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商业街立面设计

2024-09-07

地下商业街立面设计(共3篇)

地下商业街立面设计 篇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存的环境愈发恶化,连建筑外立面都变得单调乏味。20世纪60年代以前,受国际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商业建筑几乎都被设计成体形简单的方盒子,外立面也是简单的门窗处理,没有任何个性可言。这种过分追求建筑体形简洁的做法,失去了大众社交活动的场所和街道丰富的空间,表现出非人性的尺度。60年代以后,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波普艺术的强烈冲击,均对建筑师及建筑思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和地域主义等新兴建筑理论流派的影响下,欧美社会自发地掀起了一场“波普建筑”的浪潮。商业建筑的外在形式出现了多元化发展,既有外观简单实用的作品,又有表现怪异奇特,外表破碎的作品,而植物在外立面上的应用也是日趋成熟,让“混凝土森林”变成真正的绿色天然森林,这使得我们所生活的都市更增添了视觉享受,远离贫乏枯燥。

商业空间景观现状

如今城市的商业区高楼林立,五光十色,时尚繁华,可是在这光鲜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环境逐步恶化,面临着的是各种环境问题。上世纪随着玻璃幕墙的越来越普遍,基本上建筑的外立面都使用了颜色各异的玻璃幕墙,清洁方便外观时尚,可是专家研究表明在阳光直射下,这些玻璃幕墙所产生的光污染也日趋严重,对于城市的人们来说是一种慢性伤害。想象一下若是一个人生活在城市中,每天看着统一而又单调的外墙,不仅视觉上没有得到享受,同时也会影响到一天的心情。在单调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车道之间穿行,有的只是一种茫然,周围的空间根本起不到任何缓冲的作用。

1.商业空间外立面浅析

外立面是指物体和物体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建筑外立面即是除屋顶外建筑所有外围护部分。就像英伦古典风格混搭时下最流行的ART-DECO风格,整个外墙看起来显得典雅又不突兀。目前国内很多项目倾向中西结合的风格,因为西方风格显得活泼典雅,但是又需要一些传统的中国元素来点缀。其中,混搭不会显得杂乱,不是要集中风格都出现在最主要的部分,外墙的混搭一般是一种风格为主题,边边角角再由一些其他的风格做补充。这样整体风格不会出现过大的差错,看上去也没有乱的感觉。Art Deco风格建筑在凹凸、转折、进退、高低错落中,富有层次感、动感和光影变化,传递着一种不动声色的优雅气质,很多人已经被这种大气的风格所动容。

2.植物立体化历史与发展

植物立体化,简单地说就是垂直绿化又叫立体绿化,就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在墙壁、阳台、窗台、屋顶、棚架等处栽种攀缘植物,以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居住环境。城市空间日趋拥挤,外立面的合理使用不但不占空间,而且可以增加城市植物覆盖率,能在一片钢筋混凝土中看到几抹绿色,不但可以改善环境问题,也能使人的心情愉悦。立体绿化可以减少阳光直射,降低温度。据测定,有紫藤棚遮荫的地方,光照强度仅有阳光直射地方的几十分之一,。浓密的紫藤枝叶象一层厚厚的绒毯,降低了太阳辐射强度,同时也降低了温度。城市墙面、路面的反射甚为强烈,进行墙面的垂直绿化,墙面温度可降低2一7摄氏度,特别是朝西的墙面绿化覆盖后降温效果更为显著,建筑物表温度降低13-15度室内温度降低3-5度。同时,墙面、棚面绿化覆盖后,空气湿度还可提高10一20%,这在炎热夏季大大有利于人们消除疲劳、增加舒适感。

