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论文

2024-05-30

三观论文(精选12篇)

三观论文 篇1

长久以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这是社会给我们媒体人的最高褒奖, 但是陈永洲违反一个记者的基本职业道德的行为却使得中国媒体的美誉度和公信力一落千丈。媒体人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真正担负起新闻信息宣传员的职责呢?

一、媒体人的“三观”

(一) 媒体人的责任观

从法律角度上说, 新闻媒介必须对其发表与传播的新闻信息、言论意见、广告及其他材料承担责任。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 媒体人必须对其采访写作编排播发的新闻信息与言论意见负有责任。陈永洲案件的发生其实并不是个案, 长久以来, 很多媒体人在采访中不深入调查研究, 仅以自己的主观来看待问题, 大笔一挥一篇报道就新鲜出炉了, 编辑和媒体负责人为了追求新鲜、刺激、夺人眼球的轰动效应, 不对记者的稿件进行核实就放行。久而久之, 那支采访笔就成了媒体人“致富和整人”的利刃, 当年的三株口服液就是倒在了媒体不实的言论之下, 尽管后来证实是媒体报道不实, 但是一家资产过亿、苦心经营的民营企业却再难恢复生机了。从社会角度来说, 目前受众整体素质还不够高, 鉴别能力还不够强, 如果新闻媒体一味迎合受众的这些低级口味, 那么必将导致新闻的低级化和庸俗化。前段时间的李天一案件, 媒体为了迎合受众的仇富心理对案件铺天盖地的进行报道, 搞的双方都苦不堪言甚至一度影响了审判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 媒体人应该确立责任观, 正确引导舆论, 提高大众的文化品位和良好的情操, 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二) 媒体人的道德观

这几年中国出现了很多“信封记者”和“红包记者”, 跟记者们对金钱的饥渴不无关系。媒体人沾染上了“现代富贵病”缺乏敬业精神、新闻职业道德滑坡。邹韬奋先生曾把记者比做是社会的良心, 就是因为这份公正才换来了公众对媒体的极度信任, 无冕之王这是公众心中对于媒体凌驾于司法之上所给与的最大信任。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这是一个新闻媒体人的责任, 在事实面前我们一定要凭良心说话, 因为我们的背后是亿万的受众, 手里的那支笔连着的是整个社会的良心。纸壳做包子这样的假新闻发生, 究其原因还是新闻队伍自身没有把打造政治强、纪律严、业务精、作风正作为第一标准。只有牢牢确立道德观,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我们笔下的新闻才能真实可信。

(三) 媒体人的品牌观

对于企业来说品牌是进军市场的旗帜。对媒体来说, 品牌是提高和扩大新闻传播效能的重要途径, 是媒体经营的基础和根本。新闻媒体要想提高收视率扩大销售量, 就必须要引进品牌观念, 树立品牌观念, 塑造品牌确立品牌。人民日报因其在国内设有38个记者站, 国外32个记者站, 报纸发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成为最具权威性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北京晚报的特点是鲜明京派文化的老牌晚报, 新民晚报的特点是海派文化的见证。而南方都市报则以“新闻为矛”, “专刊为盾”作为自己的特点。南方周末把打造关注13亿中国人口的大国转型历程的严肃大报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确立了各自的品牌战略, 受众才能依照自己的需求来进行取舍。将品牌和效益进行优化统一才能完成新闻传播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二、媒体人的“四心”

(一) 媒体人的童心

为什么要有童心?童心简单、快乐、对什么都好奇, 爱刨根问底。媒体人也是一样, 每天要求发现和寻找新闻线索, 在看似平常的生活中寻找能打动受众的新闻源。做了记者多年以后, 很多人就会把采访变成了一种程式化的东西。这样的采访既不能打动作读者更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久而久之工作的热情消退感情变得冷漠, 采访就成了一项模式化的工作了, 新闻的新也就变成了旧, 记者也就成了套中人。要想探究生活背后的真实记者的心就不能老, 美国水门事件如果不是《华盛顿邮报》的两位年轻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对整个事件的穷追不舍, 恐怕美国的历史甚至是世界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二) 媒体人的爱心和感恩之心

要做社会的良心, 记者首先应该是个有良心的人。作为公众的一份子, 对这个国家对这块土地应该有深厚的感情。会用心去感知这个世界的冷暖, 对于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 要能把他们的诉求及时的报道出来, 见诸于笔端的文字应该是饱含深情的。记者要敢于报道真实的东西要敢于为民请命、为读者分忧。不能光唱赞歌、喜歌, 只报道一些表面的现象, 却不敢去反映老百姓的真实想法, 我们要把读者把观众当做我们的兄弟姐妹, 时时刻刻把他们的冷暖放在心上, 只有对人民有爱对国家有爱, 我们的报道才是活生生有温情的。我们的录音笔和摄像机不仅仅是我们谋生的工具更应该是传递爱心的接力棒。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开展就是我们的记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真实写照。记者深入民间与普通群众同生活同劳动, 记录他们的工作生活。最美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最美孝心少年等等, 这些人的感人事迹温暖着我们, 都源自于我们的记者不辞辛苦的寻找和发现。

(三) 媒体人的学习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 能不能做到时时学习, 终身学习就成了衡量媒体人是否合格的标准。媒体始终站在这个社会的最前沿, 它与社会一同进步, 接触的总是最新鲜最时尚的东西, 所以需要媒体人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接受新信息, 采访中记者的思想要与被采访者的思想同步, 不光能做事件的记录者、见证者还应该做事件的参与者、推动者。我们很多的业界前辈通过采访和学习都变成了某一领域的专家, 他们的很多见解都被行业采纳。央视名嘴白岩松每天是报纸不离手, 杂志不离手, 虽然每天的节目量很大, 但是他总不忘挤出时间来浏览当天的新闻, 他主持节目时标新立异的修辞, 咄咄逼人的口吻, 专家一样的评论, 学者一般的反问都来源于他平时的积累。

三观论文 篇2

⑴许三观的世界观

书里的许三观虽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但是他也在追求平等。他的平等观不是在一种特定的规则下的自由发展,而是内心里有一种本能的愿望,那就是:最好大家都活得一样。要是有什么邻居过得比他好了,他就觉得不平等。许三观在与街坊邻居的对比当中,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余华敏锐地观察到了一种属于我们这个国家的农民本能式的思维。在赛珍珠的《大地》里,后来变成了地主的农民王龙,身上也具有类似的基本反应。这种本能的反应形态,可以称为“低层次的循环”。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民族在文化、社会、朝代更迭和人生的每次反复中,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每次农民起事进城,都模仿着被打倒者的生活与做派。李自成进北京,首先想到的是分配别人的女人和财产。由此而引发,我们发现,像许三观的那种平等观,其实是脆弱的。人们不希望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好,但是,反过来,都很想过得与众不同。骨子里,还是没有平等观念。这种平等,不过是一种打土豪分田地式的原始共产主义的理想。

⑵ 许三观的.虚假本土平民形象.

有一天,许三观听到别人说他的儿子一乐长得像他老婆许玉兰的前任男朋友何小勇,就把一乐找来细看。然后他又找来许玉兰盘问,把事情弄了一个明白。事情明白之后,许三观就发现自己吃大亏了。他辛辛苦苦娶到的一个老婆,有可能不是黄花闺女,她的第一次可能是给何小勇睡的。许三观被这个发现给击夸了。许三观同时还找到了在这个家里可以不再干活的充足理由,因为许玉兰让他做了乌龟,所以许玉兰干什么活都是应该的。

许三观在道德上占据了一个制高点之后,在家里变成了一个评判者。他懒洋洋地坐在藤椅上,看着许玉兰吃力地搬着重物,却没有想到要去帮帮忙。许三观说,我都吃这么大的亏了,我凭什么还要帮你?许三观的骨子里,有一种索取的报复念头。只有这样,他的内心才能够取得足够的平衡。这样,许三观在观念上,就由一个普通平民,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好吃懒做的财主--至少在精神上如此。许三观身体里面原本残留的那么一丁点的平等的观念,在这时候,消失无踪了。

浅谈“新三观” 篇3

摘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关键词: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0 引言

在今年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新三观”: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当我跨进中学的大门,就从一些报刊上看到了“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后来参加工作入了党以后,又熟悉了“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如今我走上了管理岗位之后再学习总书记提出的新三观“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更感到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比较之后,我发现,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从思想到行动,都有了新的变化,赋予了新的内涵,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 事业观

