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警

2024-10-06

社区民警(通用10篇)

社区民警 篇1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城市精神分裂症患病率要高于农村, 城市为6.71%, 农村为4.13%[1], 主要表现为感知、 思维、 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 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和内心体验不协调, 脱离现实, 可存在注意、工作记忆、 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认知功能损害[2], 本病病因复杂, 病程多迁延, 临床治愈率低, 反复发作, 致残率高, 给患者、 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医疗资源和社会经济负担。 目前治疗手段主要通过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与社区康复等, 其中大部分患者在医院进行短期的药物治疗后, 要回到社区并在社区医生及家属的支持关心下进行巩固治疗、控制病情, 社区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基本场所[3]。 lowicz和Liberman于2003 年提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康复一体化或整合治疗的概念, 其治疗观点认为精神病学治疗和康复应该是一个无间隙的过程[4]。 本文旨在观察社区-民警-家庭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 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管理效果, 提高管理质量,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社区2012 年1—12 月220 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10 例和对照组110 例。 观察组男69 例 (62.73%) , 女41 例 (37.27%) , 年龄为 (43.4±7.4) 岁, 病程为 (12.2±4.8) 年; 初中42 例 (38.18%) , 高中50 例 (45.45%) , 大学以上18 例 (16.36%) ; 单纯型0 例, 青春型3 例 (2.73%) , 紧张型2 例 (1.82%) , 偏执型12 例 (10.91% ) , 未定型93 例 (84.55% ) 。 对照组男70 例 (63.64%) , 女40 例 (36.36%) , 年龄为 (43.8±7.7) 岁, 病程为 (12.5±4.5) 年; 初中40 例 (36.36% ) , 高中50 例 (45.45% ) , 大学以上20 例 (18.18%) ; 单纯型0 例 (0%) , 青春型2 例 (1.82%) , 紧张型2 例 (1.82%) , 偏执型12 例 (10.91%) , 未定型94 例 (85.45%) 。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 (1) 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制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3 版) 》[5]中诊断标准; (2) 无心、 肝、 肾等躯体疾病; (3) 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4) 病程≥5 年; (5) 排除智力障碍及合并痴呆或精神发育迟滞者; (6) 至少有1名亲属与患者一起生活满一年; (7)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愿意配合管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对照组配合常规健康教育, 观察组实施社区-民警-家庭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责任医生为每位患者建立病例档案, 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 对所负责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精神病知识、健康教育、交往能力、康复锻炼方法培训及心理咨询与辅导, 告知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可组织一些力所能及的文娱活动 (打乒乓球、打桌球、下棋、卡拉OK和郊游等) , 做好每月随访工作, 了解服药情况及病情变化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患者家属应加强对疾病的重视, 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注意与患者沟通方式, 对患者保持与维护良好情绪, 督促或提醒患者按时、按剂量服药, 完成医生制定的相关治疗方案, 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 出现异常情况应第一时间向责任医生反馈。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时可发生伤人、自伤及扰乱社会治安等突发事件, 当社区内患者出现肇事、肇祸倾向时, 第一时间通知社区内民警, 一同处理突发事件, 确保社区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同时也能从派出所了解患者动向变化情况等, 利于建立预警措施, 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实施社区个案管理制度, 每月1次追踪随访康复指导, 半年1次危险性评估、免费化验和复诊, 随时进行应急处置。

1.3 观察指标

干预12 个月后进行效果评定, 采用康复状态量表 (MRSS) 、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 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 (GQOLI-74) 进行评判。 MRSS评分越高表明患者对周围环境高度依赖, 活动能力缺乏、 社会交往不足及精神症状越明显; SDSS评分越高表明社会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和GQOLI-74 主要观察患者物质生活、 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的改善, 观察患者服药依从性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和不依从) 及疾病复发情况。

1.4 统计分析

将数据录入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进行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MRSS、 SDSS和GQOLI-74 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RSS、 SDS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均P<0.05) , 观察组治疗后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0.05) , 观察组治疗后MRSS、 SDSS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治疗后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与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7.27%和23.6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是病因复杂的精神病, 患者多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 可伴有认知功能损害, 临床治疗难度较高, 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 患者可出现一定的社会功能缺损, 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研究显示, 患者在医院进行系统治疗后出院, 即使维持治疗, 一年后还会有30%的复发率, 5年内累计复发率为82%[6], 个别患者发病时可出现突然的暴力攻击行为, 患者肇事肇祸情况依然严峻, 其影响因素与病种、病程、治疗效果和监护措施都有很大关系, 导致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的主要原因是疾病防治体系不健全造成的预警能力低, 尤其针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防肇事肇祸的干预和预防应做到长抓不懈, 需要政府更加重视以及各部门协调配合才能有效防治疾病, 从而预防重特大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7]。目前治疗方法包括主要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与社区康复等[8], 由此, 社区的动态跟踪治疗体系及手段是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治疗治疗过程的重中之重。

例 (%)

社区-民警-家庭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通过依靠社区卫生工作者、 民警及患者家属三方力量共同管理, 为患者提供一种持续、 成本小的新型管理模式。 社区-民警-家庭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系统性干预介入, 使患者得到持续的关注和随访, 提供安全、 稳定的支持系统, 社区医务人员主要给予精神病知识、 健康教育、 交往能力、康复锻炼方法培训及心理咨询与辅导, 帮助患者了解所服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其副反应, 学会自我管理的方法。 家庭成员对患者的责难、 敌意的情感表达, 往往是复发的重要原因[9], 社区-民警-家庭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能够发挥家属在管理中的督导作用, 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保持与维护良好情绪。 民警主要在处理突发事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重点关注重性精神病患者, 完善社区对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治和管理, 提高应急事件的预防及处理能力。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社区-民警-家庭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管理后, MRSS、 SDSS评分明显降低, 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评分升高, 表明患者的人际关系, 社交能力, 心理状态等均获得极大改善,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且均优于常规管理, 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 复发率显著降低, 单纯药物治疗对残留的阴性症状疗效甚微[10], 生活质量也无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 社区-民警-家庭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能够达到监管治疗、 康复指导、 追踪随访和应急处置的综合目的, 提高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减少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 促进社会功能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疾病复发率, 值得社区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504.

