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计划

2024-09-10

施工计划(精选12篇)

施工计划 篇1

网络计划技术主要是指关键线路法和计划评审技术。借助于网络表示各项工作间的相互关系和所需时间,通过网络分析研究工程费用与工期的相互关系,且找出编制和执行计划的关键路线,该方法称为关键线路法(CPM),应用网络分析方法和网络计划去评价和审查各项工作安排,此方法称为计划评审法(PERT)。网络计划技术是网络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在现代管理中最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广泛用于系统分析和项目管理。

网络计划技术实施大体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绘制网络图、通过计算找出关键路线、依优化方法调整网络及数据,使方案最优。

1绘制网络图

网络图是用箭线表示活动或者工序,用圆圈表示节点,每个节点既表示上道工序的结束,又表示下一道工序的开始。

绘制网络图遵循以下规则:(1)布局好起点和终点;(2)确定方向、时序、节点编码和工序编码;(3)明确紧前工序和紧后工序;(4)相邻的两点之间只能有一个弧图中不能有缺口或间断;(5) 可以平行作业和交叉作业。

2计算关键路线

计算关键路线涉及到的有以下概念和方法:( 1)作业时间,完成某一工序i → j所需要的时间,用Tij表示;(2)最早开始时间,工序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用TijES表示;(3)最早结束时间, 工序最早可能结束的时间,用TijEF表示,它等于工序最早开始时间加上该工序的作业时间,即TijEF=TijES+Tij;(4)最迟结束时间,工序最迟必须结束的时间,用TijLF表示;(5)最迟开始时间,工序最迟必须开始的时间,用TijLS表示,它等于工序最迟结束时间减去该工序的作业时间,即TijLS=TijLF- Tij;(6)自由时差,指在不影响紧后工序最早开始时间的条件下,工序最早结束时间可以推迟的时间, 用TijFF表示,它等于紧后工序的最早开始时间的最小值与本工序最早结束时间的差,即TijFF=min(TjkES- TijEF);(7)总时差,指在不影响工程最早结束时间的条件下,工序最早开始(或结束)时间可以推迟的时间,用TijTF表示,它等于工序的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或最迟结束时间与最早结束时间)的差,即TijTF=TijLF- TijEF或者TijTF=TijLS- TjkES;(8)关键工序,总是差为零的工序。

网络图上从起始点开始,依各工序顺序连续地到达终且完成各工序历史最长的路线称为关键路线,关键路线全部由关键工序组成,工序总时差为零。

3网络优化

绘制网络图,计算网络参数,得到一个初始的计划方案,该初始方案仍需进行调整和完善,根据计划要求,综合考虑进度、资源利用和降低费用等目标。

(1)时间优化:主要是缩短关键工序的作业时间,合理调配技术、人力和财务;(2)资源优化:主要是优先安排关键工序所需的资源,利用非关键工序的时差,错开各工序的开始时间,调整资源利用的高峰;(3)费用优化:主要包括直接费用优化(如工资、设备、 能源、工具和相关材料)和间接费用优化(如办公费用、机器折旧)等。

4应用分析

某车库的工程及施工控制天数见表1,根据工程特点,部分作业属于“线” 工程,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间有着较强的依赖关系, 例如:作业C必须在作业A、B后进行,作业E必须在作业C后进行;作业F必须在作业D、E后进行;而作业A、B属于“点”工程, 它们之间不具有较强的相互依赖关系,例如:在不影响工期的前提下,作业A和B可以同时进行,亦可不同时进行。基于以上分析, 将各作业之间的紧前作业列于表1。

根据前面网络计划技术实施的三个步骤,可以计算得出最优的车库施工计划。

从网络图(图1)可以得出A-C-E-F-G-J-K-N为该工程的关键路径,整个工程的从施工开始至全部结束的最短周期为80天,作业总时差为零。

5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网络计划技术是进行工程管理的有效工具,特别在施工计划安排、工程进度管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计划技术的融合发展,网络计划技术必将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施工计划 篇2

第一、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立项目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各个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并做好技术交底。

2、建立健全项目部安全培训制度,确保在建工程项目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资料员、急救员等相关人员持安全资格证上岗。

3、建立健全新入场工人(或进入新的岗位)三级教育、经常性教育和班前安全交底制度,做好安全资料记录、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公司、项目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书面记录,对建筑安全监督机构下发的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要及时整改并写出整改报告书,经工程项目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后,报建筑安全监督机构。

5、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经理部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有专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对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等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专家论证组织不得少于5人。第二、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

1、施工围挡:工程开工前必须使用彩钢型板及经认可的新型材料进行围挡,主要道路两侧高度不小于2.5米;大门采用电动伸缩安全门,大门正面醒目位置设置企业标志;市区主要干道两侧的施工现场大门必须进行亮化,鼓励采用灯光广告围挡,做到靓丽美观。

2、临建设施:施工现场临建房使用轻钢结构稳定性较好的标准彩钢压型板复合板房。施工现场宿舍设置可开启式窗户,宿舍内的床铺不得超过2层,严禁使用钢管拱设的简易床铺,严禁使用通铺;宿舍内应保证有必要的生活空间,室内净高不得小于2.4M,通道宽度不得小于0.9M,每间宿舍居住人员不得超过16人;宿舍内应设置生活用品专柜和垃圾桶,宿舍外宜设置鞋柜或鞋架,生活区内应提供为作业人员晾晒衣物的场地。食堂必须有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必须持身体健康证上岗;食堂设置独立的制作间、储藏间,门扇下方设不低于0.6M防鼠挡板;制作间灶台及其周边应贴瓷砖,所贴瓷砖高度不宜小于1.5M,地面应做硬化和平防滑处理;食堂制作间的炊具宜存放在封闭的橱柜内,刀、盆、案板等炊具应生熟分开;食品应由遮盖,遮盖物品应由正反面标识。各种佐料和副食应存放在密闭器皿内,并应有标识;食堂外应设置密闭式泔水桶,并应及时清运。施工现场应设置水冲式厕所(每25人一蹲位)或移动式厕所;厕所地面应硬化,门窗应齐全;蹲位之间设置隔板,隔板高度不宜低于0.9M。施工现场应设置办公室(不少于20㎡)、卫生室(配备常用药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淋浴间(每15人一人喷头,设置储衣柜或挂衣架)、文体活动室(配备电视机、书报、杂志)、开水房、密闭式垃圾站(基容器)及盥洗设施等临时设施;宿舍、食堂、办公区用电单独设置开关箱,生活区应设置开水炉、电热水器工或钦用水保温桶;施工去应配备流动保温桶;保温水桶加锁专人管理。

3、施工场地:工地主要道路硬化,土方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盖、固化和绿化等措施;工地进入口要设置洗车台,从事土方、渣土才施工垃圾运输应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确保不粘带撒漏; 建筑材料、构件、料具按总平面布局堆入整齐并且标出名称、规格、产地,易燃易爆物品妥善管理;施工现场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并及时清运出场。

4、标牌和消防备要求:施工现场必须在大门口或大门两侧醒目位置悬挂七牌两图一报两栏,设置施工安全标志或警示牌,工作人员佩戴工作卡;按消防规定配备消防器材(每处不少于两具ABC型灭火器。施工现场选用干粉灭火器;办公场所用宿舍食堂选用CO2或泡沫灭火器),并配备消防桶、消防锨、消防斧、消防钩及消防沙。

5、脚手架:在建工程基础部分完工后按规定搭设扣件式脚手架,连墙件、剪刀撑、斜撑按结构设计要求设置;使用标准化、工具化上料平台,严禁上料平台与脚手架混搭;高层建筑物积极采用整体式提升脚手架或其它推广使用的安全设施。

6、安全网:密闭式安全平网、立网使用省登记备案产品,至市安监站南防护用品办公室选购省登记备案产品。立网超出檐口1.5米,女儿墙1米。底层设首层平网,每10米设置一道平网,作业层下端设平网,使用专用绳捆扎。

7、施工用电:施工现场要认真贯彻执行施工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配电箱(保护接零),现场使用五芯电缆,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箱、一断、一漏”要求;施工现场塔机作业半径内的临时设施、建筑物、高低压线路及架空线路超出安全距离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8、施工机械设备:塔机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客货两用电梯)等起得机设备使用前进行登记备案,严禁使用知制吊篮进行高处作业,起重设备拆装必须由具备专业拆装资质队伍进行作业,要编制拆装方案,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混凝土搅拌机、钢筋机械、木工机械等其它设备有专业人操作、维修及保养,施工机具作业区推广使用工具化安全操作棚。

9、安全防护:正确使用“三宝”,做好“四口五临边”安全防护。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挂好安全网,禁止赤脚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作业。

10、环境保护: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要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弃物;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水管网或河流;严禁夜间施工(当日22时至次日6时)噪声扰民。

