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性的幼儿舞蹈教学

2024-07-06

游戏性的幼儿舞蹈教学(精选10篇)

游戏性的幼儿舞蹈教学 篇1

游戏化策略是通过创设游戏情境,使舞蹈教学充满情趣和童趣,帮助幼儿准确地表达情感。给幼儿以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空间,在肢体动作中表现美、创造美。在集体合作表演中培养合作能力,体验成功和满足,提高并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一、幼儿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的舞蹈活动对幼儿的身体素质、情操和智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幼儿对音乐和舞蹈的想象和表现力,并通过对舞蹈的充分表现,抒发情感,享受美感。然而,现阶段的幼儿园舞蹈活动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使得这些舞蹈的作用都大打折扣。

(一)方法陈旧,过度注重技能的训练

幼儿园教师教学方式较传统,缺乏新观念、新理念,采取“指挥”和“遥控”的方式,只注重让幼儿机械化地模仿、练习舞蹈动作,而忽视引导幼儿去理解舞蹈本身及背后所蕴涵的意义。这种过度注重技能训练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幼儿的身心,使其失去参与舞蹈活动的兴趣。

(二)机械教学,缺乏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

舞蹈的创作源于对音乐的感知欣赏,但这恰是教师容易忽视的环节。教师的机械教学,使舞蹈教学缺少情感的融入和渗透,幼儿在表演过程中难以表现音乐内容,缺乏灵动。

二、游戏化策略的运用

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对舞蹈作品的理解不透彻,他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理解、感知、体验舞蹈内容。而幼儿的天性好玩游戏,游戏天性与舞蹈教学相辅相成,能使舞蹈动作的学习与教师游戏方式的运用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从而调动幼儿的情感参与,对舞蹈产生的“语境”形成情感共鸣,并将枯燥的技能学习转变为生动有趣、形象化的游戏学习,让幼儿成功地体验舞蹈带来的快乐,进而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一)融入自然,融景于情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为避免以技巧性为目的舞蹈训练,自然地接触舞蹈更能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教师在教授舞蹈时采用游戏的口吻帮助幼儿去观察、想象、创造舞蹈动作,让幼儿易学、易记、爱表现,有助于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发展。

1. 自然之美,解放天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在《下雨了》韵律活动中,幼儿利用户外观察下雨的情境,以“下雨了”的游戏形式进行引导,使幼儿进入舞蹈情境,幼儿通过自我观察做出自己理解的下雨动作。例如:有的幼儿轻点手指身体缓缓下蹲,当成是蒙蒙细雨;有的幼儿抖动小手垂直下滑,当成是小雨沙沙;有的幼儿夹紧身体上下跳跃伴有旋转动作,当成是狂风暴雨等。在足够的空间、时间里,让幼儿自然地观察,从而自主、自发地表现、创造,更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使活动更具童趣。

2. 和谐氛围,展开想象。

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给幼儿提供自由、民主的舞蹈活动氛围,能使幼儿怀着愉悦的心情利用已有的经验自由探索、展开想象、充满自信地与音乐舞蹈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应鼓励认可幼儿一定程度的“脏乱、吵闹、自由”。当幼儿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时,教师应在宽松的氛围中以游戏化的口吻鼓励、支持和欣赏幼儿的创造表现,使幼儿在游戏化情境中自然地将自身的感知和体验融入自己的舞蹈动作中。

3. 自主模仿,丰富语言。

模仿是幼儿学习的必经之路,但所谓的“模仿”并不是纯粹地重复他人行为的过程。“模仿”往往只是一个辐射点,幼儿通过辐射点来明确活动中可供创造的因素和进行创造的方法。如:学习舞蹈动作绕手腕,因该动作属于精细动作,需要重复练习。教师可引导幼儿对该动作进行想象,说说这个动作像在干什么?让幼儿发现手腕的绕法,并表现出“采茶”等游戏动作,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快乐游戏,融情于景

舞蹈作品都蕴含着思想和情感,只有让幼儿充分熟悉、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达的感情、意境,幼儿才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舞蹈中并表现出来。

1. 欣赏装扮,感知内涵。

如舞蹈《金孔雀》,幼儿需要表现出小孔雀“喝水”“嬉戏”等情节。但是如今传统民族舞蹈教育缺乏普及性,幼儿对民族舞的动作和神态要求没有概念可言。教师在进行民族舞知识普及的同时,通过观看视频以及展示民族服饰,让幼儿感知舞蹈表达的思想情感。

2. 捕捉细节,梳理情节。

很多舞蹈元素都是来源于生活。例如舞蹈《妈妈可以这样爱》,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妈妈在生活中所做的事情,上下班的状态,对自己的关爱等,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幼儿梳理、回忆妈妈的行为,帮助幼儿理解舞蹈中所要表现的情景,更好地展现舞蹈情节。

3. 情由心生,抒发情感。

幼儿乐于表现他们所喜欢、所崇拜的事物。教师可利用幼儿的这一心理,在舞蹈教学的游戏过程中激发其情感的共鸣,由内而外地抒发、表达舞蹈情感。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幼儿热衷于自身的装扮,并在舞蹈过程中,夸张形象地表现喜羊羊的勇猛,让舞蹈表现更加生动,富有童趣。

幼儿舞蹈教学肩负着提高幼儿身体素质、陶冶情操、促进幼儿综合能力发展的重任。在教授过程中要坚持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兴趣,满足活动需要,教师要把控好“教”与“学”的度,给予幼儿选择与表现的权利与机会。在游戏过程中放飞心灵,解放幼儿的身心,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创造美、享受美、传递美。

摘要:幼儿园舞蹈活动作为幼儿园艺术教育韵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深受幼儿喜爱被广泛运用。就幼儿舞蹈教育的现存问题及游戏化策略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游戏化,情境,身体素质,想象

参考文献

[1]范元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阿斯茹.幼儿舞蹈教育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曾大地.幼儿舞蹈教育及意义浅析[J].大舞台,2010(01):142-143.

[4]高伊依.幼儿舞蹈教学中应注意的重难点问题[J].青春岁月,2011(02):54-55.

[5]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3.

游戏性的幼儿舞蹈教学 篇2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幼儿舞蹈游戏有哪些》的内容,具体内容:用熟悉的童年游戏来教授舞蹈课是活跃初级班课堂氛围的绝佳方法,可以让年幼的学生兴趣盎然。很多游戏可运用于舞蹈教学,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供大家阅览!在教孩子玩游戏之前,有必要让...用熟悉的童年游戏来教授舞蹈课是活跃初级班课堂氛围的绝佳方法,可以让年幼的学生兴趣盎然。很多游戏可运用于舞蹈教学,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供大家阅览!

在教孩子玩游戏之前,有必要让她们先掌握一些简单的舞步,例如跳跃、行进、或者半脚尖公主步、王子步。之后,再加进基本的手部动作,例如天鹅臂、敬礼或者游泳。可在每节课开始前练习这些基本舞步帮助孩子们记忆。

幼儿舞蹈游戏:Follow the Leader(模仿领袖)

游戏简介:选一个领袖站在前面,然后所有人站后面排成一行。接着领袖做什么动作,后面的人一个接一个学着模仿,没模仿对的人出局,直至剩下最后一个人成为下一轮游戏新的领袖。

该游戏可用于教授一些简单的舞步。教师可以先扮演领袖,让孩子们在你的身后站成一排。叮嘱她们注意观察站在前面的人,紧随其后模仿她的动作。此游戏对于年龄太小的孩子而言难度较大。

可从简单的脚位和手位开始,练习一段时间后可适当加大难度。例如,行进练习一段时间后可加入敬礼的手势。队伍可以是一个大大的圆,也可

以呈蛇形。可以让年长一点儿的学生轮流做领袖,你站在一旁指挥他们跳什么样的舞步,或者让她们即兴练习。领袖可以轮着做,这样人人都有机会。

幼儿舞蹈游戏:Simon Says(我说你做)

游戏简介:Simon Says 一般由 3 个或更多的人参加,其中一人充当“Simon”,其他人必须根据“Simon”宣布的命令做出不同反应。如果“Simon”以“Simon says”开头来宣布命令,则其他人必须按照命令做出相应动作。如果“Simon”没有说“Simon says”而直接宣布命令,则其他人不准有动作,如果有动作则做动作的人被淘汰。

“Simon Says”可用于训练复杂点儿的舞步或者教授新的动作,因为它可以将复杂的动作拆分,还可按学生的年龄调整游戏规则。操作的过程中不要总是重新来过,这样会伤害孩子们的积极性,最好一局定输赢。

幼儿舞蹈游戏:Red Light, Green Light, One, Two, Three!(红灯、绿灯,一二三!)

