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人形象

2024-09-17

中国军人形象(共7篇)

中国军人形象 篇1

当前,国际传播格局“西强我弱”的总体态势未发生根本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凭借传统优势掌握着国际舆论话语权。在军事传播领域,“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军事落后论”等扭曲中国军队形象的声音仍占有市场。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积极传播中国军队声音、提升中国军人形象、扩大中国军事影响力,在国际军事传播的激烈角逐中争取一席之地,已成为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命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传播平台迅速崛起,这给中国军人形象对外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以往的中国军人形象传播,命题作文多,偏重以“我方”为主的单向传播,虽然对海外受众的喜好、需求有所关注,但更多表现为单向的、一厢情愿的“推送”;虽然看到了新兴媒体的巨大作用,但仍倚重于传统媒体。而新媒体繁荣发展,已经模糊了内宣和外宣的界限,强化了受众主体地位。媒体融合时代的国际传播,更加强调民主、平等及协同合作,更加注重宣传意图和受众兴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以及对内宣传和对外传播关系的统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亟待紧跟互联网思维,彰显媒体融合理念,积极探索中国军人形象对外传播的新策略。

一、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实现中国军人形象的全媒体传播

媒体融合和国际传播格局变化的双重背景,对扩大中国军人形象传播的覆盖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实现中国军人形象的全媒体传播,是优化对外传播效果的必由之路。

(一)依托“巨媒体”提升中国军人的对外形象

首先应该高度重视“巨媒体”(macro-media)作用。所谓“巨媒体”,即“把最受大众欢迎的一千种以上文化资源(报、刊、台、站)整合一体,成为内容极其丰富的多媒体文化群体,满足社会大众的基本文化需求”[1]。现代社会,在技术进步、产业并购、全球化资本运作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催生了多个世界级的“巨媒体”。凭借自身的优势,“巨媒体”平台能较好地协调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能综合运用视听元素加强媒体与受众的良性互动,全方位、立体化地传播图片、声音、文字和视频,从而实现中国军人形象的全球化传播。

在郑益龙这一军人形象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凭借其直观性强的优势,形象生动地再现其救人经过;传统纸媒则深入挖掘郑益龙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新华网、腾讯网、新浪网、中国军网等网络媒体积极推送郑益龙的事迹,并开设集合式报道专题,强化典型人物的影响力。立体化传播较好地影响了海外受众,郑益龙赢得了“最美中国武警”、“当代雷锋”等美誉。相对而言,国内非官方媒体,特别是商业化网络媒体对海外的渗透力更强,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渠道更为畅通,反馈机制也更健全。充分借其之力,能增强中国军事人物的影响力和外部受众的关注度。例如,中国祭奠网开设郑益龙“网上灵堂”,以网上悼念的形式扩大人物影响;通过设立讨论专区,让网友将自己的所见所感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来,引发了积极的社群参与。2013年9月28日,外籍男子卡洛斯和同伴一起勇救坠入珠江的女子。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他坦言“我跳下水时,我脑子里想到的是之前因为下水救人而不幸身亡的一名武警战士”[2]。可见,郑益龙的事迹不仅打动了国人,更产生了积极的国际影响。

(二)巧用“微媒体”增强中国军人形象的对外传播效能

在新媒体环境中,存在由许多独立的发布点构成的网络传播结构,也就是将由多个博客或微博所组成的信息传播网络看作一种媒体,即所谓“微媒体”(micro media)。“微媒体”凭借个性化、贴近性特点为众多用户所青睐,已成为全媒体时代重要的传播力量。

“微媒体”是传播中国军人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媒体的勃兴引发了媒介生态格局的重要变化,截至2014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5.57亿。基于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应用的新媒体,凭借其特有的贴近性优势、使用黏性和易于扩散的特点,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也为军事宣传在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致效提供了机遇。美国军方在此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值得我们关注。比如,美军塑造得较为成功的“明星”———空军下士Mike Malarsie,他因为在阿富汗战场执行任务时被炸瞎双眼受到媒体广泛关注。最早对他进行报道的是美国国防部旗下网站,他们在“国防精英”专栏中对其事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紧接着,部分社交媒体看中了Mike事迹的可读性,如Facebook、You Tube等都大量复制他的报道。转发量巨大的视频、日志和报道让Mike逐渐为受众熟知,他开始着手参加公益活动为那些与自己处境相同的士兵募集善款,为他们购买导盲犬。他的善行再次受到军方关注,军方为他举办了授勋仪式,颁发铜星勋章。仪式活动的全媒体报道再次提升了Mike的公众影响力,使其在海外也具有了一定影响。中国也有类似的实践,比如“雷锋纪念馆”微博已拥有了接近300万粉丝;神仙湾哨所微博直播一度引起1200多万国内外受众关注。这些例子启示我们,要扩大军事人物的对外传播效果,在国际传播新格局中争取话语权,“微媒体”的作用不可小觑。

(三)寻求适宜于媒体融合语境下的报道形式

要实现中国军人形象的全媒体传播,还应努力做到用新形式体现新内容,以新思路开拓新模式。在战士高铁成哈尔滨救人事迹的宣传中,多种多样的报道方式,一度吸引了国内外受众的持续关注。当地媒体除运用短消息、小特写、小故事、现场见闻、图片等形式,还刊登了他排除险情、勇敢救人的动态简图。更值得一提的是,简短的市民采访记录也汇编在一起,让受众颇感亲切。网络媒体的报道更是不拘一格,常常是略过其他内容,只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闪光点,几行字的内容加上醒目的标题,更新速度快,频率高,耗费时间少,为网民所称道。这次宣传无论是在文章题材,还是在报道风格、报道角度、篇幅长短等方面,都颇有特点,更是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为英雄之举在更大范围传播奠定了基础。可见,在媒体融合时代,寻找与新媒体传播特点相匹配的体裁、手法和形式,对人物进行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包装,是提升中国军人形象对外传播效果的重要举措。

