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最新的游戏载体

2024-07-25

幼儿园最新的游戏载体(精选5篇)

幼儿园最新的游戏载体 篇1

大班游戏载体

名称:采果子 类别:社会

目标:

1、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2、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有保护自己身体的意识。时间:20分钟

准备:圈6个、长绳1根、筐6个、小皮球12个 规则:

1、跳圈时脚不能碰圈。

2、前一名幼儿取球返回放球入筐后,后一名幼儿方可进行。过程:

将幼儿分成三队,于起跑线后作好准备。游戏开始,每队排头的幼儿双脚跳过圆圈奔跑,俯身钻过由长绳拉成的障碍,跑至终点的筐中取一球沿途返回起点,将球放进筐中,第二名幼儿继续取球、放球,依次进行,先将全部球运回者为胜。

名称:传帽子 类别:社会

目标:

1、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与同伴游戏的乐趣,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和游戏动作的敏捷性。时间:20分钟

准备:

1、哨子一个

2、自制帽子若干 规则: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排成八字形,各行派头的幼儿前面有6顶帽子,游戏开始后,各行派头的幼儿将第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后,第二个幼儿立即从第一个幼儿头上把帽子摘下来戴在自己的头上,后面的幼儿以此传下去。当第一名幼儿帽子被摘下后,他马上又拿起了放好的第二顶帽子,同样依次传下去,直至6顶帽子传完为止,传得快的小组为胜。过程: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慢跑一圈,指导幼儿做简单的热身动作。

1、导入游戏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它的名字叫 “传帽子”,我们今天要看看那位小朋友表现最好,今天老师就奖励给他一个红红的大苹果,给幼儿出示大苹果卡片。你们可要好好的参与啊!

2、首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并和部分幼儿一起模拟表演其他幼儿认真看。

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排成八字形,各行派头的幼儿前面有10顶帽子,游戏开始后,各行派头的幼儿将第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后,第二个幼儿立即从第一个幼儿头上把帽子摘下来戴在自己的头上,后面的幼儿以此传下去。当第一名幼儿帽子被摘下后,他马上又拿起了放好的第二顶帽子,同样依次传下去,直至10顶帽子传完为止,传得快的小组为胜。

3、开始游戏

将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以老师的口令为信号,游戏开始。幼儿紧张而忙碌起来,看到帽子快速而紧张的在幼儿手中传递着,孩子们也充斥在游戏的氛围中。

名称:建筑工人正能干 类别:社会 目标:

1、学习双手将球抛向指定的位置或方向,并接住对方抛来的球。

2、通过目测和实际操作,控制好自己抛球的力度。

3、在游戏配合中,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时间:20分钟 准备:跳绳、皮球。

规则:要把球准确的抛给对方,另外一人要准确的接球。过程:

1、开始部分。

(1)听哨声做自创的球操

(2)队形练习:一路纵队—左右转弯走—一路纵队—动作练习。

2、幼儿自由玩球

教师:你是怎么玩球的?示意大家看一看。(1)幼儿自由合作,探索抛球的方法。

教师:你们试一试和好朋友面对面进行抛接球游戏。(2)教师示范抛接球的技巧

教师:双手拿球,五指分开,放在胸前,手腕用力将球抛出。(3)幼儿再次练习。

3、游戏:建筑工人真厉害。(1)谈话导入。教师:你们看过建筑工人在工地盖房子的样子吗?他们很厉害,能 在较远的地方很准的抛接砖头。我们也来试一试吧。(2)在距离幼儿3米的地方拉一根长绳,幼儿练习把球抛过长绳。(3)幼儿分散练习。两两练习抛接球。教师个别指导。

(4)比赛开始,一名幼儿将球抛过长绳,一名幼儿负责接球。动作 达到要求的一组幼儿判赢。

名称:探宝 类别:科学

目标:

1、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与同伴游戏的乐趣,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时间:20分钟

准备:凳子9把、篮球3个、大圈3个 规则:

1、幼儿过桥时脚不能着地。

2、跨钻山洞不能碰圈。

3、返回时两人必须同时到达。过程:

两名幼儿于起跑线处准备,游戏开始,一名幼儿上独木桥,一名幼儿牵其手协助 过桥,跑至山洞(大圈)处,两人前后钻山洞,一名幼儿取过篮球交于另一名幼儿手上后拍球跑,另一幼儿紧随其后跑回起点,两人必须同时到达,先到者为胜。

名称:有趣的椅子 类别:艺术

目标:

1、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充分练习近平衡、跳等动作。

2、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有保护自己身体的意识。时间:20分钟 准备:

1、小椅子若干、小旗1面

2、《兔子舞》、《运动员进行曲》、《我是人民小骑兵》。

3、布置场地。(4个跨栏,3个椅子)规则:保持平衡,练习各种玩法,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师:小朋友们,首先请你们来和老师做一下准备运动,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带领幼儿跑一圈,听音乐《兔舞》,师生自由做椅子操。提椅子,举椅子,按音乐跳跃,转圈,做完运动,“请你跟我这样做”,老师坐到椅子上,音乐停止。

2、教师引发幼儿探索椅子玩法的兴趣:小朋友们,椅子除了可以做操,还可以怎么玩,请大家开动你的小脑筋,来想一想,看谁想得玩法多,小朋友们,你们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同伴一块玩。但是,老师要提一个小小的要求,你们在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二、活动展开:

3、幼儿每人一只小椅子,自主地进行探索,走、跑、跳等动作,可以合作将椅子拼起来成跨栏、平衡木等。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发现创新的加以表扬,加强安全保护。

4、展示自己的玩法:幼儿个别展示自己玩椅子的方法,教师和其他幼儿给予肯定和表扬。

5、小朋友们,你们真棒,你们探索了这么多种玩法,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下面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椅子的玩法,好么?幼儿分成2组,(以备2位老师照看),集体练习椅子玩法:跨栏、走平衡木、跳跃、举杠铃。

6、小朋友们,你们练习地非常好,下面我们就玩一个游戏,叫做运动员大比拼。你们肯定都见过电视上播放的体育节目吧,电视上的运 动员勇敢么?他们勇于拼搏,你们愿意向他们学习,争夺冠军么?下面我们来分组进行比赛(放音乐:《运动员进行曲》)。幼儿分成3组,分别取名字,红队,黄队,绿队,蓝队教师交代玩法,提出要求,幼儿游戏:跨栏,然后回来拍下一个幼儿的手,回来接力,另一个小朋友跑跑到目的地,换另一个颜色的小旗返回,依次类推,最早到达目的地者为胜,游戏结束后,教师针对情况,及时表扬鼓励。

7、最后我们来玩一个小朋友非常喜欢的游戏:抢椅子(个别孩子可以休息)最后胜出的小朋友发奖。

三、结束阶段:

1、教师小结:表扬大胆勇敢、不怕困难、遵守规则的幼儿,肯定所有幼儿。

2、教师喊拍子,与幼儿一起做放松运动。

3、幼儿听音乐《我是人民小骑兵》,并做骑马动作,将椅子带出场地,结束活动。

4、灰狼与小兔互换角色继续。

名称:好玩的报纸 类别:科学 目标:

1、通过尝试探究废旧报纸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合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时间:20分钟

准备: 报纸若干 小圆球若干 胶带

规则:学会和小组成员合作,自己探究一种玩法。过程:

1、准备活动:在音乐的情境和节奏下,教师引导幼儿做走、跑等准备

动作,活跃活动的气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发现报纸不同的玩法

师:报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纸,除了阅读,增长知识外,它还是一个很好的玩具,小朋友你们想想,报纸能怎样玩呢?