游戏简介:游戏中有一个发号施令的指挥官,当指挥官说“绿灯”时,大家都要做出相应的动作,当指挥官说“红灯”时,所有的动作都停止。没有遵从指挥的人淘汰出局。

该游戏可用于提高年幼学生的平衡性和听从指挥的能力,年纪大一点儿的学生可利用这个游戏训练组合动作。教师也可按教学情况对游戏作出一定的调整,喊“红灯”的时候,学生以一个舞蹈动作静止,例如阿拉贝斯克。教师也可在游戏中练习组合动作。如果课堂太过吵闹,“红灯、绿灯”还可平复孩子们过于激动的情绪。视情况增加一条游戏规则,如果教师喊了“

红灯”之后,你还在做动作,这个动作就要重头来过。

幼儿舞蹈游戏:Red Rover

游戏简介:Red Rover 是一种玩法非常简单的儿童游戏。首先,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手挽手组成防线。其中一组从对方的组里选一个人,比方是杰克,大家喊:“Red Rover,Red Rover,派杰克过来!”于是杰克离开他的队友,开始奋力冲向另一组,冲破对方手挽手的防线。如果杰克冲破了对方的防线,他可以从对方的队伍里选一个人带回自己的队伍。如果失败了,他就成为对方队伍中的一员。就这样轮流叫对方组里的人,直到一方获得所有成员,即可宣告胜利。

这个游戏还可用于帮助孩子们更快地记住彼此的名字,在教室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当然“突破防线”的环节不适用于舞蹈课堂,可以更改为一次叫一个或一对孩子过来表演的方式。学生在教室的一边排列成队,教师站在另一边,喊“Red rover, red rover,莎拉过来,跳公主步。”莎拉跳完后加入到你的队列中,轻轻地对她耳语下一个叫谁,然后你们一起叫下一个孩子的名字。注意按学生不同的特长和能力表演不同的基本舞步。很快,大家不仅能异口同声地叫出彼此的名字,还练习了舞步,玩儿得很开心。

幼儿舞蹈游戏:Name That Tune(猜音乐)

游戏性的幼儿舞蹈教学 篇3

关键词:游戏化;情境;身体素质;想象

游戏化策略是通过创设游戏情境,使舞蹈教学充满情趣和童趣,帮助幼儿准确地表达情感。给幼儿以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空间,在肢体动作中表现美、创造美。在集体合作表演中培养合作能力,体验成功和满足,提高并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一、幼儿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的舞蹈活动对幼儿的身体素质、情操和智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幼儿对音乐和舞蹈的想象和表现力,并通过对舞蹈的充分表现,抒发情感,享受美感。然而,现阶段的幼儿园舞蹈活动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使得这些舞蹈的作用都大打折扣。

(一)方法陈旧,过度注重技能的训练

幼儿园教师教学方式较传统,缺乏新观念、新理念,采取“指挥”和“遥控”的方式,只注重让幼儿机械化地模仿、练习舞蹈动作,而忽视引导幼儿去理解舞蹈本身及背后所蕴涵的意义。这种过度注重技能训练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幼儿的身心,使其失去参与舞蹈活动的兴趣。

(二)机械教学,缺乏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

舞蹈的创作源于对音乐的感知欣赏,但这恰是教师容易忽视的环节。教师的机械教学,使舞蹈教学缺少情感的融入和渗透,幼儿在表演过程中难以表现音乐内容,缺乏灵动。

二、游戏化策略的运用

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对舞蹈作品的理解不透彻,他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理解、感知、体验舞蹈内容。而幼儿的天性好玩游戏,游戏天性与舞蹈教学相辅相成,能使舞蹈动作的学习与教师游戏方式的运用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从而调动幼儿的情感参与,对舞蹈产生的“语境”形成情感共鸣,并将枯燥的技能学习转变为生动有趣、形象化的游戏学习,让幼儿成功地体验舞蹈带来的快乐,进而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一)融入自然,融景于情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为避免以技巧性为目的舞蹈训练,自然地接触舞蹈更能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教师在教授舞蹈时采用游戏的口吻帮助幼儿去观察、想象、创造舞蹈动作,让幼儿易学、易记、爱表现,有助于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发展。

1.自然之美,解放天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在《下雨了》韵律活动中,幼儿利用户外观察下雨的情境,以“下雨了”的游戏形式进行引导,使幼儿进入舞蹈情境,幼儿通过自我观察做出自己理解的下雨动作。例如:有的幼儿轻点手指身体缓缓下蹲,当成是蒙蒙细雨;有的幼儿抖动小手垂直下滑,当成是小雨沙沙;有的幼儿夹紧身体上下跳跃伴有旋转动作,当成是狂风暴雨等。在足够的空间、时间里,让幼儿自然地观察,从而自主、自发地表现、创造,更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使活动更具童趣。

2.和谐氛围,展开想象。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给幼儿提供自由、民主的舞蹈活动氛围,能使幼儿怀着愉悦的心情利用已有的经验自由探索、展开想象、充满自信地与音乐舞蹈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应鼓励认可幼儿一定程度的“脏乱、吵闹、自由”。当幼儿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时,教师应在宽松的氛围中以游戏化的口吻鼓励、支持和欣赏幼儿的创造表现,使幼儿在游戏化情境中自然地将自身的感知和体验融入自己的舞蹈动作中。

3.自主模仿,丰富语言。模仿是幼儿学习的必经之路,但所谓的“模仿”并不是纯粹地重复他人行为的过程。“模仿”往往只是一个辐射点,幼儿通过辐射点来明确活动中可供创造的因素和进行创造的方法。如:学习舞蹈动作绕手腕,因该动作属于精细动作,需要重复练习。教师可引导幼儿对该动作进行想象,说说这个动作像在干什么?让幼儿发现手腕的绕法,并表现出“采茶”等游戏动作,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快乐游戏,融情于景

舞蹈作品都蕴含着思想和情感,只有让幼儿充分熟悉、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达的感情、意境,幼儿才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舞蹈中并表现出来。

1.欣赏装扮,感知内涵。如舞蹈《金孔雀》,幼儿需要表现出小孔雀“喝水”“嬉戏”等情节。但是如今传统民族舞蹈教育缺乏普及性,幼儿对民族舞的动作和神态要求没有概念可言。教师在进行民族舞知识普及的同时,通过观看视频以及展示民族服饰,让幼儿感知舞蹈表达的思想情感。

2.捕捉细节,梳理情节。很多舞蹈元素都是来源于生活。例如舞蹈《妈妈可以这样爱》,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妈妈在生活中所做的事情,上下班的状态,对自己的关爱等,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幼儿梳理、回忆妈妈的行为,帮助幼儿理解舞蹈中所要表现的情景,更好地展现舞蹈情节。

3.情由心生,抒发情感。幼儿乐于表现他们所喜欢、所崇拜的事物。教师可利用幼儿的这一心理,在舞蹈教学的游戏过程中激发其情感的共鸣,由内而外地抒发、表达舞蹈情感。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幼儿热衷于自身的装扮,并在舞蹈过程中,夸张形象地表现喜羊羊的勇猛,让舞蹈表现更加生动,富有童趣。

幼儿舞蹈教学肩负着提高幼儿身体素质、陶冶情操、促进幼儿综合能力发展的重任。在教授过程中要坚持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兴趣,满足活动需要,教师要把控好“教”与“学”的度,给予幼儿选择与表现的权利与机会。在游戏过程中放飞心灵,解放幼儿的身心,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创造美、享受美、传递美。

参考文献:

[1]范元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阿斯茹.幼儿舞蹈教育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曾大地.幼儿舞蹈教育及意义浅析[J].大舞台,2010(01):142-143.

