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系统财务管理论文

2024-12-10

人防系统财务管理论文(共7篇)

人防系统财务管理论文 篇1

1 人防系统财务的构成及特点

1.1 人防系统资金的来源

人民防空是地方、军队双管行业,各级人防机构及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有:①从中央财政或上级人防办公室取得的中央财政拨款;②从地方财政或上级人防办公室取得的地方财政拨款;③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包括人防工程使用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收入;④其他收入。

1.2 人防系统财务的内容

人防系统财务是各相关人防机构在开展各项管理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根据人防系统的资金来源,将人防系统财务分为人防财务和行政财务。人防财务主要是核算和反映按照人民防空财务会计制度管理,向上级人防机构编制和报送的资金管理体系;行政财务主要是核算和反映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管理、向地方财政编制和报送的资金管理体系。

1.3 人防系统财务的特点

(1)监管主体双重性。根据现有的资金来源渠道,由上级人防机构和各级地方财政对各级人防机构和事业单位的财务进行监督和指导。

(2)核算依据的差别性。对从中央财政或上级人防办公室取得的中央财政拨款、上级人防办公室取得的地方财政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其他收入及其支出要按照《人民防空财务管理规定》《人民防空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和管理;从地方财政取得的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其他收入及其支出要按照《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和管理。

(3)数据统计的交叉性。由于资金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我们的行政性收费收入及相关支出要分别在向上级人防机构和地方财政报送的报表中反映。这些财务数据如在人防账套中核算,在向地方财政报送行政报表时,必须从人防账套中提取该部分数据与行政账套中数据加总填报。

2 人防系统财务管理的空间

根据现代管理理论,财务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小到买一支笔大到人防工程的建设,都不能脱离财务及相关的管理。

(1)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方面的弹性空间。部门支出预算由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构成。其中,基本支出公用经费预算在支出范围方面比较广泛、使用灵活、限制性少;项目支出预算受专款专用的约束,每项支出必须对应相应的预算项目,支出弹性差。因此,必须以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为起点,通过系统、严密的财务管理,借助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弹性空间,平衡单位的各项财务指标。财务管理就是利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方面的弹性空间,在部门预算指标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合理地调整支出预算结构,确保资金的和谐、有序使用。

(2)人防财务和行政财务预算、核算内容上的弹性。一个单位的工作计划是一个连续、有序的整体,实现工作计划的资金保障只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而这项资金从哪里来、在哪块财务核算是财务管理层面上的问题。

3 人防系统财务管理的环境

3.1 财政的管理体制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或运行模式。同时,它又是保证市场经济得以存在和顺利运行的根本条件。围绕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我国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采购、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等预算管理制度。这几项预算管理制度相辅相成,构成我国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它以收支两条线为前提,以部门预算为依据,管理各预算单位的收支计划;以政府采购为手段,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平台控制各预算单位的实际收支,在政府收支分类的基础上对各预算单位的支出绩效进行评价。

3.2 人防财务的特殊性

不管是人防垂直系统方面的经费来源,还是地方财政横向的经费供给,其在管理要求上应该是一致的,即按照财政部有关公共财政管理体系进行管理。但是,人防财务沿用的办法大部分是在2000年以前制定的,而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特别是预算管理制度主要在2000年以后推行,二者存在一定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费拨款专户管理。与国库集中支付实行零余额账户管理方式不同,经费拨款专户管理就是把每年的预算经费拨到单位自己开设的银行账户里,使单位在资金使用方面有一定的主动性和自由度。

(2)预算管理。虽然人防经费和行政经费都要编制预算,但人防经费主要是专项经费,而且大部分涉及人防工程建设和维护管理的经费,与经费拨款专户管理及人民防空财务会计制度相适应,在编制及管理使用上与行政经费预算有一定的差别。而行政的部门预算经过人大审议批准,具有一定的严肃性,未经批准不能随意变更。当年的部门预算经费应该切实执行,如果年度工作计划没有很好地体现到部门预算中,就会造成有部门预算的项目因工作没执行而经费用不出去、没有部门预算的项目因实际工作执行而发生的经费支出没有钱支持的不良局面。

(3)行政性收费收入的管理。根据现行经费管理办法,行政性收费收入既要纳入人防财务核算,又要在行政经费中统计。特别是平战结合收支及结余方面的资金,根据《人民防空财务管理规定》的要求,其结余部分:50%用于人防建设经费,20%用于人防业务经费,30%用于职工福利。随着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行,该结余资金用于职工福利的30%部分不但在政策的执行上越来越难以实现,而且很难按照全面、透明的原则在部门预算中真实反映。

3.3 人防财务和行政财务的关系

从目前的财务环境来看,人防财务的经费拨款专户管理、预算管理、平战结合收支及结余管理比起行政方面的国库集中支付、预算管理等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但从整个公共财政管理体系来说,现行的财政改革是合理高效的,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和发展要求。

如果说行政财务是现行财政体制下的大财政,那么人防财务核算管理所形成的模式就是小财政体制。当前,大小财政的管理范围和内容还存在交叉的现象。比如,对行政性收费收入及使用的管理,地方财政要求收入要缴库,使用要向财政申请回拨,而且要纳入部门预算;人防财务制度也要求编入预算管理,并如实核算。小财政与大财政没有也不应该有根本性的冲突,即便有些不协调的地方,也只是部分调整的问题。

