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课堂

2024-07-06

三生课堂(精选12篇)

三生课堂 篇1

摘要:教育是直面生命的本真事业。中学思品生态“三生”课堂要以“生命态”大教育观为旨归, 关注学生生命在场现实诉求, 重构自然之教“三生”本真模本, 浸润“三生”课堂生活旅程, 拓展学生适应社会生存能力, 将“三生”体验融入教学全过程, 注重学生的学、教师的教, 着力探寻生态课堂管评动态平衡点, 使“三生”教学充满无限和谐的生命活力, 以诠释当下素质教育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态课堂,“三生”课堂,“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作为带有草根性质的中国本土化教学, 溯源于西方生命教育, 2008年由我国云南省率先提出在各类学校中实施, 它从促进学生生命成长需求出发, 把“生命、生活、生存”三者融为一体, 直面现行课堂, 诠释现代素质教育重要价值取向, 即为当下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新视野。

现代课堂教学是一种“生活化、生命化、生态化”的有效课堂, 它是开放灵动、张扬个性、动态生成的生命体验场, 其教育精髓是把课堂“教学本真”还给学生, 从而为每个生命成长积储力量。对此, 近年来我们在课堂特色教学发展上, 通过聚焦生态“三生”课堂, 从学科风格、教学特色和个性发展上注重探索凝练, 充分挖掘教学个性特点、寻找教学共性;以“三生”课题为引领, 打造思品学科团队, 通过课堂展示、经验交流和专家指导, 围绕现有教学共性和能够共用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定位“三生”生态课堂教育思想、特色与风格, 以生活化与实践体验为根本, 对不同课型、不同案例、不同任务等展开教学研讨, 建设思品精品课程, 拓展教学资源, 强化活动教学实践, 初步凝练出学科“三生”课堂教学特色, 从而达成深化课改教学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共识。

一、“走近行知”———浸润“三生”课堂生活旅程

伴随新课改正步入教育发展的深水区, 思品“三生”教学以回归生活世界为根本, 课堂教学从生活单一概念逐渐向“生活化”教学价值取向深化。因此, 在“三生”课堂“生活化”特色教学定位上, 我们以“行知”生活理念为引领, 立足学生生活经验攫取, 从社会现实生活中寻找生态“三生”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与联系点, 以生活体验为底色, 力求再现、模拟真实生活情景, 让学生珍视实际生活, 理解和尊重父母, 关心他人与集体, 培养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 从而使学生在追求幸福生活中生发成长的力量。

为使学生更加贴近生活情感体验, 近年来, 课题组在重构生活化“三生”课模中, 积极采取多种教学策略, 具体如下:

1.让“三生”课堂过程生活化

以往我们的课堂普遍存在“为生活化而生活化”教学状况, 往往以自身“生活”替代学生的“生活”, 或对学生真实生活加以虚拟“抽象化”及简单“学科化”处理, 而对学生日常生活、生活中个性成长、文化生活等内隐性因素关注较弱。对此, 我们在深化教学践行中将行知生活理念融于课堂, 贴近学生身边生活实际, 把课堂建构为“感受生活情境———关注生活现实———思考生活问题———内化生活知识”的教学流程, 并通过课堂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创设情景等方式, 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经历中寻找教育起点、背景与联系, 将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和事诠释定格在课堂上, 从而搭建师生彼此关照、融洽共在的一种生活成长经历。

2.让“三生”课堂内容生活化

围绕“生活即课程”大教材观, 在课堂设计与过程运作上力求呈现生活逻辑, 把现实生活中多层面热点内容融于思品课堂, 以火热的社会生活为背景, 采用问题 (基于生活) 、情境 (基于案例) 、体验 (基于活动) 等教学手法, 关注学生生活参与、情感体验与教学细节, 将目标、文本转化为学生对生活的一种内驱力, 使思品生态课堂真正体现“教育生活化、生活内容化”。

3.让“三生”课堂活动生活化

基于服务学生未来生活, 打开校内外、课内外联结通道, 让学生了解生活是由物质、精神、个体、社会、家庭、职业等复合内容所组成,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上社会, 观察衣、食、住、行真实变化, 将活动性、生活性、实践性、体验性内容置于情境、活动、考察、调研、参观、访问教学实践体验之中,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体验网络, 让学生亲自参与、体悟、担当真实的社会角色和生活责任, 把“三生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和人的一生。

二、“激扬生命”———拓展“三生”课堂活动内容

实践活动是“三生”课堂重要的教学特色与亮点, 它为学生创设一种“知识类与活动类”相对融合的生态性、开放性、共生性践行空间。对此, 我们秉承“以人的发展”为目标, 围绕“确保基础、分类活动、分层推进、开发潜能”原则, 结合校情与学生实际, 注重课程与实践活动的有效对接, 以问题、体验、主题日为拓展内容, 采用设问模型与实例活动教学, 密切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及自我经验的联系, 主张学生亲历体验生命在场行为, 让学生建构“适合个体生存追求、学会正确面对生存挫折、形成一定劳动生活技能”的体验方式, 从而直面教学价值缺失, 呼唤“三生”课堂本真回归。

1.着力挖掘“三生”综合型活动课程

课题组从“三生”功能上围绕“减负”目标, 优化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生”实践性活动内容, 将课程内容结构划分为文、理、双语、艺术、体育与健身综合活动六大类, 分限选 (学科拓展) 与自选 (社团活动) 两类, 让学生依据自身爱好自主选择, 从技能训练、职业体验、社会实践“三生”视角, 充分挖掘多学科、校内外各种“三生”教育资源, 以适应性、差异性、拓展性教法实施分类指导, 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与生存技能。

2.创新多种学会生存教学途径

我们通过组织各类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 从学生实际出发, 遵循可操作性、安全性原则, 充分利用课程、校园、网络、社区资源构建校本特色课程, 设计了道德、生存、科普“三生”综合性课程模块, 分批组织学生到“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参与培训锻炼, 增设了定向越野、攀登、游泳、球类、野外生存等训练运动项目;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科技创新、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诚信调查、动植物保护、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热点问题探究;结合农村中学区域特点, 让学生充分认识家乡主要物产和生态环境, 感受“非遗”及乡土文化, 建立“农科教”实验示范基地, 有效指导学生参加手工艺制作、农活劳动、职业岗位体验, 增强学生主动探究意识, 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构建三种教学策略

从促进生态“三生”课堂特色发展上, 近年来, 我们着力建构三种教学策略: (1) 增设“三生”学科内容。充分挖掘思品显性与隐性课程资源, 纳入“认识生死意义、青春生理现象、建立与人交往、理解尊重父母、学会自护抗挫能力”等训练内容, 自编“三生”校本教材, 以主题单元呈现, 着力形成生死、体验、感恩、耐挫等教学支架, 让学生珍惜、敬畏生命本体, 学会正确对待自身欲望, 唤醒文本背后隐含的生命元素, 使“三生”教育与文本融为一体。 (2) 优化“三生”课堂“心态、状态、动态”三态元素。从“引领学生参与课堂的心态、教学要素和谐对接的状态、教学过程互恵共荣的动态”[1]着手, 围绕有动与有静、有疑与有趣、课内与课外发展元素活化课程与教材内容, 以学生对“三生”情感需求出发, 关注生态课堂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赋予“三生”课堂情境趣味与活动灵气, 使师、生、教材三要素在多层交互、合作质疑、互惠共荣的动态碰撞中, 营造思品课堂和谐的生命体验场, 让多元生态要素向活力、自然、灵动、生成的“三生”课堂复归。 (3) 构建多维交叉、立体循环的“三生”教学机制。围绕思品课堂生命建模→生活验证→生存评估→生态修复多元架构, 以“前置性学习、小组交流、多元展示”为策略, 采取预防法、反馈法、渗透式教学, 通过预设课例背景与教学对话, 以“生命情境剖面”为特色, 倾听学生生命叙事, 直指学生生活情感真实体验, 让生命课堂充满“伙伴协作、交互生成、生命灵动、关注现实”一种“三生”样态的现代课堂特征。