我理解事业观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立志干大事业。也就是说要有为党为人民的宏图大业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应当有点追求,也应当有所作为,不应该碌碌无为。事业事业,干事创业,不干出一番成绩来,必然愧对组织,不干出一番事业来,必然愧对党和人民,不干出一番业绩来,必然愧对祖先。当然,一个人能力有大有小,但追求应当一致,那就是要不断增强信心,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自我。二是要有强烈事业心。干事创业,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干”,“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这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的一句经典名言,这句蕴含着丰富内涵的“大实话”,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以为,不干,什么业绩也出不来;不干,什么作为也没有;不干,什么事业都是空了吹。我们提倡干事创业,就是要放下包袱,放手大干,舍得吃苦,舍得流汗,不计得失,乐于奉献。干事创业,需要良好的心态,要敢于面对矛盾,敢于面对挫折,敢于面对挑战,敢于抛弃己利。干事创业,需要求真务实,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挡得住诱惑,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打基础,一砖一瓦搞建设,不要搞一劳永逸,不要搞急功近利,不要搞急于求成。三是要立足岗位成才。我们说干事创业要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就是要在干事创业的同时成就自己的事业,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远大的理想同现实结合起来,同自己的本职岗位结合起来,同自己正在干的工作结合起来,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要平心静气做学问,要静下心来学本事,要一心一意做事情,不怕进步慢,就怕不进步。

2 工作观

工作就是事业,事业就是工作,离开了工作,什么都没有。工作是事业的基础,事业是工作的动力。我以为,有三个方面需要着力。一是要提振工作信心。在当前国际经融危机背景下,一定要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一定要有把工作做细做好做到极至的务实作风,一定要有与时俱进大胆开拓锐意进取的创新思维。越是最困难的时候越要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越是面临挑战的时候越要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越是形势不利的时候越要提振我们做好自己工作的信心。二是要不断提高实践能力。说一千道一万,干好工作没有能力不行尤其是没有实践能力不行。学习是第一位的,不学习不可能有丰富的知识,不学习不可能长见识长本事,不学习不可能掌握专业技能,不学习你就不可能很好的应对和驾驭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力从工作中来,从实践中来,从解放思想中来,从把握大势中来,从应对复杂局面中来。我以为,每一次实践都会有一些新的认识,每一次实践都会有一些思想深处的触动,每一次实践都会有一些工作能力的大提升,每一次实践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三是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干事创业,必须注重实效,工作的质量是检验我们工作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决定高度,态度决定命运。我们有了干事业的责任心上进心和进取意识,工作就不会有畏难情绪,就不会畏首畏尾,就不会讲价还钱,就会自觉自愿,就会乐此不疲,就会乐于奉献。干事创业,需要责任,需要有一种负责精神,需要一种忘我的境界,否则就很难成就事业,就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3 政绩观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秉持什么样的政绩观,这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通过扎实工作,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建立政绩。我的理解应从三方面来加以强化。一是要科学谋划发展。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一定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不能搞一拍脑筋就决策,不能凭自己的兴趣决策。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二是要追求正确政绩。不搞虚假政绩,就是要不搞形象工程,不搞面子工程,不做劳民伤财的事情,更不能牺牲人民的公共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建设来满足自己升官发财。三是接受群众监督。为人民办事,给人民谋福祉,就要广泛吸收群众参与,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样做,既有利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又避免决策上的失误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离开监督容易产生腐败,有效的监督是对领导干部最好的保护。有的领导干部往往看不到这一点,认为你的监督让我碍手碍脚,这种认识是极大错误的。能不能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是对我们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一个巨大的考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要过好监督关。

三观论文 篇4

有网站在形容类似的新闻事件时用了“毁三观”一词, 这颇能代表一大批家长的意见和感受。其实, 不断涌现的所谓神题的确毁掉了很多人的“三观”, 但同时也是一种重塑—————重新塑造一个不同于我们“旧三观”的“新三观”。

一直以来, 我们之所以会有“神题”的说法, 是因为我们对这种有别于传统出题模式、题目内容、题目思维方式、答案逻辑的“新题”严重不适应、不理解, 所以才有了所谓神题。多年以来, 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严格的固定出题模式:“题目就应该是数字化的、标准化的、有着固定答案的;学习效果就应该是背诵了多少单词、课文, 会做多少可以量化答案的题目。”总之, 学习效果必须可视、可量。这种固定模式足以泯灭一切, 包括创造力、发散思维、童真乐趣, 甚至家庭的温暖。否则, 当“爸爸+妈妈+我=?”这道题出现时, 那位家长为什么没有“家庭”或者“家”这个自然的第一反应呢?

殊不知, 一味追求可视化、可量化的学习效果, 只能使孩子在掌握了知识的基础上越来越死板, 逐渐变身为“书袋子”“书呆子”“应声虫”“书虫”。在追求这种教育目的的思维之下产生的题目, 自然有出题标准可循, 有标准答案可循, 却无开拓性、创造性可言。而所谓神题的效果和思维方式是“无迹可循”的, 自然会让家长们无所适从。当两种思维方式发生矛盾、碰撞, 家长有“毁三观”的感觉也不足为奇。那么, 是毁掉家长的“旧三观”重塑“新三观”重要, 还是维持“旧三观”重要呢?依我看, 还是塑造“新三观”更为重要些。

有时候, 孩子的创造力和适应力要比大人强得多, 但是倘若强迫他们遵从于成人的思维模式, 把他们的棱角打磨得溜光, 那他们最好的结果无非是延续我们的生活。生活轨迹如此, 所谓的“三观”也是如此。所以, 不要害怕那些奇怪的题目会毁掉我们一些固有的东西, 它们同时也在重塑我们的未来。

三思三观教育 篇5

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三思三观”活动,为民是目的,务实是关键,行动是根本。贯彻落实“三思三观”,关键是要强化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感;要强化宗旨意识,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模范;要强化实干意识,由说多做少向苦干实干转变,做任何事情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做精致、做仔细;强化清廉意识,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李克强总理的一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再次将群众观点、群众观念摆在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也是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提醒。

一、坚持“三思三观”精神,必须坚持“群众至上,群众第一”。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群众满意才是最高目标。制定政策时必须将民意、民情真正吸纳、充实到方案的制定中,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民意,广泛征求民意,将评判的标准和标尺交给群众,让群众说话,让群众说得上话,让群众说话管用。群众满意、高兴、答应的唯一标准,不是放在嘴上说说而已的,它必须落实到每一件事情中、每一项工作上。做好一切工作、做出有关决策,都要广泛、全面、真实地听取群众意见,并将结果交给群众评判、让群众打分,只要群众不满意、不高兴、不答应的,就坚决不做。

管理者“三观” 篇6

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管理的艺术在于沟通的技巧和真诚。管理从思想上来说是哲学,从理论上来说是科学,从操作上来说是艺术。

管理就是用合适的方法管人管事。对于不同的部下,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管理的主要技能是宽容部下所短,充分发挥部下所长。不能容忍部下的管理者也不是优秀的管理者。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混乱的事情规范化。不重视人才管理、不重视员工素质培养,是一个糟糕的单位。

所谓“三现”,指的是现场、现物、现实。当发生问题的时候,管理者要快速赶到“现场”去解决问题,处理矛盾。

管理是人的管理。领导等于“领袖+导师。”人才是单位最宝贵的财富,能够经营好人才的单位才是最终的大赢家,这是领导者的责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用人不在于如何缩减部下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充分发挥部下的长处。

管理有如修塔,如果只想往上砌砖,而忘记打牢基础,总有一天会快速倒塌。管理者要把精力多用在引导员工的思维和反思自己的管理行为上,而不是盯在员工的行为和缺陷上。

不要抱怨员工不尽力,而要检查管理方式是否合适。好单位出现问题经常自我检查,坏单位出现问题总是批评别人。管理知识不等于管理能力,管理能力不等于管理素养。高层管理者做正确的事,中层管理者正确地做事,执行层人员把事做正确。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管理者的核心管理精神。抓好提高员工的素质工作,单位的力量自然会产生;不抓员工的素质工作,单位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差。留人有“薪酬留人、情感留人和文化留人”,但是后二者更重要。管理就是让员工知道领导的规划,理解领导的规划,理解领导的实施计划和要求,同时让利益维系彼此。如果领导在工作中失去冷静和忍耐,只会用愤怒去指导工作,被怒火控制心情,那么只会带来管理的恶果。

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自始至终把人性化管理放在第一位,尊重员工是管理成功的关键。你奖励员工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优秀的管理者不会让员工觉得他在受束缚和折磨。没有不适的员工,只有不适的领导者。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无能。