3、活动过程

通过幼儿的集体思维和个别创新,幼儿发现报纸有很多不同的玩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⑴、斯纸玩:“小朋友想一想,报纸除了刚才的这些玩法,还可以怎么玩?”(斯纸)引导幼儿边斯边说“斯斯斯,变变变,报纸变成小白兔、、、、、、”

⑵、把报纸进行折叠,变成自己喜欢的模型,这个游戏幼儿可以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用报纸去折叠和拼撕自己喜欢的东西,有而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很专注,很有成就感。

⑶、把报纸团成团,在地上滚,这个游戏可以两个幼儿一起玩,也可以多个幼儿一起玩。

⑷、四个小朋友撑起报纸,把小球放在上滚动,这个游戏必须是多个幼儿一起合作才能完成,每个幼儿必须有积极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才能顺利的完成游戏。⑸、把报纸卷成小棍,扮孙悟空做搏打游戏。

现在把这张神奇的报纸卷了起来,报纸变成望远镜,冰激凌,火炬,最后把报纸卷成金箍棒,老师变成孙悟空,“变出”金箍棒,幼儿变成小孙悟空,引导幼儿玩纸棒。

⑹、大家一起做游戏,根据幼儿的喜好选择以上5个游戏,把幼儿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游戏竞赛。幼儿在游戏中,自主的参与意识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游戏热烈而有序,有而在游戏中获得了满足与快乐。

名称:斗鸡 类别:社会

目标:培养幼儿屹立、单脚站立的能力及竞争意识。时间:20分钟 准备:《斗鸡》光盘、《斗牛士》音乐、卡纸做的奖牌三块、选择一块圆形的场地。

规则:在斗鸡过程中,单脚站立,不能放下。如果有人放下,视为失败。过程:

一、观看《斗鸡》光盘

孩子们你们看片中的两个小朋友斗的多有趣,你们想不想玩一玩?那老师就和你们一块玩一玩。

二、游戏指导

1、说明游戏方法及规则:两人各自用左(右)手攥住自己的右(左)脚,成单腿独立,用脚的膝部顶撞对方的膝部进行“决斗”。谁的双脚落地或身体倒地,即为输。不能用身体的其他部位去碰撞对方、2、教师和一名幼儿做示范动作

3、让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并做好姿势。老师加以指导。

三、游戏开始

1、放《斗牛士》音乐,幼儿进入一个大圆中,教师发令后,大家用弯腿的膝盖相互冲撞,双脚着地、被赶出圆圈的人被淘汰出局。能坚持到游戏最后的幼儿即为胜利者。要求不能用手,且淘汰的幼儿站在圆外。

2、为胜利者颁发奖牌。

名称:好玩的纸板 类别:科学

目标: 1.大胆探索,尝试一物多玩,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2.发展立定跳远、平衡、抛接等基本动作,动作协调灵活。

3.知道废物利用,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时间:20分钟 准备:纸板、场地。

规则:要和小组其他小朋友合作,开发新的玩法。过程:

一、自由探索活动

1.引导幼儿用各种形状的纸板来玩,看哪一个小朋友玩得方法多,而且跟别人不一样。

2.幼儿玩纸板,老师注意观察幼儿的玩法,及时表扬玩得有新意的幼儿,并鼓励幼儿想办法和别人玩得不一样。如:抛接纸板、顶纸板、双脚夹住纸板跳等。

(1)帽子顶在头上。

(2)小马。(得儿驾,小马小马骑骑骑)(3)飞盘。(4)跳过拼板。

①教师发出指令:把拼板直直的放在右边,教师检查每个幼儿拼板的方位。

②跳过来,跳过去。(练习两次)

③跳的时候注意什么?(并并拢、屈膝摆臂,轻轻跳起、轻轻落下)

二、交流分享

1.请幼儿说出自己的玩法并进行示范,其他小朋友学做,如双脚夹住纸板跳、平衡练习等。

2.幼儿再次分散练习。(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

三、游戏:过河。

1.幼儿按照自己所拿拼板的颜色很快地拼成长条。教师问:“有几条拼板?像什么?”

2.用刚才跳过来,跳过去的方法跳过小河。(请一位幼儿来示范)教师问:“跳的时候注意什么?”

3.幼儿分成3组接力跳。(教师用双手扶的方法帮助胆小的孩子)

4.教师问:“有没有碰到困难?”

5.教师提出观察到的一些问题:

(1)跳的时候站在拼板的哪里?

(2)从头跳到尾。

名称:好玩的纸球 类别:艺术 目标:

1、积极开动脑筋,想出纸球的各种玩法,并练习夹包跳和投的动作。

2、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乐意与人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时间:20分钟 准备:

纸球、布、塑料筐、磁带、录音机。

规则:根据音乐做出各种动作,练习纸球的各种玩法。过程:

一、热身运动

幼儿跟着音乐自由做滚球、顶球走等动作,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

二、创意玩纸球

1、幼儿自由探索纸球的各种玩法。

2、教师鼓励和表扬有创新的幼儿并加以奖励。

3、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玩法。

4、引导幼儿夹包跳和投的动作。

三、分组合作玩纸球

让幼儿自由组合,并通过夹包跳和投的动作来进行比赛,让幼儿感受挑战的快乐。

四、结束活动。

名称:好玩的纸棍 类别:社会 目标:

1.练习走、跑、跳、跨的技能,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引导幼儿探索纸棍的各种玩法。

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感受合作与成功的快乐。时间:20分钟 准备:

1.每位幼儿一根自制的纸棍(用旧报纸制成)

2.音乐《可爱的蓝精灵》 规则:探索纸棍的各种玩法。过程:

1.准备活动

(1)幼儿进场围成圆圈,手拿纸棍做准备练习。

高高举起纸棍、学习高人走、矮人走、转风车、练习跨跳。

(2)纸棍操(音乐伴奏)

2.探索纸棍的不同玩法

①自由玩纸棍,初次探索纸棍的不同玩法,满足探索欲望。

②教师请玩法独特的幼儿到集体前演示,引导其他幼儿学习。

③幼儿合作玩纸棍,进一步探索纸棍的玩法。

师:刚才你们是自己玩自己的纸棍,现在请你跟好朋友找个空地方一起合作玩纸棍,看谁能玩出新花样!

④请合作玩纸棍的幼儿到集体前演示自己的玩法,并请其他幼儿学习与自己不同的玩法。

⑤教师教授几种合作玩纸棍的方法,如:抢棍子、坐担架等。

⑥所有幼儿合作玩纸棍

师:刚才是几个小朋友一起合作玩纸棍的,大家还可以怎么玩纸棍呢,老师先想出了一个好方法,我们可以搭山洞,两个两个孩子面对面,将棍子举高了。

合作玩穿树林、小蚂蚁跨栏

3.游戏:动物小火车

师:我们来玩动物小火车的游戏好吗?

