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结尾的几种方法

2024-07-20

课堂结尾的几种方法(精选9篇)

课堂结尾的几种方法 篇1

摘要:课堂结尾是一节课最后几分钟的小节和收尾。好的结尾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 给人回味, 让人难以忘怀。假如整堂课都上好的话, 那么好的结尾更是锦上添花。游戏教学法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 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关键词:课堂教学,结尾,方法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始预示着我们即将走向成功。课堂教学也不例外, 不仅要求导入引人入胜, 结尾更要精彩动人。一堂课的好结尾, 就像名剧的落幕、名著的结尾一样, 是一种艺术和创造。教学中成功的结束对课堂起着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之功效, 使整个课堂新颖和谐、扎实高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课堂结尾, 产生出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的效果呢?

影响课堂结尾的因素有很多, 包括学生因素:学生注意力分散、精神状态差影响课堂结尾的效果;教师因素:许多老师意识不到课堂结尾的重要性, 课上到哪就在哪结束, 因此一味地赶进度。另外在备课时没有科学设计好课堂结尾;教材因素, 教材的设计具有整体性和科学性, 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板块之间相互关联。但由于教学时间紧, 时间分配不好就可能任务完不成。

一、总结式结尾

课堂结束时, 教师以准确简练的语言, 启发学生说说本课的学习收获,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这堂课的所学知识重点, 这不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把握教学内容, 巩固知识, 强化记忆, 培养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 并为下一堂课的学习做准备。它是一种传统的归纳型结课方式, 许多教师喜欢用这种结尾方式, 例如:教完《3的乘法口诀》教师可以直接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新本领——3的乘法口诀,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直接用它来计算乘法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它更是大有用处的。同学们可要牢牢记住它们。”这种平铺直叙的结尾, 即简洁又明了。另外, 教师还可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回顾, 思考记忆。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记忆力。如《小数乘法》这一课, 我是这样结尾的:“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怎样计算小数乘法?应该注意什么?”《简易方程》这一课我课前利用课件打出:“今天你学会这些知识了吗?一一出示下面问题:1.什么是方程?2.什么是方程的解?3.什么是解方程?4.怎样检验方程?”抓住本课知识要领, 列出纲要, 所学新知识一目了然。

二、强化式结尾

针对本课教学目标要求, 抓住重点突出难点, 设计有代表性的习题。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一课。我根据一些学生易混淆的概念, 设计一些判断题, 让学生比一比, 辩一辩。长方形正方形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极广泛。于是, 我设计一道生活实际题, 画一片菜地围栏杆, 菜地一面是墙, 求至少要用多少栏杆?让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同时, 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强化了本课重点。

三、练习巩固式结尾

这是针对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时常出现的易混现象, 抓住关键性知识, 通过比一比、填一填、练一练、说一说、算一算等, 达到完善巩固和深化知识的目的。同时教师通过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反馈教学信息。

四、发散式结尾

许多学生有个不好的想法, 以为上完课了学习就吿一段落。我以为, 课上完后, 不应该是学习的结束。因此, 在课堂结尾时, 可以有意识地将话题先课外延伸。把结尾作为联系内外的纽带, 鼓励学生走出课本, 探索生活知识。真正实现“从课堂走向生活”的新理念。例如:我讲《梯形面积》一课时, 我是这样结尾的, 梯形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除了书本上介绍的几种外, 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梯形, 运用了梯形原理。你们想了解吗?请自己去观察或上网查询有关资料, 你们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把资料整理归纳, 我们下节课一起交流, 这样设计有利于课内外结合, 起到课停思涌的效果。

五、悬念式结尾

这种小结是在教学课堂知识的同时, 通过教师设疑引出下节课要学的内容。采用这种方法,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新授小数除以整数, 除总结好本课内容外, 还可提出:21.45÷15, 小数除以整数, 如果把15缩小100倍, 21.45÷15→21.45÷0.15, 小数除以小数, 又怎样计算呢?“这样小结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了埋伏, 促使学生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主动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好头仍需好尾。尾收得好, 就更能深刻地表现课堂教学的思想内容, 加强课堂教学艺术魅力, 在同学们心中燃起旺盛的探求的火焰, 取得课虽终而意不尽的效果。教师应该增强对结尾的设计意识, 不断提高课堂结尾的艺术水平。

课堂结尾的几种方法 篇2

桐梓县娄山关镇娄山关小学

〖摘要〗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文?怎样写出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作文,从而获得人们的青睐。则是我们更应该去思考要如何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鼓励学生“用我手写我心”,“用我笔表我情”,写出“想他人之不想,他人之不写”的作文来。

关键词句:审题

用我手写我心

作文要与众不同

作文的“开头”------“凤头”

作文的“中间”------“猪肚”

文章的结尾--------“豹尾”

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力争想尽快、尽早、尽好地提高自己学生的习作能力。然而,现实却是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不尽人意,他们的作文没有写出新意,没有写出属于自己的新理念,没有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特色,更谈不上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这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而又严峻的挑战,它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研讨,不断地创新,研讨出一套适合自己本班学生的作文教学法,鼓励学生“用我手写我心”,写出“与众不同”的具有个性特色的作文来,从而使学生真正受益,让学生的写作 能力得到更深层次的提高。现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所得,谈几点对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丝感悟:

一、引导学生“审题”是写好作文关键

审题乃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好比大海中航行的导航灯,也是引导学生开启作文的一把钥匙。如:《暑假趣事》一题,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抓住题眼“趣”,在习作中紧抓“趣事”来写。如:《难忘的一天》,我们要抓住题眼“难忘”,集中写一天所发生的有意义的所见所闻。再如:写《我最尊敬的一个人》,就应该抓住题眼“尊敬”,围绕着这个人值得尊敬的地方去写,也可以反其道而行其之,写出这个人的一些让人们感到意外的一些事,包括这个人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

二、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开头”---------“凤头”

文章的开头犹如“凤头”,就是说开头要美丽精巧、新颖独特、对读者有吸引力、有震撼力、有较强的感染力,让读者的第一视觉便被你的作文深深吸引,从而怀着好奇之心去品味你的作文。

常见的开头法有:

1、开门见山法:

(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

文章一开头,便直截了当进入主题,没有过多的修饰语言,使读者一目了然,给人以亲切美妙之感。如:《我的妈妈》开头:我有一个勤劳善良的好妈妈。每当邻居有什么困难时,妈妈总会伸出援助之手,所以邻居都称妈妈为《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

在《记一次乒乓球赛》的开头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直接交代时间、人物、起因、经过。如: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学校举行的一次乒乓球比赛。我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让我永远难忘。(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

如:写《我的老师》一文的开头,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直接写:“我有一个严慈相加、不知疲倦、勤勤恳恳、爱生如子的好老师。是他引领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是他为我消除了厌倦学习的迷茫,是他为我拭去了失败的伤痛和泪水,他是我人生的一盏导航灯。(3)把事情的开头作为文章开头的自然起笔法:

如:写一篇题目为《记一堂有趣的课》的作文开头,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写:“上课铃声响了,大家都高高兴兴地走进了教室,等待科学老师的到来,因为我们今天要上一节有关《杠杆》的实验课。老师曾说,这是一堂非常有趣的科学课,我们可以在这一节课上认识一下大物理学家阿基米德。

2、设置悬念法:

这种方法指在作文的开头中,采用欲擒故纵的方式故意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从而使读者情不自禁地往下继续欣赏你的作文。如:我们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的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如:《我的奶奶》:我有一位活泼可爱的奶奶,每天她总是早出晚归,追赶时髦,还不时地和年轻人一块儿跳起迪斯科、探戈,人们亲切地叫我的奶奶为“老顽童”。

再如:《成功的体验》:“人生犹如一页扁舟,在大海上漂浮不定。凡事你只要经历过,就会体验到成功的酸甜苦辣。我学习滑冰的那一幕幕时常回荡在我的眼前,它让我对成功有了一个全新的体验。”

3、运用反问、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指在作文开头时,故意设置反问等修辞手法以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如:写《校园一角》:学校是我们学习成长的摇篮,她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送来了崭新的明天。你的校园美丽吗?你在学校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了吗?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这里播洒着希望,放飞着梦想,描绘着属于自己灿烂的明天,你难道就没有这样的感受吗?

4、对比法开头:

在作文开头时,采用对比的写法,即一正一反引入主题,从而吸引读者,使读者心潮澎湃,增强阅读的兴趣。

如:写《快乐的一天》: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快乐的一天,不过我们对快乐的认识不一样而已。有的人认为:自己的一天只要玩得开心,吃得爽口就是快乐;有的人认为:自己一天只要不写作业,能尽情地玩耍就是快乐;有的人认为:爸爸、妈妈给我买玩具,让我上网打游戏,就是快乐;而我认为:人的一天应该做一件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才是真正的快乐。快乐其实就在我们的每一天。

5、应用倒叙法:

指在作文开头时,先点明事情的结果(文章的主题),给人以遐想,让人去憧憬。如:写《我的自述》:我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同学们都叫我“假小子”。可我认为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男孩”,想了解我吗?让我来告诉你、、、、、、三、非开门见山法

这里所说的“非开门见山法”,并非无“门”,而是使用写作技法(如议论、描写、抒情、引用等)、修辞方法(如设问、比喻等)或其它的方法(如设置悬念等)把“门”装饰的更美一些,使文章更添文采,进而更深刻、更生动地表现主题,更引人入胜。如:(1)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如:竣青的《第一场雪》,他所描写的自然环境:“呵,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场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在作文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这种方法来描写环境。(2)深化主题的议论抒情法

如:魏巍的《再见了,亲人》第一段的最后一句:“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海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就是用了这样的方法。

(3)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

如写《我的妈妈》的开头,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写:“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不是吗?听: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这首家喻户晓的歌谣就是对妈妈的最好称赞。以这段话开头,对后文记述妈妈的事,无疑是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冰心的《墨梅》一文开头引用了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入题新颖、感情真挚,点明了思念海外亲人的题旨。(4)引人入胜的提示法

如:《第二次考试》的开头:“这个学期的期末我进行了二次考试,我的成绩还不错。你奇怪吗?让我慢慢地告诉你、、、、、、”文章一开头提出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引起读者的注意,自然会使人想到:“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怎能考二次,这是为什么?”急于从后文中寻找答案,因而增强了文章对读者的吸引力。(5)吸引读者的设问法

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它的开头这样写道:“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吗?你攀登过我家乡的大山吗?游览过我家乡的绿水?吃过我家乡那滋润爽口的柑橘吗?”

