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清平乐村居》

2024-10-11

改写《清平乐村居》(共7篇)

改写《清平乐村居》 篇1

本期封面是杜滋龄所绘北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词意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蛮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退居上饶的十年间,创作了大量农村题材的作品,这也是构成辛词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农村词中,辛弃疾以欣赏的笔调,描绘了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和当时的农村生活,抒发了词人对农村的一腔热忱。这首词即以一户农家为观照对象,生动形象地描摹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读来真实自然,亲切感人。词的上片由远至到近,从外到内,镜头逐渐拉近,先是交代了这户人家生活的环境,然后切近这户的主人——一对白发老两口。下片则对三个儿子逐一特写,每个人因为年龄的不同,而表现出了不同的情态,各具特色,惟妙惟肖。

茅檐:茅屋。蛮音:这里泛指江南的口音。媪:老年妇女。亡赖:顽皮。亡,通“无”。

改写《清平乐村居》 篇2

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在小茅屋里,一对老夫妇正惬意地坐在哪里,手中拿着酒杯,用着南方的方言正在谈话,时不时脸上还露出了微笑。走进一听,原来他们正在说着自己的孩子们!孩子?在哪里?我向小溪的东边望去,看到一个大孩子在那里锄着地,不时停下来,用脖子上的毛巾来擦汗,望着自己的家旁的那条小溪,说:“哎――两个弟弟什么时候才能陪我一起在田地里工作呢?不管了,继续!”然后又继续埋头苦干。

我的目光又回到了小溪,看到一个比较小的小孩正在那里编织着鸡笼,他看着鸡笼,格外认真,眼睛闪亮亮地,目不转睛地盯着正在编织着鸡笼。头都不抬一下。我最喜欢西边的小儿子了!淘气的他正趴在溪头,用小手,将莲蓬剥开,开心的玩耍,嘴里说到:“这是什么呀,里面有一个小豆豆,扣出来玩玩,嘻嘻!”

改写《清平乐村居》 篇3

忽然他看见了远处有金黄的屋顶在绿叶丛中若隐若现。走近一看,哦,这么偏僻的地方竟然住着一户人家。这里依山傍水,绿树成荫,花红柳绿,遍地长满了绿茵茵的青草和五彩缤纷的花朵。好一个惬意的世外桃源!

看,在又低又矮的茅檐下面,坐着一对白发老夫妇。这对老夫妇脸色红润,好像喝醉了酒一样,在兴高采烈地闲聊呢!咦?这些话怎么这么柔媚?哦,原来是吴地的方言。

老头子发话了:“我的老太婆啊,你都这么老了,显得还像年轻时候那么漂亮!”老太婆害羞地拍拍老头子的宽宽的肩膀,笑着说:“你还不是一样?都这么大年纪了,身体还是这么硬朗。咱们的大儿子不就像年轻时候的你吗?瞧,这么热的天,他让我们在这里避暑,可自己却在田里干活呢。真不愧是我们的好儿子!”顺着老婆婆手指的方向,只见——

烈日炎炎下,溪的东边绿油油的田地里映着一个黑黝黝的背影,原来这是大儿子。瞧,他手拿锄子,干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他不时挥挥脸上滚落下来的汗水,埋头接着干。他仿佛看见了秋收时一颗颗饱满的豆粒,干得更起劲了。嗯,他这样辛勤地做着,庄稼一定会有更好的收成的!这一幕不就是前辈李绅《锄禾》这首古诗的真实写照吗?

