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的保养与维修论文

2024-12-23

离合器的保养与维修论文(精选7篇)

离合器的保养与维修论文 篇1

离合器是拖拉机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部件, 它的作用是负责动力和传动系统的切断与结合, 以保证拖拉机平稳起步、平顺换挡, 并防止传动系统过载。离合器是机械式传动系统主要构件之一, 它的工作状态好坏, 直接影响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因此, 如何做好离合器的保养和维修非常重要。

1 离合器的保养

1.1 离合器轴承、轴套的定期润滑

例如东方红-75型的离合器前、后轴承与分离轴承, 每12 h加注1次润滑脂, 其中离合器轴承用黄油枪挤压3~4次即可, 若注油过多, 容易玷污摩擦衬片, 造成离合器打滑。有些机车的分离轴承采用封闭式结构, 平时不打润滑脂, 保养时取下分离轴承, 放入加热熔化的润滑脂中, 待冷却后取出即可。润滑要注意以下问题。

(1) 所谓油浴就一定要有机油浸泡着, 但只能浸泡到机件的1/4~1/3。没有机油就可能烧毁离合器摩擦片。

(2) 不能使用高浓度的机油, 否则会导致离合器摩擦片粘连而无法分离。最好使用和发电机一样的柴机油。

(3) 离合器的间隙要调校正确。间隙太小, 离合时可能反压离合器摩擦片而无法分离;间隙太大, 又可能压力不够使离合器摩擦片打滑, 表现为动力不够和机器发热。调整离合器间隙一般用手压离合器分离杆, 感觉分离爪接触离合器分离轴承后回松2 mm, 拧紧离合器拉索螺丝。

1.2 正确调整间隙

农业机械作业中, 由于摩擦衬片的磨损或紧固螺栓松动等原因, 会使离合器各部间隙发生变化, 并影响其正常工作, 因此要经常检查、调整离合器间隙。例如东方红-75型的离合器分离杆球头与分离轴承间隙为3.5~4.5 mm, 其相应的踏板自由行程为30~35 mm。

1.3 清洗摩擦衬片

离合器工作一段时间后, 会因沾染油污而造成摩擦衬片打滑, 应及时予以清洗。清洗时, 先从检视口加入汽油 (不能用柴油) , 然后启动发动机, 挂空挡使离合器在结合状态下运转3~4 min, 熄火并放净脏油, 再另加清洁汽油, 按同法清洗。还要让离合器在分离状态下运转一会, 便可把摩擦衬片的表面清洗干净。

2 离合器故障与排除方法

2.1 摩擦衬片打滑

离合器在结合状态时, 主动盘与从动盘之间相对滑转, 发动机的动力不能正常传递出去, 此时机车起步缓慢、爬坡无力, 行驶速度不能随发动机转速增加而提高。打滑严重时, 摩擦衬片还会因过热而冒青烟, 并伴有一种烧焦的气味。其产生原因与排除方法如下。

(1) 踏板自由行程过小。机车使用过程中, 会因摩擦衬片的磨损而使踏板自由行程逐渐变小, 并导致摩擦衬片不能同压盘与飞轮充分贴合, 从而产生滑转。此时, 应按规定要求调整分离杆球头与分离轴承的间隙。

(2) 3个分离杆球头不在同一工作面上。分离杆球头与分离轴承的间隙若不一致, 踩下离合器踏板时, 轴承会因受力不均而偏磨, 并过早损坏;同时, 还造成离合器弹簧的压力不均或不足, 引起摩擦衬片打滑, 因此要正确调整。例如东方红-75型的分离杆球头与分离轴承标准间隙为3.5~4.5 mm, 其误差不能超过0.5 mm。

(3) 摩擦衬片烧蚀硬化或磨损过薄。如果从动盘长时间滑转就会将摩擦衬片烧蚀硬化, 并导致压盘弹簧、分离杆受热变形, 失去原有的工作性能。另外, 摩擦衬片磨损过薄后, 还会使铆钉头凸出, 拉伤飞轮或压盘工作表面。以上都会引起摩擦衬片打滑。因此, 应对损伤的零件进行锉刮、车削或更换。