4 人防系统财务管理的内容

4.1 外部环境协调

外部环境协调包括对地方财政、对上级人防机构的协调。

(1)对地方财政方面的协调。比如,在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收费要先上缴,然后再根据部门预算申请回拨使用。而该项经费回拨是否及时、足额与否,直接影响各级人防机构相关工作的开展。

(2)上级人防机构方面的协调。一方面,人防经费在管理上有小财政的特点,与地方大财政管理存在一些管理方式上的不协调,在与地方财政不能充分沟通时,应取得上级人防机构方面的直接协调,或通过上级人防机构了解到的其他地方财政的做法再与本地财政协调。另一方面,与上级人防机构在经费的拨付及上缴方面,在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协调性。

4.2 内部环境协调

内部环境协调包括各人防机构内部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和财务部门内部的协调。

(1)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对于各人防机构而言,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是本单位各项人防管理事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存在主次之分。因此,以实现人防管理事务整体目标为宗旨,在岗位分工的基础上强调财务部门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及协调。比如,在年度预算编制时,各部门要充分根据未来工作计划的资金需求,做出本部门的年度预算,财务部门再根据需要与可能予以调整汇总。在调整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应该听取被调整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只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强行平衡数据,甚至不经过各部门就直接凑数字,导致所编制的预算无法按实际情况执行。

(2)财务部门内部的协调。财务部门内部的协调强调专业业务的协调,在财务人员个体业务精进的基础上突显团队价值。一般来说,会计与会计、会计与出纳是协调性非常强的岗位,如果会计只做会计的账,出纳只付出纳的钱,出纳自行把既可由人防经费支付又可由行政经费支付但由人防经费支付更好的款项从行政经费中支出了,由此反映到人防经费与行政经费账上的数据会缺乏和谐性、合理性。

4.3 财务处理及结果的整体和谐

各级人防机构财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协调,不仅是期望各自利益增加的行为,而且是各单位财务处理及结果整体和谐的保证。单位财务处理及结果的整体和谐,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全面把握整个大财政、小财政的相关政策,并通过各项协调合理地平衡财务全过程,以达到整体和谐。

总而言之,人防系统的财务管理就是通过各种协调,充分发挥各项资金的效能,并根据大财政、小财政的管理特点,合理地平衡和使用现有的资金,确保人防财务结果和谐一致。

5 健全人防系统的财务工作机制

财务工作的管理,体现在每一项日常工作上,通过建立良好的财务工作机制,实现财务管理期望。

5.1 做好人防系统的财务基础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提高财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加强财务基础工作。财务人员要遵循爱岗敬业、坚持准则、提高技能、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基本会计职业道德,还要具备全面的团队精神、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掌握灵活多变的处事方式,因为这些素质和能力都是搞好财务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

(2)满足财务硬件设施的配备需要。财务是一项繁杂、精细、辐射面广的工作,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确保财务硬件设施(特别是财务数据生成及统计设施)的配备。

(3)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办事程序。章程和制度是有序管理的前提,用于单位内部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和财务部门内部的协调。其主要包括部门预算管理制度、财务核算分析及报告制度、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岗位职责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虽然自成体系,但应环环相扣,形成严密的管理链条,以检测各项工作计划是否科学、合理。

5.2 建立良好的事务处理及沟通平台

财务工作制度规范严格,后补性差,隐患滞留性长,不能自动恢复平缓。因此,首先要在制订各项工作计划时,有一个财务上的可行性论证平台,避免因为资金使用上的原因导致计划不可行或者计划违规实施等;其次,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有必要通过财务数据统计跟踪计划的完成程度并及时进行工作反馈;再次,各项财务数据是决策的依据,财务人员要通过一定的平台将相关资料反馈给决策的各个部门;最后,财政改革不断深化,财政政策推陈出新,在适应各项变化和政策的同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部分问题可能涉及发展全局,需要管理层进行全局商议和调解。因此,应建立一个良好的事务处理平台,以实现财务人员对上级情况汇报、问题求助和对其他部门的情况说明等畅通无误,便于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5.3 支持并理解财务工作

财务工作是一项准则性很强的工作,单位的日常工作计划在经费保障方面难免会与财务准则发生冲突。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单位领导在资金使用上要积极倾听财务人员的意见,理性分析财务人员主张的依据及合理性。如果经费使用计划确实不符合规定,应理性对待,而不是想当然以为财务人员在主观故意方面的不作为或给工作计划设置障碍。

参考文献

[1]刘明达,陈秋华,等.广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践与探索[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2]黄明锦.会计集中核算制与国库集中收付制的联系与区别[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1(12).

