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空心楼板

2024-11-07

现浇空心楼板(共12篇)

现浇空心楼板 篇1

1 技术设计原理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结构技术设计原理是:在现浇板中放置芯管, 沿布管方向的板的正截面就变成了“工”字形截面。垂直于布管方向的板的正截面变成了平面外有联系的“工工”字形截面, 这种“工”字型截面和“工工”字形截面的承载能力与等量的实心板相同。由于“工”字形截面减轻了自重, 故板的配筋比等厚的实心板要少, 同时也减轻了柱和基础的荷载, 现浇空心板方案比实心方案的综合造价要节省5%~20%左右。该芯管简称为GZ组合高分子新型材料, 密度相对流体混凝土很小, 浇筑过程中极容易上浮, 该工艺施工的核心技术为芯模抗浮加固。芯管 (简称GZ) 具有强度高、壁薄、质轻、不燃、成孔规范、安装施工简便、对钢筋无锈蚀等特点, 是国家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施工技术。芯管密度相对流体混凝土很小, 浇筑过程中极容易上浮, 无梁空心楼盖施工工艺为新工艺, 施工过程中不可遇见性问题较难掌握, 尤其是芯管加固技术难度大。

2 施工技术措施

抑制芯管上浮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该工艺施工的核心技术为芯管抗浮加周。存在几个不利因素:楼盖厚度较大, 分别为250mm、300mm。芯管底部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 芯管直径较大, 分别为150mm, 200mm, 密度小, 极易上浮, 采用商品混凝士, 水灰比较大, 对芯管上浮力作用明显。在这些综合因素影响下, 芯管必然受到很大的浮力, 存在着上浮的危险。流态混凝土与芯管的密度差异以及在振捣器作用下, 混凝土中骨料下沉与芯管上移是导致芯管上浮的主要因素。在混凝土未凝固前, 芯管上浮客观存在的,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芯管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否则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和结构的安全。主要采用模板支撑体系加固芯管, 合理安排混凝土浇注顺序, 并严格控制混凝士的振捣方式等综合措施来平衡流态混凝土中芯管的上浮力, 控制芯管上浮并确保顺利泵送和浇注。

2.1 芯管上浮的原理分析

2.1.1 芯管上浮力分析

混凝土的成型是由具有可塑性到失去可塑性, 从流态逐步变化为固态混凝土并具有强度和硬度的过程。在流体混凝土中, 芯管要排出混凝土体积, 芯管必然会受到很大的上浮力, 另外, 处于流动状态的混凝土, 振捣时骨料下沉, 容易沉积在芯管底部, 造成芯管受挤压上浮而无法回落。随着混凝土失去塑性, 强度增长, 混凝土固化, 芯管最终被嵌固混凝土内部, 形成稳定的空心楼盖结构。

2.1.2 芯管上浮原因分析

根据施工现场勘验发现:初次浇注时由于经验不足, 芯管仅与板底钢筋进行绑扎, 结果芯管上浮严重超标, 说明芯管受到的上浮力很大, 能把板底钢筋拉上来, 单靠板内钢筋加固芯管不能满足要求。混凝土按照常规方式浇注, 靠近梁边部位芯管上浮幅度较小, 板中上浮幅度较大, 说明粱内混凝土及钢筋对芯管上浮起到阻碍或约束作用, 每次混凝土摊铺厚度为整个板厚时, 板底部混凝土不易振实, 芯管容易上浮, 说明板浇注应分层成型。还发现一旦某振点出现过振情况, 则芯管也会上浮, 说明操作工人振捣控制也很重要。由此可以看出, 芯管固定不牢固是造成芯管上浮的最主要因素, 混凝土浇注顺序不当, 每次摊铺厚度过大, 操作工人振捣方式不对也是造成芯管上浮的主要因素。

2.2 芯管抗浮加固措施

2.2.1 模板支撑系统

先固定板底钢筋, 板底筋作为芯管连接的中间环节, 铺设完板底钢筋后, 在板底模板上钻眼.间距不大于1米, 梅花形布置, 对应模板钻眼位置, 在支撑架体上焊接短钢筋, 穿8#铁丝将板底钢筋与架体短钢筋拉接。为防止钢筋网片反弹回松, 在拧紧8#铁丝的同时先施加一个应力, 并用暗劲拧紧。安放芯管时, 芯管与底部钢筋之间用12#铁丝间距200ram绑扎拉接, 并用中8钢筋间距400垫撑。最后在距离芯管两端1/4长度处加绑抗浮合金绳, 一端绑扎芯管, 一端穿过模板, 锚拉于架体系短钢筋上.使芯管与下部的支撑体系连接成整体。此外在绑扎板面筋时, 将板面筋与梁箍筋用双股扎丝绑扎, 增加另一道抗浮保险系数。

2.2.2 混凝土浇筑顺序控制

先浇注梁, 再浇注板, 由板四周逐步向板跨中延伸。板中混凝土浇注顺序应沿芯管纵轴线单向进行, 不宜沿垂直芯管纵轴作多点围合式浇注。本工程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 泵管下料时, 冲击力较大, 为防止混凝土侧压力将芯管挤倒, 利用混凝土的自流性, 采用混凝土斜向挤混凝土的方式推行前进, 避免泵管内的混凝土直接冲击芯管, 造成芯管移位。

2.2.3 混凝土振捣控制

粱内混凝土用50mm振动棒振捣。板内混凝土分2次浇注:第1次浇至板肋2/3处, 用30mm振动棒仔细振实, 振点间距25cm。第2次浇至设计高程, 用振动棒振实后, 用平板振动器沿芯管纵横向振平。每个振点时间控制在3 s左右, 不可久置于同一地方振动, 否则混凝土会挤入芯管底部, 导致局部芯管上浮, 更不得将振动器直接接触芯管进行振捣, 以免振破芯管。

2.3 材料易损坏其有效防止、补救办法

薄壁管在装卸, 搬运、叠堆时应小心轻放, 严禁抛掷。吊运安装时, 用专用吊篮吊运.严禁用缆绳直接绑扎薄壁管进行吊运。吊至安全楼层后应及时排放, 不宜再叠层堆放。

薄壁管如在安装现场损坏, 临时应急补救方法是:如小面积破损用湿水泥袋粘贴其上。如大面积破损应先用湿麻袋填充, 再用编制袋包好, 如管端损坏用编制袋包好后用12号铁丝扭紧。

安装固定薄壁管施工过程, 应在管顶随铺垫木作保护, 不允许直接踩踏薄壁管。

浇筑混凝土时, 在薄壁管上架空安装、铺设浇灌道, 禁止将施工机具直接压放在薄壁管上, 施工人员不得直接踩踏板筋或GBF管。

2.4 施工组织管理

工程开工伊始, 便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组长, 科技质量处、项目经理为成员的科技领导小组, 对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攻关, 研究施工工艺, 制定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中强化落实。对芯管加固情况, 施工浇注顺序指挥, 混凝土的振捣, 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让每个成员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环节责任到人, 保证施工有条不紊。

3 效果及结论

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 对芯管加固体系、芯管上浮情况实时监控, 并专门设计定做一根带有刻度的40cm长8#铁丝, 随时对已成型楼板混凝土进行跟踪检测, 结果上浮率都控制在3% (板厚) 以内, 平均上浮高度为6mm-9mm, 楼板混凝土厚度及平整度均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观感较好, 得到设计、建设、监理等社会各界的认同。

现浇空心楼板 篇2

板的两端支承在墙或柱上,板厚一般为50-80mm,跨度在2.4m一类为宜,板宽约为500-900mm

宜用于跨度小的走廊板、楼梯平台板、阳台板、管沟盖板等处

2. 槽型板

具有自重轻、省材料、造价低,便于开孔等优点

3. 空心板

(1) 也是一种梁板结合的预制构件,其结构计算理论与槽型板相

似,两者材料消耗也相近,但空心板上下板面平整,且隔声效果优于槽型板。

(2) 非预应力空心板的长度为2.1-4.2m,板厚有120mm、150mm、

180mm等多种。预应力空心板可制成4.5-6m的长向板,板厚一般为180mm或200mm,板宽有600、900、1200mm等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1预制薄板叠合楼板

板地面平整,板跨一般为4-6m,最大可达到9m,板宽为1.1-1.8m,板厚通常不小于50mm适用于顶棚

1. 密肋填充块楼板

板底平整,有较好的隔声、保温、隔热效果,在施工中空心砖还可起到模板作用,也有利于管道敷设。

现浇空心楼板 篇3

节约型建材成功问世省钱省时省空间成建筑业新宠

机制水泥薄壁填充管是采用普通水泥、沙石、玻璃纤维网格布经科学配比制成的一种空心管状体。其重量是同等体积混凝土的几十分之一,可直接埋置于现浇混凝土楼板中,从而形成非抽芯式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

与现在建楼多数采用的现浇实心楼板相比,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特点是:节约混凝土和钢材的用量,既降低了成本,又有效减轻了楼房的结构自重,缩小了楼房的基础;同时,上下层的隔音、保温、隔热、防震等效果大大提高,浇筑后的混凝土楼板下无明梁,用户可免去顶部的装修费用,并可随意间隔房间;同等高度的楼房也可增加层数,可节省楼房综合造价的5%一20%。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住宅、商场、办公楼、图书馆、教学楼、停车场等各类建筑中。

