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工程节能技术

2024-09-23

地面工程节能技术(精选9篇)

地面工程节能技术 篇1

进入21世纪以来, 能源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 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根基。然而, 世界的能源总量有限,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能源, 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但能源十分短缺, 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继续高速增长, 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 必须注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科学合理地节约能源。大庆油田在生产过程中, 油气损耗率及耗电量都十分巨大。针对未来大庆油田面临油产量下降、油田综合含水量逐年提升的形势, 节能降耗势在必行[1]。

1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

大庆油田经过多年的发展, 近年来虽然油水井数仍在不断增长, 但产油量却逐年递减, 而且产液量和注水量大幅上升, 对大庆油田的地面工程建设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和挑战[2]。

截至2011年底, 大庆油田共建成油水井95 349口, 地面系统建成各种大中型站1609座, 管道72 767 km, 线路19 554 km, 道路16 309 km[3]。面对当前的形势, 应在产油量达到需要的前提下, 调整不合理的系统结构布局, 降低能耗, 提高生产效率。

2 油田生产能耗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 由于油田的产油量日趋下降, 新油井的开发成为必然, 由此也造成了油田地面工程的能耗问题逐渐显现。油产量的下降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含水量上升, 从而使得能耗进一步增大, 不利于节能降耗的开展;与此同时, 为了保证油田的产油量, 新增油井导致地面生产设备增加, 生产的能耗也必然随之增加。另外, 在油田的外围, 由于对油田开发力度不断加大, 开采难度也不断提高, 这也造成了能耗进一步攀升。大庆油田的地面工程设施经过多年的使用, 不少地面设备已经老化, 这对地面设备的使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也会增加不必要的生产能耗。

2.1 耗气分析

由于大庆油田主要采用的是掺水保温、单井计量的密闭集油流程, 油田中的生产耗气以天然气为主, 其消耗主要集中在油气集输系统的转油站和脱水站上。二者相比, 转油站的耗气量较大, 大约占80%。通过对地面工程的生产状况分析, 造成耗气量增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由于长年开采, 油田地面工程在老区几经加密, 而外围油田的产油量较低, 都造成了产油效率的下降;此类油井井口的出油温度偏低, 为了对其进行保温, 增加了集输吨油耗气。

2) 随着产油量的减少, 与产油量相关的地面设备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全油田电脱水设施、原油稳定设施、长输管道的负荷率都下降了20%以上, 导致系统运行非常不合理, 运行效率过低, 能耗增高, 亟待系统调整。

3) 油田地面工程中老化和技术落后的设备较多, 由于长年疏于维护且尚未更新, 造成这些地面设备效率较低, 耗气量偏大, 导致能耗加剧。

从上述几点可以看出, 对于油田地面工程系统的优化调整势在必行, 对于老化落后的设备需及时更新, 提高油井出油管道的保温能力, 减少热量消耗, 从而起到节气的目的。

2.2 耗电分析

在油田地面工程中, 电能的消耗不可避免。其中以采油过程中的耗电量最高, 其次是油田注水耗电, 再次是集输耗电, 天然气耗电和线路损耗相对较低。对于注水系统, 目前所采用的注水系统总压差远远超出压力损失所要求的合理范围, 因此该系统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注水泵的技术落后或即将到达使用寿命都导致其效率偏低, 会严重影响电能的消耗。应尽可能选择具有较高单级扬程的多级离心泵, 增大排水量, 提高泵水效率。从原油的集输和处理系统上来看, 耗电较大的环节主要是转油站和脱水站。由于油田的产液量不断上升, 导致集输及处理吨油的耗电量也呈上升态势。而机泵与管路的特性不匹配导致泵管内压差增大, 其内部流动的损失超出了设计指标;因此, 也需要对系统进行综合调整, 提高机泵运行效率。对于供电网线路的能耗, 由于外围油田电网覆盖面积较大, 电力线路相对距离较长, 因而存在网路损耗偏高, 运行功率较低的问题。同时, 新增油井的增加也使得原有的电路系统日趋复杂化, 存在很多的不合理因素。

3 节能技术措施

天然气的耗气及油田的生产耗电都是油田地面工程能耗的主要部分, 若能有效对二者进行控制, 则能起到较好的节能效果。目前较为常用的技术措施包括不加热集输处理技术、注水节能技术、综合节电技术等。

3.1 不加热集输处理技术

目前, 大庆油田处在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 含水率高达90%以上, 导致原油黏度大幅下降, 这也造成了输送管壁的结蜡量随之下降, 这对于不加热输送是十分有利的。应大力推广不加热集输处理技术, 有效降低供热的耗气量, 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3.1.1 单管深埋集油工艺

该工艺主要用于多井串联进入集油阀组间, 管线埋入约2 m深, 从而确保在冻土层以下。依靠井口回压以及出油的温度, 以自压的方式将原油压入集油站, 为保证生产过程中集油系统的安全运行, 需要配有专门的热洗车设备对管路进行清蜡及热洗作业。通过在转油站及集油阀组间建设采暖管道, 在解决阀组间采暖的同时保证了集油干线的输运, 降低了掺水所需的电能, 使得能耗大幅降低。

3.1.2“丛式井干管”集油工艺

以丛式井为主的区块单元, 在井组至计量站之间可以采用单干管掺水热洗或单干管集油的工艺流程。在产量较高时或夏季可以采用双管出油或不加热集油。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管线的用量, 从而起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3.1.3 单管通球工艺

该工艺技术可以应对高寒地区大产液量、高含水率、大黏度、高含蜡量的油井不加热集输需求, 从而可以大幅节省耗电量和耗气量, 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其主要类型包括单井单管通球、单管多井树状通球和单管多井串接通球。

3.1.4 采出液处理技术

通过采用不加热的集油破乳剂、变强度反冲洗和气水反冲洗的污水处理技术和油管解堵技术, 使得采出液的处理后温度下降到原油凝固点温度附近, 适用于高寒地区的高凝原油采出液集输处理。

3.2 注水节能技术

注水系统节能降耗的主要手段是提高注水机泵的效率以及注水管网的效率, 主要采取以下技术:

3.2.1 变频技术

通过调整水泵的转速, 可以改变水泵的工作特性, 选择合理的工作点以适应不同工况下流量、扬程及功率的需求, 从而降低泵管内的压差, 减少由于节流所产生的电能损耗。

3.2.2 前置泵变频技术

其基本方式是将现有的多级离心水泵拆解, 在其进口处新建1台与之流量相同、固定扬程的前置水泵, 之后再与拆解后的多级离心泵连接。此时, 仅需对前置水泵进行变频调整转速, 即可达到在不同进口工况下其出口流动满足多级离心泵的工作需求, 有效节约电能。

3.2.3 注水泵涂膜

由于离心泵的长期使用导致其内部壁面容易腐蚀或结垢, 更有甚者可能会产生气蚀, 从而严重影响水泵的正常工作。因此, 需要对水泵的叶轮、壳体等表面涂抹耐腐蚀、耐老化、抗高温、摩擦系数小的保护膜, 起到减小流动阻力, 提高水泵使用寿命的目的。通过这种方法提高水泵的使用效率, 从而有效节约电能。

3.2.4 系统仿真

在实际对水泵进行操作之前, 应对整个注水系统进行数值仿真, 依据水泵特性及实际工作环境, 选取合适的工作点, 确定实际工作中的转速, 从而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3.3 综合节电技术

目前, 油田地面工程所采用的节电技术主要包括电网的无功补偿和电网的结构优化调整。其中, 无功补偿是根据实际电网中无负荷的情况选择合理的补偿方式, 提高电网运行功率因数, 减少无功的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损耗, 起到节电的目的;对电网的结构优化调整是通过改变现有电网中的开关状态, 改变网络结构及运行方式, 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网络结构, 降低电网的自身损耗。

4 结语

节能降耗不仅能提高企业现有的经济效益, 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长远考虑, 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应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进行有效的节能降耗, 使油田地面工程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为大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唐述山, 王金龙, 邹继明.控制地面工程能耗, 保障油田可持续发展[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5, 24 (9) :28-29.