浅谈建筑企业施工计划管理 篇3

关键词建筑企业;计划管理;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21-0083-01

“计划做龙头”这句话表达了施工计划管理在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地位。要搞好建筑企业的管理,首先要搞好施工计划管理。建筑企业具有许多不同于工业生产的特点,如施工周期长、工艺多变以及受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的直接影响等等。这些特点使建筑企业的管理,特别是施工计划管理的复杂程度增加,这就对建筑企业施工计划管理提出了许多特殊的要求。

1协调

面对各类不同的工程任务,建筑企业的施工计划必须协调好各项施工活动的比例关系。例如:保持施工任务同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施工任务同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之间的平衡,施工任务同施工准备工作之间的平衡等。只有把综合平衡问题解决好,才能确保工程建设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综合平衡问题是建筑企业施工计划工作的基本问题。

2调整

建筑施工活动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和支配的程度大,施工计划的实施控制比较复杂、困难。这就要求计划的编制人员,要时刻注意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使其能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建筑施工活动。计划的综合平衡工作是项经常性的任务,从一项建筑工程的开工到竣工,它始终贯串于其中。因此,计划的实施控制与调整在建筑业施工计划管理工作中的地位特别突出,这项工作做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建设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3分类

组织有节奏的、连续的、均衡的施工,是建筑业施工计划的基本要求。为了全面地、有效地指导企业的施工活动,施工计划按不同作用分下面两种,一种是年度施工生产计划。它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组成部分,主要根据上级下达的建筑安装任务,确定企业生产、技术、经济等各方面活动的指标,是企业计划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季度施工计划是年度施工计划的补充计划。另一种是施工作业计划。它是年、季度施工计划的具体化,它将年度和季度的计划任务,按较短的时间(月、旬、日)分配到各个生产环节,用于指导施工。因此,施工作业计划是保证企业按工程项目,按质、按量、按期完成年度和季度生产计划的具体行动计划。

4工期管理

4.1工期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企业工期管理是施工计划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快工程进度,缩短施工周期,使工程尽快竣工交付使用,是建筑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计划工期的管理是企业内部均衡生产、合理完成建设合同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取得有利位置,从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4.2影响因素

近几年来,由于我们忽视了对施工工期的管理,使工程合同的履约率大幅度下降,工期一拖再拖,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了企业的社会信誉,影响了企业的形象。这当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1)从客观上分析,因材料供应不及时,不能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使分项工程中断,造成工程停工。例如,1998年某小区的施工,就遇到过这种问题。当时由项目部施工的9#高层住宅楼,正在进行结构施工,墙体钢筋绑扎工作已经完成,摸板支了1/4(该工程结构分4段施工),因为商品混凝土联系不上(该工程甲方要求使用商品混凝土),不能浇筑混凝土,使该工程被迫停工。而且当时正逢雨季,钢筋被雨水淋过以后生了锈,质检人员验收通不过,认为钢筋锈蚀严重,不能继续施工,需要对钢筋进行除锈处理。经过这样一折腾,使我们受到很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工期。

2)因为协作单位配合不利,造成工程停工或拖期的现象也是存在的。由项目部承担施工的某小区4#、5#、9#楼,在装修施工过程中,因塑钢窗厂家以及防火门厂家迟迟不能送货,使装修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塑钢窗按不上,使部分内墙的腻子被雨水冲落,必须重新施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工期。个别施工队伍素质较差,也会影响到工程的工期。施工队伍素质差,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就会出现因质量问题而返工的现象,影响了工程的工期。

3)从主观上分析,由于我们在安排施工计划时,对各种可能影响到工程进度的因素考虑的不周密、不全面、不细致;或者有想当然的主观主义倾向,不顾客观条件的影响,单凭主观意愿来编制施工计划,失去了计划的准确性和严肃性,不能有效的指导施工,从而影响生产,造成工期的拖延。

4)基层施工人员缺乏对施工计划重要性的认识,对于上级下达的生产计划不能认真的贯彻执行,把计划丢在一边,你安排你的计划,我该怎么干还怎么干,认为计划可有可无,这样就失去了计划指导施工的作用,打乱了施工部署,形成了混乱的施工局面,这也是影响施工工期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因为个别施工工序安排的不合理,相互矛盾,造成重复用工的现象,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对工期也有一定的影响。

4.3改进措施

施工工期过长,不仅影响到社会投资效益的发挥,而且造成施工企业的流动资金占用过多,管理费开支加大,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于造成工程不能按期竣工,这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社会信誉与企业形象,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局面,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计划编制的改进。为了尽快改变施工工期过长的现象,我们应在主观上积极努力,在编制生产计划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按客观规律办事,认真搞好综合平衡工作,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工程合同的要求,安排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且加强计划的贯彻执行、检查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作好施工调度工作。并时刻注意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生产计划,使其能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建筑施工活动。

2)施工中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建筑业的特点,坚持合理的施工顺序,组织施工。基础施工要尽量避开雨季,并组织好人力物力,尽早完成基础作业,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结构施工阶段,要充分利用建筑物的空间,及时的创造装修工种插入的条件,使装修施工能尽早分工序、流水进入施工区域,为其他工序的施工创造条件。在装修阶段,要注意各工种之间的相互衔接,避免出现因为工序搭接不合理,而影响工期的情况。

土建与水电各工种之间要密切配合,协同施工,实行立体交叉作业。如果发现问题,双方应及时沟通,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这对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因为土建与水电的施工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一个方面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就可能导致另一方面被迫停工。因此,要想控制好施工工期,就必须使土建与水电紧密配合好。

当然,控制和缩短建筑工程的工期,必须以保证工程质量为前题。我们要努力探索和实现建筑工程的最佳工期。所谓最佳工期,就是综合经济效益最高的工期,这才是建筑企业施工计划管理的目标。

施工计划 篇4

施工项目的持续时间宜按正常情况确定,它的费用一般是最低的。待编制出初始计划并经过计算再结合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调整,它是避免盲目抢工而造成浪费的有效办法。按照实际施工条件来估算项目的持续时间是较为简便的办法,现在一般也多采用这种办法。具体计算法有三种。

1.1 经验估计法

即根据过去的施工经验进行估计。这种方法多适用于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等而无定额可循的工程。在经验估计法中,有时为了提高其准确程度,往往采用“三时估计法”确定项目的持续时间。

三时估计法适用于不确定性问题。当要完成一项新任务时,许多工序都是以前没有进行过的,对此缺少经验和可靠的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工序所需的时间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这时采用三时估计法。对每一种工序,估计如下3种可能性:

a-乐观时间估计值,指在非常顺利情况下,完成一项工序所需要的时间;

b-悲观时间估计值,指在最不顺利情况下,完成一项工序所需要的时间;

m-最可能时间估计值,指在工作正常情况下,完成一项工序所需要的时间。

a.b.m这三个估计值,实际上都是基于一种可能性的估计,究竟那一种值更接近于实际的工序时间,在情况基本相似的条件下,就存在一个概率问题。一般来说按乐观和悲观的时间估计值完成某一项工序的概率很小,按最可能时间估计值完成某项工序的概率最大。因此,时间计算时,完成某项工序的期望时间t的计算公式为:

1.2 定额计算法

项目工序的持续时间t按下式计算:

式中:Q———项目的工程量,为实物量单位;

R———拟配备的人力或机械的数量;

S———S=1/H产量定额;

C———每天安排的工作班制数;

H———时间定额,可查施工定额或根据本企业水平确定;

P———劳动量(工日)或机械台班量(台班)。

在使用定额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定额所列项目的工作内容与编制进度计划所确定的项目的三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主要表现在:

(1)当定额项目过于细化时。在此情况下,可将定额作适当的扩大和综合,使其能适应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如若干个同一性质(计量单位一致)不同类型的分项工程合并时,可根据各个不同类型的分项工程的产量定额和工程量计算其扩大综合后的平均产量定额:

式中:Q1,Q2,…,Qn———各个同一性质不同类型分项工程的工程量;

S1,S2,…,Sn———各个同一性质不同类型分项工程的产量定额。

(2)当定额缺少相应项目时。有些新技术或因特殊条件出现的难见的施工方法,其相应项目还未列入定额手册中,此时,指标的确定可参考类似项目的定额与实际资料和经验进行。

1.3 倒排工期法

倒排工期法,就是首先确定工程最后验收的日期,从后往前依次确定工程各阶段的时间。由于总工期时间已经确定,各阶段的时间不能按照正常的工期计算法进行安排,而是根据工程需要将某些阶段的时间进行压缩以满足工程总体进度的要求。倒排工期的工序持续时间t和需要的人力或机械的数量R可通过下式计算:

式中:R———拟配备的人力或机械的数量;

C———每天安排的工作班制数;

