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应用

2024-05-27

井下应用(精选12篇)

井下应用 篇1

1 主要研究内容

井下胶带输送机已成为煤矿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运输设备, 它能否安全高效地运行, 直接决定着矿井机电设备的开机率和产量, 而老式的胶带传输方式, 采用继电控制, 每条皮带可以独立控制开停, 系统分散, 控制的灵活性差, 且各皮带的配置差异较大, 同时用人工操作, 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 运行效率低, 且易引起操作失误, 造成设备损坏, 甚至人员伤亡, 给矿上带来重大的损失。为此实现胶带输送机的集中控制就显得更加必要。根据上级总公司战略管理的要求, 减人提效成为当下矿业公司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减人提效工作已经成为聚隆矿业公司内生性的战略要求。

2 创新点

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PLC控制技术、信息化技术及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 进行系统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现场控制和状态显示, 实现系统的集中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 使煤流线上所有设备的闭锁关系更加可靠, 完全实现了各种运行模式下的顺煤流停车, 逆煤流启车的顺序控制;同时, 利用数据库技术, 进行数据信息的存储加工, 实现故障查询、操作查询、设备开停查询、数据实时曲线显示等功能, 使系统管理功能更加完备。

3 技术关键

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 针对胶带机集中控制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结合减员提效、可靠先进的原则, 实现如下功能和目标:

3.1 视频监控

对煤流系统关键控制点增加视频摄像头, 并实现联网;在二部强皮机头候车硐室安装一台隔爆显示器对图像实时监测, 在控制室安装一台硬盘录像, 对现场图像进行实时监测及录像。实现对煤流系统现场全景全覆盖。

3.2 胶带机集控

集中控制系统将矿方原有三部强力皮带控制系统和平皮带、转载皮带、给煤机通过以太网络连接成集控煤流, 按照现场工作的流程, 增加各设备和流程的闭锁关系及沿线预警提示, 保证安全。界面如图1 所示。

项目试运行以来, 系统煤流量控制更加精确, 运输量稳定, 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产品输送能力, 提高了设备的开机时间, 提升了设备的利用率。系统可以从集控室实时观测到系统各设备的运行状态, 可以较好的调节系统各环节功能的发挥, 使系统运行效率达到最佳。

4 实现的功能

为了满足日常运行、检修、故障处理等需要, 操作台具备三种控制模式:就地检修、就地手动和就地自动。操作人员可采用不同方式控制各条皮带的启动和停止。

(1) 就地检修控制。当日常检修或故障处理以及特殊需要时, 操作人员可在操作台上单独控制每个设备的开停。

(2) 就地手动控制。在这种方式下, 设备之间存在闭锁关系, 只有前面的皮带开后, 后面才能开。

(3) 就地自动控制。在这种方式下, 操作人员只需在操作台上选择好系统启停流程, 可实现系统的一键按煤流开车。

(4) 工况图显示。工况图动态显示整个系统皮带、给煤机运行的工况, 以及主要保护有关参数信息。

(5) 信息图显示。实时显示皮带、给煤机开/ 停状态。如皮带开停状态、检修状态及运行开机时间、停机时间等参数。

(6) 故障及保护显示。同时实时显示皮带和各种保护传感器的工作状态, 显示皮带的故障类型, 分站之间通信是否异常。

(7) 地面远程功能。上位机具有远程开车停车、故障诊断、历史记录开停查询等功能, 同时可时时浏览视频图像。

5 结束语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依据集团战略管理的需要, 减人提效成为冀中能源邯矿集团聚隆公司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已经是大势所趋, 并且减人提效工作已经成为公司内生性的战略要求, 应用前景广阔。

摘要: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 减人提效, 实施安全高效运行, 我矿积极研发, 通过自动化技术、PLC控制技术、信息化技术及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 进行系统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现场控制和状态显示, 实现系统的集中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 使煤流线上所有设备的闭锁关系更加可靠, 完全实现了各种运行模式下的顺煤流停车, 逆煤流启车的顺序控制。

关键词:主运输,集控系统,井下运输,PLC,自动化技术

参考文献

[1]朱霞清.PLC技术在煤矿带式输送机中的设计与应用[J].煤矿机械, 2013 (09) .

[2]魏旗.变频器和PLC组合控制系统在传送带多种速度控制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 2013 (04) .

[3]李新.基于PLC的煤矿带式输送机的节能改进技术[J].科技创业家, 2013 (15) .

[4]卞永龙.基于PLC和变频器的电机控制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23) .

井下应用 篇2

机械制冷降温系统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孙志林,李耀武,林瑞波,张振林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检测分院,北京100013)

摘 要:在阐述机械制冷降温在国内外矿井巷道中的应用现状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煤矿井下用机械制冷降温系统中压缩机、空冷器、制冷剂、润滑油等特殊部件及工质在煤矿巷道中的应用和特殊要求。最后指出机械制冷降温系统在煤矿井下应用领域应重点研究的内容。关键词:机械制冷;降温;巷道

中图分类号:TD7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496X(2009)01-0026-04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岩石温度升高,开采与掘进工作面的环境热害日益严重,不少工作面的气温超过28℃,个别高达34℃。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显示,在井下作业地点气温超过28℃时,便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影响,使作业人员体温升高、水盐代谢出现紊乱,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均会因高温高湿大量失水,改变正常功能,甚至致病。原苏联的研究成果显示:井下气温每超过标准(26℃)1℃,劳动生产率便下降6% ~8%〔1〕。

《煤矿安全规程》第102条规定: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硐室空气温度超过34℃,必须停止作业〔2〕。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不但矿工劳动生产率下降,身体健康将受到损害,同时也严重威胁井下安全生产。

目前国内外的矿井降温,主要有2个方面的措施:一是非人工制冷措施(采矿技术),通过通风降温或改革采煤工艺以及煤壁注水预冷煤层等;二是人工制冷降温措施,即采用人工机械制冷进行降温。

非人工制冷措施虽然经济实用,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效果有限,一般只能降低2℃左右,远远满足不了采掘工作面的降温需求。根据目前应用实践,矿井降温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人工制冷降温〔3〕。

机械制冷降温在煤矿巷道中的应用现状防治矿井热害机的械制冷降温技术虽然已有80余a的历史,但迅速发展和较广泛地应用仅是近30 a的事。在各国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用于防治矿井热害的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矿井开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977年,原苏联研制成移动式矿用制冷机,在煤矿和金属矿的独头掘进巷道中应用。1985年11月,南非在世界上首次用冰做载冷剂冷却空冷器的冷却水,该系统的制冷能力达628 kW。1989年,南非一金矿建成压缩空气制冷空调系统,将空气在地面压缩为液态,通过管道输送到井下,先膨胀成气态后,再进入空气制冷机,排出的低温空气冷却工作面的风流。同年,波兰研制出涡流管式空气制冷装置,在煤矿掘进工作面试用,取得了一定的降温效果〔4〕。

近几年德国在矿井降温方面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一些新产品通过代理和技术转让已服务于中国煤矿。例如WAT公司在峰峰集团梧桐庄矿、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矿DV400、DV290大气降温机,西马格公司在国投新集刘庄矿矿井降温系统,HERCO公司通过技术转让的方式与北京长顺安达合作在阜新清河门矿的ZJL-450降温机,降温效果良好。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矿用制冷设备的研制工作,但进展相对缓慢。80年代后,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加深,矿井热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煤矿的正常生产。1993年7月,平顶山矿务局科研所和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609研究所联合研制成KKL101矿用无氟空气制冷机,并且在平煤五矿己三轨道下山掘进工作面实施局部制冷降温,可使掘进工作面的气温降低5~8℃。1996后又与相关单位合作,用LSLGF-300、1000、500螺杆式水冷机组对工作面降温,效果明显〔5-6〕。近两年,随着对矿用机械制冷设备需求量的增加,国内一些厂家也开始对矿用制冷设备的研制,唐山开成与烟台冰轮合作开发的ZJL-500矿用大气降温装置已经通过安标国家中心的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认证。机械制冷系统在煤矿巷道中的应用 2.1 制冷方式

在煤矿井下制冷降温中,常见制冷方式有蒸汽压缩式和空气压缩式,蒸汽压缩式制冷是利用液体气化时的吸热效应而实现制冷的。在一定压力下液体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该热量称为液体的气化潜热。液体所吸收的热量来自被冷却对象,使被冷却对象温度降低,或者使它维持低于环境温度的某一温度。在液体气化制冷中,可分为机械压缩式、吸收式、喷射式、吸附式制冷,而在煤矿井下制冷系统应用中,以机械压缩式制冷为主。机械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用管道将其连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工质在蒸发器内与巷道空气发生热量交换,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并气化,产生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人,压缩机消耗能量(通常是电能),将低压蒸汽压缩到需要的高压后排出。