想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辛弃疾不禁觉得口干舌燥,走上前去,向老人家讨口水喝。老妇热情地给他端来一大碗水,请辛弃疾坐下来喝个痛快!看着田头辛苦劳作的这家大儿子,辛弃疾感慨道:“您老人家真是有福啊!大儿子顶着烈日辛勤地耕耘,让你们安享晚年。”老夫妇爽朗地笑着说:“是呀!我家大儿子是很勤快!我家二儿子也不赖哦!跟她娘一样心灵手巧。瞧——”辛弃疾顺着老两口爱怜的目光看去,这家二儿子正坐在屋前空地上编织鸡笼呢!他像一个魔术师一样,一个个硬梆梆的柳条在他灵巧的双手中是那么柔顺,只见他的手指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飞快地将密密麻麻的柳条穿进拉出,一会儿,一个鸡笼的雏形就形成了!为了使鸡笼更牢固,二儿子又拿起手边粗一点的柳条进行加固……

“快!幺儿!剥几颗莲子给客人尝尝!”老婆婆朝着溪头喊起来。“好嘞!”随着稚嫩的童声寻去,这才发现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儿正卧倒在小溪边,原来这馋嘴的小家伙在剥莲蓬吃呢!你看,他站在溪边,身子探向前去,一手扯下两个大大的莲蓬,三下五除二就把莲子给掏了出来,可真是“专业”呀!幺儿双手合着,捧着一堆莲子欢快地奔向辛弃疾……

辛弃疾看着安居乐业的一家子,品尝着新鲜美味的莲子,感受着这恬静美好的乡村生活,不禁吟诵道: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动身辞别了他们幸福美满的一家,词人心情愉快地顺着小溪的流势继续前行……

三读《清平乐·村居》 篇4

一、一支浪漫的儿戏曲

我常自诩是个痴人, 痴痴地听音乐, 痴痴地看图画, 痴痴地游荡在文字中。

我一读《清平乐·村居》, 头脑便是这等简单。由“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我看到了一支浪漫的儿戏曲, 如同跟幼安先生玩了一回“音画时尚”的游戏。有人言, 全词借“清平乐”之牌, 书“村居”之事, 充满田园气息, 乡野乐趣洋溢其间, 为何我的眼里独“小儿”浪漫?人也说“情文相生”, 我读词亦不喜苦读, 便养成了读书喜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恶习。若非有声有色、有形有情之文字, 断入不得我眼。因此, 不怕得罪了稼轩先生, 目光匆匆掠过“茅檐、溪草”, 耳旁轻轻飘过“酒香、吴音”, 又见两小儿“锄豆、织鸟笼”之后, 我仍未觉“村居”有何妙处可言, 寻常耳。忽地却闻一阵嬉笑, 犹如天籁之音, 仔细一听, 好生淘气顽皮, 忙低头看, 原是一小儿溪头卧剥莲蓬, 席地而“卧”, 乐不可支, 手舞之, 足蹈之。我不禁叹曰:好一个稼轩先生, 好一支浪漫的儿戏曲啊。掩卷闭目, “亡赖”小儿跃入眼中, 嬉笑逗乐不绝于耳, 难怪乎“最喜小儿亡赖”啊, 想必稼轩是“情动”哉, “辞发”乎。

我因而爱屋及乌, 爱上了整首词, 决定“披文以入情”。谁知再翻开书来, 越读越觉浪漫。“最喜小儿亡赖”当然不错, 无忧无虑、顽皮天真之模样人见人爱, “卧”相更令人忍俊不禁。农家庭院生活场景却是由“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缀出。清溪环绕的农庄里, 溪东大儿在豆地里锄草, 似有“种豆南山下”的悠闲气;溪畔, 半大的孩子在院里树下编织鸡笼, 眼前一幅鸡啄鸭嬉鹅悠之趣图, 耳畔仿佛传来潺潺流水声, 伴着“曲项向天歌”。最小的孩子在溪头趴着, 悠闲地剥着莲蓬, 无忧无虑、天真活泼, 何等的调皮, 何等的自在啊!“最喜”即表达了他对小儿的喜爱之情, 这喜爱之情缘于小儿的可掬憨态, 然这“最喜”更来自这样安详的农家儿郎的生活状态给作者带来的愉悦之感。可以说, 这是诗人偶然捕捉到的一个生活镜头, 却在不经意间, 流露了诗人那极富生活情趣、极富人情味的内心世界。作者原非画中人, 却因画儿动了心。我几乎有点妒忌画中人。稼轩先生却毫不“自私”, 笔下, 翁媪比他更陶醉。绿草茵茵的溪畔田庄, 陋小的茅屋前, 低矮的屋檐下, 老汉把盏贪杯, 老妇也略带醉意。言语中, 笑意盈盈, 吴音哝哝, 充满了无限的柔情和温暖。这个普通的农家, 他们也许是清贫的, 却又是那么幸福和快乐啊!老夫妻和和气气, 孩子们尽自己所能地进行劳动, 心态是那么的平和, 最小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 享受着童年美好的时光, 这一切, 是多么让人心生感慨啊!显然, 醉人的不仅仅是杯中酒、盏中物了, 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二、一幅着色的村居图

