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园林工程技术

2024-10-10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精选12篇)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 篇1

0 引言

《园林工程》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课程内容包括园林建设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工程技艺和施工方法, 主要有土方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假山工程、园林给排水工程、花坛砌体工程、栽植工程等。作者从事《园林工程》课程教学多年, 为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与园林工程课程组同仁一起对《园林工程》课程教学进行了设计, 即:针对就业需求的教学目标设计;突出能力培养的教学项目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设计;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方式设计。通过教学设计, 有效提高了学生解决园林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针对就业需求的教学目标设计

本校园林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园林绿化工程公司、苗木公司、事业单位绿化养护管理部门等,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能从事园林绿地养护、园林绿地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 园林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工作岗位有园林绿化工、园林设计员、园林工程施工员等, 《园林工程》课程内容主要对应园林工程施工员岗位要求。园林企业要求园林工程施工员应具备园林施工图设计和依据图纸指导园林工程施工的能力。因此, 为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需求, 将园林工程课程教学目标确立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熟练掌握土方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假山工程、花坛砌体工程、栽植工程等内容, 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识读施工图纸、设计小型园林工程施工图, 并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施工和指导施工等。即“能识图、会作图、懂施工”。

2 突出能力培养的教学项目设计

经过对园林行业、企业调研和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建议, 为突出能力培养, 课程内容整合为8个模块:即土方工程模块、园林给排水工程模块、花坛砌体工程模块、假山工程模块、水景工程模块、园路工程模块、栽植工程模块、综合实训模块。根据每个模块的知识点共设计了11个教学项目, 并细化为17个教学任务, 见表1。

3 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设计

《园林工程》课程重点训练学生“能识图、会作图、懂施工”的能力。经过多年探索, 课程组针对高职学生爱动手、喜欢参与的特点, 设计出了比较适合高职学生的四步教学模式, 即:分析任务、发散思维、动手操作、分级评价。

3.1 分析任务

每完成一个新任务前, 教师要先向同学们布置任务, 提出要求, 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任务进行分析, 每个学生 (或每组代表) 讲解自己对任务实施的一些想法。通过这种方式, 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一个工程设计任务, 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2 发散思维

让学生看一些与所做任务相近的图纸、施工现场或施工视频, 培养学生对园林工程的识图能力, 并积累一些素材。明白一个优秀的园林工程作品所具备的效果。特别是通过观看施工视频, 让学生了解工程内部的构造做法, 掌握园林隐蔽工程的设计。

3.3 动手操作

根据之前的任务分析和观摩相近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施工过程或工程成品, 学生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形成图纸表达出来, 比如地形设计、喷泉施工图设计等任务;或通过现场操作, 把实物做出来, 比如模型制作, 地形放线等任务。工作量小的任务学生单独完成, 工作量大的或重复性的任务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3.4 分级评价

对学生所完成的任务成果, 采用“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分级评价法进行评价。首先, 学生根据考核标准自评, 找出不足进行修改;然后把整个小组的成果放到一起, 小组成员互评, 把其他同学没有考虑到的情况指出, 由完成人修改;最后教师总结点评, 评出优秀作品, 并指出不完善方案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建议。

4 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方式设计

园林工程课程所设置的教学任务, 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和技能考核, 每学期结束前不安排集中考试时间。针对国家职业标准关于园林工程施工员对园林工程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结合园林工程课程特点, 以突出能力考核为原则, 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本课程两学期完成, 第一学期考查课, 完成土方工程、园路工程、栽植工程和花坛砌体工程教学及考核。第二学期为考试课, 完成假山工程、水景工程、园林给排水工程教学及考核 (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完成小游园施工图设计任务) 。考查课主要考核学生对园林单项工程的掌握情况, 考试课除了考核学生对园林单项工程的掌握外, 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园林单项工程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具体考核方案见表2和表3。

课程组通过对《园林工程》课程整体教学的精心设计,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显著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毕业后胜任园林岗位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摘要:针对就业需求的教学目标设计, 确立了《园林工程》课程教学目标为“能识图、会作图、懂施工”;突出能力培养的教学项目设计, 设计了11个教学项目, 并细化为17个教学任务;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设计, 探索了“分析任务、发散思维、动手操作、分级评价”4步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方式设计, 突出了能力考核。通过《园林工程》教学设计, 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高。

关键词:高职,园林工程,教学设计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 篇2

2.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目前高职教育教学存在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高职教育教学中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教学手段简单,与新形势下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的办学理念和现代园林工程技术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也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改革势在必行。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的实施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设计大都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由所选择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规定,与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工作项目及工作任务的关联性不强,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少、社会适应能力低、就业竞争能力弱,显然完全不能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相融合,因此,高职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是势在必行。

3.职业教育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岗位教育,是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劳动力就业的一类教育。高职教育强调所学知识的针对性、实用性,必须根据“必需、够用”原则进行教学和实际训练,必须突出对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而目前,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上还或多或少存在着“内容陈旧、理论过深、技能训练薄弱”“一言堂、满堂灌”“重理论考核、轻技能考核”等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现实。因此,迫切需要进行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培养的人才能更加胜任现代化园林行业建设和发展要求。

4.园林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设置和就业职业岗位必须符合园林行业建设的需要和发展,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也必须适应园林工程技术岗位的工作需要。生态环境建设对园林类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更需要我们研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职业岗位及岗位群对人才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的新要求,以更好地服务于园林行业的发展。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 篇3

摘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既适应国家经济结构改革和产业升级需要,又是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详细分析了园林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根据学生爱好分模块培养的方式,指出大庆职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4个主要的创新方向,即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工程造价、园林植物方向;明确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同时需要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和加强师资队伍创新能力培养。

关键词:园林技术;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3.03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园林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由此也带动了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快速发展。从大庆职业学院来看,园林技术专业的生源数量和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为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改革指明了的方向。为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庆职业学院提出了培养高职层次园林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并将园林技术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从招生、师资配备、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专门政策,以切实提高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适应性和专业知名度,以提高园林技术专业的竞争力,力争建成区域特色的品牌专业[1]。笔者将重点探讨大庆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做法,以期为同类院校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 园林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园林专业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涉及的学科和专业较多,学生学习后知识面非常宽,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非常有利,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也比较容易,所以高职层次园林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主要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来开展[2]。同时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技术性人才,所以高职层次的园林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向是要求学生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学生通过3年的学习必须具备一技之长,毕业时能够顺利毕业,并且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适应企业在社会上竞争的需要。同时,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组织设计上,将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分为通识基础模块、园林植物模块、园林设计模块、园林工程模块、技能提高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块,学生在校的5个学期分别开设相应的教学模块,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并给予较大的自主性,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2 园林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创新方向的选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方向确定人才的培养方向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3]。为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大庆职业学院将园林技术专业方向设置为风景园林设计方向、园林工程技术方向、园林工程造价方向、园林植物方向,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对学生兴趣爱好进行一次综合测评,由学生自行选择兴趣专业方向和兴趣点,教师对学生问卷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之后,将学生划分为四大类,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这样在学生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可以加大课时以及委派专任指导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全学程的指导,通过启发引导以及探索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风景园林设计方向,在该方向学生学习完专业核心课程之后,教师直接带领其参与合作企业的园林设计项目,通过直接参与工作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每参加完成一个项目后,教师召开相应的研讨会,学生与老师共同坐在一起研讨项目的改进和提高方式,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以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这种方式在实施了2年之后发现,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兴趣、创新能力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表明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3 园林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

3.1 招生模式的改革

为适应大庆职业学院提出的“宽口径、厚基础”园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单独招生时按照园林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待学生入学后根据学生爱好分方向进行培养,而在高考后招生阶段,将园林技术专业划分为风景园林设计方向、园林工程方向、园林造价方向进行招生,学生录取后直接按照报考方向进行分类培养,这也是创新人才培养基础工作。

3.2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原有人才培养方案是每个专业只有一个人才培养方案,并未对人才培养的方向进行明确的界定,这也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得不到有效的实施。自2015届学生开始,人才培养方案从设计上就以突出学生专业方向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先后制定了风景园林设计方向、园林工程方向、园林造价方向的专门人才培养方案,不同的专业方向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相同,而专业方向课程不同,课程设置上重点突出专业方向的特色,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顶岗实习上均按照专业方向开设,重点强化学生的某一项专业技能,同时在该专业方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有所长的基础上对园林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能更好地掌握,以达到“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

3.3 扩宽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范围

高职院校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是学生技能竞技的场所,也是提高学生和教师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除了拓宽了学生技能范围之外,更加有利于学生将不同知识以及技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因为多元化的知识基础是创新的重要源泉。为实现这一目标,2015年园林技术专业先后参加了中华茶艺技能大赛、植物组织培养大赛、植物标本制作、种子生活力检验大赛、农产品质量检测、测量比赛等相关赛项,极大地扩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对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创新型园林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3.4 整合校内外实训基地

简析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情景教学 篇4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造就新时期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面向现代园林企业的岗位群, 需具备园林植物繁育生产、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制图识图、园林工程现场施工、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五方面的专项能力。这些专业能力培养与塑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以职业基础课教学与实训培养出“基本技能”;以职业技术课教学与实训培养出“单项技能”;以综合教学实习培养出“综合职业技能”;以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培养出“岗位职业技能”的整套项目化教学过程。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听、看、思、做”培养各种能力,学生是学习认知的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是必备的环节。

