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视察过的地方

2024-06-03

领导视察过的地方(共7篇)

领导视察过的地方 篇1

摘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工作, 历来是我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我党实施有效的干部管理的重要手段, 起着“指挥棒”和“风向标”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 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也要相应的做以调整。针对当前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工作中存在的困境, 改进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工作的设想等方面, 作以探讨。

关键词: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困境,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 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 改革政绩考核机制, 着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已经成为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大问题。

一、充分认识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 目标对一个人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成功路上的里程碑, 它使我们产生积极性, 一旦定下自己的目标, 它就在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是努力的依据, 也是对我们的鞭策。目标使我们看清使命, 对照目标我们知道应该去做什么。目标有助于我们安排轻重缓急, 目标引导我们发挥潜能。目标使我们有能力把握现在, 虽然目标是朝着将来的, 但目标使我们能把大的任务看成是由一小串小任务和小的步骤组成的, 只有集中精力做好当前的工作, 才能为实现将来的目标铺路。目标有助于评估进展, 如果你的目标是具体的, 你就可以根据自己距离最终目标有多远来衡量目前取得的进展。目标使我们未雨绸缪, 目标能帮我们事前谋划, 迫使我们把要完成的任务分解成可行的步骤。目标使我们把重点从工作本身转到工作成果, 如果你制定了目标, 又定期检查工作进度, 你自然就把重点从工作本身转移到工作成果。

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就起着导向性的目标作用。用什么样的人, 不用什么样的人, 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我们任用什么样的干部, 这需要做出选择, 而选择的标准就是“指挥棒”和“风向标”。在崇尚科学管理的今天, 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就成为选择干部的标准, 就起着“指挥棒”和“风向标”的作用, 有什么样的政绩考核导向, 往往就有什么样的施政行为。因此, 一套合理有效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用“好”的政绩考核, 促进科学发展观有效贯彻, 干部政绩观加速转型, 将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发挥出“点金石”的作用。

二、中国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历程

中国干部政绩考核标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这种变化反映的是每个时期党和政府工作重点的转移。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这样分析。

在战争年代考核标准以战绩为主, 解放后, 很长一段时间内, 党对干部的考核标准是“德才兼备”4个字, 但这更多地着眼于干部本身的素质, 而缺少衡量实绩的标准, 容易流于空泛。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在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 政绩考评起步阶段 (1978—1988)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干部工作相应地要加以调整。1979年11月, 中组部正式提出考核的概念, 并提出了要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考评。1983年, 中央召开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 首次提出着重考核工作实绩的原则。1988年6月, 中组部下发了《县 (市、区) 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考核方案》、《地方政府工作部门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考核方案》、《关于试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制度的通知》, 把实绩考核纳入了年度考核。至此, 政绩考评工作正式建立。

(二) 政绩考评的发展阶段 (1989—2002)

首次为干部考核标准赋予具体内容的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 中组部根据他在1989年的一次讲话, 订出了考核干部的三个标准:一是拥护改革开放路线。二是让人民满意。三是政绩突出。强调政绩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1995年中组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县 (市) 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的通知》, 各地开始制定考核办法。1998年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 将工作实绩明确规定为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推进改革、维护稳定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效果, 它被看作是中国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初步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2002年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再一次强调, 要“注重考核工作实绩”。可见, 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 干部政绩考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三) 政绩考评的完善阶段 (2002年至今)

十六大以来, 中国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在不断完善, 在不同层面、不同范围内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03年,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又提出了正确的政绩观, 以GDP论英雄的评价体系的弊端在非典中暴露无遗, “非典暴露出的政府管理危机也是促使政绩观转变的因素”, 国家行政学院王玉凯教授说。这都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提出了新的要求。2006年, 中组部下发了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考核评价试行办法, 引入了民意调查和实绩分析法。此后, 在国家一些相关政策出台后, 政绩考核的内容又在不断细化和丰富。同时, 这个办法还给各地的探索留下了空间, 规定各地可以结合实际, 设置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实绩分析内容, 于是, 一些地方出台各种政策文件, “纳入政绩考核”常常成为其中的重要条款。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 为此中组部于2013年12月下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 对干部考核评价做出了原则性的指导, 规定各地可以结合实际, 制定出符合本地情况的实绩考评内容。

