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狂犬病

2024-09-23

猪狂犬病(共9篇)

猪狂犬病 篇1

猪伪狂犬病又称猪狂痒病, 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猪和其他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传统的专业书籍及文献中, 猪伪狂犬病主要危害母猪、哺乳仔猪及保育猪, 而中大猪较少发病。其中在母猪可导致妊娠母猪出现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以及母猪乏情、返情及屡配不孕等繁殖障碍;哺乳仔猪可出现顽固性腹泻、软脚和倒地不起, 并出现角弓反张、口角流白沫等脑神经症状, 病死率较高;在保育猪可导致突然倒地不起, 并有角弓反张、间歇性抽搐等脑神经症状, 病死率比较高。2015年4月上旬, 福州市郊区某肉猪场饲养的一批60头5月龄外三元杂交猪出现大面积高热不退、喘气、张口呼吸等症状, 发病急、死亡快, 先后死亡11头, 确诊为猪伪狂犬病, 经疫苗紧急免疫并结合一些对症治疗, 4 d后完全控制病情, 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发病经过

2015年4月上旬, 福州市某肉猪场饲养的一批5月龄 (体重平均约80 kg) 的大猪陆续出现高热不退、精神沉郁、爱俯卧、不采食, 并有明显的喘气、张口呼吸症状, 个别患猪还有眼睑肿胀、鼻流分泌物的表现。起初, 养殖户怀疑该病为普通感冒, 随即用柴胡注射液、青霉素钾、氟苯尼考注射液等进行肌内注射, 结果均无明显的治疗效果, 发病3 d共死亡患猪10头。应该养殖户的要求, 笔者对该猪场进行实地观察和诊断。

2 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

该猪场地处山边, 远离交通干道, 共饲养2批肉猪, 其中一批是60日龄小猪, 数量为85头, 刚从规模化猪场采购回场10 d, 未见发病;另一批为60头, 已从规模化猪场购回3个月, 体重平均约为80 kg。据了解, 这2批猪在50日龄前已经做了猪瘟、伪狂犬病、猪口蹄疫疫苗免疫, 之后没有再免疫上述疫苗。现场对患猪群进行观察, 患猪栏内绝大多数的猪只卧地不起, 不食或少吃, 粪干, 尿黄, 体温40~41.5℃, 呼吸困难、喘气明显, 个别患猪有咳嗽, 张口呼吸, 倒地不起, 脚呈划水样划动, 个别皮肤毛孔有铁锈色出血点。

3 病理变化

剖检1头病死猪, 可见咽喉部皮下水肿明显, 扁桃体坏死, 会厌软骨和鼻咽管也有局灶性坏死, 气管出血, 内含粉红色泡沫。胸腔积水严重, 肺脏肿大, 并有大面积的肉样病变;肝脏略肿大、瘀血, 呈暗红色, 肝脏表面和实质内可见大量点状坏死灶, 脾脏表面也有一些点状坏死灶, 全身淋巴结肿大, 其他脏器病变不明显。

4 诊断

取病死猪的淋巴结、肝脏、脾脏送福建省农科院相关实验室进行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的PCR检测, 结果猪伪狂犬病病毒为阳性, 而其他2种病原均为阴性, 说明该病为猪伪狂犬病。

5 处理

5.1 疫苗紧急免疫

对发病猪群50头大猪以及85头小猪全部免疫注射猪伪狂犬病活疫苗 (勃林格公司生产, 每头猪肌肉注射1.2头份) 1次。

5.2 对症治疗

对发病猪群口服10%阿莫西林预混剂 (华南农大实验兽药厂生产, 每千克饲料添加1 g) 和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 (齐鲁动物保健品公司生产, 每千克饲料添加0.8 g) , 个别患猪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 (重庆永健生物公司生产, 每50 kg体重注射10 m L) , 每天早晚各1次。

5.3 加强消毒每天对患猪舍消毒一次, 对患猪及时采取隔离治疗。

经过4 d的处理, 该猪群除了1头病情严重的患猪死亡外, 其余49头全部恢复正常采食。

6 体会

1) 传统认为猪伪狂犬病病毒对母猪、公猪、哺乳仔猪以及保育小猪有较强的致病作用, 而对大猪无明显的致病作用, 多以隐性感染为主。此次在肉猪场的大猪中出现伪狂犬病, 并通过紧急免疫伪狂犬病疫苗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说明在目前猪场条件下, 伪狂犬病病毒对大猪有较强的致病作用, 且出现一些新的症状和病变, 这些病毒是否出现病毒变异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 该猪场为什么会发生伪狂犬病?笔者分析认为虽然该发病大猪在猪苗阶段有免疫过1次伪狂犬病疫苗, 但已超过3个多月没有再免疫该疫苗, 此时血液中免疫抗体未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遇到伪狂犬病野毒后易感染发病, 因为一般的伪狂犬病活疫苗免疫保护期只有3个月左右。

3) 大猪伪狂犬病会导致患猪的扁桃体、喉头、肺脏、肝脏等组织器官的炎症坏死, 结果引起大猪的发热和喘气病症并造成高死亡率, 所以在治疗该病时除了进行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紧急免疫外, 还要结合使用消炎药物 (如阿莫西林) 以及解热镇痛药物 (如卡巴匹林钙) 以提高治疗效果, 加速患猪康复。

4) 该病的预防一方面要做好疫苗免疫, 即在肉猪场要安排在35日龄免疫1次猪伪狂犬活疫苗, 80~90日龄再免疫1次活疫苗, 必要时间隔2~3个月再加强免疫。另一方面要做好猪场的生物安全工作, 防止狗、猫、老鼠以及其他野生动物进入猪舍, 猪场平时还要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在有条件的种猪场, 还要定期抽取母猪和公猪的血液进行伪狂犬病野毒抗体的检测, 对有野毒感染的种猪要淘汰处理, 逐渐净化种猪场的伪狂犬病病毒隐性感染。