[2]吴长利, 唐红翠, 赵连河, 等.油田地面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石油规划设计, 2003, 14 (4) :17-19.

[3]田晶, 栾庆.大庆油田地面工程节能技术措施浅析[J].石油石化节能, 2012, 2 (10) :26-29.

地面工程节能技术 篇2

图纸设计节能保温工程范围:

1、外墙外保温(50厚挤塑板)所有外墙

2、屋面保温(65厚挤塑板)所有屋面

3、顶棚保温(50厚岩棉板)后粘贴设备层顶棚

一、外墙外保温

1、技术准备

施工前施工人员根据施工图部位、工程量熟悉图纸对保温节能工程的规定、要求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操作培训,认真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2、材料

主材:容量30kg/m3,有网自熄型挤塑聚苯板,厚50mm(5#楼为60 mm)辅材:Ф6 L型钢筋,保护层垫块15 mm,20~22#绑扎铁丝。1主材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形式检验报告。○

2材料进场必须进行质量检查,其密度、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斜嵌○

入式钢丝网片是否焊接牢固,有无漏焊、脱丝现像,作好节能材料进场验收记录。

3每批出厂材料进场自检后应及时通知监理人员进行见证取样工作,并○

送达检测单位进行复试。

3、作业条件:

1外脚手架搭设完毕,并经过安全检查验收。○

2外墙(柱)钢筋绑扎完成并通过验收,办好隐检手续。○

3飘窗、露台模板支设安装完成,通过检查验收。○

4、施工器具:

克丝钳子、盒尺、剪刀、壁纸刀、钢筋绑勾、靠尺、安全带。

5、质量要求:

外墙外保温挤塑板安装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6、工艺流程:

1外墙面:垫块绑扎→安装有网挤塑板→立内侧模板→安装穿墙螺栓→○

立外侧模板→调整紧固螺栓→检查验收安装质量。

2飘窗(露台)板模安装完毕→裁割、安装保温板→绑板筋→绑L型钢○筋。

7、操作工艺:

本工程节能保温体系采用带钢丝网架挤塑聚苯板作为现浇混凝土外墙的外保温层,在外墙钢筋帮扎完毕后,即在墙体钢筋外侧安装保温板,最后安装墙体模板,浇筑砼完毕后,使保温板和墙体紧密结合在一起,本体系适宜做外墙粘贴面砖。

1外墙钢筋验收合格后,墙体钢筋外侧按砼保护层厚度要求绑好,垫块○

横向间距600mm,距两侧300mm,竖向间距900mm,距两端500mm,不准有钢筋贴住保温板。

2安装保温板根据计算好的尺寸精确排板,裁剪时先剪断钢丝网,再裁○

挤塑板,将裁好的挤塑板就位用L筋按要求穿过挤塑板用绑丝将其与钢丝网及墙体钢筋绑扎牢固,两板间的拼逢要严密。

3L筋用Ф6钢筋制作长150 mm,平直钩80 mm,L筋安装横向间距○

500mm。两侧边距100 mm,竖向间距600 mm,两端边距200 mm。

43#、4#楼四层,5#、6#楼五层为安装保温挤塑板的首层,首层挤塑板○

安装时必须严格控制在同一水平线上,保证以后上面的挤塑板拼缝严密和垂直,在外墙每层施工缝处断开。阴、阳角处必须将保温板安装到位,不得遗漏,不得产生冷墙现象。

5飘窗、露台模板安装完毕经验收后,依照模板规格裁好挤塑板,按规○

定穿好L筋,绑扎飘窗、露台钢筋,同时将L筋、挤塑板网片,同板底筋绑扎牢固。

6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并及时办好隐蔽验收记录。○

二、顶棚保温:

1、材料:50 mm厚岩棉保温板,配套专用胶粘剂。

2、施工要点:混凝土板底清理干净,凹凸不平部位用水泥砂浆补平,满刷混凝土界面剂一遍,待界面剂干燥后将粘贴岩棉板的专用胶粘剂将岩棉板粘贴到顶板下。

3、质量要求:粘贴好的岩棉板应与顶板结合紧密、平整、拼缝严密,无空鼓、下坠、翘边等质量问题。

三、层面保温:

1、材料65厚挤塑保温板。

2、施工部位除楼梯间的斗外,全部屋面。施工要点:屋面水泥焦渣垫

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卷材均已施工完毕经检查、验收,并办好隐蔽验收记录,方可进行保温挤塑板铺设,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并检查坡度,坡向是否正确,有无积水,挤塑保温板铺设应紧贴基层,铺平、铺稳,坡度正确,拼缝紧密。

四、成品保护:

1、主体结构施工时,吊装模板不得碰撞挤塑板。

2、外墙门、窗洞口,阳角边要采取保护措施,支模时不得撞击、碰坏。

3、已铺设好的楼面,屋面保温板上施工人员不得在上面直接行走,行走路线应铺设脚手板。

4、挤塑保温板铺设完毕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下道工序,以减少受潮、雨淋及人为损坏,尤其是雨期施工更要采取防雨措施。

五、安全措施:

1、保温材料堆放现场严禁烟火,应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2、外脚手架经安全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上人作业。

3、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系好安全带。

4、施工中应有防止工具、材料坠落措施,严禁向下抛掷材料、工具。

六、其他:

外墙外保温由于外装饰工程各部位所用材料不一,因此平掛石材部位及保温板接缝处的加强网待进入抹灰、装饰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中制定。

国强建安公司学府苑项目部

浅析建筑工程耐磨地面施工技术 篇3

关键词:民用建筑;混凝土;地面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0-0076-02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而建筑地面施工质量对主体结构的正常使用产生重要影响。施工人员应做好建筑工程地面施工的各项工作,有效推动建筑工程地面施工顺利进行。而建筑地面施工较复杂,如结构面层处理,而且地面面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本文仅讨论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建筑耐磨地面的施工技术。由于普通混凝土地面具有不耐磨易起灰等缺点,故在地面施工过程中应增强混凝土面层的耐磨性能,使之满足业主的需要。

1 混凝土耐磨地面

混凝土耐磨地面主要在混凝土中掺入耐磨材料来实现混凝土耐磨的使用要求,由于耐磨混凝土具有高强度、较强的耐磨性、高硬度、不容易剥离、较好抗冲击性能等特点,因而受到广大业主的亲睐。混凝土耐磨地面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混凝土地面垫层与基层施工形式,同时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地面产生裂缝与空鼓等质量问题,简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地面施工工期,实现了节能减排的施工目标。

施工人员通过边振捣边浇筑的施工模式,把搅拌完成的混凝土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浇筑,用振捣平板器进行密实振捣,并采用滚筒处理方法将混凝土的表面层抹平与压光。在混凝土中加入耐磨骨料与砂有效增强了混凝土地面的耐磨性,具备了耐磨高强度地面条件,其表面具有高强度、较好的抗冲击性能以及耐磨性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金刚砂骨料具有耐腐蚀、高硬度的特点,因此在材料运输、用量、储存、包装等方面都应当按照产品说明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人员在完成楼面的泌水处理工作后,对耐磨撒布材料进行全面抹平与压光,确保浇筑施工工作一次性完成。

2 地面施工内容

混凝土浇筑地面的施工主要内容,由三个施工作业阶段组成:首先是施工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掌握控制光滑度与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准备;其次是施工中期,其中包括浇筑混凝土、打磨以及撒布耐磨材料;最后是养护时期,其中包括地面的养护、切割、处理等工作。在材料进场后,必须要通过相应的检测程序,经检测合格才能进场使用,在材料进场之后应当要注意材料的存放以及看护工作,金刚砂等材料的存放时间根据规范要求一般不超过60天,一旦材料发生变质则禁止使用并及时处理。

