认真学习或专心于某一项活动时,不要与他谈心,因为这时孩子对谈心往往会心不在焉,效果不好。其五,要注意谈心后 的跟踪观察。有的家长与孩子谈心后就放任不管,不注意谈心后的跟踪观察,就大人地降低了谈心的效果。我们与孩子谈心,人多数惜况下都是做了准备的,或是赞扬某个人或某种行为,让孩子效仿,或是批评某个人或某种行为,让孩子引以为戒,或是对某些人进行评价,让孩子了解做人处世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要知道,孩子受年龄、阅历的限制,他们的认识、分析、鉴别、判断等诸方面能力都很有限,而且不同的孩子,他们的性格、意志、品质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因此,经过谈心之后,孩子的表现会有不同,家长很有必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了解孩子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更好引导、规范孩子今后的言行,使谈心产生效果。父母和孩子的谈心不是一时一次的任务,而是家长一生一世的事情。随着孩子长大,亲子之间谈心的话题,谈心的方式、方法也会做调整。但家长有一种心理永远不要变,那就是永远要把孩子当朋友看待。这样,两代人的谈心才会更亲和、融洽。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讨论如何进行有效地沟通,使亲子间的关系更融洽的问题。我们讲了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的三种原因,提出建立融洽亲子关系的四个原则,三个技巧。希望各位家长努力实践,祝愿所有父母都与子女和睦相处,所有家庭都充满欢乐。

四、思考与实践

1、你与子女是亲密的朋友吗?有什么经验与教训?

与父母沟通作文 篇9

那是一个下午,我放学回家。因为过几天妈妈就生日了。我很快就做完功课,锁起门来,做我为妈妈准备的生日礼物。妈妈下班回来了,她发现我的门锁了,想看看我在做什么。就拿备份钥匙打开门,偷偷看了一眼,发现我不是在做作业,而是在做其他东西。她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我的东西丢进垃圾桶。然后很严厉地说:“快点做作业,不要玩。学习要好,才能上好初中,好高中!别一心想着玩!”她太不了解我了,我做什么,也不问清楚就把我的东西扔了。你知道我用了多少心血做成的布娃娃。

很明显,我和妈妈之间少了沟通,发生了误会。当妈妈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的时候,她也明白到沟通的重要性。大家慢慢沟通起来,所有的误会全部解开了,又恢复以前开心的时候。

写与父母沟通作文 篇10

一天,我拥有一个单独和父亲吃饭的机会。饭桌前的父亲,被昏暗的灯光映照的格外苍老:深深下垂的脑袋,两鬓显眼的花白头发和微驼的背。我不得不承认父亲老了,那个曾经潇洒和高大的父亲已一去不回了。

父亲显得兴奋,又向我娓娓讲述他在饭桌上永远的话题“酱油妙用”:你们现在真是幸福啊!我们小时候才叫苦了。我上学时,饭很便宜,但都是计划供应。为了省钱买书,常常不买菜,学校的酱油是免费的,于是就用酱油和饭吃……

这个故事我听了不下十遍。以前听过,总是不耐烦,毕竟那个“苦”时代离我实在太遥远了。自然地,便无法接受甚至排斥那个故事听起来的真实性,认为那不过是父亲变相的向我灌输他的思想而已。并且,我认为活在记忆中的人是最没出息的。因为如果人老是回头看,那么他向前的步伐自然会放慢,直到最后驻足停留在“从前”。所以以前每听到这些老掉牙的话,心里总不禁嘲讽一番。尽管嘴上不说,但那副怪异的表情加上不屑的眼神,却早已出卖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可那天我的脑海里满是那个步履稳健、意气风发的父亲;那个拿着糖果逗孩子的父亲;那个背着玩累了的女儿满村走的父亲;那个为他所爱的人撑起一片天的父亲。再想想如今眼前这位苍老的父亲,这位被岁月遗弃了的父亲,突然心里就很难受。似乎是我拿着刀子,在他脸上刻下了怎么也无法抹平的皱纹。

是啊,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嘲笑和鄙视呢?我的一切都是父亲给的——自由、思想、生命,无一例外!

