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猪肉生产技术

2024-09-05

绿色猪肉生产技术(通用6篇)

绿色猪肉生产技术 篇1

绿色猪肉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不含对人体健康有害物质或因素, 经有关主管部门严格检测合格, 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猪肉。它具有安全、卫生、品质优良、有益人体健康等优点。我国养猪业以副业生产地位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式过渡, 饲养方式也发生改变, 产业化必将是绿色猪肉生产的主流。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 但并不是世界上猪肉出口大国, 出口量很小, 与我国产量“世界第一”极不相称且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趋势。由于猪肉品质等问题导致外销市场狭窄, 出口量不稳定, 抗风险能力较差。面对国外的挑战, 绿色猪肉产业化生产也必将作为打开猪肉外销市场, 扩大出口的主体, 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国内产业发展, 加速我国的生产、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

1 合理选址、科学设计是健康养殖的前提

生物安全、环境保护、水质安全是现代养猪场选址必须考虑的几大因素, 为保障猪场生物安全, 新猪场选址要求远离居民区、动物养殖场、学校、主干公路、化工厂、矿山、采石场、本地常年主风向、区域空气流通顺畅等因素, 对外围环境相对独立和有足够的土地使用年限。环境保护工作是猪场面临一项重要工作, 猪场废物、废水、废气、病死动物尸体等综合处理工作, 不仅要求有足够的地方去兴建设施, 而且在设计上要求科学合理, 有利于废弃物收集、如何减少用水量、有利于防疫、有利于舍内空气流通、雨水和污水沟分离、节能等, 如废弃物处理地要求建在本地常年主风和地下水走向下游, 而且远离核心生产区和生活区500米以上, 密闭的地下污水防渗专用管道和地上废物通道。猪场一般远离城市中心, 较少用到城市供水体系, 较多是自采地下水使用, 很少进行卫生处理, 选址前一定要进行本地地下水系的勘探工作, 水源是否充足和安全, 关系人畜饮用安全和畜产品安全。

2 严格引种、保障猪场种猪群的健康是猪场的健康核心

对于猪场来说, 种猪群的健康是一个猪场的核心, 病原微生物种类多少决定猪场疫苗和药物的用量, 减少疫苗和药物的用量, 不仅减少饲养和劳动力成本、同时对保证猪肉产品的安全有利。种猪引入的同时可能带入新病, 将对一个猪场带来新的威胁, 必定增加疫苗的使用、增加用药的种类。引种前对目标种猪进行一定的血清学、细菌和病毒学检查是必要的, 因为新病一旦引入, 要想对目标病原进行净化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件, 只能依靠疫苗和药物去控制发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 对猪群构成威胁的同时, 对动物和鲜活产品密切接触人员同样有潜在的隐患。猪场需要定期对种群进行补充和更换, 对于不能进行自留种猪的猪场, 尽量避免每次从不同的种猪场引种, 不仅可以减少疾病威胁, 而且对本场的产品的均一性有利, 有利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绿色安全饲料是生产绿色猪肉的基石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是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的最关键因素。要获得无公害畜禽产品, 就必须使用无公害的绿色饲料和添加剂。无公害绿色饲料和添加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能明显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在畜禽产品中无残留, 对人类健康无潜在危害;对畜禽产品的自然风味和品质无不良影响;畜禽的代谢排出物中不含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对环境无污染。

要严格执行国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卫生标准》等法规。使用的原料应来自无污染、无有害物质残留的良性生态地区, 应选用消化率高、营养变异小、安全性高、抗营养因子少的原料, 禁止使用工业合成的油脂、畜禽粪便、泔水等作饲料。其产品应是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正规企业生产的具有产品批准文号的产品, 应遵照产品标签所规定的用法、用量正确使用。

4 健全的疾病防控体系是绿色猪肉生产的保证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要做到头头免疫, 防止免疫空白, 要保证全场畜禽常年处于有效免疫期内, 并避免疫苗注射的盲目性。

提高疾病监测, 做好疾病防控。要加强疫病监测水平, 提高检疫技术, 使检疫方法逐步达到简便、快速、准确、敏感、廉价和自动化要求。采取以检疫、诊断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同时要分析季节疫病流行规律, 制定预报预测图表, 早期采取措施,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强监测, 提早预警, 预测出疾病流行情况, 新发现疾病的症状、病理变化, 要研究新的诊断、防治方法及新药的使用方法, 这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防疫工作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控制疫病扩散, 在发生疫病或受疫情威胁时, 及时宣布自卫封锁, 隔离畜禽舍, 淘汰处理病畜禽, 并采取紧急防疫措施。在舍内严禁解剖病死畜禽。一旦发生传染病, 场内各类畜禽禁止出场, 防止疫源扩散, 以达到控制疫病流行的目的。

5 建立完善规范的用药体制是生产绿色猪肉重要举措

兽药在保证畜禽成活率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动物在长期使用兽药的过程中易产生兽药残留, 危害人类的健康, 所以正确诊断, 准确用药并根据流行病学, 临床诊断, 病理学诊断和实验室诊断, 查清病原, 有的放矢地选择药物。所选药物要安全、可靠、方便、价廉, 切勿自以为是, 不明病情, 滥用药物, 特别是抗菌药物。

