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处理施工方案(共13篇)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篇1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RG.CORP.南昌万达城工程 住宅楼板裂缝处理方案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南昌万达城项目部
2015年04月
第 1 页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各相应建筑图、结构图
二、基本概况 2.1建设概况
经现场质量检测发现,住宅、商铺楼板因受混凝土凝结产生收缩及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楼板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裂缝。此类裂缝经专业修补后,可以正常使用,不影响结构安全。2.2 设计概况
根据户型和层数不同,各层楼板厚度不一,楼板厚度在100~150mm之间。
三、使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各住宅、商铺现浇楼板裂缝处理。
四、现浇楼板裂缝的处理
第 1 页
混凝土结构裂缝修复是在可能情况下对结构构件裂缝进行相应处理,这是对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和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一种裂缝处理方法。一般情况下,本工程可分为表面处理法、填充法。
4.1表面处理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楼板裂缝宽度<0.2mm,且深度较浅的细微裂缝,主要用来提高结构的防水性和耐久性。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填充材料无法深入到裂缝内部,仅仅是对裂缝表面进行闭合处理,其修复要点为:
1)凿开表面,露出结构面,用钢丝刷清洁表面污物;
2)用清水充分清洗并干燥;
3)用1:2水泥砂浆填充裂缝表面,注意刮抹均匀封闭。
4.2填充法
其施工工艺大致可分为:裂缝基层处理→切割、凿除裂缝边砼→封闭下部裂缝,→刷涂环氧树脂浆液、灌环氧树脂砂浆→刮平表面→养护。
填充法是沿裂缝处两边凿开混凝土,在该处填充修补环氧树脂材料
第 2 页 的裂缝修复方法。其适用于裂缝宽度>0.3mm的情况。这种方法在施工时,如凿开后发现钢筋已锈蚀,应先将钢筋除锈并作防锈处理后再作填充。对于住宅工程中常出现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斜角裂缝,当裂缝贯穿板厚时,其修复方法可采取凿槽嵌补法。其方法为:先沿裂缝凿一条深40~60mm,上口宽40~60mm的“V”、“U”形槽,槽内先用环氧树脂浆液打底,再采用环氧树脂砂浆灌缝,剩余部分用环氧胶泥填充压实,抹平养护。
环氧树脂浆液慢渗具有以下特点:
1.环氧树脂浆液,可灌入0.3~1mm的细小裂缝。
2.固结体强度高,抗压强度40-80MPa,抗拉强度大于33MPa,是混凝土的10倍以上。
3.胶凝时间易控制,从30分钟到几十小时均可调节。
4.可在干燥或潮湿环境下固化,可满足粘结、补强、抗渗等多种要求。
对于结构承载力不足的引起的裂缝采取本技术处理外,还应该采取其他加固措施,确保结构安全可靠.五、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
1、本工程砼板面必须保持干燥,否则,就达不到加固效果;
第 3 页
2、本工程外露梁板雨天应停止施工。
第 4 页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篇2
近年来,有关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质量投诉逐年增加。裂缝质量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而且因处理裂缝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有的工程施工时间只用一年,而修补裂缝竟然耗费了三年,甚至修补费用也超过了土建费用。因此,准确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以及经济、合理地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处理,成为当前极其紧迫和重要的一项研究课题。
为了全面分析裂缝现浇混凝土楼板产生的原因,更好地治理这一质量通病,现针对产生裂缝的现状,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相应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
1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分析
(1)混凝土结构的改变。目前预制混凝土结构使用的越来越少,大量使用的是现浇结构,全部在现场完成,产生裂缝难以避免。随着高层建筑和大型设施的出现,更多地使用超长、超厚以及超静定结构,而且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结构体积的加大,其刚度也大大增加。
(2)水泥性能的改变。新的水泥标准提高了水泥强度,水泥生产厂则从配料上增加了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的比例,同时提高了水泥粉磨细度,这些措施也同时提高了水泥的水化热以及收缩率,使混凝土容易产生温度和收缩裂缝。矿物掺料以及外加剂的广泛使用及其品种的增加使混凝土的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是因使用不当而产生裂缝的后果。
(3)施工工艺的改变。使用大流动性的混凝土虽然加快了施工进度,减轻了劳动强度,但是其用水量、胶凝材料用量和砂比率将随之提高,从而增加了混凝土开裂的机会。结构设计中只重视极限承载力状态而忽略正常使用状态,忽略了构造设计和构造配筋的作用。
(4)对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中等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相对比较少,混凝土抗拉性能、温度、收缩、徐变等长期性能的实验研究相对比较少。
2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控制措施
2.1 从设计的角度控制楼板的裂缝
(1)适当增加板厚。目前楼板设计中对于水、电管线普遍采用暗埋于楼板内的做法,这种设计方法使板内有效截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随着施工工艺的提高,考虑到板内水、电管线的布置,板厚应大于L/30~L/50 (L为单向板跨度域双向板短向跨度) ,一般楼板厚度应大于l00mm,屋面板厚度宜大于120mm.
(2)屋面板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若楼面双向板负筋按分离式配筋,在板面无负筋区应配置双向钢筋网与负筋搭接200mm。在有条件时宜采用双层双向配筋,即负筋也拉通配置。
(3)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是防止楼板开裂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2 从施工角度控制楼板的裂缝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因此当楼层棍凝土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而吊运的材料往往暂时存放在开间较大的房间里,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除了大开间的混凝土总收缩值相对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针对这类因素的控制措施如下:
(1)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混凝土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必须得到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天一层为宜,以确保楼面混凝土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
(2)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内,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钥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的暗柱和对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并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第3天方可开始吊卸钥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模板的正常支模施工。
(3)在模板安装时,吊运 (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承重和振动。
(4)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材料吊卸堆放部位 (一般约40m2左右) 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 (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mm) 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等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楼板上堆放的材料不得超过模板设计的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浇筑混凝土表面上铺设旧木模或垫通长木方(木方的位置要靠近楼板根部或与下部支撑对齐),用以保护楼板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摘要:现浇混凝土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 由于多方面原因, 现浇楼板的裂缝成为一项常见的工程质量通病, 并成为工程质量问题投诉的热点。本文在对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施工控制 篇3
【关键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施工管理控制
商品混泥土就是指用作商业用途,例如可出售、购买的混凝土。现建筑施工大部分均使用商品混凝土。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商品混凝土,又称预拌混凝土,简称为“商砼”,俗称灰或料:是由水泥、骨料、水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照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送到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一、裂缝类型及特征
现浇楼板裂缝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部位:单向板下皮跨中沿长跨方向;双向板下皮四角45°折线方向;连续板上皮支座负弯矩位置;后浇带界面(上皮或下皮,有时贯通);板上皮端角部位斜裂缝;沿预埋管线方向;以及不均匀的龟裂。裂缝出现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完成后6个月内,裂缝宽度一般在0.1mm~0.5mm之间,随时间推移,裂缝数量增多,但裂缝宽度改变不大,裂缝的发展情况与堆载、环境(是否暴露在大气中)等条件有关。
二、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
2.1商品混凝土引起楼板裂缝的原因分析及施工管理控制
原因分析:
在施工中,为了使施工周围人们居住环境和施工现场的整洁度得到提升,在施工时都选择用商品混凝土,这样的做法不仅有效的保证了文明施工,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商品混凝土均是用泵送工艺进行浇筑,这对泵送工艺的的流动性提出了要求,因此在商品混凝土中水灰比和坍落度要大于现场搅拌的混凝土。这样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在经过振捣后会有水泥浮浆层和砂浆层在楼板表面存在,同时这些浮浆层和砂浆层里水泥含量较多,存在着较大的收缩性。这样在混凝土凝固过程早期所产生的急剧收缩力会导致混凝土体积的快速收缩,这种变形应力作用于早期强度较弱的混凝土和面层中强度更低的浮浆等,从而导致裂缝的发生。
施工管理控制:
在搅拌站要根据实验室配合比要求,控制好水泥、水、砂石的级配,从而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对商品混凝土进行抽检实验,严格控制好商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商选择合理的水泥品种(水化热低、收缩小、耐久性好的矿渣水泥,控制好水泥细度和水泥用量指标),砂宜选用细度模数M=2.8~3.0的中砂,并控制含泥量不大于2%;石子宜选用级配良好的碎石,并控制含泥量不大于1%。
2.2模板及支撑体系引起楼板裂缝的原因分析及施工管理控制
原因分析: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用模板进行固定,但模板需要用水浸湿后才能使用,否则较干的模板会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从而导致混凝土中的塑性产生收缩,从而导致裂缝的发生。另外在模板设置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相关规定来进行,从而导致支撑刚度不够,从而发重力作用下发生严重的变形,从而造成楼板产生裂缝。
施工管理控制:
在楼板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模板过多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必须符合规范和方案的要求,保证模板及支撑体系有足够的刚度,在施工井架或施工运输工具频繁经过的位置,适当增加模板支撑。
2.3钢筋成品保护引起楼板裂缝的原因分析及施工管理控制
原因分析:
在楼板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钢筋成品的保护工作,但在施工中往往会忽视这点,工人在上部负弯矩钢筋上随间的地蚝踩踏,从而导致钢筋变形,在施工时又没有及时的进行调整,所以当浇筑完成后,外界压力过大时,则负弯矩钢筋无法抵抗外界的负荷,从而使楼板产生裂缝。
施工管理控制:
浇捣楼板混凝土时,必须设置马道或铺设操作平台,防止操作工人直接踩踏负弯矩钢筋,同时在浇捣楼板混凝土的整个过程中,要指派专人调整钢筋,确保负弯矩筋发挥应有的作用。
2.4混凝土振捣引起楼板裂缝的原因分析及施工管理控制
原因分析:
在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中,如果混凝土过分的振捣或是抹平压光,都会导致混凝土中的骨料下党内,从而在楼板的表面形成砂浆层,由于砂浆层水泥含量较大,具有很大的收缩性,所以在水份快速蒸发后所产生的变形拉力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施工管理控制:
施工中混凝土充分振捣,有助于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裂性,对浇捣后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可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孔隙,减少内部微裂缝的形成和发展,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但要注意掌握二次振捣时间,振捣时间不宜过长。
2.5过早拆模和上荷引起楼板裂缝的原因分析及施工管理控制
原因分析:
现在有不少施工企业为了有效的节省成本,抢工期,在现场所配备的模板套数较少,这样就无法在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时而进行强行拆模。同时在施工现场对施工工序也没有进行科学的安排,对于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在第二天就上人上材料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这时的混凝土因没有达到终凝时的强度,强度还较低,这时在其上面加荷载,则会引起混凝土的弹性变形,当荷载加大时,在较大的拉应力作用下极易发生断裂或是产生裂缝。
施工管理控制:
施工单位现场要配备多套模板循环使用,保证混凝土达到规定拆模强度后再拆模。如确实需要提早拆模,可以在楼板混凝土中掺用复合高效减水早强剂。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抢工期。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2.2MPA之前,不准随便上人和集中堆放钢筋等重物,混凝土强度达到2.2MPA之后,堆放重物也要在两根梁之间放上方木,将重量通过方木传递到梁上。
2.6混凝土养护引起楼板裂缝的原因分析及施工管理控制
原因分析:
楼板浇筑过程中,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一次浇筑的面积较大,水化过程也较快,水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会导致楼板表面的温度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同时在太阳的照射下,更是加快了楼板表面水分的快速蒸发,从而导致混凝土体积的急剧收缩,这时收缩所产生的应力作用于早其强度较低的混凝土时则会产生裂缝,同时在夏天和冬天二个季节进行楼板施工时,由于昼夜温差较大,所以要做好相应的养护措施,要不然也极易导致裂缝的发生。
施工管理控制:
施工单位要重视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混凝土要在二次振捣后及时养护,随抹随覆盖塑料薄膜,在不易覆盖塑料薄膜的部位涂刷养护剂,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抹压。楼板混凝土严禁在经太阳直晒后直接浇水养护,以防止温度骤降导致楼板表面裂缝。混凝土终凝后,指派专人浇水养护,使混凝土一直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7d。建筑工程施工不是建筑材料的简单的堆砌,是一个有规律有程序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违背工程规律,盲目抢工必然损害工程质量。现浇楼板各工序间要有适当的时间间隔,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充分发展,减少裂缝产生。a.合理设置施工缝。b.落实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做好对操作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c.合理确定结构工期,既要保证施工流水的延续性,又要保证前期施工结构的刚度、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才能继续下一层施工。d.应将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措施编入施工组织设计,并督促项目部认真执行。
参考文献:
[1]曾胜松,陆贞。现浇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施工控制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篇4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物场地类别Ⅲ类。地下车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类型为独立承台桩基础,承台间设拉梁及抗水板,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 1#楼和3#楼基础型式为筏板桩基础,主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计算抗震等级二级,构造抗震等级为一级;2#楼基础型式为独立承台桩基础,主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计算抗震等级三级,构造抗震等级为二级; 12#、13#、14#、15#楼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三级,构造抗震等级为三级。
本工程主体主要为剪力墙结构,现浇剪力墙及楼板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为保证工程质量及工程质量创优目标的实现,依据《河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1-070-20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以及本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针对施工中易出现的墙、板裂缝等质量通病,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二、钢筋砼构件裂缝的主要特征: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裂缝是比较常见的质量通病,剪力墙及楼板的裂缝主要有以下特征:
1.钢筋砼墙体裂缝的主要特征:
(1)绝大多数是竖向裂缝,多数裂缝长度接近墙高,两端逐渐变细而消失;(2)裂缝数量较多,宽度一般不大,超过0.3mm的很少,大多数裂缝不大于0.2mm;(3)裂缝出现时间多在拆模后不久,有的还与气温骤降有关;(4)随着时间裂缝继续发展,数量增多,但缝宽增大不多;
(5)地下室墙沿长两端附近裂缝较少,中部及附近较多。地下室回填后常见裂缝处渗漏水,但水量一般不大。
2.钢筋砼楼板裂缝的主要特征:
(1)裂缝一般较短,不超过1米长,大多数在300—600mm间;(2)裂缝数量较多,宽度大约在0.5-3mm左右;
(3)裂缝分布一般在次梁所围成的方框内,有些沿板筋分布。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
结构复杂得多。其抗收缩变形能力较差,设计通常仅按强度要求进行设计,为了经济指标要求,板厚取下限值,而对其变形及抗裂未予重视。
②伸缩缝、施工缝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房屋结构设置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作了明确规定,但同时也说明以上规定不能同时防止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但设计上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伸缩缝间距一般取得最大值甚至超过最大值。有些设计以采用后浇带的形式来替代伸缩缝的设置,后浇带主要是解决主体结构在施工期间的混凝土收缩变形,后浇带的间歇时间只有二个月左右,甚至更短而在后浇带完成后继续存在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今后长期存在的周期性循环温度变形就无法解决,再加上商品混凝土收缩性大等其它不得因素,在后浇带处产生长贯穿性裂缝是必然的。同理按施工规范允许留设在板跨中三分之一区间内的施工缝出现收缩裂缝也就可以理解了(尤其是单块面积较大套的楼板)。
③钢筋设置
目前设计上楼板的配筋均是按正负弯矩,以分离式的形式来布置的,此种配筋方式对调节楼板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拉应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尤其是目前使用商品混凝土单块面积较大,抗收缩能力最差的平板式住宅楼板。由于钢筋设计强度较高,使得楼板混凝土含钢量不足,钢筋间距放大,同样使得其调节板内应力的能力降低,成为楼板裂缝的又一个不利因素,同理有些板块较长分布筋间距很稀,又是I级钢(I级钢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最差)出现与分布筋相垂直的裂缝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④予埋的线管均为PVC管,有些通长管是通过跨中单层配筋处,由于PVC管与混凝土粘结性差,无法共同工作,使以上处的混凝土截面有效面积的降低,不但混凝土收宿变形极易在以上处产生通长裂缝还将降低混凝土楼板承载力。
5、施工方面原因
①商品混凝土塌落度过大,停置时间过长。
②混凝土浇捣时材料过高,粗细骨料分离,振捣不均匀,抹平压实不到位,有些部位粗骨料全部下沉,面层砂浆集中,造成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不一性。
③施工时混凝土接搓处延续时间过长而凝固,使得混凝土接搓处收缩不同而产生裂缝(俗称冷缝)。
④板厚尺寸控制不严,造成板厚不均匀。
⑤钢筋和线管固定位置不准、不牢,导致施工时钢筋和线管变形移位。
⑥模板和支撑构造不当,漏水、漏浆、刚度不足,过早拆摸,施工荷载不当,造成
作,板厚不小于150mm时,马镫钢筋采用Φ14(且不小于板水平筋直径)的三级钢筋制作。间距按800mm×800mm设置。板边第一排马镫筋距离板边300mm设置,且扣筋下保证不少于两排马镫。
在浇筑过程中要有专职钢筋工值班,及时修复变形移位的钢筋。
②模板构造要合理,防止在施工荷载作用下模板变形,改变砼构件截面尺寸,甚至裂缝,拆摸时间不能过早。
③在浇筑提前标出楼板厚度的标志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拉线控制楼板混凝土标高,以确保楼板厚度。
④混凝土下料不宜过高,振捣要均匀,恰到好处,在初凝后终凝前再进行二次收面,并边收面边用薄膜进行覆盖,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凝土初期的收缩裂缝。
⑤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对混凝土要延长养护时间,楼面养护采用薄膜覆盖,冬季施工时,薄膜外增加毛毯。混凝土浇筑12小时后定期浇水。一般混凝土养护天数不宜少于7天,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或商品混凝土的养护天数不宜少于14天。
⑥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兆帕前不得上人和堆积材料。材料在楼板上堆放时,应分散放置,钢筋、钢管、模板等材料临时堆放时,必须在材料下垫不少于两根方木,且不能堆放过多。避免集中荷载过大,引起楼板裂缝。
⑦墙体侧模板拆除时间不能太早,必须保证混凝土完全硬化后才能松动侧模,时间一般控制在混凝土浇筑12小时后,模板拆除后,及时在墙面上喷洒养护剂。
五、裂缝处理
裂缝的出现不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还会引起钢筋的锈蚀、加速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抗渗能力。因此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1.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2.灌浆、嵌逢封堵法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篇5
1.砌体结构模型试验
⑴楼板出现非荷载性裂缝与混凝土收缩有关,与板上承受的可变荷载大小武无关,
⑵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对结构刚度有一定提高作用,但楼板裂缝即使在没有圈梁和构造柱的情况下也可发生,且发生的裂缝可能更多更严重。
⑶裂缝出现时间,大约在混凝土龄期的3~4个月左右,也有提前或延后出现的情况。裂缝一旦出现,经一段时间发展后,可基本达到稳定,不再有新裂缝出现。
⑷非荷载裂缝一般是贯穿性裂缝,可引起渗漏。楼面与板底裂缝位置相近,但一般不完全吻合,所以裂缝截断面一般不是规则平面,且不垂直板面。
⑸板角45°角裂缝出现的可能性最大。