1.课堂内教学实施情境教学

课堂内教学是传授学生园林艺术理论知识和园林技术基本技能的手段之一,语言表达和文字描述是不够明确的,园林艺术理论的消化理解需园林工程案例佐证方能让学生真正理解领悟,要给学生创造大量“听”、“看”、“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CAI教学提供给学生大量信息,使学生容易领会园林专业技能知识的精髓。现场教学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合理平台,利用学院内已建成的园林景观工程,同时要积极联系学院外正在施工的工程项目, 让师生亲自到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教学可提高教学效率。

2.实践教学中设置情境教学

2.1现场考察实训

园林景观设计,对学生提出能熟练运用园林艺术、美学等原则,利用园林构成几大要素进行模拟或真实造景,形成与真实环境相匹配的园林景观,但这些能力的塑成需揣摩和学习众多行业内前辈们设计的经典案例。通过专业教师现场指导教学,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剖析、领悟、沉淀,把体会变成自己创意理念并运用到设计之中。园林美术、园林规划设计两门课程需实地考察,方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若具备园林从业者基本技能,可到生产实践中锻炼,可尝试将园林美术和园林规划设计结合进行现场实地考察,旨在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

2.2参与学院园林建设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情境教学还可让学生参与到校园建设中。既可让学生参与完整的园林工程设计、施工,又能学习技术,并节约工程成本费用和学生实习经费。校园内各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 学生自然会认真思考、精心设计、规范施工。整个过程中老师担当监理角色,学生充当设计方和施工方的技术员, 对学生的技能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改革的实行需要学院相关部门的支持,并做工作方能取得成效。若能顺利开展实施,学院收获的是提升校园建设水平和降低相关建设成本,而学生获得是技能培养、技术学习和素质提高。

2.3模拟现场教学

学生有想获得园林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与施工管理的迫切需求,不过学生能参与园林建设项目的机会的确有限,这是个亟待解决的瓶颈。我们可采用模拟现场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如果学院或系部在实训基地里指定一定面积的场地作为园林工程项目建设模拟场地,同时在实习经费上给予一定支持,让学生在模拟场地内进行园林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仿真实训,则这种方法在技术上可行,但在执行中可能有困难,因为模拟现场需反复使用,已建造好的设施和景观会被拆除,那样就会造成经费浪费。需要相关部门在观念上提高认识,在更高层面对待这个问题,确保改革实施。

2.4模 型教学

园林建筑设计与施工是现代园林工程技术 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 它的技能培养与实训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尤为重要。园林仿古建筑的种类繁多,结构变化众多,在园林中的实际应用也非样样可见,学生无法逐一见识到。解决办法之一是模型教学, 将中国古今建筑的经典结构类型和经典建筑, 用轻型材料按一定比例做成可拆卸式的模型用于教学。园林建筑小品可做成教学模型。学生通过拆卸和安装模型了解园林古建筑的结构, 为园林建筑设计与施工奠定基础。模型制作技术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园林工程技术之一,因此实训室应该配备相关模型制作工具, 为师生自制园林模型提供便利。

3.校外实训基地中的情境教学

各园林公司的经营活动范围是最好的高职教育情境教学场所,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尤为重要。因此密切联系园林公司是开展高职实践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但由于我国北方园林企业规模一般都不大, 因此接纳学生实习的人数有限,但小公司是集设计、施工、养护及苗木繁育于一体的综合业务体,或是仅从事其中部分业务,不过与从事互补业务的其他公司有密切业务联系。因此应该拓宽各种渠道,多方联系中小园林公司,同时不放弃大型园林企业的沟通交流,为学生毕业实习和岗位实习创造条件。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情境教学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 代表的现 代信息技 术的发展,为园林行业发展提供更充沛的动力。我国园林行业已达到“甩开图板、电脑设计”的水平。园林工程行业领域内已出现专业电脑制图设计公司, 专为各园林企业制作平面图和三维立体效果图。现代园林设计方案已不是一个人能实现的,需要一个团队的精诚合作才能实现,因此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园林工作者必备技术。园林专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实现情景教学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利用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的远程交流和沟通能力;二是利用网络技术培养学生进行远程交互式设计能力,如Auto CAD软件可实现远程交互设计,设计者可利用网络相互之间对同一个设计进行交互式设计;三是培养学生情景设计能力,许多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已实现情景式设计,即设计者在进行平面设计的同时,输入关联参数自动生成三维实景模型, 这种模型在人为控制下产生实时移动(即四维实时模型 ),犹如观赏者置身于园林内游览一样 ,让观赏者随时感受设计的效果, 便于设计者及时进行设计方案修改。前两种模式已实施,后一种因这类软件价格较高,短时间内无法实现,需多种渠道逐步完善。

总之,高职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一定要充分考虑是否贴近职业实践、易于实现和具有发展前景,若存在异议则需要我们在今后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并逐步解决。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中“情景教学”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专项情境教学活动,对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实施进行必要的实践与探索,以促进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新时期高职教学中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 篇5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有计划系统地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风格与特征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园林技术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许多诸如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够、专业知识创新应用能力不足、专业思想不稳定以及职业道德素养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园林专业人才在改善城市环境、进行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根据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发展特点及人才定位,如何通过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来适应社会、行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要,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广泛的调研与学习,结合江苏省对园林技术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原来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改为“1+1+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新模式,并进行了实践。

1园林技术专业“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园林技术专业“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可以总结为:第一个“1”表示第一学年,学生在两个学期每个工作日的上午进行必要的人文素养、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工作日的下午和周六周日的部分时间,根据专业要求,在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进行必要的生产劳动实践、请园林相关企业老总和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参加企业培训以及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第二个“1”表示第二学年,学生进行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和职业必备操作技能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第三个“1”表示第三学年,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可根据学生所在的不同实习单位要求和实习内容,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一起对学生某一方面的职业技能进行强化培训,最后在校内外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针对实习内容完成毕业设计。

2园林技术专业“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2.1实施模块教学,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依据培养方案,我们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尝试模块教学。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共分为三个模块,即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以及实践模块。其中,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必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园林植物栽培类课程、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以及园林工程与施工管理类课程;职业素质拓展类课程模块主要为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模块包括生产实践、专业见习、专业综合实习实训以及毕业实习实训。

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可使本专业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园林专业就业岗位群所必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对课程进行了必要的增补和整合,如在文化基础课程中增加了大学语文和环境资源概论两门课程,将植物与植物生理、土壤肥料以及农业气象三门课程整合为园林植物栽培基础课程,将园林史、园林美学以及园林设计初步整合为园林规划设计基础课程,将素描、水彩与水粉整合为绘画课程。

2.2编写校本教材,改革教学方法

由于当前的许多教材多为全国性教材,普遍性知识过多,而地区针对性不够,因此,编写校本教材是较好的解决方法。对于专业基础课程,我们强调“适用、够用、实用”,如在园林植物栽培基础校本教材中,增加园林植物知识,减少以往教材中过多的农作物知识;在园林植物栽培类专业课程中,根据学生就业情况调查资料,我们重点强调华东地区常见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技术以及市场前沿园林植物的介绍;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中,根据园林行业动态,适当减少纯理论知识内容,重点围绕职业技能要求编写教材;在综合实训指导书的编写中,根据学生就业岗位调研结果,强化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小游园景观设计、屋顶花园设计、垂直绿化景观设计及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等项目的实训实习,与行业发展保持一致。

教学方法上,我们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中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改革,即由教师根据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布置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在花卉栽培、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园林工程与施工管理、园林树木等课程中,进行项目式教学方法改革,即将上述课程根据岗位技能要求整合出若干技能培养项目,教师对该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实践动手技能等进行集中讲授。[2]如在小游园设计项目式教学中,几名专业教师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园林工程及施工管理等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融入到项目中,教师全程参与指导。

2.3加强实训指导,提高动手能力

由于园林技术专业一些课程的特点,以往由1名教师和实验员一起进行实训指导的效果不太理想。如在绘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中,由于指导每名学生的时间耗费较长,我们实行由2-3位指导教师和实验员一起同时进行实训指导,显著提高了实训效果。另外,在每学期的实习教学周中,根据课程开设情况,实行几门专业课程综合实训、专业教师集体参与实训指导的办法,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模拟工作过程。此实训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如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园林仿真实训,如校内实训基地树木园的规划设计、学校小游园的景观设计等;二是到利用本地园林景点及国内著名园林景区进行综合实习实训,如在扬州瘦西湖风景区、苏州园林、杭州园林等地进行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植物配置等课程综合实习实训。通过以上这些做法,可以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良好。

3园林技术专业“1+1+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

3.1遵循教育规律,突出素质教育

园林技术专业“1+1+1”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职人才,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实践,不但可以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在大量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在指导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可以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圆满完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循环,把班杜拉认知理论体系中三元交互决定论的环境、行为和人的主体因素三要素做到了完美的结合,达到了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3]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专业教育,首先应该是素质教育,学生要在先成人的前提下方能成才。该培养模式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并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使学生在毕业实习及今后的就业中可以留得住,有效解决了目前本行业普遍存在的毕业生怕吃苦、流动频繁的问题。另外,该培养模式中开设有大学语文、环境资源概论、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及实训中重视人文素质、强调团队协作与统筹,培养学生分析事情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可以很快适应就业岗位,并为学生毕业后的后续学习、终身学习给予了指导。