正确配伍, 协同用药, 熟悉药物性质, 掌握药物的用途、用法、用量、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症, 正确配伍, 合理组方, 协同用药, 增加疗效, 避免拮抗作用和中和作用,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辨证施治, 综合治疗。经过综合诊断, 查明病因以后, 迅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同时要严格遵守兽药的“休药期”。

中草药是安全绿色的药物, 在畜禽常规性和季节性疫病预防时, 最好采用当地盛产、价廉、有效的中草药, 以防止疫病产生耐药性和保证畜禽产品的安全。

6 建立严格的检疫检验制度是保证“绿色猪肉”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方面对养猪场实行严密监管, 定期检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看其是否合格;检测粪尿, 看其是否有药物残留;检测排放物, 看其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是屠宰检疫和肉质检验。屠宰检疫包括查验有关证明 (如产地检疫证明、生猪来自受监管饲养场的证明等) 、抽检尿样进行瘦肉精残留检测、临床感观检查、胴体及各部位组织、器官的查验。肉品品质检验是对肉品新鲜度、水分、卫生质量、有害残留物等进行查验、检测和分析。检疫检验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程》、《猪肉卫生标准》、《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和《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等有关规定和操作程序进行, 以保证最后到消费者手中是安全、优质、富有营养的“绿色猪肉”。

7 做好屠宰加工和流通环节工作, 避免再次污染是重要保证

屠宰加工环节对绿色猪肉生产同样十分重要。在收购和屠宰前一定要进行严格检疫, 带病的畜禽坚决不能进入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 畜禽屠宰的过程。许多企业为了提高效益对畜禽产品进行分割处理, 并按照分割部位进行分类包装的过程, 都易造成污染。所以要制定和遵守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 严把质量关。目前许多企业施行的HACCP质量认证, 是保证这些环节安全的重要措施, 应切实严格执行。因畜产品的特殊性, 在加工过程中尽量减少添加剂的应用, 保证产品颜色、口味的天然性, 确保符合绿色食品的各项要求。

流通环节是生产绿色食品的最后一个环节, 所以在运输、储存、销售等物流环节, 同样十分重要, 要求严格按照产品本身质量要求, 采取相应措施, 确保食用安全。

绿色猪肉以其优质、营养、安全、卫生, 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其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关系到多个行业的多个部门, 只有各行业、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努力, 共同创建绿色生产链。

浅谈“绿色猪肉”生产的必备因素 篇2

1 绿色猪肉的概念

“绿色猪肉”是指经过对养猪生产的全过程监控, 生产出不含有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 并经国家主管部门严格检测合格, 经专门机构认定, 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猪肉。即“绿色猪肉”是从生猪的饲养环境、猪种、饲料、饲养、防疫、屠宰、加工、包装、贮运和销售全过程进行监控, 是营养、卫生、无污染的优质猪肉。

2 绿色猪肉的特征

猪肉生产有最佳的生态环境, 对猪肉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对猪肉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

3 绿色猪肉生产的执行标准

3.1 标准

NY 5029-2001无公害食品猪肉

3.2 要求

(1) 环境:要求饲养场所的生态环境良好。

(2) 布局: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 以利于生产、饲养管理、防疫和生活为原则。

(3) 饲料:必须是由具备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的饲料基地供应, 饲养所选用的各种添加剂需科学合理配给。

(4) 兽药:防治畜禽疫病所用药物以中药、生物制品和矿物质为主, 必须符合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的《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准则》。禁止使用含有各类化学合成激素、化学合成生长素、有机磷和有机氯等的兽药。

4 绿色猪肉生产的必备因素

4.1 生猪饲养管理

(1) 品种好

品种选育不仅对猪的种质和外型有较高要求, 而且还要有高度健康性, 如果猪只本身的抵抗力极差, 在生长过程中患病率就会增高。

(2) 饲料及添加剂绿色

饲料本身要新鲜, 无发酵和霉变, 无结块及异味、异臭, 要以绿色玉米、大豆为原料。添加剂必须是无污染、无残留、抗疾病、促生长的天然添加剂, 即绿色添加剂, 如酶制剂、酸化剂、饲用微生物制剂等。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遵照饲料标签所规定的用法和用量执行。生猪饲料中不应直接添加违禁药物, 不添加化学催肥剂和催长剂等。

(3) 饮水

水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 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元素, 但水中也极易含有杂质污染物等。养猪业中采用自动饮水器供应水, 既保证了水质, 也不会造成因污水堆积而产生环境污染及病菌传播。

(4) 猪场要达到绿色要求

猪场建设要有适度规模、无工业污染、环境优越、利于环保。

空气。空气传染也是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为了减少空气污染, 应严格保证畜舍内的通风换气和定期消毒, 并对病畜进行适当隔离, 对病死畜做无害化处理。实现生存环境的无害化, 创造出空气净化、无粉尘、无菌落的绿色空间。

