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意义

2024-10-24

“中和”意义(通用3篇)

“中和”意义 篇1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而持中和贵的思想, 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古往今来, 儒家的“中和”思想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 以及对人类文化和世界和平, 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一、儒家“中和”思想的实质内容

孔子曰:“舜其大知也焉?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执其两端, 就是从矛盾对立中认识事物, 解决矛盾。与执中、用中思想相联系的是和贵。孔子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主张实行“忠恕之道”。执中、用中是实现和的保证、条件。孔子在讲中庸之道时, 非常突出“和”字。有子说:“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和为礼之用, 和以礼为原则, 如果丧失了原则, 为和而和, 则是“乡愿”的和, 是“德之贼”。“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和不等于同“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这显然是史伯的“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思想的发展。

“和而不同”的中庸观念, 摈弃了纯粹的“同”与绝对的“不同”这样两种极端状态, 寻求不同事物的互补和多样性的统一。当然, “和而不同”所导致的协调与融合不是各个成分之间平分秋色、绝对平均, 而是有主有辅, 有大有小, 有轻有重的, 是“调而不流”、“和而不流”的, 即虽调和但不至于丧失原则。

子思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子思在其所作的《中庸》中提出了“中和”的概念。他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他进而引申立论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意即“中”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根本, “和”是通行于天下的道路、道理。人能致力于做到“中和”, 天地阴阳就能正常运行而不至于错乱, 万物就能正常发育成长。可见, 中和是整个宇宙的根本所在, 离开了中和, 世界也就丧失了它的普遍的秩序和准则。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积极入世, 努力识世, 面对社会, 面对现实。孔子以改造社会为己任, 终生奋斗的目标就是希望“天下有道”。“有道”就是大治, 大治就要稳定、协调, 这样才能使社会发展、前进。而“中和”正是他看问题的出发点, 也是他理想社会的归宿, 还是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儒家“中和”思想对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以“中和”为出发点来谋求社会和谐, 以求天下大治, 实现大同之世。长期以来, 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历史与社会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

1.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核心或代表, 它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极大的影响力, 或者说起着主导的作用。儒家学说是在为中国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服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不同历史时期, 它适应各个统治阶级的需要, 善于兼容并蓄、融汇各家学说而又自成系统。

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群起, 百家争鸣。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十家中, “欲以图治”的大学派主要有四家:儒、墨、道、法, 各学派互有短长。战国时期的墨学, 其学说许多方面与儒家相对, 曾一时“天下之言归墨”, 呈压倒儒家的势头, 然而, 墨家“为我”与“兼爱”是两个极端, 最终却不敌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学派在孔、墨之后, 伴随着孔墨之争, 约兴起于战国中期。道家提倡“清静无为”, 无为任其自然, 与儒家的礼乐仁义相对, 而在西汉初年, 道家特别是黄老之道适应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与儒家融为一体而成为封建阶级的指导思想。与儒家对立最大的法家思想, 更为儒家岁吸收, 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大都儒法两家并用。汉独尊儒术, 是建立在儒、法、黄老等合流的基础上的。法家重君主专制、重政治强制、重生产, 黄老的重政治权谋, 都为儒家所吸收。或者说, 在汉统治者主持下, 它们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和统治方法已融为一体, 无分彼此了。有人说, 中国封建统治者, 其统治思想是“以儒为体, 以法为用, 以黄老刑名为教, 以纵横为变”, 似乎不无道理, 以至于后来的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是儒家与道家乃至佛家思想的产物。可见, 儒家的宽容态度和包容精神, 对于儒家思想支持起来的封建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2.促进了中国各民族的融合、团结和统一

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封建社会里, 历代统治阶级不断加强其中央集权制度, 这对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而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融合, 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无论是从春秋战国的诸侯割据到秦和两汉, 还是由三国鼎立到魏晋, 再由南北对峙到隋唐一揽天下, 进而从五代十国进入宋元明清的大帝国统一, 中华民族的统一一直是主流, 而分割毕竟是短暂的、次要的。历史不断地证实儒家“中和”思想在中华民族统一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如孔子“春秋大一统”思想, 到了西汉年间, 被动董仲舒发挥、发展, 为西汉统一强大的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朝也沿袭这个政策, 统治者为了使周边各民族归附自己, 积极灌输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和”的思想。以后的宋元明清, 使周边各民族与内地的关系进一步加强, 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家庭, 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3.协调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儒家“中和”的主张在于调和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上要和, 表现为忠、孝、尊、恭、敬, 使“天下有道”, “天下归仁”。对平级也要和, 表现为忠 (忠于人之事) 、恕、信、义、敦、睦, “推己及人”、协调矛盾。对下也要和, 表现为宽、厚、慈、惠, 使人们不要“犯上作乱”, 以稳定统治。对外族要和, 表现为信任、尊重、不轻视、不敌视, 使其与华夏民族相互融洽, 加强联系, 共享太平。一切都围绕一个“和”字作文章。

