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

2024-06-20

中和(精选10篇)

中和 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我们的课堂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正进行着深刻的反思和变革。如何把握课堂转型的程度?我认为, 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系统, 应因地制宜, 权衡兼顾, 追求课堂教学的“中和”。

这里的“中和”, “中”即不偏不倚, 恰到好处, “和”即协调、和谐。作为人事交织共生的课堂, 只有让其系统内的时间、空间、人物、事物、软件和硬件等要素相互协调、平衡推进、适宜运作, 达到“中和”, 才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 才能实现整个系统的科学发展, 才能实现有效、和谐和优化的教学。

基于此, 课堂教学既要守“中”, 又要求“和”。

一、守“中”

1. 遵循准则, 善于权衡

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教师遵循教学的二主律原则, 那么他自然会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需要;如果教师遵循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那么他的课堂必定会避免照本宣科、机械灌输的教学;如果教师遵循课堂教学的语言规范, 那么他的课堂必定科学严谨、形象生动, 或轻或重、或缓或急。当然, 刚性的准则务必与课堂教学的环境、条件等要素结合起来, 既要遵循准则, 又要善于权衡。

2008年, 在一次省级教研活动中, 某教师教学《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课, 在学习“七七事变”之前, 该教师设计了以“历史再现”为目的的课堂活动, 提问学生:“你能和你的同伴合作设计一段卢沟桥上中、日两军对话和动作的即兴表演吗?”结果“八格呀噜”的叫喊惹来了一阵哄笑, 深沉、凝重的历史感一扫而光。

我们首先肯定, 这位教师的课堂是有标准的, 其之所以设计这一活动, 是遵循了新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教学要求, 有意展开活动, 让学生扮演角色, 演示历史场景, 使课堂生动起来。但是在严肃的课堂教学氛围中, 突然插入一段即兴表演, 就改变了课堂的情感色彩, 打乱了学生的心理基调。因此, 这是对新课程标准的机械理解, 最终导致生搬硬套的课堂教学, 既没有遵循原则, 也没有善于权衡。

2. 兼顾双方, 做到适宜

我认为, 在复杂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不一定非得分出谁是中心、谁是主体。因此, 兼顾教师和学生, 适宜地把握双方的关系更为重要。

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 有个“润泽的教室”, 在那里, 教师和学生安心、轻松而自如, 他们相互信赖、相互尊重。我想, 在“润泽的教室”里, 没有人在意谁是主体、谁是中心, 有的只是彼此的分工与合作、彼此的诉说和倾听。

其实, 课堂教学应取决于具体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和教学形式等。那种“教师讲课不准超过15分钟”的硬性规定, 无非是把课堂教学简单化、机械化。我始终认为, 课堂是灵动的, 教与学是彼此交织共生的,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会不断交替变换。因此, 在不同的课堂或同一课堂的不同时段, 应该以教促学、以学引教, 兼顾师生双方, 让他们适时、适度地对话。

3. 特色课堂, 重在创新

我觉得, 要转型课堂, 形成特色课堂, 既要虚心学习, 认同好的观点和做法, 又要杜绝模仿, 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因为, 只有教师的独创性, 才能激发学生的独创性;只有教师发展的多元化, 才能成就学生发展的多元化。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而言, 最关键的不在于有没有可以学习的模式, 而在于是否能创建属于自己的、百般变化的教学模式。

二、求“和”

如果课堂教学的守“中”主要是寻找课堂教学系统各要素平衡、不偏的联结点, 把握某一要素恰当发挥教学辅助功能的程度, 那么课堂教学的求“和”, 就是求得课堂教学整个系统和谐的环境和科学发展的状态。

1. 优化环境

一般认为, 课堂的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物理的环境、人际的环境和心理的环境。从环境的分类看, 优化课堂环境不是教师一个人能解决的, 它需要教师、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课堂环境优化的重点是人际环境优化。在课堂教学中, 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少有三个特性。一是尊重与关爱, 即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互相关爱。二是共赢与互惠, 即伴随着和谐的师生交往, 教师和学生都获得相应的进步, 或者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对方的需要。三是依存与独立, 即教师和学生既相互依靠、互相影响, 又保持各自的独特个性。

在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认为, 师生关系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共赢与互惠”的误读、对“依存与独立”的需要偏差。例如, 我们常把“分数”作为师生“共赢与互惠”的目标。为了分数, 师生不惜彼此折磨。于是, 教师的职业倦怠、学生的厌学情绪由此产生;又如, 教师希望学生在学习中独立, 在规则中趋同, 但学生往往希望在学习中依赖, 在规则中独立, 由此, 课堂的和谐被打破, 师生的心理一致也难以形成。

此外, 课堂的心理性环境之构建也是突出的问题。课堂教学的过程总被一定的心理气氛所包围。那种师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情绪状态, 就是课堂心理性环境, 它存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内心, 反映在课堂教学的种种言行上, 它无形也有形。我们通常所说的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饱满和教师精神振奋等都是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的表现。总之, 心理性环境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软环境, 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只有和谐的课堂人际环境和优质的课堂心理环境共同作用, 才能达到课堂的“中和”状态。

2. 建设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 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 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沟通和交流, 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我理解的课堂学习共同体, 即在课堂时空内, 以教师和学生为主, 为实现教与学的目标, 共同参与、承担和分享课堂教学活动及其成果, 有着和谐人际环境和优质心理环境的学习型组织。

在学习共同体中, 教与学的目标是共同的愿景, 教师与学生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 更是教学活动过程和教学成果的分享者。课堂教学活动是共同体学习的运作载体, 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 其和谐的人际环境、优质的心理环境浸润着教师和学生。总之, 学习共同体既有着田园式的自然和清新, 又带着现代的节奏和规范, 它不仅展现过程, 更拥有成果。

首先, 学习共同体是公共性的学习者的群体。它是共享的。例如, 共享时间、空间和资源。它是有限度的。例如, 不损害他人的权利, 也不替代他人的义务。其次, 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的组织。其交流和倾听均是自然的、自愿的。再次, 学习共同体是有共同目标愿景的。所以, 人人需贡献尽其所能的“卓越性”, 不怨天, 不尤人, 尽人事。

归根结底, 学习共同体的公共意识和民主意识保障了课堂环境的人际性和心理性, 形成课堂教学良好的整体结构;其卓越意识则催生教师和学生的反思性的科学发展。

综上所述, “中和”的课堂体现教学的智慧和境界。只有教师守“中”、求“和”, 课堂才能科学转型, 师生才会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学校)

孔子“中和”思想探究 篇2

关键词:孔子;中和;文质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54-02

一、以中和之美为审美核心

“中和”一词最早见于《中庸》。《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朱子释曰:“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而以德性言之,则曰中庸。中庸乃伦理根本原则,中和为美学最高标准。中和、中庸,均以无过、无不及为标准,秉执厥中、和谐统一。中和思想在儒家美学观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儒家孔子美学观之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旨所在。因而,弄清孔子美学观中的“中和”思想,无疑是理解和把握孔子美学思想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

中西古典美学都崇尚“和谐”,以“和”为美是西方古希腊美学和中国先秦美学的共同追求。但中国古典美学的特点,在于以“中”的方式来达到“和”的目的。孔子在《论语·八情》中指出:“《关雎》乐而不淫,衰而不伤,”就是要求审美必须适度,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走极端,也不过份。因为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就是认为过度与不及一样都是片面错误的,既要反对“过”,又要反对“不及”,不能各执一端,走向极端。要克服“过”与“不及”的毛病,最好的方法是使两者相互调节:“过”则节之,“不及”则补之,断其“过”而补“不及”,从而使其合适相宜,恰到好处。《礼记·经解》指出:“温柔敦厚,诗教也”。具体对“中和”提出规范和要求,在艺术中和审美中就具体表现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

“中和”思想也渗透在人们的思想和意识中,积淀在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中,不仅影响到人们的艺术观、审美观,而且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思想、文化意识等方面。“中和之美”成为中华民族所普遍遵奉的最高审美境界,成为一种审美模式、审美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中国艺术可谓是“中和之美”型的艺术。

从总体上看,唐诗的温和、典雅,宋词的婉约、缠绵,元曲的委婉、平正,说明中国诗词一贯崇尚含蓄美、蕴藉美、端庄美。中国古典戏剧一贯追求“大团圆”结局,满足观众的平衡、和顺、圆满、自足的欣赏心理,深受“中和之美”的影响,中国画追求宁静、淡泊、高雅、平和的意境,正是中国士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心境在审美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是一种“中和之美”的表现形式。中国艺术如此,中国文化亦如此,都浸润透“中和之美”的意蕴。

“中和之美”不惟作为一种审美模式而存在,而且作为一种审美思维方式而存在。强调“中和”就是强调朴素辩证法,对后来的艺术辩证法大有启发。它主张辩证处理对立双方的关系,反对极端,提倡互济互补,取长补短,有利于校正审美导向和辩证处理审美和艺术中的各种关系,诸如文质、因袭、言意、形神、道技、礼乐、善美等等范畴。以“中和”的思维和方式来调节、调整这些关系以使趋向和谐。