据记载,我国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建造的苏州城墙时,就利用藤本植物进行了垂直绿化;在西方,古埃及的庭院、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园林中,葡萄、蔷薇和常春藤等被布置成绿廊。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上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与绿化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绿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人们不得不开始关注城市绿化空间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屋顶绿化的热潮,同时人们也渐渐地把目光投向了蕴藏着巨大绿化空间的城市建筑物垂直面上。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流行利用植物来“砌墙”,在美国一些别墅里还用植物墙把房间隔开。在巴西有一种“绿草墙”,它是采用空心砖砌成的,砖里面填了土壤和草籽,草长起来就成为了绿色的墙壁,不但美化环境,还能起到减少噪声、净化空气和隔热降温等作用。在日本,栽植了草坪、花卉或灌木等的装置系统被安装在了围墙、护栏、坡壁、垂直的各种广告支架等上面,使混凝土变成了绿色森林;还有一种观赏墙壁上面的园林植物、栽培基质和固定装置形成一个完整的板块,这种绿色墙既可用于室外又可用于室内。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展示的长达150米、高12米以上的“生命之墙”汇集了最新的垂直绿化技术于一堂,其美丽的景观令人赏心悦目。在我国,垂直绿化技术的相关研究正在逐步开展,新的垂直绿化技术也不断涌现。

3.身边的立体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立体这个概念是十分熟悉的,也经常见到。用几何的方式定义,立体就是具有长、宽、厚的形体。在城市中,基本上所有能见到的都是立体的,但是立体感却不是能直观给人的感觉。通过植物,可以使原本平面的立面立体起来,让人感觉是有厚度有体量感的。

(1)立体电影

对于三维电影,肯定都不陌生,现在的电影院多数都有3D效果,戴上一副眼镜就可以在电影院中享受三维空间带来的冲击感。1953年5月24日立体电影首次出现,为了把观众从电视夺回来,好莱坞推出了一种新玩艺儿--立体电影。戴着特殊眼镜的观众像在观看《布瓦那魔鬼》及《蜡屋》这类惊险片那样,发现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车及魔鬼的后面。从而为我们带入了立体电影的时代。立体电影给人的感觉是直观的,只要戴上眼镜就可以感受到,同样的,立体绿化给人的感觉也是如此,通过植物的搭配设计,让人可以第一眼就直观的感受到它的立体感。

(2)艺术上的立体主义

从艺术上看,立体主义(Cubism)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一一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立体主义是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它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由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不从一个视点看事物,把从不同的视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诸于画面,从而表现出时间的持续性。这样做,显然不主要依靠视觉经验和感性认识,而主要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

(3) 3D街头地画

3D街头地画源自西方街头文化,英文:3D Street Painting国内译为:3D街头地画、街头地画、街头立体画、三维街头地画、街头三维地画、城市立体画、城市三维立体画等。2005年由齐兴华首次引入中国。2009年3D街头地画《古龙今韵》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标志着3D街头地画进军主流艺术。随着街头地画的传入,现在在街头经常可以看到立体感十足的地画,这是表达自我、彰显个性的图六3D街头地画《古龙今韵》

一种方式,创作成本低廉,受场地限制程度低,发挥的自由度大,因此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

一些草根艺术家所钟爱的艺术形式;又因为它颇具娱乐精神与诙谐效果、易于与流行文化元素相关联,加之场地开放,创作与展示过程都是在露天完成的,打破了民众与传统绘画艺术殿堂的隔阂感,因此很容易受到参观者的认同、喜爱与欢迎。从街头地画表达出的思想是创新,从原本的平面化发展到立体化,使艺术家的层出不穷的创意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4.当代商业空间外立面植物立体化的问题