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工质在冷凝器内被常温冷却介质(水或空气)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流经膨胀阀时节流,变成低压、低温湿蒸汽,进入蒸发器,其中的低压液体在蒸发器中再次气化制冷。空气压缩式制冷为理想气体的逆向循环系统,高压气体绝热膨胀时,对膨胀机作功,同时气体的温度降低。其循环型式主要有:定压循环,有回热的定压循环和定容循环。与液体气化式制冷相比,空气膨胀制冷是一种没有相变的制冷方式,所采用的工质主要是空气。由于空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单位质量制冷工质的致冷能力均小于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在产生相同制冷量的情况下,空气压缩式制冷系统需要较庞大的装置,并且单位制冷量的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均高于蒸汽压缩式系统。因此,空气压缩式制冷在矿井降温中很少应用,因此只介绍蒸汽压缩式制冷

系统在煤矿中的应用。

蒸汽压缩式制冷降温系统根据制冷站的安装位置、冷却矿内风流的地点、载冷剂的循环方式等,可分为井下集中式、地面集中式、井上下联合式和井下局部分散式。

(1)井下集中式制冷机设在井下,通过管道集中向各工作面供冷水。系统比较简单,供冷管道短,没有高低压转换装置,仅有冷水循环管路。但是这需要在井下开凿大断面峒室,给施工和维护带来一定困难。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需求冷量的增大,井下集中空调系统的冷凝热排放困难则成为突出的问题,制约了制冷能力,其系统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井下集中式制冷系统

(2)地面集中空调系统分为2种:一种是地面冷却风流系统,其全部设备都设在地面,对矿井总进风风流进行冷却,其系统布置如图2所示。由于冷却降温后的低温风流不断被井下热源加热,降温

效果变低。故仅适用于开采深度小、风流距离短的高温矿井。另一种是井下冷却风流系统,其制冷机位于地面。载冷剂(冷水或盐水)通过隔热管道被送到井下采掘工作面的空冷器。从地面到井下高差大,载冷剂输送管道中的静压很大,所以必须在井下增设高低压转换装置。

图2 井上集中式制冷系统

(3)井上下联合系统的制冷机分别设在地面和井下,可以看作是井上、井下制冷系统的混联,具有地面和井下2个系统的特点。该设备布置分散,冷媒循环管路复杂,操作管理不便。(4)井下局部分散式系统的制冷机可移动,仅供1个或局部高温场所空调使用。蒸发器即相当于空冷器。冷量传输距离小,冷损小,初期投资少,移动灵活。但冷凝热排放困难,故仅适用于小范围的煤矿降温空调。其系统布置如图3所示。2.2 压缩机

压缩机是制冷空调的心脏,它对系统运行性能、噪声振动和使用寿命有着决定性作用。矿用制冷装置的制冷量一般都在100 kW以上,在此冷量范围内,长期以来使用的主要是活塞式、螺杆式2种机型〔6〕。近年来螺杆式压缩机工作可靠性的不断提高,式制冷系统

图3 井下局部分散已开始取代较大的往复式压缩机,而螺杆式压缩机两种基本机型中,双螺杆制冷压缩机显得较多地受到青睐。作为矿用设备,压缩机在整个制冷装置中的安全性显得格外重要。它作为一种特种设备,在运转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如排气压力过高,吸气压力太低,油压不足,排气温度过高等。出现这些异常情况,给生命和财产带来隐患,轻则会对压缩机造成损坏,重则会发生爆炸。因此作为矿用设备的制冷装置压缩机必须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压力保护。压力保护包括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保护和润滑油压力保护。压缩机运转时,因系统的原因或压缩机本身的原因,可能出现排气压力过高或吸气压力过低的情况。为此应设置高、低压压力控制器、安全阀。为防止制冷剂泄漏至大气,一般采用闭式安全阀。为保证压缩机运动部件的良好润滑,并保证有些压缩机输气量控制机构的正常动作,必须设置润滑油压差控制器。(2)温度保护。排气温度过高导致制冷剂分解,绝缘材料的老化,润滑油结炭,气阀损坏。因此,应在排气口设置温控器,排气温度过高时,温控器动作,切断电路。2.3 空冷器

空冷器是冷却流过其表面的空气,进而实现降温的热交换器,对于井下局部分散式机械制冷降温系统,空冷器相当于蒸发器。矿用空冷器主要分为两大类:表面式空冷器和直接接触式空冷器(也称喷淋式空冷器)。表面式空冷器由于结构紧凑、体积小、适应性强等优点而倍受青睐。为了提高其换热效率,常在表面式空冷器的肋管上增设翅片,以增加换热面积。这种翅片式空冷器常因井下条件恶劣,粉尘浓度高,很难发挥应有的效果。德国等发达

国家改用换热效率较低的光管式空冷器,并配合冲洗泵,以适应井下恶劣环境。直接接触式空冷器具有换热效率高的优点,但由于其体积较大,不及表面式空冷器布置灵活,因而限制了它的使用〔7〕。另外由于受到井下诸多条件限制,活性金属铝不能在井下使用,热交换器的材质比较好的是铜和不锈钢。

紫铜的热导系数比不锈钢大很多,故紫铜也常作为热交换器的材质。2.4 制冷剂

在蒸汽压缩式制冷中,循环流动的工作介质称为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它在系统的各个部件间循环流动,以实现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卤代烃是目前最常用的制冷剂,在矿用制冷装置中,制冷剂的选择除了要环保、高效外,更重要的是要安全,不经意的制冷剂泄漏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因此在选择制冷剂时首先应考虑制冷剂的毒性、燃烧和爆炸性。制冷剂可以根据特性分为3个组别:(1)对人体健康基本上无害的、不易燃的制冷剂。(2)有毒或有腐蚀性的制冷剂,当其与空气形成混合物时,其引爆体积分数下限(起爆点)不低于3.5%。

(3)当制冷剂与空气形成混和物时,其引燃体积分数下限(起爆点)低于3.5%。在我国有热害的矿井中,绝大部分又是瓦斯矿井。因此应选择第1组的制冷剂。目前常用在井下制冷装置的制冷剂〔8〕见表1。

2.5 润滑油

制冷系统中的润滑油又称冷冻机油、润滑机油。在制冷系统中,润滑油和制冷剂在压缩机内直接接触;有少量润滑油被携带进制冷管路内随同制冷剂循环;在封闭压缩机中,润滑油与电动机的线圈及密封等有机材料密切接触;制冷系统中的润滑油既经历压缩机排气的最高温度,又经历膨胀阀、蒸发器的最低温度〔9〕。因此润滑油润滑压缩机的各运动部件,既能减少摩擦和磨损,又能起到冷却作用,将运动部件保持较低温度,以提高效率。利用润滑油的粘度,使运动部件间形成油膜,维持制冷循环高低压力,起密封作用。在选择煤矿井下用制冷装置润滑

用油中,除了要考虑润滑油的粘度、与制冷剂的互溶性等物性指标外,更重要是其化学性能指标,根据不同排气温度,应选用不同闪点的润滑油,一般润滑油的闪点应高于排气温度15~30℃。3 煤矿用机械制冷降温系统的发展前景

随着高温矿井数量的不断增多,机械制冷降温系统在矿井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煤矿用机械制冷降温系统应不仅体现在其安全性上,更应该与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相一致,为此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煤矿用机械降温系统的投资、成本的高低、降温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取决于设计水平、降温系统装备水平和系统安装、管理和维护水平。因此降温设计和降温设施,应与矿井改造、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2)热害集中的矿井,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尽可能采用井下集中制冷降温,这样可以降低单位制冷量功耗,管理也大大方便。

(3)针对煤矿井下多灰尘、高湿度环境,依据表面式空冷器的结构特征,开发高效的配套清洗装置或研制机动灵活、体积小的喷淋式空冷器,以适应煤矿井下多种场合的需要。

(4)由于煤矿井下的特殊环境,要求制冷机所用的制冷剂必须符合无毒、不可燃和无爆炸危险的要求,目前广泛使用的制冷剂R22虽然符合煤矿井下的特殊要求,但其散放到大气中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急需新型制冷剂。4 结 语