[2]谭文艳, 林海程, 许明智, 等.家属资源中心、电话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改善作用的动态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6) :1867-1869.

[3]赵明, 朱韶敏, 张玲, 等.精神分裂症社区监管治疗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 15 (2) :183-184.

[4]Kopelowicz A, Liberman R P.Integrating treatment with rehabilitation for persons with majormental illness[J].Psychiatr Serv, 2003, 54 (11) :1491-1498.

[5]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45-46.

[6]姜佐宁.现代精神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9-34.

[7]李学海, 孟国荣, 朱紫青, 等.上海地区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现状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 2007, 19 (6) :331-333.

[8]Shepherd G, Muijen M, Dean R, et al.Residential care in hospital and in the community-quality of care and quality of life[J].Br J Psychiatry, 1996, 168 (3) :448.

[9]张宇, 李书光, 冯娟, 等, 社区独立技能训练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8) :573-575.

[10]刘敏东, 张玲, 谢焱, 等.社区监管和程序化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 2012, 25 (3) :200-203.

社区民警 篇2

社区民警是基层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范、管理和服务群众工作的主要力量,主要承担六项职责,即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应急救助服务。

一、开展群众工作: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做好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有关工作;及时受理报警求助,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群众申办事项;积极参与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向居(村)民代表定期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

二、掌握社情民意:及时收集、上报涉及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各类信息;定期排查、分析社情动态和突出治安问题;将收集、掌握的各类情况信息录入计算机,进行积累、分析、比对,切实做到基础工作信息化。

三、管理实有人口:全面准确地登记辖区实有人口,了解、掌握基本情况;熟悉可能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重点掌握列管的重点人口和监管对象的现实表现,开展对重点人口、监管对象和有轻微违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和帮教工作,落实工作措施;重点掌握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的动态情况。

四、组织安全防范:充分依靠基层组织,大力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指导治保会、保安队、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力量的治安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形成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广泛利用辖区资源,动员群众使用技防、物防设施,提高治安防范水平。

五、维护治安秩序:严格辖区公共场所、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商贸市场、出租房屋和危险物品的治安管理,开展经常性的治安检查;督促、指导辖区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减少各类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协助办理辖区各类治安行政案件,为侦破刑事案件提供线索。

民警提示假日安全 篇3

出行时手机放在包内,屁兜别放现金

黄金周期间,便捷、低碳的公共交通将是大部分市民出行的首选。当您乘坐公交车、轨道交通等交通工具时,切记将装有财物的书包放在身前,置于自己视线的范围内。男乘客的手机最好不要别在腰间或放在外衣兜内,建议放在手包或贴身的上衣兜里。上车时不要拥挤,按顺序上车,不给扒手趁乱下手的机会;上车后别挤在车门口,因为这个地方也是扒手喜欢停留的位置。

乘坐地铁时防扒的重点地区主要有三个:列车车门附近,安检及闸机附近,电梯附近。在地铁车门附近,扒手行窃的物品主要有手机和现金。手机的高危被窃人群是年轻乘客,年轻人往往打完电话后急着上车,手机就随手放在了外衣兜里或拿在手中;现金被窃的高危人群主要是中年男性,重点部位以屁兜为主。民警提示:在地铁中最好将手机放在包内,尽量不拿在手中听歌或上网。地铁里光线较好,扒手可以清楚地观察乘客把贵重物品放在哪里,所以尽量不要“露财”,别给扒手惦记的机会。很多人觉得屁兜的扣子扣好就安全了,其实扣子很容易弄开,有的扒手甚至还会使用剪子等作案工具,所以屁兜最好别放现金。

在通过安检机或刷卡进站的时候,乘客的注意力相对不容易集中,也是最容易“露财”的时候。民警建议:此时提高对财物的防扒意识,注意看管自己的随身财物。

在乘坐地铁电梯的时候,人们有一个习惯,就是眼睛看着前方,忽略了自己的身后。民警提示:乘坐电梯时,把书包放在自己的身前,基本比较安全,因为电梯都是单行,一般不会出现拥挤现象,只要别把书包置于身后即可。

此外,如果乘坐长途车出行,要把行李置于自己座位斜前方的行李架上,现金、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随身携带。乘坐中短途长途车的乘客尽量不要睡觉。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所带的贵重财物尽量避免让外人看见,更不要拿出来欣赏。

购物时看紧自己的贵重物品,书包抱胸前

黄金周期间,不少商家都会进行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您如果到商场购物,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还要看紧自己的贵重物品。民警提示:购物时,人们易被缤纷的商品吸引,注意力有时不够集中,物品容易随手放置,为扒手提供了可乘之机。特别是女士,手机别拿在手里,尽量放在书包内,购物时最好不要携带大量现金,银行卡与身份证要分开放。试穿衣服时,别把贵重物品单独放在试衣间里。选购商品时,要把包放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最好是抱在胸前。

旅游时照相机挂在脖子上时用手扶住

社区民警 篇4

以往研究表明, 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具体而言, 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其可以较好地预测心理健康状况, 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职业倦怠是一种极易在助人性行业 (如警察、医生、社会工作者和教师等) 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 即是一种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以身心俱疲为标志的综合性反应, 主要表现为个体缺乏工作热情和动力, 以负性、冷淡、过度疏远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 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 并伴随着各种身心症状, 包括疲劳、焦虑、易激惹和抑郁等。

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各地州市四千余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其目的在于了解全区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 有针对性的开展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训练工作;分析研究缓解民警心理压力、提高民警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对策, 为提高公安民警的心理素质和战斗力, 适应我省公安队伍建设发展的需要建言献策。

一、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对甘肃省各地州市的民警进行调查。问卷4050份, 有效问卷为3857份, 有效率95.23%。其中, 男性占74.7%;女性占25.3%。平均年龄36.28岁。婚姻状况:已婚占81.5%, 未婚占18.2%, 离异占0.3%。学历上:研究生占0.7%;本科占55.8%;大专占38.7%;高中和中专占4.8%。