与一般楼盖体系比较,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节省楼房综合造价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节省钢材5%以上,节省混凝土15%以上,模板损耗降低50%左右,另外,其他综合投资还可以降低15%左右。模板下面没有明梁,10层楼可节省4.5米以上的高度,同样高度可多建1-2层,每层楼施工速度可提前1-2天。节约砌体总量20%-37%。空心楼板采用薄壁管产品可节省工程总造价5%-15%。

优秀公司打造优质产品圣地嵘水泥薄壁填充管大放异彩

圣地嵘(北京)国际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推广新产品、新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型建材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着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技术日臻成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公司先后被中国建材市场协会评为“质量服务信誉AAA级企业”、“绿色建材产品生产企业”、“质量服务信得过产品生产企业”。被国家建筑材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科技开发中心评为“永久性管状芯模”定点生产企业。被中国品牌评价中心评为“中国质量信誉金牌跟踪单位”。

圣地嵘公司主要经营国家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环保局重点推广的高科技建材产品。机制水泥薄壁填充管就是公司重点生产推广的产品之一。公司生产出的每根产品均具有用料准确、薄厚均匀、密实度好、强度高等优点,产品的指标全部超过国家标准,质优、高效,已被成功应用于北京纪委办公楼、央视6+1剧场、首都机场T3航站楼、合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全国多个重点工程中,受到了质检部门,、建筑专家和用户的广泛好评,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赞誉和认可。

展会上大受关注好产品应市场所需

2008年12月26日、27日,在天津市政府举办的创业项目展示推介会上,圣地嵘(北京)国际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展位里,放置一台水泥薄壁填充管新型设备。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公司的合作单位来自美国Foamlinx公司的工程师伊兰,应邀来到展会现场。美国Foamlinx公司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研发能力,几年前就开始关注中国市场,并一直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在众多实力强、有潜力、讲诚信的企业中,美国Fomnlimx公司选择了圣地嵘(北京)国际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长年派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圣地嵘公司进行技术交流,其中机制水泥薄壁填充管设备的研发,美国Foamlinx公司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使此设备不断更新,最终成为能生产出成本低、质量佳,深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展会上的很多选项投资者,都对薄壁填充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索要设备资料和合作方案。26日当天就有2家公司与圣地嵘公司签定了合作协议,3家签定了合作意向书。当我们问到为什么这么快就能签定合同时,客户答道:“我们看好这个产品也有一段时间了,但不知道如何进入这个行业,圣地嵘公司推出了这个合作方案非常好,让我们能轻松上项目,并且没有风险,合作到期后,我们投资的每一分钱还可以收回来,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机遇。”

合作建厂共同赢利小本投资也可轻松赚取大笔财富

为将现浇空心楼板机制水泥薄壁填充管更广泛地推向全国市场,也为了让更多有志于投身建材行业的伙伴能够切实感受到薄壁填充管带来的实惠,圣地嵘公司推出合作建厂方案。

公司为合作方免费提供生产水泥薄壁管的全套技术及专利制管设备,免费培训技术人员,以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合作期为三年(第一年内如合作方所在地无此产品出现,双方可解除合作关系);待合作方生产、售出产品后,公司收取每笔销售额的10%,其余销售所得全部归合作方所有,公司确保合作方的最低利润不低于50%,如低于50%时公司将免收销售分成。合作方需拥有面积不少于150m2厂库房、3500m2的露天场地和2名专职的营销人员(当地建材制品厂家优先),另需提供设备款的40%作为设备押金(保证金),待合作期满后全部返还,公证处公证。公司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支持,确保合作方顺利经营,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

公司因地制宜,根据投资者当地市场情况,如果当地楼盘多、市场好,还没有填充管生产厂家,公司将传授水泥薄壁填充管的手工制作技术,降低投资门槛,让投资者先入门,生产订单增多后再考虑引进设备。学习手工制作技术,学费是设备款的10%,以后引进设备时,学费归算到设备押金款内,即少收10%的设备押金款,合作期满后退回。总之圣地嵘公司的初衷不是要合作方的钱,而是要与合作方共同在市场中争得更大的利润!

众所周知,一个工程少则几千万,多则十几亿,全国各地楼盘数不胜数,使用机制水泥薄壁填充管后能降低楼盘的综合造价,行业前景可谓无可限量。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技术施工 篇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结构技术设计原理是:在现浇板中放置芯管, 沿布管方向的板的正截面就变成了“工”字形截面。垂直于布管方向的板的正截面变成了平面外有联系的“工工”字形截面, 这种“工”字型截面和“工工”字形截面的承载能力与等量的实心板相同。由于“工”字形截面减轻了自重, 故板的配筋比等厚的实心板要少, 同时也减轻了柱和基础的荷载, 现浇空心板方案比实心方案的综合造价要节省5%~20%左右。该芯管简称为GZ组合高分子新型材料, 密度相对流体混凝土很小, 浇筑过程中极容易上浮, 该工艺施工的核心技术为芯模抗浮加固。芯管 (简称GZ) 具有强度高、壁薄.质轻、不燃、成孔规范、安装施工简便、对钢筋无锈蚀等特点, 是国家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施工技术。芯管密度相对流体混凝土很小, 浇筑过程中极容易上浮, 无梁空心楼盖施工工艺为新工艺, 施工过程中不可遇见性问题较难掌握, 尤其是芯管加固技术难度大。

2 施工技术措施

抑制芯管上浮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该工艺施工的核心技术为芯管抗浮加周。存在几个不利因素:楼盖厚度较大, 分别为250mm、300mm, 芯管底部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 芯管直径较大, 分别为150mm, 200mm, 密度小, 极易上浮, 采用商品混凝士, 水灰比较大, 对芯管上浮力作用明显。在这些综合因素影响下, 芯管必然受到很大的浮力, 存在着上浮的危险。流态混凝土与芯管的密度差异以及在振捣器作用下, 混凝土中骨料下沉与芯管上移是导致芯管上浮的主要因素。在混凝土未凝固前, 芯管上浮客观存在的,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芯管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否则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和结构的安全。主要采用模板支撑体系加固芯管, 合理安排混凝土浇注顺序, 并严格控制混凝士的振捣方式等综合措施来平衡流态混凝土中芯管的上浮力, 控制芯管上浮并确保顺利泵送和浇注。

2.1 芯管上浮的原理分析

2.1.1 芯管上浮力分析

混凝土的成型是由具有可塑性到失去可塑性, 从流态逐步变化为固态混凝土并具有强度和硬度的过程。在流体混凝土中, 芯管要排出混凝土体积, 芯管必然会受到很大的上浮力, 另外, 处于流动状态的混凝土, 振捣时骨料下沉, 容易沉积在芯管底部, 造成芯管受挤压上浮而无法回落。随着混凝土失去塑性, 强度增长, 混凝土固化, 芯管最终被嵌固混凝土内部, 形成稳定的空心楼盖结构。

2.1.2 芯管上浮原因分析

根据施工现场勘验发现:初次浇注时由于经验不足, 芯管仅与板底钢筋进行绑扎, 结果芯管上浮严重超标, 说明芯管受到的上浮力很大, 能把板底钢筋拉上来。单靠板内钢筋加固芯管不能满足要求。混凝土按照常规方式浇注, 靠近梁边部位芯管上浮幅度较小, 板中上浮幅度较大, 说明粱内混凝土及钢筋对芯管上浮起到阻碍或约束作用, 每次混凝土摊铺厚度为整个板厚时, 板底部混凝土不易振实, 芯管容易上浮, 说明板浇注应分层成型。还发现一旦某振点出现过振情况, 则芯管也会上浮, 说明操作工人振捣控制也很重要。由此可以看出, 芯管固定不牢固是造成芯管上浮的最主要因素, 混凝土浇注顺序不当, 每次摊铺厚度过大, 操作工人振捣方式不对也是造成芯管上浮的主要因素。

2.2 芯管抗浮加固措施

2.2.1 模板支撑系统

先固定板底钢筋, 板底筋作为芯管连接的中间环节, 铺设完板底钢筋后, 在板底模板上钻眼。间距不大于1米, 梅花形布置, 对应模板钻眼位置, 在支撑架体上焊接短钢筋, 穿8#铁丝将板底钢筋与架体短钢筋拉接。为防止钢筋网片反弹回松, 在拧紧8#铁丝的同时先施加一个应力, 并用暗劲拧紧。安放芯管时, 芯管与底部钢筋之间用12#铁丝间距200ram绑扎拉接, 并用中8钢筋间距400垫撑。最后在距离芯管两端1/4长度处加绑抗浮合金绳, 一端绑扎芯管, 一端穿过模板, 锚拉于架体系短钢筋上, 使芯管与下部的支撑体系连接成整体。此外在绑扎板面筋时, 将板面筋与梁箍筋用双股扎丝绑扎, 增加另一道抗浮保险系数。

