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谈自身三观

2024-09-26

大学生谈自身三观(通用7篇)

大学生谈自身三观 篇1

站的更高,才能做得更好

————浅谈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

益观

当前我们面临的是日益复杂、矛盾交织的社会环境,而面对各种尖锐的社会问题,如何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是当前的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那就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简称“三观”)。而这三观说到底也是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领导岗位和领导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我们倡导和树立的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就是要正确认识和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牢固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自觉当好人民的公仆,努力带领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甘愿牺牲,乐于奉献。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权力、地位和物质利益的腐蚀和诱惑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在这些严峻的考验面前,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想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成为善于治党治国、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领导人才,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三观。就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去做好工作。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决定外因。

第一、强化领导干部的内因,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从内因抓起就是要求我们的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并结合中国梦作为指导思想来不断改造世界观,打好理论基础,提高自身素质,使其自觉做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三观。如何才能做到。我认为,一是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人民服务的手段。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所掌的权是在为人民掌权,所以要牢记党的宗旨一心为民,真正做到一切工作都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决不能把它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二是要解决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在革命战争的艰苦年代里,正是由于我们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从而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重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个道理古人早已说过,今天共产党人更应该明白它的含意。所以我们必须时刻警醒,引以为鉴,正确地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体现。因此,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三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一个人政治上的成熟,首先是理论上的成熟。通过学习来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和政治觉悟,增强政治免疫力,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关心群众疾苦,关心群众的具体利益,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政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四是要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强烈的党性意识。树立正确的三观也是一个党性的修养问题,领导干部有了坚强的党性,就能够正确的对待和使用权力。自觉为民尽责,为国竭力,为党分忧。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党性观念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衡量一个党员是不是合格,首先要看他党性强不强,如果一个党员没有党性就不配有党员的称号,一个党员没有党的意识,这个党就不成其为真正的党。前苏联共产党的垮台已经证明了这点。因此,每个共产党员要增强党的意识,牢记职责,不辱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党员先进性,做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第二、正确的三观要从外因抓起,铲除腐败的条件和土壤。

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三观,除了在他们主观上(内因)要求外,在客观上(外因)还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除了强化教育和管理以外。一是要加强监督机制,对干部行使的权力,要真正监督到位;二是要加强民主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强化行政许可。在干部行使自己权力问题上,除了加强监督外,还要实行民主化、制度化、程序化。要按制度程序去行使自己的权力,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最终是要出问题的;三是要实行轮岗,异地调动制度。中国古代官员任职并不是在某地干一辈子的,而且也是经常调动。在关键岗位上,特别是与人、财、物直接打交道的岗位,要实行任期考核,轮换岗位。对于县、市、省级的领导干部也要实行任期考核,没问题的异地调动,有问题的下来,以防在某地干时间长会产生和扎下腐败之根;四是实行任期考核,民主测验,末尾淘汰制。每年对政府部门的干部,直至机关办事人员,都要进行民主测验,要彻底铲除,不为民办事,不给好处不办事的衙门作风和官僚主义作风。以上四种措施长期坚持下去,使各级领导干部,直至办事人员,在行使权力时将受到限制,促进廉政建设,养成为民办事的作风。

第三、强化宗旨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心目中,总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上级或某个领导给的。因而,他们颠倒了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想问题、办事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倾听群众呼声,群众的实际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这种现象说明,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权力、地位来源的认识发生了错位。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三观”,必须切实弄清权力、地位的来源和权力与义务、职务与责任的关系,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时刻把自己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像焦裕禄、孔繁森那样,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满腔热情地为人民办实事,决不把自己变成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的特殊人物。

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三观”,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首先,要牢记党的宗旨,心中装着群众。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宗旨问题是党的根本问题。历史也充分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党的宗旨,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否则就会遭受严重挫折。因此,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自觉地维护党的性质,牢记党的宗旨,真正做到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亲民之所爱,为民之所急,与人民群众结成唇齿相依的“鱼水关系”。其次,要恪尽职守,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把群众观点深深地扎根在头脑里;感情上贴近群众,地位变了,权力大了,感情上同群众不能有一刻疏远;行动上深入群众,经常深入基层第一线,倾听群众的疾苦,殚精竭虑地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工作上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重大决策之前,注意听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以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认可为根本依据。再次,以服务奉献为天职,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树立克己奉公、执政为民的观念,坚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同时,还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并把它当作检验自己党性纯不纯的重要尺度。