P———劳动量(工日)或机械台班量(台班)。

2 计算施工持续时间应考虑的因素

2.1 最小劳动组合

建筑施工许多工序都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必须要有几个人共同配合进行。例如,脚手架的架设一般至少要有2人才能有效操作。而有的工序则必须在一定的劳动组合时生产效率才高。例如,砌墙就有一个技工与普工的比例,人数过少或比例不当都将引起劳动生产率下降。最小劳动组合是指某一个工序要进行正常施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小组人数及其合理组合,每班人数一般不宜少于这一人数(见表1)。

2.2 最小工作面

每一个工人或一个班组施工时,都需要有足够的工作面才能发挥高效能,保证施工安全。这种必需的工作面称为最小工作面。所以安排工人人数时,必然受到工作面的限制,不能为了缩短工期而无限制地增加工人的人数。如果在最小工作面的情况下,安排了最大的人数仍不能满足缩短工期的要求,就只能组织两班制或三班制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见表2)。

摘要:施工企业为有序、高效地组织施工生产,实施在建项目的施工进度管理与控制,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应是先导。如何科学、客观地确定施工进度计划中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持续时间是施工进度计划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的保证。

关键词:施工,计划,时间,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杜训,陆惠民.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贾小军,伍孝波.施工组织设计范例50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站台装饰工程施工计划与施工方案 篇5

编号:00

2施工计划:

由于本工程特殊地理环境气候,导致工期短任务重,又有不同工种施工队在一起交叉作业,为此我施工队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计划3月15开始运料到站台,依据气温变化暂定3月25日起铺贴,先铺贴南地下通道墙面、地面;后铺贴站台面;地下通道吊顶3月底前穿插作业,力争按期4月底完成全部装饰任务。

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技术准备,依据甲方提供的图纸按要求施工。

材料准备:提前用轨道车不间断运输材料上站台。

设备准备:轨道车上料用龙门吊,地下通道用电葫芦下料。

二、施工组织机构:

施工负责人:梁茂增技术负责人:唐立才

质量负责人:赵积兴安全员:杨建全

工班长:李勇代根明

三、施工工艺:

1、洒水、清扫结合层,排除空鼓现象;

2、确定石材的外观,光泽度符合要求;

3、对石材有裂缝,掉角,翘曲和表面有缺陷的应予以剔除,铺贴前应根据石材的颜色、纹理、花纹等按要求式样编号铺贴。

4、铺贴前应浸湿,晾干。铺贴时应分段同时铺贴,严格执行国家施工规范标准,配合甲方及监理单位的管理工作,确保质量,交合格优质工程。

施工计划 篇6

【关键词】攻略了施工;网络计划技术;问题

0.前言

当前,网络计划技术将计划进行编制,协调,优化以及控制相互结合起来。技术的使用使得平均费用降低至20%,工期缩短时间为10%。该技术因此被广泛使用于公路施工中,在公路施工进度管理中开始被推广。为了使得技术技术使用更加娴熟,需要做好几个内容。要坚持工序分布原则和方法,工序时间背景隶属度以及确定方法,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

1.工序划分方法和原则

划分施工工序是在整个编制施工中有着重要作用,划分工序时,需要综合考虑施工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其中有地质、地形以及填挖方等等。实际的施工条件要确定,才能准确的划分施工工序。

1.1逐级分解原则

根据实际的工程复杂程度和规模大小,借助方便于管理和表达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网络图绘制原则进行绘制。可以分为总体网络图,一级网络图以及二级网络图。每个级别的网络分解具体原则是:网络分级同经济承包责任制是相关的,并且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应该力求方便于表达和管理。每个网络点的确立,不能超过200个,也不能少于5个。网络图的使用一般也不能超过3级,这是执行的逐级分解原则。

1.2标准化原则

实际公路施工工序的使用和实际工程划分有着很大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总体计划管理水平提升和交流。因此,工序分解应该遵守一定标准化原则进行。完整的工序名称是有讲究的,由工序词和前缀两个部分组成。工序分解包含工序词标准化使用,规范化。另外,还有网络图自动生成,工序在施工中持续的时间,这些都需要计算出来。前缀表示工程的大小,范围。有的是桩号、桥梁名称。

1.3管理原则

当确定出了工序资源总量,使得工序时间保障在一段时间内,这样才方便于资源管理,方便于优化处理。便于管理之后,还需要建立在管理原则基础上开展管理工作。工程分解有粗细要求,粗细程度是根据企业管理水平来划分的。管理水平高的企业,控制能力也会比较强,因此可以给予其细致要求。同时,它也是根据管理需求进行确定的,一些关键的项目可以在进行划分,划分的更加细致。如果是一些工期影响比较大,施工难度较大的项目管,在进行划分时,可以划分的粗一些。工序划分原则还应该坚持优先原则。划分工序时,要简化网络图。

2.工序时间背景隶属度及其确定方法

2.1气候影响直观计人法

进行计划确定时,计划人员要根据实践方法确定出每个工序在每月气候中的影响,有拖延工期,有误工导致停工数天,这样的情况考虑在内,放置于延误时间内。延误时间和正常时间要叠加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得出持续时间,从而确定出施工期限。

2.2工序时间背景隶属度的确定方法

设工序i在时刻(t一△At1 )至(t+△t2) 的时间段内,正常工作时间(统计值)为△t,(即延误时间为(△t1+△t2,)。令:

这样就可以计算出最终的隶属度。根据该方法计算来推理,工序在同一个月内有着不同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隶属度。在月份相邻的时间段内也会发生新的突变。有统计结果显示,气候变化是连续,不确定的。因此,连续性函数当确定了隶属度之后,就可以得出确定的工序,而且可以组建出动态的网络模型。

2.3两种时日表示法

第一,提出问题。当计算机输入了时期时,为了使得更加顺应网络图需求,需要再次表示出时间间距表示方法。另外,也需要再次确定出新的日历表示法,这样就可以 建立起新的表达关系,从而得出全新的时间计数。间隔表示是根据某个待定的日期和间隔的时间来确定的,因此时日的表示就可以得出。第二,两种时日表示法的换算。这个表示方式需要根据某个时间内的时间作为标准,工程开工的时日开头表示可以使用KN进行表示,在每四年中会有一个闰年,从而可以确定出时日表示方法,从而得出新的换算关系。在已知的日历时间里,确定出XN、XY、XR和开工年XKN,也可以计算出新的时距TS。在任何一个公历年力,总天数就可以计算出来了。第三,工序时差计算。当有了新的单代号之后,就可以将其直接搭接入网络中,为了使得计算时差更加方便,需要借助时差进行网络优化。引入新的概念,从而得出最早的开始时间CES和最晚的延迟时间CLSi。工序i是最早开始的时间记录方式,不会影响后期工序确定。

3.公路工程质量控制

3.1控制公路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措施

近几年发展以来,随着公路工程施工任务逐渐增多,影响公路工程正常施工因素越来越多。这时需要项目经理组建起一组交通小组,副经理担任组长,主要对便道进行高效维护和保养,从而保障交通畅通。同时,还需加强对公路工程阶段工序管理,加强对现场劳动力物资储备进度等环节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来,要及时寻找应多措施,保障关键工序有序进行。由于公路工程施工点比较多,面比较广,因此应该根据施工组织做好设计工作,使用性能高超的机械设备。加强对机械队伍人员管理工作,定期开展机械设备检查和维护,从而保障设备使用寿命。同时,对建立而起的风险预测系统,要选择有效的应急措施进行应对,配置好施工安全防护措施,才能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发生,适当的调整施工进度,从整体上把握工期,提升施工质量。人员的施工进度控制意识要增强,做好最施工阶段进度控制工作,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得工作开展得到保障。工期开展,应该严格根据合同规定执行,来完成任务。这不仅可以满足施工合同需求,还可以提升公路企业社会形象,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目标,赢得更多利益。在该基础上,业主和施工单位应该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保持利益一致性。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方便施工管理有效进行。

3.2控制公路工程施工进度的技术措施

根据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工期要求,仔细阅读施工文件,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研读,做好合理编制工作。每个工序间关系要进行合理处理,在保障施工安全基础上,建立起施工技术方案。该方案包含施工技术检验层面,才可以进一步加强工期质量控制。另外,还应该努力做好施工前准备,要求进行合理施工,使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同时,还需要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从而提升施工人员施工技术。还需要做好施工阶段各项工作,做好技术交底,实现测量和监测工作落实。从而保障整个施工合理化和全面化。

4.结束语

工序时间确定要根据五个原则执行,从动态单代号开始,将其直接接纳入网络计算公式里,再次输入到计算程序中,输入的数据和计算结果最终都基于日期得以表示出来。这样的表示方法会比较直观、方便和快捷。从已经得出表示的计算结果,就可以找到关键路线,也可以得出关键工作路线。这样就可以绘画出内涵网络,方便于计划,提升公路建设水平。 [科]

【参考文献】

[1]刘秀凤,网络计划技术优化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D].天津:天津大学,2012.

