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共12篇)
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 篇1
信息化时代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如果能够将其运用到质检机构的业务管理中并大力提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的话, 质检机构将会实现日常业务的自动化和网络化处理, 能够让每一项业务都实现标准化管理, 从而让业务管理更加标准化和便捷化。质检业务机构全面实现信息化, 能够确保每一项业务进行权限管理, 进一步增强业务管理的安全化、可靠性, 并能够让数据更加公正安全。
一、信息化的社会背景
计算机和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及,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密切, 距离的隔阂正在日渐消逝。因为网络的出现, 地球正在发展成一个地球村。也正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存在, 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越来越轻松, 几个办公软件的操作让原来繁琐复杂的办公室工作轻松、精确、快速完成;一个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 让原本混乱难以理清头绪的人事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一个高端业务信息系统的运用, 让企业内所有的客户资源都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在系统中可以随时查询和使用。在此背景下, 如果仍然安于现状, 不理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那么必然会因为工作效率的下降和竞争力的降低而被行业所淘汰。质检机构虽然是事业单位, 但是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 事业单位要紧跟时代潮流, 实现信息化的变革, 以探求更好的发展。
二、质检机构业务管理信息化现状
目前, 我国的质检机构也在积极适应信息化的时代潮流,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业务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变革, 并逐渐实现了业务管理各个环节的信息化。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 现在质检机构的业务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不利于其进行信息化的变革。目前, 我国质检机构业务管理的信息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质检机构业务管理信息化有地区差异
现在我国东部相对发达地区的业务管理就已经实现了相对全面的信息化, 而且其信息化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东部地区有些县级质检机构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业务管理。但是西部地区的质检机构的业务管理信息化却发展比较缓慢, 某些省级、自治区级别的机构甚至都没有设置一个专门的业务管理网络。西部很多地区的质检机构仍然停留在信息单机管理的阶段, 现在很多客户、企业和消费者都希望能够从网络上获取相关信息, 这在西部地区的质检机构却很难实现, 由此可见已经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二) 业务管理仍然没有实现精细化和标准化
业务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质检机构业务管理的精细化和标准化, 从而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例如, 将所有业务的基本信息都进行细致分类以录入系统, 包括样本的名称、主要联系人、检验的时间、规格型号、检验类别、具体的检验室、委托单位名称、商标、规格型号等等, 还要确保每一份检验报告能够在信息录入后自动生成等。系统中还应该包括意向计划的详细信息, 诸如计划下达和完成的时间、计划来源以及计划员等。完善所有的环节以确保可以进行动态的管理。但是目前, 质检机构的业务管理仍然处于初级管理阶段, 无法做到对每一个细节的完善。
(三) 质检机构业务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比较低
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到质检机构的业务管理水平。但是综观目前我国质检机构的业务人员可以发现, 虽然部分质检机构刚刚纳入了新鲜的血液, 拥有高水平的计算机操控者, 可以对信息化的业务进行有效管理。但是有些质检机构仍然存在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问题。这就出现虽然质检机构已经建立一套完备的信息化业务管理系统, 但是因为操作人员的不专业而频频出现差错的问题。
三、质检机构业务管理信息化对策
本研究认为, 要真正实现质检机构业务管理的信息化, 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 加强信息化的推广, 提升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
质检机构业务管理要实现全面的信息化, 首先应该对这项技术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 尤其是对对于西部偏远地区的质检机构。首先, 加强东西部质检机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让西部落后地区的质检机构能够到东部进行学习, 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 从而能够主动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其次, 要加大信息化宣传, 让西部地区的质检机构的领导者能够认识到时代发展的潮流, 从而紧跟信息化的步伐, 积极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工作人员信息化水平
对于正在推动业务管理信息化的质检机构而言, 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首先, 要从外面引进具有高水平的信息化系统操作能力的质检工作人员, 对本机构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改进和准确科学的操控;其次要对原有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信息化专业素质的培训, 让他们在工作之余能够多“充电”, 多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从而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 能够熟练操作业务管理的信息系统, 不至于频频出现差错。
(三) 深入提升信息化水平, 实现业务管理的标准化
已经建立信息化业务管理系统的质检机构也应该毫不松懈, 在已有的基础上深入提升信息化水平, 争取达到管理的精细化和标准化。工作人员应该坚持对业务进行标准化录入、标准化编号、使用标准化的名称、按照统一的日期规范和标准编号规范进行录入等等。标准化管理的工作量比较重, 一开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但一旦形成规范, 将会给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四、结语
目前很多质检机构虽然都已经实现了业务管理的信息化, 但是信息化水平仍然参差不齐, 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需要质检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讨, 寻求有利的物质和外部条件, 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 如今人类正在迈入信息化时代。无论是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 此种背景下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都在寻求信息化的变革, 质检机构也不例外。本文主要以质检机构的业务管理为对象, 对当前质检机构业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进而寻求能够促进质检机构业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质检机构
参考文献
[1]李权, 苏荣福.浅析产品质量检验所信息工作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思路[J].中国标准导报, 2012 (01) .
[2]李权, 苏荣福.产品质量检验所信息工作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08) .
[3]范志华, 钟文才.关于提高质检部门工作有效性的探讨[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07 (04) .
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 篇2
毕业院校:2006.09-2009.07 北京人文大学 学历:大专
所学专业一:法律 所学专业二:计算机网络
受教育培训经历:2008.09-2009.07 北大青鸟昌平校区
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工程师证书 信息系统专家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合格证书
应聘职位:网络工程师:网络/系统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类: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北京腾飞集团网络搭建 起止年月:2008-12 ~ 2009-01
工作描述:
1.整个布线系统采用星型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方面对ip的地址进行划分,设配选用cisco的交换机和路由器,整个网络为了方便管理和设备的冗余性用到了三层交换机的配置、vlan、地址转换(nat)、热备份路由(hsrp)、生成树协议(vtp)等。