管理者的人品,品是上下三个口,众人的口;人格的格去掉木,就是各人的各。二种领导思维:一是内向型思维模式:从内到外,错误的几率低,内耗小;二是外向型思维模式:从外到内,错误的几率多,内耗大。从外转向内,所有的问题就是领导自己的。团队各自责,天晴地宁;团队各相责,天翻地覆。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能够让员工把简单的事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的管理。能够让员工把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的管理。管理:最好的状态是正常;最有效的手段是平衡;最高的境界是自然。

问题管理,管理问题。承担责任不是问题出现之后,而是应该在问题出现之前。要结果,不要过程。要效果,不要借口。管理无小事,许多大事就在小事之中。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单位有问题,不是缺人是管理出现问题。任何时候,管理责任都有一个定量,任何一方如果承担过多的责任,另一方就会相应地减少承担等量责任。领导不能把责任都推给部下,把成绩都归功自己。

(作者系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旅游度假区创建的“三观八法” 篇7

(一)新时代的大旅游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大背景

1. 我国旅游时代的变化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我国旅游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30年(1949—1979)是萌芽期,旅游定位是民间外交事业,以入境接待为主,多数省市没有开展国内旅游。

第二个30年(1980—2009)是发展期,旅游定位是经济产业,入境接待、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展开,中国发展成为旅游大国。

从2010年开始,旅游进入转型升级期,成为复合型产业和事业,其标志是2009年12月国发41号文件定位旅游为战略性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此后,国家2013年颁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4年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一系列促进旅游的政策措施;加上国家经济发展、民众收入水平提升和市场消费时尚变化,中国旅游进入大众旅游的新时代。

2. 新时代旅游的表现形式:大旅游

大旅游表现为新状态、新形态、新业态。

旅游新状态:旅游成为经济产业、民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成为包括企业和经济部门、政府、党委的全社会追求。

旅游新形态:旅游从主要依靠传统旅游行业、以接待服务为主的短环节,纵向往上游、下游延伸形成较长的产业链。

旅游新业态:旅游产业链横向拓展,连接一产、二产、三产,融合生态、生产、生活,同其他产业对接和融合而产生新业态。

3. 大旅游的三个特征

大旅游对消费者是必须的生活方式。因此,游客数量刚性增长有其必然性,需要关注的是实际中“国际游客”概念的狭义到广义,打造何种“生活方式”关系到吸引何种游客。

大旅游对政府和部门是重要的生产方式。休闲度假成为国家战略,旅游成为民生提升和扶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和任务,采用何种“生产方式”关系到发展的可持续。

大旅游对开发企业是生态型的开发形式,旅游开发要注重绿色的自然生态、协调的产业生态、包容的文化生态、和谐的社会生态。

新时代的“大旅游”的发展和消费都对全社会的共建共享提出了需求和提供了条件,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大背景。

(二)全域旅游为旅游度假区创建提供了大背景

1. 国家旅游局对全域旅游的表述

国家旅游局描述全域旅游主要有五个特征,明确了四项标准,总结了九大转变,提出若干具体考核指标。李金早局长对全域旅游的解读为:“全域旅游是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2. 我们对全域旅游的理解

根据海南多年的实践,结合李局长的解读,我们理解的全域旅游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或优势产业,通过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旅游等资源有机整合,对旅游与相关产业、生态环境、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公共设施与服务、公众文明素质等进行系统化的优化与提升,实现统筹规划,社会共建、产业融合,以“大旅游”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打造居民与游客共享幸福家园的新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对接多项国家战略:是贯彻十八大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和综合载体;是适应与引领经济新常态,呼应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是旅游转型升级、适应大众旅游的有效途径和旅游区域实现跨越发展平台。

3. 全域旅游演变路径的启示

其一:旅游景区(观光)——旅游社区(小镇休闲)——旅游境区(度假)。

其二:小旅游(单环节,接待服务业)——中旅游(产业链)——大旅游(产业集群+新业态)。

其三:旅游地的房地产——旅游房地产——旅游综合体。

以上三个演变路径最后都指向全域旅游。

4. 全域旅游对旅游度假区创建的要求

发展理念:整体、统筹、协调、包容。

发展导向:从景点、接待服务到目的地、多方面的体验;从景区内景观到目的地环境;从接待服务到旅游产业链和新业态;从行政区域到主题区域、产业领域、文化领域。

发展模式:主要以休闲度假为内容,以新型生活方式为核心,打造百姓和游客共享的幸福家园。

发展方式:从旅游部门、行业的“旅游+”到各部门和全社会的“+旅游”,关注跨行政区域、跨管理部门、跨行业领域的协作。

以上两大背景对旅游度假区的创建,既是不可忽视的挑战,更是必须重视的机遇。

二、“三观八法”

面对新的背景,旅游度假区创建要有别于景区对“三奇”(奇山异水、奇风异俗、奇巧异技)的追求,更加注重开发“三亲”型(亲近自然、亲和社会、亲自体验)休闲度假产品。要正视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中普遍的忽视市场、过度开发、产业单一、盲目国际化等问题,借助“三观”“八法”创建具有独特性卖点和核心竞争力的全域型、主题性的新型旅游度假载体。

(一)“三观”:新的资源观、新的市场观和新的产品观

1. 新的资源观:从景观资源到全要素旅游资源

景观资源在2003年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被确定8个主类、31个亚类、135个基本类型,注重的是资源的观赏性,是观光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在新的旅游时代,尤其是创建旅游度假区,以上旅游资源评价标准远远不够用。新时代发展旅游还要关注各类要素资源(旅游设施、公共设施、内部设施),将原来作为观光配套的各要素开发成为要素型旅游产品;更要关注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产业发展环境的各类环境资源。

2. 新的产品观:从接待服务的“小旅游”到全环节的“大旅游”

全环节旅游产品包括接待型产品(对观光、休闲、度假客人的接待服务)、功能型产品(组织修学、康疗、会展)和多环节产品(旅游规划与设计、旅游装备制造、旅游商品加工与包装、旅游演艺和技艺、旅游物流和配送、旅游管理与品牌输出等)。

观光依赖景观资源,休闲凭借设施资源,度假注重环境资源,新业态融合产业资源。旅游度假区要变生存、生活、生产要素为旅游要素,利用不同资源打造不同产品,形成复合型的大旅游产业,打造旅游主导、多业集聚、产业融合的包括空间全地域和进入产业、文化全领域的全域旅游境区(拥有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景观环境、优雅文化环境和优质服务环境四个环境支撑),实现旅游度假区的“蝶变”。

3. 新的市场观

新的市场观:跳出传统的“圈层结构”,以多维的“三间距离”结构法(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心间距离)确定关键性市场,选择高价值客源。

多年来,对市场的定位和选择都是以目的地或旅游区为中心划三个距离圈,分别以近程、中程、远程市场或者其他相应的名称来命名。“圈层结构”法以目的地与客源地空间距离的近和远来确定市场的重要性,已经基本不适应当前的旅游新时代。问题是,在旅游规划和营销中还普遍用此方法,其结果当然是规划和营销方案看起来正确,用起来无效。

新的市场观是,围绕拉近和消弭游客心间与目的地或旅游度假区的距离,培养具有忠诚性的粉丝型游客,围绕游客需求改善交通形式来缩短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距离,那么地理空间距离就不算什么了。我们多年来在海南旅游实践中总结的“三间距离”法,是实行新的市场观的特色方法。

(二)“八法”:从实践中探索的一套旅游规划与开发方法

海南是我国旅游发展的试验田,国家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第一定位是“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借鉴国际国内经验,结合海南旅游实践,我们总结出旅游规划、开发的“八法”(接三气、理三脉、达三域、抓三点、融三产、建三区、谋三精、图三留),供大家在创建旅游度假区中参考。

1. 接三气

一是天气,指国家战略;二是地气,指地方文化传统;三是人气,指市场需求。一些地方创建旅游度假区,天气是注意到了,争取国家级、省级以及其他称号就是接天气的一种表现:地气有所关注;人气关注得不够和不准,在缺乏对市场准确定位、选择的情况下开发资源和打造产品。

2. 理三脉

地脉、文脉和业脉是不可或缺的开发旅游资源。地脉包括自然景观资源,更包括自然形态的基本构成和延伸趋向。文脉是人们生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及其延续,由物体载体和非物质形态体现。实际中,物质、非物质文化形态往往交织一起。业脉是一个区域的产业缘起、发展所构成的产业基础、历史轨迹与发展趋向。在旅游度假区创建中,往往对地脉、文脉有所关注而对业脉忽视。理三脉的关键是找到可以形成竞争力的有效性资源。