对病害肉正确处理。大规模猪场只有对病害肉尸做到正确处理, 才能使场地环境干净卫生。对家畜排泄物进行综合利用, 也可有效防止污染。

4.2 屠宰检疫

屠宰场的设备设施达到国家绿色食品生产统一标准的要求, 屠宰工具都应高温消毒, 车间保证安全、卫生。

检疫人员严格把好宰前、宰后检疫关, 不合格肉品必须经无害化处理, 并分别进行高温、焚烧、掩埋等处理。要和肉品品质检验 (包括肉品二次污染情况、药物残留情况等) 结合起来, 保证从屠宰点出去的肉品都是绿色的。

(1) 屠宰场防疫要求

符合动物防疫条件, 依法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 选址、布局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设计、建筑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设置入场检疫值班室和检疫室;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待宰圈、急宰间和隔离圈, 屠宰场出入口设消毒池, 屠宰间采光、通风良好, 污物、污水排放设施齐全;有用于病害生猪及其产品销毁的设备, 以及污水、污物、粪便无害化处理的设施;屠宰厂 (场) 要配置专职的防疫消毒人员, 屠宰管理和操作人员应经过动物防疫知识培训, 无人畜共患病和其他可能造成污染的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生猪、生猪产品运载工具和专用容器, 以及屠宰设备和工具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并有清洗消毒设备, 每班清洗消毒一次。

(2) 检疫设施和检疫员要求

检疫室内基本设施为器械柜、操作台、冰箱、干燥箱、照相机和消毒器具;检疫室检验设备要有显微镜、载玻片和用于染色、采样、样品保存、快速检验的设备及相关试剂;现场检疫器具要有刀、钩、锉、剪刀、镊子、瓷盘、骨钳、放大镜、应急照明灯、测温仪 (体温表) 、听诊器和废弃物专用容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有派出机构或人员实施驻厂 (场) 检疫, 检疫员的数量应与屠宰厂 (场) 防疫检疫工作量相适应。在宰前和头蹄部、内脏、胴体、实验室检验、复检等环节上必须设置检疫岗位, 并且要做到按规定及检疫标准认真检疫。

4.3 肉品经营

“绿色猪肉”事件国际影响反思 篇3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 作为全球很有影响力的国际零售集团沃尔玛, 不但没有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反而接连爆发了一系列欺诈作假行为。2011年初爆发的价格欺诈事件, 刚刚曝光的大连沃尔玛长期拖欠大连市万国购物广场房租事件和昆明沃尔玛超市销售已过期8天的“板鸭”食品事件, 等等。

显然, 绿色猪肉事件并非独立问题, 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贴错标签的问题, 即使是沃尔玛公司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也毫无辩解。10月21日, 沃尔玛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贝思哲专程来渝, 面见重庆市长黄奇帆, 就“绿色猪肉”一案向中国消费者致歉。

就是这种时候, 国际媒体对中国政府整治沃尔玛的批评之声四起。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不就是处罚了一个奸商吗。往深处想, 其实这里有几个问题。

第一, 目前世界上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中, 中国算是异类, 国家体制只是一个方面, 其实从国家的历史、文化、价值观都与其他国家有较大差别。所以每当中国发生点事情, 或没发生点事情的时候, 就更加容易引来各种离奇的猜测, 特别是当某些人的利益被触及的时候, 这种猜测就更容易变成离谱的攻击。“逢中必反”不但是具有政治目的的阴谋, 对媒体而言也是提高销量的不二手段。就连法轮功这种邪教组织在国际上也能获得一些媒体的支持。别以为国际媒体追求的是公平、平等、自由, 商业的机构最终追求的就是利益, 在利益面前, 什么东西都是工具和手段。

第二, 发达国家的媒体与国内的主流媒体不同, 并不在乎什么主旋律问题, 所以, 他们的政治评论多以犀利的言辞出名, 观点不怕偏激, 就怕平庸, 没风还要起三尺浪, 更别提这次被中国政府处罚的对象是他们的模范企业沃尔玛了。这次《纽约时报》等国外媒体的批评, 还是典型的“诛心”。一顶顶的大帽子往你头上戴, 语言犀利幽默, 老少咸宜, 可惜就是完全不顾事实, 批评也没有根据。毕竟这些报纸不是给专业人士看的, 真相和事实并不重要。

第三, 这次国外媒体的集体发难与沃尔玛官方的低调形成对比, 很可能是沃尔玛一次精心策划的危机公关。作为一个全球领先的零售商, 沃尔玛非常清楚这次事件不是只会发生在中国的孤立事件, 为了防止事件在全球蔓延, 拔出萝卜带出泥, 在国际上采用污蔑中国政府的方式, 减少对自己品牌的损害。在中国国内, 又采用非常低调诚恳的承认错误的方式获得中国政府的原谅。同时又利用国际上的舆论压力, 迫使中国政府为了表明不是有意打压外国企业, 反而给沃尔玛更优厚的发展待遇。一箭三雕, 这不失为一次优秀的品牌危机公关。停业15天后, 重庆沃尔玛13家店打着“全新面貌·从心服务”的标语重新隆重开业。而重庆市政府也肯定了沃尔玛采取的一系列整改措施, 并表示“仍将继续支持沃尔玛在渝开设更多门店”。沃尔玛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如果是国内的企业, 估计没这么容易就缓过来了。

