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坡屋面

2024-08-30

现浇混凝土坡屋面(共9篇)

现浇混凝土坡屋面 篇1

在现阶段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为了营造古建筑风格,许多建筑设计中都采用钢筋混凝土坡屋面作为建筑屋盖,但在具体施工中,混凝土坡屋面在混凝土振捣施工过程中由于坡屋面的坡度(通常指坡度为25°~60°的坡屋面),往往造成混凝土的滑落现象,因此在斜坡面上无法很好地进行混凝土振捣,使混凝土密实性无法保障,易造成混凝土各项质量问题。

以往混凝土坡屋面的施工方法是在施工中采用斜坡底面模板上用干硬性混凝土浇筑、拍实,这种施工方法由于坡屋面坡陡,在浇筑振捣过程中往往造成混凝土沿斜坡滑落现象,且干硬性混凝土拍实只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出浆,无法保证混凝土内部的密实,所以易出现孔洞、麻面等质量问题,为屋面雨水渗漏留下了隐患。同时由于混凝土坍落度小,又采用拍实方法,操作时间较长,混凝土静置时间过长,会影响混凝土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如果采用安装双面模板进行施工,可以保证充分振捣到位,确保混凝土密实。这里就对采用这种方式的坡屋面施工方法进行阐述,谈些想法。

该做法施工工艺主要如下:满堂脚手架支设→底层模板铺设加固→坡屋面钢筋绑扎→上层第一圈模板铺设、加固→浇筑第一圈混凝土,同时开始第二圈模板铺设→浇筑第二圈混凝土,同时开始第三圈模板铺设→……→浇筑屋脊处混凝土。

在进行混凝土坡屋面施工前,首先搭设支架。支架支设前,在立管下先铺设通长垫板,一般立杆间距为80 cm~100 cm,上中下各加一道纵横向水平拉杆。

根据墙身+50 cm线和图纸设计标高要求,提前设计钢管长度,施工中调节立管可调翼托,使支架斜面与坡屋顶斜面坡度一致。立管上下横向钢管将支架固定牢固,然后铺设板底木楞,木楞间距应不大于25 cm,木楞应固定牢固,并校正木楞斜面与坡屋顶斜面一致。其后按要求安装好坡屋面底层模板,板面平整度、标高待板铺完后予以复检,板面接缝应交错布置,接缝纵向错开,间距不小于300 mm,待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具体的要求与楼板铺设相同。混凝土坡屋面钢筋采用马凳支撑,间距不大于1 000,同时采用与混凝土相同配比的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垫起钢筋,留下保护层。屋面楼板钢筋绑扎合格后,报请工程监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上层组合胶合板安装前,先用电钻在板底胶合板上钻孔,孔的间距为80 cm,待孔钻好后安上限位止水螺栓,止水螺栓直径12 mm,钢筋长度为400 mm,限位止水螺栓不得设置在模板接缝处,限位止水螺栓的中间设止水片,防止从止水螺栓处渗水。

对上层模板采用竖向定位木龙骨、垫块作为控制屋面厚度和安装面层模板的依据。面层模板要预先制作好,宽度500 mm,长度根据坡屋面的坡面长度均分等取,一般取900 mm~1 200 mm,将模板放在坡屋面上。

竖向龙骨采用50 mm×50 mm的方木双拼,间距按模板模数确定,竖向龙骨与底层模板间固定采用对拉螺栓高度限位加焊止水片,间距1 000 mm,宽度500 mm。安装时将面层模板的下边缘和竖向龙骨的下边缘对齐,通过铁钉钉牢,见图1。

浇筑混凝土前,先沿屋檐开始周圈安装上层模板,只安装靠近屋檐一圈模板。然后开始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以斜屋檐为起点,绕屋面一周浇筑,当浇筑开始后,每浇筑完一部分,同时开始安装其上一层模板面层,与浇筑混凝土同步作业,相差一至两跨,但混凝土浇筑继续。如此循环往复进行,直至浇筑完整个坡屋面(见图2)。

由于采用双层模板、分层浇筑,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1)混凝土如果坍落度较小,振捣不充分,可能产生混凝土不密实现象;

2)这样浇筑混凝土,若工人不熟练模板安装、速度慢,就会影响浇筑混凝土时间,造成混凝土中水分损失;

3)安装模板及浇筑混凝土时,对坡度较大的屋面,安全不好保证。

针对以上三点:

1)采用商品混凝土,坍落度要控制在(180±30)mm,同时由于采用双层模板、分层浇筑,因此混凝土有了可靠的约束,确保了混凝土振捣密实。

2)在混凝土中应加入缓凝剂,防止由于模板安装推迟造成混凝土流动性的损失,同时与商品混凝土商家商定采用小方量罐车,确保混凝土待浇筑时间的损失。

3)在安装模板前,预先搭设安全扶手脚手架,即在每一步安装模板前搭设扶手架,此架同外架要连接成整体,在外架计算中要体现,确保安全。

混凝土终凝后即可拆除上层模板。由于坡屋面,浇水养护不便可采取涂抹养护。养护期为14 d,确保混凝土不发生裂缝、渗漏现象。

采用以上施工方法,虽然较采用拍实方式施工繁琐一些,但质量、安全能够最大化保证,可以更好地保证防水效果,做到万无一失。笔者认为该施工方法可以在坡屋面施工中推而广之。

参考文献

[1]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建筑施工手册[M].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S].

现浇混凝土坡屋面 篇2

近几年新建的住宅屋面多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挂瓦斜屋面,这种形式屋面具有防水、保温、隔热的优点,并且具有良好装饰效果。本单位第一期建成的钢筋混凝土挂瓦斜屋面防水效果不理想,通过分析渗漏原因,并从设计、施工等方面采取预防措施,后建成的第二、三期钢筋混凝土挂瓦斜屋面防水取得良好的效果。

1钢筋混凝土挂瓦斜屋面的优点、适用范围

(1)我国冬至的日照角23°27′,若采用1/2坡屋顶的坡度,则可减少日照间距,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2)彩色混凝土瓦可任意切割和施工。

(3)适用范围:建筑高度在24 m以下的一般民用建筑和低(多)层工业建筑。超过24 m高度时,要经过验算和相应构造措施。

(4)适用坡度:15°~51°,当屋面坡度超过上述规定范围时,具体做法应按单体设计。2第一期建成的钢筋混凝土挂瓦斜屋面渗漏部位、原因及维修措施

(1)第一期建成的钢筋混凝土挂瓦斜屋住宅为三单元五层住宅楼。根据设计,中间单元比两边单元高出1.2m,保温层做法为内保温,上设SBS防水层;屋面天沟及平屋面处设SBS防水层,铺至斜屋面找平层上300 mm宽。但工程竣工后屋面出现多处渗漏现象。主要渗漏部位:天沟处沿外纵墙渗漏、斜屋面交界处、老虎窗与屋面连接处、屋面与墙身交界部位等。