以“和”为出发点, 儒家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爱人思想。孔子曰:“仁者莫大于爱人”。“仁”是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 其原则在于互助相爱。儒家又以“忠恕”之道来表示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孔子以忠恕之道来贯穿人际关系, 孔子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又曰:“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儒家的根本精神, 追求个人与全体的调和, 人人能够推己及人, 从修个人德性而逐渐扩大到众人, 天下国家自然而治。

4.反对侵略, 热爱和平, 铸就了中国人民和平善良的性格

儒家学者以“和”为出发点, 对他们所处时代的各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侵略兼并战争不断提出强烈批评, 对国与国之间应和平相处, 不应以武力相侵夺、相威胁的主张, 一再加以提倡和阐发。例如, 当时有个小国叫颛臾, 是鲁国的附庸国, 鲁国当政的季康子准备攻打吞并它。孔子立即反对, 并批评道:“夫颛臾,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孟子继承并大大发展了孔子反对侵略战争、主张和平相处的思想, 咒骂那些发动侵略战争的好战者, 斥责他们“争地以战, 杀人盈野;争城以战, 杀人盈城”的野蛮行为, 是“率土地而食人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学说正是由于这种持中贵和思想, 才使得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主张渊源流长。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除了那一次又一次导致王朝更迭的“圣战”之外, 从来不曾发动大规模择外战争。尽管在我们帝国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可以向海外扩张的机会和条件, 然而我们没有积极地去殖民, 去掠夺金银, 去屠杀生命, 相反却关心着中华文化能不能在异国传播, 能不能帮助异邦建立风纪和教化。

多年来, 中国人民团结合作, 热爱和平, 为了共同发展, 他们往往捐弃前嫌, 向前看;为了反对外国列强的入侵, 他们往往化干戈为玉帛, 携起手来, 一致对外;为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他们往往自己做出牺牲, 帮助别人。儒家代表人物不但明确主张“善战者服上刑”, 更崇尚、提倡与执行一种“和为贵”的主张;千百年来为了争取和平, 杀身成仁者, 舍生取义者, 屡见不鲜。正是在这种儒家思想的熏陶下, 几千年如一日, 中国人民一如既往地崇尚和平, 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和平善良的性格。

三、“中和”思想的现代意义

儒家从“中和”思想出发, 以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天下大同”, 我们通过儒家的义利观就可看出儒家“中和”思想的这一目的。儒家主张以义为上, 即道德至上, 并不排斥功利, 而是主张义利双全, 而在义利不可调和时, 则取义舍利。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 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义利观的价值在于要求见利思义, 而反对见利忘义或惟利是图。儒家认为正当的利本身即具有义的意义。儒家并不反对商品货财之利, 主张买卖公平, 并不反对发财致富, 而主张生财有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看到, 改革开放不断冲击着传统的东西, 新的东西层出不穷, 但与此同时, 利己主义、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观念也应运而生。有的人为了个人的私利, 不惜以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公利为代价, 有的人成了大款后, 挥金如土, 而不考虑还需要扶植的贫困和社会公益事业, 有的人则利用手中的职权, 贪污、行贿受贿、公款吃喝等, 把个人利益置于他人和社会之上, 这些现象反映了当今社会在发展经济 (重利) 的同时, 而忽视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 (轻义) , 从而丧失了个人与全体的调和, 造成了人际关系冷漠、社会秩序混乱。

实现现代化离不开社会稳定, 而社会稳定不能不发扬儒家“和为贵”的精神。我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正是破坏了“和为贵”的中庸精神, 使得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都达到了几乎崩溃的边沿, 正常的人际关系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在“十年浩劫”的同时, 日本通过社会稳定, 实现了现代化。继日本之后崛起了亚洲“四小龙”。“四小龙”的发展, 现代化的实现, 有许多因素,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这就是要坚持和弘扬“和为贵”的孔子中庸思想。因此, 在搞好物质文明的同时,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既两个文明一起抓, 这无疑是扬弃儒家“中和”思想在当代的意义所在。

当今世界思潮, 以和为贵。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 称“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要从二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当代举世闻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也一再宣称, 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 同时正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营垒, 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样的世界, 也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是全人类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共同追求。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了的。