(4) 离合器弹簧折断或弹力不足。弹簧折断应换新, 弹簧弹力不足可在弹簧座内加垫圈以恢复其弹力, 这样可避免因弹簧压力不足而引起的摩擦衬片打滑。

(5) 摩擦衬片表面沾有油污。摩擦衬片若沾有油污, 其摩擦系数便大大下降, 会出现打滑现象。遇到这种情况, 先要判断油污的来源。例如若沾有齿轮油, 则来自变速箱第Ⅰ轴前油封;若沾有机油, 则来自发动机曲轴后油封;若沾有润滑脂, 是因为离合器轴承打润滑脂过多。然后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治漏油, 同时, 还应清洗离合器, 使摩擦衬片恢复清洁状态。

2.2 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如果离合器踏板踩到底, 换挡时仍有齿轮撞击声, 并感到换挡困难, 或者机车行驶时不能切断动力, 使机车停住, 则说明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其产生原因与排除方法如下。

(1) 3个分离杆球头不在同一工作面上。离合器分离时, 部分弹簧不能充分压缩, 离合器也不能彻底分离。应按规定要求将3个分离杆调整在同一平面。

(2) 分离杆球头磨损严重或踏板自由行程太大。此时, 离合器踏板的工作行程减小, 离合器不能彻底分离。应正确调整分离杆球头与分离轴承间隙。

(3) 从动盘钢片变形。离合器经长期使用或因打滑而过热, 会使从动盘钢片翘曲变形, 引起摩擦衬片偏磨或分离不彻底。此时, 应校正从动盘钢片, 必要时予以更换。

(4) 从动盘不能与飞轮或压盘分离。由于安装时摩擦衬片湿度大或机车长期停放等原因, 从动盘会与飞轮或压盘锈粘在一起, 造成踩下离合器踏板不能切断动力。可让机车挂低速挡行驶, 同时, 踩下离合器踏板并加制动的办法, 使被锈粘的摩擦衬片强行分离, 必要时将离合器拆开检修。

(5) 变速箱第Ⅰ轴与发动机飞轮轴轴承孔不同心。此时第Ⅰ轴易变形, 并导致摩擦衬片与分离工作面不平行, 即使离合器踏板踩到底, 摩擦衬片与飞轮或压盘仍有接触而不能分离彻底。应检查第Ⅰ轴承孔和飞轮轴承孔磨损是否超限, 从动盘摆差是否过大, 曲轴轴线同飞轮工作面是否垂直, 同时, 还要检查或校正第Ⅰ轴。

(6) 新换摩擦衬片过厚。此时离合器踏板踩到底也不能使摩擦衬片彻底分离, 可更换标准的摩擦衬片, 或在离合器盘与飞轮间加适当厚度的金属垫片。

(7) 双片式离合器的中间压盘调整螺钉调整不当。有的机车采用双片式离合器, 若中间压盘调整螺钉的间隙不对或不一致, 会使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8) 有的机车离合器从动盘有正反之分, 安装时不能装反, 否则会造成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或不能结合。

2.3 离合器内有不正常响声

(1) 分离轴承响声。分离轴承若长时间缺油, 其滚球与滚圈会因过热而咬死, 当踩下离合器踏板时, 分离杆球头便同滚圈产生相对摩擦而发出异响, 同时, 还产生高温, 并加速上述零件的磨损。但松开离合器踏板后, 这种响声便消失。应拆下分离轴承, 根据其不同的损伤程度予以修复、注油或更换新品。另外, 分离杆球头与分离轴承若无间隙, 分离轴承就一直处于转动状态, 并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此时, 离合器踏板无自由行程, 挂空挡时, 在离合器部位可听到轻微的分离轴承转动声。应立即调整间隙, 恢复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