我还有一痴症, 不管是信笔涂鸦, 抑或拜读美文, 总爱浅吟低唱, 或高声诵读, 似乎不读不足以尽兴, 不读不足以悟文。于是, 学着小儿般的“亡赖”状, 一遍遍潜心地低声吟读文本, 一次次陶醉地大声诵读文本, 只读得“忘了形”, 便以为自己是辛幼安了, 以为来到了溪边茅檐下了。读着读着, 忽觉得, 呀, 原来这不仅仅是一支“儿戏曲”, 我的眼前分明是一幅写意的村居田园画, 色彩清丽, 清新怡人。词的上片,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勾勒出了一幅清新优美的白描田园生活画:金色的暖阳, 低矮的茅屋, 茵茵的草地, 清清的溪流……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 那么柔和, 如诗如梦, 令人陶醉。“醉意朦胧中”, 似乎听到一阵呢哝吴语, 似乎听到有人嬉笑逗乐, 宛如为这梦境般的画面平添了一丝清音, 增加了几分情趣, 让人宛坠仙境, 使人倍感亲切动人。是何人如此幸福, 如此闲适?循声望去, 呀, 原是一对白发翁媪!白首偕老笑语盈盈, 真是羡煞人也。读到此时此处, 我才明白, “醉”的原来不是“白发翁媪”, 而是稼轩啊。醉人者也非杯中物, 乃这“仙境桃源”般的村居生活啊!究竟是谁家白发翁媪?究竟是何事如此开心?跟着词人走进农家生活, 我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

瞧这一家子, 大儿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辛勤耕作, 宛然陶潜“种豆南山下”般悠闲;老二闲坐树下正忙着编织鸡笼, 只见院里鸡犬闲走, 溪中鸭鹅畅游;只有那小儿最顽皮逗人, 闲来无事, 俯卧溪边采莲剥蓬, 直乐得手舞足蹈, 何等陶醉, 何等活泼。

在词人笔下, 这是一幅白描的村居图, 虽然洗练, 却有声有色, 虽然朴素, 却有情有趣。词人虽没有将内心的这种感受直接诉诸笔端, 可从那看似客观的描述中, 我分明感受到宁静的乡村生活给他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

三、一阕伤怀的感时词

辛词豪放可比东坡, 吟诵《清平乐·村居》却如入世外桃源, 真真切切让人读出了农家之“清平”。“村居”二字, 也常为文人所用, 读稼轩之词, “村”之清新, “居”之闲适, 跃然纸上。

品读至此, 我不禁忖度:胸怀大志的稼轩为何填词?所托何意?我于是浏览了稼轩生平。

词人为山东历城 (济南) 人, 出生于靖康之乱后,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他在金统治区目睹同胞之惨状, 深知亡国之苦痛, 21岁由中原南归, 至67岁病故。四十余载一心记挂国家统一, 励精图治欲抗金复国。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 “直把杭州作汴州”, 稼轩光复山河的理想始终得不到实现, 所提抗金建议均未被朝廷采纳, 并遭到主和派 (投降派) 的打击, 沦为下僚, 不得尽其才。在报国无门、恢复国土无望的情况下, 稼轩只能寄情于填词, 将抗金、恢复国土的宏图大志, 对朝廷的不满, 对沦陷区人民的牵挂, 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梦想、对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通过委婉的诗词表达出来。

