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运行文件管理

2025-01-12

核电厂运行文件管理(通用12篇)

核电厂运行文件管理 篇1

截至2010年底, 我国大陆已建成投运核电机组13台, 在建核电机组28台。根据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 到2020年, 我国核电要形成运行4 000万k W, 在建1 800万k W的规模。核电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各环节和强化设备管理工作, 确保核电运行安全。

一、规范核电建设程序, 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1. 有效防御, 确保核安全

为确保核安全, 核电站的设计遵循“纵深防御、多重保护和多样性”的原则。关键的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都同时有两套或两套以上, 一套发生故障时, 另一套立即自动投入运行。反应堆运行出现异常时, 快速停堆系统立即起作用, 使反应停堆。发生事故时, 完善的专设安全设施自动投入运行, 可从各方面限制事故的发展。

2. 全面质量管理, 保证建造质量和运行安全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核电高速发展的时期, 将同时或者陆续建设多台核电机组,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设备的安装质量, 使其不因追求发展速度而降低。

3. 监测和维护到位

我国核电设施应该做好严格的监测和维护, 严格禁止这些设施出现超期服役现象, 而且不管在怎样的紧急情况下, 电站内都必须拥有稳定可靠的多路供电系统。我国目前正在运行的核电站, 已经有严格的监测和维护机制, 当监测出问题时, 必须及时处理, 确保安全。

4. 切实做好应急预案, 以防万一

对于核电这种含有潜在高风险的行业, 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应按照功能分析、功能故障、故障模式、故障影响与后果等, 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对于一些有着潜在危害性的设施, 管理者更应当加强事故处理和应对训练, 特别应加强针对极端情况发生时的模拟演练。同进实施核事故应急演习, 以保证人员安全和保护环境。

二、加强核电设备管理, 提升核电运行安全

《核电站质量保证安全规程》对核电站预防性维修提出了明确要求:运行单位负责制定预防性维修大纲, 以保证整个核电站运行寿命周期达到设计性能。应根据系统设备的功能需求及设备故障模式、故障影响、故障后果进行综合分析, 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性维修策略、完善的维修管理工作流程;建立完整、规范的设备台账管理;完善多层次、多角度的设备管理绩效指标体系;建立系统化的设备故障管理体系、系统化的设备维修策略, 加强设备监测手段、建立能够识别设备故障原因的系统;及时优化定期检修计划, 强化针对关键设备的系统化预测性技术和手段, 建立可持续改进的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平台。应建立故障代码标准体系, 同一个故障不同的维修人员可能会有不同的描述, 不便于统计分析, 建立故障代码后, 认清代码就可有效减少差错, 统计出什么故障出现的频率高、什么故障维修成本高, 就可以集中技术力量和精力加以解决。同时还应制定一些预防性或者预测性措施来避免设备失效, 使这些故障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将标准的设备管理相关数据融入到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制度中, 形成一个共享的知识库。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全面有效的设备管理对保障核电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郭霄

核电厂运行文件管理 篇2

第一章 总则

为保证发电厂设备正常运转,安全、经济、高效发供电,明晰各级生产人员调度关系,适应新机组扩建后新的运行方式带来的变化,使电厂安全生产有序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1.发电厂的运行调度管理工作,应该建立在以值长为首的现场生产指挥系统上。当班值长是代表厂部在运行岗位行使生产调度指挥权,值长在行政和技术受厂长、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的领导,在调度上受省调、中调值班调度员的领导。各运行岗位的运行班长及负责运行岗位的值班人员,应该在当班值长的统一调度指挥下,协作配合。保证电厂及系统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2.厂部有关领导(厂长、生产副厂长、总工等)及各相关分场和科室领导(检修、运行分场,生技、工程技术、安监、科技环保、通讯科等其他有关人员)应熟悉和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 设备调度管辖范围的划分原则

1.省调管辖范围:全部锅炉及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机的出力及机组检修,电厂220KV联络线、母线及附属设备、#1联络变压器220KV侧。电厂的主变压器由电厂自行管辖,省调调度许可。

2.徐州中调管辖范围:110KV母线及附属设备、联络线,#1联络变压器110KV侧。省调调度许可。

3.集团公司电力调度管辖范围:220KV大铝I线及大铝II线、110KV大中I线及大中II线、35KV母线及附属设备、母联开关、35KV供电线路、消弧线圈及附属设备。

4.值长管辖范围:厂内影响或威胁到安全生产的重要辅助设备及影响到全厂运行的公用系统等。省调、中调、公司电调管辖范围内的设备均由值长管理调度。

5.班长管辖范围:运行中重要设备和系统的经常性正常调整操作。运行及备用的非重要设备或一般性试验和切换操作。

6.属于值长管辖范围内系统和设备,需进行操作或改变运行状态时,应汇报当班值长,当班值长向设备归属者汇报,得到同意或按其调度命令执行。未得到当班值长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设备运行状态。

7.只有在直接威胁人身或设备安全时,以及现场运行规程明确规定的特殊情况下,可以允许不经上级调度的命令先行紧急操作处理,但事后应迅速逐级汇报。

第三章 调度管理制度

1.当值值长受省调值班调度员的指挥,并正确执行省调值班员的一切调度命令。当值值长是全厂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人,各专业班长受当值值长的指挥,各运行岗位上值班人员在调度关系上受当班运行班长的指挥,其他专责运行岗位的值班人员在调度关系上受当值值长的直接指挥。

2.当值值长向各运行班长及专责运行岗位值班人员发布的调度操作命令,受令人应立即执行,如认为所接受的命令不正确时,应向发令人提出异议,当发令人重复其命令时,除了明显威胁人身或设备安全外,必须无条件迅速执行。值长应对其发布的调度操作命令的正确性负责,对明显威胁人身或设备安全的命令,各级值班人员都有权拒绝执行,并将拒绝执行命令的理由报告上级有关领导。对无故拖延或不执行调度命令者,必须对由此所引起的后果负责。

3.各运行岗位的班长因需要短时离开值班岗位,应得到当值值长的许可并告知自己的去向,1

委托班组的代理人接受和执行值长的调度命令。

4.值长因需要离开值班岗位,应告知电气运行班长,在值长离开期间,应由电气运行班长

负责接受上级有关调度命令和进行有关的调度业务联系,待值长回来时应及时汇报。

5.发布和接受调度操作命令以及进行生产工作联系时,发令人和受令人进行联系的双方必

须互报姓名,使用统一的调度术语和操作术语,并严格执行发令、复诵、汇报、录音和记录等规定。发令、受令双方应明确“发令时间”和“完成时间”,以表示操作的始终。发布操作指令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方式,下达操作任务分为综合操作和逐项操作两种形式。正常情况下,必须以书面方式发布操作任务票,在紧急情况或事故处理时,可采用口头方式下达,但双方都应做好记录。

6.为规范和统一调度操作,现在省调实行许可管理制度,调度操作许可是指由省调调度管

辖的母线设备、出线开关停复役操作和倒排操作,由值班人员提出操作要求,省调值班员许可其操作,不再发布操作指令。省调对下列项目实施调度操作制度:

(1)母线停、复役操作;

(2)专用母联、分段及旁路开关停、复役操作;

(3)母线压变停、复役操作;

(4)旁路(旁路母联)开关代线路开关停复、役操作。

7.省调调度管辖设备的新设备启动、异常及事故处理,以及旁路(旁路母联)开关代线路

开关的停复、役操作,一般不采用调度操作许可方式,仍由省调值班调度员发布操作指令。异常及事故处理恢复的过程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调度操作许可方式,操作前双方应明确要求,并做好记录。

8.采用调度操作许可的设备运行方式变更,值班员在操作前必须得到省调值班调度员同意,操作后,值班员应及时将设备一、二次状态向省调值班调度员汇报。省调值班调度员对调度操作许可的正确性负责,电厂值班员对现场操作的正确性负责。

9.因电网方式发生变化,省调值班调度员有权暂停电厂值班人员正在进行的操作,并由省

调值班调度员决定下一步操作要求。

10.在设备停、复役操作过程中,如遇该设备异常,电厂值班员应立即汇报省调值班调度员,由省调值班调度员处理正常后,交由电厂值班人员继续操作。

11.所有运行、备用或检修状态的设备需要切、送电联系,原则上均应通过运行岗位的当班

班长或专责岗位的运行值班人员负责与当值值长联系,特殊情况在当值值长许可下也可以指定专人与值长联系。

12.各级非当班人员对运行岗位值班人员布置任务,发布指示等,涉及到属值长管辖范围设

备的调度操作或涉及到改变系统运行方式的,均应通过当值值长向有关运行人员布置,各级运行人员对超越调度指挥权限的命令、指挥等均可予以拒绝执行。

13.值长在值班期间内碰到威胁安全运行的设备缺陷或异常情况时,有权通知有关分场派人

前来检查处理,在事故处理或其他特殊情况下,值长可以直接通知有关班组或有关人员前来处理。

14.值长处理事故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和指挥非当班的运行人员及检修人员协助

参加事故处理。

15.值长在值班期间,遇到某些特殊操作或工作需要人员协助时,有权指挥本值内的运行岗

位班长在保证安全运行的情况下,抽调人员协助其他岗位进行能够胜任的暂时性协助或操作。

第四章 设备更新和新设备投用的管理

1.设备更新和新设备投用的停复役,应按电厂设备停复役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2.新增设备投运后的命名、编号原则是:属于省调、中调、公司电调管辖的设备分别由省

调、中调、公司电调统一命名、编号,属于厂内调度管辖的设备,由生产技术科负责统一命名、编号。更新和新设备投用必须按照其调度的有关规定,做好投运前的准备工作和办理投运申请手续。

3.厂内更新改造设备、新增设备在投入运行前除开具《设备复役通知单》外,还应附上《设

备异动报告》送交运行岗位,才允许投运。其内容包括:

(1)设备的命名、编号。

(2)设备规范参数或更改后的变化参数。

(3)新设备或更改后的系统图或设备结线图。

(4)设备的保护整定或其原理图,调度情况。

(5)启动试运行计及要求。

(6)编制或补充现场运行规程和有关操作卡。

(7)运行注意事项及其他需说明的内容。

4.重要设备、系统的更改或新增,各有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对运行人员组织学习,熟悉现场设备及必要的考核准备工作。

5.更新改造设备或新增设备,虽然已办好复役通知手续,但未得到值长的许可同意前不得

擅自将设备投入运行。

6.更新改造设备或新增设备,一经复役投入运行后,未经值长的许可同意,不得进行任何

操作(正常调整操作除外)和工作。如需要重新进行工作,应按设备停复役,工作票等制度的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7.更新改造设备或新增设备在投运前,有关岗位的运行人员应做好充分的操作投运准备及