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示了其中常见的几种。在写作当中,有时并不能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兼而有之。究竟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考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通篇安排整体设计,选择最恰当的开头方法。

四、抓好作文的“中间”,充实材料,帮助学生把“中间”------“猪肚子”填得有血有肉。

在作文中的一大难点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作文的中间-----主要内容写得充实具体,有血有肉,以尽快的速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主要讲以下几点感受:

1、记人记事类文章:

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来进行描写,尊重通过一些事例来表达出人物的品质,以及人和事给我们带来的教育和启迪。如:鲁迅的《少年闰土》中描写闰土的外貌:“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了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再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这样一段对话:“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所以把鼻子碰扁了。”

2、写景状物类:

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可以让学生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或者景物的整体布局,生长特点,生活习性等诸方面来进行。如:《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就是按游览的方位顺序来写的。

在状物时,通过描写景物或者其它事物的喜爱之情来展现文章的主题。如:写《莲花》,就要采用托物言志,咏物抒情是写法,从而展现它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性格。

3、抒情议论类:

在作文中,引导学生通过一些事例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从而深化了文章主题,达到渲染主题的作用。如:《记一次活动》,可通过描写活动的经过,难忘的场面,适时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深化中心,点明文章的主题,给人以深思,以启迪。如写《梅花》,我们可以写梅花的不畏严寒,不惧风霜,凌寒独放,犹有花枝俏的品格。

五、重抓文章的结尾--------“豹尾”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犹如豹尾一样。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选择结尾的方法,也必须从全局来考虑,要使记叙的事件完整清楚,使文章的结构首尾呼应,以求得更好地表达中心,达到写作的目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1)自然顺畅的结尾:

指在作文的结尾中,不加任何修饰,自然而然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余地,令人回味无穷。例如:在写《记一次乒乓球赛》的结尾,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写:“这场比赛我输了,输得那么彻底,它让我明白了,成功是由无数次失败叠加起来的,不要惧怕失败,要勇于面对挑战,成功就会向我们走来。”就可以运用这种结尾方法。(2)照应开头的首尾呼应法

结尾要呼应开头,这是记叙文的一般写法,很多文章都可以运用这一特点来结尾。如:《童年趣事》的开头可以这样写:“我在读一年级时,曾经做过一件傻事,至今它仍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我不时地为我的幼稚而发笑。”结尾可以这样引导:这件事虽已过去了,每当想起它,就犹如刚发生一样,我为我的“傻”而发笑,也为傻而付出的代价而自责,这件事让我永生难忘。(3)画龙点睛的全文总结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对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价。如:写《家乡的小河》一文的结尾段就可以用 这样的写法:“家乡的小河哺育了家乡的儿女,给家乡带来了希望,滋润着家乡的山山水水,所以我爱家乡的小河。”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含蓄深刻的启发联想法

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是最典型的例子:“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含蓄、深刻,一语双关。启发人们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体现了鲁迅“韧”的战斗精神。

(5)激励读者的感叹法

有些文章的结尾,既不是总结中心,也不是启发联想,而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强烈的爱与恨。如:写《成功的体验》,可以这样引导:人生不必惊天动地,努力就好;人生不必豪言壮语,踏实就好;人生不必好高骛远,实在就好。相信自己,一份付出就会有一份收获;有了收获,你就获得了成功。不论成功多坎坷,只要你曾经努力;成功,就会悄悄向我们走来;成功,其实就在我们的眼前。

语文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篇3

【关键词】课堂导入 描绘导入语 背景导入式 启动原有认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91-01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别致的导课艺术,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课堂导入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课堂导入总是教师在唱主角,如何有效地导入?怎样让学生在导入环节“动”起来?下面结合我自身教学实例,具体谈谈高中语文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

一、直接式导入法

直接式导入法是最常见的导入法,这种方法不拐弯抹角,可以起到开门见山的效果,几句话就能切中主题。 我在讲《师说》时,我就采用直接式导入法,人的成长、成才都离不开教师,自古教师就有着较高的地位,但在唐朝中期,门阀之风依然盛行,一些贵族子弟凭借出身门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在他们眼里学习知识毫无价值,自然更不把从师学习放在心上,这时候一位大文学家拍案而起,用一篇力作抨击这种腐朽风气。此文一出,士林哗然,这位作者被士大夫阶层视为异类,视为狂人。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写下了这篇文章,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师说》。

二、描绘导入语的设计

描绘导入语是用描写性的语言构成的导入语。它一般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又给学生美的陶冶,还可以给学生以审美的享受。