纵观中国干部政绩考评历程和内容, 我们不难看出, 改革开放以来的干部考核工作, 逐渐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对客观、全面评价干部、激励约束干部、促进领导班子建设, 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发现, 近年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领导干部政绩考评面临的困境

我们必须看到, 中国的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面临着困境, 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 由于工作难以量化, 导致政绩考评指标体系笼统且模糊, 不够全面合理

这种不合理性,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考核内容中可测度的经济指标权重过大, 助长了急功近利的倾向。

1998年的《暂行规定》明确指出, 地方县以上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工作实绩主要包括: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率与后劲, 以及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环境与生态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状况;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成效等, 内容还是比较全面的, 但没有确定各项指标怎么量化。2006年的《综合考评办法》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考评的13项中也没有做出对指标体系如何量化的规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他们都认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GDP、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等指标的增长幅度上, 未来发展的后劲主要体现在招商引资成果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上, 各地的目标责任指标考评办法都向这几项“硬指标”倾斜, 指标权重过大。而一些事关长远的一些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指标, 以及一些民生指标, 有的不能量化, 有的占比重太少。这样的考评助长了为追求短时间内能看得见的政绩的急功近利的行为, 如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增长速度, 不惜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上项目、办企业,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血拼优惠政策, 造成国家和地方公共利益的严重损失, 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 还有些干部只求本届有政绩, 不给下届留财富, 严重损害了持续发展的潜力与后劲。

2.“即兴式”举措多于制度规范, 导致考评体系出现不规范问题。

有的地方出于某种需要对干部政绩考评体系中的一些指标随意增添或减少, 导致考评体系不够合理。有些地方把各项工作都列入考评内容, 导致考评内容过于繁杂, 分不清重点。

3. 过分强调考评结果, 影响了政府职能转变。

现行的考评办法, 突出强调的“实绩”考评指标, 在地方上大部分转化为可以量化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既然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决定着领导干部的政绩评价, 那么, 领导干部就必然围绕着这个指挥棒转, 在政府方面以全能的角色和身份, 直接抓项目、抓招商, 抓生产管理, 这实际上是与现代有限政府的原则相违背的。同时, 由于有些指标是由上级下达的必须完成的, 往往实行“一票否决”, 并且这些指标往往由上级有关部门来考核评定, 所以本应该对当地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地方政府, 日益成以完成上级政府任务和执行上级指令为主的部门。这种考核制度不利于政府职能转变。

(二) 政绩考评方式不够科学, 导致形式主义倾向有增无减, 结果失真问题普遍存在

近年来的干部政绩考核工作, 方式越来越多, 程序越来越严, 考评内容越来越庞杂, 参入执行的单位越来越多, 但是由于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结合不够, 日常考评与集中考评结合不够, 静态考评与动态考评结合不够, 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结合不够, 长期考评与短期考评结合不够, 导致出现了种种造假行为。有的地方事情没干, 发份文件来迎接检查, 财政收入通过技术手段修改编造做出有利于考评的调节, 甚至组织部门组织的“民主”推荐, 往往也是走过场, 参加个别谈话的干部或各类代表, 绝大多数只是评功摆好, 不谈缺点和不足。考核形式的不科学, 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后果。

(三) 干部政绩考评结果与干部使用相结合不够统一

我们知道, 干部政绩考评最理想的结果是要与干部的任免、奖惩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导致干部政绩考评结果与干部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没有统一起来, 这就使干部政绩考评大打折扣。

正是由于现行的地方干部政绩考评工作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2013年12月中组部发布《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 对政绩考核“指挥棒”作了清晰明确的新指示, 强调要突出科学发展导向, 加强综合分析的八项内容。目前, 各地正按照这八项内容, 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正在改进当地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 就改进领导干部政绩考评谈一谈自己的设想。