虽然现在还是有些商业空间对于立面有所设计,可是总体看来还是十分欠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使用植物去丰富商业空间外立面的想法还没有完全进入人们的考虑范围,虽然渐渐注意到立体绿化,比如屋顶花园,可是对于外墙的垂直绿化还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再者商业空间外立面设计使用植物的比较少,现在比较多见的都是些电子屏,这些美观效果一般,也起不到美化环境,净化环境的作用;还有一些虽然使用了植物,可是搭配、造型单调,没有起到吸引人们眼球的作用,当然也不会给那块商业空间起到获益的作用;商业空间自然是以商业为主,在外立面设计植物的同时,更应该起到宣传的作用,现在很多都是采用普通的几盆植物点缀,虽然也是对立面的丰富,可是还是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随着污染不断严重,植物作为最天然的净化师更应该好好利用,立面的植物设计既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又能起到增加绿色的效果,必然会成为未来的趋势。

外立面植物立体化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作用和意义

商业空间是人类活动空间中最复杂最多元的空间类别之一。从广义上可以把商业空间定义为:所有与商业活动有关的空间形态。从狭义上则可以把商业空间理解为:当前社会商业活动中所需的空间,即实现商品交换、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商品流通的空间环境。其实就是狭义的概念理解商业空间也包含了诸多的内容和设计对象。如:各类商业用信得过的空间,博物馆、展览馆、商场、步行街、写字楼、宾馆、餐饮店、专卖店、美容美发店等空间均可以包含在内。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商业空间必然会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科技化和人性化的特征。其概念也会产生更多的不同解释和外延。商业空间,基本上可以说是由人、物及空间三者之间的相对关系所构成:人与空间的关系,在于空间替代了人的活动所需机能,包括物质的获得、精神感受与知性的需求;人与物的关系,则是物与人的交流机能;而空间提供了物的放置机能,多数的“物”的组合构成了空间,而多数大小不同的空间更构成了机能不同的更大空间。人是流动的,空间是固定的,因此,以“人”为中心所审视的“物”与“空间”,因需求性与诉求性的不同,产生了商业空间环境的多元性。

通过对商业空间外立面的立体化设计,可以使原本单调的商业空间更富有生机更吸引人们驻足观赏。商业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化的区域,更可以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通过植物的立体化设计,可以使城市增添更多绿色,对于改善现在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植物立体化设计中,必须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外装修及其材料应当能够反映出商家的经营理念,客用出入口设置合理、醒目,借助其他各种不同元素,使顾客能够从远处或乘坐交通工具时就可清楚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外立面的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更可以吸引顾客的眼球,即使从远处也能看到,诱导人们往这块空间移动。同时,商业空间必不可少的是标志物,让人可以一眼就知道它的定位,它具有帮助顾客识别商业设施,对外散发季节性信息等功能,因此至关重要。对于植物来说,可塑性比较高,可以通过不同植物的搭配,营造出不同的立面效果,凸显商业空间的主题;也可使用其他电子、液晶动画广告、电子时钟等一同设计,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其实,许多地方已经使用了植物立体化设计来丰富建筑的外立面,最被大家所熟悉的是上海世博会的各大特色展馆,他们展现的是未来的趋势,因此用植物丰富外立面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印度馆的建筑灵感来自位于艾哈迈达巴德的Siddi Syed寺,将是一种“看似不可能”的建筑,它不仅有一个巨大的赤红色中央穹顶,造型类似著名的泰姬陵,还将是一个集多元宗教特色于一身的建筑。中央穹顶象征着印度“万象和谐”的主题,它的设计灵感来自桑奇佛塔,是印度教等宗教中经常出现的建筑风格。

印度著名的泰姬陵也有着巨大的中央穹顶。绿色的草皮覆盖在中央穹顶上,浓浓的绿意中镶嵌着“生命之树”的铜制雕刻。植物与金属的融合,让这个中央穹顶显得既有造型感,又散发出勃勃生机。穹顶的中央区域采用360度全息投影视听装置,放映出印度千百年来的城市变化。印度馆的亮点除了绿色草皮覆盖的穹顶之外,还运用多样的植物材料,向来非常重视发展竹林的印度,用楠竹网格与钢筋混凝土为展馆织就了一个“吸音”天花板。印度馆的外立面就是通过植物和金属相融合,比起普通的金属立面来说,更丰富更有立体感。这点同样可以用在商业空间的立面设计中,用草皮或是其他植物,配以金属勾边,突出形象,富有创意。