猪狂犬病 篇2

养猪现代化是我国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后,我国规模化养猪业迅速发展,密集养殖使得猪病复杂化发展,如:猪伪狂犬病、PRRS(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猪胸膜性肺炎等疾病已经成为困扰着我国规模化猪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作为养猪大国,猪肉产量占世界猪肉产量的40%以上,猪肉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对猪病流行的新特点,如何在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养猪场选择新的疾病控制技术将是今后养猪业发展值得重视的重要问题。中国养猪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工厂化的现代化养猪场,至今,各种饲养管理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因此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技术应该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永新种猪场是广西最大的原种猪场,所有种猪都是从加拿大和丹麦直接进口,一直以来对疾病控制防治工作都非常重视,并在疾病控制的问题上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管理经验和技术经验,结合本场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疾病控制措施,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成功地进行了种猪场的伪狂犬疾病清除工作。

猪伪狂犬病(PRV)的清除对于规模化种猪场来说非常重要。原种猪场一旦感染了PRV,将会终身带毒,引起母猪的早产、流产、死产、木乃伊、弱子,子猪的死亡率增多,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规模化原种猪场很有必要进行猪伪狂犬病清除与净化。

多点生产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早期断奶、隔离生产和多点生产均是得到很好应用的生产技术。但是,关键原则未变:(1)从母猪免疫获取最大的效益;(2)子猪应尽早断奶并移至另一点;(3)全进全出技术。

由于猪群间健康的差异,引进后备猪的隔离、风土驯化等方法很有必要。距离是传染病传播的天然屏障,不同年龄的猪应有足够距离,这是猪场健康控制的基础。超早期药物隔离断奶选留后备种猪

超早期药物隔离断奶(SEW)技术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防止大部分疾病传播的技术,包括PRRS。对子猪有效地排除疾病的断奶日龄(见表1):

除进口种猪外,永新所有种猪都是超早期药物隔离断奶的(12天~14天)。超早期药物断奶后,隔离到16公里远的一个猪场,90千克经检疫无主要传染病后方能合群,保证后备种猪的健康。

分胎次饲养

分胎次饲养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及利于头胎母猪的生产管理。永新种猪场吸取国外的管理经验,实行头胎猪场管理。众所周知,头胎母猪的疾病情况及生产性能相对不稳定,无论营养要求、疾病状况、配种、分娩难易、产子数、子猪疾病及存活率都与其他胎次母猪不同,要求的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同。在永新种猪场,其选择

了一个条件比较好的、设施比较现代化的猪场作为头胎猪场,母猪产下第一胎后将其转到其他各个猪场。同时在管理和人员配置时,把最好的工作人员放到头胎猪场,用更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管理头胎猪场。

实行部分清群,阻断传染病的传染链

现代集约化猪场生产是一个以周为单位的连续过程。病原微生物就是通过这个循环感染周而复始。实行部分清群,就是切断这个感染循环。猪场应每年实行1次~2次部分清群。传染病较多、较复杂的猪场,主张全部清群(效益与成本通过这部分预算,在成本上切实可行才实施)。部分清群方法如下:

保育猪感染PRRS最严重,实行部分清群,就是切断感染源(包括其他病原微生物),同一时间把所有的保育猪出售或转移到育肥舍饲养,最好是另一个猪场,彻底清洗,空置1周~2周,最好是2周。每次清群,必须分别进行3次消毒,用3种不同的消毒药,分别于第1天、第13天、第14天进行,这是清除PRRS和其他疫病的措施之一。

全进全出

全进全出是减少或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每次全进全出,必须全面清洗消毒包括用具、衣服、鞋等,而且每栋猪舍专用。不能做到全进,也应做到全出,这对控制猪场疫病非常有好处。

利用血清检测手段,控制和清除疾病

定期监测猪场免疫情况是制定免疫程序和疾病清除实施的主要措施。主要用ELISA方法,区分野毒和疫苗,同时也要屠宰检查猪感染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用ELISA监测的主要方法是:

1.祖代猪,每季度检查血清一次;

2.曾祖代猪,每月对不同年龄的猪检查;

3.父母代猪,每年检查一次,每个年龄段抽一定比例的猪进行血清检查。种猪以胎次抽查,公猪全检,生长育肥猪每4周为一个年龄段抽查,以上检查结果必须详细记录。

永新猪场采用“高强度疫苗注射+阳性淘汰”的方法成功地清除了猪伪狂犬病(PRV)。三个猪场共检查血清12621头分(见表2),经检查的“信号猪”全部阴性。

合理的饲养管理和严格的防疫制度

对种猪来说,在饲养管理上需要更高的要求,防疫制度更严格,许多猪场,往往把疾病的防疫目光放在疫苗和用药上,而忽视了一些日常的基本工作。条件性致病菌如:巴氏杆菌、链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往往与饲养管理的疏忽有关。只要细心观察,便可知道死猪最多的往往是那些高密度饲养、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混群饲养、保温差的栏舍。合理的饲养管理,严格的防疫制度,能大幅度降低某些疾病的传播、感染。具体要求是:

1.保证各个阶段猪只的合理营养供给。

2.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及时清理粪便,避免产生过多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3.做好密度、通风、冬天保温及夏天降温管理。夏天母猪舍和公猪舍都采取水帘式降温和排风扇抽风抽湿的方法,让猪只处于舒适的环境。

4.全进全出及同日龄阶段饲养。全进全出在疾病控制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求全进全出一定要彻底,包括猪群、工作人员、工具等。