事故预想。投运后应加强监视,增加检查次数等工作。

第五章 设备的停役申请管理

1.设备检修计划应办理申请审批手续,正式批复和开竣工手续以调度台电话联系为准。

2.运行或备用设备凡需停役进行检修、试验、维护等工作,都必须严格按《大屯发电厂设

备停役制度》中的有关规定办理设备停役申请手续。

3.属省调管辖的设备及属中调管辖、公司调度管辖的设备,进行计划性停役、检修、试验

等工作,检修分场应填写设备停役申请单,交厂部审批后,并在规定时间之前送交当值值长,由当值值长向省调、中调或公司电调办理设备停役申请手续。

4.属厂内调度管辖的设备计划检修,设备所属分场在设备停役前一天开出设备停役申请单,交厂部审批后送交当值值长。

5.属省调管辖及中调、公司电调管辖的设备,如因设备缺陷或由其附属设备引起的临时检

修,设备所属分场至少应在设备停役前6小时前交经厂部审批后停役申请单给当值值长,由当值值长办理临修申请手续。

6.属省调管辖及中调、公司电调管辖设备,如因设备缺陷严重不能坚持运行需进行紧急抢

修,而来不及办理停役申请手续者,应由厂部决定并通知当值值长,但设备抢修开工后,检修分场应在24小时内补办停役申请手续。

7.属厂内调度管辖的重要辅助设备的临修,应由检修分场开出停役申请单交厂部审批后,提前一天交值长安排执行。

8.属厂内调度管辖的重要辅助设备因缺陷严重不能坚持运行,需停役进行紧急抢修,检修

分场应向当值长提出口头申请,得到许可后执行,但在设备抢修后开24小时内必须补办设备停役申请手续。

9.在调度上允许的设备维护、试验和检修等工作,且又能在当值内完工的,检修分场可直

接向当值值长口头申请。

10.非重要的辅助设备的检修计划、临修且对安全经济运行影响不大者,可由检修分场直接

向当值值长(或运行班长)办理手续或提出口头申请,但各运行班长应根据具体情况事先请示或事后汇报值长,并在运行日志内做好详细记录。

11.凡办理设备停役申请手续的工作,如不能按期完工结束,均应在规定时间前办理延期手

续。

12.报批设备停役申请,得到批准或许可后,当值值长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及岗位。

13.凡属值长调度管辖的设备(包括省调、中调、公司电调管辖的设备)停役检修,各运行

班长在做好安全措施许可工作之前,必须得到值长的同意或按值长的命令进行,检修的设备严禁约时停送电。

14.设备检修虽已批准并开工检修,如因系统需要,值长有权根据现场情况命令其停止检修,恢复已检修的设备直至投入运行。

15.设备停役时间的计算是指设备从系统中断开停役(拉开开关、关闭主汽门)时起,到设

备重新投入运行或根据调度要求转入备用时为止,设备的停复役所进行的一切操作,包括启动、试验等时间均应计算在检修时间内。

16.各运行班长对按规定应该办理停役申请而未办理手续的设备检修工作,应拒绝执行。

17.各运行岗位对设备申请停役应有专项登记,作为设备技术档案备查。

第六章 设备的复役管理

1.凡办理设备停役申请手续的检修设备竣工后,及更新改造、新增的设备,在投入运行前

都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设备复役通知手续。

2.口头申请停役的设备检修结束后,由设备所属部门或工作负责人联系值长(或运行班长)

进行复役,运行班长在复役前,应根据现场情况,必要时请示值长后再进行复役,并在运行日志内做好详细记录。

3.重要设备检修后,工作负责人、分场主任(副主任或主任工程师)必须亲自检查,确定

所有检修工作结束,现场清理完毕,检修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工作现场,所有的工作票均终结,方可开出设备复役通知单。

4.运行班长对申请停役的设备,当检修工作结束后需复役,必须收到复役通知单为准,且

得到当值值长许可后,方能将复役设备投入运行或列入备用状态。

5.对于事故抢修或在非办公时间检修结束的设备,如来不及办理设备复役手续的,设备检

修工作负责人可与当值值长联系,经值长许可后可以先进行设备复役,然后尽快补办设备复役通知手续。

6.设备复役单的内容应写明设备的主要检修项目及试验情况,运行人员应该注意的事项等。

7.设备更新改造及新增设备在交付运行之前,除了办理设备复役通知单外还必须附送《设

备异动报告》注明设备详细的变动情况、图纸、使用说明等必需的材料。

8.设备复通知单应一式四份,经审批后,检修分场留一份,值长、专业班长、生技科各一

份。

9.各运行岗位应对设备复役通知单进行专门保管,作为设备技术档案备调。

第七章 设备缺陷消除管理

1.运行或备用设备的缺陷消除,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2.运行人员应按规定定期定时认真进行检查、试验,发现设备缺陷后运行班长应及时填写

《设备缺陷通知单》,并在设备缺陷记录簿内进行登记。交接班时应详细向接班人员交待。

3.运行中发现的一般缺陷,可由班长填写《设备缺陷通知单》,汇总后检修分场组织人员进

4.5.6.7.行消除。运行中发现的主要缺陷或重大缺陷,各运行班长应及时汇报值长,并同时向运行专业负责人或检修分场汇报,为消除缺陷,防止缺陷扩大,应作好必要的安全措施,值长根据情况向上级调度和厂部领导汇报。在事故处理或紧急情况下,值长有权直接通知有关班组或专业人员紧急赶到现场及时消除缺陷,无故拖延或拒绝者应对后果负责。对需要降低发电出力的缺陷消除工作,值长应尽量安排在低负荷或低谷负荷时间内进行,或向省调汇报征得同意,降低发电负荷后进行。大小修设备缺陷消除不彻底,又无相应技术措施、影响安全生产的,运行人员有权拒绝

设备启动和投入运行。

第八章 事故处理管理制度

1.事故处理原则:

(1)尽快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根源并解除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威胁。

(2)用一切可能的方法确保厂用电及正常设备的继续安全运行。

(3)尽快对已停电的用户恢复供电,特别是重要用户的线路恢复送电。

(4)调整运行方式,使之恢复正常。

2.事故处理时各级运行人员的职责:

(1)值长:是全厂事故处理的直接指挥人,发生全厂事故及系统事故时,值长应立

足主(集)控室,便于全面掌握情况,负责指挥全厂人员(包括各分场领导)

正确迅速处理事故,并把有关情况及时汇报上级调度员和有关领导并接受其命

令。

(2)电气运行班长:在事故处理时,应领导本班人员按现场规程中有关事故处理的规定,以及值长的命令,直接进行电气系统的事故处理,并及时向值长汇报事

故的象征和处理经过。

(3)汽机运行班长:在事故处理时,应领导本班人员按现场规程中有关事故处理的规定,以及值长的命令,直接进行汽机本体及辅助系统的事故处理,并及时向

值长汇报事故的象征和处理经过。

(4)锅炉运行班长:在事故处理时,应领导本班人员按现场规程中有关事故处理的规定,以及值长的命令,直接进行锅炉本体及辅助系统的事故处理,并及时向

值长汇报事故的象征和处理经过。

(5)机、电、炉、煤、化各运行主要值班员及负责运行岗位人员:

在处理事故时,接受班长或值长的命令进行事故处理,必要时可按现场规程中有关规定进行正确、迅速地单独处理,事后应立即汇报班长或值长。

3.在发生全厂事故时,机、电、炉、煤、化运行当班班长应立足于各自的控制室指挥处理

事故,便于和值长保持联系,并随时将各自所管辖设备的重大异常情况及危害程度、发展趋势等向值长汇报,便于值长全面掌握情况。

4.机、电、炉、煤、化运行当班班长在进行本专业系统事故处理时,若在处理涉及到全厂

系统及其它运行岗位所管辖设备时应汇报值长得到许可后再进行处理,若紧急情况可按规程先行处理然后再迅速汇报值长。

5.在事故处理中,各级运行人员对上级调度所发布的命令,除严重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之

外,都必须无条件执行。对无故延迟或拒绝执行调度命令而造成事故扩大者,应对后果负责。

6.在事故处理时,各级领导对所属专业的运行值班人员发布的指示、操作命令等涉及到全

厂系统或属值长调度管辖范围的,都必须通过当值值长下达或得到许可后执行。

7.在事故处理时,下列各项操作可不待上级调度的命令自行处理,但事后应及时汇报上级

调度:

(1)将直接对人身有伤亡威胁的设备停电。

(2)将已损坏的设备隔离。

(3)运行中的设备有严重损坏威胁时,按照现场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处理。

(4)当厂用电全停或部分停电时,恢复其供电。

(5)全厂或部分机组与系统解列,在具备同期并列条件时与系统同期并列。

(6)无法与上级领导人取得联系时,按本厂现场运行规程中有有关规定自行处理。

8.在处理事故时与上级调度失去联系时的规定:

(1)所有上级调度预发的调度操作命令或或调度许可的操作命令票均不得自行操

作。如调度操作票已经发令而正在进行操作者,则可将该操作执行完毕,如正

在发令过程中通讯中断,但操作命令没有发完,不得进行执行操作。

(2)根据省调规程中“系统频率调整”和“系统电压调整”、“通讯中断时系统的调

度工作和事故处理”部分的有关条文规定自行处理。

(3)根据我厂现场运行事故处理规程中“系统发生周波、电压降低及振荡时的处理”

和“220KV、110KV系统事故处理”的规定自行处理。

9.事故发生后值长应向省调、中调、公司电调、公司总调度员汇报与其相关的情况。

10.在事故处理中,值长有权直接通知有关分场主任、主任工程师信检修班组有关人员紧急

赶到现场进行协助检查,消除设备缺陷等工作,任何人不得无故拖延或拒绝。

11.在事故处理中,如遇当值值长不能胜任指挥处理,则总工程师或生产副厂长可或亲自指

挥事故处理或指定其他值长替代进行指挥处理。如遇运行当班班长不能胜任本专业的事故处理,则所属专业负责人可以亲自指挥处理或指定其他班长替代进行指挥处理。

12.在处理事故时,各运行岗位值班人员应禁止非有关人员进入运行岗位或事故现场。

13.重大事故处理时,保卫科应组织人员进入运行岗位或事故现场维持秩序和保护现场,禁

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核电厂运行文件管理 篇3

关键词:EPC核电工程 设计文件 文件管理流程

文件管理作为核电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环节,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等有着直接影响。由于我国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开展核电工程建设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缺乏成熟可借鉴的经验,因此,如何在EPC模式下实施有效的文件管理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着重梳理与分析工程文件重要类型之一——工程设计文件在以设计为龙头的核电工程公司的管理流程。

一、EPC总承包的概念

及其对工程设计文件管理的要求

EPC是英文Engineering(设计)、Procurement(采购)、Construction(施工)的首字母缩写,即通常所说的工程总承包。《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0358-2005》里指出,工程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①EPC总承包是一种以向业主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为目的,对整个工程项目实行整体构思、全面安排、协调运行、前后衔接紧密的承包体系。②

为满足核电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及成本等要求,工程设计文件从产生、流转、交付使用到最终归档的全流程必须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与管理,这与设计院的工程设计文件管理流程有所区别。随着多项目管理模式的开展以及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的工程设计文件更需要得到科学有效的全周期管理。