二、在信息传播流中实现国内外受众的参与式传播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以往依靠某一个(类)媒介的强势覆盖而‘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3],单一的、以我为主的传播模式也已无法适应时代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尊重受众阅读喜好、以“参与式传播”为首要特征的运作方式。在传统的信息传播链条中,传播行为起点和终点的两端严重不对等,这是传统传播模式的特点和弊端。当前,受众特别是海外受众的主体意识更加强烈,不再满足于仅仅充当信息的接收者。因此,要努力在信息传播流中实现受众的“参与式传播”,即不仅要重视体现“我方”设置的议题和主题,还要积极提升国内外受众的参与度,借助这种主动的参与,扩大报道的覆盖面,增强传播的有效性。

(一)人物发现环节的受众参与

新媒体之所以普及率不断增长,是因为它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受众的参与资格要求不高,吸纳受众参与的能力更强。如果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把发现“典型人物”的权力部分交给受众,很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2012年,济南市西营镇居民最早发现了济南军区某部保卫科科长谢国江勇救6名落水群众的事迹,并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场景。不少电视台在报道该新闻时,引用了这段手机视频,随后,因其真实可信,被网友争相推送,产生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谢国江被评为“年度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被赞为“最美中国军人”。在接下来逐步深入的报道中,媒体又发掘并关注了他因长期资助失学儿童,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授予“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的事迹,从而产生了更为积极的外宣效果。可见,当突发事件发生之后,不妨先由地方媒体和网络自媒体自发报道,在经过职能部门确认之后,再迅速转入有组织的规模化报道,即从原来的“发现典型———选择和确立典型———报道典型”的路径变为“发现典型———媒体自发报道典型———确立典型———职能部门有组织地报道典型”[4]。在媒体融合时代,把发现“军事明星”的权力部分交还给受众,为这些“军事明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不失为一种与时俱进且行之有效的传播技巧。

(二)人物选择环节的受众参与

在传统对外传播模式中,典型人物的选择和确立一般是由外宣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负责,而与大部分受众没有直接关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海选”、“民选”成为常态。在典型人物选择环节吸引受众参与,有利于持续互动,卷入更多普通用户,也便于相对陌生的“民星”进入大众视野。中央电视台策划推出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之所以获得巨大反响,成为央视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节目,其最大特色就在于赋予了普通受众投票的权利。10多年来,该栏目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海外华人中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军事传播领域,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亦有成功的经验。受到“感动中国”运作模式的启发,在2009年,电视宣传中心首次推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最初由各基层部队推荐典型人物,他们为候选人制作事迹短片;紧接着,把短片放在央视《军事报道》的“当代军人”专栏和中国军网等媒体上展播,并把视频发布在互联网上,鼓励网民投票,调动军迷们的参与热情。这一举措体现了军方传播理念的新变化,这种做法无疑更易为国外受众所接受。

(三)人物报道环节的受众参与

一般而言,受众主要是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存在,在人物报道环节起的作用相对有限,与报道对象也难以发生直接联系。但在日益开放和互动的媒介融合时代,受众角色发生了颠覆性变化,由过去被动的受传者变为信息产生环节的见证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亦是参与式新闻报道的必要元素。例如,为了让那些兢兢业业、坚守岗位十几年如一日的老班长为更多受众所知,解放军报社特意举办了“百名好班长”评选活动。许多网友们通过论坛留言表达对这些基层军人的敬佩之情。这些留言被该报的“军事网友”版刊登,成为报道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时代的军人形象对外传播,不仅要让受众有视觉、听觉的直观感受,更要善于让受众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其建立起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博客、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兴起让这种“亲密接触”有了可能。2014年春节,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利用军报微博“@军报记者”向网友发出新春祝福,与全球网友展开互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在国内外媒体资源的整合中提升对外传播效能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让“地球村”从概念变为现实,信息无边界、新闻传播无国界的特征日益显著,本土和全球、内宣和外宣原本清晰的边界逐渐模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拉近了国内外受众的距离,让沟通变得日益便捷,这使中国军人“走出去”有了更好的依托。与此同时,由国外媒体发布的涉华军事新闻,其中对中国军队和军人形象传播有利的信息,又会迅速传到中国,与国内舆论场同频共振、互联互通。事实上,只有“当他国媒体的声音与本国媒体的声音接近‘同频’时,媒介形象才可能较为接近形象本体”[6],因此,应注意整合国内外媒体资源,进而实现综合传播效益的最大化。

(一)推动中国军事明星“走出去”

