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内蕴

2024-05-15

思想内蕴(共7篇)

思想内蕴 篇1

一、王粲及其诗赋创作

王粲, 字仲宣, 山阳高平人, 乃三国时曹魏名臣, 出身于东汉的上层官僚之家, 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幕府名士, 更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王粲曾祖王龚顺帝时官至太尉, 祖父王畅灵帝时官至司空, 都曾位列三公。献帝西迁时, 王粲徙至长安, 后到荆州依附刘表, 到刘表死后, 王粲劝刘表次子刘琮归降于曹操, 曹操辟王粲为丞相掾, 赐爵关内侯。也可以说是由于王粲的特殊经历和贡献, 使他成了我国古代幕府中的一名佼佼者。王粲强记默识, 善算术行文, 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著有《王侍中集》。王粲与鲁国孔融、北海徐干、广陵陈琳、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桢, 合称“建安七子”。 在“建安七子”当中, 王粲不仅名列其中, 而且是七子中成就较大的一个, 特别是文学成就最高, 并且与曹植并称“曹王”。王粲有着优越的家庭条件做铺垫, 加上本人的刻苦努力, 终于使王粲成就了自己在文学上的光辉事业, 他以诗赋见长, 写下了著名的《登楼赋》、《初征》和《七哀诗》等作品, 这些作品也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和诗的代表作。

王粲诗赋很有特色, 在文词的结撰方面华美凝练, 句法工整, 声韵和谐。以王粲《神女赋》为例, 改赋文以精致细腻的笔法和华丽轻绮的辞藻描绘神女的仪态, 塑造了一个内外兼修、清丽脱俗的女子形象。甚至后来的曹植创作著名的《洛神赋》在构思和语言方面, 都吸收借鉴了王粲《神女赋》中的艺术手法。所以说, 通过品位《神女赋》可以感觉出王粲作品不仅句法工整, 声韵和谐, 而且在文词的结撰方面也体现出了华美和凝练的特点。另外, 建功立业也是贯穿王粲一生的思想, 同样也是贯穿在他作品中的一个主旋律, 间接、直接或隐伏在王粲后来的作品中。

二、王粲《登楼赋》的艺术特色品位

通读王粲《登楼赋》可以体味出, 该赋整篇结构严谨, 环环相扣, 首尾呼应, 脉络分明, 作者以登楼为线索, 以登楼游览的活动为顺序, 开头写“登兹楼以四望”, 然后写登楼所见及所感, 最后以下楼所思结尾, 点出“循阶除而下降”, 显得线索明朗清晰, 整篇以“忧”字贯穿全篇, 前后相互照应, 首尾紧密相连, 形式与内容和谐一致, 构成低徊俯仰、一唱三叹的回环之美。

王粲《登楼赋》情景交融的细致描写, 突破了过去诗赋景少情多的传统写法, 具有浓厚的诗意, 改变了汉代骚体赋寓情于景, 情景甚至有时无关的状态, 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其描写艺术方面, 可谓达到极至。王粲《登楼赋》开头写异乡风光, 地势开阔, 山川秀美, 物产富饶。大家都知道异乡风光越美好, 思乡之情就会越殷切, 以眼前乐景反衬心中哀情, 特别深切感人。最后写傍晚景色。天惨惨、风萧萧, 兽狂顾、鸟倦飞, 原野阒寂, 悄无人声, 一片凄清。作者着意渲染寂寞凄凉的气氛, 勾勒出一幅魂断城楼图, 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凄怆惨恻, 可以看到该赋前后两段景物描写, 一段即景生情, 一段寓情于景, 一乐一悲, 相互照应, 真切地反映出作者愁绪步步加深、忧伤至极的过程, 感人肺腑。另外, 王粲《登楼赋》很好地把握了赋体“体物写志”的艺术特点, 同时构思巧妙自成特色, 达到了情景过渡和情景交融的特点, 还将抒情、议论和描写熔于一体, 使得《登楼赋》全篇给人的感觉是志趣深远, 又情深意厚, 可以说该赋真切自然而无斧凿之痕, 而这正是抒情小赋超越汉代传统体赋的主要艺术特色。

王粲《登楼赋》的另外一大艺术特点, 就是借典故抒发感情。《登楼赋》是王粲有感而发, 赋中所用的典故与作者的身世遭际相吻合, 因而非常自然贴切, 其中, “仲尼叹归”“钟仪楚奏”和“庄舄越吟”形象地描绘出了人们思乡的普遍心理, 而“河清未至”、“匏瓜徒悬”和“井渫不食”却含蓄而准确地表达了济世之志不得施展的忧虑之情。这些典故恰当成功的使用非常巧妙的地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且可以大大丰富文章内涵。

王粲《登楼赋》直抒胸臆的表达技法也是非常有特色的。王粲《登楼赋》通过写登高所见秋江景色, 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慷慨激越, 动人心弦。该赋特别使用了直抒胸臆的表达技法, “虽信美非吾土兮, 曾何足以少留”、“人情同于怀土兮, 岂穷达而异心”、“心凄怆以感发兮, 意忉怛而惨恻”均强烈抒发了作者长期积压在内心的徘徊和苦闷, 起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三、王粲《登楼赋》的思想内蕴解读

王粲《登楼赋》整篇彻底塑造了一个落魄书生的真实形象, 诗人的思归之情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抒发的淋漓尽致, 从王粲在该赋抒发的感情中我们能真实的感受到他的内心痛苦与悲愤, 更可以从诗人的行为举止去窥见他的思想内蕴, 这种思想内蕴所蕴含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积极的建功立业思想, 使得王粲的《登楼赋》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楚辞屈原精神的回归。

生于东汉末年的王粲, 作为一代才子对当时刚刚兴起的登高文化非常关注, 加之他长期流亡在外、漂泊异地的生活, 这必然让他时时牵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所以登高眺远, 借景抒情便成为诗人排遣乡思之情和离愁别恨的最佳方式。王粲《登楼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诗人不但利用登高这种形式来抒发感情,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诗人把个人的不幸放在时代离乱动荡的大社会背景中, 从而使作品表达出了一代人的心声, 使其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同时该赋把国愁家愁、个人壮志难酬的苦闷融入登高文化中, 也使这篇赋文开了先河, 这不但丰富了登高文化的内涵, 而且扩大了登高文化在文人中的影响和传播。