第四、强化党性意识,经受住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 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三观”,就要增强党性意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动力。古人云:“君子一日三省吾身”。作为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尤其是在对待权力、地位、利益上,要有清醒头脑和平衡心态,始终保持崇高的思想境界。班子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不要争官大官小、排位前后,更不能争权夺利,制造事端。要热爱本职,淡泊名利,克服私心杂念,把心思用在党的事业上。

坚持廉洁自律,做遵纪守法、勤政为民的模范。古往今来,清廉若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直是被中华民族所称道的“好民”形象。历史上的“好官”讲廉洁,只是展示其个人的美好德行。我们共产党人讲廉洁,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廉洁自律,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自觉过好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和人情关,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一要拒腐蚀。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要警惕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自觉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功名利禄、金钱美色的引诱面前立场坚定,心澄如水,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二要讲原则。切实管好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及亲属。要处理好原则与人情的关系,增强对党和人民的责任意识,不要被各种各样的关系网束缚自己,坚决反对拉拉扯扯,只讲人情不讲原则,只讲关系不讲党性的庸俗作风;三要守纪律。严格遵守党章、准则以及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自觉做到“四个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头,做到头脑清醒,是非分明;管住自己的嘴,做到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住自己的手,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腿,做到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同时,要注意慎其所好,尤其对有损于自身形象,或影响秉公用权,或可能被人利用的爱好,一定要坚决戒除。做到常怀律已之心,常排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不为私利所为,不为金钱所诱,不为享乐所惑。

总之,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三观,是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我们的领导干部要经常想一想,过去参加革命是为了什么?现在当干部是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下什么?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只有站在这个高度之上,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大学生谈自身三观 篇2

关键词: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 以及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 大学生的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大学生作为人才市场的直接供给主体, 也是就业能力的载体, 更是决定就业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众多因素中, 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不足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 因此, 提高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保证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成为高校日常教育和就业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一、就业能力的含义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源于就业, 国内外常见的几种定义或描述是, 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有人认为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 包括基本就业能力与特殊能力。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 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 进一步讲, 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 实现潜能的自信。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人力资源的建设应该与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我国人力资源总体素质不高, 高、精、尖复合人才短缺, 人力资源的优势还没有真正地转化成人才优势,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亟需大量人才, 而大学生是这支人才队伍的主力军和后备中坚力量, 只有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 实现科学合理地分配、利用这个宝贵资源, 才能避免“人才”浪费现象, 才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 才能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真正落到实处, 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三、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

专业理论知识能力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关键因素之一。据调查, 高校当中多数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压力不大, 很多学生缺少刻苦学习的精神和自学意识, 高喊“六十分万岁”的口号, 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 不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没有意识到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程度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原本大学生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各类实习训练, 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释、解决现实问题, 指导实际工作, 然而, 一些大学毕业生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 例如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 在面试过程中, 连基本的营销专业术语都不懂, 这样的学生难免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困难和挫折。

2. 实践动手能力差。

目前多数大学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是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如相关机制尚不完善, 课程设置与师资配置达不到实践要求, 可供选择的实习机会过少等, 当然, 大学生自身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和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导致实践能力差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认识不到实践的重要性, 态度消极, 没有积极性, 认真程度不够。对于学校提供的有限的、宝贵的实践实习环节蒙混过关, 敷衍了事。这些都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 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而缺少实际的动手能力, 不能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不能充分利用在学校的这段时间进行多方面的实践活动锻炼和磨练自己, 导致就业时面对实际工作时无从下手, 对工作产生盲目性, 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 就业技巧能力欠缺。

就业技巧能力是大学毕业生能否达到人格、兴趣、素质与职业上需要匹配的重要因素。就业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压力承受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自我决策能力、自我推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 一些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向求职单位展示自己的才华, 使其求职成功率不高。