中国军事明星从过去只能在国内宣传,到走向世界为国际友人知晓,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技术的发展和新观念的普及,如在纽约时报广场播放的中国国家宣传片中便出现了杨利伟等中国明星航天员的身影。在新媒体时代,尽管人人都有“麦克风”,但并非人人都有“粉丝群”。军事人物宣传要善于“借船出海”,即借助外媒报道在海外正面传播我军的良好形象。由于海外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媒体偏好、文化传统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国内主流媒体大张旗鼓宣传的军事人物常常很难在海外引起关注,而那些在新媒体空间具有较强传播渗透力的内容往往更易于被海外受众接受。驻港部队教官黄立明英勇救人的事迹就是“借船出海”的典型案例。2010年3月,一士兵在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中发生意外,黄立明不顾个人安危,果断救下士兵。现场的一台DV正好拍摄到了事件全过程。一个偶然的机会,这段记录英雄壮举的视频通过互联网传向世界。BBC、AOL、CBS等媒体网站相继转载了这段视频,在国外颇具影响的视频网站Video Sift上,这条新闻引起了网友的关注,他们纷纷留言,对黄立明身上所体现的军人血性大加赞赏,大部分海外受众认为这种行为值得钦佩。

此外,要更加重视与海外华文媒体达成共识。这些媒体“一方面,能比较客观实际地介绍中国,起到延伸中国媒体的作用,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另一方面,它又根植于所在国,对所在国的文化、思想、价值观等有一定的了解,便于所在国受众接受。”[5]

(二)提升军事传播的对外议程设置能力

西方媒体在运作理念、机制、报道模式等方面有其特定规则,被其关注且予以正面报道的中国军人相对有限。但通常情况下,那些充满人性光芒的人物更易引发国际受众的共鸣,应积极寻找突破口,主动对外实施议程设置。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严重冰冻灾害。广州军区某师官兵昼夜执行任务,极度疲惫的4名战士在换岗休息时倚靠在栏杆上睡着了。这一情景被记者拍摄并被媒体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雕塑家以四名战士为原型,创作了名为“九天九夜”的雕塑。国防部将雕塑图像印制成明信片,作为展示我军良好形象的礼物送给国外友人,在国际社会赢得了积极评价。

2012年11月25日,中国工程师罗阳突发心肌梗塞逝世,他因为舰载机事业的成功而家喻户晓,他的逝世引起了国内舆论的巨大反应。主流媒体《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从不同角度讴歌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格。紧接着,“被誉为英雄的一位工程师在航母舰载机起降试验后逝世”的英文报道在华尔街日报网站刊登,随后,众多海外媒体如《华盛顿邮报》、美联社、《独立报》、《印度时报》等,均从较为客观的角度报道了罗阳的故事。这些正面讯息传到国内后,引发了新一轮关注,国内媒体在“同声合唱”的基础上展开延伸报道,产生了更为积极的社会影响。由此可见,在媒体融合时代,传播格局更为开放,国际传播的互动性也更强,中国媒体报道的军事典型人物不仅更易“走出去”,海外媒体对中国军人形象的各种回应也可以大胆“引进来”。今天,阅读外媒正成为本土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补充途径,也是受众口味多元化的必然结果。有必要对这一现象加以关注和研究,巧妙整合国内外媒体资源,充分利用海外媒体讲述当代中国军人故事,提升我军人物报道的综合传播效果。

中国军人形象 篇2

同志们:

“稍息,整理着装,停!”,“稍息,整理着装,停!”。也许大家注意到了,刚才,我带领大家整理了两次着装,为什么呢?第一次有的同志没有整理好,第二次不错,军容严整了,这样才像个军人,让人感到军人的仪表美。我一谈到美,有的同志就会笑,我知道,他想说穿上这朴实的军装也能叫做美吗?军装没有牛仔服的新潮,没有休闲装的洒脱,没有

西装革履的气派,但身着戎装的军人,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军人的美来自仪表,来自阅兵场上震天撼地的呐喊,矫健刚毅的步伐,来自战场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磅礴气势,这正体现着军人的潇洒、军人的气质,军人充满阳刚之气的美。

同志们,你们一定看过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国旗班的战士们,每天英姿勃勃,迎着朝霞正步走进广场,他们以中国军人特有的气势和魅力,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威严,展示中国军队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我们要以国旗班的战士为榜样,向他们学习,这是我们应该也能够做到的。决不能让解开的风纪扣、卷起的裤角、勾肩搭背的说笑来破坏我们的形象。你们的仪表体现着我们连队的作风,你们的形象展示着我们当代军人的风采。

中国军人形象 篇3

关键词:军事文学,军人形象,美丑嬗变,特质美

近几年, 随着一批反映战争历史和军营生活的小说被拍成影视剧目, 军事文学又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亮剑》中的李云龙、赵刚, 《高地》中的兰泽光、王铁山,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中的小庄, 《刺客》中的韩光等一些充分展现军人特质美的形象备受好评。但是, 纵观现当代军事文学, 军人形象并非总是熠熠生辉、个性鲜明的“这一个”, 其经历了一个由极端美的消解到美丑共生、丑大于美, 继而回归军人特质美的嬗变过程。

七十年代末和整个八十年代的中国, 在经历了文革的阵痛之后, 整个社会的氛围变得相对宽松, 加之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暴露出军队从上而下存在的诸多弊端, 作家开始有意识地消解那些被奉为神明的高大全形象, 由写超脱世俗的“那一个”转向万千之中普通的“这一个”。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是这一转变的典型写照, 小说中的梁三喜、靳开来、“北京”、金小柱等形象都不再是高大全、完美无缺的英雄, 梁三喜善良、勤劳, 对临战退缩者绝不姑息, 但当他面对接近一年工资的账单, 当他想起三年间聚少离多的妻子时, 他也想过“干脆转业回老家算了”。“牢骚大王”靳开来平时爱发点牢骚, 因此屡次错过提拔的机会, 及至战前, 上级提拔他为副连长, 他仍然发牢骚, “既然战前上级开恩提我为副连长, 给了我个首先去死的官衔, 我会死出样子来!”作战中, 他以“副连长带尖刀排, 是不成文的章程”为由率领尖刀排率先接敌, 当连队陷入缺水的困境时, 他又坚决要求由自己带人去砍甘蔗, 返回时却不幸触雷身亡。梁三喜、靳开来身上所表现出的人皆有之的弱点、缺点并没有影响我们把他们看做英雄, 相反, 正是这种缺点和错误让我们看到了其作为人的一面。

