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常见多发病防治

2024-09-30

产蛋鸡常见多发病防治(共8篇)

产蛋鸡常见多发病防治 篇1

1 笼养疲劳症

1.1 病因

饲料含钙量不足,母鸡产蛋初期动用骨钙,后期动用肌肉中的钙质,造成尿酸盐在肝、肾沉积,使母鸡新陈代谢紊乱而发病。

1.2 症状

鸡病初喜卧,两肢关节软痛、有不明显的肿胀,跛行,无力久站或站立;随后脱水,体重下降,软骨组织增生,骨变形,肋软骨变形最明显,严重病例胸肌萎缩,胸廓缩小。

1.3 防治

产蛋鸡配合料中的钙量不少于3%~3.5%,料中适当加入2%~3%的植物油,使母鸡吃到营养均衡的混合饲料。鸡舍温度保持在27~30℃,每只笼养鸡所占面积不少于380 cm2。病鸡隔离饲养,笼底铺稻草或厚纸。本病一般经一周自愈。

2 输卵管脱垂症

2.1 病因

鸡产蛋过多,造成输卵管油质分泌物不足;蛋过大,鸡产蛋时过分努责;产蛋后泄殖腔没有恢复正常就受到惊吓;输卵管受炎性产物的刺激,病鸡为排除刺激物过度努责等均可引起输卵管脱垂。此外腹腔肿瘤、腹内压增高也可引起输卵管脱垂。

2.2 症状

充血发红的输卵管或泄殖腔从肛门脱出,如脱出时间过长,脱出物变成暗红色甚至发绀。如不及时处理,脱出物会发炎、水肿、溃烂,从而招至鸡群啄食而引起死亡。

2.3 防治

产蛋量上升时,喂给鸡足够的青绿饲料,并让鸡多晒太阳、多运动,防止鸡群受惊。隔离病鸡,用生理盐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洗涤脱垂部分,然后将其推入肛门进行整复。有条件的可在鸡的泄殖腔里放一小冰块,以减轻充血和促进收缩。对病鸡要注意加强观察、遮光,并保持环境安静。

3 卵黄性腹膜炎

3.1 病因

本病多由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代谢障碍所致。

急性发病时,病鸡食欲废绝,粪便呈灰绿色,产蛋量迅速下降,其所产鸡蛋表面覆盖石灰样沉积物;慢性病鸡呈企鹅样站立,腹部膨大,体温升高,冠和肉垂发绀,消瘦,泄殖腔流液,产蛋停止,经2~3周死亡。

3.2 预防

喂给全价混合料,产蛋旺季,料中增加多种维生素。每天将200 g的氯化钙溶于10 kg水中供1 000只鸡饮用,连用7~10 d或每天将氯化钾2 mg放入水中任一只鸡饮用,连用10~15 d。

4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

4.1 病因

主要因长期、大量饲喂高能量饲料和运动不足所致。饲料中缺乏维生素B、维生素E和蛋氨酸也可引起发病。

病鸡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呆立,冠和肉垂发绀,继而萎缩变黄。遇惊吓、外伤、抓赶时病鸡常因肝脏破裂,腹腔内出血而亡。

4.2 防治

每天喂给足量的维生素E,用量为每千克饲料加5 mL。添喂亚硒酸钠,用量为每千克饲料加0.05 mg,一周剂量为0.1 mg,用一周停一周。

5 产蛋困难

5.1 病因

多系生殖器官发育不良,产蛋过大,输卵管炎、肿瘤、输卵管肌肉不全麻痹和饲养管理不当所致。

5.2 症状

初期症状不明显,以后患鸡鸡冠和肉垂变为鲜红色。鸡不安,产蛋时两脚站位很宽,尾下垂,身体前部略提起,腹部发热,腹壁紧张。病鸡趴在鸡窝或鸡舍一角而亡。

5.3 防治

日粮中添加草粉、青绿多汁饲料和根茎类饲料。肌肉注射青霉素或链霉素(每只鸡4 000单位)。鸡难产时,可将植物油或凡士林涂在蛋与肛门的四周,并用手在鸡的腹腔上挤压,帮助其将蛋排出。如无效,可把外露的蛋头敲碎,排出碎蛋后,用0.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肛门。

产蛋鸡常见多发病防治 篇2

为了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和措施。

一、学生贫血的防治计划与措施

1、背景

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学生的常见病导致学生缺铁性贫血高发的原因很多,除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外,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重要原因。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对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偏食、挑食等不良行为,因此使学生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

2、措施

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构,进行营养干预。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学生的贫血状况。

(1)健康教育

将有关贫血的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要针对学生进行宣传、指导。在现有饮食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平衡膳食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定时定量进餐,不以糕点等零食代替正餐。

(2)查找病因

各地区应首先查清造成本地区学生贫血的主要原因,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消除病因。如重视学生慢性胃肠道疾病的防治。

