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毛虫的化学防治

2024-05-11

马尾松毛虫的化学防治(共4篇)

马尾松毛虫的化学防治 篇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危害森林最严重的昆虫之一,分布范围广,危害面积大,年世代多,繁殖快,迁飞力强,主要危害马尾松、湿地松等松树。2008年7月我县中界乡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基地人工草场牧草发生了一种以茎叶干枯、呈火烧状为特征的虫害,造成草场大面积受损,危害严重。笔者接到报告赶赴现场会同农业、林业部门有关专家开展调查分析,根据草场地理环境、危害症状和虫体形态特征,初步确认为马尾松毛虫危害。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灾情很快得到控制。

1 草场建植概况及虫害情况

1.1 草场建植概况

中界乡是我县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乡之一。按照项目建设要求,2008年3月中旬,县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组织在该乡罗家村马鞍山建植人工草场100 hm2。草场建植在马鞍山缓坡地带,地势宽敞,集中连片,海拔750~830 m,周围森林茂密,其中邻近草场大约有20 hm2的连片马尾松树林。草场由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鸭茅、白三叶和紫花苜蓿等5个优良牧草品种组成,实行混合条播。据测定,草场牧草郁被度达85.3%,平均草层自然高度22.7 cm,以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鸭茅等禾本科牧草长势为好。

1.2 虫害情况

根据测定,草场受害面积大约24.7 hm2,危害率达24.7%,其中以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鸭茅等禾本科牧草受害最为严重,白三叶和紫花苜蓿等豆科牧草危害程度较轻。此外,草场中牧草长势良好、茂密处比稀疏处危害要严重,受害之处无一健草存在,整个草场形成斑秃状,破坏严重,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1.2.1 虫口密度

在草场中随机抽取5个(1 m2/个)样点,清数样点内虫体头数。结果平均每个样点内虫体头数达21.6头,折合667 m2为214 407头,危害程度达防治等级。

1.2.2 危害症状

据观察,幼虫先在牧草植株的心叶里咬食叶肉,吃成小孔,而后向植株下部移动,蚕食叶片,形成缺刻,甚至咬断植株,造成牧草茎叶干枯,呈火烧状,严重降低草场牧草生物量。

1.2.3 虫体形态特征

幼虫体色、体形、毛束、毛丛随着龄期不同而异。体色有棕红色、棕黑色两种,头黄褐色,中胸、后胸背面簇生蓝黑色毒毛带,腹部各节毛簇中具窄而扁平的片状毛,先端具齿状凸起,体侧生有白色长毛,并具1条纵贯身体的纵带,在纵带上各具一白色斑点。老熟幼虫体长47~61 mm。蛹长19~33 mm,栗褐色或暗红褐色,节间具黄绒毛,腹末有细长的臀棘,末端呈钩状卷曲。茧长椭圆形,灰白色至淡褐色,表面有黑色短毒毛。

1.2.4 虫体鉴定

经调查,草场周围马尾松林遭受大面积类似草场危害特征的虫害,采集两地危害对象不同的虫体进行对比观察,其形态特征完全一致,确定是马尾松毛虫的4~6龄幼虫危害。

2 防治措施

2.1 毒杀幼虫

每667 m2用15%毒死蜱、80%敌敌畏各100 g加18%氯氰菊酯10 ml兑水50 kg喷雾人工草地。并将人工草地周围60 m的松林同时喷雾。

2.2 诱杀成虫

成虫有强烈的趋光性,所以用灯光诱杀成虫,每50 m放一盏诱蛾灯,在灯下30 cm处放一盛有敌敌畏800倍液的盆,天黑前放置,天明收回。

2.3 防治效果

7月18日通过喷洒农药和灯光诱杀,幼虫、成虫均死亡,次日观察草场中无成活虫体存在,灾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明显效果。

3 小结

3.1 马尾松毛虫危害草场在我县尚属首次报道,这对今后指导草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尾松毛虫原本属于森林害虫,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虫害是由草场周围马尾松林中的马尾松毛虫引起,说明马尾松毛虫不仅危害松林,还可危害草场。为此,建议在指导建植人工草场时,尽量选择远离马尾松林;同时在草场虫害防治工作中既要注重牧草害虫,又要防止森林害虫对牧草的危害。

3.2 马尾松毛虫3~4龄幼虫活动力及取食量渐增,5~6龄食量最大,缺乏食料时从树上爬迁到草场中,咬食牧草,造成严重损失。因此,适宜在3龄前喷药毒杀幼虫,防治效果较好。