4. 自身就业观念不成熟。

就业观念体现为就业意愿, 这是大学生根据就业形势和自身情况对未来工作职位的一些设想, 包括就业地区分布、单位性质、月薪、就业工作环境等等。这些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与社会需求是否匹配, 其人力资本价值能否得以顺利实现。当前,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成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但是绝大部分毕业生在观念上还停留在以前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的时代, 认不清形势, 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期望值过高。盲目追求高工资、高待遇、大城市, 很少考虑专业发展、自身发展和用人单位发展潜力问题, 从而丧失了很多好的就业机会。

5. 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许多学生成功考上大学后, 心理上产生一种成功感和优越感, 忽视了职业规划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自我认识, 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水平等方面概括不准;二是对个人缺乏准确定位, 盲目攀比或随大流;三是脱离社会, 对社会的工作岗位、人才需求情况不清楚;四是对工作岗位优劣缺少客观评价的能力;五是匹配失败, 仅根据自己的主观条件或社会需要选择职业, 没有找到自身特性与社会需要的最佳结合点;六是就业目标死板, 不能根据社会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个人计划等等。

四、提升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对策

1. 大学生自身增强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路。

(1) 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 它是知识更新的动力, 是思维的因子。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本专业所需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等, 是知识结构的核心, 是创新的质料。同时, 专业基础知识也是专有人力资本的基础, 也是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相区别的集中体现。大学生要增加对专业基础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不仅要学好作为必修课的专业基础知识, 还要拓展作为选修课的知识。知识积累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大学生要努力提高专业课各科成绩、尽量考取符合专业方向的, 规格等级较高的各种专业资格证书、能力证书、从业证书, 并适当进行一些科学研究,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主动接受就业指导培训。接受就业指导培训是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关键。大学生要认识到接受就业指导的重要意义, 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就业指导培训。如, 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有关就业的讲座, 了解宏观就业形势, 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以及努力的方向;要接受就业技能技巧的培训, 提高展示自我才华的能力, 更好地包装和推销自己;要保持与就业指导中心经常性的联系, 其获取更多的就业政策信息和人才需求信息, 以免错过好的工作机会。 (3) 改进学习方法。在大学学习中, 识记知识只是一个基础, 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一些中学时被证明有效的学习方法可能不再适用。要改进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 尤其是要培养自学能力。在本科学习阶段, 大学生既要重视对知识本身的深化和理解, 也要注重科研意识和科研方法的培养。科学性学习是一种强调科研创新的学习模式。大学生可以参与导师的课题, 在辅助导师做课题的过程中, 掌握实地调研、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等科研能力, 提高学习效果。

2. 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路。

(1) 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工作。高校应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职业心理素质训练》、《职场礼仪》等与职业规划相关的课程,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教育。通过职业规划课程让大学生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职业规划含义, 对职业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和学习, 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合理规划的各种方法, 对大学生在规划中设计出来的步骤给予专业性的意见和建议。除了开设职业规划课程, 高校还可以开展讲座、网络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 深化职业规划意识。 (2) 加强实践能力培训。本着“服务社会、实践育人”的原则, 高等院校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范围, 建立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实践基地, 形成学校和本地社区的共建、合作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通过引导学生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类活动, 特别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经风雨、见世面、受教育、长才干, 进一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首先, 高校应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上, 要根据社会、学科的发展及时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其次, 在教学模式上, 要打破线型单调的程序教学, 应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 增强自学能力,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再次, 要优化课程结构, 增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关课程, 把有关课程如诚信教育、思想道德修养、心理素质教育、创新能力训练、社交礼仪等直接纳入教学计划中;最后, 要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拓展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 充分发挥BBS、视频等新型信息传播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 依托学生社团,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要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进行长期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 增强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归属感, 使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引导、激励大学生的精神动力。 (4)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首先, 高校应加强正确就业观念的宣传工作。通过就业指导中心、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开展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的宣传, 采用讲座、辅导、座谈等多种方式让大学生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其次, 提高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素质。要树立信心, 积极参与竞争。毕业生面对的是大学生就业市场, 既然有市场就有竞争, 树立竞争的意识是非常关键的, 毕业生要做到自信而不自负、不自傲, 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在择业双选中有逆境有顺境, 做到不气馁不骄傲, 乐观应对, 积极进取。 (5) 帮助大学生掌握就业技巧。随着高校就业政策的改革, 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 为了充分享有这些自主权, 同时避免一些失误的发生, 就业指导工作应帮助大学生了解在就业过程中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以及具体的应聘技巧。如个人求职材料的准备、自荐信的书写、面试的礼仪、如何展现自己、协议书的使用等等, 帮助大学生掌握这些就业知识和求职技巧, 可以避免由于各种技术原因导致的求职失败。