2.2.2 混凝土浇筑顺序控制

先浇注梁, 再浇注板, 由板四周逐步向板跨中延伸。板中混凝土浇注顺序应沿芯管纵轴线单向进行, 不宜沿垂直芯管纵轴作多点围合式浇注。本工程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 泵管下料时, 冲击力较大, 为防止混凝土侧压力将芯管挤倒, 利用混凝土的自流性, 采用混凝土斜向挤混凝土的方式推行前进, 避免泵管内的混凝土直接冲击芯管, 造成芯管移位。

2.2.3 混凝土振捣控制

粱内混凝土用50mm振动棒振捣。板内混凝土分两次浇注:第1次浇至板肋2/3处, 用30mm振动棒仔细振实, 振点间距25cm。第2次浇至设计高程, 用振动棒振实后, 用平板振动器沿芯管纵横向振平。每个振点时间控制在3 s左右, 不可久置于同一地方振动, 否则混凝土会挤入芯管底部, 导致局部芯管上浮, 更不得将振动器直接接触芯管进行振捣, 以免振破芯管。

2.3 材料易损坏其有效防止、补救办法

薄壁管在装卸, 搬运、叠堆时应小心轻放, 严禁抛掷。吊运安装时, 用专用吊篮吊运, 严禁用缆绳直接绑扎薄壁管进行吊运。吊至安全楼层后应及时排放, 不宜再叠层堆放。

薄壁管如在安装现场损坏, 临时应急补救方法是:如小面积破损用湿水泥袋粘贴其上。如大面积破损应先用湿麻袋填充, 再用编制袋包好, 如管端损坏用编制袋包好后用1 2号铁丝扭紧。

安装固定薄壁管施工过程, 应在管顶随铺垫木作保护, 不允许直接踩踏薄壁管。

浇筑混凝土时, 在薄壁管上架空安装、铺设浇灌道, 禁止将施工机具直接压放在薄壁管上, 施工人员不得直接踩踏板筋或GBF管。

2.4 施工组织管理

工程开工伊始, 便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组长, 科技质量处、项目经理为成员的科技领导小组, 对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攻关, 研究施工工艺, 制定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中强化落实。对芯管加固情况, 施工浇注顺序指挥, 混凝土的振捣, 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让每个成员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环节责任到人, 保证施工有条不紊。

3 效果及结论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及处理 篇5

引言

现浇楼板产生裂缝的因素很多,也比较复杂,一旦出现裂缝,处理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现浇板裂缝问题受到设计、施工、监理、建设等单位的普遍关注,从图纸上注意到设计部门正运用设计手段通过加强构造配筋、设缝等措施进行预防。

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

1.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混凝土过于粘稠,振捣时气泡很难排出,也是造成硬化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的原因。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例如胶结料偏多、砂率偏大、用水量太小、外加剂中有不合理的增稠组份等,都会导致新拌混凝土过于粘稠,使混凝土在搅拌时就会裹入大量气泡,即使振捣合理气泡在粘稠的混凝土中排出也十分困难,因此导致硬化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由于混凝土和易性较差,产生离析泌水。

为了防止混凝土分层,混凝土入模后不敢充分振捣,大量的气泡排不出来,也会导致硬化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有一些水泥厂为了增大水泥细度,又考虑节约电能,往往在磨粉时加入一些助磨剂。

1.2在实际施工时,往往浇注厚度都偏高,超过了GB/T10-95《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规定“混凝土浇注分层厚度,宜为300-500mm”的标准,由于气泡行程过长,即使振的时间达到规程要求,气泡也不能完全排出面。模板材质不同也会使混凝土结构面层出现不同的状态。在生产实践中大家都知道,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题下,使用尿醛树指压制的竹或木模板成型的混凝土面层质量比用铁模板成型的混凝土面层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1.3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结构面层的影响。由于气泡内部含有气体,因此气泡体积变化与环境温度特别敏感,环境温度高时气泡体积变大,气泡承载力变小,容易破灭。环境温度低时气泡体积变小,承载力较大,不容易形成联通气泡。

即使混凝土结构面层有气泡,气泡也很小,对混凝土结构外观影响不大,由此使人们联想到冬夏季混凝土结构面层好于春秋季。春秋季节昼夜温差较大,因此敷着在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气泡体积变化也很大,当混凝土面层水泥浆体的强度小于气泡强度时,气泡体积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气泡周围的水泥浆体也随之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泥浆体的强度不断增加,当气泡周围水泥浆体达到一定强度时,再不随气泡体积变化而变化,如果此时正赶上气泡直径最大时,势必给混凝土面层留下孔洞。

2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分析

2.1温度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主要是由混凝土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引起的。当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时,混凝土相应的会产生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由于现浇板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体表比)较小,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较大,使板内出现拉应力。石河子地区具有荒漠大陆性气候特点属于典型的炎热和干燥气候,夏季白天升温快,气候炎热,夜间降温快,日差较大。

据石河子气象局统计资料表明,5-9月份月均日差16.5-17.8℃,普通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为1×10-5,即温度每升高1℃每米膨胀0.01mm,按温差为17℃计算,造成的收缩量为1.7×10-4,C20混凝土的弹性模量25.5Gpa,如果按完全约束条件考虑产生的弹性拉应力可达到4.34Mpa.混凝土是一种抗拉能力很低的脆性材料,当板内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并且楼板变形大于配筋后混凝土的极限拉伸的时候,楼板内就会产生裂缝。

2.2水泥的品种与强度等级、水泥用量、水灰比。水泥的水化热是水泥固有的性质,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升高,内外产生温差,温差引起的应力可使混凝土产生裂缝。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矿物成分的含量不相同,矿物成分中铝酸三钙水化产生的热量最大,速度也快,另外水泥细度越细,水化反应比较容易进行,水化放热量越大,放热速度也越快。

因此根据水泥的不同矿物成分含量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和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适宜的水泥强度等级是预防裂缝的前提。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越大,总发热量越大。混凝土的温度会随水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造成混凝土的收缩大,水化热高,产生非受荷裂缝。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水灰比增大,水泥用量增多,混凝土的收缩量增大。

混凝土硬化过程是化学结合水与水泥化合的结果,水灰比大,用水量多,混凝土的收缩增大。这是由混凝土收缩引起的非荷裂缝。夏季露天堆放的砂石料受高温和太阳辐射的影响表层温度达60℃以上,用这种砂石料配制混凝土会增大用水量,环境温度过高使水泥出现假凝和粘罐现象。由于水灰比的增大和搅拌质量的降低,将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干缩增加。

2.3浇筑方案。整体现浇楼板浇筑之前,应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入手编制一个科学的浇筑方案,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大多数工地的垂直运输机械使用的是龙门架,设备比较陈旧,工作效率不高,在天气炎热、操作人员比较困乏的情况下会出现部分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浇筑完毕的时间超过了规范规定的时间,未做技术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没有达到足够的强度,就迫不及待的上人操作和堆放材料,使其产生过大的变形,导致裂缝产生。这是结构受荷后产生的裂缝,施工中主要是楼板上施工荷载超载如:普通粘土砖堆放集中,塔吊吊运材料下落时吊笼对楼板的冲击等。现浇板在未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时拆除模板或支架,此时楼板的承载能力低于设计允许荷载,使楼板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受荷产生裂缝,这是结构受荷引起的裂缝。施工现场也会出现在未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时,拆除个别的木支撑或钢管支撑、扣件等,造成支架的承载体系发生变化而产生裂缝。

2.4养护方法。混凝土失水会影响水泥水化作用的正常进行,而且因水化作用未能完成,造成混凝土结构疏松,渗水性增大,形成干缩裂缝。特别是早期养护质量与裂缝的关系密切,早期表面干燥或早期内外温差较大更容易产生裂缝。

3现浇楼板裂缝的预防措施

3.1在图纸会审时,根据施工经验对某些部位提出增强构造配筋,采用细筋密配,对现浇板在单元隔墙上留置温度变形缝,改善现浇板支座处的约束条件等建议,加强对温度裂缝的控制。

3.2设计楼板底模及支架时,应充分考虑能否满足承受各种可能的施工荷载的需要,混凝土浇捣后必须留有足够的养护时间,在没有达到拆模强度时,不得减少模板的支架。只允许立码两层砖。施工速度应建立在严密的科学组织基础上,应坚决杜绝蛮干的做法,这样才能使楼板结构裂缝这一质量通病得到有效遏制。

3.3根据现场的实际认真编制浇筑方案,科学确定浇筑顺序和方向,按规范要求留置施工缝,对施工缝的处理要符合要求。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和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适宜的水泥强度等级。减少水泥用量,在做配合比设计时按等和易性、等强度原则掺入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

