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人的风采(共8篇)
中国军人的风采 篇1
当前,国际传播格局“西强我弱”的总体态势未发生根本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凭借传统优势掌握着国际舆论话语权。在军事传播领域,“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军事落后论”等扭曲中国军队形象的声音仍占有市场。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积极传播中国军队声音、提升中国军人形象、扩大中国军事影响力,在国际军事传播的激烈角逐中争取一席之地,已成为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命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传播平台迅速崛起,这给中国军人形象对外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以往的中国军人形象传播,命题作文多,偏重以“我方”为主的单向传播,虽然对海外受众的喜好、需求有所关注,但更多表现为单向的、一厢情愿的“推送”;虽然看到了新兴媒体的巨大作用,但仍倚重于传统媒体。而新媒体繁荣发展,已经模糊了内宣和外宣的界限,强化了受众主体地位。媒体融合时代的国际传播,更加强调民主、平等及协同合作,更加注重宣传意图和受众兴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以及对内宣传和对外传播关系的统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亟待紧跟互联网思维,彰显媒体融合理念,积极探索中国军人形象对外传播的新策略。
一、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实现中国军人形象的全媒体传播
媒体融合和国际传播格局变化的双重背景,对扩大中国军人形象传播的覆盖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实现中国军人形象的全媒体传播,是优化对外传播效果的必由之路。
(一)依托“巨媒体”提升中国军人的对外形象
首先应该高度重视“巨媒体”(macro-media)作用。所谓“巨媒体”,即“把最受大众欢迎的一千种以上文化资源(报、刊、台、站)整合一体,成为内容极其丰富的多媒体文化群体,满足社会大众的基本文化需求”[1]。现代社会,在技术进步、产业并购、全球化资本运作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催生了多个世界级的“巨媒体”。凭借自身的优势,“巨媒体”平台能较好地协调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能综合运用视听元素加强媒体与受众的良性互动,全方位、立体化地传播图片、声音、文字和视频,从而实现中国军人形象的全球化传播。
在郑益龙这一军人形象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凭借其直观性强的优势,形象生动地再现其救人经过;传统纸媒则深入挖掘郑益龙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新华网、腾讯网、新浪网、中国军网等网络媒体积极推送郑益龙的事迹,并开设集合式报道专题,强化典型人物的影响力。立体化传播较好地影响了海外受众,郑益龙赢得了“最美中国武警”、“当代雷锋”等美誉。相对而言,国内非官方媒体,特别是商业化网络媒体对海外的渗透力更强,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渠道更为畅通,反馈机制也更健全。充分借其之力,能增强中国军事人物的影响力和外部受众的关注度。例如,中国祭奠网开设郑益龙“网上灵堂”,以网上悼念的形式扩大人物影响;通过设立讨论专区,让网友将自己的所见所感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来,引发了积极的社群参与。2013年9月28日,外籍男子卡洛斯和同伴一起勇救坠入珠江的女子。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他坦言“我跳下水时,我脑子里想到的是之前因为下水救人而不幸身亡的一名武警战士”[2]。可见,郑益龙的事迹不仅打动了国人,更产生了积极的国际影响。
(二)巧用“微媒体”增强中国军人形象的对外传播效能
在新媒体环境中,存在由许多独立的发布点构成的网络传播结构,也就是将由多个博客或微博所组成的信息传播网络看作一种媒体,即所谓“微媒体”(micro media)。“微媒体”凭借个性化、贴近性特点为众多用户所青睐,已成为全媒体时代重要的传播力量。
“微媒体”是传播中国军人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媒体的勃兴引发了媒介生态格局的重要变化,截至2014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5.57亿。基于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应用的新媒体,凭借其特有的贴近性优势、使用黏性和易于扩散的特点,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也为军事宣传在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致效提供了机遇。美国军方在此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值得我们关注。比如,美军塑造得较为成功的“明星”———空军下士Mike Malarsie,他因为在阿富汗战场执行任务时被炸瞎双眼受到媒体广泛关注。最早对他进行报道的是美国国防部旗下网站,他们在“国防精英”专栏中对其事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紧接着,部分社交媒体看中了Mike事迹的可读性,如Facebook、You Tube等都大量复制他的报道。转发量巨大的视频、日志和报道让Mike逐渐为受众熟知,他开始着手参加公益活动为那些与自己处境相同的士兵募集善款,为他们购买导盲犬。他的善行再次受到军方关注,军方为他举办了授勋仪式,颁发铜星勋章。仪式活动的全媒体报道再次提升了Mike的公众影响力,使其在海外也具有了一定影响。中国也有类似的实践,比如“雷锋纪念馆”微博已拥有了接近300万粉丝;神仙湾哨所微博直播一度引起1200多万国内外受众关注。这些例子启示我们,要扩大军事人物的对外传播效果,在国际传播新格局中争取话语权,“微媒体”的作用不可小觑。
(三)寻求适宜于媒体融合语境下的报道形式
要实现中国军人形象的全媒体传播,还应努力做到用新形式体现新内容,以新思路开拓新模式。在战士高铁成哈尔滨救人事迹的宣传中,多种多样的报道方式,一度吸引了国内外受众的持续关注。当地媒体除运用短消息、小特写、小故事、现场见闻、图片等形式,还刊登了他排除险情、勇敢救人的动态简图。更值得一提的是,简短的市民采访记录也汇编在一起,让受众颇感亲切。网络媒体的报道更是不拘一格,常常是略过其他内容,只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闪光点,几行字的内容加上醒目的标题,更新速度快,频率高,耗费时间少,为网民所称道。这次宣传无论是在文章题材,还是在报道风格、报道角度、篇幅长短等方面,都颇有特点,更是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为英雄之举在更大范围传播奠定了基础。可见,在媒体融合时代,寻找与新媒体传播特点相匹配的体裁、手法和形式,对人物进行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包装,是提升中国军人形象对外传播效果的重要举措。
二、在信息传播流中实现国内外受众的参与式传播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以往依靠某一个(类)媒介的强势覆盖而‘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3],单一的、以我为主的传播模式也已无法适应时代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尊重受众阅读喜好、以“参与式传播”为首要特征的运作方式。在传统的信息传播链条中,传播行为起点和终点的两端严重不对等,这是传统传播模式的特点和弊端。当前,受众特别是海外受众的主体意识更加强烈,不再满足于仅仅充当信息的接收者。因此,要努力在信息传播流中实现受众的“参与式传播”,即不仅要重视体现“我方”设置的议题和主题,还要积极提升国内外受众的参与度,借助这种主动的参与,扩大报道的覆盖面,增强传播的有效性。
(一)人物发现环节的受众参与