(2)渗漏原因主要是瓦片块体施工接缝多、斜屋面未设防水层、相应屋面细部防水处理不当。从斜屋面渗至混凝土斜板的雨水顺斜屋面板与屋面圈梁施工缝流入室内。

(3)对沿外纵墙渗漏处,维修时拆除1 m左右的瓦面,铺设SBS防水层,再铺瓦;对于其它交界处渗漏,涂刷JS防水层。但因斜屋面为非上人屋面,这样的维修施工难度大、费用高,效果不理想;并且给用户带来不便,对房屋本身也是一种损坏。由此决定一方面积极组织维修,对渗漏严重的屋面拆除瓦面,增做防水层;更重要的是在第二、三期住宅建设时对屋面工程从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改进,严格质量控制措施。建造时高度重视每一个环节,从根本上解决屋面渗漏问题。

3第二、三期住宅楼屋面部分的改进措施 3.1设计方面

(1)注意增强屋面板的整体性。考虑整个屋面板与板、板与梁之间变形的影响,在斜板边界部位,如在屋面变坡处、老虎窗与屋面连接处,除配置负筋外,在板面上部、板接缝两侧,各配250 mm宽、φ4×200 mm双向钢筋网片,增强屋面板的整体性,提高屋面抗裂性能。(2)注意加强防渗构造措施。在整个屋面板上抹一层20mm厚1∶2.5防水砂浆(内掺5%防水剂),在板缝两侧各贴300 mm宽4 mm厚SBS防水卷材;做好泛水构造,屋面瓦上下搭接不小于20 mm,从而提高屋面防渗能力。

(3)屋面防水层改为在斜屋面上增铺设一层4mm厚SBS防水卷材,这样天沟、斜屋面防水层成为一体。避免了斜屋面渗至混凝土斜板的雨水顺斜屋面板与屋面圈梁施工缝渗漏现象。檐沟防水层上抹防水砂浆既可防水又是防水层的保护层。

(4)采用坐浆挤压法贴瓦,铺瓦砂浆内设防滑钢丝网片,防止贴瓦砂浆下滑。

(5)三单元屋面设伸缩缝一处,屋面板高度一致,现浇板整体现浇上返部分,从而消除低屋面与高屋面墙体交接处渗漏问题。3.2施工方面

(1)提高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层的整体性和密实性。浇筑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拼缝是否严密,防止混凝土中水泥浆流失。模板支撑要牢固,防止混凝土浇筑下滑走模。认真检查钢筋的型号、规格、数量,垫块及钢筋簦每500 mm放置一个,确保钢筋位置正确,避免施工过程中钢筋被踩低,使钢筋与混凝土形成骨架,有效抵抗负弯矩,从而避免混凝土裂缝出现,提高结构整体自防水能力。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严格按配比搅拌,选择最佳坍落度,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性。

(2)混凝土斜屋面浇筑后l0~12 h内浇水养护,草帘覆盖养护期不小于15 d,达到提高钢筋混凝土屋面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有效地杜绝檐沟与屋面板交接处由于构件断面变化和屋面变形发生裂缝,从而做好檐沟防水这一屋面防水关键环节。

(3)在屋面结构混凝土施工完毕,找平层施工前进行一次淋水试验,检查屋面及细部构造部位(檐沟、水落孔、天窗根、烟囱根、管道根、伸缩缝、阴阳角等)的混凝土是否密实,若有蜂窝、表面裂缝的等部位应及时用防水砂浆修补,对出现贯穿裂缝及孔洞处需高压注浆处理,消除渗透隐患。

(4)严格做好找平层:找平层表面必须平整、无松动、起壳和开裂现象;檐沟纵向坡度按设计不小于1%,要求做到准确,找平层在收水后二次压光,使表面坚固密实。水泥砂浆终凝后,应覆盖浇水养护,确保找平层质量。屋面阴角都要抹成不小于100~150 mm圆角,以减少应力集中,避免温度裂缝。穿过屋面的管道在距管外径100 mm内,以30%找坡,做成30 mm的圆锥台。找平层设置分格缝,缝宽20mm,缝间距不大于6 m。

(5)涂刷好基层处理剂。涂刷基层处理剂之前必须检查基层条件是否达到防水层施工标准;选用由生产厂家配套供应的基层处理剂,并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涂刷。用刷子用力薄涂,涂刷均匀,覆盖完全,使处理剂尽量刷进基层表面毛细孔中。

(6)选择专业防水队伍进行SBS防水施工,材料经检测合格方可使用。施工时严格按规范铺设防水卷材,铺贴卷材前,在屋面变坡处、老虎窗与屋面连接处、排气管根及排水集中部位,增设附加层,保证防水效果。卷材顺水流方向搭接施工,压实铺平,接头密封严密。提高防水质量。(7)贴瓦砂浆饱满,贴瓦时瓦要充分浸水待用,洒水湿润找平层,在板面刷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用水泥砂浆铺瓦,砂浆挤满板缝,以防瓦空鼓;同时做好泛水、屋面变坡处瓦的搭接,增强屋面整体的防渗能力。3.3管理方面

加强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做好技术交底;对细部节点的施工要求旁站监督,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另外,在屋面使用过程中,做到定期检查,及时疏通天沟和落水口,补修泛水节点等,形成专人管理制度,有效延长屋面使用寿命。4结语

屋面楼板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 篇3

摘要:建筑屋面楼板现浇混凝土施工难度较大,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并做好质量控制有利于保证屋面施工质量,对建筑运行性能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钢筋桁架楼承板混凝土浇捣的重难点,结合实际情况,从多方面进行考虑,说明了施工过程控制措施,给该工程屋面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楼承板;现浇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屋面施工重要性突出。但是由于屋面楼板的施工难点较多,难度较大,如果没有落实好施工技术将会影响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如何控制屋面楼板的施工质量成为了施工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地上21层,地下1层,有4幢塔楼,分别为A、B、C、D。其中C楼为4层商业用房,框架结构,顶层为1680m2大空间的宴会厅,建成后此屋顶作为绿化园林休闲场所,使用40m跨度的钢梁,屋面为120mm厚钢筋桁架楼承板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

2 混凝土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1)浇捣混凝土时间在2013年12月中旬,气温较低,最低气温接近4℃;

(2)整个屋顶混凝土浇筑方量较大,共有210m3,浇筑位置离混凝土泵车较远,混凝土输送接近100m;

(3)此屋面结构设计坡度为2.5%,混凝土标号为C35,防水等级为P6,对商品混凝土的各项指标控制严格要求;

(4)楼承板浇捣混凝土时,下面是不需要模板支撑架的,完全靠楼承板自承重,这就要严格观测施工过程中楼承板的变形,防止混凝土在硬化时产生挠度,导致混凝土提前开裂;

