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涂料论文

2024-11-13

高分子涂料论文(精选3篇)

高分子涂料论文 篇1

涂料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具有装饰、保护、标志和赋予物体其它功能的作用,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高科技和军事技术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涂料工业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之一。随着高分子材料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涂料的主要原料逐步由天然树脂改成人工合成树脂。涂料课程是建立在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胶体化学、表面化学与表面物理、流变学、材料力学、腐蚀、粘结、微生物学、光学和颜色学科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但不是这些学科的简单加和,而有自身理论。随着国内涂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涂料行业需要大量高层次产品开发和科学研究人员,为满足涂料行业的这种要求,国内许多高校的高分子材料专业、化工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相继开设了涂料课程。然而,由于开设时间不长、可用的教材很少、内容多、课时少,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将涂料行业所需的内容讲深、讲透。为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尽快熟悉行业特点,成为行家里手,涂料课程的本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就是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涂料课程教学与科研的经验,并结合涂料课程的特点,作了一些探讨。

一、特点及重要性

涂料是高分子合成的五大材料之一,涂料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专业课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涉及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光学、流变学、界面学、颜料学、工艺学和计算机等多学科高度交叉综合的科学,但是它不是这些学科的简单加和,而是有自身的理论。如涂料用树脂的分子设计与合成理论、溶解理论、成膜和固化理论、颜料分散理论、配方原理及其评价方法理论、流动与流变理论、施工工艺、分析测试方法和手段等[2]。由于不同涂料品种施工方法各异,同样的涂料品种在不同的底材上使用,其底材的处理方法和施工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使用底材和性能要求选择相应的涂料品种和合理的施工方案。

总体来说,涂料学科有如下特点:内容繁杂、涉及学科众多,实际应用面广。涂料科学对建筑、汽车、飞机、家电、造纸、印刷等行业中的有关研究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

在涂料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既保证一定广度,又保证一定深度、新度,遵循基本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材料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分析结合,唯象性讨论与数学分析结合的原则,少而精地设置内容。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对复杂的、深奥的知识点的讲解应尽可能地简单化和具体化,利用联系发展观,对大量的知识点尽可能地进行联系和统一,使学生迅速并全面地掌握涂料的基础知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引入学科前沿。近年来高分子科学发展迅猛,每年都有大量学术论文发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必须紧跟学科发展趋势,超越课本,在授课时穿插新进展。根据课程特点及重要性,结合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学习涂料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讲授以下内容:

1. 涂料概述

主要介绍涂料的概念、组成、作用、分类、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使学生掌握涂料和油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了解涂料的发展历史和面临的挑战,懂得涂料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激发学生对涂料的兴趣,投身于涂料行业中,为以后进行涂料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 合成树脂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涂料用合成树脂也就是成膜物,是涂料中的最重要成分,对涂料的性能起着主要作用。本章重点介绍在涂料工业中使用量大面广的合成树脂,如醇酸树脂、氨基树脂、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等品种,特别是醇酸树脂,因为它几乎可以用在所有的涂料品种之中,要掌握它们的组成、合成原理、制备方法、性能和用途等。这是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学习涂料课程的优势,因为这些内容在高分子化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高分子合成等其它课程中也有简单介绍,但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应讲清讲透,这是提高涂料性能的关键所在。

3. 溶剂和溶解理论

溶剂用于溶解成膜树脂,涂料在成膜后,溶剂基本上全部挥发到大气中去,其中溶剂包含有机溶剂和水,由于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应尽量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在涂料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掌握溶剂的类型、溶解性、毒性、挥发性,学会根据溶解理论选用溶剂或混合溶剂改善涂料性能,了解它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尽量使用无毒无害的有机溶剂,或使用高固体份涂料、水性涂料和粉末涂料,开发绿色环保涂料,减少溶剂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4. 颜料及分散理论