卢森堡馆的设计师受到“卢森堡”在中文中“森林和堡垒”含义的联想,设想一种几乎只用独块巨石的雕刻方法。展馆的建筑结构就像一座壁垒,把中世纪的塔楼包围其中,周围郁郁葱葱的的开放式“森林”则由葡萄园组成。馆内展示卢森堡的经济、文化和生活,参观者可以一边参观展馆,一边体会卢森堡人民的智慧和创新。卢森堡展馆的建筑结构就像一座壁垒,中心位置类似中世纪的塔楼,四周由翼楼和树木环绕。作为欧洲的“绿色心脏”,卢森堡向来十分重视环保问题。整个展馆的建筑材料都是钢、木头和玻璃等可回收材料,能源的回收再利用也将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一个典范。他主要表现的就是森林城堡,场馆外墙层层叠叠沿口的花卉和观叶植物柔化了不锈钢组成的建筑。。屋顶上的植物也全部种植在不锈钢围成的树坛中。主体植物材料是观叶植物红叶石楠、红叶李、花叶蔓长春和草花矮牵牛。绿墙和屋顶花园与馆内介绍的绿色覆盖极高、亦小亦美的卢森堡相呼应。卢森堡馆虽然外立面给人壁垒式的感觉,可是通过植物,柔化了它较为硬朗的线条,使他的立面效果丰富立体。

在我们身边的商业环境中也不乏有很多植物的立体化设计。厦门的鼓浪屿上就有很多的小旅馆小的餐饮空间都可以见到比较有感觉的立体绿化,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立面植物布置形式,采用窗框下的空间,设置一条种植池,只要将它固定好,就能种上些植物。虽然只是简单的布置,但是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不再是单调的白墙蓝窗,植物为这个空间增添了不少色彩,在白底的墙面上更显突出,投射到墙上的影子也增加了这个墙面的立体感,这就是立面的植物立体化设计给人们带来的感受。让经过此处的游客忍不住驻足欣赏,还有不少会被吸引进去,这不仅美化了环境同时也带动了这家小店的生意,让商家获益。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有利的,因此更应该推广商业空间外立面的植物立体化设计,愉悦身心。

其实在许多商业空间对于立体绿化的使用还是比较多的,右图是上海南京路某商店门口的一个绿化墙。它采用的是花槽悬壁式结构,用一个铝合金的外框与边上大理石贴面的墙面分隔开,在花槽里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种植较密,有一层厚重感,增加了这面的立体感。这一部分是明显的软质与硬质材料的结合,因此,在商业空间的外立面用植物,不仅可以起到柔滑线条的作用,还可以形成两种材质的对比。底部还有一个花槽,即使是浇灌的时候也不会影响到地面,这也是比较人性化的一个设计。其实这样的简单植物墙还是比较常见的,从外面看很明显就能看到这样一堵绿色墙,增加了整个外立面的趣味性,再配以灯光等的搭配,作为夜晚的景观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植物本身就可以美化环境,在立面上更节约了城市空间,增加城市的植物覆盖率,不需要另辟新地去大面积种植植物,也可以使贫乏的城市商业空间立面变得丰富起来。从商业空间来看,植物的立体化设计起到分隔空间,丰富层次,提高空间的利用率的作用,使原本的没有利用到的立面空间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从风水学上看,在建筑的外立面合适的位置布置相应的植物可以隔离煞气,使得商业空间繁荣从而使得经营者获益。

商业空间外立面植物立体化设计的处理原则

外立面的植物立体化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墙面绿化,也就是指在各类建筑物的外墙、围墙以及一切垂直于水平面的建筑物表面进行的绿化,是城市立体绿化中占地面积小但绿化面积较大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增加绿化面积、美化墙面、改善居住环境等功能。在设计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首先要以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重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大幅度增加城市可视绿量和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在增加绿化覆盖率的同时,也要体现环保节能理念,建立城市节水型绿色空间,使城市生态循环良性化。