2.1 准备阶段

在混凝土浇筑地面的施工准备阶段,施工技术人员应当检查施工场地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的处理要求,如土质承载力是否达到要求等。在室外尽量选用大型碾压机械进行碾压,在室内选用小型打夯机进行地基夯实处理。如有必要,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项目部可组织专家论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保证混凝土地面耐磨以及光滑性。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面层出现外露石子而影响地面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除了加强对集料级配、配合比、水灰比的检查,还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振捣范围、振捣频率、振捣时间的控制。项目部应重视耐磨地面的各项指标,如防滑性能、抗压强度等。应对楼面平滑度进行调控,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洁净,保证建筑主体的建筑效果。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先清除垫层表面杂物、油污等。如果混凝土垫层表面沾上油污,可通过使用较高浓度的碱试剂进行清理。在浇筑混凝土地台之前应当保持相对合理的湿度,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先用水进行湿润,同时混凝土的搅拌、浇筑、配合比、表面处理工艺、添加剂含量等应根据设计及施工规范进行,并且做好抗沁水的准备工作。在垫层表面不能出现积水现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当优先选择泵送的输送方式,混凝土浇筑应当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完成施工场地内的分格缝的划分,能够确保一个分格缝内混凝土施工的一次完成。

2.2 施工中期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先洒水进行基层湿润,在浇筑点与下料点存在较大高差的情况下,混凝土尽量使用溜槽进行下料,从而能够进一步避免混凝土离析现象的产生。若混凝土下料分布不均时,可采用局部振捣的方法使其均匀分布,浇筑混凝土时应确保集料分布均匀以保证其强度均匀,同时严禁采用砂浆进行补充振捣。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对地面表层的损坏,施工人员应在材料耐磨作业中期穿平底鞋进行作业,在作业后期则穿纸质防水鞋进行施工。在完成混凝面层泌水处理后,进行混凝土地面表面加工,进行控制标高及材料耐磨施工。在此之前,施工技术人员要穿着平底鞋做好防护准备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作业,在施工后期施工技术人员穿纸质防水鞋进入施工场地。当完成浇筑混凝土时,使用相关设施来防止泌水,通过监理批准后方可进行相应材料的作业。

2.3 地面养护

在养护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如果疏忽对混凝土地面的检查,就不能及时发现地面施工的缺陷与质量问题。只要施工人员在养护中发现施工质量缺陷应先进行处理,如建筑地面的施工缝、阳阴角等部位产生的缺陷。如果在夏季施工由于气温较高施工人员地面布置草袋,并定期对地面进行洒水保持湿度。在养护后期工作过程中特别预防和关注砂石外漏情况,如果石子外漏则第一时间清除石子进行修补。一些墙边、柱边、死角部位通过机械无法打磨到的地方,则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打磨,同时强制要求施工技术人员穿平底鞋,从而能够保持地面光洁不受破坏污染。在完成耐磨材料施工后对施工缝进行切割,结合实际情况,一旦地面混凝土强度过大可通过使用切割机实现专业切割,设置的收缩缝的间距是以结构支点(一般为柱间距)作为参照,收缩缝的宽度根据施工现场来确定,而收缩缝的深度则根据混凝土的厚度来确定。在施工缝处按茬过程中,剔除接触面松散的石子,并且施工技术人员在接触面涂刷水泥砂浆。为了消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碰撞、磨损、污染等情况,通常在施工缝的两侧需要施工技术人员采用施工机械进行压光、打磨,从而能够进一步控制其地面的平整、光洁均匀程度。除此以外,其耐磨材料施工、水性养护完成之后,同时需要采用养护剂进行养护,从而确保地面表层具有一定的湿度,增强施工成品的强度并使其免受污染,同时缩短了养护期时间,一般需要两天即可以完成养护。在完成养护工作后,即可以进行项目的拆模作业。在拆模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谨慎小心避免破坏成品,一旦发生破损,则需要采取有关措施展开对应的补救工作。

3 楼面施工要点

在楼面施工过程中,线管的密集处使该部位楼面混凝土强度和承载力受到削弱,造成应力高度集中,在此薄弱部位容易出现裂缝,可以通过变更设计来保证其强度要求。为了增强基层与面层的粘结度需要在地面的基层上均匀涂刷水泥砂浆。在控制混凝土集料级配与配合比的同时,检测搅拌混凝土的坍落度与配比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通过监理及甲方对混凝土地面检查,确定没有出现任何脱皮、表面起砂、裂纹等情况,地面施工方可合格。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设计安排现场施工及养护的工艺、标准及时间,在已完成的楼地面涂刷适当的养护剂进行必要的后期养护。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在不影响混凝土初凝的前提下适当减缓其浇筑速度,同时应充分振捣,从而使得基层与面层充分粘合。消除泌水的措施:首先,适当降低水灰比;其次,泌水较多时用橡胶管真空吸水去除泌水;泌水较少时用海绵或棉纱擦干即可。因此选择合适的材料,严格根据施工操作要点与工艺程序进行施工,从而能够确保混凝土耐磨地面的施工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地面施工对建筑工程的投入使用产生重要影响,施工企业根据地面施工设计及规范要求,积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加强细节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进行完善的地面养护,就常见的施工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做好全面质量预防工作,只有这样建筑地面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才能有效提升,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建筑工程地面施工技术研究[J].吉林画报·新视界,2012,(2):109-110.

[2] 王守仁.地面施工侵权责任论析——从一般注意义务研究出发[D].兰州大学,2009.

[3] 王宏.浅论建筑工程整体地面施工的要点[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2,10(1):110.

[4] 毛华.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2,19(6):287.

地面工程节能技术 篇4

1.1 概况

截至2011年底, 大庆油田共建成油水井95 349口, 地面系统建成各种大中型站1 609座, 管道72767 km, 线路19 554 km, 道路163 09 km (表1) 。

1.2 工艺技术现状

喇萨杏油田多为高产、高渗透油田。产量高、原油物性好, 地面以水驱、聚驱、三元驱工艺为主, 多采用掺水流程、不加热集油流程, 集中配制分散注入流程, 单干管单井配水工艺, 一般含油污水处理、深度污水处理、含聚及三元污水处理工艺等。

长垣南部多为中低渗透油藏, 而大庆外围油田多为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藏。油田产量低, 储量丰度低, 原油物性差, 系统依托条件差。地面以水驱工艺为主, 多采用掺水流程、电加热集油、拉油及提捞工艺, “四合一”、“五合一”等多功能合一油气处理工艺, 小水源、低压供水、分散注水、多井配水工艺, 地下水处理及含油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等。

2 大庆油田“十一五”节能成果

“十一五”期间, 油田老区已进入高含水后期, 随着含水率的不断上升, 产液量和注水量持续增加, 降耗减排难度日趋增大。新投入开发的区块, 多为品位低、丰度低、低产低渗透油田, 因而带来能耗和排放的不断上升。通过大力采用综合节能技术, 油田能耗得到有效控制。在油气集输方面, 通过推广实施不加热集油技术、优化简化工艺、集输系统优化调整、合理调配用气量、强化用气管理, 降低了油气集输能耗, 与“十五”末相比, 吨液耗气下降了0.18 m3, 下降了7.3%。在注水方面, 通过采用高效、节能配套技术, 加大高效设备应用力度, 强化用水计量与管理, 控制低效、无效注水, 实施注水系统节能改造等工程, 与“十五”末相比, 注水用电单耗下降了0.48 k Wh/m3。在供配电方面, 大力推广应用无功补偿技术、变频技术及节电配套技术, 不断优化电网运行, 通过合理调度电网运行, 强化泵类设备动态控制, 完善计量装置, 加大用电监察力度, 与“十五”末相比, 年总用电减少了0.305 9×108k Wh。