[3]郭晓梅.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刘京焕,陈志勇,李景友.财政学原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5]蒙丽珍,等.会计道德规范与法律责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人防系统财务管理论文 篇2

1 人防工程概述

人防工程又称人防工事, 人防工程建设的目的是在发生战争时保障人员安全和物资, 人防工程提供了一个防空指挥作战、医疗救护、掩蔽的场所, 人防工程就是专业应对战争而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 可用于当作防空地下室[1]。人防工程是防御敌人发起突然攻击有效掩蔽人员和物资的重要设施。人防工程按照建筑形式可分为:坑道工程、地道工程、掘开式工程、防空地下室等。工程的选择多根据地形和施工条件来决定。人防工程功能分为:指挥通信工程、人防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物资储备工程、医疗救护工程等。我国早期大规模建设人防工程是20世纪60年末70年代初,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模, 加之技术及经验问题, 所以工程质量偏差, 这个时期的人防工程被人们理解为防空洞[2]。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防工程逐渐开始正规化、科学化, 不论是在规模上, 还是功能上都变得完善起来, 与早期的防空洞大不相同。并且现代人防工程不仅考虑到了战争需要, 更考虑到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人防工程在建成投入使用后, 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城市中的许多大型人防工程都成为已经成为了城市经济繁华地段。例如:地下商业街、地铁站等, 现代人防工程具备了平战双重功能。

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实现, 可对整个或部分空中有关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分析、计算、存储、显示和描述。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了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及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目前,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科学调查、财产管理、发展规划、资源管理、绘图等方面。地理信息系统能使应急计划者在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轻易计算出应急反应时间。地理信息系统的体术是1963年, 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提出, 随后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3]。地理信息系统经历了不断的改革和发展, 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得到普及应用。很多的科学技术研究都需要利用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随着近些年电子市场的不断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组件硬件和软件成本都明显下降, 这对地理信息系统的推广有着很大帮助。地理信息系统正在朝着专业化、普及化、智能化方向方针。

3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人防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人防工程中的应用最早是80年代。英国、美国是最早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人防、国土安全相结合的国家。美国应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发了两防一体化地理信息系统。虽然我国相对发达国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起步较晚,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我国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新时代背景下人防工程管理工作任务繁重, 传统管理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管理效果, 传统管理模式不仅效率低, 并且具有一定滞后性, 管理有效性很难得到保障。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下人防工程管理, 可将整个人防工程信息存入数据库,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操作界面对这些信息经常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不仅有效提高了人防工程管理效率, 同时直观的数据, 对了解人防工程整体信息有着很大帮助, 另外, 数据库技术也增强了人防工程信息的安全性。另外,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加入了GIS功能。因此, 人防工程位置, 可直观的显示在地图上, 一些操作均可在地图界面直观进行, 因此操作起来更加简洁方便。

4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 未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越来越成熟, 功能将越来越强大。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数据、空间分析管理能力及强大的信息管理能力, 直观的可视化界面, 使复杂的管理工作便的简化, 为人防工程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成为未来人防工程管理的主流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人防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群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陕西信息技术教育学院, 2011, 15 (26) :198-201.

[2]蓝红莉.基于GIS的城市人防工程空间分析模型的建立与实现[J].海南科技信息学院2014, 15 (2) :113-125.

人防通风系统要点分析 篇3

对于暖通专业的设计来说, 人防工程中的通风设计是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分析了人防工程中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所应注重的一些要点及平时容易存在的问题, 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些参考及借鉴。我国暖通设计行业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的人防通风设计, 设计方案已比较成熟。但笔者在多年的设计及审查过程中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 问题虽然不大, 但是对施工及使用还是会造成很大影响。下面, 笔者会根据一些工程实例罗列出人防通风设计中的要点及设计人员常犯的错误, 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人防通风设计中通风量的计算

在某核六级常六级甲类二等人员掩蔽所人防通风设计中, 清洁通风新风指标选取5 m3/人, 滤毒通风新风指标选取2 m3/人。首先, 此设计方案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的最低标准, 不能称其为错误。但是笔者认为, 这个新风指标的选取偏小, 未考虑设备及管道漏风的因素。在实际运行中, 新风通过滤毒室中的油网滤尘器、过滤吸收器及管道时, 会有一些风量泄露在染毒区。这时清洁区送风量会减少, 从而达不到规范要求。因此笔者建议, 在计算人防通风系统的送风量时, 应在设计风量的基础上附加10%~20%, 以排除设备管道漏风带来的影响, 满足使用要求。

二、人防通风设计中过滤吸收器的选取

在某核六级常六级甲类二等人员掩蔽所人防通风设计中, 滤毒通风量2 200 m3/h, 选取两台额定风量1 000 m3/h及一台额定风量300m3/h的过滤吸收器。

此方案虽满足滤毒通风过滤风量的要求, 但在实际试运行时, 出现了额定风量300 m3/h的过滤吸收器频繁超压的情况。究其原因, 在于不同型号的过滤吸收器阻力相差很大, 风量不平衡。因此在设计过程中, 应尽可能选择型号一致的过滤吸收器, 以平衡各个过滤吸收器所通过的风量。

1. 人防通风设计中送风机的选取

在某核六级常六级甲类二等人员掩蔽所人防通风设计中, 清洁通风量4 060 m3/h, 滤毒通风量1 680 m3/h, 选取两台DJF-1电动脚踏两用风机。在这个案例中, 设计师力图使系统简单, 直接选取两台电动脚踏两用风机来满足清洁通风的风量要求。这种情况下, 每台风机在滤毒通风时所需通风量过小, 在人员脚踏情况下很难满足设计风量。这时就很可能会出现实际运行滤毒风量大于过滤吸收器额定风量的情况, 而这是违反规范要求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应为清洁通风及滤毒通风单独配置风机, 以满足不同系统的使用要求。