(3)合理安排膳食

在选用食物品种方面,不仅要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还应考虑铁的吸收率问题,各种食物的含铁量不同,铁的吸收率也不同,一般肉、鱼、肝等动物性食品含铁量较高,植物性食品中大豆制品含铁量也较高,蛋类的铁吸收率稍低,但因其含铁量丰富(每百克蛋黄含铁7mg),因此仍是供铁的重要来源。蔬菜的铁吸收率则较低,但其含维生素C相对较多,应与动物性食品同时摄取。合理利用铁强化食品。

(4)防治指导

轻度贫血的学生以膳食调整为主,血红蛋白在10~11g/dl的学生,以改善膳食为主,辅以维生素C、铁剂等药物治疗。对于中度贫血以上的学生以药物治疗为主,血红蛋白在10g/dl以下的学生,学校应建议其去医院诊治,并重点观察。

(5)监测

每年一次对学生血红蛋白进行监测,掌握学生贫血发病率。

二、学生龋病和牙周疾病综合防治计划与措施

1、背景 龋病、牙周疾病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学生牙龈炎患病率随年龄逐渐升高,11~12岁时逐渐成为重要问题,15岁学生可达70~90%,有的地区甚至达100%。儿童少年中龋齿已得到充填者仅占龋齿数的1.54%,龋患率逐年上升。

龋齿的病因主要是由细菌、食物和宿主三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龋齿的发生发展相当缓慢,必须有充分的作用时间才能完成龋病的形成过程,牙菌斑是牙龈炎发生的主要原因。

2、措施

针对龋齿及牙龈炎发生的诸多影响因素,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

将学生口腔保健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向学生传授龋病牙周疾病的危害、预防等口腔保健知识,采取干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或吃糖果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习惯,特别要强调晚间睡前刷牙比早上刷牙更为重要,目的在于清除残留的食物,减少控制菌斑。

(2)提高有效刷牙,正确的刷牙方法。牙刷不宜使用过久,最好3个月更新一次,以免牙刷上附有细菌,引发疾病。

3(3)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是防龋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利于及早发现龋齿采取治疗措施,防止龋蚀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检验预防和治疗的效果,以便修订预防措施,调整治疗方案。

(4)药物防龋:主要是指氟化物防龋。推广使用含氟牙膏刷牙,要求含氟牙膏防龋率得90%。

三、学生肥胖防治计划与措施

1、背景

肥胖是一种热能代谢障碍,摄入的热量大于体需的热量,使多余致热量以中性脂肪的形成或蓄积起来,学生中的肥胖多属于单纯性肥胖。与儿童肥胖症相关的一些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成人肥胖症所导致的结果是一致的。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蛋白质和糖类摄入的增加,加之膳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量减少等原因,儿童青少年肥胖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肥胖症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方面。环境因素中又以饮食为主,肥胖是多基因遗传所致,即受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双重影响。

2、措施

(1)肥胖症的预防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糖类、高脂肪、高热卡及含糖多的饮料等不良习惯。对肥胖儿童应限制进食过量,供给的热量和蛋白质要既能保证生长发育,同时又能使储存脂肪减少。

(2)加强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是预防肥胖发生的重要措施。

坚持每天锻炼。肥胖儿童每天应进行运动量较大的体育运动,如跑步、踢球等,坚持每日锻炼才会收效。

(3)监测

每年一次监测、掌握学生肥胖患病率。发现体重增长过快时,及时给予饮食指导。

四、学生视力不良(近视)防治计划与措施

1、背景

近视是指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力低于于正常。

视力低下,裸眼视力低于5.0的一般称为视力低下。学生的视力低下大部分是由近视而引起的。在视力低下的学生中近视所占的比例较大;小学生中为50%~60%,中学生中为70%~90%,大学生中为90%以上。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措施

近视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1)合理安排生活制度,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2)重视阅读、书写卫生,应教育学生把眼离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35cm之间。避免走路或在震荡较大的车厢里看书及躺着看书和在光线过强或弱的地方读写。

(3)开展体育锻炼,做好眼保健操。(4)改善学习环境

学校在每学期开学以前要检查教室的采光、照明是否充足,不足的应增加人工照明。灯具有损坏的要及时检修。教室墙避要定期粉刷,黑板要定期刷黑,并使其平整无反光。课桌椅应根据学生身高进行调整,使之符合学生身体,定期轮换学生座位。

(5)定期检查视力

学校要建立视力保护制度。定期作视力检查,了解每个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早期发现视力开始下降的学生,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近视眼的发生发展。

(6)健康教育

蛋鸡常见病防治 篇3

鸡痘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产蛋鸡发生鸡痘时, 产蛋量下降, 若其同时并发其他疾病, 则常出现死亡。本病秋冬季节多发, 夏季蚊、蝇等是造成皮肤型鸡痘多发的传播媒介。

1.1症状鸡痘分为皮肤型、黏膜型、混合型三种类型。

1.1.1皮肤型。鸡体无毛或少毛部位产生数量不等的灰白色小结节, 以后灰白色小结节变为红色小丘疹, 后期丘疹干燥, 形成褐色结痂。病鸡病情一般较轻, 无全身反应。

1.1.2黏膜型。痘斑发生在患鸡口腔、咽喉和眼的黏膜表面, 病部出现淡黄色或白色、灰白色的干酪样覆盖物, 其可造成病鸡呼吸和吞咽困难。病鸡体重迅速减轻, 最后衰竭死亡。