[2]李亚东.网络计划技 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U].产业经济,2013,(4):232-233.

[3]朱平.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7).

[4]罗贤,许有鹏,徐光来.建筑工程对河网连通性的影响研究—以太湖西苕溪流域为例[J].建筑水电技术,ISTIC PKU-2012(9).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探讨 篇7

1 编制要求

1.1 重视施工准备, 保证施工进度计划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是施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拟对工程目标, 资源供应和施工方案的选择, 及其空间布置和时间排列等诸方面统筹安排, 是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通过重视工程项目施工准备, 并根据工期编制进度计划并加以优化, 切实保证施工进度计划在工程中的实际指导应用。

1.2 按照合同工期要求,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按合同工期, 完成施工任务, 这既是合同要求也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需要。在这一点上, 建设单位 (业主) 同施工单位双方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控制就是将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 找出期间的偏差, 然后进行反馈调整。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就是确定一个控制工期的计划值, 并制定出保证计划实现的有效措施, 保证工期计划合同工期的完成。

1.3 根据进度计划, 选择合适进度计划种类

编制进度就是决定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或者什么时候工程进度到什么程度。项目进度计划的种类, 根据内容划分, 有目标性计划与支持性计划。针对项目施工本身的进度计划是最基本的目标性计划, 它确定了该项目施工的工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要有一系列的支持性计划, 如材料使用计划, 周转材料使用计划, 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劳动力使用计划以及构件、半成品使用计划等等。从时间控制长短来分, 有总进度计划与阶段性计划。总进度计划控制项目施工的全过程, 而阶段性计划包括本项目的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和旬、周的作业进度计划等。从表达形式来分, 有文字说明计划与图表式计划。前者用文字说明各阶段的施工任务, 以及要达到的形象进度要求;后者用形象而简洁的图表来表达施工的进度安排。据笔者所知, 最常用的是横道计划、网络计划、斜线式计划等。从管理范围来分, 有总体进度计划与分区进度计划。总体计划是面向项目全局的战略性进度计划安排, 一般比较粗略。而分区计划则是针对项目中的某一部分或一个专业工种的进度计划, 一般比较详细。

2 编制依据

2.1 项目的工程承包合同

合同中工期的规定是确定工期计划值的基本依据, 合同规定的工程开工、竣工日期, 必须通过进度计划来落实。

2.2 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

这个资料明确了施工能力部署与施工组织方法, 体现了项目的施工特点, 因而成为确定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目标计划的基础。

2.3 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计划

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是企业计划的组成部分, 要服从企业经营方针的指导, 并满足企业综合平衡的要求。

2.4 项目设计进度计划

图纸资料是施工依据, 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与设计进度计划相衔接, 必须根据每部分图纸资料的交付日期来安排相应部位的施工时间。

2.5 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

如果已经有了关于材料和设备及周转材料供应计划, 那么, 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与之相协调。除上述五点编制项目进度计划作为主要依据考虑外, 还应注意有关现场施工条件的资料, 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气候环境资料, 以及交通运输条件, 能源供应情况, 辅助生产能力等。

3 项目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的编制

由于网络图具有明显达到逻辑性, 它不但能清楚地表示项目控制进度计划中的各项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 尤其是能够明确地表达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制约的关系, 能够运用数字方法来分析计划和进行优化, 因而网络计划比横道计划有更好更多的优点, “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企业用来控制工程工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项目施工任务过程中, 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逻辑关系可以分成两类:工艺逻辑:施工工艺不变, 工艺逻辑不变;组织逻辑:这类逻辑关系常常可以随着施工条件和施工组织方法改变而改变。如果有足够的施工力量, 其他条件也许可, 为了缩短总工期, 两栋住宅楼也可齐头并进的地进行施工。笔者认为, 明确逻辑关系, 旨在使项目必须遵循的顺序, 这种顺序不能随便改变。以工艺网络为基础, 考虑项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条件, 包括实际投入的施工资源量和具体采取的施工组织方法, 加上相应的组织逻辑关系, 就可以画出可供实施的施工网络。在项目施工准备阶段, 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 往往只能根据既定的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 确定各施工工序之间的工艺逻辑关系, 画出工艺网络。由于工艺网络一般只考虑工艺要求, 是在假定资源无限的条件下, 凡是工艺上允许同时施工的工作, 都按平等作业安排, 因而工期一般都较短。但是, 实际上, 资源总是有限的, 如何提高资源的效率, 降低施工成本, 则是编制计划时必须重点考虑实际问题, 在项目施工中用来指导施工。

4 优化

用来控制项目施工进度的计划应该是优化的计划。计划的优化, 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施工工期、资源投入量与成本消耗量, 是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因素。项目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的优化, 就是通过合理的改变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 充分利用关键工序的时差, 科学地调整工期与资源消耗使之最小, 不断地改善初始的计划, 在一定约束条件之下, 录求优化的项目进度计划。

4.1 工期调整

工期通常是进度计划编制首先考虑的问题, 在一定的资源用量与成本消耗条件之下, 常常要适当地调整计划工期, 以满足规定工期的要求。

4.2 资源平衡

编制施工项目进度计划时, 必须进行资源的平衡。不但要求资源的计划用量不超过资源的可供应量, 还要力求做到资源的均衡使用。对于企业配备的一定量人力和物力来说, 如果计划的安排能使得这些人力和物力, 在整个计划期中每天都能够充分发挥其效率, 那么这个计划的资源用量就是均衡的, 经济效益也必定是好的。理想的资源均衡情况是资源用量动态曲线图呈一矩形, 其顶边是平行于时间坐标轴的水平直线, 表示每日资源用量保持一定的数值不变。

4.3 成本优化

寻求成本最低的计划方案, 是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优化的重要内容。工程成本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一般说来, 直接费用低的计划方案, 工期比较长;为了缩短工期, 需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施工机械或施工工艺, 直接费用往往就要增加;如果不改变效率, 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增加资源的使用强度, 那就势必要扩大现场的临时设施和附属企业的生产规模, 增加一次性费用的投入, 其结果也要导致直接费用的增加。通常项目经理部总是优先彩用那些增加费用不多而缩短工期效果显著的方法。不过, 随着工期的缩短, 直接费会更快的增加。间接费与项目施工的关系不那么直接, 无论现场施工情况如何, 每天大体上总要发生那么多费用。工期越长费用越多, 费用与工期成正比。

5 结论

通过以上措施, 我们要组织力量编制好施工进度计划并切实加以执行, 指导工程的实际进度, 保证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工。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要从实际出发, 注意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按合同规定的工期要求, 做到好中求快, 提高竣工率;讲求综合经济效果。

摘要: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单位的指导性文件。在工程建设活动中, 施工进度计划宏观调控整个工程的进度, 对工期准点到达起关键作用。从施工计划编制的实践出发, 提出了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要求和依据, 阐述了职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优化, 为以后的现场施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施工,施工进度,计划

参考文献

[1]全国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年版.

[2]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年版.

如何编制好施工进度计划 篇8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是施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拟对工程目标, 资源供应和施工方案的选择, 及其空间布置和时间排列等诸方面统筹安排, 是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2 按照项目合同工期要求,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按合同工期, 完成施工任务, 这既是合同要求也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需要。在这一点上, 建设单位 (业主) 同施工单位双方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控制就是将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 找出期间的偏差, 然后进行反馈调整。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就是确定一个控制工期的计划值, 并制定出保证计划实现的有效措施, 保证工期计划合同工期的完成。

2.1 项目进度计划种类的选择应用编制进度就是决定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或者什么时候工程进度到什么程度。

项目进度计划的种类, 根据内容划分, 有目标性计划与支持性计划。针对项目施工本身的进度计划是最基本的目标性计划, 它确定了该项目施工的工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要有一系列的支持性计划, 如材料使用计划, 周转材料使用计划, 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劳动力使用计划以及构件、半成品使用计划等等。从时间控制长短来分, 有总进度计划与阶段性计划。总进度计划控制项目施工的全过程, 而阶段性计划包括本项目的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和旬、周的作业进度计划等。从表达形式来分, 有文字说明计划与图表式计划。前者用文字说明各阶段的施工任务, 以及要达到的形象进度要求;后者用形象而简洁的图表来表达施工的进度安排。据笔者所知, 最常用的是横道计划、网络计划、斜线式计划等。从管理范围来分, 有总体进度计划与分区进度计划。总体计划是面向项目全局的战略性进度计划安排, 一般比较粗略。而分区计划则是针对项目中的某一部分或一个专业工种的进度计划, 一般比较详细。

3 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依据长期从事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实践和施工进度控制理论知识, 笔者认为, 项目施工计划的编制依据。

3.1 本项目的工程承包合同。

合同中工期的规定是确定工期计划值的基本依据, 合同规定的工程开工、竣工日期, 必须通过进度计划来落实。

3.2 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

这个资料明确了施工能力部署与施工组织方法, 体现了项目的施工特点, 因而成为确定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目标计划的基础。

