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供电

2024-07-05

井下供电(精选11篇)

井下供电 篇1

煤矿井下供电网络结构复杂, 受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影响供电系统运行的不确定因素也较多。

本文以薛庙滩矿井为例, 介绍井下供电设计主要考虑的方面和采取的措施, 以供参考。

一、概况

薛庙滩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Mt/a。井下布置2个工作面:30201连续采煤机工作面和大巷掘进工作面。

二、负荷统计及下井电缆选择

负荷统计及下井电缆选择均按1.20Mt/a进行, 配电控制设备按1.20Mt/a提供。

井下设备安装总容量4 715.2k W, 工作容量4 400.2k W。计算负荷:有功功率3 119.8k W, 无功功率2 735.33k Var, 视在功率4 149.12k VA, 需用系数0.71, 功率因数0.75。

二回电源进线由工业场10k V开闭所不同母线段馈出, 用MYJV22-10k V 3×150mm2型电力电缆沿主斜井敷设至井下中央变电所, 长度约1 000m。

当任意一回下井电缆故障时, 其余电缆可负担全部用电负荷。10k V下井电缆按持续电流选择, 以经济电流密度、电压损失和短路热稳定校验, 均满足要求。

三、供电系统

在主斜井井底设井下中央变电所, 中央变电所和主排水泵房联合硐室。井下中央变电所负担井下全部用电负荷, 二回10k V电源引自地面10k V开闭所。变电所内安装24台KGS1型矿用一般型永磁式高压真空开关柜、6台KDC1 (G) 型矿用一般型低压开关柜和2台KBSG9-315/10/0.69型隔爆干式变压器。变电所高、低压系统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正常运行方式为单母线分段分列运行。

井下中央变电所共馈出19回10k V电源, 其中10k V矿用监视型屏蔽电缆供电负荷有:30201连采工作面2回;掘进工作面2回;连采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局扇8回;制氮机组1回;3号煤南翼大巷带式输送机1回;10k V阻燃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向所用变隔爆干式变压器供电2回;10k V阻燃交联电缆向3台主排水泵供电3回。

井下中央变电所提供的660V电源负荷有:直流屏, 水仓清理绞车, 铲车充电硐室, 换装电动葫芦配电点, 主、副斜井照明以及3号煤主、辅运巷照明;提供127V电源为变电所内照明供电。

四、控制系统

系统采用直流操作, 选用美国AB公司的PLC作为控制系统。在各高压柜内装有微机综合自动化保护装置 (简称装置) , 装置集保护、测量、监视、控制于一体, 可完成如下工作:对开关柜进行过负荷及速断保护;测量柜内的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因数;判断小电流接地;对开关柜进行自动分合闸操作。装置将获得的信息通过串行通讯接口传输给PLC系统。PLC系统作为冗余控制, 在网络故障时对开关柜进行自动分合闸操作;监测水仓水位;监测水泵电机开停、功率、电流及温度;与南翼大巷带式输送机配置的TK200型胶带输送机监控保护系统及胶带保护传感器配合完成胶带机的控制、保护。PLC系统以Ether Net光缆通迅方式接入矿井调度中心。

所有设备运行状态和采集的各种信息实时在地面调度控制中心显示, 就地显示在PLC柜所带监视器上实现。

五、胶带输送机及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监控保护系统

1. 概况。

3号煤南翼大巷带式输送机胶带长约615m;30201连采工作面、大巷掘进工作面各配置2条可伸缩胶带机, 长度约1200m。以上各胶带机组成井下运输系统。

2. 工况。

30201连采工作面和大巷掘进工作面可伸缩胶带机将煤送至3号煤南翼大巷带式输送机, 由南翼大巷带式输送机送至主斜井胶带机。

3. 胶带输送机监控保护系统。

设计为1条带式输送机、30201连采工作面、大巷掘进工作面可伸缩胶带机各配置一套KTC101型胶带输送机监控保护系统及胶带保护传感器。KTC101是集通讯、控制与一体化的系统, 对可伸缩胶带机设置的传感器的状态进行采样、监测, 实现胶带机的打滑、撕裂、烟雾、跑偏、温度和紧急停车等保护、控制。

通过系统通讯功能, 利用通信总线将胶带输送机各种信号传输给井下中央变电所PLC主站,

六、井下动力照明网

1. 动力网。

井下中央变电所共馈出19路10k V电源, 其中10k V矿用监视型屏蔽电缆供电负荷有:30201连采工作面2回;掘进工作面2回;连采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局扇8回;制氮机组1回;3号煤南翼大巷带式输送机1回;10k V阻燃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向所用变隔爆干式变压器供电2回;10k V阻燃交联电缆向3台主排水泵供电3回。

馈出井下中央变电所的4路660V电源, 给水仓清理绞车, 铲车充电硐室, 主、副斜井照明以及3号煤主、辅运巷照明等供电。

2. 照明网。

在主、副斜井和3号煤主、辅运大巷设置DGS-20矿用隔爆荧光灯作为固定照明, 在302盘区主、辅运巷设置DGS-20矿用隔爆荧光灯作为半固定照明, 灯间距20m。在工作面采用DGS-60矿用隔爆白炽灯作为工作面照明, 灯间距10米。所有照明用660V电源由井下中央变电所提供。

七、接地保护

井下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在井下主、副水仓各设1块主接地极;在各配电点附近水沟内或潮湿处设局部接地极。利用电缆接地芯线、专用接地线把所有接地极连接在一起, 与主接地极连成一个总接地网, 所有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和接地网可靠连接, 接地网上任意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2欧姆。

主接地极与局部接地极的制作, 应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第四百八十四条和第四百八十五条的规定执行。

摘要:以薛庙滩煤矿为例, 通过对矿井井下供电分析, 介绍了在矿井井下供电设计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煤矿井下,供电设计

参考文献

[1]徐永根.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4.

[2]李宗纲, 刘玉林, 施慕云, 韩春生.工厂供电设计[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3]钱家越, 栾宝山, 陈大光编用电大全[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8.

井下供电 篇2

摘要:不管是任何企业都离不开管理,管理是贯穿所有工作始终的一项工作。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焦化行业,电气设备技术在焦化行业的运用大大地促进了焦化产业的发展。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焦化电气设备技术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工业的发展与进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焦化电气设备技术管理进行了详细的探索与实践,笔者希望本文可以为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焦化;电气设备;技术管理;探索;实践

1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煤炭资源,尤其是焦化行业。本文以某县煤焦化有限公司为例针对焦化电气设备技术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展开讨论。该公司是一家集焦炭、煤焦油、粗苯以及洗精煤等多种产品生产为一体化的焦化企业,该企业规模比较大。本文针对该焦化企业的发展对机电设备管理维护方面积累的许多实践经验为基础展开详细的探究。

2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健全技术管理体系

电气化设备是焦化企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因此,该焦化企业已经建立了一套以机电副总为主导,机电部为中心、车间层层反馈落实的电气设备管理体系。并且继续将机电部进行详细的划分,将机电部分成多个专业的管理小组,同时明确规定每个小组的任务与职责,给每个部室与车间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这样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这样就形成了比较精细化的上下级互相联系互相报告的制度。由于焦化产业设计范围广,操作比较复杂,占用的车间也比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车间内建立电气设备管理网络图是非常必要的,建立管理网络图可以时刻对车间进行监控与管理,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在健全技术管理体系与精细分解技术管理的情况下,技术管理会更加的便于生产。除此之外,为了严格落实电气设备技术管理工作,该焦化企业每个月都会定时召开由机电副总主持的设备技术管理专题会议,总结并布置每月、每周的电气设备技术管理工作。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维修方面。维修很重要,维修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解决出现的问题,更重要的意义是预防问题的出现。该焦化公司从维修前的检修措施编写与审定开始,已经逐级建立健全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并且完善了安全技术管理审批制度。这样就为维修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利于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职工培训方面。焦化企业生产的主力是企业员工,企业员工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生产质量。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该企业建立了职工培训制度,同时规定培训的内容必须是与时俱进、鲜活生动且便于员工接受与学习的。第三,台账管理方面。台账管理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因此,建立台账管理制度是重中之重,将所有设备技术参数以及设备保养周期录入台账。

3夯实设备基础管理,切实保障安全生产

电气设备技术管理在焦化企业中的应用的最终目的就是保障焦化企业可以进行安全生产,产品生产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因此,必须从设备的.基础管理入手。首先,完善各级岗位责任制、设备点检制度、设备定期保养制度、设备包机制度,并汇编成册并组织各级人员认真学习,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设备技术发生变化,进行了更新,那么就需要做好随时修订的准备。其次,规范公司台账管理制度,将该企业所有机电设备的基本参数以及规格型号详细信息录入公司设备台账,并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不间断的对其内容进行补充。细化到大型固定设备一机以台账,每台设备的原始资料一律归档,分类保存,确保精确技术数据指导实际生产。