三、“阳光评价”———搭建“三生”课堂管评机制

教学反思作为自我矫正与梳理建模环节, 为教师获得“反思后实践”开启了第一道门户。我们基于范梅南 (VanManen) 关于教学反思“技术理性、实用行动、批判性反思”[2]三层次理论, 围绕“三生”课堂教育目标实现、情景模式实践、教育伦理道德三个反思着力点, 力求从底层“过分关注教学现场细节”中走出来, 整合“三生”课模反思标准, 关注教学实际效果, 采取正面、多元、激励性阳光评价方式, 最终有效形成“反思性互研、层次性帮带、交叉式督导、替代式奖惩、发展性管评”等一系列反思性教学策略。

1.完善管评标准

我们积极落实“三生”课堂“评价任务设计、评价活动开展、评价效果反思”管评内容, 围绕课堂“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大层面, 及八个权重因素共计26个评价指标, 纳入课模“教学理念、教学素养、教学艺术、创新意识、学习常规、学习氛围、学习效果、学习资源”权重维度, 把学生主体性“学习方法、课堂参与、交互程度、求知欲、认知创新、情感情趣”等作为课堂激励性阳光评价量化指标, 自主开发课堂观察工具, 借助代码法、要点法、全程与时间记录法, 围绕学生学、教师教、课程性质、课堂文化等课模维度, 通过课前研讨、课中观察、课后会议, 对课堂互动与生成、对话与倾听、准备与机智、内容与资源、创新与关爱等诸多环节, 实施“目标达成、教学行为、课堂生成”有效分析与反思, 及时跟踪课程教学效果, 实施课程阳光评价、反馈与调整, 用规范管评标准来落实教育目标、内容与质量的达成度。

2.优化管评机制

建构双向多维反馈评价模式, 注重增强过程性评价设计与实施, 着力开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对促进学习的评价”过程性建模, 对课堂技术操作、建模系统、教学水平三层次搭建新的反思平台, 并逐渐形成“反思循环圈”;有效建立课堂观察、分析、描述、质疑、批判等反思性优化形态, 认真听取学生对“三生教育”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内容, 以提高学生对“三生”教育实施的满意度。

3.管评措施

采用学科“三生”评价成长档案袋, 制作学期“三生”综合素质考核表, 围绕课堂观察、学习过程、习惯养成、参与表现、个性发展、成长需求等路径, 通过“期末素质测试”“三生品德评定”“社会家庭评价”“实践情境测验”“标志性成果评价”等方式, 对学生主体、认知、行为、差异等多元学情实施管评, 使阳光性多元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一种有效策略与手段。

4.在管评建模组织保障

我们通过制订《学科团队教研领衔招聘办法》, 从项目内容、目标管理、成果呈现、团队运作等机制上进行管评操作, 建立专家指导、网络平台、专题研讨、模式构建、论文发表等管评功能, 确保“三生”校本工程、课模重构、课堂反思有效对接, 不断提高“三生”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养, 及时积累校本生命工程特色办学经验, 大面积推介“三生教育”成果, 以力求诠释素质教育的发展走向。

近年来, 伴随思品学科人本、生命、生态、和谐、幸福元素的建构与觉醒, 我们打破“美德袋”灌输范式, 秉承学生生命在场发展维度, 探寻“三生”自然之教课模, 拓展学生适应社会生存能力, 全面培养学生生命价值、个体差异与主体精神, 让“三生”教育惠及学生, 使思品生态“三生”课堂整合性探研获得新突破, 教学模式不断成熟, 并逐渐成为学科深化课改的特色课程。

参考文献

[1]崔国明.“生态课堂”之“三态”探微[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1 (4) :44-45.

[2]吕吉.反思性教学生活及其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 2012 (3) :67-70.

三生课堂 篇2

三月,我校开展了“三生课堂”培训活动,聆听了教研员对“三生课堂”教学改革的分析,收获颇多,尤其是“三生课堂”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剖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三生课堂”是生活的课堂,追求本真和趣味。

作为教师,要善于凭借学生过去的经验世界,去寻找教与学的支撑点与结合点。构建生活化的课堂,使教师和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都平等地对话和交流。注重学生的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表象来学习新的知识,切切实实地体现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促使学生充分地享受学习的乐趣,也真正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1、让教学再现生活。

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可以让它成为生活的再现,把学生带进生活的意境。如,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会解释”时,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原先经历的场面。我们要根据教材创设一个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把枯燥无味的训练寓寄在生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让教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随着情感的迁移过程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目的。

2、让生活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

认清教材的新特点,现在许多教材在选择内容上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自身条件,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二、“三生课堂”是生成的课堂,追求自然和碰撞。

生成是课堂预设的补充和提升。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敏锐的发现、捕捉、利用这些资源。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辩识其价值,去伪存真,并作出教学决策。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精心的预设,哪来精彩的生成?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关注“生成性”,让生成打破自己的教学预设,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绽放异样的光彩。

1、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离不开课前教师的精心预设,因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悉心地钻研教材,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与文本交流,有自由思考的空间,然后再要求学生自由表达,给学生说话的权利,那么就能引发出一些大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奇思妙想”。教师再及时地给予鼓励,那么在课堂上他们就会浮想联翩,让老师“措手不及”。其实,那正是身为老师所希望看到的的场景,因为在这样的场景中,带来的是妙语连连,笑声连连,掌声阵阵。那么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从中获提知识,锻炼能力,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2、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利用学生求知的本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教学中教师要有意 识地创造氛围,使他们在学的过程中积极展开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学习技能。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又能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三生课堂”是生命的课堂,追求尊重和智慧。

生命课堂是具有蓬勃的生命活力的真正课堂,能够充分释放学生的天性,深刻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得到收获和快乐。生命课堂就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回顾自己的探索之路,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思自己如何构建“生命课堂”,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在课堂上绽放生命的光彩。

1、蹲下身子和学生交谈。

生态课堂中,老师与学生必须完全是平等的,我们不能为了所谓的师道尊严而剥夺学生的自由发展的权利。平时课堂中我也总是三令五申,不准学生这样,不准学生那样,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在学生面前,我们要放下教师的架子,走入学生中间,蹲下身子和学生交谈,告诉学生,有的问题我也不很明白,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讨论。

2、对学生露出微笑。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学生产生积极情绪的源泉。实践生活中我们也感到,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人的思维异常活跃,就连平时较沉默的人也会出现妙语连珠的局面。上课时,如若老师紧板着脸庞,学生就会恐惧不安,难以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反之,老师笑意洋溢,犹如春风拂面,孩子消除了紧张、害怕,在无拘无束之中,思维自然活跃,智慧的火花自然产生。

三生课堂 篇3

我们现在数学课堂应该是:生命的课堂、生成的课堂、生活的课堂,简称“三生课堂”,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重视学生的需求欲和探究意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争取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注意知识的生成过程,让每个学生获得知识的体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经验,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下面就打造“三生课堂”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谈一下我的看法。