3. 达三域

创建旅游度假区在空间地域上,既要注重行政区域的统筹管理,又要注重通过打造主题区域来形成吸引力,还要注重进入产业领域形成各类旅游产品价值,进入文化领域提升旅游产品价值。

4. 抓三点

分析问题找痛点,开发产品重卖点,宣传促销谋爆点。

5. 融三产

开发中注重旅游同一产、二产、三产的对接和融合,开发多环节、长链条的产品,争取在此基础上通过第四产业(信息传播和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突破和提升,打造多链条交织的新型旅游产业体系。

6. 建三区

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方向是建设观光景区、休闲社区、度假境区三区合一的旅游目的地,观光景区注重服务的标准化,休闲社区注重各类要素设施的配套功能和休闲活动的安排,度假境区推动度假、旅居产品同目的地打造相结合。

7. 谋三精

指精心策划、精致开发和精细服务。强调对旅游度假区精心策划基础上的规划,力求对旅游设施、产品的精致开发,通过精细服务体现旅游度假区的档次。

8. 图三留

“三留”指留人、留钱、留心,这是旅游度假区的目标。通过努力规划、开发、营销吸引来的客人,如果只是“水过地皮湿”的观光一下就走,走了以后不再来,这种旅游度假区就失败了。留人是要争取游客停留更长的时间,留钱是要吸引游客更多的消费,留心是培养出粉丝型游客,吸引他们再来、常来、长留,成为忠诚型的度假客和旅居客。

(三)旅游度假区跨越发展的思考

1. 研究和思考

创建旅游度假区的重点,是以资源导向开发资源性产品,还是以市场导向开发客源型产品?这涉及到发展导向。

如果开发客源型产品,主要追求知名度还是指名度,让游客指定要到你这里来?这涉及到市场的精准定位。

一个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目标是要争取客流量,还是特定客群、适量基础上的客留量?这涉及到发展方式和赢利模式。

我们认为,忠诚游客来自于对特定市场客群的科学定位、精准选择、多方争取和精心培育。

2. 旅游度假区的跨越

旅游度假区要从同质化中突围。对旅游度假区有国家和省的标准,那些只是对范围、设施、服务规范的衡量,如果仅仅达标,即使取得相应称号,游客也不一定买账。因为达各种标准的旅游度假区今后在全国会成百上千,为什么非得到你这里来。旅游度假区要在标准化基础上,追求主题化、特色化、个性化,给游客非来不可、非留不可的理由。

三观论文 篇8

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什么不说四省吾身呢?常听说“举一反三”,为什么不举一反五呢?“三思而后行”是妇孺皆知的古训,为什么不思而后行呢?孔夫子留下了“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名言,如果说两人行则必有我师,岂不更彰显虚心好学的精神吗?“三”似乎成了人们把握事物的临界点和最佳点。由此,又联想到为人先哲们许多“三维式”理论观点,又博大精深、回味无穷。

孙中山先生把建国政治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孙先生为实现这一理想百折不挠,奋斗终生。

毛泽东同志更是一位创建三维式学说的大师,总其一生提出过多少,没有研究过,但俯首想来,就有许多。他把大千社会、芸芸众生的人类浩繁活动归闹为三大实践:“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他纵观世界风去,提出了著名的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他提出了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使中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他把对立统一规律这样深奥的哲学问题简化为四个字:“一分为二”,一是统一体,而是矛盾的两方面,综合起来还是一个“三”;他一直强调分清敌、我、友三个方面,并教导人们:“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他认为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他大力倡导党的三大作风:“理论和时间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他指定了我军的三大民主和三大原则:“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军政一致”……我们这代人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长大的。他老人家的许多理论观点。虽然是几十年前学的,但至今仍然烂熟于心,指导着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邓小平同志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打破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某些不正确的理解,是在顺应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前提下,构建新理论、开拓新局面、挖掘新动力的体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一脉相承的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体系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正确把握,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物质与精神辩证关系的正确把握,坚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正确把握,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所要建立的是一个以人为本、由经济、社会和自然三个方面、“互相适应、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共同组成的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系统,是我们党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

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有:“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这些理论给人以思想的指导,给人以思维的智慧。

中国式一个重视“三”的国度,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这样言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一”“二”“三”这三个数,人间便什么都有了。其中,这“一”为阴,事物为一面,二为阳,事物的另一面。“三”是什么?老子没说,后人多有论说。有人认为,“三”是联系“一”“二”之间的中介,于是构成了对立统一的万事万物。

玄妙哉“三”也,无穷哉“三”也。空间呈三维,上、中、下或长、宽、高;时间呈三维,昨天、今天、明天;世界呈三维,天、地、人,所以孟子就讲天时、地利、人和;人类浩瀚的科学知识呈三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社会政治呈三维: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西方社会则实行“三权鼎立”;一个企业虽然事务繁多,但主要是处理好三大关系:左右的社会关系、前后的顾客关系、上下的内部关系,达到顾客、社会、员工三满意,由此构成企业发展的三维思考空间。看来无“三”便构不成社会、构不成国家、构不成企业。

由对“三”的联想,驱使我对曙光理念进行梳理,归纳成“曙光三维理念三十六则”,并稍作阐释。这些理念虽然与前面谈到的伟人先哲的理论光辉没有可比性,但却是这些思想光辉沐浴下的产物。有人开玩笑:“古代兵家有三十六计,今天曙光有三十六则”,这种比喻显然不妥,哪能与充满智慧、影响深远的“三十六计”相提并论、同日而语呢?但这“三十六则”又毕竟是曙光人三十年心血和汗水的积淀,至少在曙光这片小小的园地上运用过。现在梳理出来,一是希望曙光人更好地实践之、发展之;二是希望业内人士点评之、斧正之。

树立三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确的世界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它承认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普遍联系性、物质的运动性、运动的规律性、规律的可知性。

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它是在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思考人自身的问题,诸如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由什么意义和价值,怎样生活才有意义等。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应用和贯穿。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包括人)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它所反映的是主体需要对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人们客观地分析事物(包括人自身)的价值。

人们或许觉得“三观”抽象而空乏,对企业没有实际意义。这种认识是一种严重的误区。事实上,“三观”虽然是无形的,但又是活生生的,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人们的行为。

比如:“三观”与决策。由于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普遍联系性和物质运动的规律性,这就要求企业在决策时,必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考虑问题,而不能主观臆断;必须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不能片面的、孤立的看问题;必须力求使决策符合客观规律,二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犹如:“三观”与创新。既然承认物质是运动的,就要着眼于新形势、新变化,研究心情款、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提出新举措,决不能墨守成规。

再如:“三观”与品牌。创品牌的本质就是提高客户与社会对企业价值的认同,说到底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企业有无价值、价值大小,不是自封的,而是取决于满足客户和社会的效用程度。为什么说顾客是上帝,道理就在这里。

诸如:怎么看待私营企业自身,怎么看待企业经营,怎么看待企业文化,怎么看待企业的层级与困难,怎么看待挣钱,怎么看待光彩事业,怎么看待义利兼顾等等,这都与“三观”密切相关。

“三观”也可称之为“三关”,只要闯过这三道关,其他的关隘才会更顺利的通过。

三观论文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三观”教育

在开学第二周的一节语文习作课上,各小组成员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上周的日记,我在高度评价刘东同学日记的真诚、 流畅、书写美观的基础上,不忘对他进行“三观”教育,告诉他这世界上是没有鬼和神的,如果不努力学习的话,什么耶稣呀、真主呀、佛主呀、菩萨呀都不会帮你考试的。最后,还幽默地笑着对他说:“如果这世界上真的有什么鬼的话,那就是——(全班同学一起大声说)胆小鬼!哈哈!”全班同学也忍不住哈哈大笑。刘东涨红着一张脸,瞪着一对愤怒的大眼睛,牙齿咬得梆梆紧。拳头拽得紧梆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一下就把他所在的小组桌子掀翻在地,抓起满地的文具向附近的同学砸去,边砸边叫“我叫你们亵渎我的神!” “谁亵渎圣灵谁就去死”!我蒙了!同学们蒙了!随即就是一阵混乱,女孩子的大哭声,男孩子的尖叫声,老师的呵斥声响成一片。慌乱中,我也顾不得自己已经年老多病的身体,一步跨过倒塌的座椅死死地抱住他,把他牢牢控制住, 任凭他又打!又抓!又咬!又骂!直到他精疲力竭,我伤痕累累。有学生事后作文总结事件:一节本来幽默愉快的语文课变成了“一场战争”!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原兵工局所属三线工厂子弟学校,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本企业员工子女,家长多是企业内部单位的医生、教师、工程师、技术员、企业管理职员和技术工人,学生家庭成员的科学文化水平普遍较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自然清楚语文学科自身的特性,其 “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本职所在。“从小看大,三岁看老”。如果不及时修正刘东的“三观”,也许他未来的一生都生活得很纠结,甚至会像他爷爷那样步入邪教危害他人和社会。我与学校政教处、教务处、心理咨询室等部门沟通后,开始在我的语文课上实施拯救计划,让语文课成为唤醒一个儿童的心灵排头兵。