2.⑹砌体结构房屋的室内温度随房屋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室内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室外温度变化规律相近;室内温度变化要滞后于室外温度变化1~2天;当外界环境温差较大时,是内可出现的温差较小,为室外温差的2/3~1,
3.防止现浇板收缩裂缝构造措施
对于减少和防止混凝土现浇楼板板角的45°裂缝,采取“放”与“抗”两种构造处理措施。
所谓“放”,就是在板角增设后浇缝,后浇缝宽300mm。在该处楼板混凝土浇筑两个月后,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后浇缝,同时加入膨胀剂,并加强后浇缝混凝土的养护。浇灌后浇缝混凝土前,原楼板混凝土与后浇缝混凝土的接缝处,按现行施工规范进行处理。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篇6
防治技术措施
为了加大质量通病防治力度,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针对目前我公司施工的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垫块的强度应达到要求。垫块间距不大于1米。钢筋绑扎成型后采取措施防止变形。
2、浇筑混凝土时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板厚及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混凝土要浇筑密实,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振捣混凝土应避免过振。
3、浇筑时对商品混凝土的塌落度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对塌落度进行现场控制。
4、楼板内敷设的电线管尽量避免交叉,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线管交错叠放。
5、混凝土浇筑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密,其敞露的全部表面覆盖严密。对混凝土的浇水养护不得少于7天,每日浇水不少于3次。
6、混凝土浇筑后其强度在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及上料施工。混凝土达到1.2MPa的判断标准为:人站在混凝土上不下陷。
7、混凝土达到终凝前严禁直接冲击混凝土表面,如需施工采取如下措施:
(1)在混凝土表面堆放材料(砖、钢筋、模板)时,在材料下铺设脚手板,以增大受力面积。
(2)材料堆放尽量靠近板的边缘,所有材料严禁堆放在板的正中间。
(3)模板、砖的堆放高度不得超过50厘米。
8、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的拆模强度后(以同条件试块的试压强度为准)方可拆除,严禁过早拆模。模板采用木模板减小拆模时对混凝土板造成冲击。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篇7
1 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施工工艺及防治裂缝的控制措施
裂缝的预控重点在设计阶段,控制关键在施工过程,而良好的施工方案对有效预防、控制裂缝起到重要作用。
1.1 模板施工
1.1.1 裂缝成因
(1)楼板模板支撑的刚度不够,存在刚度差异或模板挠度过大,而在施工期间过度震动使支撑刚度变异部位出现多次瞬间相对位移,使其产生裂缝。
(2)模板漏浆、渗水和吸水是产生收缩裂缝的主要因素。
(3)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就过早地拆除底模和支撑,楼板过早承载或受到震动,楼面荷载造成楼板超值挠曲而产生通长裂缝。
1.1.2 防治控制措施
(1)根据施工方案,楼板模板支撑的间距要适宜,模板与支撑系统要有足够的刚度。
(2)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基层和模板浇水,使其达到饱和状态,使之既不释放水分也不吸收水分。
(3)正确掌握拆模时间,避免过早拆模、敲击过重。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达到1.2 N/mm2以后,才允许在其上面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1.2 钢筋施工
1.2.1 裂缝成因
(1)在钢筋绑扎施工中,楼面支座上层钢筋网的支撑马凳高度不够或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支撑马凳,致使负筋受踩踏而弯曲、变形、下沉,最终导致裂缝产生。
(2)保护层过大,浇筑前及浇筑中没有及时进行纠正,使负筋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板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从而导致楼板裂缝。
(3)混凝土终凝前钢筋被扰动,混凝土保护层过薄或保护层处集料过少,也易产生表面收缩裂缝。
1.2.2 防治控制措施
(1)注意钢筋绑扎质量,采用Φ10 mm~Φ14 mm、纵横间距约800 mm的钢筋马凳通过电焊与负筋固定。浇筑过程中由专人负责钢筋位置的纠正工作,避免板负筋保护层过厚而产生裂缝。严禁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板面负筋抬升纠位工作。
(2)针对裂缝比较集中的板角处,可在板角四周增设Φ8 mm@200 mm、长度为1 800 mm左右的辐射筋,以此来满足板角应力的需要,使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范围与辐射筋相一致,从而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
(3)清除钢筋上的污物和氧化铁皮,以免影响黏结力。
1.3 混凝土的制备与浇筑
1.3.1 裂缝成因
(1)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外加剂拌和不均匀导致外加剂损失较大,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2)对混凝土水化热计算不准确,现场混凝土降温及保温工作不到位,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或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温度裂缝。
(3)没有合理安排混凝土运输、浇捣和间歇等时间,如因机械故障、天气原因等造成混凝土浇筑工作间歇过长,出现质量事故。
(4)因泵送混凝土对流动性要求高,施工过程中过量增用水泥和水,使混凝土坍落度过大,表面泌水过大,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抵抗力降低,造成砂浆与石子分离、浆体上浮而加剧板面混凝土收缩,由此引起开裂。
(5)采用高频振捣器振捣板面混凝土,振捣或插入不当,浇筑速度过快,漏振、捣固不足或过度振捣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抗裂性和均匀性,从而造成混凝土板面开裂。
(6)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企口缝,出现施工“冷缝”或施工缝处理不当;板的后浇带不用模板支撑,造成斜坡搓;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造成板面裂缝。
1.3.2 防治控制措施
(1)在商品混凝土满足强度、施工和混凝土泵送要求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严禁在泵送混凝土时掺水,以免影响已设计好的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混凝土的抗拉性。
(2)合理安排混凝土运输、浇捣和间歇等时间,如因机械故障、天气原因等造成混凝土浇筑工作间歇过长,施工方应及时与供应方进行联系,协调作业,避免发生质量事故。
(3)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楼板厚度,振捣必须密实,严禁过振和漏振。
(4)严禁以振动棒对较薄混凝土板面进行拖拉振动,应以平板式振动板对板面进行振动。
(5)严禁以铁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拍打代替振捣工作。
1.4 混凝土养护
1.4.1 裂缝成因
混凝土养护不当也是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
(1)养护过早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养护过迟,混凝土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该应力而产生开裂。
(2)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此时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3)养护时覆盖保湿隔热措施不当,特别是夏、冬季节昼夜温差大,最容易产生温差裂缝。
1.4.2 防治控制措施
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是使混凝土正常硬化,强度增长,不受或少受外界影响。技术运用的关键是设法使混凝土温度慢慢下降到接近外界气温,缩小降温过程中的温差。
1.4.2. 1 混凝土养护工作要求
(1)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在正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后可以覆盖,终凝后开始浇水,普通水泥浇水时间不少于7 d。天气情况恶劣时,可延期浇筑,不能为抢进度而缩短浇水时间。
(2)混凝土表面可采用麻袋、草席、砂等覆盖物并保持湿润,防止覆盖物从混凝土表面吸水;如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出现表面泛白现象或产生细小干缩裂缝时,应立即仔细遮盖,通过充分浇水,加强养护,并延长浇水养护时间加以补救。对于已硬化混凝土的裂缝,可向裂缝内填入水泥,加水湿润,覆盖养护。
(3)浇水养护应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准,不得直接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冲刷,以免混凝土表面受损,同时不能单纯以浇水次数为衡量依据。大面积水平结构可采用蓄水养护。
(4)对不便采用浇水养护的直立结构,应延迟拆模时间,并使模板与构件适当脱离,在模板与构件空隙间进行浇水养护。
(5)在冬季,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处理,延缓拆模时间。
1.4.2. 2 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收面工作要求
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为使饰面板材与基层有可靠的黏结,坚决杜绝以石子半露的糙面作为铺设砂浆层所需毛面,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应以木槎多次挤压槎毛后达到毛面要求。对混凝土的表层收面工作,应随着混凝土的凝结状况调整收面间隔时间与次数。
(1)在混凝土摊铺后1~2h进行第一次收面,此时梁板混凝土的沉降已基本完成,通过收面可对沉降收缩裂缝进行有效闭合。收面后混凝土表层状况表现为:石子半露,粗糙不平。
(2)在摊铺后3~4h进行第二次收面,收面后混凝土表层状况表现为:表面砂浆层有不平整痕迹出现。
(3)在摊铺后5~6h、混凝土终凝前进行第三次收面,目的是封合已生裂缝,收面加压使表层砂浆与内部混凝土充分溶合。如遇大风、高温、大雨等异常天气,应加强收面次数并调整收面间隔时间,并做好终凝(有时在初凝阶段)后混凝土表面的覆盖工作。
2 弥补裂缝的处理方法
采取上述控制措施后,由于各种原因仍出现并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楼面裂缝,可采取如下方法进行处理。
(1)如果裂缝比较多、面积较大,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以通过在找平层中增设一层细石混凝土钢丝网或钢筋网片进行加强处理,以提高楼板的整体抗裂性。
(2)对于一般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干燥后用环氧树脂浆液灌缝或涂刷表面进行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可采取抹压一遍处理。
(3)对一般楼板裂缝,可用清水冲洗干净板缝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灌抹,压平后养护即可。
(4)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用环氧树脂胶泥灌抹。
(5)对于楼板底的裂缝可采用强度较高的复合增强纤维布条等材料对裂缝作粘贴加强处理。
(6)如果钢筋混凝土楼板出现通长、贯通、宽度大于0.3 mm的危险结构裂缝,应邀请有关专家对此分析论证,制定方案,进行结构加固补强。一般情况下,采用结构胶黏扁钢加固补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
3 结语
商品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质量通病,它的控制涉及原材料质量、配合比、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施工操作安排和工艺、设计等诸多因素。总之,只要严格遵守国家及行业相关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按设计要求和施工程序施工,严格控制裂缝产生的各个环节,裂缝是可以控制或基本上得到控制的。
摘要:文章针对商品混凝土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现象,从施工工艺方面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施工控制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工艺,裂缝,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S].