3.3 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是企业计划的组

成部分, 要服从企业经营方针的指导, 并满足企业综合平衡的要求。

3.4 项目设计进度计划。

图纸资料是施工的依据, 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与设计进度计划相衔接, 必须根据每部分图纸资料的交付日期来安排相应部位的施工时间。

3.5 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

如果已经有了关于材料和设备及周转材料供应计划, 那么, 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与之相协调。除上述五点编制项目进度计划作为主要依据考虑外, 还应注意有关现场施工条件的资料, 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气候环境资料, 以及交通运输条件, 能源供应情况, 辅助生产能力等。

4 项目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的编制

由于网络图具有明显达到逻辑性, 它不但能清楚地表示项目控制进度计划中的各项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 尤其是能够明确地表达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制约的关系, 能够运用数字方法来分析计划和进行优化, 因而网络计划比横道计划有更好更多的优点, “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企业用来控制工程工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4.1 工艺网络图与施工网络图在项目施工任务过程中, 各工

序之间的先后顺序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逻辑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4.1.1 由施工工艺决定的, 叫做工艺逻辑。施工工艺不变, 工艺逻辑不变。

4.1.2 由施工组织的方法决定的, 叫做组织逻辑。

这类逻辑关系常常可以随着施工条件和施工组织方法改变而改变。如果有足够的施工力量, 其他条件也许可, 为了缩短总工期, 两栋住宅楼也可齐头并进的地进行施工。笔者认为, 明确逻辑关系, 旨在使项目必须遵循的顺序, 这种顺序不能随便改变。以工艺网络为基础, 考虑项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条件, 包括实际投入的施工资源量和具体采取的施工组织方法, 加上相应的组织逻辑关系, 就可以画出可供实施的施工网络。在项目施工准备阶段, 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 往往只能根据既定的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 确定各施工工序之间的工艺逻辑关系, 画出工艺网络。由于工艺网络一般只考虑工艺要求, 是在假定资源无限的条件下, 凡是工艺上允许同时施工的工作, 都按平等作业安排, 因而工期一般都较短。但是, 实际上, 资源总是有限的, 如何提高资源的效率, 降低施工成本, 则是编制计划时必须重点考虑实际问题, 在项目施工中用来指导施工。

5 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优化

用来控制项目施工进度的计划应该是优化的计划。计划的优化, 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施工工期、资源投入量与成本消耗量, 是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因素。项目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的优化, 就是通过合理的改变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 充分利用关键工序的时差, 科学地调整工期与资源消耗使之最小, 不断地改善初始的计划, 在一定约束条件之下, 录求优化的项目进度计划。

5.1 工期调整工期通常是进度计划编制首先考虑的问题, 在

一定的资源用量与成本消耗条件之下, 常常要适当地调整计划工期, 以满足规定工期的要求。

5.1.1 搭接流水, 缩短工期。

在不同的工序之间, 将顺序施工改为搭接交叉施工, 将一个施工项目合成若干个流水段, 组织流水作业, 可以缩短工期。前一道工序完成了一部分, 后一工序就插上去施工, 前后工序在不同的流水段上平行作业, 在保证满足必要的施工工作面的条件下, 流水段分得越细, 前后工序投入施工的时间间隔 (流水步距) 越小, 施工的搭接程度越高, 总工期就越短。

5.1.2 合理排序, 工期最短。

把一个施工项目可分成若干道工序, 每一个流水段都要经过相同的若干道工序, 每道工序在各个流水段上的施工时间又不完全相同, 如何选择合理的流水顺序, 就是合理安排工期的关键问题。因为由施工工艺决定的工作顺序是不可改变的, 但哪个流水段在先, 哪个流水段在后的流水顺序是可以改变的, 不同的流水顺序, 总工期不同, 需要找出工期最短的最优排序方案。

5.2 资源平衡编制施工项目进度计划时, 必须进行资源的平衡。

不但要求资源的计划用量不超过资源的可供应量, 还要力求做到资源的均衡使用。对于企业配备的一定量人力和物力来说, 如果计划的安排能使得这些人力和物力, 在整个计划期中每天都能够

如何进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路新浩 (浙江振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 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 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必须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员、施工工艺、机械工具、材料和环境五大因素进行控制。

关键词: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 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 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而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 不同项目地点不同, 不象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 因此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多, 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 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 都会产生质量变异, 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 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象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 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 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就显得极其重要。

要想长期把工程施工质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就是经常应用一系列培训、管理、检测、监督、整改手段和措施, 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员、施工工艺、机械工具、材料和环境五大因素进行控制。

2培训、优选施工人员, 奠定质量控制基础

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 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施工质量, 就要培训、优选施工人员, 提高他们的素质。

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 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 (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 综合效益观念。

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 以出色的工作质量, 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 靠质量教育、靠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 靠培训和优选。

3严格控制建材、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质量, 打好工程建设物质基础

国家《建筑法》明确指出:“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因此, 要把住“四关”, 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当前, 在物资供应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 各种销售名目繁多, 有“回扣销售”、“有奖销售”、“送货上门销售”等, 对采保人员是极大的诱惑。因此, 要把好采购关。

3.1优选采保人员, 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 忠于事业、守信于项目经理的人任采保人员。

3.2掌握信息, 优选送货厂家。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 选择国家认证许可、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厂家, 选购有产品合格证, 有社会信誉的产品, 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 又可降低材料成本。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质量混杂情况, 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严格按设计要求, 应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 对进场材料, 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 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 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不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并且追踪其出处。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 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4推行科技进步, 全面质量管理, 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施工质量控制, 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 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 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 通过技术进步, 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体现了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 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量, 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 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 确保工程质量。

“科学的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 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 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 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 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 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 其结果要定量分析, 得出结论。“经验”则加以总结并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 形成新的质保措施;“问题”则要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质量控制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结果, 以及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 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积极性、主动性, 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 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订, 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的要求等, 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的分解与落实;目标的实施, 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 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摘要:通过重视工程项目施工准备, 并根据工期编制进度计划并加以优化, 切实保证施工进度计划在工程中的实际指导应用。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管理 篇9

施工企业在实施一项工程前, 摆在面前的紧要任务是如何按照建设单位的工期要求完成施工任务?

施工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工程项目进度目标进行分析和论证,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对工程所在地施工环境的调查研究, 讨论工期目标的可行性。通过多次的反复讨论, 制定出满足建设单位工期要求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但实现工期目标的前提是必须保证劳动力的充足供应、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及时到场、资金的保障。

工程项目是在动态条件实施的, 因此工程进度管理也就必须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如果施工企业不重视进度计划的必要调整, 则工程进度无法得到控制。为了实现工程进度目标,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必须随着工程项目的进展不断地调整目标。通过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跟踪检查, 发现工程进度计划执行有偏差, 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保证落后的工程项目在后续实施中能够赶上来。只有通过反复跟踪检查, 不断地采取措施, 才能保证工程项目按期竣工。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 以实现工程项目的进度目标。

二、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的现状

1.工程项目内部管理混乱

有的施工企业实施一项工程时, 并没有重视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 对工程施工进度听之任之, 发现工程进度落后了, 并没有采取积极地、有效地措施, 结果造成工程进度滞后。

由于项目部的管理人员不能深入到施工现场, 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不能及时掌握, 等到发现工程项目不能按期竣工, 为了不违反合同的约定, 施工企业不得不大量增加劳动力、机械设备的投入, 以扩大工作面, 这样既增加了施工成本, 又不能保证工程质量, 结果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施工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的特点与项目实现的条件认识不清。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项目部内部管理混乱, 员工之间钩心斗角, 对发现的问题不闻不问, 是造成工程进度落后的主要原因, 这就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2.不能正确处理工程施工进度、施工成本、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

有的项目只重视控制施工成本, 对待施工进度漠不关心, 只是一味省钱, 结果工程进度完成不了。最终, 由于不能完成施工进度, 为了不违反合同的约定, 施工企业不得不采取赶工措施, 增加劳动力和机械化施工, 这意味着又增加了施工成本。

有的项目只重视工程质量, 没有在控制工程成本上下工夫, 采取的施工措施不经济, 造成施工成本增高, 影响工程利润, 甚至发生亏损。

因此, 作为一家成熟的施工企业, 在控制工程进度、施工成本和工程质量上下工夫, 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只有通过全体施工人员的不懈地努力, 控制好施工的每一个细节, 才能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按期完成施工进度。

三、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方法

目前, 针对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方法主要有横道图法、网络计划法、前锋线法等。

1.横道图法

横道图法是指在图中用横道线标注出每一项工作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横道的长度表示该项工作的持续时间。采用横道图法, 易于制定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中, 记录每一项工作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持续时间, 将其标注在已制定好的施工进度计划的对应项目横线的下方, 两者进行对比。通过对比, 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有偏差, 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加快施工进度。