于是,那天接下来的时间,就很耐心的听父亲又讲了我的童年糗事和成长记忆。渐渐成熟的我明白了父亲的无奈和孤立。“明智”了的父亲懂得了我的骄傲和立场。

看着父亲沉醉的模样,甚至可以说是幸福的表情,安静地听,跟着父亲的脚步一起走过那条用记忆铺成的鹅卵石小路。回到那个曾经紧拥在一起享受快乐的年代,一起感受那个把父亲奉为偶像的往事,感受那没有矛盾和争吵的岁月。是回忆,就这样拉近了父女俩日渐遥远的心。

于是我们选择了包容——一种最真诚的包容,用我们共同的回忆,进行了一次超越时空的沟通。其实,沟通很简单:不一定要言语,但一定要真心;不一定要说得有力,但一定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理解了,所以才包容。

包容了,所以才沟通。

父母与孩子沟通需要相互尊重 篇11

刘金生 父母如不懂得聆听孩子的感受 孩子就会拒绝沟通。

做父母的都渴望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渴望能时不时地和孩子说说心里话,但无数父母失望地发现,孩子心灵的大门似乎对他们紧紧地锁上了,他们怎么努力都打不开。

为什么会这样?一般是因为两个理由:

第一,父母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感受,而感受才是家庭沟通的核心;

第二,父母把自己摆在了“纠正孩子的问题”这样的角色上,而没有充分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其实常常是对父母糟糕的教育方式的反映。所以,当父母只想纠正孩子的错误时,其实是把本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到了孩子的身上。

因这两个原因,孩子不愿与父母说心里话,甚至彻底关闭沟通的大门,也就不难以理解了。

案例:

八岁男孩欲撞墙自杀

莫妙爱讲了这样一个例子:8岁的亮亮(化名)在广州某小学读3年级,上课时喜欢乱动、乱说话,并且对老师的提示和警告充耳不闻,最终被父母带到了心智源诊所,来看心理医生。

亮亮的爸爸说,亮亮一二年级时,他和太太对亮亮放任自流,很少管他。他认为这是导致儿子这些问题的原因。等亮亮上了三年级后,他屡屡在家长会上遭到老师的警告,于是开始对儿子实施严格管理。白天,他会接送儿子上下学,晚上,他会陪着儿子把作业做完。

但是,这些严格的办法显然没收到什么效果,亮亮在学校的表现反而越来越糟糕,在爸爸面前,亮亮很听话,但到了学校,他还是老样子,喜欢乱**说话并且仍然对老师的警告不理不睬。

莫妙爱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她对亮亮的父母解释说,他们的教育方式太简单了,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他们要求亮亮无条件地听话,把他的生活限制在学校和家的“两点一线”的范围内,但这违背了孩子的天性,他势必会反抗。在家中,他不敢反抗,于是,他把没有实现的反抗带到了学校。

“如果你们希望孩子能在学校表现好一点,你们就该少管他一些,给他充分的独立空间。”莫妙爱说,她还给他们提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然而,一个多月过去后,亮亮的问题依然没有明显改善。对此,亮亮的父母承认,是他们的问题,他们实际上接受不了莫医生的建议。亮亮的爸爸说:“从道理上,我们相信你的建议很有道理,但要少管他,我们做不到,我们一看到他,就忍不住要管他。”

不仅如此,亮亮对父母的态度也没发生什么改变,相反他反而越来越不愿意对父母说心里话了。因为,他在心理医生这里找到了被理解的感觉,并由此大发感慨说:“他们从来都不理解我,他们能做到你的十分之一我就很满意了。”

但一起危机事件迅速改变了局面。

那一天,亮亮的爸爸去学校开了家长会。和往常一样,老师对他说了亮亮的很多问题。回到家里,亮亮的爸爸把老师的这些话原封不动地转告给儿子。本来,他还想好好斥责儿子一番,但斥责的话还没说出口,亮亮突然一头向墙上撞去。

亮亮的爸爸大吃一惊,情急之下,用身体挡住了儿子。虽然亮亮只有8岁,但亮亮的爸爸仍被撞得生疼。

“亮亮,你怎么了,想到什么了,干吗要这样做?”这时,亮亮的爸爸只有担忧和心疼,责备的话一句都没有了。但不管他怎样安抚儿子,套儿子的话,亮亮就是一句话都不说,表情非常倔强。

亮亮的妈妈也做了儿子很久的思想工作,一样也没有让儿子说出心里话来。只有在心智源的咨询室,他才对莫医生敞开了心扉。

莫医生问亮亮:“听你爸爸说,你不想活了?” 亮亮不吭声。

莫医生再问:“为什么要撞墙?你当时是什么感觉?”

亮亮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才愤怒地说:“我不喜欢他们老说我。” 莫医生再问:“因为不喜欢爸爸说你,你就想到了自杀?”