(2) 摩擦片响声。由于从动盘钢片翘曲, 摩擦衬片表面不平, 强度不够或摩擦衬片经常滑转, 都容易使摩擦衬片破碎。于是离合器便出现分离不清, 踏板自由行程消失的现象, 同时, 伴有高音调的摩擦片响声。应立即拆开检查, 更换摩擦衬片, 检修有关零件。

(3) 从动盘钢片毂与变速箱第Ⅰ轴花键轴磨损松旷后, 也会产生一种清脆的响声。若响声不大可继续使用, 严重时则应更换新件。

茶叶加工机械的保养与维修 篇2

1.茶叶滚筒杀青机的保养与维修

滚筒杀青机适用于各种绿茶的连续杀青作业,常用的有30型和40型两种,热源形式有煤或柴式和电热式。它是茶叶加工中最常用的机械。其保养和维修要点如下:

①更换蜗轮蜗杆减速箱内的润滑油。润滑油可选用10号、20号或30号机油。

②清除所有摩擦面上的污垢,尤其是对链条和链轮要进行清洗,重新加注润滑油。

③链条若过松,可先采取去掉几节的方法进行调整,若已严重拉长,则应更换。调整和更换链条时应注意:链奈接头处弹簧卡片的安装方向应与链条的运转方向一致,以免运行时产生冲击、跳动,甚至碰撞脱落。

④对所有滚动轴承进行拆洗,并加注新的润滑脂,可采用钙钠基润滑脂。

⑤检查炉灶是否漏烟,若发现漏烟,应对滚筒挡烟圈、炉灶和烟囱等进行检查,发现损坏应及时修复和更换。电热机型应检查电热管有无损坏,有损坏的应予更换。

⑥各部件修复后进行全机组装,开机运转,观察机器运转是否正常。适当加热滚筒,并投入少量炒茶专用油,使其熔化覆盖筒体内表面,然后切断所有电源。必要时可对机器外表补喷油漆,干燥后用塑料纸覆盖,置干燥场所保存。

2.茶叶揉捻机的保养与维修

揉捻机是茶叶加工中结构比较成熟的机械,常用的型号有25型、30型和35型等,加压形式有重锤式和单柱丝杆两种。

揉捻机靠三角皮带传递动力,在年终保养时,最好更换新带,以保证来年的正常运转。选用的三角皮带,其长度和型号应参照使用说明书。皮带截面型号应与轮槽型号一致,以保证三角皮带截面在轮槽中的正确位量。新装的三角皮带外缘可略高于轮缘。新皮带装上或在以后的运转中,其张紧度应保持适当,过紧则皮带易损坏、轴承易发热,过松则会造成传动时皮带打滑。一般情况下,三角皮带的张紧度以大拇指能按下15毫米左右为宜。

该机械减速箱和轴承的保养可参考滚筒杀青机的保养。

3.茶叶自动烘干机的保养与维修

自动烘干机是茶叶加工中结构较为复杂的机械。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有总摊面积为1平方米和3平方米等规格,大部分采用网带式结构,单独设金属热风炉提供热风。

当发现烘网有损坏时,应及时更换。更换方法为:先将该层烘网主传动端链轮卸下,操作者面向机器,在机器左侧将该层烘网主、被动轴端端盖上的螺栓拧下,抽出主、被动轴部件,打开观察门,将烘网链条取出箱体,换上新烘网时,注意每间隔6~8根托网辊用不锈钢丝将烘网与托网辊绕拧紧固,然后按上述相反步骤安装调试。注意在以被动轴两端的调距座调整烘网链条张紧度时,链条不可过紧或过松,并且左右两根链条张紧度必须保持一致。

另外,还应检查与自动烘干机配套使用的热风炉各部件,如炉膛、炉栅、烟囱、内壁以及热风管道接头等处有无损坏,如有损坏,应修复或更换。

该机减速箱、轴承、链条的保养同上述。

4.茶叶多功能炒制机的保养和维修

炒制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茶叶加工中应用的一种新型机械,它被用于扁茶加工中的杀青、理条、压扁造型以及针形茶、毛峰茶加工的理条工序等。