二、EPC总承包模式下

工程设计文件管理流程现状与问题

1.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设计文件管理流程现状

目前,在核电工程公司里,工程设计文件在总部设计部门产生,经整理后传递至异地的项目施工现场,供现场人员使用,最终文件在总部归档保存并提供利用。图1展示了一份核电工程设计成品文件从形成到最终归档的流程。

图1 核电工程设计成品文件管理流程现状

(1)文件的形成:设计部门形成CAD图后,送交文印部门晒出硫酸纸图后返回设计部门,在硫酸纸图上进行编、校、审等签字(手签);

(2)文件的接收:成品文件形成之后,由各工程项目的文员接收、核对,并将部分文件元数据信息著录到excel表,填写文件传递单和复制卡;

(3)文件的整编:文档部门从各工程项目部接收成品文件,再次核对,将相应的文件元数据信息分别著录到底图表、档案管理系统案卷级和文件级,扫描文件并上传档案管理系统;

(4)文件的现场同步:文档部门对文件质检后,通过工程文档管理系统(Project Wise,简称PW系统)将电子文件同步至项目现场,由项目现场文档管理人员在当地晒图,并进行分发、控制和管理;

(5)文件的归档:扫描及可编辑版电子文件刻录光盘存档,纸质文件整理后归档入库。

2.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设计文件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

从图1可以看出,一份设计文件从成品形成到最终归档至少需要进行11个环节,涉及多个部门,并至少需要1名项目文员、8名总部文档部门人员、若干名现场文档人员和1台扫描仪,管理成本较高。该流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文件核对和元数据著录环节重复劳动

图1第4和第5个环节均包含了核对文件图纸是否有误,核对的内容部分相同,存在重复劳动、增加时间成本问题。

此外,这两个环节均需要将元数据著录到excel表,尽管岗位性质不同,对元数据的关注角度和用途不同(项目文员和文档部门人员分别著录,前者是为了工程项目使用,后者是为了便于纸质文件归档入库),但多个元数据重复著录,甚至excel表中的元数据还需再次著录到档案管理系统里。这些工作内容没有进行有效整合,没有做到元数据的一次著录、多次利用,增加了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如表1所示,需要著录的元数据约50个,其中重复著录两次或三次的元数据有16个,约占全部的1/3。尽管元数据著录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但著录量在整个工作量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同时,人工著录容易出现错误,这对文件的检索利用、数据统计等工作都带来了不便。

表1 需要重复著录的工程设计文件元数据表

(2)元数据著录环节滞后

在需要著录的50个文件元数据中,有近70%的元数据在文件形成阶段便具有,有4个元数据在文件流转过程中形成,约24%的元数据在归档阶段形成。如果能实现通过系统自动、及时著录文件各阶段产生的元数据,将部分工作前移,做到前端控制,可提高工作效率与准确度,也减轻了人工质检的工作量。

表2 工程设计文件元数据著录统计

(3)可编辑版电子文件收集整编滞后

文档部门除了保存扫描版电子文件外,还保存可编辑版电子文件,每月定期收集上月形成的可编辑版电子文件。这种人工收集的方式在时间上比较滞后,且不易收集齐全。

3.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设计文件管理流程问题的根源

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没有落实前端控制、全程管理的文件管理理念,文档部门仅负责文件归档阶段的工作,缺乏对文件从形成、接收、流转、利用到最终归档全过程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同时,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文件管理平台,PW系统只发挥了异地同步传递的作用,档案管理系统只是独立的系统,整个电子文件的流转过程不可控。

三、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设计文件管理流程的优化

针对上述问题及其根源,应通过搭建内容管理平台来优化工程设计文件及其他类型的工程文件的管理流程,以适应EPC总承包管理模式,推动工程项目建设。

1.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设计文件管理流程的优化原则

(1)前端控制、全程管理、文档一体化

文件从形成到最终归档的全过程通过系统平台进行跟踪和管理。一方面,在文件管理各阶段,通过系统及时捕获文件的元数据信息,文件的所有屬性信息都在系统平台中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可编辑版本电子文件从文件形成之后便通过系统接口自动提交归档,无需人工收集。

(2)减少人工劳动量,减少重复劳动,缩短周期

大量的文件元数据著录工作通过系统取代大部分的人工劳动,并做到一次著录、多次利用,减少重复劳动,缩短整个流程的周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使文件尽快交付现场。

2.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设计文件管理流程的优化方案

基于上述原则形成的优化方案如图2所示。

图2工程设计文件管理流程优化方案

该方案的优势包括:

(1)电子文件从形成到最终归档的流程基本都在系统平台里流转,实现了全程控制、跟踪和统一管理,加强文件的可控性。

(2)实现文件元数据的自动捕获,做到一次著录、多次利用,取代原有的excel表和档案管理系统的手工录入,避免重复劳动,同时加强了元数据著录的准确性,规避人工著录产生的风险,减轻人工质检的工作量。

(3)系统平台管理与维护文件的全部元数据。不同岗位的员工通过平台查看自己所需的元数据信息。如:纸质文件入库时需要借助的底图表、项目文员接收文件时填写的excel表,均可通过平台来实现。

(4)实现系统自动提取可编辑版电子文件,在文件形成阶段便控制文件。

(5)由于人工著录及质检工作量的减少,流程周期缩短,从总体来看,能够节约较多的人力与时间成本。

注释:

①GB/T50358-2005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

②康贺仁.我国电力建设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09.

核电厂运行文件管理 篇4

核电厂6 k V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是核电厂应急电源, 它的安全可靠运行对厂内核安全意义重大。在主电源、备用电源及主发电机失电时, 应急柴油发电机必须在10 s内使机组达到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执行程序带载, 确保应急照明及堆内余热导出, 关闭设备, 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1]。

1 应急柴油发电机作用及技术要求

1.1 应急柴油发电机作用

核电厂在进行化学反应时会在反应堆内产生大量热, 该热量主要凝聚在堆芯内使其成为核裂变过程中主要的放射源。堆芯内余热随时间延长会逐渐降低, 如果在有效时间内没有将温度降至最低点, 便会导致核电厂反应堆内堆芯烧毁。一般核电厂每台机电组都会配有一定数量的应急柴油发电机, 数量控制在2台~4台, 只有当主、备用电源完全关闭后, 应急发电机才会启动, 将堆芯内热量排出至机体。原有核电厂没有配备辅助电源装置, 关闭核电厂主电源与备用电源后, 该系统内所有配电系统便会全部与电源断开, 造成堆芯内热量不能及时有效散失, 会烧毁内部配电设备。核电厂应急柴油发电机不但运行功率大, 且电机承载容量也大。为保证核电厂内冷却水、油等系统正常循环, 在核电厂主电源和备用电源没有发生故障时, 应急柴油发电机也会处于热备用状态, 保证各个核电设备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

1.2 应急柴油发电机技术要求

应急柴油发电机在接收到终端系统指令后, 保证从启动至正常运行状态的时间间隔要在10 s~20 s范围内, 并且额定电流与电压都要在设备运行条件范围内。核电厂原有发电机运行时间间隔在80 s~170 s间, 由于时间过渡比较长, 造成核电设备达不到理想状态下的预测值, 使设备出现低压抖动现象。设备在负载运行期间, 其发电机内部转子的振动频率保证在5 200 Hz~6 800 Hz, 电压达到额定电压值的85%, 电流达到额定电流值的90%, 这样才能保证核电厂内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对于中间切换时间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切换时间不大于这一程序的开始至下一程序的开始时间的50%, 这样能够保证各个设备在系统切换时有一个等效过渡时间。应急柴油发电机加载一个运行程序时, 不会导致设备瞬间运行条件改变。日本核电厂应急柴油机运行过程中, 加载了附加设备的运行程序, 导致柴油发电机内部转子转速提高了原有速率的70%, 出现自动跳闸现象。所以要求加载附加设备期间, 其转子运行速率不要超过额定转数的83%, 运行条件不会发生瞬间改变, 减少设备额定功率损耗。

2 应急柴油发电机特点

2.1 稳定性

应急柴油发电机稳定性主要体现在电力系统的全自动化控制, 大亚湾核电站中适用的应急柴油发电机 (型号为HC407GF) 能够根据系统动态稳定性自动识别系统故障, 并在短时间内将分析后的数据传输至终端系统进行处理。管理人员将核电设备中的工作运行功率波长录入至数据库内, 一般设定反应堆冷却系统工作运行波长在1 300 nm~1 500 nm, 安注箱工作运行波长在700 nm~900 nm, 主变压器工作运行波长在800 nm~1 200 nm。假设该核电设备运行过程中, 工作波长出现异常, 自动识别系统便会根据设备传输波长的长短进行故障分析。然后将故障分析数据传输至核电终端系统, 完成信息传输过程。此系统在信号加密方式上也保证了其传输路径的稳定性, 核电系统在数据信号上采用8进制加密方式。例如核电传输在传输一组数据信息时, 经加密处理后, 其数据代码为010 011 110 111 001 101 000, 传输的数据代码在交换设备处理过程中, 其翻译后的指令为2367150, 应急柴油发电系统利用该指令能够有效保证传输数据信息的有效性。

2.2 低敏感性

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在数据库中设定了遥感程序, 设备在遥感程序设定下完成对核电厂设备的监测。低敏感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体现出应急柴油发电机的试验性, 另一方面体现出发电机的应急性。发电机在启动运行时, 所有报警程序便全部启动, 完成整个启动程序监控流程。而原有柴油发电机没有设置该运行程序, 导致后期设备在运行管理中出现故障时才发出警报信号, 这时已对核电设备造成极大损坏。应急性主要体现在核电设备进入应急状态时, 柴油发电机会瞬时达到最大运作效率保证堆内重要设备不失电。例如:当出现水温升高、油压降低现象时, 应急柴油发电机增大输出功率使循环系统中水泵及油泵增加功率, 以此降低水温, 提高油泵压力, 保证核电设备后期正常运行。

3 应急柴油发电机继电保护措施

核电厂应急柴油发电机继电保护措施包括:发电机差动保护和定子接地保护, 该运行保护管理措施不但减少核电设备的故障率, 而且能提高运作效率。

3.1 发电机差动保护措施

发动机差动保护措施是降低发生短路时的电流。在发生短路时电流呈现非平衡状态, 此时电流运作也呈现非周期性。这时差动保护便会在正常负荷下降低运行工作电流, 降低幅度与正常电流之差不超过6%。应急柴油发电机在差动保护措施中改进了其反映灵敏时差, 由于原有数据信息不能被设备及时接收而造成中间延时加大 (最长延时达到12 s) , 使终端处理器不能有效发出指令。而现有差动系统在运行管理措施中减少中间延时效应, 此外差动保护在运行管理措施中还可以作为跳闸信号处理, 完成发电机应急处理程序。