颜料和填料赋予涂料所需要的颜色、遮盖底材,改变涂料的流变性能,降低成本。如何使之在涂料中稳定分散是教学的重点。

5. 涂料的成膜理论

包括涂料施工在被涂物件表面和使其形成固态的连续的涂膜两个过程。主要讲授涂料常见的几种施工方法,如刷涂、喷涂、浸涂和静电喷涂,也介绍各种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学生通过教学能明白“三分涂料,七分施工”的道理,懂得涂料施工的重要性,掌握溶剂性涂料和乳胶漆成膜的原理。

6. 涂料的性能评价

本章主要学习涂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涂膜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涂料的原始状态、贮存性能、施工性能、成膜性能、机械性能、粘结性能、户外耐久性等。懂得涂料检测的特点是以物理检测为主、以漆膜质量检验为主,学会使用各种涂料检测设备。

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应视课程性质、特点和内容来定。教改目的就是改革和优化教学模式,按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相应手段和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习负担、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 教师引导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教改成功的关键。为让学生能进行课程衔接及为课后自学铺垫,每次课开始时应对上节课内容简单回顾,以勾起学生的记忆,结束时对下次课内容提要,以有利于学生自学。另外,学生在课堂上有发言的欲望,如能正确引导,增加学生讨论环节,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限于教学内容和学时的矛盾,往往无法展开。

2. 理论联系实际

涂料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交叉学科,理论知识比较晦涩,必须与实际结合才能使学得的知识深化和牢固,也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理论基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感觉内容艰深,兴趣不大,而当与实际背景结合,目前,涂料行业快速发展,油漆和涂料厂遍地开花,学生可以去涂料生产厂和使用部门参观和学习,学习涂料生产方法和检测方法,了解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设备,知道施工方法与涂装的产品。特别是与当前比较热的汽车、航天、生物、军事等结合时,学生往往很有兴致,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将理论知识寓于合适的实际背景中进行讲授,效果明显。

3. 采用多媒体教学[3]

教师无法强迫学生学习,只能指导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将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等集合在一起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通过多种方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促进学生开展记忆、思考、探讨等活动,使教学内容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变为多种生动的形式,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更易理解所学内容。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像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突出重点,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还可以加大信息量,减少板书量,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更多知识,同时可以将可将涂料生产设备、检测设备、施工设备和涂装后的工件等在屏幕上展现,将过程以动画展示,弥补语言的障碍,加深学生自己的理解,而不是领悟教师的理解。教师应利用网络对教学内容适时更新,做到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多引用与课程有关的实例,增加了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

4. 课堂教学与课后自学相结合

由于教学时数有限,为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到更多的涂料知识,教师除摒弃传统板书,采用多媒体对基础理论等重要内容进行课堂授课外,也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结合目前已出版的涂料书籍和研究论文,有选择地引导学生自学一些应用及发展前沿的内容,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使学生加深理解。

5. 开设实验课

为加深学生对涂料理论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配合开设实验课。一般应开设的实验课有醇酸树脂的制备、苯丙乳液聚合、乳胶漆的制造、涂料性能检测等,通过实验,训练学生进行涂料生产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涂料行业快速发展,已渗透到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和日常生活各个角落,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需要大批高层次的掌握涂料的科研和技术人员,这对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积极适应这种要求。改革现有的涂料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涂料行业培养合格的人才,促进涂料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啸吟, 冯汉保.涂料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武利民.涂料技术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3]刘志雄, 邹晓勇, 高峰.涂料与涂装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3) :247.

某高分子涂料的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篇2

关键词:高分子涂料,铜酞菁,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0 引言

高分子涂料的生产废水由于其水质复杂、污染物浓度高,长期以来都属于难于处理的工业废水;铜酞菁作为酞菁系列有机颜料和涂料的合成中间体,其生产合成工艺通常可分为液相法和固相法两种,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其生产过程中的压滤、漂洗阶段环节都不可避免地会有大量母液和漂洗废水排出。针对铜酞菁这种高分子涂料合成中间体的生产废水的水质特点,综合考虑清除Cu2+、NH3-N等效率的影响因素和高浓度含量的SO42-以及其他有毒离子对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抑制作用,采用化学沉淀加生化处理的新工艺对铜酞菁高分子涂料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净化。