5.每个环节设一个专用的病猪隔离场所,及时把病猪隔离出来,这无论是对病猪的病情控制和对未感染猪群都是很好的。

6.消灭可能的传播媒介。猪场严格禁止饲养犬、猫及家禽,杜绝犬、猫、鸡及其他鸟类进入猪场,定期进行场内灭鼠、灭蝇工作。

7.对全场种猪(含公母种猪及后备猪群)进行临床观察及生产繁殖性能的调查。

8.合理地使用疫苗,并根据抗体水平决定免疫程序。

猪狂犬病 篇3

【关键词】伪狂犬病;副伤寒;混合感染;诊断;防控;猪

2012年3月,赤峰市某规模猪场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发生了不明原因的以育肥猪群发病死亡为主的急慢性病例,经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剖检观察、实验室检验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诊该猪场育肥猪群发生了伪狂犬病与副伤寒的混合感染。现报道如下:

1.发病情况

养猪户主诉,2012年3月初,发现猪群主要是育肥猪群表现食欲降低,精神委顿,部分病猪呕吐、便秘,以及顽固性腹泻,咳嗽,约三日后,症状逐渐加重,猪体表苍白,食欲废绝,腹胀,腹泻,全部病例神经症状严重,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有20头约70左右体重的育肥猪不同程度发病,共死亡14头,死亡时猪体表发绀发紫,14头猪均因神经症状和咳嗽症状严重救治无效而死亡,病程3—5天,其它6头猪感染后增重减慢、生长阻抑,饲料报酬降低。据猪场技术员介绍,重点猪病的免疫程序基本是按要求完成的,诸多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氨苄类药大剂量交替使用,疗效欠佳,猪场束手无策。

2.临床症状

育肥猪群起初表现食欲不振,精神委顿,部分病例呕吐严重,体温40.1℃,严重病例食欲废绝,体表苍白,腹泻严重,全身颤抖,四肢僵直,病猪呈神经调节失衡症状严重,转圈;后躯麻痹,耳朵一个向前,一个向后,行动蹒跚,易摔倒,有的前肢张开,鼻抵地,呼吸极度困难、病程3-5天。病猪濒死期被毛粗乱无光,极度消瘦,衰竭而死。

3.剖检病变

剖检6头死亡猪,主要病理变化基本一致:胃幽门部淤血严重,胃底部面积大出血,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胀出血、结肠壁增厚,同时结肠黏膜上有灰黄色坏死灶,如刮掉覆盖的灰黄色痂皮,可见中央凹陷的溃疡面,肝显著肿大,暗褐色,坏死灶明显,胆囊膨大,胆汁墨绿,粘稠,混有血液,胆囊黏膜出血严重,心脏苍白松软,有严重的纤维素性心包炎变化,气管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肿胀出血严重、肺气肿明显、肾淤血肿胀有弥漫性坏死灶。膀胱黏膜增厚,有轻度出血,脾肿大质脆,边缘有出血点,胸腔积血严重,病程稍长的病例肺胸膜粘连。脑膜充血出血严重、脑脊液增多、腹股沟淋巴结显著肿大。

4.实验室诊断

4.1细菌培养检查

无菌采集剖检病猪肝、脾脏、心血分别接种在肉汤和增菌培养基上,置37℃培养30-48小时后,挑取培养液划线接种普通琼脂平板和S.S.琼脂平板,置37℃培养48小时后观察,结果在普通琼脂平板和S.S.琼脂平板上均长出圆形、细小、灰白色的菌落,挑取典型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观察到许多阴性的短粗小杆菌,有的单个存在,有的成对排列的菌体,进一步做生化试验,鉴定为沙门氏菌。

4.2乳胶凝集试验

无菌采集育肥猪血液5毫升,分离血清,利用武汉科前生物有限公司(华中农大)研制的猪伪狂犬病乳胶凝集试剂盒操作步骤,结果呈明显的凝集颗粒,表现阳性反应。

4.3动物接种试验

取病死猪脑组织,研碎后加生理盐水制成10%悬液,每毫升加青霉素100国际单位和链霉素100毫克,离心,取上清液,,取上清液1-2毫升,皮下接种于兔子,发现2天以后兔子的接种部位奇痒,兔子不断摩擦或用力啃咬接种部位,致使接种部位皮肤脱毛、破溃、出血持续6小时以上然后衰竭死亡。

5.防治措施

(a)病死猪进行深埋,粪便集中消毒处理,猪舍内外环境用2%-4%火碱进行彻底消毒,每日一次。

(b)紧急救治。口服补液盐结合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氨苄类药。大剂量交替注射,一天两次,治疗效果不理想,有严重神经症状的猪预后不良,治疗无效。

(c)假定健康育肥猪群立即实施饲料拌药,推荐方法是先添加治疗剂量的首选药(经药敏试验确定为高敏的)连续使用一周,然后使用预防剂量的药物继续混饲给药一周,停药2周再使用预防剂量的药物混饲用药一周,尽量降低各种饲养管理方面引起的应激因素,增强猪体非特异性抵抗力。

6.结论分析

(a)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剖检观察、实验室检验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诊该猪场育肥猪群发生了伪狂犬病与副伤寒的混合感染。

(b)我们认为伪狂犬病、沙门氏菌病的发病特点和以往临床表现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猪发病年龄特点发生了变化,在以往的报道中,成年、育肥猪发生伪狂犬病、沙门氏菌病较少或基本没有,即使发生,成年病猪是仅表现增重减慢和轻微呼吸道症状为主或隐性感染为主,致死率很低,其次,病猪临床表现发生了变化。以往报道表现神经症状的往往是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育肥猪很少表现。该猪场本次病例都是育肥猪发生严重神经症状,由于和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猪致死率很高。

(c)该猪场是较有规模的猪场,猪群各阶段免疫程序的制定还是基本合理的,也比较符合猪场疫病发生情况,也能够做到定期监测重点疫病,但还是爆发了严重的混合感染,因此,需要筛选优质疫苗并对猪群中伪狂犬病野毒进行定期监测,以控制和减少因猪伪狂犬病野毒持续存在于猪场带来生长阻滞,呼吸道综合症,细菌混合感染加剧等健康问题,逐步在猪场水平控制和净化猪伪狂犬病,降低疾病的混合感染。