3.2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动手能力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4]本培养模式中三个“1”的核心均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第一个“1”,可使学生初步了解接触专业,了解岗位职责,为将来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个“1”中,通过基础课程整合,减少理论教学时间,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践技能训练项目,并定期进行技能考核,在毕业前全部学生需取得园林行业中级职业技能证书,部分技能突出学生可以获得高级职业技能证书;第三个“1”中,教师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一起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及毕业实习中的技能操作进行及时指导,并通过集中授课、技能操作示范等对学生某一方面技能进行强化培训,为学生将来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园林技术专业“1+1+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我们最近一次调查,喜欢此教学模式的同学和家长占总调查人数的92%;二是,加强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生实践项目的增加同样对教师的教学及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通过聘请行业能手等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对专任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起到很好的传、帮、带的作用。同时,由于园林行业自身的特点,通常一个园林企业只能安排3-6名学生实习实训,这与一些工科专业可将许多学生安排在同一个企业不同,因此,本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大量企业的参与。而由此涉及到校企合作、经费投入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在培养模式的实践中逐步完善和解决。

参考文献

[1]杨杏芳.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8(6):69-72.[2]邓小妮.高职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16):48-50.[3]丁夏君.建设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4):73-75.[4]刘献君.创新教育理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1):18-20.作者简介:杜庆平(1962-),男,江苏扬中人,从事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及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陈卫元(1958-),男,江苏丹阳人,从事教学督导、园林类专业教学及实践。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 篇6

【摘 要】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从围绕课程教学建设构建“一站式”校内实训教学平台、依据专业岗位需求办好学院附属园林企业、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夯实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对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结合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职教育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 产学研结合 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83-03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更多强调应用与实践。实训教学是保障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而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的载体和平台,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就业质量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满意度。如何规划和建设实训基地,一直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于1994年开办中职教育园林专业,2000年经广西教育厅批准开办高职教育园林绿化专业,2005年按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目录改称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是学院办学时间较长、比较成熟的专业,已成长为学院主体专业。一直以来,该学院坚持走“以专业为依托,以科研为纽带,以产业为平台,以教学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专业建设发展思路,针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特点,采取“项目引领,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组织教学,即以真实或模拟的园林工程项目引领教学过程,并作为纽带把生产、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这一产学研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取得较显著成果,对同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试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对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做一探索。具体而言,加强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围绕课程教学建设,构建“一站式”校内实训教学平台

在校内建设高标准、多功能的实训基地,是实现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学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按照园林行业生产过程及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整合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理实兼容、工学对接、学做一体”的高标准、多功能“一站式”校内实训教学平台,覆盖园林设计、施工技术、项目管理、植物繁育等园林工程建设全过程,实现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一)完善学做一体的园林工程实训中心。学院原有园林工程、植物栽培养护、工程测量、园林CAD、画室、花艺、植物生理、工程造价、植物标本室等9间实训室。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将这些实验室进行整合完善,新建和扩建园林工程制图、园林盆景制作、景观模型设计与制作、园林景观设计、工程招投标模拟、园林景观多媒体动感沙盘观摩室、大师工作室等实训室,建成体现园林行业企业生产及管理工作特点的园林工程实训中心,能同时满足200-300名学生开展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需要,体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点,凸显人才培养的功能与特色。比如由大师工作室、景观设计实训室、CAD实训室、园林工程制图室、园林景观多媒体动感沙盘观摩室等组建的园林设计实训中心,按设计公司的真实场景设置,与广西艺景园林工程公司、钢星园林公司等紧密合作,以设计公司方式运作,对外可以承接真实的园林景观设计和旅游规划项目,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职业氛围浓郁,满足学生实训和企业培训的要求。系主任既是主任又是设计中心负责人,教师既是教师又是设计中心的设计师,学生既是学生又是设计中心的学徒或助理设计师。可以根据园林设计流程完成园林平面图设计、效果图绘制、施工图设计、园林工程概预算、设计文本编制及设计方案汇报等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的学习任务尽量与行业设计任务紧密相联,有利于培养园林设计精英。

(二)充实校园花木识别养护实训基地。以校园绿地建设及养护管理等生产任务为载体,与学院后勤处共建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共育平台。学院校园面积1000多亩,其中校园绿地150亩,有园林植物257种93科183属。植物标本园60亩,拥有从广西各地引种栽培的植物98科312属600余种2000多株。学院下属的君武森林公园800多亩,有园林植物160科400属720种。校园绿地成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花木树种识别的实训场所,同时承担树木绿篱整形修剪、打孔、梳草、施肥等园林植物栽培养护项目的实训,也是绿化工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和农民工进行花卉知识培训的重要场所,可同时容纳800多人进行学习和考核。前些年,学院投入经费在校园绿地中引进各种花卉苗木300多种2500多株,很大程度上充实了实训基地的内涵。

(三)扩建园林工程实景仿真施工训练场。2011年学院在原有基础上扩建面积6000平方米实景仿真施工训练场,集建筑小品材料、施工机械和工具、施工平台为一体,贴近生产、工艺及技术,突出教学做一体的特点,能同时满足2-3个班的学生按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开展地形设计、土方施工、园路放样、水景创作、假山堆砌、地面铺装工程、建筑小品工程、栽植工程等项目仿真施工训练,同时开展园林工程施工员、测量放线工、假山工等技能培训及鉴定。这种仿真施工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四)新增园林教学苗圃和大棚。学院与柳州市南方园林工程有限公司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共建、产学结合的形式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即30000平方米园林教学苗圃和2880平方米标准大棚。学校提供苗圃用地,并基本完善三通一平基础设施,企业负责苗圃生产所需种苗及栽培耗材的费用投入,主要培育中大规格绿化苗,兼顾小规格绿化苗生产,实行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经营模式。由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生结合教学及实训进行花卉苗木播种、扦插、嫁接繁殖和盆花生产技术实训,产品销售主要由企业负责。一方面,实训内容直接与生产接轨,实训成果直接进入市场,使人才培养与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生产技术及管理等得以实现“零距离”对接,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生可按企业订单承担更多的生产任务,获取劳务报酬或利润分成,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市场意识,有助于增强其求职能力和就业能力。

二、依据专业岗位需求,办好学院附属园林企业

学院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紧扣专业特点,按照“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指导思想建设产学研结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下设广西艺景园林工程公司、生物技术中心和广西森态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3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校办园林企业。通过积极承担社会生产任务开展“项目教学”,以工程项目为纽带,以校办产业实体为平台,将工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促进专业建设发展和产学研结合工作。

广西艺景园林工程公司是学院注册的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二级资质企业,下设工程施工管理部、工程资料管理室、苗圃管理部等部门,可以对外承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苗木花卉生产等业务。以园林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带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生积极参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掌握项目谈判、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技巧和技术。每年有教师10多人次、学生50多人次承担园林工程的施工任务,该公司已成为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实训的重要平台,真正实现工学任务对接,学研互动,产学一体,有利于培养园林行业骨干和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下属的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由学院投资建设,拥有组培苗生产厂房和生物技术实验室3000平方米,花卉生产基地250亩,示范林基地1500亩,形成职业氛围浓厚、设备先进、设施配套的生产性实训环境,可以承担速丰桉组培苗、国兰和蝴蝶兰等高档名贵花卉、阴生植物的研发和生产。中心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0多项,年产优质花卉等组培苗3000万株,成品花800万盆以上,每次能承担4个班160名学生的教学实习,每年安排600名以上学生开展园林植物组织培养的试验操作与技能训练,真正成为集生产、教学、科研、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综合研发机构,凸显实训教学、技术培训、生产科研及技术服务等功能,彰显了“校中有产,产中有校,校产一体”的办学特色。

广西森态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拥有乙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以真实的企业环境氛围及职业资格为标准打造新型人才培养平台,融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于一体。拥有先进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设备,多种GIS、遥感数据处理应用软件,ACCESS、FoxPro等数据库管理开发软件平台,AutoCAD、PhotoShop等工程设计软件,可以对外承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森林资源监测、工程测量及园林资源普查等业务,是学院组织师生参加林业、园林调查的重要基地,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的快速发展。

三、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夯实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是高校连接社会的桥梁和合作办学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地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服务教学,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校企合作、互利共赢”为原则,学院近年来与部分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目前实施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有花木经营、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工程测绘四种类型:

(一)花木经营类型校外基地。花木经营类型校外基地主要以柳州青茅花卉基地为合作共建平台,还包括柳州园林科研所、柳州龙潭公园、桂林园林植物园等单位。柳州青茅花卉基地是柳州市重点工程、自治区重大项目,项目总体规划面积13000亩,总投资5.25亿元,毗邻广西生态学院,是政府搭台,企业出资,学校出技术,农民出让土地的方式共同建设的校外产学研结合生产性实训基地。自2010年起,学院重点与柳州青茅花卉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学院下属的生物技术中心是柳州市青茅花卉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中心主任出任公司总经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带头人兼任公司设计总监。校方主要通过师生承担企业委托项目,提供技术开发和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提供场地设施及部分生产任务,供学生课程实习、顶岗实习,同时提供一定就业岗位。比如项目开工建设以来,专业带头人以设计总监身份,组织多名教师带领学生在子项目申报、工程设计、设施建设、技术指导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提升了教师社会技术服务能力,部分教师得到了行业企业的认可,被企业聘为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等。通过与柳州青茅花卉基地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与基地建设、经营密切结合起来,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成为学院特色鲜明的“政校企社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二)规划设计类型校外基地。规划设计类型校外基地主要与柳州市园林规划建筑设计院合作。一是教师直接参与或承担完成设计任务,二是教师带领学生承担完成设计任务。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参与接触到较大型的园林规划设计项目,比如广西园博园的景观规划设计等。

(三)施工管理类型校外基地。施工管理类型校外基地主要是与柳州市南方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柳州新科园林发展公司、柳州市神秀园林工程公司、桂林市锦秀园林工程公司、广西景和园林工程公司等单位合作,一是利用寒暑假安排青年教师到公司挂职锻炼,帮助其提高业务能力及职业素质;二是根据公司业务需要,派出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或施工建设。