4在生产实践中开展技术攻关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充分发挥电气设备技术管理工作在焦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就要不断在工作实践中进行技术攻关。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竞争的本质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因此在焦化厂生产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技术攻关问题。技术攻关具体体现在技术的更新、技术的改造以及设备的更新换代,该焦化企业在进行技术攻关之前进行了全面且充分的技术探讨,然后又根据经济性做出了相关的论证,这样管理层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做出比较科学合理的决策。当然,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难题,对于难题的解决,我们可以展开合作讨论共同攻坚克难,开展技术攻关。

5注重人才培养,加强素质考核

上文我们就提到了,企业的主力是员工,尤其是专业素质比较高的人才。如果企业员工具有比较高的专业素质,那么在出现问题时就可以立刻解决,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避免人才的流失。有些企业不太重视科技人才,导致人才的流失,这样对稳定技术队伍极其不利,针对这种问题,企业可以适当地提高人才待遇。具有高专业的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高专业的人才可以快速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6结束语

总之,通过上文的分析与探究,我们了解到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在焦化生产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焦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某县焦化企业为例对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在焦化生产中的应用大胆提出了几条建议,笔者希望本文可以为读者或者同行提供一些借鉴意义。实践表明,要想改善焦化行业的生产环境,建立与完善机电管理系统是最重要的途径,只有这样,才可以降低劳动强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在焦化行业的应用,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新爱,温秋生,贾保峰.焦化电气设备技术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工程与装备,(09):239-240.

[2]王豫龙.煤焦化企业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00082.

[3]刘全兵.浅析煤焦化企业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11).

[4]苏浩洧.浅议焦化厂电气设备的维修与管理[J].工程技术:全文版,00199.

井下供电 篇3

[关键词]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越级跳闸

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由于其运行环境较为恶劣、影响因素较多,供电事故时有发生,除了自然气象因素(如雷击、输电线路倒杆等)外,还存在配用电电气设备制造上的缺陷、选型设计和安装调试不当、检修质量不高、以及运行维护措施不到位等引起。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除了需要结合井下供电负荷要求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消除或减少供电事故发生外,还需要借助先进的测控保护技术措施和装备,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故障设备或线路从整个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有效切除,确保非故障性电气设备或线路部分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行,缩小事故影响范围,提高供电经济效益。但从大量实际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维护经验可知,由于井下供电系统特殊原因,往往会导致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拒动”、“误动”等不利工况,进而引发供电越级跳闸事故,不仅影响保护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还可能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引起更为严重的供电事故。因此,对煤矿井供电越级跳闸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后,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处理措施有效提高井下供电系统运行可靠性,就显得非常有工程实践应用研究意义。

1、煤矿井下供配电系统越级跳闸主要原因

从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可知,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发生越级跳闸的原因不仅仅是单纯短路故障或保护装置失效引起上级开关跳闸问题,其还保护继电保护方式、开关控制电源、电压波动等多个方面的原因。

1.1继电保护方式引起越级跳闸

由于煤矿井下供电系统通常属于短路径供电系统,其供电总长度大致只有1-2km左右,也就是当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其线路首端与末端的短路电流值间相差较小,这就给保护装置保护整定动作可靠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基本不能依靠短路电流值来将故障区段从供电系统中有效排除。也就是说,电力行业常用的三段式过流保护方式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不能发挥出非常优越的保护性能,也就只能采用逐段延时跳闸的时间级差整定方式,这样势必会造成供电系统发生过流时开关同时启动保护跳闸动作,出现上级开关越级跳闸问题。另外,现有供电系统中常用的纵差保护方式,通常适用于长距离输电线路的短路保护,而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不仅需要保护总降压变电所电源线路不发生越级跳闸问题,同时还需要当支路发生短路故障后,能够有选择性跳分支开关,避免总开关出现越级跳闸问题,造成其他非故障分支线路发生停电事故。也就是说常规纵差保护方式不适用于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一条进线多支路的短距离过流保护作用,也就不能确保分支线路发生短路故障后配电总开关不发生越级跳闸问题, 纵差保护应用范围和保护功能较为有限。

1.2开关控制电源引起越级跳闸

由于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存在谐波、电压波动、瞬间失压、电涌、三相不平衡等不利工况。供电系统在这种恶劣的运行环境中,其控制和保护装置自身的开关控制电源很容易出现故障问题,从而造成分支线路发生短路故障后,控制和保护装置开关控制电源不能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动作,进而引起保护控制装置发生“拒动”或“误动”问题,引起设备发生越级跳闸问题。

1.3失压引起越级跳闸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煤矿供电系统中高低压开关均设有对应的失压脱扣器,也就是当失压脱扣器运行电压高于额定电压85%时,其可以有效吸合动作;而当工作电压持续保持高于额定电压65%时,可以保持吸合工况,低于35%时,则能可靠分断。也就是说失压脱扣器工作电压在35%-65%范围时,是一个不可靠动作工作段,同时失压脱扣器是一个机械速断动作机构,没有设置对应延时动作控制回路。如果此时,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发生瞬时短路后,导致工作低压低于额定电压的65%时,则失压脱扣器会瞬间动作保护,要明显先于设置了延时过流保护动作,这样就会供电系统中过流延时保护设置出现功能失效问题,引起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出现开关无序越级跳闸,大大影响井下供电安全可靠性。

1.4漏电装置保护选择性较差引起越级跳闸

为了防止或减少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接地造成严重灾害事故发生,在《煤矿安全规程》中明确规定煤矿井下高压供配电网,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限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在20A以内的范围。由于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复杂结构,装设补偿装置进行故障选型的准确定位非常困难,而常用的功率方向性选择保护可能由于谐波、电气干扰等造成漏电保护功能失效或误动,从而造成供电系统发生漏电越级跳闸问题。

2、煤矿井下供配电系统越级跳闸造成的危害

煤矿井下供配电系统发生越级跳闸问题,会影响整个采区作业面的正常安全用电。若越级扩大到采区变电所,则将会引起整个采区作业面内的配用电设备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不仅会影响采区作业面上的正常稳定生产,同时还会影响井下各级风井和水泵等电机拖动系统的正常供电,导致瓦斯井下短时间内大量积聚和排水緩慢,直接威胁到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如果越级跳闸问题发生在井下中央变电所,则将会引起整个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发生严重瘫痪,造成大量的停电经济损失,矿井安全性能大大降低。

3、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越级跳闸处理技术措施

对于关系到煤矿井下安全生产作业的供电线路,应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2009)第四百四十二条中的规定,实行独立双回路供电方式,即当其中任一回路出现停止故障后,其余非故障回路可以继续为特殊负荷提供电能,确保井下供电安全。在保护装置选型设计过程中,其保护和动作性能要可靠及时,并要设置准确的下限参数。为了增强保护开关动作的选择性,应在上级开关中设置上限参数,这样完善的开关动作搭配,可以有效避免井下供电系统越级跳闸问题发生,提高供电系统控制保护开关动作可靠性和选择性。合理按照上下限动作保护参数选择保护控制开关,并选择带有实时通讯功能的保护器,以便井下供电系统运行人员在工作站就能实时观察和记录各级开关的动作运行参数情况,这样既可以保证在发生短路故障后,保护控制开关能够有序可靠性动作,同时又能提高保护开关动作的灵敏性和选择性。

参考文献

[1]吴文瑕,井下电网越级跳闸的研究及解决建议[J].工矿自动化, 2008 (12): 136-138.