王粲《登楼赋》深沉地表达了人生苦短多舛之叹和壮志难酬之忧。也许是因为境遇的相似, 古代文人在阅读前辈登高之作时, 总有同病相怜之感。而王粲表现个人忧患意识的作品是非常多的, 但是其中以《登楼赋》最为著名, 整篇以登楼“销忧”开始, 又以“心凄怆以感发”、“气交愤于胸臆”为尾。开始登楼所见, 皆为美景, 然而随后“虽信美而非吾士”, 反惹出满腹乡思来, 此一语直接道破作者当时的心境和忧国、忧民之感。

摘要:王粲的《登楼赋》是王粲停留在荆州时登当阳城楼所写诗赋, 该赋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最有影响力的登高之作, 也可以说是我国登高文化兴起的奠基之作, 几乎涵盖了历代登高之作的思想精髓,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这篇赋文内涵丰富, 感情真挚, 不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而且同时又有着深邃的思想内蕴, 值得仔细品位研读。

关键词:登楼赋,诗赋,艺术特色,思想内蕴

参考文献

[1]王琳.六朝辞赋史[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2]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3]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4]顾农.王粲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2, (5) :63.

[5]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113.

[6]王宇.诉不尽一纸思乡情, 洒不完前年英雄泪——读王粲《登楼赋》.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9) .

[7]王锐.登高之作的里程碑——读王粲《登楼赋》.济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阿房宫赋》内蕴试析 篇2

阿房宫, 秦宫名, 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认为首都咸阳的宫殿太小, 便大兴土木, 于公元前212年, 发徒卒七十余万人, 在渭水南面营造阿房宫, “先作前殿阿房, 东西五百步, 南北五十丈, 上可坐万人, 下可建五丈旗” (《史记·秦始皇本纪》) 。宫未建成, 秦国灭亡。项羽攻入咸阳, 放火焚毁。阿房, 犹言近旁。“以其去咸阳近, 且号阿房” (《汉书·贾山传》颜师古注) 。也有说因其形“四阿房广” (言四角有曲檐) 而得名。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 (唐敬宗年号) 大起宫室, 广声色, 故作《阿房宫赋》。” (《樊川文集》卷十六) 可见这是借秦警唐之作, 目的是借这篇赋来讽谏, 希望唐敬宗李湛从秦朝自取灭亡的史实中吸取教训, 以免重蹈覆辙。《阿房宫赋》并不是怀古, 而是针对现实而作, 诗人以其丰富瑰丽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以如椽巨笔极尽铺叙渲染之能事, 顿然之间, 一座“覆压三百余里”的宫殿便矗立在读者眼前了。在某种程度上说, 是《阿房宫赋》成就了阿房宫。所以如此, 那就得惊叹于诗人对阿房宫独具匠心的铺叙和渲染及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了。

赋, 作为一种文体, 有着他特定的写作规范。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 铺采摛文, 体物写志也。”也就是说, 赋需要细致地描绘客观事物的特征, 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 以达到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的写作目的。所谓“铺”, 就是对事物的内在特征做尽可能详尽地展开。亦即陆机在《文赋》里所说的“穷形尽相”, 让读者对事物的特征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采取的就是这样一种文赋的写法, 使文章极具气势。

文章首先用四个三字对偶句式, 概括了无限深广的内容, 简洁而雄健, 涵盖全文, 叙事中寓褒贬。“六王毕, 四海一”极写秦兴之骤, “蜀山兀, 阿房出”极写修建阿房宫工程之浩大。一“兀”—“出”, 一因一果, 亦是一苦一乐, 在这里我们读者不得不思考:为什么是“蜀山”“兀”?此一问, 阿房宫的宏大, 秦始皇的骄奢, 人民的血汗和生命, 岂不历历而在目前?然后作者用繁笔展开描写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极言占地广, “隔离天日”极言其楼宇高。“骊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二川溶溶, 流入宫墙”从地势走向上写出了阿房宫规模的宏伟和非凡的气势。“五步一楼, 十步一阁”极写楼阁众多, “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极写姿态生动。“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极写布局精巧, 而“盘盘焉, 囷囷焉, 蜂房水涡”极写其姿态各异。“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更是把宫内奢华建筑作了一个简洁概括。三组四言骈句, 一组散行长句, 语言与内容亦相一致, 整齐而富有变化, 充满了想象和灵动之气。作者借助对阿房宫富丽堂皇的描绘, 对秦始皇的骄奢淫逸做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 “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用这样跌宕的疑问句写出的比喻句, 惊叹于景物之美, 更惊叹于作者写法之妙:没有云彩, 哪里会有龙呢?不, 那是卧于洪波之上的长桥!没有雨后斜阳, 哪里会有彩虹呢?不, 那是架设在空中沟通楼阁的复道!如此俊逸飘渺的想象, 更使这座灵宫宝殿显得壮美而神奇。进而又带读者走进这座宫殿里去观赏那里的歌舞之盛。“歌台暖响, 春光融融;舞殿冷袖, 风雨凄凄”写歌舞繁盛的气氛。气氛只是一种抽象的感觉, 文字是难以描摹的, 但作者用“温暖的春光”、“凄冷的风雨”两个比喻, 把人们主观上的感觉具体化了, 没有丰富的想象能力是很难写出的。从而更加充分地揭露了帝王糜烂的生活。

用歌舞的效果来衬托阿房宫规模之大, 顺势过渡到下文对阿房宫生活的描述, 从而达到揭露秦始皇糜烂生活的目的。“妃嫔媵嫱, 王子皇孙, 辞楼下殿, 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 为秦宫人。”上承“六王毕”, 极写阿房宫中的宫女出身的高贵, 作为他的宫人, 开始了极尽奢侈骄淫的生活, 冥冥中也暗示了秦统治者的命运。写宫人美人盛况, “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绿绿扰扰, 梳晓鬟也;渭流涨赋, 弃脂水也;烟斜雾横, 焚椒兰也;雷霆乍惊, 宫车过也;辘辘远听, 杳不知其所之也。”几组句子使用了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分别从妆镜、头发、化妆品、香料、宫车, 分别从视觉、嗅觉、听觉等几个不同的方面, 渲染美女之多, 生活之侈, 显示了文章内在的批判力和感染力, 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揭露帝王生活的糜烂。而如此众多的妃嫔, 作为独裁者秦始皇无暇一一享受, 因此, “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缦立远视, 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 三十六年。”那些久居深宫的寂寞女子为求宠幸而迟迟努力, 深宫数十载, 邀宠难于上青天, 秦帝王的糜烂生活给这些怨女们造成多少生命之痛, 精神之摧残。