1 试验方案

1.1 废水取样

试验废水取自广东某高分子涂料厂铜酞菁液相法生产车间排出的压滤母液,取样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离子)浓度具体见表1。

1.2 试验方案设计

根据铜酞菁生产过程中压滤母液的水质特点,先将废水样品在六联搅拌机上进行混凝沉淀处理。实际试验中,每次取压滤母液500mL,并向母液中投加一定量的NaOH (浓度为10%) 溶液[1],同时严格控制混合液体PH=10,搅拌机先以400r/min高速转动0.5min,再以80r/min~100r/min慢速转动20min,然后静置60min以上,待混合液中的固体沉淀物充分沉淀后,取其上层清液进行水质检测。

取静置沉淀后的混合液上层清液,加入一定量的H3PO4、MgCl2等物质[2],同时严格控制混合液的PH=10后,在搅拌机上先以400r/min高速转动1min,然后再以80r/min~100r/min慢速转动30min后,待混合液静置沉淀60min后,取其上层清液进行水质检测。

在脱氨后的混合液上层清液出水中,添加适量的多硫化钙溶液,同时控制混合液的PH=8~9,在搅拌机上以200r/min快速转动约3min后,再以80r/min~100r/min慢速转动约10min使混合液充分混合,再加入适量的三氯化铁溶液,并再次以280r/min快速转动混合约0.5min,再以80r/min~100r/min慢速转动约20min,然后静置沉淀30min以使混合液充分混凝沉淀,取其上层清液进行水质检测。

取沉淀后的上层清液并进行相应的营养配比,然后装入A/O反应器,采用除铜脱氨后的铜酞菁压滤母液废水对接种污泥进行相应的培养、驯化,按预定设置的反应条件控制反应的进行。在厌氧阶段维持培养4h的时间,停止后进行机械搅拌;在好氧阶段停留维持的时间控制为8h,期间采用除油后的压缩空气进行充氧,采用φ5砂芯曝气头。最后,生化处理后A/O反应器中的出水经过沉淀器沉淀,取沉淀器出水中的上层清液进行水质检测。

1.3 水质检测

混合液的PH值采用玻璃电极法进行测定和控制,溶液中的COD成分含量采用标准重铬酸钾法进行测定,TCu2-浓度通过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NH3-N含量通过采用标准曲线比色法进行测定,其它成分根据《废水水质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测定。

2 试验影响因素及结果分析

2.1 PH对一次沉淀的影响

在第一次进行压滤母液的混凝沉淀时,各取500mL压滤母液,依次分别加入不同量的NaOH溶液 (质量浓度为10%) ,精确控制混合液的溶液PH值分别为9.0, 9.5, 10.0, 10.5, 11.0进行取样废水的混凝沉淀,以确定试验进行的最适PH值。经过对混合液搅拌、沉淀、过滤处理后,依次取其上层清液进行Cu2+浓度的测定试验,根据测试结果,混合液进行一次沉淀试验的pH值应控制为10,此时Cu2+的去除率在99.5%以上,一次沉淀后的上层清液中Cu2+浓度可成功控制在50mg/l以下。

2.2 多硫化钙对二次沉淀的影响

铜酞菁压滤母液经过一次沉淀除铜和化学沉淀脱氨处理后,其混合液的上层清液中污染物含量具体见下表2。

多硫化钙溶液按生石灰∶硫磺粉∶水=1∶1.2~1.5∶10的比例进行配制,在混合配制过程中应不断加热和搅拌处理,直至变成均匀的棕红色溶液。多硫化钙溶液的用量应相应增加,并按1.0mg/l的比例加入一定量的三氯化铁混凝剂,同时严格控制混合液的PH值处于8~9,将混合液充分混凝,待其沉淀后取其上层清液进行水质检测,试验后测得的水质情况具体见下表3。