1.1.3混合型。患鸡皮肤和口腔黏膜同时发生病变, 此型病鸡病情较严重, 死亡率高。

1.2病变病死鸡冠、髯、眼皮、口角等处出现痘疹, 黏膜型鸡痘患鸡黏膜发生炎症, 继而形成干酪样、不易剥离的假膜, 其喉头、气管肿胀、变窄, 坏死物脱落后形成溃疡。病鸡鼻腔、眶下窦黏膜肿胀、肥厚, 有渗出物滞留。

1.3防治

1.3.1鸡舍保持清洁, 加强通风, 严格消毒。消灭蚊虫等吸血昆虫, 不让其进入鸡舍。

1.3.2免疫疫苗可预防鸡痘, 发病早期紧急接种疫苗能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养殖场 (户) 应把鸡痘接种纳入正常免疫程序。

1.3.3鸡群发生该病时要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以减轻症状和预防并发症。在饲料中拌入病毒灵或鸡痘散、鸡痘灵等中药制剂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可使用抗生素防继发感染发生。

2鸡败血霉形体病

鸡舍通风不良可引发鸡的各种呼吸道疾病, 而鸡败血霉形体病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种, 本病一般不会造成鸡群大量死亡, 但其持续时间长、易反复发作, 容易造成鸡的产蛋量下降及养殖成本增加。

2.1症状轻微感染时, 患鸡流出少量鼻液, 病情加重时, 鸡鼻塞。病鸡频频摇头、甩鼻、打喷嚏、咳嗽, 夜间症状尤为明显, 其食欲下降, 病程长者消瘦, 产蛋量下降, 并可能产畸形蛋、软壳蛋。

2.2病变病鸡鼻腔、气管内有黏液性渗出物, 气管黏膜增厚、变红, 气囊增厚, 囊腔内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肺脏发炎、肿胀、实变, 呈暗红色。严重病例常因并发大肠杆菌病而出现心包炎、肝周炎及输卵管炎。

2.3防治

2.3.1加强防疫, 鸡场应实行全进全出制, 鸡群出栏后应注意空舍和加强消毒。

2.3.2鸡败血霉形体是条件性致病菌, 多种应激因素都可促使该病暴发和加重病情。预防本病, 鸡舍应避免通风不良, 氨气浓度过高, 要防止饲料配合不当、营养失衡, 本病多发季节应适当提高VA、VD、VE的添加量。

2.3.3治疗本病可用泰乐菌素, 按0.05%比例拌料或0.02%比例饮水, 连用5 d, 或用红霉素饮水, 每只鸡1万单位。

3鸡传染性鼻炎

本病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与鸡败血霉形体病相比, 鸡传染性鼻炎的危害要大得多。

产蛋鸡感染后, 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本病可造成蛋鸡产蛋量急剧下降, 并增加蛋鸡的淘汰率。

3.1症状患鸡鼻腔和窦内有浆液性和黏液性分泌物, 脸部水肿, 多数病例有流泪现象。病鸡产蛋量急剧下降或停止产蛋, 其所产蛋的蛋壳苍白、变薄, 畸形蛋、软壳蛋明显增多。

3.2病变病鸡鼻腔、眼窝下窦及气管黏膜有急性卡他性炎症, 鼻腔内充满灰白色的黏液, 喉头及气管黏膜充血, 呈淡黄色, 并覆有黏液和干酪样坏死物, 鼻孔处有鼻痂。

3.3防治

3.3.1加强鸡舍通风, 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防止鸡舍寒冷、潮湿。

3.3.2避免引进带菌鸡, 加强鸡舍消毒。

3.3.3常发生该病的地方可使用疫苗预防鸡传染性鼻炎发生。

笼养蛋鸡常见疾病防治 篇4

1 产蛋鸡笼养疲劳症

1.1 病因

笼养鸡疲劳症, 又称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主要由于鸡的日粮中钙磷及VD缺乏, 或钙磷比例不当, 使母鸡在产蛋初期动用体内骨组织的钙质, 后期又动用肌肉中的钙质, 结果尿酸盐在肝与肾脏内沉积, 使母鸡新陈代谢紊乱, 鸡长期缺乏运动等引起。多发生于开产后不久或产蛋前期。病鸡常侧卧于笼内, 不能站立, 以后瘫痪, 反应迟钝, 不少病鸡发生翅和腿骨骨折, 骨壁薄而脆。本病常见于高产鸡, 在产蛋的旺季尤多发生。产蛋高峰期, 每只鸡每天形成蛋壳要从体内带走2.0~2.2克钙, 如不及时补充钙, 鸡体受损, 高产母鸡受损最大, 瘫鸡最多。平养条件下, 有足够运动量, 不易发生。

1.2 防治措施

检查钙的供应水平是预防本病的基础。在正常含钙日粮外, 下午让鸡自由采食贝壳碎粒或石灰石碎粒。坚持饲喂配合饲料或在产蛋前期添加适量的VC和VD, 同时保持磷钙比例平衡, 产蛋鸡配合饲料中的钙量不应少于3~3.5%, 可利用磷保持在0.45%左右。