[4]高伊依.幼儿舞蹈教学中应注意的重难点问题[J].青春岁月,2011(02):54-55.

[5]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3.

浅谈游戏性幼儿舞蹈教育 篇4

一、幼儿舞蹈教育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幼儿舞蹈非常符合幼儿好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 幼儿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 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 幼儿会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 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联想, 开拓创造性的思路。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 我不单一满足教会幼儿一个动作、一段组合, 而是给幼儿留下一个创造性的空间。例如, 我曾以一段抒情的音乐, 配之以《雪花》命题, 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 结果每个幼儿都说出了对雪花不同的感受, 它能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 训练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 使幼儿的感知、联想、想象、幻想等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从而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2.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 幼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式演出的, 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 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久而久之, 幼儿就会自觉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 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 幼儿舞蹈还能培养幼儿活泼的个性和毅力, 因为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中受到全家亲人的宠爱, 在公共场合可能会有内向害羞的表现, 而舞蹈是当众表演的, 这种艺术活动有着现场及时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 通过参加排练, 幼儿改变了内向、胆小等不健康的心理, 参加艺术活动, 开阔了幼儿的眼界, 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培养了他们开朗活泼的个性。另一方面, 舞蹈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 在舞蹈训练过程中, 有些动作必须付出努力才能完成, 就需要幼儿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 因此, 有些较弱的幼儿经过刻苦训练, 他们的毅力得到了充分的磨炼。

3.有利于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增强形体与气质情感

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 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 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促进了幼儿的骨骼成长, 增强了幼儿的消化机能, 增进了食欲, 提高了身体素质, 在我所教过的幼儿中, 有一些幼儿原来曾有“抠胸”“端肩”等不良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他们的这种习惯能被更有效地纠正, 受过舞蹈训练的幼儿, 都有仪表、举止端庄得体的特点。

4.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感觉

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 为幼儿提供和构筑了富于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空间, 使幼儿习惯于热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通过舞蹈的具体形象来认识缤纷的世界, 认识真善美, 从而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在强调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 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发挥幼儿舞蹈教育在培养健全的新一代外形与内质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

二、发挥幼儿舞蹈教育的游戏性

1.幼儿舞蹈教育应与游戏同行

幼儿舞蹈是幼儿为自己而舞蹈的, 一切都发自天然, 没有丝毫的造作和扭捏, 一切都是为了娱乐自己和娱乐伙伴, 每一个幼儿都有好乐的天性, 在玩中学、乐中学, 学的东西特别容易接受。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有了这样的过程, 才能达到“不亦乐乎”的目的, 把学习的结果视为唯一, “学而时习”的过程变得索然无趣, 甚至变得痛苦不堪。据说, 古希腊时, 柏拉图的学员, 主要是为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而创立的。东西哲人在这点上竟然是如此不谋而合地把学习看作是件快乐的事, 与游戏合二为一的事。可以说, 初始意义上的教育是与游戏密切相关的, 这应该是教育的本来面目。社会的发展, 人们附加在教育上理性的东西太多, 渐渐的, 教育变了味, 成了工具, 成了手段。幼儿舞蹈教育这样的本身具有游戏性特征的艺术教育也基本与游戏没有缘分了。教育, 尤其是舞蹈教育, 本身就比所谓的主学科更具有游戏性, 教育中多一点玩乐, 多一点游戏, 教育就可以换上一张可爱、可亲的面容了。

2.幼儿舞蹈教育与游戏相融的多种功效

幼儿游戏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进行的, 伴随着紧张和愉快, 有别于日常生活, 它只是对生活的一种模仿, 目的就在游戏本身, 不在游戏之外。

幼儿舞蹈教育在结合游戏进行教育时, 应作出更多的探索和尝试。舞蹈教育是在于提高幼儿对艺术的欣赏与参与能力, 包括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以满足人对美的高层次的追求。通过舞蹈训练达到强身健体, 美化身段的目的, 从而提高人的自我欣赏能力和自信心。

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 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音乐和舞蹈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 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自豪感, 使幼儿在教育中得到健美挺拔的肢体、高尚的情操, 高雅的气质、端庄的仪表。例如, 每次有舞蹈班新班开课, 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 有些幼儿兴高采烈地来, 因为他们喜欢舞蹈, 有些幼儿是哭哭啼啼的, 因为他们胆怯, 对舞蹈没有丝毫的认识, 是被父母勉强带过来的。但是不管怎样, 我想办法让每一个幼儿都盼望来上舞蹈课。在课堂中, 我利用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游戏进行教学, 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小兔比赛、老鹰抓小鸡、小树长大了等, 幼儿兴致勃勃, 很乐意接受。另外, 我还会采用一些竞争的办法, 分成小组按规定的音乐节奏从一个方位到另一个方位, 看哪组幼儿完成得又快又好, 幼儿非常有团队意识, 会主动帮助那些动作或音乐节奏不准确的幼儿, 他们愿意以他们自己喜欢的形式学习舞蹈, 体验舞蹈的乐趣。

总之, 舞蹈是一门艺术, 它不仅是舞蹈专业工作者的事业和追求, 也是舞蹈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的根本立足点。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不仅在于提高专业教育的水平, 也在于提高幼儿素质教育。要使艺术教育回归幼儿生活, 就要将艺术教育与幼儿特有的、热爱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让艺术教育以游戏的方式存在, 既体现了对幼儿权利的尊重, 有发挥了艺术教育最大的发展效益。艺术与游戏, 在幼儿生命初期, 本来就是一体的, 游戏愉悦与审美愉悦, 有着极大的相似, 因此用游戏的方式来设计组织艺术活动, 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和成长, 发挥创造的潜力, 是当前舞蹈教育的一个重要走向, 我们要很好地持续这个良好的状态。

摘要:以幼儿舞蹈教育为出发点, 明确幼儿舞蹈的作用, 从幼儿的天性和年龄特点出发, 探讨了如何在幼儿园舞蹈教育中充分发挥舞蹈教育的游戏性, 使幼儿在舞蹈游戏活动中体验快乐、发挥想象、尝试创新。

关键词:幼儿舞蹈,素质教育,幼儿教育,游戏性

参考文献

[1]朱畅.幼儿舞蹈教育中的律动教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 (07) .

[2]刘燕敏.孩子的权利[J].基础教育, 2005 (11) .

[3]陈平.德国幼儿园的玩耍的权利[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2011 (05) .

游戏、舞蹈融合小学音乐快乐教学 篇5

摘要:如何在快乐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所谓的快乐教学,强调的是学生主体性的参与过程,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下提升自身对于音乐作品的感知,提升自我音乐审美情趣,进而实现基础教育阶段小学音乐课程开展的最终目的。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理论下音乐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尝试,更是促进学生整体音乐素养提升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游戏;舞蹈;融合;音乐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75-01

传统单一枯燥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当前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亟需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来指引新时期发展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在教学情境、教学方法及教学氛围的重重影响下,快乐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不仅适应了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更是优化课程结构、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如今社会,音乐逐渐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小学音乐课程的实施,其目的不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伟大的音乐家,而是在于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寻找和发现其中的乐趣,并将这样的快乐持久延续下去。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他们总能通过直观的动作将音乐赋予他们的感受直接表达出来。此外,游戏也是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最佳方式,教师可将游戏、舞蹈、儿歌等形式与音乐充分结合,将抽象的音乐元素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表达出来。

1.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故事总能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音乐课上,教师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开始课程的讲授,这样的导入方法不仅新奇有趣,更加能够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尽快融入到课堂角色当中,积极参与教师安排的音乐活动。同时,音乐与故事的结合还能帮助教师从故事巧妙过渡到课程教学之中,既不显生硬,又妙趣横生。比如,在欣赏歌曲《动物们的聚会》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联想会有哪些动物来参加动物大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歌曲的内容也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2.音乐与游戏的结合

学生置于游戏之中应该是最快乐的,游戏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总有着不可拒绝的吸引力,他们渴望在游戏中获得乐趣,获得成功,获得老师和同学的称赞。因此,音乐与游戏的结合也是快乐教学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科学合理的游戏设置理应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的过程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游戏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游戏形式应灵活多样化;第二,游戏内容应简单易操作;第三,游戏应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3.音乐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