二、文质相和

孔子的美学思想里有两个重要的范畴,即“文”和“质”,孔子曾着重论述了二者矛盾统一的关系。“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文就是文采,华饰。质就是实质,指事物的本质。文、质的关系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孔子认为,实质胜过文采辞藻,就显得粗野。文采辞藻胜过实质,就显得浮夸,所谓“华而不实”,“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韩非子难言》)就像祭神的颂词一样,有漂亮的文词而无实际的内容。朱熹曾解释:“彬彬,物相杂而适均之貌”。“文质彬彬”就是说文采和实质配合得很恰当,形式和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孔子认为,这就是“君子”的典型。孔子主张“文质彬彬”、文质兼备,“文”与“质”的统一,是孔子“中和”思想的具体论述,也是孔子文学艺术审美的标准。他的得意弟子子贡充分理解了他的意思,就把这两个方面概括为“文犹质也,质犹文也”,把“质”与“文”的内在统一关系就更加清楚明确的表达出来了,即是“质”与“文”的高度统一。

另外,孔子又是很注重一个君子的外在形象的,《论语·颜渊》中记录了一段孔门弟子与棘子城关于外在形态之美的争论:“棘子城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也。’”子贡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不同意棘子城对“文”的价值的否定,认为如果没有“文”与“质”的区别,就好像把虎豹的色彩斑斓的毛色去掉以后,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也就没有区别了。无独有偶,另以为证,刘向在《说苑》中还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见子桑伯子,子桑伯子不衣冠而处。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说而文之。’孔子去,子桑伯子门人不说,曰:‘何为见孔子乎?’曰:‘其质美而文繁,吾欲说而去其文。’”由是观之,孔子并不是只注重内在而忽视外在,亦不是只注重外在而忽略内在,而是一个坚持内在与外在高度中和的论者。

三、美善相和

美与丑应该从艺术标准来判断,善与恶应该是属于伦理的或政治的范畴。孔子往往把美与善混同起来,甚至认为善即是美。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这里“斯为美”就是指“礼”“和”这些道德、礼仪、制度而言,“美”就是美好的意思。“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这里美恶对举也是善与恶的同义词。又如: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这里的“五美”完全是从政治、道德的标准讲的。除了说君子应该衣冠整齐,目光端正,仪容矜庄,使人见而生敬畏之心,是说君子的容貌、仪表外,其余讲的都是为政的作风、道德问题。“五美”与“四恶”对举,也表明这里的“美”就是“善”的同义词,两者没有什么区别。正因为这样,所以如“以仁为美”。(《里仁》)郑玄注“居于仁者之里是为善也”,就直接用善来解释“美”字。以仁为美,完全是就道德意义上讲的,不仅与善同义,并且“里仁为美”这个“美”字在日本天文本、高丽本等就作“里仁为善”。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这里“美”指的是才能,骄、吝则是从道德品质、作风上讲的。一个人的道德、作风、才能,都属于“质”的方面,心灵美、行为美,这些都属于内在的美。孔子把美、善混同起来,也可以说他重视这种内在的美,与他注重“质”的思想相一致。内容和形式是相为表里,不可分割的;美与善也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孔子也注意到美与善是有区别的,但认为美和善又是统一的。《论语》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孔子在齐国专心致志地学《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认为《韶》乐是尽善尽美,达到美与善的高度统一。这里的善是指政治、道德的标准,美指艺术的标准。《武》乐是尽美但未尽善,就是说,《武》在艺术上达到了最高的标准,但在“善”的方面则比《韶》略有逊色。为什么呢?朱熹解释说:“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然舜之德,性之也;又以揖让而有天下。武王之德,反之也;又以征诛而得天下。故其实有不同者。”朱熹把舜之德说成是天生的,武王之德是恢复的,显然是继承了孟子“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孟子·尽心下》)的说法,这是唯心主义先验人性论的错误观点。但他认为美是声容表现于外的形式,善为美的实际内容。从形式和内容上区别美、善,则是有价值的,也把孔子对美善的区别讲清楚了。

孔子认为美和善是有区别的,但美和善又有密切的关系,两者是统一的。美是审美的标准,善是为政,道德的标准。《韶》《武》这两篇乐章在艺术上都达到了最高的标准,所以说两者都是“尽美”的。

就政治、道德标准来衡量,舜以揖让而得天下,并且达到了“太平”,这就是《礼运》所说的“选贤与能”的“大同”之世,这是儒家理想的太平盛世,所以说是“尽善”,反映在《韶》乐上就达到美善的高度统一。武王伐纣,以征诛而得天下,正如吴季札看到演奏商汤的舞曲《韶》就说:“圣人之弘也,而犹有圣人之难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汤、武是一个类型,汤有“惭德”,武王也如此,并且武王也没有达到“太平”,在《礼运》上属于父子世袭的“小

康”之世。所以,《武》乐在“善”的方面比《韶》乐稍逊一筹,未达到“尽善”。孔子注意到“美”“善”的对立和统一,这在美学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四、结语

观孔子美学思想之中和之道,不免产生对中国美学的二重性认知。一方面,孔子美学观中的中庸原则,给中国美学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使中国美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保持理性的克制态度,不致出现淫滥或不及的局面;另一方面,中庸原则有意识地控制艺术的自然发展或本我发展,这常常成为艺术反映尖锐社会矛盾现实的障碍,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也正是中庸这一原则在艺术审美领域的局限性所在。

以上对孔子思想中的中和思想作了简要的分析和透视,远没有揭示出孔子美学观中全部的中和思想。然仅此足以证明,孔子美学观之中和思想如此博大精深,已经达到了先秦时期中和思想的最高峰。总而言之,儒家美学思想以先秦孔子美学作为内涵和基础,已成为中国古典美学最重要的一种审美模式。而孔子的“中和”思想,则作为其中重要内涵在中国美学史和哲学思想史上得以阐发,地位卓然,对于中国美学史及中国思想史都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上海:三联书店.2014

[2]李泽厚.[华夏美学之美学四讲].上海:三联书店.2014

[3]李泽厚.[论语今读].上海:三联书店.2012

[4]赵士林.[心学与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赵士林.[中华传统文化开讲——文史精讲].北京:中华书局.2014

[6]赵士林.[美学十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邵汉明、刘辉、王永平.儒家哲学智慧[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8]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中和:书法的审美标准 篇3

当代书坛,除一部分人将笔法视作书法艺术的全部审美内容外,人们对笼统意义上的中和美大都有所理解,并将中和视作书法创作与审美的终极目标。不过,对中和美的高下层次之别,不论是理论家或创作家,却多不作深入探究,这实在是妨碍书法艺术向纵深发展的症结所在。章祖安先生曾在上世纪80年代发表《书法中和美层次剖析》,指出古人将中和美分为“平和”、“偏胜”、“大顺”三个层次,笔者以为对当前书法创作与审美具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并为我们建立书法的审美标准指明了方向。

一、“丑”——美——“丑”

中和美的大顺之境,即极刚又极柔、大实而虚、虚室生白、大巧若拙、返朴归真的境界,是书法美的极致。如果我们把孩儿体视作未经雕琢的天真稚拙,大顺即是在经历大雕大琢后的返朴,两者貌似相近,实相距天壤。稚拙与大拙,是我们通常在艺术审美中所说的“始境”与“尽境”。赵之谦《章安杂说》曰:“书家有最高境,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这天质与神秀便是“始境”与“尽境”。何以稚拙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愉悦?在于不雕,天然。但我们绝不能把孩儿体等同于艺术作品,尽管我们经历雕琢后必须充分吸收它的稚朴可爱。这一点,不惟书法如是,绘画亦如是。近现代东西方艺术大师,多有对儿童画的借鉴吸收,但他们的作品绝非儿童画。

就书法而言,怎样区分稚拙(始境)与大拙(尽境),这关系到对书家水平高低的判断。在当今书坛,确实存在一大批崇尚质朴自然但功力欠佳的“眼高手低”者,他们往往成为“笔法”论者的非议对象。这些书家大多没有经历雕琢(求美)的过程,怀着对自然、朴素的理想与追求,创作出虽有一些拙味但笔力羸弱、结构扭曲的作品,使书法在人们心目中形同“儿戏”。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书家具有一定的基本功,但这些基本功尚没有达到一种高度,便走入求朴的阶段。这些书家的作品,也会出现诸如线条粗率或结构怪诞之类的问题。故返朴之“朴”,绝不是简单、粗疏、怪僻的代名词。只有经历求精求美的过程后的返朴,才能真正具备“古”、“厚”、“拙”、“朴”的大顺之美。

令人遗憾的是,新世纪以来,“古”、“厚”、“拙”、“朴”的审美特征,大多被一些追求“平和”(中和美中的初级阶段)美的书家所唾弃,并被冠之以一个“丑”字。他们视表现古朴拙厚的作品为“丑书”,视追求、创作古朴拙厚的书家为“丑书家”,归根到底,是他们对中国文化传统认识不够全面、深刻造成的。艺术创作固非让人们追求清一色的风气,客观上因艺术家眼力、观念、能力的不同也不可能趋向一律,但对一位有事业心与责任感的书家来说,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那些自以为已经获取美的学书者,应该多作一些反思与探索,尤其要放下成见去学学你认为并不美却在历史上被许多人肯定、实践并流传的东西,只有真正潜心于艺术,探索相反的审美事物,才能到达一种新境域。