现浇空心楼板 篇6

【关键词】超长大面积建筑;现浇混凝土;UEA;无缝;裂缝控制

该广场案例工程有地下两层建筑,其单层建筑的面积达到了12645m2。而工程的地上建筑共计有5层,首层面积则是达到了7570m2,而2-5层楼面积共计有29464m2,仅仅从建筑的建设面积就能够明显的看出,该工程属于超长大面积建筑结构体系。但是由于该广场工程本身属于风景区范围内,其建筑的高度被限制在了24m以下,而工程本身为了能够使得内部的净空高度大幅度提升,便使用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盖技术。下文主要针对超长大面积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裂缝控制技术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1.空心楼板技术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技术本身,是在建筑结构体系不断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的建筑技术。该技术主要是使用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体系中,并且使用GBF高强复合薄壁管成孔工艺来作为核心使用技术。并且需要在楼板之内按照工程设计的间距大小,进行不同方式的GBF高强复合薄壁管设置工作,在楼板的柱体之间,必须要设置上暗梁,最后再进行浇筑混凝土的设置工作。如此以来,便得以形成通过大量的小工字梁受力的空心板以及密肋形式的隐性受力空心楼板,通过这方面的受力结构,真正使得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结构形式得以实现。

通过对于现浇空心楼板的使用,所呈现出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极大的减少建筑物结构所呈现出的总体自重,如此以来,也就无需设置大量的竖向结构,进而起到工程造价降低的效果;其次,空心楼板结构由于可以通过无柱帽、无梁的结构形式予以实现,那么该结构技术也就能够广泛的使用大跨度、大空间、大荷载之下的高层或者是多层建筑结构体系中;再次,由于空心楼板本身所具有的稳定性极高,那么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无需过多考虑受力问题,来进行开洞处理;最后,空心楼板本身无需柱帽,那么层高也就能得以提升。现阶段,该楼板技术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到了各个大厦工程之中,并且所呈现出的结构性能也令人满意。

2.技术难点

本文案例工程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所设计的楼板厚度达到了35cm,而GBF的高强复合薄壁管所呈现出的直径则为25cm。由于楼板之内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间距,来进行高强复合薄壁管设置,同时柱体间还需要有暗梁存在,那么每一层楼板的现浇混凝土厚度,就应当要直接从10cm-35cm进行连续性的变化,同时GBF薄壁管本身和楼板之间所呈现出的最薄混凝土浇筑厚度,仅仅只有5cm。

如果说仅仅只是从技术理论上进行观察来看,能够明显看出的是,5cm的混凝土浇筑厚度,实际上完全能够为混凝土本身的均质性提供保障。但是这其中,还必须要对于两层底筋、两层面筋、预埋管所占空间等进行考虑,在这部分结构存在的情况下,现浇楼板实际呈现出的最薄厚度也就不足5cm。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的为混凝土在实际浇筑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空间得以充满,并且防止最薄浇筑环节出现集料堆积的可能性,就成为了该工程施工期间所存在的一个重大难点。

如果说单纯的从技术角度上来加以考虑,那么由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本身所呈现出的厚度并不均匀,混凝土也就会在持续硬化期间,呈现出部分环节收缩量有所差异的状况发生。而要在如此大的长度、面积之下来防止出现收缩开裂的现象,其中每间隔多少距离进行一条后浇带设置,如何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难点所在。

3.技术方案的确定

该工程在展开建设工作之前,原先所设计的施工方案,本是通过降低混凝土坍落度、水灰比的方式,来进行后浇带设置,同时对于施工管理措施加以强化等措施,来尽可能的避免出现混凝土开裂现象,为现浇混凝土呈现出的均质性提供保障。但是在充分的对于上述问题加以考虑后,工程建设通过实践和实验研究之后,最终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施工措施:

(1)通过抗裂钢筋的设计与配置,将混凝土中可能产生的收缩应力分散,避免混凝土硬化产生较多的不规则裂缝。

(2)采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无缝设计与施工新技术,通过混凝土内部膨胀能的有效均匀传递,补偿混凝土收缩,防止或大幅度减少超长大面积楼板的开裂现象。在本工程中,除预先留置的沉降后浇带外,每隔40~60m设置一条2m宽的膨胀加强带。浇筑混凝土时,先浇筑膨胀加强带外的C30混凝土(内掺12.7%UEA),浇筑至膨胀加强带时,换用C40膨胀混凝土(内掺14.7%UEA)。到另一侧时,再换为内掺12.7%UEA的C30混凝土。如此连续施工,不留置任何非沉降性的冷施工缝,从而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浇筑质量。

(3)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采用粒径5~20mm小卵石级配,并要求现场入模混凝土坍落度为160~180mm,以充分保证不同部位现浇混凝土的匀质性。

4.主要施工措施

(1)浇筑混凝土前,用水将GBF高强复合薄壁管充分湿润,以保证GBF高强复合薄壁管与现浇混凝土结合紧密、完好。

(2)浇筑混凝土时,保证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为160~180mm,并用直径3cm振搗棒对GBF高强复合薄壁管侧下部的混凝土进行振捣,防止楼板底部与GBF高强复合薄壁管下端相接触的部位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同时应避免因混凝土过振而导致该部位砂浆富集的现象。

(3)加强混凝土的二次抹面和养护工作,在浇筑完的一小段混凝土硬化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其表面;大块面积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并硬化后,采用蓄水养护,养护时间为14d。

5.结果与讨论

本工程的7层楼板混凝土于2009年6月30日全部浇筑完毕。经各方检查,楼板的表观质量完好:表面龟裂现象甚微,楼板底部光滑平整,至今未发生一条裂缝。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国内有关专家根据掺膨胀剂的混凝土在干空中产生收缩的现象,认为膨胀剂宜用于与水接触的地下结构,但本工程的实践证明,在建筑物不存在不均匀沉降的前提下,在超长大面积的混凝土楼板施工时完全可应用UEA混凝土无缝设计与施工技术。

(1)在非冬施季节,硬化后的混凝土楼板进行了充分的饱水养护;在冬施季节,保温保湿养护的楼板在与其紧密接触的养护材料的封闭下失水很少。这为充分发挥UEA膨胀剂的性能提供了便利条件。

(2)处于建筑物内的楼板,其温、湿度变化远小于室外,因而其温差和干燥收缩也远低于露天环境。

(3)建筑物在交付使用前,均采用墙体材料进行立面围隔,并对楼板充分湿润后进行砂浆找平、装修等交工工序处理,被上述材料覆盖后的楼板基本处于保温、绝湿状态。实验表明,绝湿状态下的UEA补偿收缩混凝土仍有微量膨胀(0.1/万~0.35/万)。

6.结语

综上所述,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可显著减轻建筑物自重,节省层高或提高净空高度,使用性能优良,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应。钢筋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板中的现浇混凝土部分的收缩应力分散,可避免因收缩应力不均而产生较多无法预计的裂缝。采用适当石子级配的泵送混凝土,辅之以必要的施工工序,可有效保证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中的混凝土匀质性,并通过GBF高强复合薄壁管与混凝土的协同受力,改善混凝土的受力性能。 [科]

【参考文献】

[1]唐宏伟.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无缝设计地下室超长构件抗裂控制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2010(11).

[2]李东,连之伟.现浇混凝土楼板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裂缝控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05).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设计分析 篇7

1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力学理论发展

在钢筋混凝土材料使用的初级阶段, 因材料特征和实际规律没有被人们掌握, 很多国家运用弹性理论中的允许应力为主要设计模式。允许应立法将材料作为弹性体, 使用材料力学及相应弹性力学方式进行构建或结构的计算。在使用载荷效用中产生的应力, 需要任一点的计算应力不能超过材料允许应力。实践表明, 该设计模式与实际状况存在很大不同, 不能有效反应钢筋混凝土性能的实际规律。

2空心楼板设计技术特征及主要问题

2. 1 BDF管竖向位置控制

此种楼盖体系等效为工字形截面, 为保持上下翼缘厚度, 薄壁管空心楼板 ( BDF) 管在楼板中拥有恰当位置, 该工程使用管底构建垫筋的模式进行处理这。垫筋和BDF管垂直绑扎于底板钢筋中, 各个BDF管均放入两个垫筋, 垫筋程度以通长为设置值。

2. 2 BDF管平面位置控制

为使楼板等效工字形截面腹板位置更加精准, 持续性更强, 该工程使用定位钢筋网片来控制BDF管的间距。定位钢筋网片底端与楼板底绑扎, 并固定其位置, 定位钢筋网片上部通长筋兼作抗浮钢筋, 用来解决BDF管上浮问题, 见图1。通过在顶板模板上画线和拉通线的方法控制管端之间的距离。

2. 3抗浮体系的构建

为了处理BDF管带动楼板钢筋进行整体上浮, 在施工时可以使用下面两种方式:

( 1) 模板进行钻孔, 将底板钢筋使用扎丝绑扎固定在模板龙骨上, 绑扎扎丝时还要增加相应应力, 预防因扎丝伸长使得钢筋网片出现上浮。

( 2) 定位钢筋网片使用双扎丝, 将其固定于底板钢筋中, 以梅花状钉5号铁钉分布, 使用双扎丝将底板钢筋与5号铁钉绑扎, 使其更稳固, 还要增加一定应力, 并拧紧, 铁钉位置周围需要安放混凝土保护层垫块。

3空心楼板设计施工技术分析

3. 1安装楼板底模板

楼层高度为6. 5 m, 因此施工方案使用扣件式满堂手脚架作为模板支撑体系。因楼板厚度较大, 支撑系统还需要通过计算确定立杆距离。使用胶合板模板, 板缝拼接要更加紧密, 不出现漏浆情况。因跨度大, 中间需要以2‰起拱。