新媒体之所以普及率不断增长,是因为它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受众的参与资格要求不高,吸纳受众参与的能力更强。如果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把发现“典型人物”的权力部分交给受众,很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2012年,济南市西营镇居民最早发现了济南军区某部保卫科科长谢国江勇救6名落水群众的事迹,并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场景。不少电视台在报道该新闻时,引用了这段手机视频,随后,因其真实可信,被网友争相推送,产生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谢国江被评为“年度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被赞为“最美中国军人”。在接下来逐步深入的报道中,媒体又发掘并关注了他因长期资助失学儿童,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授予“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的事迹,从而产生了更为积极的外宣效果。可见,当突发事件发生之后,不妨先由地方媒体和网络自媒体自发报道,在经过职能部门确认之后,再迅速转入有组织的规模化报道,即从原来的“发现典型———选择和确立典型———报道典型”的路径变为“发现典型———媒体自发报道典型———确立典型———职能部门有组织地报道典型”[4]。在媒体融合时代,把发现“军事明星”的权力部分交还给受众,为这些“军事明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不失为一种与时俱进且行之有效的传播技巧。
(二)人物选择环节的受众参与
在传统对外传播模式中,典型人物的选择和确立一般是由外宣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负责,而与大部分受众没有直接关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海选”、“民选”成为常态。在典型人物选择环节吸引受众参与,有利于持续互动,卷入更多普通用户,也便于相对陌生的“民星”进入大众视野。中央电视台策划推出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之所以获得巨大反响,成为央视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节目,其最大特色就在于赋予了普通受众投票的权利。10多年来,该栏目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海外华人中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军事传播领域,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亦有成功的经验。受到“感动中国”运作模式的启发,在2009年,电视宣传中心首次推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最初由各基层部队推荐典型人物,他们为候选人制作事迹短片;紧接着,把短片放在央视《军事报道》的“当代军人”专栏和中国军网等媒体上展播,并把视频发布在互联网上,鼓励网民投票,调动军迷们的参与热情。这一举措体现了军方传播理念的新变化,这种做法无疑更易为国外受众所接受。
(三)人物报道环节的受众参与
一般而言,受众主要是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存在,在人物报道环节起的作用相对有限,与报道对象也难以发生直接联系。但在日益开放和互动的媒介融合时代,受众角色发生了颠覆性变化,由过去被动的受传者变为信息产生环节的见证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亦是参与式新闻报道的必要元素。例如,为了让那些兢兢业业、坚守岗位十几年如一日的老班长为更多受众所知,解放军报社特意举办了“百名好班长”评选活动。许多网友们通过论坛留言表达对这些基层军人的敬佩之情。这些留言被该报的“军事网友”版刊登,成为报道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时代的军人形象对外传播,不仅要让受众有视觉、听觉的直观感受,更要善于让受众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其建立起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博客、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兴起让这种“亲密接触”有了可能。2014年春节,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利用军报微博“@军报记者”向网友发出新春祝福,与全球网友展开互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在国内外媒体资源的整合中提升对外传播效能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让“地球村”从概念变为现实,信息无边界、新闻传播无国界的特征日益显著,本土和全球、内宣和外宣原本清晰的边界逐渐模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拉近了国内外受众的距离,让沟通变得日益便捷,这使中国军人“走出去”有了更好的依托。与此同时,由国外媒体发布的涉华军事新闻,其中对中国军队和军人形象传播有利的信息,又会迅速传到中国,与国内舆论场同频共振、互联互通。事实上,只有“当他国媒体的声音与本国媒体的声音接近‘同频’时,媒介形象才可能较为接近形象本体”[6],因此,应注意整合国内外媒体资源,进而实现综合传播效益的最大化。
(一)推动中国军事明星“走出去”
中国军事明星从过去只能在国内宣传,到走向世界为国际友人知晓,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技术的发展和新观念的普及,如在纽约时报广场播放的中国国家宣传片中便出现了杨利伟等中国明星航天员的身影。在新媒体时代,尽管人人都有“麦克风”,但并非人人都有“粉丝群”。军事人物宣传要善于“借船出海”,即借助外媒报道在海外正面传播我军的良好形象。由于海外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媒体偏好、文化传统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国内主流媒体大张旗鼓宣传的军事人物常常很难在海外引起关注,而那些在新媒体空间具有较强传播渗透力的内容往往更易于被海外受众接受。驻港部队教官黄立明英勇救人的事迹就是“借船出海”的典型案例。2010年3月,一士兵在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中发生意外,黄立明不顾个人安危,果断救下士兵。现场的一台DV正好拍摄到了事件全过程。一个偶然的机会,这段记录英雄壮举的视频通过互联网传向世界。BBC、AOL、CBS等媒体网站相继转载了这段视频,在国外颇具影响的视频网站Video Sift上,这条新闻引起了网友的关注,他们纷纷留言,对黄立明身上所体现的军人血性大加赞赏,大部分海外受众认为这种行为值得钦佩。
此外,要更加重视与海外华文媒体达成共识。这些媒体“一方面,能比较客观实际地介绍中国,起到延伸中国媒体的作用,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另一方面,它又根植于所在国,对所在国的文化、思想、价值观等有一定的了解,便于所在国受众接受。”[5]
(二)提升军事传播的对外议程设置能力
西方媒体在运作理念、机制、报道模式等方面有其特定规则,被其关注且予以正面报道的中国军人相对有限。但通常情况下,那些充满人性光芒的人物更易引发国际受众的共鸣,应积极寻找突破口,主动对外实施议程设置。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严重冰冻灾害。广州军区某师官兵昼夜执行任务,极度疲惫的4名战士在换岗休息时倚靠在栏杆上睡着了。这一情景被记者拍摄并被媒体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雕塑家以四名战士为原型,创作了名为“九天九夜”的雕塑。国防部将雕塑图像印制成明信片,作为展示我军良好形象的礼物送给国外友人,在国际社会赢得了积极评价。