可见, 儒家的“中和”思想, 对于改善人关系, 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

摘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而“中和”思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中和”为出发点来谋求社会和谐, 以求天下大治, 实现大同之世。长期以来, 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历史与社会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当今时代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儒家,“中和”思想,“中和”意义

曾繁仁中和美育观的当代意义 篇2

曾繁仁吸纳古典文化结晶出“中和美育观”,中国古代的“中和论”美育思想是一个多层次的理论体系。首先,它强调的是艺术创作的情与理的和谐。《中庸》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观点在艺术创作上的体现就是情与理或情与性的和谐统一。其次,强调文艺作品艺术表现的“中和”。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论诗、论乐,提出的“乐而不隐,哀而不伤”,“尽善尽美”等思想都贯穿了“中和”精神。再次,指出美育的基本目的是修养人格,而理想人格的核心是“文质彬彬”、“温柔敦厚”。这种理想人格的核心无疑就是显现了“中和”思想。最后,在美育的社会作用上,强调美育要促进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可见,曾繁仁的中和美育观,从微观来看,着眼于人的心性的塑造、人格的完善;从宏观来看,培养的是一种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一种宏阔的审美世界观。

二、现代性困惑:现代性的“双刃剑效应”

我们不得不赞叹现代化赋予的缤纷世界,物质富足,琳琅满目。物质更新之快,瞬息之间,以至于“流行”和“时髦”成为时代标签。高科技产品、电子产品、网络、飞机火车私家车等都使我们生活更加绚丽多彩。然而,现代化“双刃剑”的负面效应导致的生态失衡、人性危机、心理疾患更使人们触目惊心。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游离在享受与疲惫、幸福与忧郁、物欲与精神之间,很难找到平衡点给予告慰。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大批学者投身于精神创造的世界,试图给时代、社会尤其人类自身寻找到最好的出路。曾繁仁便是其中一个。

生态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问题,当人用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使自我人格上升到一定的人生境界,自然而然也会用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社会与他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人类将会愈来愈加和谐、健康、美好;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实现生态审美与人生审美的统一,人类就会走向诗意栖居的理想状态。

三、寻根意识:中国传统美育理论的发掘与转换

现代人的孤独,不是因为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缺失的孤独,而是身处丛密的人际关系中和身居熙熙攘攘的社会里的孤独。从存在的层面看,人人忙碌于交往之中,每天也许要与数十人数百人打交道;从人生的层面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人都成为孤独者,这是一种精神的孤独;从人的精神诉求的层面看,寻找“根”文化,不仅仅是回顾历史、眷恋传统。这犹如人体基因决定着人的漂亮程度、性格特征一样,文化寻根的目的,也是再次探索优秀“基因”以培育为现时代的精神之源。1

1988年11月,世界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返回2500年前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2曾繁仁对此给予了自信而积极地回应,指出中和论美育思想便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智慧之一。《礼记·中庸》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之一,它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和,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此外 ,“和为贵”、“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下同节”等皆是寥寥数字,然而蕴含的哲理足够一个人品味一生。从个体来看,若是深刻体会到其中滋味,便会审美地对待他人、生活、社会、自然与自身,若是以此智慧经营人生,便是审美地生存!从民族来看,以此作则便可以富国强民,永栖世界之林!此外,曾繁仁也指出中国古典文化有待于深层地发掘与转化,由于中国古典文化缺乏严谨的学术性,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存在论理论为指导,将中国古典精髓文化发掘出来,并结合时代精神将其转化为现代美育建设的价值资源。

“中和”意义 篇3

一、色彩美——简约和弦下的多姿音响

在肖邦的作品中, 可以发现一些这样的例子。它们的和声是非常简约的, 甚至有时看上去是极为单调的, 一般为古典风格清晰的功能性和声进行。可听觉并没有体验到丝毫的单调, 反而觉得乐曲的音响效果是丰富的。这就形成了肖邦作品中一个看似矛盾而又非常有趣的风格特点——简约和弦下的多姿音响。

谱例1

这是肖邦的一首玛祖卡舞曲, 和声进行是简单的功能和声D7与T的交替, 旋律声部出现了大量和弦外音, 它们与伴奏声部中的和弦音构成了数量可观的不协和音程, 有大小二度、七度、增减音程, 在第四小节处还出现了减七和弦结构的外音和弦。外音的使用让简单的和声进行附带了较高紧张度与丰富的色彩性, 并没有感觉到和声乃至整个音响效果的贫乏, 显示出和声进行与整体音响之间简与繁之间的辩证关系, 感觉“和声被隐藏起来, 好像作曲家在有意地予以伪装”。[1]