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高温矿井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如何有效地解决井下高温问题己迫在眉睫。加强通风、预冷进风风流等优化通风系统的方法在我国矿井热害治理中应用较为成熟,但其降温幅度有限,限制了其在井下大规模应用。机械制冷降温技术在矿井降温中应用虽然得到广泛发展,但煤矿井下空气中含有瓦斯、煤尘等可燃易爆气体,高湿度的环境也给井下制冷降温设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国内矿井降温设备生产厂家和使用单位还需研制出更安全、高效、经济的适合我国煤矿井下使用的机械制冷降温设备。参考文献: 〔1〕 孙艳玲,桂祥友.煤矿热害及其治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3, 22(8): 35-37.〔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安全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4.〔3〕 孙建华,张小洲.平煤五矿井下降温措施与效果〔J〕.煤矿安全, 2001(4): 20-22.〔4〕 李慧娟.矿井降温中的空气调节技术〔J〕.暖通空调,1994(6): 43-44.〔5〕 李振顶,彭辉仕.矿井热害的治理方法及效果〔J〕.煤炭科学技术, 2002, 30(1): 22-24.〔6〕 缪道平,吴业正.制冷压缩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7〕 刘何清,吴 超,王卫军.矿井降温技术研究述评〔J〕.金属矿山, 2005(6): 43-46.〔8〕 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 9237-2001制

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1.〔9〕 董天禄.离心式/螺杆式制冷机组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作者简介:孙志林(1980-),男,陕西榆林人,助理工程师, 2006年7月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

浅谈变频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篇3

关键词:煤矿井下;变频节能技术

1概述

煤矿企业需要在井下进行生产,生产环境较为恶劣,对于生产设备的要求较高,其中尤其是传动设备,对于传动设备来说直接影响着煤矿井下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对于如何保障良好的传动系统是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对于煤矿的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传动系统加入了变频技术,变频技术的应用满足了异步电动机的多样性,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和成本较低等优势,为煤矿企业的生产带来了发展。

煤矿井下工作的环境较为恶劣并且具有多变性,井下设施容易受到生产具体条件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设备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需要电气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另外由于生产的要求和环节问题对于大型设备的传动调速要求也不一样,如何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必须提高设备的传输条件和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的保障煤矿的井下生产,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能够完成对加速、减速、正转、反转等方面的控制,对于不同的生产设备都能有效的使用,目前来说多采用PID控制器和PLC控制器配套使用,很好的解决了传动设备调速的问题,对于煤矿的生产起到了有效的促进和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

2 变频节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

变频技术主要指通过改变交流电频率的方式,达到对设备的控制自动化,是现代化无附加转差损耗的调速方式。使用变频技术,可通过机电设备负载段变化值,在系统前段设定设备的参数值,改变设备的运转情况,以期提高机电设备的运转效率。

由于煤矿井下的环境比较特殊,瓦斯、煤尘等作为主要易燃易爆物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变频节能技术并没有轻易在井下环境中应用。随着科技发展,变频节能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机电设备中。采用了变频节能技术的设备,可以使得设备运转效率大大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电能,同时还节省了用于设备维护的支出,提高了矿业公司的经济效益。所以,变频节能技术能够显著改善煤矿机电设备的性能。

3 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

3.1 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主要设备就是使用PID控制器和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技术来进行有效的控制,其中能够对速度的加减、正反向等实现控制,并且由于井下环境的复杂,如何适应煤矿的压风、排水、煤矿提升等要求,就需要对变频调速提出更高的要求,设备技术更为复杂,本文不做赘述,以下以压风机为基本示例进行相关研究,压风机中对变频技术的有效应用就从一方面表明了变频调速技术的经济成本低和操作优越性。

通常情况下来说压力风机的操作是党罐内压力达到预定值之后压力调节器就会作用,从而处于闲置状态,对储罐压力进行不断的降低,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机器恢复原来的工作状态,但是在具体的工程工作中,空气压缩机很难达到理想的空气压力,并且在输出过程中压力会有较大程度的波动,对气动工具造成影响,直接耽误了工程的效率,通过变频技术的加入之后能够对空气压缩机的气压输出有所保障,基本保持在正常的工作水平,对于煤炭开采的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相较于传统的PID控制方法,能够对检测信号直接反馈,从而控制变量,根据两者之间的对比差异不断调整从而进行有效的控制,具体来说就是当储气罐压力超出预定值时,就要对压缩空气同气仓进行调节,直到平衡状态,相反,如储气罐压力低于目标,应调节储气罐压力同目标压力近视平衡。总的来说就是在风机运行中加入变频调速技术之后,能够有效的保持空气压缩机的恒定生产,保证空气压缩机的输出压力处在恒定的状态,促进了生产的高效安全的进行。

3.2 变频技术在通风机中的有效应用在煤矿开采作业中,通风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被称为煤矿开采工程的呼吸系统。在煤矿井下作业的过程中,通风机运转时间较长,要保持通风系统的一直运转。因此,随着煤矿企业开采作业中的开采深度的增加,通风机需要的功率也要不断增加。所以,对通风机的技能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而且通风机在启动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电流过大容易导致机电设备损害,对电网设备产生摩擦和损耗,在通风机中应用变频技术,不仅能对风机运转实现有效的控制,最重要的是能实现节能环保,达到通风机软启动的效果,进一步延长通风机的使用周期。

3.3 在煤矿空气压缩机上的有效应用。在煤矿空气压缩机上应用变频技术也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效果,通常来说在煤矿风动电机的应用中空气压缩机是主要的动力来源,通过交流电机的带动电动机能够持续处在工作状态,空气压缩机的主要工作状态就是通过上下两点进行有效的控制,也就是说交流电机持续处在工频运行的环境下,一旦空压机气缸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值就会自动关闭空压机气阀,这时候就不再有压缩气体的产生,电动机处在空载状态,电动机的空载状态就会造成压力的不断下降,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候接近预设值时候,空压机气阀会自动打开,从而继续产生压缩空气,这时候电动机重新运行处于负载状态,由于在煤矿的具体生产过程中,实际用气量和产气量很难达到平衡,这就会使空压机频繁的空载和负载,这种频繁的变化对于电网以及电动机來说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这就对变频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变频技术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其中包括控制精度较高、容易上手、维护工作简单等,变频技术的应用能够在负载变化过程中不用进行改动,针对具体的井下工程来说要对转速进行科学的调整,变频器驱动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空气压缩机加载与卸载供气控制方式,通过调整电机用气量的大小来实现转速自动调控,以确保供气压力自身的恒定性,使压缩机的启停次数减少。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中变频调速技术也发展迅速,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在煤矿的开采中也是一样,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对于煤矿生产来说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并且对于社会经济和价值的促进也有所促进,随着变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将来将会更好的适用于煤矿的生产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马修峰.变频技术在煤矿主通风机设计中的方案优化[J].煤矿机电,2010(4):102-103.

[2]代会胜,刘海东.变频技术在煤矿空压机上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8(7):98-99.

[3]马修成.基于变频技术的煤矿机电设备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89-90.

煤矿井下防尘技术应用 篇4

采掘现场是矿尘产生的源头, 是矿尘治理的关键。只有在源头上将矿尘控制住, 才能为以后的各道生产工序的防治尘打下基础。岱河煤矿采煤、掘进和运输过程中, 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根据不同的生产环节, 设计不同的治理办法, 具体如下:

一.采煤工作面煤尘治理。采煤工作面的产尘主要在工作面和转载点, 只要能够控制这两环节, 就可以有效的控制采煤工作面的粉尘危害.

1.采煤工作面。岱河煤矿是已开采40多年的老矿井, 现在只剩余残采小块段, 工作面走向一般为400~700m之间, 倾斜长一般为100~140m之间为炮采, 放炮后煤尘特别大, 为此借鉴兄弟矿井的经验, 在结合我矿生产实际采取以下措施:

1.1风巷超前长钻孔静压注水。采用TXU-75型钻机钻孔, 利用压风排渣。钻孔沿走向布置, 自切眼向外20m开始, 每30m施工一个沿倾向深40m的长钻孔, 孔径φ42mm。钻孔开工处掏煤窝, 每个钻孔中使用3根渗透棒, 封孔管采用φ10mm钢管, 封孔采用木楔、黄泥、水泥等, 封孔深度为2.5-3m, 孔口使用木框固定。每个封孔管上安设一只流量计。由于煤层透气性差, 适当控制注水量, 实现长时间大面积湿润煤层。

1.2工作面煤壁浅孔动压注水, 减少煤尘产生量。各工作面浅孔动压注水工作由采区打眼工负责, 使用电煤钻施工钻孔。钻孔沿工作面倾向布置, 孔距4m, 孔深4m, 孔径φ42mm, 按走向俯角5°施工钻孔。钻孔施工好后安装封孔器, 使用注液枪注水, 保证注水时间及注水质量。采煤工作面建立煤壁浅孔动压注水台帐, 详细记录孔深、数量、注水量, 明确责任人。

1.3湿式打眼或者边打眼边喷雾。煤孔采用电煤钻打眼, 打眼时专人负责对眼口使用喷雾降尘。

1.4放炮落煤, 炮眼使用水泡泥.