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火车火车要出发,火车上都有谁?(主要是练习幼儿跳的能力)

4、放松活动

幼儿跟随教师一些放松动作,边做边离开场地。

名称:抢椅子游戏 类别:艺术 目标:

1、在轻松的游戏环境中学会相互帮助,团结合作

2、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快乐。时间:20分钟 准备:

1、录音机,磁带,动感歌曲。

2、椅子若干把。

3、布置场地 规则:根据音乐做出自己的动作。过程:

一、开始环节

组织幼儿到活动场地,让幼儿每人站在一个凳子面前,围成一个大圆圈。(附:人数比凳子多两个)

二、基本环节

幼儿听老师讲述游戏规则,再进行游戏。步骤如下:

1、音乐响起后,小朋友们围绕边唱边跳,音乐一停,小朋友们马上去抢椅子,抢不到的小朋友就会被淘汰出局。

2、每轮出局两位小朋友之后,则凳子就会被再撤掉两把。游戏继续进行。

3、进行若干轮之后,被淘汰的小朋友肯定心情不好,玩的不开心,老师这时要照顾每个孩子的感受,要让每个孩子都能玩的开心,于是,就想一个办法,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参与这个游戏,在凳子不够的情况下还得让每个小朋友都能有地方做。

三、结束部分

老师讲述此次游戏的真正目的,让孩子明白通过这个游戏要让他们学会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不会变得那么自私自利。最后,再让幼儿说一说做此项游戏时的心情,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伴随音乐声游戏结束。

名称:袋鼠跳跳 类别:社会 目标:

1、掌握双腿并拢跳妖的能力,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

2、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优秀品质。时间:20分钟

准备:米袋或大布袋人手一个,小鼓五个

规则:幼儿跳的时候不能掉袋子。一定要绕过树林,跳过小溪。游戏过程:

一、热身活动(让幼儿自由捏腿、跺脚)

二、基本活动

1、大家知道袋鼠怎样走路的?我们钻进袋子里学一学吧。

2、幼儿自由练习(比一比看谁跳的高、跳的远)

三、游戏:袋鼠跳跳

1、给幼儿介绍玩法及规则。

2、可爱的小袋鼠我们一起跳过小溪、绕过障碍物,谁先到达终 点的一组算赢。

3、可根据幼儿的能力增宽小溪,增加难度。

四、结束游戏,教师总结,做放松运动。

名称:定身法(跑)类别:科学 目标:

1、愿意扮演孙悟空、嫦娥等角色进行游戏,体验奔跑的乐趣。

2、练习追逐跑和躲闪的动作技能。

3、能遵守游戏规则,主动躲避危险。时间:20分钟

准备:了解孙悟空、嫦娥等神话故事人物。

规则:被“孙悟空”拍到后不能动,必须原地等待同伴营救,师幼 可互换角色。过程:

1、“神仙”游玩天宫,做模仿动作。

2、幼儿自由选择不同角色,并与同伴商量所选角色的动 作。

3、游戏“定身法”幼儿游戏2—3遍,教师提醒幼儿在奔跑时注意避让。

4、小结、评议。

重点评价游戏中遵守规则的幼儿。

注意事项:游戏时,提醒幼儿向同一方向跑,避免碰撞。

名称:格子乐 类别:科学 目标:

1、喜欢玩跳格子的游戏,体验在格子间跳来跳去的快乐。

2、练习单脚踢沙包向前行进跳的动作。

3、能保持平衡踢沙包向前跳。时间:20分钟

准备:沙包人手一个。安全户外场地画好格子。规则:

1、在踢沙包跳过程中另一只脚不能落地。

2、沙包不能碰到外框线或踢到线外。

3、两人同时踢沙包到弯出时,双方身体不能相碰,沙包也不 能碰在一起。过程:

一、师幼来到活动场地,每人站一个格子,做腿部运动操。

二、探索格子的玩法。

1、幼儿每人取一个沙包自由探索跳格子的方法。

2、请个别幼儿师范自己的玩法,同伴间互相交流学习。

三、教师讲解“踢沙包跳格子”的玩法和规则。

1、自由练习,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沙包不能踢出格子。

2、两人同时踢沙包跳格子,教师重点指导第四格、第五格转弯处 的游戏规则。

3、游戏:“跳格子比赛”幼儿两人一组,比赛跳格子,遵守规则完成游戏的人获胜。

名称:好玩的塑料袋 类别:科学 目标:

1、愿意参加“追逐跑”的游戏,体验追逐闪的乐趣。

2、学习快速触碰目标,并会灵活躲闪。

3、能与同伴合作,探索塑料袋的多种玩法。时间:20分钟 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塑料袋、一根纸棒、小鼓一面,安全的户外场地。规则:塑料袋要吹起来,不能互相碰撞。过程:

一、幼儿每人手持一根纸棒,站成六路纵队,活动腿部。

二、教师出示塑料袋,请你们想办法把塑料袋变成一个泡泡,然后再

一起玩各种泡泡游戏。幼儿自主尝试为塑料袋充气:拿一个塑料

往里面吹气,吹成一个大泡泡,把袋口打个结系紧。

三、幼儿自由探索塑料袋的多种玩法。

1、如上抛、头顶、胸夹、手拍、脚踢等,教师观察指导。

2、教师请几个幼儿表演自己的玩法,引导幼儿相互学习。

四、开展追逐跑的游戏。1、游戏一:“追泡泡”

全体幼儿把“泡泡”系在脚踝上,相隔一定的距离站好,听教师敲鼓 的节奏单脚跳或双脚跳。当鼓声停时,幼儿迅速互相追逐,设法去踩他人脚上拖着的“泡泡”同时保护好自己脚上拖着的“泡泡”,以不被人踩中为胜。

2、游戏二:保护“泡泡”

全体幼儿做“泡泡”教师手持两根长纸棒敲,纸棒敲到谁,谁就到旁边 休息一次。

五、评价游戏情况,并放松身体。

六、收拾整理器材,退出场地。提醒幼儿把塑料袋扔到垃圾桶。

幼儿园最新的游戏载体 篇2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计算机游戏”也是幼儿学习型软件的基本形式之一, 它们都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明、学习世界的机会, 对于幼儿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 我们将“计算机游戏”作为载体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园课程整合。

方式一:计算机多媒体及学习型游戏软件辅助教学。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学习型游戏软件, 这种方式的优越性显而易见:能够创设图、文、声、像并茂的情境, 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能够更广泛地拓展幼儿积极思维的空间,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能够面向全体, 实现因材施教等。

首先, 教师自制优秀课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地整合课程。教师将制作的课件《滚滚和蹦蹦》《秋天的雨》等运用到活动中, 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秋天的雨》抓住了秋天的特色美, 将秋天的“情”、秋天的“景”完美交融。

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画面, 充满感情的朗读, 钢琴曲的伴奏, 使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 把文学作品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深深地吸引了幼儿。在动画片的吸引和调动下, 幼儿注视着屏幕, 一幅幅动人逼真的动画充分调动了他们视、听、说等多种感官, 使他们在一个情景交融的虚拟世界中感受到了散文诗中语言、文字所表现的韵味,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 始终抓住幼儿的兴趣, 注重幼儿对诗歌的感受, 使幼儿主动学习, 通过重复播放、定格观看等方法, 在具体形象的生动画面中, 把看、呼、说统一起来, 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对词汇、句子的运用能力及表现能力。如引导幼儿学习散文诗《秋天的雨》中的“五彩缤纷”等词汇时, 当孩子们看到画面中“红色”“黄色”“橙色”等色彩逐一染上各种花卉时, 一下子就理解了“五彩缤纷”是多么绚烂和美丽。

其次, 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认知特点, 教师适当地选取软件中的游戏辅助教学和生成游戏, 有效地整合了各领域的课程。

☆“大大、中中、小小”是小班幼儿喜欢的软件游戏, 整合了科学、艺术领域的内容。将这个有趣的游戏作为课件运用到学习活动中,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了“大小”的知识。中班的幼儿在操作这一游戏时喜欢上了游戏中漂亮的鞋子。教师抓住这一教育契机, 启发幼儿为大大、中中和小小设计漂亮的鞋子, 布置了漂亮的“鞋展”, 小伙伴们还一起进行剪贴、配对的游戏呢!