3. 2楼板下层钢筋绑扎

模板通过自身检查和监理验收后, 需要绑扎钢筋, 使板钢筋、水电预埋管线、孔洞位置更准确, 要在模板上画出相关位置, 再将楼板钢筋绑扎在一起, 绑扎时要与管中心线垂直方向一致, 且根据一定距离排列BDF空心管垫筋, 垫筋在原漏板钢筋上使用钢筋绑扎进行稳固。

3. 3空心管及肋间钢筋网片安装

对BDF空心管进行铺设时, 根据支架绑扎通长垫筋, 避免空心管进行上下移动, 还可以减少楼板和空心管壁相互碰撞, 避免顺管方向纵向受力筋与空心管实际距离存在问题, 影响结构承受力。在进行下排钢筋网片绑扎时, 可以进行BDF管安装, 安装时要动作轻缓, 不能损伤BDF管。楼板下层钢筋安装时要在模板中画出BDF空心管位置, 管和管之间的位置也要通过网片进行确认, 管端和管端位置通过拉通线予以确定。

3. 4上层钢筋绑扎安装

上层钢筋的绑扎方向与下层一致, 但绑扎顺序却截然相反, 顶板绑扎完成后需要进行上下层网片间S形拉钩绑扎和构造柱插筋。上层钢筋网竖向位置利用马凳固定, 马凳的位置距离使上层钢筋网片位置更加准确。

3. 5浇筑混凝土

浇筑时要先浇筑到BDF管中上部, 利用振捣棒捣碎, 使混凝土流入空心管底部。空心管利用混凝土的浮力效用上浮到相关位置, 等到所有管都符合要求之后, 再进行大范围浇筑上部混凝土, 还要保持其平均性, 从而预防顶板模板超荷载下沉。顶板第二层浇筑混凝土使用平板振动器捣碎, 平板振动器横竖使用都可以, 压边3 cm ~ 5 cm , 表面以达到水平浆为基本标准。振捣时需要一板接一板, 不能出现漏振情况, 平板振捣器要保持速度的均衡性, 振捣不能低于两遍。接缝浇筑间隔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 以使内部结合更加紧密, 浇筑振捣要按照一定顺序完成。

3. 6混凝土保养

当混凝土浇筑收面完工之后, 运用塑料膜保护12个小时, 进行浇水保养, 使混凝土湿润长达7小时之久。混凝土强度完成设计强度的100% 之后才能进行拆模。抗浮铁钉处理顶板拆模后, 原来在底层固定钢筋的铁钉显露在顶板外面, 需要将铁钉一起顶入顶板并折断, 并涂上防锈漆, 进行保护。

4结语

该工程因施工技术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技术交底要准确到位, 注重施工过程质量, 从而保证BDF管现浇空心楼板质量和进程都能达标, 并获得相应施工经验。

参考文献

[1]李志.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 2015, (7) :38-41.

[2]蒋晓燕, 肖备, 王彦理, 等.GRF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裂缝分析与防治[J].施工技术, 2010, 39 (2) :83-85.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施工 篇8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结构技术设计原理是:在现浇板中放置芯管, 沿布管方向的板的正截面就变成了“工”字形截面。垂直于布管方向的板的正截面变成了平面外有联系的“工工”字形截面, 这种“工”字型截面和“工工”字形截面的承载能力与等量的实心板相同。由于“工”字形截面减轻了自重, 故板的配筋比等厚的实心板要少, 同时也减轻了柱和基础的荷载, 现浇空心板方案比实心方案的综合造价要节省5%~20%左右。该芯管简称为GZ组合高分子新型材料, 密度相对流体混凝土很小, 浇筑过程中极容易上浮, 该工艺施工的核心技术为芯模抗浮加固。芯管 (简称GZ) 具有强度高、壁薄.质轻、不燃、成孔规范、安装施工简便、对钢筋无锈蚀等特点, 是国家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施工技术。芯管密度相对流体混凝土很小, 浇筑过程中极容易上浮, 无梁空心楼盖施工工艺为新工艺, 施工过程中不可遇见性问题较难掌握, 尤其是芯管加固技术难度大。

2 施工技术措施

抑制芯管上浮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该工艺施工的核心技术为芯管抗浮加周。存在几个不利因素:楼盖厚度较大, 分别为250mm、300mm.芯管底部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 芯管直径较大, 分别为150mm, 200mm, 密度小, 极易上浮, 采用商品混凝士, 水灰比较大, 对芯管上浮力作用明显。在这些综合因素影响下, 芯管必然受到很大的浮力, 存在着上浮的危险。流态混凝土与芯管的密度差异以及在振捣器作用下, 混凝土中骨料下沉与芯管上移是导致芯管上浮的主要因素。在混凝土未凝固前, 芯管上浮客观存在的,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芯管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否则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和结构的安全。主要采用模板支撑体系加固芯管, 合理安排混凝土浇注顺序, 并严格控制混凝士的振捣方式等综合措施来平衡流态混凝土中芯管的上浮力, 控制芯管上浮并确保顺利泵送和浇注。

2.1 芯管上浮的原理分析

2.1.1 芯管上浮力分析

混凝土的成型是由具有可塑性到失去可塑性, 从流态逐步变化为固态混凝土并具有强度和硬度的过程。在流体混凝土中, 芯管要排出混凝土体积, 芯管必然会受到很大的上浮力, 另外, 处于流动状态的混凝土, 振捣时骨料下沉, 容易沉积在芯管底部, 造成芯管受挤压上浮而无法回落。随着混凝土失去塑性, 强度增长, 混凝土固化, 芯管最终被嵌固混凝土内部, 形成稳定的空心楼盖结构。

2.1.2 芯管上浮原因分析

根据施工现场勘验发现:初次浇注时由于经验不足, 芯管仅与板底钢筋进行绑扎, 结果芯管上浮严重超标, 说明芯管受到的上浮力很大, 能把板底钢筋拉上来.单靠板内钢筋加固芯管不能满足要求。混凝土按照常规方式浇注.靠近梁边部位芯管上浮幅度较小, 板中上浮幅度较大, 说明粱内混凝土及钢筋对芯管上浮起到阻碍或约束作用, 每次混凝土摊铺厚度为整个板厚时, 板底部混凝土不易振实, 芯管容易上浮, 说明板浇注应分层成型。还发现一旦某振点出现过振情况, 则芯管也会上浮, 说明操作工人振捣控制也很重要。由此可以看出, 芯管固定不牢固是造成芯管上浮的最主要因素, 混凝土浇注顺序不当, 每次摊铺厚度过大, 操作工人振捣方式不对也是造成芯管上浮的主要因素。

2.2 芯管抗浮加固措施

2.2.1 模板支撑系统

先固定板底钢筋.板底筋作为芯管连接的中间环节, 铺设完板底钢筋后, 在板底模板上钻眼.间距不大于1米, 梅花形布置, 对应模板钻眼位置, 在支撑架体上焊接短钢筋.穿8#铁丝将板底钢筋与架体短钢筋拉接。为防止钢筋网片反弹回松, 在拧紧8#铁丝的同时先施加一个应力, 并用暗劲拧紧。安放芯管时, 芯管与底部钢筋之间用12#铁丝间距200ram绑扎拉接, 并用中8钢筋间距400垫撑。最后在距离芯管两端1/4长度处加绑抗浮合金绳, 一端绑扎芯管, 一端穿过模板, 锚拉于架体系短钢筋上.使芯管与下部的支撑体系连接成整体。此外在绑扎板面筋时.将板面筋与梁箍筋用双股扎丝绑扎, 增加另一道抗浮保险系数。

2.2.2 混凝土浇筑顺序控制

先浇注梁, 再浇注板, 由板四周逐步向板跨中延伸。板中混凝土浇注顺序应沿芯管纵轴线单向进行, 不宜沿垂直芯管纵轴作多点围合式浇注。本工程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 泵管下料时, 冲击力较大, 为防止混凝土侧压力将芯管挤倒, 利用混凝土的自流性, 采用混凝土斜向挤混凝土的方式推行前进, 避免泵管内的混凝土直接冲击芯管, 造成芯管移位。

2.2.3 混凝土振捣控制

粱内混凝土用50mm振动棒振捣。板内混凝土分2次浇注:第1次浇至板肋2/3处, 用30mm振动棒仔细振实, 振点间距25cm。第2次浇至设计高程, 用振动棒振实后, 用平板振动器沿芯管纵横向振平。每个振点时间控制在3s左右, 不可久置于同一地方振动, 否则混凝土会挤入芯管底部, 导致局部芯管上浮, 更不得将振动器直接接触芯管进行振捣, 以免振破芯管。

2.3 材料易损坏其有效防止、补救办法

薄壁管在装卸, 搬运、叠堆时应小心轻放, 严禁抛掷。吊运安装时, 用专用吊篮吊运.严禁用缆绳直接绑扎薄壁管进行吊运。吊至安全楼层后应及时排放.不宜再叠层堆放。

薄壁管如在安装现场损坏, 临时应急补救方法是:如小面积破损用湿水泥袋粘贴其上。如大面积破损应先用湿麻袋填充, 再用编制袋包好, 如管端损坏用编制袋包好后用12号铁丝扭紧。