二、书法的审美标准应该是新意、格调的合二为一

每一位艺术家都必须有一种文化意识或历史使命感。所谓文化意识,即是把个体的艺术创作置于艺术史中加以观照,以体现个体的历史人文价值。此即是说,艺术家的创作如同于科学界的发明创造一样,只有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中不断探索出新东西,结晶出新思想,才能使艺术顺随人类历史的发展。艺术如只是对古代作品的反复摹仿,其生命力便将不复存在(学书阶段另当别论)。

由是,处在21世纪的中国书法,怎样出新,应成为每一位书法人的第一思考主题。但如同科学发明创造一样,没有建立在对艺术历史与文化的深刻认识与体验之上的胡思乱想与胡涂乱抹,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新。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不论古人还是今人,对创新主题的思考可谓未有间断。而每一个历史阶段,也都有体现当时思想文化意识的风格特征,这些时代风格特征的贯穿,构成一部完整的书法创新史。

如何界定书法艺术的新意?我们可从个体风格的原创度与深度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所谓原创度,指个体风格语言建构的独立性程度及与既有历史和时代风格的差异度。原创度不能割裂作为本艺术赖以存在的客观规定性。譬如,书写性是书法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规定性”,离开书写,便不能称为书法。美术字、画字、拼贴剪切等造就的文字形式均不能视为书法,这类方式自然不能被认为“原创”。深度指个体风格的艺术人文价值的大小。在某个层面,原创度与深度相关联,原创度的大小与艺术人文价值的大小相一致。但深度必须体现个体风格切入历史的深刻性及个体语言的独特性。有些书家风格似乎很强,但与书法的历史不相关联,成为一种无谓的创新;反之,若过于纠缠书法技法层面,自然很难建立个体风格审美语言的价值体系,这类书法便难有新意可言。

我们言说的格调既包含在原创性的深度里面,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判断。一件作品格调高低,取决于作者对美的认知及体验程度。前面所涉的中和美的层次可视作为书法作品格调高低的依据。许多人认为是美的东西,其实可能只是中和美的初级层次(平和),这也是为什么艺术总属于少数人的原因所在。

需要阐明的是,我们对历史经典的认定,随着对书法理解的深入将有所发展。在唐宋元明时代,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很少见到三代金文、两汉刻石等早先的书法)及封建体制(帝王为巩固既得政权大多宣扬以“法”为本的审美制度)的作用,那些规正、平和的书法作品也就被历史认定为经典,成为后人的学习楷模,而对经过几千年形成的审美方法与价值判断,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重文(作品)而轻理(书理)的事实使书法美学至今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以至美学的经典传统常常被曲解。三代的古朴、两汉的沉厚、魏晋的萧散及南北朝的奇崛到后来被变异为平正、规范、守制,甚至走向“馆阁体”的绝地。清代碑学的崛起可谓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美学的回归,尽管创作上有许多不尽理想的客观存在,但对大、深、厚、古的追求表明人们正沿着纵深的美学道路行进,这是一个良好的历史现象。近现代书家秉承传统美学精神,在碑学、碑帖融合诸方面极尽探索,为书法史谱下了一曲华章。

健身气功的中和思想 篇4

《黄帝内经》认为“中和”是一切生命维持平衡,延续生命的必要条件,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不仅认为人体自身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且还主张只有真正做到“内外调和”,才能保证人体“邪不能害”,并提出“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因此,养生要以“中和”为最佳境界,最终要达到人体形与神、功能活动的动与静及人与自然的有机和谐。健身气功的中和观首先要“中定”,身必以端正为本,身一端正,则做事无不端正矣。健身气功的中定就是身法中正,要求脚跟立定、重心稳定。中国古人认为中是中正无偏、无过不及,正如《宋元学案》所说:“中者,无所偏依,无过不及之名也。存诸心而无偏依,措之事而无过不及。”并且认为这种中是与时偕行、随时而在,正如朱熹所认为:“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中国古人把中用在处世上,认为中是天下处世之大本,即“天下之事,处之得中则成,不得中则不成,故中为天下处世之大本。”

在传统文化“中”的影响下,练习气功时,要求动作演练时要立身中正,即对头部姿势提出“虚领顶劲”要求的同时,又提出了身体节节向下松沉,一直松沉至两脚的要求。这样,头顶要有向上顶起之意,两脚十趾抓地踏实;而头顶与两脚之间,节节松活、节节贯串。如此,虽在“上下对拉”的作用下,立身中正,身躯并不僵直。两脚立定可培养习练者的自立自主的主体意识;重心稳定可培养习练者无过不及、不偏不倚的品性,在动态中恰当地把握住自己,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去。健身气功的中和之道可以培养习练者正直诚实、善恶分明的德行。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方法以身体作为认识和实践“和谐”这种人间大道的手段,正是其得以发展的本质所在。健身气功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身心的内外运动。健身气功的习练通过调身、调息和调心的锻炼,使练习者呈现中正安舒、呼吸柔和、心神宁静的静养状态,练习者要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体悟练功状态,方可不断提高练功质量。

祖国传统中医学对人的生命活动常以精气神合一,精气神互化,精气神的盛衰来解释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精气神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精化气,气生精,精气互化,精舍神,气生神,神又为精气之主宰,三者共存亡。精气神是人身三宝, 所以,人体养生保健与精气神的和谐统一息息相关,由于精气神活动是伴随五脏功能活动的,五脏藏精、舍神、主气化,调理平衡五脏的阴阳气血,也就寓意着调理精气神的合一。健身气功从形、气、神三位一体的人体生命整体观出发,在生命现象的无限和谐中建构自身,符合生命的自由运动,每一呼一吸、一招一式之间无不体现着生命精神与肉体的和谐统一之美。调身、调气、调心的综合锻炼调整了人体的外在形体和内在潜力,使之内外和谐,从而改善和增进了人的整体机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三调合一”的练功方法充分体现了和谐的思想内涵。

健身气功中和观的最高目标是“和谐”,其整体和谐观反映了健身气功所追求的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多因素、多层次的和谐是一种动态的整体协调、共存共荣、共同发展的关系、状态和境界。和谐成就了健身气功特殊的美,健身气功视人体身心和谐为真,人际和谐为善,天人和谐为美。

南平市举办健身气功千人展示竞赛活动

8月11日至12日,福建省南平市体育局、南平市体育总会举办了健身气功交流展示和比赛活动。南平市政府、体育局、老体协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活动。来自市、区各健身气功活动站的1000多名健身气功爱好者先后进行了健身气功·六字诀和十二段锦功法集体展示,整齐而优美的健身气功功法展示让场内观众为之惊叹。在展示队伍中,有一支少儿健身队特别引人注目,他们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展示,受到领导和观众们的交口称赞。

12日,74支健身气功代表队共900多人参加了六字诀功法比赛。经过角逐,15只代表队获得一等奖;其他代表队分获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福建省健身气功协会)

易语文,中和的智慧 篇5

一、“易语文”教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易语文”的提出不是心血来潮, 更不是跟风树帜, 这是我们研究团队全体成员长期浸润在闽派语文的土壤中, 综合一线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经验以及海量阅读中外相关书籍后所共同思考的结果。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以及一线教师“忙、慢、漫、盲”的教学困惑, 我们一直在尝试构想创建“简约、高效”的语文教学模式, 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减轻教学负担, 提高教学实效。

我们做了近8年的调查、访问、实践、研究, 走访了大量一线教师, 在数十场教育教学示范教学和专题演讲中历练, 为“易语文”教学主张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2011年版课标的颁布让我们更坚定了“易语文”的信心, 也为我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2012年, 借助福建省首届名师培养活动和福州市语文名师陈曦工作室的成立契机, 在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陈建志主任等专家团队的理论指导和帮助下正式提出。

二、“易语文”教学思想的宗源探索

“易语文”教学思想和《易经》这部书关系密切。《易经》可谓是“易语文”教学思想的宗源。《易经》是我们华夏五千年智慧和文化的结晶, 被喻为“百经之首, 大道之源”, 它作为中国文化的基因, 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都和《易经》息息相关。以中国文化中三个最重要的学派“道”“儒”“佛”三教为例, 道家的老庄哲学从《易经》中衍生而来;儒家宗师孔子一生述而不作, 只给《易经》做了《易传》, 儒家思想是对易经的传承和发展;从印度传进来的佛家思想, 亦被《易经》同化, 接了地气才在华夏大地开枝散叶, 发扬光大。它博大精深, 是宏观的, 全息的, 在现代社会仍有广泛且深刻的现实意义。从古代的医学、建筑学、伦理学……到现代的物理学、化学、信息学、遗传学等都受到《易经》的启发和影响。有人形容“《易经》就像个古井, 不管是谁, 不管在什么时间, 放下一个水桶, 就能打上你要的那桶水”, 因此, 《易经》被誉为“中华文化最高的智慧”。