过量增加相应的多硫化钙溶液,其目的是使混合液在较低的PH值 (7~9) 环境条件下,进一步增加Cu2+的沉淀以降低其浓度,使其达到更低的排放标准,减弱对后续生化处理产生不利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混合液中SO42-浓度和其它有害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减弱其对后续生化处理的不利影响。混合液中残留的过量多硫化钙,可通过加入适量的三氯化铁去除;同时由于硫化物的沉淀颗粒相对细小,其沉淀性能相对较差,加入三氯化铁后可显著改善其沉淀效果。

2.3 生化试验

采用A/O生化工艺进行处理,应根据化学处理后的废水水质进行生化试验的设计,设计时应着重考虑COD和NH3-N的去除率,应把这两个重要因素作为生化处理的决定性因素[3]。生化处理的缺氧段反应条件维持4h时长为宜,在好氧段条件下停留时间以8h为宜,反应回流比R=200%,NH3-N容积负荷控制为0.12kg/ (m3.d) ,COD的容积负荷控制为0.55kg/ (m3.d) ,Na3PO4的添加量按维持混合液中N∶P=6∶1为标准,经生化处理后的混合液水质检测结果见表4。

从表4可知,经化学预处理后的铜酞菁生产废水,在经A/O法生化处理后,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完全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

3 结论

1)铜酞菁生产压滤母液经过除铜、脱氨氮处理后,其Cu2+仍超出国家排放标准,采用多硫化钙溶液进行废水再处理后,可确保废水混合液中的Cu2+达标排放,同时混合液中SO42-浓度也下降到200mg/L以下,基本上不会影响后续的生化处理试验的进行。

2)采用A/O生化法进行废水处理,不仅可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而且系统的反硝化作用还能有效地去除废水混合液中残存的氨氮,能确保处理后的废水中氨氮指标达到排放标准。

参考文献

[1]王士联.粗铜酞菁颜料生产中的三废治理[J].化工环保, 1999, 19 (6) :352-356.

[2]刘刚.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技术[J].环境工程, 1998, 16 (5) :24-27.

高分子涂料论文 篇3

1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现状

20世纪50年代,合成高分子材料工业迅速发展,为防水涂料的研制与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是伴随着合成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兴起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建筑防水处理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促进了防水涂料的发展。

目前,国外防水涂料的发展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不少国家已制定出产品标准和施工规程。在工业发达国家,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产量较高,其工程应用量已占防水材料总量的12%左右。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地,多以延伸和耐候性优良的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为主要原料,发展各种合成高分子涂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国合成高分子涂料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合成高分子材料工业的稳步发展,以各种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为原料的防水涂料,例如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丙烯酸酯类的浅色防水涂料等也相继被投入建筑工程中使用,而且合成高分子涂料在防水工程中的应用量日益增加。此外,我国颁布GB 50207—1994《层面工程技术规范》对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发展和应用技术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类别与适用范围

笔者将根据多年从事建筑施工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各种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如聚氨酯防水涂料、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硅橡胶防水涂料和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等)的性能和适用范围进行具体分析。

2.1 聚氨酯防水涂料

聚氨酯防水涂料分为双组分反应固化型和单组分湿固化型2种。

双组分聚氨酯酯防水涂料中的甲组分(亦称A料)是由异氰酸酯与复合聚醚经聚合反应,成为端基带有异氰酸根(-NCO)的预聚体;乙组分(亦称B料)是由含有多羟基的固化剂、交联剂、催化剂、增塑剂、填料和稀释剂等配制而成。施工时,仅需将甲、乙2组分相混合,然后涂于被保护的基面上,经过混合后的涂料中的甲、乙组分发生反应而固化后,即可形成均匀的、富于弹性的防水涂膜。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可分为2种:沥青基氨酯防水涂料(适用于隐蔽防水工程)和纯聚氨酯防水涂料(一般为彩色,适用于外露防水工程)。

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技术要求严格,它有沥青聚氨酯防水涂料、溶剂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和水为稀释剂的聚氨酯防水涂料等数个种类。施工时仅将涂料施于被保护的基面上,当涂料中保留的异氰酸根与大气中的湿气发生反应而固化后,即可形成均匀而富于弹性的防水膜。