与“十五”末相比, 在生产井数增加34.9%、年产液量增加9.0%、年注水量增加11.0%的情况下, “十一五”末, 大庆油田原油 (气) 液量生产综合能耗吨液下降了1.27 kg标煤, 降低了13.8%。

3 地面工程节能技术措施

由油气田生产业务能耗构成可知, 天然气及油田生产用电占总能耗的70% (表2) , 控制油田生产总能耗主要应控制天然气消耗及电力消耗。有效控制天然气及电力消耗的节能措施主要有不加热集输处理技术、注水节能技术、综合节电技术, 通过这三个方面技术措施的开展, 有效控制了能耗增长。

3.1 不加热集输处理技术

“十一五”期间, 大庆油田处于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 综合含水率达到了90%以上, 原油视黏度下降幅度很大, 管壁结蜡量随含水率上升而大幅度降低, 有利于不加热输送。为充分利用采出液高含水特性, 降低集输能耗, 大庆油田加大了不加热集输处理技术的应用力度。目前, 长垣老区共有26 765口油井应用了不加热集输技术, 占总开井数的63.8%, 年均节气1.25×108m3,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3.1.1 单管深埋不加热集油工艺

该工艺为多井串联进入集油阀组间, 管网呈树状或支状。管线深埋2 m, 确保在冻土层以下, 端点井产液量不小于18 t/d, 含水率80%以上。依靠井口回压及出油温度, 自压集油进站, 单井采用固定软件量油装置进行计量, 井口配备点滴加药装置。为了保证生产作业及清蜡等状态下集油系统的安全运行, 配套热洗车对集油支线进行清蜡、扫线以及热洗作业;在转油站至阀组间之间建设采暖管道, 既能解决阀组间采暖又可以作为站间集油干线的保运措施, 原理流程见图1。

与双管掺水流程相比, 由于采用不加热集输工艺, 取消了掺水热耗及电耗, 能耗大幅度下降。平均单井掺水耗气节省3.3×104m3/a, 单井掺水耗电节省0.84×104k Wh/a, 运行费用节省12.1%, 建设投资节省了20.4%。“十一五”期间, 应用油井共计688口。

3.1.2“丛式井干管”不加热集油工艺

对于以丛式井为主的建设区块, 开发部门要求建设固定热洗流程的油井可以采用“丛式井干管”不加热集油工艺。

以丛式井组为单元, 井组至计量站采用单干管掺水热洗、单干管集油工艺流程, 产量高时或夏季可以实现双管出油或季节性不加热集油。该工艺在满足固定热洗生产要求的同时, 大幅度减少了管线用量。萨中油田中区西部加密井产能中应用了该项工艺, 164口油井构成54座丛式井场, 与常规双管掺水流程相比, 集油掺水热洗管道减少了69%, 投资节省19.8%, 原理流程见图2。

3.1.3 单管通球工艺

自2008年起, 在大庆油田老区, 特别是三次采油井中应用了单管通球技术, 满足了高寒地区产液量大、含水率高、液相黏度大、含蜡量高的油井不加热集输的需求。该项技术是这类油井不加热集输的保驾措施。

与双管掺水流程相比, 由于不加热集油减少单井掺水量0.4 m3/h。单井每年节省掺水耗电1.5×104k Wh, 单井每年节省掺水耗气1.3×104m3, 运行费用节省12.1%, 建设投资节省约21%, 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十一五”期间应用单管通球油井1 208口。单管通球工艺可以分为3种类型:单井单管通球、单管多井树状通球和单管多井串接通球。

1) 单井单管集油工艺

该工艺采用单井单管接入阀组间 (计量站) , 在井口安装投球阀 (丛式井组只需在1口井安装) , 在阀组间设收球及发球装置, 井口点滴加药, 设井口固定软件量油装置单井计量。井口出油温度满足集输进站温度要求, 原理流程见图3。

2) 单管多井树状通球

多井接到1条干线上, 每口井设通球装置, 在阀组间收球, 采用翻斗量油的方式单井计量, 热洗车洗井, 原理流程见图4。在2009年萨中北一区断东聚驱后井网重构试验产能建设中, 5口油井采用了该项工艺。

3) 单管多井串接通球

针对前两项通球工艺实际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011年油田化学驱普遍采用了单管深埋串接通球集油工艺。该工艺是2~3口井串接进入集油阀组间, 在端点井口安装投球阀 (丛式井组只需在1口井安装) , 在阀组间设收球及发球装置, 井口点滴加药, 井口固定软件量油装置单井计量, 热洗车洗井, 原理流程见图5。与常规双管掺水集油工艺相比, 平均单井降低投资6.5万元, 节省18%, 年运行费用降低1.0万元, 降幅28%。

3.1.4 采出液处理技术

“十一五”初期, 在萨北油田北Ⅱ-2联合站开展了联合站系统不加热集输处理技术现场试验, 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使联合站系统低温集输试验取得重大突破, 形成了一整套适于高寒地区高凝原油采出液的不加热集输处理工艺及其配套技术。主要有不加热集油破乳剂、变强度反冲洗和气水反冲洗污水处理技术、油管道解堵技术等, 使采出液的处理温度降到了原油凝固点附近, 集油进站温度降到了低于凝点3℃, 集输吨油耗气量降低了50%。2009年后, 喇萨杏油田全面推广应用该项集输处理技术, 累计节气30 770×104m3。

3.2 注水节能技术

经过近几年对注水系统耗能环节分析研究, 注水系统控制能耗主要目标是提高注水机泵效率及注水管网效率。

3.2.1 注水泵高压变频

当泵的转速由n1变到n2时, 其相似工况点排量Q、扬程H及轴功率P的变化关系为:

通过变频器调节泵的转速, 从而调节泵流量、扬程及功率, 改善机泵工况, 降低泵管压差, 减少因节流产生的电能损失, 实现节电的目的。从现场情况看, 高压离心式注水泵变频实际运行下限为47 Hz, 节电率为10%左右, 单套投资在500万元左右, 投资回收期在6年以上。根据现场工况的不同, 其调速范围为60%~100%。

3.2.2 注水前置泵变频技术

调速原理是将现有多级离心式注水泵拆级后, 新建1台排量与主泵相同、扬程1.6 MPa的前置喂水泵与拆级后的主泵串联运行。通过对前置喂水泵进行变频调速, 采用压力闭环变频控制的方式, 根据站外系统压力适时调节喂水泵扬程, 从而实现降低泵管压差、节约电能的目的。流量调节范围±15%, 采用低压变频技术, 功率在200 k W左右, 与注水泵高压变频技术相比投资节省幅度大, 单套节电 (60~90) ×104k Wh/a, 节电率为8%左右。投资回收期在4年左右。该项技术主要适用于系统压差较大的高压离心注水泵站的节能改造。“十一五”期间, 大庆油田推广应用了前置喂水泵变频装置约60套。

3.2.3 注水泵涂膜

对泵内主要机件 (泵壳体、叶轮、导翼等) 表面喷涂高光洁度材料涂层, 提高机件表面的光滑度和机械性能, 减少流动阻力, 减缓腐蚀和结垢, 使泵效得到提高, 从而实现节电的目的。泵涂膜所采用的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老化、耐腐蚀性、不黏附、摩擦系数小、不导电等特点, 喷涂黏结力及附着力较强, 能够很好地光滑机件表面。现场应用表明, 该技术可提高泵效2%~4%, 平均降低注水单耗0.15 k Wh, 投资回收期约半年左右, 经济效益明显。该项技术可在已建机泵大修维护时配套使用。

3.2.4 注水系统仿真优化运行

依据系统配注要求, 通过中心注水站集中控制、各站微机巡控或手动方式进行调节, 优化系统开泵方案及运行参数, 达到系统整体最优实时分布控制和最低能耗。通过系统优化, 可降低区域注水单耗0.1~0.2 k Wh。

该项技术运用时, 应对建模数据库严格核准, 遵循先系统仿真、后最优控制的建设原则, 降低投资风险。仿真系统规模不宜过大, 对于较大规模的注水系统, 应论证分区域独立设置仿真优化系统的可行性。