(d)沙门氏菌是条件性疾病菌,该病的发生极易受到各种诱因的影响,极易与很多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导致猪群死亡率增加。降低各种应激因素、增强猪群抗病能力、认真做好饲养管理是防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蔡宝祥.家畜传染病(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陈焕春.规模化养猪场疫病控制与净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如何正确接种猪伪狂犬病疫苗 篇4

1 疫苗选择

现在使用的猪伪狂犬病疫苗分普通弱毒苗、灭活苗和基因缺失苗3大类。普通弱毒苗的优点:成本低、免疫源性好;其缺点:安全性差, 即有毒力返强的可能。灭活苗的优点:安全性好;其缺点:成本高, 注射的次数多;基因缺失苗的优点:免疫应答性好, 比较安全;缺点:成本高。中国产基因缺失弱毒苗与进口基因缺失弱毒苗相比, 效价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安全性方面后者胜于前者, 所以进口基因缺失弱毒苗较为适合猪伪狂犬病的净化。由于一般弱毒疫苗有毒力返强, 基因缺失弱毒苗有重组变强的可能, 然而基因缺失灭活苗具有使用安全和方便进行抗体检测的优点。因此, 当阴性猪场受到猪伪狂犬病威胁而需要注射疫苗时, 建议使用基因缺失灭活苗。

2 免疫程序

生长猪10周龄首免, 4周后二免;后备公母猪配种前3~4周免疫1次;公猪每年免疫2次, 母猪产前4周免疫1次。当猪群发生疫情需紧急免疫接种时, 通常的做法:及时给全场未病猪只 (尤其是母猪) 注射疫苗。在疫情平息后, 按上述免疫程序执行常规免疫接种。

3 注意事项

猪瘟并发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篇5

1 发病情况

2015年1月15日, 我市某小型规模养猪场突发疾病, 该猪场现有存栏母猪17头, 仔猪78头, 1月10日曾从外地购进仔猪68头, 未加隔离就混群饲养, 至1月14日有部分仔猪出现食欲减退, 精神不振, 次日有多头仔猪发病并发生死亡。该次疫情传播速度快速, 3d后有80%的猪发生感染致病, 发病初期户主曾用抗生素治疗过, 但效果不明显, 整个发病期总共有27头猪死亡, 后期有多头母猪发生流产现象。

2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40℃, 被毛逆立畏寒, 弓背、喜卧, 部分病猪发生呕吐, 病初便秘, 后期腹泻, 耳根部、腹部皮肤变红, 严重的变紫, 食欲废绝, 喜欢饮水, 部分表现神经症状, 后肢麻痹不能站立。濒死猪倒地抽搐做划水状。母猪咳嗽、精神不振, 继而流产, 出现死胎。15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较高, 发病猪几乎全窝死亡, 死亡率高达80%~100%。

3 病理变化

剖检发病死亡仔猪, 全身皮肤、浆膜、黏膜和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多汁、充血、出血, 呈暗红色, 切面周围出血明显, 整个切面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纹理;脾脏边缘可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盲肠、回盲瓣有大小不一的圆形纽扣状溃疡;膀胱黏膜有出血点。

4 实验室诊断

根据以上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室化验。

4.1 血清学检验

4.1.1 血清的制备用针头分别由耳尖静脉采取患病仔猪的血, 全血自然凝固、离心, 分离血清进行各项血清学检测。

4.1.2 血清学检测用酶联免疫、正向间接血凝等方法合胶体金快速诊断方法分别检测伪狂犬病病毒 (PRV) 抗体、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 (PRRSV) 抗体、猪瘟病毒 (HC) 抗体, 均为阳性。

4.2 微生物检验

弓形体检测:取病死猪的肝、肺、脾等病变组织涂片, 姬姆萨染色后镜检, 无滋养体存在。取3份病猪的血清进行弓形虫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结果为阴性。

5 诊断

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结果, 初步诊断此次猪只发病的病原为猪瘟、伪狂犬病毒混合感染。该场经过PRRS免疫, PRRSV抗体检测弱阳性有母源抗体干扰, 但也不排除自然感染的情况存在。所以判断此次混合感染中, 以呈现阳性的猪瘟及强阳性的伪狂犬病为主。温和性猪瘟为源发病毒, 继发了伪狂犬病, 导致了仔猪高发病率和死亡率。

6 治疗

根据上述分析, 本着标本兼治原则, 采取对症下药和综合治疗相结合措施给予治疗。

6.1 对症治疗

每头用VB6 2~4m L;心力衰竭时用10%安钠咖4~5m L一次性肌肉注射;严重脱水并拌有酸中毒的, 用10%葡萄糖盐水配合VE、VB1腹腔注射;若猪出现脱水现象但不严重时加入口服补液盐 (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g, 常水1000m L配成口服液让其自由饮用) 。

6.2 提高免疫力, 增强抗病毒能力

用美可欣复配纳通拌料连用5~7d, 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以增强猪的免疫力。全场种猪以6~8头份量、染病仔猪以3头份量的猪瘟细胞苗进行紧急免疫 (以生理盐水稀释) , 并对新产仔猪以0.5头份的剂量进行超前免疫注射, 用海利猪伪狂犬病弱毒冻干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种猪2头份, 仔猪1头份。30d后重复注射1次。

经采取以上措施后该场仔猪发病死亡逐渐减少, 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其它初生仔猪没有明显发病情况。

7 讨论

7.1 随着规模养殖业的发展, 其养殖密度相对加大, 加之引进渠道复杂、广泛, 致使各类疾病广泛传播、流行。

其中以各种免疫抑制病 (圆环病毒病、蓝耳病、伪狂犬病为主) 的发生及多病原混合感染最为普遍, 加之控制性疾病 (猪瘟等) 温和型发展难以根除, 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很大程度制约着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7.2 规范引种工作。