(四)工程测绘类型校外基地。工程测绘类型校外基地主要是与柳州市蓝宝工程测绘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承揽的工程测绘任务较多且无法按时完成时,将部分工作任务交给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生、或由公司技术员与专任教师共同带领学生完成,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公司的技术平台、学到更新的专业技术方法,教师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提高。

此外,积极探索校企共建使用实训基地的合作机制及运行方式,不断完善实习管理制度,规范实习质量评价标准,保证校外实习质量。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对学生顶岗实习起到了强大的保障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的载体和平台,是培养学生应用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物质保障。为此,应积极探索研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结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及具体举措,以促进高职院校园林类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海军.本科院校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18)

[2]翟志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6)

[3]陈翠玉.园林植物多样性在高校景观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农业学报,2012(5)

[4]陈尚玲.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1(14)

[5]张学洪.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创新型环境工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7)

[6]王瑞兰.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C类课题“基于职业岗位技能需求的高职《测量》课程项目考核方案的研究”(2011C0206);2015年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园林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陈尚玲(1975— ),女,广西陆川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与旅游景区规划。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 篇7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自2014年开始了探索并实施“春秋分流”的顶岗实习的研究与实践,与新疆的园林企业开展了有效的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1 创新顶岗实习模式的必要性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合作企业的范围主要是天山北坡经济带,其核心是乌昌地区,乌昌地区的生长季节或施工时间为每年的4-11月,南疆则提前1个月生产,阿勒泰地区则退后一个月开始生产,结束生产时间都是11月。在2014年以前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的4-8月,共计160d左右。2011-2013年是新疆园林行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园林工程项目多,园林花木需求量大,相应很多园林公司异军突起,每年需要大量的实习生。而在此期间,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顶岗实习学生数量为160~200人,共计4个班。在当时的情况下,新疆的园林企业完全能吸纳这些实习生。

随着新疆园林行业高峰发展的结束,2014年以后园林行业进入缓慢发展期,很多园林企业转行,小型园林企业倒闭,企业数量骤减。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就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顶岗实习模式提出了宝贵意见:他们的生产季节或施工时间是4-11月,而实习学生在8月就结束了实习,后面的生产或施工就常常面临缺人手的情况。针对新疆园林行业发展的现状和企业提出的意见,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与学校主管部门商定后,决定实施“春秋分流”顶岗实习,即4-7月底派出一半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7月初至10月底派出另一半学生进入实习企业。春季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时,同时协商秋季的实习生的数量,保障企业在秋季有人可用。两批学生在7月有交叉,目的是为了保证实习生有交接的过程,使秋季的实习生能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

2 时间集中的顶岗实习的利弊分析

顶岗实习模式是顶岗实习的顶层设计,决定了顶岗实习质量的可控性、具体实施的可操作性[6]。本研究就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时间集中的顶岗实习模式中学校、企业和学生面临的利弊进行了总结归纳。

2.1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考虑

由于企业需求的实习生较多,而且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乌鲁木齐和昌吉地区,每个企业能接收2~10个实习生。这样,指导教师负责的学生相对集中,技能考核,安全监管、论文指导等工作比较便利,而且实习管理的成本相对也较低。

实习生是由学校的指导老师和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管理的。但是由于实习生的数量大,往往一个企业只会指派一名企业兼职教师对实习生进行管理,由于兼职教师是在担任企业工作任务的情况下,兼任指导实习生的工作。企业兼职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有限,而学生人数又较多,很容易顾此失彼。

2.2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考虑

企业接收了大量的实习生,减少了正式员工的人员数量,在实习生充足的情况下,企业不愿意让实习学生轮岗,轮岗意味着需要从陌生到熟悉的时间增加,企业不愿意花费人力和精力多次培训新生。时间集中顶岗实习有利于企业节省资源和成本。

由于实习生一般在7月底或8月初结束顶岗实习,在学生愿意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到学校申请半工半读,继续在企业实习。但大多数学生不愿意继续实习,而是希望回到学校进行知识的再学习和沉淀。因此,很多企业在人手方面就会出现断层。

2.3 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时间集中的顶岗实习,实习学生人数多,学生会相对比较有安全感,碰到问题和同学沟通比较容易解决。而4月开始刚好是花木生产企业生产季节,在这些岗位实习的学生能接触到播种、扦插、嫁接、苗木管理等生产过程,接触到的实践技能相对全面。

学校一般派出一名教师负责一个年级的实习,指导教师负责的学生人数每年在150~200人。在这种情况下,实习地点较近的,指导教师可以去2~3次批阅实习手册和技能报告;实习地点较远的,指导教师最多只能去1次。学生得到教师指导的机会是不等的。另外企业兼职教师负责人数越多,每个人获得指导的机会越少。如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碰到专业问题不愿意主动咨询指导教师,那么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实习质量必然下降。

此外,同一企业的实习生数量多,完全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那么实习生的岗位一般是固定,几乎没有轮岗的机会,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就相对比较单一。

3 根据行业和专业特点创新顶岗实习模式

3.1 园林行业、企业的特点与顶岗实习模式创新

2014年后,新疆园林行业发展进入了相对缓慢的时期,企业数量减少,需要的实习生数量减少。而园林企业主要以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为主,不能大规模接收实习生。园林施工企业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和昌吉地区,但其工程项目往往不在乌昌地区而集中在阿克苏、库尔勒、喀什地区;园林花木生产企业,即苗圃和花圃基本上固定在乌昌地区。行业的新特点导致实习点分散程度大大增加。企业工程项目减少,每个企业接收的实习生的人数减少。因此,顶岗实习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来实施,学校不能唱独角戏;地域性分散的特征也为创新顶岗实习创造了条件。“春秋分流”的顶岗实习模式,7月是新老实习生交替阶段,以老带新,企业不需要增派人手对新实习生进行培训,只需要个别辅导即可,大大节约企业的时间和成本。这种模式既节约成本,又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受到企业一致好评。

3.2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特点与顶岗实习模式创新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是适应面广,主要面向岗位有: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资料员、预算员、花木生产及销售、园林工程养护、园林景观设计等。每个企业的岗位有限,需要的实习生数量就不会像以前那么多,时间集中的顶岗实习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要,专业面临必须创新顶岗实习模式的新局面。

4“春秋分流”的顶岗实习模式的实施

4.1 稳定顶岗实习基地数量,创新合作模式

4.1.1 依据企业评分标准,划分等级

通过教学主管部门制定的企业评价和筛选标准对每个企业打分,根据得分划分等级。将得分低于65分以下,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顶岗实习要求的企业剔除出去,从而相对建立稳定的双基地群。所有企业加入到该专业建立的校企合作群中,有利于企业和学校,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得分在85分以上的企业为紧密合作的企业,以此为依据建立核心企业群。除了顶岗实习的合作外,专业教师可以进入企业开展实践锻炼,了解行业的新技术和新动态。企业方面的能工巧匠或兼职教师与学校合作建立工作室,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课程设置、学徒制培养等方面的教学实践。对于紧密合作的企业,本专业将会保证它们春秋两季接收实习生的质量和数量;对于得分为74~84者,为一般合作企业,经过考察基本上满足顶岗实习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总体情况分配实习人数。

4.1.2 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的教学与管理

“春秋分流”意味着合作企业在整个生产季节都能获得实习学生,保证企业生产、施工的顺利开展。合作企业在接收实习企业前,需要提供资料有: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兼职教师学历、职称复印件,实习生岗前培训计划,学生在企业能够完成的技能表(专业教研室提供,企业打√),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书,内容包括为实习生提供的岗位、工作内容、实习补贴、假期、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对企业在顶岗实习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详细规定。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为学生购买实习责任险。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制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校企双重管理手册》。实习过程中,企业兼职教师要对学生的实习周记、技能报告进行评价、打分,并签字。实习结束后,企业根据实习生的实习表现对学生进行鉴定和考核,并打分后签字盖章,作为学生实习成绩的主要来源之一。这种模式将过程考核和最终考核相结合,充分保障实习效果。

4.2 指导教师的纽带作用

4.2.1 实习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要求是全脱产对实习生进行全程管理和指导。指导教师制定顶岗实习的计划和安排,根据《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管理手册》的办法进行管理。指导教师作为联系学校、企业和学生的纽带,其作用不言而喻。每月对所有实习点检查至少1次,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心理和安全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和企业沟通解决,并及时上报教学主管部门。为了保证工作实效,指导教师每周填写申请单,交代要去那些实习点进行检查,第二周将检查情况汇报给主管领导,环环相扣,保证了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同时作为了解行业动态的先锋,发现新技术引入到学校;发现企业攻关课题、项目,开展与企业的深层次交流合作,解决企业技术上的难题。

4.2.2 对企业的监控

在指导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还需要考察企业是否是从培养的角度去管理学生,而不是为了用人而用人,这也是对实习企业进行评分的依据之一。年终教学主管部门会为得分高的几个企业颁发优秀实习基地的牌匾,同时也表明这些紧密合作企业是相对稳定而又处在动态变化中的。

4.2.3 对实习生的管理

指导教师全程对学生的实习周记、技能报告进行评价、打分,并签字,收取学生的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与企业共同管理实习生,实现了校企双重管理。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选题、开展开题报告,并评定实习成绩。顶岗实习成绩的评定将学生、企业和学校的三方评价结合起来,实行全面考核评价。其中企业评价占40%,学校评价占40%,学生自评占20%。

4.3 实现三方共赢

4.3.1 充分满足企业的需求

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意味着学校、企业、学生要三方实现共赢。通过“春秋分流”的顶岗实习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的人员要求;指导教师的全方位跟进,和企业共同管理学生,保证了合作企业生产、施工的顺利开展;校企合作解决技术、科研难题,解决了企业后顾之忧。如为嘉馨园等园林企业开展了腺齿蔷薇、野生樱桃李、藤本月季的引种等研发项目。

4.3.2 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障

通过开展“春秋分流”的顶岗实习模式,校企深度融合,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进入企业开展实践锻炼和行业、专业调研,提高了教师的眼界和技能水平,企业的技术大师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实践当中,以企业的要求衡量培养标准,充分保证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教师整个生产季节的跟进,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升。“春秋分流”的顶岗实习模式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

4.3.3 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进入企业不仅要学习专业技能,还要学习和提高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只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才能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春秋分流”的顶岗实习使学生有了轮岗机会,专业能力的提高将会更全面。

5 结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要关注并满足学校、企业、学生等多方面的利益要求。学校要开展调研,不断提高其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的能力。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春秋分流”的顶岗实习模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利益要求,实现了三方共赢,提高了顶岗实习的质量,是人才培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娟.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9):89-90.