九十年代, 随着西方各种思潮的流入, 审丑意识开始渗入各个领域。军事文学的书写环境虽未发生大的变化, 但在审美观念上, 一部分作家也开始由审美转向审丑, 军事文学传统的审美观念在某种程度上被消解了, 丑的军人形象成了相当一段时间内部分作家书写的对象。以阎连科的小说为例, 其笔下的军人形象往往显得猥琐、自私, “他们考虑一己之私远胜于忧虑军队大事, 他们的精神愉悦以实现一己之目标为极致。”[1]军官之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阴谋阳谋、诡计圈套层出不穷。军人形象的英雄性和正义性乃至于合法性都被解构了。即便是一度反响很大的朱秀海的《穿越死亡》, 在我看来, 其中除刘宗魁、上官峰等少数人外, 如梁鹏飞、程明等多数军人形象仍然是丑大于美, 虽然作者通过他们的死亡意图使其形象得到改善, 但显然收效甚微。

进入新世纪后, 军事文学出现了英雄传奇叙事的转向, 比较成功的有徐贵祥的《高地》、海波的《军人机密》、石钟山的《激情燃烧的岁月》、都梁的《亮剑》, 这些英雄传奇小说的作者在军人形象的塑造上既突出了军人的特质美又展现了军人的个体性和人性。以《亮剑》中的李云龙、赵刚为例, 他们二人的军事指挥能力、临战时的勇气都很好地诠释了军人的独特气质。但二人身上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李云龙出身农家, 不曾读书, 身上有很浓的江湖义气, 乃至为了妻子可以不顾万千人的性命, 带着他们去拼命;赵刚则不同, 他毕业于名牌大学, 个人涵养较好, 行事理智, 具有独立意识。当冯楠和赵刚首次相遇时, 冯楠问道:“一个青年学生投身革命二十年, 出生入死, 百战沙场, 从此, 世界上少了一个渊博的学者, 多了一个杀戮无数的将军, 请问你在追求什么, 为了什么?”赵刚答道:“我追求一种完善的、合理的、充满人性的社会制度, 为了自由和尊严。”而面对类似的问题, 李云龙的回答则是让老百姓吃饱穿暖, 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提升李云龙的思想境界, 而是给出了合乎其个性的回答。与都梁、石钟山这些作家相比, 以刘猛为代表的一批更加年轻的作家把目光则投向了新军事变革下的特种兵这一神秘群体, 他们笔下的军人个性鲜明、情感比较直露, 勇气和协作精神兼备, 整体看来军人形象的塑造比较成功。创作手法上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又有暴力美学的影子, 称得上是“血色浪漫”。

回顾新时期以来的军事文学, 我们可以看到, 尽管出现了一批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军人形象, 但因着社会政治原因或自身经验的缺乏, 许多作家笔下的军人形象仍然是畸形的, 不是真正意义上能体现人的个性和军人特质美的形象。更为可怕的是, 在军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开始受到怀疑的当下, 仍有许多作家热衷于消解军人的特质, 然后把他们身上人所共有的弱点、缺点拿给别人看, 逢人便说:“看啊, 这就是我们的的英雄, 这就是我们的军人。”却从未考虑过,

作为作家, 在解构那些完美的、逼人仰视的超现实英雄时, 重构是否应该同时进行, 应该重构一个怎样的军人形象?我认为, 重构不但应该与解构同时进行, 而且重构后的军人形象应该是符合人性, 拥有军人特质美的军人形象。军人首先是人, 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就要求作家在塑造军人形象时, 要注意对军人作为人的个体性的充分展示, 而不必强迫李云龙去思考“中国向哪里去?”之类的问题。同时, 作家也应该看到, 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存在, 他们身上具有与其他职业群体不同的审美特质, 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为勇敢, 二为团结。正如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所指出的那样:“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 因此勇气是军人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2]没有勇气的军人是不可被称之为军人的。其次, 军人在面对铁血下的终极较量时, 往往是以团体的方式出现的, 这就要求军人要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只有勇气而自私狭隘的人不能算作真正的军人。一言以蔽之, 美的军人形象既不能忽视人的个体性和人性, 又要重视对军人特质美的体现, 二者不可偏废。

参考文献

[1]、陈建光.新时期军事文学发展现状考察[C].中国小说研究, 2003:94-97

中国军人礼仪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军队对军人举止、军人仪容、军人姿态的要求。2.了解军人敬礼礼仪,知道为什么要崇尚军人礼仪。

3.通过相关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加对军人严格作风的了解,使同学们知道礼仪可以从我们做起,从小事做起。

重点:了解军人礼仪的相关内容。

难点:通过相关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军人是军队的建设者,军人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军队的发展状况。军人礼仪小而言之是维护军队安全稳定的重要措施,大而言之是建立社会正义、以礼待人的典范和基础,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第四单元,深入了解中国军人礼仪。