参考文献

[1].陈刚.论高校就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J].太原大学学报, 2008 (3)

[2].向密密.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J].出国与就业, 2011 (2)

[3].赵春利.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11 (1)

[4].秦玉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 2010 (10)

[5].张鹏程.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教育策略[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0 (10)

大学生谈自身三观 篇3

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讨论的焦点就是就业问题。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找工作后,我逐渐认识到就业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作为大学生,我们不能在“火烧眉毛,水淹颈”的时候才行动。进入大学之后,这就应该成为我们的一门必修课,在认识形势、了解自己、刻苦学习、亲历社会等方面都应该下工夫。从当前形势来看,就业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有挑战也存在机遇。

首先,从国际环境来讲,目前世界经济仍然很不稳定,这个不稳定主要表现在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和欧债危机上。同时,全球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投资量的停滞会导致就业量增长的停滞。其次,从国内情况来看,高物价、高房价等问题,很可能导致企业员工工资的上升,这对用人单位来讲,就意味着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房地产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这些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当前的就业前景并不十分明朗。

而且,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进城打工;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导致的大量的下岗工人也面临着再就业;新毕业的大学生加上以往累积的未就业大学生也要进入就业行列。这样,由农民工、下岗职工和毕业大学生三股势力汇集起来的“就业大军”进入市场,引起的就业问题异常突出。

但是,就业应该跟经济形势与经济发展相联系,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存在增长速度,那么就业就会显现出乐观的局面。从经济形势判断来讲,我国的经济正处于稳定增长时期,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这对于就业大军来讲,是一个好现象。从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出,经济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对大学生是很有利的。

由中国就业研究所做的每季度的就业形势分析发现,从2008年年底的金融危机到现在,2008年、2009年的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就业形势很不好,但通过智联招聘的2900万份简历和200多万的企业调查数据看,从2009年的第三季度开始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从2011年的就业形势分析来看,基本上劳动需求水平还是非常高的,所以总的判断,从客观数据来看,目前就业形势还是不错的。

所以,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我个人认为,虽然现在就业形势很严峻,但也有有利的方面,我们大可不必太担心。但是我们自己必须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从各种渠道了解、分析就业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获得心仪的工作。在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认清当前经济形势,改变陈旧的就业观。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从长远来看,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有着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必然会带动就业。但从短期来看,由于受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变得缓慢,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3个百分点,这样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就会减弱,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我们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需要改变。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高校大学毕业生已由昔日的“天之骄子”转变为“平民百姓”,已不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所以,我们的就业观念不能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上大学就一定能找到一份体面的高收入工作;在择业时,也不要只倾向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而不愿到基层乡镇、民营企业发展;更不要存在“等、要、靠”的消极思想,而不愿主动出击。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所以中小企业、服务行业是一片很广阔的天地。更重要的是不要以为自己念了大学,就要求比大专生、中专生、高职生更高的待遇,对学历不要看得太重,它只能证明在教育上你所达到的程度,但是并不等同于你在工作上所完成 的任务、所做出的成绩,这是两个问题,不要总是把自己的学历和实际工作联系到一起。其次、认识自己,做好定位。认识自己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1)自己的性格特点。自己是属于外向型还是内向型,是否有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做事是敏捷还是拖沓?是喜欢有挑战的工作还是按部就班的工作。现在,大多企业在招人时都非常强调一点:所招的人必须符合企业的文化理念。所以,在选择和规划自己今后职业之前,必须了解自己的注意力情况以及判断力、能耐力、记忆力、创造力、理解力等水平。清晰的认识自己,是就业的先决条件之一。当然,对自己进行剖析有些困难,我们可以请求他人,如父母或咨询机构,来实实在在地摸清自己的性格。(2)自己的优缺点。作为一个即将就业的群体,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并把它们罗列出来,这样在找工作、面试的时候,我们就能扬长避短,努力地发挥我们的长处,而不去追求需要我们的弱点的工作。同时还要分析自己的特长,如交际能力如何、有没有组织管理能力等等。只有弄清楚了这些才能量力而行,有针对性的进行合理就业。