(5)浇捣混凝土时,水泥浆可能会通过栓钉孔、楼承板拼接缝漏下去,污染型钢梁,可能会影响钢梁防腐、防火的后期处理。

3 施工准备

(1)完成屋面钢筋、钢结构的隐蔽验收工作,特别是钢筋桁架支座钢筋与钢梁的焊接必须100%牢固,悬挑楼板、连续板处的上层受力钢筋、楼承板钢板接缝、钢梁上的栓钉等重点部位全数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出具验收手续;

(2)编制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召集有关各方进行商讨,要求商品混凝土单位提前出具符合实际情况的混凝土配合比单;

(3)对有关管理人员、各工种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要求责任到人。检修好需使用的机械,配备发电机,尽可能地避免由于机械问题而导致施工冷缝的出现。

4 施工过程控制

4.1 原材料控制

C35屋面混凝土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施工前1个月通知混凝土单位进行混凝土配比试验。经过多次调整,考虑到泵车的输送距离(100m左右),屋面2.5%的坡度,最终在施工前1个星期确定混凝土的塌落度为140mm±20mm,尽量控制在140mm以内,以现场检测为准。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掺加6%HEA膨胀剂,最后采用施工配合比为:水泥308kg,Ⅱ级粉煤灰68kg,矿粉50kg,混合砂(人工砂与河砂混合)814kg,5~31.5mm粒径碎石917kg,水127kg(考虑砂含水率4.5%、碎石含水率7.8%),外加剂9.1kg。

混凝土到场时要求入模温度不低于7℃,现场安排专人进行测温,并按施工规范由专人进行塌落度检测和试块留置。

4.2 温度控制

浇筑混凝土时在2013年12月中旬,广州的温度在4~10℃,施工前项目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确保混凝土施工在较高温度和晴朗天气。考虑到楼承板底钢板传导热量迅速,无普通木模板的保温作用,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决定在屋盖下面进行密封加热。

屋盖下围护墙已施工完成,门窗均未施工,采用彩条布把门窗洞密封起来,室内每隔20m放置废油桶烧火堆加热,并在梁底每隔20m挂小太阳朝楼承板底照射。为防止烟污染室内构件且防火安全考虑,在混凝土达到终凝后的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就把火堆撤离,但小太阳继续留置使用,一直到3d后停用。

4.3 浇筑路线计划

计划采用1台汽车泵(共浇筑85m3),1台固定泵(共浇筑125m3,塔吊配合),具体浇筑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浇筑平面图及剖面图

浇筑时,2台泵同时从东往西、从屋脊往檐沟浇筑,预计总浇筑时间为6h。因汽车泵的浇筑速度快于固定泵,且由于汽车泵臂长原因,固定泵所承担的混凝土浇筑量大于汽车泵,故浇筑时2台泵要做好统一调度和协作,使工作面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推进,中间不留施工缝。

4.4 混凝土100m长距离输送控制

C楼在A楼的南边,由于场地所限,固定泵只能布置在A楼的北边,泵管需穿过A楼到达浇筑现场,水平总长度为100m左右。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在A楼超高层中使用的高功率HBT90型固定泵,保证泵管中有足够压力。确定合理级配,在保证塌落度的同时,增加混凝土的可泵性。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和矿粉以及高效减水剂,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取适当胶凝材料用量,调整粗细骨料粒径,入泵时混凝土塌落度适当比要求(140mm左右)高10~20mm(160mm左右),以抵消泵送時的塌落度损失。施工时,按要求在现场检测塌落度,不符合要求的,坚决退回混凝土公司,严禁在现场加水。

4.5 混凝土连续浇捣,不留施工缝

为确保混凝土连续浇捣,不出现施工冷缝,在人、材、机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施工前编制了应急预案,确定主要管理人员不脱岗制度,浇筑现场确保2名管理人员不间断值班,1名管理人员配合混凝土公司调配混凝土,确定总指挥1人,随时保持联系。操作工人分为两班,中途吃饭时间不休息,连续作业。施工前1天,派人检查混凝土公司备料情况,要求混凝土公司搅拌、运输、输送泵等机械运行良好,能及时到位。现场使用器械、临时用电检修完好,备件充足。配备300kW发电机1台,10min内能从市政电路切换到位。

施工时2台泵车互相配合,按预定浇筑路线推进,从东到西,中途无施工冷缝出现,顺利完成所用混凝土浇筑。

4.6 结构裂缝控制

此屋面为覆土上人屋面,结构设计时考虑了活荷载为10kN/m2,结构总挠度为100mm。浇筑混凝土前设计估计大梁挠度在30mm左右,为控制现浇混凝土的裂缝,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严格措施。

挠度控制测量:在屋脊最高点每根大梁上设置标高测点,浇筑前对各个测点进行原始标高测定,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混凝土初凝前再各测1次,特别是初凝前,大梁挠度变化应基本达到稳定,否则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结构再有大的变形,会导致现浇混凝土的开裂。

根据商品混凝土单位提供的数据,混凝土初凝时间为8~10h,整个浇筑时间控制在6h内。浇筑过程中,每台泵配备3个振捣手(共计6人),分别对混凝土最高、中间和最低部位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因板厚较薄,控制振捣棒在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得插到板底,振动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浮浆不

现代混凝土坡屋面结构设计 篇4

实例1 西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学楼

该项目为多层框架, 于2005年12月开工建设, 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屋面布置如图1所示:

1. 由于采取吊顶的原因, 标高26.500层除檐口外未设楼板。

2. 大部分竖向构件利用主体结构框架柱向上延伸, 其余根据屋脊线布置采用梁上柱, 相应托柱梁采取加强措施。

3. 整体电算时, 该层按实际布置输入, 利用现有计算手段, 斜杆可通过指定杆件两端相对标高来实现。

4. 本层框架柱、梁上柱箍筋均全高加密。

实例2 甘肃天庆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天水.天庆嘉园12#楼

该项目为26层住宅, 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于2006年8月开工建设, 现已主体封顶, 屋面布置如图2所示:

1. 结构平面布置规则、对称, 竖向支撑构件除两处LZ外, 均利用主体结构剪力墙, 此时部分墙顶标高由坡屋面确定。

2. 屋面板分隔多采用折梁, 结构布置清晰、明确, 最大限度的提高内部空间的使用率。

3. 檐口外挑1200, 结构处理采用轻质材料填充的双层挑板。

通过以上实例, 在结构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面对建筑方案首先考虑的是屋面形式对结构主体的影响

1) 如果是封闭空间且水平投影面积超过大屋面的30%, 通常按一个结构层考虑, 此时房屋高度要计入该层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2) 坡屋面的竖向支撑构件根据主体结构形式, 优先利用原有框架柱或剪力墙, 也可采用梁 (墙) 上托柱的方法, 平面布置的原则仍然是简单、规则、对称, 确保荷载传递路线明确。