四、改进地方领导干部考评工作的设想

(一) 在政绩考评体系中要合理确定指标和评分方法, 注重可操作性

在设计干部政绩考评中, 指标要便于分解、监控、考核和评价, 让人一目了然, 清晰明白, 力戒过去笼统抽象或过细过繁的情况, 能够量化的尽量量化, 不能量化的要进行分析比较, 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观性。以某市为例, 县 (市) 区考核内容应分为“功能导向”、“基础保障”两大类, 前者重点突出该市的功能区域定位, 根据区县的不同任务进行差异化考核, 后者按照“负面清单”的办法, 实行一票否决或倒扣分。

(二) 考评方式要强调分类、分层, 注重科学性

地方在制订考评办法的过程中, 要采取分类、分层考核的办法, 注重从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本地特点和客观条件, 以及不同类别、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基础情况政绩取得的差异性, 分门别类地进行考核。以某市为例, 考核对象分为县 (市) 区和市直部门。市直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工作性质和承担任务, 将其分为党群部门、承担经济社会发展职能的政府有关部门、承担服务保障职能的政府有关部门、垂直单位和四大班子及法检两院五个类别, 根据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 对同一类别考核对象进行细化分组考核评价。

(三) 考评主体要向多元化发展, 注重民主性

要多元设置干部政绩考评主体, 将上级、同级和下级, 特别是群众纳入到考核评价主体体系中来。上级、同级、下级、群众四个方面形成了领导评价和群众评价的有机统一。这样设置考核评价主体, 能够克服考核评价主体单一的弊端,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领导干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问题。同时, 将群众设置为考核评价最重要的主体, 能够促进民主考核评价机制的形成, 使考评结果符合公论、符合民意、符合实际。

(四) 要建立领导干部日常考核机制, 注重经常性

以往的干部政绩考核主要实行年度考核、任职考评等集中考评, 集中考评缺乏规范化的日常工作绩效考评。现在要注意重视对领导干部的日常考核工作, 实行月通报, 季分析, 年总评等制度。但要注意加强对考核的统筹整合, 不要出现多头考核、重复考核、烦琐考核等问题。建议领导干部通过网上提交自己的工作进度, 由负责考评的部门审核。

(五) 要加强对考评结果的运用, 注重有效性

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是一种手段, 通过运用考核结果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可以说, 政绩考评结果是否运用以及运用的是否得当, 是政绩考评的价值体现。要改变原来考评结果不起作用的现象, 切实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 真正建立起干部政绩与干部培训、选拔、任用相对接的机制。

参考文献

[1]徐志国.官员政绩考核指标化的困境与出路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 (5) .

[2]王爱英.创新政绩考核方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领带科学, 2010, (33) .

[3]辛鸣.用“新考核”推动新发展[N].深圳特区报, 2011.

[4]毕力夫.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的几点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 (1) .

[5]唐崎玉.对领导干部政绩评价问题的几点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 .

领导视察过的地方 篇2

而像我这样一直奔跑在路上的骚年,只能说,累了可以归家,有空了再去农村看看年迈的父母,不得不去曾经渴望逃离的农村!然而今年回家,看到家乡的青砖土墙,却让我那么的欣喜与冲动,看到山野奔跑的兔子和晒太阳的羊群,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温度!

我的家乡没有城市里的繁华与熙熙攘攘,但可以枕着星星入眠;没有城市里的汽笛声,但可以听到鸡鸣犬吠;没有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但可以睡在土炕思考人生!出门就是连绵起伏的山坡和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院子不大,但妈妈却种满了花花草草,那些蔬菜水果,不用清洗,摘下来就可以投在嘴里,感受它们的甘甜。没有让人兴奋或者忧伤的音乐,只有小鸡啄食,小黄追着小灰奔跑,小灰反咬小黄的画面;没有西装革履,只有淳朴的背影和忙碌的农活,还有那个吸着旱烟听着秦腔晒着太阳的老爷爷!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有温度,不用考虑人生的纷纷扰扰,只有吃饱穿暖和乡里邻居侃侃大山!