“自然事物之所以美,既不是为它本身,也不是由它本身为着要显现美而创造出来的”(黑格尔)。自然美是“为我们,为审美意识而美”。[1]自然事物如不表现我们内在的生命活力,就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任何生物,只有当它长得体格很好,也就是使我们想起长得体格很好的人而非奇形怪状的人,它的动作才是优雅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语)。一树绿叶之所以美,是因为它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一丛红花之所以美,是因为它芬芳鲜艳,展示着青春—它们已经悄悄“人化”了。当你心悦神爽之时,小鸟也会歌唱;当你思家念国之夜,月亮也会神伤—它们已因你而有情.雄伟的高山,壮阔的大海,辽远的蓝天,无垠的草原,它们之所以美,无一不是表现了人类自由生命的活力。

我在讲《说“木叶”》时,让学生描述此时天气变化,最近,天气逐渐转凉,风吹着树叶,叶子一片片飘落……现实生活中一片普通的叶子,到了诗人的笔下,竟那般撩拨读者的心弦。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正是以“木叶”为例,把我们引入了一个有关树叶的诗的王国。

三、背景导入式

对于那些社会背景距现在较远,寓意含蓄,学生不易理解的课文,而了解写作背景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于这类课文,可先直接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者或背景,然后再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加深理解。

《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秋天,是诗人流寓夔州在深秋季节登高时有感而写。此时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独;全诗慷慨激越,动人心弦。了解了作者及背景,让学生体会此时作者的心情。

学习一篇文章我们不可能脱离背景,同是残山剩水,在地质学家眼里,它是地层变化的证据;在生态学家眼里,它是物候反常的原因或结果;只有在一定的背景下,它才会闪射出清澈而凄伤的光辉。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耳边吹过的风,会具有美妙的旋律;而对于一个终身辛劳在田间的农人,耳边吹过的风不会唤起他多少美的联想。同是春花秋月,在相同的背景下,有人诗人会因之神伤,吟唱出干古传诵的诗章。

四、诗词导入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引用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成语、典故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代有才学的人,都是有理想的人,只要登上高处就眺望远方,一定会引发很多感慨。曹操登上碣石山,大发诗兴,写下《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话表现出曹操胸怀的博大。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感叹宇宙之广阔无边,人生之苦短,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那么,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时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 长沙》。

诗词的引入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课前导入诗词,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给学生美的体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在审美关系中,主体之所以成为主体,在于它是具有“自觉自由的意识和生命创造力”的人。自然与社会中的事物之所以成为对象而与主体一起构成审美关系,其根本原因,在于对象的某些特质与主体的内在活力产生了某种对应,否则是引不起主体的共鸣。即使是最美丽的鲜花,对气息奄奄的将逝者来说,无论如何也不会赏心悦目;尽管是一乱残沤或一树枯叶,在跃动着内在生命活力者的眼里,也会构成一幅凄枪的美景,如“枯藤老树昏鸦”。杜甫之所以会“感时花溅泪”,是因他满怀伤家惜国的情思。苏东坡之所以会埋怨月亮“偏在别时圆”,是因他思念爱弟的愁绪无法排遣。可见,主体情感的契入,在导入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五、启动原有认知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启动原有认知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我在讲《陈情表》时,先让学生回忆《出师表》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忠,引出苏轼的话“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李密的《陈情表》最终把晋武帝感动了,皇帝不但准奏,而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篇千古奇文的魅力。

引用学过的文章,不但复习了以前的文章,还引出了下一篇文章。

设计导入语的方法、角度多种多样:诗文名句,创设情境;对比辨识,启发点拨;故事导入,曲径通幽;形象演示,入情入境;借助实例,典型引路;机智用语,妙趣横生;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从哪一个角度导入,都必须要结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都要遵循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和鼓动性的原则。

以上只是对“语文课堂导入法”教学模式的初步尝试探索,作为语文教师我清楚地认识到导入艺术处理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艺术性的导入,课堂教学是枯燥呆板和乏味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活动安排,采取灵活多样的艺术导入形式,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课堂激趣的几种方法 篇4

利用专题进行比较阅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学习“底层的光芒”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 这个专题时, 我把《品质》、《老王》进行比较阅读。我先写下板书:“鞋匠”、“车夫”, 学生将其与“光芒”、“人格”这类词汇相联系的较少见, 所以我从这样的认识“盲区”导入。“鞋匠”和“车夫”是往往被归入底层社会的人。所谓“底层”是指从社会地位、生存环境来划分人。它是划分人的常见尺度之一, 但“社会等级”却不是而且从来不是认识人和评价人的唯一标准。接着我又让学生比较两人的外貌描写, 如称格斯拉为“皮革制成的人”, 如说老王是“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如称老王“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 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 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会成一堆白骨”。对两人的形象描绘是与他们的职业密切相关的。

再比较两人的结局:《品质》中的鞋匠格斯拉有高超的制鞋手艺, 因不肯降低品质, 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失败, 最终饿死。