2012年11月25日,中国工程师罗阳突发心肌梗塞逝世,他因为舰载机事业的成功而家喻户晓,他的逝世引起了国内舆论的巨大反应。主流媒体《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从不同角度讴歌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格。紧接着,“被誉为英雄的一位工程师在航母舰载机起降试验后逝世”的英文报道在华尔街日报网站刊登,随后,众多海外媒体如《华盛顿邮报》、美联社、《独立报》、《印度时报》等,均从较为客观的角度报道了罗阳的故事。这些正面讯息传到国内后,引发了新一轮关注,国内媒体在“同声合唱”的基础上展开延伸报道,产生了更为积极的社会影响。由此可见,在媒体融合时代,传播格局更为开放,国际传播的互动性也更强,中国媒体报道的军事典型人物不仅更易“走出去”,海外媒体对中国军人形象的各种回应也可以大胆“引进来”。今天,阅读外媒正成为本土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补充途径,也是受众口味多元化的必然结果。有必要对这一现象加以关注和研究,巧妙整合国内外媒体资源,充分利用海外媒体讲述当代中国军人故事,提升我军人物报道的综合传播效果。
中国军人的风采 篇2
作为青海省军区的拳头力量,自该团整建制转隶青海省军区以来,这个团就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青海繁荣稳定作为自身的神圣使命,始终奋战在维稳处突、抢险救灾第一线,同时还先后完成了青藏铁路险难路段施工、玉树抗震救灾、贫困州县援建等重大任务,并于去年被国务院授予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玉树地震发生后,该团官兵连续机动16小时紧急驰援玉树,成为第一支从陆路抵达灾区的部队,并先后从废墟中搜救出19名各族同胞,为灾区群众带去了生的希望。如今,该团官兵从废墟中营救出的藏族小伙索南江才也加入到这支部队,成为了一名守护高原的“金珠玛米”。
“驻守一方,温暖一方”,这是该团官兵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自觉的践行。去年10月17日国家首个“扶贫日”活动中,该团官兵向对口帮扶群众捐款3万余元;在去年为省内院校执行学生军训任务过程中,该团向5个共建单位的20余名贫困学生捐赠价值2万余元的学习用品,并鼓励他们安心学习,健康成长;今年2月12日,时逢农历小年,该团官兵同往年一样,赴驻地3个贫困社区,为贫困群众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并进行义务劳动……战士们不断把爱心的小溪汇聚成暖流,流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第二故乡的热爱。“你把人民装心里,人民把你心里装”,该团同驻地群众双拥共建所结出的累累硕果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每逢春节、建军节,驻地各级党政领导及街道社区群众都要来到这个团慰问官兵;为丰富官兵业余生活,青海图书馆定期开展“优秀书籍进军营”活动,累计免费为团队官兵借阅图书上万册;驻地社区多次组织“缘在军营”相亲活动,先后有十余名优秀女青年同团队官兵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驻地民政部门的积极协调下,该团多名随队失业军属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当兵就要当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兵”,这是该团官兵对守卫着的一方百姓永恒不变的承诺。这个团紧盯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将练兵备战作为第一要务,结合驻地实际,每年将部队拉动至陌生地域组织野外驻训,在高原高寒条件下全面摔打锤炼部队;为积极适应新形势,这个团组建成立了特战分队,逐步完成特战化探索转型,反恐处突能力有效提升;同时,他们还以“老高原精神”为载体,持续激发官兵驻守高原、热爱高原的理想信念,“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顽强作风在该团官兵心中不断凝聚。去年年底,在上级对该团军事训练考核中,该团凭借100%合格的优异成绩被上级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这也是该团连续4年获此殊荣。
中国克隆技术领军人——李宁 篇3
去年, 第11届世界畜产大会在中国召开, 李宁担任大会组委会名誉主席。在主会场, 他作为第一位报告人, 发表了题为《从远古到现代的中国畜牧业发展历程及其启迪》的主题演讲, 受到各国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
勤勉与奋斗
1962年7月, 李宁诞生于江西南昌, 父母都是医师。4岁那年赶上了“文革”, 李宁不得不随父母下放, 从城市搬迁至偏远的农村。10岁那年, 他又随父母来到鄱阳湖畔的血吸虫病重灾区——鲤鱼洲。
李宁的童年并没有接受很正规的教育, 但他自幼爱好读书, 只要有机会, 他都会跑到书店, 用攒下来的零花钱买一些书来读。李宁记得, 小时候看过中国近代史的不平等条约后, 他问父母:为什么我们老是割地赔款?父母告诉他:因为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 李宁把它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1978年, 李宁从南昌县滁槎中学考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牧医系畜牧兽医专业, 那时他只有16岁。最初, 他学习成绩并不突出, 但后来越来越拔尖。“人很聪明、很会读书、很能吃苦。”这是老师对李宁的评价。1982年毕业后, 通过全面考察, 李宁以出色的表现留在了学校工作。当时, 学校已经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
李宁先是到了学校的兽医院, 不久他就开始从事教学, 跟着自己的老师欧阳汝君教生物统计。1985年, 在距离考研只有一个月时, 李宁决定考研。为抓紧每一分每一秒, 他上厕所都是“跑步前进”。经过不懈努力, 李宁被中国农业大学录取, 成为中国畜牧专业第一位院士吴常信的高徒。自此, 李宁更是惜时如金, “跑步前进”就成了他的生活习惯。现在, 他已经带博士生和硕士生了, 但“跑步前进”依然如故, 就连去试验室, 他也是健步如飞。
拼搏与超越
“太不可思议了!看来世界转基因克隆研究的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可能也只有中国才能做出这样的规模。”美国著名生物学家James Murray教授站在中国规模最大、也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克隆牛种群面前, 震惊地说道。这里的由200多头克隆牛组成的克隆牛种群, 正是李宁近年的“杰作”之一, 而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由于起步晚, 基础弱, 中国在生物科技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李宁敏锐地发现, 要想赶上人家, 必须跨越式进步。
2000年, 李宁组成了十几个人的团队, 正式开始进行第一个克隆项目。他选的第一个克隆对象, 是我国珍稀品种——冀南牛。
两年的时间, 十几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每头克隆牛的流产或者出生后死亡, 不仅是对我, 也是对我们整个课题组和基地工作人员的打击, 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沮丧, 有人当场就掉泪。”此时, 李宁不但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还要激励团队:“不要害怕失败, 干科研, 失败总比成功多, 要学会承受压力。”
2002年4月, 第一头克隆冀南牛终于诞生了, 所有人都兴奋不已, 但李宁显得很平静。他说:“我知道, 这一天早晚会来的。”这头牛的诞生引起了国内生物技术领域的震动。同年10月, 他们又成功克隆出一头高产奶牛。从此, 成功率越来越高。短短几年, 他们就克隆出近300只动物, 存活率过半, 实现了与国际水平的“无缝衔接”。李宁自豪地说:“美国研究机构的投入比我们高得多, 但效率基本和我们一样, 所以, 我们这支队伍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好的队伍之一。”
目前, 李宁最新的成果是成功培育出了一批新品种奶牛, 数量达到了产业化规模, 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收获与希望