[2]谭丽娅.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探究[J].安徽电气丁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2):109-101.

[3]高树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5):31-33.

[4]钟忻.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41-42.

[5]伊丽丽,刘春鸡,刘爱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1):60-63.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 篇8

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局面,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态环境工程分院以学生规模最大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 (含园林规划设计方向) 13 级为试点, 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骨干教师牵头, 以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为依托, 积极探索基于“关键点”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规划为前提, 以实践技能为中心, 以就业推销为保障, 抓住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的“瓶颈”所在, 按年级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既保障大多数学生在所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关键课程的学习“达优”, 又在专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理念和实干精神, 不但学会“做事”, 还学会“做人”, 使知识、能力和素质同时综合发展[1]。经过在13 级9 个班的试点, 从顶岗实习找单位的情况来看,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1 一年级抓方向, 适合最重要

1.1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探寻合适技术路径,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1)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大学生结合个人自身情况以及眼前机遇和制约因素, 为自己选择职业道路, 并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教育、发展计划和行动方案。包括五个方面:立足身心健康, 积极自我悦纳;围绕学习实践, 自然适应过渡;依托职业性向, 选择自己所长;根据最佳定位, 享受和谐人生;顺应职业要求, 听从内心召唤。其本质上是要解决“我将来要干什么”的问题, 即选择职业方向和设定职业目标。 (2) 技术路径选择主要基于自身的职业兴趣、天赋和价值观, 有利于实现入职的最佳匹配, 将每个学生所接受的基础教育整合进个人的生涯发展进程之中, 实现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从职业性向来看, 擅长与事物打交道为基本路径, 擅长与他人打交道为高期望路径, 擅长与自己打交道则为创新路径。从职业锚来看, 乐趣、技能和价值, 三者居其一为蹩脚路径, 三者居其二为常规路径, 三者均居为幸福和谐路径。从职业和使命的区别来看, 唯有顺应职业要求、听从内心召唤才是最成功的技术路径。 (3) 行为养成课包括军训及国防教育, 入学、安全及毕业教育, 劳动课, 卫生习惯, 节约意识, 文明礼仪和日常行为等。是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作为学生发展的要素, 以学生日常行为准则为活动载体, 以过程记录作为考核手段, 积极引导学生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 养成良好学风和行为习惯, 树立正确人生观。

1.2 了解园林发展趋势, 写一处自己最喜欢的中国经典名园赏析报告

(1) 听一场现代园林发展趋势的专题报告, 现代园林九大要素:基础构骨架, 掇山得精神, 理水寄深情, 园路引游人, 建筑定风格, 植物显生机, 动物富动感, 细节定成败, 意境是关键。天人合一的终极趋势是人工创造的“第二自然”尽可能生态化;提高经营效益的第一感性趋势是从细微处精心营造景观细节;营造精品园林的理性趋势是理顺主题文脉, 突显园林意境;最接大众地气的必然趋势是大地园林化和旅游乡村化。现代园林要符合人们想与自然融合的迫切要求, 引导人们回归自然, 并从中找到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活。 (2) 在系统学习园林手绘表现技法、园林艺术、中国园林史、园林工程制图、园林植物和园林工程硬质材料等平台课的基础上, 选择一处经典名园 (北京颐和园, 承德避暑山庄, 苏州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网师园, 南京瞻园, 上海豫园, 无锡寄畅园, 杭州西湖, 扬州瘦西湖、个园, 顺德清晖园, 东莞可园, 西安大唐芙蓉园, 临潼华清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环境文化景观) , 从构图布局、建筑景观和植物等方面进行多方赏析, 包括分析报告、照片比对、局部手绘、材料统计和景点特色等方面, 做成PPT在班内和年级进行广泛交流, 激发同学们学习园林的潜能和热情。

1.3 准备完整参加十大节庆系列活动, 加入最喜爱的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

(1)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十大节庆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新年之约、清明之思、劳动之荣、五四之魂、端午之忆、爱党之情、中秋之韵、师恩之念、重阳之孝和爱国之怀”, 组织学生挖掘节日来由、内涵,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开展撰写心得体会和快题设计等相关活动, 以此提高学生的正念思想和人文素质, 培养爱国情感, 树立民族自信, 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2]。 (2) 学生社团是由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 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在其发展取向日趋多元化的情况下, 从纯粹的兴趣向“兴趣+务实”转变, 文体传统社团依然是学生关注的重点, 尤以文学、艺术类社团增加较快, 而有较强专业知识背景的学术科技类社团和志愿服务、环保等社会公益类社团正为越来越多的学生所关注。不仅承载了校园文化表达的功能, 也成为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倡导社会良好风气的一个重要载体[3]。 (3) 兴趣小组是具有相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自愿结成的活动小组, 以园林为例有园林手绘、三维动画、沙盘制作和清单计价等。为保证兴趣小组活动的顺利实施, 需要学院有尽可能多的指导教师, 并尽可能地让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 逐渐引导形成一个中心兴趣, 以获得更加专门、深刻的知识, 从而形成某个方面的爱好、特长。不仅给个体的生活带来情趣, 也与个人的梦想与奋斗目标融为一体, 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发挥[4]。

2 二年级抓技能, 喜欢最关键

2.1 根据喜好学好三五本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在学习了解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的基础上, 专业主干课程根据个人喜好分为6 个核心群: (1) 喜爱园林项目前期策划者, 学好《中国旅游景观学》、《园林艺术》、《旅游策划文化创意》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实务》。 (2) 以方案为主的总体规划者, 学好《水彩风景画》、《园林景观规划设计》、《3dsmax建模》、《Photoshop图像处理》和《风景园林综合Studio》。 (3) 以制图为主的园林设计者, 学好 《园林植物》、《园林工程材料应用》、《园林工程与技术》、《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和《Auto CAD技术》。 (4) 喜爱园林经营者, 学好《园林机械与硬质材料》、《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园林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园林工程招投标实务》。 (5) 喜爱园林施工者, 学好《园林机械与硬质材料》、《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和《园林工程资料管理》。 (6) 喜爱园林养护者, 学好《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园林植物造景》、《园林病虫害防治》和《园林规范与法规》。

2.2 一定要独立完成园林规划与工程设计综合实习

综合实习既是所学专业主干课程的综合演练, 也是想、说、写、画、算综合技能的展现, 还是受不同老师同时指导的左右为难, 更是就业前企业高标准、严要求的锻炼。 (1) 依托项目:结合作者为武功县重点镇开发建设管委会大地景观策划顾问之便利条件, 以武功古镇三处局部为例, 后稷农耕文化园、苏武大漠文化园和农都之湖体闲苑, 在现场考察和业主提出初步设计要求的基础上, 每5~8 人为一组, 利用5 周时间进行综合实习, 做出了48 个设计方案, 经过综合考核打分评比出9 个优秀方案。 (2) 基本环节为:1) 通过深入项目现场环境分析, 明确设计主题。2) 通过查找资料、领会甲方意图, 准确功能定位。3) 针对功能要求设置若干个景区来表达, 决定构图布局形式。4) 根据园林要素来设置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及其命名。5) 针对游人类型及规模, 用出入口、园路和广场来划分景区。6) 思考如何做出特色, 先感化自己, 再打动业主, 最终让游人满意。 (3) 综合考核:设计大纲10 分, 平面图20 分, 设计说明书和投资概算10 分;规划平面图深化5 分, 工程设计图10 分;全园鸟瞰图15 分, 局部效果图15 分;图册排版、展板制作5 分, 实习报告5 分, 汇报交流5 分。由全体指导教师和项目业主代表打分平均, 分五级考核评定。

2.3 参加喜欢的社会服务项目, 实现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作为全国首批、陕西省首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学院坚持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工作目标。将科技扶贫、科技推广、科普活动、送科技下乡等社会服务活动纳入科研绩效考核的范围, 依托百县千企平台, 由专业骨干教师组建学术服务团队, 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 开展技术改造、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 为企业提供广泛的技术服务, 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5]。教师通过社会服务项目了解企业行业背景、熟悉工作流程、掌握工作标准, 在此为前提,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以职业能力为基础, 不断挖掘课程知识结构与学生原有知识、技能和经验等之间的联系,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现有阶段设置教学内容, 实现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在教学过程中,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因材施教,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教师只是课堂授课的组织者、引领者, 围绕着“做”进行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和分组实践法等。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 积极性较高, 同时对企业的项目实际运用情况理解透彻, 基本可以做到课程结束即可顶岗作业[6]。