文章第三部分开始写秦始皇的横征暴敛。“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 几世几年, 剽掠其人, 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 输来其间。”本段又是用铺排手法, 将六国罗列在一起, “六国”地域之广, “几世几年”写时间之久, “剽掠”写搜刮之厉, “收藏”、“经营”、“精英”写物品之美, “倚叠如山”写搜刮之多。“一旦不能有”是因为“六王毕”, 是因为有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剽掠者”——秦人。“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秦人视之, 亦不甚惜。”“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八个字, 四个短语虽是铺排, 却也是浓缩, 每个短语中一贵一贱, 用这样巨大的反差再加上“弃掷逦迤”, 更揭露了“秦人”的荒淫奢侈, 挥金如土的罪恶生活。

文章第四段在铺排手法的运用上更是达到了极致, 一连用了六个“比”:“使负栋之柱, 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 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 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 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六个夸张铺排在一起, 好像飞瀑一般直泻而下, 虽是同一意思却不重复, 虽是议论却极形象。把阿房宫的豪华建筑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做鲜明的对比, 尽情夸张, 把秦始皇奢侈享乐造成人民生活痛苦的社会现象揭露得一览无遗, 把统治阶级的荒淫和骄纵表现得格外令人发指。我们还注意到在这一连串的六个“比”中, 作者把“穷形尽相”的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 紧紧围绕阿房宫的豪华建筑和奢侈生活的一些细节来展开:负栋之柱, 架梁之椽、钉头、瓦缝、直栏横槛和管弦, 都是着眼一个“多”字, 把普通百姓的辛苦劳作怎么也跟不上统治阶级丝毫也不加珍惜的糟践做了对比, 自然引出了以下的结局:“戊卒叫, 函谷举;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作者仅用了十四个字便精炼有力地尽述了秦国灭亡的历史过程。“叫”、“举”、“炬”三个动词, 短促相连, 生动地表现秦末农民起义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声威。“可怜焦土”四字结了此前所有铺排渲染, 无穷感慨充溢其间: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土崩瓦解, 美轮美奂的阿房宫灰飞烟灭。前人评论说“一篇无数壮丽只以四字了之”行文至此, 戛然收住, 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色彩。同时这行文上的有力顿挫, 更为下面的议论蓄积了力量。

文章的结尾是作者为秦王朝灭亡所做的激情迸发, 感情激越, 议论风生, 文采斐扬的议论, 作者充分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从内因上指明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在于它自身的荒淫无道:“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 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当初六国“灭”的原因在其自身, 同样秦王朝被灭族, 原因也在自身。接着作者采用递进手法, 回过头来探讨他们能否避免灭亡的命运?“嗟夫, 使六国各爱其人, 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从“呜呼”开始到“嗟夫”一叹, 继之以两个一陈述, 一反问的假设, 极尽跌宕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深深遗憾, 岂不深深地蕴含着对唐朝统治者的建议?“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以“哀”“鉴”两字向后人提出劝戒, 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 揭示全文主旨, 此为卒章显志, 水到渠成, 读至此, 再回头看前面的铺排叙写, 作者的深意时时可见也。

着眼学生发展探究文本内蕴 篇3

一、诵读文本,提升语言感受

诵读文本是探究整个文本内涵的第一步,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整个诵读过程中, 学生能够视觉和听觉并用, 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当中。在学生诵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教师要针对文本提出相关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第二,教师需要对作品的感情有一个简要的阐述, 以便于学生在诵读时对作者情感有一个更好的解读;第三,教师需要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进行指导, 其中就包括在阅读过程中的语气、断句等,使学生在诵读中能够真 正地融入 自身的感情。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在学生诵读之前教师须要给学生提示,这首词是苏轼对于古代战场以及那些风流人物的凭悼, 并借此表达了作者心中的那种怀才不遇的心情。紧接着提出问题,哪些语句是对古代风流人物的追忆? 哪些是作者形容自己怀才不遇的忧愤? 教师还需要提示学生停顿的问题,如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句诵 读的停顿 需要短一些, 以便于更好地展现那种浪涛的气势。

二、相关链接,辅助探究文本

在具体的文本内蕴探究过程中, 单纯依靠教材当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进行优化配置, 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插入的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 相关文本链接。例如,在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句对于景色的描写时,就可插入刘过《好事近》当中的“滚到浪花深处,起一窝香雪”。通过两首诗词对于浪涛的描绘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好地解读作者的情感。

第二,相关背景链接。知晓作品写作的背景, 对于文章内涵的了解是十分有益的。所以,在具体的讲解过程当中, 教师就应该插入作品写作的背景。例如,在讲述《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时, 教师就应该介绍在写作这篇文章时作者双腿已经残废,对于未来的生活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往何处。就在这样一个时间段之内走进了地坛, 并且和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 同时还在地坛中汲取了那种顽强生活的力量。在这样的解读过程当中, 学生们就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内心当中的那种孤寂, 看到地坛当中的生命的那种欣喜, 以及作者和地坛二者之间的共通之处。

第三,相关典故链接。很多古典诗 词都运用 典故进行 描述。学生在学习时,因为对典故不了解, 就影响了对整首诗词的理解。例如,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就多次出现典故。所以,教师就需要注重对这些典故的解读。

第四,相关视频、音频链接。在具体学习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手段。例如,在讲解《雷雨》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播放话剧《雷雨》的相关片段,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中人物性格、情感的解读,作者所需要表现的内涵也就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示。

三、品味语言,读懂作品情感

对文中的重点语言, 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 用替换法让学生感受词句的精妙, 而且对于作者的情感理解也能够更加深入。以《我与地坛》这篇文章为例, 其中有一段描绘的是作者双腿刚刚残废时的模样:“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 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这句话当中所有前面的语句都是为了最后的一句作为铺垫,不论是残废,找不到工作,还是什么,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作者当时的那种孤寂的状态。作者最后的一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这句话深入分析就可以更深刻地了解那种失落、绝望,使那种悲凉的感觉上升到最高点。

简析新闻播音的“内蕴语” 篇4

一、新闻播音的“内蕴语”