煤矿井下安全供电措施 篇4

1 矿井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1.1 双回路供电

矿井供电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两回路线路要求:第441条规定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 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442条规定对井下变电所 (含井下各水平中央变电所和采区变电所) 、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 不得少于两回路。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能担负全部负荷。向局部通风机供电的井下变电所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

1.2 及时更换淘汰设备

管理好相关的设备的使用年限对于维持正常供电非常重要, 淘汰设备已过使用年限, 不及时淘汰, 很可能因使用时间过长出现各种安全问题, 尤其是一些重要的设备, 一旦出问题就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如果多台设备出现问题后果将更严重, 所以及时更换淘汰设备也是防止出现大的机电事故的基础。

2 电气设备管理要求

(1) 产品合格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防爆合格证等证标齐全、合格。

(2) 设备综合完好率95%以上, 防爆率100%, 电缆吊挂合格率95%以上, 小型电器合格率95%以上, 设备待修率不高于5%, 机电事故率不高于1%。

(3) 设备更新改造有计划, 并按计划执行, 坚持更换改造原则, 用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 技术性能落后又无法修复改造的老旧设备, 进行报废更新。

(4) 有年度不少于12天的电气设备停产大修计划, 并按照计划执行。

(5) 电气设备完好, 继电保护设置齐全可靠。

(6) 电气工作票, 操作票填写使用规范。

3 组织建设和团队建设

我矿的机电组织结构是这样的, 矿井设机电总经理, 下设机电副总带领的机电部, 机电部与区队管理人员共同组成供电安全小组, 供电安全小组由机电部领导, 机电部负责供电设计, 供电核算, 设备管理, 职工年度培训, 培训专业化队伍。区队干部具体负责区队的各种事物, 保证好日常的工作。

团队建设是机电管理的核心, 如何建立一支强有力, 组织有序的队伍是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团队中的成员是得过且过的工作还是面对工作吃苦耐、刻苦钻研, 团队的水平就差很多了, 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热爱本职工作, 能吃苦, 能钻研, 识大局的团队, 之间我们也组织职工进行理论学习, 在实际工作中也注重培训职工的技能水平, 我们也非常注重班组长的任用, 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人物, 班组长必须业务精通, 有大局意识, 有协调能力, 有吃苦在前的工作作风。一个有威信, 有技能的班组长能带动整个班组工作积极性。

4 特色亮点

通过机电系统带兵培训和加强班组团队建设, 矿井设备各有责任分工。每季度机电总工授课, 进行机电供电维修带兵培训, 班组长每月对重点问题进行专项解决, 总结工作中维修重点, 对照电路图进行原理讲解, 不仅提高自身素质, 对工作问题总结, 还提升了班组员工技术技能。机电部对基层班组进行奖惩考核, 按照责任分工, 做到奖勤罚懒, 形成完善的矿井供电管理系统, 通过对矿井设备隐患排查, 各项评价指标得到巩固和提高, 通过合理的绩效评定, 促进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巩固了机电供电管理队伍, 保证了矿井安全供电。

5 工作实例

采区设备漏电故障查找。供9213工作面上出口机组不能正常工作, 中班工作不到一小时921泵房供9213工作面馈电开关漏电跳闸, 机电部接到汇报后, 派分管921采区的一名电工下井检查, 电工经过对泵房内馈电送电当时不显示漏电故障, 就先对馈电开关进行漏电实验, 开关漏电跳闸动作, 确认馈电开关保护完好, 初步判定故障在下一级开关上。就赶到泵房供下级配电点9214上出口, 上出口总馈电开关试验漏试动作, 对配电点设备进行排查, 发现上出口有一台潜水泵安装自动排水, 不连续工作, 对潜水泵开关停电, 摇测潜水泵绝缘值到零, 判断出潜水泵接地造成上出口机组电源停电, 更换了潜水泵面上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井下供电 篇5

摘 要:煤矿井下管理是我国国家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煤矿行业属高危行业,随着我国对它安全管理的不断重视,一些井下作业所遇到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其中,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是否安全可靠直接影响到矿井的安全生产。矿井供电系统所存在的隐患已成为井下作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而提出有效合理的解决措施,能够避免因供电系统隐患而引发的事故,进而提高矿井供电的安全性,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关键词:供电系统

安全隐患 措施

安全生产

煤矿供电系统作为井下安全生产的重要安全因素之一,总结和分析出隐患的根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对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井下伤亡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隐患

(一)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不稳定

1、变压器容量不足

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供电设计的失误,即在设计时没有按照规定留下富余容量;其二是生产现场违规加载导致变压器超负荷工作;变压器超载工作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变压器温度升高、阻抗增大、变压器绝缘降低导致短路,最终造成变压器烧毁而引发矿井停电事故,甚至可能发展为火灾事故,在煤矿行业,尤其是高瓦斯矿井更是忌讳井下火源。由此可以见,变压器容量不足引发的问题,对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威胁是非常大的。

2、煤矿供电系统不采用双回路供电 双回路就是指一个负荷有两个独立的供电电源。一般重要的供电场所,或者是长时间需要用电的地方都会采用双回路供电系统,双回路供电系统能够保证当其中任一个回路中断供电时另一个回路继续供电,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而在煤矿井下作业规范中也明确要求,井下供电系统必须采用双回路供电,如果不采取双回路供电,那在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停电时,我们正在运行的通风机,水泵等设备将停止工作,从而产生安全隐患,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会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3、井下电气设备保护功能不齐全

目前煤矿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都具有国家明文规定的相关保护功能,但是在我们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却往往违规作业,甩保护、甩保险等违规现象在生产现场屡见不鲜。这是人为的给矿井安全供电制造隐患、给矿井安全生产制造隐患。

(二)电气火花所引起的事故

《煤矿安全规程》明文规定:入井电气设备必须有防爆标志、煤安标志、入井合格证等标志。井下很多重大的安全事故往往是由电气火花引起的,比如瓦斯爆炸的三要素之一就是要有足够能量的火源。当我们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失去防爆功能时,所产生的电气火花就有可能点爆井下瓦斯。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给企业职工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1、电气设备使用不当会造成电气火花,引起安全事故。

2、电力电缆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或者超负荷工作中会造成短路引起电气火花,引发安全事故。

3、由于电气设备操作人员操作电气设备时操作不规范产生电气火花,引发安全事故。

4、其他原因产生的电火花。

总之,电火花是煤矿行业严防死守的安全隐患,是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防止电火花与防止瓦斯超限同等重要,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头戏。

(三)设备的超载运行

其实不只是煤矿井下作业,有许多企业为了追求高效益而使电气设备超负荷运行,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行,会增多电气设备的故障,缩减电气设备的寿命,甚至会直接引起系统短路,引发火灾等。

1、谐波

谐波主要是由非线性负载产生。分为奇次谐波,偶次谐波和间谐波。矿井提升机的大量使用就会产生谐波,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干扰弱电系统,对仪表的检测和自动化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雷击和漏电引起的事故

许多煤矿管理人员由于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定期对煤矿地面架空线路的防雷系统进行检修、试验等,这样一来,一旦雷雨季节来临,我们的矿井供电系统将在雷电的淫威之下不堪一击。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雷电对供电系统的危害呢?这是当今国际相关人士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一种绝对的能防雷电的技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做一系列的防雷电工作来降低雷电对供电系统的危害。

漏电事故也是井下发生危险的常见事故之一,在井下,由于巷道条件变化莫测,电缆敷设环境又极端恶劣等因素,造成电缆的巡视检查困难,从而极易造成漏电事故。

二、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常见的煤矿井下供电隐患,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稳定供配电系统

首先,在井下供电系统的设计时,应该考虑变压器应有足够的富余容量,变压器的富余容量是根据电气总功率决定的,变压器的容量要比总功率多出20%才算是合理;煤矿企业相关业务管理单位应对变压器的现场使用进行监督,严禁违规加载负荷。其次,对于刚刚建立的煤矿,有关部门必须对其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尤其是电网接口的闭锁设置,对于不采取双回路电的,则要勒令其整改,对于以上两项都不合格的,就要取消其营业资格,直到设备检查合格为止。

(二)积极的预防静电事故和火花爆炸

必须要选择质量合格的,防爆等级符合相关规范的电气设备、电缆、开关、接触器等,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事故的发生。要有相关的工作人员负责整个煤矿井下电力系统,一旦发生供电系统事故,要果断的切断电源,对相关的机器设备要作及时的检修,尽量减少在煤矿井下的可燃物品,以免在发生火花爆炸时来不及救援。同时也要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试验,在确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把由于电力系统所引起的危害降到最低。

(三)及时排查隐患,处理隐患

在煤矿生产作业中,应永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安全永远处于第一位。广大煤矿职工必须 要有“不安全不生产”的理念。广大煤矿行业管理人员更应该遵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绝不能违章指挥,违法作业。所以当发生超载运行时,要及时查看到底是变压器选型不适合或者负荷不稳,或是异常故障导致的,在确认问题以后,如果有必要停车维修的就必须停止作业,联系维修人员尽快进行检修,确定没有问题以后,才可以再次投入使用。关于谐波的问题,则可以加装电抗器设备,看看能不能产生效果。另外,变频器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因为它不仅仅会产生谐波,而且还会给电气弱电系统带来影响,甚至会使仪表监控系统崩溃。采取安全措施,尽量避免雷击及漏电事故的发生

按照当前的防雷电技术对相关的防雷电设施进行试验、检修、整改等。即防雷电系统接地电阻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按照相关规定对避雷器进行测试,相关参数必须符合要求。对容易产生漏电的地方加装漏电保护装置,当有电源接地事故或者是漏电超过安全电流时,开关就会自动跳闸,以便维修人员及时进行检查维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安全巡检,特别是配电盘和电力电缆,要定期的查看或者通过摇表测量有没有漏电的现象,而不仅仅是靠肉眼观察。要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制定相应的设备包机制、事故问责制等制度。只要煤矿从事供电管理的每个人都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承担起来,那么煤矿供电系统的安全隐患就会得到及时排除,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事故就会减少,从而把因为供电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亡降低到最小。结语:

煤矿供电系统的运行在一个比较复杂,比较恶劣的环境,它对防爆的 要求以及开关和接触器分段电流的要求很高,要严格的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设计和维护,相关的电器设备要定期的进行防雷电测试和绝缘测试,尤其是供电系统的电源必须保证一开一供,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定期的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提高煤矿井下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煤矿井下作业是一项危险性极高的作业,近年来有很多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而引起的井下事故,造成了许多不可挽回的家庭悲剧,其实有很多些悲剧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有关部门能够加大监管力度,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给予一定的帮助并解决,那么井下作业就仅仅只是工作环境的漆黑,而他们的心理则会充满阳光。参考文献:

井下供电 篇6

【关键词】煤矿;井下采区供电;节能经济

为提高井下供电系统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提高井下技术人员运行维护水平的同时,设计出一个系统完善、清晰明了、可靠经济的设计方案,对提高井下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和供电安全性,就显得非常有工程实践应用研究意义[1]。

1、采区供电系统设计步骤

为了设计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优越的井下采取供电系统方案,可以参照以下步骤进行采取供电系统设计。首先,在进行设计前,应对整个采区用电负荷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和归纳总结,做出采区用电设备的平面布置图和负荷统计表。其次,根据采区工作面用电设备的平面分布情况及相互间的用电关系(包括电压等级、保护等级、容量等)进行对应分类分组,并根据采取分组情况设立负荷集中配电点,当采取作业面上存在功率较大、供电距离较远、以及保护等级较高的用电负荷时,应采用双干线电缆进行独立供电或采用井下防爆式移动变电站对这些特殊大功率负荷进行独立供电。第三,因采区工作面上存在经常移动或者运行过程中会由于电缆悬挂形成弯曲的用电设备时,采用带铠装保护电缆设计长度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供电距离要求;采用橡套电缆时其设计长度应比用电设备最大供电距离增加约10%,以避免在橡套电缆受温度影响出现收缩而达不到用电设备用电需求。第四,对于产量较大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进行供电设计时,需要采用双回路高压电源进线及两台或两台以上的移动变电站进行供电设计,并分别在移动变电站高、低压侧设联络开关,以提高井下采取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确保工作面生产用电正常供应。

2、采区供电中存在的问题

井下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较为严重,设备起动与工作面供电可靠性间存在明显矛盾问题。另外,大量以电力电子为核心的非线性电力负荷的采煤机械设备在井下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谐波分量,直接影响到影响整个井下采取供电系统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井下供电系统原有规划设计,由于没有充分考虑煤矿井下生产量的扩大问题,其所选配电变压器容量不能完全满足不断增加的电机拖动系统所需起动容量,造成电机拖动系统不能正常起动,或起动时间较长,不仅影响整个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同时还会增加电机起动冲击破坏危害[2]。

3、采区供电设计技术措施

3.1 需用系数求配电变压器容量

应将变压器所供的井下所有用点负荷的额定功率全部累加起来求出∑Pe后,在对∑Pe乘上一个需用系数Kx,这样就可以合理计算出配电变压器的计算功率,即∑Pe.Kx,在除以井下供电系统的功率因素值,就可以得到配电变压器的容量。通过需用系数求出的配电变压器容量可以有效提高整个井下采取供电系统供电经济性,避免盲目采用额定功率总和进行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造成配电变压器长期运行在低效工况区,造成大量的电能损耗。在实际井下采取供电系统设计时,配电变压器的需用系数取值在0.37~0.6范围是比较切合实际供电需求的取值范围。

3.2 尽量提高井下供电系统电压进行设计

为了确保井下采取电气设备能够正常高效稳定运行,按照电业规程规定要求,动力线路在正常情况下其电压变动不允许超过±5%,也就是说在进行井下供电电缆线路设计时,660V供电系统其正常允许时最大电压损失大约为63V,而380V供电系统电压损失为39V。为了解决电压损失与供电可靠性间的矛盾,确保井下采取供电系统具有较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其电缆截面设计选型时往往偏大,这势必会增加供电系统成本。而在设计过程中,采用660V甚至kV级电压进行井下供电系统设计时,不仅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电能质量水平,同时还可以降低供电电流,减少供电线路损失。将井下供电系统供电电压由380V提高到660V后,其点压损失值约占总值的9.54%,而在380V供电系统中其电压损失值占总值的10.26%,这样提高供电电压等级后,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可以有效降低,供电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供电线路的电能传输效率也得到很大增大。

3.3 电缆截面及型号的设计

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设计时,其电缆截面及型号选型设计通常包括按电压损失进行选型设计、按经济电流密度进行选型设计、按照长期运行电流进行选型设计、按照短路热稳定条件进行选型设计、以及按照机械强度进行选型设计等多种方法。而煤矿井下用电设备的供电电缆大多为动力电缆,其在进行选型设计时,推荐采用按照允许电压损失来进行电缆截面和型号选型设计,然后再按照长期运行电流和电机起动条件要求进行验算,以确保供电电缆正常稳定、节能经济的供电运行。

3.4 电机拖动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对于功率相对较小且在运行过程中对供电系统冲击不大的机电设备,其应采取直接起动方式,不仅可以确保供电可靠性,同时可以简化电机控制系统,便于进行日常检修维护。如工作面前部的输送机功率大多在几百kW左右,这样就可以采取带延时直接起动方式,其在起动过程中无需特殊控制保护装置,同时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等优点。在煤矿井下采取供电系统中大多数功率不大的异步电动机通常采用延时直接起动方式。对于功率较大能够空载起动且对起动转矩没有特殊要求的电动机,可以采用降压起动方式(包括软啟动器、变频调速等)。对于功率较大、负荷集中、且必须重载起动的电机拖动系统,应采取提高电压等级(如3300V供电线路进行直接)或变极调速进行供电系统设计。如井下采取作业面后部的刮板输送机,应采用3300V高电压进行直接供电起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采区作业面实际用电情况,综合考虑需用系数、配电变压器容量、供电电压等级、电缆经济截面、以及电冬季起动方式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系统完善、节能经济的设计,以保证井下采区煤炭生产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树伟.矿山供电[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2]刘兵.矿山供电[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煤矿井下安全供电技术研究 篇7

煤矿井下安全管理是国家安全生产的重点监控环节, 随着中国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 加强煤矿井下安全管理被提高到新的高度。目前, 国内煤矿产能大幅提高, 为保证安全高效生产, 对矿井供电质量、可靠性的要求相应提高。随着矿井规模的扩大, 井下区域负荷随之增加, 相应变电所的容量也增加;同时加上井下防爆等电气技术的不成熟, 使许多井下供电系统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因此研究煤矿井下安全供电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1 煤矿井下供电

煤矿井下电网的经济性、科学性、稳定性、安全性等受到供电系统优劣的制约。特别是在煤矿井下采掘机械水平提高的影响下, 生产工作面持续地扩大和延伸, 这不利于煤矿井下安全性的提高。当今, 根据煤矿井下设计的供电技术要求, 经常见到的供电电压高压是6 k V与10 k V, 通常都使用6 k V, 在具备10k V变配电装置的情况下, 如果技术科学, 那么就能够使用10 k V的供电。其中, 经常使用的低压是380 V、660 V、1 140 V等, 对于高效高产的综采工作面来讲, 如果工作面的供电电源使用变电所6 000 V分段母线, 那么工作面就存在4个等级的电压, 各自是660V、1 140 V、3 300 V、6 000 V等。在日益扩大与延伸的煤矿井下工作面的影响下, 在末端持续地深入高压供电装置和电缆, 也不断地向前延伸低压系统。这样, 纵横交织的电网通过磁力启动器、高低压开关、变压器等连接, 而这一系列电缆与供电装置是否安全, 跟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有着直接性的联系[2]。煤矿井下有着特殊的环境, 在进行采掘时, 具备爆炸危险的煤尘和瓦斯等比较容易出现, 且因为电气装置一直处在较高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 较为广泛地在装置里面出现凝露情况, 也时常出现霉菌的情况。结合有关的统计资料显示, 在煤矿煤尘和瓦斯爆炸的一系列事故当中, 电火花导致的事故占到了大概一半。鉴于此, 煤矿井下的科学、安全、稳定供电对于确保生产的安全性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非常有益。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安全, 应用煤矿井下安全供电技术非常迫切和有必要。