2. 防毒通道的换气要求

在笔者见的很多设计案例中, 设计人员在计算出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满足规范要求后, 往往对换气设备的布置并不重视, 其实换气设备的布置合理才是保证防毒通道内换气效果的重要保障。举例来说, 在防毒通道兼简易洗消间的排风系统中, 超压排气活门及排风管道上的换气口应尽量按对角线布置。同时上下标高要尽最大可能错开, 这样才能使得防毒通道内的气流组织合理。若两个装置相隔很近, 则防毒通道内极易出现通风死角, 使得防毒效果大打折扣。

三、移动柴油发电机房的设计要点

在本地人防设计当中, 若人防面积大于5 000 m2, 需设置移动柴油发电机房。

关于移动柴油发电机房内的通风设计, 已有标准图作为设计参考。同时也有很多论著详细讲述过其中的设计要求及要点, 笔者不再赘述。在此对移动柴油发电机房与其余不同功能的人防防护单元之间的连接, 写一些自己的看法。

移动柴油发电机房在人防工程中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 它需要满足周围其余人防工程在战时的用电要求。同时由于没有像固定柴油发电机房一样设置有值班室, 战时值班人员的安全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原则上建议移动柴油发电机房应设置于紧邻人员掩蔽所处, 中间增设防毒通道相连。人员掩蔽所内的滤毒通风量应满足两个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要求, 同时每个防毒通道应根据需要的风量设置超压排气活门的个数。若移动柴油发电机房受条件所限仅能与人防物资库等 (在此以人防物资库为例) 未设置滤毒通风的防护单元相连时, 那么必须增设一套战时滤毒通风系统来保证战时值班人员的安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送风方式, 一种为直接将风送至人防物资库与移动柴油发电机房连接处的防毒通道, 但由于防毒通道受条件所限一般很小, 值班人员长时间待在其中十分不便。所以笔者一般采用第二种方式, 在人防物资库的防护单元内设置一个清洁区域, 紧邻连接处防毒通道, 将风送至清洁区域中, 风量满足防毒通道换气次数要求即可。这样既满足了功能上的要求, 也可以使值班人员的生活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在此推荐第二种方案, 望各位设计人员参考、采纳。

四、平战结合的设计要点

在现今建设单位对建筑布局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 人防工程的平时使用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因此为了平时使用功能的层高要求, 人防通风系统与平时通风系统不可避免的需要共用通风管道。在此提醒大家, 共用通风管道时应合理布置管道走向及风口开启位置, 需保证战时使用和平时使用时均能达到气流组织的合理性。若不能保证, 建议还是分别敷设管道, 以满足使用要求。人防通风系统若与平时通风系统共用管道, 需详细写出转换要求及顺序, 以便战时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实现人防通风系统的开启。

五、结语

人防通风系统在战时是保证人员及物资安全的重要保障,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 注重细节, 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规范性。同时笔者在此建议设计人员应多与施工单位配合, 在预埋管线时保证一次到位, 设计方案与施工现场力求一致, 这样才能建成一个完美的、符合要求的人防工程。

参考文献

[1]李依琳, 孙长峰.人防工程暖通空调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建筑设计管理, 2011.

[2]朱星霖, 倪明星.人防设计中暖通专业与建筑专业的配合[J].中国科技财富, 2011.

[3]高永刚, 刘力.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总结与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人防工程电站通风系统的改造 篇4

关键词:人防工程,地下电站,通风

随着设计标准提高及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入, 人防工程内部用电设备种类、数量日益增多, 己有发电机组有限供电量与工程内部设备用电量不断攀升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 电站扩容改造势在必行。但是人防工程电站与地面工程电站由于防护要求不同, 采用一般技术措施, 改造难度大、投入经费多, 通过多方调研、校核计算、方案优化, 设计了电站通风改造的最佳方案。

1 工程概况

原有电站为地下电站, 内有5台75k W柴油发电机组, 柴油机采用开式水冷冷却, 机房采用机械通风降温, 柴油机燃烧空气自机房吸入, 排烟风管采用石棉绳保温, 部分进排风管及排烟管浇铸在钢筋混凝土中, 部分设置在被复层外。进风机功率7.5k W、风量为11000m3/h, 排烟由DN600钢制风管集中排出, 架空敷设排烟管长度20m。由于电站容量不能满足需要, 建设单位拟拆除现有机组, 用4台300k W柴油发电机组代替原有发电机组。

2 电站内外空气参数的选取

规范规定, 柴油发电站机房室内温度冬季、夏季均取35℃。最近气象台站提供的室外通风温度:冬季为-5.3℃, 夏季为26.5℃。如果机械地套用最近气象台站提供的室外空气参数, 计算出来的发电机房夏季通风降温风量非常大, 对通风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运行成本等方面负面影响明显。因此在充分考虑电站特殊位置、所处区域气温较低的实际情况, 经过长时间对气温观测, 实地调查研究, 最终确定电站冬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为-7℃, 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为20℃。

3 机组散热量计算

对于采用开式水循环冷却的柴油发电机组, 其散热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柴油发电机组散热量, k W;

Q1———柴油机散热量, k W;

Q2———发电机散热量, k W;

Q3———柴油机排烟管散热量, 取1.14k W/m;

Ne———柴油机额定功率, 根据产品样本取343k W;

N———发电机额定功率, 根据产品样本取300k W;

B———柴油机的耗油率, 根据产品样本取0.204 (kg/k W·h) ;

q———燃料的热值, 柴油取11.63k W·h/kg;