捉鬼第一记:亲其师

为了让刘东亲近我,我主动带他去社区,帮助他申请了低保生活费;找校长说明情况,让学校免除他在校的午餐费;在班上成立了关爱小分队,每天必须有五个同学和他说话至少五分钟;请心理咨询老师做一对一咨询疏导;我每天会带一些糕点、水果作为奖励他进步的礼物。让刘东在感情上亲近我,在生活上依赖我,从而消除了师生隔阂感。

捉鬼第二记:信其教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在语文课上“无意”地结合课文内容选讲一些《圣经故事》、《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等内容的故事,甚至做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来向刘东及其他同学证明,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是因为人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还不能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科学解释,或者是当权者为自己私利便于愚弄统治百姓才编出什么鬼呀神呀仙呀的东西来。比如,在上《火烧云》这一课时,我一改以往的课件展示云朵的形状和颜色变化,而是连续一个月带领全班同学通过观察每天早中晚天空云朵的变化情况,用手机照下来,用文字描述,与科学课老师合作上《天气》这个单元的教学课,用科学的道理来阐述云朵变化原理,让刘东明白云朵的形状和颜色是大气、阳光、温度、气流等各种自然因素造成的,而不是神、 鬼、仙的化身。

捉鬼第三记:求真相

在“观察与写作”这个单元的教学时,我事先做好习作观察要求和安全预案,然后和科学课老师精心准备了一次让所有学生很震撼的实验课《鬼火的秘密》,我用三层窗帘把教室遮得个严严实实,教室里看不到一丝光线,给学生们营造了一个黑暗的较为神秘的环境,我私下鼓励刘东作为科学课老师的助手,配合科学老师完成《磷自燃而发出蓝光》的实验,在鬼片电影音乐的背景下,科学老师和我“装神捉鬼”演双簧,学生们(主要是刘东)紧张得有些惊恐,当磷在空气中一闪一闪发出幽幽蓝光并配上我发出的搞笑“鬼叫声”时,教室里笑声叫声一片,打开窗帘,关闭音响,安抚好学生们,等他们都平息情绪后,我借助视频资料详细地介绍了荒野坟地发生鬼火的科学原理。刘东恍然大悟地说“喔,原来鬼火就是磷的自燃呀!”我接着他的话:“是呀,同学们有谁真正地看到过鬼呢?你看到过一次鬼吗?刘东”“没有!”从他眼中发出的光芒,我知道刘东的心结已打开。

捉鬼第四记:贵坚持

在上《呼风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飞向蓝天的恐龙》、《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等这几节与现代科技、科学发展有关的课程时,我更是做足了培养学生们科学的世界观的课前功课,下载资料、请教专家、组团慕课,呈现给刘东和其他学生们是一节节精彩的、科学的、无神的语文课。当四年级上期语文课结束时,我还特地请来一个会表演魔术的朋友为全班同学表演“下油锅”、“一元变百元”、“心想事成发大财”等魔术,并一一讲解其中的科学原理或者骗术,而刘东作为“特邀嘉宾”参与其整个魔术游戏,当游戏结束时,主持人问他:“你还相信世界上真的有鬼和神的存在吗?”他毫不迟疑的大声回答:“有!”我和同学们及魔术师朋友都愣住了, 刘东突然又笑着叫起来“有鬼!有胆小鬼!!”“哈哈!”“哈哈……”全体同学大笑不已,前仰后合笑倒一片。

笑声中,我哭了。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肩上所负的责任是多么巨大!

参考文献

[1]刘波.教师阅读力,浙江:宁波出版社,2014(4)。

试论许三观“渺小的伟大者”形象 篇10

一、顽强的生命力

“苦难”是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母题, 也是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吴义勤在《告别“虚伪的形式”——<许三观卖血记>之于余华的意义》一文中就认为, 对于许三观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从容应对态度的表现是余华对其形象塑造的三个重要维度之一。而在存在主义哲学家们看来, 苦难也正是生活的本质所在, 人生就是为了同苦难抗争。从《许三观卖血记》来看, 许三观的人生就是不断遭受苦难的人生, 同苦难不断抗争的过程也正是许三观生命消长的过程。

许三观是处于城市底层的平凡人, 对生活充满了生的渴望, 面对迎面而来的苦难, 他没有选择逃避, 也没有选择屈服, 而是选择了抗争。正如余华在《我能否相信自己》中对许三观的阐释一样, “他 (许三观) 是一个时时想出来与他命运作对的一个人, 却总是以失败告终, 但他却从来不知道失败, 这又是他的优秀之处”。许三观的抗争是无意识的, 是本能的, 也是自觉的。对于生活中的苦难, 许三观没有其他的办法, 他追求的只不过是生存, 生存成了他最大的抗争目标。然而, 许三观的抗争大多数或者说根本上还是失败的, 在苦难面前, 他的抗争如螳臂当车, 他的抗争也不过只能让苦难撕开一条窄窄的裂缝。但许三观还是坚持用自己的方式, 也是唯一的方式来抗争, 也就是卖血。

许三观卖血是为了同苦难抗争, 卖血是他抗击苦难的唯一方式。血是生命之源, 是“祖宗留下的血脉”, 但是, 许三观却卖血了, 并且不断地去卖血。一方面, 许三观有他自己的“血的哲学”, 即血是老天赐给他的摇钱树,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贝, 也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许三观卖血, 是经过了“卖血的启蒙”的, 爷爷的话让他迷惑:不卖血的人怎么就身子骨不好?阿方和根龙则直接对他进行了“启蒙”, 许三观也就第一次知道了“肉里的力气”同“血里的力气”的差别, 知道了卖血可以赚钱, 明白了自己必须得“舍得花身上的血”。许三观第一次卖血并不是自觉的, 而是出于好奇, 但这次卖血也就开启了他的苦难历程, 开启了他同苦难抗争的历程;另一方面, 许三观卖血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好逸恶劳, 实际上, 这正是他争取生存的必然选择。在贫困的五十年代和动荡的六七十年代, 许三观除了送茧工的收入以外不可能有别的经济来源, 也不允许有其他的经济来源。但苦难却总是如影随形, 一乐闯祸, 三年自然灾害, 一乐得肝炎……许三观一次次卖血, 一次次陷入别无选择的绝境。

这一次又一次的卖血记录着许三观他们一家的苦难史, 也彰显出许三观无比坚韧和顽强的生命力。既然生活的原味就是苦涩, 既然生活的底色就是苦难, 那么许三观也就必须用尽全力去与之抗争, 并且抗争到底。许三观卖血是有信心的, 他对自己的生命力有充足的自信, 他坚信自己有一副好身子骨, 是能够卖血、卖得起血的。通过卖血, 他就能让家人和自己度过危机, 生存下去, 这也正是许三观的价值所在。可以说, “许三观恰恰以对“生命”的出卖完成了对于生命的拯救与尊重, 完成了自我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的确认。”

在同苦难的抗争中, 许三观通过卖血挽救了自己的家庭, 也终于没有被苦难所吞没。更为可贵的是, 在他的一生中, 他的生命意志始终都是激昂的, 他那对生存的渴望从未在厄运面前被压倒, 他的生命力也始终顽强地张显着, 这就是他渺小之外的伟大之处。许三观是一个扬帆挺进的英雄, 他的生命力在苦难的洪波中翻滚腾跃着, 这无疑值得我们的尊敬。

二、闪光的人性

许三观打动人的第二个方面是他在与苦难抗争时所折射出的闪光的人性。不可否认, 许三观是一个市井中的凡夫俗子, 他的身上有许多国民劣根性的表现, 但是, 从人性关照的视角来看, 许三观还有着闪光的一面。这种闪光面几乎是与其阴暗面共生的, 并最终战胜和超越了这些阴暗面, 从而让人性的光芒得以放射出来。