2 煤矿井下安全供电技术

2.1 保护接地技术

保护接地是指借助导线将埋在地下的接地极和电气装置的金属框架与外壳相连接的保护方法。

a) 保护接地网。由保护接地原理能够发现, 保护接地设备保护功能的稳定性, 主要看能不能降低其电阻值在一起的范围内。一般来讲, 会将单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叫做局部接地极。在安装的过程中, 应当实施一些策略, 以使接地极的电阻值降低。然而, 依旧难以降低到所要求的数值, 让其实现既定的需要[3]。为此, 为了稳定地避免煤尘、瓦斯的爆炸及人身触电情况, 对于煤矿井下电气装置而言, 创建保护接地网非常关键;

b) 保护接地。其功能是分流, 这样能够使产生电火花的能量与经过人体的电流减少, 进而防止出现煤尘、瓦斯爆炸的情况及人身触电的情况。

2.2 漏电保护技术

电网漏电可以划分为分散性漏电与集中性漏电。分散性漏电是因为整条线路或整个电网的绝缘能力下降, 而顺着整个电网或整条线路出现的漏电。集中性漏电指的是在变压器中性点跟地不相接的电网当中, 因为某个点或某个位置的绝缘毁坏而导致的漏电。漏电的危害是:导致电火灾的出现;导致电雷管的爆炸;导致煤尘和瓦斯爆炸的情况出现;可能发生人身触电的情况。漏电保护主要有漏电跳闸与漏电闭锁。一般来讲, 漏电跳闸保护是通过自动开关跟检漏保护设备相配合完成。漏电闭锁指的是使开关合闸前检测电网绝缘电阻, 倘若电网对地绝缘电阻值比所要求的漏电闭锁动作电阻值低, 那么就难以使开关合闸。通常被广泛地应用于保护电机的磁力启动器上[4]。

2.3 过电流保护技术

过电流也就是所谓的过流, 换言之, 通过电缆与电气装置的电流超出了额定电流。在过流出现在电缆与电气装置之后, 在严重的情况下, 会烧毁电缆与电气装置, 要么是导致煤尘、瓦斯的爆炸及电火灾。因此, 电缆与电气装置的过流属于异常情况, 其中, 煤矿井下的过流有断相、过负荷, 短路这几种:

a) 断相。断相也被叫做单相或者是缺相, 即三相绕组断一相或三相电源断一相[5];

b) 过负荷。过负荷不单单指的是电流超出了额定的数值, 还指持续过电流的时间超出了相应时间。在过流出现在电缆与电气装置之后, 增加了绝缘导体与绝缘绕组的电流密度, 导致急剧地发热。倘若持续过流的时间比较短, 没有超出相应的时间, 那么电缆与电气装置温度不会超出所允许的绝缘材料温度, 就不会烧坏绝缘材料, 这种现象叫做容许的过载。然而, 倘若持续的时间超出了相应时间, 那么电缆与电气装置的温度会升高到使绝缘材料毁坏。倘若不能够将电源及时地切除, 就会导致短路与漏电的情况, 为此需要强化保护与预防。导致电气装置与电缆装置过负荷的原因是错误操作生产机械和选用的电缆与电气装置容量比较小。除此之外, 在电机堵转或电压太低的情况下, 一个较大的启动电流会出现在电机, 进而构成最为严重的过负荷[6];

c) 短路。短路指的是电流没有通过负载, 而通过了很小电阻的导体而使回路形成, 电流过大是它的显著特性, 能够达到额定电流的很多倍。由于电流过大, 倘若不能够及时地切除, 不但会使电缆与电气装置烧坏, 而且还会导致煤尘和瓦斯的爆炸。过流故障的危害是:在较高过流倍数的情况下, 会烧坏电气装置, 或是导致煤尘、瓦斯的爆炸及火灾等, 在非常高的电流倍数情况下, 非常大的压降会出现在电网上, 这不利于电网的顺利工作;在较低过流倍数的情况下, 导致电缆与电气装置的温度超出了限制, 会使装置的应用年限缩短。过流保护务必合理、经济、稳定等[7]。

3 结语

在煤矿生产中, 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只有保证安全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为了排除这些隐患, 保证安全生产, 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 端正思想认识、完善培训体系、做好相应的供电规划, 并加强对供电安全系统的安检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摘要:随着中国煤炭需要量的增加, 安全高效矿井的大量涌现, 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在煤矿的使用, 对提高煤矿自动化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也对煤矿电网带来了影响, 对井下供电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从煤矿井下供电谈起, 重点论述煤矿井下安全供电技术, 对提高煤矿供电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煤矿,井下,安全供电,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1]徐铮, 沈俊.煤矿井下127 V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18) :102-103.

[2]杨清枝.煤矿井下高低压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J].科教创新, 2009 (4) :85-86.

[3]赵凯.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 2011 (32) :45-46.

[4]李晓阳.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3) :62-63.

[5]康永玲.煤矿井下配电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J].科技资讯, 2011 (18) :78-79.

[6]李义.国外煤矿井下配电系统与设备[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81.

浅议煤矿井下供电短路保护 篇8

关键词:煤矿,井下供电,短路保护

随着煤炭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煤矿机电设备在煤炭生产中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 影响越来越大。煤矿设备事故时有发生, 在这些事故中由于煤矿井下供电短路引起的安全事故近年来也呈高发的趋势, 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1 煤矿企业对于供电要求的分析

随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 煤炭的需求量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为了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率, 提升煤炭生产的安全性, 机电设备在煤炭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 为了满足煤炭生产的要求, 供电要做到可靠性高、安全性强、供电量充裕和技术经济合理。

对于供电安全方面来说, 在供电过程中, 要保证地面受压变电所的受电线路使用的是两回独立电源, 并且在线路上严禁接入其他用电负荷, 这样对于供电的安全性是一个双保险; 对于供电安全性的要求来说, 由于煤炭生产大多所处的环境条件比较恶劣, 发生供电安全事故的概率相对来说比较大, 因此对于机电设备供电线路的需要采取防潮、防爆、过流保护等一些了措施; 对于供电量充裕方面的要求来说, 在进行相关设计时, 除了要使得设计满足现在生产设备的要求, 还需要留有一定的余量, 为后续生产规模的扩大做好准备; 对于技术经济合理方面的要求来说, 在保障供电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前提条件下, 还需要对供电的质量提供保证。例如在供电过程中, 要保证电压偏差在 ± 5% 以内, 频率偏差不超过 ± 0. 2 - 0. 5Hz。只有这些要求得到了满足, 煤矿机电设备才能高效、安全的工作, 才能保证煤炭生产顺利地进行。

2 煤矿供电保护的分类

随着煤矿井下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煤矿井下生产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井下生产过程中, 对于井下设备进行供电保护是煤矿生产安全保证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保护主要分为三类, 即接地保护、过流保护和漏电保护。

对于接地保护方面来说, 我国相关技术规程规定30m A是一个判定是否会出现触电事故的极限电流,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 保证通过人体的电流在30m A以下, 确保煤矿井下生产工人的生命安全; 对于过流保护方面来说, 在煤炭生产中如果发生过流, 将有可能引发电器火灾, 因此需要做好过流保护工作, 而过流保护又包括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在相关方面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对于漏电保护方面来说, 煤矿井下一旦出现漏电, 不仅会对煤炭井下生产工人的人身安全带来危险, 引发安全事故, 还有可能由于漏电产生火花而引起井下瓦斯和粉尘的爆炸, 对于煤炭生产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 煤矿井下常见供电短路事故

由于煤炭生产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 所以相应的煤矿井下供电短路事故的情况也比较复杂, 除去一些偶然的因素引发的机电短路事故外, 煤矿井下常见供电短路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 电缆爆炸、变压器和电动机等电器设备内部发生短路、三相短路、过电压击穿设备绝缘而引起的短路。

对于电缆爆炸事故来说, 所谓的爆炸就是指供电系统两相或者三相发生短路而发出了较大的爆裂声, 这种事故一方面是由于电缆本身质量不过关, 另外一方面是在生产过程中对电缆保护不好, 造成电缆损坏引起的; 对于变压器和电动机等电器设备内部发生短路方面来说, 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是由于产品的质量本身存在缺陷, 另外一方面是由于生产环境比较恶劣而煤炭企业在生产中有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造成了短路, 还有就是人为操作不当造成了短路; 对于三相短路方面来说, 就是在机电设备检修时根据相关规定为了安全对线路进行了三相接地, 但是在设备检修完成后没有拆除, 造成了短路。

4 煤矿井下供电短路保护建议

4. 1 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煤矿井下机电生产使用的机电设备数量众多, 加之井下生产环境比较复杂, 这造成了机电供电系统较为复杂。一旦出现井下供电短路事故, 为了不对生产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需要快速、保质保量的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 这就对从事煤矿井下供电检查和维修的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一方面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 对于井下机电设备可能出现的再小问题都及时的排除, 还需要具备良好全面地文化知识来应对井下设备越来越高科技的局面, 这就需要其通过学习来不断地提升自己。但是在实际情况中, 即使相关的工作人员有心想要学习相关的知识, 但是也难以找到合适的途径, 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给其提供掌握专业知识, 培养生产安全意识的机会。只有将这项工作进行好, 相关工作人员才能胜任井下供电系统的短路保护相关的工作, 从而确保煤炭生产更好地进行。

