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担保措施

2024-09-10

反担保措施(精选5篇)

反担保措施 篇1

2016年前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已达6.15万亿,2016年以来,房企到位资金从1-2月的负增长一跃而上为1-5月的增速16.8%,4月开始个人按揭贷款增速更是超过50%。。据央行统计,2016年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其中,个人中长期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增加477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对公贷款)则减少26亿元。房贷狂飙的背后是企业资金需求的疲软,“就虚脱实”的信贷结构趋势愈发明显。它不仅关系到实体企业自身存亡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融资性担保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现状

1. 近些年融资担保业概况。

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从1999年国务院下发文件开始由无到有,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据银监会发布的信息,2014年底全国融资性担保机构8185家,总资本近9000亿元,从业人员约13万。担保机构实力逐渐增强,平均每家机构实收资本1.07亿元,自2010年以来均增长12.7%。注册资本在10亿元以上的机构有60家,比2010年末翻了一番。

2. 融资担保业面临的问题。

融资性担保还是一个新兴行业,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更好的发挥作用,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融资性担保机构体系建设亟待在规范中加强,机构体系结构不够合理。据银监会数据显示,2014年民营担保机构占机构总数的77%,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数量明显不足。银担风险分配不够合理,融资性担保机构基本承担了借款人违约后的全部风险,不利于担保风险有效控制和银担合作业务扩大。银担信息平台不健全,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从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情况看,担保机构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少,风险防范的制度和技术跟不上,代偿率逐渐上升特别是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担保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很大挑战。

3. 反担保措施在融资担保中的作用。

反担保措施是当担保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时,担保人为了分散、降低风险而要求债务人向其提供的担保措施,是为保障担保人将来承担担保责任后对债务人的追偿权而设定的担保。在担保项目实务中,反担保措施是担保人分散风险、保障利益的重要手段,是担保项目风险控制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当前主要反担保措施。我国担保当前反担保措施主要包括保证、抵押、质押三大类。保证包括自然人信用分担保和法人反担保。抵押有房地产;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产品、半成品、原材料等抵押方式。质押包括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包括有价证券、股权、应收账款、可转让的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等。

二、反担保措施设定法律依据及原则

1. 反担保措施设定的法律依据。

担保行为法体系在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以《民法通则》、《合同法》为基本法,以《担保法》、《物权法》为核心,以《担保法司法解释》为补充的完整的担保行为法体系。《担保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时,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同时《物权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担保法司法解释》第二条规定反担保人可以是债务人,也可以是债务人之外的其他人。反担保方式可以是债务人提供的抵押或者质押,也可以是其他人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者质押,这些规定让反担保在我国有了直接法律依据和明确的操作依据。

2. 反担保措施设定原则。

(1)公开市场原则。在对各种抵质押反担保方式中将市场公允定价作为最常用的市场定价原则。比如对质押反担保措施中的专利权、著作权、企业股权及特种行业或特殊产品经营的许可权等评估时可采用市场定价原则。而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抵质押资产评估所形成的各类评估报告,由于使用不同评估方法、评估原则等因素会对评估结果产生影响,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而直接采用市场定价则可规避或减小这类主观因素的影响。(2)可变现原则。反担保措施中最大的风险就是各类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当前银行的抵押或质押贷款,最易接受的通常是房地产,上市企业股权,可流通债券等具备广泛流通性的担保物。而担保机构则在实操过程中则难以让债务人提供流动性强的抵质押物,担保机构只能尽量接受其能掌控的和变现费用低的反担保措施,保证反担保物的可流动性。(3)反担保措施可操作原则。担保机构接受的各类反担保物,有着特定的存在条件和环境,通常都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在反担保代偿和追偿的过程中,存在操作的难度和复杂。要求在设定反担保方案时要考虑反担保措施的可操作性,分析反担保行为存在的市场环境,符合相关的法律,并通过法律法规规范的形式予以确认。(4)法律可追溯原则。法律可追溯原则应用在债务人提供的各类无形资产、股权等反担保物价值无法迅速流通变现时,担保机构为了降低信用风险,担保机构在代偿发生后,对债务人的追偿不能被局限在这些无法迅速流通变现的反担保物上,同时如果对反担保物无法完全掌控,将造成担保机构的重大损失。在实践中我们通常要求被担保方的某个关联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实现这种法律可追溯性。

三、反担保措施设定实操案例探讨

1. A编织工艺品厂概况。

该公司成立于1991年6月,注册资本是200万,主要经营范围是编织工艺品生产、加工、销售及相关原材料供应。公司法人代表李某某持有该公司80%股份,股东肖某某持有该公司20%股份,李某某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目前该公司拥有400多台生产设备,具有年供应各种原材料100万吨左右的生产能力。该公司拥有先进的样品生产实验室,很多行业新型产品都出自这个实验室。日常工作由李某某负责,决定本企业的日常经营计划和基本投资方案,负责制订公司每年的财务预、决算方案和公司各种经营方案;有权任免管理层员工,并负责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公司签署有关文件等。该公司申请的3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中有120万元是由客户自己资产做抵押担保,余下16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由担保公司为其提供担保。贷款主要用于购买原材料。