—、多媒体在打造“生活的课堂”中的作用

生活中处处皆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多媒体可以使生活与数学更好地

对接。

1.运用多媒体精简展示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很多生活情景不能展示,但是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生活情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化教学模式。

如,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轴对称在生活中的运用,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视频展示生活的场景,让学生从中找到数学。

2.从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应用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的数学鲜活、立体,学生容易接受,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和信心。例如,在教学初中几何“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就可以应用多媒体的鲜艳色彩、优美的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给学生以如见其物的感受。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计多幅图案,如,等腰三角形、飞机、几幅古建筑图片等,显示后,用红线显示出对称轴,让学生观察。图像显示模拟逼真,渲染气氛,创造意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多媒体在打造“生命的课堂”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索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销售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量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2件,如果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120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像这样的来自于学生生命中需要掌握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

一些概念太难理解,老师只用语言讲述学生不能准切地理解,但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就马上变了,学生能够自己理解并能很快地记住。

如,平移,老师说再多不如做一个动画,展示平移的过程,让学生从中找出什么是平移。

3.设计多元化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数学教学离不开练习题,而灵活多样的习题能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较好地巩固所学的新知,从而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有收获。不仅基础好的学生有收获,基础差的也有收获,营造学习的氛围。

三、多媒体在打造“生成的课堂”中的应用

现在的数学教育不仅要有知识的结果,还要有知识生成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减少机械的记忆,增加理解的记忆,更增加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能力。

1.设计预习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利用多媒体的便捷,课前将设计好的预习案在白板上展示出来,让学生边带着问题预习、边理解。可以自主探究,也可以小组谈论,对所学的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建立数学模型,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高教课堂得以实现

以前对数学问题的探究都是按“定义—假设—定理—证明—推论”这一模式进行的。而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像、图形、动画、声音等方式,可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知识面更广。在动态的学习环境中,对教学内容更容易领会和掌握,可以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

如,轴对称的概念和讲解,我直接弄一个对称的枫叶,从中间对折用动画展示折叠的过程,让学生看到折叠前后的变化和过程,让学生自己得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三生”体育和谐课堂的初步构建 篇4

新课程倡导课程要回归生活,要让学生学到生活中有用的知识。首先,权威的观点“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都鲜明的呈现了生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核心意义。其次,内容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学内容要与生活世界联通,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经验。三是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生活化,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生活,在劳动中体验生活,积极开展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

本文对中学“三生”体育和谐课堂的涵义进行剖析,阐述如何推进“三生”体育和谐课堂教学,构建中学体育和谐课堂,以便有效地促进中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和谐”是指一个系统与外部客观 世界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和谐教育的内在要求。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高品质课堂文化,应遵循人的生命发展规律,遵循社会生活运行规律,应凸显生命性、生存性、生活性。 “三生”体育和谐课堂倡导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练气氛中披露灵性, 展现个性, 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实现了体育课堂教学的体质提升、体育文化追求与学生人格的养成。因此,我们尝试运用“三生”体育和谐课堂教学理念来构建中学体育和谐课堂情景,以此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情感潜质, 促进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成为优秀的未来社会的劳动者。

一、中学“三生”体育和谐课堂的价值阐释

⑴教育价值。构建中学体育和谐课堂是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它能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体现新课程教学的人文体育观的本质功能,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有助于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⑵社会价值。构建中学“三生”体育和谐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生存意识,让他们懂得更多的生存知识, 增强生存能力。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上, 让中学生在和谐的体育课堂上,了解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这会使中学生更快地适应和服务和谐社会。这样的教育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对提高整个社会公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⑶生活价值。构建中学体育和谐课常反映了社会之间的交往与生活的需要,使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让中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活知识和技能。

⑷体育健身价值。“三生体育”中的生活、生存和生命都关乎人的身体健 康,在“三生”体育和谐课堂中,让学生的健身意识和习惯都得到提升,促进个人生命体的内在性增长,进而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二、中学“三生”体育和谐课堂的几个显著特征

中学“三生”体育和谐课堂教学以民主、平等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 使体育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实现情感交流、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精神愉悦、审美享受与开发潜能的过程。概括起来讲, 中学“三生”体育和谐课堂教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⑴愉悦性和安全性。和谐的中学体育课堂能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在快乐中掌握运动技能,了解锻炼方法,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安全的教学锻炼环境,是构建中学和谐体育课堂的前提。和谐的中学体育课堂首先应该是安全的,不应该有教学伤害事故发生。

⑵积极主动,优质高效。和谐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主动的、有效的交往活动。体育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 者、组织者和先行者,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性,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创设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需求,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⑶井然有序,充满活力。保证基本的教学秩序,有严明的组织纪律和规范的教学行为是和谐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体育是一门特殊的教育课 程,有其自身的特性,其课堂组织较其他课程而言,有一定难度。体育课堂是在一个动态环境中进行的。困此需要动 中有序,从而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在保证基本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教师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使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轻松自如,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 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⑷彰显生命的活力, 展示体育的魅力。课堂中的师生作为一个有丰富情感、个性鲜活的生命体,他们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在体育课堂中,学生和教师都能享受到充分的思维和身体自由。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是学生的平等对话者、沟通者、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再是话语的霸权者。

“三生体育课堂”呼唤充满生命力 的体育课堂, 无论是体育教师还是学生,在体育课堂中都激情四溢,青春飞扬,凸显活跃的生命张力,展示体育的无穷魅力。

三、中学“三生”体育和谐课堂构建路径

⑴秉承“三生”体育课程理念创设课程体系。主要通过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奋点;了解已有体育生活经验,寻找学生体育学习衔接点;关注当前体育生活需要,确定学生学习切入点;创设开放的体育生活情境,把握学生体育学习落脚点等。打破传统体育课程中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线的体育课程体系,按照“三生”体育课程理念系统构建有校本特色和显著“三生”特征的课程体系 ,包括课程内容和结构以及评价等。

⑵营造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活动的和谐环境。所谓的课堂是广义的课堂, 所以课堂活动环境不仅包括教室内的环境, 而且包括校园内教室外的环境; 不仅指校园的物质环境,而且指校园的人文环境。课堂活动环境与师生的教学有密切的关系。 体育课堂对中学的物质环境要求是相对较高的,这是由体育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不仅是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的基本条 件, 而且可以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效率,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师生的身心健康。所以,中学有关领导要重视体育的发展,加大中学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学体育和谐课堂的建立。

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体育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影响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的本质是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中学生能够体验平等、尊重和信任,形成自觉的求知欲,获得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此, 首先,教师要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位中学生。由于学生个性和身体素质等的差异,中学生运动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应一视同仁,对于素质较好的学生,不要过多关注和偏爱; 对于素质较差的学生,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其次, 教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 以及与学生交往、交流的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要深入研究学生心理,感受学生情感,与学生真诚交流,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做到时刻以身作则。最后,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爱心去感动学生, 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情感。

⑷研究学生的学法,构建学法的和谐。人与方法的和谐包括教师与方法、学生与方法的和谐。 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场地设施、教育对象等, 有选择地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在学生与方法的和谐上,中学体育课堂已经不再是小学时代的老师手把手地教,中学生无论是在认知能力还是在自主学习能力上,都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在学习的技巧、方法、理念上的传授, 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⑸更新教师理念,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任何好的事情需要人来实现, 好的体育课堂需要体育教师来设计与实施,好的体育教师需要职前的培养和职后的培训,更需要好的教学管理制度来保障,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性培训,开展有效的制度督查都是优化教师队伍,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三生教育”课堂竞赛点评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在xx乡中心小学行政领导的精心组织下,在各位老师的积极参与下,我乡“三生教育”课堂竞赛在中心校顺利举行。就此机会,我对今天的四节竞赛课作个简要的点评。

一、教师参赛意识强

常说课堂竞赛“重在参与”。但我们深知,胜利永远属于有充分准备的人,永远属于为“台上一分钟”付出了“十年功”的教育有心人。四位参赛教师都能在课前把教案、说案及课件准备好,表明教师参赛意识增强强,为课堂教学作了精心准备,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胜利属于你们,也属于每一个为课堂竞赛作出努力的工作者!