☆软件游戏“我是几”“做一只虫子”“甜饼工厂”“数字机器”适合各年龄阶段的孩子, 既能引导幼儿认读10以内的数字, 理解数量, 又能进行加减法运算。从这几个以科学领域知识为主的游戏出发, 教师与幼儿共同创新了日常游戏活动。如活动室里创设了“桃乐丝”漂亮的舞台, 幼儿喜欢在这里进行“我是几”、戏剧表演、迷藏等游戏;“数字机器”则成了幼儿喜欢的体育游戏, 而且不同年龄、不同情趣的幼儿玩法不同。此外, 他们还装扮了可爱的虫子, 为虫子设计了不同的帽子、不同的发型、不同的声音……甜饼工厂和甜饼商店也开张了, 在这里有认真工作的“工人”, 他们不会把甜饼上的糖果数弄错, 还有热情周到的“服务员”, 他们会为小伙伴送上数量正确的甜饼, 还有贪吃“米利”张着大嘴巴, 等着小朋友将“甜饼”投进肚子里。

☆教师在指导幼儿认识“时钟”的活动中, 可将“日历钟表”“时间兄弟”软件游戏作为教学课件, 引导幼儿探索时间单位与日历单位之间的关系, 从而培养幼儿正确表达时间 (小时、半小时和一刻钟) 的能力, 使他们了解钟表与电子表之间的等量关系, 加强数字再现和数字排序的技能。如幼儿在操作“时间兄弟”游戏时, 对“时间兄弟”的有趣形象十分感兴趣。在美工活动区运用电脑“小画板”自发地进行卡通钟表的设计与制作;在户外活动时间里, 幼儿使用自制的卡通钟表进行“现在几点钟”等接力、追逐游戏。此外, 他们还在语言活动区进行了“我的一天”的故事创编活动, 既有的幼儿与教师一起结合“地球探险”创新了“一天环游世界”的棋类游戏。

方式二:从计算机学习型游戏软件生成课程。

生成课程就是一种动态的课程, 幼儿不仅参与课程的实施, 同时参与课程的设计。对于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产生的问题和困惑, 教师应提供积极的支持、帮助, 引导幼儿进行探索, 并和他们共同探究, 建构课程。

大班幼儿在操作软件游戏“气象测量仪”时, 对这个游戏中“制造天气”功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产生了“天气是否真的可以制造”的疑问。教师从幼儿的经验、需要出发, 以兴趣为导向, 顺应并发展幼儿的兴趣, 在积极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和家院互动中, 共同生成了课程《奇妙的天气》。

幼儿对游戏软件“气象测量仪”的兴趣是课程生成的基础, 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是课程发展的脉络, 拓展和涉及到科学、健康、社会、艺术、语言各个领域, 是整合性的课程。计算机在课程实施中充分发挥了媒介的作用, 它作为一种活动资源参与课程整合, 促进了幼儿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在进行活动“我当天气预报员”时, 幼儿想在活动室里建立一个“气象预报台”。有的幼儿就在活动中主动担当了天气预报员的工作。在游戏中, 幼儿发现“天气预报员”可真是个技术活, “什么叫‘卫星云图’”“‘云娜’是什么自然现象”“天气预报有什么内容”, 这些问题促使他们不断探索。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引导幼儿收集有关资料, 了解气象预报台的工作, 生成了“绘制卫星云图”“设计气象预报台”“龙卷风”“预报天气”等涉及多个领域的活动, 从而延伸和发展了课程内容。

以游戏为载体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篇3

一、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黛安说过:“儿童在游戏中学习,他们发现世界是个什么样,他们自己又是怎样的。他们习得新的技能,了解运用这些技能的场合,并尝试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游戏的群体性愈加明显,在游戏中有意识地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技能,是个有效的途径。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自己意愿进行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儿童在游戏中凭着自己意愿,反映现实生活,但又不是刻板地、机械地反映,而是创造性地、自由自主地反映,所以,要不断巩固他们的角色意识,使幼儿尽可能以不同身份进行相互交往。给幼儿自由结伴的权利,让他们自选角色。

(1)以强带弱,促进合作能力的提高

在角色游戏中,如果一个游戏中有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强的幼儿参与,那么这个游戏就玩得很丰富,幼儿也很尽兴。在游戏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让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这样能力弱的幼儿受能力强的同伴的影响,在游戏中也渐渐投入、活跃了。随着游戏经验的不断丰富,他们有时能主动向同伴提出一些合作要求,当自己的要求得到同伴的支持,并产生积极愉快的结果后,对巩固和强化幼儿合作行为、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就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老师要经常对幼儿的合作行为,给予肯定、鼓励。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夸奖的动作,将会使孩子受到极大的鼓励,进而进一步强化与其他幼儿的合作行为。

(2)指导幼儿及时总结,掌握合作的方法

由于幼儿已经积累了一些合作经验,在游戏讲评时,要有意识地让幼儿将游戏时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说出来,然后根据他们的描述进行总结、提升,从而帮助幼儿掌握合作的方法。在游戏中,由于有些幼儿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需要,也就不能吸引同伴的合作,因此,先要教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会表达,如幼儿在游戏中就经常运用一些邀请语:“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商量语:“可以吗?”以及如何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观点,如何向别人提出请求等等。除了语言外,还要想各种办法进行合作,如遇到矛盾如何协商解决;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如何主动帮助他等等。通过这些合作情景的描述,合作经验的提升,使幼儿逐渐学习合作的方法、策略,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二、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结构游戏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幼儿间的合作,它需要幼儿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而且需要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合作方式,最终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儿童从事结构活动,不管是独自进行的,还是合作进行的,都需要协调彼此的关系,尤其是建造内容比较复杂的主题。

例如建构游戏《美丽的家园》,教师出示小鸟的图片引出内容,“图片上面的小鸟非常可爱,但是它们没有自己的家,感到很孤独,小朋友来帮助它们共同建一个花园好吗?”幼儿都会纷纷忙起来,但是他们却各忙各的,彼此缺乏交流与沟通。教师发现后说:“亮亮搭的鸟笼很别致,旁边还缺一棵大树。红红搭的桥很漂亮,还缺少一群游来游去的小鱼……”教师一说完,有的幼儿就会和别的小朋友商量:“咱们一起来搭个家园好吗?”幼儿纷纷举手赞同,主动寻找伙伴的帮助与配合,大家动手操作起来,不一会儿,美丽的家园就建好了,幼儿同时也会感受到合作的成就感。通过教师机智的诱导,不但启发了幼儿的合作意识,而且保证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教师创造合适的材料环境与心理环境,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品质,离不开环境的支持,首先是丰富多彩的材料环境;其次是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接着是抓住结构游戏的教育契机,启发幼儿相互合作。要抓住教育契机,运用启发、鼓励的语言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学习合作的方法,使幼儿的行为趋于协调,从而进行良好的合作游戏。

三、在表演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表演游戏是促进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有效手段。表演游戏通过让幼儿在表演过程中商量分配角色、共同准备道具场景、互相化妆、大胆表演,能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净化他们的心灵,在这过程中,幼儿互相交流合作,有利于促进其合作能力的发展。

案例:在《三只蝴蝶》表演游戏初次开展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为游戏准备了自己制作的头饰,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戴上自己准备的头饰,但兴趣不高,表演的故事显得较平淡。在教师新材料投放以后,增加了角色红花、黄花、白花的道具,激发了幼儿进一步生动形象打扮自己的愿望,三只蝴蝶的表演有了新的情节和内容,有了蝴蝶和花的分工合作,蝴蝶和花的对话,我们三个好朋友要来一块来,要走一块走,相亲相爱不分手。有了角色对话和场景的变化,表演游戏活动得以推向深入。