新闻播音中的“内蕴语”, 是指语句的关系和本质在新闻播音中不便、不能, 或没有完全表露的意思。新闻播音员可以在新闻播音中利用“内蕴语”把新闻稿件的语言进行转换, 调动自己的感情, 运用自己的思想, 找到恰当的表达语气。内蕴语对新闻播音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揭示语句的本意和语言的联系。

语句的本意, 是指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深层内在含义和情感态度。在新闻播音实践中, 新闻播音员在全面理解新闻稿件文本含义的同时, 根据语言环境准确把握语句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即形成内蕴语。新闻稿件文字的表面意思, 即语句的表层含义, 与其深层含义存在向度和质感的差别。有的语句基本上同向同质, 但在语义上却有细微差别。就整体而言, 有的新闻稿件的语句表意和内蕴意是同向同质的。有的则不同, 需要新闻播音员通过语句中文字的线索, 结合上下文语境, 准确把握语义指向, 从而确定内蕴语。

语言的联系, 是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新闻稿件文字句、段、层次构成了全篇的整体。 新闻稿件段落间的逻辑关系, 有的通过短语或关联词表示出来, 有的则没有明显的文字标识。通过补设潜在的语意关联词, 新闻播音员把稿件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搞清句段间的层次是如何衔接成一个有机整体, 进而获得转折、并列、让步、递进、因果、分合、因果、假设等逻辑感受, 从而理解新闻稿件的承转脉络。针对语句不通顺, 段落层次转接生硬的地方, 可以使用内蕴语进行衔接过渡和铺垫转换, 赋予语言以动作感、形象感, 使叙事状物、议论抒情更具色彩和感染力。对于需要交流并唤起注意、引发回味和思考的地方, 使用恰当自然贴切的语气, 把新闻稿件播得衔接顺畅、转换自然, 增强语言表现力。

二、内蕴语的特征

1.发语性

发语性是在起始处用适当的词语开头, 与新闻稿件开头的词语自然衔接, 将之带出。 作用是帮助新闻播音员把握好开头。例如, 在呼台号之前加发语性内蕴语:听众朋友大家好, 这里是云南人民广播电台!

2.寓意性

寓意性是蕴含在语言内的潜在意义, 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提炼出来的语句。在意图指向、色彩程度上, 与文字表面意义有细微差别的语句具有寓意性。播报是需要参照语境, 结合稿件特点、习惯用语, 主题思想、 写作目的、创作背景, 人物思想、性格情感、身份心理、语言特征、人物背境等关系分析把握寓意性, 有时, 需要从整体角度把握。

3.关联性

关联性是语句间存在没有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关系, 存在体现语句逻辑关系和语法意义的隐含性关联词和短语。“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如果、而且、结果、那么”等关联词, 可使上下文自然衔接起来, 过渡好前后段。运用关联性内蕴语可使语句衔接自然顺畅、 符合逻辑、表达准确。关联性内蕴语是新闻播音的路标, 是表达语气的依据, 是新闻语言逻辑力量的所在。

4.提示性

提示性内蕴语用于语句、段落、层次之间, 也是为了解决上下句语气衔接的问题。它是新闻播音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所赋予新闻稿件的, 内容更加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在语句间, 特别是一些语气不顺畅、 上下句过度生硬、语境不好贯通的地方, 恰当地使用提示性内蕴语, 可以较为柔和地过渡到下一句, 使语气连贯自然。如果说, 关联性内蕴语重在使语句的逻辑关系更加严密, 那么, 提示性内蕴语则更重在使表达语气富于灵动的活力。有些新闻播音员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作思维, 施展创作个性, 会使用提醒关注、表现情态、 感叹强调、设问呼应、展示过程等具有提示性的内蕴语, 从而使表达更加丰富。

5.回味性

回味性内蕴语, 是在新闻稿件文字段落、层次和全文结尾处设置相应词语, 可以起到提示主持人、新闻播音员语气转变的作用, 包含回味、思考、想象、憧憬等意味, 给人以意犹未尽、无限遐想的感觉。它的形式主要有:寓意式回味, 用内蕴语把前句的深刻寓意体现出来, 并造成一种耐人寻味的氛围;反问式回味, 用在结尾处对前句语意或全篇结论有肯定和强调意义, 并对前句句尾语势所表现的色彩有引申、指向和推送作用; 意境式回味, 营造某种意境和氛围, 引人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憧憬、有所遐想;线索式回味, 有些新闻稿件中, 在一些段落、层次和全文结尾处重复出现相同的句子, 对这种线索式出现的句子, 应结合上下文和主题, 设计相应的回味性内蕴语, 找到恰当的语气, 以达到调动受众的想象, 深化主题, 加深印象。

6.反讽性

反讽性内蕴语体现语句表面含义与深层意义的对比或对立关系。语句深层内在含义与文字表层意义相对立的叫对立型反语内蕴语。通过反问来表达确定意思的内蕴语叫反问型反语内蕴语。利用语音或语义的关系, 使语句同时兼顾两种事物的内蕴语叫双关型反语内蕴语。语句的本意与表层意思同向同质, 但在表达语气中却需渗入一定的、与语句意义有别的甚至是相对的色彩, 这就是非对立型反语内蕴语。

由此可见, 对新闻稿件整体的把握和体会是通过内蕴语这种表现形式来传达的, 会随着语境变化和表述目的而改变。所以, 不能以就句论句的方式来确定内蕴语, 而应当从主题思想、播出目的、语言环境和整体基调来分析内蕴语。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感受语境的变化、表意的转变, 在表达时, 不必字字再现, 要精准、 简洁、富有力度地将新闻稿件表达出来。

三、内蕴语的使用技巧

通过对语言材料、新闻稿件进行内蕴语分析、挖掘乃至表达练习, 可以对内蕴语内部技巧的认识和掌握有所帮助。

1.段子和短文由于篇幅短小, 内容亦不复杂, 内蕴语的样式也较为单一, 分析把握起来相对容易。目的是让练习者对内蕴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内容、结构完整的新闻稿件和新闻稿件内蕴语句难度相应增加, 有的新闻稿件中几种样式的内蕴语并存, 需要练习者准确地理解内容、把握语境。特别是对几篇评论新闻稿件内蕴语的把握, 能够更加体现内蕴语的丰富性、综合性, 以及在揭示语句内在逻辑方面的巨大力量。