《易经》是我国古老而又朴素的哲学思想, 它的思维方式是:做任何事情, 都要抓住根本 (阴阳) , 掌握事物之间的发展规律 (变易) , 通过建立一个系统, 来把握这个规律, 运用这个规律 (简易) 。我想, 我们的汉语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承袭着《易经》的文化,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也完全可以传承这中华文化特有的基因, 并借鉴《易经》的思想武装自己, 使语文教学“不易”、“简易”、“变易”吗?这样既能够为一线的教师理清很多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减轻些不必要的负担, 又能够追求各种方面达到中和的状态, 实现我们理想中简约、高效的语文教学境界。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 我开始思索是否能从《易经》中获得启发, 从纷繁复杂的教学乱象中梳理出一套比较清晰的思维方式, “易语文”正是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产生的。

三、“易语文”教学思想的内涵

“易语文”的“易”有三层含义:第一, 不易。即做任何事都要抓住根本, 事物的根本属性是阴阳两性, 一阴一阳之谓道。大道同源, 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我认为, 语文教学, 不仅要考虑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也要考虑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 更要关注其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关注预设, 也要关注生成……只有一分为二地看待语文教学, 才能使各方力量不断地相互中和、促进、生长, 周行而不改, 独立而不殆。第二, 简易。简易不能单纯理解为简单, 而是在服务学生学习的前提下,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让教学过程简约, 使课堂简洁又易于操作。第三, 变易, 这是“易语文”最精髓的思想。一切事物均有两面性, 并且不断转化。“生生之谓易”, 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这跟现代的辩证法中提出的“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是完全相吻合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一成不变, 不能因循守旧, 也不能花样百出、动荡不宁。变与不变要在“易”上求得和谐统一。“易”是阴阳的协调, 是宇宙生化的过程, 是开放的过程。“刚柔相推, 变在其中。”课堂的诸多方面, 都可以用“阴阳”两种方式来理解, 关键是我们要以全息的、辩证的眼光正视矛盾的存在, 恰到好处地转化这些矛盾, 使其达到“中和”的最佳状态。将这些《易经》思想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不仅符合教学科学, 还能不断丰富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 让我们不违天逆常, 能顺时适变, 使教育教学的生命保持长久的活力。

四、“易语文”教学思想下的课堂特点

“易语文”教学主张指导下的课堂呈现三个特点。

第一, 模糊性———重在理念, 以势定教。长期以来, 教师的强势, 导致课堂学生地位的弱化, 但我们也担心一味追求“学生为主”, 而忽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所以, “易语文”的教学要根据不同文本, 不同的师情、学情来调整内容, 调整策略。但策略在不断协调整合中很难精确地概括, 如果一定要概括, 那就是“中和”二字, 只要达到平衡, 即为最佳策略。

第二, 灵活性———活在课堂, 注重生成。《易经》指导人做事要注意“时”与“中”。“时”指要与时势一致, “中”就是孔子讲的“中庸之道”, 既不要过, 也非不及。《易经》讲求“洁净精微”, 要求人的行为与天地万物的运动产生协动, 发生共振, 在顺应性的相通相协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所谓“活”是指师生思维活跃带动课堂气氛活跃。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不断表达自己, 在实践中获得提升, 但也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根据教学目标和课堂具体情况, 不断积极转化, 待时而动, 营造气场, 让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各方面得到动态的平衡。

第三, 空白性———功在平时, 注重训练。《易经》的智慧告诉我们, 一切事物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都会遇到各种的艰难、坎坷, 一顺到底的事, 往往也是极其浅薄, 没有生命力的。因此, 我们教给学生方法的同时, 还要注重磨炼, 每一节课都留有一定的空间, 让学生进行训练, 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获得提升。

结合当前语文教学的普遍问题, 我们强调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文本处理童化”。在解读任何文本时, 都要考虑学生的观点, 用学生们可接受的方式指导他们学习。教育讲究可接受性, 只有学生接受, 教育效果才是有效的。其次, “教师的地位要柔化”。我认为, 教师主宰话语权的时代要渐渐远去, 教师角色要逐渐转变, 要循序渐进强化学生的作用, 教师积极引导, 学生主动学习, 使师生双方都成为教学的主人,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想的课堂效果。再者, “教学过程简化”。简约, 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生成。所以, 每节课的教学环节尽量不超过四个, 留出足够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实践、发展、生成。

“易语文”的课堂追求是“简简单单学语文, 扎扎实实学语文”。以往的提法都是“教语文”, 以教师的“教”为立足点, 而“易语文”考虑的则是“学”。我觉得, 语文教学, 不仅学生在学, 要发展, 教师也在学, 也要发展, 这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所以, 我们应当以“学”为落脚点, 在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 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 正所谓“教学相长”。“易语文”的教学主张强调简约明快,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使课堂易于操作。因为只有简单的东西, 才具有亲和力。如果一味追求“感观艺术”、“诗意完美”, 却没有真正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没有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 那么教学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五、“易语文”的实际操作要点

在“易语文”指导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断梳理语文教学的各种关系。一方面, 我们牢牢把握语文教学的目标, 不设太多无用的环节, 尽量让课堂简约、明快, 易于操作。实实在在教语文, 实实在在搞训练;简化课堂内容,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细节处理上多下工夫, 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手段更加灵动鲜活, 使课堂上充满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 我们坚持以辩证观为指导, 在看似简单的教学过程中渗入丰富的思想。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虽然我们强调简约平实, 但是在简约平实的课堂背后, 还需要我们不畏困难, 善于钻研, 夯实根基, 灵活应变, 不断探求语文的真知。

1. 解读教材“四‘心’相通”、“厚积薄发”。

备课过程是进一步发展“易”的思想的过程。备课时应注重做到“四心”相通:一通编者心, 此为心之“窍”。教材编者是以课标为指针, 以文本为载体, “依标靠本”, 合理组织阅读文本。所以通编者心, 从编者的意图去备课, 会为教师打开新的教学思路。二通作者心, 充分与作者对话, 对作品全面了解。对文本的细读揣摩必不可少, 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 就能带着学生走多远。只有读“进”文中了, 你才会身临其境地来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中, 才会为情节所动容, 才会因文字的精彩而拍案, 才会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 才会有一种分享他人感受的冲动, 才会想尽方法带领学生一起来体验这美妙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充分了解写作背景、写作意图、文学特色及相关作品等, 以便更好地走进文本, 与作者对话, 更加准确地抓住“文眼”, 把握“课眼”, 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解读教材可以“双线突围”, 并注重和谐统一:一条线, 要立足于语言文字。文字承载了内容, 承载着情感, 只有深入地品词析句, 才能慢慢地体会其中的情感。另一条线, 要立足于情感、情境, 注重营造适合语文学习的气氛。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还有文学的底蕴在其中, 因此, 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学习和感悟。从这两条线入手, 交叉备课, 明确其辩证作用。三通学生心, 了解学情, 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此为关键节点。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 心中无学生, 课堂无好课。关键要考虑学生如何学, 要了解学生知识的停靠点, 学习的兴奋点, 兴趣的热点, 认识的盲点、难点等, 还要考虑知识以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习惯等养成。四通自己的真实内心。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就是考虑教出自己的特色、水平, 并以此影响、激励学生。在备课时多考虑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自己的优势如何发挥, 如何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 具体的实施步骤、策略, 如何突破重、难点, 课堂调控的方案, 如何在教学资源的挖掘、使用上做得更加极致等, 在备课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备课要深入有效, 就要处理好“厚”与“薄”的关系, 厚积薄发, 更要深入浅出。把课文变“厚”。新课标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们要时刻胸怀大语文观, 在课堂上注意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对于语文而言,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于语言;对于语文课程而言,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于学习语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 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 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 (洪堡特) 因此, 文本解读时深入语言文字, 摩挲、涵泳其中, 又能跳出来, 懂得“取舍”,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研究知识的重、难点, 大胆取舍, 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化”之。

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因此, 要多考虑留给学生练习听说读写能力的时间, 还学生感悟、体验、思考的快乐, 搭建课堂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同时激发兴趣, 拓展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课堂教学应注重因势定教, 注意“变易”, 力求中和。

首先, 教学的目标设定要因“人”制宜。全面了解学生, 关照学生, 是课堂教学变易的初衷和旨归。教学目标虽然是“约定俗成”、“众所周知”的, 但细化到具体的内容时就要注意学生的“元认知”和“知识停靠点”, 并关注到群体差异, 充分考虑各个层面学情, 这样才能部署出更为合适的“局”, “渡化”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舒展自己、发展自己, 在自由的天空下放飞思维、展示个性, 到达理想的彼岸。

其次, 教学的内容取舍要因“文”制宜。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如果都掰烂、揉碎, 或让学生“吃老师吃过的东西”必定索然无味, 让学生失去阅读神奇美妙的“初体验”和“探秘”的快乐。学生的语文实践既是学语文的途径, 又是学语文的目标。语文实践对于学生学习文化、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以及提升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等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易语文教学讲求“洁净精微”, 紧守“语文实践”, 不为泛滥, 此是“洁净”。教学扣紧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感悟、体会、积累、运用……穷理尽性, 细如秋毫, 精微之至。能中和教学中各个方面的矛盾, 达到新的和谐。追求课堂的简洁明快、高雅志趣、和谐共生。例如, 篇幅长、内容浅的课文, 可以加快节奏, 长文短教;篇幅短、立意深的课文, 宜放慢步伐, 短文长教等。