4. 2 加强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

很多情况下, 煤矿井下供电短路情况的出现时由于线路老化, 设备维护不及时造成的。在今后的工作中, 需要加强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 保证机电设备和线路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煤炭生产。具体做法是对于使用中的设备要做到经常的检修维护, 对于线路和设备老化情况进行及时的更换, 确保这些设备和线路可以正常的工作; 对于新安装的设备, 要提高相关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 强化其对设备保养和爱护的意识, 保证新设备可以尽快并且长效的服务于煤炭生产。

4. 3 在煤矿井下供电短路保护中引进新技术

随着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和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大量使用, 对于煤矿井下供电短路保护的灵敏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煤矿井下供电短路保护对于灵敏度的要求, 可以在井下供电短路保护工作中引进电子保护技术, 即供电系统传感器使用空心的互感器的, 电源使用复合式的电源, 通过新技术的不断引进, 煤矿井下供电短路保护工作的成效将得到极大的保证。

5 结论

煤矿井下一旦发生短路事故, 对于煤炭的生产和井下煤炭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都将构成极大的威胁, 做好煤矿井下供电短路保护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工作中,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煤矿井下供电短路事故有清醒的认识, 对于现有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及时的改正, 保证煤炭生产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郭海.高产高效矿井综连采电气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5.

[2]武红运.煤矿井下供电短路保护研究[J].科技风, 2012, 23.

[3]郭刚.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相敏短路保护的应用分析[J].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3.

[4]杨鹏云.煤矿井下供电短路保护方案探索[J].科技视界, 2014, 4.

[5]邢东凯.井下高压供电短路保护系统的优化[J].科技传播, 2014, 3.

特大水矿井井下供电技术研究 篇9

2005.8.7广东大兴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 造成井下123名工人遇难;2009.4.4黑龙江鸡西市金利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12人遇难;这些事故再次用血的代价告诫人们, 矿井水害防治的重要性、艰巨性及紧迫感, 尤其是对特大水矿井, 水患就像一枚不定时的炸弹, 时时威胁着井下作业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国家的财产。而安全、可靠的井下供电系统是确保井下正常排水、防治水害的重要一环。

2 水害分布

根据我国不同煤田的水文地质特征, 并考虑到矿井水对生产的危害程度, 可将我国煤矿主要划分为6个矿井水害区: (1)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的岩溶—裂隙水水害区; (2) 华南晚二叠世煤田的岩溶水水害区; (3) 东北侏罗纪煤田的裂隙水水害区; (4) 西北侏罗纪煤田的裂隙水水害区; (5) 西藏—滇西中生代煤田的裂隙水水害区; (6) 台湾第三纪煤田的裂隙—孔隙水水害区。特别是华北和华南两区, 许多矿井在湖泊、河流等水体下进行作业, 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水害十分严重, 因此水害防治也显得尤其重要。

3 供电技术分析

我国在矿井水害防治方面, 已拥有了诸如疏干降压、注浆堵水、透水预测和探放水等比较成熟的技术和措施, 但对特大水矿井, 一套可靠的供电系统是井下作业工人人身安全的前提, 是治理水害和确保正常生产的根本保障。特大水等地质条件复杂矿井, 宜考虑井下检修设备时透水等事故发生的影响, 就井下供电系统而言, 以下几方面应引起我们从事矿井设计、生产及监管等相关部门的重视。

3.1 宜设置主供排水泵的井下水泵房专用变电所

矿井涌水量大, 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的把防治水害放在关键位置, 井下短路等电气事故往往多发生在环境恶劣的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 经过调查发现, 该类事故经常会波及到为采面、掘进面供电的上级变电所, 但不能因采面等电气事故而影响到矿井的排水, 因此主供排水泵的水泵房专用变电所的设置就显得很有必要性, 水泵房专用变电所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其它事故对正常排水的影响。

3.2 地面变电所母线、井下水泵房变电所母线和下井电缆的协调配置

(1) 井下水泵房变电所下井电缆回路数不应少于2回, 并引自地面变电所不同母线段, 当任1回下井电缆故障时其余电缆应能保证该变电所全部负荷及部分备用水泵正常运行;每回下井电缆中途不应分接其它负荷, 以避免因其它设备故障而影响水泵房变电所的正常供电;同时下井电缆应按电压等级、特定环境下的持续载流量及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用电压损失、热稳定、动稳定等进行校验。

(2) 地面变电所及井下水泵房变电所均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中间环节少, 操作简单、安全, 供电可靠;在确保井下正常供电的基础上, 应适当增加下井电缆截面或备用下井电缆回路数, 一方面供电质量及可靠系数高, 另一方面正常运行经济节能。

(3) 虽然地面和井下母线故障几率很小, 但在矿井透水时母线一旦故障, 代价往往是惨重的, 因此对特大水矿井, 我们可考虑母线故障对矿井水害防治的影响。结合地面及井下母线分段数、下井电缆数, 应做到: (1) 地面1段母线故障时, 其余母线段及相应母线段上的下井电缆应保证井下水泵房变电所正常排水水泵及部分备用水泵正常运转。 (2) 井下1段母线故障时, 其余母线段及相应母线段上的下井电缆确保井下水泵房变电所正常排水水泵及部分备用泵可靠运转。

总之, 应做到地面变电所母线、井下水泵房变电所母线和下井电缆的协调配置。

3.3 适当增加井下排水泵房备用水泵及水泵房变电所水泵备用柜

矿井井下的计算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均为依据地质资料而进行的推算值, 而地质勘察具有偶然性和局限性, 推断值也往往反映的是勘查平均值, 再加上水包、河流、湖泊等其它不定因素, 矿井透水也就显得极具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因此, 在保证满足勘查最大涌水排水的同时, 宜适当增加水泵备用台数, 以弥补地质勘探的不足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应做到当井下水泵房变电所一段母线故障时, 其它母线段上的水泵台数至少满足矿井计算最大涌水量的排水要求。

由于井下电气设备技术还不十分成熟, 保护比较简单, 再加上环境恶劣, 致使井下电气设备事故时有发生, 为解决透水时电气事故的发生, 建议适当增加为水泵供电的水泵备用柜数量, 当事故发生时, 能做到及时调整接线, 为排水争取时间。

3.4 选择合适的排水泵电机电压等级及启动方式

排水泵电机的供电电压及启动方式关系到水泵是否能够正常启动和正常运转, 特别是在透水事故发生时多台水泵的启动, 而水泵的电压等级及启动方式往往取决于水泵的大小。目前, 井下水泵供电电压等级主要有0.66 kV、1.14 kV、6 kV及10 kV;启动方式主要分直接启动和软启动, 而软启动分有级和无级2类, 其中有级软启动常见的有星/角变换软启动、电抗器软启动等, 无级软启动常见的有磁控软启动、晶闸管软启动及变频软启动。

对特大水矿井, 水泵往往比较大, 从几百千瓦到几千千瓦, 在同等条件下宜优先采用电压比较高的10k V或6k V供电, 电压越高电流越小, 启动越简单, 对电网冲击也越小, 同时运行经济。

对大功率水泵应进行启动电压损失校验, 以确定水泵启动方式。当启动条件允许时, 首选直接启动, 直接启动简单、安全可靠, 启动力矩大, 响应时间短, 启动速度快等。但直接启动也有缺点, 特别是对处于临界启动条件的水泵电机, 直接启动会使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较大, 对水泵机械传动部件造成非正常的冲击力。

当直接启动时水泵电机端电压小于额定电压的75%或母线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8 5%时, 应采用软启动方式。传统的有级软启动启动方式简单、可靠、价格便宜, 但降压启动调节是有级的, 在启动时存在对电机二次电流的冲击, 无法实现恒流, 不能软停。以目前井下水泵用的比较多的电机定子串联固定电抗器启动的方法为例, 在电机的定子回路串入一定值的电抗, 既可限制住定子的启动电流, 也相当于降低了加在电机定子上的电压。在电机启动结束后, 再将电抗器短接, 由于电机启动时的电磁转矩与电机定子所加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因此电抗器的电感不能选得太大, 必须选得使电机的启动转矩大于负载转矩, 同时还需留有一定的余量, 以免电网电压跌落以及其它扰动使电机启动失败。再者因电抗器参数是固定的, 启动电流无调节范围, 电抗器工作时输出电压为输入电压的65%~75%, 因此, 当用于对大容量水泵电机启动时, 供电线网及其它设备的冲击还是很大。