2. 企业基本财务情况。

公司财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水平较高,会计人员具备专业素质。公司近三年销售收入大幅度提高,利润总额逐年上升。企业2014年的销售收入是2598万元,利润为256万元。截止2015年3月已完成销售880万元,利润总额86万元。公司具有稳定的市场占有率,产品适销对路,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3. 融资项目概述。

A编织工艺品厂与B市信合担保公司的合作:2012年,A编织工艺品厂由于生产资金不足,向中国建设银行C支行申请流动资金200万元用于购买原材料来扩大生产经营,借款期限为2012年的6月16日至2014年的6月15日,还款时间分4期,之后如期还款。另外,由于该公司在银行的信用记录与实际不对称,B市信合担保公司为了分散、化解风险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措施。为此,通过商议一致决定将厂里现有的生产设备和存货抵押给银行作为反担保物,另外还要求本厂的实际控制人李某某的连带责任反担保。

4. 反担保措施方案设计。

从资料可以看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某某名下有较多的资产。此外,本次贷款的目的是公司的流动资金短缺,主要用于购买原材料的。目前,公司经营良好且有较好的利润收入。首先,公司拥有土地10多亩,购买价值420万元。土地的价值较大但是从公司所提供的所有权证来看,里面约定了许多限制性条款,其中特别说明如用该片土地来进行抵押,必须先补交地价款,才能办理抵押登记。这样看来这片土地不能用来作为抵押物,形成反担保措施。其次,实际控制人李某某拥有两套面积为170平方米的商品房(价值约700万)。从我担保公司掌握的情况以及银行提供的一些资料了解到,这些房产己经抵押给银行,作为个人消费贷款400万元的担保措施。因此该项房产不能作为反担保物。最后,公司名下的土地及厂房790万元(担保公司估值)。那么土地和厂房能否抵押作为担保措施主要看以下两点:(1)能否办理抵押登记;(2)因其价值远超贷款额度,公司实际负责人李某某能否同意。第一点,由于该片土地已投入厂房建设而且己经建设到第二层,按照规定只能算作在建工程。从2008年起国家政策规定:在建工程不能作为流动资金贷款抵押。因此,在房屋管理局自然办不了抵押登记,所以该土地及房产不能作为抵押物。

基于以上分析,设定了如下符合公司的反担保措施:(1)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某某提供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2)李某某以其持有80%股权质押(注册资本100万元)。(3)提供担保金额10%的保证金(16万元)。(4)企业与担保公司签订还款协议。

根据上面的分析讨论,相应的反担保措施己经设定完成。它不同于以往的反担保措施,没有选择使用传统的土地房产抵押作为反担保措施,而是以动产和股权做了相应的替代。因为如果将公司名下的不动产作为反担保措施,不具备抵押登记条件,采取签署抵押合同但不办理抵押登记,而是收取购买合同、发票等措施,不易监管,若实际控制人有意违约,那么他可以到相关部门进行挂失登记,按照规定公示一段时间后就可补办新证。此时担保公司的该项反担保措施也就落空了,这样就会导致担保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损,蒙受一定的损失。

反担保措施 篇2

由于农户普遍缺乏有效的反担保物,担保公司在设定反担保措施时就需要深思熟虑、考虑周全,才能将风险损失控制到最小;

农户如可提供有效担保物,如合法房产或是果园、山场、土地的承租权等此类优质担保物,担保公司在核定贷款额度时可适当调高放大,鼓励农户贷款;

农户若是在无有效担保物,首先要求其所在合作社提供保证,承担一定的责任;处于同一合作社的农户,也可采取联保互保的方式作为担保措施,这样做风险可能会出现一家不还款,其他联保户也拒绝还款的现象,反而会扩大损失。

此外,可通过向农户收取风险保证金的方式,农户还清贷款后将保证金全额返还;但农户本贷款本来就是要解决资金困难问题,收取保证金会挤占农户有限资金,所以在保证金的收取比例和返还上应做好规定。

同时,对于财政给予的贴息,财政部门应该待农户将贷款全部还清后在一次性补偿给农户,如果农户未能按时还款,可将这部分贴息资金给予担保公司作为补偿。

道德约束,建立村级公式制度。在村里和旅游景区建立公示榜单,对于能及时还款同时经营管理良好的民俗旅游户表扬宣传,鼓励游客去这样的民俗户中游玩住宿;对于不能按时还款的也进行公示,收到游客谴责。

