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粘虫(精选3篇)
三代粘虫 篇1
三代粘虫, 农民俗称夜盗虫, 也叫行军虫, 它主要危害粮食作物和牧草, 具有迁飞性、群集性、爆发性和杂食性的特点。粘虫成虫在迁飞过程中会集中产卵, 会在部分地块大量落卵, 加重发生程度, 特别是长势好的谷子地和草荒的玉米地。若不及时防治, 农作物就会在一夜之间被吃光, 当食料缺乏时, 三代粘虫会成群地向其他田块迁移, 从而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 发生严重的地块甚至绝收。
依据阜新市和阜蒙县植保站联合下乡调查及阜蒙县辖区内八个测报点系统监测调查, 结合气象条件及作物布局等因素综合分析, 确定2015年三代粘虫在全县偏重发生, 部分地块严重发生。
2015年二代粘虫虫源基数偏高, 另外, 进入六月末以来, 阜新地区一直没有降雨, 持续高温干旱, 气象因素有利于三代粘虫的迁入、化蛹、羽化。7月5日始见蛾, 并出现明显蛾峰, 阜蒙县植保站设置8个杨树枝把诱蛾监测点:其中阜新镇7月23、24、25日三天10个杨树枝把诱蛾量分别为70头、67头、113头, 此次的诱蛾量为近3年来的最高值。7月22、23日阜新市和阜蒙县植保站联合下乡调查三代粘虫落卵量为24块/亩, 7月27日调查三代粘虫落卵量, 其中平安地镇八楼子村谷子田为4.7块/平方米, 大固本镇梅立营子村玉米田落卵量为6块/百株。2015年三代粘虫蛾量及田间落卵量较正常年高出较多, 引起了植保站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三代粘虫的防治指标为:谷子田每平方米有幼虫15~20头, 玉米、高粱田每百株有幼虫120头。
阜蒙县植保站在辖区内东梁镇一处谷子田调查时发现, 每平方米谷子田有幼虫高达近40头, 且2龄虫居多, 远远超出了防治指标, 同时随机调查的几个乡镇的谷子田发现的幼虫数也都超出防治指标, 我们认为防治三代粘虫的最佳时机必须在3龄前, 因其在3龄前的耐药性差, 好防治。如果防治不及时, 使虫龄达到5~6龄就会加重危害;另外虫龄越高抗药性越强, 而且吃光一处就会转移到下一处进行危害, 造成减产, 甚至绝收。
由于阜蒙县植保站监测发现及时, 一旦发现三代粘虫有加重的危险, 立即上报上级领导说明危害程度, 由于领导重视, 并组织全县的农民自救, 让农民高度重视此次虫灾。同时阜蒙县植保站也积极下到田间地头, 实时关注虫情, 阜蒙县植保站为了应对此次虫灾, 应用电视媒体向农民滚动播出三代粘虫的危害、习性及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 便于农民熟知和掌握。
2015年阜蒙县三代粘虫发生面积为55.09万亩, 防治50.42万亩。由于虫情发现早、防治早, 县级领导高度重视, 准确发布虫情监测信息, 在大家通力合作之下, 将虫灾损失降到最低, 确保了农民的丰收年。
统防统治三代粘虫确保秋粮再丰收 篇2
1 绥中县基本情况
绥中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 耕地面积5.8万hm2, 其中玉米3.8万hm2, 水稻0.8万hm2, 粮食总产达30多万t。2013年6月下旬二代粘虫在绥中县发生较重, 田间残虫数量较大, 进入7月份, 由于降雨频繁、温度适中, 三代粘虫“入侵”绥中县, 发生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密度之高为30a罕见。根据绥中县植保站监测, 三代粘虫在玉米上发生的最大虫口密度为1100头/百株, 在水稻上发生的最大虫口密度为600头/百穴, 平均虫口密度达31头/百株。全县三代粘虫发生面积16000hm2, 达到防治指标的达14666.7hm2, 其中重发生4666.7hm2。经过严密部署共完成防治面积14666.7hm2, 防控面积完成100%。
2 主要做法
由于县植保站及时准确的预报了虫情, 灾情发生后, 县植保站立即统一组织药剂、统一购买防治器械、统一组织机防人员在全县开展三代粘虫统防统治工作。
2.1 迅速反应, 精心组织
虫情发生后, 县政府成立的“绥中县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立即行动起来, 组织农业、财政、乡政府等部门会议, 明确各部门职责, 要求相关单位相互协调, 密切配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中心。办公室主任由农业中心主任担任。全县共成立6个三代粘虫防控小组, 每个小组负责4个乡镇, 覆盖全县24个乡镇。每个小组成员为:县植保站技术人员1名, 负责组织、协调、技术指导等工作;三代粘虫防治所在乡镇农业站技术员1名, 负责兑药等;防治所辖乡镇政府主管农业乡镇长 (或农业助理) 1名, 负责协调;专业机防队员12人。