鸡舍温度保持在27~30℃之间, 每只笼养鸡所占面积不能少于380平方米。落地饲养, 常可获得良效。

病鸡应隔离饲养, 笼底铺上稻草或厚纸, 一般经过一周便开始自愈。

2 笼养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症

2.1 病因

脂肪肝出血综合症只发生于母鸡。其基本原因是摄取过多的能量物质。遗传趋向也是部分原因, 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种系不同的产蛋鸡表现有所不同。笼养蛋鸡发生此种疾病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为它们缺少足够的锻炼, 导致体内沉积了过多的能源物质。鸡群中最易得此病的是高产蛋鸡。这表明生理的能量代谢和产蛋量与此症密切相关。不同鸡群的死亡率有很大区别, 某些情况下死亡率偏高。

本病病变包括腹部累积大量脂肪;肝脏肿大, 易于损坏, 并有凝固血块, 说明在鸡死之前发生了出血现象。死亡往往是由于母鸡下蛋时用力过度, 损害了肥大而脆弱的肝脏, 导致内出血。当大血管破裂, 大量失血时导致母鸡死亡。

2.2 防治措施

科学配制日粮。摄入过高的能量饲料, 是导致脂肪过度沉积造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日粮应根据不同的品种、产蛋率科学配制, 使能量和生产性能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产蛋高于80%时蛋能比以60为宜, 产蛋率在65~80%时蛋能比以54为宜, 日粮总能水平一般在11.30MJ/kg左右, 至10.46MJ/kg, 可有效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同时不影响母鸡的产量。添加适当量的营养。饲料添加适宜胆碱、肌醇、蛋氨酸、维生素E、维生素B12及亚硒酸钠等嗜脂因子, 能防止脂肪在肝脏内沉积。有资料介绍:天气炎热和产蛋高峰期每千克饲料添加蛋氨酸8克、氯化胆碱1克、维生素E20单位和维生素B120.012毫克, 能有效地防止脂肪肝病的发生。对发病的病禽, 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柴胡、黄芩、丹参、泽五味等中草药, 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或每天喂给足量的维生素E, 用量为每千克饲料加入5毫升, 也可添喂亚硒酸钠, 用量为每千克饲料加入0.05毫克, 一周剂量为0.1毫克, 随后停一周再用。

加强饲养管理, 提供适宜的生活空间和环境温度, 减少鸡的应激。鸡群换喂全价日粮, 对防止脂肪肝综合症的发生有良好的作用。

3 鸡啄癖

3.1 病因

(1) 笼养条件普遍出现的现象。雏鸡在脱换绒毛时啄羽囊、啄趾, 青年鸡和成年鸡啄尾羽、背羽, 产蛋鸡啄肛、啄蛋等。所有的鸡都会遭受互啄, 最严重的是轻型的莱航鸡。因互啄造成的死淘率占20%。

(2) 内分泌学研究表明:公雏在6~8周龄, 母雏在11~12周龄以后, 鸡群中个体之间为确定群中等级地位, 发生争斗, 以确立个体的地位, 即个体之间的从属关系, 关系确立后, 群中才有良好的气氛和协调。青年鸡和产蛋鸡也是一样。

(3) 有恐惧感的鸡也是发生互啄的主要原因, 恐惧感越重, 受啄越严重。胆小的鸡总受欺负、受啄。这种鸡生长发育较差。

(4) 环境因素也会诱发互啄。 (1) 密度过大, 鸡群拥挤不堪。 (2) 空气污浊, 通风不良, 光过强, 鸡过肥, 多表现啄羽。霉菌病肠炎引起鸡营养吸收差, 为满足营养需要, 鸡就发生啄羽。 (3) 鸡体有羽螨, 痒感也互啄。

3.2 防治措施

首要的问题是尽可能查清病因, 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光照管理、饲养密度、疾病控制、饲料营养及断喙等。

(1) 1~2%的石膏粉混饲半月, 用于防治啄羽。

(2) 2%的食盐混饲2~3天, 可防治脱水。

(3) 可选用啄毛灵、啄羽灵等药物用于治疗啄癖。

(4) 发生外寄生虫时, 可用敌敌畏、敌百虫等药物杀灭寄生虫。

夏季蛋鸡常见病的综合防治 篇5

1 加强饲养管理

夏季要保证鸡舍通风良好, 保持舍内凉爽, 及时供应清洁清凉的饮水, 降低饲养密度;要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 杜绝大小鸡混群饲养。在气温达到30℃以上时, 应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微量元素、抗氧化剂的含量。饲料要新鲜、无腐败、无霉味。为减少应激, 促进生长, 提高产蛋率, 可在饲料中加杆菌肽锌、VC和碳酸氢钠。

2 搞好卫生消毒

鸡舍内外要勤清扫, 定期环境消毒和带鸡喷雾消毒, 料槽、饮水器要勤洗刷, 勤清粪, 经常灭鼠、灭蚊蝇、灭蟑螂及时杀灭环境中的细菌病原微生物, 保持舍内环境清洁。

3 加强鸡病防治

对鸡的病毒性传染病和部分细菌性传染病, 要定期预防投药, 并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防疫, 做到免疫程序化, 疫情检测制度化。鸡群一旦发病, 要及时进行治疗。