3) 利用现有计算机技术的有利条件, 选择合理电算模型, 使该屋面层进入整体计算;计算结果中主要查看其对主体结构的影响, 及主体结构需加强的部位。

4) 当层高相对下层较小时, 考虑侧向刚度的不利影响, 此时由于坡屋面层刚度相对较大, 地震作用影响明显, 竖向构件常常超筋严重, 可采取缩小相邻层刚度差异的措施。

5) 公共建筑中坡屋面常以建筑效果为重, 那么其布置就有一定的灵活性, 所以方案阶段结构工程师就应与建筑师的积极协商, 完成结构布置的合理性, 而不是“给什么就做什么”。

2 落实建筑细节的结构可行性

1) 判断脊线走向, 尤其是高低屋面相汇处的角脊, 在相应位置布柱、梁;当跨度不大时, 优先考虑选择折梁。

2) 檐口外挑通常较大, 但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尺度范围内, 注意在8、9度时, 当外挑尺寸大于2.0米, 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3) 檐口线脚有繁有简, 但从耐久性的角度考虑, 尽可能地采用混凝土构件整体浇筑, 而非一味地推给二次轻钢装修或是木作;如果有二次装修的内容, 应完善相应予埋件的设置。

4) 充分考虑所选择的结构构件对建筑功能及立面的影响, 比如是否设吊顶, 是否设阁楼, 以及对立面是否存在遮挡等, 必要时作出调整。

3 兼顾施工工艺

1) 重视施工交底工作, 确保施工方正确理解结构设计意图, 如有困难、疑问须尽早协商。

2) 控制屋面倾角, 保证挂瓦条设置到位, 避免脊瓦整体滑落, 必要时需手工核算。

3) 跨度允许的前提下, 板厚尽量减小以减轻自重。

4) 必然出现梁或板斜交的情况, 为保证钢筋的正确锚固, 给出节点大样图是必要的。

5) 针对某些部位空间狭小, 支模困难的情况, 采取垫苯板以代替底模的措施。

6) 由于空间构架关系复杂, 施工期相对较长, 应尽可能地延迟拆模时间。

摘要:介绍混凝土坡屋面结构设计, 通过实例举证提出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关键词:混凝土坡屋面,结构设计,施工

参考文献

[1]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 (9版)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 CAD工程部, 2006.

屋面泡沫混凝土保温找坡工程施工 篇5

关键词:屋面泡沫,混凝土,施工

1 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

1.1 适用范围

RT轻质泡沫混凝土 (又称发泡混凝土) 是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结合国内的实际应用情况, 采用特殊的原料经机械的方法制成泡沫, 再将已制成的泡沫加入胶凝材料浆体, 即制成的混凝土拌和物, 然后现浇成型, 再经自然养护所形成的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轻质材料, 它是一种新型独特的多功能建材。RT泡沫混凝土用于屋面保温隔热, 将保温层、找坡层合二为一, 简化保温层施工工序, 与混凝土屋面结成一个整体。

1.2 编制依据及验收规范和施工规范

施工合同、招标文件、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施工手册》、《高层建筑施工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现行建筑施工规范》 (修订缩印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7-200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功能可控型泡沫混凝土 (CFFC) 屋面工程技术规程》QB/WGRT-200608;《RT泡沫混凝土》 (Q/3201RTJN01-2008)

2 施工总体安排

2.1 施工准备

2.1.1 图纸及相应规范

施工前, 认真查阅图纸及相应规范, 掌握材料的性能和技术指标及施工工艺, 特别是对于特殊部位的处理, 做到在施工中重点突出。

2.2 机具配置

详见表1。

2.3 施工条件

屋面结构层施工完毕并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4-2002的要求;屋面结构层中各种设施基础、预埋管件等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各种高差, 标高控制点, 控制线经测定管沟, 排水沟测定完毕, 并验收合格;屋面结构表面应平整, 干净。

2.4 采用材料

RT泡沫混凝土以热聚物表面活性剂为有机胶结料的聚合物, 通过发泡机的发泡系统, 将发泡剂充分发泡;水泥为强度等级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选用Ⅰ、Ⅱ级粉煤灰, 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水, 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63-89) 的规定;施工管理组织机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工人计划安排10人, 每天完成工程量80-130m3。

3 施工方法及工艺

3.1 施工方法

配制泡沫浆体, 根据RT型混凝土发泡剂的配比和生产工艺, 配制发泡浆体;拌制水泥浆, 按设计选用的泡沫混凝土型号, 先将定量的水加入搅拌机, 再将称量好的水泥、粉煤灰等添加料投入搅拌内搅拌, 时间不少于2分钟;将预发泡沫倒入水泥浆体的搅拌机中, 搅拌约6分钟, 使水泥泡沫浆料达到均质化要求, 即可进行现场直接浇筑或泵送浇筑。预拌好的水泥泡沫浆料应在4小时内用完。

3.2 施工工艺

基层处理:基层钢筋混凝土板面必须清扫干净, 无松动、空鼓、起砂掉灰等现象;浇捣泡沫混凝土

a.将泡沫混凝土中预埋件、预留孔 (水管、排水孔等) 在浇筑泡沫混凝土前做好, 严禁在浇筑后在保温隔热层上凿孔打洞。

b.按设计选定的保温层厚度, 设定浇筑面标高线, 有找坡要求的尚应设定找坡线。

c.浇筑泡沫混凝土, 浇筑面应做到平整, 如大面积平面浇筑时, 可采用分区逐片浇筑的方法, 用模板将施工面分割成若干个小片, 逐片施工;也可采用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三种分层浇筑方法, 等1~1.5小时后, 浆体初凝后有一定承重能力后, 方可继续浇筑。浇筑达到标定高度后用尺杆刮平。12~14小时后进行保湿养护, 养护时间不小于72小时。

d.泡沫混凝土在一般情况下出于保温隔热的要求可以进行整体浇筑施工, 而在抗震结构设计中应依据需要设置分格缝。

e.在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层施工完成时, 天沟、檐沟等部位应找坡同时保证这些部位的泡沫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20mm。

3.3 浇筑后处理

在浇筑后也应注意观察浆体下沉速度及高度, 并及时采取促凝措施, 还要详细记录, 作为下次配料改进的参考。如果出现塌陷事故, 应及时补充浇筑。

3.3 施工要点

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要求, 测定设置标高控制点 (3m/点) , 周边弹出控制线;搅拌RT泡沫混凝土时, 应先加水后加干料, 待浆料拌料成稠糊状, 加泡搅拌均匀后, 经施工集料箱, 泵送至施工面;对作业面进行分格, 设置施工缝, 以一个作业班施工量确定, 根据施工厚度分层浇筑, 一次浇筑厚度不宜大于400mm;表层施工时, 用3~5m长尺杆刮平;施工完毕, 36h内不宜上人或车辆 (包括手推车) , 施工温度低时, 时间可延长;屋面防水层施工时可不设排气孔。