许三观身上的闪光人性集中表现为他的宽容和善良。本质上来说, 许三观是一个善良、软弱的人。他也有爱憎喜乐, 但却终究不至于那么决绝, 乃至于无情和麻木。尽管做了九年的乌龟, 但他还是不得不“又做了一次乌龟”, 用卖血的钱去为一乐偿祸;尽管何小勇奸污了他的女人, 但他还是不能见死不救, 还是劝一乐为他去喊魂;尽管一乐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许三观为了给他治病却一连五次地卖血, 差点连命都搭上;尽管妻子许玉兰同何小勇发生过关系, 但许三观也始终保护着她, 爱着她。尽管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 但许三观还是成功超越了他人性中卑劣的一面, 实现了道德和人性的升华。这就是他人性的闪光一面, 也是他最为可爱的一面。诚如在《王安忆评<许三观卖血记>》中王安忆所说的:“余华的小说是塑造英雄的, 他的英雄不是神, 而是世人。但却不是通常的世人, 而是违反那么一点人之常情的世人。就是那么一点不循常情成了英雄。比如许三观……许三观的英雄事迹且是一些碎事, 吃面啦, 喊魂什么的, 上不了神圣殿堂, 这就是当代英雄了。”这段话点明了许三观人性力量的所在, 也就是余华说的, “这个人向我们展示的不是他的愚笨, 而是人的力量。他前面根本不去考虑别人是否背叛自己, 人到了这样单纯的时候, 其实是最有力量的时候。”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 许三观确实不失为一个“渺小的伟大者”, 一个当代英雄。

三、结语

最后, 我们不妨对许三观的形象做出如下归纳:许三观是一个平凡的世人, 却是一个勇于面对苦难的抗争者, 虽然失败, 却不失其力量的伟大, 生命的顽强;许三观有着凡人的爱恨情感, 却又不能那么地决绝分明, 他不管背叛、不计恩仇, 他有着强大的人性力量。顽强的生命力和闪光的人性美, 共同塑造出许三观人性的崇高面, 并超越了“国民劣根性”的部分, 使之于渺小之中见其伟大之处, 这就是许三观“英雄”的所在。

参考文献

[1]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许三观卖血记》之于余华的意义[J], 文艺争鸣, 2000, (1) :71-77.

[2]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8.

[3]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4]余华.活着[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5]王安忆.王安忆评《许三观卖血记》, 王安忆散文[M], 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8.

浅谈表达课“三观” 篇11

[关键词]表达课 语用 让学 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18

“2014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首次出现了表达课序列。作为参赛选手,在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参赛教师交流时,我们发现:第一次出现的表达课,无论是侧重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口语交际课型,还是侧重书面表达能力培养的习作指导与评改课,都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现实的尴尬问题——表达课如何在阅读教学经历了9届全国大赛10年课改后的成熟下突出重围呢?如何避免表达课只是在全国赛场上昙花一现或浮于表面呢?其现实意义、研究价值和发展方向又何在呢?如果一堂表达课其价值取向、教学重心和核心理念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只会消解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人欲立,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欲立,需要树立正确的课堂三观——语用、让学、发展。语用,为表达课教学树立了正确的课堂“世界观”;让学,为表达课教学树立了正确的课堂“人生观”;发展,为表达课教学树立了正确的课堂“价值观”。

语用,为表达课教学树立了正确的课堂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语用就是表达课教学中必须树立的课堂世界观。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只有牢固树立语用这一课堂世界观,表达课教学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让学,为表达课教学树立了正确的课堂人生观。人生观是对人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而让学就是表达课教学中必须树立的课堂人生观。新课标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呼吁教师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其实,表达课教学存在发展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关键在于学生。只有以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存在,让学于生,表达课教学才能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发展,为表达课教学树立了正确的课堂价值观。价值观是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发展就是表达课教学中必须树立的课堂价值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表达课教学的价值观在于应试,于是“背作文”“抄范文”的陋习比比皆是。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后,表达课教学的价值观锁定在情感、态度、性格、品质等人文性的因素上,而学生知识素养、能力提升等工具性方面却显得苍白无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出台后,为学生的发展找到了出路。所以,表达课教学的教什么、学什么比怎么教、怎么学更为重要。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表达课教学价值观,表达课教学才能够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学生才能够有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表达课课堂世界观——语用

(一)情感与兴趣,为语用这一表达课课堂世界观奠定动力基础

苏联赞科夫说过:“作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小学表达课序列的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学习等内容的教材编写,就是基于对学生情感与兴趣的充分考虑。例如,口语交际的“说说最感动你的一件事”“聊聊最难忘的一个人”和习作教学的“写难忘的一件事”“我敬佩的一个人”“写感动我的一件事”“写父爱母爱”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只要善于唤醒学生的情感记忆,打开学生情感闸门,语言文字的运用就会水到渠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材特意安排了“童年趣事”“第一次 ”之类的内容。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说:“人类需要渐渐长大的儿童,揣着童心的儿童的样子的儿童,那才是长久的、健康的、醇美无比的。”表达课教学中,童真童趣是最鲜活的。为什么优秀的表达课,教师有时会心一笑,有时又心酸哽咽,就是因为此“真”唤起了彼“真”。但是,在表达课的常态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的选题,相似的学情,有的课堂鲜活灵动,有的课堂死板僵硬。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点挖掘上。好的表达课,教师不仅要善于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还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在表达课中,想要交际起来就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想要表达得好就要激发学生愿意表达、乐于表达欲望。这比树立表达自信心,让学生敢于表达来得更自然,表达的效果也更好。可见,在表达课上,注重兴趣和情感,激发主体意识比其他非智力因素更为重要。

在本次大赛中,我执教的表达序列《我是小小推销员》一课。在教学中,抓住想要在学校跳蚤市场中推销得更好,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的心理,让孩子在尝试推销自己的小商品的过程中,忘记表达的紧张、羞涩等负面情绪。

(二)生活与积累,为语用这一表达课课堂世界观奠定素材基础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张庆先生说过:“学文如聚沙,学语文是‘无序’的,就是今天读一篇,明天读一篇,今天记住一个字,明天学会一个词,日久天长,积累多了,这个工具就有了,说话、写文章,就越来越自如了,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积累语言文字是学习运用语言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时常看到有的表达课学生的兴趣被教师激发起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到位了,但是学生表达出来却很苍白,不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就是句子干瘪,甚至结构不全。这些就是日常积累不扎实的尴尬。那如何积累才高效呢?很多教师都会布置“日积月累”或者“读书笔记”之类的作业,但是往往会有一些学生敷衍了事,积累得被动死板。其实,究其原因,便在“生活”两字。积累好词佳句,无论学生积累几遍,是背诵还是默写,都是被动地完成任务。在表达课中,学生总会忘记这些积累过的好词,原因就是脱离了生活。以“写景”作文为例,可供积累运用的好词佳句不胜枚举,教材选文中可供仿写的词句也比比皆是,不管是《桂林山水》的“静、清、绿;奇、秀、险”,还是《黄山奇石》的比喻手法,都是很好的范例。但是,因为学生没有去过桂林、黄山,就没有很好的生活体验,对好词佳句的积累必然就蜻蜓点水,过目即忘。表达课也好,阅读课也罢,只有贴近生活,在生活中学表达,学表达为了生活,才能学得真、用得实。

(三)方法与技巧,为语用这一表达课课堂世界观奠定框架基础

当下的表达课因为刚刚出现,让一线教师最迷茫和困惑的是——表达课是一种独立的、崭新的、整合过后的课型吗?还是只要教口语交际、习作或综合性学习,都算是表达课范畴?其实,在茫然于表达课序列教什么、怎么教之前,不妨明确一点:那便是表达课属于语文范畴。表达课教学一个根本的尴尬就是教师“选择性遗忘”了表达课的“语用”本质,看似“高大上”,实则“假大空”。教师在教学中,只顾及如何将“教”的方法体现在表达课中,却忽视了学生如何用、用在何处,如何用得巧妙、轻松。如果学生缺乏过程性体验、生活性感受,就必然处于为了用而用,口语交际时以“眉飞色舞”“指手画脚”来代替表达的逻辑性、条理性和生动性,习作时以写法代替感受,以修辞代替情感,以机械照搬代替个性表达。于是,雷同就成了必然的“巧合”。叶圣陶说:“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达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脱离了语用本质,方法与技巧就会成为学生自由表达、个性表达的绊脚石。

二、表达课课堂人生观——让学

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让学”的充分体现。只有把课堂表达的时间、空间、动机和指向还给学生,才能在充分“让学”的基础上,实现表达课的高效。这是全国小语会首次在全国赛课中新纳入表达课序列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所在。

