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的问句》

2024-07-13

《无题的问句》(精选2篇)

《无题的问句》 篇1

一、引言

选择问句是汉语疑问句系统中的重要形式,目前研究者对其内部小类的名称有不同看法。本文采用并列选择问句和正反选问句的分类名称。并列选问句是并列几个提问项目,让回答者选择一种回答,如:“你是去北京还是去上海?”若选择项目是一件事的肯定或否定两方面,则为正反选择问句(或称反复问句),如:你去不去北京?”半个多世纪以来,选择问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一些学者对近代专书中的选择问句进行了研究,如:刘子瑜(1994)敦煌变文中的选择问句;刘镜芙(1994)《金瓶梅词话》中的选择问句;傅惠钧(2000)《儿女英雄传》选择问句研究;李焱(2003)《醒世姻缘传》正反疑问句研究等。本文对《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中的选择问句进行描写研究徐正考(1988)认为,“A,B”式虽是唐五代出现频率最高的格式,但句子一般都很简单,对称性强,语义上也有限制,表达不了复杂的选择问语义内容。“是A,是B”式可以弥补“A,B”式以上诸方面的不足。唐五代并列选择问句中只有后项可以用“还是”、“但是”这类双音节形式,前项只能用“是”。但“二拍”中存在“还是A,还是B”和“还是A,B”,前项也可以用双音节形式。由此可以看出,从唐五代到明代,并列选择问句的形式有所发展。

四、“二拍”中的真性问、假性问

近年来,一些学者引用真性问与假性问观点和方法研究汉语疑问句,为疑问句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系统功能学派的Halliday认为,言语交际中最根本的言语角色只有两个:求取与给予。以此观察汉语疑问句,人们发现,疑问句从表达功能上也分为两大类,一类目的在于求取信息,为真性问;一类目的在于采用问句形式给予信息,为假性问。傅惠钧(2000)曾分析了《儿女英雄传》中选择问句真性问与假性问的分布情况,为从功能的角度研究汉语疑问句的发展,提供了一些信息。下面我们对“二拍”选择问真性问与假性问的情况展开分析,具体见表2。

“二拍”中共有选择问句一百七十例,其中正反选择问句一百五十三例,并列选择问句十七例。分析后发现,“二拍”中假性问有八例,所占比例比较小,下面对这八例进行分析。VP-neg-VP都为真性问句,VPneg中有五例假性问句为:

48比尊夫手段有差池否?(初第十七卷)

49男子未娶妻,先娶妾,有此礼否?(初第二十三卷)

⑰头在你家上三家铺架上不是?休要缠我。(二刻第二十八卷)

50旁边一个护身的家丁,慨然向前道:“秀才饮酒不乐,得非为家姬失去否?”(二第二十七卷)

51况严蕊乃守公所属意,即使与交,肯便落了籍放他去否?(二第十二卷)

“可+VP+么”中有一例为:

52又不消自提,享着安乐茶饭,这可好么?(初第二十二卷)

这些假性问句多是出现在对话的形式中,从上下文的内容看,给出的回答也都不是简单的对问句的肯定或否定。例484951表否定,175052表肯定。其中,51中的VP为形容词。

并列选择问句有两例:

34前日有一事,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是我不是?是他不是?(初第三卷)

53笑他是拖来也,是抱来的人?(初第二十卷)

34是肯定后项,根据小说中上下文的意思,53既不肯定前项,又不肯定后项,只是为了表达对事情的怀疑。

五、结语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对“二拍”中的选择问句进行了描写和简单说明,“二拍”中正反选择问句的基本形式是“VP-neg”、“VP-neg-VP”式,“可VP么”是正反选择问句中带语气词的主要形式,“VPneg”式否定词有“否、无、未、不曾、未曾、不是”。最常用的是“否”,最常用的疑问副词为“可”。“VP-neg-VP”式否定词有“没、不、未”,并且出现了动补结构的正反选择问句,并列选择问句的主要形式是“(关联词)A+(关联词)B”。总的来说,“二拍”中的选择问句形式与唐五代差别不大,句式中的语气词、否定代词与疑问副词变化也不大。假性问在“二拍”选择问句中所占比例很小。

参考文献

[1]刘子瑜.敦煌变文中的选择疑问句式[J].古汉语研究,1994(4).

[2]傅惠钧.《儿女英雄传》选择问句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0.

[3]刘镜美.《金瓶梅词话》中的选择问句[J].中国语文,1994(6).

[4]徐正考.《清代汉语选择问句系统》[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5).

[5]陈金妹.汉语假性疑问句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4).

[6]李焱.《醒世姻缘传》正反疑问句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3(3).

[7]傅惠钧.关于正反问历史发展的几个问题[J].古汉语研究,2006(1).

[8]祝敏彻.汉语选择问、正反问的历史问题[J].汉语研究,1995(2).