[3]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4]翟红侠.土木工程材料[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分析及其防治 篇8
【关键词】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楼板裂缝
0.前言
现浇混凝土楼板技术由于其较好的稳定性能、安全可靠性,以及可有效控制楼层不均匀沉降的特性,使得传统预制板逐步退出市场需要,而现浇混凝土楼板技术则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推广。纵然现浇混凝土板在现实应用中有许多优势,但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也经常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其中开裂问题主要包括横、纵两方面的裂缝,表面的龟裂以及斜向的裂缝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这种现象,防止问题的发生,确保施工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也必须使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紧抓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
1.引起现浇混凝土裂缝的因素
1.1工程设计的不足
设计工作是整个工程实施的基础,没有一个安全合理的设计,工程将无从谈起。为避免裂缝产生的几率,首先对设计进行最优化选择。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大,楼板两侧约束力增大,出现双向收缩,将会引起板四角裂缝。另外还要注意伸缩缝之间的间距,转角处的薄弱部位,以及钢筋之间的间距问题,这些技术间的问题如果设计的不合理,就很容易导致楼板的开裂问题。基础设计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也会导致楼板裂缝。
1.2混凝土材料的变化
为了满足工程的需要,现在施工所使用的商品混凝土中的水泥、砂率和水的混合比例,都比以往传统工艺增加了好多。此外利用提高水泥标号,降低水灰比等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等级,同时减水剂和各种添加剂的使用,也使得混凝土的收缩程度、水热化程度都比以往工艺制成的混凝土提高很多,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1.3施工工艺不当
施工技术的不当,同样可以导致楼板的裂缝问题,譬如施工速度过快,上荷过早,则容易造成早期混凝土受损,而如果是楼板的厚度达不到,楼板混凝土盖筋被踩弯、踩倒,保护层过厚,承载力下降以及过早的拆模能问题,也都因承载力不足而造成裂缝。如果在浇捣时过度地抹平压光,使泥浆溢出表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引起表面积碳化收缩,也都是引起楼板龟裂的原因所在。
1.4后期养护不足
工程施工完成后,后期的养护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养护不及时,是混凝土长时间裸露于空气之中,使混凝土表面的游离水分蒸发得不到减缓,造成体积收缩,容易出现混凝土楼板的裂缝;但养护过早的话,又会影响混凝土楼板的胶结能力,使得楼板不能发挥应有效力。
2.防止楼板裂缝的具体措施
2.1优化工程设计,确保设计安全
图纸设计的好坏也与裂缝的产生息息相关,如果图纸的设计不按照设计规范实行,不分析施工的可能性,也不考虑裂缝产生的因素等问题,就很容易因约束力的加大等原因造成楼板裂缝的产生。此外为了防止因设计原因而产生楼板的裂缝,则需要特别注意因楼盖问题产生的非结构式裂缝,同时加强构造配筋,增强楼板周边约束,以此避免楼板发生裂缝等基础问题。
2.2正确控制混凝土配料
根据具体施工的不同,要正确确定混凝土材料,掌握好各种配料比例,确认材料质量,选用质量可靠,型号符合的水泥品种。在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前提下,除了要严格控制水灰的比例外,还要尽可能的减少平方水泥和水的用量,其他相应配料也要减少,同时还要选择适宜的外加添剂,以此提高水泥混凝土的粘度。水泥的选用最好是普通硅酸盐水泥,这样它的收缩性较小,可有效防止楼板表面的龟裂。而添加剂最好避免选用早强型外加剂,严格控制粉煤灰和添加剂用量,确保工程有序进行,避免危险事故发生。
2.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图纸和材料选用的再好,而施工达不到标准,工程则一样不达标,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一定要严格管理。一方面要确保模板的刚度和支撑力等符合设计要求,另一方面要有专门人员勘查现场,避免在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振或过振现象,还要及时检测钢筋位置和钢筋的锚固长度以及上下层钢筋之间的有效高度等问题。对于泵送混凝土,为了避免早期塑性沉降裂缝的产生,要在筑后的两小时内进行复振,此外还要夯实底层模板的支撑点地基,为避免在同一位置布置多条管线,合理固定预埋线管道。
为了有效防止塑性裂缝的发生,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不随意提高,另外要保持合适的搅拌时间,初期进行二次压光,还要及时进行养护,可用稻草帘等物将其覆盖,确保其湿度合适。
针对温度裂缝的防护,不仅要控制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更要确保内部的最高升温和降温的速度。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与绝热升温之和就是其最高升温,为了合理控制最高升温,应适当加入矿物掺合料。控制了混凝土楼板的最高升温,也要严格控制它的降温速度,而且因温度差别问题,南北两方的控制方法也不一样。南方夏季地下水温度较低,而地表温度较高,因此不适合用地下水养护。北方冬季寒冷,则需要做好防寒措施以寒流侵袭时气温剧降而引起混凝土表皮裂开。此外在按照浇筑程序浇筑时,注意留有混凝土的膨胀冷缩空间,做好以上工作后也要严格按照规范定期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这样才能使混凝土更好的发挥性能,确保其稳定性。
2.4严格执行混凝土养护方案
在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要根据当时的室外气温确定养护方案,此外经过多年实践,人们越来越注意到砼的保湿养护能成倍的提高性能,尤其是在强度的增长方面,越是早期护理就越能减少裂痕的出现几率,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但是由于现在有些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同时也为了追赶工期,耽误了混凝土楼板浇筑的最佳时机,错失了浇水养护时间,从而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使用年限,导致建筑的坍塌问题时有发生。为此施工人员必须重视混凝土楼面的养护工作,坚持在其表面加盖草垫,塑料薄膜等进行为期七天的保湿养护工作,并定期采用喷撒养护液等行为进行养护。
3.结语
楼板裂缝现象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而且随着建筑工艺的提高,人们对此现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楼板出现裂缝,不仅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而且也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因此要对混凝土的裂缝认真分析,找出问题所在,从楼板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标准执行,确保工程质量,合理解决问题,减少裂缝问题的出现,以此来达到工程的最高效益和施工的稳定与安全。 [科]
【参考文献】
[1]孙丽萍,胡明秀.某住宅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浅析[J].陕西建筑,2008,09.
[2]张雪松,王维国.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其综合控制[J].低温建筑技术,2010,04.
[3]张先楚.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裂缝控制[J].安徽建筑,2011,02.