4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4.1 发泡剂、水泥、粉煤灰有关证书

发泡剂、水泥、粉煤灰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厂家材料检验报告和使用说明书根据工程图纸及有关要求, 屋面保温找坡层可采用B03~B06级泡沫混凝土, 厚度为60mm~200mm地下室顶板、种植土下填充可采用B06~B09级, 厚度为100mm~200mm。

4.3 储运保管

材料贮存在-15℃~35℃的库房中;材料按不同品种、标号、规格和等级分别堆放, 贮存和运输中应注意勿使包装破损, 放置于通风、干燥处, 避免阳光直射, 禁止与酸、碱、油类及有机溶剂等接触。堆放时应衬垫平坦的木板, 离地面20cm;发泡剂用密封桶包装, 储存在阴凉通风的仓库内, 严禁接近火源和热源。

4.4 质量检查、验收

RT泡沫混凝土屋面保温、隔热层施工质量应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和《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的有关规定;RT泡沫混凝土品种、规格应符合相关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规定;现场发泡的泡沫混凝土, 其配合比应计量准确、搅拌均匀, 分层连续施工, 并应对其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 随机见证取样送检;屋面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出屋面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对于各项隐蔽工程应按GB50411-2007规定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4.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泡沫混凝土的施工环境宜在5度以上, 并应避免在雨天, 烈日高温条件下施工;泡沫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大, 当屋面的坡度大于5%, 用泡沫混凝土进行找坡施工时必须采用模板辅助;泡沫混凝土施工必须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对每道工序严格把关, 确保施工质量, 应按GB50411-2007规定流出试块进行性能检测;泡沫混凝土及细石混凝土防水保护层内埋设的各种预埋件、预留孔 (水管、排水孔等) , 应在浇筑前做好, 严禁在保护层上凿孔打洞。不得在保护层内埋设管线。

4.6 成品保护

施工完毕及时按设计要求采取保护措施, 36h内不宜上人或车辆 (包括手推车) , 施工温度低时, 时间可延长.不得损坏, 以免造成后患;施工要与有关工序作业配合协调, 进入作业面的施工现场人员不得成品上面走动;施工现场有专人负责看管下道工序的操作, 不得使用手推车行驶, 使用铁锹等工具时应避免铲破保温层, 如有破损要及时修补。

参考文献

现浇混凝土坡屋面 篇6

一般来说, 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构造包括如下内容:由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上铺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卷材防水层, 5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 40厚C20细石混凝土掺入水泥用量3%TH2000配Φ6@200×200钢筋网找平层, 20厚1:2.5水泥砂浆粘结层, 波形瓦。

屋面因用材不同、构造不同, 其渗漏的种类也就不同, 钢筋混凝土坡屋面一般分为三类:即点漏、线漏和面漏。

2 屋面渗漏原因分析

从结构上看, 坡屋顶具有利于排水的先天优势, 它主要是依靠“导”的方式, 通过设置合理的排水坡度, 使屋面雨水因势利导排出屋面。同时, 坡屋面防水构造层次较多, 既有混凝土结构层, 又有隔热层、防水层和屋面瓦, 真可谓多道设防。可为什么还会出现渗漏现象呢?除了坡屋面防水观念淡薄外, 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原因。

2.1 结构自身的原因

坡屋顶形式多样、结构复杂, 变坡转折处、结构交接面和细部节点比较多。对屋面板来说, 这些都是支座部位, 其实际受力情况因该处构造的不同而复杂多样, 结构设计计算时假定的约束形式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且, 各面受力变形情况不一致, 会导致交接处的应力集中, 设计配置的构造钢筋往往不能抵抗该处板块受力产生的弯矩而发生了裂缝。同时, 这些部位的防水设防施工困难, 不同防水材料的性能差异使交接处的节点处理难度加大, 增大屋面渗水的可能性。

2.2 材料方面的原因

现浇混凝土坡屋面构造层次较多, 层与层之间使用不同的结合层来粘结, 所使用的材料品种多样, 因此, 任何一个层次和环节的疏忽, 都可能影响到防水效果。就功能而言, 起到防水作用的材料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层、防水材料、防水砂浆及屋面瓦。

混凝土是一种非均匀材料, 内部分布着大量的微小孔隙;材性上其抗拉强度较低, 受拉时易出现裂缝;屋面露天受气候影响大, 易热胀冷缩产生温度裂缝;屋面板在长期使用中发生徐变, 也会引起结构裂缝。这些都易形成渗水通道。

防水材料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当屋面坡度较大时, 使用防水卷材施工不方便, 容易下滑;节点细部采用卷材防水块材较小、搭接面多, 无法保证枯贴质量。而在一些屋面板交接面变形较大, 局部需要增设防水加强层, 而此处使用防水涂膜施工层次较多, 湿作业施工容易造成涂料流淌, 施工进度慢, 难以保证加强层厚度。

屋面瓦是直接与雨水和大气接触的层面, 若施工中瓦的材质不保证, 存在砂眼裂缝孔洞现象;或者瓦片在常年的日晒雨淋作用下产生微细裂纹, 会使瓦片本身的防水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此外, 屋面瓦块体铺设的接缝太多, 施工中不能保证瓦层的整体性, 尤其在暴风雨和台风时易发生渗漏。

2.3 设计原因

如设计钢筋的布置, 一般仅考虑结构承重, 而不考虑屋面的温度变形, 这样的屋面结构层在混凝土浇筑并相隔一段时问后, 必然会发生有规律的温度裂缝。若施工时振捣养护不好, 则还会发生众多不规律的收缩裂缝, 如此附着基层的水泥沙浆与涂膜防水材料, 随之发生开裂, 形成渗漏隐患。如为了片面追求建筑形式, 将泛水高度过于降低造成其防水高度低于暴雨下的瞬时积水高度, 在上述渗漏中, 防水处理不当, 也是造成渗漏的原因。另外有些防水措施如外檐沟段面尺寸的大小, 雨水口的设置间距等值得探讨。