四、内蕴语的练习技巧

1.结合讲义和讲授的理论内容练习消化, 用理论指导练习。同时, 在练习中印证理论, 消化理论。

2.切忌僵化。练习之前的提示是一个大致的线索, 并不能代替练习者自己的思维, 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练习者要积极开动脑筋, 独立思考, 有所创新。

3.内蕴语主要是在对新闻稿件分析、理解、感受的准备阶段显示功效, 有些内蕴语, 没有必要在新闻播音时具体重现。

4.内蕴语练习内容的安排顺序应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单一到综合, 由简单到复杂。应根据教学计划和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新闻稿件。

结语: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内蕴新解 篇5

受到上述蓝棣之的对《为奴隶的母亲》全新解读的启发。笔者试着从女性解放的角度对《为奴隶的母亲》进行再阐释。小说《为奴隶的母亲》里面出现了一对对立的阶级即春宝娘与她的皮货匠丈夫所代表的底层农民阶级和秀才夫妇所代表的地主阶级。如果像我们之前对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所定性的那样是阶级压迫与剥削的经典或者说范本。那么呈现在文本里面所对应的描写细节应该是很明显的,也就是说作为阶级压迫者的主角(以下称作秀才)对春宝娘有任何的压迫或者欺凌的行为应该在文本中体现的非常明显。但是如果细读文本的话,我们会很奇怪的发现这样的一个阶级压迫书写的经典文本,却很难在其中寻找到支撑它的证据。“一个长长的瘦瘦的而面孔圆细的男子就从房里走出来。他向新来的少妇,仔细地瞧了瞧,堆出满脸的笑容来,向她问:“这么早就到了么?可是打湿你底衣裳了。”这是初见秀才时,秀才地主向她说的话。“这是真实而明显的,她应庆祝这将开始的三年的生活——这个家庭,和她所典给他的丈夫,都比曾经过去的要好,秀才确实是一个温良和善的人。”通过文中秀才对春宝娘的态度以及对她自己的心理刻画,小说并没有刻意把秀才刻画成一个我们通常意义所认为的恶人。相反,小说中的秀才这一形象给读者的感觉是一个好人,尤其是小说通过春宝娘这个视角来进一步说明,更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而且给读者的感觉是作者刻意将秀才刻画成这样的一个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人们眼中所谓的地主的形象,这怎么说都不是表现阶级压迫的一部作品。当然,有人会提出异议说,把妻子典当给地主本身就是剥削和压迫。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母亲到了秀才家里以后,日子反而过的越来越好,这种阶级的对立性在无形中就被大大的消解了。我们也可以提出质疑说秀才的妻子对母亲的这种欺凌表现非常明显,其实仔细分析的话,一开始秀才妻子对文中的母亲还是很好的。“连大娘,实在也是一个出乎意料之外的妇人……这样,竟说的这个具有朴素的心地的她,一时酸,一会苦,一时甜上心头。”通过春宝娘的口吻,我们可以大概知道秀才妻子也不是一个恶妇人。但是后来她对春宝娘态度的变化以及最后无情的赶她走,这种行为的原因我们毋宁为她感到自己的男人被霸占,她的主人地位被动摇的一种恐惧乃至愤怒,而不是所谓的阶级压迫。如果转换研究角度,把研究的目光转向这位同样是属于受压迫阶级即皮货匠丈夫的话,我们会得到一个新的讯息,那就是小说里对母亲欺凌最严重的就是皮货匠丈夫,从丈夫对她的凶狠暴躁到最后要出典她。如“有一天,他向他妻说:“再也没有办法了,这样下去,连小锅子也都卖出去了,我想还是从你底身上设法罢。”“这样,她看见她底丈夫,这个凶狠的男子……刚出世的新生命,用他底粗暴的两手捧起来,……投下沸水里了”。小说表现出的秀才与春宝娘的关系远远没有皮货匠丈夫与她之间的关系紧张。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所表达的另外的一个主题即女性解放就有了一个全新的阐释和解读。之前对《为奴隶的母亲》的研究也有涉及到女性解放这一问题,但大都是把妇女解放道路上的阻力认为是地主阶级即秀才,但其实真正的不易察觉的阻力是来自于夫权的压迫即皮货匠丈夫,而且这种被统治阶级内部的压迫远远要比对立阶级之间的压迫更加的严重和致命。而且笔者认为作者柔石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意识的突出了这一点。在小说中皮货匠丈夫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这个情节的描写包括文本中皮货匠丈夫对于春宝娘的冷漠即是作者向外界传达的这样的一种讯息。所以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的大框架是通过春宝娘出典给地主秀才又被赶出来这样的一个悲惨命运来突出阶级的剥削压迫。但在这个大框架下,作者通过刻画皮货匠丈夫这一角色其实是想突出强调被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那么这样的内部矛盾为什么要掩盖在阶级压迫这一外部矛盾之下呢?这个问题势必要结合作者自身的境况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来考虑。《为奴隶的母亲》是作家柔石写于1930年代的一部短篇小说,3月1日发表在《萌芽》第1卷第3期上,这个时候,他已经加入了左联,处于文学创作的转型期,立志要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服务。所以作者在创作之始就已经把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定位成书写阶级压迫,倾诉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一部作品。而且《为奴隶母亲》创作的年代,中国农村的阶级斗争已经风气云涌,而这一时期文学的主流话语突出的是阶级的剥削与压迫和广大劳动人民深受经济上尤其是超经济的精神虐待。换言之,一切的文学的表现形式要服务于阶级斗争这一主题,而那种表现被压迫阶级内部矛盾即人民之间的矛盾的文学作品显然是偏离当时的主流文学话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阶级斗争这一宏大主题的消解、排斥乃至对立,是不利于人民内部的团结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斗争。因此,这样的一种文学话语以及表现形式在当时是遭到强烈的质疑和批判的,是不可能被突出表现出来的。

三、结语

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在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积极的应答,构成了“对话”。他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着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远在绵延之中。所以我们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一段文本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文学作品必然也是开放的流动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即是这样,在不同的语境中我们可以给予它不同的解读与意义。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小说《为奴隶的母亲》这一文本能够产生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这也是其经典之所在。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把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解读和定位成为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经典作品似乎是已经成为定论的, 而且我们普遍认为这种带有强烈的政治性与阶级性的左翼文学作品由于本身思想的单一性而没有什么再解读的必要。但是如果细读文本的话, 《为奴隶的母亲》蕴涵的思想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发掘的。通过对《为奴隶的母亲》文本的解读,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作品所表达的女性解放给予全新的阐释以及分析时代的主流话语对作者创作的干预和影响。

关键词:阶级压迫,女性解放,话语

参考文献

[1]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M].北京:清华出版社, 1998:153.