采用横道图法管理施工进度优点是:简单、直观、易操作, 缺点是:逻辑关系表达不清, 不能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不适于大型项目。

2.网络计划法

网络计划法是指用于工程项目的计划与控制的一项管理方法。网络计划法能反映一个工程项目中复杂的工作关系, 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

采用网络计划法, 能直观地反映出工程项目的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 能够准确计算出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在实际施工中, 发现不能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可采取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缩短持续时间而不影响质量和安全的工作, 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 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的费用相对较少的工作的方法来加快施工进度。

3.前锋线法

前锋线法在时标网络计划中, 从检查时刻出发, 用点划线自上而下将各项工作的实际进度前锋点依次连接而构成的一条折线。采用前锋线法检查施工进度的状态, 能够准确判断出工作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若前锋线为直线, 则表示到检查点处进度正常;若前锋线为凹凸线, 则表示到检查点处进度出现异常, 其中, 左凸表示进度滞后, 右凸表示进度超前, 两者均属异常。

四、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1.制定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 及时地检查与改进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制定的是否可行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 这直接关系到每一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工程量与工程复杂程度, 建设单位对工期和项目投产时间的要求, 资金到位计划等, 进行科学分析后, 制定出工程项目最佳的施工工期, 再反馈各方实施, 并及时听取各方意见, 及时调整。提前做好控制工程施工进度体系的建立工作, 并且进行责任分工和综合协调。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制定完成后, 就要发挥它的控制性作用。施工企业可以采用两级控制管理体系:一级为项目经理部的控制管理体系, 另一级为架子队的控制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按照已制定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向架子队下达具体施工项目的进度计划, 架子队可以对具体项目进一步细化到某一个工程部位, 制定每一个分部工程的进度计划。项目经理部可采用动态控制的原理, 对各项工作采取动态监控,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2.建立和谐团队, 以人为本, 加强内部管理

现代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企业之间的施工技术差异越来越小, 那么施工企业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生存?

施工企业要想生存, 必须将重点放在内部管理上, 要加强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施工成本等因素的控制,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 施工企业必须要推行一种先进的、合理的项目管理模式。一个在施工进度管理上成功的项目一定具有一流的和谐团队, 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 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 这是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通过一项工程的实施, 是向建设单位体现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平台, 能够展现一个企业的凝聚力。作为项目管理人员, 控制好工程施工进度, 是应尽的职责。加快施工进度, 是企业节约施工成本, 创造经济效益的途径。每一个项目管理人员, 应认识到这一点。企业有效益才能发展, 企业发展了, 职工的效益才有保障。

对工程项目进度计划要进行具体的分解, 对于各个分部还要确定相应的目标和负责人。施工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 要争取把人才留在企业中。企业要重视人才的使用, 把实现工程进度目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项目经理部应构建员工彼此的合作契机, 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发挥团队力量。

3.根据工程项目进度计划, 制定辅助项目进度计划

根据工程项目施工计划的进度安排, 项目经理部应做好分部工程的分解计划、劳动力供应数量计划、物资和设备的进场计划、需要资金的数额计划, 将每一个细部做好安排。

4.遵守规章制度, 提高业务能力

施工企业在实施一项施工任务, 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完成施工任务, 这需要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共同努力。项目经理部要制定一套规范的规章制度, 使工程进度管理制度化、程序化。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人员应当具有良好专业技术素质和饱满的工作热情。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的施工技术, 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

施工企业在施工一项工程时, 是体现企业内部管理的过程, 是向建设单位展示企业形象的过程。因此, 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管理过程, 调动所有人员的生产积极性, 鼓励全员各尽所能, 上下齐心的完成施工任务, 营造“天时、地利、人和”的场面。

摘要:目前, 市场上在建的工程项目比较多, 但是很多单位施工的工程都不能按期竣工, 不能按期竣工的因素有很多, 但主要的责任在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中。本文从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角度,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总结了改进措施, 目的是使工程项目在兼顾工程成本和工程质量的同时, 努力缩短建设工期。

关键词:工程施工进度,建设工期,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郝金霞, 李剑.论施工项目管理和施工进度的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7, (01) .

施工现场试验计划设计样例 篇10

本工程为石河子新建××工程, 位于石河子××小区, 总建筑面积4273m2, 地上一层, 无地下室, 框架结构。±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08.37m, 设计室外地坪为-1.8m, 檐高11.4m, 建筑物总高15.6m。

2 设计要求

2.1 基础结构

2.2 主体结构

主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结构参数及相关要求。

2.3 金属构件。

钢筋采用Ⅰ、Ⅱ级钢筋, 钢筋连接按钢筋直径≥Φ16采用等强直螺纹连接, 其余采用搭接接头, 钢筋锚固搭接及构造要求, 按03G101-1标准图集执行。钢筋保护层厚度执行GB50204-2002规定, 具体如下:基础底板底部40mm, 现浇板底20mm;梁、柱30mm。

2.4 防水材料。

现浇板结构混凝土自防水及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防水采用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卫生间防水为1.5mm聚氨酯涂料, 周边上卷250mm。

2.5 砌体材料。

砖砌体强度等级为MU10, 采用混合砂浆强度等级M5, 隔墙砌块采用混合砂浆强度等级M5, 砌块强度等级为A5.0, 密度等级为B07级。

2.6 预控计划。

2.6.1见证试验工作。该工程实行监理见证试验, 见证取样和送检是在监理人员的见证下, 由施工人员在现场取样, 送至指定的试验室进行试验。见证取样和送检次数不得少于试验总次数的30%, 试验总次数在10次以下的不得少于2次, 工程的重要部位须增加见证取样和送检次数, 送检试样在现场施工试验中随机抽取, 不得另外进行。施工过程中, 见证人按照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 对施工现场的取样和送检进行见证, 并在试样或其包装上作出标识, 封志。标识和封志标明工程名称、取样名称、部位、日期及样品数量, 并有取样人和见证人签字, 见证人制作见证记录, 见证记录应列人施工技术档案。2.6.2混凝土部分。a.本工程所用的混凝土全部为商品混凝土。b.商品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报告单、配合比等均由搅拌站提供。c.根据划分的流水段, 以同一浇筑部位、同一强度等级、同一配合比、同一工作台班, 每100m3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为200m3) 混凝土为一取样单位, 不足100m3时也按一取样单位计算, 每一取样单位留置一组28d强度的标养试块, 并且根据需要留置1.2MPa、50%、75%、100%强度和备用试块。28d、1.2MPa、50%、75%、100%强度和备用试块的编号一一对应。d.抗渗试块留置、同条件试块留置 (与结构同地点同条件养护) :渗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冬期施工时留置;渗试块: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留置一组, 且不少于两组;墙柱梁侧模1.2MPa试块及施工缝处理;梁、顶板50%、75%、100%强度试块;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块其数量根据需要确定。2.6.3钢筋部分。2.6.3.1.钢筋原材:a.热轧带肋钢筋:以同一厂别、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 同一进场日期的钢筋, 每60t为一批 (不足60t亦按一验收批计算) , 取一组钢筋试件做拉伸、弯曲试验, 第一次取样不合格时, 需对原批钢筋取双倍试样进行试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如果钢筋在加工或施工过程中发生脆断和焊接不良, 以及机械性能不正常时, 需对原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根据工程使用的钢筋量, 取样次数以实际发生量, 按照规范进场时即可取样送检。b.冷轧带肋钢筋:以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一批, 每批不大于60t, 每批钢筋应有出场质量合格证, 每盘或每捆均有标牌。批抽取5% (但不少于5盘或5捆) 进行外形尺寸、表面质量和重量偏差检查, 检查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13788-2000、GB/T2975-1998、GBT/12101-89) 的规定, 如其中有一盘或一捆不合格则应对该批钢筋逐盘或逐捆检查。对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应逐盘进行检验, 检查如有一项不符合规定, 则该盘钢筋不合格。2.6.3.2钢筋连接。a.直螺纹接头进人现场前由厂家提供型式检验报告。b.直螺纹接头加工成型后, 对各种规格型号的接头各抽取一组送试进行工艺检验, 待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取样送试进行现场检验。c.直螺纹连接接头, 根据JGJ109-96规范规定, 以5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 不足500个也为一验收批。2.6.4防水部分。防水材料试验主要由防水施工单位提供详细资料。a.聚氨酯防水涂料 (用于卫生间) :以同一生产厂、同一品种、同一进场时间的甲组份, 每5t为一验收批, 不足5t也为一验收批, 乙组份按产品重量配比相应增加。每一验收批按产品的配比分别取样, 甲、乙组份样品总重为2kg。b.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SBS) :按GB18242-2000执行, 进行拉力试验, 最大拉力时延伸率、不透水性、柔度和耐热度试验。2.6.5回填土部分。环刀法:每层进行检查, 取样点位于每层2/3的深度处。灌砂法:数量可较环刀法适当减少, 取样部位应为每层压实的全部深度。

