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冬季管理(精选3篇)
桑树冬季管理 篇1
冬季桑树管理技术是强基固本的科学方法。每年12月底至来年2月上旬, 温度下降至10℃以下, 我县蚕农便进行桑树冬季管理, 为来年养蚕夯实基础。现将笔者多年来工作中总结的桑树冬季管理技术要点分述如下, 仅供同行参考。
1 修枝整形
桑树的修枝即修剪掉桑树上的无用或多余的枝条, 对有效枝条进行留距修剪, 以使整株桑树的枝条数量、分布保持合理水平, 树冠保持合理形状。
在我县, 主要采用冬季重剪, 水平或伞状修剪的方法。
1.1 工具
桑剪、小木锯、平口锉、锤子。
1.2 方法和步骤
先用桑剪齐基部剪去病虫枝、细弱枝、横穿枝等无效枝条, 然后每株桑树存留5~7根健壮枝条, 离其基部10~15cm处剪去枝条, 并注意使修剪后的树干上部基本呈水平状或伞状, 最后用锯子锯掉粗壮的枝条和干桩, 用平口锉将桑树上的干疤打锉平滑。
1.3 技术要领
剪口平滑、不破枝、不撕皮、树冠基本水平。
2 除虫刷干
除虫、刷干是消除桑树害虫, 减少来年桑树病虫害的发生量重要方法。用除虫药剂毒杀和人工捉取、杀害是常用的除虫方法。
2.1 工具和材料
一根长为65cm的铁丝、塑料桶、排刷、石灰、药棉、黄泥。
2.2 方法和步骤
有条件的农户应在小春播种结束后, 用敌白虫、敌敌畏等农药喷洒桑树, 对桑园实行封闭式杀虫。在冬季, 先找到桑树上的虫孔, 用一小团药棉蘸乐果或敌敌畏, 用铁丝将药棉送到洞底, 并用黄泥将洞口堵死;然后用排刷蘸20%的石灰浆齐一级枝干基部从上往下将桑树刷白。
2.3 技术要领
药棉入洞底, 洞口要封死, 不吝石灰浆, 树干要刷白。
3 松土除草和施肥
3.1 松土除草
修枝结束后, 在桑树的行间进行翻土, 一般为一锄深 (20~30cm) , 注意尽量不伤到桑树的根, 株间松土宜浅, 翻土的同时除去园中杂草。
3.2 合理施肥
结合松土在桑园内开沟施入农家肥、土杂肥不低于1500 kg/667m2, 回盖泥土, 连同杂草将有机肥掩埋、踏实。
3.3 技术要领
深翻一锄、杂草除尽, 有机肥料、桑树喂饱, 盖土踏实、肥水莫跑。
桑树冬季简易嫁接试验 篇2
1 试验设计
在县内选择不同海拔的桑园, 幼桑选栽植1~2年的沙2×伦109, 嫁接品种选早生类型的湘7920, 技术操作完全按桑树简易芽接法进行, 保护措施增加了套袋与不套袋的对比处理, 时间选择在农历12月大寒之前。
2 试验结果
2.1 农历2004年冬季试用
2.2 农历2005年冬季试用
试用表明:桑树简易芽接法在冬季仍可采用, 不论海拔高低是否降雪或有霜冻, 只要采取套袋保护, 其嫁接成活率是理想的。
3 结果分析
冬季桑树采用简易芽接其成活原理与春季采用简易芽接的成活原理一样, 关键是冬季桑树 (幼桑) 能否掰出袋口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利用我县幼桑进入冬季落叶, 经短暂休眠后, 树液又开始流动, 冬芽萌动能掰出袋口的特点, 结合使用套袋 (市场上用于装熟食的小薄膜口袋) 保护, 防雨水、防降雪、防霜冻, 保温达到成活的目的。
4 套袋方式
简易芽接后剪去上部桑梢留桩1~2寸即可, 套袋时从上往下套, 将接芽套在小口袋内, 下方适当栓一下或用泥土或小石块压住口袋, 口袋两侧撕个小孔, 以利口袋内空气对流而不产生露水, 要求套袋顶端不能破损以防进水, 待接芽次年萌芽成活后揭去套袋。
5 结论
秋冬季桑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篇3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重“治”轻“防”
目前由于农业经营体制的局限性,蚕农都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桑树病虫无公害综合防治工作难以协调。蚕农普遍认为桑树病虫害防治就是喷洒农药,在用药时间、药剂种类以及防治措施上差异性和随意性很大。在秋季桑园病虫害高发时,缺乏综合防治和群防群治的观念,喷几次农药便草草了事。给病虫害的潜伏、逃逸、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造成病虫害交叉传染;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病虫发生期提前,消退期延迟,冬季气温逐年增高,病虫越冬死亡率低,越冬存活基数高。而大多数蚕农却疏于冬季防治,不愿意投入劳力进行物理、生物和农业等无公害防治,使潜伏在枯枝、残叶、树皮、树干、杂草、土壤里的病菌、害虫及虫卵安全越冬,导致来年病虫害数量急剧增加,对桑园危害程度逐年增大。
1.2 桑园管理粗放
秋蚕期有的蚕农只重视蚕病防治,却轻视桑园病虫害的防治,桑园管理粗放,病虫害、草害十分严重。主要是不能适时防治,采取必要的综合防治措施,改善桑田农业生态条件,治理和清除病虫害产生的温床,致使病虫害越治越多、一年比一年严重。有的蚕农为追求产量,桑树栽植过密,农业措施跟不上,秋季桑树旺盛生长造成桑园过于密闭,通风透光条件差,高温多湿又为病菌和害虫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因而诱导了病虫害快速大面积爆发。