在未来社会中,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善于与他人合作是时代的要求,是幼儿日后生存和发展必需的品质。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学会合作,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快乐,才能进一步激发幼儿合作的内在动力,使合作更加稳定、自觉,更富有开拓精神和合作能力。

中班上游戏载体 篇4

活动目标:1.体验观察发现的乐趣。

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对画面进行重新组合。3.能用完整清新的语言描述“堆雪人”的过程。活动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2.彩泥,绘画纸。适合年龄:4—5 人员分工:张丹丹组织,常乐协助。活动过程:1.谈话活动引出主题。

(1)下雪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滑雪、堆雪人、打雪仗。)

(2)你会堆雪人吗?说说你是怎样堆雪人的?2.翻看幼儿操作材

面,引

。(1)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2)分别说说每幅小图表达的意思。(3)仔细看一看,这些图画的顺序有问题吗? 3.启发幼儿按合理的顺序排列画面。

(1)你觉得哪副图画应排在第一位呢?(小熊一家推开窗,发现下雪啦。)

(2)接着他们会怎么样呢?找找第二幅图画。(熊爸爸带着小熊滚雪球,熊妈妈笑眯眯地跟在他们的身后。)

(3)做好了雪球,该做什么了呢?第三幅图在哪里?(熊爸爸和熊妈妈将雪人的头和身体连接在一起。小熊在一边喊加油!)

(4)最后一副图你看到了吗?说一说雪人现在的样子。(小熊一家给雪人安装了鼻子眼睛和嘴巴,还用水桶给雪人做帽子,并系上了围巾,大家高兴的和雪人合影!)4.按正确的顺序讲故事。

(1)完整的讲述故事,注意叙述的顺序。

(2)帮助幼儿丰富词汇,合理使用形容词。

(3)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说一说小熊一家的语言交流。5.想象图画外的故事。

活动总结:幼儿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活动延伸:画一画小雪人。

活动名称:小雪花

活动目标:1.围绕“小雪花”展开讨论,感受交流的愉快。2.会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对“雪花”的感觉,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力,使用合适的形容词描述事物。活动准备:1.雪景图片、雪花图片、字卡“雪、云、风。” 2.彩笔、图画纸。适合年龄:4—5 人员分工:张丹丹组织,常乐协助。

活动过程:1。欣赏教师剪纸,引发对“小雪花”的兴趣。

小剪刀,手中拿,剪小花,大家瞧。

白颜色,是啥花?仔细看看就知道。(教师一边剪雪花一边说儿歌。)

2.欣赏雪景与雪花的图片,展开讨论。

(1)你仔细看过雪花吗?一片雪花什么样?许多许多雪花聚在一起什么样?

(2)雪花落在树上、屋顶、路面、车上,又是什么样呢? 3.教师结合幼儿操作材料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幼儿积极思考。

(1)小雪花有几瓣?(看一看)

(2)小雪花的形状都一样吗?(比一比)

(3)小雪花有味道吗?(闻一闻)

(4)小雪花有甜味吗?(尝一尝)4.请幼儿谈论自己的感受。(1)你眼中的小雪花是什么样呢?说一说。

(2)当雪花飘落在你的头上、脸上、手上、会有怎样的感受呢?(3)如果请你和小雪花做游戏,你会这么玩呢? 5.游戏“猜一猜”。

出示字卡“雪、云、风“请幼儿观察,找出”雪”字来。(手持雪花图片提问;“这几个字中有一个是”雪”,观察一下这些字形,你能猜出是哪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活动总结:幼儿能够根据教师的步骤完成。

活动延伸:下雪的日子,到户外充分感受,引导幼儿自由表达。

活动名称:树和信

活动目标:1.感受优美的语言,体会文中美好的意境。2.通过拟人的描述加深对季节的感知。3.丰富幼儿词汇,培养想象力。活动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

2.普通信件、一封自制的树和信、彩笔。适合年龄:4—5 人员分工:张丹丹组织,常乐协助。活动过程:1.谈话活动引出主题。

(1)引导幼儿观察一封普通信件。(这是什么呢?它有着怎样的用途?今天我想带小朋友认识一封特殊的信!)

(2)出示自制的树和信,引发幼儿思考。(多奇妙的一封信啊,它是写在哪里的?上面会写哪些内容吗?)2.欣赏散文《树和信》,帮助幼儿理解内容。(1)熟悉散文内容。(树叶信是谁写的呢?谁又收到那树叶信呢?)(2)观察幼儿操作材料画面,加深对情节的了解。(小动物收到的树叶信做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3.进一步探索散文内容,引发幼儿思考。

(1)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力,思考文字以外的内容。(究竟是一封怎样的信呢?上面是文字还是画面呢?究竟传达了什么信息呢?)

(2)设置问题,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请你写一封树叶信,你会怎么写,希望谁能收到呢?)4.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散文内容。

(1)提示幼儿将内容叙述完整。

(2)将散文中小动物所做的事情表述清楚 5.引导幼儿用图案和符号写一封树叶信。

活动总结:幼儿积极思维能力活跃,活动气氛良好。活动延伸:认识信件的功能,了解邮政工作。

活动名称:小鸡和小鸭

活动目标: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2.懂得友好的和同伴相处,感受和体验交朋友的方法。3.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是会说出自己的道理,争取公平。活动准备:1.小鸡小鸭狐狸动态图片一套。2.小鸡小鸭狐狸手偶。3.幼儿操作材料。

4.幼儿会玩音乐游戏《找朋友》 适合年龄:4—5 人员分工:张丹丹组织,常乐协助。

活动过程: 1.模仿小鸡小鸭的动作进入活动室,激发孩子兴趣。

2.出示小鸡小鸭的图片,让孩子猜测小鸡小鸭出去玩会发生什么事情。

3.看图片讲故事,幼儿观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1)小鸡和小鸭经常在一起干什么?(唱歌聊天捉迷藏玩游戏)

(2)他们和对方比什么?(小鸡捉虫子厉害,小鸭捕鱼虾本领强)

(3)它们的争论被谁听见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左后怎么样了? 4.幼儿完整的听一遍故事,并尝试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

5.梳理故事,明白道理。

(1)请幼儿自己报答通过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当遇到坏人时,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2)师生进行总结整理: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好朋友总是齐心协力,一起想办法度过难关,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好朋友。

6.请幼儿自己讲讲自己的好朋友,并讲述自己和对方的优点缺点,和都给自己有过哪些帮助,并和好朋友握握手,拥抱拥抱!

7.音乐活动“我们都是好朋友。”

在《找朋友》的音乐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们都是好朋友》中,与自己的好朋友牵手拥抱等

活动总结:活动气氛活跃,小朋友从活动中懂得了伙伴的重要性。

活动延伸:活动结束后,小朋友可自己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名称:我的家乡

活动目标:1.在参观游览及游戏中萌发爱家乡的情感。2.知道自己家乡所在的省、市、区或县的名称。活动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2.家乡特色建筑图片。适合年龄:4-5 人员分工:张丹丹组织,常乐协助。活动过程:

1.出示地图,引出主题。

(1)你知道哪些地方?

(2)你喜欢哪些地方?为什么?

(3)你的家乡在哪里?说说家乡对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看幼儿操作材料画面,观察上面出现的场景(1)老师:我们居住的城市叫什么名字?

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和好吃的东西。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2)说出你去过多次的地方,那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让你喜欢?