在进行了多方面的咨询,对自己了解清楚过后,我们就可以对自己定位,对未来做一个明确的规划。在行业、公司、岗位等方面有一个清楚的选择,对于自己毕业后、毕业5年后、毕业10年后的目标和计划,有一个详细的书面表达。

最后、多关注就业网站,了解企业需要的人才。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是毕业后就能分配到体面的工作,大学生是国家和企业认为的香饽饽。那样的时代已然成为过去了,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各方面竞争都很激烈,优胜劣汰是我们的生存法则。大学生要很好的就业,就必须把自己打造成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从近年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反馈的信息看,具有以下三种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①道德素质较高,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②有艰苦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③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那些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即懂技术又懂经济与管理,既善科研又善开发与经营,既善写文章又会计算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深受各行各业欢迎。

除去这些,企业还注重个人的综合素质及发展潜力。主要包括专业素养、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及优秀的个人品质等。

大学生谈自身三观 篇4

一、建立对课堂的认识———评价与反思的基础

由于传统的对体育教学的认识,由于客观条件下体育课堂的逼仄,即使课程改革已经有了十多年,但对于高中体育课堂的认识水平仍然需要提高。在笔者看来,要想对自身的课堂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与高效的反思,就必须建立对课堂的科学认识,从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来看,从评价本身的科学理解来看,课堂认识的建立关键在于对体育教学进行合理有效的价值判断。

高中体育教学的课堂认识,在于对体育学生本质的理解。作为高中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是: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能够获得些什么?除了体育与健康的宏观定义之外,除了体能与技能等耳熟能详的要义之外,还有哪些东西是更加接近学生的体育学习本质的呢?笔者以为,如果将学生的体育学习置于学习的视野之下,将学习置于体验的视野之下,将体育与体验结合起来,就会发现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获得高峰体验,应当是高中体育教学的本质认识之一。

建立这一认识,意味着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收获的不仅仅是体能与技能的提升,更应当是建立在体育基础上的健康——尤指心理健康,只是这里的心理健康不是纯粹的心理健康的含义,而更应当包括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基于高峰体验生成的愉悦等心理。比如说100米跑是一项常规的体育学习内容,因为常规,因而课堂上学生获得的常常是十几秒爆发后的疲劳感,此时若让学生谈高峰体验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仅仅止于这样的课堂教学,从认识上来说就是不科学的。笔者尝试让学生参与到百米跑的过程中来,从场地的准备,到训练方法的选择,再到异常情况的性理,尤其是训练方法的选择,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多种训练方式中去选择感觉对自己有效的方式,则让学生有了一种参与感,因此从站到场地上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是在自己所付出过的场地上实现着自己的选择梦想,因而对自己的百米跑的过程与结果也就充满了期待。这完全是一个全程参与的高峰体验过程,因为参与,所以体验,因为体验所以快乐,因而百米跑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产生爆发力的过程,而是一个付出与收获的过程了。

二、基于认识建立理解———评价与反思的实现

基于以上建立的对课堂的认识去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这是实现有效的评价与反思的必由之路。如上所说,体验是学生在高中体育课堂上的必然体验,真正有效的体育课堂一定是充满着有效的体验的。需要注意的是,体验不仅仅是常规意义上的身体参与,更指学生的心理参与,也就是说体验是一个身心同时投入的过程,是一个身体发展与认知发展同时进行的过程。

根据笔者的认识,要建立这样的理解,关键在于将其与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结合起来。如上面所提到的百米跑中,为了训练学生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一种是通过不断的加速训练,让学生在重复过程中去掌握加速要领;另一种是通过具体的方法训练,分别在模拟蹬离起跑、起跑后疾跑、起跑后加速跑与途中跑衔接等过程中完成分步训练,然后再进行完整的百米跑训练。相对于前者来说,后者是一种模块化的训练方式,是让学生在分步训练的过程中完成对百米跑的每一个细节的认识与体验———加速跑自然存在于其中,这一训练方法背后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笔者建立在对第一种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另一种训练方式。当然,笔者并非唯一提出这一训练思路的人。在这一方式中,学生的体验不仅仅在于对百米跑的技巧掌握上,更体验在结合教师的讲解,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上。