3 三年级抓推销, 行动硬指标

3.1 与好友联合动手制作园林沙盘或建造微景园

在园林专业教学实践中, 将学生自己设计的园林方案图纸建成现实的园林景观, 是非常困难的;让学生到园林工程施工现场去实践, 也常常只是作为旁观者或部分参与, 达不到综合训练的目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园林沙盘模型的制作或建造微景园。 (1) 园林沙盘模型的制作过程, 可以看成是园林工程施工的模拟演练, 是园林主要的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学生综合实习优秀项目为蓝本, 在1m*1.5m沙盘中进行模拟施工, 掌握施工的工艺流程与主要施工技术, 根据工程进度, 在适当的时候把学生带到施工现场进行实操, 强化施工技术[7]。 (2) 在综合实习或沙盘制作的基础上, 结合技能大赛, 先进行微景园设计方案初选, 评出14 组优秀方案进行复赛, 再选出7 个组, 结合15 届“枫林园林杯”学生技能大赛, 进行微景园施工项目决赛, 每4 个人为一组, 建造面积4m×5m=20m2, 建造时间为5 个小时, 由相关专业老师和赞助企业技术负责人共同打分评比, 评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 (3) 在园林专业教学中引入沙盘模型制作和微景园建造, 不仅作为展示设计成果的方式之一, 更是将其视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思维训练、设计方案构思完善的重要手段, 旨在发展学生空间造型思维、手工制作和对材料的应用能力, 通过新形式、新工具、新材料的探索, 以冲击我们传统的园林艺术的教育观念。

3.2 取得职业技能证书, 力争参加技能大赛

(1) 职业技能证书是在这个岗位上所能达到的技术等级资格证书, 一般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等。园林专业主要有绿化工、测量放线工、花卉园艺师、草坪建植工、林木种苗工和制图员, 以中级 (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高级工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为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 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以及深化企业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技能大赛选拔的是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系统的设计能力和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 它以全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命题比赛, 侧重考核学生对本专业综合理论和综合技能的运用能力, 对参赛学生的要求是技术型、应用型。预示着尊重劳动、尊重技能、重视职业教育的时代初见端倪, 正成为引领社会尊技重职的风向标[8]。 (3) 学院举办第十五届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节, 由教务处、学生与保卫处牵头, 分别由12 个分院承办, 竞赛项目逐年增设, 今年设有77 项, 其中个人赛60 项、团体赛17 项。生态环境工程分院承办的个人赛有花卉艺术设计、手绘表现技法、园林景观设计和园林微景园施工等7 项。通过举办技能竞赛节, 营造全院职业技能培养的良好氛围, 掀起全院技能训练的新高潮。既为全省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选拔高水平选手, 也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工作, 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 实现了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的转变, 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的转变, 真正实现高技能的普及教育[9]。

3.3 带着两项实训任务参加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适应职业、熟悉岗位的综合实践, 一般进行5~7 月, 由具有较强实践经验和工作责任心的专业课专任教师和实习单位技术人员 (兼职指导教师) 共同组织实施。有效弥补校内实习基地缺陷的同时, 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适应期。但从近几年的调查情况来看, 企业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 基本上不会为学生全程提供对口的、循序渐进的专业技能实习。除非学院有计划地派出专业骨干教师主动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或“送教上门”, 为其开展各类专业培养, 通过技术服务、加深企业对学校的了解[10]。今年顶岗实习时, 同时安排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综合实训和园林工程管理综合实训, 前者要求学生结合顶岗实习完成5 个以上的技能训练项目, 至少包括施工放线、园路施工、置石或塑山、乔木栽植和草坪播种, 并形成施工技术综合实训报告。后者借用实习单位资料完成一套完整的资格预审文件、某一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技术标) 和工程量清单计价及投标文件。返校后, 按照园林工程招标与投标程序, 在专用评标室使用造价及招投标管理平台进行模拟投标, 包括递交标书、统一开标、电子评标、专家评标、结果公示和签订合同等环节。中标单位再提交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修改后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凡中标者为本年度优秀顶岗实习学生, 由实习老师优先推荐、介绍就业单位。

3.4 整理用行动书写的就业指导书, 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学生正确择业就业观的树立及就业竞争力的形成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 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多年就业实践指导, 按照学年有计划、有步骤、递进式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在邀请企业老总开设就业专题讲座和请优秀毕业生来校参加从业经验交流会的基础上, 将就业指导与专业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认识自己所学专业和市场需求, 感受到就业压力, 增强专业学习和实践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从而认真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11]。园林13 级田小惠、赵伟恒、魏培峰等7 名同学, 用项目实习报告 (平面图、效果图、说明书和清单计价) 、三维动画、制作的园林沙盘和微景园、发表的案例论文 (和教师项目合作) 等实际行动书写的立体就业推荐书, 被老师推介到陕西一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直接上岗, 从事校园文化景观设计, 得到企业的认可和重用。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 篇9

园林技术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强、重实践的学科。近年来随着园林专业学校的增多及生源的扩招, 致使就业压力加剧。一方面企业高级技能型人才紧缺, 另一方面就业压力加大。如何培养大批合格的园林专业人员迫在眉睫。本文从工学结合的制约因素入手, 深入分析了课程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就业能力培养等, 以期为其他院校园林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1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制约因素

1.1 理念转变不足, 认知窄化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如何领悟其内涵和本质, 往往把握不够, 导致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 跟风而上。企业重视利益, 难以形成高投入长产出的利益观;高职院校重视教学, 难以转变理论观与实践观;政府重视政策, 尚缺畅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渠道观, 造成推行效果不佳, 甚者教学成果下降, 其次是过于强调实践化, 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专业理论薄弱, 但有些院校提出“够用”原则, 进一步弱化了理论知识, 不平衡的教育导致高技能型人才转为只有实践没有理论的技术型人才, 不利于企业创新发展, 也不利于学校长效发展;再者高职院校学生观念定位不佳, 造成理论不足、实践不强的局面。

1.2 企业与学校平台尚不完善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 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宗旨, 较少主动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而投入;院校主要任务是教学, 如何实践工学结合, 面临两大问题:一方面是教学转变, 另一方面是资金投入。实现二者的衔接需要搭建人才培养、输送平台, 政府应该发挥重要作用。目前, 政府往往将这个平台的构建任务交给了社会, 由企业寻找学校或者学校对接企业, 很多院校也采取订单式或者是办班式工学结合模式, 但发展空间有限, 如何实现学生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通缺乏有效的机制。

2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构建方法

2.1 园林技术专业教改模式下的工学结合

2.1.1 教学内容转变。

园林技术专业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 一般实践课主要是各科目采取实践周方式进行[2]。为了使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平稳对接, 采取教材订购或者编写引入企业参与的形式, 编入企业案例进行教学和分析, 综合评价对职业能力提升的课程内容, 增加理论知识的实践性, 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合理分配理论学时、基础和核心课程;实践课重在目的性, 通过校内实践、企业订单实践, 获得第一手的市场情报, 通过园林企业真实案例, 促使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此外变革课程评价体系, 为社会培养出实践操作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

2.1.2 教学方式转变。

以培养人才为目标, 变革现有的教学方式[3]。一是教学理论、实践及项目结合。通融贯通, 引入其他学科知识, 构建园林技术专业的知识框架, 通过实践扎实理论知识, 通过理论充实武装实践。围绕理论与实践开展模块化、项目化教学, 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分割教学方式。此外, 学校和企业可以联合组建教学平台, 教师通过这个平台指导学生以团队或者个体参与企业的项目, 或者指导参与企业或者校企的各类竞赛, 提升教学成果。三是教学传授与研讨参与结合。教学不仅是教师的职责, 更应引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 在学习中加强互动, 通过案例分析、成果探讨、任务驱动、学生主讲等, 做到教学相长。

2.2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工学结合

人才需求存在企业的需求与高职教育现实的差异, 教学内容完善、方式转变是人才培养模式下工学结合的基础。此外, 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案制订等。学校以企业需求为起点, 制订人才培养目标,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4,5]。目前主要的培养模式有“1+1+1”模式、“半工半读”模式、“411”模式和“三位一体”模式等, 不管采取哪种模式, 主要是学校、学生、企业之间的衔接[6,7,8]。

近年来,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通过转变思路, 引入了订单培养、联合办学、企业班等形式, 直接对接企业的模式, 减少了学校和企业等各环节的繁琐事宜, 通过企业需求直接订单培养人才或者企业直接来学校冠名班, 毕业直接入企形式, 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效率, 解决了企业人才需求的难题, 这种模式成为“一体化”模式。这种模式减轻了专业教师到处碰壁的难题, 为教学解除了后顾之忧, 提升了院校教学成效, 提高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和产值效益。

2.3 园林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模式下的工学结合

教师团队建设是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和根本所在, 起到工学结合节点的作用。教师是工学结合的基础。目前, 很多院校为了促进工学结合的加速进展, 纷纷组建一支素质良好、业务精干、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一方面加强核心课程建设的负责人培养, 另一方面引进先进的职教理念, 争取把园林技术专业发展成国家级、省级以上特色专业。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通过这些年与企业合作、团队建设, 已经组建由7人构成的双师型队伍;此外培养专业带头人的科研业务能力, 保证其能够主持或参与完成专业建设科研课题, 通过科研任务, 引领学生开展实践学习;再者在现有师资基础上, 加大对兼职教师的吸纳和管理, 充分发挥由企业单位领导, 技术专家、科研院所教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 进一步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的作用, 建立一支专职与兼职相互补的教师队伍。

3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模式发展展望

工学结合可有效解决当前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 如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师资队伍结构不完善等问题, 使高职教育更贴近社会,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近些年人们对生活环境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绿色、生态、环保等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这就要求学院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实践证明,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我国高职园林教育和社会发展要求, 符合企业发展需求。

摘要:分析了影响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制约因素, 从课程教学改革、人才模式培养及教学团队组建等方面分析, 提出了工学结合的对策, 旨在为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制约因素,构建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建如, 邓峰.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变革、就业市场变化与毕业生就业概率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13, 34 (10) :27-63.