2.因地制宜,这点尤为重要,不能一味得将植物赋予商业空间的外立面上,必须考虑与商业空间的风格相协调,并且在局部上形成突破。运用植物与其他不同材料的结合使用,达到最和谐最有特色的效果。

3.采用多种元素融合使用打破传统。植物立体化设计,并不是只能有植物,可以配合其他景观元素,如同世博印度馆,植物和金属的和谐搭配,使得原本单调的立面丰富又立体,古典与现代的合理搭配,也可以形成很好的立面效果。

4.坚持生物多样性,提倡多种生物共生的原则。基调植物还是以本土植物为主,这样方便管理以及生存,可控制性比较高,同时也可是引入一些特殊品种,搭配使用,尽量采用多种植物混合设计,满足多种植物的共生。

5.丰富城市景观,构建“连线、连片、成景、多样化”的特色城市风貌。通过对商业空间立面的设计,使得绿色与人更亲近,在满足商业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它是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在世界范围正在蓬勃兴起的一项高新技术。由于城市土地有限,城市土地绿化成本相对高昂,为此就要充分利用城市空间,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6.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景观效果的和谐统一,既能体现自然景观特征,又能凸现城市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使它不仅仅是商业空间的外立面设计,也是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从中可以感受到城市的特色以及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

商业空间植物立体化设计的表现形式和设计方法

一般,房屋外墙面的绿化应选择生命力强的吸附类植物,使其在各种垂直墙面上快速生长。爬山虎、紫藤、常春藤、凌霄、络石,以及爬行卫茅等植物价廉物美,这些植物不需要任何支架和牵引材料,栽培管理简单,其绿化高度可达五、六层楼房以上,且有一定观赏性,可作首选。

常见的表现形式分为以下六种:

1.模块式即利用模块化构件种植植物实现墙面绿化。将方块形、菱形、圆形等几何单体构件,通过合理搭接或绑缚固定在不锈钢或木质等骨架上,形成各种景观效果。模块式墙面绿化,可以按模块中的植物和植物图案预先栽培养护数月后进行安装,寿命较长,适用于大面积的高难度的墙面绿化,特别对墙面景观营造效果最好。

2.铺贴式即在墙面直接铺贴植物生长基质或模块,形成一个墙面种植平面系统。铺贴式墙面绿化具有如下特点:可以将植物在墙体上自由设计或进行图案组合;直接附加在墙面,无须另外做钢架,并通过自来水和雨水浇灌,降低建造成本;系统总厚度薄,只有10厘米至15厘米,并且还具有防水阻根功能,有利于保护建筑物,延长其寿命;易施工,效果好等。

3.攀爬或垂吊式即在墙面种植攀爬或垂吊的藤本植物,如种植爬山虎、络石、常春藤、扶芳藤、绿萝等。这类绿化形式简便易行、造价较低、透光透气性好。

4.摆花式即在不锈钢、钢筋混凝土或其它材料等做成的垂面架中安装盆花实现垂面绿化。这种墙面绿化方式与模块化相似,是一种“缩微”的模块,安装拆卸方便。选用的植物以时花为主,适用于临时墙面绿化或竖立花坛造景。

5.布袋式即在铺贴式墙面绿化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工艺系统。这一工艺是首先在做好防水处理的墙面上直接铺设软性植物生长载体,比如毛毡、椰丝纤维、无纺布等,然后在这些载体上缝制装填有植物生长及基材的布袋,最后在布袋内种植植物实现墙面绿化。