二、军人举止和姿态

军人总是能给我们一种正气凛然的感觉,同学们知道军队对军人举止和姿态有哪些要求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举止指姿态和风度,是军人仪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人素质在生活和行为方面的反映。一名合格军人的举止,应该是威武、庄重、稳健、大方、朴实,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作到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

三、军人仪容

军队除了对军人举止有着严格的要求,对军人的仪容也不例外呢?请同学们说说学校对初中生仪容的要求?并与军人仪容做比较。(学生回答)

在蓄发方面,规定男军人不准留大包头、大鬓角和胡须,蓄发不宜过长,帽墙下发长不得超过1.5厘米。女军人发辫不得过肩,女士兵不准烫发。

在饰物方面,规定只准佩带国家和军队统一颁发的勋章、奖章、纪念章、证章以及军队院校的徽章,其他徽章一律不准佩带。

四、军人敬礼礼仪

同学们看过阅兵式吗?有没有发现军人在不同的场合敬礼有些不同呢?你能指出来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军人敬礼分为举手礼、注目礼和举枪礼三种。

行举手礼,是人民解放军中最常用的礼节,通常是军人着军服戴军帽或不戴军帽的时候。行注目礼也是军人最常用的敬礼方式。它是军人携带武器装备不便行举手礼时以注视受礼者并用目送和目迎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举枪礼仅限于执行阅兵和仪仗任务时使用。

五、问题辨析

1.崇尚军人礼仪的重要性?

军人是军队的建设者,军人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军队的发展状况。礼仪修养的不断完善,不仅使军人的道德水平、道德层次得以提高,而且对现役部队稳定发展及部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构建和谐部队不可或缺的因素。

2.军人基本礼仪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以军人姿态中的坐姿为例,分为席地而坐和坐于座具上。

席地而坐,要领是:左小腿在右小腿后交叉,两手抚在膝盖上迅速坐下,上体保持正直,两手手心向下自然放在两膝上。

坐于座具上,如背包、椅凳等。要领是:坐下后腰和腿、大腿和小腿成直角;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放于膝上,上体保持正直。

3.对比军人礼仪的严格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兴文明礼仪是整个民族的艰巨工程。单独依靠一个学校、一个教师是无法完成历史重托和社会所赋予的重任的。崇尚礼仪,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让“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代代相传。

第二课时 实践探究

每一位军人,都曾接受过各种军人礼仪的基本训练,也经历过很多重要的仪礼场合。每每看到那庄重肃穆的场面,我们对共和国军人的崇拜感便油然而生。请围绕本节课主题,结合自己切身体会,选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开展一次实践与探究活动吧!

一、准备阶段

(一)分组,确定小组活动的内容和任务。

根据活动主题“中国军人礼仪”查找相关资料,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组建活动小组。例如:

1.关于中国军人礼仪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 2.关于中外军人礼仪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的研究 3.关于中学生礼仪现状调查

(二)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聘请指导老师。

(三)各小组讨论如何开展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填写活动计划表。1.拟定初稿。为了活动能顺利展开,制定合理的、可行的活动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各小组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拟定了活动初稿。

2.经过初稿展示、小组自评、他组互评的方式,各小组根据建议进行改进。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论证中发现,只有反复讨论、修改、完善,才能形成一份具有可行性的活动方案。

(四)寻访达人

1.确定“达人”。制定好小组活动计划后,各小组成员就要分别确定个人索要探访的“达人”,并通过活动把表格填写完成。

2.交流信息。填写表格后,组员之间先交流,再全班交流。指导重点 1.指导分组,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2.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为之完善。

3.汇总,列好一张全班同学活动的内容表,为活动的实施做好准备。

二、实施阶段

(一)各小组根据所定的方案,开展调查、采访、实地参观。

(二)搜集和积累文字、图片、照片、视频等资料,并将它们进行分类、整理。

(三)根据活动方案,跟上活动进度,及时发现在实践体验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利用家庭、社会等资源创造机会。

指导重点

1.老师要及时跟踪各小组的活动进度,对于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导。2.提醒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搜集有关的资料以及注意安全。3.知道学生整理搜集到的各类资料。第三课时

三、总结与交流阶段

(一)小组长组织汇总本小组活动的相关材料。

(二)对活动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

(三)集体交流,展示活动成果。如:

1.欣赏活动过程中拍摄的视频和图片,重温我们的经历。2.畅谈自己活动的感受,选择最有意义的记录下来。

3.我们对中国军人礼仪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做成相应的手抄报,与同学们分享。

4.每次活动,我们都有许多收获,也尝试写过活动感受的习作,这一次,用你一个表情、一句话来分享这次活动的收获。自我评价再小组评价,颁发徽章。指导重点

1.指导学生对活动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2.指导学生撰写活动交流材料

3.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收获进行总结、反思、评价。4.注意对学生的成果形式进行补充。相关链接 海军礼仪

在全世界所有的军种中,海军是礼仪最多的军种。海军礼仪是建立在军事礼仪、尤其是建立在海军传统和习惯的基础上的。海军礼仪是军队礼仪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海军军人思想品质的象征、军事素质的体现、精神风貌的反映、作风纪律的标志,是增进团结、传播友谊的重要手段。

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挂满旗、挂满灯、升挂国旗、设仪仗队和军乐队、舰员分区列队、鸣笛、鸣放礼炮、海上阅兵等等。