第三, 教学策略使用要因“情”制宜。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不管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观, 还是费厄斯坦的认知可塑性和中介性学习理论, 归根到底, 都是要调动学生, 用科学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主动地学。“情动而辞发”, 语言学习, 让学生感悟、体会、运用语言, 最为有效的是课堂上学生情绪的管理。学生在问题解决顺利时则兴高采烈, 遇到疑难障碍时则情绪低沉。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 适当调节教学的策略, 以适应学生思维的张弛, 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师生情绪中正平和, 才能皆大欢喜。

第四, 教学节奏的变化要因“时”制宜。课堂要“有戏剧的情节, 中国画的意境, 交响乐的气势, 相声的幽默……大处起波澜, 小处见优美, 那该有多美!”所以, 在教学时要注意课堂的变奏和美。根据教材、学生、教师自身特点, 教学时注意动静结合, 高低起伏, 疏密适当, 课堂气氛必然抑扬顿挫, 高潮迭起!预设与生成要完美结合, 不管预设是一种“价值追求”, 还是生成是一种“意外收获”, 不管预设是一种“常态要求”, 还是生成是一种“教育智慧”, 二者能够而且必须和谐统一起来。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 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 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碰撞的火花。比如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较差, 教学要经常变化,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消除因思维定势造成的疲劳;高年级的学生自制力强, 教学宜相对稳定以保持思维的稳定和深入。课堂教学开始时宜精彩激越, 引人入胜;发展阶段宜舒展缓慢, 留有余地;高潮时宜迅猛疾速, 奇峰突起;结尾宜简洁紧凑, 余言缭绕。

在现实课堂教学环节, 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太关注自己, 而没有充分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 导致课堂失控。 (1) 行为过敏。教师对课堂内所有的杂音, 如咳嗽、细语等都会作出强烈反应, 动辄对学生批评、指责, 小题大做, 激化矛盾, 自乱阵脚, 往往造成教学中断, 课堂一片混乱, 正常的教学进程遭到破坏。 (2) 枝节过敏。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分配教学时间, 把握教学内容的主次, 喧宾夺主地在一些细小的枝节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打乱教学节奏, 冲淡教学主题, 在教学推进上制造一种障碍。 (3) 期望过敏。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合理设置教学环节, 对学生要求过多、过高, 致使学生无法应付, 无所适从, 甚至放弃对教师的追随, 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而且引起了学生的焦虑和不满, 继而出现问题行为, 最终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因此, 我们要用开放的视野和心态与学生互动、对话、交流, 深入了解学生的天性, 掌握事物矛盾、对立、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 顺势而教。更重要的是要守住“道”, 一以贯之, 处变不惊, 对自己的教育理想坚定不移。还要“化而裁之”, 心存忧患意识,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既不断给学生新鲜、适度的刺激, 又摒除为了追求“眼耳鼻舌身, 色声香味触”的单纯感官刺激, 以不变应万变, 才能做到“心无挂碍”, 潇洒超脱。

《书谱》中的中和思想 篇6

儒家美学所推崇的最高理想就是“中和”。它植根于儒家中庸的哲学基础之上。“中庸”作为儒家哲学的核心, 反对一切极端的表现, 认为过犹不及。而将对事物的理解与把握限定在一个合理合宜的程度——“允直厥中”。《礼记·中庸》中这样解释“中和”一词:“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认为人的修养能达到中和的境界 (“致中和”) 就会产生“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的神秘效果。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将中庸视为最高的, 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品质。孙过庭便是将这一思想引入到书法中的第一人。在《书谱》一文中, 他将中和思想推及到书法审美、学习过程乃至具体技法的运用等各个方面, 而这一理论, 随着儒家思想的不断渗透, 也被后世继承和发展, “中和”美构成了书法艺术的重要审美范畴。

一、书法审美

关于书法的审美应从哪个角度, 应有什么标准, 孙过庭说:

“夫质以代兴, 妍因俗易, 虽书契之作, 适以记言, 而淳醨一迁, 质文三变, 驰鹜沿革, 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 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 反玉辂于椎轮者乎?”

这里, 孙过庭将儒家评价君子修养时的标准用到了书法审美中, 这就是“文质彬彬”。“质”最早是作为道德修养范畴提出的, 语出《周易》:“君子以义为质, 礼以行之。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就是说人内在品质的“义”和外在表现的“礼”要统一, 内在美和外在美要统一。《论语·雍也篇》中也指出了各执一端的弊病:“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只有内在的质朴没有外在的文饰, 即使朴实淳厚也会显得粗野;只有后天习得的文饰, 没有质的搭配, 则会流于虚浮。棘子成说:“君子质而已矣, 何以文为?”一个君子有内在的品质淳厚就行了, 要外在的文饰做什么?孔子的学生子贡反驳他道:“文犹质也, 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强调“文”与“质”是统一的, 文饰同质朴一样重要。孙过庭这里讲的“质”与“妍”, 即是儒家“质文”之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在孙过庭之前, 虞和在其《论书表》中就提到过“质”与“妍”的问题:“古质而今妍, 数之常也。爱妍而薄质, 人之情也。”他认为古质今妍, 爱妍薄质是正常的。孙过庭继承了这一观点, 但他认为古质与今妍同样应该受到肯定。当时流行的评论是“今不逮古”。为什么今不如古呢?是因为古代崇尚质朴, 而今人崇尚妍丽。对比钟繇、张芝与王羲之、王献之, 评论认为王羲之比钟张要妍媚, 王献之又比王羲之妍媚, 所以“子敬不及逸少, 犹逸少不及钟张。”这种评论在孙过庭眼里是失之偏颇的。他为“古质”和“今妍”的调和提出了一个方法, 那就是“古不乖时, 今不同弊”。也就是说, 孙过庭的思想里, 古质和今妍同样值得肯定, 关键在于学古、崇质而能不背离时代, 趋今、尚妍而能不混同于流弊。至于他认为王献之不如王羲之是从伦理道德方面而言的, 而不是质妍。要文质两参, 即既有完美的形式, 又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也就是说“质”与“文”达到“中和”状态, 兼而有之。

而这丰富的精神内涵来源于哪里呢?孙过庭在后文中明白地说:“情动形言, 取会风骚之意, 阳舒阴惨, 本乎天地之心。”这一精神不在于一己之私情, 而是含蕴着一种大的情感, 体现着深厚的人文观照。有了这样的精神内涵, 才能有感人至深的作品产生, 尽善 (文) 尽美 (质) 。情深意切, 发而为书之时又要有节有度, 即孔子所言“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发乎情, 止乎礼矣”。李泽厚先生在《华夏美学》中说, 中国没有酒神精神, 没有放纵的狂欢;相反, 强调的是, 包括快乐, 也要节制。深情之发于心, 发而有节有度, 即所谓“中和”, 把握好此间的度, 即所谓“彬彬”。

什么样的书才能达到这个标准呢?“止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太师箴》、《兰亭集序》、《告誓文》, 斯代俗所传, 真行绝致者也。”是王羲之带着不同的情感所写的这些作品。

或有人反驳:“孙过庭说:‘写《乐毅》则情多怫郁, 书《画赞》则意涉瑰奇, 《黄庭经》则怡怿虚无, 《太师箴》又纵横争折, 暨乎《兰亭》兴集, 思逸神超, 私门诫誓, 情拘志惨。’这些都是文质彬彬的书法作品么?除了思逸神超的《兰亭序》可以称得上是中和之美的代表, 这怫郁、瑰奇、怡怿虚无、纵横争折、情拘志惨的作品都可以以一‘中和’代之么?”

“中和”一词在明代项穆的《书法雅言》中这样解释:“中也者, 无过无不及是也;和也者, 无乖无戾是也”。也就是说“中”是不偏不倚, “和”则倾向于和谐一致。“中”与“和”是相辅相成的。“中”是一种审美价值尺度, “和”则是圆融审美境界的达成。和是最终的目的。和谐一致不等同于不变相同。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带着不同的感情所做的作品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孙过庭将《乐记》中乐之本当“在人心感于物”的思想融汇进书法中来, 所以能展现书法“中和”之美的作品不只是呈现一种“不激不厉”的风格, 而是以多样而丰富的面貌出现的。

那么要使书法作品最终达到“中和”之美, 就需要修身, 使性格不偏执一端, 情感发而有节。如果性格只向一面发展, 而没有融会其他的品质, 其作品就不易达到“中和”的最高境界。孙过庭如此说:“质直者徑挺不遒, 刚佷者又掘强无润, 矜敛者弊于拘束, 脱逸者失于规矩, 温柔者伤于软缓, 躁勇者过于剽迫, 狐疑者溺于滞涩, 迟重者终于蹇钝, 轻琐者染于俗吏。”一味追求张扬个性, 孙过庭认为是不可取的, 必须有相反相成的东西融合进来, 以达到中和。

二、学习过程

学习书法的过程, 孙过庭指出了三个阶段“至如初学分布, 但求平正;既知平正, 务追险绝;既能险绝, 复归平正。初谓未及, 中则过之, 后乃通会, 通会之际, 人书俱老。”

也就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 即:

初——中——后 (时期)

平正——险绝——平正 (风格)

未及——过之——通会 (程度)