三、怎样可以变得更好———评价与反思的追问

体育课堂是学生体育素养提升的主要场所,体育课堂上的学习是学生实现体育与健康的主要途径,作为学生,他们往往离开了课堂之后就没有了专业的体育意识,但作为教师却必须在离开课堂之后回顾课堂,去思考怎样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好。

从体验的角度来看,让课堂变得更好,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体验变得更为有效。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整体转换成一个个的学生个体,是思考学生体验如何走向有效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体育教师要有关注学生个体的意识与情怀,要知道每一个学生个体在自己的课堂上会遇到什么,会获得什么,甚至是会失去什么。体育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实际上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还承担着化解文化学科学习压力的任务,因此体育课堂更应当是一个学生轻松上阵的地方,必须让学生认识到,他们在体育课堂上,既有体力与汗水的付出,也有身心的放松,有体育、健康、认知上的收获。

一言以蔽之,高中体育课堂应当是一个学生可以经历相对完整体验的时空,因为体验,所以存在,因为存在,所以会有一种内在的动力,从而驱动他们完成体育学习,以及整个高中的学习过程。

摘要:高中体育教师要重视对自身课堂进行准确的评价与反思。其中,建立对课堂的认识是评价与反思的基础;基于认识建立理解是评价与反思的实现;怎样可以变得更好是评价与反思的追问。通过评价与反思,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谈农机监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篇5

一、首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思想政治工作是农机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也是长期以来农机部门抓好自身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很难想象的。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是提高农机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农机监理工作是伴随着农业机械的产生而产生, 伴随着农机队伍的发展而壮大, 只有农机化工作健康的发展, 才能使农机监理工作有用武之地, 为此, 农机监理工作要提高其自身的地位和知名度, 要站稳脚跟, 不断发展壮大, 要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一是加强服务意识。监理一贯提倡的是“文明监理, 优质服务”。因此,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为农业服务, 为农民服务, 为广大农民机手提供全程而热情的服务, 以达到全体农民机手依法用机、安全生产, 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目的。真正做到想机手所想, 急机手所急。

二是加强法律知识。依法治机是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责, 也是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途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具有明显的执法特点。要进一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农业部令42号) 、《拖拉机登记规定》、《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 增强农机手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 使机手能够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并接受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执法行为。每一名农机安全监理人员都必须珍惜党和国家赋予的执法权力, 要执法先学法, 执法先懂法, 执法先守法。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以法育人, 以法示人, 以法警人, 才能真正做到农机法规服务广大农民机手和农民群众, 用农机法规服务农村经济建设, 用农机法规服务农村的安定团结。

三、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当前, 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迫切需要各级农机部门的人员抛弃过去陈旧观念, 加快知识更新, 积极探索提高农机人员素质的新思路、新方法, 全面掌握农机安全监理、农机推广新技术、农机相关的信息技术以及各种现代管理的新理论。要坚持业务培训经常化, 通过业务学习, 制定干部业务培训规划, 加大对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力度, 要改变传统的教育培训方法, 可通过岗位培训、在职轮训与换岗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结合, 改变业务培训的单一化。还要发挥信息网络技术优势, 建立网上教育平台。学习农机安全监理知识、农机推广新技术、新机具知识、农机产品质量鉴定知识, 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相关业务知识, 改善农机人员知识老化, 结构单一的局面。

四、创新思维, 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浅谈如何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篇6

因此, 人们从事或参与音乐活动 (包括音乐教育) , 就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而音乐素养的提高, 又是现代文明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根本保证, 它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我国各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入学必考科目和入校后的必修科目, 是音乐学习者素质全面提高的一门重要学科。一个学习音乐的人, 不具备或不提高音乐素养就很难从事这项活动, 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内涵。就如马克思所言:“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3]注重音乐素养的学习与提高, 是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以此促进音乐专业学习, 增强其对音乐的感悟、理解的基本途径。