二、教师授课艺术高

从课堂教学活动看,四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比以往有较大的提高,发挥出色。表现在对“三生教育”学科的全面把握、准确分析、科学运用,对文本教材的充分理解、科学施教、灵活处理,对预设资源的熟练应用、灵活处理,对校本生成资源的关注和挖掘。表现在教师能“以学生为中心”地激发其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求知,均是教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的结果;以媒体课件的科技含量辅助教学,进而达成教学目标、催生学生的“三生教育”素养。表现于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利用最为贴近学生认知区域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且顺应激起的兴趣,深入浅出、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教学;能在师生互动中,以激励机制评价学生,从而赋予评价一种生命力,让好学生有一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学业欲望,也关注、促进了学习暂时困难学生一种“不甘示弱”的冲动。课堂中洋溢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笑靥,这是教师教学艺术提高的真实写照,写照一位魅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音容笑貌,这正是教师不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情怀!

三、教师呼唤“追求完美”

透过参赛教师在课堂中闪现处出的诸多教学晶亮,也折射出几点需要我们教师共同探讨的地方,以谱写出竞赛课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本真,从而构建好竞赛课与常态课的友谊桥梁,让竞赛课中熠熠生辉的金种子植根于常态课的“沃土”,这里的“沃土”即是我们各抒己见后达成的共识。

1、从教案、说案、课件及课堂板书来看,教师得加强格式、色调衬托、书写、语言等的规范性、美观性。建议多看一些规范性的刊物,请教有经验的教师,甚至把自己当做“小学生”来审视课件的完美度……建树一种“细节决定成败”的榜样性。

2、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看,因教态的“自然度”不到位,导致身态语的淋漓尽致缺失,引发语言的抑扬顿挫缺乏,这也是课堂中“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滋生的原因,更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超常发挥”的缘由。建议多观摩一些名师专家的课,如窦桂梅的“煽情”,虞大明的“精挑细选”,于永正的“自我介绍”,吴正宪的“分数就是先分后数的数”……构建一种博采众长而又独具风格的“我”。

3、学习超越自我。“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说得好,如果我们教师没有“我要成为拿破仑”的雄心壮志,永远不敢奢望“前进,让我们打开莫斯科大门”的豪言壮语;没有“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的意识,孔圣人之后就会没有其他圣人诞生。当然,有了心动,更要持之以恒的行动。曾经写字“不如豆腐”的李白在“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启示下,终成“诗仙”,写出“千金买壁”壮举。本人也毛遂自荐一番,初为人师上讲台时是“手心流汗、两股战栗”,公开课更是“心急如焚、彻夜难眠”;上交一篇论文是“难于上青天”,写了数十天还只能只能勉强凑个“吊脖子分”。为了超越自我,每天XX字以上的文章必须写,好坏先不管;为了到各完小上一节习作公开课课,观摩了中心校所有的习作教学光盘和网络视频。一如既往的耕耘后,我现在最多不超过5个小时,能写出一篇可以获省级奖的论文;上一节公开课就像家常便饭,且不会“丢脸”,多数还令人刮目相看。

老师们,我相信你昂起头来真美!我相信只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学会精诚合作,就能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就能成长为“师中豪杰”!就能把“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谱写成“xx教育”的不朽华章!

点评中的个人偏见,恳请见谅、指正,谢谢!

实施“三生教育”实录 篇6

一、结合实际,把“三生教育”纳入四级课程体系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课程。学校在课程设置与开设方面,构建了四级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地方课程有所保障,校本课程大胆创新,个性化课程积极探索。这些课程是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结合实际把“三生教育”纳入四级课程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1.学校将云南省教育厅要求开设的“三生教育”课程,列入地方课程保障开设,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教材进书包、课程进课表、课时进总量、效果进考核。购买《生命·生存·生活》教材,保证三年级、五年级和七年级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人手一册。成立以班主任、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为主的“三生教育”教师队伍。“三生教育”课程学时,每两周1学时,每年总课时为40学时。16个活动内容中选择3个内容由政教处统一组织实施,其他13个内容由班主任统一安排实施。

2.学校依托度假区资源优势,在度假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开设体育、艺术、安全等校本课程。落实学生的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学校每天下午4:00~6:00组织学生乘坐校车到度假区范围内的海埂体育训练基地、红塔体育中心、云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滇池卫城体育会所、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进行游泳、网球、高尔夫球、滑冰、民族艺术等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得到学生、家长的肯定。目前,一至八年级共开设“三生教育”拓展性课程10门,60%的学生参加了拓展课程的学习。按照课程设计目标,学生学习了游泳、球类等课程,毕业时要求学会基本技能。

3.学校利用学生、教师都在学校午餐的时机渗透生活教育内容,使学生学会集体用餐、文明用餐、节约用餐,讲卫生、讲文明,不挑食、不浪费。

4.开展红领巾关爱野生动物活动。邀请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进校园,为学生讲授野生动物相关知识;利用社区优势资源,组织学生到海埂大坝对红嘴鸥进行投喂,带领学生走近野生动物、关爱野生动物,树立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谐共享地球家园的生态保护意识。

5.与社区公安分局联系,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公安局实地参观,听取公安干警的安全知识讲座,学习和了解自我保护常识,紧急情况下求救技巧,提高生命保护意识。

6.各年级组织班队活动,开展“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提高生命自我保护意识”主题班队会,学习英雄少年事迹的同时,反思自身在危险来临时应该怎样做,如何把生命危害因素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护生命。

7.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在一、二年级开展“文明环保我当先,争做环保小卫士”主题教育活动,带领低段学生到海埂公园进行生态环保主题教育活动,同学们清理公园内的白色垃圾,在辅导員老师的带领下检测滇池水源的Ph值,了解了水资源污染的相关问题,举行文明环保宣誓印章仪式。

二、以“三生教育”为核心,全面建设现代校园生态文化

学校从建校开始,就立足于建设现代校园生态文化,注重以学生为本,重视用文化育人,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精神文化为核心,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重点,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1.以塑造学校形象和提炼学校精神为重点,以特色创新为核心,以培育优良的校风为目标,深入开展高品位、宽覆盖、多形式、主题鲜明、雅俗共赏、特色明显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滇之韵广播站、黑板报、手抄报、五星校报、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提升学校环境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层次,将“三生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营造有利于“三生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2.重视家庭教育在“三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动引导、帮助学生家长实施“三生教育”。学校每个班建立了家长委员会,每个学期至少召开3次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建立了教师家访制度,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大力向学生家长宣传实施“三生教育”的意义、目的和内容,让广大学生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参与“三生教育”,形成家校和谐教育的氛围。如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安全演练(地震应急演练、火灾应急演练等)、生活体验(参观贫困地区学校)、校园劳动体验等。