《老王》中的车夫老王生活贫苦, 却在文革前后一如既往地关心照顾作者一家, 直至病死。

从前面的概括、分析来看, 格斯拉与老王都是很有“个性”的人, 他们似乎都不懂“顺应时代潮流”、“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样的道理:格拉斯坚守着好手艺最后却饿死, 老王是“好出身”的车夫却一如既往关心地位不断下降的知识分子夫妇。

利用问题进行导学

苏教版语文课本中选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在对文学作品的立意构思、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 应允许学生见仁见智, 有时还可以尝试一下辩论式课型。通过辩论, 促使学生各抒己见, 相互启发, 并在交流、争论中学会思考, 解决“未经老师教授的种种问题”, 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我带学生研读《雷雨》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四) , 预习后, 一上课就提出了一个悖论:“有人指出, 周朴园并非如作者所说的‘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是坏人的程度’。理由有四:一、逼走鲁侍萍的不是周朴园, 而是封建宗法制度、门第观念;二、周朴园30年前对鲁侍萍的行为,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始乱终弃’, 两人当初确实情意绵绵;三、鲁侍萍离开周家后, 周朴园的许多行为足以证明他多情;四、开除鲁大海实属无奈, 何况他已送给侍萍五千元钱, 完全可以使他们母子生活无忧, 这说明他本性中有善良的一面。”这一观点一抛出, 立即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一些没有细读过课文的同学连连点头赞同, 而预习充分的同学马上提出“抗议”。一时间, “同情派”和“抗议派”各持己见, 互不相让。我一看时机成熟, 就要求学生以课文为依据, 分组展开讨论。经过深入研讨, 在我的点拨下, 同学们认识到支持上述悖论的几条“理由”有正有误, 但总体上认定周朴园是一个无情无义的反面形象。于是“同情派”恍然大悟, “抗议派”也领会得更全面了。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悖论的涵盖面大, 对学生多方查找参与辩驳的例证、多角度展开争鸣极为有利。另外, 我还安排过多次课堂辩论, 如“害死祥林嫂的凶手究竟是谁”, “罗密欧与朱丽叶如果顺利结婚, 婚后会幸福吗”等等。

利用猜测启发思考

学习《项脊轩志》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 这篇文章时, 我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猜测:

一、“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这里的娘是在门里还是在门外呢?如果说是老妪在门外作答, 那么娘一定是在她的闺房之内敲门。这时的娘也许因身染重病而根本不能出门了。所以这个地方更能说明母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 也才会有后面的催人泪下。

二、“吾儿, 久不见若影, 何竟日默默在此, 大类女郎也?”从这句言语来猜老祖母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问候语气亲切而又恢谐, 贴切地传达出老祖母对孙子的关切、疼爱的心情。临去, “以手阖门, 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 儿之成, 则可待乎!’”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 几句自言自语, 细致地透露出祖母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子殷切的期望。倾之, “持一象笏至”, 曰:“他日汝当用之。”寥寥几笔, 平淡之至, 但感人至深, “令人长号不自禁”;同时也准确地勾勒出一位慈祥、平易的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的老者的形象。

浅析小学语文的几种结尾 篇5

一、游戏式结尾

小学生上完一节课后, 已很疲劳, 结尾时应尽量生动活泼一些, 可设计一些游戏形式。如教完古诗《草》后, 教师可问:“小朋友, 谁愿意回家后把这首诗背给你的妈妈或奶奶听?”这时大家会纷纷举手, 然后教师提议学生先演习一下, 老师扮演奶奶。老师戴起老花镜, 扎起围裙, 学着老奶奶的样子说:“孩子, 放学啦, 今天老师教你们什么来着?”学生:“奶奶, 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 叫《草》。”老师:“奶奶最喜欢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了。”学生:“奶奶, 不对, 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老师:“是白居易的诗, 奶奶记性不好。”学生背诗:“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老师:“什么?什么?一岁一窟窿?”学生:“不是, 不是, 是枯荣。”老师:“好, 好, 是枯荣, 奶奶的耳朵不好使。什么叫枯荣?”学生:“枯, 就是干枯, 荣就是茂盛”……这样的结尾寓教于乐, 在游戏中巩固了知识, 其乐无穷。

二、点睛式结尾

许多记叙文形象生动, 内容具体,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然而, 讲解中, 却周身画龙, 缺少结尾点睛,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 缺少理性的升华。因此, 如果在周身画龙的基础上, 以精炼含蓄、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课尾点睛, 将更有利于引导学生体会文旨, 达到领悟道理、陶冶情趣之目的。