这是一种交错上升的关系, 前一组对应关系是每一种学习阶段所呈现出不同状况的描述, 后一组对比关系是从整体而言书法学习的三个阶段。在其他艺术门类中, 古人亦有类似论述。苏轼云:“凡文字, 少小时须气象峥嵘, 色彩绚烂, 渐老渐熟, 乃造平淡;实非平淡, 绚烂至极也。”可见, 艺术探索的层级是随创作主体的人生阅历、学识修养和思想感情的不断成熟而不断变化和上升的。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通会”即是儒家所说的中和之境, 无过无不及, 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要达到“通会”, 具体应当怎么做呢?孙过庭指出到达“通会” (中和) 之境的必经道路, 那就是“心不厌精, 手不忘熟”。也就是说, 在学习过程中既要用心又要用力。只用心, 不用力, 会眼高手低, 笔下的控制力差, 心中所想在笔下不能产生相应的效果。只用力, 不用心, 则是蛮力。工夫到了, 功夫却达不到。因此就要求书者“心不厌精, 手不忘熟”, 用心用力同时具备。当这种运用尽于精熟之时, 对“度”的把握就容易了。“规矩闇于胸襟, 自然容与徘徊”, 到了“从心所欲不逾距”的通会之际了。

具体到书法技法的具体运用中, “中和”思想也被孙过庭不自觉地带入其中, 以讲明“淹留”与“劲速”的关系, 力求劲速与淹留之法的中和。淹留不是指行笔过程的缓慢, 劲速也不是一味求快, 而是要在这两者中间把握住“度”, 形成行笔的节奏。这样才可以达到会和众美的境界。

总而言之, 中国哲学里一直强调“和”, 也就是强调“度”, 强调“过犹不及”和“中庸”。其道理是一致的, 如孔子所讲:“吾道一以贯之。”《书谱》的写作思想吸收了儒家美学里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和而不同”等观念, 以追求“中和”的理想。孙过庭的思想影响到他之后的诸多书法评论, “中和之美”成为了书法审美的评判标准之一。

摘要:孙过庭是将儒家的“中和”思想引入到书法中的第一人。在《书谱》一文中, 他将中和思想推及到书法审美、学习过程乃至具体技法的运用等各个方面, 而他的这一理论, 随着儒学思想的不断渗透, 也被后世继承和发展, “中和”美构成了书法艺术的重要审美范畴。

关键词:书谱,孙过庭,中和

参考文献

[1].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4年

[2].谭学念注评《孙过庭·书谱》,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年

[3].陈方既《陈方既论书法第二卷·中国书法精神》, 华文出版社, 2003年

[4].姜寿田主编《中国书法批评史》,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7年

[5].李泽厚《论语今读》,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年

中和形意拳阐微 篇7

李存义前辈曾言, 形意者, 国术也。不以花架表演为能, 专注于实战养生为高。前贤曾有言:“见其外, 知其内, 诚于内, 形于外。即内外和而为一者也。”形意拳讲究一个“合”字, 动作合, 则致劲力顺达, 气血畅通;不合, 则气血阻滞。故须明六合:外三合 (手与脚合, 肘与膝合, 膝与胯合) 与内三合 (心与意合, 意与气合, 气与力合) 。六合能使人养成内外合一, 上下一致, 举手投足动作和谐统一。这样方可实现内养精气神, 外练筋骨皮, 真正实现六合一而万事毕, 此为形意拳术的意义。中和形意拳, 是养生与技击融为一体的优秀拳法, 根于形意核心, 更达于中和至理, 时时处处讲究中正平衡。习拳操武之时, 时刻谨记二十四法, 时刻关注省身照己。谨书二十四法于下:

三顶:头上顶有冲天之雄, 手外顶有推山之功, 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

三圆:脊背圆则力催身前, 胸圆则两肱力全, 虎口圆则勇猛外宣。

三挺:挺项则精气贯顶, 挺腰则力达全身, 挺膝则腿坚马稳。

三抱:丹田抱气气不外泄, 胆量抱身临敌不变, 两肘抱肋出入不乱。

三扣:肩扣则力气到肘, 掌扣则力气到手, 手足指扣则周身力厚。

三垂:气垂则气降丹田, 肩垂则力催肘前, 肘垂则两腕撑圆。

三曲:两肱宜曲则力富, 两股宜曲则力凑, 两腕宜曲则力厚。

三毒:心毒如怒狸攫鼠, 眼毒如觊兔之饥鹰, 手毒如捕羊之饿虎。

前贤李忠轩前辈曾言, 二十四法师形意的根本。不明二十四法则其拳不见工整, 其力难成一统, 更不言纯粹的拳法。因为形意本是心神拳, 不明规矩, 不足以言方圆, 更不能谈形意拳二十四法的重要更在于三体式的体会上。能够深入体会三体式二十四法, 做到举手投足形神相合, 则可登堂入室也。

老师经常讲, 初学形意拳的时候, 首先要打出明劲。明劲者, 刚猛和顺, 其发如电, 其势雄壮, 出手无人能抵。更要取其蹚若犁行, 翻手如塌天, 行步鸡形要稳, 出拳三节要齐, 振起四梢。讲究三催力, 脚催胯, 胯催肩, 肩催手, 是为三催力。依此久而习之, 则明劲易得, 渐明拳道趣处。盖而化之, 自然心向。

待明劲之后, 则逐渐体会暗劲之功。暗劲如其名, 力发不见形, 出手见伤亡。按拳谱理解, 形意拳的三种练法———明劲、暗劲与化劲, 三劲之中, 明劲易得, 暗劲难入。看前贤的理论的时候, 其实对于这三种劲亦曾作了比较详细的练法说明。明劲的练法是动转和顺, 起落整齐, 方者居其中, 方正其中, 是达到高度平衡的意思。明劲并不是一味的刚猛, 而是追求练拳时的平衡感。暗劲的练法是充实丹田, 是身体坚如金石, 神气舒展, 动作圆通。圆者以应外。暗劲阶段, 丹田会发生作用。孙禄堂的动物经验, 发生在暗劲阶段。暗劲令肌肉坚实。暗, 不是阴虚。暗劲是协调性, 要活泼不滞, 动作可以不规范, 在周身协调的基础上, 以随意的动作来提高自己的机动能力。化劲的练法是动作不可着力, 专以神意运用, 勿忘勿助, 一气贯通而已。三回九转是一式, 即此意也。化劲在动作上与明劲、暗劲的动作一致, 是规整的拳套或是稍作变化的拳套。不把拳打成新的模样, 但是内涵已经变化, 动作不用力, 以神意练拳。举个形象的例子:猫全神贯注的盯着老鼠洞, 达到忘我的境界, 老鼠一旦出洞, 猫就扑上去。此时, 猫不会想着如何跳, 爪子如何抓, 意念一动, 身体就飞出去了———这就是化劲。画家的意在笔先, 胸有成竹, 也可以算是化劲。有了意念, 不必斤斤计较, 一笔一划如何搭配, 落笔自然协调。练到化劲, 初步可以体会到神。化劲以意念练拳, 收无意之效。薛颠曾言:“如有人来击, 心中并非有意防范, 然随彼意而应之, 自然有坚决之抗力。如有人偷袭, 心中来不及反应, 已经做出了反击。”以意练拳的要诀是勿忘勿助, 不要失去意念, 也不要加强意念。所谓“难得糊涂”, 说的便是这种分寸。这个分寸不好掌握, 忘了或者刻意了, 都没有练习效果。

中和形意拳, 五行是根本。盖因为心为火曰炮, 肝为木曰崩, 肺为金曰劈, 脾为土曰横, 肾为水曰钻。十二形是其身法演变, 龙之搜骨, 虎之捕食, 鸡之争斗, 蛇之拨草, 鹰之捉猎, 熊之挥膀, 鹞之穿钻, 燕之飞掠, 鸵之撞击, 马之奔腾, 鼇之泳翻, 猴之纵跳。能明白五行的本涵, 则其余的全套不过是一个动作的延伸, 一个要领的不同作用姿势。中和形意拳, 取法中和, 以五行演化, 阴阳化生, 五行生克为指导思想, 由一而五, 五而十二, 再至变化万千, 复以繁杂归真, 由繁至简, 取十二形而体会五行, 再有五行而至中和, 反复体会, 终达致中和之境界。

起钻翻落, 拳法要义, 起势要钻, 落势要翻, 起要势连横, 落要势顺, 起为横之始, 钻为横之中, 落位顺之始, 翻为顺之终, 起钻翻落, 四字里面分明。

五行之练, 起于无极, 行于归元, 成于三体, 一举动, 时时刻刻关照自身, 不偏不倚, 立身中正。行拳时, 头顶百会, 虚领顶劲, 抵舌闭嘴, 收颏平视, 沉肩坠肘, 含胸拔背, 体松心静, 收腹敛臀, 吊裆直尾, 腰脊主宰, 上下相随, 中正安舒, 呼吸自然, 先求开展, 后求紧凑, 沉胯, 折胯, 正胯, 动作协调到位。