也许是心态变了,也许是心智成熟了,曾经那些繁琐的家务活,如今突然觉得很有意义!渴了,自己可以去井边打水,看着一桶清澈见底的清水,摇摇晃晃的来到井口,那种兴奋不言而喻;饿了,可以抓个山鸡,在炉边烤着吃,看着烤肉发黑变黄然后慢慢溢出油来,馋嘴猫们都已经流了一滩口水;困了,可以躺在热热的土炕上,让这种温度可以打开每一个疲惫的细胞,让身心完全放松;无聊了,可以喂牛放羊,赶着羊群满山野的奔跑,然后快乐的像个小孩!不去想外面的世界有多繁华,只有自己快乐最重要!

心上你居住过的地方 篇3

我在厦门,想见他一面,自他毕业之后我们通过无数次电话,我们QQ上聊过很多次天,但是我们从未再见一面。坐在嘉庚公园的长石板上,找到他的QQ敲他说,我在厦门,能见一面吗?互报地址,好远呐。

是呀,好远呐。

突然不死心的我问了一句,要不我们一人走一半?

我向他走去好多年,从没想过有一天他会答应我说,另一半的路他会走。

见面时他还是在路灯下,我傻笑了半天。以为见面时我会哭,没曾想还是只有傻笑。

约的地点很不合适,在修路的地段看着像是荒郊野岭,居住地带杂乱吵闹,时不时有飞机飞过,声音轰鸣入耳,他感冒带着鼻音的声音显得格外小。走在拥挤的小巷子里偶尔会碰到他的衣服,他说,你是不是长高了?

那几年,我一直跟在他的身后,即使面对面擦肩而过也权当没看见,我偷偷看他一眼,他极少笑,总像面瘫。

第一回见到他笑这么多次,第一回这么多次和他对视,他眼神好无奈啊,他的表情也好无奈啊,在马路上他走在我的外面,会扯扯我的衣角让我注意车辆。这是第一回走在他的身边,听他和我对话,而不是QQ里我一个人的自言自语。

有一条微博是:你十六岁的时候喜欢的人现在怎么样了?我@了他说,我十六岁时候喜欢的你,现在过得怎么样了?他说,人模狗样呗。

去厦门的前一晚我写了长日志,最后两段里写:也突然好想见见你,看你如何人模狗样地生活。请我吃一顿饭,想抱抱你,是那年你毕业我一直很想做的事情。我们之间比千山万水更远更长,辗辗转转少女心早就零落在那些年枯燥而无味的时光里,第一次拍你肩头,问你名字是什么,你穿的衣服和神情,说话的语气和说的每一个字,都还记着呢。

吃完东西出来在公交站,我转身问朋友:我可以跟他说让我抱抱吗?

朋友说,去吧。

我走过去问他,可以让我抱一下吗?他的表情好惊讶,我说,五年前就想这样做了。

他无奈地耸耸肩笑了笑,对我伸出了手。

我抱着他突然间觉得时间静止了。

我梦见他的次数很少,而梦里他都是背对着我,像我平时那样,只跟在他身后,唯有一次他牵着我,走完了整个梦境。我做过不切实际的梦,因此不敢再做梦。

朋友说你上吧,有机会的。

可是我不敢了,对象是他我依然能一腔孤勇向前无悔,但是我却怕了,怕再一次会疼到哭。我怕这场梦醒,千山万水之外,他的身影尚然模糊。

我们终有一天要说再见,对我十六岁喜欢的人说再见,对我二十一岁时走过长长的路去见的人说再见。

然后就真的再也不见了,把你放在过去里妥藏不再有惊扰,在未来里祝你平安多喜,健康多福。

编辑/王语嫣

领导视察过的地方 篇4

(一) 开展同步审计是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 正确评价领导干部, 加强干部管理的重要抓手。在审计过程中, 既要关注党委、政府职能的交叉和工作的重叠, 更要关注两者履行经济责任的差异性, 地方党委是领导核心, 对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实行全面领导的责任, 决定重大事项、安排重要人事, 对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负有全面责任。地方政府重点在于执政, 必须服从同级党委的领导, 重大问题向党委请示报告, 在具体工作中, 政府主要履行经济决策执行、监督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只有同时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做出评价, 才能更显全面、客观和公允。