2.用windows2003 server来实现集团总部与分公司的根域、子域以及林域之间的整体管理结构。并搭建公司的ftp、dns、dhcp、web、isa的服务器。
3.配置exchange server 2003实现公司内外网的邮件通信。
4.配置isa server 2004作为公司的网络防火墙,在一定程度程度上保证公司的网络安全。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网络方面:熟练掌握了ospf七层对tcp/ip协议有深刻的了解,对网络二层和三层设配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cisco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与日常的维护。对三层交换机也有很熟练的掌握包括交换机上vlan vtp stp的配置与维护等,能够熟练的在路由器上配置单臂路由、rip、ospf、ppp、nat、vpn、hsrp、acl访问控制列表等协议的配置与维护等。
系统方面:掌握windows server2003 的dhcp、dns、web、vpn服务搭建等服务器的搭建及维护。能够熟练搭建linux系统下各种网络服务dns、sendmail、dhcp、apache、ftp、nfs、samba、lamp。
网站方面:会搭建asp+access,asp+sqlserver,asp+mysql,等动态网站,会用photoshop、flash
安全方面: 熟悉window系统安全,掌握microsoft isa server防火墙的在企业中搭建、维护与管理;掌握企业计算机病毒的防护和手动清除病毒与木马的能力;熟知的网络攻击的原理,网站漏洞扫描技术。
数据库:熟悉microsoft sql server2003数据库的管理。
邮件:熟悉exchange 2003邮件系统的安装、管理。
网络管理工具:能使用网络管理工具whatsup gold、vnc、pcanywhere,sniffer对局域网和广域网进行排错和远程管理
自我评价: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具有优秀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在学习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己具备了相当的实践操作能力,可独立学习和工作。
浅议教学档案管理信息网络化 篇3
【关键词】 教学档案管理 信息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7-086-01
一、信息网络化管理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外(如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一些大学科研单位和大型建设公司开发专家系统(如工程决策专家系统、项目评价诊断专家系统、项目实施控制专家系统、合同管理专家系统、索赔专家系统等),可替代专家们智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也可用作教学,便于学习,增长才干。目前国内的信息管理软件不但功能单一,而且应用较复杂、繁琐,所以国内的同类系统还应吸取国外同类软件的优点,进一步提高其层次感。
二、教学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构建原则
1.安全性
网络运行安全可靠是整个网络建设的基础。在网络设计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选用高可靠性的设备,在关键部位采用冗余备份设计,避免单点故障,保证系统长期、可靠、稳定的运行。
(2)采用优秀的管理软件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故障。
(3)采用可靠的备份系统(磁带或可读写光驱),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4)对不同的用户设置相应的操作权限。
网络要具有较高的安全保密机制,保证数据完整可靠,不被非法读取或更改,能对关键数据提供多重保护。对网络病毒的传播要提供防范措施,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访问控制列表、子网隔离和“防火墙”等安全控制措施,保证网络安全运行,拒绝未经授权的访问。
2.通用性
网络所采用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网络协议等均是国内外厂商都支持的国际标准协议。网络选用的协议和设备均符合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将不同应用环境和不同的网络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信息的互通和应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3.先进性
网络可采用国际先进的J2EE(JAVA2EnterpriseEdition)技术,保证开发软件的平台与使用软件的平台能适应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具备跨平台性和可移植性。
4.扩展性
网络所采用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网络协议等符合开放系统的标准,并能够与其他系统实现互联。在总体设计中,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使系统易于扩充,使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易于进行组合调整。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即在外界环境改变时,网络可以不作修改或仅作少量设置修改就能在新环境下运行。
5.可维护性
整个网络运行稳定、易于维护。网络的执行文件与数据文件分离,网络能检测文件系统的完备性,并提供数据库文件备份及恢复的功能模块。
6.经济性
由于网络是一个通用的集成系统信息平台,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投入,具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能够在完成系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用最少的投资办好最多的事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各部门已有的各种软、硬件资源,在本网络中得到充分利用,以保护原有投资。
三、教学档案信息网络化安全设计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分层次的拓扑结构,因此网络的安全防护也需采用分层次的拓扑防护措施,即一个完整的网络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应该覆盖网络的各个层次,并且与安全管理紧密结合。基于上述思想,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满足因特网的分级管理需求
根据Internet网络规模大、用户众多的特点,对Internet/Intranet信息安全实施分级管理的解决方案,将它的控制点分为三级实施安全管理,第一级:中心级(校级)网络,第二级:部门级,第三级:终端/个人用户级。
2.代价平衡的原则
对任一网络,绝对安全难以达到。对一个网络进行实际研究(包括任务、性能、结构、可靠性、可维护性等),并对网络面临的威胁及可能承担的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然后制定规范和措施,确定本系统的安全策略。
3.整体性原则
一个计算机网络,包括个人、设备、软件、数据等,这些环节在网络中的地位、影响和作用,也只有从系统综合整体的角度去看待、分析,才能取得有效、可行的措施。计算机网络安全应遵循整体安全性原则,根据规定的安全策略制定出合理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4.可用性原则
安全措施需要人为去完成,如果措施过于复杂,对人的要求过高,本身就降低了安全性,如密匙管理就有类似的问题。其次,措施的采用不能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不采用或少采用极大地降低运行速度的密码算法。
5.分步实施原则
论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 篇4
1 档案工作的特点是实现档案网络化管理的基本条件
档案工作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的管理工作,档案工作中的时间管理及情感管理是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管理方式,也是档案网络化管理的必备条件。
档案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总是作为一个个体在生存环境中求发展。因此,社会信息化的需要是档案管理工作环节增减的唯一依据。
档案工作传统的划分方法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在信息量骤增的现代,对档案原始信息的处理,仅凭这些工作环节是无法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要。因此,对于档案资料的检索和编研工作,对于档案资料的分析和交流加工工作就应运而生,成为信息化社会档案管理中的重要工作环节。但是,单纯地由档案部门的专职工作者的“手工作业”进行此项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档案形成于社会活动中,来源于基本单位和个人。如果把形成档案单位中的熟悉业务、专业知识强的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业务指导,使他们成为能对其所在单位形成的档案信息进行一定程度工作的兼职档案员,对于档案利用上的准确率、齐全率及有效率将得到可靠保证。
开发利用档案信息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归宿。信息化社会使人们对于所需的信息在数量、内容、形式及系统性、检索速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分散性管理已难以满足人们更快、更直接、更全面的获取最真实、最有效地信息需要。例如,各单位的搭建档案中,房屋建设档案的原始资料、图纸,按照国家规定,应该归入城建档案馆,这就造成了各搭建部门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如果进行档案网络化管理,此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在网络化的基础上,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了档案信息资料的系统分析、加工和开发的利用方式、档案信息反馈的服务方式。档案信息资料的分析、加工、开发利用包括各种方式的复制及目录、索引、参考资料、汇编等二、三次文献。它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需要而不断改变,在原始信息的基础上,提炼出满足用户最大的需求信息,从而节约了用户时间,提高使用效率,使处于静态的原始信息活起来。相对于这种“动态”的利用方式,建立了反馈服务,对其实行监督控制,最大限度的实现服务目的性。反馈服务方式是在网络化中形成的双向信息流,从里到外,从外到内,用准确的反馈服务检验信息开发利用,并对信息开发利用的未来活动进行分析、研究、调整、提高以达到科学使用信息的最佳效果。