η1———柴油机散至室内的热量百分比, 按设计手册规定取4%;

η2———发电机的效率, 按设计手册规定取90%;

经计算, 4台300k W柴油发电机散热量见表1。

4 进排风量计算及校核

改造前柴油发电机房空气采用风冷方式, 改造后如果仍然采用风冷降温方式, 排除机房余热所需风量为:

式中:G———排除机房余热风量, m3/h;

Q———柴油发电机组散热量, k W;

Tn———机房室内计算温度, 取35℃;

Tw———室外通风计算温度, 冬季取-7℃, 夏季取20℃。

经计算, 排除柴油机房余热所需风量:冬季为18444m3/h;夏季为51644m3/h, 夏季电站排除余热通风量远大于冬季。按最不利情况, 确定夏季通风量51644m3/h为排除机房余热风量, 而现电站送风量为11000m3/h, 故采用现有机械通风系统不能实现机房降温要求, 须改造通风系统以实现机房降温要求。

5 电站通风系统改造

通常电站机房降温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风冷, 即利用室外温度较低的空气, 通过风机送风至机房降低温度, 其优点是系统简单、成本较低, 缺点是暴露征候明显, 伪装效果差。另一种是水冷, 即利用较低温度的地下水或地表水, 通过空气表面冷却器降低机房温度, 其优点是冷却效果好、安全性好, 缺点是增加冷却水库, 投资成本增加。对于己建的地下人防工程电站扩容改造, 机房空气降温无论采用风冷还是水冷, 都存在因电站部分进排风及排烟管道暗敷在钢筋混凝土内或被复层外, 更换大直径通风管道难度大、成本高, 而仅利用现有通风管道通风时阻力远远超出规定值的实际困难。通过反复论证, 设计了机械通风与吊挂空调机组相结合的机房空气综合降温冷却方法, 具体技术措施为:

1) 改造现有送排风系统。原有工程进风量包括柴油发电机组燃烧空气量和冷却机房空气温度用风量两部分, 改造后, 在保证柴油发电机组燃烧空气量和进风管道阻力不超规定值的前提下, 尽量扩大进风量, 增加通风带走热量, 以减少冷却水用量, 同时按20m3/ (k W·h) 进风量校核计算排除柴油发电机房内有害气体所需的通风量。原有进风机功率7.5k W、总进风量为11000m3/h, 其中燃烧空气量为2500m3/h、排风量为8500m3/h。柴油发电机房采用水冷却时排除有害气体所需进风量为24000m3/h, 燃烧空气量为10000m3/h、排风量为14000m3/h。更换通风机后系统排除的余热量:Q=[G× (TnTw) ×1.01×1.2]/3600=[24000× (35-20) ×1.01×1.2]/3600=121k W, 现有通风管道空气流速小于12m/s规定值;

2) 增设吊挂空调机组。电站机房设置2个KDC090吊挂空调机组, 机外余压400Pa, 冷却水由冷却水库提供。电站总余热量为261k W, 通风系统排除的余热量为121k W, 需要空调机组排除的冷量为140k W。冷却水为地下水, 水温常年为10℃左右, 设计冷却水温升为10℃, 单位时间冷却用水量为:L=140×3.6/ (10×4.18) =12m3/h, 储水时间按10h计, 电站总冷却水量为120m3。改造前电站发电机组采用开式水冷方式, 机械冷却水库容量为100m3, 扩容后冷却水库水容量增至250m3, 把机房空气冷却与柴油发电机组冷却用水结合起来使用, 充分利用了冷却水的降温能力, 同时也减小了水库扩容量, 降低了扩容投资;

3) 柴油机组排烟管加设增压风机。改造前后柴油机燃烧空气均直接从机房吸入, 吸气系统的阻力满足规范“吸气系统的阻力不应大于1000Pa”的要求, 进风系统可不作改造。改造前排烟总管排烟量为6.7×375× (273+350) / (273+20) =5376m3/h, 改造后为6.7×343×4× (273+350) / (273+20) =19615m3/h, 两者相差近4倍, 排烟管阻力增加明显, 影响发电机组工作效率。为了减小阻力对发电机组影响, 在排烟管上增加一与发电机组联动的中间加压风机, 启动时先开加压风机再开柴油发电机组, 停机时先停发电机组后停加压风机, 即加压风机按先开后停的的方法运行;

4) 系统的运行控制。扩容后的电站内部适当位置设置温度传感器, 当电站运行时进排风机启动, 既向电站输送柴油发电机组燃烧空气, 也用来输送降低机房温度的冷却空气, 当机房温度超过规定值后, 启动水冷降温系统。因此, 机房降温应优先采用风冷系统, 水冷系统仅作为备用措施使用。

6 结语

在电站柴油发电机组扩容而进排风管道不能改造的情况下, 靠单一的机械通风降温不能满足室内空气温度要求, 而采取机械通风与吊挂空调机组结合的综合方式, 改造后的电站运行一年多来柴油发电机组运行正常, 机房空气降温效果较好, 噪声没有超过规定数值, 实现了投入最小、效果最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一坚.简明通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2]地下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手册编写组.地下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3.