3.1 中暑

中暑是由于烈日曝晒、环境气温过高, 导致鸡只中枢神经紊乱、心衰猝死的一种急性病。

3.1.1 主要症状

病鸡张口急促呼吸、痉挛、体温升高至45℃~46℃、触诊高热灼手 (尤其是腋下与胸腔部) 。

3.1.2 剖检病变

头盖骨 (额骨) 出血、脑膜充血、出血、轻度水肿;心肌出血、心包积液;肺水肿、瘀血;其他组织出血。

3.1.3 防治

炎热季节前提早搞好防暑准备, 适当降低养殖密度, 改善禽舍通风设施, 增设降温的喷水、喷雾、水帘等装置。酷暑季节, 适当供给充足的饮水和适量的清热解暑中草药 (如藿香正气水、夏枯草、芦根、土黄连等) 和维生素C。提高饲料的养分浓度, 多加入一些蛋白质和能量水平较高的饲料, 如鱼粉、豆饼、肉粉等, 提高氨基酸和日粮能量的水平, 在饲料中添加0.2%的氨基酸和1%~2%的油脂 (植物油最好) 。

3.2 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尤其是高温季节, 由于环境、饲料、饮水卫生状况恶化, 蛋鸡易暴发此病。

3.2.1 主要临床症状

表现是精神、食欲不良, 呼吸困难, 排黄绿或黄白色粪便, 零星死亡。

3.2.2 剖检病变

典型的病变是肝周炎, 心包炎、腹水及腹膜炎。

3.2.3 防治

采取综合措施, 包括环境消毒、加强空气流通、防止饲料及水源的污染、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气候突变等造成的一些应激因素。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0.05%~0.20%的氯霉素或0.04%的痢特灵, 连用7~10天, 病鸡可直接注射庆大霉素 (按5000单位/羽) 、卡那霉素 (按3000单位/羽) , 每日2次, 连用3天。也可且“百病清” (主要成分:蒽诺沙星) 口服液, 每50千克饲料加250毫升, 饮水2~3次即可好转或痊愈。

3.3 鸡新城疫病

3.3.1 主要临床症状

表现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 出现呼噜呼噜的湿性啰音。拉黄白或绿色稀粪。冠髯暗红。稍后出现神经症状, 头和尾有节奏震颤, 最后衰竭死亡.

3.3.2 剖检变化

腺胃乳头出血, 轻微时乳头潮红, 呈环状出血, 严重时呈暗红色点状或者斑状出血, 盲肠扁桃体出血、坏死。

3.3.3 防治

首先要进行新城疫四系紧急接种, 然后用药治疗, 抗病毒和抗菌的同时使用。

3.4 曲霉菌病

黄曲霉素在温暖潮湿条件下, 很容易在谷物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饲喂发霉的饲料, 常常引起黄曲霉素中毒。

3.4.1 主要临床症状

废食、下痢、皮肤苍白或黄疸、生产力下降, 衰竭死亡。

3.4.2 剖检病变

死后剖检, 主要病变为:肝脏肿大、硬化、脆弱、黄疸、斑点出血或灰白色斑点状坏死灶, 腹水;心肝有出血, 心包积液;胰脏萎缩 (由均匀变成凸凹不平或网状) ;肾肿大, 肠黏膜出血。

3.4.3 防治

主要措施是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其次还要注意饲料的贮存:一些养鸡户不注意饲料的贮存, 乱堆乱放。不注意防潮通风防鼠等, 特别在夏季最易霉变。无计划采购饲料, 造成饲料积压超过保质期, 不但使饲料中的营养类添加剂损失殆尽, 而且易引起霉菌毒素中毒。一旦发生中毒, 立即更换饲料, 并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下列几种药物:白芍粉0.5%、维生素C0.05%、葡萄糖1%、活性碳1%。

3.5 鸡喉气管炎

3.5.1 主要临床症状

大部分鸡群先表现眼睛流泪, 鼻腔流出半透明状渗出物, 病鸡呼吸困难, 呼吸时发出湿性罗音, 有时能咳出血痰, 可见料槽、水槽或笼上有咳出的血迹。粪便多为黄绿色、黄白色, 产蛋量下降。

3.5.2 剖检变化

鼻孔蓄积黏性渗出物, 鼻腔和眶下窦黏膜发生卡他性炎, 充血, 肿胀, 散布小点状出血, 眼内及眶下窦内有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喉头、气管内有卡他性或出血性渗出物, 上部气管较下部气管出血严重。

3.5.3 治疗

对于发病初期鸡群, 用2倍量进口喉炎苗紧急接种。紧急接种后隔天在饮水中加入酒石酸泰乐菌素配合黄芪多糖, 料中加入喉炎净散 (主要成分:硫氰酸红霉素) , 水中加入速补, 连用5~7天, 鸡群情况好转。