高科技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当前形势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在高科技手段的支持下为音乐教学提供更多的课堂学习素材,创设最佳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此外,多媒体技术不仅包含了文字和图像,更结合了声乐音频与视频的效果,在提供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是现代化课堂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奇有趣的画面,极具震撼效果的视听,正是当前小学音乐快乐教学的指向所在。

4.音乐与兴趣的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科学的兴趣指导下,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作为一门艺术类科目,音乐课程给予学生的应是一种感官享受与审美情趣的完美结合,力求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学会在音乐欣赏中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学生的兴趣不尽相同,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再以这些为依据开展自身的教学设计。找到兴趣之后积极参与是关键,只有参与到活动中去,才能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

5.音乐与动手能力的结合

音乐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听觉的享受,它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音乐教学中关于打击乐器的讲授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的,也是音乐基本实践技能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在快乐教学的理念指引下,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动手制作打击乐器。课堂上,教师可安排学生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来演奏某段旋律,甚至可以让学生自我即兴发挥演奏一段旋律,这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尝试和突破的过程。制作材料可以是简单的,例如小瓶小罐或是铅笔盒、小竹筒等,然而学生却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尽全力完成自己的“作品”。音乐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情境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来体现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和启发性,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拓展思维,大胆想象,敢于创造。这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快乐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教学初探 篇6

1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相关含义及其教学目的

1.1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相关含义

幼儿舞蹈指由幼儿表演或体现幼儿生活的舞蹈。幼儿舞蹈是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其特点是边歌边舞, 形象直观, 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 对儿童的身体素质、情感、审美、注意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其中, 幼儿舞蹈创编是幼儿舞蹈教学的重要能力。幼儿舞蹈创编是一种艺术, 一种舞蹈的创作艺术。假如艺术创造要求助于想象, 编舞要求有技术和一种不是靠自发产生的能力, 那么编舞就不仅是根据音乐跳舞或首尾连贯的运动。编舞最重要的是表达一种思杨, 并通过运动将它呈现出来。

幼儿舞蹈创编有以下基本原则:

(1) 专业性。幼儿舞蹈创编者应在普通的幼儿教师的基础上具有广博而深厚的舞蹈知识和各种舞蹈基本技能的能力。舞蹈创编者应具有较好的舞蹈功底, 用不同动作与姿态塑造出一个个舞蹈形象, 表演者再通过他们的身体, 示范动作吸引幼儿, 感染幼儿, 最后才能创作出优质的幼儿舞蹈。

(2) 综合性。创编者除了基本的舞蹈知识和舞蹈技能的掌握外, 还要综合学习在文学, 心理学, 历史学, 音乐, 戏曲等多方面的知识, 认真吸收各种艺术熏陶, 深化舞蹈教学的艺术内涵, 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

(3) 实践性。在整个创编过程中, 创编者要在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舞蹈动作创造出优质的幼儿舞蹈作品, 同时, 要在立足幼儿生活实践的基础上, 真正体现出幼儿的生活特点, 才是幼儿舞蹈创编的真实需要与特点展示, 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幼儿的生活特点。即一定要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来进行, 要使舞蹈体现出童心童趣, 进行有创造性的舞蹈教学, 在身心了解的基础上, 体现出童趣的特点。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主要是幼儿舞蹈创编者在顺应幼儿舞蹈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展开的一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课程, 要求学习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学生应该要具备有深厚的舞蹈知识以及对各种舞蹈技能的掌握, 同时还需要学习其他横向的学科, 如文学、美学、心理学、舞蹈史、历史、音乐、美术、戏曲等, 并广泛收集符合幼儿表演的基本舞蹈素材, 在宽泛的艺术修养基础之上, 不断的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深化自己幼儿舞蹈作品的艺术内涵, 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的能力培养的课程。

1.2 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目的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根据培养目标, 幼儿舞蹈创编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 幼儿教师在不仅在幼儿园音乐舞蹈教学中需要编写教材, 游戏活动中需要设计动作, 各类演出活动中更需要创编舞蹈节目。因此,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目的也非常明确。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教育学生掌握扎实的舞蹈基础内容

幼儿舞蹈教育属于艺术领域教育。它是萌发幼儿参与舞蹈活动的兴趣, 丰富幼儿情感体验的先驱, 是培养幼儿运用形体动作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有效途径, 所以说在幼师专业的课程中, 舞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舞蹈教师, 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舞蹈基础。学习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学生必须系统掌握舞蹈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了解幼儿舞蹈的最新发展情况, 具有幼儿舞蹈学科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具有较扎实的幼儿舞蹈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并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幼儿园的基本规律, 具有幼儿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的知识结构、人文素质、基本功以及较强的适应幼儿的教学规律的能力。具有相当程度的舞蹈表演和舞蹈编导能力, 能够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组织舞蹈课堂教学和课外舞蹈辅导活动。

1.2.2 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舞蹈想象力

舞蹈想象力是舞蹈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 舞蹈想象力是每个学习幼儿舞蹈创编的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舞蹈想象力可以使学习幼儿舞蹈创编的学生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理想。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所提的舞蹈想象力是要要基于现实生活的想象, 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想象。在日常现实生活中, 时时处处蕴涵着舞蹈想象力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 关键是学习幼儿舞蹈创编的学生要能及时意识并地适当地把握契机。具体来说, 舞蹈想象力的培养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进行: (1) 观察生活; (2) 聆听音乐; (3) 情感激发。

1.2.3 鼓励学生敢于创新的舞蹈意识

对于学习幼儿舞蹈创编的学生而言, 没有创新的幼儿舞蹈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 创新对于幼儿舞蹈创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舞蹈创编的创新性也有利于探索幼儿舞蹈艺术的内在规律, 挖掘优秀的幼儿舞蹈创编人才, 从整体上提高幼儿舞蹈的以水水平。所以说, 创新是幼儿舞蹈教育发展的源动力, 也是培养学生创编能力的关键。在幼儿舞蹈创编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 使学生在不同的经验、视角、专业能力、兴趣爱好、创作习惯、审美追求, 发现不同的创新点,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产生一种探索创新的欲望。

2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很多幼师高专的幼儿舞蹈创编课程设置往往沿用专业院校的模式, 课程设置通常缺乏自己的特点, 没有重点突出舞蹈编创, 更没有重点突出幼儿舞蹈创编的特点。课程设置普遍包括芭蕾基训、中国古典舞基训、五大民族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舞蹈基础理论及教学法等, 舞蹈的课程设置很全面, 但是通常没有侧重点, 在课时数有限的情况下, 专业底子相对较薄的学生深入掌握每个课程的知识点是相当困难的, 在短时间内只能达到表面的了解, 很少能真正学习到专业的创作思路, 更不用说形成自己的专业创作思路。同时, 现在很多课程设置注重简单的编舞理论和技法的学习, 忽视了舞蹈创编的实践性, 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极为不利。

2.2 教学方法缺乏启发性

在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学中, 许多教师都采用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 要求学生简单模仿教师的讲解和示范, 因此培养的很多幼儿舞蹈创编的学生学生都对老师具有严重的依赖性, 习惯性模仿教师, 对舞蹈的创编也是缺乏创新性, 不具备主动意识, 这与时代对幼儿舞蹈教师的需求是不符合的, 也不利于培养优秀的幼儿舞蹈创编者。

2.3 教材内容实用性较差

当前幼儿教育专业使用的舞蹈教材普遍都是照搬专业舞蹈院校的教材, 这是不利于幼儿教育的发展的, 因为两者的教学对象是不同的。专业舞蹈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专业水平较高, 专业训练时间长, 底子相对厚的优秀学生, 她们适用难度相对较高以及内容相对丰富的教材, 但是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幼儿高等专科的学生, 这类学生的舞蹈专业水平与专业舞蹈院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 专业舞蹈教材对于他们来说相对偏难, 不符合实用性的要求, 使得幼儿舞蹈创编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2.4 创编的后续教育措施不够