安装固定薄壁管施工过程, 应在管顶随铺垫木作保护, 不允许直接踩踏薄壁管。

浇筑混凝土时, 在薄壁管上架空安装、铺设浇灌道, 禁止将施工机具直接压放在薄壁管上, 施工人员不得直接踩踏板筋或GBF管。

2.4 施工组织管理

工程开工伊始, 便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组长, 科技质量处、项目经理为成员的科技领导小组, 对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攻关, 研究施工工艺, 制定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中强化落实。对芯管加固情况, 施工浇注顺序指挥, 混凝土的振捣, 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让每个成员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环节责任到人, 保证施工有条不素。

3 效果及结论

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 对芯管加固体系、芯管上浮情况实时监控, 并专门设计定做一根带有刻度的40cm长8#铁丝, 随时对已成型楼板混凝土进行跟踪检测.结果上浮率都控制在3% (板厚) 以内, 平均上浮高度为6ram-9mm, 楼板混凝土厚度及平整度均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观感较好得到设计、建设、监理等社会各界的认同。

摘要: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技术是最近几年国内发展起来的楼盖结构新技术, 它是在实心楼盖的基础上在其内部按照一定规则放置一定数量的高强薄壁管, 用高强薄壁管来取代部分混凝土, 以减少混凝土用量, 减轻结构自重。是继普通梁板、密助楼板、无粘结预应力楼板之后开发的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新结构体系。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应用研究 篇9

一、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优点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是将高强震荡内膜 (圆形、矩形、水滴形) 按一定方向规则排列埋入混凝土板中。目前, 国内一般采用的有BDF管、GBF管、玻璃钢管、PVC管或用砂石加胶结材料浇筑薄壁盒, 现场浇筑混凝土, 在楼板中形成空腔。内模为埋置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中用以形成空腔且不取出的物体。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置入了内模, 自重减轻, 混凝土用量减少, 增大了跨度, 降低层高, 且隔音隔热效果也很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量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

该楼板体系适用于各种跨度、荷载的建筑, 尤其适合大跨度、大荷载、大空间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与同跨度的一般实心平板相比, 自重可减轻50%~70%;与有梁板相比, 自重可减轻10%~15%。同时, 该楼板体系刚度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

2. 空间布置灵活、净空高度增加。

该楼板体系跨度大, 分隔墙可任意布置, 空间分隔灵活, 避免了传统住宅给装修带来的不便, 同时, 也避免了因装修砸墙而给结构带来的安全隐患。由于楼板完全平整, 无凹凸不平的主次梁, 房间无需吊顶, 从而提高了净空高度, 节省了顶棚二次装修的费用和更换吊顶的费用。

3. 保温隔热、隔音性能好。

该楼板的封闭空腔结构减少了热量的传递, 使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节能效果明显。与实心板相比, 该楼板由于内模中有空腔, 大大减少了楼层间的噪音传递, 克服了上下楼层间的噪音干扰, 楼板的隔音效果较好。

4. 施工方便。

传统梁板结构的跨度在6~8m左右, 且柱距较小, 存在十字交叉的主、次梁。在这些节点处, 模板的支撑与钢筋的绑扎较难处理困难, 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而空心楼板施工中可避免节点的处理,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施工中, 空心楼板可整板铺放整块的模板, 而不用像传统楼板施工那样, 还要支几条主、次梁的模板, 其支模速度明显加快。并且, 空心楼板拆模时模板完整, 不费力气, 模板基本上不用破坏, 整块拼装, 可以整体用到下一层去, 减少损耗, 降低模板成本。二是现浇空心楼板格内无梁, 楼板的钢筋完全在一块大的整板上绑扎完毕, 给钢筋绑扎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条件。

5. 综合造价降低。

与传统梁板结构相比, 该楼板的工程总造价可降低5%~20%。首先, 降低了楼板钢筋混凝土的总用量。其次, 由于楼板自重减轻, 支撑楼板的墙、柱、基础等构件的荷载也相应减小, 故可减小竖向构件的界面尺寸及配筋, 节约竖向构件的费用。同时, 由于提高了净空高度, 可使建筑物层高降低, 减少了竖向水电设备管线的消耗量, 以及电梯、内外墙装修的费用。

二、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设计方法

1. 计算原理。

对于单向板, 荷载传递沿短跨方向, 空心内膜可沿短跨方向铺设, 如图1所示。此时, 可将空心板简化折算为工字形截面的梁。

对于双向板, 两个跨方向都有荷载传递, 空心内膜虽然仍沿一个方向铺设, 但是两个跨度方向都需进行配筋计算。在沿空心内膜铺设方向, 仍然可折算成工字形截面的梁;在垂直空心内容铺设方向, 可简化开有洞口的空腹梁, 如图2所示。

对于双向受力的空心楼, 实质上是一种双向受力的正交异性板, 板在两个方向上的刚度出现了一定的差异。但对于两个方向跨度相等的双向空心楼板, 如果考虑管端肋部分的刚度, 板在两个方向上的单位线刚度相等, 因此可将此类楼板按照一定的原则直接简化为实心楼板进行设计, 以解决人为等刚度的弊端, 使截面抗弯特性得以充分发挥。

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因截面削弱较大, 故应对其抗剪强度进行验算, 实验表明, 配筋相同的条件下, 横筒截面抗剪承载力为顺筒截面的一半。如抗剪强度不满足, 可通过调整空心管之间混凝土的厚度等措施, 以满足设计要求。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变形可直接用同高度矩形截面计算, 并使其小于规范允许挠度[f]/1.1后的数值即可。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裂缝计算可直接采用同高宽的矩形截面代替。如, 等厚实心板若能满足规范要求, 则空心板裂缝一定能满足。

2. 构造要求。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截面如图l所示, 板厚可根据板的跨度、荷载大小以及结构的整体刚度要求等条件确定。一般来说, 经济跨度在6~10m, 最大跨度不超过15m为宜。板厚可取跨度的1/25~1/30, 板厚大于180mm较为经济。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应不小于C20, 最小配筋率可取0.2%, 最大配筋率可取1.2%。板的空心率以在30%~55%之间为宜。空心管上下及管与管之间混凝土最小厚度为50mm, 每节管的长度宜在1~2m之间, 管间留50~100mm宽的板肋。板肋、空心管端距范围内均应根据肋宽大小设置单肢网片或双肢构造箍筋, 其间距不宜大于300mm。

三、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施工中的起拱方式。

双向板应双向起拱, 单向板应单向起拱。模板中心起拱高度:一层在3‰~5‰之间, 二层及二层以上模板中心起拱高度在2‰~3‰之间。

2. 空心管运达到施工现场后卸车时不得直接往地面上抛, 堆放要整齐, 不得用较重物件对空心管进行砸、压, 并且, 平稳放于地面上。

安装空心管时, 必须轻拿轻放;安装过程中, 施工人员不得直接在空心管上面行走, 不得直接在空心管上面堆放重物和其他作业;吊运安装时, 必须使用专用吊篮吊运, 严禁用缆绳直接绑扎空心管进行吊运;空心管被吊到安装楼层后, 应及时排放, 不宜再叠层堆放。

3. 严格控制空心管间距应。

在浇灌混凝土之前, 可用60mm×60mm的木方插在两个空心管之间, 等到每肋的混凝土浇灌填满初凝后, 即可把木方拔出, 再用混凝土把由木方形成的孔洞填平。

4. 混凝土浇筑时, 应横着空心管的方向进行浇灌。

先从板中心开始浇筑, 随后从中心向周边扩散浇筑。或者用固定内模的钢筋叉, 叉住几排内模于浇筑振捣完成之后, 抽出钢筋叉固定下一排, 以此类推。

5. 在浇筑混凝土时, 不宜在空心管上面堆积较多的混凝土。

浇筑完的混凝土应立即摊开振捣、必须坚持少浇勤震的原则, 防止楼板下面出现露钢筋现象。振捣混凝土时, 易选用直径30mm的振捣棒, 不得使用平板振捣器。

四、总结

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技术 篇10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GRC薄壁管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一座以商业服务和商务办公为主的太行商务大楼,地下1层,地上21层,总建筑面积为27 574.03 m2,地下1层为停车库,地上1~4层为商业裙房,5~21层为商务办公,此建筑大楼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裂度为8°,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 g,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楼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填充料为新型无机复合材料(GRC)薄壁管,混凝土强度在标高15.53 m以下为C30,标高15.53 m以上为C25[1]。