(一)“自主”决定“让学”这一表达课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让”者,使也,即激励、引导、点拨。表达课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课堂人生观,为自主学习留下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地去选材,找到自己应该写什么,而不是写别人的经历,说别人的感受。表达课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表达课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在美国的写作教学中,一般教师不会用范文去限制学生的思维和创意,也不会要求学生在打草稿时去注重书写的正确、修辞的精妙、写法的运用,而是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创意表达、自由表达,说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体验;提倡学生自主拟题,自主选材,自主选择文体。因此,口语交际教学无需去追求朗诵式的做作,作文教学无需去追求文学创作的效果。因为学生的表达规律,首先是要不可不说,憋不住要说;其次是说得真实,即使说得词不达意;最后才是用外部语言文从字顺地整理出来,运用相应的写作、修辞手法。其实,表达课产生发展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关键就在于学生。只有以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存在,让学于生,表达课教学才能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二)“合作”决定了“让学”这一表达课教学的效率和维度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寻求并找到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在日常的表达课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要花三个课时,甚至四个课时才完成写作和评改,这是相当低效的。新课标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以此解决一些重复、困难的练习。表达课教学中的评改,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既避免教师关注度和关注面不够的问题,又避免课后再评改的时效性差的问题。不仅如此,合作学习还能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巴洛赫的《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谈到:“在一个小组中确实有帮助,因为有些事实一个人永远也想不出来,但通过合作学习和观点的交流,就可以达到更多的理解。”同一个话题,因为生活经历的不同,认知发展的程度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可能教师难以点拨引导的内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便得到互补解决。

(三)“探究”决定了“让学”这一表达课教学的高度和深度

放手让学,最令教师担心的莫过于学生学得肤浅,思维单一,观点不够深刻。其实,探究式学习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难题。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逐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并不断寻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所具有的独立性、开放性、问题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为表达课教学让学后的高度和深度提供了保障。其中,探究式学习的问题性尤为重要。表达课的内容常常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考查的就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受到让学不充分、不到位的影响,导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影响学生的个性表达、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余文森教授曾经说过:“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显然,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的重中之重,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实现表达课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

三、表达课课堂价值观——发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立足于促进学习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表达课教学的价值何在?这是教师们往往忽略的问题。我们不妨回到教学目标的原点,从三维目标看,就是为了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一) 听说读写——知识与能力的发展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自主地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我心思我事,我口抒我情,我手写我心”。表达课话题确定后,教师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说或者写上,忽略听和读。其实,听、说、读、写都是表达的一部分,虽然每一堂课都会有所侧重点,但无论如何都不应割裂开来。说到底,还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一旦个性表达受到影响,学生便会不愿听、不敢说、不想读,形成不会写的恶性循环。

在“2014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中,不少参赛教师关注了语文学科内的整合,尤其是听说读写的整合。以我执教的《我是小小推销员》为例,教学设计从开始侧重于写,后来侧重于说,到最后确定在以口语交际为主体的学习内容之外,整合进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阅读产品包装,快速找出商品的优势特点”。这为培养学生有重点的表达起到了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关注学生听的训练——“注意倾听,看看这位推销员的推销是否能打动你”,这为学生在交际语境中的互动评价提供了基础;还关注了写——“为商品编写创意推销语”,这为学生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转换提供了平台。总而言之,一堂好的表达课,应该抓住一切可能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的因素,整合起来展开教学。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所以,表达课无疑是最能体现语文学科特点,最能表现语文学科价值所在的课型,这也从某种程度上佐证了表达课需要一定的整合的看法。本次赛课活动中的浙江臧学华老师的《写导游词》一课,同样进行了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整合,同时还略有综合性学习的影子。当多种课型的整合并巧妙设计,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自然水到渠成。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在学生对表达课产生浓厚兴趣和热情时,教师要及时捕捉时机,让学生放开地说,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使他们自由地表达,尽情地表达。只有这样,才有知识与能力主动高效发展的土壤。

(二)做中学法——过程与方法的发展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指出:口语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交际过程,语言只能在用中学,在用中掌握。“过程”,重在“亲身经历”,也就是“做”。只有做中学,才能实现学中做,达到做中得法、做中归法、做中用法的目的。其实,方法的渗透与培养学生表达课兴趣、信心可以同步进行。写作方法可以从学生习作的亮点中来,再到更多学生的表达中去,以点带面,实现做中得法;在表达课中,教师不妨进行类比评价,从学生的表达中归纳出方法;再以做中归法去带动学生做中用法。这样,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方法,学生就不是被动地接受,避免了儿童产生逆反的心理。崔峦老师说:“表达课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尽可能地减少束缚,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表达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在表达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妨等一等,不要急功近利地将方法先教给学生,而是要先交际后探究,先写文后归法,在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去用“法”。

(三)情动辞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

第斯多惠说过:“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别人的情感。”作文是什么,古今中外的文学家、教育家都一致地把作文指向心灵。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其实写作对小学生来说,就是从生活到情感,再到语言表达的自然转化的过程。表达课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把情感移到所爱所观之物上,将感受体验转移到所经历之事上,将情绪思维转移到所接触之人上,谈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谈出物的象征意义、比喻内涵,不管是松、竹、梅,还是兰、菊、莲,都能以情寓物;说人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出人的性格不同之处,特点鲜明之处,写张飞写出张飞的猛,写黛玉写出黛玉的泪;讲事则“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会观察生活,留心身边事,这样写作时才有话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发。

只有这样,在结束了全国小语赛场后的表达课,才能在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中焕发更旺盛的生命力,也只有经历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检验,表达课的价值才能更真实地体现出来。表达课序列,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习作课指导与评改,抑或综合性学习等,都应该落实“语用”,真实“让学”,扎实“发展”,让以往所忽视的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为促进学生表达能力发展提供多维平台,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三观论文 篇12

一、家风的内涵

家风是什么?家风的内涵又是什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弄清楚这一问题, 我们必须先了解争议到底何在?然后在此基础上, 厘清家风的具体内涵。

(一) 家风之“他说”

关于家风的描述和说法较多, 诸如家训、家规、家教、家道等。总体而言, 可以归纳为“文化说”“教育说”“家规说”“价值观说”等四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1. 文化说

北京师范大学徐梓教授认为, 家风可以看作是一个家庭的传统, 是一个家庭的文化。它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1]。在田旭明教授看来, 家风家规不是一种普通的社会文化, 而是具有深刻伦理精神的道德文化, 既是一种德性伦理文化, 又是一种规范伦理文化[2]。

可见, 家风是一种存在于家庭的关于伦理道德的文化现象, 但是否只是存在于特定家庭却值得商榷。事实上, 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地形成或保留自己的家风, 而且家风也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或者伦理文化, 它所包含的内容和外延更为广泛。

2.“教育说”

家风“教育说”主要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两种观点。关于前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认为家长的“言传身教”即是家风[3]。张莉蓉认为“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字典、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4]可见, 他们都秉持家风就是一种家庭教育过程的观点。关于后者, 学者华伟从传承的意义上把家风界定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源远流长的社会教育, 使主流价值观从贵族走向平民, 使家庭教育的形式从单一的说教走向丰富的生活[5]。“与家风密切相连的是家庭教育, 尤其是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家庭风气”[6]。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家风的养成, 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家风的折射和反映。

3.“家规说”

学者林琳认为, 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 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小到大都要遵循的祖训, 是能够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7]。家规, 又名家法。家规是家庭内部的行为准则, 也是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矩、规定的总和。一般来讲, 家规都很详细具体, 涉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家庭关系的规矩、家庭管理的规矩、家内劳动的规矩、家庭饮食起居的规矩、家庭社交及待人接物的规矩, 等等。家训则是家规、家法的反映[8]。

依笔者所言, 家风与家规、家训、家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家风的内涵和外延比后者更丰富。家规、家训是可视的文本, 是家风的形式载体, 而家风则是隐性无形的。

4.“价值观说”

关于家风的“价值观说”主要是从道德价值观和伦理价值观两方面来界定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家风”就是重视学习、重视文化、与人为善[9]。这里的与人为善显然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认为中国家风主要传承价值观、与价值观相关的伦理观与道德观以及实现这些观念的基本方法与规矩[10]。学者周春辉的看法与之相似, 在他看来,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11]。

诚然,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流价值观, 是一个人成长的精神源头, 也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道德氛围, 是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若简单化地给两者划上等号, 则未免有失偏颇。

(二) 家风之“我说”