2 社会信息化的外部环境促使并要求实现档案网络化
网络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象征。在信息化社会中,档案工作的发展受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技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社会信息化向更深层析迈进。联机检索、电子邮件、信息高速公路等现代化网络系统的使用,使得信息的时空距离缩短,越来越多的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之中。
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普及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于1988年1月1日的实施。接近了档案与社会的距离,使其公众档案意识有了很大进步,改变了档案“重藏轻用”的观念,明确了档案资料的社会意义,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信息化的趋势越来越促使档案工作者具有一种时代感,紧迫感和责任感,需以自身的努力迎接挑战。信息网络时代能够改变这一现状。打开计算机,网上浏览一圈,就知天下事。这是信息网络时代的突出特点。人们在小小的电脑前,可以快捷、准确、高效,远距离地实现自己的愿望,真是方便又明了。这就是信息网络时代对档案利用者带来的优越,也是档案工作的一种变革,更是一种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网络的连通,档案工作者只有随时代的发展而提高自己,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用档,才能准确、高效地为利用者服务,才能让档案信息体现出真正的有效价值。
现代化的发展关键是人。网络化的实现需要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的科研人才;需要熟练操作现代化设备的技术人员,需要组织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管理人才。档案工作本身也既是一项网络化的工作。它涉及众多科学领域,对档案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应该有以下几点:
①了解并熟练掌握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具有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的操作能力;
③了解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现在的大形势下,档案工作者需要具备求真意识、创新意识、批判意识、未来意识和群体意识。这五种意识使他们拥有一份平稳的心态,平静纵观社会变革,随时顺应时代潮流。理解自身工作的内涵,自觉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学习不是一段时间的培训或一个阶段的大学毕业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终身制的教育,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教育。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篇5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已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紧密联系起来。而网络技术本身在各个领域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虽然说为人类的发展带来高效性,但是在对计算机网络信息依赖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其中所呈现出的安全问题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威胁也在不断增大。本篇文章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在我国当前计算机技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社会变革还是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实际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推动,在这一状态下,人们的传统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模式都发生了转变,同时,计算机网络与人们生活紧密性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其信息安全问题所带来的安全威胁也在不断的增大。而所谓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际就是针对互联网所采取的管理技术措施,通过相应的措施,来使得网络环境之内的数据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下文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现状
网络安全实际上就是和计算机科学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安全防护工作,其涉及到的方面不仅仅是软件、系统上的防护,还有计算机硬件上的数据保护工作,利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使得这部分环节不会受到任何破坏、信息泄露、更改、运行异常、网络中断等现象发生。但是,由于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之间所呈现出的复杂性、关联性较高,要想真正的使得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有所保障,就必须要通过极为完善的措施来进行防护。
二、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由于网络系统的脆弱性,目前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面临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三类:信息泄露、拒绝服务、信息破坏。目前,人们也开始重视来自网络内部的安全威胁。随着Internet的发展,现代黑客则从以系统为主的攻击转变到以网络为主的攻击,已知黑客攻击手段多达500余种。
(二)除系统外,存在于网络外部的问题。计算机网络本身所存在的一个主要特性就在于,其自身的公开性、自由性、国际性,而也正是在这方面的影响之下,会导致计算机网络遭受到外部的攻击。首先,黑客入侵以及攻击,黑客本身作为一群掌握着尖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其本身对于整个互联网了如指掌,如此以来,当黑客抱有不法目的的情况下,就极有可能会对于计算机网络造成威胁。其次,在计算机的病毒侵害方面,计算机本身所涉及到的病毒,所存在的一大特性,就是依托于较高自由性的网络,疯狂的进行病毒散播,其蔓延速度极为迅速,这方面是对于计算机信息安全威胁最大的一个饭不方面。最后,还有间谍软件的威胁,间谍软件主要是通过某些正常程序的掩饰,让用户误以为这是自己所常用的软件,当用户在运行间谍软件后,其软件能够迅速的对于用户网络信息进行存储、传输,是同时还可以对用户操作、输入字符进行监控,甚至能够随意对计算机当前的设置进行修改,极大的.威胁到了用户信息安全以及计算机的运行稳定性。
(三)网络系统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起步,远远落后于欧美过程中,现如今,所呈现出的基础都还较为薄弱,并且信息安全的管理体制也并不完善,还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阶段,这也是我国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时常暴露出“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首先,网络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本身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对于网络系统安全进行严格的过滤。其次,部分工作人员抱着不法的目的故意泄露安全信息。这主要是由于灰色产业链下,一直都有着利益的来往,部分工作人员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私自将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库等方面的重要信息贩卖给他人,这也就直接导致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
三、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
(一)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加大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培养体系。一是建立并完善以高等学历教育为主,以中等职业教育和各科认证培训为辅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开设网络安全专业。暂时不具备条件的院校可以有选择地开设网络安全类课程,开设网络安全基础与防火墙、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加密与PKI技术等选修课,举办网络安全专题讲座,结合培训、认证机制,引进网络安全职业资格认证(如NCSE、CISP、CIW)等多种途径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我国网络系统安全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强化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信部发布了《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举措,同时,要求强化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从信息系统的信息保障技术层面来说,可以分为应用环境、应用区域边界、网络和电信传输、安全管理中心以及密码管理中心。在技术保障体系下,首先要建立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建立国家重要的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和密码管理中心;建立国家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中心;建立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设施;在国家执法部门建立高技术刑事侦察队伍,提高对高技术犯罪的预防和侦破能力;建立国家信息安全认证认可机构。