现行的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流程都是先学习基本的幼儿舞蹈创编理论知识, 再到幼儿舞蹈创编实践中磨合逐渐完成。但是由于课时有限, 很多教师只要求学生重点在学习幼儿舞蹈创编理论知识上, 创编的后续教育措施不够, 往往会造成与实践不相符。因为要培养优秀的幼儿舞蹈创编者, 还需要大量的实践, 在实践中反复推敲幼儿舞蹈创编理论知识, 不断完善自身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因此, 幼师高专的幼儿舞蹈创编课的后续教育做得不够, 特别是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安排管理和实验基地的建立还存在一定缺陷。

3 提高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1 从培养兴趣入手, 激发学生舞蹈创编的热情

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 毕业后多数是从事幼儿教育的, 她们需要具备幼儿舞蹈教师所具有的素质和能力, 所以在幼儿舞蹈创编课程训练时, 要求学生做到“三会”。会做, 要求她们在练习过程中做出的动作比较规范, 示范动作比较优美即可。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提出高的要求, 既要按照舞蹈演员的标准要求她们, 又要讲究科学性。会说, 说出基本功动作要求和要领, 练习的方法和步骤。会创编, 要根据教学的内容, 教学的目标, 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能创编幼儿舞蹈, 具备创编幼儿舞蹈的能力。在进行幼儿舞蹈创编课程初期, 教师可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幼儿舞蹈录像, 引起学生兴趣, 烘托课堂氛围, 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学生观摩欣赏舞蹈过程中, 提出相关问题:如要求学生指出观摩舞蹈的共同特点、风格等。学生在通过直观感知后明确:这些舞蹈是由幼儿表演的, 它们是具有幼儿特点和性质舞蹈。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探究学习幼舞蹈动作创编的方法, 做了很好的铺垫, 自然而然的引发了学生尝试创编的兴趣和激情, 才能寄发学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舞蹈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3.2 教师起表率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作为幼师高专的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师, 必需要具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和表现能力。专业素质指的是专业理论知识和舞蹈表演能力。教师只有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 才能给学生准确、生动、精练的讲解, 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 掌握其动作的要求和要领。舞蹈表现能力是指舞蹈的艺术, 即情感表现、动作势态表现等。基本功教学的很多动作都是在动态示范中进行, 动态示范是舞蹈教学中最直观最直接的教学手段。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 能给学生美的熏陶, 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动作的运行路线、状态和要领, 对动作的动态、节奏、情绪、劲力有直观的把握。教师的优美的动作, 漂亮的舞姿能让学生感到钦佩, 同时能激发学生树立奋发向上, 努力学习的决心。所以, 作为一名舞蹈教师不仅要保持原有的舞蹈姿态, 而且还要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底。示范不仅可以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信息, 同时通过示范可以让学生对正确和错误的动作进行鲜明的认识和对比。好的示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3 深入实践, 让学生充分体验舞蹈创编的乐趣

在教学课堂上, 为了将从实践中提炼出的理论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 可以请学生从尝试创编具体的幼儿舞蹈动作入手进行命题创编。学生分组进行创编练习之后, 个别表演, 开展学生互评。教师再进行点评, 对创编较好的动作给以肯定和鼓励, 对不足之处加以指正。这样通过让学生深入舞蹈创编实践的学习方式, 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 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 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也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另外, 在基本技能学习的同时, 还要多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 通过各式各样的演出, 可带动学生学习基本功的热情, 并强化基本功训练, 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又可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为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才能够真正地从课堂迈向舞台。

在进行舞蹈的实践性训练的同时, 应把技术训练运用到实践性训练中去并与表演性组合或具体的作品相结合, 使之进入某种轻松活泼的状态之中。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从而使实践性训练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强有力的展示。在学生掌握动作的同时, 还要渗透充满感情和想象的舞蹈艺术语言, 使其在实践性训练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展示, 自由的创造性地表演舞蹈动作。这样基本技能和实践相结合的艺术效果, 这样的幼儿舞蹈创编才能化为动态美的艺术形象, 才能引起观众的审美兴趣, 得到观众的认可和赞赏, 进而产生情感共鸣。

3.4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创编能力

浓厚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要想营造这样的氛围, 应遵循“三型”教学法规律。即启发型、鼓励型、趣味型。启发型是指,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教师在教学时, 要在尊重学生人格和自主意识的同时, 严格要求学生, 并在教学中谆谆善诱, 启迪心灵, 开发智力。鼓励型是指, 教师根据基本功的个体差异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 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趣味型是指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既有苦也有乐。苦与乐相互融合就成了美味佳肴。针对幼师专业学生的实际, 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的留守家庭, 父母不在身边, 学习成绩较差, 自信心不足, 特别是对舞蹈基本功的学习, 由于她们没有舞蹈基础, 骨骼偏硬, 所以学起来更吃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精神的培养, 遵循“三型”教学规律, 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才能使学生树立顽强的意志, 对学习充满信心,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师高专舞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会跳、懂欣赏、能创造的综合能力, 才能使她们今后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工作需要, 发挥更大的潜能, 为幼儿舞蹈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 舞蹈创编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 仅靠课堂上的讲解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大量的课余时间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因此在课后, 尝试选用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乐曲要求学生多进行创编练习,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融会贯通, 运用所学的知识合作创编, 提高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学生能较快体验到舞蹈创编的快乐和成就感, 提高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 取得了较显著地教学效果。

4 结语

舞蹈创编是舞蹈学习的提升, 是幼儿师生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所以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 对幼师舞蹈教育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在幼师高专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教学过程中, 要形成常态化的训练模式, 培养学生的舞蹈分析能力以及在创作中的灵感。同时, 针对幼儿教学的特点, 让学生在自我创编中形成综合艺术的形象, 从而有效的促进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的升华。总之, 对于幼师高专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 教师要把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 以培养出优质的专业化人才, 满足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摘要:文章围绕当前幼师高专中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相关含义进行阐述, 分析当前幼师高专中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存在问题, 并从多方面探讨提高幼师高专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有效方法, 更好的促进幼师高专中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优化。

关键词:幼师高专,舞蹈创编课程,幼儿舞蹈

参考文献

[1]吴静洁.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关系[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8) :264-265.

[2]高曌.多元化幼儿音乐教学初探[J].大众文艺, 2014, (17) :35-36.

[3]魏颖.学前音乐教育在幼儿生活中重要意义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9) :256.

[4]王挺旗.学前音乐教育的作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 (6) :28.

游戏性的幼儿舞蹈教学 篇7

少数民族舞蹈是由少数民族人民在精神与物质文明发展过程中,结合本民族特色所编创出的舞蹈,并得到传承与发展,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底蕴。在少数民族舞蹈研究中发现,其舞蹈艺术一旦失去学习者与继承者, 将难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最终被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幼儿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学习少数民族舞蹈的有着深刻的文化传承意义。并且, 少数民族舞蹈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存在较高的欣赏价值,将其融入到幼儿舞蹈教学中,不仅能提升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审美,拓宽幼儿的思维,还能让幼儿了解不同民族特色舞蹈,实现对幼儿的素质教育。因此,在幼儿舞蹈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舞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族民间舞蹈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作用

(一)丰富对少数民族舞蹈的认知

少数民族舞蹈融入到幼儿舞蹈教学能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增加幼儿学习舞蹈的动力。在少数民族舞蹈中, 往往流传的神秘而动人的传说,教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 可借助传说调动幼儿的舞蹈学习兴趣,丰富幼儿对舞蹈的想象,加深幼儿对不同舞蹈的理解。少数民族舞蹈的融入,在丰富舞蹈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开阔了幼儿的视野, 让幼儿认识到不同民族的特色舞蹈,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幼儿对各个民族舞蹈的认知与喜爱。