3.6 球虫病

3.6.1 临床症状

采食量减少, 部分鸡出现精神沉郁、翅膀下垂, 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 闭目呆卧, 继而出现拉稀、酱色稀便或者血便。

3.6.2 病理变化为

蛋鸡的十二指肠、小肠前段和中断有点状出血, 肠黏膜增厚或者脱落, 有的盲肠变大, 内容物明显带血, 盲肠壁增厚。

3.6.3 治疗

采用中西药结合的给药方式, 中药制剂苦参、大黄、黄柏、青篙、白茅根等一定的比例混合, 用水煎煮饮水使用, 西药黄胺嘧啶钠、盐酸氨丙啉及多维组合成预混剂, 然后按照0.5%拌料, 连用3~5天, 停药一周后再巩固3天。搞好环境消毒, 及时清理粪便, 堆积发酵处理。

3.7 禽霍乱

3.7.1 主要症状

精神不好, 羽毛松乱, 缩颈闭眼, 头插在翅膀下, 食欲废绝, 饮水增多。常有剧烈的腹泻, 粪便灰黄色或绿色, 呼吸困难, 口流黏液, 冠、肉垂发紫。

3.7.2 剖检变化

肝肿大, 棕黄色, 质脆, 表面散在着针尖大灰黄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点, 胃肠道的变化以十二指肠最突出, 呈急性、卡他性或出血性肠炎, 黏膜红肿, 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3.7.3 治疗

春季蛋鸡三种常见病的防治 篇6

1 大肠杆菌病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所引起疾病的总称。大肠杆菌可以引起蛋鸡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肠炎等,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大肠杆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各种动物肠道内, 当各种诱因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即可引起发病。在实验室中大肠杆菌的适宜培养温度为37℃。春季气温逐渐回升, 是万物复苏开始生长的季节, 其中也包括大肠杆菌, 温度的回升为其大量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尤其是在养殖时间比较长的鸡舍, 饮水设施包括水桶、水管、水线等如果清理不及时或长期不清理消毒, 甚至再在饮水中经常添加维生素、电解质等物质, 更是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生长环境。

1.1 预防措施

水线、料槽勤清理消毒。可用水枪、清理水线的药物或其他方式把水线里积存的沉淀物、饮喂药物或速补后的残留物冲洗出来;对于料槽, 把料槽内外积存的饲料清理干净, 然后用效果好的消毒药对水线和料槽进行冲洗和擦洗。笼舍、墙壁、鸡舍地面也要定期用消毒液喷洒消毒。一般可每隔3~5天对鸡舍进行带鸡消毒。消毒药物应选择消毒效果好, 杀菌谱广、安全且对呼吸道黏膜刺激性小的产品。在消毒的同时做好鸡舍通风工作, 在保证鸡舍温差不太大的情况下, 合理通风保持鸡舍空气清新和干燥可以很好的防止各种有害细菌的大量繁殖。

1.2 治疗措施

实践中对大肠杆菌效果较好的药物有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喹诺酮类、头孢类等, 中药可选用白头翁散、杨树花口服液等。

2 鸡传染性鼻炎

该病是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以鸡鼻腔和窦发炎、流鼻液、头面部肿胀、张口呼吸, 并常伴发结膜炎为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迅速。鸡舍阴冷潮湿、空气污浊, 或者有贼风侵袭鸡体, 都容易引发鸡鼻炎。此外, 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 寄生虫感染及身体虚弱等, 也能促使鸡群发生本病。

2.1 预防措施

做好鸡舍保温工作, 但保温的同时注意合理通风, 使鸡舍尽量做到温暖干燥, 空气清新, 通风时凉风不要直吹鸡只, 实践中观察到, 鸡传染性鼻炎刚发病时往往是从通风时凉风能吹到的鸡只开始, 然后蔓延到整群。气温变化剧烈的时期在饲料中添加多维比平时要加倍, 尤其是维生素A和C, 以增强鸡只抗病力, 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抵抗力。

2.2 治疗措施

保温通风兼顾, 使鸡舍环境适宜鸡的生活和生产;添加速补和鱼肝油提高鸡抗病力;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甲砜霉素等对鸡传染性鼻炎都有较好的疗效, 中药可选用辛夷散。可根据自己鸡场实际情况选用, 但要注意的是疗程要足够长。实践经验发现鸡传染性鼻炎治疗效果明显但极易复发, 尤其是没有注射过疫苗, 或者所注疫苗保护率低的情况下, 用药3天左右, 观察鸡只康复后, 停药1~3天, 会发现又有鸡只脸肿流泪流涕。这种情况会反复多次, 但如果及时治疗, 可以做到不影响采食量和产蛋率。

3 慢性呼吸道病

是由鸡败血支原体引起的鸡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症状是气管啰音、流鼻液、咳嗽, 较严重病例采食量减少、体重减轻, 产蛋鸡群产蛋量下降, 但通常是能维持在一个降低了的水平, 但对于种鸡因会引起垂直传播而造成较严重的后果 (蛋的孵化率减少10%~20%, 弱雏率上升10%左右, 并且健母雏也是带菌鸡) 。如果不能及时治疗, 鸡感染支原体较严重或者时间较长, 破坏呼吸系统黏膜的完整性, 使鸡免疫力降低, 往往继发其他疾病, 如大肠杆菌、新城疫等, 对鸡的健康造成较大危害。