3.3 综合节电技术

3.3.1 电网无功补偿

电网无功补偿技术是根据电网中无功负荷及无功分布情况合理选择无功补偿方式、地点和容量, 提高电网运行功率因数, 减少无功功率在网络中的流动, 从而降低电能的损耗。按单套400 kvar的补偿装置计算, 年可节电5.0×104k Wh。“十一五”期间, 对油田电网广泛采取了无功补偿的措施, 测算结果表明, 应用该项措施油田年节省电量7866×104k Wh, 年节省电费3 500万元。

该项技术实施时, 宜采取“低压补偿与高压补偿相结合, 以低压补偿为主;固定补偿与调节补偿相结合, 以固定补偿为主;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 以分散补偿为主”的原则, 并注意不能过补。

3.3.2 电网结构优化调整

通过改变网络中的分段和联络开关状态, 改变网络结构和运行方式, 对配电网进行综合优化调整, 可以改善系统的潮流分布, 降低电网自身损耗, 使网损率、负荷均衡率或供电电压等达到最优, 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喇嘛甸油田在14条长线路安装了分段真空开关, 缩短了供电半径, 每年减少电网损耗80×104k Wh以上。该项技术实施时, 辅以系统模拟手段在计算机上进行理论分析, 指导生产实践。

4 结束语

“十二五”期间, 节能形势依然严峻。据测算, 油田生产耗电量每年仍将增加5.3×108k W.h左右, 吨油耗气将年均增长5.2%。积极总结并推广应用“十一五”期间成功的节能技术措施, 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在坚持“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方针下, 努力降低油田生产消耗, 提升整体效益, 保障油田可持续发展, 为大庆油田创建百年油田贡献力量。

摘要:大庆油田节能减排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油田老区已进入高含水后期, 随着含水率的不断上升, 产液量和注水量持续增加, 降耗减排难度日趋增大;新投入开发的区块, 多为品位低、丰度低、低产低渗透油田, 因而带来能耗和排放的不断上升。为确保大庆油田“十二五”期间节能80×104t标煤目标的实现, 总结并分析了“十一五”地面工程节能技术措施。节能技术措施主要有不加热集输处理、注水节能、综合节电等技术。

红河油田地面工程工艺配套技术 篇5

1. 自然条件

红河油田主体位于甘肃省镇原、泾川县境内, 东北方向与西峰油田相邻。油田区内属黄土塬地貌, 沟、梁、塬、峁纵横交错, 地表起伏落差大。油区属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9℃, 夏季最高温度33.3℃, 冬季最低-22.3℃, 最冷月平均气温-8℃, 最热月平均气温22℃年平均降水量330mm, 主导风向NW, 瞬间最大风速19m/s, 一般冻土深度0.8m, 最大冻土深度1.2m。

2. 开发概况及原油特性

红河油田属超低渗致密裂缝岩性油藏, 油田投入开发区块4个:红河12、红河37、红河55、红河73-74井区。含油面积总计221.4km2, 动用地质储量8677×104t。主力开发层位为延长组长8、长9, 油藏平均埋深2100m, 平均孔隙度为11.9%;平均渗透率为0.37×10-3μm2。开发方式采用水平井弹性开发, 井距为800~1000m, 部署开发水平井370口, 建成产能60×104t/a。地面原油密度0.8356~0.8691g/cm3, 地面原油粘度3.53~15.8m Pa.s, 含硫量0.07%~0.09%, 初馏点56.8~58℃, 含蜡量12.74%~17.9%, 沥青质含量9.53%~14.55%, 凝固点18~23℃, 为低含硫、轻质原油。

二、地面工程总体规划方案

根据红河油田开发规划及采油工艺要求, 结合原油物性及开发指标预测, 对地面工程工艺及整署进行了整体规划。油田规划建设转油站4座, 增压站15座。根据井区分布位置, 在油区中心位置的HH37井区建设联合站1座, 兼顾其余3井区开发。

三、油气集输及处理工艺

1. 油气集输工艺

根据开发指标预测, 初期单井最大产液量21.31t/d;后期单井最小产液量6.78t/d, 开发周期内含水率为53.5%~64.8%;原油凝固点18~23℃。现场井口出油温度一般为20~23℃;冬季管线埋深处极端地温3℃、站场进站压力按0.35MPa设计。输油管管网选用DN40、DN80规格玻璃钢管。经计算, 生产初期井口加热后温度40℃, 集输半径约为5km, 到后期产液量下降后集输半径降至2.5km。

2. 原油脱水工艺

单井来油经增压站、转油站加热增能后, 输往联合站进行集中脱水处理。根据油田原油脱水试验结果, 选用一段热化学脱水工艺, 各井区来油气水通过进站阀组、经过换热器升温至50-55℃进入三相分离器进行油气水三相分离, 分离后的净化油 (含水0.5%) 直接经加热进入原油稳定装置;分离的伴生气经过除油器进入轻烃回收装置。选用三台Φ3000×14600mm三相分离器, 三相分离器工作压力0.4MPa。

3. 原油稳定及轻烃回收工艺

脱水后原油进入正压闪蒸原油稳定系统, 脱水后原油 (50℃, 0.35MPa, 含水≤0.5%) 与稳定原油换热后, 再经蒸汽加热及调压后进塔, 稳定塔顶的操作压力为0.3MPa (绝) 。稳定原油与来油换热后正常生产直接进入外输泵, 实现密闭输送工艺, 事故或原油稳定装置检修期间进原油储罐;塔顶拔出的气体冷却到40℃进三相分离器分出稳定气、轻油和水, 稳定气去轻烃处理系统;稳定轻油去储罐;少量的含油污水去污水处理系统。经初步测算, 稳定原油40℃的蒸汽压约为60.38k Pa, 低于当地平均大气压 (85k Pa) 的0.7倍。

四、配套工程工艺

1.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

油田采出污水处理采用“一级沉降+双级气浮+两级过滤”, 三相分离器脱出含油污水经过1000m3预除油罐除油后进入双级气浮选装置 (150m3/h) 除杂后, 经双滤料与金刚砂双级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净化水罐回注地层。污泥干化池上清液回收再处理, 污泥用压滤机处理形成泥饼, 定期外运用于修路。

2. 自动化通信

以数字化油田为建设理念, 油田自动化通县采用井口功图量油, 场站视频监控, 数据集中上传等先进技术手段。井场功图量油及视频监控数据上传至各站场与厂队部, 站场内生产数据由PLC、DCS系统集中收集后上传。方式采用管线同沟敷设光缆传输。

3. 供配电系统

为满足生产需要, 供电系统建设油田110kv专用电网, 采用110/35/10kv变电等级。建设110kv变电站1座, 电源引自灵台与眉岘330kv变, 油田内部新建35kv变电站3座, 各从110kv变电站引一回35kv电力线路, 各站间串35kv电力线路一回做为备用电源。

4. 环境及水土保护措施

油田水土保持采用柔性植物防护措施;针对管线敷设不同地貌针对性选用截水墙、实体护坡、挡土墙及排水沟等工程措施, 保护管线。

结论

红河油田地面工程投产后, 各项工艺参数达到设计要求, 生产运行正常, 满足了开发生产需要.