谈反担保借贷公证的作用 篇3

一、完善小额反担保借贷从合同及其文件的法律关系

公证可以完善小额反担保借贷合同及其从合同文件 (贷款担保合同、第三方反担保合同、还款协议、第三方反担保承诺书以下略) 公证是公证机构业务之一, 是一种诉前法律活动, 通过公证业务人员 (公证员) 的办证, 确认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及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来完善合同或避免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法律缺陷, 从而不致因为合同的事实不清或文件缺陷导致合同的不能完全履行或不能履行, 以便提高履约率。

(一) 主体

小额反担保借贷合同主体比较复杂, 它由投放贷款的金融部门、借款人、担保单位、反担保人及共有人构成, 小额反担保借贷关系中首要考虑的问题是主体资格, 如果主体资格不合格, 或违背《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及《担保法》等有关条款之规定, 将直接影响合同的履约率, 如反担保人及共有人不合格将导致担保人的风险, 日积月累将影响就业扶助政策的施政方向改变。

(二) 客体

客体是指合同所指的货币或担保物、担保行为, 在小额反担保借贷合同中体现的客体是借贷货币币种和担保人行为, 如果借贷的币种不符合金融部门经营币种, 将影响小额反担保借贷合同效力, 但国内金融机构一般都没有问题的, 实践中须考虑贷款单位是经人民银行准营的金融机构即可, 关键注意审查担保人行为, 是否真实意愿。

(三) 内容

合同的内容是指权利义务的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 权利义务是否平等, 会影响合同履行或发生障碍, 如在小额反担保借贷中, 不是担保人签署合同或共有人没到场及“偷梁换柱”, 将导致担保人的风险等等。

小额反担保借贷从合同及其文件经过公证证明, 公证员会从以上三个方面审查和完善, 以确保担保行为的合法。另公证职责上看, 通过公证员法律要件上审查, 可以规避信贷资金投放风险。

二、审查、确认、证明从合同及其文件签署的真实

公证机构的公证员对小额反担保借贷从合同及文件的审查、确认、证明其真实合法, 不单是一种法律服务, 也是一种义务。它对担保行为具有扼要的审查、确认作用, 即可以防范信贷欺诈, 制约担保机构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也可以通过公证把小额反担保借贷从合同及其文件存在的法律上瑕疵或违规行为能在资金投放前排除。另一方面, 公证证明活动可使金融机构与债务人、担保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处于国家法律保护下, 有效的对抗第三人的侵害。公证员的审查、确认、证明活动具有特定性和程序性、专业性, 是依法行为, 是其他机构和组织所不能代替的。它的司法证明活动, 从其特性上看, 在诉讼过程中公证书能直接证明公证所确认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文书是真事实的、合法的, 它对人民法院认定案件事实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这是其他书证所不具备的, 其证据效力高于其他书证, 如《民诉讼》第六十九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 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另外, 公证员是国家认可的法律专业人员, 公证行为是公证员所为的执业行为, 如其行为有过错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 公证处要承担经济赔偿, 虽然赔偿制度是建立在监督公证员尽职尽责履行职务上, 但体现的是公证责任风险担当, 所以说公证员审查、确认及证明其真实、合法, 不仅体现小额反担保借贷从合同及其文件的最高证据法律效力, 也是一种风险责任的担当。

三、强制执行效力

我国《公证法》第三十七条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公证机关可依法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 当事人可以不经诉讼, 持公证书根据《民诉法》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的时限,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小额反担保借贷发生纠纷时可以及时协助人民法院辩明是非, 分清责任, 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争诉, 防止因诉累而造成资金呆滞。如我市公证处在办理小额反担保借贷从合同及其文件时, 同时就债权债务问题明确了债务人义务及将来可能执行标的物 (履行担保指向) , 赋予还款协议强制执行效力公证书, 使得担保机构的投放资金风险降为零。可以说办理公证的小额反担保借贷从合同及其文件, 通过法院非诉强制执行可以节省时间, 减少诉累, 节省费用, 促进政策资金快速流转, 达到施政目标。

四、事后监督

公证的事后监督起源于恢复建制时期的80年代, 当初是卓有成效的推动了公证业发展, 现今已成为沟通的桥梁, 并演化为惯例。事后监督, 包括公证员的回访、调解、信息反馈和证后衍生服务等等。根据公证事后监督的惯例, 通过公证员回访, 了解借款人履行情况、担保人的能力情况等, 在回访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及时反馈给就业部门, 可以协同促进债务的履行。如发生债权实现困难障碍时, 公证处可依法调解或出具强制执行公证书以促进债务履行, 如出现履约能力情况逆变时, 有必要重新办公证手续转贷, 如送达证据保全, 还可避免丧失诉讼时效防患未然, 一旦发生纠纷诉讼, 使担保单位处于有利地位, 使其诉之有“证”。