农机离合器的保养与维修 篇3

一、离合器存在的故障

1.摩擦衬片打滑

引起摩擦衬片打滑的原因很多, 踏板自由行程过小、3个分离杆的球头不在同一工作面上、摩擦衬片烧蚀硬化或磨损过薄、离合器弹簧折断或弹力不足、摩擦衬片表面沾有油污。这些都会引起摩擦衬片打滑。对于摩擦衬片打滑, 主要原因是离合器在结合的状态时, 主动盘与从动盘之间相对滑转, 致使发动机的动力无法正常传递出去, 这样会造成机车起步缓慢、爬坡无力, 行驶时的速度不能随发动机转速增加而提高。如果打滑过于严重, 摩擦衬片还会过热而冒青烟, 同时会产生烧焦的味道。

摩擦衬片长时间使用会受到磨损, 在农机使用时, 会造成踏板自由行程变小, 因此导致摩擦衬片不能发挥原有的功能, 致使摩擦衬片打滑。这时, 要及时找到故障所在, 进行解决, 排除问题, 使农机正常工作。

摩擦衬片烧蚀硬化或磨损过薄, 都会引起摩擦衬片打滑, 摩擦衬片烧蚀硬化主要是由从动盘长时间滑转引起的, 并且导致压盘弹簧变形, 从而使原来的工作性能降低甚至消失。除此之外, 如果摩擦衬片磨损会变薄, 铆钉头会突出, 也还会引起其他问题, 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摩擦衬片打滑, 因此, 在摩擦衬片打滑时, 要十分注意, 并加以解决, 以防出现其他问题。

离合器的弹簧折断或弹力不足也会引起摩擦衬片的打滑, 如果发现弹簧折断或摩擦力不够, 要及时进行更换或者维修, 方法有很多, 比如在弹簧座内加垫圈就可以恢复弹簧的弹力, 随时检查, 随时维修, 可以避免因为弹簧弹力不足或折断而引起摩擦衬片的打滑。

引起摩擦衬片打滑的原因还有摩擦衬片表面有油污, 如果摩擦衬片表面有油污会使摩擦系数降低, 从而发生摩擦衬片打滑现象。如果遇到这种问题, 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避免摩擦衬片打滑现象的出现。

2.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农机的离合器, 如果使用不当, 会造成很多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指的是当离合器踏板踩到底的时候, 齿轮还会产生撞击声, 当换挡的时候, 感到换挡十分的困难, 或者产生另一种情况, 如在农机行驶的时候, 不能马上切断动力, 使农机停车, 这些情况如果出现的话都说明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离合器分离不彻底的原因很多, 包括3个分离杆的球头不在同一工作面上, 分离杆的球头磨损过于严重, 踏板自由行程太大, 从动盘钢片变形, 从动盘所产生的故障不能与飞轮或压盘分离, 新换的摩擦衬片太厚, 对于双片式离合器的中间压盘螺钉调整的不合适。农机的离合器的从动盘有正反之分, 在安装时如果不细心, 可能就会引起农机离合器的从动盘安装错误, 这些原因都会引起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因此, 在使用农机时, 要格外小心, 随时对农机进行保养与维修。

二、对离合器的保养

1.要定期润滑离合器的轴承、轴套

对于农机的离合器要做到定期润滑, 离合器的前、后轴承和分离轴承, 都要定期打黄油, 在对轴承打润滑油时, 也要格外注意, 不是打得越多越好, 有一定的数量限制, 如果注油太多, 很可能会造成离合器打滑, 因为黄油太多会污染摩擦片, 因此, 在打润滑油时, 要十分细心, 做到对离合器的良好保养。

2.定期清洗摩擦衬片

对于农机的离合器来说, 离合器工作一段时间后, 摩擦片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打滑现象, 因此, 对于离合器的摩擦片, 要做到定期检查, 定期清洗。