2 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技术的发展

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技术在国内外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目前,美国与法国的技术较为成熟。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也开始了现浇空心楼板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使用者对于建筑的用途、高度、跨度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结构也由使用预制构件向全现浇混凝土结构发展。但是空心楼板的自重轻、保温隔音、省材料的优点却是普通混凝土材料无法比拟的,如何才能将这两种建筑材料的优点同时发挥?一种新型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板中的应用技术应运而生[2]。这种技术不仅继承了预制空心楼板的优点,而且可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大荷载、预应力的建筑中。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是按一定的规则放置埋入式的“内模”,然后在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使“内模”成为混凝土板内的空腔,从而形成空心楼板。“内模”即为埋置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用以形成空腔且不取掉的物体。在混凝土板中放置的这种“内模”可以是各种形状,常用的有圆形管型、多边形管型、箱型。“内模”在浇筑完混凝土后就被埋入混凝土中不再取出,主要起成孔作用,不参与结构受力,当混凝土成型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内模”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3 施工程序及质量控制要点

3.1 工艺流程

搭设脚手架→测量放线→安装平板模→放暗梁及GRC管位置线→绑扎暗梁及板底钢筋→预埋水电管道→绑扎肋间钢筋网片→安装GRC管→绑扎板面钢筋→检查、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3.2 操作要点

1)顶板支撑体系采用满堂式脚手架,其间距应经过荷载计算确定。

2)板底模应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和放线尺寸安装,双向板应双向起拱,单向板应单向起拱,模板中心起拱高度一层在0.3%~0.5%之间。

3)依照图纸首先放出暗梁边线,然后根据梁间距排出GRC管及网片筋位置,并放出预埋水电管线定位线,当垂管方向排数不够整数时,应加大管间距。管端接头处要求至少留50 mm的空隙,但不可大于150 mm(见图1)。

4)绑扎钢筋应先绑扎暗梁钢筋,暗梁主筋在间距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通过柱内。板下部钢筋应弯起锚入暗梁内,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GRC管上浮带动底板钢筋,每5 m2左右用1根12号铅丝穿过底模,将底板钢筋与脚手架连接,板上部钢筋绑扎必须与同方向钢筋在同一水平面上,防止叠加过厚,在管肋间纵向每米设一钢筋马凳支撑上层板筋,防止上层板筋直接压在管上。

5)直径小于等于20 mm的水电管线可布置在板的上下翼缘,直径大于20 mm的管线应布置在板肋或暗梁中,管线交叉处可将GRC管断开,断开后的GRC管应进行封堵。

6)安装时,必须使用吊篮吊运GRC管,严禁用缆绳直接绑扎空心管进行吊运,空心管被吊到安装楼层后应及时排放,不宜再叠层堆放。排管时应先放标准管,后放非标准管,固定GRC管时,应先将板底钢筋与脚手架用12号铅丝连接,然后用14号铅丝在空心管两端将管与板底钢筋捆绑牢固。

7)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浇筑,其混凝土塌落度应比普通混凝土楼板稍大,可取180~200 mm,骨料粒径宜选用5~25 mm。混凝土浇筑宜采用泵送,沿楼板跨度方向顺序依次进行,布料应尽量均匀,避免混凝土在同一位置堆积过高损坏内模。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GRC管位置,管距不匀应进行调整,破损的GRC管用胶带封好,并浇水湿润GRC管,浇筑混凝土应沿管纵轴方向单向进行浇筑,不宜沿垂直管纵轴方向做多点围合式浇筑。浇筑过程中随时调整管及钢筋位置。混凝土坍落度不宜低于150 mm,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0 mm,振捣时应采用d 30 mm振动棒,严禁将振动棒直接放在管壁上振捣。振捣棒沿肋梁位置顺浇筑方向依次振捣,振捣时间和振捣点数量应比普通楼板适当增加,振捣同时观察内模四周,直至不再有气泡冒出,表示内模底部混凝土已经密实,振捣棒应避免直接碰触空心箱模。浇筑过程中如遇内模破坏,必须及时处理。为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因两侧压力不均造成管平位移,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可以用方木插在两个空心管之间,等到每肋的混凝土浇灌填满初凝后即可把方木拔出,再用混凝土把方木形成的孔洞填平[4]。浇筑混凝土时应在混凝土落点处放一块缓冲板,不得将混凝土直接倒在管上。

8)混凝土浇筑完后进行二次抹压,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养护,12 h后派专人进行洒水养护,且不少于7 d。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拆模。

9)顶板拆模后,如果原来固定底层钢筋的铅丝暴露在顶板外,需要把铅丝齐顶板折断,并且涂上防锈漆做防腐处理。

4 空心楼板技术在施工中的优势

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在柱与柱、柱与剪力墙间设置框架梁(一般为暗梁,梁高同板厚),框架梁围成的板采用现浇空心板,空心板内预埋GRC高强薄壁管,整个楼板形成若干分散空间受力的工字结构体系,使结构更加合理。与传统的楼板施工技术相比,空心楼板施工技术具有以下5点明显优势。

1)施工中楼板的支模速度明显加快,省去了梁的支模工序,加快了施工速度,也缩短了施工工期。

2)楼板区格内无次梁,模板基本上不用破坏,整块拼装,减少了模板裁损,节约了机械、周转材料的租用费及其他不变成本。拆模板只要按顺序依次拆下,不费力气,模板完整,可以整体用到下一层,减少损耗、降低模板成本。

3)顶板完全平整,无需吊顶,节省了吊顶装修费用,降低了层高,减少了竖向水、电、内外装修。

4)钢筋绑扎比传统的施工方法更加简便、快捷。因为楼板格内无次梁,楼板的钢筋完全在一块大的整板上绑扎完毕,给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条件,既减少了钢筋的截断工序和钢筋的损耗,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

5)拆模时,因为没有凸出的梁,不存在梁侧模与板模相交叉的现象,比传统施工方法快速简便,且破损比较少。

总之,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技术既适用于各种跨度及荷载的建筑,也适用于大跨度、大荷载和大空间的多层和高层建筑,尤其适用于灵活间隔或经常改变使用功能的建筑以及有特殊隔音、保暖要求的建筑。通过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技术运用于某商务大楼中,不仅克服了传统预制混凝土空心楼板整体性差、跨度小、楼板出现裂缝、漏水、隔音不好等诸多不利因素,而且整体浇筑无缝隙、整体性受力非常好。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2.

浅谈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 篇11

关键词:楼板裂缝 结构设计楼板浇筑 施工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发展,预制楼板技术已经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樓板,这种建筑结构不仅增加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而使建筑结构整体连接性能也得到显著提高。钢筋混凝土楼板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工程质量检查中,某些建筑工程构件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现象,已成为建筑工程管理者检查的重点,也成为建筑房屋购买者质量投诉的热点,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和四项角边裂缝;最普遍的裂缝则出现在房间四周阴阳角交汇处所发生45度斜角裂缝。因此防止楼板开裂已经成为大家共同研究的课题。

1 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型原因

1.1 结构设计

1.1.1 弹性理论计算与塑性理论计算。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合理设计应符合建筑规范要求保证楼板不产生裂缝的先决条件,楼板设计人员没有严格执行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对以往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未加以认真对待,没有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从而造成某一种或几种外力共同作用楼板,这些外力所引起的应力变化会产各种形式的应力裂缝。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或按塑性理论计算来求解楼板内力,按塑性理论计算钢筋混凝土楼板截面内力后,在计算结构配筋时应降低配筋数,但有些设计人员未考虑楼板塑性内力,没有减少配筋,造成设计楼板内力值增大,形成超筋楼板,最后在超筋截面处产生塑性裂缝。

1.1.2 单向板与双向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按照设计情况可以分为单项楼板,双向楼板和无梁楼板,单项楼板仅仅设计成一个方向受弯,当板单向支撑时,它仅仅在一个方向受弯;当板四边支承时,且长跨与短跨之比大于2时,它主要在短跨方向受弯,而长跨方向的弯矩很小,可忽略不计。这种形式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可按单向板设计。双向楼板是在长跨与短跨方向均受弯曲应力,且弯曲程度相差不大的楼板,当楼板为四项支撑,且长跨与短跨之比不大于2时,应按照双向楼板进行设计。设计人员未充分考虑楼板受力情况,将双向板设计成为单向受力板,其结果是很严重的。双向板由于配筋达不到要求,锚固长度不足,板角构造负弯矩钢筋配置不合理,导致板上纵横钢筋交叉重叠,使双向板在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变形作用时,板角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严重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

1.2 楼板施工

1.2.1 楼板浇筑。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混凝土配料中胶凝材料越细,标号越高,水化反应快,放热速度快,水化热也越大,这种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变化趋势虽然对混凝土楼板提高早期强度有利,但却增加了硬的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粗细骨料中粗细骨料的质量,特别是砂子中含水率及含泥量,都会影响硷的收缩。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采用混凝土现场浇筑,浇筑过程顺序颠倒与浇筑方法不当,振捣不实或者振捣用力不当造成楼板钢筋移位,钢筋保护层没有达到图纸设计要求都是造成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而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在浇筑完成12h以内必须进行养护,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更应注意。当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养护不及时或者养护时间不够,这就会造成混凝土内部在水化热反应和现场高温共同作用下,产生温度应力变形,并最终出现温度应力裂缝。