[9]何瑛.宋代选择问句句武考察[J].责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10]徐正考.唐五代选择疑问句系统初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2).

[11]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60.

荣成方言的反复问句研究 篇2

关键词:荣成方言,反复问句, (是) 不, (是) 没

荣成方言属于胶辽官话的东莱片的荣威小片, 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极有特色, 之前已有学者关注它的反复问句, 但没有进行专题研究, 只是在方言语法研究中有所涉及, 《山东方言里的反复问句》、《山东方言研究》将荣成方言的反复问句分为未然体的“是不 +VP”和已然体的“是没+VP”, 并且认为由“是不”、“是没”构成的反复问句要用升调表示疑问语气, 但在荣成方言的实际表达中, 语调不受限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补充, 使之更加详尽完善。

在“F- VP”式的反复问句中, “F”是加在VP前面的发问词, 荣成方言中的F包括“不”、“是不”、“没”“是没”。 (是) 不 +VP表示已然体, (是) 没+VP表示未然体, 下面分别对其进行分析。

一、 (是) 不+VP

(一) 是不+VP

“是不 +VP”式所表时态为现在时与将来时, “是不”后面带谓词性成分, 前面可以加上“敢”、“愿”等能愿动词。总体上, 与普通话“VP不VP”构成的反复问句相当。

在这种格式的内部层次应为“是不 / 是没 +VP”, 即构成肯定与否定并列的是“是”和“不 / 没”, 与普通话的由“VP”和“不 / 没VP”构成的肯定与否定并列不同。当VP是“是”的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此时的“是不是”与普通话的“是不是”是不同的。

(二) 不 +VP

在上文提到的涉及荣成方言反复问句的研究著作中, 只有《荣成方言志》列出“不 +VP”式, 并将其看成是“不是 +VP”式的省略形式。通过分析, 二者在语法性质、功能、表达效果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所以本文认同此观点。在普通话中, 此种格式表单纯的反问, 而在荣成方言中则表示反复问。

(三) 不 (是) +VP了 / 呢/ 了呢

在普通话中, 不 (是) +VP表反问时VP后面通常加语气词“吗”, 而在荣成方言中VP后面加语气词“了”、“呢”、“了呢”。“不 +VP了”式稍有特殊之处, 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对应普通话的两种语义, 一种是在动作进行前提问, 询问动作要不要进行;一种是在动作进行中提问, 询问动作要不要继续进行。

(四) 不好/ 不是/ 不行

当VP是单音节动词“好”、“是”、“行”时, 荣成方言用“ (是) 不好”、“ (是) 不是”“ (是) 不行”相当于普通话的“好不好”、“是不是”、“行不行”, “ (是) 不好”、“ (是) 不是”, 可以放在句首、句中, 也可以放在句末, 而“ (是) 不行”只能放在句末。

(五) 荣成方言的“不 / 不是 +VP”格式并不都表示反复问, 有两种特殊情况

一是在把字句与被动句中, “ (是) 不 +VP”不表示反复问, 而是指说话人认定所说的事情肯定会发生。二是根据不同的语境, 也可以表示具有否定意义的反问句及感叹句, 如下:

二、 (是) 没+VP

此格式表示对过去发生事情的正反提问, 与“ (是) 不 +V/VP”呈互补分布。总体上看, 与普通话“VP没有”、“VP没有VP”构成的反复问句相当。

(一) 是没+VP

《山东方言里的反复问句》 (罗福腾.1996) 认为, “是”读轻声, 并与“没”结合紧密, 句末用上扬的疑问语调。句末语调的使用情况与普通话的一致, 即可分为两种情况:若说话者作客观的提问, 句末通常是上扬语调;若说话者表现出不耐烦的情感状态或对对方有不满情绪时, 则句末用降调。

(二) 没 +VP

在普通话中, “没 +VP”是陈述语气, 描写一种客观事实, 而在荣成方言的实际表达中, “没 +VP”多用来表示反复问句。VP通常是省略式的单音节动词, 如例2) 中的“长”是指“长高”, 此种格式的反复问句句末可以加语气词“呢”, 但不能加“了”“了呢”。

《荣成方言志》把“没 +VP”看作是“是没 +VP”的省略形式, 但我们可以观察到二者的不同之处。“由于荣成方言的表达方式简略, 说话人的感情色彩多通过语调表达出来通过语境和语义可以看出语句表达出说话者强烈的主观色彩。

三、小结

总体来说, 荣成方言的反复问句主要是F- VP式, 具体可分为 (是) 不 +VP、 (是) 没 +VP两种, 形式虽然简单, 但表达的语义、感情色彩很丰富。笔者将在完善资料的基础上尝试对其进行考证。

参考文献

[1]徐美红, 王镇.莱阳方言中的反复问句类型[J].美与时代 (下) , 2012.

[2]王颖.文登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 2013.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机遇版图下一篇: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