6.板槽式即在墙面上按一定的距离安装V型板槽,在板槽内填装轻质的种植基质,再在基质上种植各种植物。

立体绿化还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可供学习、模仿的范例也不多,人们对立体绿化可用的绿化素材也不是很了解。在绿化配置上就要做到植物的多样性,并使之各得其所,提升景观的同时,也提升了生态效应。如对墙体绿化采用攀援植物绿化,常见的品种有地锦、爬山虎、凌霄、紫藤、常春藤、迎春,扶芳藤、蔷薇、金银花、牵牛花、络石、木香、葡萄等植物,在配置时,可选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搭配种植,如以爬山虎为主的墙面。种植部分常春藤或其它常绿品种。

结束语

立体绿化使绿色在三维空间中得到延伸,人们可以获得良好的心理美感,绿色象征着勃勃生机,使人们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希望。正因如此,它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使紧张和疲劳得到缓和,使激动的人可以恢复平静。在高楼林立的都市建筑群中,绿色将成为人与环境对话的切入点。

其次,立体绿化对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了改造的可能。混浊的空气与噪音是当今城市中居民最难回避的污染,而因实行立体绿化后使绿化面积加大,这一切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德国有专家进行了实测,临街两侧的建筑经过立体绿化的处理后使得街上的尘埃比绿化前减少了3-4倍。合理的立体绿化可以有效的调节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减少室外空间与围护面之间的热交换。中国建筑科学院物理所在上海夏天测得垂直绿化过的墙面温度比无立体绿化的墙面温度约低5℃。

再次,立体绿化对建筑还有保护及隐丑蔽乱的作用。建筑的外墙面由于直接暴露于空气中,长期受风吹、日晒、雨淋,所以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风化作用:例如开裂、褪色等。立体绿化可以有效的保护建筑墙面,北京动物园河马馆的红色粉刷墙面满爬地锦,墙面保持十分完好。另外对于公厕、垃圾站等有碍观瞻的建筑进行立体绿化处理也可以使它不至于影响环境,使之成为绿色的景观。

地下商业街立面设计 篇2

【现状及要求】

1、地下车库排水:每2000m2设一个集水坑,用于收集车库地面冲洗排水,并在集水坑两侧增加一段短排水沟,用于冲洗地下车库排水的清扫。

2、设备用房排水:采用通长的排水沟加集水坑的做法。

【车库排水设计原则】

地下车库排水沟均由结构做沟,车库不做地面找坡,建筑面层预留100mm。

1、集水坑的布置不影响车位布置,宜靠墙布设。

2、当集水坑靠柱敷设时:单侧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延伸至跨中,长度约为4m。

3、塔楼下方的车库区域尽量不设排水设施,如需设置,只设集水坑,不设排水沟。

4、排水沟宽200~300mm,起点处沟深不低于150mm。0.3%坡度连至集水坑。

5、上下层均为车库的上层车库排水:采用地漏排水,排至下层的集水坑。

【设备机房排水设计原则】

1、设备机房包括:生活泵房、消防泵房、冷水机房、换热站、垃圾房、污水处理间、报警阀间等。

2、所有设置排水沟的设备机房结构降板200mm,利用覆土层做排水沟。

从立面形态探析钦州骑楼商业价值 篇3

关键词:钦州骑楼;立面形态;商业价值;中山路

一、引言

骑楼是南方沿海地区的特色民居建筑形式,其良好的商住结合形式,一度成为当时城镇的主要建筑形式。由于商业地形的要求,骑楼建筑的平面形制为面阔窄而进深长,建筑一幢连着一幢,隐藏了建筑的侧立面,展示于人前的只剩一个正立面。因此,骑楼的立面造型精美且形态丰富,丰富的文化符号和精美的建筑元素都蕴含于建筑的立面形态之中。

二、钦州骑楼立面形态分析

钦州位于中国西南沿海,广西北部湾地区。由于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多种文化在此碰撞,形成了丰富并特别的建筑形式。骑楼是当地的一种特色民居形式,受岭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的共同影响,骑楼建筑样式来源于广东骑楼,在一些形态上又区别是广东骑楼。