3.利用学生参观、访问、实践的机会,利用汶川地震,使学生通过接触社会,触摸生命,在强烈的体验中接受“三生教育”。学校充分利用度假区的资源优势,开展以“三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有草海大坝的“关爱红嘴鸥,保护母亲湖”环保教育活动,到海埂公园开展“文明环保我当先、争当环保小卫士”教育活动,到度假区公安分局开展警民开放日活动,参加奥运圣火传递活动,国家残疾女子篮球队在学校训练期间组织观看交流活动。学校还组织学生到红塔体育中心、海埂训练基地上游泳、滑冰、网球等课程。还组织学生到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村、青少年活动中心参观学习。

4.抓住关键事件,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毁灭性大地震。度假区实验学校师生深深为之牵动,5月14日中午一点,全校学生在小学报告厅观看了名为“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给灾区传送温暖”的PPT。一张张图片,一行行文字,一组组数据,揪着同学们的心。5月15日早上,一只抗震救灾的募捐箱出现在学校大门口,虽然下着雨,有的孩子,早已等待在那儿,手里攥着自己的零花钱……每一个走进校门的孩子,都积极地捐款,5元,10元……有的孩子从家里抱来了自己的存钱罐,有的孩子为灾区捐了3次款。

三、“雅行教育”与“三生教育”有机结合,建设生态和谐校园

学校借鉴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小学教育的理念,立足于建设好的学风、校风,继承传统,大胆创新,着眼一生,用心浇灌,高标准、高要求塑造学生的高尚品德和文明礼仪,与“三生教育”有机结合,开展“雅行教育”,建设生态和谐校园。

1.依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抓实“五五”教育,即“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五心”,忠心献祖国、爱心献社会、孝心献父母、诚心献朋友、信心留自己;“五旗”,党旗、国旗、军旗、团旗、队旗;“五种精神”,即解放思想、促进发展精神,尊重个性、生态和谐精神,文明雅行,尊敬师长精神,终身学习、崇尚先进精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2.全力做好“雅行教育”。制定、实施《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雅行教育规范标准》这个标准,分为雅行校园、温馨家庭、和谐社会三个部分,倡导学生“争做阳光少年”,使学校成为“雅行生态校园”。雅:言行要合乎规范、高尚、不粗俗,典雅(refined;eilegant优美不粗俗)、高雅(高尚不粗俗)、儒雅(学问深湛,气度温雅)、文雅(言谈举止温和有礼貌)、清雅(清秀文雅)、淡雅(清新淡雅)、雅观(装束举动文雅)、雅静(雅致而清静)、雅趣(高雅的意趣)、雅意(高尚的情意)、雅兴(高雅的兴趣)。通过开展雅行教育活动,学生在礼仪、衣着、头发、卫生、用餐、安全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变。

3.雅行致善,学泽终身。在雅行教育中,开展对学生的微笑训练、感恩训练、规矩训练、礼仪训练,使学生在对生命、生存、生活的理解及认识上有一个全新的理念,能够符合时代的生存需要,真正成为最好的,从而把“三生教育”落到实处。

(作者系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校长)

三生课堂 篇7

1.认识朋友的重要性, 珍惜友谊, 学会与人交往。2.学会交往的技巧, 并学会与异性同学间的交往。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朋友书签四、教学过程

(一) 做游戏, 找朋友

播放《找朋友》歌曲, 还记得这首好听的童谣吗?让我们随着节奏一边拍手一边离开座位找自己的朋友, 然后坐在一起吧。

(二) 谈往事, 说朋友

1.给大家介绍一下坐在你身边的好朋友, 说说你们之间的交情, 或者讲讲你们之间发生的小故事。

2.学生先互相商量, 再指名介绍, 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和 (她) 他做朋友。

(三) 听故事, 议朋友

1.谈话引入:平凡中见真诚, 那么真诚的友谊是怎样的?它在我们心中占有怎样的分量呢?请听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2.师配乐讲故事《我在你身边》, 学生听完故事后围绕朋友的重要性谈感受。有了朋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什么样的人最受朋友欢迎?

3.既然朋友如此重要, 那我们怎样才能交到知心朋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学习的内容———学会交往 (师板书课题)

(四) 学技巧, 会交往

1.引读课本52页的片段:“互相间的友谊对幸福非常重要, 我们要学会交往, 与人友好相处。”

2.观察课本练习题的4幅插图, 从中选择一幅图, 讨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法。指名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如果不理智选择朋友的话, 后果怎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举例说明人与人之间该如何真诚相处?

3.播放学习生活中拍摄的视频片断。

4.生观看后, 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判断这样与人交往对不对?为什么?你又从中又学到了哪些与人交往的方法? (师相机板书要点)

5.师鼓励学生并小结出与人交往的技巧, 和朋友相处的方法各4条, (多媒体出示文字) 学生“开火车”读。

6.生读完后谈谈受到的启发, 并采访班上人缘好、朋友多的学生发表自己的交友体会。

(五) 谈异性, 辩交往

1.做一个游戏 (师引领学生) :伸出你的左手, 再伸出你的右手, 转身面向你的同桌, 面带笑容, 给你的朋友一个拥抱。学生谈谈拥抱后有什么感受?引出为什么都是同性朋友的拥抱, 异性不可以吗?

2. (开展一次辩论会) 你认为男女生之间可以交往吗?为什么?怎么交往?

3. (听一段录音) 问:这个叫丁一的男同学在和女同学交往时遇到的烦恼, 谁来帮帮他, 告诉他如何正确对待?学生谈看法。

4.学生默读课本53页的“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准则”, 从中受到启示。现在你愿意和异性交往吗?为什么?

(六) 送祝福, 交新友

1.师小结:学了这课, 你学会了与人交往的方法了吗?你会成为别人真正的朋友吗?你愿意付出吗?现在给你们一个交友任务, 在歌声中再次下座位, 音乐结束时找到你的新朋友。

2.播放《找朋友》, 学生进行交新友的活动。

3.拿出朋友书签, 写祝福, 送祝福, 齐唱周华健的《朋友》, 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三生课堂 篇8

《积极的心态》是让学生们树立“积极的心态能使人奋进”这一核心理念, 通过教学, 培植学生的生命情怀。

为达成这一目标, 教材为我们精心安排了:面对本身不是问题的“问题”———学会变化角度看待;面对确实发生的“问题”———学会将心事放下;在体验中超越“问题”——改变令我们精彩等三个主题。

而要想让孩子们打开心扉、直抒胸臆, 教育真正由亲近文字进入到亲近孩子们的生命, 空洞的说教和距离孩子们相对遥远的事例, 不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所以在教学前注意收集本班学生现有的问题, 在教学中择机解决, 这样的教学才能学以致用, 开出生命之花。而恰当的活动情境创设, 可以有效的为学生提供亲历事件的机会和感受, 从而真正起到影响学生心智的作用。

二、活动目标

1.认识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2.学会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

3.锻炼自己, 努力使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

三、活动重、难点

1.通过体验活动, 让学生认识到拥有积极的心态会使自己更有能力迈向成功;

2.让学生建立珍视自己生命个体的意识, 体验从生命的意义上去理解生活中的感觉, 建立积极面对困难的心态;

3.让学生学会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 从文本和体验资料中获得解决困难的方法。

四、活动准备

1.课前收集学生目前遇到的问题, 请其写在纸条上, 装入收纳问题的玻璃罐中。

2.准备“蝴蝶蜕变”的视频资料。

五、活动过程

(一) 淡话导入

导言:今天, 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聊一个有关生命的话题, 就是活动一 (生读:积极的心态) 。说到积极的心态, 你了解它的含义吗? (生:各述自己的见解) 积极的心态能催我们奋进, 它能让我们以快乐的心情渡过生命中的每一天。

你想快乐吗?想拥有积极的心态吗?好, 那就随我来吧!一起向着快乐出发。

(二) 面对本身不是问题的“问题”———学会变化角度看待

1. 讨论案例一, 获得感性认识

师:要想获得快乐, 首先要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话题还得从这些问题说起 (师出示课前收集到的装有同学们问题卡片的玻璃瓶) , 这里装着同学们各自的问题, 其中有一位同学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你能看出他的问题出在哪儿?