(二) 开展同步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 提高审计效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相同的, 其经济责任密切相关。虽然由于两者在工作程序、分工方面的区别决定了审计的重点各有侧重, 但审计范围和内容大体一致, 对两者的审计均应关注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及政策、政府性资金、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土地环境、民生、招商引资情况等方面。因此, 从降低审计成本的角度考虑, 对两者的审计可以并且应当同步进行。

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同步经济责任审计的总体目标、审计重点和主要内容

(一)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总体目标, 以审计党其任职期间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经济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为主线, 以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为基础, 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为重点, 审计调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 达到促进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严格依法行政、廉洁从政, 全面履行经济职责的目标。

(二) 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重点, 党政领导干部在工作主要内容和总目标上是一致的, 但在工作的程序、分工方面, 一个侧重于决策, 一个侧重于执行, 所以对两者审计的内容和重点各有侧重。对党委书记的审计, 一般侧重于对其任期内重大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总体状况的审计, 主要看发展思路、看工作措施、看实施效果;对政府行政首长的审计, 更侧重于其重大经济决策事项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审计, 看执行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建设性, 重点关注政府预算管理、土地管理、政府投资、民生建设、招商引资、环境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开展同步审计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责任界定难度较大。

(一) 各地在审计实践中都十分重视区分与界定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 目前主要采取“谁决策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等原则进行。但是, 现有的法律法规没有对地方党政领导的经济责任进行区分与界定;不同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深度和广度各不相同;对审计发现的有些问题, 应当属于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 还是有关部门的责任, 还有待探讨, 这些都增加了责任区分与界定的难度。笔者认为, 责任界定是同步审计的重中之重, 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和审计结果的运用效果, 审计机关应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决策、管理、执行过程中所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不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实事求是地进行责任界定。

(二) 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之间的矛盾突出。近年来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审计职能进一步扩大, 审计任务逐年递增。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而言, 审计对象、审计证据、审计评价、审计问责等方面的要求都比单纯的地方政府行政首长经济责任审计更高更严格。而大部分审计人员没有对地方党委机关的审计经验, 对地方党委的工作机制、工作方式方法比较陌生。薄弱的审计力量与繁重的审计任务、紧迫的时间要求之间的矛盾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进而可能导致审计质量不高、审计评价的针对性不强、审计结果的时效性不强等问题。

(三) 审计内容还不够深化。目前, 多数地方审计机关都能围绕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有关经济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重大经济事项的管理、监督、及廉政纪律遵守情况等方面来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同步审计。审计评价中反映被审计领导干部工作成绩的多、揭露问题的少, 同时, 对财政财务收支方面评价较多, 对民生改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社会指标、人文指标评价较少, 或仅停留在表面现象, 真正反映领导干部决策和政策执行等方面的问题较少。

(四) 人员素质和能力与经济责任审计发展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全面的业务知识、较高的政策水平及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审计人员素质现状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出现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区别不大, 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强化权力制约、解决突出问题的作用不明显, 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的审计信息不够有针对性, 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威慑力不显著等问题。

四、开展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同步审计的建议

(一) 明晰经济责任, 完善评价方法。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界定、划分, 要本着谁决策谁负责、谁主持决策谁负主要责任的原则确定。并根据职责特点, 制定操作指南, 进一步明确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二) 强化权力监督, 形成制度约束。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对党政领导干部权力监督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该行使的权力是否已行使, 是否有所作为;

2.如何运用、行使职责, 将通过审计核查来界定;

3.履行权力的效果、效益如何, 可以通过任期前后的各项指标来反映;