3.3 调查发现,马尾松毛虫对禾本科牧草危害严重,对豆科牧草危害不大,其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3.4 在喷药毒杀草场中幼虫的同时,要将草场周围60 m的马尾松林中的幼虫进行毒杀,才能取得好的防治效果。

3.5 遭受虫害的人工草场要及时清除杂草,浇灌施肥,以促进牧草再生,恢复草场植被。

红壤低丘地区马尾松毛虫防治研究 篇2

1 试验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江西东北部的万年县马尾松林区,地势平缓,为典型的红壤低山丘陵区,马尾松林约2 000 hm2,分布比较集中,绝大部分是1960年以后营造的,历年来为马尾松毛虫常灾区,也是万年县松毛虫虫源地之一。

2 试验区灾害发生情况

1983年,万年县松毛虫成灾面积达30 000 hm2,占全县36 000 hm2马尾松林的86%,被害严重株的株虫数高达1 000头以上,虫株率达95%以上,松针几乎被食光,被松毛虫为害致死的马尾松林达5 300 hm2,损失巨大。由于松毛虫为害严重,试验区20年生的马尾松林大部分仍未郁闭成林。对第一代幼虫采用飞机喷洒敌杀死和杀虫净等大量化学农药,虫灾虽然得到一定缓解,但天敌遭到严重的杀伤。

1985年,上饶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立项“低丘马尾松林林相改造”项目,在该区建立了万亩马尾松林相改造试验基地,其目的是通过营造松阔混交林,改造纯马尾松林为松阔混交林,结合生物防治,达到控制马尾松毛虫发生而不成灾的目标。从该年开始,停用化学农药,改用以白僵菌粉为主的生物防治方法,同时进行林相改造和封山育林。先后在马尾松纯林中补植了酸枣(Ziziphus jujube)、檫木(Sassafras tzumu)、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拐枣(Hovenia acerb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苦楝(Melia azedarach)、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木荷(Schima superba)、山合欢(Albizzia kalkora)和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等阔叶树种,共83万余株。

1986~1989年,在试验区以青虫菌6号液剂和白僵菌粉生物农药为主,对马尾松毛虫进行大面积防治试验,在1987年、1989年两个大发生年份,试验区虫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1991年,害虫大发生时,在越冬代开展了飞防,由于天气原因,防治很不彻底,当年害虫越冬时,虫口非常高,局部虫口密度达每株数百头。所幸这年冬天出现了极端低温天气,最低气温达-14℃,大量越冬害虫死亡,才使1992年本应大发生的年份没有出现害虫的大发生。

经1993和1994两年的虫口积累,1995年越冬代马尾松毛虫恢复取食时,局部区域虫情又十分严重。试验区与周边地区相比,虫情并不十分严重。

从1999年至今,试验区已经连续10 a没有出现大爆发,基本保持低虫口状态,即使有发生,也局限于小范围内,面积一般为7 hm2左右,松毛虫的发生得到了明显控制。

20多年来,补植的阔叶树已经成林,形成了万亩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林分结构。同时,在试验区坚持了封山育林,植被覆盖率大幅增加,天敌种类上升,林分环境得到了改善。

3 调查方法

对马尾松毛虫防治试验区,采用线路调查和标准地调查法,进行松毛虫各代虫情调查。在不同的松林,选取适宜调查线路,如有不同虫情发生类型,则设立标准地。在每块标准样地上,按对角线随机抽取20株样树进行调查,统计其虫数、虫株率、株平均虫口密度和松针保存率等。根据《江西省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办法》统计标准,计算虫情级别。

4 防治方法

4.1 改变林相结构

松、阔、灌混交林以马尾松为主要树种,并混有少量枫香、苦槠、木荷等阔叶树种和白栎(Quercus fabric)、乌饭(Vaccinium bracteatum)、茅栗(Castanea seguinii)、柃木(Eurya japonica)、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野漆树(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山胡椒(Lindera glauca)与金樱子(Rosa laevigata)等灌木,地被物为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莎草(Cyperus microiria)、铁芒萁(Dicranopteris linearis)和苔藓(Bryophyta sp.)等。林下植物平均高度达100 cm以上,平均盖度达70%以上,高的达90%以上。马尾松纯林中,仅混有极少量的木荷,灌木有白栎、黄荆(Vitex negundo)、杜鹃、桤木、乌饭、白檀、茅栗、金樱子、枸骨(Ilex cornuta)等。地被物为白茅、莎草和铁芒箕等,灌木和地被物稀疏,土壤肥力较差。