李宁深知, 要想实现中国生物技术的全面飞跃, 只有一两支队伍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在高强度科研攻关的同时, 李宁十分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他悉心指导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 严谨治学、勇于创新, 已经培养出教授3人, 副教授5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 先后指导的研究生和其他科研人员近百人, 为我国农业科技和教育事业培育了大批栋梁之材。
此外, 李宁还一直坚持主讲本科生课程, 是中国农业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他主编的面向21世纪统编教材《动物遗传学》, 是该专业使用量和销售量最大的教科书之一, 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精品教材。
李宁非常强调团队的作用。他说:“一个团队就像是一艘船, 船长应该了解每一位水手的能力, 把大家的力量都充分发挥出来, 这条船才会跑得快。”他给团队的硕士生、博士生和研究人员、实验员每人一份英文备忘录。“我非常重视科学, 非常重视团队精神,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竭尽全力, 在这个团队中作出贡献。尽管每个人的工作是相对独立的, 但这个团队应该是和睦的, 工作总体目标是一致的, 没有哪个人或分课题比整体还重要。”这是李宁在备忘录上写下的工作指导原则。另外, 他还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分别写上一段寄语, 比如, 你的工作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让你做这份工作、希望你做出什么样的成果, 每个人都会从备忘录中感受到信任和尊重。他说:“我的作用是给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融合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协同攻关。攻克一道道难关, 是大家共同的事。”
李宁希望自己团队的科研成果能被各国同行广泛引用, 希望这个团队在世界科研舞台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李宁特别喜欢乔叶写的一首诗——《自己的命运是自己选择的!》
“选择了勤勉和奋斗, 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
选择了纪律与约束, 也就选择了理智与自由;
选择了痛苦与艰难, 也就选择了练达与成熟;
中国军人的风采 篇4
一、活动特色
汲取解放军军旅文化,承袭特种部队的训练风格和模式,采用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手段,将特种兵课程全面渗透于训练,并融入实战演练、野外生存、军事拓展、综合素养、励志感恩、国防教育、三防教育等主题内容。训练课程由浅入深、分层次、分阶段进行教学和实施。明阳天下国际培训集团训练营,不仅是对学员体力上的考验,更是意志力的磨炼。走进明阳天下国际培训集团兵营,你的身份将不再是军事夏令营的“童子军”,而是一名真正的钢铁战士。在这里,不仅要学会常规的军事技能,还须掌握特种作战本领和生存技能。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如果你想突破自己,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那么欢迎你加入明阳天下国际培训集团训练营。这里——绝不是纸上谈兵!这里是一次人生的历练!这里是一次成长的飞跃!
在这里—感受的是军人的铁血精神!在这里—体验的是真实的战地风云!二、八大收获
1、培养良好的时间观、纪律观、荣誉观;
2、提升身体素质及协调能力,磨练意志,建立自信;
3、学会在特殊情况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强化战斗意志和战斗作风,提高组织指挥战斗的能力;
4、学会坚强面对学习与生活遇到的挫折,学习军人面对困难的魄力与勇气;
5、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升与他人沟通协作、人际交往的能力;
6、培养求知创新、积极进取、勤于思考、勇于突破、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
7、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增强对灾害事故的生存救助心理应变能力;
8、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启发感恩之心,懂得爱的真谛;懂得珍惜,知恩报恩。
★四大优势
一、品牌优势
★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基地; ★青少年军事素养教育基地; ★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 ★军事夏令营的开创者和领导者; ★中国军旅夏令营领导品牌。
二、课程优势
★突出青少年素质教育原则; ★突出军事化教育理念;
★突出军营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的办营特色; ★突出作风纪律培养、意志品质磨练和行为习惯养成。
三、师资优势
★部队服役五年以上专业军事教官;
★部队军事拓展训练中心认证、三年以上带队经验专业拓展师; ★国防大学资深教授、军旅励志专家、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师资团队; ★心理咨询专家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理优势;
★师范类院校、外语高等院校在读研究生组成的辅导员队伍。
四、环境优势
★军事营区,环境优美; ★军事训练中心; ★后勤保障中心; ★国防教育中心; ★军事拓展中心。
服务保障:
1、环境保障:入驻八一专属军事营区,军事氛围浓厚;训练活动场所设置明显安全提示并配有专职安全监督巡视员;军人24小时执勤巡逻;
2、管理保障:严格执行部队一日生活制度,实行全军事化、全封闭式管理,教练、教官、辅导员24小时跟班制度;
3、师资保障:师资队伍是有部队国防教授、专业军士和多年专注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的专家组成,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生活保障:营地依照部队战士用餐标准制定的菜谱供应饭菜,注重饮食科学,调剂品种花样。卫生监督员进行全程监督,每餐餐具进行高温消毒,饭菜留样检验;
5、后勤保障:住宿为军人宿舍6-8人间,配有军被、军褥、床单枕头、枕套等用品以及脸盆、马扎等生活用品;
6、医疗保障:营地有军人医务室24小时值班,营员如有不适,可在医务室作应急处理,情况严重者及时到合作部队医院疹治;
谈笑风生:中国领导人的幽默风采 篇5
而在外交领域, 领导人的幽默则常常是聪明人之间的过招, 其中不乏意味深长的妙语和令人拍手称绝的反诘。
“自嘲”与“自恋”
俗话说:人无完人。人难免会有一些天生的小缺陷, 面对这些缺点, 有些领导人不但不会回避, 反倒常把它们拿出来自嘲。这种自嘲使气氛变得轻松, 让领导人显得平易近人。
邓小平就常拿自己的身高打趣。1984年, 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联邦德国政府总理科尔一行。科尔提起了10年前与邓小平的会面, 他说:“10年前我第一次访问中国。从那以后, 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情, 有了巨大的变化。但你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
邓小平笑着回答:“我长了10岁, 都80了。”科尔说:“你一定有长寿的秘密。”邓小平笑答:“我就是乐观。天塌下来也不要紧, 我是小个子, 天塌下来有你们大个子顶着。”
习大大也会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2013年5月4日, 习近平来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他见到蛟龙号潜航员唐嘉陵就问:“潜了多少米?”唐嘉陵回答“去过7062米”。习近平又问:“潜航员在身体上有特殊要求吗?舱里压力很大吧?”“选拔的要求非常高, 但舱里的环境跟陆地上是一样的。”“像我这样能下去吗?”听到这句话, 大家都笑了起来。
“冷笑话”与“单口相声”
由于个人性格与所处职位的不同, 领导人的幽默常常分为不同的类型。一种是“萌萌的”领导人, 他们会讲一些小小的冷笑话。另一种领导人则堪称优秀的单口相声艺术家。
2008年奥运前夕, 一名法新社记者向胡锦涛提问:“假如你作为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 你会参加哪个项目?”