中国逐渐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国际影响力的强国, 我们必须在能够看透国际游戏规则的同时锻炼自己强大的内心小宇宙, 我们堵不住别人的嘴, 也不能阻止别人做国际危机公关,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敌视、偏见中走自己的路, 坚持自己的原则。一句话, 谁再敢损害老百姓的利益就重重处罚, 弄死一个奸商就多一个诚信企业。重庆沃尔玛关他15天不就洗心革面了, 而大连沃尔玛房租一赖就是十年也拿他没办法。大国的自信不是表现在别人不敢表达反对意见, 而是表现在别人再说什么, 我也是按自己的意思去做。在这点上,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事件点击】

在华投资企业无论是谁触犯了中国法规, 都要受到查处、惩罚, 此乃天经地义, 这并非买卖商品可以讨价还价、挑挑拣拣, 也不是幼儿犯错可以网开一面、不予追究。然而, 这样一个简单道理却被常以道义自居的美英等西方国家一些主流媒体歪曲践踏了。

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的12家重庆门店, 将普通猪肉贴上“绿色食品”标签出售给消费者至少长达20个月, 更甚者, 其在接受执法部门调查时态度却极度傲慢、排斥合作。日前, 重庆市依法作出惩罚决定, 没收违法所得、处以5倍罚款, 责令停业整顿15天, 并逮捕、拘留涉案人员。

然而, 这起沃尔玛违法受罚事件却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 美英等西方国家一些主流媒体不仅不谴责欺诈牟利者, 不同情权益受损者, 反而戴上“政治有色眼镜”一哄而上, 强词夺理、借题发挥, 将施害者描绘成受害者, 并大肆对中国进行诬蔑攻击。

美国《纽约时报》在最近的一篇相关报道中起笔便将重庆市定义为“带有极端民族主义偏见的中国西南部城市”, 并在下文进一步写道:经济民族主义, 即评论家所谓的“近似仇视外国人的行为”……在内地最大城市重庆最为突出。

《纽约时报》的报道全然无视这是一起长期的、故意的欺诈牟利违法行为。它轻描淡写地称这次事件为“labelingdispute” (标签争议) , 称冒牌绿色猪肉为“mislabelingpork” (贴错标签的猪肉) , 并用讽刺的口吻写道, 猪肉虽不“绿色”, 但至少没毒, 而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中国政府却总抓着“小事”不放。

美国《华尔街日报》则在其系列报道中, 充斥着这样的主观色彩表述“威权主义的中国”, “变化无常的监管者”, “中国欺负沃尔玛”, “沃尔玛在棍棒下卑躬屈膝”, “沃尔玛在中国面临法律及政治障碍和风险”等。其报道称, 在中国政府领导人希望抚平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愤怒之际, 外国公司可轻而易举地成为众矢之的, 处罚沃尔玛是“杀鸡给猴看”。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还以沃尔玛受罚事件为新由头, 东拉西扯, 扩大指责中国的政府采购规定、自主创新政策, 以及窃取知识产权、非法提供补贴等它所认为的中国恶化投资环境、歧视外资企业的行为。并威胁道:“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了涉及人民币汇率操纵的法案。这项法案如果在众议院获得通过, 将可能引发中美贸易战。这至少来说是一种挑衅。不过, 对于那些厌倦了观看在中国很多城市像重庆这样‘欺负’外国公司的人, 或许这已经不重要了。”

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也遥相呼应:“对于该公司 (沃尔玛) 和其他许多在华外商投资企业来说, 监管环境几乎从未像现在这样恶劣。”

美英等西方国家一些主流媒体还似乎约好了一样, 同时进行了更离谱的主观臆测, 即将这起沃尔玛违法受罚事件与明年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换届强行联系起来。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 中国政府对国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是同样处罚严厉的, 例如, 在查处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 主要涉案罪犯甚至被判处了死刑。而查获的其他大量假冒伪劣食品制售事件涉案人员也依法受到了严惩。

外资公司必须严格遵守投资国的法律法规属于国际惯例, 谁也无权享受“治外法权”, 对于任何一家在华西方投资企业来说, 没有例外的选择和商量空间;对于中国政府来说, 没有例外的给予和退缩余地。

这起沃尔玛违法受罚事件引发的针对中国的最新舆论攻击波, 无非是一些西方媒体对华偏见、敌视惯势的一个延续。

正是美国《华尔街日报》在上述攻击中国的评论中不慎泄露了玄机:“外国食品零售商努力监督自己的供应链。但是, 对一个经营着诸多门店且出售大量农产品的大型零售商来说, 此举不仅操作复杂、成本很高, 而且得不到成功保证。为避免重蹈‘猪肉门’覆辙以及食品安全威胁的努力只会使沃尔玛的成本增加。”