[2]柔石小说全集[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7:552, 548.

[3]唐弢, 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二)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英语教学风格的文化内蕴 篇6

必须打破传统教学中由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模式,应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展开教与学的互动。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启发方式,鼓励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主动探索。采用多样化的学习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全员参与,使其乐于学习,善于讨论,形成师生与生生之间互动学习的氛围。这样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选择能力,更具有因人施教、开放、民主、高效等特点[3]。另外,组建互动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开展互动合作、自由讨论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讨论、学会验证,同时,教师应从积极的角度肯定、鼓励学生,使其增强学习信心,这也是互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3.1.4有利于体现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在互动教学中,师生、生生的互动是以教师的互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进行互动教学时必须对学生做出适当的引导,其目的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逐渐学会怎样提出问题、怎样自主解决问题、如何使思考合理化,以锻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备好课外,还要收集大量生动的教学素材,挖掘教学素材中的启发性因素,选好问题,精心设疑、引疑和解疑。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系列与学习相关的活动,学生可以自主地做出选择并实施,记录实践活动的过程,这样可使他们在记录、讨论、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学习的理解力[4]。同时在实施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为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在互动教学结束前,教师应该围绕学习重点及难点,进行适当讲评、总结、归纳。

3.1.5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互动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提升理论认知水平和总结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培育出来的。1教学风格形成的文化心理准备

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开发、创造和完善的文化教育过程,它是由教师的品德修养、文化结构、思维方式、个

学法来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还要懂得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从而促使教师不断地学习知识、更新知识、积累知识,这样有利于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

3.2互动教学法的缺点

3.2.1实行大班授课受一定限制互动教学必须要学生参与讨论。笔者所选的2个班均为62人,在这种大班授课的情况下,开展互动教学是相当困难的,产生不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实施互动教学时最好是小班授课。

3.2.2学校现代化设施不太完善我校现代化设施不太完善,而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互动教学,组织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教学内容,其优点是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因此完善学校现代化设施,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2.3教学难点、重点不够突出互动教学法在对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及难点、重点的把握方面明显差于传统教学法。学生学习压力大,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容易觉得被忽视,不适应互动教学法,其更习惯于传统教学法的授课形式。

参考文献:

[1]周慧芬,陈丽莉,潘彩青.情景教学法在手术室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7,10(6):697~698.

[2]吴玲丽,戴红青.双向评价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7,9(6):626~628.

[3]高青梅,周宁.高校德育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探索,

[4]李静,孙宏玉,郑修霞.实习护生专业态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性特征和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相互渗透,互相促进演变而成的。

(1)教师的品德修养,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出发点。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教书育人,培养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因此,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乐教、爱生”的崇高品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格境界。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逐渐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崇高的人格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出发点[1]。所以教师首先要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以幽默、清新的教学风格感染学生。教师的人格是形成教学风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人格与风格的关系审视,风格是人格的外显,而人格则是风格的灵魂。可以说,教师要提高品德修养,必先受教育,这是其形成独特教学风格不可或缺的前提。

(2)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学风格形成的深厚基础。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有特定的知识内涵,单凭空洞的说教是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这就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和广博的知识面。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知识的储存量、广度、深度以及知识的系统性和联系性,这都是教师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基础条件。笔者教的是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课程,要成为能够到国外工作的护理人员,学生仅仅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故笔者采取开放的教学方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媒体,搜集关于涉外护理专业的各种信息,并且订阅《21世纪英文报》、《英语教学周报》等多种英文杂志,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教学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3)教师的思维方式,是教学风格形成的逻辑力量。

语言和思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思维活动要用语言来表达,语言的发展又促进思维的活跃。由于教师的文化水平不同,讲授的课程不同,其往往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就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思维方式的特点是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偏重于抽象思维;有的教师善于分析和演绎,长于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运用激情感染学生;有的教师善于综合各种思维方式,形成了自己有情有理、有声有色的教学风格。笔者长期教授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课程,因此特别注重区别英文逻辑性与中文逻辑性的不同,在授课中严格按英美人的语音、语调和语言逻辑习惯教授学生,使他们很快融入到运用英语进行日常思维和交流的氛围中去。

(4)教师的个性特征,是教学风格形成多样化的催化剂。

教师的个性特征,特别是性格、气质类型的差异,对于其形成多样化的教学风格,有着直接的催化作用。可以说,风格反映气质,气质影响风格。胆汁质的教师精力旺盛,风格多样;多血质的教师感情丰富,思维敏捷;黏液质的教师稳重严谨,风格细腻;抑郁质的教师深沉,脉络清晰。教师不同的个性特征,催生了多种多样的教学风格[2]。笔者性格开朗,更喜欢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愉快的对话,笔者的快乐教学风格,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使他们不再害怕学习英语,而将英语学习认为是在进行一次快乐的语言旅行。

(5)教师的审美情趣,是教学风格形成的新趋势。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要展示教师的审美情趣,教师不仅要形象美、教态美、语言美、声调美、板书美,更要心灵美,形成一种新型的立体美的教学风格。教师的审美情趣,是与教学风格的基调、品位等有着密切联系的。笔者主张教师要形成内在美与外在美相结合的教学风格,教师外表新颖而不怪异,教学内容新鲜而不陈旧,教学语言清新而不低劣,教学举止文明而不粗俗,以情感人,以美动人,可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教师对于审美情趣的追求,越来越成为教学风格发展的新趋势。

2教学风格形成的文化基本路向

教学风格体现在每位教师所执教课程的每一个环节中,伴随于教师教学生涯的始终。而教学风格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怎样才能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呢?