2.7 试验取样方法。

计划统计工作在施工企业中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施工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信息化;数据库;计划管理体制;计划管理制度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0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2-018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2.092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推动下,出现了空前的飞跃性增长,市场的全面开放使得各种企业与集团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而企业的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制约了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壮大,因此对其改革时必须从当下的社会条件出发,利用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尤其要运用计划与统计方法,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谋求更好的道路。

1 计划统计工作的内涵与意义

计划统计工作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是通过对施工企业的整个工作流程与进展程度等进行数据性的记录,并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相应地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及时有效地把握施工中的种种进程,同时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来为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以使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更加深入。

计划与统计管理工作主要对企业的施工计划、工程进度完成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统计,也即是对项目策划、立项、项目进展程度、交工验收、付款程度、零时增加的工程、物资材料采购计划、工程质量情况统计等所有数据的记录、分析,其精细化、综合化、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几乎涵盖了整个施工的每个环节,促进了企业施工过程的完善,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减少其在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失,能够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也使企业在其项目的开发中更加理性、更加科学。可以说运用计划统计的管理方式对企业施工而言具有使其更加透明化的优势,对于一个企业的战略部署与科学管理有百利而无一害,可以使一个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综合实力与竞争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2 施工企业的现状分析

目前,有不少企业已经采用了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由于其经验不足等原因,往往在计划与统计的工作中容易造成疏忽,其工作有时不到位,而且从全局的大方向上来把握相对可能理性一些,但在其整个运作过程中,其对于很多细节的处理还是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或者其对工作的细目分列上还不能更加精细化。应该加强说明,使其对于今后的工作能够有一个清醒认识,责任心进一步得到加强。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发现问题时,由于其不大注重与施工人员进行交流的方式,往往容易造成矛盾或产生某些不必要的冲突,这就要求企业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对其管理层进行严格要求,还要探讨一些与施工者之间的关系处理方法,使相关的检测与问题在一种良性的关系中得到很好的解决。

即使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都很到位,其间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从企业的项目开始应当成立一些外在于企业项目之外的监管体系,让项目运作得更好,实质也是为了给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3 作用分析

3.1 整体把握,引领全局

计划统计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指施工计划;另一方面指统计管理,二者是现代精细化管理模式中的重中之重。从上文对其内涵与意义的概况与简单介绍可知,施工企业要良性发展、长久发展,就必须做好计划与统计的管理工作。因此其是从构建系统化的管理角度进行切入,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从全局出发来对施工企业进行引领。从制定计划,到战略部署,与项目的引进与实施工程到最后的完工检验等都一一进行监管。又从其统计管理工作将各个部分加以精细处理,最终又将部分合成到整体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说其从整体出发,将所有的部分都纳入管理中,又从各个部分的统计中回到整体,使整个企业成为一个有机体,为其重新赋予了一种新的生命力。

3.2 实事求是,细致到位

从施工的相关规范与设计要求出发,编制一套适合其自身情况的科学合理的计划与统计表格,使统计指标得以固定。从施工质量计划表、项目进度统计表及其柱状图到工程管理的曲线图等皆要详细编制。

3.3 操作有序,按部就班

只有科学地编制各种施工进度计划,才能保质保量地使施工任务得以完成,在项目的管理中要把握其成本、进度、质量这三大主要拥有支配力的要素,其中进度管理也是其核心的核心,因此也要将其更加重视,分阶段、分时期、分任务,从整体上把握,从合理的分化中来进行具体施工管理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3.4 数据记录,清晰明了

时时记录其进展数据,对其进行分析,观察有无问题,若存在问题,当及时有效地提出并加以解决。从计划统计管理工作中的精细化表格可以运用数据库进行汇总与分析,用其他如柱状图、曲线图等能起到很好直观作用的图表加以处理,进行呈现,如此,施工项目工程所有成本投入情况、目前的进度情况与安全状况、任务完成情况及其质量等都一目了然。因此可以保证项目质量与安全进行的同时,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其因管理不善与情况不明所导致的无谓损失。

3.5 分析准确及时,正确决策

根据当下社会以信息化为主的大趋势,要应用一些多媒体工具,加快其信息资源的网络建设,如此才能更清楚地显示出其功效,让各个部门在这种信息共享中充分认识到其所决策将产生的利弊。只有这种透明化、科学化的处理方法,才能使一个企业的各个管理决策部门更加精明、选择更加正确,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将人治彻底地转变为理性工具的管理模式。

3.6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第一,按照其数据的分析可以对工期科学合理的安排,也能够及时地处理其出现的问题,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第二,从数据上得来的清晰的施工进度显示,透明度加强,使企业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三,通过其分析可以合理地使施工企业的各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第四,这种新型的系统化的管理方式的最终结果使项目工程管理得到了实际上的效益,将项目管理与其自身有效地结合了起来,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合一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五,统计工作使施工的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第六,协调了各个部门,使信息资源得到了共享,使其决策更加理性,也更加科学合理,使传统的人治管理模式得到了转变,且以工具理性为主。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如此有效、密集与细化的管理方式,步步跟进,提高了企业的整个竞争实力,使其在投标中不但始终发挥作用,而且使其总是立于不败之地,用实力说话,赢取了一切机会中的胜利。

4 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工作是从一个企业的整体出发,对其所有部门进行细化与监管,以信息数据化的手段对其进行透明化,使其所有的计划与执行及检测工作显露于外,让企业更加了解其自身的情况,更加理性科学地去处理其实施的项目工程,协调所有部门的工作,从总体上来引领一个企业的发展,通过对其作用的分析,希望所有施工企业能够正视其现状,提高对其认知度,积极更新其管理理念,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其综合实力,从战略上进行长远的部署,做好计划统计工作,保证其健康稳定有序地向前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琳.浅议施工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工作[J].山西科技,2012,(3).

[2] 苏国平.计划统计与成本管理创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3).

[3] 许志端,张金隆.基于事例推理的报高率确定模型

[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13,(8).

作者简介:张莹(1982-),女,江苏扬州人,中国三安建设有限公司技术部工程师,研究方向:技术部综合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资金计划管理分析 篇12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资金计划管理是资金管理的核心之一, 也是各项资金业务开展的依据和源头。企业只有在做好资金计划管理的基础上, 才能对资金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 资金计划管理工作能否高效有序开展, 对企业资金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基石和抓手。因此, 资金计划管理是资金管理的重中之重, 通过资金计划管理, 从而控制资金活动、监督资金使用效果, 既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又可以有效防范资金风险。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 资金计划管理迫在眉睫。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和行业竞争加剧, 建筑施工企业低价中标现象普遍, 垫资施工问题突出, 资产负债率节节攀升, 企业存款和银行贷款双高情况并存。现实中, 大多数企业都存在存贷双高的现象, 资金富余的单位获得较低利息收入, 而资金紧缺的单位不得不承担较高的贷款利息, 导致企业总体财务成本增加利润下降。企业存款和银行贷款双高现象, 表面上看符合资产与负债在期限结构上的匹配, 或者是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需要, 而考虑到高现金持有的机会成本和高短期杠杆的融资费用, 长期出现这一财务安排就违背了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面对这样复杂的经营环境, 建筑施工企业在追求规模持续扩张和利润增长的同时, 往往忽视了其背后资金管理难题, 下属企业多头开户, 资金体外循环、周转慢, 使用效率低, 投资随意性大等问题频发, 亟待解决。因此, 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和外部市场竞争对企业的资金管理提出了挑战, 资金计划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 如何做好资金计划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挑战的新课题。有效的资金管理体系要能够通过资金计划确保企业维持合理的资本结构, 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既能够使资金发挥高效率的作用, 又能够保持现金流的充沛, 获得较低的融资成本, 为企业创造利润。

不言而喻, 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资金计划管理, 提高货币资金管理的水平, 是降低并控制企业资金风险的有效手段。加强资金计划管理不仅有利于压缩企业存款和银行贷款, 控制存贷双高的局面, 而且可以缓解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的问题, 对于企业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建筑施工企业资金计划管理现状入手、分析了资金计划缺失给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并进一步提出了实施资金计划管理的有效手段。

一、资金计划管理现状

近几年国内资金面偏紧, 建筑施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又急剧增加, 面对此种复杂而又困难的局面, 各企业严格控制贷款成本, 不断强化资金集中规模, 着力提升信息化水平, 以达到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然而, 建筑施工企业存贷双高现象并没有明显改善, 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恶化的趋势,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企业总部层面缺乏统一的资金计划管理。多年来, 大多企业子公司以及项目部按年、按月甚至按周编制了资金计划, 确保了各公司资金的正常运行。但是, 各企业普遍存在以业绩考核为导向的预算体系, 并不能遏制各子公司及项目部的投资冲动, 各子公司及项目部只是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 每年编制了企业的全面预算, 对资金预算方面没有刚性约束, 导致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不畅, 突出表现就是存贷双高现象, 无形中降低了企业资金的运转效率。根据上市公司数据分析, 2010 年以来, 沪深50 余家上市的建筑施工企业, 存贷双高现象总体上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企业总部层面仍缺乏解决存贷双高的有效手段。