[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关于人防指挥信息系统维护探讨 篇5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给人民防空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本质性的革命, 现代化的人防指挥系统必将在未来的现代化高技术的战争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不断提高指挥系统现代化、提升防空水平的本质要求、人民防空指挥系统, 涉及方面众多, 不但包括军事科学以及人民防空学, 而且也需要信息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工程学等各个领域的要求, 同时还包括数据、网络、图形处理等众多专业知识。人防指挥系统在构成上主要包括硬件系统以及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包括人民防空信息指挥系统的各种设备, 软件系统包括一系列综合性的信息处理和功能控制的程序以及流程。

2 人防指挥信息系统总体功能组成

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实际的工作经验, 目前的人防指挥信息系统主要划分为七个部分:综合数据管理、动态视频监控、空情接收处理、警报统控发放、辅助决策管理、文电传输管理和人防地理信息系统。

上述七个部分在人防指挥系统中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 既相互独立, 又彼此联系。整个指挥系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具备很强的兼容性以及灵活性, 能够依照不同的任务及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发展, 人防指挥系统通过系统的管理、规范的程序、高度的自动化以及信息的网络, 为人民防空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必将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我国的现代化人防指挥系统发展迅速, 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所以, 对于人防指挥系统的建设, 依然需要不断地努力。

3 人防指挥信息系统硬件日常维护的注意事项

3.1 传输设备

传输系统的风扇防尘网需要按时清洁、定时擦洗, 一旦发现设备表面温度较高, 需要及时检查防尘网的问题。对于设备的硬件进行操作, 需要防止静电干扰。对于光缆以及电缆进行操作时, 需要认真记录操作顺序及操作位置, 防止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于可能长时间不用的插头或者插孔应注意防尘, 安装防尘帽。光纤的弯曲应保持在科学的范围, 弯曲的半径要大于30 毫米, 光纤按顺序进行盘绕, 防止相互缠绕, 造成操作负担。

3.2 服务器

硬盘容量应该充足, 并且对硬盘按时进行清理, 并且硬盘应具备30%以上的未使用空间。对于阵列式的服务器, 需要定期检查服务器的工作状态, 对系统进行开机以及关机操作时, 严格按照操作顺序进行。连接服务器电缆时, 应注意设备断电。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时, 设备最好能够使用相同品牌型号的配件, 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对设备进行更改或者维修时, 确保设备断电, 并且接地。

3.3 路由器、交换机

路由器在通电状态下禁止随意拔插, 对于连接路由器的线路应该做好标记, 尤其是对路由器进行主机连接时。在计算器端也需要标注相对于路由器连接的是哪个插口, 以为日后的维护提供方便。

3.4 视频会议系统

3.4.1 数码摄像头

平时不使用时, 应该将设备盖好防尘, 并且盖好镜头盖, 不能随意用手指触摸镜头, 定时对镜头进行清理。对镜头进行清理时, 要使用专用的设备以及产品, 避免使用具有刺激性或者有机溶剂, 不能用硬纸或者餐巾纸代替镜头纸, 以免划伤镜头。不能将镜头直接对准太阳, 防止摄像镜头中的感光部件损坏。摄像头应该保存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 避免灰尘以及水汽的进入, 损坏镜头。

3.4.2 视频会议终端

视频会议终端应安排专人负责, 按时检查终端工作环境, 确保终端的线路连接正确、稳定, 并且确保设备能够随时进行正常的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 确保各个连接的稳定, 及时更换损坏的配件, 更换完成后, 要及时地测试, 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3.4.3 矩阵、音视频分配器

确保设备在已经断电的情况下才可进行操作, 禁止在设备带电的情况下进行插头的拔插。将设备进行移动时, 首先应该清理设备上的所有线路, 避免在移动过程中造成损坏, 影响正常使用。设备线路要避免受到其他物体的挤压, 不要对线路进行过分的折叠, 从而对信号以及供电造成影响。

4 人防指挥信息系统软件日常维护的注意事项

4.1 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 了解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的工作原理, 对数据及时备份, 防止故障。掌握各种操作系统的功能以及命令, 掌握各种专业数据库的原理以及操作, 对于人民防空指挥系统的整个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流程应当熟悉并且清楚, 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做出紧急的处理。

4.2 及时阻断病毒侵入

人民防空指挥系统的计算机应该专门配置, 禁止安装易受到攻击的端口, 并且安装专用杀毒软件, 按时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改造, 避免病毒侵入, 破坏系统工作。

4.3 熟练运用管理软件

技术人员还应学习相应的管理软件, 利用软件提供的功能, 随时监控系统的工作, 以便更好地了解系统的工作状态, 及早地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5 结语

运用科学的手段, 对人防指挥系统进行维护, 是确保人防指挥信息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 更是人防指挥信息系统不断适应未来发展要求的基础。

摘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对人防指挥系统进行维护, 关乎国家的稳定以及人民生活财产的安全。

关键词:人民防空,信息系统,维护

参考文献

[1]孙巨为, 王贻峰, 王仰国.一体化联合防空作战指挥效率评估研究[J].现代防御技术, 2008, (01) .

[2]路建伟, 张宏, 靳奉阁.地面防空作战中敌空袭规模预测模型[J].火力与指挥控制, 2008, (01) .