前文所述的几种有关“家风”的学说, 基本都是从反映家风的某个方面、内容、形式上对家风进行概念上的界定, 或不全面, 或未切中要害, 难免有失偏颇。依笔者所见, 更赞成包含上述在内的“综合说”。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 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步形成和世代延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样式的综合。家风的形成, 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12]。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晋看来, 家风不仅是言传, 更是一种身教, 家风不仅是一种道德概括, 更是一种道德实践[13]。胡申生教授也认为, 家风是指家庭成员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传延下去的价值观念、生活作风、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生活习惯等的总和[14]。家风是历史、具体, 并非抽象和虚无缥缈的, 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居于家风的核心, 它是家庭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是家风涵养的主要范畴。简言之, 家风实质上是一个家庭内在的精神动力, 更是生长在其中的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它是一个家庭的文化内涵、人文素养、各方面性情的一种无形的体现。同时, 家风又是有形的。家风一经形成, 必然通过家庭成员的言行、性格、气质、价值取向等表现出来。家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变化而变化, 家风有高低优劣之分, 对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的发展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总之, 家风的实质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文化现象, 也是一种独特的家庭教育方式。

二、优良家风对树立正确“三观”的作用

家风对于家庭成员的成长、成才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萌芽、发展、成熟的过程中, 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它是个体“三观”萌芽的驱动器、“三观”发展的调节器、“三观”形成的稳定器, 对个体的影响贯穿始终、终其一生。

(一) “三观”萌芽的驱动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家庭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总的来说, 一方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启蒙, 就像理性需要启蒙一样。通过启蒙, 使个体从存在论意义上认识到“三观”的意义与界限, 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 追求人生的价值实现;另一方面, 家风的精神渗透到教育领域之中, 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价值取向, 为“三观”的萌芽和形成提供了精神的原动力。

1. 家风是“三观”萌芽的催化剂

从时间维度而言, 人之出世便生长、成长、成熟于家庭, 家风的伴随将终其一生。从懵懂无知到初谙世事, 从认知、判断到信仰笃定, 都是在父母、长辈等言传身教之下逐步形成的。可以说人之“三观”肇始于家风、成于家风;从“三观”本身的成长轨迹而言, 从无到有, 从萌芽到发展、成熟的过程, 都离不开家风的涵养, 尤其是启蒙阶段, “三观”就是在家风唤醒下发生、发展起来的。而无知则是“三观”萌芽的天敌, 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改变人类的普遍无知状态, 脱离低级趣味, 培养人类的健全理性, 从而获得健康的生活形式、生活方式, 树立普世的世界观, 懂得做人做事、人生的道理。在这一过程中, 人们难免遇到生活中的各种疑问, 总是向自己的家长、身边的亲人、长辈、朋友们询问, 一问一答中, “三观”被催化、被矫正、被引导。可以说, 家风对人们“三观”萌芽的涵养是任何其他教育方式难以替代的。

2. 家风是“三观”萌芽的原动力

所谓“原动力”是指原来的、先前的动力。也就是原始、最初、第一位的。家风在人之“三观”的发展过程中, 尤其是在萌芽阶段, 扮演着原动力的角色。从“三观”主体的作用对象而言, 孩子的父母、长辈、亲属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蒙教育是原始的、第一位的。从“三观”的构成而言, 家训家规就是“三观”的原始基础, 家训家规包含了为人处事的原则和道理, 对外界事物的看法、态度, 通过家训家规的熏陶完成了“三观”形成的原始积累。而促发“三观”形成的内在动力就是长辈、族长和家族宗法制度的权威与约束。而现代社会, 尽管这种宗法制度和长辈权威在逐渐弱化, 但是他们的影响还在, 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家风所包含的传统的伦理理念和核心价值, 依然是我们现代家庭文化建设的内生性的根本动力, 亲情、血缘的纽带维系, 是达成家庭核心价值共识的精神基础, 也是家风对人之“三观”萌芽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文力量。

(二) “三观”发展的调节器

当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发展阶段期间, “三观”的稳定性差、可塑性强, 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现代社会, 各种社会思潮、多样性的文化、网络不良信息泛滥, 对充满好奇却又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具有难以抵挡的诱惑力。优良的家风好像大海航船的导航灯, 可以点亮他们心中理想的火花, 引导、激励、推动他们朝着正确的航道前行, 促使其“三观”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 家风对“三观”发展变化的引导作用

优良的家风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客观规律, 包含深刻而正确的人生道理和人生价值, 是人们经过深思熟虑和人生历练后对客观事物内在本质与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追求。优良的家风不是个别人的想法, 而是世世代代的先辈经过实践检验、反复验证, 由他们的共同意志形成的。优良家风通过事实和客观规律发生影响和作用, 人们在反复的经历和论证中, 体验到了家风的正确和价值, 就会信任它, 义无反顾地遵循它。这种导向性力量就是家风对“三观”发展变化的引导作用。正如梁漱溟所说,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伦理社会。这种伦理社会结构的形成就来源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家训文化对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在现代社会, 家风对家庭成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依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也是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深刻体现。

2. 家风对“三观”发展变化的激励作用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要在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除了靠科学、靠政策、靠人才外, 也要靠人的精神振奋[15]。家风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是通过诉诸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感情、品德、节操、意志、行为等影响和变化而实现的, 人们受到家风影响后也必然会在一定的思想信念的基础上表现出某种情感、精神状态、行为状态。在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优良的家风能够通过情感支持、言语鼓励、家庭氛围、精神激励, 能够潜移默化地转变人们的思想、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 提升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境界, 起到振奋斗志、鼓舞士气的功效。尤其是在人们面临挫折和困境的时候, 家人的鼓励和支持, 家风给予的正能量引导人们克服困难, 勇往直前。这种精神意志层面的激励作用是任何物质鼓励都无法比拟的, 而且它发挥的作用历久弥坚。

(三) “三观”形成的稳定器

所谓家风是“三观”的稳定器, 主要包涵两层意思。一是纠偏, 防止人们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确的轨道, 误入歧途;二是纠错, 修正人们在认知、情感、信仰和选择、判断、行为上的一些偏差和错误, 引导他们回归正途。因而, 优良家风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方向盘”, 对人们的“三观”发展变化具有保证作用。

1. 家风是“三观”形成的方向盘

优良家风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方向盘”,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 优良家风在人们“三观”形成过程中的独特性决定了其特殊地位。家风不仅是人们的从无知走向理性的“桥头堡”, 而且对人的教育和影响是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方式难以匹敌的。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固然占据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 但是在出现的时间节点上却难以与之相提并论, 而且其理想化和模式化的教育方式对“三观”形成的作用难以与家风相媲美。另一方面, 优良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人格、性感、情感、意志、信念的培养和养成具有先天优势, 它把一张白纸按照家族、家庭或者父母的意志描绘成理想蓝图。因而, 家风对人们思想、意识、情感、品德等方面的涵养具有固着效应, 一旦生根, 就难以拔除。正所谓“根正苗红”, 抛开世俗偏见, 其中蕴含着家庭教育对人们成长的重要作用的真谛。它是人生的奠基石, 只有地基打正打牢, 才能屹立风雨而不倒。

2. 家风对“三观”形成具有保证作用

家庭是人生的避风港, 家风则是人们精神的避风港。它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世界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是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推动器和矫正器。人在外部世界中遭遇到挫折和苦难在所难免, 价值冲突、价值困惑经常困扰着人们的解读、判断、选择和行为, 人们常常为之纠结, 磕绊之后的消极、精神的颓废时常将人推入精神上的万丈深渊。而家风则是人们孤立无助、迷茫困顿时的“启明星”, 它能帮助人们在黑暗中找到光明。趟进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特别着力于引导人们端正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努力克服外部的困难和认识偏差, 形成对价值观的理性评判, 而评判的依据就是家风涵养所形成的价值坐标, 以此为标准来进行评判、选择和行动。因而, 家风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保证作用在于优良家风长期熏陶形成的高尚人格、坚强意志以及深入骨髓而亘古不变的为人处事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准则。

摘要:介绍各方学者关于家风的有关论述, 整体上把握家风的全貌, 辨析“文化说”“教育说”“家规说”“价值观说”等几种代表性的有关家风的内涵评说。概言之, 家风是历史、具体的范畴, 并非抽象和虚无缥缈的, 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居于家风的核心, 在其中处于支配地位,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是家风涵养的主要范畴。家风是家庭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个体“三观”萌芽的驱动器、“三观”发展的调节器、“三观”形成的稳定器, 对其影响贯穿始终。

上一篇:宋代教育下一篇:广播电台总控系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