“我会选择乒乓球。不过, 参加奥运会比赛的中国乒乓球队名单已经确定, 我的这一选择看来不可能实现了。”有媒体称“胡锦涛的幽默让他自己和记者都开怀一笑”。
在访问中国科学院时, 习近平问一位同学学什么专业, 那位同学回答“化学”。副总理刘延东告诉她总书记也是学化学的, 这时候习近平对这位学生说, 刘延东是他的师姐, 因为刘延东也是学化学出身。这种酷酷的幽默逗笑了在场的人。
在多伦多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 朱镕基回答记者关于李鹏身体状况的提问时说道:“李鹏总理的身体实际上已经好了。只是医生要他多医一段时间。中国的人事不会因此而引起任何变化。我希望李鹏出来工作后, 医生也让我多医一段时间。”大家哄堂大笑。
2013年7月, 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中美经济对话上, 汪洋也展示了他的幽默:“今天由我和雅各布·卢 (美国财政部长) 这对新人来主持新一轮的中美经济对话, 在中国的语境里, 新人是指刚刚结婚的夫妻, 我知道美国允许同性婚姻。但显然我和雅各布·卢没有这个意思啊。”
爱读书的王岐山幽默起来更有书卷气。2012年12月, 王岐山最后一次以副总理身份访美, 在美国商贸团体主办的晚宴上, 美方人士称赞王岐山的领导力, 王歧山说:“你们把我捧得太高了。中国话里有一个词叫‘捧杀’, 还有一个词叫‘棒杀’。我一个朋友跟我讲, 他公司有小青年背后议论他, 说咱们这个董事长就喜欢听好话, 咱们就把他捧晕, 捧晕了就好办了。所以说实话, 生命难以承受其‘捧’啊!”
中国魅力节庆世界杂技艺术风采 篇6
法国的瓦兹河谷国际马戏节创办于2000年, 是经法国政府批准的三个设有“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的马戏节之一, 至今已举办了八届, 举办地为法国巴黎大区瓦兹河谷省都蒙市。另两个分别为创办于1977年的法国“明日与未来”世界杂技节和创办于1993年的法国玛希国际马戏节。“明日与未来”国际杂技节是目前国际杂技赛事中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赛事之一, 该赛事的最高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由法国总统从金奖节目中点选确定。由此可见, 马戏在法国人艺术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说完了相关的艺术节, 我们还要提到一些国家和团体, 他们的杂技成就也颇为瞩目。
俄罗斯作为中国的友好领邦, 近年来双方文化领域频频涉及杂技交流与演出, 我们较为熟悉的俄罗斯青少年杂技团、俄罗斯成人杂技团以及著名的俄罗斯冰上杂技团都纷纷走入中国的艺术殿堂, 为人们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技艺表演。俄罗斯是一个辈出能人之地, 其冰上芭蕾之中间杂的高超与惊险表演更是享誉世界杂技。
文化厚实, 多出异人之能事。匈牙利杂技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公元前12年至430年、即罗马帝国时期, 今匈牙利南部为潘诺尼亚行省, 罗马帝国灭亡后, 各民族陆续迁移至此。首先到来的是匈人, 在阿提拉的领导下, 他们建立了强大的匈帝国。由此开始的丰富多元的宗教文化洗染着它悠久的历史长河, 宗教的复杂性带动了奇人异事的衍化, 渐渐地形成了独具风情的艺术风格。匈牙利杂技以冒险精神、大胆细腻为主导, 高空技巧是其主要涉猎。匈牙利西米特高空演出团就是经常活动于世界各地, 进行高空表演的团体, 以其高空表演之难度与美观, 闻名于业界。
大风车转呀转, 转出了一份惬意好心情。荷兰, 风光无限、休闲舒适的国度同样以其别具一格的杂技而闻名, 那就是毫不逊色于俄罗斯的技艺——手技。如果您不能对手技二字予以理解, 那“帽子戏法”您总该懂得, 这是最常见的手技。在全世界有杂技的国家, 虽然手技节目发展已经非常普遍, 其因为道具的简单性, 技巧五花八门的变化性, 又不受表演场地和语言的限制, 所以被广泛推广与演出, 结合杂技艺者自己的表演风格与手法的变幻, 可以做到推陈出新, 百变不厌的效果。就在刚刚落幕的2013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 荷兰杂技艺术家表演的八个圈功夫就大显身手了一把, “五个棒大背花”的表演, 被称为手技中顶尖技巧, 现场的表演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观众大呼过瘾。
嘀嘀嗒嗒吹喇叭, 舞弄蛇姿的异国风情, 是我们在电视中常见的杂技表演。印度的舞蛇文化享誉世界, 也同样神秘莫测。印度的舞蛇文化由来已久, 我们都知道, 其实, 蛇的智商很低, 它听不到声音, 但是能敏锐地感觉到震动, 经过长期训练后, 当耍蛇者发出特定的信号时, 蛇就会从竹篓里钻出, 虽然蛇随音乐舞动身体并非真的跳舞, 是追随笛子的颤动而摇摆运动, 但根据其文化发展而来的边舞蛇边舞蹈的技艺可谓繁杂而颇具难度, 却始终未能登上大雅殿堂, 可以说印度的杂技更为民间, 百姓以自身的交通工具摩托车经常于街头表演, 但始终没有形成正规的表演形式, 相反, 网上近来颇受关注的其国家阅兵表演的“喜剧”杂艺道出了眉目, 这个国家不是不重视杂技, 而是国民可谓各个“身怀绝技”, 从工作到生活, 只要你观察他们的生活, 灵巧与轻快是这个民族的特征, 这样的国度也许不久的将来, 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 带来的也即将是无法超越的高难度表演。英国的大马戏绅士并且华丽, 是英国马戏团给人们一直以来的印象。一年一度的英国马戏节更是吸引了无数业内人士前来观摩学习, 精彩绝伦的游行表演, 复古神秘的马戏团大棚, 都在诉说着这块土地人们对马戏的新鲜盼望。凶猛的野兽, 古怪的奇人一直以来是英国马戏团的热门看点, 2012年发现日趋不景气的马戏表演需要输入新鲜血液, 于是我们在马戏团看到了来自狼人的问候, 然后这不足以挽救往日马戏团的辉煌, 走出英国踏入世界, 近年来英国皇家大马戏团开始了世界之旅, 让世界舞台接受, 再一次问鼎业界之巅。