3.2 定子接地保护措施

定子接地处理方式包括悬浮接地、单点接地及多点接地。悬浮接地是将发电机定子串联到一个接地点, 然后用牵引导线将电流引入大地。一般悬浮接地不同于其它系统接地, 主要是因为该接地方式没有形成静电回路, 当遇到雷电天气时, 会击穿核电厂周围结构物, 产生强大的静电飞弧。单点接地是将三个核电设备并联至一条回路中, 然后通过牵引导线将高压电流引入大地。例如核电厂包括三个高压系统, 分别为A系统、B系统、C系统, 其中A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 在单点接地系统中, 三个系统串联接入然后与C系统并联接入母线, 而B系统可单独与接地母线连接, 使之不构成静电回路。多点接地系统适用于工作频率低于1 MHz的工作运行环境, 当高压系统工作频率高于13 MHz, 采用单点接地方式, 便会增加底线阻抗值, 使其向外辐射高频噪音。多点接地是将二次中的每个核电设备单独接地, 例如:核电厂中大型电力设备 (如蒸汽发生器、高低压加热器、主变压器) 均由牵引导线独自接地, 这种接地方式不但能够减少接地阻值, 还能减少设备向外辐射噪音信号。回路接地是利用逆变器工作运行原理, 逆变器将电力设备运行的高电压变为低电压, 大电流转化为小电流, 使其保证运行电路工作人员的安全。

4 结语

核电厂对应急柴油发电机综合运用差动保护和定子接地保护的方法, 并结合不同方式的接地形式, 避免使之构成静电回路。同时运用发电机差动保护管理原理降低工作电流, 减少反应灵敏时差。这种综合管理程序不但降低了核电厂应急发电机的故障率, 并且提高了发电机的机械效率。

摘要:结合《核电厂电气原理与设备概述》课程中应急柴油发电机原理提出了管理措施, 包括发电机差动保护和定子接地保护, 以确保失电工况下核电厂安全应急设备第一时间恢复电力供应, 确保反应堆安全退出运行。

关键词:核电厂,柴油发电机,接地保护,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核电厂运行文件管理 篇5

摘要:运行图纸主要包括电气单线图及工艺系统流程图,其作为基准技术支持文件、生产运行人员唯一有效工作支持图纸文件,须时刻与电站现场布置保持一致,以保障运行、调试工作安全有效进行。目前,海阳核电处于调试高峰期,机组调试过程中会实施大量临时变更以满足各项调试活动要求,或是发现设计缺陷时申请实施永久变更。该文旨在介绍机组系统调试期间变更实施过程中,运行图纸如何管理以保证其正确性、实时性,从而满足机组安全调试、运行要求。

关键词:运行图纸;临时变更;永久变更;TOP;TOTO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10(b)-0021-02

海阳核电为首批AP1000核电站,由多方设计、施工,核岛由美国西屋公司设计,常规岛由国核电力设计研究院设计,汽轮机由日本三菱公司设计制造,大型设备、模块化设备由国内外厂商供货,这导致了设计图纸的多样性。为了将各方设计图纸、大型设备图纸、模块化设备图纸等进行统一规范、整合,形成一套具有统一标准、反映电站现场布置、适合生产运行人员使用的运行图纸,需成立图纸专项组统筹管理图纸相关工作。海阳核电组织运行人员成立图纸专项组,并由运行部及调试管理部共同管理。图纸专项组制作图例、绘制模板,并编制绘图规范,将各方设计图纸进行统一转化,形成海阳核电运行图纸。图纸专项组根据调试阶段不同,将运行图纸分为两类进行管理。系统由建安移交至调试后,调试移交至运行前(即TOP阶段),该阶段图纸统称为调试期图纸。系统调试完毕由调试移交至运行之后(即TOTO阶段),该阶段图纸统称为生产期图纸。相关系统调试完毕后,相应地调试期图纸经过模板转换并重新编校审批签字后形成生产期图纸。因运行隔离需要,调试期图纸须在TOP前完成签字生效并分发至运行各工作岗位,生产期图纸则须在TOTO前完成。两类图纸变更管理流程不尽相同。

1变更实施流程

AP1000核电站是首次施工建设,其在设计、建设方面还不成熟,故施工、调试过程中,总会发现不合理、有缺陷的情况,为了完善设计,就需各方设计院进行设计变更。该类为满足机组正常运行而必须长期存在的设计变更,称为永久变更。在系统调试过程中,通常需要建立临时措施以支持各项调试活动。如建立临时管道连接进行冲洗、安装临时水泵提供动力、端接临时电缆引入临时电源等。该类为满足某项调试活动而短暂存在的临时措施,称为临时变更。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要求,临时变更和永久变更实施必须具备工作许可证。工作负责人先发起变更申请,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到运行工程师处申请开具实施变更的工作许可证。运行工程师根据变更实施内容评估可能受影响的.运行支持文件(运行规程、运行图纸、设备信息等),并触发支持文件修改流程。待相关运行支持文件修改完毕,运行工程师为变更实施工作策划建立安全环境,即准备好隔离文件包(隔离电源、水源、气源等),由运行值隔离经理根据隔离文件包操作指令指派现场操作员完成安全隔离措施。安全环境建立以后,工作负责人才可领取工作许可证实施变更工作。变更工作完工以后,需经过验收核查,同样,修改后的运行支持文件也需再经过现场验证无误后才可生效使用。

2图纸变更管理

2.1永久变更图纸处理流程

针对永久变更,调试期图纸与生产期图纸处理流程完全一致。若运行工程师评估变更会影响运行图纸,则通知图纸专项组升版图纸。图纸专项组根据变更内容修改好电子版运行图纸,打印并加盖验证章后交给运行工程师。运行工程师将图纸附在隔离文件包内,待变更施工完成后,运行值解除安全隔离措施前进行图纸验证工作,并将已验证图纸及时反馈至图纸专项组,由图纸专项组完成图纸生效签字工作,并将新版图纸分发至生产运行各工作岗位。新版图纸未分发至运行值之前,不得解除安全隔离措施,这样保证现有旧版图纸与现场不一致之处仍处在安全可控范围内。这种既保证了变更实施后运行图纸与现场保持一致,又保证了变更实施安全可控。

2.2临时变更图纸处理流程

根据WANO《核电厂业绩目标和评估标准》和IAEA《安全标准》对临时变更的管理要求,临时变更涉及到的文件,如影响系统运行、隔离和维修工作的流程图、规程和设备手册,需及时更新。系统TOP调试阶段,需频繁实施临时措施以满足各项调试活动。若调试期图纸临时变更处理流程与永久变更一致,则会导致图纸频繁升版,且每次升版都必须经过编校审批签字流程。因图纸签字生效流程及分发均需通过人工流转完成,再考虑到其他不确定性因素,致使图纸生效分发时效性无法得到保证。图纸若未及时生效分发,则无法解除安全隔离措施,将导致不能开展下一步调试工作。因此,为了避免因图纸因素而影响调试工期,则需要针对临时变更优化图纸升版流程。图纸专项组设计了临时变更控制章,该章由隔离经理和值长两个签字栏及临时变更标识组成。运行工程师评估临时变更会影响运行图纸后,还需将临时变更相关内容以手绘方式绘制在原生效图纸上,绘制完成后交由图纸专项组加盖临时变更控制章,然后将该图纸随相关隔离文件包一并送至运行值。当临时变更现场施工完成后,运行值验证图纸上手绘部分是否与现场施工一致。若一致,则由隔离经理和值长在临时变更控制章内签字,表示图纸上临时变更部分已得到验证无误。随后,将已验证签字图纸进行复印,替换运行值各岗位原有图纸,并可开展相关安全隔离措施解除工作。图纸原件则返回至图纸专项组进行版本控制,即在图纸原有数字版次后添加字母使其与原图纸版本进行区分。最后,再将该图纸复印分发至运行其他各工作岗位。这样,不仅保证了临时变更实施后运行图纸与现场一致,而且缩短了图纸升版生效所花的时间。临时变更运行图纸升版的及时性、正确性,为系统调试工作稳步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系统调试完毕移交至运行后(即TOTO后),表明系统已具备满足机组正常运行的能力,需要实施临时变更的情况应该很少,并且目前已TOTO的系统寥寥无几,因此,针对临时变更,目前生产期图纸采用与永久变更一样的处理流程。但是,随着系统逐渐TOTO,已TOTO系统可能需要采取临时保养措施、或是临时配合未TOTO系统调试工作、亦或TOTO系统间联合试验等,这就导致生产期图纸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变更情况。届时,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考虑制定优化处理方案。

3结语

目前,海阳核电两台机组正处于调试阶段,运行人员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配合支持调试工作。每一项调试工作开展前的安全隔离措施均是由运行工程师策划审查,运行值实施完成,运行人员保障着调试活动安全进行。运行人员作为机组生产运行工作的执行者,其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机组安全运行,即使机组处于调试阶段。核电无小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成为事故发生的隐患,对于掌控机组安全命脉的运行人员,更是经不起任何的失误。运行图纸作为运行人员最基础的工作支持文件,其正确性必须得到有效控制。面对频繁地变更实施,不仅要保证运行图纸时刻与现场保持一致,还要在保证图纸正确性的前提下提高时效性,这就需要一套完善地变更控制流程。为了更有效的支持调试工作,为了早日迎来海阳核电生产投运,图纸专项组仍需不断努力、思考、进取,将运行图纸管理工作做细、做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1.

[2]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核电厂业绩目标和评估标准[S].2版.莫斯科: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

电厂运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6

【关键词】电厂运行管理;交接班日志;制定计划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110-02

1、引言

运行管理工作是电厂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运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和整个电厂的生产效率,运行人员每天都需要记载大量的数据、主要对机组、辅助设备及各类仪表的数据、交接班管理、定期轮换及试验管理、机组运行状态记录、系统日志查询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管理、这些数据记录了电厂实际生产的过程,为机组检修以及职能部室从各个方面了解各机组的运行状况提供方便和依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管理是一件相当重要的工作。

2、系统

2.1 功能需求分析

电厂运行管理系统目标在于解决电厂运行时产生的相关问题,并且实现日志可记录性,设备状态可见性,参数可知性,完成交接班,制定定期工作等功能,主要完成目标为:

(1)通过了解电厂的组织架构及职位职能,定义系统用户使用角色和权限,使不同用户角色操作不同功能,实现权责分明;另外,为了系统正常运行,定义并建立系统的初始化数据。

(2)通过对运行交接班管理的优化和改进,制定出交接班制度,建立完善的交接班日志,有针对性的让各工种完善各部分日志,设计出界面友好,功能完善,参数可见的应用系统。

(3)定期工作管理的设计不仅要完善交接班时间,而且可以让用户根据时间的不同,情况的变化,制定出自己的值班,检查计划,便于用户的使用,让该系统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都能充分利用。

2.3性能需求分析

性能需求涉及很多方面,主要包括系统涉及的硬件及软件各部件,硬件方面具体有总体网络接入方面的性能需求,有交换机、路由器和服务器等关键设备的响应性能需求、磁盘读写性能需求等,而软件方面则包括: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吞吐速率、响应时间以及用户并发数量等,在本系统中由于硬件环境已然确定,因此在这里仅对系统软件的性能需求进行分析,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扩展性需求