[2]刘行, 安军超, 曲良谱.高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15, 17 (3) :127-130.

[3]陈开森, 刘志中, 邓元德.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3 (1) :36-41.

[4]唐巍巍.高职园林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园艺文摘, 2011 (9) :193-194.

[5]陈秀波, 丛慧影.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2) :115-117.

[6]黄顺, 潘文明, 唐蓉, 等.高职园林技术专业“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7) :353-354.

[7]黄云玲.园林技术专业“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15 (1) :42-45.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 篇10

1 园林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

园林专业在高职高专学科属于农林牧渔大类, 所有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偏向于农业类,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植物生长与环境调控、园林史、园林设计初步、园林工程制图、园林工程测量、园林树木花卉学、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园林建设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造景、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造价及预决算等, 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园林景观设计与园林工程施工。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 园林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工作岗位, 具体的工作岗位有如下几种:

1.1 助理园林景观设计师

助理园林景观设计师主要是在景观设计师的带领下, 配合团队其他成员, 完成某一景观设计任务。助理园林景观设计师的岗位要求主要有熟悉园林景观设计理论、程序及方法, 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及创新意识, 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1.2 园林工程施工员

园林工程施工员在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归属各省的建设厅集中统一管理。园林工程施工员的主要工作是在施工现场负责园林工程的实施, 一般分为园建施工员和绿化施工员, 工作内容包括放线测量、看图纸等。园建如铺地和建筑小品的钢筋翻样、石材翻样, 工程量计算等, 还有对工人的施工工艺进行指导。绿化放线相对容易一些, 工程量计算也比较容易, 技术相对简单, 关键是对苗木的栽植要有审美和创造力。有时候还要做办签证和工程报验等资料。园林工程施工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 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的好坏, 施工员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园林工程施工员必须掌握园林工程施工的专业知识及工艺流程, 同时需要有丰富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较强的沟通协调水平。

1.3 园林工程资料员

园林工程资料员主要负责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要制作的各种资料, 包括技术交底、会议纪要、现场签证、现场变更、各种与园林工程项目相关的文件等。由此可见, 资料员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非同小可。作为园林工程资料员, 要熟悉国家、省、市城市档案工作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标准;能看懂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 (市政) 施工图, 能编制修改工程竣工图 (包括重新绘制基础竣工图) ;了解各种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和方向, 能正确填写各种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及竣工技术资料表格;了解工程测量有关知识, 熟悉工程定位测量、施工测量、竣工测量, 并能填写相应的工程测量技术文件及表格;了解文秘基础知识, 熟悉城市建设活动中报告、批复、通知、纪要等应用公文的编写方法;熟悉城市建设工程档案的内容、范围, 掌握工程档案收集、编制、整理的方法;了解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及基本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1.4 园林工程造价员

园林工程造价员是从事园林建设、土建工作、园林设计及各种欲从事园林预算的人员, 也称园林工程预决算员。他的主要职责是项目设计初期的概算、项目施工招投标过程中的预算以及项目竣工后的决算等。由此可见, 园林工程造价员无论对建设方还是施工方, 在园林项目建设过程中都至关重要。造价员关键是专业知识要过关, 掌握园林建设的程序, 能熟悉图纸, 对现行的价目表、综合及各种定额、建材的价格必须熟悉, 另外对工程量的计算公式、工程结构做法、隐蔽工程、变更等专业要熟悉运用, 分析材料及计算工程材料等。

1.5 园林工程材料员

园林工程材料员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 (1) 负责对该项目的材料进场数量的验收, 出场的数量、品种记录, 要对数量负责。 (2) 负责对该项目所进场的各种材料的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的收集。 (3) 负责对材料的保管工作, 并要对各分项工程剩余材料按规格、品种进行清点记录, 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数字, 以便做下一步材料计划。

1.6 园林工程质检员

园林工程质检员是根据国家颁发的安装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 照章独立行使质量监督检查权和处罚权。负责专业检查, 随时掌握各作业区内分项工程的质量情况。负责分项工程质量的评定, 建立质量档案, 定期向项目总工和上级质量管理部门上报质量情况。负责分项工程各工序、隐蔽工程的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的图像资料记录。对不合格项及时向项目总工和上级质量管理部门汇报, 监督各专业工程师制定纠正措施, 并协助进行质量损失的评估。

1.7 园林工程安全员

园林工程安全员要熟悉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各项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和制度, 并能结合工程项目特点编制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出安全问题, 严格按施工规范施工, 随时监督。

1.8 园林花木技术员

园林花木技术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园林植物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处理, 包括选苗、挖苗、运输、移栽、养护等等。他需要掌握园林植物的相关知识, 如植物的生态习性、植保、植物造型等。同时还要熟悉园林植物的分布及有关植物引种驯化的内容。

1.9 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员

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员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园林行业工作岗位,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绿地覆盖率提高, 大量的绿地需要养护, 这就为园林行业提供了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员的岗位。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员主要是为已经建成并通过验收的绿地进行养护管理, 主要工作包括:设施设备的维护, 园林植物的浇水、施肥、打药、修剪造型等养护, 节假日的美化亮化等。所以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员要掌握相应设施设备的维护常识, 熟悉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相关知识, 并能及时发现问题, 处理问题。

1.1 0 园林工程监理员

工程监理的主要职责是受甲方委托, 依据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对乙方实施的建设项目进行工程质量和数量的监督。所以园林工程监理员要掌握国家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和验收规范, 熟悉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的步骤和程序, 掌握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 并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按章办事。

2 园林专业毕业生岗位能力培养

2.1 转变观念, 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高等职业教育所要培养的是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能力, 是以职业知识和技能为导向的综合能力。园林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熟练掌握职业技能, 同时还要注意综合技能的培养, 这就要求在教学计划编制和课程设置时, 把实践性教学摆在重要的位置上, 改革课程设置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在课程设置中减少或去掉与技能培养无关的课程和内容, 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 使理论与实践教学达到1:1的比例。

2.2 合理制定实践性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 保证实践性教学的实施

过去比较重视理论教学计划, 而实践性教学计划往往不规范、不完整, 使得实践性教学计划随意性大, 效果差, 教学过程中不易检查和评估, 并且有的内容随意调整, 没有连贯性和系统性。为此应制定一套完整的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计划, 并不断补充更新, 该计划包括专业基础技能训练 (如计算机操作、园林地形测量、园林制图、表现技法、树林花卉识别等) 和岗位专业技能训练 (如园林植物生产栽培、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工程监理、园林绿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岗位综合技能训练等) , 在计划制定上要以社会需求和专业要求为基础, 满足对人才的要求。

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 要以国家相关标准为依据, 没有国家标准的, 要根据专业情况制定出相关的考核的内容、方式、方法等。另外根据园林专业特点及技能要求, 安排好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每个学期的训练项目、时间、地点、方法、要求及考核等, 每一项训练都要有步骤地进行严格考核, 把考核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指标, 直接作为毕业成绩。通过以上系列计划和考核制度, 来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 从而保证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2.3 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 为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保证实践教学计划落实, 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 否则计划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必须符合当今科技发展的要求, 具有传统与高科技相结合的优势, 实践基地也要根据情况配备部分先进的设施, 如现代化的温室等。其数量应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及专业学生的人数来确定, 要能保证每位同学都能亲自动手完成大纲要求的操作技能。根据现在教学要求需配备计算机绘图室和相应的软件系统及打印设备, 绘画室, 树木标本室, 苗圃花卉实验室, 模型制作室, 园林设计室等;建立专门的实训基地, 苗圃花卉基地, 盆景园等;应建立相应的园林设计工程施工基地, 保证每位同学毕业后能直接参与设计, 参与施工工程的管理等, 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

教师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技能水平。现在园林专业教师大多都来自高等院校, 他们是从学校到学校, 缺乏生产实践经验, 也缺乏很好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强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第一, 可以让教师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通过考证的严格训练提高职业技能, 从而也更好掌握专业所需的各项能力, 也能了解国家相关的一些标准要求等;第二, 让教师多到实践基地和园林公司进行实践锻炼, 也可通过为社会服务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第三, 可以从社会公开招聘有多年生产实践经验的技师或工程师担任实训指导教师。通过从多方位提高老师的职业技能, 打造一支过硬的园林师资队伍。

2.5 调整实训教学, 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实训教学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工作, 需要教师在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它需要付出比理论教学更多的劳动, 也需要教师认真研究, 优化内容结构使之更加合理化和实用化。例如:结合实践操作进行教学、改革实训方法、生产劳动结合等。

2.6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 单靠学校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不能满足实训教学的各方需求, 必须与校外生产单位联合建立实训基地, 这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必然趋势。选择校外实训基地, 要从各方面考虑, 要以满足专业技能训练为主, 可以是综合的, 也可以是单一的, 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同时要签订合同, 确立双方的权利义务, 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3 结束语

高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篇11

关键词:高职教育 园林专业 实践教学

21世纪初,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模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始兴起。这种新兴的教育模式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要的,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并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这与本科学生相比而言,其培养重点偏向于技能的掌握与应用。园林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学生最终学业成绩凸显在其毕业以后能否快速匹配工作技能要求、适应工作岗位,完成“零距离”就业。但是现有的课程体系还不能满足高职学生实践性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如何从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求出发,改善当前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模式就显得格外重要。