稼轩传世有《稼轩长短句》, 传词600多首, 题材十分广泛, 有抗金词、爱国词、闲适词、农村词、情爱词等。其中闲适词数量最多, 但构成其主调的却是表现稼轩的理想抱负、歌唱抗金、恢复中原的词。辛弃疾虽然归隐近40年, 但由于心系抗金, 胸怀家国, 所以他其实是“闲”而不“适”的。因此, 其大量的闲适词、农村词, 虽是反映归隐情趣的, 也染上了时代的色彩, 多为感时伤怀之作。可想而知, 这位与陆放翁同时代的词人, 也是常常“出篱门迎凉”。

《清平乐·村居》改写 篇5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诗是宋代辛弃疾写的一首多姿多彩的乡村生活图。乡村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的。

看,在一座小茅屋边长满了青草的好溪,弯弯的好溪、清清的溪水。屋里传来一阵阵带着醉意的乡都的吴音,这是谁呢?原来是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妻,他们有三个孩子,最大的儿子正在好溪的东头认认真真的锄草呢。二儿子正在树阴下认认真真的帮他们家的老母鸡织鸡笼呢。最小的儿子在干嘛呢?正趴在溪水旁剥莲蓬吃呢。当夕阳西下,大儿子锄草回来时,两个弟弟挣着给哥哥看自己的劳动成果呢!二弟对大哥说:“哥哥,哥哥,快看!快看!这是我刚刚为母鸡织的鸡笼呢!”大哥说:“好,好,这鸡笼织的可真好啊!”小弟弟啼笑着跑过去,轻轻摇着哥哥的手,似乎正在撒娇:“哥哥,你瞧,这是我刚从溪边剥出来的莲子呢。你快尝尝吧,好不好吃”哥哥笑着接过莲子,吃了一个说:“这莲子可真甜啊,你真棒”小弟弟笑的脸都红了。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066-02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文《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词,整首词画面感极强,词中洋溢着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通过对农村朴素恬静、清新秀丽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的生动描摹,抒发了词人对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喜爱之情。教学中,笔者采用“读一首词”“赏一幅画”“悟一份情”的教学法使词中优美的画面“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充分感悟农村生活的意境美,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要求,并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笔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借助课文插图展开合理的想象,理解“翁媪、卧剥、相媚好、无赖”等关键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3.了解词的一般特征。通过多层次的诵读,想象词中田园生活的场景,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品悟词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词。

2.难点:多层次诵读,品悟词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一:诗词对比,了解词的特点

《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第一首词。在这之前,学生只学过诗,从未接触过词。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诗和词的不同之处。笔者在黑板上板书“村居”两个字,问学生:“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想到了农村生活,有的回答想到了农村人居住的房子。笔者接着出示高鼎的诗《村居》让学生读一读,并用一句话进行过渡:“在清代诗人高鼎的笔下,《村居》是一首诗,而在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笔下,《村居》却是一首词。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诗与词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和教师对诗词异同的梳理,学生较容易发现词的三大特点:每行词的字数都不相等;词除了有题目,还有一个词牌名;词一般分为上下两段,称为上阕(上片)和下阕(下片)。此环节通过诗词形式上的对比,使学生对词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教学环节二:初读课文,感受词的韵味

学习古诗文,不仅要正确读准字音,更要读出诗中的韵味,感受其韵律美。在这一环节中,笔者分两步进行教学。

1.正确诵读

通过自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学生读准一些难读的字音,并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如针对“翁媪”二字的读音,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偏旁部首的方法来理解“翁”是指老年男子,“媪”指老年女子,并用拆字理解的方法明白“翁媪”一词指的是一对老年夫妇;还有对比古今义理解词语的含义,如“无赖”的今义是贬义,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而在古代,“无赖”是顽皮可爱的意思。又如“剥莲蓬”一词,学生很容易读错。笔者出示了“剥”的两个读音和不同的意思,让学生根据意思来选择正确的读音:“bāo”,意思是去掉外面的皮或壳;“bō”,意思是用强制手段夺去,依照法律取消。学生根据意思很容易找出“剥”在这里指的是去掉莲蓬的皮,也就能选择正确的读音“bāo”。而“莲蓬”这个词中“蓬”一般读轻声,但在词中为了押韵要读它的第二声。