经调查,混交林种昆虫种类共56种,其中天敌昆虫22种(寄生性13种、捕食性9种),占昆虫总数的39.2%。昆虫种类隶属11目、34科。马尾松纯林中昆虫种类共22种,其中天敌昆虫(寄生性4种、捕食性3种)7种,占昆虫总数的30.8%。昆虫种类隶属10目、19科。

松、阔、灌混交的复层林分,马尾松生长良好,郁闭度约0.7以上,松毛虫各代的虫口密度较低。相反,在马尾松纯林中,灌丛稀少,水土流失较重,松毛虫各代虫口密度较高。说明改变林相结构,形成多层次的复层林有利于各类天敌的繁衍和对松毛虫的有效控制,有利于马尾松的生长。

4.2 生物防治

1986年开始,采用白僵菌粉大面积防治越冬代幼虫,对试验区的上丁、大黄和汪李的马尾松林,施撒白僵菌粉1 500kg,用量15 kg/hm2,防治试验面积100 hm2,同时设置对照区域,以检验白僵菌粉的防治效果。1989年4月,采用线路调查法,在上丁、大黄和汪李3个村作抽样调查,调查情况见表1。施撒白僵菌粉的松林,马尾松松毛虫幼虫感染死亡率最高达86.1%,最低为59.7%;而未施撒白僵菌粉的松林马尾松毛虫感染死亡率远低于前者,最高的也仅为3.8%。

注:白僵菌粉施撒时间为:3月7~9日

以u值检验法进行统计分析,u值分别为17.96、19.59和19.2,均远大于U0.01=2.58,表明防治与未防治(对照)的松毛虫感染死亡率均有极显著的差异,白僵菌粉防治松毛虫效果极显著。

4.3 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能够改善林地小气候,丰富生物群落,提高松林郁闭度和植被覆盖率,直接有利于各类天敌活动和繁衍,逐步构成较复杂的“食物链”,有利于对松毛虫的抑制。在试验区内,选择一部分林区作为封育区,检验封育措施对马尾松毛虫防治的作用。目前,封育区的大部分山林已逐渐形成针、阔、灌混交多层次林分,林间郁闭度和植被覆盖率均有所提高,生物群落和林内温湿度较稳定。松毛虫各代虫口密度比未进行封育的马尾松林逐年降低,多年来的虫情为全县最低区。

1987年万年县大部分地区属松毛虫大发生年(包括试验区),第一代遭受严重为害面积达4 000 hm2,占全县3.6万hm2马尾松林的11.1%,而封育区虫情较轻,说明封山育林对马尾松毛虫防治效果明显。

4.4 鸟类招引

在大黄地区松、阔、灌混交较好的林内,采用木制卵巢箱进行招引试验,按一定距离和高度,挂上招引卵巢箱50只,引进率达60%,引进鸟类主要是大山雀,也有少数画眉鸟、杜鹃等。

5 防治效果

1994年6月和1995年6月,在松毛虫虫源地虫口处于上升阶段,在试验区选择3块面积为33.3 hm2立地条件不同的松林,对第一代松毛虫幼虫虫情进行调查,同时在邻近区域选择3块与试验区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马尾松纯林作对照区,调查采取路线调查并结合标准地调查方法,调查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1994年6月份试验区的平均虫口数为1.5条/株,低于对照区的2.5条/株;试验区松毛虫虫情级别为1级,低于对照区的2级。1995年6月份试验区的平均虫口数为3.5条/株,远低于对照区的15.4条/株;试验区松毛虫虫情级别为2级,明显低于对照区的4级。

1999年3月,在试验区选择一片松林进行线路调查,调查表明,虫源地虫情处于上升时期,到同年6月调查时,虫口明显下降,基本处于低虫口状态,林下发现大量僵虫,说明林相改造初见成效,林分控制松毛虫发生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2008年6月,在试验区发现一块林分有高虫口,面积约13.3 hm2,设立标准地调查,平均虫口密度为6.2条/株,虫情级为3级,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到8月调查时,为低虫口。结果表明,经林相改造后,林分内天敌数量和种类增多,有效抑制松毛虫生长发育,林分达到自然控制松毛虫大发生的目的。

6 结论

近年的调查表明,封山育林,营造混交林,改变森林结构,结合生物防治的方法对控制松毛虫为害效果明显,可以长久控制松毛虫的为害,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又可减少防治费用,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马尾松毛虫的化学防治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位于某县马尾松林区, 面积约为25 hm2。郁闭度为0.6, 有虫株率为95%, 林龄为5~6龄, 平均虫口密度为30头/株, 虫龄为3~5龄。供试药剂为8 000 U/g苏云金杆菌 (Bt) 可湿性粉剂, 30亿CPB/g松毛虫CPV。