目前,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的产量比单组分聚氨防水涂料的产量高,应用也比较普遍。

2.2 聚氯乙烯防水涂料

聚氯乙烯防水涂料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基料,并加入改性材料、填料和其他助剂,经调配而制成的防水涂料。

聚氯乙烯防水涂料按施工方式可分为热塑型(J型)和热熔型(G型)2种。聚氯乙烯防水涂料的物理、化学性能逊于聚氨酯涂料,但其综合性能优良,价格也比聚氨酯涂料低。

聚氯乙烯防水涂料可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地下室、浴室等防水工程,水利工程的储水池、渡槽等的建造,游泳池、屋顶花园等防水工程,以及化工车间的屋面、地面、墙壁的防腐工程。

2.3 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

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是以聚合物乳液为基料,并加入填料、助剂等,经调配而成的单组分防水涂料。目前,生产和应用最多的是聚丙烯酸酯乳液防水涂料。

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具有橡胶状弹性且柔软,能抵抗基层龟裂时所产生的应力;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可适应-40℃~80℃的环境温度;无毒、无味,并可调配成各种颜色,以适应建筑设计的需要;以水为分散介质,无溶剂,故不污染环境,而且施工简便、快速。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可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墙面、地面等非长期浸水环境下的防水工程。

2.4 聚脲弹性体涂料

聚脲弹性体(SPUA)涂料是近几年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喷涂弹性体涂料。目前,国内已经开始推广和应用此种涂料,其极具发展前景。

聚脲弹性体涂料在应用时多以喷涂的方式施工,其固化快速,可在任意形状的表面喷涂成型,而且不会产生流挂现象,5 s即凝胶,1 min即可上人踩踏;对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没有要求,因而适应能力强;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弹性好、耐磨、柔性好;耐热性能好,可在150℃下长期使用,并可承受350℃的短时热冲击;耐候性好,长期使用不粉化、不开裂、不脱落;黏结力强,可与各种材质的基面牢固黏结;涂料为双组分,100%的固体含量,故可一次喷涂达到所要求的涂层厚度,避免多层施工,因而施工简便、快速,且无污染;可在涂料中加入各种颜料和填料,以适应不同的色彩需要。

聚脲弹性体涂料的用途广泛,应用范围包括建筑屋面防水层,地面的防水、防滑耐磨层,冷库、隧道等的防水层;要求快速固化,无接缝的防水、防潮工程,以及用于遮蔽混凝土可能存在的细裂缝,有耐腐蚀、耐紫外线、耐冲击要求的地面和墙面;各种防腐工程、防护衬里、体育工程等。

2.5 有机硅防水涂料

有机硅防水涂料是一种以水溶性有机硅树脂为主要原料的单组原料的单组分液体,其涂层固化后可在被保护的基面上形成一层完整的防水涂膜。

有机硅防水涂料渗透能力强,可渗入基层一定深度,并形成一层肉眼看不见的透气憎水薄膜,当雨水落在建筑物的表面上或遇湿气时,水滴会自然流淌,以阻止雨水渗入室内,而室内潮气却可透出,因而能防止墙外或墙内涂料发霉。

2.6 硅橡胶防水涂料

硅橡胶防水涂料是以硅橡胶胶乳和其他乳液的复合物为基料,并加入其他助剂配制而成的防水涂料。

硅橡胶防水涂料兼有涂膜防水材料和渗透性防水材料两者的优良性能,有良好的防水性、防渗性、成膜性、弹性、耐水性和黏结性,适应基层变形能力强,并可渗入基底,与基底黏结牢固,成膜速度快,可在潮湿基层上施工。硅橡胶防水涂料无毒、无味、不燃、冷施工,故施工安全,且施工简便、快速,还能配制成各种颜色,以适应不同的要求。