浅析省级人防数据系统建设和发展 篇6

自2000年以来, 各级人防部门陆续开展了以人防综合信息数据库为代表的多项数据工程建设, 在人防工程管理、人防组织指挥、人防国有资产管理及人防综合统计等方面的业务数据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为专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 伴随着人防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 与其他委办局实现数据接入、信息共享的相关需求也日益增加。但从总体上看, 数据资源分散在各业务领域, 数据交叉、数据重复等现象严重。为了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 准确理清人防建设发展现状、把握发展趋势, 灵活调整发展策略, 高效配置有限资源, 人防建设的整体质量效益, 就必须加速推进人防战备数据建设。

一、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根据省级人防建设现状, 推进人防战备数据建设需要考虑以下三个关系:省级人防数据中心建设与人防战备数据建设 (或人防数据工程建设) 的关系、省级人防主数据中心与备份数据中心之间的关系、人防数据中心建设与辖区各地市人防数据中心 (或数据交换节点) 的建设关系。

1.1人防数据中心与人防战备数据建设的关系

省级人防数据中心的建设主要立足于建立、健全综合数据支撑平台并对已有业务系统进行整合, 它是人防数据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成将为未来人防战备数据建设中数据资源的存储、汇总、分发服务、交换等, 为数据维护人员能力建设, 为人防战备数据的全面建设提供物理基础。

1.2主用数据中心与备用数据中心的关系

根据地理位置特点, 明确主数据中心、备份数据中心拟建设单位。备份数据中心主要为主数据中心提供核心数据资源和系统功能、服务、管理等方面提供备份支撑, 提高系统的抗毁能力;通过虚拟化等技术的应用实现对主数据中心提供资源及服务保障能力的扩展;合理规划系统分期建设步骤, 力求实现经济与能效的完美平衡。

3、省级人防数据中心与辖区各地市人防数据节点建设的关系

由于人防防空袭组织指挥需要考虑战时环境, 考虑战时网络瘫痪的极端条件, 省级人防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人防数据资源的一个综合性平台, 该平台一方面可以集中力量构建数据资源并为下属各级人防提供可下载、可在线使用、可定期更新的服务保障 (如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等) , 并承担辖区各地市人防跨区域数据交换枢纽的功能。

二、省级战备数据建设内容

从建设规模上, 省级人防数据中心系统包含一个主数据中心和一个备份数据中心。其中备份数据中心主要为主数据中心提供数据资源、系统能力和服务保障的备份支撑, 同时肩负平时使用时对主数据中心整体能力的扩展和负载分担。从建设内容上, 省级人防数据中心建设主要内容包括:

2.1数据资源建设

主要包括人防基础数据库 (是人防各业务数据库的一个集合, 包括各业务结构化数据库和非结构化数据库) 、动态情况数据库 (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技术构建一个人防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的一套管理系统) 、决策支持数据库 (包括人防专题库、知识库和模型库, 该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建设、完善的过程) 的建设, 以及对目前已有数据资源 (包括地图数据、业务数据、文档资料等数据) 的搜集、清洗、转换、重新入库等数据资源整理。

2.2保障手段的完善和优化

主要是基础数据服务平台、数据交换服务平台建设和人防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等业务软件的升级改造, 扩充、完善和提高人防战备数据汇总、整编处理、维护管理、安全管控、应用保障等业务支撑网系能力, 强化信息分发、分级管理、上报汇总、分析展现、发布更新等功能, 为采集获取和调度使用多元战备数据、融合集成综合态势、制作指挥数据产品提供支持。

2.3支撑环境建设

主要是依托人防指挥信息系统基础设施, 构建战备数据传输交换、服务存储、容灾备份、数据支撑等配套软硬件设备设施, 为开展人防战备数据工作提供基础环境。

2.4数据中心安全体系建设

主要包括物理安全保障、平台安全保障、数据安全保障、数据安全保障、使用安全管理。

三、建设目标和方向

建设目标:以加强和规范省级人民防空战备数据建设为出发点, 基于省人防指挥信息系统现状, 依托现有资源建设省级人防主数据中心, 为全省全面开展人防战备数据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初步实现对已有数据资源的整合, 建立必要的数据保障手段, 并为备份数据中心的系统建设提供依据和引导。建设方向:一是依托相关法规标准规范省级各类人防战备数据建设, 建立良好的数据生成 (通过购买、采集、搜集等多种方式) 、运行、维护、管理机制, 保证数据建设的科学性和持续性, 全面提高数据质量;二是加快培养人防战备数据标准研制、数据库管理、数据分析处理、安全防护和应用保障等专业人才, 构建完善人防战备数据保障力量体系;三是总结梳理人防战备数据工作实践经验, 研究人防战备数据工作特点和指导规律, 不断深化和完善我省人防战备数据建设成果。

四、建设原则

省级人防数据中心建设既要紧贴全省人民防空任务要求, 又要充分考虑长远发展, 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和技术体制分阶段、有步骤实施。

4.1充分论证、顶层设计

数据工程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和长期的工作, 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而做为基础支撑的数据中心建设必须要充分进行需求和指标论证, 做好顶层设计工作, 确保数据标准、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建设的系统性、协调性、实用性和开放性。

4.2依托现有、滚动发展

依托现有的数据资源、环境资源和业务部门的数据采报机制, 同时, 充分考虑人防体制编制和职能划分情况, 方便在整个建用维管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和协调配合。另外, 对于一些目前不具备条件的数据建设任务充分考虑需求, 做好部署策略和接口预留。