3.结合图片介绍自己居住的城市。

4.教师根据图片或幼儿照片介绍我们城市的主要风景及特产。

5.游戏:“小导游”,激发幼儿讲解兴趣。

老师:小朋友,我有一群外地的朋友,听你们说我们这里很好玩,他们要一起来游玩。特地要求我们班的小朋友当小导游,你们愿意吗?(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活动总结:幼儿发言积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了家乡的美。活动延伸:请幼儿收集自己家乡的特产、小吃、民俗、古迹。

活动名称:下雨天

活动目标: 1.感受多样的唱歌形式,从而更喜欢参与歌唱活动。2.学习歌曲,理解歌词内容。活动准备: 歌曲:《下雨天》 适合年龄:4—5 人员分工:张丹丹组织,常乐协助。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教师与幼儿讨论:“下雨天你在家里干什么?” 2.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与幼儿玩过的什么游戏是一样的? 3.引导幼儿用对唱的方法问和答。在熟悉歌曲后可加入情感要求,使演唱更有趣味性。

4.引导幼儿创编新的活动,替换前面“玩玩具”,并进行演唱(如果不是三个字的答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唱。)5.交换角色幼儿问教师。

6.玩接龙游戏,一个接着一个唱出自己的回答 7.为了避免幼儿多次演唱引起疲劳,可采用让幼儿做动作、轮唱、表演等方式,让幼儿的嗓子适当休息。

8.讨论:下雨天到底能不能出去玩?可以怎么样出去玩? 活动总结:活动气氛活跃,在游戏中理解歌词内容。活动延伸:可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活动:云朵和雨滴。活动名称:快乐舞

活动目标: 1.提高参与舞蹈活动的兴趣。2.感受乐曲轻快欢乐的节奏。3.学习舞蹈基本步法:提踵步。活动准备:1.歌曲:《快乐舞》。2.图片:快乐舞。适合年龄:4—5 人员分工:张丹丹组织,常乐协助。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老师:如果你有高兴的事情,你会怎么样表达自己的心情?2.教师请幼儿

祝的形

式。

老师: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庆祝方式,今天,我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看一看他们都是怎么样庆祝的? 3.教师请幼儿听音乐并学习舞蹈。

老师:人们在表达喜悦心情时通常都会用舞蹈的形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快乐舞,好吗?

(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舞蹈基本步法:提踵步。

(2)幼儿根据音乐学习舞蹈。

4.幼儿集体跳《快乐舞》,自然结束活动。活动总结:幼儿充分的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活动延活动名称:沙发 活动目标:1.体会活动的乐趣。

2.鼓励幼儿在制作中加入自己的想法。

3.用椭圆形泥块组合出沙发沙发造型,用添加的方法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2.范例作品。

3.大小不同的彩泥两块。适合年龄:4-5 人员分工:张丹丹组织,常乐协助。活动过程:1.谈话活动引出主题。

(1)你们家有沙发吗?他们是什么样的?

(2)你们见过什么材料的沙发呢?(木沙发、布沙发、皮沙发.......)2.欣赏作品“泥沙发”。

(1)摸一摸,看一看,这个小沙发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2)观察一下,这个沙发由几部分组成?它是这么制作出来的 3.教师演示制作步骤。

(1)大块泥均分两块。

(2)一块团圆轻压做出坐垫。

(3)另一块团圆搓长轻轻压扁做靠背。(4)靠背围绕坐垫粘贴。(5)另一颜色泥块搓小球压扁进行装饰

4.幼儿开始制作,教师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1)均分泥块的时候可以将泥块搓条从中间区分。

(2)除了粘贴小点儿的装饰方法,还可以有什么好的方法?试一试吧!

5.和同伴交换作品,互相欣赏,教师讲评具有独特创意的小沙发。活动总结:在活动中,幼儿玩的很开心,小朋友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去做自己心目中的小沙发。

活动反思:鼓励幼儿用彩泥制作“小床”

活动时间:2016年5月17日 活动领域:社会 活动名称:炒豆豆

活动目标:1。体会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2.能够与同伴协调配合,增强合作能力。3.掌握两人同时同向钻的方法。活动准备:各种豆子。适合年龄:3-4 人员分工:张丹丹组织,催巧宁协助。活动过程:1.准备活动。

带领幼儿充分活动上肢,为游戏活动做准备。2.介绍游戏名称,学习儿歌。

见过炒豆豆吗?炒豆豆的时候,豆豆在锅里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炒豆豆的游戏。

3.示范游戏玩法。请一名老师共同做示范:两名老师手拉手面对面站立,说儿歌“炒,炒,炒豆豆,”老师双手摆动;说“炒完豆豆翻跟头”时,两位老师同时高举一侧手臂,并从手臂下面坐钻过去成背对背站立;如此,在翻转回来。

4.幼儿找好朋友边说儿歌边游戏,老师指导。5.幼儿交换朋友玩游戏。6.老师点评游戏情况。活动总结:幼儿积极性比较高。

活动反思:组织幼儿分成四组,大家合作共同完成豆子装饰画。

活动名称:彩色的气球

活动目标:1.在生活中进行数数的练习,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兴趣。2.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总数。3.学习按照数量进行匹配,体验5以内的数序。活动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1-5的数字卡,点卡。

2.数量1-5的不同颜色气球、1-5的花朵卡片、1-5的笑脸卡片。适合年龄:4-5 人员分工:张丹丹组织,李敏协助。

活动过程:1.一起玩气球引出主题。

(1)让气球鼓起来可以用什么方法?(用嘴吹、使用气筒、装水)

(2)有多少玩气球的方法呢?(试一试)2.师生共同统计每组气球的数量。(1)按颜色进行分组摆放。

(2)点数每组气球的数量,并用点卡进行标识记录。(3)用数字换点卡,得到每组气球的数量。游戏《点卡数卡找朋友》

3.两组幼儿参与游戏,每组5位,一位手持1-5的点卡,一组手持1-5的数卡进行配对。

(1)音乐响起,幼儿手持卡片开始找朋友,找到举起卡片站在一起。

(2)音乐暂停,台下的幼儿当裁判,检查参与游戏小朋友是否准确找到朋友。

活动总结:在活动中幼儿积极性强。

活动反思:学会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活动时间:2016年5月24日 活动领域:社会

活动名称:我是一名小司机

活动目标:1喜欢参与游戏活动,感受游戏的乐趣。2.促进动作灵敏性和协调性的发展。3.能听信号玩游戏,遵守游戏规则。活动准备:红、绿、黄灯各一个。适合年龄:3-4 人员分工:张丹丹组织,催巧宁协助。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开上小汽车,一起去玩玩吧!

在开车之前,一定要对小汽车进行检修,确认没有问题才能上路行驶。我们一起来检验,看看自己的小汽车有没有问题。

2.准备活动:带领幼儿活动身体各部位。3.讲述游戏规则

提问:这里有三个指示灯,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告诉幼儿: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小朋友要在原地跑,如果汽车“相撞了”“交警”就会将车拖走,不能再继续游戏。4.组织

戏。

教师当交通警察,幼儿进入小汽车(一个小汽车内可由1人当司机、1-2人当乘客)开始玩游戏。

点评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司机与乘客交换角色玩游戏。

儿童游戏:德育的重要载体 篇5

摘 要

儿童游戏作为一种活动类属的德育载体,天然地承载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并以自发和组织化两种方式释放着德育能量。儿童会在游戏中养成鲜明的自由品质、规则意识,会在友好的游戏环节中学会合作,在冲突的游戏环节中学会宽容。然而,有些游戏也可能让儿童滋生不良品德。为此,需要努力提高校园游戏的品德发展层次,鼓励教师适时、适当地引导儿童的校园游戏活动。