1.采用密闭集输、正压稳定、轻烃回收技术, 使油气损耗率≤0.3%。采用井口功图量油、单井串联技术, 较老是计量站 (间) 计量工艺减少一级布站, 提高了油田自动化程度, 降低了劳动定员, 节省了地面投资。

2.采用高效污水处理技术, 对油田产出污水、污泥进行处理, 实现了油田产出污水零排放。

某工程楼地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篇6

1 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于南京市江宁方山大学城, 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内, 龙眠大道旁。总建筑面积28215m2, 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760m2, 地上建筑面积为27455m2, 框架结构, 建筑共八层, 其中地下一层, 地上七层, 建筑总高度为37.4m。

2 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2.1 卫生间等楼地面防水层

地面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基层处理→防水涂料配制→涂抹施工→渗水试验。在地面防水层施工中, 本工程在以下方面进行了质量控制。

2.1.1 基层处理

卫生间等的防水基层用1:3的水泥砂浆抹找平层, 抹平压光无空鼓, 表面要坚实, 不应有起砂、掉灰现象。抹找平层时, 凡遇有管道根部的周围, 在200mm范围内的原标高基础上提高10mm坡向地漏, 避免管道根部积水。在地漏的周围, 应略低于地面, 一般在5mm。卫生间、盥洗室、厨房等找平层的坡度以1%~2%为宜, 凡遇到阴阳角处, 要抹成半径小于10mm的小圆弧。穿过楼面或墙面的管道、套管、地漏等以及卫生洁具等, 必须安装牢固, 收头圆滑。基层应基本干燥, 一般在基层表面均匀泛白无明显水印时, 方可进行涂膜防水层的施工。施工时要把基层表面的尘土杂物清扫干净。

2.1.2 防水涂料的配制和涂膜施工

配制方法是:将聚氨脂甲、乙组和二甲苯按1:1.5:0.3的比例配合, 用电动搅拌器强力搅拌均匀备用。防水涂料应随用随配, 配制好的混合料最好在2h内完成。

用小滚刷或油刷蘸满已配制好的聚氨脂涂膜混合材料, 均匀涂布在基层表面上。涂布时要求厚薄均匀一致, 平面基层以涂刷3~4度为宜, 每度涂布量为0.6~0.8kg/m2;立面基层以涂刷4~5度为宜, 每度涂布量为0.5~0.6kg/m2。防水涂膜的总厚度以不小于1.5mm为合格。每度涂布间距时间, 一般在5h以上;涂布防水层时, 对管道根部和地漏周围以及下水管转角墙部位, 必须认真涂布, 并要求涂层比大面积的厚度增加0.5mm左右, 以确保防水工程质量。最后一度聚氨脂涂膜固化前, 应及时撒上少许干净的粒径为2~3mm小豆石, 使其与涂膜防水层粘结牢固, 并作为与水泥砂浆保护层粘结的过渡层。

2.1.3 渗水试验

当防水涂料涂刷完成, 最后一道涂膜固化完全, 检查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泼水试验。检查无任何渗漏即为合格。将水排净后抹水泥砂浆保护层, 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2 地下室防水施工

本工程中, 地下室防水采用“贴必定”PET湿铺专用型聚酯复合防水卷材。“贴必定”PET湿铺专用型聚酯复合防水卷材具有粘结性能强、安全环保、适应性强、抗破坏和自锁水性能, 较好地保证了本工程的防水质量。

2.2.1 施工工艺与步骤

⑴防水施工前将基层突起物铲除并清理干净;

⑵基层提前充分湿润, 然后铺抹水泥浆。如基层平整度较差可采用水泥砂浆;

⑶裁切卷材, 揭掉卷材下表面隔离膜;

⑷将卷材滚铺于水泥砂浆上;

⑸排出卷材下方的空气, 同时将相邻卷材的搭接边粘贴牢固 (搭接宽度为60mm) 。

2.2.2 注意事项

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基层处理要到位, 不得有蜂窝麻面和空洞;卷材应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下储存, 防止日晒雨淋;不同规格的卷材应分别堆放, 卷材应平放, 堆码高度不宜超过四层;防水保护未施工前不得在其上进行其他作业, 以免破坏防水层, 防水施工完成经验收合格后应立即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基层有积水及雨天不宜施工。

2.2.3 质量保证措施

⑴防水施工应具由相应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操作人员持有上岗证;

⑵具有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材料进场后现场抽检送样, 合格后方投入使用;

⑶防水层与基层粘结牢固, 无空鼓、开裂、脱层及收头不严等缺陷;细部构造处理严密, 无脱层、翘边等粘结不良现象;

⑷防水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并形成连续的整体封闭防水涂膜, 无渗漏水现象。

3 结论和建议

⑴该工程中对楼地面防水工程的施工进行了严格的施工工艺控制和质量控制, 保证了整体的施工质量和进度。经实践检验, 防水质量达到使用要求, 为类似工程的防水施工提供了经验。

⑵应根据实际工程特点和地域经验, 根据实际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防水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确保工程质量。●

摘要: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建筑工程监管的实践, 以某实际工程为例介绍该工程中防水工程的成功施工经验。阐述了施工工艺流程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实际经验。

关键词:防水工程,施工流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GB50108-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S]

[2]GB50208-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

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探究 篇7

1 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要求

整体地面施工是建筑工程工程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隶属于基础地板建设工程, 它对于整体地面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施工人员和材料均具有严格的要求。施工材料作为整体地面施工的物质性基础, 它的质量对于施工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是确保施工单位施工的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此外, 在施工材料中, 细骨料和胶凝材料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所用混合料的强度、密度以及稳定性等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 在整体地面施工之前, 要对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审查, 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尤其是要侧重对细骨料和胶凝材料的选择。

通常而言, 整体地面施工过程中用量最多的胶凝材料实际上就是水泥, 而对于水泥的施工则是要求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的。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对于地面的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到地面的舒适性、安全性, 对于那些人员流动性较大的房间的地面还需要考虑地面的蓄热性、弹性、保温性, 以及要具有良好的消音性等。在我国建材市场中, 水泥砂浆、混凝土、菱苦土以及现浇水磨石等几种材料为整体地面施工过程中所用的主要材料。水泥砂浆作为一种常见的地面施工材料, 其施工工艺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这也是水泥砂浆被广泛运用的主要原因。鉴于此,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智联, 在整体地面施工过程中, 建筑施工人员要对地面施工技术进行良好的控制和运用。

2 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在箭镞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2.1 整体地面施工对施工材料的要求

正如上述所述, 细骨料和胶凝材料是组成整体地面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材料。因此, 为了确保施工的质量, 就必须要对这两种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查, 确保材料的质量达到规范的要求。而就具体的内容而言, 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细骨料的质量审核。砂作为一种常用的细骨料是水泥砂浆面层常用的施工材料, 它在施工过程中的泥含量不应大于总量的3%。但是由于细砂的级配比较差, 与粗砂相比, 控制强度也相对的低30%, 加上西沙的干缩性较强, 耐磨性交叉, 它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引起施工后面层出现裂缝问题。其次, 凝胶材料的质量审核。水泥砂浆地面施工中最为主要的一种材料就是凝胶材料。在挑选凝胶材料的过程中应首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且要保证施工所用混凝土的强度不低于32.5MPa, 同时还需要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规定来对凝胶材料进行操作, 并且对于施工材料也要进行定期的保养, 进而达到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

2.2 整体地面施工中地面的基层处理

水泥砂浆面层通常都是在建筑中楼地层的混凝土层上来进行铺设和涂抹的, 为了避免水泥砂浆面层出现起砂、空鼓以及裂纹等问题, 施工人员要加强在地面基层处理方面的力度。而就具体内容而言, 建筑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地面进行粗糙和潮湿处理, 并要对现场存在的灰尘和杂物进行彻底的清理。假如在清理的过程中遇到地面表层隔离层得不到有效清理的问题, 可以在地面的表层上面加设一层有效的隔离层,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地面层面之间存在彼此结合不牢固的问题;而为了确保建筑地面质感的优良性, 可以对地面进行凿毛处理, 并要用水对地面进行良好的清洗。