提倡自繁自养, 若由外地引进新猪, 应到无规定疫病地区选购, 到规模大比较正规的猪场选购仔猪。加强饲养管理, 实施“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新进猪要查看检疫、免疫证明, 隔离观察3~4周再与原来的猪合群。

7.3 实施科学免疫程序。

猪瘟、猪伪狂犬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在近几年给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 甚至是毁灭性的。要想严防此病的发生, 必须加强管理, 完善免疫程序, 强化技术规范。同时加强监测制度, 监测中发现猪伪狂犬病和猪瘟及时淘汰, 并查明病因, 分析传染来源,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7.4 加强饲养管理。

控制合适的温度, 加强通风换气, 做好防暑降温、冬天防寒保温, 尽量使早晚温差不要太大。分娩舍和保育舍要求小环境保温、大环境通风。合理分群, 调整饲养密度。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 减少应激。饲喂全价饲料, 可在猪饲料内添加0.2%的生物活性肤, 能有效克服仔猪断奶应激, 提高免疫力, 同时要保证供足清洁饮水。严格消毒制度。

摘要:猪瘟与猪伪狂犬病均是猪场常见的易发疾病, 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如二者发生混合型感染, 不仅加大了诊疗的难度还直接导致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对一起猪瘟并发猪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治情况作探讨, 科学分析疾病发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实际的综合防控措施, 意在减少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猪伪狂犬病暴发情况 篇6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调查结果显示, 2012年全国16个省市2 689家规模化猪场送检的临床病料9 000余份, 有46%的规模化猪场为野毒感染场, 部分种猪场群阳性率可达到70%以上。同时国内多家科研单位调查发现, 免疫猪群中监测到了野毒感染, 伪狂犬病并没有消失, 而是以新的形势令养殖户不断蒙受损失。2011年10月豫北、河北、山东等养殖密度较大的黄河以北区域首先暴发;2012年3月江苏、安徽、上海暴发;2012年5月华东、华北、华中暴发;2012年11月广东、广西暴发;2013年4月我国中东部数十个省份均暴发了大面积的猪伪狂犬病。

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的净化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疫苗与检测试剂盒

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苗购自美国勃林格动物保健有限公司;gE抗体检测试剂盒由北京爱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免疫程序

全场采用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免疫时间种猪群采用全群普免的方法, 即3次/年, 2 mL/头;商品猪采用“3-3-7”伪狂犬病免疫模式:即仔猪在3日龄前滴鼻首免, 0.5头份/头;30日龄进行2免, 1.0头份/头;70日龄左右进行3免, 1.0头份/头。

1.3 血样收集时间与送检

种猪群:免疫28 d后采用前腔静脉采血;仔猪、保育猪、生长育肥猪随机采样。以上血清做好标记后在冷链状态下送至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进行检测。

1.4 净化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生物安全措施, 做好重要疫病 (猪瘟、猪繁殖障碍和呼吸综合征、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等) 的免疫接种工作; (2) 对每头种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检测, 逐一淘汰带毒种猪。加强对引种的种猪进行免疫接种和监测, 同时跟踪采用抗体检测和经过净化后猪群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变化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对本场猪群随机采样, 其中生产种猪840份、后备猪845份、仔猪和保育猪725份。2008-2009年的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检测结果详见表1。结果显示:本场生产种猪、后备猪、仔猪和保育猪的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生产种猪野毒抗体阳性率从25.6%下降到0.4%, 后备猪野毒抗体阳性率从12.3%下降到0.1%, 仔猪和保育猪野毒抗体阳性率从8.9%下降到0.1%。取得了明显的净化效果, 大大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2008年期间本场不同阶段猪群的伪狂犬野毒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 究其原因可能有:疫苗免疫程序问题, 2008年本场的种猪虽然也采用普免的方式, 但每年仅普免2次, 而且仔猪也未采取滴鼻免疫, 仅在50日龄免疫1次, 一旦母源抗体水平低下, 仔猪就容易受到伪狂犬野毒的感染。因此, 2009年本场及时在免疫程序上做出调整, 增加免疫次数的同时, 还加大生物安全措施力度,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同时也做好其他重要疫病的免疫工作。

3 讨论与小结

猪伪狂犬病自1902年在匈牙利首次发现以来, 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呈持续上升趋势。据报道, 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有该病的流行, 近年来有流行扩大的趋势[3]。据报道, 福建省规模化猪场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率达23.56%[4], 而本场2008年上半年生产种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率相对高些 (25.6%) , 由此提示本场伪狂犬病还未净化之前, 猪群带毒还是比较严重。

在猪场中伪狂犬病毒主要通过已感染猪排毒传染给健康猪, 随着伪狂犬病毒在猪体内不断传代, 其致病力不断增强, 致病力较强的毒株也能感染日龄较大的猪只, 对呼吸道组织有更强的亲和性, 进而导致育肥猪的呼吸道疾病;伪狂犬病毒感染仔猪后可导致被感染猪终生带毒, 当体内母源抗体水平比较高时, 这种伪狂犬病带毒猪不表现临床症状, 当母源抗体下降到一定水平后, 潜藏在组织内的伪狂犬病毒大量繁殖并扩散到全身, 导致猪只发病;母猪伪狂犬疫苗免疫效果比较差时, 相应地其抗体水平也比较低, 仔猪获得母源抗体的被动免疫保护力就差, 同时, 带有伪狂犬病野毒株的母猪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排放野毒感染仔猪, 导致仔猪感染发病[5]。母猪伪狂犬病免疫效果比较好时, 相应地其抗体水平也比较高, 仔猪获得的被动免疫保护力比较好, 带有伪狂犬病野毒株的母猪通过多种途径排放野毒感染仔猪的概率就低。因此, 定期进行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监测, 及时淘汰野毒抗体阳性猪, 为制定猪伪狂犬病净化计划奠定科学基础。