(二)增强对少数民族的特殊情感

在幼儿启蒙教育中,相比于其它学科教学,舞蹈教学由于其丰富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更容易受到幼儿的喜爱。而为了加深幼儿对多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将少数民族舞蹈融入幼儿舞蹈教育中,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欣赏到不同民族的舞蹈,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舞蹈的完美结合, 进而加深对少数民族的理解。如,傣族、布朗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拥有独特的民族舞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通过向幼儿展现少数民族的舞蹈,让幼儿在具备异域风情的舞蹈与音乐中,对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展开联想,会幻想到辽阔的草原,碧绿的天空等,在教师对舞蹈进行详细介绍之前, 幼儿便在脑海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想象。其中,佤族舞蹈是一种特色极为鲜明的少数民族舞蹈,具备极强的表现力,当幼儿欣赏佤族姑娘热情奔放的“甩发舞”,便会不由自主地被其强烈的节奏以及富有感染力的画面所震撼,萌生出对佤族人民的探知欲望,进而对少数民族产生亲近感。

(三)形成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敬意

少数民族舞蹈中,往往融合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及地域特色,带有强烈的民族风情。幼儿通过对少数民族舞蹈的学习,在葫芦丝悦耳的伴奏中,感受到傣族村寨的清雅秀丽,甚至会联想到竹林深处有美丽的傣族姑娘穿着孔雀服,宛如精灵般的翩翩起舞;通过锣声,感受到拉祜族的勤劳与质朴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通过少数民族舞蹈的学习,让幼儿走进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环境,体验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信仰,感悟不同文化中存在的丰富内涵,进而萌发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敬意。

三、在幼儿园舞蹈教学生活中融入少数民族舞蹈的对策

(一)营造和谐、欢快的民族舞蹈学习氛围

由于乐曲本身具备较强的感染力,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乐曲,其表现力与渲染力更加强烈。因此,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可利用舞蹈乐曲的这一特点,将其设置为幼儿闲暇玩乐时间的播放歌曲,并根据幼儿的实际状况与不同民族乐曲的特色,在不同时间段,选择不同的乐曲。如,上午休息时间,可播放蒙古族的乐曲《小黄马》或维吾尔族的《阿拉木汗》,下午游戏时间可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这类比较欢快的乐曲,让幼儿在校园生活中时刻处在积极向上的民族乐曲的熏陶中,营造浓郁的少数民族舞蹈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在舞蹈教学中, 还需结合幼儿好奇心重的特点,利用少数民族舞蹈编排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玩耍中也能感受到学习舞蹈的乐趣, 寓教于乐,通过游戏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二)将民族舞蹈文化融入到幼儿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按照幼儿在园内的活动项目,可将其划分为表演环节、知识学习环节、手工环节。结合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 将其融入到各个环节中去,全面提升幼儿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认知与兴趣。

1. 表演环节

表演是幼儿在园内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幼师可将少数民族舞蹈融入这一环节中,通过表演活动,展现民族舞蹈的魅力。如,在表演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漂亮的民族服饰以及有趣的民族舞蹈道具,鼓励幼儿换上喜欢的民族服饰,并为幼儿编排简单有趣的民族舞蹈,让幼儿身着漂亮服装,自信的为大家表演民族舞蹈,使幼儿的表现心理得到充分满足,进而有效激发幼儿的民族舞蹈学习热情。

2. 知识学习环节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知识学习是开展幼儿教育的主要环节。幼师可在这一环节中穿插少数民族舞蹈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如舞蹈传说、风俗习惯等,在扩宽幼儿知识面的同时,加深幼儿对不同民族舞蹈的认知,为民族舞蹈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在向幼儿介绍孔雀时, 可巧妙穿插傣族的孔雀舞,让幼儿了解孔雀在傣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既丰富了知识学习的内涵,又让幼儿对少数民族有了更深的了解,增加对少数民族舞蹈的探知欲望。

3. 手工环节

手工课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教学环节,能有效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师在手工环节中,也可巧妙添加民族舞蹈教学内容,鼓励幼儿搜集与少数民族舞蹈相关的信息资料,并结合资料制作简单的民族舞蹈服饰,这样不仅锻炼了幼儿的信息搜集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还深化了幼儿对少数民族舞服饰制作过程的理解。例如,在手工课内,幼师可让幼儿搜集维吾尔族服饰的相关资料, 并制作简单的小马甲或小方帽等,在幼儿完成任务后, 为幼儿展示维吾尔族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鼓励幼儿戴上自己的手工成果进行舞蹈表演,通过动手制作, 让幼儿对少数民族舞蹈产生更深刻的体验。

(三)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增强民族舞蹈乐趣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既需要教师的教育,也离不开家长的引导。因此,要将少数民族舞蹈有效融入幼儿舞蹈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家长的引导作用,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在进行幼儿舞蹈教学时,增加亲子互动环节,让家长了解少数舞蹈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习舞蹈知识, 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结合幼儿教学需求,定期举办亲子互动活动, 让家长协助幼儿进行少数民族舞服饰的制作,并共同完成少数民族舞蹈表演,通过活动增进家长、幼儿以及幼师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民族舞蹈学习氛围,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另外,幼儿园还可结合幼儿家长的相关信息,恰当安排幼儿与家长的互动活动。如,邀请一些涉及民族舞蹈领域的家长来幼儿园,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介绍,让幼儿与其他家长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知识,并以此为铺垫, 带领家长与幼儿参与民族舞蹈表演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家长与幼儿对民族舞蹈的了解。通过互动活动,让家长意识到少数民族舞蹈教学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进而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共同配合下,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民族舞蹈学习环境。

四、在实际幼儿少数民族舞蹈教学中还需解决的问题

(一)幼儿民族舞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

在幼儿少数民族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应注重对民族舞蹈种类的挑选,因为少数民族舞蹈的类型极为丰富, 许多舞蹈虽然具备较高的观赏性,但由于其舞蹈动作难度较大,而幼儿舞蹈基础薄弱且接受能力有限,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不仅难以掌握其舞蹈的精髓,还可能打击幼儿的自信心,降低幼儿学习少数民族舞蹈的热情。 因此,在舞蹈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结合幼儿的知识学习能力,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且简单易学的少数民族舞蹈,以增强幼儿学好舞蹈的自信心,调动幼儿的舞蹈学习积极性。如,将傣族《孔雀舞》设置为舞蹈教学内容, 既能让幼儿感受到民族舞蹈的优美与独特,又能确保幼儿快速掌握舞蹈动作要求,以此来增加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的效果。

(二)幼儿民族舞蹈教学教师能力培养问题

少数民族舞蹈的独特性,要求相关舞蹈教师必须掌握全面的民族舞蹈知识与技能,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能有效实现对幼儿的少数民族舞蹈教学。在少数民族舞蹈中,幼儿民族舞蹈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表现形式,其舞蹈表演中具备自身特性。幼儿与其他年龄层的人对舞蹈的领悟存在较大差异,一些舞蹈教学经验尚浅的教师, 难以准确把握少数民族舞蹈与幼儿民族舞蹈的不同特点, 混淆了幼儿对少数民族舞蹈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因此,舞蹈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积极学习新的民族舞蹈教学理念。 幼儿园应加强对舞蹈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舞蹈教师的教学能力;规范舞蹈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合理组织教学活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幼儿民族舞蹈教学效率。

五、结束语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少数民族舞蹈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调动幼儿舞蹈学习兴趣,普及各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作用。从实质上讲,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舞蹈,既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又有助于推动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进行舞蹈教学时, 既需要结合幼儿在幼儿园的实际状况,从各方面渗透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又要注意当前少数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与完善教学策略,在提升幼儿舞蹈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幼儿的爱国情结。

参考文献

[1]庞志娟.浅谈怎样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舞蹈[J].艺术科技,2014(06).

[2]羿千喜.论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必要性[J].大众文艺,2014(18).