中国军人的风采 篇7
本次展会特开辟了全国劳保行业推荐品牌展示区, 免费集中展示国内企业劳保产品。展会期间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安全健康防护用品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特种防护服市场发展趋势调查报告》, 公布了我国特种防护服的市场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的调查结果。
“中国劳保用品交易会”始于20世纪60年代, 作为国内历史悠久的劳动保护用品专业展会, 已经成为第一时间获知行业新品的窗口, 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的前哨。它既是展示劳防用品企业形象的舞台, 也是检验企业自身工作的标尺, 是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催化剂。
中国军人的风采 篇8
“春风”借力草根创业
历史舞台的灯光渐起渐灭,1990年正是中国民营经济经历了彷徨和观望,突破了论战和藩篱,日新月异,井喷发展的“前夜”。
上世纪90年代初,储运系统都是清一色的国有企业,对这些企业来说,计划经济仍然在滋养着它们,快运慢运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当时如果你要有一批货想走铁路运输,如果没有关系,你就得排着,前面压了很多的货物都没有走,如果要问排多久,是没有答案的。当然,铁老大威风也就算了,可即使是一个仓库,一个运输车队这类现象也不少,就算是一个吊车司机也时常会在工作中刁难客户,工作速度慢不说,而且中午就停工,时间由他说了算,找个理由就歇着,客户着急他不急,无限制地拖延工期,吃拿卡要非常严重。可以说当时的中国“物流”更像是一架陈旧笨重的牛车,不仅自身僵化臃肿,了无生气,还拖住了制造、商贸等行业的“后腿”。
1990年的广州无疑是内地最具有市场气息的地方,这也是最初的一批中国物流企业家梦开始的地方,黄远成是,刘武是,付长明也是。
那一年,黄远成的全国第一家铁路货运市场化公司———远成储运已经淘得了第一桶金,而27岁的刘武也从全国各地的商家到广州采购的货物无法顺利运回的困境中看到了商机。就在刘武拖着80元一个的手提箱,日夜兼程地走遍了大江南北数十个大城市,并最终与各地商业储运公司达成合作让自己承包的转运站月入百万的时候,付长明也从自己工厂的送布车在上海和广州之间捎带货物尝到了甜头。
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鼓起了中国市场经济的春风,也正式拉开了民营物流的历史大幕。在1992年~1993年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物流创业的星星之火遍布大江南北,很多我们今天听起来如雷贯耳的物流大佬开始创业。
那两年,湖州妹子官金仙只身奔赴广州;吉林小伙薄世久立足长春;天津交管局干部王树生成为当地的“包机大王”;福州的司机刘永辉摆出两张桌子挂起了盛辉货运部的招牌;济南的盖守群带领乡亲们盖起了第一个仓库;青岛的杨绍鹏买了自己的船;王卫不再当他的“背包客”,而是注册了顺丰;聂腾飞、陈德军和詹际盛也一起创办了申通的前身……
与那些慵懒拖沓的国企不同,这些民营物流企业最大的特色就是快捷、灵活和诚信。刘永辉在货源未满、明知赔钱的情况下,也要保证按时发车,一个货主也正是因为能够将一件样品及时送达深圳,才挽救了自己工厂的生存,而刘永辉货运站的“一诺千金”也成为了金字招牌。杨绍鹏买来小船,开辟了点对点的航线,相对于大型航运公司在中日航线中兜圈子,经停沿途港口导致的船期漫长,这种高频率短周期的做法吸引了大量的生鲜货物,而这些生鲜货物比普通干货的利润至少要高出一倍以上。官金仙在一车价值百万元的货物被假证件骗走之后,果断作出自己全额赔偿的决定,履行“找南方无风险”的承诺,从此TCL成为南方最为紧密的合作伙伴。
在那个活跃的年代,一边是固有体制内“大爷”式的储运系统,一边是创业者们的干劲和真诚,物流这个本该以服务为本分的行业里的民营势力理所应当的迅速赢得市场。
跑马圈地适者生存
2014年,业内有两家民营物流企业度过了它们的20岁生日,同样是1994年创业,同样是以现代物流的魅力征服业界,同样都曾被冠以“中国XX之父”的盛名,但开始走的却是两条截然相反的路,宝供是抓住机遇,顺势而为;而宅急送则是对新视野的求索实践。
随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式提出及众多民营企业的探路成功,很多知识、学历和资源上有所特长的人迫切想将知识转化成市场资源,寻求身份转换。1994年,北方交通大学运输系货运教研室的老师尚尔斌就不满足于沉闷的教学生涯,而是调到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当了一名普通的销售人员,主要从事国家运输和国际货代业务以及一些出口业务。而当年一次有惊无险的进料加工业务让他至今记忆犹新。当时一个韩国的客户要在中国加工一批棉夹克,加工后直接出口美国,但在产品交付到一大半的时候韩国客户在银行交付的单据上拒付,这会使中方损失上千万,尚尔斌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感受到异常的紧张和煎熬,一面要奔波在生产企业督促生产,确保保质保量交付;一面又要跑银行,催收款项;四个月后,最终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尚尔斌认为这件事让他见识到国外企业的苛刻和严谨,得到了教训和磨练,让他很快成熟起来了,就像那个年代的很多人一样都是在苦和压力中熬出来。