目前, 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种类包括灭活苗、弱毒苗、基因缺失苗, 基因缺失苗免疫原性较好。伪狂犬病阳性场和阴性场要选择基因缺失苗以方便抗体检测 (目前国内已有可区分野毒和基因缺失苗感染产生抗体的商品化试剂盒) 。即使具备这么有效的检测手段, 但大部分规模化猪场并没有彻底根除该病, 部分免疫猪仍存在排毒的可能, 给易感猪造成严重的威胁,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疫苗免疫接种次数不够, 有的猪场为了节约成本母猪1年仅免疫1次, 有的猪场在伪狂犬病毒活跃期没有对仔猪进行滴鼻免疫, 造成母源抗体不足以保护后代, 有研究表明, 免疫次数越少, PR的发生率越高[6,7]。故本场选择进口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苗进行免疫, 采用IDEXX Herd Chek PRV-gE抗体检测试剂盒测定样品的伪狂犬病野毒抗体, 在2008年检测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免疫程序, 2009年的检测结果提示, 增加疫苗免疫次数和仔猪滴鼻可以明显降低该病的感染率、减少病毒的散播, 从而为本场净化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 PR的防疫和净化工作仍是任重而道远, 在这种高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率的情况下, 对于猪场而言, 选择质量好的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是控制该病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 本场近2年的检测结果也证实了上述观点。

参考文献

[1] (美) 斯特劳.猪病学[M].赵德明, 译.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0:239-253.

[2]尹训南, 吴连明, 陈广健, 等.规模化猪伪狂犬病的检测与净化[J].河南畜牧兽医, 2008, 29 (1) :24.

[3]李美珍, 朱伟才, 郑兴中, 等.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控[J].湖北畜牧兽医, 2008 (12) :21-22.

[4]陈如敬, 王隆柏, 魏宏, 等.福建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感染情况调查[J].养猪, 2010 (1) :38-40.

[5]阳爱国.伪狂犬病病毒主要毒力基因功能的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2005:38-39.

[6]Leontides L, Ewald C, Montensen S, 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irculation of Aujeszky's disease virus in fattening herds of an intensively vaccinated area of northern Germany[J].Prev Vet Med, 1994, 20 (1/2) :63-78.

猪狂犬病 篇8

1 流行特点

该病与以往相比不同点主要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

1.1 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猪群均易感

通过走访猪场, 动物门诊接诊和调查、实验室诊断, 发现2010年以前, 在驻马店市每年发病较多的猪群一般是20~40日龄仔猪群和怀孕母猪群;2010年以后则是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猪群均易感, 断奶前后的仔猪、育肥猪、保育猪发病均比较严重, 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不同阶段母猪群均有临床症状发生。

1.2 发病猪场日趋增多

通过近四年实验室检测数据 (g E鉴别ELISA抗体、PCR及荧光PCR结果) 分析发现, 未免伪狂犬疫苗的场群发病率达85%以上, 仔猪死亡率达50%以上, 保育、育肥猪群死亡率也达20%左右;已免猪场的场群发病率为20%左右, 仔猪死亡率30%左右, 保育、育肥猪群死亡率10%左右。较以往相比, 非免疫猪场的场群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 免疫猪群的相对较低。整体来看, 发病猪场的数量居高不下, 且有逐步升高趋势。

1.3 多病种混合感染较常见

伪狂犬单一感染不多见, 临床上一般会出现2~3种以上疫病混合感染, 通常哺乳和断奶仔猪多与黄白痢、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混合感染;保育和育肥猪一般易与猪圆环病毒、蓝耳病、副猪嗜血杆菌等混合感染;母猪群易与猪瘟、圆环病毒混合感染。

1.4 临床症状非典型化

伪狂犬的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精神亢奋, 前期四肢不协调、呕吐、抽搐、游泳状、犬坐姿势等, 后期游泳状转圈, 瘫痪, 最后瞳孔放大、心力衰竭而死亡。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临床观察, 典型症状并不很常见, 而引起的腹泻症状越来越多, 病程也较长, 病因不易被及时诊断。

1.5 野毒感染越来越严重

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近三年随机对部分免疫猪场通过应用PRV g E鉴别ELISA抗体检测方法进行野毒抗体检测, 个别猪场最高感染率达80%, 场群平均感染率为30%左右。从整体上上看, 虽然90%以上猪场没有爆发现象, 基本趋于稳定, 但阳性猪场总是存在散发, 不易控制。

2 临床症状

急性型一般出现于断奶前后的较肥壮仔猪, 临床上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 临床上最近不常见。亚急性型临床上发病较多, 一般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 症状多样化, 有的后驱麻痹耳朵一前一后, 运动失调, 发抖、痉挛、呕吐或口吐白沫, 死后流涎;有的先兴奋震颤, 不停地向前冲或转圈运动, 横卧于地作划船动作、游泳状、角弓反张、叫声嘶哑, 继而出现痉挛四肢麻痹, 心力衰竭死亡;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 最后窒息死亡;有的腹泻不止导致采食量下降、被毛粗乱、全身消瘦, 最后脱水而死亡。保育和育肥猪发病后视力减退或消失、目光呆滞眼发直, 常伴慢性腹泻、消瘦、皮肤苍白, 可引起生长停滞。怀孕母猪可导致流产, 死胎、弱仔和木乃伊, 种猪可导致不育等。

3 病理变化

临床上一般可见腹下、耳皮下毛细血管出血, 扁桃体及咽喉头化脓坏死性炎、出血点;脑实质出现针尖大小出血点, 软脑膜充血;肺出血淤血、出血性肺炎;肝脏表面可见散在的坏死点或坏死灶;肾黏膜出血, 皮下有出血点;仔猪小肠内充满黄色稀粪和气体等。