(二) 方法

症状自评量表, 又名90项症状清单 (SCL-90) 。本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 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它对有心理症状 (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 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该问卷包括3个分量表共22个项目。工作倦怠问卷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aslach和Jaskson联合开发的, 最初包含三个纬度:情绪衰竭 (Emotional Exhaustion) 、去人性化 (Depersonalization) 和个人成就感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MBI在面世之后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和检验, 已经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再测信度、结构效度、构想效度等。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是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 该量表共有十个条目, 包括客观支持 (3条) 、主观支持 (4条) 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3条) 三个维度。用于测量个体的社会支持度。

(三)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等。

二、结果

(一)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基本状况

1. 民警SCL-90测查结果与国内常模的比较

与国内常模相比, 民警SCL-90各因子分都高于国内一般人群, 且达到非常显著的程度, 表明说明我省基层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全国普通人要差, 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是心理卫生问题高发群体。具体结果见表1。

2. 民警SCL_90结果的性别比较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 在男女民警SCL_90各因子得分的比较中, 除“躯体化”与“恐怖”因子中, 男性基层民警的得分均比女性基层民警高, 而且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方面, 因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 女性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总体上要高于男性民警。

3. 影响民警心理健康其他因素分析

影响我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因素分析从人口统计学变量来看, 民警的学历、婚姻状况、年总收入等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民警的年龄 (F=5.463, p<0.05) 、工作年限 (F=3.649, p<0.01) 、行政职务 (F=4.349, p<0.01) 在躯体化因子上产生显著差异, 且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工作年限的增长, 在躯体化方面的不适感越来越严重。

甘肃省基层民警不同警种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一样的, 在所有因子上差异显著 (F=7.473, p<0.01) 。刑警与交警的得分高, 治安警与巡警除躯体化因子外, 其他各因子差异不显著, 而刑警、交警分别与治安警, 巡警除躯体化因子外, 其他各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从地区来看, 甘南与庆阳两地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甘肃总体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F=2.473, p<0.001) 。

(二) 健康状况、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根据图1可以看出, 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两因素均对民警的心理健康有影响。具体而言, 职业倦怠与SCL_90的相关为0.56, 社会支持与SCL_90的相关为-0.10。

三、讨论

(一) 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状况

甘肃省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发现, 相对于国内正常人群而言, 民警在症状自评量表的各个因子上都表现得更为突出, 是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人群, 有中度心理问题以上的警察占50%以上, 主要表现在偏执、躯体化、敌对、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

(二) 提升民警心理健康的策略

1. 个体心理保健

第一, 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 一个人心理不健康就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造成的。公安民警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明确自己今后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那么就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工作, 避免和减少了心理问题的产生。

第二, 加强各种正确观念的修养。警察保持心理健康, 要注意加强自身的正确观念的修养, 主要包括以下一些观念的修养: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律观念和各种规章制度以及一定时期国家各种政策和民族风俗习惯的学习。

第三, 培养健康的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 保持了积极的、健康的情绪情感, 也就保持了心理上的健康。公安民警要学会保持愉快的情绪体验, 形成与社会占优势的情感相一致的情感, 在这种和谐情绪环境中, 使自己保持心情愉悦, 保持心理健康。

第四, 协调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心情舒畅, 有助于心理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 可以使人心情压抑、苦闷, 甚至产生疾病, 破坏心理健康。我省基层民警的人际关系因子的得分偏低说明我们应该从人际关系着手加强心理保健, 因此, 公安民警在工作、生活中要愿意同其他人交往, 并将其作为生活中的乐趣, 要具有正确的交友观念, 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 学会同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 并与自己所接触的绝大多数人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 在与周围人群相互友好的关系中, 提升自己心情的愉悦指数。

第五,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各种业余活动。良好的兴趣爱好有益于心理健康, 警察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 应该具有一定的业余爱好。从事自己所感兴趣的活动, 可以使自己得到放松。公安工作是富有高度应激的职业, 容易造成疲劳、紧张、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反应, 警察在工作之余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 使原来的不良清绪反应得到缓解, 这实际上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 而且使人体验到了各种愉快的感觉。

2. 甘肃省民警心理保健工作的开展

目前, 全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主要有:一是由于警力不足, 任务较重, 单纯注重业务工作, 对民警心理健康认识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的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分县局在对公安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的认识上与公安部及省厅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没有站在提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角度认识问题, 出现了无法满足基层民警迫切需求, 无法适应队伍发展现状的矛盾。二是机构建设滞后。按照省公安厅《实施意见》的要求, 各州 (市) 公安机关要逐步设立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积极落实基层民警心理健康各项具体工作。三是缺乏专业人才。民警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比较滞后, 特别是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人才更为匮乏。部分分县局虽然开始重视, 也开展了相关工作。四是民警心理训练、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机制不健全, 工作方法比较单一、内容比较简单, 覆盖面不是很广。

针对我省公安民警心理保护工作中出现的以上问题, 现结合实际情况, 提出如下工作规划建议:

(1) 完善“人性化的警务工作制度”。近年来, 公安工作改革逐渐深化改革必然引导警察行为, 影响警察心理。同时, 警察对改革举措的理解和适应程度也决定着改革的进程与结果, 在研究改革方案, 推行新的制度时, 应当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形成符合民警各种需求的既利于公安工作, 又有益于民警健康的制度, 使民警心情舒畅地工作。

(2) 成立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小组。目前, 全国多数省份普遍在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成立了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加快我省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建设步伐, 建议建立甘肃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测试、放松、交谈等室内工作场所和训练行为训练等室外设施, 由省警院负责日常管理。服务中心在省厅政治部的领导下, 维护“甘肃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站”, 组织实施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工作;建立培训参训民警心理档案;开展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工作。

(3) 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民警心理健康工作能力和水平。为迅速扭转心理健康保护工作局面, 目前全国各省通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加大基层心理健康工作人才的培训力度, 在较短时间培养了大量的心理健康工作专兼职咨询师和辅导员。但由于这项考试属于初入门级, 对于非专业考取证书的民警, 如果持证后不接受持续学习、技术培训实践、自我体验与接受督导, 则无法有效地开展相关心理辅导工作。因此, 为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使我省心理健康工作切实取得时效, 应在一到两年内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推荐选拔心理教官, 形成各地州市, 分县局的教官团队。在教官团队中优中选优, 将通过考核、有优秀工作能力、广受好评的心理教官建立名师人才库, 对入库教官在授课、培训、参加培训和业务交流等方面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二是持续专业培训。将心理督导机制的建立提上日程, 争取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家定期督导工作, 省内专家可采用现场督导。四是进行内部挖潜, 将各级公安机关政治部 (处) 主任、副主任、区县公安局政治委员、一线单位政治教导员、指导员等政工干部培养成心理健康保护工作的中坚力量, 形成“一所一队一人”的有利工作局面。