4.3边建边用、机制配套

人防指挥工程供配电系统配置探讨 篇7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地下人民防空工程也进入到一个大发展时期, 而作为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防指挥工程更担负着平时作为政府应急指挥平台、战时组织人口疏散的重要作用。为了保证人防指挥工程的正常运行, 满足平时和战时使用的需要, 人防指挥工程的必须具有完善可靠的供配电系统。

2 人防指挥工程电力负荷分级与供电要求

2.1 电力负荷分级

人防指挥工程的电力负荷应按平时和战时的重要性分为Ⅰ级负荷、Ⅱ级负荷和Ⅲ级负荷。

人防指挥工程中的Ⅰ级负荷基本包括:指挥、信息系统、报警设备;柴油发电机组附属设备;消防设备;三种通风方式装置系统;电动防护门与电动密闭阀门;防核防化检测设备;设备自动化监控系统以及应急照明设备等。

人防指挥工程中的通风风机、给水泵、排水泵;空调冷却设备;食品加工用电设备;正常照明以及电开水器等都属于Ⅱ级负荷。

不属于Ⅰ、Ⅱ级负荷的其它电力负荷, 称为Ⅲ级负荷, 如人防指挥工程内的辅助照明设备、电热设备等。

2.2 各级负荷的供电要求

Ⅰ级负荷必须具有两个独立的电源供电, 并需要增加柴油发电机组或蓄电池组电源。并宜以柴油发电机组或蓄电池组电源为主。

Ⅱ级负荷宜以市政电力系统电源为主, 对Ⅱ级负荷中较为重要的, 需以柴油发电机组电源备用供电, 容量的较小的可以考虑增加蓄电池组电源。

Ⅲ级负荷在战时市政电力系统电源失去后可以考虑不供电, 因为这些设备只是使工程的使用舒适度有所降低, 不影响指挥工程的战时使用。

3 人防指挥工程中电源的配置要求

3.1 工程电力系统电源配置要求

人防指挥工程电力系统电源选择市政电力系统电源, 为保障用电的可靠性, 引接的两路电力系统电源要来自两个不同的变电站。在指挥工程内宜布置专用的高压变配电所, 变配电所的抗力等级需与指挥工程主体的抗力等级一致。变配电所内安装两台相同容量的干式变压器。变压器的容量应能满足工程内的全部负荷用电要求, 并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应能满足平时及战时全部Ⅰ级负荷和Ⅱ级负荷的需要。

3.2 工程内电源配置要求

人防指挥工程内电源包含柴油发电机组、拖车移动电源和蓄电池组。柴油发电机组一般应设置两台同容量同型号的机组, 每台机组的容量能满足工程内部的所有Ⅰ级负荷的要求, 以便在一台机组故障或检修时, 工程内的Ⅰ级负荷能自动切换到非故障机组, 保障供电的可靠性。柴油发电机组可以宜现场配置自动与手动两种控制方式, 并能在电力系统电源失电后迅速启动, 以保证指挥工程供电的及时性。在指挥工程的局部负荷, 如局部应急照明、口部排污、应急通风换气等, 可以考虑配置拖车移动电源, 以保证供电的可靠与便捷。

4 供配电系统设置要求

人防指挥工程内供配电系统的主接线形式一般选择分段单母线接线方式。

单母线分段接线, 对Ⅰ级负荷, 可以从不同的母线段引出两个回路, 是两个独立的电源供电, 可以分段进行检修, 从而保证重要设备的不间断供电。

高压供电系统采用高压环网柜, 两路电力系统高压电源可以通过自动转换装置进行控制, 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人防指挥工程内同时有电力系统电源和柴油发电机组电源, 一般采用分列运行, 并设置联锁装置, 防止内外电源误并列。

人防指挥工程一般分为指挥区、信息区和保障区, 每个分区应设置相互独立的动力配电柜, 分别自成供配电体系, 以保证各分区的供配电不相互影响, 保障供电的可靠性。对于不同类型的负荷, 如信息系统、指挥决策系统、照明、通风空调、给排水等应各自设置独立的回路, 互不影响。

5 重要负荷配电要求

人防工程内的重要的Ⅰ级负荷, 如指挥信息系统设备、应急照明、消防设备等, 采用双电源双回路供电, 并在负荷侧 (即设备终端) 能实现自动切换。

动力配电一般采用放射式, 如各种通风风机、给排水泵等, 宜分别设置动力配电箱进行供电, 并且采用自动与手动两种操作方式。

照明系统可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配电形式, 根据人防指挥工程的分区, 每区设置一个照明配电箱, 形成独立配电。通道照明、房间照明与应急照明要分开配电, 并能由照明配电箱直接控制。

6 结语

总之, 供配电系统的配置是人防指挥工程的基础, 只有保证供配电的可靠性, 才能保障指挥工程内的信息系统、指挥决策系统等的正常运行, 进而发挥工程的指挥中枢作用, 为战时区域人口疏散, 平时应急救灾做出有力的保障。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人防指挥工程的电力负荷分级、供配电系统配置, 并结合人防指挥工程电气设备对电源可靠性的要求, 对人防指挥工程供配电系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防指挥工程,供配电

参考文献

[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GB50038-2005.

[2]蔡永明.人防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福建建设科技.2008.61-61.

上一篇:物业维修基金的管理下一篇:车载应急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