1.高职类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合理

根据园林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课程体系,现用的大体上是继续沿用传统“本科本位”课程论为主导的课程体系,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教学实习分段排列,各课程自成体系,缺乏重点、难点分工,教学内容重复,浪费资源。如《园林植物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和《园林植物育种学》四门课程中相互重复的内容颇多;《园林植物配置》、《园林规划设计》和《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的内容分工亦不很明确,交叉重复内容比较多,这不仅浪费师资力量且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课程设置追求学科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并没有根据实际培养目标进行针对性的技能课程设置,理论性较强,但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所学内容难度较大,就不易掌握,最终导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满意效果。

1.2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效果欠佳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主体教师与教学客体学生,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因此本文针对教学主客体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2.1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学主体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

一、教学方式单一、落后。虽然说现在的高职教育已经开始逐渐注意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性,“黑板种田”的教学方式已经过去,但是能够适合高职学生使用的,利于高职学生学习,能够在具体的课堂让学生亲自操作的方式还较欠缺,并且实践环节的教学方式仍旧遵循着“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模式进行,主要强化学生某一方面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这样的方式虽然暂时达到了让学生掌握这方面知识的效果,但是也容易使得学生思维固化,只会按照既定套路进行操作,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二、没有科学的考核方式及标准。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一般只是通过上交实验/实习报告或者简单的考试来完成,但这些考核方式并不能真实得反应出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并且学生认为“六十分万岁”,只要能够通过考试拿到学分,是否真正掌握技能操作并不重要。

三、師资力量薄弱。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学生迅速递增,虽然国家加大了教育投入,但是优秀教师的培养却需要长时间。一方面,虽然目前的教师队伍呈现出年轻化和高学历的优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进行成长的,完全没有参与过企事业单位的实际经营管理,不了解具体工作中的技能要求,缺乏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如果教师长期只在学校中执教,不去进修或者在企事业单位中学习,不了解新技术、新设备,就会造成知识和技能固化,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的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了。

1.2.2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学客体的特点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其自身的特点也是需要关注的,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职学生主要有一下特点:

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能动性较差。近些年来的高职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普遍较低,这类学生在中小学时期就已经适应了“填鸭式”教学,再加上对大学时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知识和技能没有计划性,比较被动、不求甚解,死记硬背的教学效果必定不好。

二、部分学生积极性差,敷衍态度严重。由于很多时候的实践教学都是分组进行,因此会造成部分懒惰学生偷懒抄袭,最终的结果是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

2.明确高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和基本思路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就如周济所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就应该满足园林职业岗位特点。根据园林职业岗位的特点可知,高职园林专业学生除了要具备基本的文本书写演讲、基本办公软件应用能力以外,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主要有园林植物的生产与养护、园林设计制图和园林工程施工三大项。更加细分的话,园林植物的生产与养护需要具备园林植物识别、园林植物生产、园林植物繁殖育种技术、园林植物应用、园林苗木养护技术和园林植物养护成本控制几项技能;园林设计制图需要具备园林绘画、园林制图、园林规划设计和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几项技能;园林工程施工需要具备招投标文本制作、园林工程施工和园林攻城验收与预决算几项技能。

根据高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改革应重点加强培养学生自身相关能力的实践实验性教学,减少演示和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自主性、应用性强的实践实验项目,以加强实训教学效果;实行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得到专业技能的系统训练;毕业前参加企事业单位实习,在具体职位工作中锻炼自身的各种操作能力。

3.高职类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3.1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变换实践形式

现阶段大部分高职园林专业的课程还是遵循先理论后实践的方式进行,课程设置依托于本科课程,理论课程比较多。但是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应加大实践课程比例,用以加强巩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现存的实践课程很多时候都是验证性实验,经常是老师先做师范,学生依葫芦画瓢。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学生仅仅会根据演示的步骤一步一步操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做不到融会贯通,也不会有创新。因此,应减少示范性、验证性实验比重,增加自主性或系统性、项目性实验实训比重。

3.2编写适合高职教育特点,侧重明确的实践性教材

一方面当前本科学生教材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偏难,不太适用;另一方面,现在使用的课程教材各成体系,相似课程之间的教材重复率太大,因此编写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即有大量实际案例、操作性强的实践性教材迫在眉睫。当然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点要有所偏重,尽量减少重复,教材之间相互联系,总体上又具有系统性。

3.3建立以个人实践考核为主的综合考核方式

现在我们的考核方式很多时候还是以理论考试为主,实践考核为辅的一种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方向的变化有导向性作用,以理论考试为主,学生就会忽略实践考核,追求理论考试优异,不利于实践技能的学习掌握。另外,常用的实践教学方式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操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实习报告上交评审,会使有惰性的学生依赖、抄袭他人实验、实习报告,同样不利于实践技能的学习巩固。因此,实践性教学课程应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考核,平時表现、实践考核与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4加强校企结合,创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职教育本身就要求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既要掌握必要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建

设,就要侧重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当前提高实践操作的途径有很多,而具有很大实效的就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将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送出去进行实践培训,有计划的在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考察,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二是直接从相关企事业单位聘请经验丰富技术扎实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兼任教师为辅,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水平、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4.结语

为了达到高职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高职实践教育模式改革,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高职实践教育模式的改革需要紧合就业教育的初衷,结合自身的师资力量、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实际深入的调查分析,才能摸索出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光琴,袁静.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南方农业,2010,4(6):30-32.

[2]郭淑英,马金贵.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152-153.

[3]闫娜,龚雪梅,唐艳梅等.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综合实习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06):88-89.

[4]吴明,方平.关于加强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教探索,2007,(467):29-30.

[5]贾静,张瑞阳.高职园林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8,30(2):101-103..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 篇12

融合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园林建设, 可以优化环境, 促进身体健康、陶冶情操, 提高文化艺术修养、社会行为道德和综合素质水平。目前专业人才需求正朝着多层次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技术结构已经表现出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的趋势。传统的手工操作, 车拉马耕的小农园林经营和管理方式面临着挑战, 要尽快适应这种思维观念和经营理念的转变, 关键的因素就是需要具有操作能力、管理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高专园林技术专业以前是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今按照教育部的新提法应该构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成为园林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关键。

1.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 高职高专园林技术专业课堂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依靠在教室内讲授, 配以板书和PPT。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涉及很多的跨地区、跨季节的植物, 应用PPT配以大量的图片和视频, 可以起到一定的直观性、形象性效果。但是, 不可否认, 单一使用PPT授课尚存在很多弊端。如果在教学整个过程中都采用多媒体形式, 理论讲述和图片展示过程过快, 往往学生没有时间思考和整理笔记, 接下来就是课后无法系统复习, 逐渐的忘记甚至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 单纯的多媒体教学或是黑板板书教学形式是限制各院校植物造景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1.2 教学内容

在学生的设计技能实践培养方面, 绝大部分专业教师常常侧重于宏观园林景观的设计, 忽视了中小园林景观的教学。这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不符。另外, 在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文化底蕴培养方面, 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很多学生的作品缺少内涵、缺少灵气、缺少创新。这与我们的教学侧重点不明确有很大关系。

1.3 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 国内高职高专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校外实习一般以参观性实习为主。但是, 因为安全以及交通、食宿费用问题, 往往这种校外参观实习的机会并不多。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抽条、缩水屡见不鲜。

2. 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1 校企深度融合, 推行教学模式改革

将课程与实际的生产任务结合,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需要学校积极与当地企业交流合作, 结合本地区企业具体工程项目, 将教学与工程项目结合, 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工程任务中, 达到教学的目的。从学校的角度分析, 为教学提供了鲜活生动的蓝本和素材, 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需要, 也符合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 也符合高校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企业的角度分析, 与高校合作, 在品牌宣传、节约劳动成本、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忽略的优势。部分高校, 甚至可以考虑在校内建立生产性的教学基地, 也就是独立开办公司结合专业课教学对社会开展营业性业务, 也就是前校后厂或曰校企合一。

2.2 多尺度细化园林教学

精细的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阶段系统的进行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培养。因此, 在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大纲中应该细化教学内容, 充分考虑到如何体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职业精神, 并渗透对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构建。

2.3 突出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高技能

在课程学时分配中, 增加实践教学学时的比重。并在实践教学中, 多设计综合性的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与此同时, 各高校也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包括:落实挂职锻炼, 提供外出进修和学习机会, 鼓励教师学历晋升, 指导教师把科研精力从教学类科研转移到横向课题科研方向等。

2.4 开拓校外实习基地, 完善实习环节

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 到苏州、北京、上海、深圳、沈阳等地实地参观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深化设计的理解, 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除了专业推荐, 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拓宽其实习实践的机会。

3. 结语

通过对高职高专园林技术专业教学中现存问题的分析, 本文提出了改革探索与措施。这仅仅是一个不成熟的思路, 如何使学生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达到高端技能型人才目标、能够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对接、技能培养与企业对接, 需要园林教育者不断思考、终身努力, 也需要行业、企业地不断深入支持与合作。

摘要:本文是研究在教育部提出高职高专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背景下, 在客观分析目前高职高专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 探索改革思路, 为专业教学及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设计,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洪艳.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07.3

[2]顾英.园林专业实验课程的项目式模块化构建及教学实践[J].教育教学研究, 2012.3

[3]刘龙昌.园林专业植物与植物应用类课程设置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 2010.1

上一篇: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下一篇:三段递进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