2.4 施工方面的原因

实际施工中, 我们发现施工单位为了施工方便, 通常采用单面支模法施工, 即在支底模、绑钢筋后, 将坍落度较小的混凝土拍到模板上, 用振动棒稍加振捣后, 再将滑移下附的混凝土刮到上部去, 待混凝土初凝再用手提小型平板振动器稍加振捣并刮平。该方法受到屋面坡度大小、模板光滑程度和混凝土坍落度等影响, 从而无法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2.4.1结构层施工方法不当。坡屋面的坡度在300以上时, 仍采用板底单面支模法;或者屋面板混凝土浇筑顺序错误, 未采用双面对称、从下往上同时进行的方法;又或是钢筋配置不到位, 混凝土板浇捣不密实、后期养护不到位等等引发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给坡屋面的渗漏埋下隐患。2.4.2屋面板混凝土坍落度选择不当。除了施工中容易下滑、振捣不便外, 还因为含水量过多, 混凝土在凝固水化过程中体积收缩, 同时内部多余的水分蒸发, 在混凝土中形成微小缝隙。这些空隙在一起便形成具有虹吸作用的毛细孔隙, 成为雨水渗入的通道, 从而诱发雨水通过这些孔隙渗入屋面板下造成渗漏。2.4.3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例如将施工缝留在屋面变坡处或屋面和屋面的交接处, 这些都是结构内力转换的部位, 容易产生裂缝而导致屋面渗漏。2.4.4防水施工工艺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屋面瓦上下接缝搭接尺寸不足, 造成屋面雨水渗入基层;贴瓦砂浆未挤满瓦缝, 砂浆和板面基层结合不密实, 使波瓦出现空鼓现象, 水气通过这些空隙渗入板内, 形成渗漏;采用木条做挂瓦的挂瓦条, 木条防腐处理不到位, 容易吸水, 不利于保持层间干燥, 木条腐蚀易造成瓦片松动;挂瓦条使用水泥钉钉在砂浆保护层上, 水泥钉穿透防水层, 引发渗漏;另外防水层的厚度达不到规范要求, 特别是防水涂膜厚度及其粘结油毡的基层油脂涂刷厚度不均、或是防水卷材搭接长度不当, 形成防水结点缺陷, 造成渗水。2.4.5细部结点处理不当。坡屋面上细部节点较多, 若是处理不好, 每一个节点都可能是防水薄弱环节。

3 预防及控制技术

3.1 模板质量控制

3.1.1 模板及支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

斜面施工极易失稳, 要求稳定性更高, 模板及支顶用料必须符合材质要求, 并且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3.1.2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有关的专门规定, 模板安装必须牢固平整, 平整度不好将影响混凝土板的厚度, 厚度不均则影响板的自重及承载力, 按《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规定: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m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允许值为2mm。此外板缝过大漏浆也是降低混凝土板质量的原因之一。

3.2 钢筋质量控制

3.2.1 所用钢材必须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具备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3.2.2钢筋绑孔必须严格按照质量要求。与平面板不同, 斜面板不能梅花点式绑孔钢筋, 必须每相交点全部扎牢, 以防浇筑时因混凝土自重下坠产生钢筋位移;绑扎网的允许偏差, 施工规范规定:受力筋间距为10mm, 分布筋间距25mm, 受力筋还须有足够的锚固及搭接长度。

3.3 水泥质量控制

现浇屋面板的混凝上选用的水泥标号不得小于32.5级, 砂子为中砂, 卵石子粒径10~30mm为宜, 混凝上的落度不得大于18cm, 砂子的含泥量不得超过5%, 石子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未经复试合格的水泥、砂子、石子、钢筋不准使用。

3.4 防水材料质量控制

现浇混凝土坡屋面 篇7

一、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渗漏原因

1、设防要求不明确。部分设计单位仅对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结构型式、力学计算较为重视, 而往往忽视了与建筑物使用功能密切相关的屋面防水设计。设计人员仅对屋面绘制平面关系图, 对防水的构造做法、细部大样均不进行详细设计。部分设计人员对《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不熟悉, 不了解新型防水材料的性能, 未按建筑物类别确定防水等级、设防层次和选择防水材料。例如, 《规范》规定, 重要建筑或高层建筑要求设置二道防水设防, 但有的设计仍按一道防水设防。

2、斜屋面变坡交接处、老虎窗与屋面连接处的受力钢筋不足, 不能满足应力变形要求。

3、混凝土材性本身的原因。混凝土是一种人造石材, 抗压强度较高, 但抗拉强度低, 受拉时易出现裂缝。 (1) 因温差引起变形裂缝。屋面板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受到自然界的大气温度、太阳辐射、风、雨、雾以及室内热源作用等的影响, 引起混凝土热胀冷缩产生温度裂缝; (2) 结构变形引起裂缝。建筑物在长期使用中, 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结构支座的转动角度、不同建筑材料的徐变以及频繁振动等都会引起结构裂缝; (3) 施工裂缝。施工时混凝土振捣不实、面层压光不好以及早期脱水、后期养护不当, 都会产生施工裂缝; (4) 混凝土是一种非均匀材质, 在其内部布有大小不同的微细孔隙, 一般可分为施工孔隙和构造孔隙两类, 同样可引起渗漏。

4、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坍落度选择不当。如水灰比过大, 混凝土将产生较多微细水通道, 抗渗性能下降, 同时容易产生裂缝。水灰比过低, 容易产生蜂窝等缺陷。以上情况均直接影响屋面结构防水性能。

5、屋面转角施工不当。如屋面水平阳角、竖向阴角和阳角的基层普遍未按《规范》要求做圆弧倒角, 造成防水卷材折角或防水涂料涂刷不均, 易破损;又如屋面与女儿墙等水平阴角沿用旧规范做法, 做成大圆角, 圆角半径达200~300ID3n, 其后果:第一, 浪费材料、增加屋面荷载;第二, 由于结构板受力变形和基层砂浆干收缩, 致使大圆弧面角基层与结构板容易开裂, 拉裂防水层;第三, 对大圆的施工增加难度;第四, 对于架空隔热层屋面, 减少了纵排水截面, 造成排水不畅甚至积水。

二、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渗漏预防措施

1、设计时, 应考虑整个斜屋面板、板与梁之间相互变形的影响, 合理的考虑结构约束形式。在斜板边界部位, 如屋面变坡处、老虎窗与屋面交接处, 除按要求配置负筋外, 在板面上部板接缝两侧, 还应各加配筋200mm宽的φ4@200双向钢筋网片, 以增强斜屋面板整体刚度, 提高抗裂性。

2、加强防渗措施。通常是在屋面渗漏的隐患部位, 除结构上增置钢筋网片外, 在整个板面再做一层15mm厚、比例为1∶2.5的防水砂浆 (内掺5%防水剂) , 并在板缝两侧各贴300mm厚宽柔性高分子布胎卷材。做好泛水构造, 屋面板与板连接由过去的锐角断面连接改为梯形断面, 以减少板的连接应力, 且便于卷材铺贴。烟囱与屋面交接处在迎水面中部应抹出分水线, 高出两侧30mm。铺贴1.2mm厚合成高分子卷材或3mm厚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上抹聚合物水泥砂浆。