硅橡胶防水涂料广泛适用于地下工程、输水和储水工程,各种建筑的屋面和卫生间防水、防渗及维修工程,亦是冷库的优良隔气材料。

2.7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是以丙烯酸酯等聚合物乳液和水泥为基料,并加入其他外加剂配制而成的双组分水乳型防水涂料。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可以采用分层的施工做法,并可取代建筑表面的基层抹灰,故可收到抹灰和防水的双重功效。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可针对被防水所处的环境来选择不同的水泥含量。高聚灰比适用于非长期浸水环境下的建筑防水工程,而低聚灰比适用于长期浸水环境下的建筑防水工程。该涂料应用方式灵活,无毒、无污染、冷施工。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可广泛用于建筑的层面、地面和墙面;给水、排水设施;渡槽、游泳池,以及隧道、地下室等的内壁防水、防渗工程。

3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施工要点

防水涂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用于屋面工程和地下工程防水。根据GB 50345—200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和GB 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的相关内容和工程实践,将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施工要点总结如下。

(1)屋面基层应干燥、干净,无孔隙、起砂和裂缝。

(2)屋面板缝应清理干净,细石混凝土应浇捣密实,板端缝中嵌填的密封材料应黏结牢固、封闭严密。无保温层屋面的板端缝和侧缝应预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抹找平层时,分格缝应与板端缝对齐、顺直,并嵌填密封材料。涂膜施工时,板端缝部位空铺附加层的宽度宜为100 mm。

(3)基层处理剂应配比准确,充分搅拌,涂刷均匀,覆盖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涂膜施工。

(4)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施工时.防水涂膜多遍涂布,其总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和遵守涂膜厚度选用表相关规定;涂层的厚度应均匀,且表面平整;涂层间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宜边涂布边铺胎体,胎体应铺贴平整,排除气泡,并与涂料黏结牢固。在胎体上涂布涂料时,应使涂料浸透胎体,覆盖完全,不得有胎体外露现象。最上面的涂层厚度不应小于1.0 mm。涂膜施工时应先做好节点处理,铺设带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然后再进行大面积涂布。层面转角及立面的涂膜应薄涂多遍,不得有流淌和堆积现象。此外,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可采用涂刮或喷涂施工,当采用涂刮施工时,每遍涂刮的推进方向宜与前一遍相互垂直。多组分涂料的配合比应准确计量,搅拌均匀;已配成的多组分涂料应及时使用。配料时,可加入适量的缓凝剂或促凝剂来调节固化时间,但不得混入已固化的涂料。在涂层间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位于胎体下面的涂层厚度不宜小于1 mm,最上层的涂层不应少于2遍,其厚度不应小于0.5 mm。

(5)当采用浅色涂料作保护层时,应在涂膜固化后进行。当采用水泥沙浆、块体材料或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时,卷材铺贴经检查合格后,应将防水层表面清扫干净;用绿豆砂作保护层时,应将清洁的绿豆砂预热至100℃左右,随刮涂热玛脂,随铺撒热绿豆砂。绿豆砂应铺撒均匀,并滚压使其与玛脂黏结牢固,未黏结的绿豆砂应清除。用云母或蛭石作保护层时,应先筛去粉料,再随刮涂冷玛脂并随铺云母或蛭石。撒铺应均匀,不得露底,待溶剂基本挥发后,再将多余的云母或蛭石清除。用水泥砂浆作保护时,表面应抹平压光,并应设表面分格缝,分格面积宜为1 m2。用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时,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表面抹平压光,并留设分格缝,其纵横缝间距不宜大于6m。水泥砂浆、块体材料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水泥砂浆、块体材料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女儿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30 mm的缝隙,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

(6)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严禁在雨天、雪天施工;5级风及其以上时不得施工。溶剂型涂料施工环境气温宜为-5℃~35℃;乳胶型涂料施工环境气温宜为5℃~35℃;反应型涂料施工环境气温宜为5℃~35℃。

摘要:随着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在我国建筑施工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文章对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种类进行分析,总结了该防水涂料在实践中的施工要点。

关键词: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类别,适用范围,施工要点

参考文献

[1]李书田.现代建筑新材料与施工[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上一篇: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下一篇:通信线路