1.3 盲目依赖化学防治
大多数蚕农对农药知识、病虫害的特点及发生规律一知半解,不能根据虫口密度对症施治,本来能用农业和物理等措施就能防控,却盲目使用化学农药施治,增加了防治成本;有的蚕农不能依据自己桑园病虫害的具体情况合理防治,而是别人用啥农药,自己也用啥药。普遍存在着随意加大剂量、增加喷药次数、盲目配伍等不科学的做法,造成天敌大量死亡,病虫产生抗药性,种群变化频繁、种类增加、数量增多,爆发频率加快,防治难度逐年加大,农药残留量增多,以致蚕儿中毒、染病事件不断发生,给蚕农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1.4 不重视无公害综合防治
桑叶和桑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而初级产品必须建立在无公害基础上,才能保证下道产品无公害化生产。大多数蚕农对桑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差,错过了秋收大忙季节和冬闲季节最佳防治期,或大量使用剧毒农药,桑叶农药残留不断增加,质量和产量急剧下降。特别是在当今蚕桑生产困难时期,养蚕过剩桑叶因达不到食品和药品级要求,被废弃,蚕农损失巨大,其结果是桑园荒芜,毁桑弃养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状况在晋南和晋东南老蚕区表现尤为突出。
2 无公害防治的技术措施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实现蚕桑无公害生产的重要途径。目前桑树病虫害的种类较多,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各异,因而给病虫害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极少数病虫害能用一种防治方法就可得到控制,而大多数病虫害需要几种措施相配合,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如果依赖单一的防治措施还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长期单一使用一种药剂,会导致病虫产生抗药性,以致防治失败[2]。所以在桑树病虫无公害综合防治中,应贯彻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化学农药防治为辅助,兼防兼治多种病虫害的防治原则,从而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2.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在生产过程中结合栽培和管理技术,运用农业调控措施,有目的地改变病虫害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控制和减少病虫发生,创造有利于桑树生长发育条件、增强自身抗逆性的一类有效措施。具体做法有:
1)秋季栽植前,要加强桑苗检疫,选择无病虫和抗病虫害品种及繁殖材料,发挥自然因子对病虫的抑制作用。
2)科学施肥与灌溉。秋季施肥应进行两次,即8月中旬和9月上旬,根据土壤含水量结合浇水,667m2桑园施桑树专用肥30kg或尿素20kg。
3)加强秋季桑田管理,增强树势。适度采叶,使桑园通风透光良好,改善桑园小气候环境。下雨天或灌溉后应注意桑园排水、防止积水、保持根系呼吸畅通。在秋季杂草种子成熟前,要对桑园进行1次中耕除草,减少草害及越冬病虫。
4)合理整枝剪梢。秋季桑树顶芽停止生长,顶端叶片枯萎时,及时剪除枝条顶部1/3 或1/4的不充实部分。桑树落叶至休眠期,锯除枯枝枯桩、病虫枝、细小无效枝,刮除翘皮消灭附着的虫卵和隐藏的虫和茧,减少越冬代病虫发生。
5)秋冬季要及时挖除桑树病、死株,对已发生根腐病、枯萎病、紫纹羽病桑树要彻底挖除,病株残体要集中烧毁。并用40%福尔马林50倍液或高锰酸钾500~800倍液喷雾对病穴进行消毒。
6)搞好冬季桑园清园工作。桑园中的枯枝、残叶、杂草和兼作套种残余物是很多病原物和害虫的潜伏和越冬场所。桑园及附近的杂草又是一些害虫的野生寄主,备用食物来源,以及越冬场所。集中清除和烧毁枯枝、残叶和杂草,可直接或间接杀灭桑褐斑病、炭疽病、桑叶枯病、污叶病及桑蓟马、红蜘蛛等病虫,减轻翌年病虫基数。
7)入冬前,用20倍生石灰水加2%食盐搅匀,进行桑树树体涂白消毒,可有效防治越冬病原菌和害虫,减少来年病虫数量,还可预防桑树冻害。
2.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也叫物理机械防治。包括人工防治、灯光诱杀、机械阻隔、温度利用等方法,此方法安全易行,防治成本低,不污染环境,防治效果好。
2.2.1 人工防治
根据害虫的栖息地和活动习性,直接用人工捕杀。秋季虫口密度低时,以及冬季潜伏期,捕捉桑冥、桑尺鳠、桑毛虫、野蚕、桑天牛等成虫、刺破虫卵,刮除翘起的老桑树皮,捏杀潜伏的虫、卵、茧。发现蛀孔,可用铁丝钩杀桑天牛幼虫或用蘸废机油的棉球塞入孔洞,然后以泥封口,使桑天牛幼虫和其他害虫窒息而死。也可用磷化铝片剂堵洞泥封,80%敌敌畏1500倍液注射均可。发现树干上的裂缝或空洞,可用石灰泥土填塞,以杀死潜伏其中的害虫,并可防治雨水浸入造成树干腐朽中空。