满旗:是海军舰艇白天按规定悬挂国旗、军旗,并由舰艏通过桅杆连接到舰艉挂满通信旗的仪式,用于迎接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和来访的外国军舰、重大节日、隆重活动,出国访问停泊于外国港口时。

满灯:是海军舰艇在夜间按规定沿满旗位置并围绕舰舷和上层建筑的轮廓挂满彩灯的仪式,用于迎接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举行隆重庆祝活动,通常在日落后挂满灯,夜晚12时关闭。

中国军人形象 篇5

建国初期的中国军事战争影视作品承载着特殊的意义,直接携带或体现着主旋律理念和主流价值系统,具备着教育与宣传的功能。经过不断的摸索,中国电影创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文革时期全面否定了十七年新中国电影的伟大成就,使人物形象塑造、主题和情节的表现都走入了模式化的套路,并对后来的军事战争影视作品创作产生了影响,久之,与观众之间难免存在难以克服的疏离,造成观众审美疲劳,得不到观众的肯定。

新时期,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军事战争影视作品占据了影视剧的半壁江山,在创作的过程中慢慢有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规律,在作品的呈现形式上也愈加成熟,出现了一批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成为了中国军事战争影视艺术作品创作的高峰期。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日新月异的审美需求,军事战争影视作品的英雄形象塑造也在日渐挣脱旧的英雄主义模板,表现出新的英雄主义的特征,并呈现出了一定的类型化。

在这个性格张扬的时代,文革时期“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形象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向现代化转化,文化也开始了现代转型,这种转变反映在文艺创作上,表现之一就是英雄话语逐步从政治——道德的模式中解脱出来。”[1]莱辛说过,“对于作家来说,只有性格是神圣的,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作家在表现人物特征的过程中最当着力用笔之处。”[2]“人物形象塑造的核心,是要在复杂创作思维把握下,将人物性格刻画得立体、丰满与真实。”正因如此,新时期战争片开始注重英雄作为“人”的一面,在创作英雄人物形象时,我们的英雄不仅是生活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军人,更是生活在当下的性格化的英雄。他们的行动是自己主观意识的选择而不是政治的引导和阶级的先天立场。

新时期战争片通过个性化的语言、生活和战斗的细节、标志性的动作来创作性格化的英雄,把英雄的内心情感和人生的追求等注入到英雄的成长血液之中,塑造了活生生的英雄形象,同时也引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与内心的沉思。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而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只有带有积极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性的人性。”所以,新中国初期的电影,特别是文革时期的电影,英雄人物形象过于理想化,而忽视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物的人性真实特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影视剧市场的压力开始成为主导电影制片和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迎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诉求,新时期军事战争影视作品中的英雄被塑造成了有情有义也有缺点的不完美人性化的人物形象也就成了必然性。

“高大全性格的追求在美学上的错误,就是不了解‘缺陷’在艺术环境中也可以作为美的构成成分。”新时期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在创作英雄人物形象时不再隐晦其缺点,一个有缺点、有问题、有个性的英雄不仅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精神上崇拜他,同时也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感情上认同他,这也是英雄真实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同时,新时期军事战争影视作品中开始主动触及爱情,这些爱情在革命英雄的生命中有着不可替代位置。哪怕是在人生道路的尽头,完成了革命事业之后,依然怀念逝去的爱人。

新时期军事战争影视作品也不再简单地用思想觉悟、革命立场等形式来处理英雄与亲人关系,更为真实而复杂。《亮剑》里的李云龙攻打黑云寨其实是为了替和尚报仇,攻打被敌军占领的县城是为了救老婆,这些行为在政治上是不被允许的,在军事上更是不专业的,然而这些行为却体现了中国革命军人的生命价值观和人道主义精神,更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民众崇拜的侠义精神,所以创作出这样的英雄形象契合了当代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诉求。他们的性格、气质、情怀深深影响着观众,进而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郑淑梅.中国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2]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卢蓉.电视剧叙事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4]吴秀明,李杭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A].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评[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军人形象 篇6

1966 年《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1] ( 以下简称《纪要》) 《纪要》设定“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是塑造工农兵的英雄典型, 在此文艺理论的指导下, 人物的塑造往往脱离实际, 带有极强的政治主观性。

( 一) 军人形象高大全, 面面俱到

1972 年上映的样板戏《红色娘子军》堪称典范, 塑造了吴青华 ( 后成为红色娘子军的一员) 和党代表洪常青两位典型军人形象。一开场, 吴青华被残忍吊打, 鲜血沾湿了上衣, 但是仍然坚持:“南霸天的鞭子狠, 我们穷人的骨头硬! ”她昂首挺胸走得正气秉然, 每一个眼神都坚定有力, 昭示着农民翻身当家作主的必然性。在她的第五次逃跑中, 有一段和南府师爷打斗的情节, 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师爷竟然被一个浑身是伤的妇女打倒, 后来十多个喽啰一起围上来才将青华捉住[2]。