关 键 词

儿童游戏;德育载体;德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2-0012-04

游戏是儿童(0~18岁)的世界和天堂。囿于实际生活中人们在使用“儿童”和“学生”两个概念时的差异心理,我们需要对游戏作出更清晰的界定。对于“儿童”这一特定的对象而言,我们将游戏定义为:游戏是基于活动本身乐趣的自觉自愿的活动。对于“学生”这一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特定身份而言,我们将游戏进一步界定为:游戏是学生从学习的义务中抽身而出,放松身心并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完全随意的活动。

一、儿童游戏是天然的德育载体

儿童游戏作为一种活动类属的德育载体,天然地承载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并主要以自发和组织化两种方式“润物细无声”地释放着德育能量。

(一)儿童游戏中活跃着珍贵的德育资源

首先,儿童在游戏中自然践行德育的自律诉求。儿童在游戏中的状态是最自由、最积极、最投入的。儿童一旦进入游戏活动,便会心甘情愿地全身心投入当下活动并严格遵守活动规则。在身心与活动程序水乳交融的过程中,儿童会在或合作或冲突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并发展特定的道德情感、道德判断以及道德行动。与外在严肃的传统德育方式相比,游戏活动具备了新型德育所诉诸的非强加、自主性等内在活泼的特点,因此游戏中的儿童也天然获得了自律的态度。

其次,游戏活动本身蕴藏着丰富的道德因子。儿童的游戏活动极富规则性、交往性和情感性,这与学校德育倚重的建立规范、注重交流、重视情感体验等目标十分契合,有利于激活蛰伏在游戏者身上的道德因子:游戏的规则性可以锻炼儿童宽容、合作、理解、对话、规则意识等品质;游戏的交往性可以锻炼儿童克己、诚实、合作、独立、尊重等品质;游戏的情感性可以让儿童获得幽默感、快乐感以及坚韧、细腻、豁达等情感特质。

第三,游戏活动为儿童提供道德践履的机会。俗话说,“知道为智,体道为德”。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德性,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真谛。与刻意创设的校园主题活动相比,游戏活动基于基础需要、基于生活、自由快乐,更加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要,可以较好地达成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德育功效。

(二)校园中的儿童游戏是一种特殊的德育载体

绝大多数的游戏研究指向纯粹自由、松散的活动形式,在判别游戏时多以时空的自由、身心的自由为必要条件,而较少涉及游戏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等问题。然而在校园生活中,纯粹自由、松散的游戏形式往往游离于强目的性的教育活动之外。而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选择游戏时往往表现出较大差异。因此,校园游戏的一些特殊属性亟待得到教育者的尊重和关注。

1.尊重校园游戏的组织化特征

校园游戏具有较强的组织化特征,这是由规范的教育时空、群聚的校园生活以及小学生偏爱规则游戏等因素共同决定的。组织化特征为游戏活动与德育之间的相互投射创造了良好条件。校园游戏的组织化特征集中体现在学生多选择团体游戏、依赖既定游戏规则、服从一定外部条件规约等方面。秩序和静谧是学校教育生活的主色调,校园游戏会比纯粹自然状态下的自发游戏多一些限制和严肃感。教育工作者不必刻意批判和逃避校园游戏的组织化特征,而是尊重这种特征,反思和去除不必要的监管和控制,让校园游戏尽可能彰显儿童游戏自由、快乐的特质。这种对校园游戏特殊性的积极认同,将更有助于防范游戏被殖民的危险,也为学生品德的养成扫清了障碍。像追跑打闹等确实存在安全隐患的游戏形式,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一些趣味、合理的规则来创新此类游戏形式,比如孩子们爱玩的“跳房子”“三个字”等追逐类游戏。这种认同校园游戏特殊性的积极态度将有助于小学生获得更多的游戏机会,同时也为通过校园游戏养成小学生的品德提供了保障。

2.关注校园游戏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游戏的需求是不同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游戏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0~幼年后期为无符号象征性游戏期;儿童早期(6岁之前)为假装游戏和符号象征游戏期;儿童后期(12岁之前)为有规则的游戏期。[1]在观察小学生校园游戏生活时,我们也有相似的发现:小学低年段的儿童还保有对假想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的兴趣,如老鹰捉小鸡等;小学中年段的儿童逐渐转向一些简单的规则游戏,如跳皮筋、纸牌卡片类游戏;进入小学高年段,儿童倾向于规则性更强的游戏形式,也更在意游戏的玩伴和结果,还会将游戏发展为运动或稳定的个人爱好。此外,校园游戏还具有鲜明的性别差异:女生喜爱合作类游戏,且注重情感交流;男生喜爱挑战性强和富有力量感的游戏,且注重输赢结果。了解这些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对我们真正认识儿童游戏,进而寻求教育契机大有助益。

二、游戏助力儿童的品德发展

我们发现,儿童会在游戏中养成鲜明的自由品质、规则意识,会在友好的游戏环节中学会合作、在冲突的游戏环节中学会宽容。

(一)儿童在游戏中发展自由品质和规则意识

自由和规则,是游戏最重要的两大属性。儿童被游戏的自由、快乐所吸引,而儿童之所以迷恋游戏,又因为游戏规则的运用需依靠游戏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难实现自由与规则的自然统一。如《论语》所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便可知要调节自由与规则之间的矛盾,需要多少意志和努力。然而,我们惊奇地发现,自由和规则能够在游戏中实现和谐统一。

游戏者通过游戏的“主宰权”把自我交托于游戏,这种“被主宰”是自主的,是游戏者自己可以把握的“被主宰”,同时又不是绝对的,它是限制与超越限制后达成的平衡。游戏的自由将“自觉”这一道德内驱力融于游戏过程,让游戏者萌生尊重和服从游戏规则的内在需求。于是,意志的自由与规则的遵守恰到好处地统一在游戏过程中。所以,即使我们看到儿童在小心翼翼地做着手工、满脸焦灼地下着象棋……,也丝毫不必担心他们会感到疲惫和厌倦,因为游戏中的儿童是自由的,而这种自由是在参与游戏规则、享受游戏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儿童在发展指向游戏的自由品质和规则意识的同时,也磨练和养成了立身处世所需的“自由”与“规则”两种道德品质。

(二)儿童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与宽容

游戏中,儿童在经历合作与冲突这两种常见情形时,会显著地运用自身的道德法则来推进游戏。在游戏编织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他们会细微地体察同伴的态度、情感、意志和行动,并在合作或冲突中积极做出反应和调整。下面这组调研数据,可以看出游戏中的合作环节确实存在道德发生的极大可能性。

2012年,在我国6省市12区县开展了一项关于小学校园游戏的调查研究,有道选题值得关注:“如果你和同学一起表演小品剧——‘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你愿意扮演谁?请写出你的理由。”答案给出了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拥有魔镜的王后、让白雪公主逃到树林里去的猎人、王子五个选项。在1428个有效样本中,仅有40位小学生表示愿意扮演“拥有魔镜的王后”。其余1388位小学生选择了道德上可做真(猎人)、善(白雪公主、小矮人)、美(王子、白雪公主)判断的几个角色。然而,40位选择扮演“拥有魔镜的王后”的小学生中有31位表示,如果自己不扮演这个角色,游戏就可能无法进行下去,因为不会有人想演“坏心眼”的王后。还有9位小学生认为王后拥有神奇的魔力,他们选择扮演王后是希望自己拥有超凡的力量,这仍然可以做道德上是“真、善、美”的判断。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基于道德判断而做出了角色选择。这组数据充分说明,即使在区别于真实情境的游戏活动中,游戏者也会表现出较强的道德性,并借助道德判断去推进游戏。当需要做出配合或让步时,游戏者能够习得并发展合作的态度和行为,不断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情感、行动。