3.定期调整间隙

在农机工作中, 会造成摩擦衬片的磨损, 或螺栓松动, 这些情况会引起离合器各部分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农机整体性能的发挥, 不能正常的工作。因此, 要经常检查和调整离合器各部分之间的间隙, 使农机能够正常工作。

三、结束语

探析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篇4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保养 维修

农业机械是一种技术含量高、结构相对复杂的专门化生产工具,一般进行作业的工作条件比较恶劣,操作人员的使用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素质差别较大。同时,作为一种生产工具,随着使用期限的延长,机械零部件也会因正常磨损而引起使用性能下降,影响到正常使用。本文就农业机械维修保养中过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农业机械的保养

农业机械的保养要按照“防重于治、养重于修”的原则,切实执行技术保养规程,动力机械要按主燃油消耗量确定保养周期,按时、按号、按项、按技术要求进行保养,达到技术保养标准,确保机具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

农业机械的保养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及当地农机管理部门规定的内容进行。机车的高级保养应在机务管理人员指导下在室内进行。燃油动力机械要做到四小漏(小漏油、小漏水、小漏气、小漏电)、五净(油、水、气、机器、工具)、六封闭(柴油箱口、汽油箱口、机油加注口、机油检视口、汽化器、磁电机)、一完好(技术状态完好);配套农具要实行常年修理,做到三灵活(操作、转动、升降灵活)、五不(不旷、不钝、不变形、不锈蚀、小不件)、一完好(技术状态完好)。

二、农业机械的维修

(一)从农业机械维修的技术方面,无维修设计是其理想的目标,即使需要维修也是很简单的,基本上不花费时间费用。但现实情况不能兼备理想的设计制造工艺、理想的工作环境、理想的操作使用程序以及理想的使用者。因此无维修设計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这就对农业机械的故障诊断技术及维修技术提出了更深更广的要求。

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设备诊断技术也随之发展,且诊断的技术及设备日益全面和简单。如以前测试拖拉机功率用水力测功率,随后又发展到简易机械式测功仪到便携式电子测功仪,使很多只能定性不能定量、定部位的故障得到了更明确的结论,减少了维修的盲目性和材料、人力的浪费。这种根据状态进行维修的方法叫预知维修,它取代了过去的定期维修和事后维修,它与定期维修所不同的是:一个是以时间决定维修活动的维修,一个是以现状决定维修活动的维修。预知维修较预防维修有以下4个优点:一是减少了机械引起的灾害;二是增加了运转时间;三是减少了维修时间;四是提高了生产率。但是,如果缺乏用以确定缺陷的检知方法,或者设备诊断所需的费用大于设备诊断所得到的收益,则不宜采用预知维修的方法。

(二)从农业机械维修的经济方面看,即设备的使用、维修、更新只能以经济寿命为依据。经济寿命是指设备还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但由于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使设备的使用经济性下降,如果继续使用这种设备,将会造成经济损失。经过数次循环后,就必须考虑更新设备。

(三)从农业机械维修系统的经营管理方面看,经济效益是一切经营管理活动追求的目标,农业机械维修的经营管理同样是围绕着经济效益这一中心目标来开展活动的。

当前随着农机向着小型化的发展,及农机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农机维修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维修过程中频繁出现质量纠纷和质量事故,侵害了农民的权益。为了避免和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有关部门对农机维修市场加强管理外,农民在对农机进行维修时也要做到理性和理智,切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维权意识。常见事故如下:

1.调试、修理或排除故障不切断电源动力

这类事故占维修事故总数的25%,未切断动力而进行维修作业,实际上是一种严重违反农机操作规程的行为,出事故也是必然的。虽然农机监理部门反复强调,但是不少机手仍我行我素,导致此类事故不断出现。比如有的机手在收割作业中,因碰到割刀缠绕杂草、输送或脱粒等部件堵塞、皮带脱落等小故障时,为了抢时间,在未切断动力的情况下,自接排除故障或安装,常常造成伤亡事故。