五行拳练法多以劈拳领起, 然本脉五行则以钻拳领起。因为, 五行之中, 钻拳属水。老子有言,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 钻拳亦是如此。通过深入体会钻拳, 可以明白水的无孔不入之势, 方知拳法其实变化无形, 更根据五行生克转化, 自然化生, 由水生木, 则可在钻拳之后, 自然顺发炮捶, 亦可轻松的破解来敌的崩拳和直拳。概以拳本无相, 动即是招, 起身鹰捉, 反手横拳, 则正合了水之特性。

钻拳之后, 多练劈拳, 劈拳练习要有旋按劲, 更有暗劲内蕴其中。这种理念与一般的劈拳要直推如劈山的概念不同, 练习即是打法, 一出手, 自然螺旋, 周身一团混元。劈拳练习之时, 要体会劈拳之后当为崩拳, 观老师演练崩拳, 其疾若电, 真若撞车, 势不可挡。五行之中崩拳属木, 木性刚烈, 是以其疾如电, 其力若高速火车直撞而出, 其势起于跟, 发于腿, 形于胯, 直推身手而出, 出手似曲似直, 弹力十足, 堪为开膛第一先锋手, 讲究快准狠, 用力短促疾。实战之时, 一击而出, 六合归一, 三星相照, 形与神和, 意气相连, 自然出手力透脏腑不是困难。曾见老师演示出手, 问起窍要, 师曾言, 六合归一, 三节要明, 四梢要齐, 则出手即是崩拳, 不在一招一式, 而在万法归于一法, 24法是基础。

崩拳刚猛, 炮拳炸烈, 劈拳之后若是顺势接法炮拳, 更显一前一后, 和谐一同, 其势不可挡。盖因炮拳讲究的是拧旋劲, 前手上架, 势带翻拧, 后手若出膛之炮弹, 一发即中, 则其上下相偕, 直劲与拧裹劲相合, 破直破横, 易如反掌。

横拳浑厚, 全在身法, 是以其行也必与身同。因五行之中, 土性浑厚, 承载万物, 为万物之母, 是以作用于身可以调理脾胃, 统御五脏, 更是养生一气中和的根本, 不以一手横蹚而在全身开合, 出手钻拳, 顺步上手即是横拳。常言说, 出手横拳不见横, 横劲全在一身转, 不在出手的发劲, 而在于全身之开合, 翻拧于一拳, 则出手建功。简单用之破坏对方的中心, 击倒对方不是复杂的事情。五拳里面最喜欢的除了钻拳便是横拳, 配以钻拳, 则可实现以水润土, 自然全身上下一元贯通, 健身养生不在话下。

五行炼之纯熟, 渐明五行归一, 节节贯通, 一气混元之道, 此时则可明白步步鸡行, 手手鹰捉, 势势虎扑, 是中和形意的三大根本。明了三节, 齐四梢, 则方可明白五行归一。最终的身法与功夫成就, 都要在这十二字之上着落。

深谙步步鸡形、手手鹰捉、势势虎扑之理, 则深入研修十二形。十二形主练身法———猴形、鸡形、龙形、燕形、虎形、蛇形、鹞形、马形、龟形、鼍形、熊形、鹰形, 有别于其他流派所传的套路只有一两式的十二形。中和形意拳的十二形, 不仅内容丰富, 而且演练方式左右均衡, 左起而右归, 右出而左还, 阴阳交替演练, 不偏不倚, 顺应生理, 开发人体全面平衡能力, 达到一气中和, 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十二形之中, 更有着重技击的双形合演之势, 诸如熊鹰合演的, 鸡猴合形的。鸡腿之进退自如与猴形的敏捷矫健一体, 实为技击之上乘技法。更有养生技击的龟蛇合形, 其行势若太极两仪游, 其效堪比龟蛇万年生。龙行之后更有蛇来配, 实为龙蛇合演无孔不入, 起若游龙云中游, 翻若蟒蛇翻波涛。

儒家的“中和”思想及其意义 篇8

一、儒家“中和”思想的实质内容

孔子曰:“舜其大知也焉?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执其两端, 就是从矛盾对立中认识事物, 解决矛盾。与执中、用中思想相联系的是和贵。孔子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主张实行“忠恕之道”。执中、用中是实现和的保证、条件。孔子在讲中庸之道时, 非常突出“和”字。有子说:“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和为礼之用, 和以礼为原则, 如果丧失了原则, 为和而和, 则是“乡愿”的和, 是“德之贼”。“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和不等于同“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这显然是史伯的“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思想的发展。

“和而不同”的中庸观念, 摈弃了纯粹的“同”与绝对的“不同”这样两种极端状态, 寻求不同事物的互补和多样性的统一。当然, “和而不同”所导致的协调与融合不是各个成分之间平分秋色、绝对平均, 而是有主有辅, 有大有小, 有轻有重的, 是“调而不流”、“和而不流”的, 即虽调和但不至于丧失原则。

子思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子思在其所作的《中庸》中提出了“中和”的概念。他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他进而引申立论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意即“中”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根本, “和”是通行于天下的道路、道理。人能致力于做到“中和”, 天地阴阳就能正常运行而不至于错乱, 万物就能正常发育成长。可见, 中和是整个宇宙的根本所在, 离开了中和, 世界也就丧失了它的普遍的秩序和准则。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积极入世, 努力识世, 面对社会, 面对现实。孔子以改造社会为己任, 终生奋斗的目标就是希望“天下有道”。“有道”就是大治, 大治就要稳定、协调, 这样才能使社会发展、前进。而“中和”正是他看问题的出发点, 也是他理想社会的归宿, 还是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儒家“中和”思想对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以“中和”为出发点来谋求社会和谐, 以求天下大治, 实现大同之世。长期以来, 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历史与社会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

1.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核心或代表, 它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极大的影响力, 或者说起着主导的作用。儒家学说是在为中国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服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不同历史时期, 它适应各个统治阶级的需要, 善于兼容并蓄、融汇各家学说而又自成系统。

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群起, 百家争鸣。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十家中, “欲以图治”的大学派主要有四家:儒、墨、道、法, 各学派互有短长。战国时期的墨学, 其学说许多方面与儒家相对, 曾一时“天下之言归墨”, 呈压倒儒家的势头, 然而, 墨家“为我”与“兼爱”是两个极端, 最终却不敌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学派在孔、墨之后, 伴随着孔墨之争, 约兴起于战国中期。道家提倡“清静无为”, 无为任其自然, 与儒家的礼乐仁义相对, 而在西汉初年, 道家特别是黄老之道适应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与儒家融为一体而成为封建阶级的指导思想。与儒家对立最大的法家思想, 更为儒家岁吸收, 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大都儒法两家并用。汉独尊儒术, 是建立在儒、法、黄老等合流的基础上的。法家重君主专制、重政治强制、重生产, 黄老的重政治权谋, 都为儒家所吸收。或者说, 在汉统治者主持下, 它们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和统治方法已融为一体, 无分彼此了。有人说, 中国封建统治者, 其统治思想是“以儒为体, 以法为用, 以黄老刑名为教, 以纵横为变”, 似乎不无道理, 以至于后来的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是儒家与道家乃至佛家思想的产物。可见, 儒家的宽容态度和包容精神, 对于儒家思想支持起来的封建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2.促进了中国各民族的融合、团结和统一

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封建社会里, 历代统治阶级不断加强其中央集权制度, 这对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而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融合, 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无论是从春秋战国的诸侯割据到秦和两汉, 还是由三国鼎立到魏晋, 再由南北对峙到隋唐一揽天下, 进而从五代十国进入宋元明清的大帝国统一, 中华民族的统一一直是主流, 而分割毕竟是短暂的、次要的。历史不断地证实儒家“中和”思想在中华民族统一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如孔子“春秋大一统”思想, 到了西汉年间, 被动董仲舒发挥、发展, 为西汉统一强大的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朝也沿袭这个政策, 统治者为了使周边各民族归附自己, 积极灌输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和”的思想。以后的宋元明清, 使周边各民族与内地的关系进一步加强, 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家庭, 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3.协调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儒家“中和”的主张在于调和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上要和, 表现为忠、孝、尊、恭、敬, 使“天下有道”, “天下归仁”。对平级也要和, 表现为忠 (忠于人之事) 、恕、信、义、敦、睦, “推己及人”、协调矛盾。对下也要和, 表现为宽、厚、慈、惠, 使人们不要“犯上作乱”, 以稳定统治。对外族要和, 表现为信任、尊重、不轻视、不敌视, 使其与华夏民族相互融洽, 加强联系, 共享太平。一切都围绕一个“和”字作文章。

以“和”为出发点, 儒家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爱人思想。孔子曰:“仁者莫大于爱人”。“仁”是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 其原则在于互助相爱。儒家又以“忠恕”之道来表示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孔子以忠恕之道来贯穿人际关系, 孔子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又曰:“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儒家的根本精神, 追求个人与全体的调和, 人人能够推己及人, 从修个人德性而逐渐扩大到众人, 天下国家自然而治。