如果你是他, 你会怎么办?

(课件出示案例一:表妹经常到我们家玩, 但她一来, 我就什么都得让着她, 有好吃的给她, 看电视要依着她, 甚至有时她搞坏东西大人也不责怪她, 反过来还批评我, 让我来承担过失, 我可委屈了, 不想理表妹。以后当她再来的时候, 我对她非常冷淡。因为这个, 现在我们关系不如以前亲密了, 为此, 我常闷闷不乐。)

一同学朗读案例一, 其他同学思考并发表意见。

师小结:对, 真正的谦让, 懂得和家长沟通, 和表妹的关系就会改善。

2. 体验活动:观察图画, 迁移感悟

师:观察双关图, 你看到了什么?

同是一幅图, 为什么会让我们产生这样的视觉变化?

结合案例一谈自己的启示。

小结:对, 只要你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这个事儿也许就不是什么问题。比表妹年长, 应让让妹妹, 这是有爱心的表现;和家长多沟通, 及时倾诉自己的想法, 也许这件事儿早就柳暗花明, 每天与他相伴的不再是闷闷不乐, 而是开开心心。

生读启示:人们看世界的角度不同, 方法不同, 结果也就不—样。有些问题本身不是问题, 怎么看待才是最关键的!

(三) 面对确实发生的“问题”———学会将心事放下

1. 讨论案例二:学会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案例二:我的数学成绩不理想, 不管怎么努力, 总是在60分左右。有一次考试, 连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 这件事发生以后, 我越来越害怕数学, 现在, 我甚至对数学课失去了兴趣, 这成了我的烦心事儿!)

一同学读案例, 思考:面对这些确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问题, 我们该怎么办呢?

2. 体验活动:背着书包跳高, 并让学生谈谈感受。

明确活动要求:第一次体验———请5位同学上台背着书包原地跳高30秒, 其他同学计数, 助威。

第二次体验——还请这5位同学上台原地跳高30秒, 其他同学计数, 助威。

思考:经历了这两次跳高, 有什么感受? (结合案例二谈)

师小结:当我们遇到老缠绕在我们心头的这些烦心事时, 要懂得放下, 昨天的60分让它永远在那待着, 今天的我们要认真听好每一节课, 做好每一次作业。

生读启示:心累了, 就把心事放下, 轻装前行。

(四) 在体验中超越“问题”———改变令我们精彩

1. 体验活动:对比两个画面, 生成新的想法

看“蝴蝶蜕变”的视频。现在轻松一下, 老师带同学们到蝴蝶园去, 感受蝴蝶“破蛹成蝶”的过程。

生看画面, 师述:看, 蛹里的蝴蝶挣、挣、挣, 为着灿烂、为着飞翔, 终于出来了!此时的蝴蝶最想对我们说些什么? (引导生成:痛苦, 是美丽生命成长最好的催化剂!)

看教材中的实践活动, 一同学读。思考:两个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师总结:课件出示名言:“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2. 小结提炼:

忍受磨难, 才能表达真理和爱, 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 锻炼意志, 增长道德勇气。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父母是我们的出版社, 生日是我们的出版时间, 身份证是我们的书号。

每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面孔后面, 都有各自的精彩, 每个人都是一本独特的书, 要善待自己。生命中最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 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 快乐的经历风雨, 笑对人生。

3. 分享体验:分苹果, 吃苹果。

活动:分苹果, 有的大, 有的小, 更多的同学没有得到。 (准备了6~10个)

采访:你吃到的是一个大苹果, 你有什么感受?

你吃到的是一个小苹果, 你又有什么感受?

孩子, 你没有吃到苹果, 此时此刻的你有何感想?

运用:同学们,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类似分苹果这样的事, 请大家谈谈:今后面对发生的问题, 自己会怎样处理? (引导同学们结合实际讲具体, 能解决的当场解决, 不能解决的给出建议。)

出示课件: (教材中内容)

你改变不了环境, 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你改变不了事实, 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你改变不了过去, 但你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控制他人, 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 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样样顺利, 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你不能左右天气, 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选择容貌, 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在以上背景图和“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声中学生们畅谈自己的感受。

4. 提升运用:

交流自己今天的收获, 运用教材中的评价表检查活动效果。

5. 总结延伸:

“三生教育”的探索 篇9

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和领会“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才能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生命、生存、生活的真正意义。“三生教育”是教学中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侧面或不同的点, 以大量具体的事例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 使之在日常教学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重点地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可贵, 并正确地对待生活, 培养学生的自身生存能力。如今的小学生在家庭中是“小黄帝”, 他们得到的是关爱和呵护, 对生命、生存、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不够深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可以生命、生存、生活为主题开展一些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认识生命力的顽强。生命力的顽强无处不在, 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通过教材、电视新闻、纪录片等指导学生去认识生命力的顽强;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身边的小事, 将耳熟能详的普通事例进行点评, 让学生在其中找到闪光点。例如, 教师带领学生做这样的实验, 用一块石头压住一片草地, 几天后让同学们观察这块草地的变化情况。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的同时, 让学生讨论草地的颜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被压住的小草的形状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从中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生命力的顽强。

培养学生的爱心。学生能在学校里安心读书, 快乐成长, 是每个家庭的愿望, 也是社会各界人士辛勤工作的结果。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充分体验父母的辛劳, 社会对学生的呵护和关爱, 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心, 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 关心父母,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教师在教学中, 可引导学生从爱护一草一木开始, 到爱护动物, 爱护家园, 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 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每一个人都要有一颗爱心。

进行尊重生命的理解和认识的引导。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这需要从小培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自信的性格。教师在选择主题活动时, 要从珍惜时间, 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珍惜幸福生活入手,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树立正气, 敢于同不良行为和习惯做斗争, 同时刻苦学习, 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 服务社会。

二、从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 观察自己的父母的工作、及同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让学生讨论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一是让学生在一个星期内观察父母每天的作息时间, 理解父母劳动的艰辛;二是让学生观察同班同学对待学习的态度, 观察其他同学在学校中每天下课时间在做什么;三是让学生观察草地在干旱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情况, 在长期被水浸泡时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在观察的过程中, 教师引入生存的话题, 让学生们思考和讨论。

选择有关生存的话题。让学生们讨论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每天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如成年人每天在做什么、学生每天的主要工作是什么。经验来源于生活, 是人们生活过程中的积累和总结。有了生命, 也就必然面对生存的挑战, 生存需要人们创造最基本的条件。为此, 为了生存人们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 最终为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而不懈奋斗。学生学习, 是为了积累各种知识, 最终为美化生活环境, 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而打下基础;人们工作, 是为了创造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理想和实现这个理想所要付出的努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互动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积累是生存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任务是学习, 教师的职责是引导、组织和参与。学生的学习, 其目的是掌握更多的知识, 学会生存、学会生活, 为自己、家人、社会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生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通过艰辛的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收获的过程。在“三生教育”中, 如何将空洞的道理与现实生活结合, 我认为可以以价值衡量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例如, 在知识的累积过程中, 拥有宽广的知识范围, 取得良好的成绩, 将来所面临的行业选择就相对广泛, 而知识面狭窄, 将来面临的行业选择就狭窄。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教学方案的设计, 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设计或制作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学具, 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积极的评价, 采用激励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将想象、创意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训练学生适应不同的环境。学生的活动范围较小, 主要集中在家庭、班集体和学校之间。长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成长, 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师在选择活动时, 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有一定困难的项目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挫折教育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面对困难, 树立信心, 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空间。