(三)制定调整网络信息安全关系的基本法。我国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等等。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制定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要求,注重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由此可见,我国也应逐步建立安全制度、安全标准、安全策略、安全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措施,进行全面系统的立法;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创新管理方法,与时俱进地推进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人们生活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紧密性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果说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不当,导致数据遗失、泄露问题,那么所带来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除了相关部门需要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进行防护措施建立和管理持续完善以外,广大群众也应当要自觉的树立起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保护意识,做好相关的个人防护工作,避免遭受严重损失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千一男,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对策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9期
[2]魏建兵,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的研究与探讨[J]硅谷,2022期
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 篇6
1、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
医院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简称HIS系统,该系统中医院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医院的各部门为分支,其中这些部门包括病区、药房、药库、出入院处、功能检验科以及财务科,各部门都有自己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它们之间又互相进行相关信息的共享,方便对患者进行诊治以及治后的处理措施。
2、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
在明确了医院信息系统的组成部门、HIS业务过程以及用户的需求分析后,应当确定该系统开发的目的。了解医院信息系统的具体情况,能够通过较小的代价较快的构造一个系统的架构,这种方法我们通常称为模块化,它能够快速的明确用户的需求以及开发人员的开发目的,通过对开发方法的适当使用,对系统的模型进行一个持续的精化和细化过程。因此模块化设计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关键。
3、模块化设计的具体要求
为了保证建立的系统是统一并且完善的,在对HIS系统设计时,对于设计的基础-----模块化设计提出了一些要求,首先在设计的时候需要积累一定的资料,包括所有下级子程序的功能、调用的出入口的说明性文件,规定在设计中变量的可变动范围,对数据库的设计结构和实际用途的文件以及必要的注释进行适当的说明;其次,在模块的界面上,要保证菜单在模块的上部,而标题、版本以及开发者应当显示在屏幕中间位置,合理安排菜单的结构,层次一般不超过三层。除此之外还要包括参数输入、信息查询以及其他的必要功能的设计。
4、医院网络系统的设计
明确了医院各部门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后,应当对选择的网络系统设计做详细介绍,以便能够与具体的情况进行结合,使系统合理并且发挥更大的作用。
4.1主干网设计
Database是HIS系统的核心,传输协议多使用TCP/IP、HTTP,并且采用多层的管理信息系统。
相较于别的计算机网络,医院的网络特点是有较高的专业化、较高的性能、数据庞大、图片和多媒体占有较大的比例,传输要求高。基于上述的特点,我们通常对于主干网的技术选择很慎重。现代的网络技术通常有基于帧交换和基于信元交换两种网络技术。由于基于信元交换的网络无法确保使用者的利益,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多以基于帧交换的网络系统,这样用户可以对现有的应用程序进行合理保留,方便升级。基于帧交换的网络中,千兆位以太网有时候会以其他的以太网标准为准进行合理借鉴,构造不同的宽带结构来满足不同的数据需求。根据每个医院各自的发展情况以及需要,通常情况下在设计网络时选择千兆以太网的技术保证系统的先进、高效以及可靠。
4.2网络的规划
基于上述所选的网络系统是交换式的结构,而VLAN在其中占有极其核心的作用,因此,VLAN的设置十分关键。它的划分依据很多,主要有交换机的端口、第三层协议的类型和网络的地质、多址广播的方式以及策略等。下面我们以某医院所采用的基于交换机端口的方法来进行说明。这种方法实在同一个IP的虚拟网中对不同位置的端口进行设置,以此来解决部门机器和IP子网的合理分配问题,极大的促进了网络的管理与维护。
5、设计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设计时应当明确目标,以患者为核心,符合卫生部、省卫生厅等的各部门的规范,尽量的改变当下以财政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保证医院信息系统中电子处方和医嘱的实现。本着“以患者为本”的设计原则,设计系统时注意系统的统一、信息可靠、实用以及先进性。下面我们从平台和软件管理两部分的选择上进行应用系统设计的说明。
5.1选择合理平台
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是集应用系统、办公信息以及综合管理信息的处理和分布为一体的庞大而复杂的一种系统。对于这样的系统进行设计,一般我们选择C/S结构,有时候也会采用B/S结构,Server端通常情况下使用Windows 2000的网络系统。MS SQL Server 7.0的系统大多使用采用在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中。为了保证用户使用各种办公软件以及数据库和浏览器,在对客户端进行设计时通常采用Windows 95/98。
5.2管理软件应用
由于医院的信息管理有着长期并且复杂的特点,因此,在管理软件的应用方面,通常有以下方法来实现:(1)直接从市场中购买现成的软件;(2)交给专门的软件开发公司进行相关软件的开发;(3)通过对自己所需要的软件的需求,并且由专业计算机人员进行设计的辅助工作来完成软件开发。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虽然第一种方便,但是由于其花销大,系统虽然全面却不能适应医院信息管理的具体情况,因此并不作为首选;其次第二种方法,它能够满足当下对于软件的开发工作,但是对后续的工作进行并不理想,无法有效的与本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通常情况下,为了能够和本医院的发展现状进行合理的融合,第三种作为设计的首选。
开发时把目标进行合理的分段,并且对策略进行分期的逐步开发。门诊、药具以及住院的子系统作为医院信息系统中的主要部门,在设计时要有限进行合理的考虑,并在此的基础上进行分步完善,不断的扩大业务面,从而能够使系统被广发的应用,实现医院在信息管理中的系统化和电子化。
6、结束语
为了保证现代医院的良好发展趋势,电子信息化以及网络化被广泛的应用到医院管理当中去,这也是当前国家在医疗方面进行的一项重要的整改措施。本文在对医院的管理系统进行了简要说明,并且明确了设计的目的之后,给出了网络的主干网的选择和开发环境的技术,并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软件的开发设计,旨在保护现有投资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动态并且信息一体化的交互信息需求,以此来提高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更好的为广大的患者进行服务。
(作者单位: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简介
网络化数字保护信息系统设计 篇7
在1984 年,华北电力学院推出了我国第一套微机距离保护装置,经过30 年的发展,我国数字保护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已经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在早期的数字保护信息系统中,主要以单CPU硬件结构搭建,近年来则发展出以高性能32 位单片机的数字保护信息系统,有力提升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通信能力。 而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涌现则进一步提升了数字保护水平,包括如数字信号处理器、GPS系统、人工智能技术、网络化数字保护技术等。 近年来,我国220kV、500kV、700kV线路得到了较大发展,但110kV线路仍然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同220kV以上线路数字保护相比,110kV线路要求较低,通常不需要装设高频保护,无纵联保护也不需要装设收发信机, 主要采用距离保护作为主保护,需要以阻抗判据算法作为重点。
2网络化数字保护信息系统结构