2.读出韵味

古诗词平仄有序、简短精炼,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了解了这首词上阕压的是“ao”音:“小、草、好、媪”;下阕压的是后鼻音“ng”:“东、笼、蓬”。一般在朗读诗词中,读平声时,即阴平和阳平,声音要拉长;而读仄声时,即上声和去声,声音要短促。笔者通过范读,让学生模仿诵读,读出了这首词的韵味。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翁”“媪”“无赖”的含义,读准“剥莲蓬”的字音,以及了解词的韵律,让学生能够把词句读顺,然后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品悟词的韵味。

(三)教学环节三:想象画面,感知词的大意

古诗词有着“诗中有画”的特点。教学时,笔者从再现诗的画面入手来引导学生了解词的大意。这首词虽然只有8行46个字,却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的乡村生活画卷。笔者在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结合书本插图及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读懂词句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仿佛真正走进了词中描绘的这幅美好的生活画卷。

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朗读这首词并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笔者引导学生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想象:“1.感悟景之美(抓住‘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来体会);2.感悟人之和谐(抓住‘醉里吴音相媚好……溪头卧剥莲蓬来体会)。”接着描绘出五幅画:乡村美景图、翁媪醉聊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织笼图、小儿剥莲图,让学生把这五幅画结合在一起,完整地说出这首词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练说,一幅乡村美景图自然而然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的设计摒弃了对古诗词繁琐的分析和对诗意的死记硬背,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感受诗词特有的意境之美,不仅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理解了词的意思,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四)教学环节四:紧扣词眼,感悟词的意境

每首诗都有诗眼,词也不例外,抓住“词眼”展开教学,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这首词的词眼是“喜”字。课上,笔者问学生:“通过诵读,你发现了作者看到这幅画面后的心情了吗?它就藏在这首词中。请大家用心读一读,找出最能表达词人此刻心情的那一个字。”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喜”这个词眼。教师板书“喜”字后说:“这是词人情感的流露。辛弃疾到底看到了什么令他这么欣喜?”学生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归纳出作者“喜”的四个原因是:环境宁静、夫妻和美、两儿勤劳、小儿无赖。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喜”字理解了作者对这户人家老头老太生活和美的喜爱、对两儿勤劳的喜爱、对小儿天真无邪的喜爱和对这与世无争的宁静村庄的喜爱之情。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让学生的心与词人的心一起跃动,真正走进了词所创设的如诗般恬静的优美意境中。

(五)教学环节五:背景补充,体悟作者的心声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词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笔者补充介绍了作者辛弃疾的相关资料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接着,笔者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读到这儿,老师的头脑中冒出了一个问号,辛弃疾是众所周知的爱国词人,此时的他为什么不去赞美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将士,而是极力地赞美这安宁平静的乡村生活?”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学生之前已经了解了作者创作这首词的背景,他们的回答可谓精彩纷呈。如生1说:“因为他已经厌倦了战场的厮杀,现在他更向往安宁平静的生活。”生2说:“从这可以看出,他热爱和平,希望所有的百姓都能远离战争、远离战场。”生3说:“因为他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疾苦,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像这家人一样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笔者顺势进行小结:“是啊,辛弃疾希望全天下的家庭都能像这户人家一样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他不愧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词人!这首词中不光渗透出作者的‘喜,更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之情!”

【设计意图】在学习这首词时,笔者引导学生将词中宁静的乡村生活融入烽火连天的南宋王朝这一历史大背景中,使学生了解到词中所描绘的安定祥和的环境在那个战乱年代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学生还从中感受到了词人对安宁生活的无限向往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六)教学环节六:课外拓展,激发读词热情

学完了课文《清平乐·村居》,课堂教学还没画上句号,笔者又向学生推荐了辛弃疾的另一首不同风格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学生要理解这首词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先让学生听录音诵读,再给他们讲解了一些难于理解的词语的意思,降低学生理解词句的难度。最后,笔者用一段话作为课堂结束语:“辛弃疾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有茅檐低小的宁静美好,也有金戈铁马的壮怀激烈。在不同的时期,他所写的词风格也迥然不同,但其中不变的是他那份浓浓的爱国热情。同学们课后可以去读读他的词,更深入地了解这位爱国词人的词中或壮怀激烈,或恬静淡然的情感。”