让学生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无论是农村孩子还是城市孩子, 父母的溺爱会导致学生丧失主动性。教师要多与学生家长沟通, 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做一些事, 提倡自己的事自己做, 不要依赖别人。在对待问题时多想、多看、多做,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拟定生活中的计划, 并让学生长期坚持。

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的学习过程, 需要学生走入社会, 在社会活动中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 取长补短。教师在安排实践活动时, 要尽可能训练学生的生存能力,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

四、从活动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让学生记录一段时间内自己主要在做什么, 让学生分析自己能长期坚持做的原因、动力以及不能坚持做的原因。这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一个主要途径, 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方案,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注重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教师与家长一起引导学生, 让学生每天坚持做力所能及的、有助于分担父母家务的事情。例如, 每天按时起床、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 对每天的学习内容坚持复习, 做到课前预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如扫地、洗碗、洗自己的衣服等一些小事。一方面对学习进行有益的调节, 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从爱护一草一木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入手, 让学生体会到养成一个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 需要我们注重每一个细节。从遵守社会公德到培养自身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 从多侧面反映出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组织活动时, 更多要从学生个体出发, 从培养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入手。

五、从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三生教育”系列活动 篇10

小班活动:请不要乱扔垃圾

研讨教师:杨凤琼韩永珍段红彦

教育理念:爱清洁、讲卫生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 不利于人们的健康。

2.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组织家长和幼儿布置图片展 (被污染的环境、整洁优美的环境) ;笑脸及哭脸即时贴 (幼儿人手一份) ;flash动画《红皮鼠》, 《请不要乱扔垃圾》公益广告片段;垃圾桶、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参观图片展

1.组织幼儿自由参观图片展, 让幼儿初步感受垃圾会污染环境, 不利于人们的健康。

2.引导幼儿看看照片上有谁?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做什么?你喜欢哪张照片?为什么? (引导幼儿在照片旁边贴上笑脸) 不喜欢哪些照片?为什么? (引导幼儿在照片旁边贴上表情难受的脸)

教师小结:小朋友不喜欢随地乱扔垃圾的图片, 随地乱扔垃圾会把我们的生活环境弄得脏兮兮、臭哄哄的, 还会让我们生病, 大家都喜欢干净整洁的地方。那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做才能让环境整洁呢? (幼儿自由发言) 看看红皮鼠是怎么做的?

二、判断与实践

1.播放flash动画, 请幼儿判断与选择:红皮鼠正在吃雪糕, 可雪糕袋子该放到哪里?

2.教师:红皮鼠在做什么?雪糕袋子应该放到哪里呢? (请幼儿帮红皮鼠选择)

3.教师:红皮鼠顺手把垃圾扔掉, 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让幼儿讲讲红皮鼠顺手随地扔垃圾的后果) 。

播放flash动画中选择a的评语:红皮鼠踩到自己扔的雪糕袋子摔倒了。不行, 不能乱扔垃圾, 乱扔垃圾害人害己, 请不要随地乱扔垃圾!

教师:请不要随地乱扔垃圾, 那么, 垃圾应该扔在哪里呢?

播放选择b的评语:红皮鼠真是个好孩子, 能做到不随地乱扔垃圾, 我们要向他学习!

4.幼儿实践。

教师:小朋友真棒, 知道不能随地乱扔垃圾, 老师真高兴, 现在老师请你们吃糖。

(1) 幼儿每人一颗糖, 教师观察是否有幼儿将糖纸扔到地上, 并及时拍下小朋友扔垃圾的瞬间播放给幼儿看, 组织幼儿进行评判。

(2) 播放《请不要乱扔垃圾》公益广告, 鼓励幼儿要提醒周围的人不乱扔垃圾!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垃圾会污染我们的环境, 垃圾里有致病细菌和病毒, 干净、整洁、优美的环境才是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 我们不能乱扔垃圾, 还要提醒自己的爸爸妈妈不要乱扔垃圾。

活动延伸

播放《猪八戒吃西瓜》的录像片, 让幼儿理解乱扔东西给人带来的麻烦。

家、园、社区活动:请不要乱扔垃圾

活动目标

1.懂得生活垃圾会污染环境, 不利人们的健康。

2.了解常见的垃圾分类, 知道垃圾桶的作用。

3.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活动地点:幼儿园所在的小区、附近公园、商场等。

活动准备:家长提醒幼儿观察家中垃圾的处理方法, “我是环保小卫士”绶带、铁钳、垃圾袋、数码相机。

活动过程

一、亲子观察、交流:我们小区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

1.我们家有哪些生活垃圾?

2.家人把垃圾丢在哪里?

3.我们小区的垃圾分类了吗?

4.我们小区的人把垃圾装在垃圾袋里了吗?人们把垃圾袋丢到哪里了?

二、讨论:怎样做到不乱扔垃圾

1.你在马路上看见有香蕉皮之类的垃圾会怎么做?

2.你和爸爸妈妈出去玩, 要是有垃圾了会怎么做?

3.垃圾要扔到垃圾桶里, 那你见过什么样的垃圾桶?哪些地方有垃圾桶?

三、组织小区同班及同龄幼儿参与社区活动“我是环保小卫士”

1.父母带幼儿观察幼儿园附近的街道、小区、公园, 观察哪些地方有垃圾, 哪些地方干净整洁, 哪些地方有垃圾桶, 这些地方的垃圾桶是否一样, 让幼儿知道有各种各样的垃圾桶, 垃圾是要进行分类的。父母引导幼儿想一想生活垃圾应该扔在什么样的垃圾桶里?

家长用数码相机或摄像机拍下幼儿在社区做宣传及拣垃圾的活动场景, 做成图片带到幼儿园活动室的环保活动角。

2.联系社区, 把“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图片做成宣传图片放在小区里展出, 在小区里营造爱护环境、爱护家园的氛围。

中班活动:走失了怎么办

研讨教师:邱冬梅张美芳

教育理念:保护自己, 珍爱生命

活动目标

1.理解“走失”的含义, 知道走失后寻找家人的多种方法。

2.愿意帮助别人并从帮助别人中感受快乐。

活动准备

1.《郊游》音乐带、《迷路的小兔》动画片、森林背景。

2.停车场、超市、马路、公园的图片, 便于粘贴的奖章。

3.卡通图片:警察、电话、路人、超市工作人员、家、家人欢庆的图片、孩子、陌生人、110等。

活动过程

一、听《郊游》音乐进入活动室

1.教师:今天, 我们一起到森林里玩玩吧!教师带幼儿听《郊游》音乐进入活动区。

2.运用哭声, 引出迷路的小兔子。

(1) 教师:好美丽的森林, 看一看有什么?播放哭声, 引起幼儿的注意, 发现活动区正在播放动画片《迷路的小兔》。

(2) 教师鼓励幼儿猜一猜小兔哭泣的原因:小兔子哭得真伤心, 他为什么哭了?

(3)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兔是为什么哭呢?

二、播放动画片《迷路的小兔》

1.师:小兔子为什么哭?小兔子找不到妈妈、哥哥、姐姐了, 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2.师:小兔子怎么走失的?