(4) 建立民警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在心理健康服务的实践中, 部分省份公安机关建立了危机干预制度, 在突发事件心理康复和预防民警违纪方面均取得了十分积极的效果。因此必须将危机干预制度化, 以便在重大事件发生后, 及时了解民警的心理和思想状况, 消除不良影响, 稳定队伍。今后我们需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建立民警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制度并下发全省公安机关, 对遭遇严重暴力袭警、目睹血腥或恐怖场景、处理重大交通事故和刑事案件、参加抢险救灾等重大突发事件的民警及时进行危机干预;二是建立涉警重大突发事件和民警重大变故报告制度, 发生重大事件在采取必要措施的同时, 要立即上报, 以便政工部门及时掌握情况并提供有效帮助。

(5) 探索和创新心理保护工作最优措施。我国各级公安机关在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内容上, 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目前, 我省公安厅组织编写了《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实施细则》, 在此基础上我们着重考虑以下内容:一是借鉴优秀警队经验, 以加强心理学知识普及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突破口, 摒弃长期以来的错误认识, 在广大干警中树立正确的心理学、心理保护观念, 掌握心理保健技术, 实现积极自我成长;二是以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训练为主要工作模式, 从素质和能力上根本提高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水平, 防患于未然;三是探索警种心理服务模式, 针对不同警种的现实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调研, 逐步引入国际上通行的“EAP”员工心理帮助计划, 由通过EAP培训的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指导、训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蔡荣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2, 14 (5) :79-81.

[2]梁铁成.警察分离人员16PF测定结果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1, 9 (6) :479-480.

[3]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A].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手册[C].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127-131.

社区民警年度总结 篇5

20xx年即将过去,在今年的工作、生活中,围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我扎实开展社区警务工作,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实实在在地为辖区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下面我向大家汇报这一年的工作情况,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充分发动、广泛摸排,熟悉掌握社区治安情况

煤市街东社区地处大栅栏地区东侧,东临前门大街,南至珠市口西大街,西临煤市街东侧,北至廊房头条,面积有0.18平方公里,占大栅栏地区的五分之一

20xx年我下社区工作约240余天,平均每周35小时以上,除了派出所正常的开会学习培训外,保证了我们社区民警下社区的时间;平时,我充分利用时间认真组织安全大检查,组织召开各种会议,通报全国、全市及大栅栏地区治安情况,使商户、居民入脑、入心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年内组织各种会议共计30余次。与此同时我社区还利用各种形式书写了板报、横幅、标语6000余条,向社区居民发放《安全防范居民一封信》、《煤气中毒一封信》、《防范各种金融案件提示》等余份,张贴民警温馨提示1200余张,较好地营造了社区治安防范的环境,广泛提高辖区了居民、单位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做到重点部位重点防范

根据社区特点,居委会制订了安全防范方案,由社区书记、主任担任组长,治保主任、管片民警、协管员组成领导小组,按主任包管胡同责任划分,对出租房尤其是“群租房”进行检查、与房主签订安全责任书,同时向外来人员开展遵纪守法教育,并协助社区做好“防火、防盗、防骗、防煤气中毒”工作。根据上级要求,每月签订《消防安全检查通知书》50份、《消防安全整改通知书》10份、《社区民警各种安全提示》250余份,提高了商户的`安全防范的意识。11月15 日是全市集中供暖的日子,我和治保主任、煤气中毒协管员、流管办协管员一起对社区17户集中进行“煤气中毒”检查,除两户不在家外,其余15户全部签订了“煤气中毒”协议书,并全部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同时在炉具上张贴安全警示贴,为今后对炉具进行进一步安全检查提供了佐证,从而有效地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群防群治确保一方平安

我做为煤市街东社区民警,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服务于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秉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的工作理念,力创一个祥和、安定、和谐的社区环境,这也是我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目标。在日常的警务工作中,我深入基层,走门串户,力争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为减少社区案件的发生,我积极想办法、想思路,通过整顿巡逻队伍,提高居民及辖区单位安全防范意识,把安全防范措施落在实处。

四、严格要求秉公执法,做人民满意的新民警

如何提升民警群众工作能力 篇6

现实当中, 一般来请求民警帮助的群众, 往往都是在生活当中遇到了困难、挫折甚是难以承受的灾祸, 他们心中也是十分期盼得到民警的帮助或是同情。所以在面对这样的场景时, 笔者认为作为接待民警的, 首先应该做到诚心诚意的去接待群众, 无论是他遭遇的多大挫折, 也无论是他愁眉苦脸地面对你, 还是泪水纵横地面对你, 接待民警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诚意来感动对方。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使寻求帮助的群众有一种“家”的感觉, 才能让群众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民警是真心地迎接他。这样, 笔者相信寻求帮助的群众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到“迷雾中的明灯”,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诉苦的人。

其次, 笔者认为在倾听群众倾诉时, 接待民警应该做到“热情”面对。当然, 这种“热情”并不是一味地面带笑容, 而是随着群众的感情变化, 并结合实际情况而随机的变化自己的面部表情。这并不是一种伪装, 也不是一种虚情假意, 而是为了促使民警能体会到群众的心情。只有如此, 笔者相信民警所提出的办法才可行之有效, 才能使得群众的心得到安抚。并且笔者相信随着民警面部表情的变化, 群众也一定会感到一种心理的安慰, 因为表情的变化, 会使群众心中认为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可信的人。所以, 诚意面对群众, “热情”倾听问题是提升公安群众工作的基础。

二、灵活思考, 变动解决

在上述所说用诚意接待群众、用“热情”倾听群众的基础上, 认为接待民警还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有效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因为只有做到这一点, 才能让群众感受到自己问题的解决。