2.3 弹线找规矩在整体地面施工中的应用

弹线找规矩的方式是整体地面施工技术中一项重要的施工方式, 其具体的操作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 在用弾基准线法进行地面抹灰之前, 需要先在墙体的四周用墨线弹一道水平基准线, 使其作为水泥砂浆层面进行标高的参考依据。在水平基准线设置完成后, 需要对地面的标高借助水平基准线原理进行测量, 并将所测数据反弹回墙上, 使其充当地面面层建筑的水平基准。紧接着要依据建筑工程的相关规定对墙面进行弹线处理。其次, 做标筋。依据第一步所做的水平基准线,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需要从墙角的位置处开始, 用水泥砂浆在每隔一定的距离位置处进行标注。待标注完成后, 需要在墙面上用同样长度的标筋进行横向的处理, 确保面层高度得到有效的控制。最后, 要控制好坡度。在整体地面施工的过程中, 要对厨房、厕所和浴室的地面坡度进行很好地设置。如果地面上设置有地漏, 则需要在地漏四周处进行泛水处理, 确保地面不会出现倒流水和地面积水问题的发生。

2.4 整体地面施工中的水泥砂浆抹面

在整体地面施工过程中, 如果建筑水泥浆结合层存在刷漆过早的问题, 则很容易致使水泥浆失去粘结基层和面层的作用, 进而导致地面出现空鼓等不良问题的发生。因此, 为了避免水泥砂浆抹面过程中出现不良的问题, 水泥浆结合层需要采取随刷随抹的原则。而就具体的地面涂抹程序而言,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首先, 在标筋之间铺设砂浆, 同时要用木刷子将所要铺设的砂浆铺平, 拍实, 依照着标筋的标高将溢出的水泥砂浆刮平。其次, 要依照着从室内到室外的顺序对标杆进行刮平处理, 并且在对水泥砂浆进行压光处理的时候要施加一定的力度, 但是要避免压光处理后水泥表面出现水纹现象。如果面层上面存在积水, 则需要依照积水的含量来用干水泥对水分进行吸收。

总之, 建筑行业作为当下比较热门的行业, 在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化进行日益推进的背景下, 建筑工程的数量与日俱增, 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整体地面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一个重要的作用, 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对整体地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得到了持续的优化和升级。目前, 大面积混凝土地面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地普及和应用, 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也越发的凸显, 加之当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和水准不断提高, 提高整体地面施工技术的整体质量势在必行。本文对于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整体地面,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安振辉.谈谈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0, 32 (24) :90-91.

[2]候丽霞.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18 (9) :258-259.

楼地面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案 篇8

现浇整体地面一般包括水泥砂浆地面和水磨石地面, 现以水泥砂浆地面为例, 简述整体地面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

水泥砂浆地面是传统的地面施工工艺中一种低档做法, 在当前室内装修工程中一般不作为最后面层使用, 大多数作为其他装饰材料的基面, 但由于它具有造价低、使用耐久、施工简便等优点应用相当广泛。但其操作不当, 易引起起砂、脱皮、起灰等现象。

1.1 施工准备

a.材料。水泥:优先采用硅酸铁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标号不低于425号, 严禁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混用;砂:采用中砂、粗砂, 含泥量不大于3%, 过8mm孔径筛子;如采用细砂, 砂浆强度偏低, 易产生裂缝;采用石屑代砂, 粒径宜为3-6mm含泥量不大于3%, 可拌制成水泥石屑浆;b.面垫层中各种预埋管线已完成, 穿过楼顶的方管已安装完毕, 管洞已落实, 有地漏的房间已找泛水;c.施工前应在四周墙身弹好+50m的水平墨线;d.门框已立好, 再一次核查找正, 对于有室内外高差的门口位置, 如果是安装有下槛的铁门时, 尚应顾及室内外面能够在下槛两侧收口;e.墙、顶抹灰已完, 屋面防水已做。

1.2 施工方法

1.2.1 基层处理。

水泥砂浆面层铺抹在楼面、地面的混凝土、水泥炉渣、碎砖三合土等垫层上, 垫层处理是防止水泥砂浆面层空鼓、裂纹、起砂等质量通病的关键工序。因此, 要求垫层应具有粗糙、洁净和潮湿的表面, 一切浮灰、油渍、杂质、必须分别清除, 否则会形成一层隔离层, 而使面层结合不牢。基层处理方法为将基层上的灰尘扫掉, 用钢丝刷刷净, 剔掉灰浆皮和灰渣层, 用10%的火碱水溶液刷掉基层上的油污, 并用清水及时将碱液冲净。表面比较光滑的基层, 应进行凿毛, 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冲洗后的基层, 最好不要上人。

1.2.2 弹线、找标高。

应先在四周墙上弹上一道水平基准线, 作为确定水泥砂浆面层标高的依据。水平基准线是以地面±0.00标高及楼层砌墙前的抄平点为依据, 一般可根据情况弹在标高50cm的墙上。弹准线时, 要注意设计要求的水泥砂浆面层厚度弹线。

1.2.3 洒水。用喷壶将地面基层均匀洒水一遍。

1.2.4 抹灰饼和标筋 (或称冲筋) 。

根据水平基准线再把楼地面层上层的水平基准线弹出。面积不大的房间, 可根据水平基准线直接用长木杠标筋, 施工中进行几次复尺即可。面积较大的房间, 应根据水平基准线, 在四周墙角处每隔1.5~2.0m用1:2水泥砂浆抹标志块, 标志块大小一般是8~10cm见方。待标志块结硬后, 再以标志块的高度做出纵横方向通长的标筋以控制面层的厚度。标筋用1:2水泥砂浆, 宽度一般为8~10cm。做标筋时要注意控制面层厚度, 面层的厚度应与门框的锯口线吻合。

1.2.5 搅拌砂浆。

面层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不低于1:2, 其稠度 (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计) 不大于3.5cm。水泥砂浆必须用搅拌机拌和均匀, 颜色一致。应注意掌握水泥砂浆的配比, 水泥量偏少时, 地面强度低, 表面粗糙, 耐磨性差, 容易起砂;水泥偏多则收缩量大, 地面容易产生裂缝。应尽量减少砂浆的拌和用水量。较干硬的砂浆操作费力, 但能保证工程质量;反之, 用水量大, 会降低地面强度, 增加干收缩率而导致开裂或起砂。

1.2.6 刷水泥砂浆结合层。

在铺设水泥砂浆之前, 应涂刷水泥浆一层, 其水灰比为0.4~0.5, 不要涂刷面积过大, 随刷随铺面层砂浆。如果水泥结合层过早涂刷, 则起不到与基层和面层两者粘结的作用, 反而造成地面空鼓。所以, 一定做到随刷随抹。

1.2.7 铺水泥沙浆。

涂刷水泥浆之后跟着铺水泥砂浆, 在灰饼之间将砂浆铺均匀, 然后用木刮杠按灰饼高度刮平。铺砂浆时间如果灰饼已硬化, 木刮杠刮平后, 同时将利用过的灰饼敲掉, 并用砂浆填平。刮时要从房间里往外刮到门口, 符合门框锯口线标高。

木刮杠刮平后, 立即用木抹子搓平, 从内向外倒退操作, 并随时用2m靠尺检查其平整度。木抹子抹平后, 立即用铁抹子压第一遍, 直到出浆为止, 如果砂浆过稀表面有泌水现象时, 可均匀撒一遍干水泥和砂的拌合料, 再用木抹子抹去多余水分, 不得任意撒干水泥, 否则会引起面层干缩开裂。如有分格要求的地面, 在面层上弹分格线, 用劈缝溜子开缝, 再用溜子将分缝内压至平、直、光。上述操作均在水泥砂浆初凝之前完成。

面层砂浆初凝后, 人踩上去, 有脚印但不下陷时, 用铁抹子压第二遍, 边抹边压把坑凹填平, 要求不漏压, 表面压平、压光。有分格的地面压过后, 应用溜子溜压, 做到缝边光直、缝隙清晰、缝内光滑顺直。