【设计意图】教师在课末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这首词,通过与《清平乐·村居》的相对比,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词人辛弃疾的创作风格。两首词虽然风格截然不同,但都表达了词人的爱国之情,为学生将来学习辛弃疾更多的古诗词打下坚实的基础。

《清平乐村居》教学 篇7

一、创设情境, 剖题切入

1. 板书“村居”, 看到“村居”二字, 你联想到什么? (引导其诵读高鼎的《村居》等)

2. 介绍词和词牌名。高鼎的《村居》是一首诗, 若在前面加上“清平乐” (板书) 便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一首词。“清平乐”是词牌名, 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所以中间有间隔, 读时要用停顿把这种间隔表现出来。指名读。

你了解“词和词牌”吗?出示介绍。让我们真切地感受一番。出示辛弃疾的《破阵子》读一读词牌。听音乐, 说感觉, 再读词牌;再听音乐, 说感觉, 读《清平乐》。

二、疏通语言, 感受节奏

1. 自读课文, 要求字字响亮, 字正腔圆。

2. 指导重点:

媪与温的比较剥 (将东西的外皮去掉) 莲蓬上阕与下阕的停顿

3. 古人读词常常手舞足蹈地读, 感觉这样读特别带劲, 我们也来试一试。 (在节奏中体会词的合仄押韵。平、仄音, 平声音拉长一些, 仄声音拉短一些。)

三、品读赏析, 感悟词境

1. 想象画面, 把握词意。

(1) 俗话说“词中有画, 画中有词”。我们这么读着读着, 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2) 交流、反馈。

2. 提炼词眼, 体悟词境。

(1) 你们描述的画面给人的感受可以汇成诗中的一个字, 是哪个? (醉)

(2) 在这句中“醉”是指翁媪———“喝醉”了。他们仅仅是喝醉了吗?为什么而陶醉?让我们走近他们, 听他们用温婉柔美的吴侬软语来聊一聊, (理解:吴音) 看看是不是能解开谜团。

(3) 你猜他们用“吴音”在聊什么? (聊儿子、聊美景、聊美好生活……)

(4) 配乐朗读整首词。

(5) 同学们, 读到这里, 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生活?除了翁媪陶醉其中, 还有谁也沉醉了?说理由。

四、拓展背景, 体验词情

1. 一份温馨和谐、自在的乡村生活为什么让词人那么向往、那么沉醉呢?他在陶醉之余又会想些什么呢?老师相信读了这段文字, 你会有深刻的感悟。

2. 看了这段资料, 我想你们一定明白了辛弃疾为什么那么陶醉。此刻, 看着这安宁祥和、温馨和谐的村居生活, 辛弃疾感慨万千, 他会想什么呢?

3. 抓住“醉”引导学生利用资料课外诵读《破阵子》, 体会诗人爱国情怀。

【思考】

一、词牌名要不要教?

对于词有别于诗的外在形式, 比如词牌名, 长短句, 上下阕, 尤其是学过高鼎的古诗《村居》, 这里又来了个《清平乐村居》, 学生的目光已经情不自禁地聚焦到“清平乐”, 所谓“不悱不启”, 不讲不行。可“怎么讲”大有学问。

我是借《村居》一诗引出“词牌名”这个概念的, 接着借助音乐来感受不同的词牌名。我用一段清新、婉约、平和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清平乐”的意境, 又借助一段慷慨激昂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词牌名“破阵子”。虽然这两首词都是辛弃疾的作品, 然而风格完全不同, 形成鲜明对比, 但是又同有一个“醉”字, 字虽同, 意境又并不相同, 这众多的“同”与“不同”恰恰成为可贵的教学资源, 为我所用。

为什么在文字介绍之后要让学生借音乐来感受?我以为所有的知识、理念、观点都应该融入到事件、情感和感觉之中的, 留给学生的记忆才是丰富的, 鲜活的, 学生也可以借助这些情境、故事、细节……去记忆和回味。其实换言之, 就是你的教学有没有站到儿童的角度, 以激活儿童为目的来推进, 否则只是空洞的说教, 不会在儿童的头脑里投射下痕迹。

二、词的声律要不要教?