绿色猪肉生产技术 篇4

1 绿色猪肉

绿色猪肉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不含对人体健康有害物质或因素, 经有关主管部门严格检测合格, 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猪肉。其特征是: (1) 强调猪肉生产最佳生态环境; (2) 对猪肉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3) 对猪肉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由此可见, 绿色猪肉是从生猪的环境、猪种、饲料、饲养、防疫、屠宰、加工、包装、贮运、销售全过程进行监控, 是营养、卫生、无污染的优质猪肉。

2 重庆绿色猪肉的产业现状

目前, 供应于重庆市的绿色猪肉主要源自外地, 本地的绿色猪肉生产基地很少, 仅在重庆市巴南、永川、涪陵, 荣昌等地有养殖, 且存栏量不多, 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虽然近些年来,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倡导下, 各地建起了许多生态养殖基地, 但由于种种原因, 所养殖的商品猪猪肉无法达到绿色认证标准。

3 重庆发展绿色猪肉业的优势

3.1 资源优势

重庆地貌以山区丘陵为主, 气候温和, 雨量充足, 适合各种作物生长, 这为生猪绿色生态饲养提供了天然充足的青饲料来源, 也为生猪的养殖环境提供了天然屏障, 有利于生猪疫病防治防疫。重庆拥有全国闻名的荣昌猪, 是全国仔猪、种猪、肉猪生产供应的重要基地, 同时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饲料兽药集散地。位于荣昌板桥工业园区的中国 (荣昌) 畜牧产品交易市场, 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 并在此建起了全国唯一的仔猪网上交易和生猪期货交易平台。这些条件为重庆生态养殖生猪发展提供了“种猪-仔猪-肉猪-饲料-兽药”的种种便利。

3.2 市场优势

绿色猪肉具有肉质鲜嫩, 营养价值高, 绿色, 安全, 无污染的等优点, 符合绿色食品的特点, 加之绿色猪肉对人体安全性是一般普通猪肉无法比较的, 因此绿色猪肉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3.3 交通优势

重庆近年来交通迅猛发展, 现有渝蓉、渝邻、渝利、渝南等、多条高速公路;有乌江, 嘉陵江, 长江等便利的水运条件;有通往全国一、二线城市的铁路, 交通便利, 因此为猪肉外销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3.4 政策优势

中央及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色猪肉养殖业的发展, 先后出台了多项推动绿色养殖业的优惠政策, 并多次考查有关养殖基地指导绿色养殖业发展。同时, 国家也大力提倡绿色食品和绿色养殖, 在技术与资金上都给予了许多支持。

4 重庆绿色猪肉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重庆市场上的绿色猪肉多为从四川等邻省购进, 属重庆本地的绿色猪肉量少, 无法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 因此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本地一些生猪养殖企业由于自身的认识、技术等原因又无法达到饲养生产绿色猪肉的要求。加上市场上用普通猪肉冒充绿色猪肉的事件屡屡发生, 这也挫伤了企业饲养生产绿色猪肉的积极性。

5 促进重庆绿色猪肉产业发展的建议

5.1 优化绿色猪肉产业发展的环境

加大监管力度, 完善绿色猪肉认证机制, 净化绿色猪肉市场环境, 加大对假冒绿色猪肉事件的打击力度。重视母猪品种质量的选育, 提高仔猪的质量。加强鉰料在添加济、抗生素, 重金属、生长素等各种有损人体建康的物质的监管及检测, 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加大对屠宰场的监管力度。实现“养殖-屠宰-加工-交易”和“生产-屠宰-加工-市场”全程溯源监控, 从源头上把好绿色猪肉质量安全关, 促进绿色猪肉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5.2 强化资金扶持力度

设立绿色猪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用于绿色猪肉业的发展贷款贴息、标准化生产、品牌培育等。各个区县金融部门要从信贷规模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绿色猪肉业发展。特别是涉及到的一些生态生猪养殖业的龙头企业、专业生产合作社, 在农户短期小额贷款、企业中长期贷款方面给予扶持。

5.3 创建专业合作社, 实现利益最大化

目前重庆市绿色猪肉养殖业发展的基本形式为龙头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发展模式与推广机制, 这种形式较好地推动了绿色养殖业的生产发展。另外要加快创建绿色猪肉养殖专业合作社, 积极吸纳农民, 与农户建起利益对接机制, 不断提高农户绿色养殖生猪的积极性, 使农户养殖生猪的风险降到最低, 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户的利益。

5.4 发展绿色猪肉深加工, 实现绿色猪肉品牌化

绿色猪肉生产技术 篇5

关键词:猪肉安全,安全猪肉,措施

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充分暴露了我国兽药行政执法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此, 要强化兽医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的工作,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明确执法机构, 行使公共权利。对重点龙头企业派驻监督员, 打击养殖企业使用违禁兽药及其化合物的违法行为, 必须建立兽药、饲料、药物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使用全程监控体系。

3.2.1对兽药、饲料药物添加剂生产, 经营的监控:依据《兽药管理条例》、《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等法规, 对兽药、饲料药物添加剂生产经营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标签等方面进行监控。不准生产经营假兽药、劣兽药。不准生产经营无批准文号的兽药, 饲料药物添加剂;不准经营人用药品;不准经营违禁兽药及化合物和生物药品等。