楼板裂缝处理方案 篇9
华邦蜀山里工程在混凝土结构自检验收过程中,发现少数楼层局部楼板在板顶和板底有裂纹。现根据裂纹具体出现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过大
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泵送砼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2、混凝土施工中过分振捣,模板过于干燥
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在浇筑混凝土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3、养护不当
养护不当也是造成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由于受风吹日晒,混凝土板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特别是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度大,养护不当最易产生温差裂缝。
4、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
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等。这些因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把板面负筋踩弯等,将会造成支座的负弯矩,导致板面出现裂缝。
5、楼板内埋设电线套管
近些年来普遍推广使用的PVC管代替金属管以后,使板内有效截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又因该管与混凝土的线胀系数不一致,粘结效果差,这时沿电线套管埋设方向就有可能因为应力集中而出现裂缝。
6、设计方面
6.1 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6.2 房屋较长时未设置伸缩缝,在薄弱环节产生收缩裂缝。6.3基础设计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
7、砼欠振或振捣不密实
模板及支撑体系拆除后,砼在自身重力及(或)施工荷载作用下楼板在支座附近上部及跨中底部产生水平拉力,因欠振或振捣不密实砼内部压应力小于拉力而产生裂缝。
二、裂缝的处理方法
混凝土结构裂缝修复是在可能情况下对结构构件裂缝进行相应处理,这是对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和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一种裂缝处理方法。一般情况下,可分为表面处理法、压力灌浆法和填充法。
1、表面处理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裂缝宽度<0.2mm,且深度较浅的细微裂缝,主要用来提高结构的防水性和耐久性。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填充材料无法深入到裂缝内部,仅仅是对裂缝表面进行闭合处理,其修复要点为:
1)在结构面,用钢丝刷清洁表面污物;
2)用清水充分清洗并干燥;
3)用弹性涂膜防水材料或聚合物灰浆等填充裂缝表面,注意涂抹均匀;
4)待第一遍涂抹层半干燥后,再涂抹第二遍,干燥固化后即可。
2、压力灌浆法
压力灌浆是将环氧树脂或其它低粘结度粘结材料在一定的压力下注入裂缝内部的修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裂缝宽度在0.2~0.5mm之间的情况,其施工工艺大致可分为:裂缝基层处理→确定注入口,埋设灌浆管→封闭裂缝→试漏→压力灌浆→封口。做法如下: 1)埋设灌浆管:沿裂缝方向每隔50cm钻孔一处,埋设灌浆嘴,用胶固定住。
2)封闭裂缝:用结构胶骑缝反复刮实,同时封闭周围裂缝及分支裂缝。
3)吹气试压:补封漏气部位。
4)灌浆:配制灌浆液注入灌浆器,由空压机加压0.2MPa,从一端灌浆嘴起进行灌浆,一般从邻近灌浆嘴溢出灌浆液后停止灌浆,并封闭灌浆嘴,依次进行下次灌浆。
(5)拆嘴,封闭灌浆嘴。
3、填充法
填充法是沿裂缝处凿开混凝土,在该处填充修补材料的裂缝修复方法。其适用于裂缝宽度>0.5mm的情况。这种方法在施工时,如凿开后发现钢筋已锈蚀,应先将钢筋除锈并作防锈处理后再作填充。对于住宅工程中常出现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斜角裂缝,当裂缝贯穿板厚时,其修复方法可采取凿槽嵌补法。其方法为:先沿裂缝凿一条深不小于20mm,上口宽20mm的V形槽, 将槽内的碎屑和粉尘清除干净。槽内先用素水泥浆打底,再采用环氧树脂浆液灌缝,剩余部分用环氧胶泥填充压实,表面用1:1微膨胀水泥砂浆(掺5﹪防水粉)抹平压实。
三、板底的处理方法
对因板面裂缝造成渗漏而在板底裂缝处形成的水渍应进行处理,否则难以交工并有可能诱发小业主的索赔事件。具体处理办法:
1、用钢丝刷顺裂缝方向来回搓刷直至看不见水渍。
2、对板底其它缺陷进行修补。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篇10
大面积的楼层现浇板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施工技术和劳动力组织上的原因,或者是分段考虑流水施工,不能连续地将每层楼上的现浇板整体浇筑完成,当间歇时 间预计超过规定的时 间时,应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设置施工缝。
二、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探讨
砖混结构的住宅楼、办公楼等楼房的楼层现浇板大多数是双向板,而施工缝的留置位置从调查情况来看,在设计的施工图纸中,大多数图纸并没有单独注明现浇板施工缝的设计要求。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留置方法:
1.第一种留置方法:现浇板施工缝沿着横向设置在现浇板跨中1/3范围内,虽然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处,但是很难保证结构计算时的力学假定(即不能完全保证楼板的整体性),由于混凝土楼板的收缩或者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往往会在这种施工缝处产生裂缝,甚至会出现贯通缝,将地板砖拉裂,既影响美观,又会渗水,引起钢筋锈蚀。重者影响结构安全,影响楼房使用寿命。
这种现浇楼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砖混结构楼房的砖墙刚度太大,限制着现浇板混凝土的自由收缩,(实质上是因为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相差太大引起的)。当收缩达到一定程度时,首先在现浇板的施工缝处产生裂缝,因为这个截面上新旧混凝土粘结力差,结合不牢固。这种非自由收缩不象框架结构楼房楼层现浇板那样自由,因为框架柱相对于砖墙来说柔性较大,刚度较小。由同一种材料(钢筋混凝土)的柱、梁、板构成的框架结构。楼房整体基本上是各向同性的。因此,框架结构基本楼房现浇板的施工缝即使留设在跨中1/3范围内,只要按规范规定处理。一般情况不会出现裂缝。
这种留置现浇板施工缝的方法,比较难施工。施工缝的处理需按规范要求,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达到不小于1.2mpa而且需要剔凿掉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然后用压力水冲洗干净,而且要求充分湿润保潮,不小于24h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铺一层10-15mm厚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2.第二种留置方法:现浇板施工缝留置在承重横墙上中线处,这种留置施工缝的方法符合规范规定在剪力较小处,能消除因施工缝在跨中1/3范围内处理不好引起的裂缝。具体做法是:
①先在承重横墙上中线设置通常垫木或钢管,一是作为现浇板负筋的临时支撑,二是可以作为浇筑现浇板混凝土的临时支撑,二是可以作为浇筑现浇板混凝土的临时侧面模板。
②浇筑混凝土完成后,待混凝土达到1.2mp时。将中心线处多余浇筑的混凝土剔凿掉。
③剔凿至中心线处的密实混凝土时,需要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并且要求保持湿润24小时以上,残留在混凝土表面上的积水应清除。
④铺设一层10-15mm厚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⑤二次浇筑现浇板混凝土。
众所周知,如果通过建筑施工能完全达到设计效果、符合结构设计时的力学假定,那么说明能保证结构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反之,通过建筑施工,即使水平再高的建筑技术队伍去施工,也保证不了(或者很难施工、很难保证)原设计效果的话,就应该改变原设计计算力学模型的假定,况且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缝要按设计要求留置。
三、楼层现浇板设计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这种处理施工缝的方法,是在总结上述施工缝处理方法的优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出来的,供各位同行参考:
楼层现浇板设计施工缝的具体做法:
1、改变预留施工缝的支座支承情况,改为简支支座,断开负筋,调整此处板底筋(配筋量增大)和负筋(配筋量减小)。这样,改变了楼板受力状态,应重新设计计算,并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2、降低标高(降低一个现浇板厚度标高),此调整影响结构抗震性能很小,因为楼房水平方向靠圈梁拉结,竖向靠构造柱拉结。
3、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时,可先浇筑圈梁混凝土,后浇筑现浇板混凝土,直接在截面处设置现浇板的垂直侧模,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4、设计施工缝设置的间距确定:大面积楼层结构设计时,应该沿纵向每隔20米左右设置一条施工缝。这样做既能保证原设计力学假定,又能消除现浇板收缩裂缝,同时也能解决由于屋面现浇板热胀引起的顶层窗洞口处出现八字缝。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篇11
众所周知,结构物裂缝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由于建筑物的破坏往往始于裂缝,所以人们一般把裂缝的出现视为危险的征兆,甚至产生"裂缝恐惧症"。虽然结构设计主要是建立在强度的极限承载力上。但大多数工程的使用标准却是由裂缝控制的。近年来,由于土木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己经逐渐替代预应力空心楼板而作为住宅建筑主要的水平传力构件,以加强结构的抗震性能。但笔者从工程实践中发现,在相当一部分现浇混凝土楼面的施工工程中,裂缝的出现具有其普遍性和多样性。
二•裂缝出现的部位及特征:
现浇混凝土结构楼板施工过程中裂缝产生的部位及特征表现为:裂缝多分布于住宅房屋外墙转角所在房间的楼板上,一般呈三角形的45度斜裂缝,且裂缝基木上为上下贯通。部分现浇混凝土裂缝呈不规则龟裂分布,且只分布在板面而不贯通。个别工程的楼板裂缝在支座边0.3m范围内平行于支座发展,甚至出现环状分布的情况,如裂缝贯通时板面裂缝宽于板底,呈现明显的弯曲受拉裂缝的特征,这种现象多出现在跨度相对较大的客厅楼板。
三•裂缝分析及防治:
1、 裂缝是固体材料中的某种不连续现象,在学术上属于材料强度理论的范畴。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荷载和变形两种因素。其中后者即结构由温度、收缩和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原因引起。根据国内外调查资料,工程实践中结构物裂缝的原因,由变形引起的为大多数,占80%-85%,属于荷载引起的仅占15%。-20%。而且在工程实践中我们还核查了相关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没有发现有明显的不均匀沉降现象,且在楼板裂缝处外墙也无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所以基本上可以排除此项因素的影响。
综合考虑,我们认为:混凝土楼板出现45度斜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温度变形,钢筋混凝土梁、柱、墙、板等构件处在相同的环境中,当环境温度变化时,构件混凝土就会产生温度变形,由于板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最小,所以板混凝土的温度敏感性往往超前于其它构件,当混凝土由于温度的影响产生收缩变形时,板混凝土由于受到变形滞后的梁、墙的约束而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己浇混凝土
的抗拉强度时,裂缝也就产生了。另外一方面,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外纵墙与山墙在外界气温的影响下,经历热胀和冷缩的反复作用,它们的温差合力对房间外墙角部楼板45度角方向将产生较大的主拉应力。
由于昼夜寒暑的温差这一自然规律的存在,所以在目前的工程实践中,防治由温差引起的裂缝方法主要集中在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减少温差影响两个方面。
具体措施有:
1)适当增加板的厚度。
2)提高板的配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板采取双层双向配筋或在转角位置板的上部增设放射状构造钢筋,这种方法在工程中实践,效果较好。