2.1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是网络化数字保护信息系统的主要系统,且这一系统所占据的运算资源极多,因此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需要强大的CPU数据处理能力。 考虑网络化数字保护信息系统需要适应多种保护,其中存在大量变压器保护输入模拟量,完成多种数据的采集处理工作, 应当提升系统数据采集处理的快速性和同步性,尽量避免不同步现象发生,并采用相应的方法将具有同步要求的模拟量尽量靠近安排转换, 以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 整个流程最好选择由内部定时器发送多路选通信号,并启动模/ 数转换,对交流变换插件信号进行多路转换后再向内部定时器发送中断信号, 内部定时器处理完数据后再通过网络传输给逻辑执行系统,完成模拟信号和故障录波信息的采集处理工作。
2.2 通信处理系统
通信系统是整个网络数字保护信息系统的心脏, 不仅承担着通信处理工作,还承担着录波、测频工作,因此通信系统必须要求具有丰富的通信资源,需要采用高性能的CPU,并具有强大的外围设备整合能力,搭设丰富的标准接口,包括USB接口、以太网接口等。 同时,故障录波和测频需要提供大量的中断向量, 这就需要通信处理系统有较大容量的处理器, 配置容量相应的Flash和RAM,以满足容量上的需要。 这一系统主要接收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传输的模拟信号和硬件测频信号, 收集故障数据后传输给后台监控系统, 同时还需要接收逻辑与执行系统的开关量信号传输给后台监控系统, 实时对整个系统内的各插件状态进行监视,并维护整个系统的通信任务。 因此,其通信接口应当丰富多样,满足不同信号传输的需要,包括如以太网接口、RS422 接口、RS485 接口、RS232 接口、CAN总线接口等。
2.3 逻辑执行系统
逻辑执行系统主要接收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传输的采样值, 根据开关量进行逻辑判断并发出保护动作,进行开入开出控制。 在传统的开入开出回路结构中,有多CPU并行处理和多CPU串行处理两种,但这两种方法通道路数多容易受到干扰,同时由于在拓展开入开出数量时需要改变CPU插件中并行接口芯片数量,使得系统可靠性较低、成本较高。 网络化数字保护信息系统, 需要构建起一个统一的平台,使不同的保护集中于一个平台上实现,但不同的保护开入开出量配置并不相同,如果按最大需求决定输入输出通道数将造成冗余,因此需要利用足够的网络带宽促进各插件的通信联系,扩展逻辑执行系统的通信节点,避免不同开入开出开关量之间产生冲突,提高系统的实时性与可靠性。
2.4 系统网络结构
一个完整的网络化数字保护信息系统,应当包括3 层网络结构,分别为厂站数字保护网络、调试数字保护网络、调度运行数字保护网络。 这3 层网络在功能上相对独立,但在逻辑上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厂站数字保护网络承担着发电厂、变电站的数字保护任务,需要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安全角度考虑应当建立起独立的网络体系, 而不应当依赖于网络上其他层次设备来运行, 因此厂站数字保护网络不能直接接入Internet, 应当采用内联网的方式,先接入厂站内部局域网再接入Internet。 调试数字保护网络则主要承担着网络中各保护设备运行的管理工作,针对保护设备维护人员提供设备硬件和软件工作情况的数据,帮助设备维护人员及时发现异常或事故,并采用相应措施进行排除或修复。 调度运行数字保护网络主要面向调度运行部门,满足调度运行部门收集运行数据,并执行统计、绘图、制表等动作。 3 层网络间,既有独立的工作体系,又有着一定的联系。
3网络化数字保护信息系统安全设计
医院人事信息管理网络化探讨 篇8
一、医院人事信息的特点
医院人事信息为人事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 为其他系统提供了人事信息共享, 它记录着医院人事管理的结果和过程。医院人事信息具有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信息关联、信息共享程度高。
人事管理包括的业务多而广, 例如出入境管理、合同管理、考勤管理、福利管理、社会统筹管理、岗位聘任管理、晋升管理、工资管理、离退休管理、档案管理、职工个人基本信息管理等等。以上这些业务相同信息较多, 不同业务间信息关联度较强。
(二) 信息交流要求比较高。
以前医院人事信息的上报或公布大多采取书面形式,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 人事信息的上报或公布不再仅限于书面形式, 可以采取电子交流。
(三) 信息统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要求较高。
随着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医院管理决策和人事管理决策需要提供准确及时的人事统计资料。这是人事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 也是管理决策需要具备的一个重要的功能。
(四) 信息更新比较频繁。
随着医院人员流动加快, 人员变动比以前更加频繁;医院职工的进修交流、出国深造等活动更加频繁;医院的人事制度在不断完善, 医院人事信息更新在不断加快。
(五) 广泛的信息采集范围。
医院人事部门进行人事管理的过程中, 需要向其他部门采集信息, 仅靠自己部门的信息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例如在晋升管理中, 需要采集教学情况从教学管理部门, 采集继续教育情况、科研情况从科教部门, 采集论文发表情况从个人获取信息。
二、医院人事信息管理网络的构成
医院人事信息管理网络是由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是人事管理的基础上预留二次开发空间, 兼顾专用性, 注重通用性。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全方位获取人事相关信息, 利用互联网模块, 可以把人事部门和其他部门进行联系起来。
(一) 加快人事信息管理局域网建设
要加快推进局域网建设, 这是网络化的初级阶段, 也是网络化的基础。医院人事管理主要是通过局域网实现信息互联、信息共享, 实现一体化, 为全面实现人事信息网络化和进行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奠定基础。
(二) 加快办公自动化局域网建设
办公自动化局域网连接了人事部门和其他部门, 为人事部门提供了全方位的、及时的人事信息, 实现了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三) 实现与其他单位局域网及社会公众网的连接
实现与其他单位局域网及社会公众网的连接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这样做有利于人事信息为社会服务, 有利于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有利于接受社会监督, 人事系统政务公开, 有利于接受上级单位和医院职工的监督, 增强人事管理的透明性, 有利于提高人事管理的办事效率。
三、医院人事信息管理网络的开发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一) 做好医院人事信息化队伍的建设
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及信息管理体制, 要形成合力、上下一致、加强协调, 由专门人员组织实施、调查研究。努力提高人事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技能、信息意识、文化修养、信息素养等方面内容, 进而发展和完善人事信息管理网络。
(二) 做好用户权限管理和权限细分, 保证数据安全
用户权限可以分为访问指定数据权限和进入子系统的权限。访问数据的权限又可以分为输出数据权限、查询权限、修改权限。根据工作需要, 在医院人事管理系统中, 对业务权限进行细分, 分配业务用户管理权限, 保证数据安全, 实现责任管理。
(三) 为了做好保密工作, 实行职能分层管理
医院人事部门内部管理工作实行一体化, 其他部门与人事部门之间在实行信息共享的前提下, 各部门之间不产生相互影响和干涉, 做到相互独立, 按操作权限根据业务职能进行管理。
(四) 做好规范人事信息代码和指标的规范工作
在建立医院人事信息管理数据库和管理系统时, 要严格执行指标代码体系和国家标准, 以保障建成后能够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的共享。
(五) 要统一管理, 统一建数据库
整个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只建一个包含职工信息的中心数据库, 实现对人事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要想修改数据库中的一些信息只有相关部门的经办人员才能修改, 其他人员根据自己的权限对数据库进行相应操作。
(六) 要明确优化数据项目、数据采集项目体系
一方面避免采集没有用的数据项目, 形成数据垃圾或重复采集数据形成数据冗余;另一方面还要做到采集数据必须全面。
四、结语
依据医院人事管理信息的特点, 建立医院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医院人事业务管理的要求, 只有做到医院人事信息网络化, 才能使人事信息得到更好地服务于医院。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要求的不断提高, 医疗卫生人事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成为了数字化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医院人事信息的特点、信息网络的构成以及开发医院人事信息网络应注意的一些事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医院,人事信息管理,网络化
参考文献
[1]李琳, 李钦萍, 张婧.计算机在医院人事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 17 (7) .
[2]唐雄, 李晗铭, 彭徽.医院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 2007, 4 (4) .
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 篇9
在我国, 由于种种原因, 每年发生的各类危险品安全事故多达上百起, 因此, 危险品运输问题正逐步地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指出,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大力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切实解决危险化学品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最大限度地预防重特大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