三、拓展式结尾

语文教材内容广泛, 有文学、历史、地理、科学等, 几乎涉及到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如果我们就文教文, 不作任何延伸, 势必局限在十分狭小的天地里, 学生所知甚少, 不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如果我们注意因文制宜, 适当沟通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所及, 扩充领域, 开拓视野, 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延伸式可以结合讲解进行, 也可以在课终来完成。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凭借自身的教学素质,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如在一节口语课上, 正值汶川大地震, 我以“母爱”为主题, 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生活中的例子、体会、感悟, 但学生都说些这特定时期所发生的特殊事件, 我们只有坐在教室里想象着一切, 所以我在课堂教学结束时, 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请学生就生活中的父母对自己爱的行为、爱的语言, 用你最真诚、最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学生不拘一格、匠心独运, 有歌词表达的:如:《献给阿妈的歌》《母亲》《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有古诗表达的:孟郊的《游子吟》;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关照, 如妈妈帮我梳理乱发、晚上帮我盖好被子……由此, 不仅拓展了课堂教学, 也让学生对母爱有了进一步的感受,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把掌握的知识、技能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去, 活用知识, 举一反三, 达到了教学目的, 取得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课堂教学的例子只是语文知识拓展的载体, 课堂教学的目的无非是通过这些载体, 去丰富教学的多彩性, 适宜的教学情境, 学生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未及的。

四、引用式结尾

即指在教完课文时, 引用名人名言或诗歌、俗语等来对全文来进行总结。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认识。比如在教学完《生命生命》时可以这样结束:文章是讲完了, 但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冰心老人曾说过:“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 江流人海, 落叶归根, 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 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份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 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 也不是永远痛苦, 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 我们要感谢生命, 在痛苦中, 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相信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后, 对生命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这么多的课堂结尾, 无一不闪耀着教者的教学智慧。巧妙结尾, 别样精彩。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方法, 在课堂结尾时, 把学生的思维延续到新的学习中, 一节好课不是单单的结束, 而是刚刚的开始,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才能使课堂更有效, 更吸引人。总之, 课终安排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 教学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无非是因文而异罢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一节课的结尾搭桥铺路做得好, 处理灵活, 课内外联系紧密, 就能使语文教学低耗高效。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要上好一堂语文课, 正如要演好一台戏, 必须高屋建瓴, 整体把握其诸多环节和因素, 而结尾作为一堂完整的语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它所用的时间不长, 往往只有几分钟, 却对这堂课的成功和完美与否至关重要。如果教师运用得法, 画龙点睛, 水到渠成, 就能突出教学重点, 增大教学容量, 提高教学效率, 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开拓思维, 深化记忆。

关键词:小学语文,结尾,结束语

参考文献

[1].胡漾.《语言魅力显神效》[J].江西教育, 2002年09期.

[2].李家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开明出版社, 2003年11月.

[3].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 1997年09期.

[4].蒋新海.《语言的魅力》[M].海潮出版社, 2002年.

[5].吕胜元.《语言的魅力》[J].京华时报, 2008年11月.

刍议数学课堂提问的几种方法 篇6

一、激趣性提问, 增加思维活动的愉悦氛围

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抽象难懂、缺乏趣味性的内容。教师如果处理不好, 学生难免出现昏昏欲睡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创造生动愉悦的情景, 使学生带有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 寻求新的知识。例如:在讲授枯燥无味的数轴概念时, 一上课我就提出一个学生意想不到的、带有香味的通俗问题:“谁吃过牛肉串?”牛肉串?难道它与今天所学的内容用什么联系?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提问,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好奇的情态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境界。再通过打比方, 直线比作串, 牛肉片比作数, 这样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一下子变得趣味横生, 大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二、迁移性提问, 拓展思维活动的空间

不少数学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类似之处, 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对于这种情况, 教师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 有意设置提问, 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的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的知识中去。通过类比、对照更易于学生掌握。如:从列代数式迁移到求代数式的值, 从代数式的值迁移到解方程, 从解方程迁移到解不等式, 迁移到二次函数等。例如:在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 首先提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然后列在黑板上, 接着问学生:“你们能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来解不等式3x-5>2 (x+9) 吗?”于是全班同学跃跃欲试地解这个不等式了。这样提问能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将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从已知对象迁移到未知对象上去, 较好地把握思维的方向和改变思维活动的定式, 拓展思维活动的空间, 从而使问题得到灵活而圆满的解决。

三、铺垫性提问, 解除思维过程的障碍

这是一种常用的提问方式。在讲授新知识之前, 教师要提问本课用到的旧知识, 以达到顺利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目的, 为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条件, 同时又能降低思维的难度, 使思维活动易于过渡。例如:在讲授梯形中位线定理时, 首先提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把一大一小两腰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倒放组合在一起。继续问:“能否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得出梯形定理的性质, 并使本定理获证”, 这样提问, 就为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使学生紧紧围绕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积极去思考, 减少思维过程的障碍, 从而探求本定理的证明思路。这样证明的主要特点———添加辅助线就显而易见了, 难点也就解决了。这种提问能降低思维难度, 分解思维难度, 减少思维阻碍, 顺利完成思维活动的过渡。