钦州骑楼分布集中,主要分布于钦江西岸,东至滨江南路,西至人民路,北至一马路,南至五马路。中山路是一条与钦江平行南北走向的骑楼街,由于其商业地段欠佳,目前骑楼建筑形态保存较好。尤其是中山路南段(二马路以南)骑楼街区整体形态完整,立面形态统一且连续。

(一)首层廊柱

廊檐空间是骑楼建筑特殊的建筑空间,其连续的廊檐空间也是骑楼街的韵味所在,首层廊柱主要是指这种骑于街道一侧的廊檐空间。从具体形态语言来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廊的形态。廊的造型以简洁为主,在结构方面有混凝土结构和砖木结合两种形式。钦州市中山路一带的骑楼廊道形态简洁,由于中山路宽度窄,为了保证首层空间采光的需求,廊道宽度较窄。在结构方面以砖木结合为主,无吊顶等其他装饰。

其二,柱的形态。首层柱子主要起支撑作用,结构功能大于装饰作用。骑楼的首层柱子有方形与圆形之分,以方形居多,下端施以柱脚。钦州中山路一带骑楼的首层柱子全部为方形柱子,底端的柱脚只是在形态上大一圈,并无其他装饰,以实用为主。

(二)窗户

窗户是骑楼重要的采光与通风构件,其功能性高于形式性。然而,窗户的体量大,占据骑楼立面的主要部分,所以窗户的形态也颇有讲究。其一,窗户的形态多样。早期建造的骑楼以中国传统的支摘窗形式,中间镶嵌玻璃,这种窗户的形式美观,但不能完全打开,通风受到限制。后期逐渐发展为民国时期的方窗,简洁的方格子,中间镶以玻璃,为了使造型美观,部分方窗增加了园林漏窗元素,并镶以彩色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异常夺目。其二,窗户的材料多样。骑楼窗户材料是木材为主,早期建筑的骑楼窗户全是木质结构,后期逐渐出现了一些新材料,如铁艺和玻璃材料,使骑楼的窗户形态更加丰富。

(三)拱券与装饰柱

拱券与装饰柱属于欧式建筑形态语言,却是骑楼立面形态中典型元素之一,足以证明骑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骑楼的立面形态中,拱券与装饰柱组合出现,分布于窗户周围。根据骑楼的建造年代,也有一些不同的特征。早期建造的骑楼拱券与装饰柱的造型比较复杂,立体感强,钦州中山路一带的骑楼就属于这样。后期建造的骑楼拱券与装饰柱的形态逐渐简化,只能依稀看出一些痕迹。

(四)排水管

由于骑楼的商业性,建筑一幢连着一幢,顶棚的雨水无法从侧面排出,只能从前后立面排走。钦州中山路一带的骑楼建筑正立面排水管的设计非常巧妙,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横竖交叉,保护色覆盖。每层檐口设置一个横向槽形结构,用于收集每层的雨水,然后汇集至竖向的排水管中。排水管设置于正立面的一侧,沿首层柱子一直到地面。排水管用立面材料同质的水泥或沙灰覆盖,类似一个凸起的造型,如图1。

(五)女儿墙

女儿墙为骑楼建筑立面形态的最高点,属于建筑天际线的部分,由于所处位置高,保存得较完整。女儿墙不作为承重结构,装饰性大于结构性,故形态比较丰富。各地区的女儿墙形态也不尽相同,钦州中山路一带的骑楼女儿墙表现以下特征。其一,栏杆式女儿墙。女儿墙本是骑楼顶部的栏杆,在一些女儿墙形态上还是沿用这种栏杆的形态。其二,牌匾式女儿墙。女儿墙所处位置高,是商业牌匾悬挂的理想位置,一些女儿墙直接作为商业牌匾来使用。其三,装饰式女儿墙。部分女儿墙造型特别,仅作为装饰构件,如图2。