3)采用纤维混凝土,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4)提高部分外墙的保温隔热标准,以减少温差对楼板变形的影响。
2、楼板表面不规则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引起,当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会收缩。试验表明,混凝土的收缩随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减少而增大,所以板的收缩裂缝表现得犹为突出。我们知道,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振捣密实是必要的,但过分振捣将使骨料沉落,其表面形成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收缩性的砂浆层,容易产生收缩裂缝,这也是裂缝不贯通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同时结合影响混凝土收缩值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减少收缩裂缝的主要措施有:
1)选择收缩性小的水泥,同时尽可能降低水泥的用量。
2) 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加强养护。
3)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产生的水分和空隙,增强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作用,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第三种裂缝即荷载裂缝产生的原因随具体情况而异。
工程实践中发现荷载裂缝在各层楼板混凝土强度及配筋相同的情况下,有时只/在一个流水施工周期的最下一层出现,其原因首先可能是因为模板支撑的刚度不够,混凝土浇筑之后尚未结硬其模板变形过大;其次是施工期间的过度震动使支撑刚度变异或拆模过早。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般认为现浇楼板在达到龄期即可拆模,其实由于同一时期上下层的板混凝土强度不同,在不考虑支撑的压缩变形时(即各层板的挠度相同),大部分施工荷载将通过脚手架传到下层板,在拆除下层板底模时,其板內应力值将超过强度而产生裂缝。这样就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管理,及时测定混凝土的强度,以确定拆模时间;同时综合考虑混凝土所用水泥和骨料品种、外加剂类型等自身特征和气温等环境条件;施工中尽量减少施工荷载的产生,如在许可的条件下,用木模板代替组合钢模板。
另外一种产生荷载裂缝的重要原因是施工人员在交叉作业过程中,板支座负弯矩钢筋被踩踏严重,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又没有及时纠正,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抵抗负弯矩的作用而容易开裂。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 在设计师和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前提下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直径应大于10~12mm。普通砌体结构住宅设计时,一般认为现浇混凝土楼板简支于砖墙上,所以其支座负弯矩钢筋往往为构造配筋,其直径一般不超过8mm,这样当钢筋绑扎后易被踩踏,而且实际上砖墙对现浇楼板的约末并不是理想的简支,特别在中间层或有圈梁层楼板中,支座负弯矩产生的拉应力将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出现裂缝。
2)加强施工管理,落实质量意识。浇捣板混凝土之前必须纠正被踩踏的上部钢筋,浇捣面积较大时必须铺设操作平台,防止施工人员直接踩踏上部负弯矩钢筋。
四•结束语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篇12
关键词:现浇结构,钢筋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
1.1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混凝土过于粘稠, 振捣时气泡很难排出, 也是造成硬化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的原因。
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例如胶结料偏多、砂率偏大、用水量太小、外加剂中有不合理的增稠组份等, 都会导致新拌混凝土过于粘稠, 使混凝土在搅拌时就会裹入大量气泡, 即使振捣合理气泡在粘稠的混凝土中排出也十分困难, 因此导致硬化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由于混凝土和易性较差, 产生离析泌水。
为了防止混凝土分层, 混凝土入模后不敢充分振捣, 大量的气泡排不出来, 也会导致硬化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有一些水泥厂为了增大水泥细度, 又考虑节约电能, 往往在磨粉时加入一些助磨剂。
1.2 在实际施工时, 往往浇注厚度都偏高, 超过了GB/T10-95
《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规定“混凝土浇注分层厚度, 宜为300~500mm”的标准, 由于气泡行程过长, 即使振的时间达到规程要求, 气泡也不能完全排出面。模板材质不同也会使混凝土结构面层出现不同的状态。在生产实践中大家都知道,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题下, 使用尿醛树指压制的竹或木模板成型的混凝土面层质量比用铁模板成型的混凝土面层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1.3 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结构面层的影响。
由于气泡内部含有气体, 因此气泡体积变化与环境温度特别敏感, 环境温度高时气泡体积变大, 气泡承载力变小, 容易破灭。环境温度低时气泡体积变小, 承载力较大, 不容易形成联通气泡。
即使混凝土结构面层有气泡, 气泡也很小, 对混凝土结构外观影响不大, 由此使人们联想到冬夏季混凝土结构面层好于春秋季。春秋季节昼夜温差较大, 因此敷着在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气泡体积变化也很大, 当混凝土面层水泥浆体的强度小于气泡强度时, 气泡体积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气泡周围的水泥浆体也随之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泥浆体的强度不断增加, 当气泡周围水泥浆体达到一定强度时, 再不随气泡体积变化而变化, 如果此时正赶上气泡直径最大时, 势必给混凝土面层留下孔洞。
2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分析
2.1 温度应力。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主要是由混凝土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引起的。当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时, 混凝土相应的会产生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 由于现浇板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 (体表比) 较小,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较大, 使板内出现拉应力。石河子地区具有荒漠大陆性气候特点属于典型的炎热和干燥气候, 夏季白天升温快, 气候炎热, 夜间降温快, 日差较大。
据石河子气象局统计资料表明, 5~9月份月均日差16.5~17.8℃, 普通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为1×10-5, 即温度每升高1℃每米膨胀0.01mm, 按温差为17℃计算, 造成的收缩量为1.7×10-4, C20混凝土的弹性模量25.5Gpa, 如果按完全约束条件考虑产生的弹性拉应力可达到4.34Mpa。混凝土是一种抗拉能力很低的脆性材料, 当板内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并且楼板变形大于配筋后混凝土的极限拉伸的时候, 楼板内就会产生裂缝。
2.2 水泥的品种与强度等级、水泥用量、水灰比。
水泥的水化热是水泥固有的性质, 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升高, 内外产生温差, 温差引起的应力可使混凝土产生裂缝。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矿物成分的含量不相同, 矿物成分中铝酸三钙水化产生的热量最大, 速度也快, 另外水泥细度越细, 水化反应比较容易进行, 水化放热量越大, 放热速度也越快。
因此根据水泥的不同矿物成分含量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和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适宜的水泥强度等级是预防裂缝的前提。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越大, 总发热量越大。混凝土的温度会随水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造成混凝土的收缩大, 水化热高, 产生非受荷裂缝。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水灰比增大, 水泥用量增多, 混凝土的收缩量增大。
混凝土硬化过程是化学结合水与水泥化合的结果, 水灰比大, 用水量多, 混凝土的收缩增大。这是由混凝土收缩引起的非荷裂缝。夏季露天堆放的砂石料受高温和太阳辐射的影响表层温度达60℃以上, 用这种砂石料配制混凝土会增大用水量, 环境温度过高使水泥出现假凝和粘罐现象。由于水灰比的增大和搅拌质量的降低, 将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干缩增加。
2.3 浇筑方案。
整体现浇楼板浇筑之前, 应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入手编制一个科学的浇筑方案,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大多数工地的垂直运输机械使用的是龙门架, 设备比较陈旧, 工作效率不高, 在天气炎热、操作人员比较困乏的情况下会出现部分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浇筑完毕的时间超过了规范规定的时间, 未做技术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还没有达到足够的强度, 就迫不及待的上人操作和堆放材料, 使其产生过大的变形, 导致裂缝产生。这是结构受荷后产生的裂缝, 施工中主要是楼板上施工荷载超载如:普通粘土砖堆放集中, 塔吊吊运材料下落时吊笼对楼板的冲击等。现浇板在未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时拆除模板或支架, 此时楼板的承载能力低于设计允许荷载, 使楼板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受荷产生裂缝, 这是结构受荷引起的裂缝。施工现场也会出现在未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时, 拆除个别的木支撑或钢管支撑、扣件等, 造成支架的承载体系发生变化而产生裂缝。
2.4 养护方法。
混凝土失水会影响水泥水化作用的正常进行, 而且因水化作用未能完成, 造成混凝土结构疏松, 渗水性增大, 形成干缩裂缝。特别是早期养护质量与裂缝的关系密切, 早期表面干燥或早期内外温差较大更容易产生裂缝。
3 现浇楼板裂缝的预防措施
3.1 在图纸会审时, 根据施工经验对某些部位提出增强构造配
筋, 采用细筋密配, 对现浇板在单元隔墙上留置温度变形缝, 改善现浇板支座处的约束条件等建议, 加强对温度裂缝的控制。
3.2 设计楼板底模及支架时, 应充分考虑能否满足承受各种可
能的施工荷载的需要, 混凝土浇捣后必须留有足够的养护时间, 在没有达到拆模强度时, 不得减少模板的支架。只允许立码两层砖。施工速度应建立在严密的科学组织基础上, 应坚决杜绝蛮干的做法, 这样才能使楼板结构裂缝这一质量通病得到有效遏制。
3.3 根据现场的实际认真编制浇筑方案, 科学确定浇筑顺序和方向, 按规范要求留置施工缝, 对施工缝的处理要符合要求。
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和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适宜的水泥强度等级。减少水泥用量, 在做配合比设计时按等和易性、等强度原则掺入粉煤灰, 降低水泥用量。
参考文献
[1]陈雪珍.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的处理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9. (8) .
[2]罗健林.住宅楼面板裂缝成因及质量控制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 (5) .
[3]陈国杰.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 (08) .