4.是否存在不该行使的权力行使了, 即是否存在越权行为。审计将通过监督以上四类权力运行情况, 对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的职责履行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做到既要揭露分析问题, 又要客观评价取得的成绩。

(三)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队伍建设。经责审计的内容涉及面广, 目前在进行审计评价时还没有可参照的指标评价体系, 对审计人员准确界定党委领导和行政领导的责任、客观进行审计评价方面的要求很高。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队伍建设尤为重要。

(四) 充分发挥计算机审计的作用。利用计算机审计, 建立大型的数据库, 对各种数据进行多维度比较分析, 对相关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检查、验证, 能确保审计任务质量和效率大幅度提高。在审计过程中也要加大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培养, 充分发挥计算机审计的作用。

(五) 公开审计结果, 强化舆论监督。审计结果公告对扩大公民知情权, 扩大审计影响, 增强审计权威, 提高审计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审计结果公告是防止、遏制和惩治腐败的重要举措, 通过公开审计结果, 强化舆论监督, 进一步规范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使用, 使滥用权力获取非法利益者不能为, 不敢为, 从而起到遏制腐败的积极作用。

摘要:自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从探索试行到目前, 发展越来越规范, 范围越来越扩大, 内容也逐步深化。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本文试图从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同步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审计的重点和内容、审计存在的困难以及开展同步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等方面提出一点粗浅看法, 借以抛砖引玉.

游览过的地方作文 篇5

一路上,我焦急万分,总想快点到科技馆,这样我就可以大饱眼福啦!终于到了科技馆,我迫不及待的和妈妈去买票,卖票窗口的队伍可真长,似一条长龙。买了票之后,我拉着妈妈急匆匆地冲了进去。我们来到第一层,有宇宙、地球和海洋,映入眼帘的有模拟航天发射指挥系统,宇航员工作与生活过程。穿过“大气层”到达地球展区,森林、草原、城市的立体模型。最让我兴奋的是模拟潜水艇,从运河出发进入钱塘江,再进入大海,最后潜入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我看到了许多有趣的海洋生物和可爱的小鱼,让我眼花缭乱。

到了二层,钢琴键盘在地上,只要我们脚踩上去,立刻能发出丁丁冬冬的声音,还有无弦竖琴……让我沉浸在其中,自得其乐。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有的会跳舞,有的会演奏,有的会格斗,还有的会表演太极拳呢!

接着去自然博物馆,一进大门我就看见许多恐龙化石,马门溪龙的脖子可真长,是恐龙中最长的。二楼还有庞大的恐龙在转动,而且不时地发出大声地吼叫……

到了三楼,我看到许多动物标本,许许多多的动物千奇百怪,让我大开眼界。进入热带森林,里面阴森森的,不停地传来老虎的吼声,好像在说我是大王。

皱纹是我笑过的地方 篇6

玲总是告诫我,女人到了这个年龄,脸上的皮肤已渐渐松弛,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毫无顾忌地哈哈大笑。否则,脸上的皱纹就会越积越多、越来越明显。

如果说,我一点儿也不在乎自己脸上的这些皱纹,那是假话。女人谁不想拥有一张永远年轻细腻光滑的脸庞?但毕竟年岁不饶人啊,即使我每周定期去美容院做护理,也抹不去岁月刻刀的留痕。

可是,一遇到开心的事情,我还是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而以前也爱跟我们一起嬉笑的玲,为了自己脸庞的美丽光洁,早已不敢大笑了。那张美丽光洁的脸,也渐渐地像面具一般冷漠僵硬。没有了喜怒哀乐的表情,面具般的脸是美丽的吗?