2.2.2 灯光、束草诱杀
秋季是多种害虫大量发生期,利用昆虫夜间的趋光习性,可采用黑光灯诱杀。如桑毛虫、桑尺鳠、野蚕、飞蛾等害虫。针对不同害虫趋光最盛时间的差异,根据重点诱集对象科学掌握开灯时机。另外于幼虫越冬前,在桑树干基部束扎干草,诱使桑尺鳠、桑冥、桑蓟马等害虫在干草里越冬,早春把干草取下集中烧毁。
2.2.3 机械阻隔
根据害虫的活动规律,设置障碍物阻止病虫危害。在轻度根腐病桑树周围挖封锁沟,防止根系传染。利用越冬害虫大多集中在树干周围浅土中的习性,在树干周围堆土,可防止害虫出土羽化。在树干上围扎塑料薄膜或涂胶、可防止害虫下树越冬或上树为害、交尾产卵、传播病菌。
2.2.4 深翻露杀
桑树落叶进入休眠期后要进行桑田深翻,不仅可以改变土壤的生态条件,还能有效控制病虫生存。深翻把在土壤中越冬的幼虫、蛹、茧、草根暴露在地面,被鸟雀啄食、日光暴晒或冷冻致死。被翻上来的地下病原细菌、真菌、线虫等同时被杀灭,减轻了它们对桑树根部的为害。
2.3 生物防治
利用病虫害受环境条件制约的特点,用生物及其产物控制病虫发生和危害。包括天敌利用、微生物的拮抗作用、昆虫不育、昆虫激素、信息素的利用等。生物防治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和有益生物,对桑树、蚕和人不会产生危害,病虫害也不会产生抗药性。
2.3.1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来防治害虫是生物防治中应用最多的方法,合理使用农药,选用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药剂,选择适当的浓度,将药剂对天敌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普及推广内吸施药、灌根、涂干及物理、农业防治措施。都对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3.2 抗生素在桑树病害的防治上已广泛应用,防治效果明显,如多抗霉素、阿维菌素、农用链霉素等。还可以用一种微生物在其他生物活体中生存、繁殖、抑制或杀死其生命活动,如苏云金杆菌防治桑尺鳠等鳞翅目害虫等。
2.3.3 利用一些植物体内某种杀虫、杀菌的活性物质制成农药,应用在病虫害的防治上。如苦参杀虫剂、中草农药等,由于这些药剂来源于自然界,低毒、无残留、无污染,不破坏生态平衡,深受广大蚕农欢迎。
2.3.4 利用害虫不育方法达到杀虫目的。如利用辐射、化学、遗传等方法破坏害虫的生殖腺的生理功能,或利用害虫遗传成分的改变,使雌性不排卵,雄性不产生精子或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将这些大量的不育个体,释放到自然种群中去交配造成后代不育,经若干代连续释放后,使害虫的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甚至导致种群灭亡。
2.3.5 应用害虫性引诱剂、昆虫生长调节剂,干扰昆虫的正常生理活动。如用保幼激素抑制害虫的变态或脱变;性外激素直接诱杀大量雄虫和干扰害虫交配,从而使下一代害虫密度急剧下降。
2.4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是桑树病虫害防治的应急措施,使用无公害农药和桑树专业农药是无公害生产的主要环节。所谓的无公害农药是指:用药量少、防治效果好、对人畜及各种有益生物毒性小或无害,要求在外界环境中易分解,不造成对环境及农产品污染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秋天是病虫害高发季节,是大多数病虫害最活跃时期,一定要做好病虫调查,视桑园虫口情况,确定防止适期以及农药的种类、残毒期、浓度等,实行桑园分片防止与整片防止相结合,减少用药面积和喷药次数,进行科学施治。晚秋蚕结束后10月底前,方可以用长效农药对桑园进行1次全面喷洒,如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70%速灭杀丁2000~3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对树枝、树干、地面、周边杂草都要全面洒,彻底防治“关门病虫”。为充分发挥化学农药的效能,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根据农药的有效防治范围、作用机制、以及防治对象的种类、发生规律和危害部位的差异,合理选用药剂与剂型,对症施药。秋季桑园的主要害虫有桑冥、桑蓟马、桑尺鳠、桑毛虫、桑癭蚊等,在秋蚕发种前10 天用80% 敌敌畏1000~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液对桑树喷药。主要病害有桑疫病、桑赤锈病、桑褐斑病等,在发病早期,可用300~500单位土霉素、100单位农用链霉素或70%代森锰锌500~800倍液喷洒嫩梢叶;桑赤锈病可用25%百菌清500~1000倍液喷洒叶面和新梢;防治桑褐斑病可用50%多菌灵5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防治。