总之, 通过公证的证明活动, 在就业扶助借贷工作中, 从小额反担保借贷从合同及其文件的完善, 到公证员审查、确认、证明合同的真实合法有效, 及履行中的事后监督, 违约强制执行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 公证部门作为法律服务机构, 参与就业扶助借贷, 可以通过法律层面的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 在减少风险、监督履行上起着可行性的作用, 公证作用的彰显, 是推动就业扶助借贷政策持续发展十余年的一种渊源。

摘要:小额反担保借贷从合同及其文件公证是按照担保人、借款人、反担保人申请, 办理小额反担保借贷从合同及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法律公证是服务于国家就业扶助政策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认知和理解此项公证, 来完善小额反担保借贷从合同及其文件的公证作用。

关键词:小额反担保借贷,小额反担保借贷从合同及其文件,可持续性发展,强制执行效力,事后监督

参考文献

[1]杜文聪.论反担保制度[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03) .

[2]刘亮, 田德鹏.反担保与担保的关系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5) .

[3]岳琴舫, 刘平.保证合同中保证人利益保护的有关问题[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04) .

[4]罗建, 陈红莹.反担保制度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S4) .

小额担保贷款反担保协议 篇4

甲方:额济纳旗就业服务局小额担保贷款中心 乙方:(借款人)

丙方:(担保人)

丁方:(财政局)

乙方向甲方申请“再就业小额贷款”,甲、乙、丙、丁四方经协商一致,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方承诺按期限偿还贷款本金。

二、丙方愿意为乙方贷款万元提供反担保,担保期限为两年,如乙方的贷款到期后未偿本金的,甲方、乙方可追究丙方的连带保证担保责任,并要求丙方每月工资中()元用于偿还乙方贷款本息,直至还清为止。

三、丁方承诺如果出现丙方需要承担担保责任的情形,则配合甲乙双方扣减丙方的工资收入用于偿还乙方贷款本息等,直至还清为止。

四、其他约定事项。

五、本协议经签字或盖章后生效,一式四份,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盖章)乙方:(签字)

丙方:(签字)丁方:(盖章)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试论反担保合同公证的必要性 篇5

首先, 何谓反担保呢?反担保的方式及其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反担保是指保证人为被保证人向受益人提供担保时, 由被保证人或被保证人之外的第三人 (以下统称反担保人) 向保证人提供的确保在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 对债务人的追偿权得以实现的一种担保制度。其目的是确保第三人追偿债权的实现, 其性质为求偿担保

反担保在性质上属于间接担保, 因为它并非直接担保主债务, 而是对担保人所负的债务担保进行担保。《担保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时, 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这为担保人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 最大限度地降低担保人的风险和损失提供了法律依据, 反担保之债除因一般担保消灭原因而消灭外, 当债务和担保债务同时消灭或其中之一消灭, 反担保也随之消灭。根据《担保法》第四条第二款:“反担保适用本法担保的规定”, 所以担保适用的原则、方法、标的物、担保物种类均适用于反担保。而且, 反担保应符合法定形式即书面形式, 依法需办理登记或移交占有的, 应当办理登记或移交占有手续。同时, 应注意反担保的不适用条款, 如留置和定金两种担保方式不适用于反担保, 而保证的担保方式不适用于债务人为反担保人等。

接下来, 我们看一下反担保中的《反担保合同》是什么?又是如何进行公证的, 法律依据是什么。

《反担保合同》是指为债务人担保的第三人, 为了保证其追偿权的实现, 而与债务人签订的担保合同。

《反担保合同》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 依法证明担保人和反担保人 (主合同的债务人) 订立《反担保合同》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办理《反担保合同》公证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公证程序规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反担保合同》的公证是在被担保方不能很好地履行义务时, 势必给担保方造成损失, 此时执行《反担保合同》, 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样, 最大限度地为担保方降低了损失;同时, 也保证了债权人的利益, 也很好地约束了债务人, 使包含有被担保人、担保人、债权人的担保业进入一个有序的、良性循环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 在当事人签订《反担保合同》时, 《反担保合同》还与《借款合同》及与其相关的《担保合同》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反担保合同》不是债权文书, 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这样看来, 《反担保合同》形同虚设, 但随着事件的发展, 《反担保合同》可能转化成债权文书, 即要求《反担保合同》的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注明:“当《担保合同》中的担保人全部履行担保义务后, 担保方有权执行《反担保合同》”。这样, 《反担保合同》就成为了无道义的债权文书。担保人有权向公证处申办赋予《反担保合同》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这就是《反担保合同》的公证。

上一篇:策略生成下一篇:施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