3.1 预防措施

从没有本病的鸡场购入鸡苗;加强饲养管理, 鸡舍通风良好、阳光充足, 定期消毒 (冬季消毒时可用温水) , 鸡群密度不能过大、减少应激防止鸡群受惊或受凉、温差不要太大 (最好控制在5℃内且维持相对稳定) 、喂给配方科学的全价饲料, 定期驱虫等都能有效的减少本病的发生。

3.2 治疗措施

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 没有细胞壁, 因此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其无效。根据经验和发病鸡场实际情况可选用喹诺酮类、泰乐菌素、强力霉素、替米考星等进行治疗。

蛋鸡养殖中常见易发病的防治措施 篇7

1 蛋鸡养殖中的易发病

(1) 代谢病。蛋鸡如果缺乏维生素就会发生, 蛋鸡的产蛋率下降, 孵化率降低, 蛋壳的颜色变浅, 肌肉皮下易出血, 手握鸡翅, 鸡翅肌肉出现紫斑;有时蛋鸡的粪便白头厚。严重的出现瘫痪。有的蛋鸡还会表现出啄癖, 比如啄羽癖、啄肛癖和啄蛋癖。这些代谢病大都是因产蛋营养需求量大造成的。

(2) 中暑。鸡没有汗腺, 靠气囊、肺蒸发水分, 通过呼吸散发热量。由于蛋鸡的养殖大都是大量的鸡聚集在一起, 因此很容易在夏季炎热时出现中暑现象。蛋鸡一旦中暑, 就会出现脚软、瘫痪、猝死、脑膜充血、淤血、出血和水肿等病症。

(3) 腹泻病。腹泻病的病因有多种, 比如生理的突变与应激因素、饲料因素、疾病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都会导致鸡群出现腹泻的现象。比较难以控制的就是疾病因素引起的腹泻, 因为细菌病、病毒病、及细菌病与病毒病混合感染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腹泻病。如果这些病菌混合感染, 就会使肠系黏膜发生炎症损伤和机能紊乱, 机体的防御能力降低, 容易造成其他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 或者治疗方法不正确就会造成机体的防御能力降低, 使得炎症复杂持久, 形成长久性腹泻, 使得治疗增加难度。

(4) 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寒冷的时候更加常见, 这种呼吸道疾病传播速度慢, 常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鸡群, 比如长途运输、饲养管理的不合理和维生素缺乏等都可能诱发此病, 常常表现为羽毛松乱、低头缩颈呼气等症状。

本文着重分析了蛋鸡养殖中最容易出现的疾病,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 希望能促进我国蛋鸡养殖事业的健康发展。

2 蛋鸡养殖中易发病的防治措施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关系到养鸡户的利益,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一定要进行有效的疾病防护与控制, 确保鸡群的健康。

(1) 鸡舍要构造合理。如果是在平原地区, 要选择地势较高、易于排水的地方, 山区丘陵就要选择避风向阳的半山腰。同时要考虑风向的问题, 一般夏季东南风, 冬季西北风。另外, 环境对于蛋鸡的生长也是致关重要的, 最好选择远离居民区、远离工业区、有主交通干线, 方便运输, 并且离主干线有一定的距离, 便于进行防疫, 周围无杂乱交通线路。此外, 我们可以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鸡舍是全封闭还是半开放的。温度要控制好, 温度过低会导致脱水, 过高会发生疾病。通风和温度是一对矛盾, 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空气清新, 减少呼吸道疾病, 增强免疫力。一旦确定之后, 就要尽量避免温度、湿度、通风、关照、水等产生的各种应激, 保持相对稳定的高产、稳产的环境。

(2) 提高鸡体体质, 增强鸡群抗病力。在进行喂养大量鸡群时, 首先要满足鸡体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所需营养, 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必需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对于鸡体的免疫也是相当重要的, 一定要保证营养的丰富。

产蛋鸡常见多发病防治 篇8

1 多发原因分析

1.1 鸡的独特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

⑴鸡的独特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鸡呼吸系统解剖结构特殊性:与家畜相比, 家禽的肺缺乏弹性, 并紧贴脊柱与肋骨;支气管进入肺后不形成哺乳动物的支气管树, 而成为气体循环相通的管道。尤其是鸡呼吸系统中有气囊这一特殊器官, 分布于胸腔、腹腔之中, 一端与肺相通, 另一端与体内的各脏器、骨骼相连;鸡的胸腹腔没有横膈膜相隔而互相连通。鸡呼吸系统这种特殊结构大大增加了呼吸系统所占的内空间, 增大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 使空气中的病原体容易在呼吸道内壁和粘膜上进行吸附、定居和增殖, 造成感染发病。同样, 当其它脏器发生病变, 也会导致病原体侵袭气囊, 并通过气囊进入呼吸系统引起呼吸疾病发生。