4 发病原因

造成猪伪狂犬病发病的原因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4.1 传播途径广

猪伪狂犬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 空气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还可以被病毒污染的尸体、饲料、饮水、乳汁、器具等经消化道感染, 皮肤伤口接触感染, 公猪精液、母猪胎盘造成的垂直传播等。

4.2 免疫不到位

通过现场问卷调查、查阅相关档案资料等方式对该病的免疫情况进行调查, 发现免疫环节问题多, 如有50%的猪场凭经验用苗, 疫苗来源途径也不正规, 有些猪场疫苗剂量使用不当, 还有个别猪场只给部分阶段猪群免疫, 免疫密度偏低。

4.3 隐性感染及带毒猪群的存在

病猪、带毒猪、带毒犬、带毒鼠类为主要传染源, 特别是隐性感染猪和康复猪 (以育肥、种猪为主) 的存在, 这类猪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 而感染的病毒在体内长期潜伏, 可长期带毒并时刻向环境中大量排放病毒, 有应激因素或免疫力下降时易爆发。

4.4 猪群的流动性大

由于当前猪群的跨区域频繁调运及引种, 导致猪伪狂犬病原的扩散, 特别是带有病毒的空气飞沫可感染健康猪群, 给该病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4.5 生猪价格的波动较大

近几年, 生猪价格波动较大, 猪价曾一路低迷, 养猪几乎无利可图, 很多中小型的养猪场无力支撑, 造成技术和管理水平下降、免疫病种不全面等诸多问题, 也加大了该病的防控难度。

5 防控对策

由于近几年猪伪狂犬病的发病猪场日趋增多、野毒感染越来越严重、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猪群均易感、传播的途径多等特点, 随时随地都有爆发的可能, 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 多措并举来进行综合防控。

5.1 加强检测

为保证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效果, 要依据抗体检测和病原学检测来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隔离和淘汰阳性猪群。

5.1.1 加强免疫抗体检测:

首先应对初生哺乳仔猪进行母源抗体的检测来确定猪群的最佳首免时间, 后期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跟踪检测, 及时掌握疫苗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 对免疫抗体不合格的及时补免补防。

5.1.2 加强野毒感染抗体检测:

由于当前野毒感染和隐形带毒的大面积存在, 应对全场应用PRV g E鉴别ELISA抗体检测方法进行野毒抗体监测, 对阳性的猪群及时淘汰或隔离并紧急免疫接种。

5.1.3 加强分子生物学检测:

对临床发病猪群或PRV g E鉴别ELISA抗体阳性的猪群进一步做PCR或荧光PCR检测, 及时排除隐患。

5.2 加强免疫

5.2.1 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科学免疫:

从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数据来看, 如果能够正确用好疫苗, 完全可以预防该病的发生。但是, 由于目前的疫苗市场还不是很成熟, 疫苗的厂家也很多, 经营流通环节较复杂, 疫苗的质量也无法保证, 再加上养殖场户的盲目用苗, 往往导致猪伪狂犬疫苗的免疫失败。

5.2.2 加强其他疫苗的免疫:

因为猪伪狂犬病多表现为混合感染, 因此同时也要做好其他重点疫病的防疫, 特别是猪瘟、伪狂犬、圆环病毒的免疫工作, 只有确保不发生其他疫病才能减少猪伪狂犬病的发生。

5.3 药物预防

由于猪伪狂犬带毒或隐性感染后很容易继发其它细菌性疾病, 所以也要做好日常保健工作, 定期投放氟苯尼考、阿莫西林、强力霉素、黄芪多糖等控制继发细菌感染, 提高猪体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5.4 治疗

在临床发病的初期, 根据发病猪的体重应用伪狂犬疫苗 (2~5头份/头) , 同时配合白细胞介素-2[1 m L/ (15 kg体重) ]同时注射, 一次即可。也可以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少量的抗生素和黄芪多糖辅助治疗, 一般24 h见效, 72h内康复, 对临床发病不同日龄猪群的治疗效果非常好。

5.5 加强管理

5.5.1

加强猪场的日常卫生和消毒工作, 将卫生消毒工作落实到猪场管理的各个环节, 最大程度地控制病原的传入和传播。对猪舍和环境进行定期消毒, 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存在。

5.5.2 加强日常管理, 减少应激。

要经常通风换气, 注意天气变化, 做好通风、冬季保暖, 夏季降温等措施, 降低饲养密度, 减少转群等应激。同时消灭可能的传播媒介, 禁止养犬、猫及家禽等, 定期进行猪场内灭鼠、灭蝇工作。

5.5.3

应加强对猪场技术和饲养人员的培训, 提高鉴别疫病的能力, 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地防控。

5.6 自繁自养

浅谈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净化 篇9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检测,净化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猪的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 新生仔猪表现神经症状。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 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系统症状。该病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使生产效益极大的降低。

目前, 养殖业发达的国家 (如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 已经消灭或净化了猪伪狂犬病, 但该病在其他养殖业欠发达国家还时有发生, 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

我国的猪伪狂犬病也很严重, 截止2012年底, 该病在我国20多个省 (市) 都有报道, 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成为猪病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随着国家全面实施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部分地区开始实施了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的净化。2012年7月~2014年4月在长沙市某规模化猪进行了猪伪狂犬病净化的摸索和探讨, 该场种猪群的猪伪狂犬病病毒带毒率降为3.7%, 大幅提高了生产水平与经济效益, 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现将有关净化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猪场

选取长沙市某规模猪场 (自繁自养, 动物防疫条件较好) 开展净化试点工作, 该场当时存栏基础母猪约700头、种公猪25头, 年出栏商品猪约1.2万头。

1.2 试验材料

猪伪狂犬病gp I抗体检测试剂盒, 购自北京爱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猪伪狂犬病g E基因缺失疫苗, 购自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3 净化技术路线