2.维修技术不熟练

机修工由于维修技术不熟练,未弄清机械部件结构,不懂拆装窍门,盲目硬拆硬装,凭力气蛮干,其后果一是会损坏零部件,二是一旦扳手等工具由于用力过猛滑脱,常会造成修理工受伤。如某一修理工在安装一台拖拉机电机时,由于拧螺丝时用力过猛,螺丝拧断,造成人从发动机上掉下,脸部被摔坏出血。

3.维修不彻底,关键安全部件敷衍了事

现在农村的拖拉机都是私人所有,不少机手贪图眼前利益,修理时能省则省,平时不注意检查、保养,农忙时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时只求快,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造成维修事故多发。

4.修理工没驾驶经验

拖拉机经修理后,通常需要驾驶一下,有的车要试一下刹车等部件是否调整到位。有的车由于更换了活塞、缸套,需要牵引磨介。有的修理工修理技术还可以,但驾驶技术不一定行。如一台泰山-25型拖拉机牵引磨合时,开车的修理工无证驾驶,制动不及时,致使后车撞前车,造成拖拉机前桥、水箱等严重损坏事故。

5.维修设备不完好

完好的修理设备是维修质量的重要保证。有的乡村维修网点,没有起码的维修设备,照样进行大修业务,形成修理事故隐患。如某乡农机站修理一台农用运输车,用小千斤顶和麻绳将485型柴油机抬上驾驶室,还未等固定,千斤顶滑脱,整个发动机向后倒去,麻绳根本拉不住,正砸在后面一修理工的手上,手指被砸断。深刻教训告诉我们,条件不具备不应接收大修理的业务。

结语:从以上农机修理事故分析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出现了故障要及时进行排除和修理,绝不能怕花钱而让机器带病作业。要机手记住,这样做是很危险的,若等事故发生了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机具使用中发现异常后要立即停机,查明原因并确认已排除后方能重新投入生产进行作业。因此,应加强对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业务素质,使设备的完好率、出勤率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张建俊,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离合器的保养与维修论文 篇5

2.离合器压盘分离杆调整。如果对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调整达不到25~35 mm时, 说明分离轴承座后移已和第一轴承座台肩靠住, 此时应将发动机和变速箱分开, 松开分离杆紧固螺母, 用螺丝刀逆时针方向转动分离杆调整螺钉, 使三个离合器压盘分离杆头部和发动机缸体端面距离为158.5 mm。三个离合器压盘分离杆应在同一平面内, 误差不大于0.2 mm。调整完毕后将螺母拧紧, 然后将发动机和变速箱合拢, 再检查踏板自由行程是否在25~35 mm范围内。

3.主离合器分离行程的调整。从主离合器分离到动力输出离合器开始分离之间应有合适的踏板行程, 以免发生副离合器过早分离或不能分离。为了获得合适行程, 应使离合器主压板上三个调整螺钉头端面和副摩擦片压板三个凸耳之间的间隙为1.8 mm。调整时, 松开调整螺钉上的锁紧螺母, 转动调整螺钉, 使调整螺钉头端面和副摩擦片压板凸耳之间的间隙为1.8 mm, 调整完毕后, 将锁紧螺母拧紧。

4.中央传动主动螺旋圆锥齿轮轴承7309、7610间隙调整。7309、7610轴承磨损后容易产生轴向间隙, 当产生轴向间隙需要调整时, 把止推垫圈拧松, 拧紧圆螺母, 当圆螺母拧紧到单独转动主动螺旋圆锥齿轮产生1.57~3.92 N·m的预紧阻力矩时停止拧动, 然后将止推垫圈锁紧。

5.中央传动差速器总成轴承7215间隙的调整。差速器总成轴承7215磨损后容易产生轴向间隙, 当产生轴向间隙时, 应把左右短半轴轴承座的垫片同时去掉相同的厚度, 拧紧固定左右短半轴轴承座的螺栓, 使从动螺旋圆锥齿轮能够用手转动为宜。