2)吞吐速率

3)响应时间和并发用户数支持

2.4 架构设计

在本系统中采用SAP Netweaver2004s平台作为系统的技术基础架构,在进行系统开发时,只需考虑业务数据库的建立、系统业务的处理以及界面的友好设计三方面问题,通过这些基础要素的实现可以很方便的集成与SAP Netweaver2004s平台中供用户使用。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如图2—1所示。

图2-1中描述的内容相当于系统的骨架,运用了基于B/S模式的分层结构设计中的三层结构设计方法,即界面层、业务层、数据处理层,而在图中业务层和数据处理层集成于SAP Netweaver2004s平台完成。

3、系统详细设计

3.1 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对系统功能进行抽象绘制出电厂运行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图,全面直观的表现出系统功能划分,功能结构如图3-1所示。

通过对电厂运行管理的分析,并优化后,分三个模块来实现,即:运行交班管理,定期工作管理,数据准备及配置。每个子模块依靠自己的特点来完成电厂运行管理系统的整体需求和设计目标。

3.2 运行交接班管理模块

运行交接班管理主要是以交接班日志维护执行,接班日志配置为主,同时记录值班记事,设备运行完成方式及重要参数,交接班过程三个部分,他的实现提高了交接班的效率,可以可视化的查看设备状态以及重要参数,并且可以通过网络指派专人进行维护专人进行维护,使人力最合理的利用。

3.3 定期工作管理模块设计

定期工作又称设备定期试验、轮换与维护,是保证备用设备可靠工作,保证自动装置、保护和信号装置正确发挥作用的重要措施,定期工作管理要求运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项目完成设备试验和轮换,并作相应记录。

定期工作管理是制定工作时间安排,包括排班,根据实施情况制定特定的检查项目,由于设备检查是整个电厂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一个电厂安全管理的灵魂所在,是重中之重,同时也关系到最优化产出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定期检查,能使得电厂安全系数有效的提高。

3.4 数据准备及配置的设计

数据准备及配置是服务于其他两个模块的基础模块,该模块为其他两个模块提供数据,使其他两个模块的数据有效的结合,从而减少数据库的容量,让其他两个模块调用该模块的数据,还可以减少写程序时的负担,有效、合理的优化资源。实现了数据共享,减少资源的浪费。根据企业的组织结构,确定对系统中所需要的各角色对应企业结构,根据系统角色配置,将系统进行结构分级,将每个功能块分配到对应的权限中去,根据企业管理结构,然后进行工人与角色的分析,从而实现与管理结构的对应,根据工作的岗位与专业,对应到用户角色,以实现人员与工作范围职责的划分,完成系统的基础数据配置,定义班次类型,配置班组管理,定义倒班设置数据,定义运行岗位/专业数据,功能区域,定义人员信息。

4、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的总体实现

本系统采用了当前主流的B/S架构模式,服务器分别由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当系统完成后,分别将程序服务和数据库部署实施到两个服务器上,通过网络进行数据源的连接,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只需有浏览器具有相应的使用权限便可以使用系统,提高了系统移槽性的同时,也为用户使用系统提供了便利。

系统的总体实现,要分多个步骤、多个层次进行,将系统的开发任务分模块、按功能并行进行,在底层数据结构确定的情况下,对于不同模块进行编码,最后对于所有模块进行集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系统的各功能模块之间拥有不同的依赖关系,下面利用系统功能包图来体现这些依赖关系,系统功能包图如图4-1所示。

在图4-1中给出了系统基本的几大功能模块,它们分别有着不同的关联与依赖关系。本系统的实现旨在使电厂管理流程更加完善和简洁,在本系统的实现过程中着重实现交接日志管理模块与定期工作管理模块,而交接日志模块有些基础数据来源于两票数据,在这里本系统中只调用到两票(工作票和操作票)数据,而不涉及到两票管理的代码开发工作,通过对数据的调用而不是采用用户手动输入的方式即减少了用户输入数据的次数,也降低了使用系统的复杂度。

4.2 交接班日志模块的实现

对于电厂内部员工来说,他们根据职能的不同分为值长、主副值、巡操、化学运行、燃料运行、专工和领导,而在系统中同样设置与职能相对应的各种角色,分别为值长角色、主副值角色、巡操角色、化学运行角色、燃料运行、专工角色和领导查询审阅角色。对于不同的角色他们在处理交接日志模块时有着不同的方式。交接班日志模块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值班记事、设备运行方式及重要参数、交接班过程,其中值班记录是根据当班人员不同角色、不同日志类型在当班过程中根据机组运行情况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重要内容进行记录的过程;设备运行方式及重要参数功能则用于管理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状态采用配置方式;而交接班过程功能是运行人员交班和接班之间交清设备运行情况,明确责任的过程。

4.3 定期工作模塊的实现

定期工作模块的实现旨在帮助用户对不同项目类型制订需要定期执行的任务,并提醒任务执行人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定期工作任务,其中定期工作项目类型分为:长期有效定期工作和临时定期工作,每种类型的定期工作均有不同的设置方式。在本模块中主要实现三个功能,分别为:定期工作制订、定期工作执行和定期工作延期。

5、全文总结

电厂设备运行管理措施分析 篇7

1.1 由于管理层次混乱, 不适合机组设备的管理

电厂在运行管理的工作中, 负责的部门有, 监督管理部门、发电部门、班组, 三个部门同时管理。有时, 由于设备厂房点多线长, 监督管理部门的设备人员短缺, 对所监督的设备无法全面的监控;发电部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有很多的管理人员是双重领导, 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 造成了没有强硬的管理力度, 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工作效率较低。

1.2 保障的疏忽造成设备的老化

由于设备管理中的各种规章制度无法落实, 导致设备的维护不及时, 很多电厂管理人员表现出:“重建轻用”“重用轻管”,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 在工程结束后, 一个新投入使用的设备在工作不久后, 就频繁的出现故障问题, 磨损、老化, 造成了固定资产无形的流失。

1.3 机组的设备不能满足电厂的发电量

电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用电系统对每个发电厂能提供的电能质量、电能保证的要求也在日益的提高。电力市场的竞争,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技术和设备的竞争。很多发电厂, 经过很多年的努力, 在设备运行, 设备维修上已有大幅度的提高, 并储备了大批技术型人才。

1.4 运行管理维护检修人员的专业知识有限, 无法适应新设备的水平

从事运行管理维护检修的人员, 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经过短期培训就上岗的。他们的培训时间短, 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比较浅薄, 学习的机会比较少, 技术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 没有较高的学习热情, 技术工人少, 技术质量没有明显的上升优势;难以适应设备一体化和自动化。在设备管理与维护、检修的人中, 很多人选择其他行业, 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流失与浪费。

2 电厂设备运行管理中的措施

2.1 加强设备运行管理的力度

电力生产的自动化和一体化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设备的综合管理水平更需要提高。设备综合管理包括设备的故障预防、设备的保养与维护、设备生产的检修、设备的故障排除等等。然而设备信息的管理一般由设备的自动诊断系统、定期诊断、检验信息管理系统和设备维修的管理系统等组成。设备自动诊断系统对电厂的发电质量和设备的运行有重要影响。他可以对设备进行在线的检测, 当设备遇到突发状况时, 可以根据设备的现象来进行检测, 把检测的结果记录下来, 上报给有关部门。设备自动诊断系统的主要用途就是提高工人诊断的效率。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就是在诊断设备的基础上, 对设备进行进一步维修。

2.2 加大提高设备的整体水平

发电部门负责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监督管理部门会根据设备的状况制定维修计划, 并办理设备的委托检修、监管和验收。在经济上, 设备管理有很大的自由度, 与传统的设备管理的体制相比较, 它减少了管理的层次, 更有利于设备的综合管理, 保持设备的稳定性, 实行基础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便于实行生产责任制, 奖励优者, 惩罚劣者, 主要作用是有利于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提高设备的整体水平, 有利于电厂更好的运行管理。

2.3 加大培训的力度

各个企业在不断的发展, 技术在不断的进步, 需要每个工作人员提高专业素质, 明确培训方向。首先, 要加强提高专业水平, 定期的开展专业知识讲座, 专业知识问答, 不定期的引入新的技术水平, 有效的调动起管理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其次, 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管理的能力, 以岗位技能和服务水平为重点, 分批的开展对工作人员岗位技术的培训;最后, 设备管理人员需持证上岗, 根据学习、考核, 统一的颁发证件, 统一上岗。要真正的把培训、考核、使用一体化落实到位, 加强培训的力度, 提高能力的积极性。

2.4 加大设备管理人员的考核力度

将工作考核列在第一位。出台一套可行有效的考核办法, 已达到考核的目标。一方面在考核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 要加强在现场实际操作上的考核。另一方面在考核时, 要分成A、B、C类, 考核采用平均值法, 要求反映出管理人员的真实水平, 严格按档归类。第三方面, 要适当的开展对优秀的设备管理人员的奖励, 例如, 在管理设备期间, 设备没有发生故障, 没有返修率, 自动发机, 提高效率等, 都应该受到奖励, 以此来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做到奖惩分明, 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利润。

2.5 加强设备运行岗位管理

在接班前要对设备的各项基本状况, 各项参数进行检查和记录;管理人员在值班时, 对各种仪表进行记录, 设备运行时参数的变化, 以及若出现异常时要及时的分析与管理, 并做好记录;在巡回检查时, 若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的维修与补救;要定期的对设备进行试验, 若重大的操作及运作方式改变后, 要对设备运行情况, 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处理。

2.6 加强目标成本的管理

监督管理部门要根据预算中的设备与使用费用, 来实行承包方式;发电部门需要负责保障工作的质量, 不可以因为设备的问题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影响生产的安全。同时, 检修部门施工组织不利, 导致了工程的损失, 检修部门需要赔偿。这些方面迫使了监督管理部门, 发电部门通过对设备的核算, 会发现和改善在设备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可以有效的提高利用率。还可以促使检修部门优化工程的组织,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的进度, 降低工程的花销。另外, 根据机组定额计算方法, 每种设备的费用都包括护理和维修的费用, 若因资金不足, 机组的设备维修不及时, 导致设备发生故障, 影响安全生产任务的完成, 这样就违背了原有的规定。所以, 资金要有独立的账户, 在必要时不用慌乱, 需要制定严格的检查制度, 做到专款专用。

3 结语

在传统的电厂设备中, 存在着许多缺点, 例如:管理层次过于混乱, 不适合机组设备的管理, 由于保障疏忽造成设备的老化, 机组的设备不能满足电厂的发电量, 运行管理维护检修的人员的专业知识有限, 无法适应新设备的水平等等一些缺点。因此, 有关部门需要出台完善的管理措施, 要加强设备运行管理的力度, 要加大提高设备的整体水平, 要加大培训的力度, 要加大设备管理人员的考核力度, 要加强设备运行岗位管理, 要加强目标成本的管理等等一些措施。完善的电厂设备运行管理措施, 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 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还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自身效益, 并且,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设备运行管理人员的科学思维, 使用正常的思维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有利于培养实践能力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

[1]杨飞.电厂热力设备运行专业[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8.