尚尔斌的这段经历和收获同样适用于刘武。因为结识了时任宝洁物流高管的邓云雄,刘武创立了广东宝供储运,也正是在宝洁的“严厉”调教下,宝供储运迅速走向成熟。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初甚至更早,中国就已经有人在研究现代物流理论,但刘武无疑是最早在企业中进行现代物流实践的企业家。当时,国内的仓储还是人工手动操作一统天下的局面,人们根本不会想到使用电脑信息化,当时仓储企业的保管员都是用笔来人工抄写工作的。需要大量的手写工作,入库、出库的每一笔单据都要由手写输入。追踪进出的货物,完全由人工实施仓库内部的管理,仓库管理的效率极其低下,工作任务繁重不说,还特别容易出错。由于都是一人经手,其他人也无法介入。而刘武在宝供以宝洁为蓝本制订了GMP,并且研发出中国第一套因特网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的现代物流发展很大程度上是跨国公司的进入而带动的,是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与刘武一样,周国辉的成功也来自国际巨头思科给怡亚通带来的质变。当时,思科公司在中国实行代理制,它的金牌、银牌代理商要到境外提货,自己办理国际运输、通关、付汇,手续繁杂。思科也对代理商缺乏有力管理,导致国内的水货、假货很多。无奈之下,思科向中国企业招标,希望能把分销执行业务外包给一个公司,由该公司在海外提货后,再统一配送给国内代理商。中标公司要完成所有货物的海外提取、报关、通关等动作,还要在自己的仓库里为思科的货物贴上条形码、扫描编号,随时让思科查阅进程。这是十分专业繁琐的过程。周国辉就凭借自己的IT优势拿下这个单子。随后,周国辉作出一个重大决定:放弃已有的IT管理系统,斥资数百万开发一套新的系统。他挖来英迈的IT高手,还请了毕博咨询做顾问来搭建架构,而当时的怡亚通才一百来人的规模。有了强大的IT支持,更多的500强客户找上门来。而周国辉也开始思考:“思科为什么要把这块业务给我?因为这不是他核心的业务,他的核心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对怡亚通来说,客户的非核心业务,就是我的核心业务。正是由于怡亚通看准了“客户非核心领域”这一细分市场,并坚持深耕,才成就了其迅速成长扩大。2004年,深圳怡亚通商贸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深圳怡亚通供应链股份公司。到2006年,怡亚通的毛利率超过了60%,几乎是过去从事的采购和物流业务的十倍。也奠定了其在供应链领域的龙头老大地位。
而还有另外一些人是因为在国外看到了现代物流对国家所起的重要作用,才带着崭新的理念和一腔激情来开垦中国的这块“处女地”。
在陈平创立“宅急送”家底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他在旅日期间对照着宅急便网络标注的那张北京地图了。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陈平在日本看到这一消息,感到非常振奋,他觉得回国创业的时机到了。回国前半年,陈平托人寄来一张北京地图,他没事就在地图上圈圈点点琢磨未来宅急送的网络布置。
而与陈平一样,在日本真正认识物流,并矢志投入其中的还有恽绵。正是在佐川急便感受到高效运转的物流系统对整个国家的影响,恽绵放弃了如日中天的农业研究工作,开始了物流的企业实践。1998年,正是宅急送在全国拓展网络的关键时期,使恽绵加盟宅急送。2年后,当宅急送全国二级城市以上基本实现门到门,恽绵离开陈平,组建德利得。
90年代后期,民营物流的跑马圈地别开生面。1995年,黑龙江佳木斯纺织印染厂这个有着1万多名职工的国有企业陷入了全面停产的困境,4000多名职工被迫下岗。此时,作为厂销售公司经理的王振华决定下海,带领着13名下岗职工南下,在广州创办了华宇货运公司。当时,一些地方不允许开办民营货运,工商查,运管扣,企业一时难以立足;此外,企业还备受车匪路霸拦劫、扣车的困扰,蒙受重大损失。那时跑长途运输是个很辛苦的事情,吃不好,睡不好,连晚上都不闲着,开夜路。晚上睡觉的时候也要想着车要随时加热水,怕车冻了。而员工眼中的王振华是一个特别勤奋的人,他每天5点多起床,6点多就开始工作,除了必要的吃饭睡觉之外,其余时间他基本上都在工作。到1996年底,“华宇”已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发展成为在全国23个大中城市设有27家分公司。此时,翟国良的佳宇,田松的佳加也在零担货物运输领域打出了一片天地,连同付长明的佳吉快运,佳木斯帮占了全国快运市场的半壁江山。
1997年,徐冠巨的化工产品销售火爆,但出现了有货运不出去的情况,由此,他开始重视运输市场,开始组建自己的车队。很快,徐冠巨把车队又升级成独立核算的运输公司。徐冠巨把这家公司定位为一家社会化的运输企业,不仅为传化本身服务,同时也吸收社会上的车辆,为其他企业服务。随着运输公司的发展,返程车问题又成为突出矛盾。以此为突破口,徐冠巨又把目光投向了获得返程车的主要途径———当时普遍流行的具有配载功能的停车场,也就是通称的货运市场。通过对当时主要的货运市场的考察,徐冠巨逐步理清了对公路货运行业的发展思路。
而此时,后来成为货运标杆的崔维星创建了“崔氏货运公司”,正在进行创业的原始积累。
分分合合乱世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对于从无到有,从少到众的中国民营物流企业来说,一直以来的原始生长,自由发展,让这真的更像一个江湖。
2000年,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完成了原始积累的各路物流大佬们也开始有了各具特征的变革举措,也正是在世纪之初、入世前后的这几年,沉浮已成定数。
2000年8月8日,广州德邦物流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12月,俞大富带着他的公司并入德邦;2001年,石浩文也带着他的公司并入德邦。德邦进入到快速膨胀期。崔维星将目光转移到汽运专线上,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1,顺丰的王卫和宅急送的宅急送的陈平都在忙同一件事———收权。