但是, 在面对群众问题时, 接待民警不能简单地只想出一种解决办法, 因为现实当中群众的问题可能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隐患”。所以, 接待民警应当做到灵活思考群众问题, 用变动的头脑来解决群众的困难。

灵活思考群众问题。有的群众所提出的问题, 接待民警不能一味地只听群众的一面之词, 因为部分群众所说的话往往夹杂着自我感情, 可能存在着对问题的夸张甚至是对问题描述的偏激。所以, 接待民警应该在听从群众描述的基础上, 并派专门工作人员在私下里了解实际情况, 彼此之间互相结合, 从多角度来考虑群众的问题, 并从多角度来考虑群众的心态和心情。笔者相信, 如果接待民警能够做到灵活的、结合实际的思考问题, 那一定会想出一个能够让多方满意的解决方法。

然而对于变动解决问题, 就是说接待民警在解决群众问题时, 应当做到随时机、随地点、随人物地提出解决方法。随时机, 就是要求接待民警在思考解决问题时, 应当以全局为基础, 比如:当国家在举办大型活动时, 像奥运会等。接待民警在处理群众问题时, 就应该以保守的方法去应对群众, 以尽最大的能力把自己管辖范围的问题“压”到最小, 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随地点, 就是要求接待民警在考虑解决群众问题时, 应当根据现实地形情况, 从而想出对群众、对警方有力的办法, 比如:群众的问题时发生在一个空旷无人的现场时, 接待民警就应该发动较多警力, 第一是保障群众的安全, 第二便是要保障民警自身的安全, 所以根据问题发生地点也是变动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随人物, 就是在面对群众问题时, 接待民警应该针对问题的主体, 而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得问题的多方都得到满足或是被驯服。比方, 在处理问题时, 当民警面对小混混和当民警面对教师时, 所表现的态度和使用的言辞肯定有所差异, 所以根据人物的不同, 提出有效方法的重中之重。

所以灵活的思考问题, 变动的解决问题, 是在提升公安群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这一方面的提高, 相信在解决群众问题时, 肯定会做到恰到好处、行之有效。

信息化时代的民警培训 篇7

一、教学质量管理

设想一下, 我们所有的课堂都能实时录制下来, 只要我们需要, 我们随时可以通过公安网点播进入任何一个课堂, 那教学质量就很好评估和管理了。

(一) 整体的视频资源将重新定义教学质量管理, 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常态化的、精细化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教学质量管理从现在的难以评估不便管理, 变成容易评估管理;从传统的粗放型管理, 变成对每个人每堂课的精确评估管理;从现在的只要教官完成一次教学的目标管理, 变成可以对每次讲座进行评估指导的过程管理;从现在的零星抽样式管理, 变成对每次讲座都可以点播观看的整体管理;从现在单纯借助培训管理部门人员与学员对教官进行评估的他人管理方式, 变成教官为了维护自己形象努力的自我自觉管理方式, 教学视频让教官明星化, 也同时将教官的荣誉感转变成一种自我管理力量。

(二) 从学习的本质来看, 杜威认为学习的显著特征在于“赋予人类对于环境活动性的交往意义”。

在整体视频资源的学习中, 以学习小组或在线论坛为媒介进行交流、讨论学习, 并以协作式的学习方式来完成探索式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 变革往往是从学习环境开始的。桑新民把复杂的学习方式变革概括提炼为学习环境、学习主体、学习资源三大要素, 并指出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只有双向建构与整体生成, 才能深刻地体现“人”与“技术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德国学者哈贝马斯在1962年提出了“公共领域”的概念, 指出公共领域本质上是强调对话性, 同时提出参与者通过沟通、商谈达成共识, 形成自由、平等、开放的“理想的话语环境”。“整体的视频资源”的自主选择性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特点, 它为培训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 为达成共识提供了可能。

(三) 教学视频资源还能够优化听课活动:

以前进行教研活动时, 听课的老师只能坐在教室内, 如果听课人员多, 无疑影响了正常的课堂秩序和授课教官的课堂发挥, 也分散了学员的注意力。对于在听课过程中有疑问的学员, 可能因为有其他教官听课而心生顾忌, 也可能因为畏惧而不愿与教官互动, 原本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变得有一定的压抑感。整体性、常态化教学视频录制有助于培训中心精确掌握教官资源的水平及分布情况;为培训教学均衡化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数据。

二、教学质量建设工程化

工程的特点是可以规划, 有建设目标, 建设周期可以计划, 工程建设质量与是否达成目标可评估可考核。我们认为教学视频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 教学反思

平时教学, 教官很难对课堂的细节, 特别是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了解和反馈, 而通过录播系统, 授课教官在课后即能看到当堂课的录像资料, 也可刻下来, 或传到培训中心为每位教官配置的个人FTP上, 这样就可回放整次讲座的所有细节, 如教官本人上课的教态, 声音的高低, 语速的快慢, 课件的冗余, 以及学员的答疑等。传统的由督导组成员听课点评的评教方式, 即费人力又费时间;通过录播系统可不断地反复观看和研究课堂实录, 容易找出课堂的瑕疵。

(二) 教学交流

教学视频资源为教官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教官点播教学视频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好的讲座相互学习, 有问题的讲座其实也是一种探索, 这种探索可以提醒、警示后来人。

(三) 教学研究

整体性、常态化教学视频可以使教学活动达到最优化。我们在培养青年教官的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官的教学水平上可以运用, 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每次各类层级、不同警种轮训专题调研时, 可参考以前教学视频, 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对优秀的视频进行学习借鉴, 有助于教官教学技能的提高。在课后, 我们立即对照目标要求进行反馈评价, 通过重放课堂实录, 观察、发现有待改进的地方, 就可以马上着手进行教案的修改, 以便以后予以优化, 这样我们的台阶就会越走越高, 会更有利于教官的教学能力的提高, 为信息化时代的教学研究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三、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优化过程:教学现状记录——评价——保留优秀, 再研究——部分重讲——评价——保留优质课件, 重复这个过程就能够得到整个讲座的优质课程;