论如何强化电厂运行管理 篇8

从1999年开始, 风电场逐渐开始投入使用, 而由于一系列的原因, 风电场只在2000年达到一个小高峰, 在2001年却又沉入低谷, 而通过技术的不断探索, 2002年开始到2007年一直呈现出一个上升的趋势, 到2007年达到了另外的一个高峰。

上图即为风电场从1999年开始到2009年的年增长速度示意图, 从图上可以清晰的了解到风电场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而跟随着风电场的建立, 人员、设备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而这里面存在的隐患也随之增加。

1 风电厂人员管理

随着风电场建设的加快, 风电场的投入越来越多, 因此对于风电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而由于风电场运行管理的不成熟, 人员管理也没有做到非常的专业, 这对于风电场运行管理来说还是具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风电场分为陆地风电场和海上风电场, 总的来说两个都会选择在远离城市的地方, 由于风电场采用的是风能源, 因此对于风能要求很高, 因此选择的地方在正常生活环境相比自然环境会稍显恶劣, 而且生活条件非常的艰苦。面对这样的环境, 一般来说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一般都不会选择去这里工作, 即使由于某些原因选择这里, 也是将这里当做暂时的工作, 一旦遇到更好的选择也会跳槽, 这样就会造成风电场人员流动性很大, 一般来说工作人员还没培训成为真正能上手的专业人员就已经合同期满了, 这样对于风电场运行管理来说是存在很大的弊端的。

要想发挥出风电场工作人员的真正作用, 就必须让这些工作人员在其位时最大的发挥其作用。因此首先可以招收大量的工作人员, 分为专业人员和学徒, 针对不同的类型的工作人员可以签订不同工作时间的合同, 这样就可以让专业人员在有效的时间内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对风电场发挥作用, 其次就是让每个学徒进来的时候从小事做起, 然后不断学习, 再学习有成后也不能立马换工作, 而是必须得先工作一段时间, 让自己能为风电场做出一点贡献。其次就是福利问题, 要想留住工作人员, 工作环境既然是不能选择的, 那么就必须针对这里的特点对于工作人员采取高福利、好前途的方式进行“利诱”, 然后合理的安排休息时间, 这样就能让每个工作人员有留下的理由, 而且在忍受恶劣环境的同时还有机会出去换换空气。这样两种方法结合就可以有效的改善人才匮乏和不稳定的状态了。

2 风电场设备管理

风电场的设备管理一般要从工作人员抓起, 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与设备的使用寿命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风电场的运行管理上, 我们要注重的是运行人员的技能要求, 要保证每一位操作设备的人员都具备专业的技能, 熟练的掌握所有设备的特性与操作规则, 了解其重要的参数, 完全的了解设备的状态, 这样就可以预防故障, 在故障发生的时候也可以有效的解决故障。对于风电场的人员必须有所分工, 运行和检修这个部分要分开, 针对两个不同的部门, 要分别培养出不同的专业人才, 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设备与工作人员的契合度。在人员的配备上, 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的比例为1:3, 这样就可以及时的了解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它。

在设备上, 现在风电场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于高指标的设备配备不全。众所周知, 现在的风电场运行的设备中, 功率曲线设计能力要到达95%、单机可用率也要达到95%, 前一个很好达标, 而后一个就会出现设备因配备不足而无法达标的情况, 这对于风电场的运行管理来说是非常的不利的。有时候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故障就会造成设备停机达到很长的时间, 这对于风电场是有非常大的损失的, 因此在设备管理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这项问题。设备是风电场运行最关键的, 因此在日常设备管理中不断要加设备的检修工作, 还有加强设备的更新, 对于设备的技术也要不断的研究, 这样才能让新的能独立工作的设备代替这些老的设备, 让风电场能承担起社会与日俱增的需求压力。

3 完善风电场的管理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一个企业中, 体系的制定和完善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了解和立足风电特点的管理体系从而不断的促进风电厂的健康发展。结合市场发展所需要的服务性, 打造出集检测和认证以及基础设施为一体的服务设施, 逐步的将风电场发展所必备的运行管理体系、风电场安全生产规范以及风电场运行的技术标准等等条件, 从而建造起符合风电场发展的环保、健康型企业, 建立起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发展的质量安全体系。此外还必须不断的完善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 提高员工的素质是发展风电场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随着风电企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不断的引进人才、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而保证风电场的安全。同时还要对风电场的功率进行实时的预测, 从而不断的提高风电机组的利用率和风电场的运行质量, 并且能够积极的开发符合电网接入的风电场所需要的功率。从而不断的促进风电场的发展。

4 结语

要想强化电厂和风电厂的运行管理, 就必须结合电厂和风电场的实际发展情况, 从人员的业务水平管理、设备的正常运行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管理这三面加强管理, 风电厂的运行管理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了。电厂和风电场的运行管理随着经济发展不断的在加强中, 科技在不断发展, 新的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研究出来, 而新的设备和技术也会带动电厂的运行管理不断发生变化, 而风电厂的运行管理加强了, 就会让电厂和风电场在竞争力日益加强的社会更加的有竞争力了。

摘要:从电力使用之初到现在, 经济在不断的发展, 电力不仅在生活中占有不可捍卫的地位,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也扮有不可替代的角色, 各行各业无不运用到电力。电力的虽然看起来是无形的, 但也算是一种产品, 而生产它的就是电厂。电力在生活和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大力提倡可持续能源的今天, 风能的利用是广受电厂的喜爱, 风电场的使用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项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的加强, 企业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 这样风电厂承受的市场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要想承载这份压力, 风电场就必须改革。本文就从运行管理这块着手, 分析出怎样强化风电场运行管理的方法, 从而满足市场的需要。

关键词:风电厂,运行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越鼓.强化发电厂的运行管理职能[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199 (902) .

[2]曾淑兰, 颜红哲.加强电厂运行管理的途径[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 (007) .

[3]张益钦.论如何强化电厂运行管理[J].科技风, 201 (305) .

[4]代中元.电厂生产安全管理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02)

[5]郑仁德.论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09 (10)

核电厂运行文件管理 篇9

关键词:群堆运行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系统,互联网+,两化融合

0引言

为应对国内核电新的发展形势、符合市场化发展需要, 根据集团公司部署秦山核电基地实施完成机构的战略化改革, 原秦山核电基地三家核电公司将九台核电机组委托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核运行) 统一运营管理。在面对复杂的多机组、多堆型的群堆管理模式, 中核运行提出“一体两翼”的战略目标, 其中“一翼”为实现“核电管理的标准化”。运行领域根据“一体两翼”战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要求, 以实现管理流程标准化和业务模块一体化为指导思路, 结合“互联网+”的平台应用理念, 推进数据、业务流程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 提出了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平台的开发需求。

1生产运行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运行领域在完成对各生产单元运行管理相关业务和流程的梳理工作后, 根据业务模块需求, 提出了生产早会、管理晚会、运行日报、运行周报、十大缺陷、生产待命、生产日报、无人因时钟、关口电量、设备定位十大业务系统子模块。利用互联网的WEB和数据库开发技术, 结合自主开发的与各生产单元生产业务系统、电站数据系统、企业管理业务平台等运行生产相关系统的数据接口, 集中采集、处理、存储运行管理相关业务活动过程中所需的各项数据和信息, 并由各业务模块管理人员在平台中对需要的数据和信息进行集中处理, 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将已处理的数据和信息根据统一模板文档自动生成各业务模块需要的各项文档;对于需要持续跟踪反馈的信息, 系统根据设定的原则利用企业邮件系统和公众短信发送平台, 及时提醒相关的业务部门。同时, 该系统集成了强大的搜索引擎, 能有效的对历史数据、信息、文档等进行查询, 方便企业员工对各项生产信息的了解和掌握。

运行领域在提出平台开发需求时, 对该系统设定了四大开发目标:

目标1:实现统一平台、统一开发、统一运维;

目标2:业务模块集成化、信息管理集约化;

目标3:实现新老系统无缝更迭, 优化模块统一上线;

目标4:建立以数据为核心的平台可持续发展策略。

2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各子系统具体实现方法

2.1生产早会/管理晚会子系统

系统上线前, 原生产早会/管理晚会的相关材料准备, 由与会的各生产部门使用办公软件编辑本部门需反馈的信息内容, 然后统一提交当班值长或运行工程师进行整合, 最终形成生产早会/管理晚会的召开材料。这种做法比较费时费力, 需要当班值长或运行工程师要花较多的时间进行材料内容的整合, 各项信息也是分散的, 在材料整合过程中需花费较多时间进行沟通, 同时相关文档只有与会的人员知晓, 不利于在公司内部共享交流。

系统上线后, 该系统从各生产单元的电站参数系统自动采集电站系统参数, 并集中从“EAM”、“CBA”、“TEAM”等设备管理、工作控制软件中采集工作票、工作申请、设备缺陷等数据和信息, 相关职能部门只需在系统中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确认和编辑即可。系统根据设定的规则自动将以上数据信息填入生产早会的PPT模板中, 生成生产早会/晚会的文档材料供相关职能部门使用及电站所有员工查阅。该系统同时设置了提醒功能, 对未能及时填报和编辑的项目, 采用企业邮件和公众短信平台的方式提醒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人员。

该子系统设置了行动跟踪模块, 管理人员将生产早会和晚会中产生的相关行动录入到行动跟踪模块中进行跟踪。系统通过邮件和短信的方式自动提醒行动责任部门负责人新增和即将回顾的行动。由行动负责部门将行动的实施或完成情况填入系统中, 系统将行动的反馈信息生成到早会/晚会的材料中供会议使用。

2.2运行日报/周报子系统

核电站日常运行期间需要向相关监管部门定期报送大量电站运行情况的文档, 如运行日报和运行周报。原报告文档由各生产单元根据需报送文档格式使用办公软件编辑所需的电站运行数据、图表、信息等内容, 该项工作需要从各生产单元的电站数据系统中手动获取相关的电站数据并进行编辑处理, 如功率曲线图表, 电站运行参数等。

系统上线后, 从各生产单元的电站数据系统中集中采集如热功率、核功率及电厂工况的主要参数, 并根据采集的数据自动生成日功率数据曲线和周功率数据曲线, 相关管理人员仅需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简单编辑, 并在系统填写页面中编辑主要工作内容、出现的异常情况、本周重要运行操作及维修活动、本周出现的重要异常 (事件及设备异常等) , 十大缺陷情况, 现存重要缺陷情况等内容。系统根据设定的规则将保存的信息和数据填入报送文档模板中, 自动生成相关的报送文档, 供相关部门和电站员工下载使用。该系统的上线极大的减少机组运行工作管理人员的重复性工作,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电站安全管理上。