在水泥砂浆终凝前进行第三遍压光, 铁抹子抹上去不再有抹纹时, 用铁抹子把第二遍抹压时留下的全部抹纹压平、压实、压光。

水泥地面压光要三遍成活。每遍抹灰的时间要掌握得当, 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大于2h, 因此, 面层的压光工序应在表面初步收水后, 水泥终凝前完成。若压光时间拖得过迟, 会破坏水泥已开始形成的结构组织, 容易造成起灰和脱皮;如抹压过早, 则不易做到表面光洁密实。

1.2.8 养护。

水泥砂浆面层抹压后, 应在常温湿润条件下养护。养护要适时, 如浇水过早易起皮, 如浇水过晚则会使面层强度降低而加剧其干缩和开裂倾向。一般在夏季是24h后养护, 春秋季应在48h后养护。养护一般不少于7d。最好是在铺上距木屑后在浇水养护, 浇水时宜用喷壶喷洒, 使锯木屑保持湿润即可。如采用矿渣水泥时, 养护时间应延长到14d。

在水泥砂浆面层强度达不到5MPa之前, 不准在上面行走或进行其他作业, 以免损坏地面。

2 块料地面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

2.1 瓷砖、面砖面层

瓷砖、面砖面层的表面应洁净, 图案情晰, 色泽一致, 接缝平整, 深浅一致, 周边顺直, 扳块无裂纹、掉角和缺楞等缺陷;面层邻接处的镶边用料及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边角整齐、光滑。

镶贴饰面的基体表面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刚度, 同时对光滑的基体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铺砖时, 在刮好的底子灰上撒一层薄薄的素水泥浆, 稍洒点水, 然后用水泥浆涂抹瓷砖背约2cm厚, 一块一块地由前向后退着贴, 贴砖时用小铲的木把轻轻敲击, 铺好后再用小锤拍击一遍, 用开刀和抹子拔缝, 扫掉表面灰, 用棉纱擦净。

留缝的做法是刮好底子, 撤上素水泥浆后按分格的尺寸弹上线, 铺好一皮, 横缝将米厘条放好, 竖缝接线走齐, 并随时清理干净, 米厘条随铺随起。铺好后第三天用1:1水泥砂浆勾缝, 24小时内被水浸泡, 漏天作业时要防雨。

2.2 预制水磨石、大理石地面、花岗岩地面

首先房间四边取中, 在地面标高处拉十字线, 扫一层水泥浆。将石板浸水阴干, 于十字线交接处铺上1:4的干硬性水泥砂浆约3cm厚, 先试铺, 合格后再揭开石板, 翻松底层砂浆, 浇水, 再撒一层水泥干面, 然后正式铺贴。安好后应整平稳, 横坚缝对直, 图案颜色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合格时起出补浆再进行铺装。厕所、浴室地面要找好坡, 以防积水。

参考文献

地面工程节能技术 篇9

一、油田地面工程优化软件的技术存在的问题

1. 软件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油田地面工程情况的不断变化下, 之前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已难以在一些工艺流程中发展如三采、聚合物驱等, 与此同时, 所明确的规划设计优化软件仅能够在3000口以下的油田中应用, 若高于3000口, 那么就会出现明显的计算误差。通常情况下, 主要是基于油田采用最多的树状掺水集油流程等来进行规划设计优化软件的制定, 只要超出了树状掺水流程范围将很难适应。

2. 自动化程度方面的问题

当前, 部分油田未实现全面的生产自动化, 无法自动及时的采集生产数据, 自动控制工作开展不全面, 因此只有运行参数优化方案这一阶段才能反映生产运行优化。

3. 软件先进性方面的问题

在规划设计优化软件中未以油田地面工程数据库为数据, 未以油田地理信息系统为图形工作平台, 因此实际计算的数据应和图形真实准确性不高。有不少规划设计优化软件并未得到整体优化。在生产运行的系统模拟运算过程中一般基于给定结点值而开展, 没有做到系统全面的优化。

4. 软件应用局限性

软件仅适应于平面坐标体系内优化和布局, 在有明显地势起伏的油田中应用, 最终产生的优化结果不符合实际具体情况, 某些类型的站、厂布局过程中只有在一番人工干预后方可达到实际要求。

二、优化软件技术发展趋势

1. 分析研究油田地面工程规划优化软件

由于油田开发具有复杂性, 所以有必要优化调整老油田, 并加强其能力预测研究, 在新油田方面, 应细致分析布局方案与系统能力平衡优化情况, 此外, 还要将各类方案进行一番对比, 以明确能够合理节约工程投资的规划设计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系统规划及规范工艺流程等优化计算软件, 减少专业系统投资, 使地面工程整体投资保持适当位置。

2. 分析研究油田专业系统生产运行优化软件

在油田生产工艺现状基础上, 对油田专业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优化调整, 做好相关运行能力的预测, 并对油田系统生产能力进行平衡优化研究, 以确定有利于降低生产运行费的运行参数, 同时还要保证生产运行状况做到自动化调整与控制。制定污水处理、供排水、油、气等专业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的运行参数优化计算软件, 并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控制, 合理节约专业系统的生产运行费。

3. 分析研究油田开发地面地下一体化优化技术

根据前期储备性研究成果, 将大系统优化理论与大型软件工程技术运用到实际中, 设置适应于油田开发建设地面地下一体化的优化理论和优化方法。之前主要将研究重心放在了静态的小系统优化方面, 但实际进行的研究需采用大系统模型, 从低渗透油田地面与地下一体化大系统出发, 通过多目标动态优化和动态最优控制理论, 对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呈现出的动态性予以全面反映, 从而优化全局, 实现效益最大化。研究过程中一般涉及以下内容:首先, 优化数学模型的研究;充分考虑问题的结构特点、存在的影响因素、评价准则等, 以构建系统匹配的优化数学模型, 并仔细查看模型是否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灵敏度, 为良好的优化模型确立奠定基础。其次, 优化方法的研究;由于构建的优化模型较为复杂, 所以应结合大系统优化理论, 明确行之有效的优化方法, 同时分析研究优化计算方法的收敛性。

由于油田地面工程各系统均十分的复杂, 进行规划设计优化、生产运行优化及地面地下一体化优化时将不可避免的面临各类技术难题, 并且在这几项优化内容的研究上, 尤其是生产运行优化研究目前仍在初级阶段, 关于各系统的优化规律掌握了解的不够。不过相信在油田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此项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下, 将会为生产运行优化软件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与技术条件。

地下开发工程是油田油气生产的基础, 地面建设工程则是油田油气生产的延续, 还属于大型的能量耗散系统, 两者通过构成了油田油气生产全程。但实际中人们经常分割这些建设过程, 单独对某一局部进行研究, 这样从局部角度上看设计与决策是合理的, 而从整体角度上看与最优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更有甚者存在不协调, 导致油田开发中经常需要调整与改造, 不但对油田正常开发生产造成影响, 而且还大量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由于油田开发建设地面地下一体化优化属于复杂度高的优化问题, 会联系多目标优化、非线性优化、离散优化等多种优化理论。从计算复杂性角度上看其是一类NP难题, 应设置全局优化模型, 通过大系统优化理论, 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与软件, 并且先在典型油田的开发生产中进行实验, 然后再普及各油田中。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 经过研究得出规划设计优化软件与生产运行软件实际面临了各类技术难题, 具体体现在:油井产出物井口温度预测、埋地管道的热力计算、气液两相流体的水力计算、油气集输的技术定型。这些技术难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将严重阻碍了通用的规划设计优化软件的形成。对于地面地下一体化优化的研究, 尽管获得了较好的进展, 但未做到系统性的突破, 依旧要采用大系统模型。

参考文献

[1]张万杰.油田勘探开发项目经济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 2007年.

[2]王志田.为地面工程“瘦身”[N].中国石油报, 2010年.

[3]毕硕本, 徐秀凤, 徐秀华.油田地面工程优化软件发展趋势的分析及建议[J].油气田地面工程.

[4]周明才.电泵采油优化软件:提升采油经济效益妙方[N].中国石油报, 2007年.

上一篇:猪狂犬病下一篇:递归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