而党代表洪常青更是典型的军人形象, 一身灰色军装, 戴着荣耀的红星, 一出场就是在最危险的地方———南府, 通过假扮华侨的方式跟南霸天斗智斗勇, 在陷入困境时仍然能谈笑风生, 笑傲群雄。在最后一幕中, 南霸天对华侨身份有所怀疑, “不是进了庙都是来上香的, 也可能是拆墙的! ”面对恶狠的盘问和周围数百的喽啰, 洪常青淡定一笑, 早已洞察到有此一计, 随后从夹包里取出一张广东省政府的公文。看到公文后的南霸天立刻露出了丑恶的嘴脸, 点头哈腰, 阴奉阳违, 一声声的叫着“洪先生洪先生”, 唯恐这个大贵人飞走了。正反两方人物的对照, 让洪常青的形象更加高大。值得注意的是, 洪常青与青华间本该有正常男女之间的情愫, 但为了塑造高大全的人物形象, 响应“还有些作品, 则专搞谈情说爱, 低级趣味, 说什么爱和死是永恒主题, 这些都是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东西, 必须坚决反对”[3]在此基础上, 常青与青华的爱情根本没有予以描写, 取而代之的是阶级情感, 战友同志间的朴实关系。

( 二) 塑造别具匠心, 二元对立

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 无论是《白毛女》、《智取威虎山》、《沙家浜》还是《红色娘子军》, 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被置身于两个阶级的对立之中, 通过对敌对阶级的贬低丑化来宣扬无产阶级军人的光明正大! 正如陈思和先生所说“战时文化心理养成了二分法的思维习惯, 这种思维习惯又造成了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各种雷同化模式。”[4]如《智取威虎山》第六场原是座山雕坐在舞台正中, 居高临下, 气势逼人, 而杨子荣则卑躬屈膝, 侧立一旁!但是为了塑造光辉的共产党军人形象, 在样板戏中, 杨子荣则站立在舞台中央, 伴着明亮的灯光加以陪衬, 而敌对阶级的代表座山雕则猥琐在黑暗的角落里, 颤颤巍巍的说着话[5]。

( 三) 肩负意识形态, 阶级代言

军人形象的塑造都表现出一个成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原始动力来源于届时党的英明领导和伟大领袖的经典教诲, 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中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代言。如《红色娘子军》上半场洪常青就对青华说: “青华, 这都是你的阶级姐妹, 和你一样祖祖辈辈当牛做马。”部队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仅存阶级关系。又如娘子军队长的那段对话: “努力求解放, 只有拿起枪, 一颗红心跟着党, 战火中百炼成钢[6]。”在下半场洪常青一开场就坐在小桌前看书, 开场白便是: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 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随后他在斗争中又说: “穷人要翻身, 就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 跟着伟大领袖毛主席闹革命。”样板戏处处洋溢着阶级色彩, 部队之间的关系已经被政治异化。

二、后革命时代对文革十年军人形象重塑

动荡的十年, 样板戏在1976 年走向了历史的终点,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击碎, 四人帮被打垮。进入八十年代后, 反思文学和伤痕文学接连出现, 并迅速成为文坛的一支重要力量[7]。在此期间, 不乏有出色的军旅小说对文革十年的叙述, 探讨军人形象的重塑, 我们将从都梁的长篇小说《亮剑》[8]谈起。

( 一) 军队代表人物多, 形象具体

后革命时代的叙述小说不满足于文革时代单一的英雄人物模式, 在同一系统里, 建构多个形象, 一方面贴近真实生活, 另一方面更好的表现人物所处的斗争环境, 丰富文章内蕴。《亮剑》里有铮铮铁骨、思想斗争剧烈的李云龙, 有在批判大会上说实话为革命理想而献身的赵刚, 拥有极高理论水平却唯上是从的军政委马天生, 有几番挣扎但最后誓死保卫首长荣誉的警卫员郑波……这些军人形象的塑造是通过多层、多级人物的交叉, 在矛盾的产生和对立中寻找突破点。如李云龙与马天生的矛盾, 围绕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否应在军队系统进行; 如赵刚与一群“领导”的矛盾, 这场革命换来的不是阶级的消灭, 而是人性的丧失和毁灭。

( 二) 还原人性的本真, 喜怒哀乐

文革样板戏对英雄人物人性的抹杀可谓是政治强权语境下的典型, 当下, 还原人物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成为了对昔日文化话语权的一种反叛[9]。李云龙作为《亮剑》的主要人物贯穿了整部小说, 他是一位威风凛凛, 曾创造过战争奇迹的军长。在文革十年里, 他有过对中央的迷茫和不解, 1966 年初春, 他内心常忐忑不安“李云龙的心情变得很恶劣, 北京和各省都传来不少坏消息”。他有农民的粗俗和满口脏话, 在医院里通过打电话和昔日老战友叙旧开玩笑“喂, 你狗日的还活着呀, 当参谋快十年了吧, 还不退下来?”。他也有柔情和责任, 面对从北京过来投奔他们的赵刚子女“李云龙一改平时的大嗓门, 似乎是怕惊坏了怀里的孩子们”, 他更有男人的血性和军人的刚强, 面对文革最后的逼迫, 他说“军人的死法应该是用子弹! ”。透过小说的视角, 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文革军人形象, 有迷茫、难过、死亡, 有粗俗、柔情、血性。

值得一提的是后革命时代对“反面人物”的描写并没有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比如文化大革命的积极倡导者军政委马天生, “他有点可怜这个人, 这家伙倒不是什么太坏的人, 只可惜他读了一肚子的书”当李云龙开枪自杀时, “马天生僵住了, 不顾一切的喊道‘老李, 你不要冲动’”, “一个细心的战士发现, 马政委的脸色惨白, 在他转身的一刹那, 他的眼中竟闪出一丝泪光”[10]。对于马天生这一人物的处理摒弃了文革样板戏“阶级敌人”模式, 一方面对李云龙尚存人情味, 另一方面对这个人物本身的刻画也充满着多样性, 有理论的坚守者角色, 有军人精神见证者角色, 更有人性中的反思和批判者角色。