3.2.2对动物养殖使用兽药, 饲料药物添加剂的监控:动物养殖企业依法建立兽医用药处方制度, 建立兽药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记录档案, 建立兽药饲料药物添加剂体药期制度, 建立禁用兽药有为其化合物, 人用药品的制度。

3.2.3对流通环节中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 有毒有害化合物的监控:食品动物、动物产品在出场 (厂) 前依据国家标准, 和行业标准要进行残留检测, 不符合标准的动物、动物产品做无害化处理。动物未执行体药期的, 按规定延长饲养时间, 给检验合格后出场。3.2.4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兽药残留检测机构:完善国家、省、市、县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机构, 配置设备, 设岗定员, 促证正常运行经费。

延伸阅读

浅谈影响我国猪肉安全的问题

及生产安全猪肉的措施

时沁峰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山西太谷030801)

中图分类号:S851.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14 (2009) 05-0027-03

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国的肉类消费量不断增加, 其中生鲜猪肉

约占肉类消费总量的60%以上, 猪肉安全问题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对影响猪肉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猪肉安全安全猪肉措施

近年来, 国内外动物食品安全问题时有报道, 如注水肉、黑心猪肉、用化学药剂浸泡的“金华火腿”等一系列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 引起大众对肉食品消费的疑虑与恐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国的肉类消费量不断增加。约占肉类消费总量60%的生鲜猪肉, 其质量和安全问题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1 生猪安全生产体系建立迫在眉睫

1.1 动物性食品安全存在的严重问题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 健康消费意识不断加强, 食品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近年来, 由于农药、化学品、抗菌素、有害微生物等引起的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此起彼伏。1996年英国发生了疯牛病, 继而在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陆续发生了“猪口蹄疫”、“禽流感”和马来西亚“猪日本流脑”, 2000年法国又发生了“李氏素是质量问题。由于质量问题, 导致我国畜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步履维艰。我国生猪养殖、猪产品加工及卫生监测技术相对落后, 相关法令、法规及技术标准不完善, 应用HACCP质量控制法进行生产加工的企业较少, 导致猪肉总体质量的卫生安全缺乏保证。加入WTO以后, 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放, 越来越多的国外优质猪肉及其副产品可能会大量涌入我国市场。从长远角度看, 只有建立养猪安全生产体系, 不断提高猪肉质量, 我国养猪业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2 我国猪肉安全存在问题的分析

2.1 饲料原料与饲料添加剂对猪肉产品的影响

现代农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 大量使用农药 (如有机氯、有机汞、有机铅等) 、化肥、促长剂等化学合成物来增加产量, 导致农作物 (饲料原料中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等大量残留, 并且在原料贮存、运输、加工过程不

2.2 猪肉产品存在药物残留

目前中国的养猪生产方式主要有农户养猪和规模化养猪两种。前种生产方式具有能够实现粮食的就地转化、利用青绿多汁饲料、农副产品及利用农村闲置劳动力等优点, 但其猪舍大多建在庭院中, 人的生活废弃物和猪的排泄物互相污染。而规模化养猪的猪场大多建在城郊, 靠近居民区、工厂、交通干线等, 粪污量较大, 且大多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 又没有足够的土地来消纳, 既严重污染环境, 也使得场区环境日益恶化。由此会引起猪应激、猪的健康状况下降、疾病频发, 为减少应激和控制疾病不得不大量使用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从而间接影响了猪肉产品的安全性。

同时, 尽管我国政府一直强调禁止在饲料中及畜禽治疗过程中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品, 但由于一些养殖户或养殖企业为追求眼前利益, 不讲职业道德, 置国家法律于不顾, 在饲料生产和养殖过程中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或使用违禁的生长激素、镇静剂等药品, 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残留。同时, 由于相应的法规还不完善, 检测手段相对落后, 相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原因, 药物残留问题在一定时间内还将存在。

2.3 畜产品在加工、运输等环节受到污染

由于畜禽生产加工企业技术和资金的限制, 使得大多数企业加工技术落后, 工作人员大多没受过专业培训, 素质低下,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新产品开发。同时生产加工企业在畜禽产品的贮存和保鲜过程中防腐剂和色素使用不当, 从而造成加工品的品质下降。我国现有的畜禽产品的包装大多以简装为主, 包装十分粗糙, 包装物有害物质超标严重, 也导致加工品的质量降低。

3 生产安全猪肉过程中的措施

3.1 从源头抓起

防止和杜绝猪肉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只有通过源头的控制才能实现, 即从饲料、生猪饲养 (疫病防治) 、屠宰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的全过程的监控, 堵住每一个可能的污染源, 而不仅

