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大学生如何增强自身的功德意识

2024-10-08

谈一谈大学生如何增强自身的功德意识(精选2篇)

谈一谈大学生如何增强自身的功德意识 篇1

谈一谈大学生如何增强自身的功德意识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国家的栋梁、祖国建设的主力军。这一群体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素质的水平。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更是人才素质竞争的时代。

而大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好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是每个大学生应尽的义务。

所以,社会对大学生公德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公共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维护,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有助于提高公共生活质量,使人心情畅快;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使人安全舒适;更有助于大学生成才成人。大量事实反复说明:具有很强的公德意识,更适应社会公共生活的人才更可能有“成就”,更容易“成功”。因此“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万不要成为游离社会的自由主义者,终生乐而无为,要善于在社会实践中体会什么是真正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行为,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比如: 公共卫生习惯差, 随地吐痰, 乱丢杂物, 在 课桌椅上乱涂和乱画现象比较严重;违反学校规章 制度, 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 就餐时任意插队, 偷窃等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考试 作弊屡禁不止;诚信意识淡薄, 助学贷款久拖不 还;不能尊老爱幼, 尤其是男 女生谈恋爱时行为有失分寸;集体主义观念不强, 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艰苦奋斗精神差, 享乐主义思想有所抬头,不讲节 俭, 互攀比, 时有酗酒、抽烟等不良习惯;不能 爱护公共财产, 图书失窃, 教室、实验室、宿舍等 公共场所财物损毁严重, 等等。上述行为虽然不是 大学生的主流, 但它产生的消极影响令人忧虑, 因为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学习, 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然而,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有多方面

(一)学校教育的缺失: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好坏,并以此来评价学生素质的高低,从而造成了偏重识的传授忽略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问题。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娇宠。让孩子产生一中“唯吾主义”。此外,许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社会公德教育。

(三)网络文化对社会公德的冲击:“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等专属于社会公德的内容在网络文化的“熏陶”下,变得扭曲,公众的行为中就有大学生无视社会公德的现象。

(四)自身存在的思想行为弱点:大学生辨别是非 能力不强, 自控能力差,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

因此,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显得极为重要而紧迫。那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功德意识呢?

(一)优化校园公德环境,切实强化对大学生的公德教育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 用, 良好的公德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将起到积极的促 进作用。就学校公德环境的优化来说。首先, 教育者要提高自身道德 素养, 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 以自己的人 格魅力和作用来引导学生、带动学生。其次, 要加 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 园风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公德教育的积极 性,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实际行动动维护学生形象、维护自身形象, 提高公德修养。第三, 积极发挥舆论在学校公德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倡导公德意识, 推崇先进模范, 宣传优良的社会公德事迹, 谴责不讲公德的行为, 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人人讲公德、唾弃不文明行为的良 好公德环境。(二)把社会公德教育纳入思想品德课程教学

高校要重视社会公德德育教育的课堂教学, 要 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纳入思 想品德课教学计划。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 如待人礼貌、宽厚、诚实、守信、谦逊、恭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克己自制等优良传统。同时要努力用体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来教育学生, 以“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在教育方式上, 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避免硬性的说教。促使他们利用认识到的社会公德规范, 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去, 有意识地 不断实践, 使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受到抑制, 高尚的思想行为得到锻炼。

(三)强化社会实践环节, 加强社会公德日常的行为训练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联系实际、向人民群众学习, 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克服思想上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培养大学生具有为人民服务和献身精神的重要环节, 也是最直观、最生动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学校可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科技咨询、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 可以深刻体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发现人民群众伟大, 增强劳动观念, 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进而增强他们的道德需要,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 教育课,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活动情境中 去感知体验, 从而在其中解决心理问题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公德认知和行为问题, 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与公德行为习惯;根据形势需要, 各高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 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为一些处于不良心态的特别不良道德心态的学生咨询, 帮其分析导致困境的原因, 使之摆脱矛盾和困扰, 正视自己的情况,找到如何解决不良心态的方法, 及时消除致使心理精神疾病的不良因素;定期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 并通过开展学习、交往、情绪等方面的主体心理辅导, 让学生学会自我保健、自我调节, 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五)优化社会大环境, 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 都要受到环境氛围的各种影响。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 是搞好社会公德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 也有赖于整个社会的社会公德水准得以提升。首先要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大众媒体的作用, 以正面宣传为主, 弘扬正气, 为社会公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其次, 要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个扬善惩恶的社会伦理机制, 利用道德的约束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是无形的然而又是非常有力量的, 在人人讲道德讲礼貌的氛围 中, 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第三,要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在全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以此促进和保障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和发展。

大学生是社会的群体,也是精英群体,大学生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国家的前程,在这充满竞争的社会,大学生必须要增强自身素质,才能被社会所用。

谈一谈大学生如何增强自身的功德意识 篇2

谈一谈如何对学生进行作业习惯的有效指导

作业是对教师教和学生学进行信息反馈的重要桥梁。教师批改过的作业,如果学生对其置之不理,那么学生做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都是无用功。反之,如果学生能对错误的作业及时找出错误的原因并认真改正,将会对所学知识起到查漏补缺、巩固加深的作用。也正基于此,所有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的作业,也特别希望学生能及时知道自己作业中的问题并及时改正错误。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及时改正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作业评价的有效性?下面我结合日常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认真分析,找出错误原因。

学生作业出现错误的原因多种多样,教师在给学生批改作业的过程当中,不但要发现错误,而且还要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尽可能在作业中做出标记或注上指导性的评语,使学生一目了然,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能及时改正。有些错误是因为学生对知识不理解,如果是普遍性的错误,教师就要及时在课堂上讲解;如果是个别错误,就要个别讲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改正作业成为可能。

二、引进奖励机制,激发学生改 正作业的自主性。

有些学生的作业没有改错是因为不会改,也有些学生知道自己作业的错误所在,却不愿意动手去改。这样一来,老师从作业本上就得不到学生知识的反馈。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呢?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学生学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产生很高的积极性。而得到奖励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因此教师可以引进奖励机制。如:当学生的作业因为有错没有得到 A 而又及时改正后,教师仍然给一个 A,并把所得的等级写在作业本的封面上。当学生的作业本上满若干个 A 时,就给更高一层的奖励。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对改正作业也就产生了兴趣。奖励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改正作业的自主性。

三、发挥监督作用,不使改正作业流于形式。

有些学生或者是害怕老师的批评,或者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奖励,在自己对知识不理解的情况下把别人的正确答案抄下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主要应该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但是,不可否认:实际教学中,无论老师怎样教育,总是有个别学生不能自觉地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只能发挥监督作用,逐步培养学生主动、独立地改正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如:教师在讲解错误作业之后,让学生当面改正。对于那些学习上确实有困难的同学,教师再进行个别辅导;也可充分发挥“一帮一”小组学习的作用,请学有余力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进行讲解、指导,督促他们改正作业。

上一篇:学雷锋日策划(新闻学生会生活部)下一篇:恒源祥生肖广告:没有品质的营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