2.3十大缺陷子系统

十大缺陷管理系统为公司管理各生产单元及公司级的十大缺陷提供了一个统一、直观、集中的管理平台。由各生产单元的管理人员在系统中填入相关的十大缺陷信息, 并由相关缺陷责任人对缺陷的发展趋势、最新进展等信息进行更新维护, 使电站管理人员及相关生产部门及时掌握十大缺陷的解决处理进程。同时该系统中也设置了行动跟踪模块, 对需解决十大缺陷而产生的各项行动进行跟踪, 该行动跟踪模块可以设定回顾日期和回顾周期, 系统自动根据设定的日期和周期采用企业邮件的方式提醒相关的行动部门的责任人填写行动的最新进展。该系统还设置了附件上传功能, 对支持十大缺陷处理的相关文档进行管理, 有利于对电站缺陷的处理提供丰富经验反馈。

十大缺陷管理系统采用柱状图表、曲线等方式对各生产单元的十大缺陷进行分析统计, 对了解机组的性能、状态及十大缺陷的处理变化情况提供直观的辅助手段。同时对十大缺陷的点击浏览情况进行统计、排序, 以掌握目前电站员工最关注的十大缺陷, 对缺陷处理的优先级别提供参考。

2.4设备定位导航子系统

核电厂拥有数以万计的设备, 其中部分设备是日常不操作的或处于电站相对隐蔽区域;另外, 在电站功率运行期间, 部分设备位于电站的高辐射区域, 电站工作人员无法进入。因此电站工作人员对以上设备位置较为陌生, 当需要操作以上设备时将花费较多的时间去找寻设备的位置, 降低人员的工作效率, 同时增加人员额外的辐照剂量。

运行领域自主开发了设备定位导航子系统, 该系统集成了中核运行管理的九台机组的厂房地图, 可由管理人员在系统中录入各机组设备位置信息, 同时设置将现场设备照片录入到系统的功能。电站工作人员可以方便通过该系统查询设备位置, 结合现场图片可以迅速定位现场设备。该系统还开发了设备位置导航功能, 根据人员所处位置自动规划出到达目标设备位置的最短路径, 对路径中上锁的房门给出提示, 同时利用现场的辐射水平数据合理选择辐射剂量最优化的路径, 对于高剂量的区域同时还能给出警示。该系统的投运极大的方便了现场人员设备查找定位, 增加了人员工作效率, 并合理可行尽量低的降低人员接受的辐射剂量。

2.5生产待命子系统

生产待命是核电厂所特有的人员管理形式, 单台机组日常期间需要安排大量的人员处于生产待命状态, 以确保生产待命人员随时具备向运行值班人员提供需要的各类支持的能力。以往各生产单元生产待命人员采取分散的管理模式, 待命人员的安排费时费力, 查询也不方便。该系统上线后, 将四个生产单元生产待命人员信息集中管理和显示, 并且后台待命人员名单的管理采用较为人性化的维护方式, 极大的方便了生产待命人员的管理和查询, 运行值班人员在需要查询生产待命人员时, 仅需要打开一个页面就能及时获取全部待命人员的信息。

2.6关口电量管理子系统

中核运行原各生产单元关口电量管理平台分散, 电量记录数据种类不一致, 数据汇总、统计、查询均不方便。该系统上线后, 对四个生产单元的每日电量数据按照统一的种类进行采集, 利用采集的数据计算所需的电量数据, 并明显异常的数据进行警告提示;系统开发了电量统计功能, 统计日、月、年等周期电量情况, 并给其他子模块提供发电量的相关数据。

3生产运行管理系统持续改进措施

生产运行管理平台从上线后, 部分实现了运行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统一化, 该系统的应用获得了各生产部门的一致好评。根据逐步深化改革的需要, 全面实现中核运行9台机组的运行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具备群堆管理的能力, 生产运行管理系统还在持续开发新的业务模块, 如运行决策、生产日报系统模块正在开发过程中。后续, 该系统也具备根据业务流程的逐步统一, 如EAM项目的推广应用, 实现进一步的持续改进和优化。随着系统的运行, 采集了大量的电站管理信息和数据, 对以上大数据的持续开发和创新也将为提高核电厂的安全运行水平提供基础支持。

4结论

生产运行管理系统自2014年1月起各业务模块逐步上线至今, 中核运行已经基本实现了对四个生产单元9台机组运行生产管理流程的统一。同时该系统平台与公司企业两化融合的目标达成一致, 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了运行生产管理、业务流程方面的统一。该系统的投入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社会效益

实现中国核电群堆管理在生产运行管理领域的应用落地, 形成管理制度、流程、平台的标准化和集成化。实现多电厂、多机组在一套平台中进行对标管理, 特别在管理水平的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上实现统一的参照平台管理。实现一套满足核电管理要求的、稳定可靠的信息化生产运行管理管理平台, 利于中国核电管理标准化的输入和输出。

2) 经济效益

在生产运行领域实现多电厂、多机组管理流程标准化、统一化。管理流程的统一减少了重复工作, 提高了工作效率。生产运行管理系统提供了全面的功能, 人性化的操作界面, 大大减少了员工的工作量, 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 从管理效益、集中管控效益等方面节约了开发成本和运维费用。

参考文献

浅谈发电厂运行班组管理 篇10

1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

对于发电厂,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是企业的第一效益。没有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 企业的效益就无从谈起。电厂要积极贯彻“零违章”的安全理念, 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不断完善和健全安全规章制度, 来促进安全工作的开展。班组员工是安全规章制度最直接的贯彻者、执行者, 班组是离员工最近的监督者。

班组是离个人最近的安全生产的主题, 也是公司、部门安全生产制度向个人的推行者。每个人都是安全工作的主体, 要扎实做好事故预想、风险预控、电气操作、交接班四项基本工作, 将每个人都融入到基本工作中来。班组的安全生产不是口号, 要落实到实处。作为班组长就要做到思路清晰、头脑清楚、执行有力、适时检查、重在落实。在班组内部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理念是有必要的, 容易出现问题的工作亲自抓、重点抓;一般工作辅助抓。所以班组管理者要时刻掌握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 经常安排人员排查现场隐患, 让熟练的人去执行熟悉的工作。经常开展安全活动, 让每个人都清楚“隐患险于明火”的道理, 真正做到“安全在我心中”。坚决贯彻执行“两票三制”, 做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

2 班组经济运行管理

火电厂是高耗能单位, 节能降耗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火电厂在抓好外部环境及安全生产的同时, 应高度重视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把夯实安全基础、提升生产指标、科学管理、实抓真干, 切实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做为经济生产的指导思想。一个班组就是一个经济运行的细胞, 每个班组都做好了, 企业的经济运行工作就做好了。作为班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经济运行工作:

(1) 抢发、满发、多发电量。发电厂的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电量。争取大额电量是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机组负荷率也是影响各项大小指标的重要因素, 机组抢发电量是做好节能工作的重要举措。值长有义务做好和电网沟通的外部工作, 让自己的电厂在电网中享有较高的信誉度, 积极参与电网竞价工作, 争取更大的发电量。更大的发电量的取得, 一方面来源于我们较高的电能品质、机组的安全性、稳定性, 另一方面就是在于我们自己能不能把成本降下来, 能否以有较大的优势去参与电网的竞价。由此看来, 降低发电成本, 抢发、满发、多发电量在于我们自己。

(2) 企业牵头、值长带头、全员参与、保证经济运行工作闭环管理。在班组, 值长应该在保证机组安全的前提下, 合理安排机组运行方式, 保证机组负荷、厂用电率、真空、主汽压、主、再热汽温、排烟温度、给水温度等重要指标控制在最经济的范围, 确保机组煤耗最低。这是一项非常具体的工作, 必须全员参与、全员监督、时刻谨记、精细调整。

3 班组培训管理

员工技术素质的提高是安全生产、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 这就要求我们搞好员工的培训工作。发电厂运行队伍的培训大多是放在班组进行的, 经验证明, 在班组内培训比部门集体培训效果要好, 更有针对性, 实用性。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应该按照调查分析、制定计划措施、具体实施、检查效果、阶段考试总结的步骤重复进行。

很多发电运行人员有一种这样的思想:我不需要太多的理论知识, 活只要能干就行了, 其实他并不知道没有理论指导、单靠经验的许多操作都是不合理的, 甚至是不安全的。也有的人只是死读书本, 甚至论文还常见报端, 但是他的实际工作做的并不怎么样。显然, 这两种学风都违背了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反复学习的过程。出现这两种情况, 说明我们的培训工作还没有真正做到位, 我们还要从思想上和学习方法上帮助全班组的人共同提高。

4 班组文明生产管理

文明生产管理是班组管理中的最轻的一个环节, 但却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其实, 细心总结一下在这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就会发现, 是以下原因造成了文明生产环节的问题不断。

(1) 班组管理者是否站在部门和企业的高度上管理、监督自己的班组, 是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否带领班组员工把企业、部门的规章制度逐条学习, 让每个员工清楚自己什么事情可以做, 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什么事情必须做。环节上出现了问题, 结果就会出现问题了。

(2) 班组管理者是否能够及时发现上级制度的不足和漏洞、是否能够针对班组情况制定班组内的管理措施, 及早发现苗头, 预防问题发生。

(3) 班组是否经常开展政治学习、工会活动。树新风、摒弃陋习, 在思想上帮助员工提高也是搞好文明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核电厂运行文件管理 篇11

关键词:并网运行并网管理电网稳定

凡并网发电的企业自备电厂必须服从电网的集中统一调度,这是电业生产特点所决定的。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热电联产和综合利用的小容量企业自备电厂应以自发自用不向电网送出有功、无功电力、电量为基本准则,一般情况机组应严格按调度协议中规定的有功、无功负荷曲线或调度命令发电,燃气等开停方便的机组,应做为调峰机组运行。

1.电网运行影响因素的分析

自备电厂并入电网后即成为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自备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必然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电网有序发供电的影响。电力系统发供用电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整体。虽然东北电力公司对自备电厂年发电量有一个总的计划,但由于绝大部分企业自备电厂自己发电自己用,与电网企业之间没有电量交换关系及结算关系,企业自备电厂的发电出力一般未纳入电网的发电计划,供电企业对自备电厂往往是疏于管理,造成自备电厂发电的无序性,其机组的开停、发电出力(有功及无功出力)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直接影响到电网的负荷预测指标。加大了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复杂性和自动装置配置的难度。由于自备电厂分布于电网各变电站,确定电流保护定值要考虑自备电厂发电机送出的短路电流,增加了保护计算的复杂性。同时,供电网各级电压变电所的线路装有重合闸、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等自动装置。备用电源互投要由此增加鉴别环节,即为了防止非同期合闸要先将自备电厂联络线切除后才能动作,从而增加装置的复杂性,降低了装置本身的可靠性。