古代的诗词给人美好的感觉是什么?抑扬顿挫、音韵和谐的声律之美当居首。所以教古诗词不涉及声律之美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早早定好节奏让学生照着一句一句的练习行吗?这样是否将美肢解了或者又限定了学生?还是让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自己读出自己的节奏?这对学生语感要求是非常高的, 很多学生达不到, 怎么办?要感受声韵之美借助朗读这一手段是最有效的。鲁迅先生笔下的寿镜吾老先生读起古诗词来为什么要把头拗过去, 拗过去, 他是借肢体来配合声律, 读出了美感后, 把自己都陶醉了。特级教师张康桥也带着学生们用肢体演绎《如梦令》, 再配合朗诵, 感受词的声律、词的画面, 让人忍俊不禁。正是在这种看似搞笑的演绎中, 学生们体会着, 感受着, 不感疲倦。平长仄短是古诗词的停顿方法, 我们不是告知方法, 而是通过变换朗读的方式, 丰富呈现的形式,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领略了词的声律之美。看似未教, 实则教了, 看不出教的痕迹是一种高境界。

三、词中的重点词语要不要一一解释?

理解了重点词语, 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整首词。古代汉语毕竟与现代语言有着较大的差别, 避而不教恐怕不妥。试想“相媚好”、“吴音”……这些词如果不教, 学生难以理解全词, 但是不是教师把它们一一出示, 大家说一说就结束呢?还是让学生针对自己不理解的字词质疑, 而后大家议论一番呢?孰优孰劣还是要看学情, 关注学生的需要是关键。如解释“无赖”一词时就与学生最近在读的《水浒传》中无赖“牛二”相比较。在课中像这样的解词法教者往往信手拈来, 如“卧”字等, 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是因为找到了学生原有知识的生长点。

我在解词的过程中则是将重点词放在整首词的大背景、大情境中来完成的。这个情境就是老夫妇在用吴音“醉聊”, 聊什么?根据学生的感悟, 理解随即穿插、点拨。他们仅仅是喝醉了吗?为什么而陶醉, 让我们走近他们, 听他们用温婉柔美的吴侬软语来聊一聊, 随即理解———吴音。学生们说到聊儿子, 聊到二儿子时, 结合理解“锄豆”, 引出“锄禾”, 聊到三儿子的时候, 就理解“无赖”, 今意与古意进行比较。聊自己的亲热劲儿时就适时评价一句“看, 他们多亲密, 多亲热啊, 这就叫‘相媚好’”。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时其实已经理解了, 教者再适当提一提, 规范一下语言。不能理解的就浓墨重彩讲一讲, 此刻的讲也是自然的。不刻意, 不雕琢, 看需要, 观学情, 就会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流畅感。

四、词的背景要不要揭示?

这一问不能一概而论。这首词的教学, 我以“醉”为词眼进行, 老夫妇的醉, 可能是喝了点小酒, 有了几分醉意, 也是为美景, 为儿子, 为彼此, 就是为幸福安宁的生活所醉。但是这还都在词中, 我们是读者, 可以跳出词来看, 醉在其中的还有谁。学生悟出词人辛弃疾, 当然就会冒出一问:“为什么这么一幅平常的村居图就让词人醉了?”这就涉及到了词的背景, 于是用学生们听得懂的语言将背景揭示出来, 当然有的学生已经在课前预习中了解了, 让他们说出来, 也是发挥班级授课的一个优势 (让知道的告诉不知道的) 。学生对词的理解就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词是词人心中之情开出的言语之花, 通过欣赏这朵花, 还可以悟到词人心中的情, 感到词人这个人, 解读就有了一定的深度。

上一篇:头颈部肿瘤放疗护理下一篇:如何开好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