音乐素养感知的视域比较宽广, 比如包括个人在音乐的听觉、记忆、想象、联想, 情感、审美、节奏感、旋律感等方面的内容。它既是先天赋予的, 又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下形成的。拿声乐学习者来说, 学习唱歌就必须首先掌握音乐的一般知识, 如乐理、试唱练耳, 钢琴键盘基础等。

因此, 笔者认为音乐素养提高应包括如内容。

1. 基本乐理知识

乐理知识是音乐基础的基础, 必须掌握它。学会识谱包括线谱、简谱, 懂得音程、和弦、调式、调号、节奏速度, 熟知各种乐谱记号等等。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 节奏给予以音乐动力, 歌者要具备良好的节奏感, 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的速度, 音乐素质好的人无需一边唱一边用手或脚打拍子, 脑中的节奏感非常强, 完全能够把握音乐的节奏。

2. 视唱练耳与视谱

视唱练耳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它包括两个内容, 对耳朵的训练与视唱。除了先天条件外, 还是需要后天的训练, 只要经过长时间的正规训练, 是完全能提高对音高、节奏的鉴别能力的。音准问题是唱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音不准, 即使你有多好的音质, 也毫无用途, 不能给人美的享受, 严重的还会破坏旋律的美感和作品风格。训练音准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自己在琴上弹出不同的单音、音程、和弦, 然后跟着唱准;一种是由别人弹, 这种方法是最能提高听音、辨音能力的训练方法。有了乐理的基本知识和听觉训练, 即可多作视唱实践了。只要经常、有意识的找些你不曾熟悉的歌谱来唱, 渐渐的就能熟能生巧。练习方法可采取先唱曲谱, 后唱歌词, 对视谱有一定熟练程度后, 可用眼睛男高音歌唱艺术的传播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推动了美声唱法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共同发展, 也促进了美声唱法风格多样化的发展。这些是与各种信息手段、交流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张兆南.歌唱修养与技能培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6月.第

同时看词、曲, 一下就能唱出来。

3. 音乐记忆训练

音乐记忆训练也是这门课的内容之一。一个人的记忆是表现在多方面的, 有的人对数学的记忆特别好, 但对音乐记忆却不行;有的人对音乐的记忆力强, 但对文字的记忆力极差。历史上有很多音乐记忆力好的音乐家。神童莫扎特在14岁时到意大利演出时, 在西斯廷大教堂听完格里格的九部合唱曲后, 回家马上能几乎是准确无误地把它默写下来。罗马尼亚作曲家埃涅斯库视奏完一遍拉威尔的小提琴曲后, 在演奏时就不用看谱了, 如此惊人的记忆力非一般人能具备。对音乐的记忆其实也是可以训练的。当在电视里听到一首歌曲后, 有意识的多记一些旋律, 只要时刻注意加强记忆训练, 会有进步的。找他人弹一个乐句或唱一句, 你自己紧接着唱出来的办法, 也是非常有效果的。

4. 键盘的学习

键盘乐器包括钢琴、电子琴、合成器等。它是音乐学习的必修乐器。乐理、视唱练耳与键盘乐器紧密相连, 没有乐理知识要学好键盘乐器很难, 而掌握键盘乐器对听觉训练又有帮助, 同时, 要训练好听觉又主要依赖键盘乐器。其他许多乐器的定音、调音都是按照钢琴上的固定音进行的。作为声乐学习, 更是离不开它。我们唱一首歌时首先要确定调, 还要有人伴奏, 练声也必须在琴上练, 以免跑音。以上都说明掌握键盘乐器是十分重要的, 凡是有条件者, 应尽力做到在键盘乐器上自弹自唱, 这样会大大提高你的学习进度。

5. 想象、联想

想象与联想它的材料来源于客观现实, 感知材料越丰富, 想象。联想就越丰富, 作曲家运用想象创作, 演员通过自己的演唱、演奏把有着丰富想象的音符传达给观众, 观众听后产生想象与联想。

6. 情感、审美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优美动听的旋律使人愉悦, 喧闹的噪音令人烦恼。这些表现出来的主观感受或体验就是情感。审美是指人在感受、理解、评价、创造美的方面的能力并按照美的规律来实现。美感就是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予以评价时产生的的情感。情感与审美是与一个人的修养密切相关的。换言之, 一个人的音乐修养越高, 他的音乐素质的情感与审美的水平也就越高。