2)喷药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防治效果,喷药时必须及时、均匀、细致、周到。特别注意桑树内膛、上部、树枝、树干,要做到“下翻上扣,全面喷透”。
3)合理混用杀虫、杀菌农药,利用药剂间的协同作用,防止病虫产生抗性种群。做到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害,减少用药数量,降低防治成本。在实际混配中还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酸性农药和碱性农药不能混配,避免中和分解。2混合后乳剂破坏或产生聚合、沉淀的农药不能相互混用,否则会导致药效降低或造成药害。3混配后易引起化学反应使植物产生药害的农药,不能混用。4同一类型的农药不能混配,否则会加大浓度,发生药害。
4)适当交替使用杀虫、杀菌剂和农药,防止病虫产生交互抗药性。蚕期宜采用的无公害农药有80%敌敌畏乳油、50% 辛硫磷乳油、40% 氧化乐果、20%三氯杀螨醇、70%克螨特乳油及桑树专用农药。杀菌药有盐酸土霉素、硫酸链霉素、盐酸恩诺沙星等。
5)组织群防群治,预防病虫传播。个别桑树和个别桑园的病虫害是群体桑园病虫害大面积爆发的基础和前兆,桑园害虫又是病毒、细菌传染的主要生物介质,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群防群治,以防病虫害从个别桑树或个别桑园向外扩散和蔓延。
6)大力推广植物源、动物源、矿物源、有机合成等无公害农药在桑树上的使用,逐步替代有机磷等有毒有害农药。
3 对策和建议
3.1 增强宣传培训力度提升蚕农素质
目前农村从事蚕桑生产的蚕农,大多是50岁以上年龄段老弱病残者,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素质普遍偏低。必须加强桑树病虫害防治、科学使用农药、安全生产和桑园管理等方面知识宣传和培训,编制病虫害防治手册,利用广播宣传、多媒体光碟播放、网络电视等手段、必要时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培训、现场指导示范。宣传和培训内容要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有趣、言简意赅。利用冬季农闲时期对养蚕大户和基层专业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以点带面,在蚕农中全面普及绿色无公害病虫害防控知识。
3.2 加强植保监管提供全程服务
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和行政执法力度,打击假冒伪劣农药,净化和规范农药市场。积极宣传和推广使用无公害农药及桑园专用农药,减少喷药次数,提倡农业、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保障安全生产,减少药害,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经常深入蚕农中了解病虫害防治中的困难和意见,调查研究和总结,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及时指导和处理个体桑园存在的特殊性问题。
3.3 健全防控体系组建专业防治队伍
加强对桑园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建立健全乡镇和村级病虫害专业防控机构。做好专职和兼职蚕桑植保人员及农药经营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及时准确地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案的实施工作。集中优势劳动力,必要时在蚕农中组建专业的机械防治队伍或病虫害防控合作社。解决蚕农在秋收大忙季节因劳动力不足,错过最佳防治适期,以及各行其是、防治不得法、措施不得力的被动局面。
摘要:分析了当前桑树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系统地总结了桑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四个方面探讨了秋冬季桑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措施。
【桑树冬季管理】推荐阅读:
桑树栽培08-17
桑树种植技术07-03
桑树栽培技术01-02
桑树花叶病研究01-27
桑树优秀作文05-09
老家的桑树作文05-20
蚕与桑树考试作文07-04
桑树资源的开发利用07-11
桑树与风作文800字10-24
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