2.2 采用先进的器械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次三代粘虫防治运用了目前较为先进的担架式机动喷雾器与背负式机动喷雾器相结合的防治方法。机动喷雾器雾化性能好, 药液浓度高。担架式机动喷雾器优点是射程远, 辐射宽, 由于配有大容量药剂桶, 节约了大量取水对药时间。喷药过程中, 只需移动管带, 省时、省工、省力、工作效益比较高。主要用于防治田间作业路宽、农用拖拉机能通行、种植面积大的地块。缺点是田间作业路太窄地块不能到达。背负式机动喷雾器灵活方便, 操作简单, 主要用于防治作业路窄、交通不便利的零星地块, 缺点是人工背负需要大量体力, 取水兑药频繁, 效率相对较低。这2种喷药方法结合, 就达到了互补, 从而实现全面防治, 避免漏防漏治。
2.3 操作方法
2.3.1 担架式机动喷雾器的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 将担架式机动喷雾器固定在一台农用小型拖拉机上, 每台拖拉机固定2个机动喷雾器, 每个喷雾器安装2个喷枪, 每个喷枪带600m输药管带, 1人拿喷枪, 2人拉管带, 这样每台拖拉机同时带动4个喷枪, 每个喷枪横向辐射6m, 合计辐射24m。同时在拖拉机上配备容量1000L的药剂桶。
2.3.2 背负式机动喷雾器的操作
这种防治方法操作简单、方便, 作业机动、灵活。主要用于农用拖拉机不能通行的粘虫为害地块。
3 防治方法
3.1 玉米防治
4.5%高效氯氰菊酯800~1000倍液。
3.2 水稻防治
5%甲维盐2~4g/667m2。
以上药剂均与“喷施宝”叶面肥混合喷施。叶面肥是由作物生长必需的氮、磷、钾、锰、锌等元素及氨基酸等螯合而成, 提高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达、植株健壮, 延缓植物衰老, 绥中县刚刚受到涝灾, 对于受灾的作物具有改善和迅速恢复功效, 提高结实率和籽粒饱满度。
4 发动群众, 联防联控
由于虫情发生面积大、时间短等特点, 重发生地块必须实行统防统治, 且加大药物浓度。防治过程中还坚持统防统治的同时, 发动群众, 联防联治。轻发生地块由农业中心统一供药, 技术人员统一兑药, 组织农民自发喷洒。做到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 充分发挥大型防治器械防速快和防效高的特点, 防止粘虫转移为害, 避免漏防漏治, 努力使损失降至最低。
5 注意事项
5.1 集中力量科学防治
农药需要科学喷洒, 要求喷雾均匀、周到, 田间地头、路边杂草都要喷洒。并且用药围田提前防御。如果遇到大风, 要站在上风向。
5.2 加强安全防护, 避免中毒中暑
由于气温高, 作物茂密, 通风性差, 在防治中应避免中午高温时进行喷药, 防止农药飘移和中毒、中暑的发生, 最好选择在上午10:00之前和下午16:00之后进行防治。在喷洒的过程中, 施药人员应做好防护, 穿好防护服, 带好口罩, 赤身进行喷洒势必会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如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时, 应立即离开施药现场, 脱去污染的衣服, 漱口、擦洗皮肤暴露部位, 及时送医院治疗。
摘要:三代粘虫也叫“行军虫”, 是一种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性害虫, 它来势凶猛, 啃食快, 给防治带来了极大难度, 如防治不及时, 短时间内可造成作物严重损失, 甚至大面积绝产。2013年绥中县突发30a罕见的三代粘虫危害, 县政府及业务部门通过精心组织, 使用先进的药械, 快速、迅捷地组织统防统治、联防联治, 成果显著。
三代粘虫 篇3
关键词:粘虫,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粘虫是一种迁飞性的突发性重大害虫, 黑龙江省虫源主要来自江淮麦区。由于2012年6月下旬二代粘虫在全省发生范围较广, 田间残虫数量较大, 同时部分二代成虫受天气条件影响未能及时回迁南方, 滞留在黑龙江省产卵孵化出三代幼虫。三代粘虫具有集中、隐蔽、暴发、迁移危害的特点, 黑龙江省已经二十多年未大面积发生危害, 如防治不及时, 短时间内可造成作物严重损失, 甚至大面积绝产。2012年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170.8千公顷, 其中绝收3.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7亿元。