顺丰在2001年之前,采用的是加盟式发展。但是这种公司结构与顺丰的高端市场定位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在从1999年起,王卫下定决心要顺丰实现直营化。但是直营化无异于要革加盟商的命,所以王卫不得不豁出性命,采取极其强硬的做法来收权。最终,顺丰实现了直营化,王卫也深深得罪了一批原来的合作伙伴。
同样,2001年,宅急送各地诸侯雄霸一方,圈地为王,矛盾涌现,陈平也决定下手收权。2001年收了上海,2002年拿下广州,2003年攻克北京。每一次收权,都是一个从斗智斗勇到抱头痛哭的故事。
2002年,随着桑学兵和赖梅松出走并拉起中通大旗,“三通一达”的加盟制快递企业已经不容小觑。从1996年申通在上海注册,到2002年中通成立,这六年间正是桐庐帮的酝酿发展期,1999年,年仅23岁的聂腾云创立韵达,2000年,喻渭蛟张小娟夫妇成立圆通,在一次次分化和新生中,桐庐人让快递业的格局成为悬念。而“三通一达”的加盟制也成为后来民营快递的主流发展模式。
2003年4月,俞大富因与崔维星在发展理念上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带着金大走向了另一个发展方向,德邦因而失去了深圳的主要业务。同年6月,石浩文因为同样的理由带了一批骨干成立了新邦物流。两次分割,几乎让德邦落入深渊。2004年,广东德邦物流公司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元。我们可以将此看成是崔维星的第三次创业,而正是此次创业后,德邦创新推出的“卡车航班”业务,用公路货运的价格完成航空快运的业务,让德邦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踏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同样是2004年,华宇已经成为一家拥有近千家全资公司、万余名员工的大型物流集团;年产值由3亿多元发展到10亿元人民币,正是在这个华宇发展的鼎盛阶段,王振华选择了以11亿人民币的价格,把华宇出售给了TNT。华宇的出手带来了连锁反应,2006年,王树生将大田 -联邦快递有限公司中的百分之五十股份以及大田集团在中国的国内快递业务出售给联邦快递,获得4亿美元出让金;2008年,翟国良出售佳宇物流65%的股份给美国YRC耶路公司。
在出售了华宇之后,王振华又创办了华驰物流,但不幸的是不久华驰物流低调解散,王振华的二次创业宣告失败。而大田此后在物流行业内也再无可圈可点之处。从2008年10月,宅急送宣布陈平因身体原因暂时休假,到携星晨急便卷土重来,再到2012年星晨急便的突然倒闭,陈平也绝迹于行业视线。
跨界整合时代选择
2005年,喻渭蛟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与阿里巴巴合作,圆通成为淘宝合作的第一家民营快递企业。这个在当初因为利润太低而遭到反对的决定,日后给圆通带来了巨大的业务量,在三年时间里,圆通为淘宝送出的快递件数从2000件暴增到28万件。
电商的迅速崛起无疑成为物流行业最直接的带动力量,也影响了国内物流格局。占物流市场份额10%的快递业吸引了90%的关注度,众多资本也涌入其中。陈加海带领下的全峰成为吸金黑马,先后三轮得到包括鼎资本、鹏康投资、凤凰资本、景林资本、云峰基金等多家注资。
而顺丰、德邦的成功,也成为行业新标杆,网络型平台类企业成为行业内的创业热点。马云、郭台铭及原Ut斯达康总裁周绍宁联合创办百世物流,旗下包括百世供应链、百世快运、百世电商、百世汇通快递和百世云服务;翟国良卷土重来投资成立卡行天下,并吸引阿里注资,同时,回购了耶路手中的佳宇股份;先后出任天地华宇和传化物流总裁的徐水波自封天地汇总舵主;天地华宇副总裁王拥军也组建安能物流;屡败屡战的翟学魂则凭着新产品物流企业专属运力平台G7而走出一片新天地。
其中,从翟国良的物流生涯可以看出中国公路运输企业的一个探索过程。早期做网络型的干线企业,目标并不清晰,说不清楚是直营还是加盟,是在经营过程中找平衡,直到这条路走不下去了,就与耶路公司出售合资,合资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和机遇,然后以金融危机为契机,又买回来,去不做原来的事,而是开始做卡行,完全转成平台,瞄准国内专业企业的小散乱困局探索一条整合之路。
从“Internet应用软件”公司到快步易捷,再到共和异捷,再到汇通天下,翟学魂一直都有很好的技术,很好的理念,一次一次地走过困境,最终走出了一片新天地,从翟学魂的发展之路可以总结出中国的物流信息化应该怎么走,物流信息化企业如何去适应市场,技术的先进性和商业成果能不能结合起来。一开始他有高端的团队,成本非常高但没有这样的市场跟他相适应,最后他下到底层,去调查所有的配货站,跟最底层的司机打交道,对他们的文化、习性进行非常深入地了解,最后走出了符合中国的市场实际,又有引领作用的产品。他的经验就是如何解决先进性和中国实际市场之间的矛盾,技术和业务的矛盾,这是现在类似企业普遍搞不明白的事情。翟学魂经过十多年的磨合,深深地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把需求做成自己的产品,解决需求,让企业觉得很实惠,并提前知道你下一步的需求是什么,引领企业不断地朝信息化方面去开拓市场。
【中国军人的风采】推荐阅读:
中国军人形象09-17
中国军人感人09-14
写对中国军人的歌颂的作文1000字10-10
军人的最高荣誉08-14
军人的职责和使命09-26
军人人格权的保护06-02
的新一代革命军人10-17
我的风采我的中国梦主持词07-02
老退伍军人的补贴政策07-03
军人你是我的榜样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