三、骑楼立面形态与商业价值的关系

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梧州骑楼文化街区保护条例》,广西正式以立法的形式保护百年骑楼与骑楼文化。《条例》规定了骑楼买卖相关内容,骑楼商业价值逐渐进入人们视野。与其他建筑相比,骑楼立面形态丰富而精美,立面形态也是区别于其他建筑的重要内容,势必会影响骑楼的商业价值。

(一)立面形态影响骑楼单体建筑的商业价值

建筑是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统一,任何建筑形式在实现物质需求的基础上,须充分考虑人的精神需求。正因如此,才促进了建筑形态的发展,形成建筑样式的丰富性,诞生了许多精典建筑。骑楼建筑由于地段的限制,只以正立面展示,因此骑楼的立面形态极其丰富。从骑楼的立面形态语言中能读出各种文化的印记,也能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其立面的拱券、柱式在现代建筑中也常常出现。骑楼的精典与骑楼的特征,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些立面形态。如单个骑楼建筑的立面形态完全损毁,那么这幢骑楼建筑就失去其最基本的特征,由于其年代久远,商业价值甚至还不如普通商业建筑。

(二)立面形态影响骑楼街区的整体价值

在文化强国和文化强区的指引下,各地纷纷打造精品文化街区,文化街区的价值在于其整体性。骑楼建筑的美在于其丰富的立面形态,骑楼街区的韵味在于其立面形态的连续性。比较我国一些著名的文化街区,古建筑的聚集能够产生很大的商业效应。如丽江古城正因为庞大古建筑的聚集,统一的建筑样式,连续的建筑形态,才能够产生强大的经济效应。

文化街区在于其街区建筑的整体性,骑楼建筑的立面形态直接影响街区的整体形态,只有保证建筑立面形态的统一与连续,才能发挥街区的整体效应。钦州市中山路骑楼街以二马路为界,可以分为南北两段。中山路北段街道一侧的骑楼建筑已拆除,只剩街道西侧的骑楼建筑。由于只保留街道一侧的骑楼形态,因此整体街区的氛围不强。而中山路南段,街道两侧骑楼建筑完整,立面形态也基本保存较好,整体街区的氛围犹在。

(三)立面形态的修缮费用高

骑楼建筑的立面形态语言丰富,上文已有论述。钦州中山路段骑楼建筑始建于上世纪初,建筑年代久远,立体形态的修缮费用高。其一,所有建筑构件并非现在常用的建筑构件。骑楼的立面形态样式丰富,其建造于百余年前,所使用的建筑构件并非现在市面上能采购。如骑楼的窗户以支摘窗和木质方窗为主,这种构件形式只有通过订做才能实现。其二,骑楼立面形态的施工工艺只能采用手工工艺,无法使用现代机器技术。骑楼立面形态丰富而精美,其造型相当复杂。部分构件采用雕刻工艺,为了打破单一的格局,纹样的选择也是多样化。骑楼立面形态的完整性影响着骑楼建筑的修缮费用,从而影响骑楼的商业价值。

四、结语

骑楼是南方沿海省区常见的古民居建筑样式,由于其数量规模大,长期以来未得到较好的保护。由于骑楼建筑地段的特殊性,骑楼只以正立面展示于人,立面形态丰富而精美。立面形态也是骑楼建筑区别于其他建筑的重要内容,然而这些立面形态却损毁较大。在当今文化强国的指引下,各地开始注重骑楼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广西已通过立法来保护与规范骑楼建筑的买卖,骑楼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探讨骑楼立面形态与其商业价值的关系,对骑楼的保护和开发可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侯百镇,刘莉莉,李敏泉.海南骑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杨宏烈.岭南骑楼建筑的文化复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薛颖.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4]龙慧.体验经济视角下北海骑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3.

作者简介:

上一篇:武术传承下一篇:幼儿童谣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