6.中央传动齿侧间隙的测量。中央传动齿轮副齿侧间隙的测量方法:一是用千分表测量, 就是把千分表的触头顶在从动圆锥齿轮的大端面上, 使主动圆锥螺旋齿轮固定, 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从动圆锥齿轮, 此时千分表的读数即为啮合间隙, 该间隙应在0.2~0.4 mm之间。测量的点数应不少于三点, 并应均匀分布在齿轮圆周上。另一种是用一个长15~20 mm、0.5 mm厚的铅片放在主动螺旋圆锥齿轮的凹面, 即从动螺旋圆锥齿轮的凸面上, 也就是拖拉机前进时的受力面上, 然后转动齿轮, 则铅片在靠大端处被挤压后的厚度即为该处的啮合间隙, 用这种方法测量时, 也应测量三点以上, 并均匀分布在齿轮圆周上。

7.变速箱的使用与保养。变速箱在使用过程中, 一般不需要作调整。但在使用和保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每次换挡时, 都应踩下离合器, 使主动离合器分离, 以免挂挡时产生齿轮冲击;二是换挡时, 换挡杆不能用力过猛, 否则容易使换挡轴行程限止片折断而产生乱挡现象;三是变速箱的润滑油与后桥润滑油相通, 也是液压泵的工作油, 放油时, 应分别拧开变速箱和后桥放油螺塞。

8.离合器的使用保养。应经常检查变速箱底部的开口销孔是否有油渗出或漏油, 若有油渗出或漏油时, 应及时检查发动机曲轴后油封或变速箱第一轴、功率主动轴油封;分离轴承986713平时不需加注黄油, 若缺油时应将分离轴承清洗干净, 然后将轴承放入融化的黄油中, 让黄油渗入轴承中;在安装离合器总成时, 应将离合器总成装在专用芯轴上, 然后插入飞轮轴承孔内, 使主、副离合器摩擦片总成的花键孔同心, 便于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连接安装;发动机飞轮和副摩擦片衬板之间、副摩擦片衬板和主离合器盖之间各有一组月牙形调整垫片, 在拖拉机大修时, 如发现主、副摩擦片磨损较大时, 可抽去适当数量的调整垫片, 以保证膜片弹簧有足够的压力;定期检查限位总成, 调整螺栓长度, 保证离合器彻底分离, 同时尽量减少离合器踏板无效行程。

箫的保养与维修 篇6

有的朋友喜欢将箫挂在墙上,这样即体现了主人的闲情逸致、多才多艺,又可和挂在墙上的字画相映成辉,美化室内环境,像玉屏箫这样有观赏价值的箫,如不挂在墙上,岂不埋没了其工艺价值?在南方的家庭这样做无可厚非,因我国南方气候潮湿,空气中湿度较大,箫一般轻易不会裂,但在北方就不同了,气候干燥、湿度低,挂在墙上很容易干裂。如果你的箫是用来演奏的,那就一定不允许将它挂在墙上,而要好好加以保护,多用水冲洗,必要时加一个“胆”(将布条缠在一根杆上,略潮湿,放进箫内),再放到乐器盒中。

大家注意到有的箫在第1孔下方和后音孔上方各做了一个插口。

插口有两个作用:

第一可将箫的上端及下端拔出,减少箫的长度,便于携带;

第二可在天气温度变化时,调整插口长度,使箫保持正确的标准音以便和其它乐器合作,这是设计插口的主要作用。

其具体作法如下:

在标准室温20摄氏度时将上插口拔出3毫米下插口拔出2毫米,将标准音孔调到440频率,因竹制的箫管和其它物体一样有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夏季时管壁受热膨胀,竹管内径缩小,音偏高;冬季时管壁在低温下收缩,内径反而加大,音偏低。这样就需要通过调整插口来校正音的高度,使之保持440的标准音高。