第一,要重视教学风格在教育中的地位。教学是一种塑造人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当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尽管教师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但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是相同的,品学兼优的知识青年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形成,往往与教师的一言一行、多样的教学风格息息相关。

第二,要坚持苦练,培养形成教学风格的基本功。教师的教学风格虽然与自己先天的个性和气质有关,但更多的是教师虚心学习、潜心钻研并经过长期实践的结果。可以说,教学风格也是一门科学,它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要求教师下工夫去探索和掌握教学风格的科学性和规律性。所谓教学风格的科学性,就是要求教学的每个环节既要符合知识结构的科学体系,又要严格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总的原则。所谓教学风格的规律性,就是掌握学生吸收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智慧的基本规律,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意区别、掌握特点的认识规律[3]。笔者教授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课程时,除了和学生一起苦练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外,还提倡英文朗诵,鼓励学生唱英文歌曲,目的是打破“哑巴英语”的桎梏。所以,教师只有练出一身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第三,要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发挥教学风格的多功能效应。教师的教学风格是一个知识能力的复合体,它内涵丰富且形式多种多样,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补充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只有努力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才能形成多样化的教学风格。笔者曾结合教学内容,制作了介绍西方文化节日的多媒体课件,如介绍国际护士节、感恩节、圣诞节、母亲节等,使学生一方面学习了英语,一方面增加了对西方社会习俗的了解,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他人的语言,所以如果不熟悉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不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就会给英语学习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第四,既要严谨教学,也要创新超越。教育科学的严肃性要求教师在备课中严谨治教,一丝不苟,但在课堂上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灵活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以避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课一腔的单调化与僵硬化。笔者采取开放式教学,邀请外籍教师参加英语教学活动;采取互动式教学,

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

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

化学教学中关于活化能概念的辨析

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

蒋建峰1,李静萍2

(1.兰州市西北中学,甘肃兰州730050;2.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

摘要:现通过对活化能的概念从经验和理论2个方面进行辨析,帮助教师及学生正确理解活化能的概念。关键词:化学教学;概念辨析;活化能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化学中关于活化能的概念,是教师在教学中及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内容。活化能是化学动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凡是有关影响反应速率各因素的问题,都要涉及活化能。活化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人们对它的定义及其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目前已经得到了比较一致的合理的结论。活化能有经验活化能和理论活化能之分。

1经验活化能

经验活化能的概念是瑞典物理化学家阿仑尼乌斯(Arrhenius)于1889年提出的,阿仑尼乌斯公式的指数形式为K=Ae-Ea/RT(1)。式中Ea被定义为活化能。显然,阿仑尼乌斯给出的活化能的概念是很粗略的,因为无论是非活化分子群还是活化分子群,它们每个分子的能量并不完全相同。后人相继对Ea的含义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从而形成了几种不同的见解。目前Ea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阿仑尼乌斯:反应物的普通分子转变为活化分子所需要的能量。(2)威廉·刘易斯(W C M Lewis):活化分子所具有的最低能量(E最低)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E1)之差。

要求学生与教师对话,互相纠正语音、语调;采取实践性教学,坚持“课前五分钟英语值日报告”,为学生提供一个练习口语的平台等。这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第五,博采众家之长,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因课程而异,也因人而异,应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切忌故步自封,甚至闭门造车,应该广泛吸收优秀教学成果,以丰富自己的学识。笔者经常参加“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评选活动,从众多名师身上学到了许多教学技巧文章编号:1671-1246(2010)14-0062-02

(3)托尔曼(R·C·Tolman):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E軏a)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E1)之差。

在以上3种定义中,第一种定义实为阿仑尼乌斯对活化能理解的原意,比较模糊,不严格。第二种定义追其源为威廉·刘易斯于1918年提出来的,他把活化能理解为“把1 mol物质从其平均能量升高到临界态所必须吸收的能量”。由于威廉·刘易斯理解的活化能为一个不随温度而变化的有确定值的物理量,这利于研究问题,是人们乐于接受的;加上刘易斯(分子碰撞理论的创始人)的权威和声誉,几十年来他对经验活化能(Ea)的理解长期为学术界大多数人所采用。第三种定义是托尔曼于1925年提出来的,他从理论上导出反应速率与活化能的关系式:

此式中活化能(Ea)被定义为(E軏a-E軍1),即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E軏a)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E軍1)之差。由于E軏a、E軍1均为宏观

和方法,今后还应该走出国门,去国外学习,以追赶世界教育的潮流。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用模仿的办法是无法超越别人的,应该根据课程内容的要求和自身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求真、求实、求新,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创造出常教常新、富有时代气息的独特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斯霞.我的教学生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2]李如密.教学风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魏晋名士言行的精神内蕴之探析 篇7

一、避世远祸是魏晋名士言行的初衷, 也是他们精神层面上最根本的要求

乱世的无序, 残暴、恐怖的统治、高压, 使文人名士死于非命者比比皆是, 而生者朝不保夕, 噤若寒蝉。政治对个体生命的压抑和摧残所导致的结果, 是使文人远离政治, 使他们开始珍惜生命, 以致及时行乐的思想滋生, 使他们开始关注自身的生活质量, 为了“活着”不得不走上明哲保身的道路。

于是, 他们开始服食五石散和饮酒。服食五石散有长生济欲的功效, 故服食一经获效, 名士便趋之若鹜, 虽有中毒身亡之戒, 亦不能减其风, 凸显出乱世压抑人性而对生命价值作出的无奈抉择。而酒呢?酒首先是以一种享乐、麻醉工具出现的。这是由社会现实与思想变化决定的。由于社会秩序混乱, 名士多非自然死亡, 加上道家思想抬头, 对于生者而言, 对死亡突然来临的恐惧, 以及对生命的留恋最终使他们选择了追求生命的长度和“密度”。服食五石散的目的, 是为长生和济欲, 而饮酒, 则是为了增加生命的“密度”了。于是, 名士们多好饮, 但谁又知道其中滋味呢?酒在他们那里不仅是麻醉工具, 而且是避祸的工具。《晋书·阮籍传》载:“籍本有济世志, 属魏晋之际, 天下多故, 名士少有全者, 籍由是不与世事, 隧酣饮为常。”阮籍为的是借酒免事, 而他也真正做到了。同史载, 他为免司马氏求婚, “醉六十日, 不得言而止”。对钟会的陷害阴谋, 也“皆以酣醉获免”。当然, 这种麻醉大多是迫不得已的。实际上酒是名士用来浇胸中块垒的工具。

遁隐山泽, 清谈, 舒啸, 为的也仅仅是活命, 魏晋名士的潇洒、洒脱看起来又是何等的苦涩。正如袁弘所言:“夫时方颠沛, 则显不如隐, 万物思治, 则默不如语。” (《晋书·袁弘传》) 一语道破了隐、显与社会的关系, 正所谓:“生逢乱世, 死者长已矣, 生者尤可衰。”文人名士为自保而不得不以“隐”求生, 魏晋名士深知祸从口出的道理, “啸”这种有曲无词之乐, 可以随心所欲, 含有不同的情感在里面, 这也是名士们处乱世而口不能臧否人物, 精神受压抑而采取的一种泄愤的形式, 也可见, 啸吟山泽的背后是一个个被压抑的灵魂, 真能做到心如止水的, 恐怕是少有的。