1.5在机、风巷安设风流净化水幕。在风巷上出口附近安设环形喷雾墙配合防尘网, 净化空气。喷雾墙安设在距工作面上隅角约20m外的巷道条件良好地段, 开启时能全断面喷洒雾化水幕, 经防尘网过滤, 有效隔绝煤尘的传播, 放炮前后可有效降低放炮产生的煤尘。该装置采用三面喷雾, 以加强喷雾效果。

1.6在运煤转载点安装自动和手动两道喷雾, 防止煤尘飞扬。自动喷雾采用自制的喷雾装置, 该装置利用了单体液压支柱的注液枪, 在注液抢的控制阀柄上焊接一柔性碰杆, 将抢固定让碰杆与煤流接触, 当煤流大时液压枪控制阀柄打开角度大, 喷雾水量就大, 当煤流小时碰触力量小喷雾水量就小, 当无煤流时喷雾停止。手动喷雾时人员根据煤流的多少、煤的干湿程度人工调节喷雾量。

1.7当运输设备距离长时在其中部安装降尘设施, 是在皮带或刮板机上方自动喷雾枪.

二.掘进工作面煤 (岩) 尘治理。岱河煤矿是衰老矿井都是炮采炮掘, 在打眼、放炮、装岩过程中是掘进环节的主要产尘源, 采用湿式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冲洗煤岩壁和喷雾洒水可以有效的防止粉尘危害.

2.1掘进工作面采用湿式打眼, 岩石巷道巷道采用风锤湿式打眼, 煤与半煤巷采用风钻打眼, 打眼时专人负责对眼口使用喷雾降尘。

2.2放炮使用水炮泥, 放炮前打开放炮喷雾。

2.3对爆破后的散煤堆注水。注水采用直径为φ50mm一头尖的钢管, 管身为蜂窝眼结构, 较好地解决了洒水降尘只能对表层起作用, 人工攉煤时煤尘飞扬的问题。

2.4放炮前后都及时洒水, 工作面30m巷道全断面冲尘。

2.5当运输设备距离长时在其中部安装降尘设施, 是在皮带或刮板机上方自动喷雾枪.

三.大巷运输系统防尘。岱河煤矿采用大巷矿车运输, 对大巷矿车和放煤眼煤尘防治是主运大巷防尘的重点, 我们经过调查研究, 采取了如下措施:

3.1在煤眼的前方安设一处喷雾头, 该喷雾在放煤车皮的上方;在煤眼的后方安设喷雾水幕 (由多道喷雾头组成) 。当煤眼放煤矿车向后移动时, 打开后方的喷雾水幕, 对矿车上的原煤进行喷雾。车辆通过喷雾灭尘后, 已在车皮原煤的上方形成一层湿煤外壳 (约20mm) , 当一列车放完后, 机车牵引列车往外出车时, 再次打开后方喷雾和前方单个喷雾装置, 对经过震动后原煤列车上部已开裂处进行再次灭尘, 通过两次灭尘, 原煤列车在大巷运输时已不会产生煤尘, 从而解决了大巷原煤列车运输途中煤尘飞扬的问题。

3.2大巷的各个石门口和大巷的个别地点巷道上方加设了单组弧形喷雾, 以起到加强灭尘的效果。该喷雾装置采用手动和自动两种, 在固定道床处采用手动装置, 让水流流进水沟。在其他地段设置自动喷雾, 当机车通过时喷雾自动打开对矿车上的原煤进行降尘, 减少了冲尘进入道床的水量, 保护道床。

3.3对大巷进行定期人工冲尘, 减少煤尘在巷壁.

四、使用效果。通过上面三个环节的粉尘防治措施的实施, 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治了煤尘飞扬, 有效控制了矿井粉尘浓度, 改善了生产环境, 减少了粉尘危害, 保证了职工的身体健康, 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龙哲, 李晋平, 孙玉福等编著.矿井粉尘防治, 科学出版社, 2010.1

[2]编委会.矿井粉尘防治理论与技术.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0.10

井下应用 篇5

井下铁路信号控制系统组态软件的应用研究

阐述了配合PROFIBUS现场总线的井下铁路信号控制系统以及井下铁路信号的`特点,该系统下位机采用PLC控制,上位机采用基于WinCC监控组态软件.介绍了上位机组态软件的微机控制画面设计,监控组态软件与STEP7编程软件的控制结合.实现了矿井下铁路信号的采集、分析,控制、记录等功能.

作 者:苗志全 MIAO Zhi-quan 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北京,101601刊 名: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年,卷(期):38(1)分类号:U284 TP273关键词:井下铁路信号 组态软件 WinCC

井下应用 篇6

关键词:井下钻探;软岩层钻进;施工工艺

1 防治水钻探设备的特点

防治水钻探永远是为生产服务的,灵活、快速、机动、有效是对钻机的根本要求。总结起来应具备以下特点:机身轻便,大件可拆成小件搬运;占用空间小,宽度应控制在2米以下,高度应控制在3.5米以下;钻机可任意角度旋转钻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维修;安全系数高,保证钻机本身不会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

2 防治水主要钻探工艺

在井下探放水时,必须封注孔口管、承压套管。如何高效快速的注好套管,既关系到施工的效率,更关系到防治水工程的安全性。而在松软层封注套管或钻孔,一直是井下钻孔施工的难题。

2.1 孔口承压止水套管封注

探放高压水时必须封注承压套管,一般采用双层套管封注法:先用Φ108开孔短开孔,注Φ108孔口管两米;等干24小时后戴好Φ108护口,改用Φ89岩芯管钻进至要求深度,然后下Φ89套管。技术关键:○1Φ108护口必须留排气孔,用于在封注Φ89套管时排气,保证Φ89套管外壁与孔壁间完全被封死并上压.○2Φ108孔口管人工封注方法:下入孔底一端必须用矸石块堵严,下管前先拌水泥成面团状(注2米孔口管需用1袋半水泥),然后往孔内投浆(俗称拽灰),管壁抹上水泥,开始下管。下管时需手扶套管,旋转着慢慢往孔底送,保证管壁水泥均匀分布,必要时用钻机压入孔底。孔口管下入孔底时由于孔内空气被压缩后从管内冲出,往往都能听“噗”的一声响,证明管壁与孔壁间已完全被封死,管已下好。○3下、斜孔Φ89套管封注方法:必须先用Φ89钻头钻至设计套管长度以下2米深度,保证冲尽孔内岩粉。下管前需准备好平轮、麻绳、卡缆、提引器、简易螺丝头。下管时先在孔口上方固定好平轮,下入第一根套管,用卡缆将套管末端固定住后卡在孔口,连接第二杆套管,在第二根套管末端上简易螺丝头,用准备好的麻绳穿过提引器和平轮,提引器和简易螺丝头连好,松卡缆,松麻绳将第二根套管下入孔内,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将套管下到孔底。下好后戴上Φ89护口,上好注浆盘开始注浆。注浆开始前必须将Φ108护口上的排气孔瓦路打开,当注浆至排气孔往外返浆时,关闭排气孔瓦路,继续注浆至设计压力,承压套管封注结束。

2.2 全煤层孔螺旋钻杆钻进

当需要全孔在煤层内钻进时,如使用光钻杆水循环钻进,由于煤层松软,容易塌孔而无法成孔。经过实践,螺旋钻杆在煤层内钻进成孔率较高。在煤层中利用螺旋钻杆不用循环水的特点,避免了循环水冲刷孔壁、泡软煤层后塌孔;因螺旋钻杆自动排粉,排粉干净,孔壁完整,放水效果也较好。

2.3 松软层跟管钻进

松软层指破碎的岩石、软煤(如我公司7煤)、软岩(如铝钒土岩)等等。钻进时分两种情况:一是开孔即遇松软层;二是钻进到一定深度后遇松软层。

○1开孔即遇松软层

由于探放水孔必须封注孔口承压止水套管,开孔时钻头直径必须在Φ89mm以上,大大增加了松软层开孔的难度。常规钻进先用开孔短或岩芯管将孔钻出,再下套管,但松软层钻好后一拉钻具,孔内马上又塌严,无法下管。

○2钻进到一定深度后遇松软层

此类情况主要是穿层钻孔,如钻孔先在12煤底板开孔,探9煤,就必须穿11煤及11煤底吕矾土岩(白砂矸)。当钻头穿过松软层后,在循环水及钻具的扰动下,松软层开始塌落,俗称“抄后路”,形成堵孔、卡钻等事故,导致无法钻进。

根据以上两种情况,我们采用了跟管钻进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即:当开孔即遇松软层时,止水套管前端戴相应口径的特制筒状合金钻头,后端上螺丝头,当第一根套管钻进到孔内后,解下螺丝头,上第二根套管,再钻进,直到钻进至设计深度,然后用光钻杆小钻头清理出套管内的煤岩粉,直接上注浆盘封注承压套管。当钻进到一定深度遇松软层时,先下好大一径孔口管,然后用比钻头大一径的岩芯管钻进,钻进到松软层时拉钻,再采用跟管钻进技术钻过松软层并甩入孔内,起到保护松软层孔壁的作用。