教材立体化:教材立体化是一个还原过程, 用动态还原过程, 用视频还原概念、还原实物。通过教材立体化教官能真正做到深入浅出, 将高深知识用优化、直观的形式表达, 学员自然容易理解。在全新的立体化、媒体化教材表达形式下重新来做系统讲解, 是当前引导式教学的最高维度。

资源的优化过程也是教官的优化过程, 教学团队的优化过程, 更是信心和实力的优化过程。教学视频资源具体可应用于以下方面:

(一) 拓展学员学习途径

借助教学视频资源, 学员在课后仍然能够回顾课堂上的情形,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查漏补缺。此过程可以反复进行, 直至掌握。更为重要的是, 在如今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 利用教学录播系统建立起来的完善的教学资源 (如果每门课都保留完整的视频课件) , 可以实现网上课堂, 学员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的查看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 同时还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授课教官, 这样使得学习更有目的性, 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极大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就最大限度地延伸了培训中心的教学能力, 同时拓展了学员的学习方式。学员缺课补课、课后复习都很方便。

(二) 教学资源共享

系统的、完善的教学资源具备交流价值, 各培训中心之间可以有偿共享或者资源交流, 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学信息化增强学员学习时间的机动性和空间机动性;学员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跨警种学习、甚至跨地域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

(三) 弹性学习建设

通过建设, 实现弹性学制是各培训中心长期以来的目标和尝试方向, 但往往由于不易操作而停留在理论层面。通过教学视频, 学员能够实现自主学习,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学习中就不用担心工学矛盾的问题;对于部分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晚上学习, 民警可随时随地上网就可以实现学习, 减轻学习压力。课堂教学视频让学员摆脱了传统培训学习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让学员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实现自主学习。同时, 课堂教学视频应用于弹性学习建设也非常省时省力省空间, 教学经济成本大大降低。

(四) 历史资料

课堂教学视频除了是宝贵的学习资源, 同时也是一份宝贵的资料。, 任课老官的教学视频是最生动的留念;所有教官其工作多年的教学视频是最珍贵的回忆;教学视频是展现工作经历和能力的最有力语言;也是教管的对外最闪亮的名片。

教学视频可用于科学便捷地管理教学质量, 高效地优化师资力量, 迅速地积累优质教学资源, 其建设和应用将全面引爆教学信息化建设。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推动教学视频资源建设和应用, 每位教育管理工作者当仁不让。

四、个性化、个体化学习模式建设

教育品牌化、教育集团化、小班教学已经把传统培训教学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一个近乎稳定的、流程化人才-产品制造基地。

怎样才能照顾个体差异, 全面提高培训效果、缩小差异、提高所有学员的教学效果呢?

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课堂教学过程全程、全息、自动记录, 形成一个全真可视教学信息化平台;平台给学员提供同步讲座 (常态化视频资源) 、重点知识讲解及综合串讲 (微课) 、平台消灭教官与学员的时空断层, 让教官与学员零距离。

平台能很好地支持个性化、个体化学习, 给因为各种原因没听好课的学员提供一个及时补习与查漏补缺的机会, 及时消灭断点, 不让学带着断点听下一堂课, 不让学员知识断点连续生长, 让每一次讲座都变得容易听懂, 易经:简则已从, 让学习变容易才是教育持久之道, 持久才是成功之道;简简单单提高学习效率、简简单单提高学习技能。

此外, 平台完善教学管理:方便培训中心领导与教学管理部门听课查课;助力教研教改:真切透视授课过程与细节, 有针对性提出培训教改方案, 事后还可以对照新专题比较效果;助力教官教学反思与学习提高:看自己的课有利教学反思, 看别人的课有利于学习提高;平台帮助提高整体培训水平, 营养学员学习。

总之, 公安工作正处于变革大潮之中, 向着社会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大步迈进。民警的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公安整体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必须以十八大精神统领民警培训教育工作, 大胆创新、锐意进取, 这样才能跟上公安事业发展的步伐, 才能真正建立起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业务精通”的公安民警队伍。

轮胎频频被盗民警为你支招 篇8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 笔者所在县城多个停车场及居民小区连续发生车辆轮胎被盗案件:5月6日晨6时许, 县城滨海路百合花园小区郭某到楼下准备开车外出时发现, 刚上牌照不到一个月的帕萨特爱车的四个轮胎不见了;5月2日晚, 某单位职工孙某到位于县城隆山路中段的路边停车位开头天晚上停放在此的本田轿车时, 发现轿车的四个轮胎同样不见了踪影, 固定轮胎的螺丝帽被随意丢弃在地上, 当晚, 与孙先生的爱车一样突遭黑手的还有两辆轿车和一辆货车共计被盗11个轮胎;5月3日晚, 江苏省新沂市籍驾驶人高某在驾车行驶至342省道莒南县城南开发区路段时因感觉疲困, 便将车停放于路边小憩, 谁知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车被盗了3个轮胎, 人就在车上竟敢下手, 车轮大盗可谓猖狂至极!

轮胎失窃案件频发, 为车主及驾驶人敲响防范警钟。为此, 笔者专门采访了从事交通管理工作二十余年的临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莒南大队交通管理科陈伟平科长。陈警官认为, 类似案件之所以频繁发生, 从客观上讲, 由于最近几年社会上私家车大量增加而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停车位数量却严重不足, 导致大量的机动车没有停车位可停, 只得停放在无人看管的路边或小区门外, 由此给窃贼以可乘之机;而主观方面则是一些车主思想麻痹大意疏于对车辆进行有效监管, 特别是一些人以为自己已为爱车安装了防盗报警器便可高枕无忧, 孰料最终还是难逃黑手。陈警官建议, 防范车辆轮胎被盗案件, 一是不要随意停放车辆, 无人看管的停车场及马路边是案件多发点, 因此夜间停车时要避开, 特别是位置偏僻灯光昏暗且无监控设施的路边。二是轮胎使用防盗螺丝可降低被盗几率。一只轮胎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元, 而拆卸轮胎无需特殊技术, 有经验者甚至几分钟就可搞定, 巨额的利润对于不劳而获的窃贼具有的诱惑力可想而知, 而为爱车每个轮胎加装防盗螺丝可大大增加轮胎拆卸难度, 从而降低被盗风险。第三, 从案发时间上防范。轮胎失窃案大多发生于凌晨1--3点钟人们处于深度睡眠时段, 因此, 车主及驾驶人尤须注重此时段的防范, 特别是目前进入夏季, 当夜间途中停车时, 常见一些运营性车辆为节省费用, 车主或驾驶人往往随意将车停在路边, 人就在驾驶室内凑合着休息, 由此给窃贼盗窃随车财物创造了条件, 最好的防范措施就是要将车停放于有专人看管的停车场或到防范措施严密的宾馆、服务区, 这样不仅车辆有安全保障而且人也舒适更利于养精蓄锐。最后, 陈警官告诫, 当你发现车辆轮胎失窃时切忌有自认倒霉心理, 一定要及时向当地警方报警, 以便于警方收集破案线索尽早破案, 在为你挽回经济损失的同时, 也会让更多人免遭窃贼“黑手”。