还有一首较为典型地体现这种风格特点的就是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的《摇篮曲》了, 如果只是从谱面上来进行和声分析, 那么它似乎与号称为和声辉煌时代的浪漫主义时期是格格不入的, 甚至可以被视为是贫瘠的, 整首乐曲只用了两个和弦T与D7, 但就是在这两个最为简约的和弦基础之上, 肖邦创作出了令世人为之叫绝的传世佳作。主与属七作为贯穿全曲的固定动机持续着, 始终保持着安详、静谧的气氛, 似乎象征着摇篮的不停晃动, 上方的声部比较活跃, 是以一个乐句为基础的华彩变奏。和声与主题都是异常简单的, 然而它们的结合却出乎意料地充满了微妙的色彩变化。当然, 色彩的丰富同样来自于上方声部不时闪现的类型丰富的外音与伴奏声部的碰撞。[2]

肖邦作品中和弦简约化程度达到极至的形式就是“和声白日梦” (harmonic daydream) 了。“和声在这些片断中通常是完全静止的, 或催眠式的单调地重复一组两或三个和弦。此时, 音乐好像进入了茫然状态, 与现实的世界隔绝起来。用音乐术语来说, 与和声的、主题的、结构的继续发展格格不入。用古典时期有关曲式与发展的观点来看, 这些片断可能会被看作是瑕疵或弱点”, [3]但是, 依然是外音的应用依然带来了音乐的动力与色彩

谱例2

旋律虽是五声性的, 但由于一个长时值不予解决的和弦外音老是较为隐蔽的出现在内声部, 与和弦之间碰撞形成了减五度、增四度以及减三和弦形式的音响结合体, 所以整个的音响效果依然是具有动力性的且色彩性十足。从表情的意义上说, 这种持续仿佛是对中断明朗轻松愉快心情的一种留恋之情, 令人伤感的夜晚马上就要来到, 这既恋恋不舍却又无奈的心情在这段“和声白日梦”的写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生动体现。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 肖邦对于旋律与和声关系的处理方式还体现出他特有的美学观, 就是尽可能追求音乐表现手段的纯朴, 以期利用最简单的手段来达到表现内容的目的。肖邦在与人的交谈中曾表达过对于生活中以简约形式出现的事物的审美偏爱, 如他说比较喜爱那些简单、实用、典雅的东西。对音乐他更是直言不讳, “纯朴……是艺术臻于最高境界的标志。”[4]

二、表情美——叹息音调的生动体现

叹息就是人在无奈、忧愁、哀伤等情绪状态下的一种自然的生理反应, 也是自我压力得以释放的一种途径, 叹息的过程也是人的情态由较高紧张度到较低紧张度、从能量的聚集到释放的过程。旋律进行中的下二度进行是典型的叹息音调, 如果在和声配置上采取由强外音至和弦音、由不协和至协和的处理手法, 就与人叹气的生理过程形成同构关系, 因此也就更加擅长表现各种如悲伤、痛苦、忧郁等情绪。这种外音处理的叹息音调在巴洛克时期就已经成为歌剧中表达悲哀与痛苦等情绪的重要手法, 从此在音乐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还经常被放在乐曲的结束处使用来构成“阴性终止”, 体现浓浓的哀伤。

在肖邦的作品中, 外音处理叹息音调同样成为表达各种否定性情绪的重要手法。但他又试图在这一传统手法的运用之中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 他或是把包含叹息音调的片断进行重复或作为动机进行模进来强化这种音响, 或是在一两个声部中构成半音化下行、提高叹息音调不协和音的不协和度等手法让“叹息”的意味更加浓厚。

《e小调圆舞曲》是一部肖邦生前并没有发表的少年时代的作品, 在作曲家去世二十年之后它才公之于世, 并且很快大受欢迎。A.索洛甫蹉夫认为, 这首曲子“有着更多的肖邦风格……从钢琴织体和主要旋律的优美典雅上来说, 可以与写作年代相近的协奏曲相媲美。”[5]在这首曲子中, 肖邦同样运用了叹息音调。音乐在A部分欢快、华丽、跳跃的舞蹈场面后进入了这样一个带有模进的乐句中。模进的动机仍是带有叹息音调的两小节的结构, 另外, 低音部与旋律声部之间恰好构成六度音程的半音化下行。所以, 叹息音调不仅通过模进巩固了其音响地位, 产生了较强的表现力, 并且在半音化下行这一素以表达与人的否定性情绪见长的手法的有力配合之下, 使得这一个短小的片断充满忧郁的气氛。