2.4 斜下孔钻进

斜下孔钻进时,由于钻孔往往顺层钻进,再加上岩层自重的作用,很容易塌孔,破碎岩层钻进则难度成倍增大。我们采用以下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1班前下钻杆,钻头距孔底15米时必须给水下钻杆,同时掌握好泵压,有憋泵现象立即提钻。○2钻头下到孔底,转动钻机冲水10分钟后方可钻进。○3安排专人看管水泵吸水管,水龙头不准有堵塞,不准吸空。○4钻孔不取芯时,班末必须冲孔20分钟后再提钻,至少提出10根钻杆(15米)。○5钻进时遇软或破碎岩层,不准追尺,正常钻进,并准确记录位置。○6钻进中如果停电,必须立刻接通高压风吹孔底岩粉,直到来电,期间人员不准离开。○7钻进中如果水泵损坏,必须立刻接通高压风吹孔底岩粉,拔出钻杆。

2.5 高角度上仰孔钻进

当目标与施工位置成垂直上下关系时,需要施工高角度上仰孔来达到工程目的。高角度上仰孔钻进时必须选在顶板条件较好处,或做好顶板支护,防止掉落矸石块伤人,钻进过程中严禁张望孔内,操作人员加完杆后必须及时离开孔口下方。为保证施工安全,可采取以下措施:○1下好孔口管后再从孔口加接一根套管,降低孔口高度,以方便上护口及瓦路,原则上孔口距地表不宜超過2米。○2为保证开孔时难度及准确度,可在钻机导正器前加接加长导正器,缩短击发距离。○3根据工程需要提前搭好牢固的脚手架。

结语:近年来,煤矿井下突水淹矿事故仍呈多发态势,防治水工作也将任重道远。钻探作为井下防治水最主要的一项手段,必须解决好设备、技术、人才几个方面的问题,才能有效的为“有疑必探”的防治水工作服务。经验的积累和认真总结是钻探很重要一环,而不同矿井应努力的发展出适合于本矿井的方法和经验,来适应本矿井地质条件的钻探。

作者简介:杨红明(1981-),男,云南丽江人,水文地质工程师,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范各庄矿业分公司地质科现从事水文地质技术工作。

井下移动注浆加压技术的应用 篇7

1 注浆系统存在的问题

古汉山矿设计为两翼开采, 东、西两翼距离较远, 从西翼14地区到15采区东翼长约9 km, 15采区仅15071工作面注浆管路的铺设长度已达6.0km, 随着矿井生产地区不断向东延伸, 管路还会继续加长。由于井下注浆管路太长, 加上管路拐弯多, 又是上山注浆, 注浆液在输送过程中压力损耗较大, 经常出现注浆管路淤堵和快速接头损坏现象, 导致不能连续注浆。注浆一旦中断, 之前的注浆浆体将会被稀释, 浆体凝固力降低, 极大地影响了底板注浆改造的效果。

2 原有的井下注浆加压站

2.1 设计方案

古汉山矿地面注浆系统通过升级改造后, 可以满足3趟管路同时注浆的需要。通常情况下, 注浆管路长度在3.5~4.0 km范围时, 注浆压力损耗较小, 比较经济。因此, 针对存在问题对注浆系统进行改造, 在井下建立注浆加压站, 用以降低注浆液输送过程中损耗的压力, 同时相应增大注浆压力, 保证顺利注浆。根据井下生产地区情况, 起初设计的井下注浆加压站方案如下:

(1) 在井下15采区下车场合适位置建1个井下注浆站 (包括注浆池和搅拌机) 。

(2) 安装3台合适的高压注浆泵 (2用1备) 。

(3) 在15采区安装3趟承压20 MPa以上的注浆管路。

(4) 由地面注浆站到15采区下车场, 安装2趟不承压的放浆管路。

地面注浆站和井下注浆系统的具体管道布置:地面注浆站→泥浆泵→地面放浆管路→送料孔→井下输浆管路→15采区井下加压站→井下注浆管路→注浆孔→受注层。

2.2 施工工艺

通过考察, 初期在15采区轨道下车场内建立注浆加压站 (图1) , 该巷道采用锚网喷+U型钢棚喷支护方式, 支护强度较高。在井下架棚巷道内施工加压站, 由于受巷道宽度和高度的限制, 通过改进施工技术, 把注浆池底打到U型钢棚底拱上, 有效利用了巷道底板上下空间 (图1) , 降低了巷道底板以上注浆池的高度, 同时在注浆池泵头旁架设安装搅拌机的工字钢井字架, 降低了安装注浆池搅拌机的难度, 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便于人员进行维修, 保证了人员的施工安全。在巷道内合理布置出2个注浆池泵头的相对位置, 同时也保证了清水池的大小, 较好利用了巷道空间。

3 新增移动式井下注浆加压站设计方案

由于初期施工的15采区轨道下车场加压站的注浆池由砖砌或料石砌成, 消耗材料多, 施工难度大, 井下施工时间较长, 费工费时, 加上古汉山矿矿压较大, 破坏严重。因此, 通过方案论证、考察, 决定对原有的注浆系统进行改造, 在15采区轨道上山和胶带上山联络巷新建1个移动式井下注浆加压站, 设计的注浆池方便拆卸, 能够根据井下环境变化快速拆卸、快速安装, 既不会产生变形和局部破裂, 又能重复利用材料。

加压站注浆池设计采用钢板圈成, 针对2.0 m×1.5 m的钢筒在井下运输困难、无法通过东翼运输大巷水闸门的情况, 将注浆池分成2部分。这2部分之间通过螺丝固定, 运输时分开运送, 安装时再组装到一起。当加压站因巷道底鼓发生偏斜时, 可以把注浆池整体吊起, 挖底后再固定牢固;需要更换地点时, 可以把注浆池拆卸成2部分 (图2) , 运送到目的地后再进行拼装, 施工快速方便。

4 技术创新点

(1) 通过改造注浆系统, 地面注浆站的浆液不再加压, 静压流入注浆管路, 送料斜孔和井下铺设管路中的浆液只通过浆液自重输送, 井下加压站所接收浆液压力几乎为0。同时注浆管路不易漏浆, 管路及接头维修量大大减少。

(2) 井下注浆加压站到施工地点钻孔的输浆管路距离较短, 减少了管路损耗, 提高了注浆压力。

(3) 二次加压站保证了注浆的连续性, 提高了注浆质量和效果。

(4) 注浆能力明显增大, 改造后安装了5台高压注浆泵 (2趟各2用共1备) , 当需要大量注浆时, 可以实现2趟或3趟输浆管路同时输送浆液, 如15071工作面下风道12-2注浆量极大, 3个月注浆干料1万t以上。此井下注浆加压站实现了2趟输浆管路同时向该钻孔注浆, 极大地加快了注浆加固速度, 为工作面实现安全回采提供保障。

5 结论

井下注浆加压站有效利用了巷道空间, 降低了施工难度, 减轻了劳动强度, 改善了工人劳动环境, 保证了施工安全。通过实施井下移动注浆加压技术, 减少了管路损耗, 提高了注浆压力;二次加压站从技术上保证了注浆的连续性, 提高了注浆质量和效果;注浆能力增大, 缩短了注浆时间, 加快了注浆加固速度, 保证了注浆效果, 对古汉山矿15采区及矿井东翼的煤层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起到明显的效果, 可以有效防止工作面回采期间水害事故的发生, 经济效益也非常明显, 平均每年节约维修费用和材料费200万元。

参考文献

[1]杨连云.煤矿防治水措施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 (10) :64.

[2]邢文平, 张占全, 刘白宙.焦作矿区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4) :267-270.