游戏性的幼儿舞蹈教学 篇8

一、幼师幼儿舞蹈教学现状

目前,由于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幼师的幼儿舞蹈教学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方面,由于刚转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上,舞蹈教师们都还没有完全摆脱中专的影子。另一方面,在教学上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行之有效和指导性强的教学大纲。基于上述因素,笔者认为幼师幼儿舞蹈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育对象已变化

升格后的幼师在生情上已发生很大变化。以往中专层次的学生平均年龄在15-18岁之间,在身心方面都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在学习上主动性和能动性不强,在课堂上基本处于被动状态。但是,现在大专层次的学生平均年龄在18-22岁之间,在身心方面均已基本成熟。因此,和以往的中师生相比较,大专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高,参与性较强,能动性较好,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已发生改变。在学生的学习情况方面,相对以往来说也较复杂,以往所招收的学生是初中毕业后考入,大都没有舞蹈基础,而升格后的幼师所招收的学生大致可分为两年制大专生和三年制大专生,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文化基础呈现出两种状态。其中两年制大专的学生是五年制中专升段至大专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舞蹈基础,但文化理论基础较薄弱;而三年制大专的学生都是高中生通过高考进入幼师,基本上都没有舞蹈基础,但文化理论基础较好。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新的生情,势必要求教育工作者通过调整教学状态,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等一系列教学措施来适应当前教育对象和教育形势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二)教学内容待完善

随着生情的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较强,幼师原有的幼儿舞蹈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现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方面,中专的教学内容以实用为主,实践课程占主体地位,理论课程很少。而大专的教学内容则需要以应用为主,这就要求提高理论课的比例,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在专业上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升格后的幼师生情发生变化,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文化基础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以往适用于中专层次单一的教学内容显然已经不再实用,需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完善。而国内专科层次的幼师几乎都是近几年才升格,在教育教学上几乎都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如何更新幼儿舞蹈教学内容,需要当前幼师舞蹈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完善。

(三)教学方式需改进

中专层次的学生年龄小,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不强,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通常采用“少练多说”、“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而大专层次的学生年龄较长,学习能力较强,学习参与性也较高,教师如继续采用中专时的教学方式势必会抑制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另外,升格后的幼师在硬件设施上已大大改善,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教师若只停留在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如何运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传统教学方式,也是幼师舞蹈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改善幼师幼儿舞蹈现状的对策

幼师幼儿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课程,是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改善好当前幼儿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育对象的变化促使幼师舞蹈教师必需转变教学观念以适应当前幼儿舞蹈教学的需求。首先,要了解学生情况。作为舞蹈教师,面对新的生情,应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大胆作出课堂评价,并提出好的建议,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并进行课后交流,做好调整教学观念的准备;其次,要摸清行业动态。幼儿舞蹈源于幼儿,也服务于幼儿。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的摇篮,更是幼儿舞蹈教学实施的终端。因此,幼师舞蹈教师应深入幼儿园,了解行业发展情况,摸清行业最新动态,掌握行业教学方向,总结出转变教学观念的思路。最后,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在了解了学生情况,摸清了行业动态之后就应作出总结,调整状态并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转变教学观念的过程中,需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慢慢调整,给自己和学生制造一个缓冲期,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造成学生在心理上的突兀,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在转变教学观念的过程中应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是否接受或喜欢新的教学观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

(二)完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幼儿舞蹈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对幼儿舞蹈教学成效有着巨大的作用。面对新的生情,幼师舞蹈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制定出合理的教学大纲,完善教学内容。

1.重视理论素养,促进综合能力。幼师幼儿舞蹈教学内容应增加理论方面的学习,并将理论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从单纯感性的动作感知和模仿,逐步提高到对幼儿舞蹈理念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以提高自身的舞蹈综合能力。建议增设幼儿舞蹈欣赏和幼儿舞蹈教学法等内容。幼儿舞蹈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幼儿舞蹈作品,教师作专业性的分析,并在思想上作正面的引导,培养学生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幼儿舞蹈教学法是一名合格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理论知识,是对所学幼儿舞蹈知识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的系统规范和理论阐释。幼儿舞蹈教学法的完善与规范、逻辑性的强弱和体系的统一标志着幼儿舞蹈这门课程的成熟性。因此,幼师舞蹈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幼儿舞蹈教学法这一重要内容。可先组织学生统一学习理论知识,了解教学法的基本知识;再由教师示范讲解,让学生清楚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每个环节应该如何运用教学法中的知识;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写出教学计划、教案和教学总结;最后,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节完整的幼儿舞蹈课。通过增加以上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理论知识结构,并结合所学舞蹈技能充分运用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把握基础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幼师学前教育专业两年制和三年制的并存状态,使得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这种差异在幼儿舞蹈方面尤为明显。因此,舞蹈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基础差异,因材施教,分别制定出两年制舞蹈教学大纲和三年制舞蹈教学大纲。就两年制而言,应在以往所学知识上有所加强、加深。如,增加幼儿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使学生将中专时所学的幼儿舞蹈和民族民间舞蹈有效的结合;增加幼儿舞蹈剧目排练和创编的学习,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舞蹈元素充分利用;增加幼儿舞蹈欣赏和幼儿舞蹈教学法的学习,使学生提高理论知识,并与技能知识相结合,从而增强实践能力。就三年制而言,学生几乎没有舞蹈基础,但是要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学完所有理论和实践的全部内容,这就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同时,注重职业性和应用性。如,基训方面,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去除需要大量柔韧性和力量性的动作,将以训练学生优美体态为目的的组合,作为主要基训教学内容;民族民间舞方面,在保留基本体态动律组合的基础上,去除大量纯粹的单一组合和综合组合,以幼儿民族民间舞为主要教学内容;幼儿舞蹈创编方面,将幼儿舞蹈欣赏与幼儿舞蹈创编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为前提,结合幼儿舞蹈编舞技法,形成一套新颖而有特色的、适合学生需求的幼儿舞蹈创编教学内容。以上教学内容,不仅照顾了学生不同基础的学习需求,完成了幼师幼儿舞蹈教学的要求,提高了理论素养,还结合了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性,充分发挥了幼儿舞蹈这门课程的应用性,为学生今后的幼儿舞蹈教学工作储备了深厚的知识能量。

(三)改进教学方式

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内容的完善,势必要求教学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改进。

1.教师重新定位,变主体为主导。改进幼儿舞蹈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中的定位是关键。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定位则应是课堂主导者,给予学生引导、指导和教导。例如幼儿舞蹈教学中蹦跳步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小兔、袋鼠等动物跳动时的影像视频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模仿,去找腿部的发力点,然后教师再给予正确的指导,最后教导学生在生活中要懂得去发现美,感知美。通过以上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使幼儿舞蹈教学成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高效教学。

2.教室不再单一,变固定为移动。幼儿舞蹈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舞蹈教学,它既是舞蹈技能的培养,也是审美感知的培养;既需要严谨的教学态度,更需要注重兴趣的激发。笔者认为,多变的空间和充满趣味的环境更有助于幼儿舞蹈的学习。在幼儿师范专科院校有很多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活动室和实训室,其空间多变,环境优越,设备先进,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所学知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间资源,将原本单一的学习空间,变得丰富而机动。例如,幼儿舞蹈欣赏和幼儿舞蹈教学法的学习,可以利用学前教育专业的活动指导实训室,这是一个完全模仿幼儿园教室的实训空间,里面的环境布置充满童真童趣。这样的环境让学生在欣赏幼儿舞蹈作品时更能深刻体会作品内涵,有助于学生幼儿舞蹈欣赏的学习。而逼真的幼儿园教室布置,在学生独立试讲幼儿舞蹈课时能更真实的发挥出自己的教学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幼儿舞蹈教学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师的幼儿舞蹈教学的改革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基础差异,因材施教,完善教学内容;突破传统形式,准确定位,改进教学方式。努力使幼师幼儿舞蹈教学现状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促进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摘要:幼儿舞蹈作为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面对新的教育对象,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紧跟改革步伐,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幼儿舞蹈教学初探 篇9

1 通过少儿舞蹈欣赏善意对待幼儿的“异想天开”

毕加索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儿童的艺术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真实流露。幼儿的舞蹈同绘画、讲故事一样,不受功利目的的支配,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认识、想象、愿望或情感。少儿舞蹈欣赏,是少儿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少儿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会和理解的全过程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舞蹈欣赏,就是通过舞蹈作品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化表达和创造的自由,善待幼儿的“异想天开”。

2 精心设计,激发幼儿的创新火花

创新不是“学”出来的,而是激发和弘扬出来的,幼儿的创新更是如此。教师只有抓住身边发生的、感受得到的或感兴趣的事物和情境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幼儿的创新火花。例如:舞蹈《奔驰》。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喜欢比赛,于是教师便设计“赛马”的情境,启发幼儿做出“赛马”时的不同表情和动作,甩鞭、扬鞭的不同动作及用动作表现出“赛马”胜利后的喜悦心情。不是学舞蹈,而是编舞蹈,幼儿的创作热情极其高涨。