谱例3

《降A大调圆舞曲》 (Op.69之1) 也称“告别”圆舞曲, 是肖邦专为他心爱的姑娘而作的, 开始主题中的叹息式音调极为贴切地表现出肖邦在临别时的伤感与无奈。

谱例4

此乐段是八个小节构成的方整型乐段, 每一乐节的结尾都是二度下行的叹息式的音调, 其不协和音程是由减七度、大七度与大九度来构成的。第一个乐句的低音部构成长时值的半音化下行, 增添了悲伤的气氛。旋律声部八分音符聚集的节奏似乎是两个相爱的人在离别时的低声倾诉与依依惜别, 而不协和音总是以最长的时值、最强的力度来打断他们, 这似乎象征着爱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对抗与较量, 但每一个这样的较量终归是以下行的叹息音调来收束, 残酷的现实并不能让相爱的人如愿以偿, 忧伤、悲切、无奈的心理顿时跃然于纸上, 而休止符的运用则更让这种情感的描述显得栩栩如生, 给人以一唱三叹的感觉。在这里, 肖邦在使用属于传统手法的叹息音调时, 总是试图彰显新意、力图完美, 用包括力度、节奏、旋律等多方面的表现手段来共同烘托出叹息音调所体现出的特殊情绪。

三、形象美——塑造生动的音乐形象

在论述和弦外音的一般美学意义时, 曾经提到过外音在塑造特定音乐形象中的作用。同样, 利用不同种类外音的特性来塑造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也成为肖邦常用的手法。

《夜曲》OP9之3是肖邦创作于1830-1831年的作品, 与同时期的前两首略具有感伤风格的作品相比, 音乐风格有着明显不同。从速度 (Allegretto) 上就可以看出,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梦幻般的夜曲, 它具有诙谐性格的暗示。乐曲为三部曲式, 肖邦运用了带有半音经过音、辅助音的主题, 外音与和弦音之间产生了大量的大小七度、增四、增五度等不协和音程, 再加上附点节奏与休止符的运用, 让这首乐曲表现出了通常夜曲所没有的诙谐效果。作品中“新颖的和声效果频繁地来自于普通的倚音或经过音与伴奏部分‘旋律化’音型的结合, 肖邦并不把这样一掠而过的碰撞仅仅作为是偶然发生的细节, 而是经常地依赖它们以取得表情上的意义。”[6]在这里, 和弦外音与和弦音的不协和碰撞已经作为重要的表情因素溶入到作品中去, 成为构成作品风格、塑造音乐形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谱例5

肖邦的练习曲突破了前人的创作风格, 在保持技巧性的同时, 往往注重对艺术形象的塑造, 达到技巧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25之9是一首非常轻快的乐曲, 从头至尾有一个带有辅助音、经过音的动机模进发展而成, 仿佛含有“留连戏蝶时时舞”和“穿花蛱蝶深深见”的意趣, 因此俗称此曲为“蝴蝶的翅膀”。[7]在塑造“蝴蝶”那轻盈、典雅、活泼的音乐形象方面, 辅助音与经过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谱例6

外音不仅在塑造诙谐活泼的音乐形象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塑造悲剧性形象方面也具有同等的意义, 它在《练习曲》10之6有着典型的体现。该曲创作于1830年, 是一首具有悲剧美的乐曲, 旋律中充满了令人感到压抑的悲痛。内声部的写法是这首乐曲中对值得一提的, 外音与它们的辅助音所构成的动机贯穿于整首乐曲的始终, 每一个小节几乎都有大量外音出现, 其中二度与减三度音程的出现为整体下行的音调又增添了悲剧的气氛, 沉闷、单调、痛苦、无助, 仿佛是内心绝望的一种自然流露。

谱例7

(注:圆圈标出的为和弦外音。)

结语

和弦外音作为一种重要的和声材料, 在传统的音乐技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然而以外音的应用为专题的研究还是少之又少, 严重干扰了人们对于和弦外音价值的正确认识。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肖邦作品中的和弦外音应用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然, 由于作者学术水平所限, 这种分析还是较为肤浅的, 肖邦作品中外音的美学意义亦不限于以上几个方面, 以上的分析只能起到管中窥豹之功用, 此课题的研究尚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朱雅芬.浪漫主义和浪漫主义作曲家肖邦 (上) [J].钢琴艺术, 2003, (8) .

[2]吴式锴.和声艺术发展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318.

[3][6]Stanley Sadie.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Z].1980.

[4][5]A.索洛甫蹉夫.肖邦的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189.

上一篇:中职类教育下一篇:通用处理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