井下作业自动发展与应用 篇8

关键词:井下作业,发展历史,应用,未来趋势

一、井下作业的出现与自动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等各各方面的发展, 对于油气资源的依赖就越来越深了, 然而油气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现在这些宝贵的资源已经越来越少了, 这些资源都深埋地下, 这样一来, 井下作业技术就得到了发展, 井下作业作为油气勘探的重要措施, 从而得到得力的技术改进和发展。在油气的开采过程中, 随着油气资源的减少, 那些深埋在复杂地形的油气资源也陆续被发现进而持续的开采, 这就使井下作业的难度大大提高了, 就会导致井下作业开采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 这就需要井下作业自动化结合各种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后再投入到油气的井下开采中去。

二、井下作业的具体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油气资源开采难度的提高, 井下作业的难度也得到提高, 这就需要井下作业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在现如今, 我国的油气开发井下作业经过很长时间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井下作业机器的设备安装和改良2井下作业采用的具体开采方式3具体的井下开采施工的方案设计4井下开采施工的安全管理和施工要求分析5井下开采施工安全措施方面具体的保护措施。

在近几年的一些油气的勘探开发中, 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 在开采的效率和技术上都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开发研究, 甚至在一些高科技的机器上面不惜用重金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来加强自身井下开采施工的效率。不仅仅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 而且企业内部也大力培养知识人才进行企业内部的创新和研发, 使得企业能够靠自己的努力提升井下作业技术的改进, 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我国的油气勘探技术井下作业技术与国外的技术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国外的一些勘探技术经历的时间较早, 所以技术也就相对来说更成熟一些, 一些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式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井下作业开采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如今, 井下开采作业的速率基本是可以满足社会上的需求的, 但如果企业不能及时的创新和更新技术, 迟早会被社会上的其他企业所淘汰。油气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开采后就会越来越少了, 现在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也发现有油气资源, 但对于井下开采的难度也就会越高, 这就要求井下作业的技术能够得到提升。在以后的趋势中, 一定会在井下开采的技术和装备的技术上做出提高, 也要加强井下作业的钻井能力, 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施工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这些的基础上再进行产量的提高和企业利益的提升。

四、井下作业开采施工技术的未来方向和应用

根据上面的井下作业的发展趋势, 一般来说, 井下作业发展趋势就是为了更新技术提高产量和企业的效益。在井下作业自动发展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改进与应用:

1. 井下作业提高产量的技术改进

在现在的井下作业的技术上来看, 想要提高井下作业的产量就必须想办法做到几项指标的改进, 下面来具体谈一谈这几项技术:

(1) 射孔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相比较来说, 现在的开采条件较以前复杂, 需要的射孔技术也需要更先进一些, 部分的企业注重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知道现在开采的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多变, 针对现有的条件进行防砂射孔的技术改进。改进后的软件设施将在试验中得以验证后再应用到井下作业的可开采中去。

(2) 高效选择性堵水技术研究

一般来说, 常见的井下作业堵水技术就机械性堵水和化学性堵水两种形式, 在油田的开采与建设中堵水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机械性的堵水技术有较大的缺点, 技术不够完善, 在作业中经常会出现问题, 这就对该堵水技术的研究改进提出了要求。而化学性堵水技术的缺点较少, 但也不是没有, 在后期也要选择研究更好的选择性堵水技术。

(3) 采用气体增产技术与应用

在现如今的开采技术之上, 企业也想着能够采用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的技术来实施井下作业, 这样的技术就可以选择气体增产的方法。通过一些我们常用的气体例如二氧化碳和氮气的促进作用来进行增加产量的效果。在使用中出现的一些资源可以实行二次利用或回收利用, 减少成本的利用, 增加企业的效益。

2. 物理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根据油气资源的开发技术的要求, 为了能最大程度上的减少成本, 企业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增加产量。一些物理上的技术例如压裂酸化技术就能派上用场, 但现在的技术还不够成熟, 需要投入资金进行开发研究。

3. 特殊工艺井下作业技术

传统的开采工艺在现在完全暴露出其缺点, 这时就应该开发研究一些特殊的工艺技术来弥补传统工艺的不足之处。像井下的多分支等特殊工艺还需要技术的改进才行, 使其能更好的满足生产技术的需要。

4. 井下控制技术

井下控制技术能够很好的保护油气的表层, 也可以防止油气的二次污染等情况的发生。但是该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 现有的技术还不能够满足开采条件, 也需要进行改造, 改造过后的技术产量可以得到大大地提升。

5. 持续油管技术

持续油管技术的主要目标主要是针对持续油管压裂技术和持续油管侧钻技术研究, 由于地下的油气属于不连续的状态, 所以需要进行分成的压裂开采, 因此就会选择连续油管技术。根据一些实际的情况, 合理利用持续油管技术作业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油藏的经济效益。

6. 全新领域作业配套技术

在一些试用的地区采用该技术试验, 关注一些难以开采的储量开发技术, 还有对已经运行的油气井的二次固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总结

综上所述, 现有的一些井下作业自动开采开发技术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经验总结而成的, 其中包含了各各地质条件下的勘探的方法。由于现在的科技文化的飞速的前进, 我们会看出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 现在的技术就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和改造而成的。本文具体介绍了井下作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改进, 通过这些以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学林.浅析井下作业技术开发与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23:49.

[2]张万里, 李志潇.长庆油田井下作业用户满意度评价的发展研究与应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5, 09:29-32.

煤矿井下供水系统改造及应用 篇9

1.1 现状介绍

董东煤矿50102综采工作面走向长2100m, 两巷起伏大, 巷道底板标高最大相差60m。该工作面安装好后, 其进、回风巷均敷设 50管路供水, 水源利用井下中央泵房排出的水引到地面蓄水罐内, 经过滤网、石英砂过滤处理, 又返供给50102综采工作面和其它用水地点。工作面初采期间, 涌水量小, 经过水仓沉淀, 水质较好。初采结束后, 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 顶板大面积垮落, 使5号煤顶板含水层与工作面导通, 造成工作面采空区涌水, 水量越推采越大, 造成井下主水仓的蓄水来不及预沉就排至地面, 造成蓄水罐、供水管路水质污浊。

1.2 存在问题

(1) 供水压力小。由于供水路径长, 压力损失大, 到达工作面的压力达不到1.5MPa, 各转载点喷雾、采煤机内外喷雾雾化效果差。

(2) 水质太差。管路低洼段煤泥沉积, 水量变小, 同时造成乳化液泵站的吸液过滤网、转载点喷雾、采煤机内外喷雾、电机冷却水套、液压支架过滤网堵塞, 操作片阀窜液、液压控制阀失控。

(3) 地面五一渠向矿上的供水量, 目前仅能满足地面生活用水, 无法满足井下的生产用水。

2改造方案

2.1 改造思路

利用原在轨道运输大巷向回采完毕的501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打的泄水钻孔水源, 涌水量40m3/h, 将水引流到47—48联络巷内安装的水箱里, 然后利用BQS60-80-22/N型潜水泵增压供到50102运输巷设备列车处, 供给乳化液泵和喷雾泵, 满足了支架、采煤机内外喷雾、电机冷却及各点洒水降尘用水。50102工作面供水系统改造如图1所示。

2.2 改造特点

50102运输巷共铺设3台皮带, 由外向里依次编号为1号、2号、3号, 1号皮带机头距水箱水泵位置70m, 在1号皮带机头安装水泵远程控制按钮, 由皮带司机控制。水箱除焊接入水口外, 在水箱侧面距水箱盖150mm处, 焊接溢流管, 工作面不用水或水箱进水量大于水泵吸水量时, 水从水箱溢流管溢出, 通过大巷水沟排至井底水仓。

3效益验算

50102工作面供水系统改造后, 同时也相对减少了矿井向地面排水的工作量, 达到了矿井涌水直接在井下使用的目的, 减轻了矿井主排水泵的工作负荷。

(1) 50102工作面供水分析

董东煤矿地面标高为+724m, 井下主排水泵房标高为+300.5m, 落差为423.5m。50102工作面安全用水和生产用水共需30m3/h (安全用水主要指消防、灭火用水, 其他用水均为生产用水) 。

有效功率:

undefined

实际功率:

N=NX/η=36.4/0.85≈43KW

式中:

Q—流量, m3/s;

H—水泵排水的总扬程, m;

r—流体的重度, N/m3, 10300;

η—效率, η=0.85。

则可节约往地面排水电费

43×24×360×0.5≈18.6万元/年

式中:

43—排水时所需的等效功率, KW;

24—电机每天的工作时间, h;

360—电机每年的工作天数, d;

0.5—电费平均市场价格, 元。

(2) 使用“五一”渠水源费用分析

A=30×18×360×4≈77.8万元/年

式中:

30—50102工作面每小时安全、生产用水总量, 30m3/h;

18—50102工作面每天安全、生产用水时间, 小时;

360—电机每年的工作天数, d;

4—每立方水的价格, 元。

4设备投资概算

4.1 供水改造所需设备

(1) BQS60-80-22/N矿用隔爆型潜水泵, 流量30m3/h, 工作扬程80m, 使用1台, 备用1台, 资金3.2万元。

(2) 废旧水箱改造加工费0.05万元。

(3) 安、运装人工费为7个工, 共计0.1万元。

(4) 每年使用电费金额。

A=22÷85%×18×360×0.5≈8.4万元/年。

式中:

22—水泵额定功率, KW;18—50102工作面每天安全、生产用水时间, 小时;

360—电机每年的工作天数, d;

0.5—电费平均市场价格, 元;

85%—水泵电动机的效率。

以上设备总需资金3.35万元。每年消耗电费约8.4万元。

5效益评价

资金回收年限a/b=3.35/ (18.6-8.4) ≈0.33年

式中a—投入资金, 万元;

b—年节约资金, 万元。

供水系统改造后, 供水水量充足, 喷雾灭尘、冷却效果好, 彻底解决了供水不稳定难题, 同时又可节约大量资金, 经初步估计仅0.33年可回收成本。通过理论分析该方案具有明显的效果, 解决了供水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提高消防、降尘、冷却水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煤矿这样的高危行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很值得去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滕志斌, 腾岩.新编金属材料手册[K].北京金盾出版社, 1992.