自备电厂信息不通,缺乏对自备电厂管理的前提条件。由于自备电厂机端信息未能实时采集和发送到供电企业,电力调度部门、用电部门等均不能实时掌握机组的有、无功出力、机端电压等发电信息,使自备电厂的运行管理游离于供电企业之外。降低了运行方式的灵活性和供电可靠性。从东北电网的实际情况看,目前,东北电网500千伏主网架已经形成,北起呼伦贝尔的伊敏厂,南至大连的南关岭变电站,西自赤峰的元宝山厂,东达黑龙江的佳木斯、七台河厂,500千伏变电站41座,输电线路已经覆盖了东北地区的绝大部分电源基地和负荷中心。辽吉省间、吉黑省间500千伏联络线均已达到四回,东北电网与华北电网通过500千伏高岭直流背靠背相联。东北电网不得不从运行方式的安排上将地方小电站改接至其它变电站,从而限制了电网运行方式的灵活性,降低了供电可靠眭。

2.自备电厂的管理建议和对策

2.1加强企业自备电厂的并网管理

新并网运行的机组,由并网单位提供并网的相关批复文件;并网前书面提出并网申请,确定试运行时间、正式并网时间等;投运前由调度部门对自备电厂设备统一进行设备命名编号、开展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定值整定和配置;确定调试方案、接入系统方式等,将其纳入电网的统一规范化管理。企业自备电厂的电气设计,必须符合电力行业规范和供电部门批准的供电方案的要求;自备电厂投入并网送电前,由供电部门牵头组织,经现场检查确认具备投运条件,签妥《并网经济协议》和《并网调度协议》后方可并网运行。

2.2加强信息管理

由于历史的原因,自备电厂在投产时均没有将电厂的信息发送至调度部门,电厂的开停机情况、机组有功出力、无功出力等相关信息调度均无从得知,使电力调度管理工作成了“睁眼瞎”。要对现有自备电厂的信息采集及上传情况进行统计,敦促自备电厂企业尽快按供电部门的要求上传信息;对于新投运的自备电厂,要求相关信息与一次设备一同建成并投入运行,否则不予并网。

2.3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厂网的协调发展

自备电厂必须具备接收电网统一调度的技术装备和管理设施,接收电网的统一调度管理和安全管理。尤其对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设备,需要加大更新改造和检修维护力度,防止因设备问题而影响电网正常运行。

2.4加强自备电厂的设备停运管理

自备电厂设备检修经常不向调度汇报,其停电检修直接影响电网的统筹检修原则。自备电厂应制定与电网企业同步的年度、月度检修计划,与主网设备检修同步进行,避免检修工作的无序性,避免重复停电。同时,自备电厂的临时检修、事故检修要按照并网调度协议的有关规定执行,及时向调度机构汇报。

2.5加强出力管理做到有序发电和供电

自备电厂应向相应的调度管理部门报送发电计划,将自备电厂的发电出力纳入整个电网发电计划中。供电部门应严格监督所管理的自备电厂的运行情况,要求出力按调度曲线运行,如多次违反可采取解列措施,严重者可报电力监管部门取消其并网运行。

2.6加强无功及电压管理

《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发电厂必须按照调度机构下达的调度计划和规定的电压范围运行,并根据调度指令调整功率和電压。随着电网管理的日益加强,对电网的运行电压、功率因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低谷时段无功功率倒送系统成为控制的难点,从而直接影响了考核界面功率因数的合格率。要严格控制自备电厂的无功功率,不仅要保证自备电厂正常上网,还要保证功率因数和电压的合格。所以,要加强自备电厂无功管理,使其按电力行业的规范运行。

3.结语

核电厂运行文件管理 篇12

辐射安全是核电厂与常规电厂的主要区别之一, 而有效的开展辐射安全监督管理 (以下简称“辐射安全监督”) 是实现确保辐射安全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辐射安全监督目的是确保核电厂与职业照射相关的活动处于受控状态, 确保运行期间现场作业人员和公众接受的剂量满足国家相关标准、核电厂管理目标值和合理可行尽力低原则 (ALARA) [1]。

随着国内各核电厂在辐射安全管理领域交流工作的开展, 目前国内运行核电厂在辐射安全监督的基本原则和方式基本相同, 但根据自身的特点又存在一定的区别, 取得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在确保现场辐射安全监督有效性方面, 不同的核电厂因为管理制度的差异等原因取得了不同的效果。本文结合从事核电厂现场辐射安全监督的实际及管理经验, 就如何提高核电厂辐射安全监督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见解。

1 核电厂辐射安全监督的方式

一般的运行核电厂现场辐射安全监督的方式包括日常巡检、专项跟踪、设置辐射控制点 (包括停工待检点和见证点) 、现场抽查等方式。其中日常巡检由辐射安全监督人员按照既定的周期、路线对相关房间、设备、辐射热点等辐射水平进行测量, 对相关作业现场及人员防护情况进行监督, 及时纠正现场存在的辐射安全相关的异常和作业人员的违规行为或不良工作习惯;专项跟踪主要对涉及高辐射风险的作业、大修专项作业等, 要求制定相应的方案并明确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采取全程跟踪、监督的方式, 以便于及时发现辐射异常, 降低辐射风险;设置控制点是为确保对某工作项目中可能改变工作现场辐射安全状况的某些操作而建立的检查点, 其目的是确保工作人员在工作进行到该控制点时必须停止工作通知辐射安全监督人员, 待辐射安全监督人员检查并确认满足要求后才可继续工作。除上述辐射安全监督方式外, 可能还存在其他的方式, 例如多部门联合检查与监督等。

2 核电厂辐射安全监督主要存在的问题

在运行核电厂现场辐射安全监督过程中,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作业班组或人员不服从辐射安全监督人员的安全要求

在核电厂从事现场作业的作业班组不乏有经验的工作人员, 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 对放射性产生无所谓的心理, 对辐射安全监督人员提出的要求不予理睬或拒绝接受。

2.2 重视进度, 忽视安全

在核电厂机组大修期间, 部分作业班组为赶进度, 忽视辐射安全问题, 严重的导致人员受照剂量增加。

2.3 辐射安全监督人员工作方式不当

在实际现场监督过程中, 有的辐射安全监督人员对待工作人员显得高高在上, 发现问题后采取只批评不教育纠正的方式, 未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 导致辐射安全监督人员形象下降, 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有的辐射安全监督人员则显得信心不足, 对发现的问题未给予正确指出, 同样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此外, 还有部分核电厂存在辐射安全监督部门和现场作业部门存在职责分工不清, 以及辐射安全监督人员和现场服务人员角色互换等现象。

2.4 辐射安全监督人员执法力度差

部分核电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对违反辐射安全规定的行为没有强而有效的制约措施, 导致违规成本过低, 辐射安全监督人员在面对违规行为处理时显得力不从心。

3 如何提高现场辐射安全监督的有效性

结合运行核电厂在辐射安全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提高运行核电厂辐射安全监督的有效性, 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3.1 应建立完善规范的程序体系

为确保辐射安全监督的有效性, 应该建立完善的、规范的辐射安全监督管理程序体系, 以从制度上明确辐射安全监督的具体要求, 规范现场作业班组和人员的行为规范, 并作为现场辐射安全监督人员的执行监督职能的依据。这些程序包括 (但不限于) :辐射防护大纲、辐射防护最优化管理、辐射工作许可管理、辐射控制区管理、放射性物品运输管理、个人剂量的监测和管理、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大修辐射防护管理等程序等。

3.2 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

应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体系, 明确公司领导在辐射安全的全面领导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应明确公司辐射安全分管领导、辐射安全监督部门负责人在辐射安全监督方面的具体职责;应建立辐射安全监督部门, 明确辐射安全监督人员在监督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应明确各部门及承包单位安全员在推动和监督本部门落实辐射安全监督要求的作用, 建立公司安全监督网络;应明确现场工作负责人本作业现场人员、设备、场地的辐射安全负责的责任, 应明确各作业班组成员在执行辐射安全监督管理要求方面的职责。

3.3 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应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将辐射安全监督纳入企业内部绩效考核的范畴。对于考核的内容, 可包括:各部门执行辐射安全监督要求的情况, 对严格执行监督要求并对促进辐射安全监督管理提升的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 对违反、偏离辐射安全监督程序要求的部门给予一定的惩罚;将年度、大修辐射安全指标分解到各部门, 再由各部门分解到各班组, 根据各部门是否满足指标要求给予奖励或考核, 这些指标包括:集体剂量、个人剂量、表面污染人次、内照射人次、放射性污染扩散次数等。

3.4 提高现场辐射安全监督人员的监督能力

为提高现场辐射安全监督的监督管理能力, 要求辐射安全监督人员具备合格的业务技能、严格的执行监督程序和规范、提高监督人员的整体形象。

首先, 辐射安全监督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业务技能, 这些技能包括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熟悉国家法规、标准及管理技术程序需熟悉核电厂相关放射性系统、厂房及设备布置, 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沟通技能, 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等。

其次, 作为辐射安全监督人员本身应该严格遵守程序并按照程序的要求开展监督工作。程序是辐射安全监督人员执行监督职能的依据, 也是作业班组现场作业的准则;作为辐射安全监督人员应该严格的执行监督程序, 不能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多种标准, 否则将影响辐射安全监督部门的公信力, 直接影响辐射安全监督人员现场执法力度。

最后, 应该致力于提升辐射安全监督人员的形象。在核电厂实际工作过程中, 应该严格执行电厂程序要求, 注重言行举止, 以事实为依据, 用数据说话, 维护自身形象。

3.5 全员辐射安全意识的建立和提高

应对核电厂全体人员应进行辐射安全相关内容的培训, 同时将现场进行的相关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及经验反馈的内容, 不断通过培训以及不定期的专项宣传工作向工作人员灌输辐射安全和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内容和要求, 提高工作人员对辐射安全的认识和执行ALARA原则的自觉性。应该注意的是, 应该强调公司领导在辐射安全培训或教育中的责任, 辐射安全教育的好坏主要决定于领导的负责程度, 应该保证适当的经费和足够的训练时间, 选择胜任的教学和训练人员, 并经常检查辐射安全教育计划的执行情况, 应保证工作人员了解辐射危害的性质[2]。

应建立全员参与的卓越的核安全文化[3], 提高广大员工对辐射安全的重视, 通过采取宣传、培训、先进个人、绩效考核等方式, 形成人人关注辐射安全、人人重视辐射安全、人人都是辐射安全监督人员、自觉落实辐射安全监督要求、主动提出辐射防护合理化建议的文化氛围。

4 总结

辐射安全作为核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辐射安全监督对确保核电厂人员安全、公众和环境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核电厂辐射安全监督部门虽然有别与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 但他们身处核电厂辐射工作现场一线, 其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法规、标准, 是否在日常的辐射安全监督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对确保核电厂工作人员安全、公众安全和环境安全有着更直接的意义;因此, 应重视和规范核电厂辐射安全监督工作, 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和程序体系, 将辐射安全与核电厂绩效考核挂钩, 提升辐射安全监督人员的监督能力, 建立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以实现对核电厂现场辐射安全的有效监督。

参考文献

[1]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术语:核安全和辐射防护系列[M].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 2007:16.

[2]李德平, 潘自强, 龙尚翼, 龚德荫, 等.辐射防护手册 (第三分册) [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1990:4.

上一篇:糖尿病管理护理下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