1 危险品管理现状
1.1 面临的问题
目前, 我国危化品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管理不规范和现代化水平不高, 主要表现为:
(1) 现代经营理念不高, 重经营轻管理, 重效益轻服务, 重经验轻技术, 重眼前轻发展的经营理念仍然存在,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向现代化发展的速度。
(2) 管理手段不够先进, 缺乏标准化运作程序和智能化管理服务手段。由于危险品运输市场回报率高, 导致“黑车”、“黑仓库”铤而走险。例如, 2009 年9 月2 日, 山东省临沂市山东金兰现代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金兰物流基地) F3 区的临沂市运恒货物托运部的货物发生燃烧并引起爆燃, 共造成18 人死亡、10 人受伤。事后调查主要原因:一是无证从事危险品运输和存储;二是现场管理混乱, 安全意识差。
(3) 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目前我国危化品行业只有少数企业实现了信息网络管理, 大多数企业信息管理水平不高, 个别企业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 严重影响了企业向现代物流发展的速度。
1.2 交通运输部门对危险品的监管职责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 和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门依法负有组织危险品运输和实施行业管理的职责, 表现在:
(1) 批准或核定参与危险品运输的企业资质、驾驶员、押运员、卸货员从业资格证, 建立企业、车辆、从业人员技术档案和管理档案, 规范、管理道路运输经营市场。
(2) 负责货运站场经营资质许可, 监督货运站经营者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规范货运站场经营准入机制。
(3) 负责对道路货运经营和货运站经营进行监督与执法, 主要包括:
1负责相应的及由其核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货运站企业的日常监管, 上报全市货运站统计情况;
2按照经营许可证核定的许可事项经营规定, 不得随意改变货运站用途和服务功能, 按照操作规程提供服务, 按照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要求经营;
3危险品运输车辆驾驶人员是否随车携带有效的《道路运输证》、从业资格证等有关证件;
4非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单位是否对外承揽危险品运输业务;
5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 (单位) 是否非法转让、出租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件;
6是否投保承运人责任险及投保的承运人责任险是否已过期;
7对出入货运站车辆进行安全检查, 防止超载车辆或者未经安全检查的车辆出站, 保证安全生产;
8货运站经营者是否按照货物的性质、保管要求进行分类存放, 危险货物是否单独存放, 保证货物完好无损;
9进入货运站经营的经营业户及车辆、经营手续是否齐全。禁止无证经营的车辆进站从事经营活动。
2 危险品网络化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内容
2.1 业务流程
图1 为货运站从接单、运输组织、库存管理整个业务流程。
从图1 可以看出:从业务流程上分, 系统主要分为运输管理、进出货运站核查管理和货运站仓储管理3 个环节;从系统功能上分, 系统主要有业务管理、实时监控和安全辅助支撑3 大模块。
2.2 功能设计
根据图1 所述业务流程, 危险品网络化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功能设计如图2 所示。
各模块简要说明如下:
2.2.1 业务管理
(1) 客户业务受理
该模块为货运站与客户人机交互模块, 用户通过该模块可完成订单、货物运单等相关业务网上预处理。
(2) 货物跟踪
该模块用于追溯货物运输信息。
(3) 场站出入核查管理
该模块为本系统的核心模块, 在基础数据库和超载超限设备、自动识别设备等技术手段支撑下, 用于完成车辆出入站资质审核 (包括企业、从业人员) 、车辆是否超限运输。
(4) 仓储管理
该模块用于完成危险品出入库管理, 记录货物、货位、盘点等物流信息。
(5) 黑名单管理
该模块用于对瞒报、谎报危险品运输, 多次超载超限运输, 无证经营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托运人、承运人、从业人员和运输车辆, 建立黑名单制度, 向社会公众公布。
(6) 信息查询
该模块主要用于对货运站内货物相关信息查询。主要包括:货场危险品运输企业, 入货场车辆, 货场危险品从业人员, 车辆在途状态, 车辆行驶历史轨迹, 单证信息, 货场货物, 货场货位, 企业、车辆、从业人员违章和黑名单信息等查询。
(7) 统计分析
该模块用于统计货运站内货物信息。主要包括:危险品运输企业类型统计, 运输车辆, 各类从业人员, 出入货场货物品种、数量、流时、流向和违章处罚信息等统计分析。
2.2.2 实时监控
(1) 车辆在途监控
通过与车载终端 (集成GPS、GPRS、加速度倾角等传感器) 、GIS、短信系统集成, 实现对在途运输中危险品进行位置、行车路线、行车速度、通行时间等全过程监控, 提供对报警信息快速反应能力。
(2) 货物在库视频监控
针对危险品仓储管理中对环境、温度、湿度、摆放方式等特殊要求, 在危险品货运站仓库内采取24 小时定点视频监控。
(3) 危险品泄露自动报警监控
根据不同类型危险品仓库, 应用气体检测、液体检漏等检验设备, 对危险品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进行实时报警。
(4) 违规处罚监控
动态实时监测货运站核查系统检验出的违规信息。
(5) 系统运行日志监控
对危险品网络化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各用户、操作进行监控, 确保系统健康、有效运行。
2.2.3 安全辅助管理
应围绕事故处理快速响应机制, 对安全行车知识进行管理, 为企业安全运行管理部门自救提供及时、准确和有效的途径。
2.2.4 用户网上服务管理
为服务于社会公众客户, 本系统具备用户网上服务功能。该模块用于向货运站提交订单等业务申报、托运/订购货物信息跟踪、客户信息查询和统计、公共物流信息服务等功能。
2.3 关键技术
2.3.1 货运站及其危险品管理模式研究
由于历史原因, 现行众多货运站场手续不全, 管理不规范。在本系统建设时, 通过调研分析当前货运站和危险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角度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研究与之相适应的业务流、信息流和管理模式。
2.3.2 异构系统信息集成共享技术研究
基于危险品管理的信息复杂广泛, 部分货运站、行业管理部门先后开发了基础业务应用系统, 这些系统业务数据的存储方式、数据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均存在异构性。如何将这类业务数据和系统进行有效集成共享, 是本系统应解决的关键技术。
系统需要集成共享的业务系统主要包括:
(1) 与外网系统对接:受理客户申报业务、发布黑名单企业、车辆、从业人员以及提供客户业务查询、统计分析结果;
(2) 与各省运政系统对接:获取危险品运输车辆、企业、从业人员等基础数据, 并将其违章信息、黑名单信息反馈至运政业务系统;
(3) 与各省GPS监控中心共享集成:获得辖区内运输车辆在途信息;
(4) 与货运站现有管理系统集成:充分利用部分技术成熟的货运站仓储管理、车辆调度等物流管理功能;
(5) 与公安、安监、卫生、环保等部门信息平台集成:形成统一的危险品应急处理机制。
2.3.3 货运场站危险品监管技术研究
根据项目总体设计, 危险品网络化管理服务系统总体采用三级B/S架构, 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实现各级系统业务操作, 在货运站业务管理的3 级节点, 则采用车牌识别、RFID电子标签、视频监控、超载超限等设备, 此类设备往往是基于C/S架构, 如何将B/S业务系统和C/S监控系统有效集成, 是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3.4 系统可扩展技术应用研究
本系统的研究主要针对危险品物流管理现存的问题以及构建统一信息监控平台, 所遵循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手段均为从现实需求出发。系统研究时应考虑未来一段时间内业务延伸和技术革新对系统带来的影响。例如随着RFID在货物跟踪领域技术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GPS监控中心全国或区域性联网联控、危险品检验系统广泛投入使用, 本系统应预留功能接口, 具有适度可扩展性。
2.3.5 建设标准研究
为加强对货运站的管理, 近年来行业管理部门先后出台了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 《危险品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等管理规定, 明确了交通部门对货运站、危险品运输的资质审批和监督查验职责,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查验设备和信息化手段, 普通车辆偷运危险品、危险品车辆/货物乱停乱放、超载运输, 以及由此引发的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为规范建设、共享管理, 本系统建设时应同步启动建设标准研究, 主要包括:
(1) 货运站进出站核查系统建设规范;
(2) 危险品仓储监控建设规范;
(3) 危险品网络化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开发指南;
(4) 数据交换标准 (本系统开发遵循已有的行业或国家数据标准, 增加或修订其他业务标准) 。
3 结论
通过货运场站危险品管理网络建设和数据资源的集成, 初步讨论了建立信息互通、协同高效的“部-省-站”三级货运场站危险品网络化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实现对物流节点的危险品货物进出场站和储存信息、站内经营业户管理、货物配载信息、车辆信息、货物流量流向信息等指标的日常监测和视频监控, 为交通主管部门实时、准确掌握危货物流情况提供支撑。同时, 实现区域物流信息的集成, 为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供数据支持和应急指挥调度服务。
参考文献
[1]徐显彦.对目前危险品运输状况与管理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 :35, 46.