1.2 试验方法

林间松毛虫CPV设4个浓度处理, 分别为1.5×105CPB/m L (A) 、3.0×105CPB/m L (B) 、7.5×105CPB/m L (C) 、15.0×105CPB/m L (D) , 以清水作对照 (CK) , 3次重复;8 000 U/g苏云金杆菌 (Bt) (浓度分别为0、1 500、1 200、800倍液) 和松毛虫质多角体病毒 (CPV) (上述浓度) 按照不同的剂量进行复配, 处理浓度共设16个。将每个小区安排面积为660 m2的处理处, 标准株设立株数为20~30株。试验中药剂需现配现用, 施药采用背负式工农-16型喷雾器, 要求施药均匀, 在施药后1、2、7、12 d对活虫数分别进行调查, 并对幼虫的死亡率及防治效果进行计算[4,5,6]。公式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剂量松毛虫CPV林间防效

马尾松毛虫经林间松毛虫质多角体病毒 (CPV) 防治, 其死亡率随着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松毛虫质多角体病毒 (CPV) 为1.5×105CPB/m L时, 12 d马尾松毛虫防效为39.28%, 当松毛虫质多角体病毒 (CPV) 为3.0×105CPB/m L时, 马尾松毛虫防效提升为42.15%。当松毛虫质多角体病毒 (CPV) 为15.0×105CPB/m L时, 药后1 d死亡率为16.39%, 药后2 d死亡率为22.78%, 药后7 d死亡率为42.58%, 药后12 d死亡率为51.35% (表1) 。

2.2 苏云金杆菌 (Bt) 和松毛虫CPV复配林间防效

为探讨苏云金杆菌 (Bt) 和松毛虫CPV复配林间对马尾松毛虫防治效果, 对最佳复配组合进行筛选,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安排4水平、3因子正交试验, 复配试验共16组 (表2) 。

从供试的16组苏云金杆菌 (Bt) 和松毛虫CPV复配组合中, 可以看出组合A4B4D3和组合A4B3D4最优, 2组杀虫效果分别为89.60%和90.51%。

3 结论与讨论

松毛虫 (CPV) 单用时, 马尾松毛虫经林间松毛虫质多角体病毒CPV林间防治, 其死亡率随着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的采用, 可得出组合松毛虫CPV 15.0×105CPB/m L、8 000 U/g苏云金杆菌 (Bt) 800倍液、药后7 d和组合松毛虫CPV 15.0×105CPB/m L、8 000 U/g苏云金杆菌 (Bt) 1 200倍液、药后12 d最优, 2组杀虫效果分别为89.60%和90.51%。

苏云金杆菌 (Bt) 和松毛虫CPV复配组合两者交互作用不明显, 即苏云金杆菌 (Bt) 和松毛虫CPV之间的影响较小, 但是松毛虫CPV为微生物杀虫剂, 苏云金杆菌 (Bt) 也为微生物杀虫剂, 对环境无污染, 对人畜无害, 而且苏云金杆菌 (Bt) 和松毛虫CPV复配后, 两者能够取长补短, 优势互补, 充分发挥松毛虫CPV持效较好的特性, 以及苏云金杆菌 (Bt) 的杀虫速度较快特性, 既可以减少松林环境的污染, 又能降低林间虫口密度, 又可维持较长期的马尾松毛虫虫口低密度。

摘要:马尾松毛虫微生物杀虫剂林间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将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杆菌 (Bt) 和松毛虫质多角体病毒CPV复配, 进行马尾松毛虫的防治见效较快。以组合松毛虫CPV 15.0×105CPB/mL、8 000 U/g苏云金杆菌 (Bt) 800倍液、药后7 d和组合松毛虫CPV15.0×105CPB/mL、8 000 U/g苏云金杆菌 (Bt) 1 200倍液、药后12 d最优, 2组杀虫效果分别为89.60%和90.51%。

关键词:马尾松毛虫,苏云金杆菌,林间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彭龙慧, 许永青, 曾文文.马尾松毛虫微生物杀虫剂林间防治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6) :839-842.

[2]吴寿德, 谢绍舟, 周炳清, 等.复合生物杀虫剂防治马尾松毛虫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 2003 (S1) :74-77.

[3]胡光辉, 陈尔厚, 陈世维, 等.Bt-DCPV复合微生物杀虫剂防治文山松毛虫试验[J].云南林业科技, 2002 (1) :56-60.

[4]刘际建, 魏君艳, 郑书辉, 等.绿得宝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药效试验[J].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2 (3) :54-56.