派出所民警生命质量状况调查 篇9

一、研究思路

本文采用SF - 36 量表调查派出所民警生命质量, SF -36 量表是目前世界上作为生命质量标准化的测量工具之一, 得分越高说明生命质量越好。统计结果如表1:

根据表1 可知, PF ( 生理机能) 得分为81. 08 分、BP ( 躯体疼痛) 得分为60. 51 分、SF ( 社会功能) 得分为62. 93 分, 按照100 分满分的标准划分, 上述三项得分均在合格线以上, 其余五项得分均在合格线以下, 如RP ( 生理职能) 得分为56.25 分, GH ( 一般健康状况) 得分为45. 96 分, VT ( 精力) 得分为50. 41 分, RE ( 情感职能) 得分为48. 98 分, MH ( 精神健康) 得分为54. 06 分。特别是VT维度、SF维度、RE维度、MH维度属于心理健康 ( MCS) , 得分都不太理想, 今后的健康干预可从这几个最为薄弱的方面进行着手。

二、研究结果

此次研究成果结论如下:

( 一) 此次调查派出所民警SF - 36 量表八个维度的得分要比以往研究警察生命质量得分还要低一些, 从量表的得分及得分合格数来讲, 本文调查的派出所民警生命质量可能更不乐观。

( 二) 人口学特征 ( 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等) 不是造成派出所民警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反映出人口学特征在派出所民警生命质量得分上差异并不突出, 例如年龄, 通常认为年龄越大职业压力上应有明显的减少, 而对民警来说并非如此; 又如性别, 有的研究也认为即使对从事内勤的女干警来讲, 繁琐的内勤工作、频繁的加班, 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她们的生命质量有所下降。

( 三) 工作满意度、工作强度、工作压力、是否喜欢警察职业等主观评价因素其实也是由职业引出, 因此, 与工作年限、警衔、加班等职业因素同样是派出所民警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现阶段, 公安机关提出坚持严打方针以及治安防控网络, 强化重点防控, 公安工作更具有挑战性及复杂性。不论是刚刚毕业从警的年轻民警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民警, 在面对歹徒的凶残及现场的残酷, 重大群体性事件、暴力恐怖事件、黑恶势力犯罪和恶性刑事案件时, 给所有民警都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 处理不恰当容易留下心理负担影响身心健康, 可以说职业因素是影响派出所民警生命质量的关键。

( 四) 饮酒、营养状况、工作进餐、睡眠时间等生活习惯与是否健康检查、看病次数同样是派出所民警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时时在流血、天天有牺牲”是公安队伍的真实写照, 从警种分布看, 派出所民警等基层一线民警猝死人数较多, 可见派出所民警的生命质量现状不容忽视。生命质量同样也与生活习惯和医疗保健状况有关, 事实上派出所民警的生活习惯和医疗保健常常不尽如人意。

三、派出所民警生命质量情况对比

为了较为方便、真实、科学的作对比, 选取使用SF - 36生命量表的文章作为参照物作对比, 因此选取李春波等人发表的《上海市某区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时点调查》和张艳在研究生毕业论文所著的《泰山市警察群体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对比如下表2。

经过对比发现, 就仅从量表统计分析结果上看, 对比其它两次调查数据结果来看, 此次调查派出所民警SF - 36 量表八个维度的得分还要低一些, 但也不能仅从数据上就说明其它两次的调查对象生命质量就能相对好到哪里去, 是因为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正在不断加重警察工作任务与压力, 其生命质量状况可想而知。

四、讨论

生命质量评价作为一种主观评价, 更多的受到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影响被调查者的选择。警察可能对自身健康的期望值相对较高, 但问卷调查显示自身生命质量评价得分较低, 也间接反映出警察群体的生命质量还亟待提高, 应引起社会各部门的重视。

警察作为一个压力密集型的应激性职业, 高负荷、高强度、高风险的职业特点决定警察这一群体面临更为突出的生命质量问题。如何设计最为贴近实际、最能体现真实、最能反映问题的问卷一直是研究难点, 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警察生命质量的关注, 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综合研究警察群体的生命质量, 并最终形成较为统一、科学的问卷量表, 也是目前研究警察群体生命质量的阶段性研究目标。因此本文仅先用SF - 36 生命量表作为研究派出所民警的调查问卷, 在今后的研究推进中将会使用更多不同的生命质量问卷对同一研究对象即派出所民警进行多次的调查研究, 以期今后达到上述的阶段性研究目标。

最后, 应紧紧围绕公安工作现实需要, 不断加强派出所警力和装备, 盘活警力资源, 科学用警, 通过有效方式置换警力充实到基层。同时加强群防群治、自防自治工作。努力改善派出所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学习条件, 切实提高派出所民警的精神物质待遇, 进一步提升派出所民警生命质量。

摘要:本文采用SF-36量表调查派出所民警生命质量, 结果显示量表得分要比以往研究警察生命质量得分还要低一些, 从量表的得分及合格数来讲, 本文调查的派出所民警生命质量可能更不乐观。

关键词:SF-36,生命质量,派出所民警

参考文献

[1]李春波, 马宝和, 昂秋青等.上海市某区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时点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13 (3) .