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 篇10
但是, 由于我省高校档案网站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 存在许多不足:网站设计单调, 静态信息多而动态热点信息少, 网页级次较少, 更新缓慢;档案信息资源严重缺乏, 档案目录信息简略, 几乎没有档案全文检索信息库;档案检索、信息咨询、信息反馈等功能薄弱, 甚至有少数“裸网”、“死网”。也就是说, 我国高校建立的档案网页大多仅仅起到了宣传档案工作的作用, 并没有真正起到提供档案利用的目的。因此, 如果实现高校档案信息网络共享, 已成为高校档案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一、认清档案信息网络共享的必然趋势
首先, 顺应了信息时代发展的潮流。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 使传统意义上的档案馆向数字化档案馆转化, 实行计算机管理, 通过通信网 (电话网和光纤网) 和利用者的电脑联系起来, 可以进行丰富多彩的电子文件档案信息服务。档案作为一种社会信息资源虽然有其自身保密性等特点, 但最终要加入社会信息网络, 这无疑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高校档案部门作为掌握着大量原生信息的文献传播机构, 只有很好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才能获得档案事业更大的发展。其次, 网络化为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发展空间。在网络环境下, 人们的社会活动将发生根本的变化, 信息的生产、传输、使用超越了国地域界限, 并且更加便捷、高效地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信息的共享。众多的档案馆不再是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孤立个体, 而是形成互相联结的, 馆藏极其丰富、信息资源共享、使用便捷、保存更安全的档案信息网络。档案馆本身将由“实态档案馆”变为“虚拟档案馆”, 从文件的保管基地转变为一个便于公众利用的由众多的文件形成者控制的系统内各种文件的中央信息中心。再次, 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缩短了文件转化为档案的周期。传统的档案管理, 从文件材料形成到归档利用, 要经过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步骤, 经历的时间较长。即档案管理总是滞后于文件管理, “文”、“档”管理之间有一较大的时间差。随着档案的网络化管理, 档案馆 (室) 的工作环节将发生根本的变化。档案文件从其产生、传递、办理直至归档进馆, 全部在网上进行。各个环节没严格的界限, 不仅真正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 还大大缩短文件转化为档案的周期, 提高了档案的有效利用。最后, 可为目前“一校多区”办学新局面提供方便。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许多高校合并办学和组建规模性综合大学, 形成一校多区办学的态势, 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不仅限制了高校档案的利用, 也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档案上网后, 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或文号即可马上查到所需要的档案资料, 大大地方便了档案利用者。
二、完善高校档案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是实现检索服务的前提和基础, 一个没有数据库支持的网站只能是一个静态的、缺乏活力的网站。因此, 要将web与数据库紧密结合起来, 发挥其巨大的威力。目前, 大多数高校档案网站面临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与用户多方面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 因此, 建设档案信息数据库至关重要。数据库建设要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进行。首先, 抓紧传统档案案卷级、文件级题录信息数据库建设。其次, 对于已经提供少量检索服务的档案网站来说, 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加快馆藏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步伐, 特别是抓紧开放档案全文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全文检索将是档案网站服务的主导内容, 它可以使用户直接在网上阅读数字化的信息资源, 而不需亲自来馆查阅, 从而摆脱传统档案服务的形式, 实现查询服务的质的飞跃。再次, 实现图纸、照片、声像档案的数字化, 建立起支持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多媒体信息数据库, 让用户从单纯的文字信息检索上升到对声音、图像等综合信息的检索, 使用户在听觉、视觉上都有新的享受,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档案信息检索体系。
三、多渠道沟通, 扩大交流层面
档案网站是档案部门与公众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它为档案工作者、档案学者提供了工作参考、学术交流的平台, 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信息共享的空间。为了能充分体现交流功能, 档案网站要加强与用户之间的联系, 增强互动性。档案网站增加沟通渠道, 扩大交流层面, 一方面, 可以调查了解用户对网站的需求和建议, 不断更新和完善网站;另一方面, 可以促进各档案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 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 还可以从用户中收集和获取更多的档案信息材料, 这既能保证档案网站的人气和亲和力, 又能达到丰富馆藏、促进档案工作开展的目的。
四、确保档案信息网络传播的安全和保密
财政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浅析 篇11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阻碍信息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联性等特征,如今普及使用的操作系统又存在漏洞与缺陷,导致网络易受黑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行为的攻击。无论是在局域网还是在广域网中,都存在着诸多物理和人为因素导致的系统脆弱性和潜在威胁。而财政系统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运行的中枢神经,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作为网络重要应用分支之一的财政系统网络,也必将面临同样严重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一、我省财政系统网络安全建设基本情况
辽宁省财政厅的办公局域网系统建于1996年,经过几坎改造升级后,现在已经做到全厅800多节点速度全部为100M。安全建设方面,我们除了将厅办公局域网与其他物理网络隔离开之外,在厅局域网核心交换机和核心路由器之间,我们使用了1台东软防火墙,用以保障厅内各应用服务器避免受到来自外联单位的攻击。同时还在核心交换机上部署了IDS入侵检测设备和“天镜漏洞扫描系统”软件,以及“局域网综合网络管理平台”和“局域网流量管理”两套软件。用以保护厅内办公人员的终端系统安全。病毒防范方面我们统一采购了“趋势防毒墙”防病毒软件。在数据存储方面,我们将“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管理”、“办公自动化”等重要应用系统的数据集中迁移到可靠性更高的HP EVA5000存储设备上,并通过veritas备份软件每天将重要应用系统的数据集中备份到HP6030磁带库设备上,为各应用系统的数据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各市财政系统在网络安全建设方面也都大体与省厅类似,基本上都在自己的办公局域网络边界配置了各种品牌的防火墙设备用以保障本地办公网络的安全,以及部署了“趋势”、“瑞星”等网络版杀毒软件用以防范网络病毒。
二、财政系统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
1网络黑客攻击。黑客是网络的天敌,根据我国财政信息化网络建设的现状。黑客攻击又分为来自内部的隐性攻击与来自外部的显性攻击。黑客通常具有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脆弱性的知识,能使用各种计算机工具非法侵人重要信息系统,窃听、获取、攻击有关敏感性重要信息,修改和破坏信息网络的正常使用状态,造成数据丢失或系统瘫痪,给国家造成重大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
2网络病毒破坏。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曾引起世界性恐慌的“计算机病毒”,其蔓延范围广,增长速度惊人,损失难以估计。它像灰色的幽灵将自己附在其他程序上,在这些程序运行时进人到系统中进行扩散。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轻则使系统工作效率下降,重则造成系统死机或毁坏,使部分文件或全部数据丢失,甚至造成计算机主板等部件的损坏。
3信息传输中的隐患。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信息损耗、被窃取越来越威胁到财政信息的安全。为了防止在通信传输过程中对信息的窃取和篡改,可采用VPN加密、IDS监控等安全手段,以保证网络传输协议中网络层的安全。不断进行系统安全加固处理,将财政安全隐患扼杀在传输过程中。
4缺乏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财政信息化改革才刚刚起步,有很多规章制度还不成熟,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机制,缺乏整体安全方案,还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机房、网络的混乱管理造成了财政信息网络安全的隐患,一旦出现问题,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
5各方面防范措旋不到位。财政信息网络是复杂而庞大的,财政信息网需要承担的任务有很多:web网站、办公自动化、各业务软件的正常运行、实现与上级的联网、保障各县区网络畅通等等,这样,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攻击。例如,web站点遭受的恶意代码攻击等。
三、保障财政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的对策