现浇楼板裂缝防治措施 篇13
(一)楼板设计
1、本工程设计规则,呈长方形布置,地下车库东西长度为177.3m,南北宽度为85.4m。1#楼、2#楼面积相同,东西长度为63.0m,南北宽度为19.5m。
2、现浇板配筋全部采用HRB400钢筋,并充分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3、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现浇板及跨度大于4.2m的板全部为双层双向钢筋。
4、地下车库剪力墙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设置后浇带。后浇带混凝土与两侧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为14天。
(二)楼板裂缝施工预控
1、认真组织施工图纸会审工作。对楼板配筋方案不合理、构造配筋设置不到位、楼板刚度过小的,应及时在图纸会审记录中予以调增。
2、总承包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楼板裂缝防治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总监理工程师审查通过后实施。经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不得随意变动。
3、裂缝防治专项施工方案须包括以下内容:
(1)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技术要求;
(2)向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预提交的技术参数,应包括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坍落度、掺合料品种与掺量、外加剂品种以及其他现场施工需要的技术参数;预提交的技术参数应在预拌混凝土供货合同中明确。
(3)模板体系承载力、刚度与稳定性计算和防止立杆传力应力集
中的构造措施;
(4)模板周转套数;
(5)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控制;
(6)电气线管位置、多层线管交叉控制;
(7)板厚控制;
(8)混凝土浇捣控制;
(9)混凝土初凝前找平与终凝前抹压时间控制;
(10)混凝土养护方式与时间控制;
(11)终凝后上人放线时间控制;
(12)钢筋、模板吊装时间及防冲撞控制;
(13)拆模时间控制;
(14)其他必要的控制措施。
6、监理单位应制定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旁站监理实施细则,明确裂缝防治监理要点。
7、施工单位应对各工种实施技术交底,并形成交底记录。
(二)预拌混凝土生产与供应
1、预拌混凝土使用单位在订购预拌混凝土前,应根据工程不同部位和环境提出对混凝土性能的明确技术要求。掺合料总掺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25%,最大不应超过30%。
2、对高强、高性能和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建设单位、施工总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参与配合比设计。
3、预拌混凝土生产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严格配合比设计及计
量。掺合料和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等施工技术参数,应满足预拌混凝土供货合同以及国家相关标准和有关规定要求。
4、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在供应预拌混凝土时,应向施工单位提供《预拌混凝土产品说明书》,其中应明确混凝土防治裂缝施工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主要包括:
(1)混凝土初、终凝时间;
(2)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的预计龄期;
(3)混凝土自浇筑起至吊装钢筋、模板等施工荷载时间建议;
(4)混凝土养护方式及时间建议;
(5)混凝土自身特性可能引起裂缝的其他施工注意事项。
5、严禁在运输途中随意向预拌混凝土内加水和外加剂。
(三)楼板裂缝施工过程控制
1、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
(1)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根据已提交的施工参数核查预拌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内容,按规定对预拌混凝土坍落度及和易性、保水性、粘聚性等性能进行逐车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2)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参加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参与混凝土试块留置、坍落度测试等,并在有关记录上签字。
(3)严禁在施工现场随意向预拌混凝土内加水和外加剂。
2、模板体系施工
(1)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经过计算。模板材料的选取与支撑体系的支设,除满足设计计算工况和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施工中吊装荷载撞
击效应对模板体系刚度及稳定性产生的影响。
(2)模板支撑体系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立杆上、中、下部位应设置必要的横向杆件,确保整个模板体系稳定可靠。
(3)模板支撑体系立杆底应设置垫板。
(4)模板体系周转套数不宜少于4套。
(5)模板体系周转使用前应检查修补、调换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残缺部件。
3、钢筋绑扎与线管敷设
(1)应加强对现浇楼板负弯矩钢筋位置的控制。控制负弯矩钢筋位置应设置足够强度、刚度的通长钢筋马镫,其间距不宜超过800mm。马镫底部应有防锈措施。
(2)板底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垫块数量每0.8m2不少于1个。
(3)管线应尽量布置在梁内,当楼板内需埋置管线时,线管应敷设在板上、下两层钢筋中间,且宜与钢筋成斜交布置或平行于板短跨方向。
①线管敷设不宜立体交叉穿越,确需立体交叉的不应超过二层管线。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线管交错叠放。
②线管在敷设时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顺利且振捣密实。
③当两根以上管并行时,水平间距不宜小于50mm,沿管方向应增加Φ4@150宽500mm的钢筋网片,做到在应力集中部位有双层布筋。
④线管直径大于20mm时宜采用金属导管。
4、混凝土浇捣与养护
(1)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有关规定合理确定混凝土浇筑方案,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2)在混凝土浇筑时,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
(3)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楼板厚度控制准确。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提出以下楼板厚度控制施工工艺。
①拉控制线法
施工要点:楼板施工前,在每跨柱子的插筋上(剪力墙结构在暗柱插筋上)根据标高标出结构+50点,且用红油漆做好标识。+50点之间对角拉设细绳水平线,且保证水平线拉紧。浇注混凝土时,操作工人在每跨之间,根据水平线做出混凝土板面的控制点,控制点要均匀分布,距离不要超过2m,控制点与水平线的距离为500mm。最后根据控制点,采用两米刮尺将每跨的混凝土面找平。
②预埋插筋法
施工要点:在混凝土浇注前,在楼板钢筋上预先设置插筋,插筋高出板面不小于500mm,间距不超过5米,根据标高,在插筋上标识出结构+50线标识点,具体控制方法同1。当楼面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时,将露出板面的插筋截除。
③制作标准卡法
施工要点:在混凝土浇注前,根据楼板厚度制作标准的钢筋卡(详见下图),操作工人在混凝土找平时,根据钢筋卡来控制楼板厚度。操作中要保持钢筋卡上下垂直,否则会造成控制误差。
④标准马凳法
施工要点:在混凝土浇注前,根据板厚制作标准马凳(详见下图),施工时直接将马凳放在模板上,马凳间距不超过2m。操作工人根据马凳高度,用刮尺找平混凝土板面。完成找平后应及时将马凳取出,清理干净待用。
⑤预置PVC电线套管法
施工要点:楼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将预先截好的与楼板厚度等厚的
PVC电线套管绑在钢筋上,保证套管垂直、牢固。套管位置作为控制楼板厚度的控制点,每个房间设置数量不宜少于三处,并作为隐蔽验收的内容。为避免套管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造成堵塞,可事先将套管的上口封堵,方便以后进行验证性检查。
(3)施工单位应根据预拌混凝土初凝时间和出厂时间,确定混凝土浇捣时间,保证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捣找平工作。
(4)混凝土楼板振捣宜采用平板振动器,确保振捣质量。
(5)混凝土终凝前应对板面进行抹压。板面抹压工作结束后,应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5、板面上荷与模板拆除
(1)严格控制板面上荷时间。板面上人放线时间不得早于混凝土终凝后18h(4月-11月)和24h(12月-次年3月);板面吊运模板、钢筋等材料时间不得早于混凝土终凝后36h(4月-11月)和48h(12月-次年3月)。
(2)吊运材料应做到少吊轻放,材料堆放处应事先铺设木垫板,位置应避开楼板跨中部位,力求减少吊运荷载对楼板造成的冲击。
(3)严格控制楼板拆模时间。楼板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值后,方可拆除支承模板。
(4)后浇带处应采用独立的模板支撑体系,浇筑前和浇筑后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之前,后浇带两侧梁板下的支撑不得拆除。
6、主体验收前,应对现浇楼板进行检查,发现裂缝立即处理,并形成记录。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比较普遍,产生裂缝的原因较多,其中有设计的原因、规范的原因及环境的原因等,但对施工单位来讲也有诸多因素,我们在施工中,着重对原材料选择及施工过程进行如下控制:
1.原材料和试配
(1)对混凝土工程所用的水泥:进场时必须有生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复试(应有28天强度),保证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合格。
(2)石子:石子应按规定进行复试,其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风化岩含量、强度、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反应性骨料含量(如易引起碱骨料反应的骨料)等应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所用的石子的粒径、级配、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3)砂:用于混凝土的砂子必须用中、粗砂,不许用细砂。砂子应按规定进行复试,其颗粒级配、含泥量、风化岩含量、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反应性骨料含量(如易引起碱骨料反应的骨料)等应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所用的砂必须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4)砂石进场要有专人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要坚决退回。
(5)混凝土所用的水、外加剂及掺合料应符合有关规定。根据季节情况适当选用减水剂、微膨胀剂。
(6)外加剂要选用有资质的生产厂家,严格按批量进行复试,严禁由厂家送样复试。2.混凝土的搅拌
(1)混凝土搅拌前必须经开盘鉴定,根据砂石的含水率及时调整配合比(施工配合比)。(2)计量准确(包括外加剂、掺和料严禁用容器计量),严格控制水灰比、坍落度,对坍落度要随时抽查。
(3)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不能过长、过短。3.混凝土的运输、浇筑与振捣
(1)无论采用哪种运输方法,均应严格掌握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得超出规范的要求和试配的初凝时间。
(2)对商品混凝土应就近选择搅拌站,并向搅拌站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施工部位、强度等级、坍落度及允许偏差、有否早强及缓凝要求、初凝终凝时间、浇筑速度等)
(3)泵送混凝土采用高效减水剂,并做水泥与外加剂的匹配试验,适当掺加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保证混凝土施工连续作业,避免水泥用量多而产生的裂缝。
(4)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配合比,严禁浇筑混凝土时任意加水(包括商品混凝土)。(5)在钢筋容易锈蚀的环境中,更要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当设计与规范不符时应与设计协商解决。混凝土振捣足够密实,避免钢筋锈蚀膨胀而沿钢筋出现裂缝。
(6)厚度在100-150mm之间的楼板,必须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并在混凝土初凝前,按标高控制点找平,用大杠刮平,终凝前用木抹子搓平(不少于三遍)。
(7)施工缝处的混凝土除按规范要求处理外,还应加强振捣,使其紧密结合。
(8)坍落度较大的和较厚的混凝土,做好二次振捣和二次抹面。(二次振捣必须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前)