浅议监狱民警激励机制建设 篇10

一、监狱民警激励机制的基本概述

1、监狱民警以及激励机制的基本涵义

监狱民警是按照法律从事监狱中的教育管理以及对刑罚的执行和对罪犯进行改造工作的警察。我国的相关法律对监狱民警作出了分类, 主要有行政执法和综合管理以及专业技术这几个重要的类别。激励机制的定义是:“管理者根据相关的法律以及法规, 文化环境以及价值取向等等, 对管理对象的行为从物质以及精神等方面实行鼓励或激发, 从而使其这种行为能够持续的发展的一种机制。”

2、监狱民警激励机制的内容分析

监狱民警的激励机制的内容包含的较为广泛, 有激励主体、激励客体、激励环境、激励方式、激励目的。从激励的内容来看能够分为精神激励以及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主要就是通过对物质的利益关系的调整, 从而对监狱民警提供物质上的需求激发其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而在精神方面的激励就是为了能够对监狱民警在精神上的需求得到满足而进行方法选择以及制度上的设计。从激励机制的性质上来看有正激励和负激励, 从形式上来看可以分为内激励和外激励。

二、当下监狱民警激励机制的问题分析

1、监狱民警激励方法不完善

对于我国当前的监狱民警激励机制的发展, 正处在一个转型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过程当中监狱民警的队伍建设也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在监狱民警的激励措施方面没能够和实际相结合, 在监狱体制的改革过程中, 津补贴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以往的激励方式得到了突破, 但是在配套的管理手段却没有得到同步进行, 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 而从当前的监狱民警的激励机制的考核机制发展可以看出, 还有一些考核的结果没有对监狱民警的任用以及奖惩、交流等相统一结合, 这一缺陷对监狱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就很难得到有效的促进。

2、相关政策可操作性不强

在我国的监狱民警激励机制的相关政策方面已经有了多个与之有联系的法律制度, 但是这些相关的法律制度所规定的都较为笼统, 没有在具体的如何操作上进行详细的解释, 激励意见的指导性不强, 并且没有准确的针对性, 这些问题对于监狱民警的激励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行成障碍, 致使一些相关的法律制度不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及功能。

3、监狱民警的升职激励方面的问题

对于监狱民警在职位的提拔方面, 存在着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 在这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在有些的单位对于监狱民警的任用以及待岗等方面的制度执行还没有得到有力的落实, 一些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的监狱民警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锻炼提升, 这一现状对于那些能力较为的监狱民警的影响会比较大, 对于他们的积极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从而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4、奖惩激励及情感激励方面的问题

在对监狱民警实行激励机制的过程中, 在监督上还没有做到完善, 在对于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上得不到有效的处理, 同时在思想感情方面的激励还没有做到位, 没能够及时的对于一些思想上的问题得以发现, 这就会使得工作的凝聚力得不到提升, 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战斗力。

三、针对监狱民警激励机制问题的解决策略探究

对于监狱民警的激励机制的完善, 要能够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首选在薪酬的制度上要得到合理的建设, 从而使得监狱的民警在最大可能上拉开距离, 把他们的贡献与所得的薪酬成为正比, 同时还要对其实行差别化的绩效考核的政策, 对于以往的只是按照行政级别进行分配的制度得以有效的改善, 在考核的相关体系方面应当对岗位评价系统进行引进, 通过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多监狱的内部岗位规划以及岗位进行评估, 注重公平性。

对于考核机制也要得到重视, 并对其进行实际的优化, 考核机制在整个的监狱民警激励机制的体系当中占有关键的地位, 所以要对监狱民警的考核制度进行重视。首先就是要能够建立比较具体量化的评价指标, 对于所要考核的内容给合理化的量化, 对于监狱民警的考核程序要能够规范化的实行, 可以采取逐级进行考核的方法。还有就是要能够对于所考核的结果综合运用的水平进行提高, 对于考核的结果要尽量采取现代化技术进行科学处理, 还要对考核定等以及利益分配设置一个明确的标准, 把提高考核的综合运用水平的结果作为是对干部选拔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对于监狱民警的激励环境要得到优化, 构建一个学习型的监狱民警队伍, 从而对其学习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学习原则是对当前形势发展的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够把监狱民警的激励环境得到优化。同时要对监狱民警进行培训, 在培训的内容方面要能够丰富的展现以促进学习的兴趣。

在目标上进行对其激励, 首先要能够在目标上进行明确, 在个人对于自己所处的工作上根据期望值, 由组织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把各种的因素和自己的期望值相统一看待, 按照实际的情况对监狱民警的执行工作的情况进行督促, 进而使监狱民警能够为这一目标努力的奋进, 让他们对于自身的发展态势明晰的进行了解, 这样能够有效的促进监狱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自身的创新能力, 为监狱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同时在组织上进行激励, 在监狱人力资源方面对于监狱事业的发展比较的关键, 要对一些能够充分的调动人才积极性的相关制度要建立健全, 创造性的发展监狱民警人才, 更好的推动监狱事业的发展。同时在监狱民警以及岗位的结合上也要恰当, 要能够才尽其用, 使得监狱民警人员的才能在岗位上得到充分的展现发挥, 如此能够使得监狱民警对于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体验, 激发工作的创造力。

四、结语

监狱民警作为我国的执法力量的重要组成, 其对于维护国家的安全时限社会的公平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我国的体制改革正在不断的深入情况下, 监狱体制改革正在不断的发展推进, 对于激励机制也正在进一步的完善, 通过本文对于监狱民警激励机制的相关问题进行的分析, 以及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提出的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合理化构建机制策略, 希望能够对这一领域的发展有所裨益。

摘要:监狱体制的改革在我国范围内已推行多年, 从一定的程度上来看也发挥着其积极的效用, 但是在一些激励机制的措施上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和弊端。故此, 在这一情况下对监狱民警激励机制建设进行科学有效的探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就当前监狱民警激励机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并结合实际构建一套科学的监狱民警激励机制, 希望能够对此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监狱民警,激励机制,监狱体制

参考文献

[1]姚津笙.少数民族监狱干警队伍建设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 2013 (12) .

[2]吴爱英.进一步加强监狱劳教教育改造工作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J].中国司法, 2011 (03) .

上一篇:歌曲的民族唱法下一篇:加强企业营运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