浅谈“泔水猪”的危害及对策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畜牧技术服务中心, 贵州

中图分类号:S851.2文献标识码:B

“泔水猪”是指用未经消毒处理的饮食行业的餐饮垃圾喂养的“垃圾猪”。根据调查, 不少消费者认为猪就应该吃泔水。目前国家对“泔水猪”的危害还没有明确, 也没有关于查处“泔水猪”的法令。但是已经有一些大城市认识到这个问题, 并制订或正在制订相关的法规。上海市曾经发布了《上海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 首次明确地禁止使用泔水饲喂畜禽。山东省济南市市政府也曾下发《关于禁止泔水养猪的紧急通知》, 全面禁止泔水养猪。北京市也在2004年9月对《北京市动物防疫条例 (草案) 》进行初审, 准备通过立法禁止直接用泔水饲喂动物。以上表明“泔水猪”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

据了解, 长期以来, 泔水在养殖户眼中是一种很好的猪饲料, 基于这种传统认识, 漠视“泔水猪”的危害似乎就成了一种必然。然而, 泔水中的腐败物、杂品等, 含有大量的病原体、病毒、寄生虫及虫卵, 如不加以高温处理, 被猪食用后, 有可能在猪肉中存留。由于猪的出栏时间短, 这样的猪肉被人食用, 容易引发疾病。而“泔水猪”的存在没有引起生产、消费等各方面的重视,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泔水猪”的危收稿日期:2009-03-27

仅是注重检测最终产品本身。

3.2使用安全饲料与饲料添加剂

通过饲料污染而导致猪肉不安全的可能性最大, 因此, 把好饲料关是直接关系到猪肉是否被污染的关键。生产安全猪肉所用饲料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NY5032-2001) 》规定, 使用安全、无残留、不含抗生素、重金属、激素和违禁药品的饲料添加剂, 如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微生态饲料添加剂、有机酸制剂、酶制剂、多维与氨基酸制剂等无污染的绿色饲料添加剂。饲料大宗原料澜

贵阳550018)

文章编号:1008-0414 (2009) 05-0028-03

害还没有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来。笔者就此进行了长期的调查、走访, 对“泔水猪”的存在、危害及防止措施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现报告如下:

1“泔水猪”对社会的危害1.1每天数百吨泔水流向养猪场

每当黄昏时分, “泔水运输队”便出现在大街小巷, 泔水收到后, 他们将其拉到外环以外的水口寺、煤矿村、三桥、乌当、阳关、金华等城郊及城郊结合处, 那里聚集着许多的养猪户, 这就是多年来贵阳市绝大多数泔水的去向。

笔者初步了解得知, 贵阳餐饮企业, 营业面积在300 m2以下的约有2 300多家, 300~500 m2的约有1 000多家, 1 000 m2以上的约有100多家, 按最保守估计:每家每天生成80 kg餐饮垃圾计算, 这些餐饮企业日产餐厨垃圾200余吨 (不包括夜市地摊、院校、企事业单位食堂) 。作为城市废弃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贵阳市的泔水一直处于无序处理状态。

据初步了解, 目前贵阳市约有800台机动三轮、农用卡车等专门为猪场运送泔水, 每天全市餐饮行业产生的泔水源源不断运往城郊养猪场。

1.2餐饮垃圾喂猪对畜牧养殖业带

如玉米、豆饼、糠麸及青饲料等均不得含有农药、超标重金属元素、激素等污染物。

3.3 加强疫病防治和规范使用兽药

加强疫病防制是确保猪肉安全的关键, 对猪病实现区域化管理, 通过政府部门加强基地县兽医防疫的基础设施建设, 采取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在内的综合防制措施, 降低猪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 建立无规定疫病生产区。加强生猪饲养过程的监督管理, 生猪饲养全过程接受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管。兽药的规范使用与严格执行来的威胁

对于“泔水猪”的危害, 许多人不以为然———多年来农户在自己家中养猪, 哪家不喂剩菜剩饭, 也没见出什么事!事实果真如此吗?由于餐饮垃圾富含有机质, 极易为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各种携带病原微生物的蝇虫提供适宜的生长繁殖环境。餐饮垃圾中除了含有大量感染性致病菌外、还含有多种有严重危害性的细菌:众所周知餐饮垃圾在自然状态下放置24 h左右, 细菌含量就可达到较高水平;霉菌一般含量较少, 这与餐饮垃圾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长短有关;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霉菌含量显著增加;大肠杆菌的含量达到数万个活菌。大肠杆菌是人畜肠道内的条件致病菌, 同时也是环境污染检测的重要指标, 高含量的大肠杆菌说明餐饮垃圾存在较为严重的潜在危害性, 对环境、人畜健康都构成相当威胁。

利用餐饮垃圾直接喂猪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首先是餐饮垃圾腐败过程中经微生物发酵产生很多强烈刺激性气体, 对猪的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有可能引发猪呼吸道的各种疾病;其次高含量的细菌进人猪的肠道必然破坏其肠道微生物的菌群平衡, 引发各种肠道疾病。一旦在环境中扩散传播将导致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近年来爆发的猪“五号病”、“蓝耳病”等烈性传染病, 不仅给国家、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也给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威胁, 这些无疑能够给我们畜牧工作者敲响规范养殖、重