( 三) 解构形象二元对立, 反思历史

后革命时代的文学作品往往将文革的过错单纯的指向“极左政治”及以四人帮为代表的反革命集团, 但是军旅文学却透过层层人物关系, 通过解构人物形象的二元对立, 进而剖析历史更为深沉的部分。在文革十年里, 迫害者和受迫害者二者之间存在转化关系, 每个人都经受道德和人性的拷问。1965 年底赵刚在总参批罗瑞卿的大会上, 脱下军装摘下徽章, 他说: “当一种极端错误的思想或是罪行刚刚在党内露头时, 全体党员如果不齐心协力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 如果把正义和良知当作破抹布一样扔掉, 那么最终只能是害人害己。”[10]不久, 赵刚饮弹自杀。后来李云龙被红卫兵抓进监狱, 受尽了各种人格侮辱, 当他奋力反抗一把抓住某个战士的喉咙时, 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他完全可以捏碎他的喉骨, 但他下不了手, 毕竟都是些不懂事的孩子, 他们有什么过错?”读者至此已是一片辛酸, 我们看到了尖锐的阶级斗争, 看到了更为真实复杂的人物关系, 人性和道德, 历史与现实, 交织起来的文本, 带来了关于真实的又一重思考。

三、小结

对比文革时期的样板戏和后革命时代的军旅作品, 对军人形象的重塑实质上是对十七年文学政治话语强权下的一种反抗。从无产阶级高大全的人物模式到个性鲜明优缺互补的形象转换, 从阶级意识形态二元对立到还原人性本真解构反思的转化。

军人作为文革时期一个特殊群体的存在, 透过文学作品看其形象是十分有必要且充满了价值的, 固然无法通过文本完全真实的再现, 但是通过各类作品的描述, 依稀能看到文革时期这一特殊群体在思想上的迷茫挣扎, 在指挥上的魄力不足, 在复杂阶级斗争中的道德丧失。十年文革浩劫, 对于历史的反思仍然是当今每一个后来者所应该思考的问题, 正如张文诺先生所说: “我们不仅是“文革”的受害者, 也是“文革”的参与者或者是“文革”参与者的后代, 我们是“文革”的审判者, 更是“文革”的被审判者。[11]

参考文献

[1]红旗, 1967 (9) .

[2]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制片厂1972年《红色娘子军》.

[3]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红旗, 1967 (9) :19-20.

[4]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7.

[5]于会咏.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文汇报, 1968-5-23.

[6]革命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剧本 (1972年1月演出本) .

[7]《中国文学研究年鉴》 (198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8]都梁.亮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0.1.

[9]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

[10]都梁.亮剑, 2000:563-565, 395-396.

中国退伍军人安置观察 (英文) 篇7

The development of Veteran Relief and Replacement in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traditional veteran relief period and veteran relief during reform period (Zheng Chenggong, 2005) .The former was established during and after the Chinese Revolution.The latter was formulated in 1990s when China developed and improved the former one.

2.Problems

China and, lately, Vietnam seem as yet to be the only countries where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is accompanied by rising living standards.Unlike in post-Communist transitional economies, there has been no decline in national income;rather, there has been an unprecedented, if uneven, rise in personal incomes (Athar Hussain1994)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with the current issues.The problems are listed as follows.

1.1 The increase of the relief provided to martyrs, soldiers, veterans and their dependents has for a long time lagged behind the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resulting in insufficient assistance for them to maintain a relatively appropriate standard of life.

1.2 Currently, public organizations and mass institutions in China haven’t adequately participated in the provisions of veteran relief.

1.3 Due to many factors including historical, individual and objective reasons, the quality of some families receiving special care assistance remains low.There has also constantly been a shortage of labor in those families (Fei Meiping, 2006) .

1.4 As China’s market economy develops and various reforms deepen, market forces play an increasingly dominant role in allocating labor, which exerts tremendous influences on the ways to arrange jobs for soldiers who retire from military services.

3. Possible Measures

On one hand, the government, society and the beneficiaries should fulfill clear and separate duties.On the other hand,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have distinct functions, under which each provide money or material goods to different recipients.

In China now, there are 30million beneficiaries for Veteran Relief and 200million of their family members (FeiMeiping, 2006) .Two means are thus required as showed in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Firstly, the government should help change their ideas of being solely dependent on government funds.

Secondl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launch a nationwide program in which family members of martyrs, soldiers, veterans, and their dependents can engage in acts of mutual help. (FeiMeiping, 2006) .

4. Conclusion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s mentioned above, the quality and standard of Veteran Relief and Replacement has been improved all these years.Since a multitude of measures and policies to settle those problems have been drawn up and put into practice, and some of them have already been proved effective, we can have prospects and confidences in a better future for martyrs, soldiers, veterans, and their dependents.

And currently, one blessing news is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elevant organs of local governments at various levels and the armed forces are trying to create a favorable legal environment for national defense and armed forces building by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o protecting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service personnel and their families.

参考文献

[1]ZhengChenggong, Social Security, P419, July2005, China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Publishing House.

[2]Athar Hussain, Social Security in Present-Day China and Its Reform,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4, No.2,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Hundred and Six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May, 1994) , P276-280,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May1994.

上一篇:四维评价体系下一篇:个性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