[2]孙铁.离心泵与管路系统优化选型[J].流体机械, 2000, (2) :36-38

煤矿井下尾矿库建设及其应用 篇10

1尾矿库的作用与特点

1.1 尾矿库的作用

(1) 充分保护矿产资源。

一般而言, 选矿厂是用水大户, 用水会随着尾矿排入到尾矿库之中, 而经过澄清与自然净化之后, 大部分水能够在选矿生产过程中得到重复的利用, 这对平衡枯水期水源不足问题是十分有利的。此外, 有些尾矿中还蕴含着大量的有用矿物成分, 甚至包括一些稀有与贵重的金属成分, 当无法全部选净时, 可以将其暂存于尾矿库子中, 待时机成熟后再回收使用。

(2) 保护环境。

在我国, 选矿厂产生的尾矿数量不但较大, 而且颗粒较细, 在尾矿水中一般含有大量的药剂, 倘若不加以处理, 有可能造成选厂周围的环境受损。而把尾矿妥善的贮存在尾矿库之中, 尾矿水就能够实现在库内得到澄清之后再进行回收利用, 这对保护环境是十分重要的[2,3,4]。

1.2 尾矿库的特点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 尾矿库作为矿山选矿厂生产中必要的设施, 在矿山企业中一般被看做是最大的环境保护工程, 任何一个矿山的选矿厂只要有尾矿产生, 就应该建设相应的尾矿库。但是, 尾矿库的建投投资和运行成本十分巨大, 有的还要超过选矿厂的投资成本。因此, 对其进行建设和运营需要全面的考虑其成本和收益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 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2煤矿井下尾矿库建设分析

2.1 减少地下水的浪费

在采矿的过程, 往往要在地下开创相应的空间, 这一空间要成为地下单元的最低排泄区, 此时, 地下的水会汇入到井下之后被不断地排出。而这一空间越大, 汇水范围也就越广泛。因此, 要及时的对采空区边壁进行喷浆作业, 目的在于充填满采空区, 最大限度的降低地下空间的规模, 降低对地下水资源的浪费。

2.2 防止地下火灾

在井下, 一些有自燃倾向的矿物在开采过程中会被破碎, 而当破碎之后的矿石颗粒表面积较大时, 就会增加和氧气的反应程度, 而在采空区, 通风条件相对较差, 当氧化反应释放出来的热量不断集聚之后, 井下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此时, 极易引发地下火灾。因此, 需要通过尾矿填满相应的采空区, 有效的隔绝散碎矿物和空气的接触, 尽量降低地下火灾的发生频率[5]。

2.3 改善矿柱受力状态、防止地表塌陷

在建设尾库矿的过程中, 要使井下的尾矿能够填满其中的采空区, 实现在周围矿柱和顶底板以及人工构筑的密闭墙约束之下的逐步沉降, 在这一过程中, 要经过多次的充填才能实现。当充填效果相对较好时, 顶板和周围的介质会受力变形, 而压实的尾矿会包围着矿柱, 这就为矿柱施加了一定的侧向应力, 使矿柱抵抗载荷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3尾矿库建设的设计与应用

3.1 尾矿库设计

在尾矿库内应保持较长的干坡段, 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内水位, 使其能够远离坝体;在一些有条件的煤矿, 需要在库外设置多级澄清池, 目的在于保证排水的水质达到一定的要求;在尾矿坝部分要设置完善的观测设施或者多个尾矿库使其能够轮流使用, 目的在于加速尾矿的固结。

3.2 加强安全管理和技术跟进

在这一方面, 要修订尾矿库安全技术标准, 对洪水标准与尾矿坝稳定型标准要进行严格的技术跟进, 最大限度的解决回水和安全之间的矛盾;此外, 还要进一步的推行尾矿库低水位运行与保持较长干坡段的经验。

3.3 优化尾矿库的施工管理

在施工管理方面, 要对尾矿库进行严格的管理, 规范其操作规程。比如, 要注意坝体观测, 如果发现异常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研究, 果断的进行处理, 定期对尾矿库的运行资金进行考察, 如果需要继续生产, 需要提前进行设计和安排。

4结束语

在当前阶段, 煤矿井下尾矿库的建设和尾矿的处理工作已经引起了矿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如何使尾矿在经过综合利用之后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同时, 还能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 已经成为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对尾矿库的建设和管理, 需要从长远的视角出发, 加强对矿山项目的尾矿管理与应用。

摘要:矿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如何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保护, 就成为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此为基础, 对煤矿井下尾矿库建设及其应用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分析了尾库矿的作用与特点, 对建设尾库矿进行了合理性分析, 最后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对煤矿井下尾矿库建设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尾库矿,煤矿,井下,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怀昌.无底开采与井下尾矿库建议[J].金属矿山, 2005 (9) :141-142.

[2]王剑, 董峻岭, 史飞君, 徐坤明.井下尾矿库的建设与应用[J].煤炭经济, 2001 (6) :121-4.

[3]邢万芳, 金英豪, 姚香.黄金尾矿干堆技术若干问题探讨[J].有色金属 (矿山部分) , 2008 (1) :48-52.

[4]罗敏杰.浅谈尾矿干堆技术[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09 (6) :27-29.

井下应用 篇11

【摘要】介绍了郓城煤矿井下清水复用系统技术应用过程,证明煤矿开展清水复用其环境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关键词】煤矿;井下;清水复用

1.研究背景

郓城井田位于巨野煤田北部,为巨厚新生界松散层覆盖的全隐蔽煤田,新生界地层厚度472.80~591.30m,平均518.39m。其南以25勘探线与郭屯井田分界,北为人为边界,东界为田桥断层,井田内的煤系含水层与对盘的二叠系地层对口,对盘无强含水层,因此可能是阻水的;西至奥陶系顶界露头,各基岩含水层深埋于巨厚松散层之下,仅接受新生界底部砂砾层水的补给,与大气降水无直接水力联系。

根据本井田已有资料,结合邻区资料综合分析,本井田上组煤直接充水含水层主要为3煤层顶底板砂岩及三灰,富水性弱~中等,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因此上组煤水文地质类型为裂隙、岩溶类中等类型。

根据郓城井田勘探报告初期采区开采上组煤的涌水量为416m3/h,最大涌水量为845m3/h,设计考虑井筒淋水和防火灌浆用水,原初步设计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456m3/h,最大涌水量885m3/h。根据矿井实际生产测定矿井正常涌水量570m3/h,最大涌水量1050m3/h。

1.1郓城煤矿地面供水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A、110KV变电所南侧水源井,多级深井潜水泵200QJ32-78/6,最小井径200mm、流量32m3/h、扬程78m、功率11KW;

B、制冷机房西侧水源井,多级深井潜水泵200QJ32-78/6,最小井径200mm、流量32m3/h、扬程78m、功率11KW。

以上两处水源井供水经主井供水管路接入井下,实际供水能力只有64m3/h

1.2郓城煤矿矿井生产用水量

郓城煤矿1300工作面生产期间所需水量为60m3/h左右(设备冷却用水、各类喷雾降尘用水、防冲击地压打钻施工降尘用水、煤层注水、高温点处理用水等),其他作业地点所需水量约70m3/h左右,届时矿井总需水供水量达到130m3/h左右,需要新增水量66m3/h。

1.3郓城煤矿清水复用的必要性

矿井水综合利用是矿区循环经济战略思想的重要体现,矿井水资源是解决现阶段郓城煤矿用水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最佳选择。

随着全矿生产用水的不断增加,特别是首采面的试生产运行,水源井供水日趋紧张,清水复用工程安装势在必行。

2.研究过程

鉴于郓城煤矿实际供水情况,地面建立蓄水池需要时间、人力、物力的投入,而工作面用水又刻不容缓。经过项目处机电室与监方沟通协调研究,过程如下:

2.1拟定项目系统方案

将井下北翼轨道9#交叉点、中央泵房5#壁龛两处矿井涌水利用巷道水平落差通过108PE管统一汇集至5#交叉点北的临时水仓内,临时水仓容积为3300m3,汇集的涌水在临时水仓沉淀后,通过在临时水仓安装多级离心泵将清水打入主供水管路。

2.2优化設计方案

2.2.1选泵型号:

A、水泵必须排水能力计算

5#壁龛两处正常涌水量分别为20m3、70m3,北翼轨道正常涌水量为42m3,共计正常涌水为132m3。

2)水泵型号的选择

根据计算的工作水泵排水能力,初选水泵。从水泵产品目录中选取MD155-67X7多级离心泵,额定流量为155m3/h,额定扬程为469m。则:

工作泵台数 取n1=1

备用水泵台数 取n2=1

因此,共选2台泵。

2.2.2管路的选择

A、管路趟数及泵房内管路布置形式

根据泵的总台数,选用典型二泵二趟管路系统,一条管路工作,一条管路备用。正常涌水时,一台泵向一趟管路供水;当泵出现故障时,选用另外一台进行使用。

B、管材的选择

确定采用无缝钢管。

C、排水管内径

2.3清水复用方案图

2.4具体实施

设备材料计划提报、组织工程施工及配套措施的完善,从方案提报到投入使用用时20天。其中监方负责设备的采购及安装费用,安装工作由我处具体实施。

将井下北翼轨道9#交叉点、中央泵房5#壁龛两处矿井涌水利用巷道水平落差通过108PE管统一汇集至5#交叉点北的临时水仓内,临时水仓容积为3300m3,汇集的涌水在临时水仓沉淀后,通过在临时水仓安装多级离心泵将清水打入主供水管路。离心泵由ZJT2-400/1140(A)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变频调速装置控制,在主管路安装压力传感器,实现了当管路压力低于3.6Mp,变频器频率升高自动控制水泵运转,管路采用108PE钢丝管,法兰连接。

清水直排系统中增加了输出水压力监测控制、吸水井水位报警控制,确保了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同时管路敷设方案,选取了最近距离并采用落地安装,既提高了工效,又节省了管路吊挂费用投入;出水管路采用了主井底闲置的高压胶管,既节省材料投入,同时也省去了加工管路过道弯管的麻烦,省工省力又省费用。此方案既可以减轻矿井用水紧张状况,同时又可以减少矿井排水电费。

3.取得效果

郓城煤矿清水复用系统于2014年9月18日正式运行以来效果较好,实现了井下矿井水闭路循环利用,达到了项目的设计目标,节约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现就节约水源一项说明如下:

通过对9月份下半个月矿井水源井泵出水情况进行分析,没有投入清水复用系统前,每小时矿井供水量约为70m3/h 左右,投入清水复用系统后,每小时矿井供水量约为150m3/h,矿井清水复用效果明显。减轻了地面水源井供水压力。

清水复用系统减轻和避免淡水资源长距离输水问题,解决矿井严重缺水状况,缓解供水压力,使水资源利用更加以及合理,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

4.效益分析

4.1经济效益

清水复用实际利用井下水80m3/h,如果未投入清水复用而直接排到地面,所需费用为280万元/年。实施清水复用工程后,每年减少排水费用280万元,因此清水复用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4.2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家鼓励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回收复用,郓城煤矿清水复用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而且两个涌水点的绝大部分矿井水回收复用后,外排量很少,利用矿井环境保护的基本管理工作。

井下采矿技术研究及方法应用探析 篇12

矿产资源是国家综合能源结构的一部分, 是社会发展必备的物质材料前提条件。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经济大增速, 这也直接导致了社会有关行业对矿产资源的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对矿产企业来说, 最关注的两件事:一是安全生产, 二是综合经济效益。这就促使其不断更新和改良开采方法, 引入新技术工艺。所以针对井下采矿技术和其方法的应用的探究分析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井下采矿技术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1.1常规采矿方法的影响因素

1.1.1充填式采矿方法。

社会在发展, 科技在进步, 随之我国的采矿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煤矿开采工作几十年, 我们研发完成了如高水尾砂速凝固化胶结充填等新工艺方法。事实上, 该方法的思路和雏形在国外形成的更早, 英国首次在高水固结充填技术试验中取得成功, 之后就迅速完成成果转换, 在煤矿开采工作中积极的推广和推行。真实的情况是, 虽然该技术具备很强的先进性, 但应用效果并不好, 一方面, 其试验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另一方面, 应用需要高昂的经济成本, 综合这两方面的主要原因, 技术的发展应用受到了制约。

随着填充技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就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现状来说, 应用最广泛和普遍的技术当属分级尾砂胶结技术和干式充填技术。为了进一步减少胶结材料等材料的用量, 填充技术发展方向正在走向高尾砂高浓度的道路, 在保障了开采安全性能的基础上通过节约材料降低企业生产投资成本。

1.1.2回采式采矿方法

回采式采矿方法应用也是很广泛的, 具体流程如下, 经凿岩联络巷把凿岩相关设备运送至采矿现场, 再通过盘连凿岩通道和回风巷最终构建回风风流。后利用凿岩车施工, 完成矿石运输。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采场的安全性能。常规的回采方法包括留矿柱和无矿柱两种方式的连续开采方法。此两种方式开始开采施工的间隔距离均为100m, 不同的是, 盘区之间不能留矿柱, 充填方法采用胶结方式, 反复对中段位置进行开采直到开采施工完成。

以上方法, 是现在应用较广泛的常规方法, 但也会受到外界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实际中应该密切关注采矿技术的技术条件的环境条件。

1.2矿产种类以及质量等影响因素

关于矿产资源的分类, 国内主要分为黑色矿、有色金属和贵金属三种。其中黑色矿主要以煤矿和铁矿为主;有色金属矿主要以铜矿、铝矿和锌矿为主;贵金属矿主要以金矿和银矿为主。三种矿石价值不同, 也就会对其具体的开采方法产生影响。比如, 煤矿和铁矿相比较于有色金属矿和贵金属矿, 价值要低得多。也因此, 煤矿常常采用露天的开采方式, 不得不进行井下作业时, 大多数利用的方法还是崩落法和空场法。充填法, 因其更高昂的回采经济成本, 并不常用。但充填法开采在有色金属矿的开采和贵金属矿的开采中应用的范围就更广, 该方法能更有效的减少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石的贫化率和矿石损失率。

上述因素之外, 矿区的环境条件, 生产作业相关技术条件指标的优化程度也是井下采矿技术方式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二、现代先进性采矿技术分析

1.1深井采矿技术分析

近年来, 国内井下开采技术逐渐向更深处延伸, 已经有煤矿的开采深度距离地表面超过一千米, 现实中, 可以应用于深井采矿的新型技术和方法很少, 由于矿井深度很深, 地质结构复杂, 深井开采技术要求更高, 风险也更大。因此, 如何应对诸如此类的技术问题, 客观的地质条件和做业环境, 从而提高矿井运行效率以及企业经济效益, 就非常值得去思考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事实上, 我国的深井采矿技术还没有实现有关作业标准的统一, 依然处在研究和试验阶段。但毕竟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从实践中总结得到的宝贵经验, 在深井采矿技术的应用中一定要关注的几个应对安全风险问题的措施有:矿柱设置, 为井下巷道安全安装保护锁;在采空区设置巷道, 减缓施工面的回采动压;设置长臂多巷道, 提升煤柱回收效率, 拓宽运输、通风和人员流动与疏散通道;采取安装空调等降温措施, 控制矿井地热。

1.2“三下”采矿技术应用

“三下”采矿技术即在铁路下、表层明水体下以及各类建筑物下的特殊采矿技术。但根据有关部分的数据, 这种技术的应用还是受到很多技术等条件的制约, 在当今各种采矿技术中的应用占比相对较低, 还不到10%, 但这中技术的实现是很具有现实意义, 创新性和前瞻性很好, 一旦得到技术突破, 将安全性能和经济性能调整到一个平衡且完美的状态并得到广泛应用, 将是我国采矿行业技术一次质的飞越。

三、结束语

根据上文研究分析内容, 从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现状分析, 采取科学合理的工艺和技术, 能有效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 在提升矿产开采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本文只简述了几种较常规的采矿技术方法, 而实际中会有更多的方法被应用, 科技的进步会促进开采工艺和开采技术不断的发展和更新, 矿产企业非常有必要对其采矿工艺和技术进行创新型研究, 争取获得突破性进展, 为国家采矿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矿产资源在我国综合能源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矿产资源的分类也很多, 其科学合理的开发保障着社会各行各业生产生活对相关资源的需求, 如果供需失去平衡, 社会很多行业的日常生产就会遭遇进度放缓甚至停滞的情况。为避免这种恶性的现象发生, 对矿产企业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促使其不断更新和改良开采方法, 引入新技术工艺。本文通过了解我国井下采矿技术发展现状, 综合分析了井下采矿技术和其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井下采矿,技术研究,方法应用

参考文献

[1]魏鹏.浅论井下采矿技术及其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4, (30) :3696-3697.

[2]柳凤国.谈井下采矿技术及井下采矿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20) :85-85.

[3]王俊.井下采矿技术与方法的选择[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3, (9) :139, 150.

上一篇:集体组织成员下一篇:价值链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