4.混凝土的养护及保护 混凝土有干缩湿胀的现象,而且最大的收缩是在初期干燥后,因此及时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并使之处于潮湿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1)常温(+5℃以上)情况下应严格按规定及时对混凝土浇水养护。高温、低湿、高风环境下,浇水后应适当覆盖,使混凝土不致受风吹、曝晒,以保持混凝土足够的湿润状态,以避免混凝土失水过多、过早而干裂;良好的养护也控制了混凝土结构温度和湿度不致变化过大,同时放松徐变约束作用,避免因过大的变形应力超过混凝土拉应力而出现裂缝。
(2)混凝土的养护应设专人负责并做好养护记录。浇水的次数以能保持混凝上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宜。在一般气候条件下,混凝土浇筑完最初三天中,白天应每隔2h浇水一次,夜间至少浇两次。在以后的养护中,每昼夜至少浇水四次。干燥和阴雨天气应适当增减浇水次数。
(3)浇水养护时间:普通混凝土应不少于7昼夜,对抗渗混凝土及掺缓凝剂的混凝土,应不少于14昼夜,对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应不少于21昼夜。
(4)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前(必须做1.2Mpa同条件试块),不得在其上踩踏、安装模板、堆放材料;安装、拆除大模板时一定要轻起轻放,不得撞击楼板混凝土;拆下的模板及周转材料要及时转运,不得集中且大量地堆积于楼板上。避免混凝土结构过早受振动或加较大、较集中的施工荷载而产生裂缝。楼板上堆放的材料不得超过模板设计的荷载,下部要垫通长木方,木方的位置要靠近楼板根部或与下部支撑对齐(沿通长方向)。5.对模板的要求
(1)设计模板体系时,要保证模板体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并且地基、基础牢固,模板龙骨、支撑间距要根据选用材料的实际规格经计算后确定。以避免因模板变形、移动、下沉或地基和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混凝土裂缝。
(2)专业工长按确定的龙骨、支撑间距绘制各房间的配模图确保上下层支撑对齐;对于快拆体系的顶板模板,必须按快拆体系的要求进行支搭,严禁先拆后顶;支撑下端要加垫木板。(3)安置布料杆的房间要根据布料杆的重量,其支撑、龙骨间距减 小。(4)梁板(含拱、壳)结构的模板拆除,必须有可靠的强度依据,(必须留置同条件试块)并经技术主任(或工程师)的批准。
(5)设有后浇带的工程,后浇带部位设置独立的模板支撑系统,待后浇带砼浇筑完成并达到强度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撑。6.其它
(1)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各部位钢筋位置正确,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并且架设专门施工马道,严禁踩踏钢筋,避免因钢筋位置不正确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设专人看筋,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2)对于楼板内预埋管线(PVC)应设小马櫈,固定在中性层附近,在管线较集中的部位,征得设计同意,在管线上方铺设钢板网。
(3)对沉降不均及配筋不充分等需要由设计完善的,要做设计变更,从结构设计上合理解决。
2009-12-14 砖砌体住宅建筑现浇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
1工程概况
住宅楼6+1层 砖砌体结构 楼板全现浇砼C20 2裂缝情况
贯通性裂缝 形态特征 墙角45°斜裂 直裂 3原因分析
排除法分析:荷载作用;地震;地基不均匀沉降;材料不合格;设计承载力不足。收缩;温差;温度应力;工期控制 4 裂缝的处理方案及效果
由于本工程出现的裂缝是由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形的辅助作用引起的,属于非结构性裂缝,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但可能引起渗漏或因其它原因使裂缝发展而产生不利影响,以及考虑到住户对住宅的心理影响,因此从满足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结构耐久性的需要出发,决定进行灌浆处理。对大于0.3mm的裂缝,进行压力灌浆处理; 对于小0.3mm的裂缝,采用环氧树脂胶泥进行密封处理。其工艺流程为:查缝→清理→埋嘴→封缝→灌浆→封闭。本工程于2007年5月裂缝的加固处理,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跟班指导,专业补缝队伍的精心操作,加上加固方法选择恰当,故从加固到现在的两年时间来看,加固处理效果良好,未出现有新的裂缝,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业主也较满意。5 预防裂缝的措施
通过对上述裂缝原因的分析可知,对于砖砌体住宅建筑现浇楼板裂缝的控制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采取相应预防措施。5.1 设计方面
(1)在结构构造设计,要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形的辅助作用的影响。无论结构计算如何,现浇楼板均应采取如下措施:①提高板的配筋,对于外墙转角所在房间的楼板,即使按通常荷载的不利组合,跨中虽未出现负弯矩,但仍采用上下两皮通长配筋方案,以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钢筋直径可以细一些,但长度必须超过楼板对角线的1/3;②适当增加板厚,厚度可取100~150mm;③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取C20以上,并在水泥中掺入12%~13%UEA或AEA等混凝土膨胀剂,以拌制补偿收缩混凝土。
(2)可采用现浇楼板与梁之间增设滑动层的做法。在墙的两端的部开间,其端跨可设计成简支板的形式。即在现浇楼板与梁之间设置施工缝隔离,使板与梁的连接有“放”的余地;考虑抗震要求,此处的构造应满足“微动,不可大动”的要求,以防止滑脱,从而达到减小CX值的目的。
(3)提高两端山墙及相邻纵墙的保温隔热标准。特别是对外墙转角处的里的墙面,最好采用加筋保温隔热材料的办法,使温差对现浇楼板带来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4)楼板内PVC电线套管只允许平行于楼板受力方向(或双向板的短边方向)埋设,应尽量布置在结构层的中性轴位置上,并在PVC套管上、下部加铺宽度不小于400mm的钢丝网片作为补强措施。(5)研究开发泵送条件下的低收缩的干硬性混凝土,专门用在现浇混凝土板工程上。混凝土塌落度要求对于竖向和水平结构是不同的。5.2 施工方面(1)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用于具体指导施工。(2)提高楼板底模及支架的刚度,使其能满足承受各种可能的施工荷载的需要,以防止现浇模板变形;混凝土捣后必须浇水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并防止在烈日下曝晒和大风袭击。除非采用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否则只有当混凝土强度大于1.2Mpa时,才允许上人操作。必须重视混凝土保湿养护工序落实。特别是掺加掺合料粉煤灰,其养护条件要求又不一样。
(3)加强施工的组织与管理,浇捣楼板混凝土时,必须铺设操作平台,防止施工操作人员直接踩踏上皮负弯矩钢筋。同时加强浇捣楼板混凝土整个过程中的钢筋看护,随时将位置不正确的钢筋复位,确保其位置正确。加设铁马确保可靠。
(4)混凝土配合比方面,应尽量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和塌落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减小混凝土的水灰比。对现场拌制的混凝土要实行盘盘过磅,并严格控制用水泥量,更不得在施工过程中随意加水。粗、细骨料尽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碎石卵石和粗砂,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砂率,砂、石的含泥量分别控制在2%、1%以内。对商品混凝土,在出厂运输过程中和缷料时不可生产离析,混凝土不得失去任何一种原料,更不能混入其他外来成分和附加水分,特别是不准随便加水。泵送混凝土前做好坍落度试验,坍落度超标的混凝土严禁使用。竖向结构和水平结构混凝土塌落度要求是不一样的!(5)施工速度应建立在严密的科学的组织基础上,应坚决摒弃违反科学的蛮干的做法。盲目抢工期而又不采取可靠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是不可取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当前现浇楼板结构裂缝的多发性、普遍、常见性这一质量顽症得到有效遏制。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
混凝上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渗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砼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混凝土施-1中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
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上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和养护不当
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而养护不当也是造成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由于受风吹日晒,混凝土板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特别是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差大,养护不当最易产生温差裂缝。
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
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等。这些因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把板面负筋踩弯等,将会造成支座的负弯矩,导致板面出现裂缝。此外,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穹矩造成横向裂缝。
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
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企口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搓;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二、裂缝的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几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为实现文明施工,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能源,都采用商品混凝土。因此加强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塌落度的检查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2、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3、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应及时用材料覆盖、保温,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曝晒。
4、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传、上荷载和过早拆模。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承
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5、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企口缝,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等现象。同时更要杜绝在未浇注混凝土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三、裂缝的处理方法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2、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2或1:l水泥砂浆袜缝,压平养护。
3、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袜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4、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处理施工方案】推荐阅读:
现浇混凝土楼板面裂缝的分析和控制措施06-15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施工合同书10-06
最新新中科楼板裂缝处理施工方案09-30
现浇商品混凝土楼板05-11
楼板混凝土裂缝06-09
混凝土楼板裂缝研究10-31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07-23
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05-17
现浇砼楼板施工08-12
楼板裂缝环氧树脂注浆及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