4.反对侵略, 热爱和平, 铸就了中国人民和平善良的性格

儒家学者以“和”为出发点, 对他们所处时代的各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侵略兼并战争不断提出强烈批评, 对国与国之间应和平相处, 不应以武力相侵夺、相威胁的主张, 一再加以提倡和阐发。例如, 当时有个小国叫颛臾, 是鲁国的附庸国, 鲁国当政的季康子准备攻打吞并它。孔子立即反对, 并批评道:“夫颛臾,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孟子继承并大大发展了孔子反对侵略战争、主张和平相处的思想, 咒骂那些发动侵略战争的好战者, 斥责他们“争地以战, 杀人盈野;争城以战, 杀人盈城”的野蛮行为, 是“率土地而食人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学说正是由于这种持中贵和思想, 才使得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主张渊源流长。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除了那一次又一次导致王朝更迭的“圣战”之外, 从来不曾发动大规模择外战争。尽管在我们帝国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可以向海外扩张的机会和条件, 然而我们没有积极地去殖民, 去掠夺金银, 去屠杀生命, 相反却关心着中华文化能不能在异国传播, 能不能帮助异邦建立风纪和教化。

多年来, 中国人民团结合作, 热爱和平, 为了共同发展, 他们往往捐弃前嫌, 向前看;为了反对外国列强的入侵, 他们往往化干戈为玉帛, 携起手来, 一致对外;为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他们往往自己做出牺牲, 帮助别人。儒家代表人物不但明确主张“善战者服上刑”, 更崇尚、提倡与执行一种“和为贵”的主张;千百年来为了争取和平, 杀身成仁者, 舍生取义者, 屡见不鲜。正是在这种儒家思想的熏陶下, 几千年如一日, 中国人民一如既往地崇尚和平, 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和平善良的性格。

三、“中和”思想的现代意义

儒家从“中和”思想出发, 以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天下大同”, 我们通过儒家的义利观就可看出儒家“中和”思想的这一目的。儒家主张以义为上, 即道德至上, 并不排斥功利, 而是主张义利双全, 而在义利不可调和时, 则取义舍利。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 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义利观的价值在于要求见利思义, 而反对见利忘义或惟利是图。儒家认为正当的利本身即具有义的意义。儒家并不反对商品货财之利, 主张买卖公平, 并不反对发财致富, 而主张生财有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看到, 改革开放不断冲击着传统的东西, 新的东西层出不穷, 但与此同时, 利己主义、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观念也应运而生。有的人为了个人的私利, 不惜以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公利为代价, 有的人成了大款后, 挥金如土, 而不考虑还需要扶植的贫困和社会公益事业, 有的人则利用手中的职权, 贪污、行贿受贿、公款吃喝等, 把个人利益置于他人和社会之上, 这些现象反映了当今社会在发展经济 (重利) 的同时, 而忽视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 (轻义) , 从而丧失了个人与全体的调和, 造成了人际关系冷漠、社会秩序混乱。

实现现代化离不开社会稳定, 而社会稳定不能不发扬儒家“和为贵”的精神。我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正是破坏了“和为贵”的中庸精神, 使得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都达到了几乎崩溃的边沿, 正常的人际关系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在“十年浩劫”的同时, 日本通过社会稳定, 实现了现代化。继日本之后崛起了亚洲“四小龙”。“四小龙”的发展, 现代化的实现, 有许多因素,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这就是要坚持和弘扬“和为贵”的孔子中庸思想。因此, 在搞好物质文明的同时,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既两个文明一起抓, 这无疑是扬弃儒家“中和”思想在当代的意义所在。

当今世界思潮, 以和为贵。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 称“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要从二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当代举世闻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也一再宣称, 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 同时正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营垒, 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样的世界, 也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是全人类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共同追求。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了的。

可见, 儒家的“中和”思想, 对于改善人关系, 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

摘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而“中和”思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中和”为出发点来谋求社会和谐, 以求天下大治, 实现大同之世。长期以来, 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历史与社会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当今时代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易语文,中和的智慧 篇9

“易语文”教学思想和《易经》关系密切。《易经》的思维方式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根本——阴阳(不易);掌握事物之间的发展规律(变易);通过建立一个系统,来把握这个规律,运用这个规律(简易)。汉语,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袭着《易经》的文化。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完全可以传承这中华文化特有的基因,并借鉴《易经》的思想武装自己,使语文教学“不易”“简易”“变易”。

“易语文”的“易”有三层含义:第一,不易。语文教学,不仅要考虑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也要考虑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其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关注预设,也要关注生成……只有一分为二地看待语文教学,才能使各方力量不断地相互中和、促进、生长,周行而不改,独立而不殆。第二,简易。简易不能单纯理解为简单,而是在服务学生学习的前提下,让教学过程简约,教师易于操作,学生易于学习。第三,“变易”。一切事物均有两面性,并且不断转化。“生生之谓易”,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跟辩证法中提出的“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是完全相吻合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一成不变,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花样百出、动荡不宁。变与不变要在“易”上求得和谐统一。关键是我们能以全息的、辩证的眼光正视矛盾的存在,恰到好处地转化这些矛盾,使其达到“中和”的最佳状态。将这些“易”的思想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不仅符合教学科学,还能不断丰富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让我们不违天逆常,顺时适变,使教育教学的生命保持长久的活力。

“易语文”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第一,简化教学目标,一课一得,每节课集中力量重点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能力;第二,简化课堂内容,不设太多无用的环节,实实在在教语文,实实在在抓习得,在教材处理和过程细节处理上多下工夫,提高课堂实效;第三,教学手段更加灵动鲜活,尽量让课堂简约,明快,易于操作,使课堂上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在看似简单的教学过程中渗入“变易”的思想。以开放的视野和心态和学生互动、对话、交流,深入了解孩子的天性,掌握事物发展的矛盾、对立、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顺势而教。

结合当前语文教学的普遍问题,“易语文”强调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文本处理童化”。在解读任何文本时,都要考虑孩子的观点,用孩子们可接受的方式指导他们学习。教育讲究可接受性,只有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才是有效的。其次,“教师地位柔化”。教师主宰话语权的时代要渐渐远去,教师角色要逐渐转变,要循序渐进强化学生的作用,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师生双方都成为教学的主人。再者,“教学过程简化”。简约,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师生生成。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教育学院附属第三小学)

酸碱中和滴定图象题目的解法初探 篇10

[原题呈现](2010年浙江省高考理综样卷第12题)在25mL,0.10mol/L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0mol/L醋酸溶液,溶液pH与加入醋酸溶液的关系图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在AB间任意点的溶液中,c(Na+)>c(CH3COO-)>c(OH-)>c(H+)

B.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

C.在C点有c(CH3COO-)>c(Na+)>c(H+)>c(OH-)

D.在D点有c(CH3COO-)+c(CH3COOH)=c(Na+)

[链接教材]苏教版《实验化学》《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用0.1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mL,0.10mol/L醋酸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图所示:

问题1:在A、B、C、D四点溶液中溶质分别是什么?

问题2: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①在AB间任意点溶液中,c(CH,COO-)>c(Na+)>c(H+)>

②在AD间任意点溶液中,c(Na+)+c(H+)=c(OH-)+c(CH3COO-)

在课堂问题解决过程中,我们会引导学生这样分析。

问题1:A点没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溶质只有醋酸;B点10mL,0.10mol/L的NaOH溶液与20mL,0.10mol/L醋酸溶液反应,可以看出醋酸溶液过量;C点pH值为7,溶液为中性,如果刚好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钠水解会显碱性,实际为中性,说明其中有醋酸过量;D点NaOH溶液所用体积为20mL,刚好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钠。

问题2:在AB间任意点溶液中,溶液呈酸性,所以c(H+)>c(OH-),而在滴定的过程中,溶液都呈电中性的,一定有c(Na+)+c(H+)=c(OH-)+c(CH3COO-),所以c(CH3COO-)>c(Na+),但是Na+与H+的大小关系是无法确定的,在最开始阶段,NaOH是少量的,c(H+)>c(Na+),随着溶液的滴加,钠离子的量增加,氢离子的量减小,c(Na+)>c(H+)。在AD间任意点溶液中,电荷守恒c(Na+)+c(H+)=c(OH-)+c(CH3COO-)。

[方法归纳]从上面的解答过程看,解这种类型图像题的基本方法:

要理解坐标的意义,曲线的趋势,特殊点的含义。在2010年浙江省高考理综样卷第12题中我们先观察坐标的物理意义:纵坐标表示pH值,横坐标表示滴加醋酸的体积。随着醋酸的滴加,溶液的pH值降低。有两个特殊点,一个是C点,溶液pH值为7,一个是D点,加入醋酸的物质的量恰好是NaOH物质的量的两倍。

[题型拓展]酸碱中和滴定图象题近年试题中还经常出现与电导率联系的一种题型。

2008广东高考题: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下图是KOH溶液分别滴定盐酸和醋酸的滴定曲线示意图。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醋酸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

处理这种类型图象题关键要掌握“比较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基本方法:

1.弄清“离子数目变化”与“溶液体积变化”谁起主导作用。我们先分开讨论,当KOH滴定盐酸时,开始盐酸导电性强,反应生成了KCl,导电性也很强,在此时起主导作用的是溶液的体积变化,体积增加,导电能力降低;;当滴定醋酸时,醋酸为弱电解质,随着KOH的滴加,生成了强电解质醋酸钾,此时起主导作用又是溶液中导电离子数目的变化,导电能力会增强。

上一篇:小材料种子下一篇:社群企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