休药期, 是生产安全猪肉的关键措施之一。生产安全猪肉的猪群, 尤其是生长育肥猪尽量不用药或少用药。

3.4 严格执法、检疫与监测

为了保证猪肉的安全, 畜牧管理及执法部门必须严格执法。依法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与兽药市场, 加强猪肉的兽医卫生检疫工作;抓好生猪原产地的检疫工作;搞好屠宰场的监督、检疫工作;搞好市场监督, 堵住市场漏洞;搞好肉品加工、销售摊点的兽医卫生监督工作, 以免其销售不安全的猪肉。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兽药残留、饲料视动物防疫工作的警钟。

1.3“泔水”猪场对环境的危害

“泔水猪”的生存空间就在城市近郊, 农村距离太远, 运送城市的餐饮垃圾多有不便;而城区根本不会容忍“泔水猪”饲养场的荟萃。所以, 位置适中、管理松懈的城郊接合部的一些养殖场就成了“泔水猪”的乐园。更恶劣的是, 许多养猪户将煮沸“泔水”时熬制出的副产品———“红油”卖到不法商贩手里用作市民“早餐”的佐料, 严重威胁到市民的食品安全;收集餐饮垃圾的养猪户往往将生活垃圾一起收走, 随处乱扔、堆积如山、闻之欲呕, 这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卫生。

餐饮垃圾非正规收集给城市下水道也造成很大杀伤。由于养猪户收“泔水”只收干的不要湿的, 酒店里便将油污直接排人下水道, “泔水”油附着于下水道的管壁上, 对城市的排污系统危害极大。

1.4“泔水猪”为何如此泛滥

“泔水猪”泛滥的直接原因是利益驱动。2007年以来, 市场猪肉价格飞涨, 养猪利润飙升, 而泔水养猪更是一本万利。笔者对养猪业作过调查, 饲养户说:“用泔水养猪完全用不着精饲料, 泔水中各种营养成份很齐全, 加点粗纤维的糠、茎类饲料就可以。现在一头猪养到115 kg能卖近2千多元, 用普通饲料喂养除去成本一般能赚400多元, 而用“泔水”喂养利润则高达1 000元以上。一户养个百十头猪, 1年2批, 就能赚20多万元。另外, 煮沸“泔水”时熬制出的副产品———“红油”还可以卖到一些不法商贩手里用作市民“早

及添加剂的违禁药物、肉品屠宰上市的检验监督体系, 配备专用检验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的化验人员, 加强对生产与屠宰加工过程的肉品进行药物、重金属元素、农药等的检测与卫生检疫, 从而确保猪肉的安全品质。

3.5 注意屠宰、运输和销售环节卫生

猪的屠宰、肉品运输与销售环节, 也是造成猪肉污染的不可忽视的一环, 中心是搞好卫生, 重点是实施严格的环境消毒措施与肉品卫生检验, 防止有害生物与化学物质的污染。在环境、运输器具、用具消毒过程中, 严禁餐”的佐料, 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据笔者初步了解, 许多大型酒店每年几乎将所有的“泔水”都卖给了养猪户, 收入多的可达几十万元。酒店将餐饮垃圾卖给养猪户能赚钱, 交给环卫部门还得出处理费。按最保守数字估计, 每家每天生成80 kg餐饮垃圾计算, 全市机关、医院、宾馆、学校、企事业等多家食堂每天将产生200多吨。这些餐饮垃圾每年就能满足10万头猪饲养到100 kg以上的需要。

2取缔“泔水猪”养殖场存在的问题

“泔水”猪场多在城市近郊, 目前各城市清除近郊泔水养猪户的主要手段是强制性拆除设施, 这种做法笔者认为有以下缺点:

2.1劳民伤财, 见效甚微。有关部门尽管出动人力、机械拆除了猪圈, 但这些养猪户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只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 重新建圈饲养, 造成新的污染, 不但没能从根本上制止反而扩大了污染源。

2.2即使有关部门能够长期坚持, 清除近郊养猪户, 势必造成市区内的“泔水”得不到充分利用, 作为生活垃圾处理, 无疑既增加了环卫部门的负担, 又不能合理利用资源,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3近郊数以千计的饲养户, 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 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办理了长期居住手续, 他们主要来自贫困地区, 文化素质低下, 对一些政策和政府做法不能理解, 强制禁止不利于安定团结。

使用酚类、甲醛以及对人体有害的消毒剂, 规定使用过氧乙酸和有效氯 (强力消毒灵、漂白粉等) 等消毒剂。

绿色猪肉生产技术 篇6

巴西农业部长安德拉德2013年9月6日在圣保罗召开的全国猪肉研讨会上说, 巴西2013年猪肉总产量将超过2亿t, 有望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猪肉生产国。此外, 中国进口量的增加, 将进一步促进巴西猪肉生产。安德拉德说, 2013年巴西猪肉出口量将在60万t以上, 猪肉已成为该国畜牧业对外出口的支柱性产品。该研讨会旨在促进巴西国内消费。虽然巴西是世界主要猪肉生产和出口国, 但国民年均消费量为每人15.6 kg, 大大低于美国和欧盟30 kg以上水平。

(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上一篇:教师教育取向下一篇:不锈钢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