采取检测-淘汰-免疫-监测-净化等主要措施, 探索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净化技术路线。首先对该规模猪场种猪群进行猪伪狂犬病gp I抗体全面监测;然后根据猪伪狂犬病gp I抗体检测结果, 对阳性种猪采取淘汰或隔离饲养[2];并制定适合该场的免疫程序和定期对猪群进行血清学监测, 发现阳性猪只, 种公猪立即进行强制淘汰, 母猪进行隔离饲养或逐步淘汰, 逐步建立无猪伪狂犬病病原阳性种猪群。

1.4 血样采集和实验室检测

1.4.1 血样采集:

分别采集种公猪、后备母猪、哺乳母猪、仔猪及育肥猪血样, 种公猪全部采集, 种母猪和保育猪及育成猪按10%的比例抽样。通过耳缘静脉或前腔静脉采集血样, 血清自然析出后保存在无菌离心管中, 置于-20℃冰箱保存备用。

1.4.2 抗体检测:

采取IDEXX猪伪狂犬病gp I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g E抗体[3], 对检出阳性的样品过一个月再重新采样, 仍为阳性的即淘汰。各阶段猪血样进行免疫抗体水平监测, 以评价免疫效果。

1.4.3 采样频次:

分别于2012年7月、2013年1月、2013年7月、2014年3月四次按照相应的比例采集不同种群的血清样品。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伪狂犬病gp I抗体感染情况调查

2012年7月, 对该场存栏的种猪进行了一次全面抽样检测, 共采集种公猪血样25份, 生产母猪血样48份, 后备母猪血样18份, 育肥猪血样25份, 进行猪伪狂犬病gp I抗体检测, 其中种公猪gp I抗体阳性数3份, 生产母猪gp I抗体阳性数18份, 后备母猪gp I抗体阳性数7份, 育肥猪gp I抗体阳性数13份 (表1) 。共计检测116份, gp I抗体阳性数39份, 阳性率为33.6%;其中种猪血样91份, gp I抗体阳性数28份, 阳性率为30.8%。对检出阳性的种公猪立即淘汰, 生产母猪和后备母猪通过免疫、隔离后逐步淘汰。

2.2 疫苗免疫后猪群gp I抗体感染情况

通过免疫猪伪狂犬病g E基因缺失疫苗, 分别于2013年1月、2013年7月、2014年3月三次对该场种公猪、生产母猪、后备母猪、育肥猪采集血样, 进行猪伪狂犬病gp I抗体检测, 检测结果详见表2。从检测结果来看, 该场种公猪、生产母猪、后备母猪、育肥猪的伪狂犬病gp I抗体阳性率呈逐步下降趋势。通过近两年的净化, 种公猪gp I抗体阳性率从12.0%降到0, 生产母猪gp I抗体阳性率从37.5%降到5.6%, 后备母猪gp I抗体阳性率从38.9%降到3.8%, 育肥猪gp I抗体阳性率从44.0%降到6.7%, 种猪群gp I抗体阳性率降为3.7%。总体来说, 该场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净化效果。

3 净化措施

3.1 严格管理, 加强消毒, 规范生产流程

(1) 强化场内人员管理。每个生产阶段饲养人员和技术人员固定在相应栏舍, 不随意窜岗、换岗、交换用具和猪只。 (2) 严格外来人员管理。原则上, 外来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者, 门卫需做好登记、通报, 进行消毒室喷雾消毒、洗手消毒、更换鞋帽外套等保护措施, 离开后参与接待人员填写接待报告、洗手消毒。

3.2 严格消毒措施

制定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生产区和生活区的进出通道均严格消毒, 未经消毒的衣物、未人员和生产和生活用具不得进入生产区。定期对生产区和生活区进行环境消毒, 一周一次, 消毒以生石灰和烧碱为主。商品猪出栏离场后, 立即对外来人员和车辆所经之处和赶猪通道的过磅房、上猪台等区域进行彻底消毒。

3.3 规范生产流程

示范场应建立科学规范的生产流程。确保种猪在待配怀孕舍与产仔哺乳舍之间流动;发病生猪采用密闭工具运输到隔离栏或直接淘汰, 防止二次污染。

3.4 提高猪群抵抗力

一是加强动物防疫管理。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 改善猪场动物防疫条件, 完善动物隔离及无害处理等设施设备。二是强化日常生产管理。生猪栏舍应有充足的阳光照射, 通风良好;有猪群相对应的运动场;提供均衡的营养日粮;适当添加提高免疫力等微生态制剂。三是严格生物安全管理。示范场要做好捕杀、驱赶野猫、野狗, 灭鼠、灭蟑等工作;同时, 严控自身护院狗, 专人管理, 专区圈养, 确保其不进入生产区, 不接触饲养、工作人员。四是加强免疫管理, 提高猪群免疫力。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 同时搞好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

3.5 谨慎引种, 严控外来病原流入

规模场应坚持自繁自养, 不得从场外引进种猪或精液, 若必须引种的, 必须对所引种猪场进行猪伪狂犬病、猪瘟、猪蓝耳病等其他动物疫病病原学检测, 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调入。

4 小结

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净化主要采用检测-淘汰-免疫-监测-净化的技术路线, 本试验通过采取检测-淘汰-免疫-监测-淘汰的技术路线, 通过高密度的疫苗免疫达到控制猪伪狂犬病的目的。目前, 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猪群疫病复杂, 饲养管理和动物防疫条件参差不齐, 在净化的过程中, 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防制其它疾病的发生才能保证净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该规模化猪场通过上述综合防控措施的实施, 并坚持自繁自养,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要彻底净化猪伪狂犬病, 还有很长的路。

参考文献

[1]李贺来, 董国强.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的净化[J].福建畜牧兽医, 2010, (5) :59-60.

[2]张锦余, 汤海林, 孙杰龙, 等.猪伪狂犬病净化技术的研究[J].养猪, 2012, (3) :93-94.

上一篇:在线定位论文下一篇:地面工程节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