如果说魏晋名士怕死, 这有点冤枉他们。乱世的混乱使他们觉察到, 生命在此时轻如鸿毛, 死的没价值, 他们不甘, 于是有的选择了逃避, 有了不同风采的魏晋风度;而有的选择了对抗, 走上了不归路, 他们也名垂青史, 如嵇康等。

二、从思想上看, 魏晋名士的言行还体现了儒与道的调和

在魏晋时代儒学衰微而玄学大盛, 本来对立的双方在此时却表现出了调和, 也使魏晋名士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

汉末儒学衰微之时, 无疑是继战国之后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之机, 以此为契机, 玄学的影响逐渐扩大, 个体人格精神的自觉为名士风度提供了一个发挥的空间。

儒学的价值内核是强调群体精神, 积极入世。“兼济天下”是本旨, 而“独善其身”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道学精神则不同。它把追求的个体自由作为最佳状态。崇尚个体自由, 任性自然, 大象无形, 一旦群体精神消弱或消失, 个体存在的取向必然会凸显出来, 因而, 在魏晋的乱世, 名士们重个人自觉、寻求个体的自我解放也就不足为怪了。

尽管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它们在魏晋名士的身上却有了相通之处。文人在封建社会的出路无非是入仕和隐居, 儒家虽主张积极入仕, 但也作了“隐”的设计。孔子云:“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不过, 对儒家而言, 隐是不得已而为之。道家也宣传“隐”, 然道家所宣扬的隐与儒士的心态则完全不同。道之隐, 在于脱去尘网, 崇尚自然, 要达到的是一种精神自由、人性自然的境界, 是为隐而隐。他们所追求的是真正超脱于外物, 不为世情所累。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的关系》中曾指出:“魏晋的破坏礼教者, 实在是相信礼教到固执之极的。”这话是有道理的。以何晏为代表的一派主张调和儒道, 认为“名教本于自然”, 它比嵇康所代表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更容易被文人所接受。像阮籍守母丧而不遵礼法, 但他丧母形销骨立, 吐血几升, 可见其至孝, 儒与道在他身上体现得很明确。

司马氏掌权后, 提出了“名教”的礼仪主张, 希望以此来笼络士人, 并藉此掩盖其恐怖统治之事实, 但是, 由于对名士的大肆屠戮, 天下名士减半, 而生者为自保也就“无道则隐”了。不过, 这种选择对他们来说是痛苦的, 像阮籍、嵇康, 为缓解这种压力, 也便有了他们啸傲狂放、荒诞不经、发言深远的种种行为, 这和他们内心的“济世”是矛盾的, 于是我们也不难理解阮籍的“穷途之哭”, 刘伶的“以酒为务”, 嵇康的“非汤、武而薄周、孔”了, 这是英雄失路的悲歌。但他们也正因如此在儒与道之间找到了一条纽带, 从而调和了儒道, 为魏晋名士平添了魅力。

三、个体意识的觉醒

表现在魏晋名士的言行中, 他们多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内容, 体现了时代的超越性。

社会政治对人性的压抑, 使名士以“异化”的方式来反抗社会, 宣泄个人的不满, 体现了个体的自觉与自由的追求, 加上儒学衰微与玄学兴盛激活了个体精神, 他们的自我意识成为其生活的主宰。

比如酒于魏晋文人就体现出他们的不同个性。酒不仅仅是麻醉、避祸的工具, 名士也借酒来体味人生真谛, 并从中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从而赋予了魏晋风度的酒文化“为人生”的内涵。名士之饮, 大都不在酒, 而在于酒中之味、酒中之境。陶渊明曾言:“酒中有深味。”一语道破其中之味。故饮酒是名士追求超越自我境界的一种方式。刘伶自言:“天生刘伶, 以酒为名。”酒成了他的生命。阮咸与猪共饮, 其放诞不羁的个性油然可见。

虽然为避祸而遁隐山泽, 但他们仍不失自己的个性, 他们通过种种放诞的行为来张扬自己的个性, 来标榜自我的存在。清谈促进了对人生精神的思索, 尤其是促进了个体人格自觉和思想解放。从主张上来说, 无论是“名教本于自然”还是“越名教而任自然”, 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的思想, 减弱了传统儒学的束缚, 在精神层面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 并影响了文学创作, 促使一个文学自觉时代的形成。

而无词的“啸歌”任意自然, 更能体现无所羁绊的灵魂, “啸”也有了名士的倨傲狂狷之气, 体现了自由的理念。

企慕自然, 放浪形骸于物外, 达到精神与肉体的自由超脱, 对自然的追求助长了魏晋名士对美的追求。这种美的追求又是有标准的, 它不是外在的浮华, 而是内在质的自然, 儒学讲究的是和谐的美, 道学标榜的是自然的美, 而此时人们推崇的是个性, “逍遥”境界无疑是美的一个高标, 要达到它, 还是基于一点就是“自由”、“任性自然”。如王羲之的行书“飘如浮云, 娇若惊龙”就是最好的体现。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正体现了“为人”的理念, 体现了个体意识的觉醒。

总之, 魏晋名士言行的精神内蕴是说不尽的。在那些看似洒脱的背后隐藏的是难以尽述的内蕴。远观, 它只不过是文学史洋洋大河中的一朵浪花, 而置身其中, 你又顿觉它的高深莫测。它是文学史上不朽的一笔, 也是精彩的一笔、耐人寻味的一笔。

摘要:在文学史上, 魏晋时期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 而魏晋名士更是追求人格的独立与自由, 让历代文人效仿、推崇。文章主要通过对魏晋名士言行的探析, 从三个方面——避世远祸、儒与道的调和、个体的自觉, 揭示了魏晋名士言行背后的精神内蕴。

关键词:魏晋名士,精神内蕴,自觉

参考文献

[1]宁稼雨.魏晋风度——中古文人生活行为的文化意蕴[M].北京:东方出版社出版, 1992.

[2]施惟达.中古风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2.

[3]鲁迅.而已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80.

上一篇:钢构件制作下一篇:乡村旅游业低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