对于游戏过程中的冲突本身不宜做道德上的判断,但游戏者对待冲突的态度与方式以及冲突的消除却与品德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游戏中的冲突对发展游戏能力很有帮助,而这种在冲突中得到发展的游戏能力,主要表现为同理心的运用和越发宽广的胸怀。除非遭遇激烈的对抗和冲突,否则很少有儿童会因为短暂的矛盾而中止游戏。在冲突情境中,游戏者大体都会经历一个“短暂的对峙——心理缓冲——宽慰——理解”的心理过程。面对冲突的对象,他们逐渐学会采取妥协、谈判或自嘲的方式来化解冲突。这样一个应对游戏冲突的常态过程,无形中便会修炼和提升儿童的宽容品质。当这种宽容品质成为稳定的心理和习惯,我们就能判定,游戏帮助儿童发展了宽容的品德。

三、警惕游戏活动可能滋生的不良品德

并非所有的游戏或者玩耍的过程都能成为儿童向上发展的动力,游戏也可能滋生儿童的不良品德。如何判定何种游戏是坏游戏?下面两个条件符合其一即为坏游戏:(1)整个游戏的价值起点和逻辑架构都是反道德的。(2)损害游戏者的身心健康。“死亡笔记”“死亡游戏”即是最典型的不良校园游戏。

当然,好游戏也可能因为选择了错误的时间、地点、玩伴、规则而出现阻隔。在克服阻隔时,游戏者并非都借助良好品德来推进游戏。比如深受小学生喜爱的卡片游戏。其中,卡片交换是卡片游戏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儿童故意用哄骗的方式拿价值低廉的卡片交换价值较高的卡片,那么我们基本可以判定,好游戏正在向坏游戏发生性质上的转变,且这一过程还伴有欺骗、不诚信等不良品德的出现。

同自主的游戏一样,游戏中的道德实践也极富自主性。如果游戏中的儿童为了达成某些目的而采取不道德的行动,那么,这时的游戏就在发挥反道德的负向功能,此时就需借助儿童的自我觉醒、同伴疏导或是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来改变这一状况。需要进一步指明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儿童游戏的好坏不能用一个面向所有儿童的共同标准来判断。因为,每个儿童都有着他自己独特的人格与行为方式,在判断某一个游戏情境时,不能仅仅根据游戏的性质与特点而简单作出,还应该综合考虑游戏参与者的差异性。比如,让一个惯用右手的孩子与一个惯用左手的孩子来掰手腕,若惯用左手的孩子失利了,他会比惯用右手的孩子失利后有着更复杂的情绪情感反应,他可能会将自己的失利归因为这是一个不太公平的游戏,并因此产生自卑与失望。

四、努力提高校园游戏的品德发展层次

从已有的游戏研究来审视,目前我国小学生的校园游戏具有较低的发展功能,这可以用纳什的“休闲层次”图来分析(如图1)。纳什认为随着个体参与程度和创造性的提高,人们通过休闲活动体验到的自我实现和发展的满足感,以及人们对自身的开拓程度也同时提高。这一休闲理论对我们观察组织化程度较高的校园游戏有较强的适用性。我们发现,在不同的层级结构中,游戏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在每天的校园生活中,小学生的大多数时空都分配给了学习活动,再加上课间的许多游戏活动并不被鼓励,如追跑打闹、各类卡片游戏等。因此,儿童的游戏动机和游戏选择经常会处在休闲层次的“1”“0”乃至“负”三个水平。其中,“1”层次上的游戏形式最常见,小学生选择的大多数游戏形式均是为了满足娱乐、寻求刺激、摆脱单调、消磨时间的身心需要。“0”和“负”两个层次上的游戏形式不常出现,但也在校园生活中真实存在着,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校园中的不良游戏。

如何在组织化色彩浓重的校园游戏中促进小学生的道德发展?纳什的休闲层次图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我们发现,当游戏者不断走向“金字塔”上方的游戏层次时,游戏的质量在不断提高,需要调动游戏者的心智力量也在增大,对游戏者的探究、专注、坚韧、乐观等品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儿童最初加入一种游戏,多是初始的好奇心或兴趣使然。若要让儿童的游戏状态达至逐渐向上的等级,除了需要儿童保持一贯的兴趣外,还需要不断发展儿童的游戏能力。兴趣和能力的良好结合与协调并进,会让游戏者获得持续从事某类活动的动力和胜任感,儿童也会从最初单纯的“游戏者”逐渐进展为某些活动的欣赏者(层级2)、追随者(层级3),甚或各类杰出的专才(发明家、画家、作曲家,层级4)。现实表明,有着高品质游戏生活的儿童,往往更为乐群、友善、积极、宽容、坚韧。为此,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做好两件事:第一,协助儿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游戏方式,并给予价值确认。第二,鼓励儿童发展相应的游戏能力,并给予资源支持。做好了这两件事,我们会惊喜地发现,许多我们认为十分常见的游戏活动,如跑步、下棋、跳舞、手工制作等,都可能因为儿童具有持续的兴趣和不断发展的能力,而逐渐成为伴随儿童成长更长久,甚至一生的爱好或特长。

不难发现,“4”层级上的游戏状态,同样可以让游戏者获得许多致力于学习研究的人一直强调的创新精神和成就感。为此,对于时空受限的校园游戏,亟待受到教育者主动的关注。我们不仅要尊重儿童的游戏需要,还需要研究和创新出适合校情、学情的校园游戏形式,帮助小学生超越“1”这一层级的游戏状态,合理引导小学生在达至“2”“3”“4”游戏层级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心智水平,磨练探究、专注、坚韧、乐观等品性。对于有了一定心智水平的小学生来说,无论是个体游戏还是团体游戏,开展良好的游戏活动都需要具备三个要素:(1)游戏活动应兼具趣味性、竞技性和探究性;(2)游戏者具有较好的游戏意愿和游戏能力;(3)游戏活动(过程/内容)本身需要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以增进小学生(有明确认知需求和发展需求的儿童)的自我效能感。

五、适时引导校园中的儿童游戏

学校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机构,学生和教师是其中最重要的教育要素,因此在许多校园游戏中,教师似乎是很难回避的参与者。若从小学阶段师生关系的特殊性来看,可以推论出一个积极的观点:6~12岁的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在一些结构性游戏中,教师的适当介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游戏质量。 教师需要适时、适当地引导游戏中的学生,以调整他们在游戏中的状态。例如,有些学生控制欲很盛,在游戏中经常以“指挥”的状态出现,教师就可以建议另一个能力很强但是不太自信的学生作为游戏的领导者,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磨合性格,锻炼团队意识和能力,以此调整两个人个性中的小“瑕疵”。再例如,有的小学生总是跟着别人玩,就算总被人指责也不轻易离开游戏,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这个孩子缺乏一定的独立能力,依赖性强。教师可以建议他尝试自己就能独立完成的游戏,以此来训练他的独立品质。教师在介入小学生校园游戏前可以先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需要怎样的帮助才能克服当前的困难?他(她)更容易接受哪种帮助?(2)怎样介入才不会影响孩子的兴趣?(3)采用的干预方法会引起孩子哪些可能的反应?(4)提供帮助之后孩子还有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5)这是最适合的干预时机吗?等一等会如何?

综上所述,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对于小学教育而言,游戏是一种有待开发的新型育人资源。教育者对小学生的游戏不应是无视的态度,更不能是无助的失能状态。我们寄望于教育者能发挥出适当的引导作用,让儿童游戏真正成为自然天成的宝贵的育人资源。

参考文献:

[1]W.George Scarlett, Sophie Naudeau,等,儿童游戏[M].谭晨,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

上一篇:村团支部工作制度下一篇:研发项目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