对于大容量水泵电机, 宜采用无级软启动, 尤其是技术成熟、集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于一体的晶闸管软启动装置, 晶闸管软启动装置具备软启动和软停车功能, 电机启动时, 电流能从零平滑上升到设定值, 减小了电网电压波动, 同时可消除骤然停机对某些设备的冲击与损坏等。

为了节约投资, 一些设计常常采用1台软启动装置拖动多台设备顺序启动, 但对特大水矿井的一类负荷——井下主排水泵, 不宜采用此种供电方式, 透水发生时, 一方面一但软启动装置故障, 将致使所带水泵均不能正常启动, 造成灾难性后果;再者, 多台水泵的顺序启动占用时间过长, 对逃生、营救及保证井下财产安全极其不利。

3.5 选择可靠的微机综合保护装置

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是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性能要求, 而今地面高压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已发展的相当成熟, 虽然井下高压继电保护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目前井下微机综合保护装置还普遍过于简单, 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误差较大, 特别是越级跳闸是困扰井下供电系统的一大问题。

为了确保井下排水安全可靠, 选取可靠的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就成了关键问题, 最近新推出的新型BRD633、ZKJB等综合保护装置,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分级整定传统保护装置的缺陷。这种新型保护装置具备两段式定时限过流保护、速断保护、三段式零序过流保护等保护功能, 且保护动作电流和时限均能连续可调。

可靠的微机综合保护装置是井下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 随着矿井现代化程度的提高, 为了适应和满足需要, 还需不断开发出功能更加齐全的新型微机综合保护装置。

4 创新探讨

4.1 新型微机综合保护装置

该类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分散安装于井下水泵房变电全部高压柜、为其供电的地面变电所进线柜、联络柜和下井出线柜, 新一代微机综合保护装置除具有常规的保护功能外, 每台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尚能设置2套定值, 并能实现2套定值的自动切换。当通过传感器检测到正常涌水时, 自动投入其中1套定值, 该运行过程中若水泵电机、线路等电气设备故障时微机综合保护装置作用于相应回路的跳闸及信号;当检测到透水事故时, 自动无级切换投入另1套定值, 通过控制系统断开地面变电所及井下水泵房变电所非安全设施回路, 若此时水泵电机、线路等电气设备故障时仅作用于信号, 而不跳闸, 直至电气设施损毁, 从而为逃生和最大限度挽救财产损失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

4.2 无人值守变电所和水泵房的设计

井下水泵房变电所宜按无人值守设计, 同时具备遥控、遥调、遥测、遥信功能, 透水时一方面确保各排水泵的迅速启动, 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地面对井下系统的控制。在满足排水泵能正常工作的条件下, 尽可能的抬高水泵房和水泵房变电所的标高, 此时比水泵房和变电所低的整个井下巷道就相当于1个大水仓, 避免透水时迅速淹没水泵电机和变电所供配电设备, 为逃生及营救争取更可能多的时间。

4.3 完善逃生设施

当透水事故发生时, 往往容易淹没部分巷道壁, 致使井下工人不能辨认方向, 再加上水流急促和缺乏设施, 使逃生极具困难, 为此宜在各巷道顶部及侧壁设置逃生指向标和绳索等逃生设施, 且要求逃生指向标和绳索在黑暗中能清晰显示。

5 结语

总之, 在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矿井建设中, 特别是对特大水等条件复杂矿井, 一套可靠的井下供电系统是确保井下作业工人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基本保障, 为了使矿井建设又快又好的健康发展, 还需不断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和相关部门的监管。

摘要:一套可靠的供电系统是确保特大水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 本文就井下水泵房变电所的接线方式、水泵启动方式、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就新型微机综合保护装置、水泵房和水泵房变电所的设计、透水事故逃生进行了创新探讨。

关键词:特大水矿井,软启动,透水,微机综合保护装置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年

[2]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等.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2005年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

[3]顾永辉, 范延瓒等.煤炭电工手册第二分册.矿井供电.煤炭工业出版社.1994年

对井下安全供电及保护的探讨 篇10

安全生产是对所有行业的共同要求, 尤其在类似与煤矿等高危产业, 我国有煤矿1万多座, 更加不能掉以轻心。其中井下作业是事故发生率较高的工作内容, 正是由于其作业环境比较特殊, 因此需要大量的照明、爆破与运输等辅助设备。井下供电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1 井下安全供电方式的选择

当前我国煤矿井下供电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1.1 IT供电方式

IT供电系统在类型上属于三相三线制系统, 其主要应用了电源中性点不接地并在此基础之上, 把全部金属设备的外露部位通过保护线直接和地面连通进行供电。IT供电方式比较适合应用于供电距离较短的情况下, 其主要优点为良好的供电稳定性与安全性。按煤矿的井下工作中, 其对供电系统的性能要求较高, 通常不允许断电情况的发生, 在必须断电时, 也要采用替代设备以满足通风机用电的基本需求。当负载导致短路故障或漏电事故引起机械外壳带电时, 漏电的电流就会通过大地这一天然导体形成电压, 工作人员也会因此形成跨步电压, 对其生命安全具有巨大的危害。因此, IT供电方式主要适用于中小型矿井中的短距离供电系统中。

1.2 TT供电方式

IT供电系统在类型上属于三相四线制系统, 其主要应用了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并在此基础之上, 全部金属设备的外露部位皆通过各自的保护线和大地直接相连。其供电系统的显著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1) 若系统中电气设备属于金属质外壳, 当由于电气设备的内部而发生漏电故障时, 系统能够借助接地尽可能的降低触电事故的发生。在煤矿的井下供电过程中, 如果遇到井下地面潮湿, TT供电方式就会将大地对人的导电性放大, 产生较高的危险性;2) 如果漏电的电流较小, 那么熔断器就无法及时熔断, 因此还需要增加漏电保护器进行保护。有时为了保证最大程度上的安全, 还可以选择性的配置智能漏电保护线路系统, 主要由总保护、分支保护、二总线通信接口三个部分构成。每个分支保护检测得到的井下数据能够够经二总线加以通信;3) 在进行TT系统接地的安装时, 需要耗用的材料尤其是钢材相对较多, 且使用后很难回收再利用。因此, 这种供电方式在当前煤矿矿井中的应用范围有限。

1.3 TN供电方式

TN供电方式是一种三相电网系统, 也称为保护接零, 指的是以一个中性点接地为基础, 系统中所有的电气设备的外露与导电部位皆连接在总保护线上, 电源和保护线的中性接地点交互连接[1]。若电气设备由于某些故障导致金属外壳带电时, 造成零线与火线短路的直接回路, 又因为其回路的电阻很小, 就会致使回路中电流过大, 使得熔断器快速熔断或引起空气自动开关跳闸, 切断电源。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TN供电系统又延伸出了TN-S供电方式、TN-C-S供电方式和TN-C三种供电方式, 其中的TN-C-S供电方式的线路设置最为简单, 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目前被广泛的应用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2]。

2 确保安全用电的保护措施

2.1 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煤矿的井下施工需要功率较大的电机, 由于供电线路的各种限制, 导致工作中的大功率电机和地面供电系统产生除大量的无功功率, 导致电能的有用功率大大缩小, 对生产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时, 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就成为系统的关键, 它不但能够保障电路的供应, 稳定电压, 还能够降低大量的无功功率。通常, 根据其补偿位置的不同, 又可以将补偿方式细分为集中补偿方式、就地补偿方式和分散补偿方式三种。

2.1.1 集中补偿

从位置上看, 集中补偿的位置主要在变压器的表压处, 有时出现在高压降压器的母线之上。其主要优点为维护简单, 能够有效降低配电网、用户变压器和专用线路上的无功负荷, 降低电能损耗。

2.1.2 分散补偿

此种补偿方式的安装位置有高压供电线路与低压供电线路两种, 若其安装位置在低压线路上, 则具体位置应该为低压线路的母线之上, 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功率因数, 降低线路中电流, 从而降低电损。

2.1.3 就地补偿

就地补偿主要是把补偿位置直接和大功率用电机械进行并联, 并安装在其周围, 主要的作用就是将无功量经补偿装置就地供给至电动机。同时此种补偿方式也是以上三种补偿方式中最具节能功能的方式。煤矿井下供电系统, 一般线路都比较长, 而且其中的主要大功率用电设备一般位于供电线路的终端, 因此可以选用井下电网终端的负荷中心就地补偿的方式, 能够有效做到就地平衡无功电流, 稳定供电电压的功能, 就地补偿是当前的井下供电系统中最为常见的补偿方式[3]。

2.2 常见供电故障及保护措施

对于煤矿生产企业而言, 安全是企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井下供电安全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