三、幼儿想办法帮助小兔子寻找家人

教师:小兔子真可怜, 我们怎么帮助他呢?

1.幼儿展开讨论,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不同的方法。

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讨论形成以下策略: (1) 宝宝和家人出门要紧紧拉着大人的手或紧跟家人。 (2) 宝宝找不到家人, 一定不要哭, 安静在原地等一会儿, 要站在明显的地方, 也许家人就在不远的地方, 很快就回来找宝宝了。 (3) 请警察帮宝宝找家人。 (4) 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和住址, 找警察打电话给爸爸妈妈, 绝对不跟陌生人走。 (5) 不知道爸爸妈妈电话号码的宝宝, 拨打电话110。

四、小兔与家人团聚, 体会家长找到孩子的喜悦与帮助他人的快乐

教师:我们为小兔想了这么多办法, 看看小兔子找到妈妈了吗? (播放动画片, 观看小兔一家团聚片段。)

教师:小兔找到妈妈了, 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妈妈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哥哥姐姐呢?看到小兔子一家团聚了, 宝宝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五、开展“有奖竞赛”游戏

针对不同的走失环境, 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方法, 并对大胆回答的幼儿进行粘贴奖章的鼓励。

1.教师:其实会走失的可不止小兔子一个, 看谁走丢了?幼儿看情境创设:

(1) 马路上哭泣的女孩。教师:我们来帮帮她吧。 (幼儿从学具中找出警察、电话等图片。)

(2) 超市里走失的男孩。教师:看看谁的方法好。 (幼儿从学具中找出广播室、服务台、原地等待等图片, 重点提醒幼儿不哭和不跟陌生人走。)

(3) 公园走失的小狗。

(4) 停车场走失的小猫咪。

2.教师小结, 对幼儿给予鼓励。

家、园、社区活动:不怕迷路

亲子活动

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记录表, 让幼儿体会父母在孩子走失后的心情, 共同寻找方法, 并由幼儿记录。

社区宣传活动

运用展板, 请家长带幼儿一起制作海报, 充当解说员, 到社区里宣传, 分发有关迷路后的资料。

大班活动:我帮您

研讨教师:李红琼陈玲芝王春梅

活动目标

1.体验盲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激发愿意帮助别人的情感。

2.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对有困难的人进行帮助。

活动准备

1.眼罩、背景音乐、统计表等。

3.障碍路线设置:桥 (平衡木) —小路 (海绵积木) —门 (塑料动物门) 。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玩游戏“敲锣”, 穿越桥、小路、小门等障碍物后用锤子敲击锣鼓, 感受活动的轻松、愉快

1.提问:感觉怎样?

2.游戏中的这条路对于你来说容易还是困难? (出示统计表)

3.对幼儿走障碍路情况进行统计。

教师小结:从表中看出, 全部小朋友认为走这条路简单。在我们身边, 有一种人什么也看不见, 这条路对于他们来说会怎样呢?

二、继续玩“敲锣”的游戏:幼儿扮演盲人, 独自一人穿越障碍物, 体验盲人的无助、艰辛

1.对幼儿走障碍路情况进行统计。

教师小结:从第二次看, 认为盲人走这条路困难的小朋友占多数。

2.提问:当你走在这条路上时, 你在想什么?

3.一半幼儿扮演盲人, 一半幼儿扮演“拐杖”进行游戏, 感受自助与他助的快乐。

(1) 对幼儿走障碍路情况进行统计。

教师小结:第三次和第二次比较, 认为盲人走这条路容易的小朋友明显增多。

(2) 提问:你是如何帮助小朋友游戏的?你的心情怎样?

教师小结:你的一个动作, 你的一句话, 对有困难的人来说都会有所帮助。

三、讨论

1.盲人在生活中会遇到了哪些困难?可以怎样来帮助他们?

2.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还有哪些人需要我们的帮助?

(教师引导幼儿联系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情, 说说需要帮助的人。例如:问候生病的小朋友, 帮助活动时不小心受伤的伙伴, 帮小班的弟弟妹妹系鞋带, 帮小朋友叠被子, 在家里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幼儿园做老师的小助手等。)

活动延伸

1.请家长记录下孩子帮助他人的细节, 讲给大家听, 让孩子充满自豪感。

2.鼓励家长让孩子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从帮助身边的人中得到乐趣。

家、园、社区活动:与残疾儿童手拉手

活动目标

1.感受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 进一步激发愿意帮助别人的情感。

2.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

活动地点:特殊学校。

活动准备

1.和特殊学校的教师联系, 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内容, 争取得到支持。

2.向幼儿及残疾儿童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内容、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参观特殊学校, 进一步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2.与残疾儿童开展手拉手活动。一同玩游戏, 一同进餐……鼓励幼儿用行动和语言去帮助残疾人。

“三生花草梦苏州 篇11

展出的50余件作品,有的是黄苗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的书画,有的是他近两年创作的,如石版画《摩登》《静心》等。彩墨《杏花春雨江南》、彩墨和书法《三生花草梦苏州》及《我家祠堂木棉树》是画家今年5月底病愈后专门为本次展览创作的。

黄苗子是著名漫画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书法家和作家,本名黄祖耀,1913年出生在广东中山,祖父和父亲是重要的教育家。幼年在香港读书,师从岭南书法名家邓尔雅。青年时,他用画笔投身抗战,寻求独立,在广州、重庆、上海等地从事艺文活动。耳顺之年后,他将古篆字、画像砖、石刻瓦当等传统的文化艺术精华与绘画构成的形式感巧妙结合,在书法与观者的抒怀达意之间,尽显字与字之间的“气韵生动”的绘画之美。其作品用一种似绘画而非绘画的手法,对中国文字进行了艺术性的诠释,独成一派“苗子体”书法。

三生有幸来相聚 篇12

千万次的回眸, 亿万次的寻觅, 不曾想在滚滚人流中三生有幸, 我们能够来相聚。

我们都是志同道合的理想主义者, 如果没有理想, 生命只是行尸走肉、会喘气的躯壳。

然而, 我们的理想让我们遭遇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挫折。

江水澌澌, 淘尽英魂千行泪;

青山寂寂, 锁住英雄万里梦。

我们是农民的儿子, 为了穷人的事业, 为了羊业的创新发展, 我们曾与世俗的恶虎相伴, 与执着的孤独同眠, 我们更经历了风刀霜剑的磨砺和暴风雨的洗礼。

泰戈尔说: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 才能炼就创造天堂的力量,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 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是的, 血与火的纷争, 灵与肉的搏击, 才让我们矢志不渝, 才让我们的生命熠熠生辉。

我们是农民的儿子, 我们是一群献身羊业的热血青年, 尽管我们来自五湖四海, 但同样的执着, 同样的信念, 让我们用蚂蚁精神铸就了三晋羊业的钢铁团队。

巍巍宝塔山下, 我们握紧了拳头宣誓;

滔滔黄河岸边, 我们昂起了胸膛高歌。

我们是农民的儿子, “百万工程”因我们而骄傲, 三晋羊业因我们而自豪, 我们会为一次小小的失误扼腕长叹、潸然泪下, 我们也会为一次小小的进步欢呼雀跃、欣喜若狂, 我们更会为羊业的跨越式发展相濡以沫、喋血奋斗!

三生有幸呵, 我们相聚一起, 我们没有高官, 也没有厚禄, 但我们有一份事业, 一份撼天动地的事业!

上一篇:信访举报下一篇:奶牛剖腹产手术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