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17 mm, 翅展36~40 mm。头部与胸部灰褐色, 腹部暗褐色。前翅灰黄褐色、黄色或橙色;后翅暗褐色, 向基部色渐淡。卵长约0.5 mm, 半球形, 初产白色渐变黄色, 有光泽。卵粒单层排列成行成块。幼虫及老熟幼虫体长38 mm。头红褐色, 头盖有网纹, 额扁, 两侧有褐色粗纵纹, 略呈八字形, 外侧有褐色网纹。体色由淡绿至浓黑, 足的先端有半环式黑褐色趾钩。蛹长约19 mm, 红褐色, 腹部5~7节背面前缘各有一列齿状点刻。
2 粘虫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
粘虫又称五色虫、行军虫、食性较杂, 其越冬分界线在北纬33度一带。在33度以北地区任何虫态均不能越冬;在湖南、江西、浙江一带, 以幼虫和蛹在稻桩、田埂杂草、绿肥田、麦田表土下等处越冬。黑龙江春季出现的大量成虫系由南方迁飞所至。成虫喜在潮湿、作物生长茂密的地块产卵, 田间杂草丛生的地块产卵也多, 因此, 在密植、多肥、灌溉条件好、生长繁茂的小麦、谷子、水稻田或荒草多的玉米、高粱地里粘虫发生较多。成虫卵产于叶尖或嫩叶、心叶皱缝间, 常使叶片成纵卷。幼虫主要危害玉米、高粱、水稻等禾本科作物, 蚕食后造成作物叶片缺刻, 大发生时, 可将叶片吃光, 仅剩光杆, 造成严重减产和绝收。粘虫喜温暖高湿。在粘虫低龄期阶段, 持续高温, 降雨偏多, 对粘虫的发生、繁殖危害权其有利。粘虫幼虫以夜间活动较多, 阴天和虫口密度大时, 白天也能危害, 幼虫还具有假死性和迁入土中的习性。成虫必须取食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主要是糖类) , 卵巢才能发育成熟并正常产卵。粘虫幼虫食禾本科植物时发育快、虫体重, 羽化后产卵量大。
3 气候影响
今年黑龙江降水量偏多, 尤其是7月下旬, 降水异常偏多, 且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由于受到这些气候因素的影响。今年黑龙江的二代粘虫化蛹羽化后, 粘虫蛾本应于7月下旬向南方迁飞, 但该时段降水偏多, 连降暴雨, 多沉降气流, 使粘虫无法迁飞, 迁飞中的粘虫被迫降落, 在当地发生危害。这是今年粘虫大发生的气候原因, 也是主要原因。
4 虫口基数偏大
由于2010年冬天温度偏低, 2011年夏天高温, 导致大部分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较轻, 达到防治指标的农作物面积不大, 不需要进行防控, 使其粘虫越冬种群数量相对较高, 为2012年的大发生提供了虫源基数。今年6月发生的二代粘虫, 防治面积少, 也造成残留虫量多, 这是三代粘虫大发生的内在原因。
5 食源充足
粘虫最喜食玉米、高粱、水稻等禾本科作物, 黑龙江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 到处都可以看到玉米的海洋田, 由于降雨多, 植株高大繁茂, 叶片浓密。另外, 今年雨水充足, 杂草大发生, 出现大量的草荒地, 这也给粘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源。
6 防治措施
三代粘虫的幼虫最佳防治适期为8月5日至15日, 防治方法如下:
6.1 农业防治三代粘虫
虫卵和低龄幼虫较多时, 可采用人工捕杀或除草的方式来消灭虫卵和低龄幼虫。具体做法为:一是砍除田间大草;二是铲除地头、地边杂草, 留出3~5m隔离带, 在隔离带附近杂草喷洒农药, 彻底隔离粘虫进入田。
6.2 生物诱杀成虫
利用成虫 (夜蛾科) 其成虫交配产卵前需要采食以补充能量的生物习性, 采用具有其成虫喜欢气味配比出来的诱饵, 配合少量杀虫剂进行生物诱杀。
6.3 物理诱杀成虫
利用成虫多在禾谷类作物叶上产卵习性, 在田间插谷草把或稻草把, 每亩60~100个, 每5 d更换新草把, 把换下的草把集中烧毁。此外也可用糖醋盆、黑光灯等诱杀成虫, 压低虫口。
6.4 根据预测预报, 掌握在幼虫3龄前及时防治, 利用3WX-300G型自走式高杆作物喷雾机和用东方红18型弥雾机喷洒。
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或5%来福灵225~300 m L/公顷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加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对水喷雾, 尽量喷到玉米心叶内。用有条件的可用运-5型飞机进行超低量喷雾, 适用于大面积联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