⑵鸡的生理特点:鸡的体温高 (41.5℃) 、心率快 (300次/min) 、呼吸频率高 (22-110次/min) , 生长发育迅速, 新陈代谢旺盛, 而鸡又缺乏汗腺, 这样过多的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排出, 增加了三个系统的排泄负担, 病原体侵入后容易感染发病。同时, 由于鸡的免疫器官相对生长速度较慢或发育不全, 没有真正的淋巴结, 故鸡的抗病能力相对较差。

1.2 饲养密度高、饲养环境恶劣

饲养密度高、饲养环境恶劣是诱发呼吸道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代养鸡生产多采取集约化、规模化密集饲养, 饲养量大, 饲养密度高, 导致保温与通风相互矛盾, 如通风换气不足、不匀、废气排出不畅、空气污浊、尘埃较多、湿度大等, 使栏舍内环境变得恶劣。在不良环境中, 鸡呼吸频率加快,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H2S、CO、NH3等、尘埃易对鸡呼吸道粘膜造成刺激性损伤, 为病原体的吸附、增殖和复制提供了条件。

1.3 饲养管理水平低, 免疫接种不规范

饲养管理水平低, 免疫接种不规范也是呼吸道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养户养殖规模虽然扩大了, 但饲养技术、管理水平没有提高, 没有严格按照科学养殖程序进行管理, 仅凭自己过去经验;消毒措施不严格, 不能持之以恒;免疫程序不科学或免疫操作不规范, 免疫接种没有达到应有效果, 重治疗轻饲养管理和防疫等麻痹思想都是诱发呼吸道病多发的原因。

1.4 病、弱、残、死鸡处理不及时

由于栏舍内环境条件限制, 鸡群采食、饮水、活动不一, 造成个体间生长发育存在差异, 出现个体小、体质差、抵抗力不强的易感群体, 甚至有些残次弱僵鸡不舍弃、不隔离, 随群混养, 死鸡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等, 一旦环境及气候条件发生变化, 应激因素增加, 首先从弱势群体发病进而引发全群疾病流行。

2 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2.1 常见呼吸道疾病

传染性支气管炎 (IB) 、传染性喉气管炎 (ILT) 、慢性呼吸道综合症 (CRD) 和传染性鼻炎 (IC) 是养鸡场常见的四种呼吸道病, 临床上都表现有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气喘、咳嗽、流鼻液、打喷嚏等症状, 具有发病快、死亡率低、病程长等特点, 严重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特点可以对四种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做出初步诊断, 但要借助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

2.2 呼吸道病的防治措施

IB、ILT、CRD、IC四种常见呼吸道病的预防原则和措施基本一致, 具体包括严格执行检疫、隔离、消毒等卫生防疫措施, 要加强鸡舍通风换气, 保持空气清洁, 防止饲养密度过大, 注意冬季防寒保暖、夏季防暑降温, 加强饲料营养,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增强鸡体抵抗力。在疾病易发季节或气候环境应激时, 可以预防性投服多维和抗菌素, 防止诱发因素出现。各病的具体措施简述如下:

2.2.1 IB

预防接种可采用Mass型弱毒苗。5~7d首免用H120, 25~30d用H52二免, 产蛋鸡或留种鸡群可用灭活油苗于120~140d肌肉注射。活苗免疫常用滴鼻、点眼、饮水、喷雾等方法。值得注意的是, 在感染CRD的鸡群里, 接种该苗时, 常能诱发CRD的发生, 这也是有些鸡场病鸡久治不愈的原因。故各养殖场在预防接种前应严格进行实验室诊断, 防止继发感染或加重病情。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 主要采用抗生素如链霉素+青霉素、红霉素、高利米先等, 或用连翘、板蓝根等煎汁过滤后喷雾, 均有一定作用。

2.2.2 ILT

疫苗接种通常只限于该病流行地区。目前使用的疫苗是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苗, 进行滴鼻、点眼免疫, 一般是35d首免, 75d加强免疫一次。应该注意, 由于该疫苗毒力较强, 接种应激较大, 鸡群可能出现不同轻重的反应, 甚至引起死亡。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主要对病鸡采取对症治疗, 防止继发感染, 如投服清热解毒利咽喉类的中药, 有一定疗效。

2.2.3 CRD

可垂直传播, 引进种鸡、种蛋、苗鸡时需从正规确实无病的鸡场购入。定期检疫, 淘汰阳性鸡, 培育无支原体病的鸡群是防止本病的最好方法。通过疫苗接种可减少支原体的感染。目前使用的疫苗有:弱毒活苗:免疫保护率在85%以上, 免疫力至少持续7个月;油佐剂灭活苗, 免疫效果良好。

对于本病治疗, 有效药物有泰乐菌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及恩诺沙星等。

2.2.4 IC

疫苗接种是预防本病的较好的方法, 目前预防本病的疫苗有:含A型和C型副嗜血杆菌的二价油乳剂灭活苗, 一般采用二次免疫, 第一次在30~40d, 第二次在110~120d接种, 以保证蛋鸡度过整个产蛋期;ND-IC二联苗, 免疫后1周即可产生免疫力, 免疫期ND为1年, IC为8个月以上。

上一篇:±1100kV下一篇:职业技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