2.2.1 井下供电故障的类型及成因

1) 高压线路与连接器故障: (1) 井下作业的特殊环境造成高压电缆的金属保护带损坏; (2) 高压区屏器进水受潮, 导致高压断电; (3) 高压电缆遭受挤压变形、损坏等, 导致高压断电事故。

2) 开关柜故障: (1) 检修维护不及时, 引发开关柜发生断相或者误动作; (2) 开关柜的继电器动作失灵; (3) 认为操作不当导致开关损毁;

3) 变压器故障:在煤矿生产中, 几乎所有设备都处在满负荷工作状态, 使得变压器的容量很难承担供电负荷, 并因此导致变压器过热、绝缘破损等问题, 最终出现电火。

2.2.2 解决供电系统故障的措施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分级闭锁选择性断电技术, 可以保护井下用电系统安全。其工作原理主要是把防爆外壳接连腔划分成两个部分:电源接线腔与负载接线箱。接电工作时, 负载接线腔首先打开, 其作用是在防爆结构失暴之前进行断电, 同时接线腔不再带电;在带电时打开接线腔, 上级馈电开关就能够主动将其中的电源断开, 使电源接线腔不再带电。这种方法, 能够保证维修或者作业人员的安全, 还可以降低电火花引发的瓦斯爆炸事故等。

3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以及煤矿生产行业技术要求的提高, 井下电力系统安全技术也亟待提高, 只有在保证井下用电安全的情况下, 才能有效保证煤矿的生产安全。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较多的三种井下安全供电方式, 并对每个供电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述。在此基础上, 探讨可能导致井下供电安全的各种影响因素, 最后介绍了一种通用的保证井下供电安全的技术:分级闭锁选择性断电技术。

关键词:煤矿,井下供电,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富海.关于煤矿供电系统可靠性的研究[J].矿业论坛, 2011.17.

[2]刘文蔚.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研究[J].煤矿现代化, 2010.4.

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 篇11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速,基础煤矿开发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技术进步不仅有效促进了整体项目产业的发展,也顺利助推了相应技术的市场革新。但是项目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尤其是井下机电安全问题越来越吸引社会各界的思考和关注。在煤矿项目运行过程中,井下作业难度系数非常高,不仅要求相应的工作环境,也要求相应人员具有基本的工作安全意识。科技的进步对于井下机电安全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基础设备的操作要符合项目操作要求。

1 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现状及问题

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的行业特点和特殊性,凸显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相应设备和要求比较多,就会在工程建立和推进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

1.1 管理制度缺失

对于任何项目的管理都离不开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目前中国煤矿井下监管力度不是很到位,相关企业对基本的安全技术管理态度不认真,导致在实际工程建立过程中,相应的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制度都存在很大缺失。中国经济不断增长,相应的技术水平也在提升,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制度就不能更好地落实和促进制度的执行。相关企业和单位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机构,保证有效提升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并且要建立专门的监管小组,对煤矿井下的基础设备和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中国目前的监管小组建立还不是很完善,相应的监管职能也没有充分落实。另外,相对于机电操作人员的制度管理也很不完善,导致基本的项目不能按照规范化的原则推进,不能建立完整合理化的安全管理机制。

1.2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受煤矿井下作业安全系数和作业环境影响,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不能进行良好的素质提升,产生了工资收入底下,而人员素质降低的恶性循环。并且,相应的项目设备操作人员基本技术不高,企业对于基本的专业培训和提升重视程度低。再加上煤矿井下工作危险,不仅难招收相应专业能力对口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就算是有经验的人员也很难长期留用。设备运作没有专业人员操作,必然会导致整体项目推迟和落后,这也就从根本上制约了企业整体长远战略目标的达成[1]。

1.3 施工设备陈旧

在整体煤矿工作推进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因素除了使用设备的相关施工人员就是最为基础的设备资源,并且,这也成为多数企业应该集中力度监管的项目。但是在实际工程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不仅设备安全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设备更换频率也比较滞后,设备基础兼容性差。很多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过于强化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不愿承担相应的设备更换费用,导致了企业在整体项目建设中一直沿用陈旧设备。设备由于常年不换,会出现超负荷运转或陈旧运转的问题,给整体项目施工带来了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不仅会提高事故的发生频率,也会导致恶性的煤矿事件发生[2]。

1.4 施工设备管理不善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由于工程监管要求比较多,不仅要对基本设备进行监管,还要对基本的工程建立和施工人员进行监管,这就需要充分建立良好的设备管理系统。在对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没有进行细致化的要点管理。首先基本井口的把关工作是所有工作的重点,但是相关管理人员缺少基本的管理制度约束,另外,在对基本机电设施管理过程中没有进行现代化的技术革新,由于基本方法过时,导致整体项目延迟和落后。此外,管理人员对于机电相应文件的管理也存在漏洞,有些基础资源文件产生丢失和破损,管理制度不善使整体项目质量下降。

2 提升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策略

2.1 优化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管理组织

在对煤矿工作进行推进的过程中,要保证对于基础项目进行集中优化,按照不同管理项目进行基本管理小组划分,并针对不同技术进行集中升级管理。相关技术单位要在实际项目推进过程中建立电气管理小组,对基本的供电情况及供电系统图纸进行监管和绘制,并及时进行设备维修和管理。要建立防爆检查组,对整体防爆设备进行集中监管,保证定期检查和维护,并提出基本的整改意见。要建立小型防爆电器管理组,对小型防爆电器进行集中试验和管理,并且及时维护基础电缆。要建立电缆管理组,检查基本电缆的质量和使用效能,并及时验收新换的电缆。只有保证基本管理健全,才能有效助力整体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顺利推进[3]。

2.2 强化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管理制度

在相应项目的管理过程中,要实行基本的三关政策,保证对于检修、验收及入井进行及时有效地防护和监管,企业施工队伍要严格对这三关进行必要的监管和监控,保证及时监督和整改。

a)要严格管理相应的检修工作,对基础的防爆电器设备进行及时检修和整理,满足最基本的安全保护需要,并集中检修和整改防爆设备。另外,在整体检修过程中要强化防爆设备的防锈工作,避免由于基本作业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如果发现基本防爆设备出现问题,就要及时进行零部件更新和整改,促进整体检验作业顺利完成;

b)要严格管理相应的验收工作。相关负责人要对机电设备采取双验收的方式,通过技术人员和基本防爆检测员进行整体设备验收,保证基础设备符合相关要求,并且要与财务部和审计部进行实时交流和沟通,保证整体项目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c)要严格管理相应的入井问题。对于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运行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基本的入井操作,相应管理人员要对基础设备进行反复验收,保证通电试验符合相应的入井标准,并且对防爆合格标志和防爆电气设备验收单进行申报,只有相应文件落实才能开始基本的入井操作。在整体操作过程中,也要进行基础机电设备验收和检查,在获取合格证之后才能完善整体的机电设备的防爆功能。

2.3 提高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设计管理

对于基础项目的地理环境要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保证整体项目顺利完成,有效建立更加健全的评价体系。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基本的自然条件进行因素考量,总工程师要同意设计结果,才能实现基本的设计操作。在整体项目推进过程中,要对基本的工作情况进行有效评估,也要对非常规情况进行预案生成,保证整体采矿项目是在安全供电条件下建立的,并且要对基本的井下供电系统进行集中安全测试。另外,要在实际供电设计图纸中对相应设备和相关电缆进行细致化地标注,保证基本信息完整,并能进行信息升级。要绘制基本的机电设备示意图,并进行机电设备数据收集,保证实时监控的完成性及信息的及时有效性。相关工程的监管人员也要加强对基础继电器定值的计算和核查,保证整体数值的准确性。除此之外,相关工程人员要及时检查电缆,保证电缆符合国家规定。

2.4 升级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技术要点

相关工程负责人要优化供电技术,不仅要集中对基础设备进行检查,也要对基本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及时的信息汇总,保证各项安全措施顺利推进。相关负责人要进行规范化检查,除了检查细致的要求,也要制定检查计划,保证检查结果随时记录和登记,以便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复查。相关工作人员要在提升技术的同时充分考量影响整体机电安全的要素,保证进行技术优化革新,强化管理技术升级,从而实现井下安全作业。

3 结语

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的管理离不开企业的细致化工作流程,也需要相关企业的监管人员在实际项目进行中提高意识认知。不仅要提升整体项目的基础技术,也要保证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化升级,充分做好技术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各个部门的统一作业,才能顺利推动整体煤井下作业顺利发展。

摘要:对于目前中国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基本的升级措施,旨在更好地助力相关单位推进整体项目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

参考文献

[1]尹燕华.井下机电安全供电技术管理研究机械管理开发[J].机械管理开发,2013,19(5):95-96.

[2]吴起华.浅析井下供电设备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9(18):2064-2065.

上一篇:花椒丰产栽培管理技术下一篇:联合微波局部热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