3 培养幼儿对舞蹈培养幼儿的自我审美意识素质

幼儿天性好动,喜欢模仿,喜爱看舞蹈节目,更渴望参与表演。初学舞蹈时,幼儿只知一味地模仿,几周一过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我们就要从多方面启发、开导,从新生第一天走进舞蹈室时,就要让幼儿知道这不仅是练功房,更是舞蹈宫殿。要在形体美上培养幼儿的自我审美能力,如芭蕾手位的延伸就是一种美,这就要求幼儿带有一种希望的追求的情感在做,感觉自己的眼前多么宽阔,就像包容了整个宇宙。耳朵里听着动人的音符,这多么富有诗意!这不就是以美带情,以情带舞吗?所以教师一定要培养幼儿的自我审美意识素质,使幼儿自身体现出一种对舞蹈的热爱,从而愉快的进行训练和舞蹈。将幼儿舞蹈形象化,在舞蹈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形成有趣的故事或者舞蹈造型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将舞蹈和启发教育相联系,使舞蹈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通过舞蹈示范、舞蹈欣赏、边歌边舞、音乐反映、模仿与想象、组合与成品舞蹈编排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幼儿全身的多种器官,在提高兴趣、注意力的同时,更强调了大脑高度的集中去支配身躯,以表达各种动作和情感。而且一系列优美的动作,丰富的队形变化等也促进了幼儿舞蹈记忆力的提高。

4 允许幼儿自由创造

幼儿具有创造的天赋。幼儿的创造力是一种主体潜能。传统的舞蹈教学中,以灌输的教学方法为主,幼儿机械模仿、被动学习,扼杀了幼儿的创造萌芽。自由创造是一种发掘潜能的过程,而不是灌输、注入的过程,只有允许自由创造,为幼儿创设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广阔空间,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树立正确的幼儿园舞蹈教学的观念,选择适合的舞蹈教学内容,采用恰当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幼儿舞蹈是供幼儿自娱和身心发展的艺术教育”的目标。

5 注重幼儿的情感教学

感情是舞蹈的灵魂,没有感情的舞蹈是机械运动。由于幼儿阅历不深,不易体会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排练舞蹈前,教师应先将舞蹈表现的内涵编成故事,在该舞蹈音乐的伴奏下有声有色地讲给幼儿听,让幼儿充分理解舞蹈内容,激发他们的亲感。比如舞蹈《我是草原小牧民》,我们这里孩子远离草原,对于舞蹈意义很难理解,我们就借助多媒体手段给孩子们展示了远离草原风光。在音乐的伴奏下把舞蹈情节用故事讲给孩子听。这样,在表演时幼儿就会很快进入角色,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在音乐中去感受,去表现,还进了创编。整个舞蹈不再剩硬,而先得优美贴切。

6 促进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少儿舞蹈,它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那整齐的队形,统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学生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整个画面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自觉遵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舞蹈是当众表演的,这种艺术活动有着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它能培养学生活泼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在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发学生进行富有表情的表演。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集体活动,如我们排练了《快乐小天使》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全市中小学艺术节,从而改变了学生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参加了舞蹈学习及演出等活动的学生,不仅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增强了她们的自信心,而且还造就了她们开阔活泼的个性。另一方面,舞蹈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艰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的精神。因此,有些娇弱的学生经过刻苦的训练,她们的毅力就得到了充分的磨炼。

舞蹈教学活动是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结合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脑、目、耳、口、体等多种器官协作活动、协调性发展,既激发了学生的散发性、变通性、形象性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同时,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下,通过最富于情感的音乐形象来认识客观世界,感受音乐形象中的崇高思想,形成美的观念和道德观念,培养分辨美与丑、高尚与庸俗的初步能力。学生在美育滋润、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在精神状态上、品德上、性情上、生活情趣上、理想抱负上有所促进,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游戏性的幼儿舞蹈教学 篇10

一、艺术院校舞蹈教学开展对幼儿舞蹈教学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 学前教育也意识到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更加注重对幼儿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性与感染力都非常强的学科, 是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培养幼儿舞蹈教师的艺术类职业院校, 是幼儿教师人才的培养基地。艺术类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前教育知识, 还要掌握一定的舞蹈技能, 以达到幼儿舞蹈教学的需求与标准, 实现学前教学对幼儿素质培养的目的。显然, 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舞蹈教学与幼儿的舞蹈教学工作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开展, 不仅充实了幼儿舞蹈教师的队伍建设, 还推动了幼儿舞蹈教学的发展。

二、学生舞蹈水平为幼儿舞蹈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

艺术院校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 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舞蹈技能和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内容奠定基础, 让学生能够胜任的了将来的教学或者表演工作。很大一部分学生, 在毕业后从事儿童舞蹈教学, 学校的舞蹈教学为学生的幼儿舞蹈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1、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舞蹈技能

长期以来, 应试教育影响到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大众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 导致很多高中生对舞蹈学科不甚了解, 也未接受过系统的舞蹈培训。从现在的高校招生制度来看, 高职院校招收的大专学生舞蹈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舞蹈基础薄弱。所以, 对于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舞蹈教学来说, 扎实学生的舞蹈基本功是教学开展的第一步。那么, 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舞蹈教学开展实践, 幼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求。所以, 学校舞蹈教学的开展, 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舞蹈技能训练, 加强学生对舞蹈技能的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幼儿舞蹈创编, 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舞蹈技能的发展, 这样才能为将来的幼儿舞蹈教学提供专业上的保障。

2、学生必须掌握全面的舞蹈知识

新世纪以来, 教育界对学前教育事业更加的关注, 同时也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和修养对于艺术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完全胜任舞蹈教师这一职业, 也关系到学生将来是否能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科学的传授给幼儿。所以, 在学校的舞蹈教学课堂实践中, 学生不仅要系统地学习舞蹈理论、舞蹈美学、舞蹈教育等知识, 还要对国内外的舞蹈历史和舞蹈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系统的舞蹈课程学习, 有助于艺术院校的舞蹈学生掌握广博的知识, 只有对舞蹈学科知识的全面积累, 学生才能在将来的幼儿舞蹈教学实践中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三、学生综合能力为幼儿舞蹈教学实践提供了保障

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舞蹈学生在毕业之后, 一部分从事演出, 一部分从事教学, 尤其是进行幼儿舞蹈教学的学生较多。针对这一点, 学校舞蹈课程设置, 不仅仅只局限于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 而是为了让该专业的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 能够更好的为日后的幼儿舞蹈教学进行实践。显然, 学生的从业能力都是可以在学校的培养的, 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幼师在将来的幼儿教学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才能。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实践, 更应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心理素质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时, 也将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语言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舞蹈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实践中。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舞蹈教学利用三年的时间, 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将来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表达、分析、观察、表演、创作、指导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舞蹈教学实践中进行充分的锻炼, 在舞蹈教学活动中体验如何进行幼儿舞蹈教学, 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最高“境界”。

现今,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思想的教学实践, 舞蹈教学备受各界关注。艺术院校开展的舞蹈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手段, 也是学生将来从事幼儿舞蹈教学工作必备的教学技能。总的来说, 艺术院校的舞蹈学生没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舞蹈教学能力, 是无法满足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开展的。艺术职业院校舞蹈课的良好开展, 是幼儿舞蹈教学实践的基础与保障, 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加强对舞蹈学生的能力培养, 才能使学生更好的从事幼儿的舞蹈教学, 促进我国舞蹈事业的快速发展。■

摘要:本文就艺术院校舞蹈教学与幼儿舞蹈实践二者之间的关联与作用进行探索, 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 对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进行探索分析, 以期促进艺术院校舞蹈人才更好的为幼儿舞蹈教学工作服务。

关键词:艺术院校,舞蹈,教学,幼儿,实践

参考文献

[1]谢琼.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之探讨[J].成才之路, 2009, 34.

[2]许岩.关于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几点反思[J].辽宁高职学报, 2009, 7.

上一篇:中药生化汤下一篇: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