四、设问性提问, 激发思维的积极性

有效地创设问题情景, 使学生产生疑问, 经过一定的努力, 从而得到解决问题思维途径。教师在讲课时采用设问、与学生一起用一问一答的方式, 启发学生去积极思维,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进而产生学习兴趣, 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师设计的思维情景, 探究问题的奥秘。例如, 在讲“圆”的概念一课时, 教师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可不可以做成别的形状。比如三角形、四边形?学生答:不行。教师问:为什么不行?学生答:因为三角形、四边形的车轮不能滚动。教师问:你们说三角形、四边形的车轮不能滚动, 那好, 做成椭圆的吧, 可以滚动了, 行吗?学生笑答:不行, 这样一来车子前进时会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 像骑马那样。教师问:为什么会一会儿高, 一会儿低的?原因在哪里?生答:椭圆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不等。教师问:什么样的图形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相等呢?这样一番问答, 学生很容易想到, 圆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 这样终于找到了开始时提问的答案。通过教师巧妙地提出问题, 很自然地突出圆的本质属性, 最后引出圆的概念。教师通过设问, 把问题步步引向深入, 让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 并对学习产生了兴趣。问题的设计要使学生似懂非懂, 想说又说不出, 处于欲答不能, 欲罢不得的状态,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加强课的吸引力。

五、激疑性提问, 培养思维活动的深刻性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于无疑处生疑, 方是进也。”又说:“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至此方是长进。”由于初中学生年龄较小, 缺乏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学习中很少发现问题, 教师若能在似懂非懂, 似通非通及时提出问题或疑点, 然后与学生共同设疑, 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平行线定义时, 学生并不难理解, 但要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显然是不可能的。不妨这样问学生:“平行线的定义中, 为什么要有‘在同一平面内’这一限定呢?”能不能举出一两个“两直线不相交”的其他不同例子呢?通过教师的激发, 学生产生疑点, 必定深入思考, 从而真正理解平行线的定义, 思维活动和记忆也显得深刻了。

六、析误性提问, 培养思维活动的批判性

数学知识除了应从正面讲解以外, 还应做一些反面文章, 即针对学生作业中常见的错误进行提问, 让学生从正确与谬误的对比中明辨是非, 以提高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和批判性。如:学生对等式的变形, 经常忽视必要的条件限制。为加深学生的印象, 提出如下问题:下面让我们来证明两个数字相等。学生看到结果后, 感到惊诧, 思维发生冲突:2=1, 竟有此事!这时, 寻找错误原因的动机非常强烈, 错误必定被揭穿, 而留下的印象必定深刻。

七、发散性提问, 培养思维活动的灵活性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 引导学生从正面、侧面、反面多途径去思考, 纵横交错地联想所学知识, 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将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这种提问难度大, 必须考虑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在讲解一个例题后, 启发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提问, 或题目引申性提问等, 都属于这一类型。

浅谈数学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 篇7

一、情境导入法

教师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 教学《认识正数与负数》时, 教师创设北方气象站天气记录情境:2015年冬天的一个早晨, 在北京的一个气象站中, 小花正忙碌地登记气温资料.

教师运用生活中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零下3、8、16摄氏度”, 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情境导入法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生活实例导入法

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 教师应把生活元素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以生活实例为起点, 巧妙运用生活实例,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领悟生活中的数学.

例如, 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时,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5) + (+2) =?能否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结果?”生1:“ (-5) + (+2) =-3.比如, 以正东为正, 向西走5米, 记作-5, 再向东走2米, 记作+2.整个过程向西走了3米, 记作-3.”生2:“比如, 我欠小李5元钱, 记作-5.第二天, 小李向我借了2元钱, 记作+2.结果我还欠小李3元钱, 记作-3.”

生活实例导入法可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设疑导入法

设疑导入法是教师设置具有冲突的情境, 利用与学生已有观念或知识相冲突的矛盾来导入新课的方法.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认知矛盾中, 学生仅凭现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暂时无法解决矛盾, 故容易激起他们解决矛盾的强烈愿望, 促使他们积极地探究.

例如, 教学 《认识棱锥 》时, 教师要求学生用六根相同的小棒拼出四个三角形.此时, 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定的立体基础知识, 促使学生利用立体图形的知识解决此类问题, 如右上图所示, 从而引出学习内容.

教师运用设疑法导入新课, 不仅形象地展示棱锥的基础知识, 而且还揭示了整个思维过程.

四、温故知新导入法

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学生的头脑要具备与新概念有关的知识, 它们是支撑新概念形成的依托.所以, 教师可以在复习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 引入新知识.

例如, 教学《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时, 教师先复习“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然后推导“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总结“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即从复习已学知识出发, 以旧引新, 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导入新课, 强化新知识的学习.教师运用温故知新法导入新课, 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而且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五、实验导入法

实践是知识的最基本来源.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螺旋上升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直观教具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自然巧妙引入新课.

例如, 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 教师让学生将三角形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或折叠在一起, 总结出内角和为180°的结论.实验导入法能够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抽象能力, 也锻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六、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法是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初中数学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所以类比导入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比较常见.