看杨澜主持的《天下女人》,那期节目的嘉宾里竟然有美丽知性的靳羽西。电视里的靳羽西侃侃而谈,说到开心处她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此时,摄像师给了靳羽西一个特写镜头。这个美丽优雅女子的眼角,就像一朵花,在她爽朗的笑声里快乐地绽开,但这丝毫没影响到她的美丽与性感。

镜头摇过的地方都是真的 篇7

国家一级导演

主要作品:《人虫》、《人生几度秋凉》

我每年都有写春联的习惯,今年的春联是:挥毫须写真善美,演艺必掬平常心。横批:百姓春秋。这是我从业多年来给自己确立的创作原则。

我经常跟创作团队的主创说九个字:小人物,平常心,真善美。这九个字多年来已经成为与我一同进行创作的朋友们从事电视剧艺术创作的座右铭。

拍摄现实题材剧,首先要解决的是价值观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们发现以前一直奉行的所有标准几乎都变了,原来这个民族血液中流淌的良知与美德即是价值观本身的状况已经一去不返,传统观念中的良知与美德与不断变化的价值观渐渐脱离,并且二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人们对这些巨大的变化感到不适。其实就是因为价值观变了,才引发出那么多让人目不暇接突如其来不知所措的变化。今天正大步向大国迈进的中国,确立我们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当是我们每个国人切盼的事情。而对于我们这些从事电视剧创作的人来说,弘扬主流价值观,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指望一部剧就能完成确立主流价值观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为之做些实事。这些年来我导演的《人虫》、《守候幸福》、《经营婚姻》、《感动生命》,包括正在拍摄中的《良心》等剧,都是在为筑建主流价值观的大厦添砖加石。

拍摄现实题材剧,还要解决真实性的问题。镜头摇过大千世界,真善美假恶丑俱在。镜头摇过的地方都是真的,但你一旦把镜头停在了某个地方,你的镜头就已经具有了倾向性和目的性。揭露批判假恶丑,是必须的,有专门的机构和频道栏目天天在做这件事。而作为电视剧艺术创作者,我认为应该把我们的镜头停在光明美好的地方,弘扬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真善美,那才是我们的责任。因为对真善美的弘扬,本身就是对假恶丑的批判。

拍摄现实题材剧,要在剧本上下大功夫。剧本是一剧之本,一个生活基础扎实、情节曲折动人、语言丰富生动的剧本可以占作品成功之半。但什么是好剧本?作为一个编剧出身的导演,我对好剧本尤其是现实题材好剧本的判定有三个标准,仅属我个人的一管之见:一看动作,二看变化,三看思想。动作包含人物的内部动作外部动作和互动,有内部动作人物的外部动作才有依据,有互动才能推动剧情向前发展。变化则由时代的变化和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具体体现,有了变化才会使剧情跌宕起伏。思想则是重中之重,没有思想内涵,没有对现实生活的挖掘和提炼,没有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和展现,作品就不会有含金量,就不会有发人深思,引人共鸣,令人回味,激人向上的正能量。

我读过一些剧本,我把它们称之为“元素剧”。按照单集片子的长度比例,几分钟应该有一次小冲突,几分钟后应该有一次大冲突,人物关系发展要有反复,剧情到某处就要向相反的方向来一次意外,人物关系要多层面,好人写坏,坏人要写好,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追求片子“好看”而归纳设计出来的“元素”,从剧本创作的技术手段上说并不为过。但问题在于,片面夸大强调元素的作用时却常常忽略了生活的本真,为了实现这些元素而不得不生编硬造,生拉硬扯。这样一来,出来的剧本是一个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我把这种剧本称之为“无土栽培”。种菜可以无土栽培,剧本可不能“无土栽培”,没有坚实生活基础的剧本,决不可能是好剧本。

拍摄现实题材剧,还要解决一个创作者的创作定位问题。创作现实题材作品,创作者要把自己置身于观众之中,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去进行并审视自己的创作,把自己放到屏幕对面,而不能放到观众对面,更不能放到观众上面。屏幕上那些不仅深受观众喜爱,而且在业内也得获佳誉的佳作,都是与广大观众心灵相通的作品。解決了定位,就有了真实生活的基础,作品就接上了“地气”,就不会为了实现“元素”而去“无土栽培”了。

上一篇: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谈下一篇:家电节能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