3、保证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施工质量是模型板采用双面支模灌筑混凝土斜板, 并将模板支撑牢固, 以防走模。板的厚度, 施工前认真校对检查钢筋型号、规格、数量, 防止错用, 每隔500mm放一个50mm×50mm×15mm的混凝土垫块, 与板筋绑扎牢, 保证受力筋位置正确。在绑扎构造负筋时, 用φ6钢筋完成Ω形的钢筋凳, 每隔500mm放一个, 与负筋绑扎, 以免踩低, 使之与混凝土形成骨架, 以抵抗负弯矩, 从而避免表面裂缝的出现。同时, 应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施工时, 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材料要严格按混凝土强度设计的配合比配置;根据施工季节和屋面倾角大小, 选择最佳坍落度, 并且加强振捣。对已灌筑好的混凝土斜板, 应在灌筑10~12h及时进行浇水养护, 保证混凝土处在足够的湿润状态, 连续养护期不少于15d, 以提高混凝土斜板抗拉强度剂及抗裂性。

4、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在各种原材均检验合格的前提下方能得到保证, 混凝土配合比应按现行有关规范及要求进行设计确定, 现场监理人员对混凝土施工进行检查时, 应先核查这两方面的内容。由于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混凝土配合比在使用过程中, 应根据混凝土出料质量的动态信息及时进行调整。施工过程中砂石料的含水率常因环境条件变化而出现变化, 在砼搅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水量及时进行调整, 按有关标准控制砼出料的和易性和坍落度。砼浇筑必须先做好施工组织, 根据工程特点合理安排砼浇筑路径和顺序, 按施工规范要求设置施工缝。当砼浇筑路径和顺序安排不合理时, 往往会出现刚浇筑完成的砼被踩踏、车压等违规现象。监理人员应对现场砼浇筑施工组织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指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 要求施工人员及时调整施工组织。砼出现麻面、蜂窝、孔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振捣不实, 特别是在梁柱节点和纵横交错复杂的构件, 出现此现象的频率较高。这是因这些部位钢筋相对密集、混凝土浇筑不畅通的客观因素造成的。监理人员现场对这些部位混凝土浇筑应重点检查, 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分层分段浇筑振捣, 同时适当调整砼的坍落度增加砼的流动性, 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5、加强质量管理。 (1) 首先从人的管理入手, 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 行动上严格认真。实行项目经理总负责, 施工员及班组分级负责制, 明确各级责任制及奖罚制度,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2) 实行预控质量管理, 重点抓好通常易渗漏的细部节点构造及分项工程的操作工艺质量控制, 采取全面质量管理办法, 对原材料、设计、施工和管理等主要要素进行质量预控; (3) 屋面工程施工前, 施工单位通过图纸会审, 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的有关技术要求, 并编制具体的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 (4) 严格各工序的施工交接、检查、复查、验收制度, 未经检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 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并对屋面工程已完成的部分采取保护措施, 加强成品保护。特别是蓄水试验, 检查屋面各工序有无渗漏和积水, 排水系统是否通畅, 可在雨后或持续下雨24h以后进行, 有可能作蓄水检验的屋面宜作蓄水试验, 其蓄水时间不小于24h。

总之, 作为施工、监理人员, 首先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防水的重要性和渗漏的危害性。在管理上从严抓起, 制定严密的措施, 具体落实各级施工管理人员及操作班组的责任制, 奖罚分明。

参考文献

现浇混凝土坡屋面 篇8

现浇混凝土屋面板及顶层墙体开裂是建筑工程中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 其中引起屋面板初应变的因素十分复杂, 主要可归纳如下:

1) 变温。屋面板处于较特殊的工作环境, 外缘处于露天环境, 内缘处于室内环境, 因昼夜温差及季节温差作用, 屋面板工作环境存在较大的内外缘温差Δt和轴线变温t0。Δt最高可达30℃~50℃, 此外, 因建筑所处地理环境不同, 屋面板长期工作环境尚存在明显差异, 如西部高海拔地区冬季干燥, 冻雨, 季节温差大, 这与沿海地区湿热气候形成较大差异。变温作用包括板中面平均变温t0和内外缘温差Δt, 若砼线性膨胀系数为α, 当板上缘变温t1℃, 板下缘变温t2℃时:轴线平均变温, 内外缘温差Δt=|t1-t2|, 从而引起轴线正应变ε0-αt0。截面转角dθ≈tandθ=α (t2-t1) ds/h, 引起轴线弯曲应变

2) 施工条件差异。因施工中对下缘养护不便, 混凝土的固结环境在内外缘存在显著差异, 内外缘的混凝土收缩量不一致导致初曲率κ0。

3) 材料物理差异。砼配合比、水灰比、骨料强度、粒度、添加剂均是引起砼板正应变的显著因素。

对材料物理性质及施工条件引起的轴向变形, 一般需由实验确定, 文献[1]在进行大量调查统计及实验的基础上, 提出估计ε0的计算公式:

其中ε1=3.24×10-4, 为标准状态下单位长度的极限收缩量。

M1-M10为对ε1的修正系数, 分别考虑了水泥品种、骨料、水灰比、配筋率、施工操作方法、初期养护时间与加荷龄期等因素对标准状态极限收缩应变ε1的影响。

4) 边界约束强度差异。建筑结构设计中板与梁肋均采用上缘平或下缘平, 因此引起板内外缘约束条件不同, 一般内缘约束强于外缘约束;当建筑形式不同时, 屋面板的边界约束强度存在一定差异, 这种约束变形也是板内初变形的直接导因。

以上初步分析表明, 影响屋面板初变形的因素虽然多而复杂, 但其作用效应均可归结为在板内引起约束初应变—正应变±ε0及弯曲变形κ0。因此, 对现浇屋面砼板初应变的效应研究是解决板开裂渗透的关键所在。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归纳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可发现以下特点:

1) 对于屋盖初应变产生的内力特征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工作并不多, 很少从初应变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 而主要集中在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 桥梁, 压力容器等混凝土结构的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研究[2,3]。

2) 就温度应力的研究而言, 也主要集中于中面平均变温的分析研研究, 即主要研究中面平均变温应变±ε0对内力分布的影响[3,4], 而对板内外缘温差引起的弯曲应变±κ0对内力的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

3) 关于屋盖初应变引起顶层墙体开裂机理的定量研究至今仍十分罕见。

3 现浇混凝土屋面板初应变相关研究建议与展望

从以上分析可知, 屋面板初应变的研究建议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前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体积混凝土、桥梁、压力容器等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中;从以上分析可知, 研究可从初应变±ε0、±κ0的角度出发, 研究分析屋盖初应变引起的屋面板及顶层墙体应力分布特征及裂缝成因,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目前国内外对有关初应变效应的研究基本上是针对平均正应变进行的, 对初曲率引起的内力效应影响研究甚少, 而根据我们的研究成果, 板初曲率对内力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2) 前人对屋面板的开裂机理研究多集中于混凝土板的直接作用, 比如屋面竖向荷载, 对于初应变等间接作用, 深入具体的定量研究并不充分;可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 在较多模型上完成必要的数值分析, 揭示屋面砼板的最不利工况及开裂部位应力分布特征, 从定量角度诠释裂缝成因机制。

3) 根据完成的理论研究及数值分析工作, 结合工程实际对现浇砼屋面板的防裂防渗提出建议。目前用于控制初应变作用所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对屋盖普遍增加配筋量, 在顶层墙体敏感部位配置钢丝网片等, 主要是“堵”的策略。本文进行这一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有别于侧重“堵”的原则, 而更注重“疏-堵”结合, 以“疏”为主的原则。在解决屋盖及顶层墙体裂缝问题上, 可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屋盖及顶层墙体在初应力作用下的内力分布特征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依据这些分布特征相应地进行配筋;另一方面力求改善养护措施, 对屋盖特别是下缘进行重点养护, 建立混凝土屋盖相对恒温的工作环境, 从而达到控制初应变对屋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铁梦.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J].混凝土, 2000, 12 (5) :3-6.