农机维修与保养技术 篇7

关键词:农业机械;维修;保养

中图分类号:S23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0-36-1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当前农业生产主要以农业机械为主。农机具成为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机维修与保养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正当的维修与保养,农机具在使用时才能正常运转,不出现故障。本文针对东北地区农业机械的常见故障维修与保养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对农业机械的正常使用及提高操作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农业机械故障的分类及原因解析

1.1 发动机的维修

发动机作为农业机械的核心部件,及时检修发动机中的各种故障,对于农业机械的正常作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机的使用必然会导致零部件的松动或损坏,对于有问题的零部件要及时更换。另外,要及时清洗发动机外部的油污,油污过厚会影响发动机的散热,给各种零部件发生故障埋下隐患。因此,要经常用无腐蚀性的清洗剂或高压喷射方法把发动机部件清洗干净,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1.2 零部件松动,农机部件配合间隙异常

由于农村环境因素,农业机械在通过乡村泥泞道路或坑洼不平的道路时,减震部件或其他农机部件必然会出现磨损或配合间隙异常。另外,农机部件在运行过程中处于高速运转和活动状态,彼此之间产生很多摩擦,也会造成零部件松动。据不完全统计,除了与环境因素有关外,零部件间隙异常大多是由润滑不充分造成的。因此要定期更换适合、优质的润滑油,从而保证农机处于最佳状态。

1.3 泄露故障

农机的泄露故障一般可分为两种:漏气和漏油。农机的轮胎漏气大多是由轮胎质量不过关引起的。如果是扎伤可以进行粘贴。如果找不到扎口,可以使用仪器或特殊的方法检测,如巧用滑石粉法。农机的漏油故障大多发生在阀门、法兰、压盖以及接头的连接部位,主要是由密封不严造成的,如零部件老化、材料结构不合理、装配质量不过关等。因此在出现泄漏故障时,维修人员应冷静认真的分析原因,及时更换部件,以确保农机的正常运转。

1.4 人为故障

人为故障大部分是由不科学的操作或后期保养不当造成的,因此规范农机操作行为是避免农机出现故障的有效途径。如在农机工作过程中进行非正常的启动,未检查机油、水箱中的水是否充足,使机械长期进行超负荷作业。尤其在冬季寒冷环境下,农机启动后应先进行5分钟左右的低速预热,以减少农机内部零件的磨损。当农机正常工作时,应严密监视各项仪表显示情况,出现情况应立即检查维修,以保证农机在其最大承受范围内正常运转。

2 农机保养常见问题

预防农机发生故障的最佳途径是定期对农机进行保养。对农机具的保养,可以确保农机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正常的功能。因此,有经验的农机手要做好保养技术工作,并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使用后要及时清理农机具,如内部残存的杂草、泥土。鉴于农村环境条件,农机具在进行完农田作业后,由于农村道路泥泞,车辆上难免会沾上污水和杂草等异物。如果不及时清洗,时间长的话则会导致农机部件生锈、老化,严重影响农机的正常使用。因此在农闲时间,要将农业机械清洗干净放入车库中或用防水布把农机罩好,防止阴雨天气使农机生锈。

第二,农闲时要更换使用时间长久的润滑油,并清理农机部件,不至由于锈蚀影响农机具的运转。

第三,要使用优质的燃油,以保证其良好的燃烧效果。若燃油燃烧不充分,则会导致排气管道积碳堆积。大多数农机手忽视维护农机排气管道,导致积碳堆积,排气管道变窄使排气受阻,导致发动机耗油率增加,出现过热现象。因此,至少每季度清理一次积碳确保排气通畅。

第四,使用前,要检查零部件的配合间隙及三角带的松紧度,防止影响农机具的使用寿命。

第五,农机具的电瓶应经常充放电。

3 结语

当前,农业的生产已经以农业机械化为主,农机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引发故障,从而降低生产效率。因此,加强农机故障原因分析并定期保养,以保证农机在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发展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玉英.农机故障维修与安全操作研究[J].湖南农机,2011,38(11):113-114.

[2] 陈志君.农机使用过程中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J].吉林农业,2012(9):172.

上一篇:公民诉讼下一篇:技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