1.2.2 掺合料。混凝土楼板有早期强度要求时,一般会掺入粉煤灰或者微膨胀剂。掺入为膨胀剂可以有效地防止楼板裂缝的出现;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粉煤灰,既可以节约成本,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减少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坍落度,降低混凝土内部剧烈的水化热反应。由于粉煤灰粘聚性能较差,掺入量过多则会产生反作用,降低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降低混凝土的伸缩与徐变能力,使混凝土楼板由于早期强度提升过快而形成热温度裂缝。

1.2.3 混凝土养护。钢筋混凝土楼板养护不当也是造成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会逐渐凝结硬化,强度也不断增长,这个过程主要通过胶凝材料的水化作用来达到。混凝土结构科学养护就是为水化作提供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楼板进行养护时间过短会影响混凝土胶结能力;而混凝土楼板养护时间过长或者养护时间过晚,混凝土内部游离水就会通过混凝土内部空隙蒸发出来,胶凝材料缺乏必要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与徐变,此时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预计设计值,不能抵抗这种内部应力,裂缝产生。

1.3 施工管理

1.3.1 模板控制不到位。浇筑混凝土楼板浇筑之前,需要对木模板进行浇水处理以保持木模板充分湿润,木模板为充分湿润或者涂刷隔离剂,将会导致木模板与混凝土楼板表面充分接触,木模板因此会吸收大量混凝土中水分而导致吸水膨胀,造成模板变形、漏浆、支撑不稳,致使混凝土被强行拉裂。有时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楼板未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时过早拆模,或者因进度紧急而赶工,在混凝土楼板未达到终凝时间强度就施加荷载,造成混凝土楼板弹性变形,导致楼板产生裂纹或横向断裂。

1.3.2 成品保护不严格。在钢筋混凝土楼板浇筑时,施工管理者应派专人进行现场看管,对钢筋混凝土楼板进行成品保护,防止楼板上层负弯矩钢筋被操作工人踩弯、使钢筋网下沉而导致混凝土保护层过厚,使负弯矩筋不能充分发挥抵抗负弯矩的作用,降低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抵抗外部荷载的能力,使楼板很容易产生裂缝。

2 结论

对于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受力薄弱部位,很容易出现裂缝。产生这些裂缝的两个主要原因就是温度收缩和应力应变反应。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开裂的现象日益突出,我们应从混凝土楼板的结构设计、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施工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地去共同控制楼板开裂,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裂缝发生。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王铁梦.工程结果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GBJ146-90,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1.

[4]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

现浇空心楼板 篇12

关键词:现浇空心楼板,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某大厦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共14层, 建筑面积12000m2。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 板厚200mm, 板为双向双层配筋, 板底10@100, 板面10@100, 预埋芯管成孔, 管径100mm, 壁厚10mm, 管长分1.0m和0.6m两种。

2 材料准备

2.1 芯管的选材

国内目前有四种芯管, 分别为波纹薄壁钢管、纸管、硬塑管和高强复合薄壁管。其中, 高强复合薄壁管的各种性能较好, 价格低, 取材容易, 材料来源广泛, 且有一定的施工经验, 应优先选用。

2.2 芯管的检查

(1) 芯管的筒壁应密实, 两端封板应与筒壁连接牢固, 筒芯外表面不得有孔洞和影响混凝土形成空腔的其它缺陷。 (2) 芯管进场时, 应按同一生产厂、同一材料、同一生产工艺、同一规格且连续进场不能超过5000件为一个检验批,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并进行抽样检查。当连续三批一次检验合格时, 可改为每10000件为一个检验批。 (3) 对每个检验批芯模的外观质量应全数目测检查, 其质量应符合《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中关于内模质量的规定。对不符合外观质量要求的内模, 可在现场修补, 经检验合格后可重新用于工程。 (4) 对每个检验批应随机抽取20件进行偏差检验;检验合格后, 从中随机抽取3件检验重量和抗压荷载。 (5) 当所抽取的20件芯模试件的尺寸偏差符合规定要求, 合格点率不小于80%且没有严重超差时, 该检验批的尺寸偏差可判为合格。 (6) 当合格点率小于80%但不小于70%时, 应再随机抽取20件芯模试件进行检验, 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不小于80%且没有严重超差时, 该检验批的尺寸偏差仍可判为合格。 (7) 芯模的物理力学性能由实验室用专门的检测工具进行检测。

3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 工艺流程

安装板模→划线定位→ (暗) 梁钢筋、底板钢筋、肋间钢筋或网片安装→芯模安装、采取抗浮技术措施→板面钢筋绑扎、预埋件安装→固定芯管→隐蔽工程验收→搭施工便道、架混凝土输送管→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3.2 支模板

根据支模架大横杆间距计算出方木断面, 以确保安全、经济。钢筋混凝土梁、板的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 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2/1000~3/1000。

3.3 弹线

子钢筋安装、芯管安装以及预留、预埋设施安装之前, 均先划线定位。由于预留、预埋设施较多, 管线纵横交错, 特别是穿楼板的上下水管道, 一旦埋下再不能凿打和移位 (否则会破坏板肋) , 弹线后要求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土建和水电工长期共同复核检查。

3.4 预留、预埋

板底钢筋绑扎完一部分即进行预留、预埋, 以利缩短工期。预留、预埋设施宜布置在楼板实心区域、肋宽范围内。当预留、预埋设施无法避开芯管时, 可对芯管采取断开或据缺口等措施, 但事后必须封堵。在管线集中处, 可采取换用小尺寸芯管等措施避让。安装穿过楼板管道的预埋套管时, 在模板上开孔, 将套管嵌入孔内以利于固定位置。

3.5 绑扎肋中钢筋网片

钢筋网片尽量电焊成型, 以保证质量和减少绑扎工作量。

3.6 安装芯管

考虑芯管运输和安放方便, 芯管应分段制作, 连续安装成型, 施工中筒芯接长时, 可将筒芯直接对接, 对需要截断的筒芯, 截断后应采取有效的封堵措施。施工过程中需防止芯模损坏, 对板面钢筋安装之前损坏的芯管, 应及时调换;对板面钢筋安装之后损坏的芯模, 采取有效的修补措施封堵。为保证芯管安放标高位置的准确, 采取在肋中钢筋网片上焊10@800mm撑脚 (见图1) 。

3.7 绑扎板面钢筋、安装预埋件

绑扎板面钢筋和预留、预埋芯管安放完一部分, 板面钢筋绑扎和管线预埋随后进行, 实行流水作业。

3.8 固定芯管

由于浇筑时混凝土复振会对芯管产生浮力, 故对单个内模和楼板底模应采取抗浮技术措施。具体措施为:在芯管上绑10@800的抗浮钢筋, 用10号铁丝上部固定, 下部穿过模板固定在支模架上, 铁丝间距800mm。

3.9 施工便道

在芯模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前, 采用定型马登搭设便道, 供施工人员行走, 同时作为混凝土输送管的支架。严禁将施工机具直接放置在芯管上和施工人员直接踩踏钢筋及芯管。

3.1 0 隐蔽工程验收

验收前应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 经项目技术部门预检合格后, 再请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员和质监站共同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验收后办理签证手续。

3.1 1 混凝土浇筑

(1) 在浇筑混凝土前, 对有吸水性的芯模应浇水湿润。 (2) 顶板混凝土浇筑时, 应先分段将芯管底混凝土铺平镇实, 使之与板底部钢筋共同作用, 形成芯管的上浮抗力。 (3) 采用ф30振动棒, 沿肋循序渐进进行振捣, 一保证板底混凝土密实。 (4) 严禁振动棒直接振捣芯管, 一面破坏芯管。 (5) 浇筑混凝土时, 派专人对芯模进行观察和维护, 发生异常情况时, 应及时研究处理。

3.1 2 混泥土养护、拆模

混凝土宜采用麻袋覆盖, 淋水养护, 养护14d, 混凝土达到100%设计强度标准值才能拆模。

4 质量要求

除按普通混凝土无梁楼盖遵守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外, 另须遵守以下规定: (1) 芯管产品质量必须按“企业标准”验收, 并具有产品合格证, 不合格品必须退货。 (2) 芯管安放要顺直、平整, 误差控制在±15mm以内。 (3) 芯管如破损较小, 可用塑料布或编织布修补, 破损较大者应予以换掉。 (4) 施工中筒芯需要接长时, 可将筒芯直接对接;对需要截断的筒芯, 截断后应采取有效的封堵措施。 (5) 施工过程中应防止芯模损坏。对板面钢筋安装之前损坏的芯模, 应予以更换;对板面钢筋安装之后损坏的芯模, 应采取有效的修补措施封堵。

5 结束语

(1) 与有梁板比较, 综合造价较低。 (2) 由于楼板的自重减轻, 支撑楼板的桩、墙和基础的构建截面和配筋均可相应减少。 (3) 因该板无梁, 顶棚平整美观, 无需吊顶, 节省吊顶投入, 且室内空间利用率高。 (4) 省去了梁的支模工序, 加快了施工速度, 缩短工期近40%左右。 (5) 节约施工管理费, 设备、周转材料租赁费及人工费。

参考文献

[1]金建.现浇钢筋混凝土无梁空心板工作性能的实验研究.东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04.

[2]余景良.现浇空心楼盖GBF管施工的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2006 (2)

上一篇:通风竖井工程施工下一篇:多主体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