[2]程选生, 蔺全录, 王翠琳, 等.钢筋混凝土矩形贮液池温差效应的初探[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2001 (4) :88-90.

[3]程选生, 杜永峰, 李慧.温度作用下四边固定矩形薄板解析解的商榷[J].特种结构, 2006, 23 (4) :42-45.

现浇混凝土坡屋面 篇9

在住宅建设中, 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是构成砖混结构房屋的重要构件, 但是, 由于在构造上存在着一些致命的缺陷, 即整体性及抗震性差, 因此, 在近几年的住宅建设中逐步被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所替代, 随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在房屋建设中的大量推广与应用, “住宅楼现浇楼板裂缝问题”也成为了居民住宅质量投拆热点。本文主要从施工方面、兼顾设计和材料原因方面分析楼面裂缝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1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的分析

一般情况下, 楼屋面裂缝表现为:表面龟裂, 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究其原因, 主要有施工、设计及混凝土原材料等三方面的原因, 以下将逐一具体分析。

1.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1.1.1 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 如水泥安定

性不稳定, 水泥中含有生石灰或氧化镁, 这些成分在和水化合后产生体积膨胀, 产生裂缝。

1.1.2 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过多, 则随着混凝土的干燥, 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1.1.3 碱———骨料反应:

蛋白质、安山岩、玄武岩、辉绿岩、千枚岩等碱性骨料有可能与碱性很强的水泥起化学反应, 生成有膨胀能力的碱———硅凝胶而引起混凝土膨胀破坏, 产生裂缝[1]。

1.2 施工质量方面

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 模板、垫层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 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 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 造成表面砂浆层, 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 待水分蒸发后, 易形成凝缩裂缝。

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 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 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 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 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施工工艺不当引起: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 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 保护层过大, 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 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 过早拆模[2]。

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 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 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 例如施工未留企口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 造成斜坡搓;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1.3 设计方面

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在住宅建设中, 有相当一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 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而造成的。如在软土地基下采用扩展基础, 则对于那些相对较长的条式楼来说, 要想保正它们沉降均匀是相当困难的[3]。

荷载的作用:在住宅建设中, 也有少部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 是由于荷载作用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由于设计人员在进行现浇板的配筋计算过程中, 通常只是根据其承载能力来确定配筋量的, 而往往忽略了对板在正常使用阶段由其承受的荷载而引起的挠度及裂缝宽度的验算。

结构体型突变及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房屋长度过长, 而又未考虑设置伸缩缝, 当房屋的自由伸缩达到应设置伸缩缝要求的间距时, 就要引起裂缝的产生。

在楼房的设计中, 设备专业特别是电气专业, 大多将照明、有线电视、通讯等所需的管线直接敷设于现浇板中, 由此就会使该处的现浇板厚度大大削弱, 从而引起现浇板在该处开裂[4]。

2 裂缝的预防措施

虽然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在使用过程中, 存在出现裂缝这一重大缺陷, 但它与预制板相比, 还是优点要大于其缺点的, 对于现浇板的裂缝问题, 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以减少或避免这些裂缝的出现:

2.1 原材料质量方面

尽可能不使用民办小厂生产的水泥, 如必须使用, 应认真对水泥标号及安定性进行试验。

采取严把原材料进货关、认真地对进场砂石骨料进行检验, 严格控制砂的粒径及含泥量。并做好各项试验, 一经发现不合格材料进场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清除出场。

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 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 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 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 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2 施工质量

在混凝土浇捣前, 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 避免过多吸收水分, 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 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 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 并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浇筑后, 对板面应及时用材料覆盖、保温, 认真养护, 防止强风和烈日曝晒。

严格施工操作程序, 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传、上荷载和过早拆模。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 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 承受支座负弯矩, 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严格控制板面负筋的保护层厚度:现浇板负筋一般放置在支座梁钢筋上面, 与梁筋应绑扎在一起。

2.3 设计方面

对于地基的不均允沉降, 可以通过调整基础的选型来对楼房沉降和沉降差进行控制, 如采取改用深基础及桩基础等方式以减少这类裂缝的发生。

在板角增加辐射筋。现浇板的四周在设计上都已配置负筋, 但针对绝大多数裂缝产生于板角这一现象, 在板角四周增设辐射筋, 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方向与辐射筋相一致, 能有效地抑制裂缝。

平面布置上尽量减少凹凸现象和设置必要的伸缩缝。平面转角过多, 即薄弱部位越多, 而这些部位由于应力集中, 往往是裂缝的多发区。

3 裂缝的处理方法

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 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 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 可用抹压一遍处理[5]。

其它一般裂缝处理, 可将板缝清洗后用1:2或1:l水泥砂浆袜缝, 压平养护。

当裂缝较大时, 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 冲洗干净后, 用1:2水泥砂浆抹平, 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 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 检验其结构安全性, 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 以提高板的整体性。

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 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 可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 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

4 结束语

做好冷却和保温。浇注前避免材料过热, 浇注后保温, 降低温度应力。降温冷却方面, 采取保温及缓慢降温方法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急剧热损失, 防止形成过大的温差而引起表而贯穿裂缝。

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缓慢降温可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提高抗拉性能, 这是防止产生裂缝的有效措施。

在施工前期应进行混凝土温控计算, 并结合实际监测的温度场分布及采取的温控措施, 适时调整分层厚度和保温措施, 从而优化施工方案。

摘要:针对现浇混凝土屋面施工特点, 从配合比设计、材料选择、降温及保湿方法等方而分析了混凝土的温度特性, 指出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 分别从原材料, 施工, 设计方面总结了裂缝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屋面,裂缝分析,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富文权, 韩素芳.混凝土工程裂缝分析与控制.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3.

[2]王铁梦.建筑物的裂缝控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3]梅明荣等.混凝土结构的干缩应力研究综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2, 6 (3) :59-61.

[4]牛焱洲, 涂传林.混凝土浇注块的湿度场与干缩应力[J].水力发电学报, 1991 (2) :87-95.

上一篇:介孔氧化铝下一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