1转变观念,增强网络安全忧患意识。现在,财政系统信息化建设刚刚开始,仍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部门和个人的安全忧患意识还尚未形成,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还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这种情况。仅仅依靠信息部门的努力还不够,也要有领导和管理部门来搭台。然后由信息部门唱戏。让业务部门和应用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然后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处处注意安全防范,对涉密的财政信息,处理时真正做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培植系统健壮性,提高系统自身防范能力。选择安全性能良好的系统作为财政网络的信息平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信息网络的安全。及时升级、更新操作与应用系统。选用网络版的杀毒软件,通过控制中心对整个财政内部网络进行监控,把病毒扼杀在摇篮中。购买了反病毒软件、防火墙软件,只是实现网络安全的第一步,是否充分发挥了安全产品的作用。是否定期去升级最新病毒代码,定期检查网络的每个终端配置是否正确,运行是否正常等等,这些才是防范病毒、黑客,保证网络安全畅通的关键所在。采取对用户口令、指纹的识别等手段来识别合法的用户。采用用户身份认证机制,确保对系统资源的合法使用。采用具有安全机制的数据库系统和其它系统软件,加强对使用事件的审计记录的管理,以保证财政信息在网络协议系统层的安全。
3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的保障。尤其是在对数据信息安全性要求严格的财政系统,没有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我们将寸步难行。首先,耍严格控制网络的核心部位——机房,实行“谁管理谁负责”的机房管理机制。对各个处室,要求每台计算机必须有专人进行负责,要求操作系统加密,设置层层口令权限,以确保财政信息无人为的安全隐患。
网络化工艺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12
关键词:网络技术,工艺信息系统,设计
随着网络化技术的发展, 它正被不断地引入到产品的生产管理中去。应用网络技术, 可以实现工艺信息的大规模的共享和应用, 使产品的生产者、工艺的编制者、企业的管理者都能够通过网络技术来查询自己所需的信息[1,2]。同时, 可以实现工艺系统的深层次的应用, 把工艺查询系统同ERP系统结合起来, 实现产品的生产与生产管理相结合。
1 网络化工艺信息系统的需求及特点
传统的CAPP系统帮助企业的工艺人员提高了工艺编制效率, 但随着网络化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系统已不能适应于现在的企业生产。在传统的工艺信息管理当中, 工艺文档的管理比较零散, 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存在信息共享不足, CAPP系统同其他系统的集成问题, 应用范围较窄, 应用水平浅等几个不足[3]。
进行网络化管理, 可使工艺信息的管理更具有系统性, 同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要求CAPP系统能集中安全的数据维护, 及时地、动态地提供最新的工艺设计结果。要满足这些要求, 就需要建立基于网络的工艺信息系统。CAPP系统作为产品制造的主要软件支撑工具, 必须适应网络化制造潮流中新的挑战和需求, 研究支持网络化制造的CAPP系统是CAPP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4]。
网络技术可使工艺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相结合, 缩短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时间, 极大的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网络化的工艺信息系统具有如下的几个特点:
(1) 信息的交互性
采用网络化技术后, 可以实现工艺信息的大规模共享, 当上传一个工艺信息文件时, 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该信息, 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同时可以实现车间操作人员同工艺编制人员更快, 更便捷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2) 信息的共享性
使用网络化技术, 可以使企业内部的信息进行更好的交流与共享。当企业具有较大规模时, 可能在不同的地方建有工厂, 这是采用网络技术, 就可以实现广泛围的信息共享。
(3) 资源的广义性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 不仅能够查询到自己工厂的情况, 而且可以查询到其他企业的一些资源信息, 便于资源的整和利用。
(4) 成本低
通过使用该技术, 可以对工艺信息进行更好的管理, 把工艺信息进行分档, 归类保存, 减少了纸张的使用, 节约成本。同时, 使用网络化技术, 可以在生产中实现无纸化或是尽量减少纸张的使用, 降低成本。
(5) 效率高
网络技术可大大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时的反应, 当市场需要某一产品时, 可以通过网络化工艺系统的查询, 最快的查询到相同产品或是相似产品的工艺信息, 提高了效率。同时, 在生产过程中, 使用网络化技术, 可以让工艺人员编制的工艺信息迅速的传到车间操作人员的身边, 减少之间的流通环节, 节省时间的同时, 不知不觉的提高了效率。
2 网络化工艺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网络化工艺信息查询系统采用的是B/S构架形式, 是面向企业级的网络应用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1) 客户层
在该层中, 主要由客户端浏览器、Web页面 (包含HTML、DHTML和XML等标记语言) 和应用客户端组成。客户端浏览器可以是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等主流浏览器, 无需进行特定的配置, 具有统一的客户端界面。Web页面主要实现系统的外观界面、系统公告等无需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界面。
(2) Internet/Intranet协议
系统用户的请求和服务器的响应一般通过三种协议来实现通信:HTTP、TCP/IP、SSL。
(3) Web层
Java Server Pages和Java Servlets组成系统的Web组件, 是系统的表示层。系统所有的功能界面及人机交互的接口都在该层实现, 负责收集并转发用户输入的信息, 并将EJB组件层的响应返回给用户。
(4) 业务层
系统的业务逻辑主要在业务层处理, 业务层为底层业务服务组件提供必要的接口。业务组件通常被实现为运行在EJB容器里的EJB组件。EJB组件从Web层接收数据, 对数据进行处理, 再将数据发送到企业信息系统层存储。同时EJB组件也可以从数据层获取数据, 并将数据处理通过Web层返回客户层。
(5) EIS层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 (EIS) 层, 包括企业数据库与文件系统。该层是系统的数据底层, 系统的数据以及相关企业信息都存放在数据层。与制造工艺设计所有相关的信息均集中存储在这里。
3 网络化工艺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网络化工艺信息系统为了帮助企业进行更好的工艺信息的管理, 同时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应具备如下功能:对登录查询帐号的权限管理;工艺信息的查询;工艺信息的管理;工艺信息的显示。网络化工艺系统的结构图如下:
(1) 帐号管理模块
在该模块中, 实现对登录帐号的管理, 从而实现不同的操作者获得不同的信息。不同的权限, 对于整个系统的操作管理也就不一样。车间操作者可以取得所需的信息, 但他们只能查询自己所需的信息, 下载下来, 而不能够进行其他的操作;工艺编制人员则可以对工艺文件进行修改, 或是进行文件的上传操作, 对工艺信息做到实时的修改更新;系统管理员则可以对整个系统的帐号信息进行管理, 实现添加, 删除, 修改等操作。同时, 使用权限管理, 同时可以防止机密信息的外流, 使企业的信息更具有安全性。
(2) 工艺信息管理模块
在该模块中, 主要实现的是对各类的工艺信息进行集中管理, 以保持信息的有效性。通过添加, 删除, 修改等操作, 可以使数据库中的工艺信息得到不断的更新, 体现最佳的生产工艺路线。同时, 在工艺管理模块当中, 设有工艺文档的上传、下载功能, 可以使工艺信息进行更好的管理, 便于操作者取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3) 查询模块
在该模块中, 实现的是能够迅速的查询到所需的各种信息, 通过使用模糊查询和组合查询的方式,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查询到信息。模糊查询方式可以通过输入查询条目的一部分, 查到信息;而组合查询, 则是根据多种信息之间的组合, 通过几个查询条件的结合, 可以十分便利的查询到所需的产品信息, 然后在选取相关的工艺信息。
(4) 信息显示模块
在该模块中, 实现的是产品、零件之间的树型结构以及工艺信息的XML显示, 通过使用树型结构, 可以直观的显示出产品、零件之间的关系, 清晰明确。而XML的工艺信息显示, 则可以把信息显示更具有标准化和结构化。
4 工艺信息数据库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所有数据要求按一定方法进行抽象与综合处理, 设计出不依赖于某种具体DBMS的满足用户应用需求的信息结构。根据工艺信息的特点, 找出这些实体之间的关系, 构成如下的实体之间关系的E-R图:
在上图中, 清晰的显示了网络化工艺信息数据库中各个实体之间的关系, 为整体的结构建立基础, 然后在此基础上, 建立各个实体的E-R图, 实现数据库中表的结构。零组件表的结构如表1所示。
5 网络化工艺信息系统实现
该系统应用JSP和XML技术主要实现了以下几个功能:登录查询帐号的权限管理模块;工艺信息管理模块;工艺信息查询模块;工艺信息的显示模块。其中工艺信息查询功能是最重要的一个模块。
在网络化工艺信息系统中, 具有大量的数据, 需要通过模糊查询和组合查询查询功能查询所需信息。通过查询功能查询到产品或是零件组的信息, 根据链接功能, 可查询到相关零组件的工艺信息, 如图4所示。
6 结束语
本文实现了网络化的工艺信息系统, 研究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中的关键技术。但在该系统中, 只能实现工艺信息的查询与管理, 下一步重点研究系统与CAD、CAM和ERP等系统的集成。
参考文献
[1]郝秀清.企业CAPP系统应用现状及开发思路的研究[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6 (7) :17-19.
[2]王文尔.基于网络的CAPP系统概论[J].石油矿场机械, 2005, 34 (3) :57-59.
[3]张振明, 许建新, 贾晓亮, 等.现代CAPP技术与应用[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