[5]温小遂, 彭龙慧, 万雪民, 等.马尾松毛虫抗药性监测及增效磷与3种菊酯混配的增效作用[J].林业科学研究, 2001 (2) :141-147.

马尾松毛虫的化学防治 篇4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药剂森得保(浙江省乐清市森得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是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1.6万国际单位+阿维菌素Abamectin 1.8%(100亿活芽孢/g)复合而成的粉剂,填充物选用轻质碳酸钙粉剂。使用药械为泰山牌3WF-3S型背负式喷雾喷粉机(山东临沂药械厂生产)。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地设在苍南县矾山镇倪家山村,海拔320 m,试验林为马尾松纯林,平均树高5 m,郁闭度0.7左右,有虫株率为100%,平均虫口密度为29.8条/株,供试马尾松毛虫为第一代2~4龄幼虫。防治焦艺夜蛾试验地设在苍南县矾山镇赤家山村,海拔360 m,试验林为马尾松纯林,平均树高5.5m,郁闭度0.6左右,有虫株率为100%,平均虫口密度为37.5条/株,供试焦艺夜蛾为3~5龄幼虫。

1.2 试验方法

森得保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和焦艺夜蛾采用完全随机区组的试验设计,将试验林地划分为4个区,每个区设5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面积为0.5 hm2。将森得保原药和轻质碳酸钙粉剂分别按1∶25、1∶22、1∶19、1∶16、1∶13的比例均匀配比,将配比好的5种不同浓度森得保粉剂用背负式喷雾喷粉机随机均匀喷洒到4个区每块标准地里,每种浓度4次重复,另设4个空白对照区。喷药前在各标准地内采用对角线法随机选择6株马尾松作标准株,用红漆标号,并记录标准株活虫数,在喷药后第3、7、12天按标号调查标准株的死、活虫数,统计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虫口减退率(%)=(处理区喷药前活虫数-处理区喷药后活虫数)/处理区喷药前活虫数×100%,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见表1和表2。从药效调查表可看出,5种不同浓度森得保粉剂防治马尾松毛虫和焦艺夜蛾幼虫均有较高药效,防治马尾松毛虫12天防治效果分别为75.67%、90.15%、93.28%、94.75%、95.49%;防治焦艺夜蛾12天防治效果分别为77.06%、90.96%、93.97%、95.24%、95.88%,防治效果随浓度增大而升高,但不同浓度间除1∶25、1∶22外,其它3种浓度防治效果差异不大,同浓度对两种害虫药效相近,对不同虫龄药效差异不明显。另据调查,森得保只对害虫有杀虫活性,对有益捕食和寄生性昆虫无害,防治期间试验林内蚂蚁、瓢虫、蜘蛛等生物活动正常。

3 结论与讨论

森得保粉剂1∶22~1∶13配比防治马尾松毛虫和焦艺夜蛾幼虫12天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施药后3~5 h害虫便出现麻痹、停食、不动等症状,24 h后就开始死亡,3天防治效果可达50%以上,防治效果良好。

喷粉防治操作简单方便,不受水源、地形、虫龄等限制,可以借助风力和气流在林间扩散,沉降在马尾松林冠幅层内,易被松林所吸附,喷及范围可见,不会造成漏喷、重复等现象,每台机器1天可防治16.7~23.3 hm2[3],防治效率高。

森得保林间喷粉防治,对天敌、人畜、动植物都很安全,无残毒性,不污染环境,成本较低,效果显著,是目前替代高毒农药的首选产品之一。

经调查,施药后20天仍有少数幼虫继续死亡,表明森得保粉剂药效持续期较长,幼虫最终死亡率肯定还会提高,具体情况有待试验验证。

注:喷药时间是6月11日,检查时间是6月14日、6月18日、6月23日。

通过5种不同浓度森得保粉剂对马尾松毛虫和焦艺夜蛾幼虫防治效果观察,喷药12天后1∶22配比浓度防治效果已经达到90%以上,能有效防止虫灾暴发和蔓延,有效控制虫口密度。因此我们认为1∶19~1∶22配比即可满足防治需要,既经济又有效,今后在生产中可大面积推广。

注:喷药时间是6月21日,检查时间是6月24日、6月28日、7月3日。

参考文献

[1]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2]王邦磊.绿得保粉剂防治栎尺蠖试验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03(1):12-13.

[3]刘际建.森得保林间防治刚竹毒蛾的试验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2004,2(4):39-40.

[4]刘允义,谢建兴,詹黎明,等.绿得保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药效试验[J].中国森林病虫,2003(1):32-34.

[5]林青兰.三种生物农药防治云南松毛虫试验[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1):72-74.

上一篇:网络受损下一篇:狭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