(二) 各企业内部单位资金计划性差异较大。各企业内部有些单位资金计划相对较强, 资金使用效率较高。有些单位资金计划性相对较弱, 临时用款的情况较多, 降低了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谈判的砝码, 同时融资成本也难以降低。虽然不少企业成立了财务公司, 通过财务公司实现资金的内部调节, 解决存贷双高的问题。但是, 为了应对临时用款的需求, 保证资金链不断裂, 财务公司也需要保留较大的资金备付, 这在无形中加大了资金紧张的情况。

(三) 资金计划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当前, 财务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日常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一些企业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资金管理系统, 对于资金计划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 也有不少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建立资金管理信息系统, 无法对资金流转进行有效的监控, 很难及时掌握公司的资金运行状况, 也就无法进行合理的资金安排, 资金管控风险暴露在监管之外。企业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 会导致各单位资金信息传递不畅, 企业总部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生产经营的财务状况和资金信息, 这难免会影响资金管理效率。

二、资金计划管理缺失的不利影响

(一) 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建筑施工企业缺少资金计划或者有计划不执行, 会使各单位在项目投资上没有约束, 盲目的铺摊子上项目, 扩大生产规模。大多数企业都是在上了项目之后再安排资金需求, 资金计划管理往往成了摆设, 没有发挥应有的约束作用。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 目前企业增长模式和经营方式还比较粗放, 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方式。同时, 由于建筑施工行业竞争激烈, 僧多粥少的局面长期存在, 在追求做大规模的内生动力下, 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成为多数企业选择。现阶段, 企业应该认识到, 合理的资金计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 要通过资金计划这个手段权衡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找准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二) 财务成本居高不下。企业资金计划不科学, 不能落到实处, 与实际经营相脱节是导致存贷双高的内部原因, 存贷双高也就意味着资金没有得到合理配置, 存在浪费现象。资金盈余的单位将多余的钱放在银行而资金短缺的单位却不得不向银行贷款, 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同时, 我国的融资环境是造成存贷双高的外部原因, 我国的直接融资比重相对较低, 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占主导地位, 导致企业带息负债较多, 财务压力较大。

(三) 财务风险不断加大。在经营过程中, 经营资金不到位的是许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除了年底, 许多建筑施工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现金流都是负值。一些单位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展, 互相借贷, 甚至靠借新债还旧债维持企业的生存。同时, 企业内部各单位互相贷款程序不规范, 具体细节也没有统一的规定, 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管控手段, 资金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三、实施资金计划管理的有效手段

(一) 制定企业资金计划管理制度。资金计划管理的制度制定是资金计划有效执行的基本保障, 企业要从总部层面制定资金计划管理的相关制度, 明确资金计划的编制要求、编制方法和责任部门。资金计划管理是基于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的前提条件下, 通过不断调整资金使用计划, 最大限度实现了企业资金收支的合理性, 确保能够维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总部要求各单位按年、月、周编制资金计划, 让制度成为资金管理的依据, 从资金流入、资金流出两方面入手, 构建整个企业的资金平衡体系。制度的实施能够确保企业资金水平在合理范围内运行, 各单位资金先“预”再“算”后“花”, 杜绝无计划、超计划的款项支付, 既有效配置了资金, 又能从源头上将资金失控的风险降至最小。

同时, 要想使资金计划管理达到理想水平, 企业总部还要从制度上获取资金计划管理的调控权, 即把各分子公司的资金计划管理控制权集中到企业总部, 这是强化资金计划管理的有效途径。这一措施不仅能够提高企业总部对分子公司资金计划管理的控制力, 而且可以监控其日常资金活动。这样, 既能从制度上让各分子公司自由参与生产经营活动, 发挥其各自业务优势在市场上竞争, 又能从资金上实际约束各分子公司的经营活动, 防范风险。

建筑施工要保证企业资金流的良性循环, 就必须在资金计划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从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入手, 努力使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处于提前计划的可控状态, 优化资金结构, 盘活沉淀资金, 加大监控力度, 规避资金风险, 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通过财务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 坚持企业总部统筹计划的原则, 遵循分级审批, 层层把关, 做到按计划用款, 按进度拨款, 加强资金跟踪检查, 营造自上而下管好用活资金的良好氛围, 形成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资金管理控制体系, 施工企业的资金紧张必将得到实质的改观。

(二) 打造资金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总部层面要建立统一的资金管理平台, 帮助各企业实现对本单位资金的管控需求, 完成与资金结算、投融资管理、财务核算等系统的全面对接, 从而达到资金计划、资金结算、财务核算的一体化管理功能。在企业总部层面搭建资金整体分析和考核平台, 要逐笔、逐项的编制, 确保从系统的架构设计上就层层把关, 实现企业整体资金运营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监控, 考核企业的资金预算与计划执行情况, 从而发挥企业的资金优势, 实现系统内资金的优化配置,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保证企业整体资金链健康而有序地发展。

建筑施工企业资金计划管理重点强调资金计划的总体目标和整体规划, 系统的定位是企业资金业务的支撑平台, 努力打造成为企业各成员单位的资金服务为中心。通过资金计划管理系统实现对资金的精细化管理, 业务单据、业务审批流程都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固化。这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将资金计划管理的业务流程整合到资金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中, 实现资金计划管理工作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通过业务的资金计划管理信息化系统, 企业可以加大资金监管力度, 控制资金风险, 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实现集团资金收益的最大化和资金风险的有效防范。

建筑施工企业资金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行业特色还体现在资金集中、资金结算、实时债务控制和现金流预测等内容中, 是财务一体化管理思想的重要体现。资金计划管理系统还可以与预算系统、财务核算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系统对接, 表现出良好的业务拓展和系统兼容性。通过与其他系统的对接, 企业可以不断提高资金预测和资金统筹能力, 解决企业资金预算不准确、计划与实际严重脱离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的实时掌握, 进一步分析资金运行情况, 实现对资金事前计划、事中监督、事后分析的全过程管理。

(三) 加强对资金计划管理的考核。企业的资金计划必须形成对各单位及各部门的刚性约束, 要明确考核主体、考核程序及具体方法, 将资金计划管理真正延伸到企业的每个业务部门, 让大量使用资金的业务部门成为资金使用的主导。很多企业由财务部门靠估算编制资金计划, 由于对自己的资金需求把握较准确是业务部门而不是财务部门, 这种管理模式从计划编制的源头上就无法达到资金管理的要求。因此, 考核制度一旦制定下发, 就必须得到贯彻执行, 要将计划执行情况与各单位主要责任人薪酬绩效挂钩, 将资金计划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执行情况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 提高各单位参与资金集中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效提高资金计划执行的时效性和准确率。责任部门在年度考核时, 对于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门的考核, 确保计划的严肃性, 使企业资金计划管理落到实处, 避免相互推诿, 强化岗位责任意识。

资金计划管理的考核不能搞一刀切, 要根据企业内部不同单位各自的特点进行考核。在具体资金计划管理的目标设计上, 可以把资金计划执行的时效性和准确率设为重点考核指标。对于资金预算管理基础工作较好的单位还可以进行分项考核, 即按照资金计划管理中的子项进行考核, 这是一种较为严格的控制。对于资金计划管理基础工作较弱的单位可以进行综合考核, 即按照资金预算中的收入和支出两大项进行考核, 这是一种相对宽松的控制。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预测期间的长短来确定具体的指标值, 使资金预算向精确化靠拢。

当然, 资金计划管理考核的原则还是要坚持, 要坚持资金计划不能随意调整。资金计划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 原则上, 各级预算一经批准确定, 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 不得随意更改。如果确因特殊事件需要调整的, 要严格遵守资金计划调整程序, 建立松弛有度的资金管理模式。企业内部单位的资金支出在编制审批的资金计划内, 则按使用计划拨款;企业内部单位的资金支出超过了编制审批的资金计划时, 则应由相应单位编报追加资金计划, 按审批的追加资金计划拨款, 否则不予拨款。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高度分散, 如果没有建立一套完善资金计划考核制度, 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根本得不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戴璐, “双高”现象、银企博弈与转型经济融资环境的影响, 中国软科学, 2010 (02) .

[2]周俊丽, 资金管理平台中的资金计划精细化管理,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06) .

[3]王景, 春论建筑施工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商业经济, 2014 (04) .

[4]徐庆勇, 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的运作与管理,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4) .

[5]史丽红, 试论建筑企业资金管理,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 (02) .

上一篇:反担保措施下一篇:历史教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