值得强调的是, 音乐素质的提高并不是孤立的, 他必须以人的基本素质为前提, 诸如人的气质、性格、自尊心、责任感、进取心、控制力等。还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尤其是人文知识及健康的体魄, 只有在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下, 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

摘要:人们从事或参与音乐活动 (包括音乐教育) , 就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而音乐素养的提高, 又是现代文明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音乐,素养,提高

参考文献

[1]白水.沙粒.中国素质教育论文精选[M].北京:中国文学艺术出版社, 2002年版.

[2]沈致隆.齐东海.音乐文化与音乐人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浅谈如何提高人事干部的自身素质 篇7

1 人事干部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干部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 人事干部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必须强化3个意识, 过好三关。强化3个意识, 要从思想上抓起, (1) 要强化政治意识。充分认识干部工作是关系到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落实的重要工作, 要始终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头脑里始终有为党奋斗终生的意识。 (2) 要强化公仆意识, 明确人事干部是人民的公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 要防止人民的“公仆”变成人民的“主人”, 颠倒主仆关系。 (3) 要强化模范意识。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得失观, 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勤奋学习, 做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模范, 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 做遵纪守法、多做实事的模范。过好三关, 要从行动上做起, 要从今天做起, 要从每时每刻做起。 (1) 要“用权为民”, 过好手中的权力关。尽职尽责地为人民服务, 决不能把权力用于谋私利, 满足私欲, 最终堕落成腐败分子。 (2) 不取不义之财, 过好钱财关。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每个干部面临金钱物质利诱的新考验, 戒除贪欲、保持廉洁是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德。 (3) “情为民系”, 过好人情关。人事干部要正确处理好人情与党性、人情与原则的关系。当亲朋好友的个人要求与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 要讲原则, 不讲义气;讲党性, 不讲人情;讲政策, 不讲面子, 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的干部不论职务高低, 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2 人事干部应谦虚谨慎, 以诚待人, 公道正派

有人说, 权利是滋生腐败的先决条件, 只要这个权力不受监督, 就可以产生腐败。无论哪一级的人事干部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担负着自己的职责, 其言行是否公道正派已经成为人民群众观察是否廉洁的“透视口”。因此, 处理问题时, 要以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 这是由我们的工作岗位和职务特点所决定的。我们要强化职业道德修养, 人的道德情操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受环境、阅历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但最重要的是个人学习、锻炼及日常的积累所决定的。因此, 组织人事工作者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 做到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实事求是、扶正祛邪、安贫乐道、甘于奉献、甘做人梯, 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观。

3 人事干部应加强学习和锻炼, 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当今社会, 我们面临的形势正发生新的深刻变化, 人事工作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这就对人事干部自身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想善于以政策为武器, 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不仅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 还要认真学习本专业知识, 深入思考, 学为己用, 把知识化为改造客观世界和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 更好地发挥干部管理者的才能。除此之外, 人事干部还应加强自身能力的锻炼。 (1) 组织能力。要学会在复杂多变、困难重重的环境下开展工作, 选定正确的工作目标, 调动积极因素, 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2) 协调能力。要在纷繁的矛盾中处理好各种关系, 既要坚持原则, 又能采取灵活的策略和方法解决矛盾。 (3) 观察分析能力。人事干部在某种意义上是领导干部的参谋和助手, 其对事物的观察、分析正确与否, 也将会影响到领导者决策。因此, 要在实践上不断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4) 求实创新能力。开展工作要活跃, 对新事物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从实际情况出发,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积极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总结新经验,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新的历史时期, 人事工作要求越来越高, 程序越来越严, 这给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以“节奏要快、工作要实、标准要高、差错要少、状态要好、待人要诚”的要求, 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 做一名党性最强有觉悟、善于学习有水平、对待群众有感情、推进发展有能力、改革创新有胆识、注重品行有修养的人事干部。

参考文献

[1]侯元明.组织人事干部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J].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4 (2) .

上一篇:农村土地流转申请书下一篇:鱼我所欲也朗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