亮亮回答说:“是!让我最生气的是,他们为什么老当着我竞争对手的面说我,他们知不知道,他们每次这样做,我都想死!”

“竞争对手?谁是你的竞争对手?”莫医生问。“我表哥!”亮亮回答。

原来,亮亮有一个大他1岁的表哥,不仅懂礼貌,而且成绩又好,所以被亮亮的父母引为模范,经常拿他和亮亮做比较,说亮亮在哪些方面不如表哥。亮亮撞墙的那一天,表哥正好在他家。

父亲喜欢指责他,他喜欢指责同学

莫医生将亮亮的话转告给亮亮的爸爸,他非常惊讶地说,亮亮的表哥当时的确在旁边,“但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小孩子哪里有那么强的自尊?”

亮亮的爸爸的这句话,反映了无数父母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我们国家的人特别讲面子,但大家普遍认为,只有大人的面子才重要,才应该给予尊重,至于小孩子,给不给面子是不重要的。相反,无数父母还会认为,应该少夸奖多批评,这样对孩子才更好。

其实,孩子的自尊感起码和大人一样强,但因调整能力更差一些,所以一旦被伤面子,受伤的感觉会更重,亮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亮亮的父母一直都没注意尊重儿子的感受。莫医生说:“这是无数家庭的通病。” 譬如,一次下大雨,亮亮看到一只被雨水浇透的流浪猫,很怜惜它,就把带回了家。他妈妈看到儿子带回了一只脏猫,非常生气,没和儿子商量,就和丈夫一起把这只猫赶了出去。亮亮没有抗争,只是默默哭了两个小时。后来的一个多星期内,他没有和父母主动说过一句话。这件事已过去好久,但在咨询室中回忆起来后,亮亮又哭了起来。

亮亮哭的时候,莫医生问道:“你有什么感受?”

亮亮哽咽着说:“我,我很难过。我是一个人,却,却连一只猫都救不了。” “为什么不把这种感受告诉爸爸妈妈?”莫医生问。

“我敢和他们说吗?”亮亮又愤怒起来,“他们什么时候听过我的感受?” 对此,亮亮的妈妈说,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很容易过敏,家里不能养猫狗等有皮毛的宠物。

“你们这样做,有没有想过,孩子会有什么感受?”莫医生说。接下来,她和亮亮的妈妈做了一个角色互换的游戏,她演亮亮的妈妈,让亮亮的妈妈演亮亮。结果,当小猫被赶出去后,亮亮的妈妈和亮亮一样,哭了,她第一次深刻地体验到,她当时的做法对儿子的伤害有多大。

用同样的办法,莫医生也让亮亮的爸爸感受到,他当着外甥的面数落儿子,儿子是何等难过。在咨询室里,这个经历过无数风浪的汉子流下了泪水,这是他多年来第一次流泪。

这一次咨询深深地震动了亮亮父母的心,之后,他们改变了对儿子的教育方式,亮亮的爸爸不再像以前那样监视儿子的一举一动,一发现不对就加以斥责。亮亮的妈妈也不再轻易把儿子的“丑事”当成和朋友们聊天的谈资。他们开始懂得聆听儿子的感受,并将儿子当成大人一样给予尊重。

他们的改变很快带来了效果,亮亮在学校的小动作越来越少,不再乱**说话,并 3 得到了老师越来越多的表扬。

同时,莫医生也和亮亮一起探讨了新的学习方式,亮亮的学习成绩也很快得以改善。此外,亮亮和同学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原来,尽管很讨厌父母动不动就指责自己,但亮亮却把父母的这一套带到了学校,他动不动就挑同学的刺,还经常向老师打小报告。结果,他在同学中日益受到孤立。但等父母改变了对他的教育方式,不再轻易就指责他时,他也变得对同学越来越宽容,也学会了聆听同学的感受,结果他越来越能融入同学的各种小团队中。这一点极为重要,实际上很多孩子厌学,不是因为不爱学习,而是因为在学校被严重孤立,这让他们觉得学校里没有温暖,他们不愿意在学校待着。

父母是问题的参与者,而非纠正者

莫医生说,亮亮很幸运,因为父母和他的沟通虽然很有问题,但他们愿意承认错误,并及时改变错误。

她说:“好的父母,不是只做正确的事的父母,而是愿意承认错误并改变错误的父母。在这一点上,亮亮的父母堪称模范。”

上一篇:毕业生实习报告要求下一篇:关于路政管理行政审批工作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