例如, 复习《分式的乘方运算》时, 教师把作类比, 这样能使学生掌握分式乘方的要点.教师熟读教材, 把握教材的全局内容, 挖掘教材中可作类比的内容来导入新课, 可使学生掌握类比的思维方法, 并且尝到由此带来的学习乐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篇8

1. 注意地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入手。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课堂不够生动活泼。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他们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又怎么会喜欢“地理”呢?怎么能学好地理呢?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是指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地理学习的愉悦。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师生间往往存在“代沟”,一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常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其实他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往往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 注意采用“互动教学”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的传播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既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又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初中生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开展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

3. 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在一堂初中地理观摩课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一个学生突然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平,从兰州到洛阳附近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直接流入中下游。学生的想法很幼稚,出乎任课教师及听课教师的意料。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让该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他有大胆的设想的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同学住在“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为什么?由此全班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

4. 引入新课要有“新情境”

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的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沿用原来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书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却代表着实质的进步。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有:地理新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国内外地理新闻;地理趣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地理趣闻,如世界之最等;头脑冲浪引入法,教师提出地理兴趣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引入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引入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教师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地理(电脑)游戏引入法,利用道具或软件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等等。

5. 注意教学过程地图化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习者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包括地理图表和图象)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会读地图是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象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教师应该让学生从以往的“题海”中解放出来,把培养读图能力看作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具体途径,把培养学生获得此项可以终生受用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地图教学能力也是评价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指标。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这也是最具地理学科特点的能力。地图教学能力是指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制作地图,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地图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正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师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就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地理教师。而目前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

6. 注意学业评价能力化

课堂结尾的几种方法 篇9

一、复习导入法

这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采用得最多、最常见、最普遍的课堂教学导入方式,这种方法特别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而且能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我在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时,设计的导入语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这场战争后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有没有达到完全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在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总结: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没有达到完全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样的导入语不仅复习了上一节内容,而且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在联系紧密地结合起来,由此顺利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

二、诗词导入法

诗词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强烈探索的兴趣。如在讲授“唐朝衰落”这一内容时,可先出示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一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该诗学生在语文课中已学过,可先请学生解释诗中含义,找出讽喻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当学生提及杨贵妃和唐玄宗时,可马上引导他们回顾唐玄宗前期的清明政治:“唐玄宗不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待学生答出“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的勤政、任用贤臣”后,可问:“这首诗又是写的唐玄宗的什么呢?”引导学生答出“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然后总结:这是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由此自然引出唐玄宗后期的政治腐败、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并得出国家的安危、社会的治乱关键在最高统治者的勤政与否、用人得失的结论。在历史课上联系语文知识,而且与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密切相连,使学生既感新鲜又乐于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故事导入法

绝大多数学生都爱听故事,故事对于学生来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上课铃响后,学生匆忙地从课间的吵闹玩耍中回到教室,无法迅速地集中注意力。遇到这类情况,教师如果说“我先给大家讲一段故事”,学生瞬间就会安静下来,充满期待地听教师讲故事。如:在讲《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一课时,我用商鞅变法时“南门徙木”的故事导入:商鞅变法之初,恐民不信,商鞅把一根三丈之木立于国都之南门,然后宣布能将此木移置北门者赐10金。搬动一根木头,何须如此重赏,人们自然不信,于是他又下令,将赏金加至50金。有人将信将疑把木头搬到北门,即赏50金,以示不欺。故事讲完后,我让学生说出商鞅这样做的目的、意图、作用。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在五花八门的回答后学生们达成共识:商鞅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树立起了令出必信、法出必行的印象,为其变法奠定了群众基础。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同时也为本节内容的顺利讲述打下了基础。

四、歌曲导入法

歌曲是最富感染力的艺术手段,采用让学生在课堂中欣赏歌曲或者让学生唱歌曲的方式来进行新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我们可以利用《三字经》歌曲版来作为这节课的导入,《三字经》朗朗上口,易于学生接受,再加上以歌曲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就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播放完歌曲之后,我们可以提问:“《三字经》这首歌曲非常好听,但是《三字经》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有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字经》的来历?”学生回答(当然答案不要求唯一)。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说明:《三字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我国儒家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当时除了儒家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思想学说?他们的关系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走进《“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去探寻答案。

五、节日导入法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些特殊日子,用这些特殊的日子作为导入语,在教学前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如:用3月12日植树节导入孙中山关注民生的学习;用8月1日导入“南昌起义”的学习;用12月9日导入“一二九”的学习;用7月1日导入“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学习;用10月1日导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学习。也可以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导入“鸦片战争”的学习。当然,世界历史上也有一些特殊的日子,如:用7月4日美国独立日来导入“美国独立战争”的学习;用7月14日导入“法国大革命”的学习。

六、悬念导入法

随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讨论中,并有一种“欲知详情,请看课文”的心情。采用这种方法,应当注意提问的内容和对象。如对成绩较好的同学,可以考虑让其回答较难的问题;对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考虑让他们回答较为简单却又必须掌握的问题;对于少数上课不够专心的同学,也可以通过提问,以示提醒。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课导入语。

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是什么?何时开始,何时胜利?

生思考并作答。

师:据统计,1949年中国在工业技术和经济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的总差距,约为150-200年。在这种条件下,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中国,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吗?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吗?

生思考并作答,师归纳。

师:中国近代史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虽然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等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后再搞社会主义革命。以此导入新课。

上一篇:山羊遗传资源下一篇:阀门的作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